高密度连续网络化都市圈新形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结构

高密度连续网络化都市圈新形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结构

一、高密集连绵网络状大都市地区的新形态——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彭雄亮[1](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郭细根[2](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李兴苏[3](2017)在《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满意度评价及实施路径研究》文中认为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体现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宜居、民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摒弃唯“经济”至上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推动“宜居、民生、经济”的多目标发展模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群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了以“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其中,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而成渝城市群则是国家城市群发展战略西倾的重要战略一环。作为五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成渝城市群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城市群。包括成渝城市群在内的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占据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半壁江山,主导着中国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根据2016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城市群将成为引领西部开发的国家级城市群、长江经济带上游开放高地、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支点、全国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建设的重要区域。成渝城市群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在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其所在区域的环境保护是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在全国性的生态资源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成渝城市群作为后发地区,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资源环境的保护。在《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成渝城市群的定位应成为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和美丽中国的先行区。相比较于传统的城镇化模式,论文指出对绿色城镇化内涵的理解不能简单的停留在绿色环境或者绿色视觉感受的层面。城镇绿色发展模式是全面体现于经济生产方式以及宜居和民生生活模式中的一种最优化的城镇发展模式,是“低碳、集约以及高效”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的全面体现。在绿色发展模式下,城镇在获得经济发展带来的高度社会文明的同时,会拥有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和幸福的民生环境。因此,城镇绿色发展是城镇绿色经济发展、城镇绿色宜居发展以及城镇绿色民生发展的综合体现。将绿色城镇发展的理论应用于成渝城市群的城市发展和建设,有助于城市群绿色空间的规划与建设,构建绿色、创新、开放的城市体系,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布局,加强城市绿色人文环境的建设,实现《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的构建高品质人居环境的要求。通过对当前绿色城镇化发展研究面临的时代背景趋势、新的规划实践需求以及新的理论创新要求的把握,论文基于熵权-TOPSIS-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计算原理,综合TOPSIS技术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距离贴近度和关联度,提出了城市绿色发展满意度的概念。根据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论文对成渝城市群主要城市的绿色发展总目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并进一步将绿色发展的总目标降解为三个维度的分目标进行考察,即:经济维度目标、宜居维度目标和民生维度目标。通过成渝城市群主要城市的绿色发展总目标评价结论与单一目标维度下的评价结论的对比,发现成渝城市群在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明确城市绿色发展过程中应解决的突出问题,改变过去的研究只就经济、环境、民生维度独立展开讨论和分析的局限性,将三个维度的发展目标与实现城市绿色发展的总目标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探索成渝城市群全面绿色发展的有效实施路径。通过对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满意度的研究,论文指出在城市绿色发展多维度评价体系下,经济要素不是唯一的考评指标,环境要素和民生要素被作为衡量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考评依据。通过对绿色发展总目标满意度的考察,对比绿色经济、绿色宜居以及绿色民生维度的分目标满意度考察,论文指出通过完善的制度与政策的引导、深化城市群区域内的合作、合理进行城市发展定位等路径,能够实现成渝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宜居建设与民生幸福之间的和谐共建,并最终打造全面绿色发展的成渝城市群体系。

吴良镛,吴唯佳[4](2017)在《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探索与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察当前世界快速的人口城市化、特大城市地区的浮现、城市问题错综复杂等特征,结合若干年开展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体会,提出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七条建议:①探寻有地区特色的城镇化模式;②从区域的角度考虑大中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③切实处理好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④积极保护,整体创造,复兴城市文化;⑤塑造良好的人居环境;⑥城乡统筹,保障农村;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县域整体发展。

付文娟[5](2013)在《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西北地区的发展是关系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国防安全、对外开放、民族团结以及生态安全的关键,而城镇群落则是带动西北地区新时期发展的引擎,是整个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在带动西北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断裂点理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水资源承载力模型、预测分析法等方法开展研究,通过对西北地区城镇群落进行研究,为未来西北地区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在介绍研究基础、梳理城镇群落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北地区城镇群落的两种形式(城镇群与经济区城镇群落)的形成背景与发展特征,评判了西北地区主要城镇群的发展规模,比较分析了主要经济区城镇群落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形成的进程与特点,同时分析了影响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为例进行研究,在分析其水资源承载力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其未来发展方案。

董欣[6](2011)在《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网络化是城市及区域空间演化的必然趋势,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及城乡组织形态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大、中、小各级城乡聚落的协同功能,促使其整体效能最大化;能够对信息化、生态化的当代空间发展目标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响应;还能够更好的发挥城镇群体的自组织与它组织机能。本文从对网络的基本认知入手,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空间网络化的实证研究对象,在城市及区域两个空间层次上,以多学科研究的视角,运用融贯研究的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网络化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探讨。空间理论研究层面上,通过对经典城市空间模式及地域演进理论中网络化思想脉络的回顾,通过对新区域主义、新城市主义及后现代空间网络观的全面梳理,以系统理论作为空间网络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架构了以网络流组织、网络地域要素组织、网络内容要素组织为核心内容的空间网络化基础理论体系。空间分析方法层面上,在对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地空间体系及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通过空间网络联系机能分析、空间网络协调机能分析、空间网络要素机能分析、空间网络演化机能分析及对空间网络化综合指标的系统评价,结合历史过程考察、比较研究及案例分析,验证了该区域空间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了区域城镇空间网络分析的完整框架。空间组织对策层面上,以关中城市群为依托,借助“边缘区”、“亚中心极化”等理论视角,从“点”、“轴线”、“圈层”、“域面”等空间要素入手,结合信息、生态、生产要素的空间组织,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部空间网络组织策略;以全国城镇与经济网络体系及对外开放格局演化趋势为依托,借助全球生产体系地域镶嵌等理论视角,结合全球、中国、西部、经济区周边等区域空间组织单元,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外部空间网络衔接策略;以经济区内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及乡村聚落为依托,借助城乡网络融合、城乡一体化等理论视角,结合“交通组织”、“流域整合”、“黄土地形地貌因循利用”、“产业集聚”等空间组织手段,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城乡空间网络协同策略;’以系统观点为依托,借助产业生态网络、创新网络、绿色廊道网络、矩阵管理模式等理论视角,结合网络分工组织、网络通道组织、生态网络组织、管制网络组织等系统组织内容,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网络系统支撑策略。空间规划调控层面上,基于跨区域空间主体网络化的趋势,提出了包括规划目标机制转化、规划运行机制创新、规划编制体系完善的“网络时代”规划体制变革基本思路。

顾朝林[7](2011)在《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城市群是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的多个城市的集合体。城市群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客观反映,并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体形态。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沿海城市群成为国家外向性经济、出口贸易和"世界工厂"的主要地区,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选择。本文重点就城市群概念、城市群国外研究、中国城市群的早期研究、中国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中国城市群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中国城市群形成机制较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要复杂得多,相关研究也需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谭敏[8](2011)在《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文中认为近年《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等一批以城镇密集区为对象的发展规划在国家层面陆续出台,标志着城市密集区的发展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与生态环境对发展的约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模式的选择对于国家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立足于成渝城镇密集区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以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为目标和理论出发点,对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理论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提出了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相关对策。论文共八章重点论述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分析问题部分。在绪论的基础上,论文第二章重点论述了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区域空间发展各自为政、建设空间低效扩张、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城乡二元空间失衡四个方面,并对其形成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为理论构建部分。论文第三章在总结集约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的内涵;明确了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研究对象和需要达成的空间目标;在总结相关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方法论。研究表明:(1)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具有综合性内涵,表现为集约发展实现的多层次性和集约目标的多维性;(2)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实现,需要对包括宏观区域空间、中观城镇空间和微观建设空间在内的多层次空间对象进行综合调控;(3)可将相对抽象的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概念,落实到空间上具体分解为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城镇空间有效拓展、生态空间有效保护和区域城乡空间统筹四方面的多维性目标;(4)为达成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目标,应当采用综合协调的基本方法。综合协调方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多层次性、主客观统一性和核心矛盾协调原则,综合协调作用机理的基本环节包括协调的核心关系、协调的调控对象、受控对象的组织策略和协调的保障机制四个基本方面。第三部分为实践运用部分。论文第四、五、六、七章分别运用综合协调论的基本方法,就如何达成成渝城镇密集区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城镇空间有效拓展、生态空间有效保护和区域城乡空间统筹四大空间集约发展目标进行了研究,重点论述了达成各空间目标需要进行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调控对象、组织策略和保障机制。研究表明:(1)要实现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应当从综合协调城镇空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入手,构建系统共生的区域城镇空间关系;(2)要实现城镇空间有效拓展,应当从综合协调城镇空间的集中与分散关系入手,引导紧凑的城镇空间布局与建设模式;(3)要实现生态空间有效保护,应当从综合协调建设空间拓展与生态空间保护的关系入手,形成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多层次的生态化空间发展战略;(4)要实现区域城乡空间统筹,应当从综合协调城乡空间的分离与融合入手,促进区域城乡空间的融合发展。关于城镇密集区规划的相关研究较多,本文针对目前城镇密集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以集约发展为切入点,将集约发展的理念总结提炼后运用于城镇密集区,并尝试将相对抽象的集约发展理念提炼落实为具体的空间发展目标,为今后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了抓手。另一方面,虽然关于区域协调、紧凑发展、生态规划和城乡统筹国内外学界均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本文从协调的理念出发,以成渝城镇密集区为实证案例,运用综合协调论的基本方法从新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顾朝林[9](2009)在《巨型城市区域研究的沿革和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系统地回顾了关于城市区域思想的演变历程,重点介绍了国际城市规划界的前沿动态:巨型城市区、巨型区域的研究新进展。

李浩[10](2008)在《城镇群落自然演化规律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国家“十一五规划”中首次出现城市群的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培育城市群的要求,“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将城镇群作为我国城镇空间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全国上下呈现出一片“城市群热”的情况下,各地正在进行的城镇群规划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城镇集群发展的模式存在一定的争议以及我国城镇群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等。鉴于国内外城镇密集地区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地理学和经济学领域,尚缺少从社会、文化、生态等角度进行研究,本论文选择从生态学的视角对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现象进行研究,将群落生态学中的“生物群落”概念拓展至城镇密集地区研究领域,提出“城镇群落”的概念,并借鉴生物群落的自然演化规律,对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自然演化规律进行初探。本论文研究属于城市规划学同区域科学、生态学相融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主要是一种类比(类推)的方法,采取“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建构——规律推演——实证分析”的技术路线。城镇是人类活动的聚居体,人是组成城镇的基本细胞,人和生物的同一性和本质上的一致性,保证了从“生物群落”向“城镇群落”类推研究的可靠性。论文共分四大部分:第1章为绪论部分,通过对当前“城镇群规划”热潮的冷思考及国内外城镇密集地区研究的综述,建构论文研究的问题和框架;第2~4章为上篇,明确城镇群落研究的逻辑基础,提出城镇群落的概念,探讨城镇群落空间范围的界定;第5~9章为中篇,分别从城镇群落空间环境的选择、空间要素的构成、空间形态的类型、空间关系的组织、空间发展的演替等几个方面对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自然演化规律进行了初探;第10、11章为下篇,探讨城镇群落的空间规划问题,并对论文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群落的概念是生态思想和生态应用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基于生态学的视角,城镇的群体发展既是一种地理现象,也是一种生物现象。当今世界,由于主导城镇空间发展的因素不断演化,致使区域城镇空间发展日益呈现出一种“群落”的格局。本文研究所提出的“城镇群落”概念,是从生态学视角对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现象的一种解读,即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由一定的人类聚居单元及其它生物种群所组成,表现出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具有特定功能的城乡空间集合体,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空间和生态学功能单位。城镇群落概念的提出,意味着赋予了城镇密集地区以生命的智慧,这正是区别于城镇群、大都市带、城市经济区等其它相关概念的关键所在。城镇群落的核心思想在于:追求诸多城乡空间要素的群体、整体发展,而非少数城镇的做优、做大、做强;追求多种城乡空间资源的多维度、纵深度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而非对某种类型的空间资源利用有所偏爱;追求一系列城镇空间发展的分工协作和共生共荣,而非城镇之间的无序和恶性竞争;追求群落自身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作用的维持及长期可持续发展利益,而非“先污染、后治理”等近期利益当先的短视行为。研究表明,城镇群落的空间发展并不是盲目无序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1)城镇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环境,具有鲜明的特征,平原(或盆地)的地形环境和近海(或大江大河)的地理区位是其基本的生境要求;(2)构成城镇群落空间结构的自然生态空间和城镇发展空间是一种相互统一的耦合关系和连续体,城镇发展空间随其规模不同而呈现出营养级别和性质的层次变化;(3)城镇群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要素包括自然地形环境、交通运输网络、顶位城市的性质以及城镇间的竞合关系等,基于城镇建设用地的组合形态可将其划分为带型、环型、星月型、放射型、组团型等,基于项位城市的数量可将其划分为单核型、双核型、多核型等;(4)共生是城镇群落空间关系组织的基本原理,各种空间要素之间的复杂共生促生共生质,使城镇群落具有任何单一城镇所无法具有的性质和职能。城镇发展空间对自然生态空间是一种典型的寄生关系,自然生态空间是城镇群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系统。竞争导致城镇群落不同城镇空间发展“生态位”的产生,是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形成和空间形态发展的重要原因;(5)城镇群落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其演替的根本动因在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基本趋向是演变为人类聚居的一种“顶极城镇群落”。在城镇群落的空间规划中,应当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凝聚共赢意识、促进城乡空间发展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区划控制自然生态空间、维护城镇群落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镇发展空间的群落式布局,促进城镇群落边缘区空间的健康发展,等等。论文力求在两个方面实现创新:(1)用生物学中的“群落”概念和“城镇群”作类比研究,提出了“城镇群落”的概念,并引入了生态学的共生、演替、灭亡等概念,对提高人们对城镇和城镇群的生态问题的认识有积极意义;(2)通过对成渝城镇密集地区的案例分析,实证了城镇群落的演化规律,提出了城镇群落规划调控对策,对成渝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高密集连绵网络状大都市地区的新形态——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密集连绵网络状大都市地区的新形态——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5.3 主要内容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3.3 本章小结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4.5 本章小结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5.6 本章小结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6.4 本章小结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8.1 主要结论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8.2.1 论文的创新
        8.2.2 存在的不足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框架
        1.2.3 研究数据方法
    1.3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2.1 城市群的涌现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3.4 小结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社会经济发展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4.4 小结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6.1.1 劳动空间分工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6.4 小结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8.2 政策建议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满意度评价及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城镇的产生及发展
        1.1.2 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范围界定和研究对象选择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绿色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综述
    2.1 绿色城镇化模式
        2.1.1 绿色城镇化的内涵
        2.1.2 绿色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
        2.1.3 绿色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2 发达国家的绿色城镇化建设思想及模式
        2.2.1 英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思想及模式
        2.2.2 美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思想及模式
        2.2.3 日本绿色城镇化建设思想及模式
    2.3 中国的绿色城镇化建设
        2.3.1 绿色城镇化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2.3.2 理论层面的绿色城镇化实施路径
        2.3.3 实践层面的绿色城镇化建设模式
3 成渝城市群历史演变及发展
    3.1 城市群概念的形成及界定
        3.1.1 国外关于“城市群”的研究综述
        3.1.2 国内关于城市群的研究综述
        3.1.3 培育成渝城市群的作用及意义
    3.2 成渝城市群历史演变
        3.2.1 成都城市群之历史演变
        3.2.2 重庆城市群之历史演变
    3.3 成渝城市群发展现状
        3.3.1 成渝城市群行政规模等级结构
        3.3.2 成渝城市群人口空间分布
        3.3.3 成渝城市群城镇空间分布
        3.3.4 成渝城市群城市位序变化及比较
    3.4 成渝城市群特质解析
        3.4.1 成渝城市群整体实力偏弱
        3.4.2 城市群发展受地貌环境影响较大
        3.4.3 城市群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均衡性
        3.4.4 城市群发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4 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满意度评价
    4.1 城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综述
        4.1.2 城市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4.1.3 城市绿色宜居发展评价指标
        4.1.4 城市绿色民生发展评价指标
    4.2 基于熵权-TOPSIS-灰色关联方法的城市绿色发展满意度评价
        4.2.1 基于熵权-TOPSIS-灰色关联方法的满意度评价方法
        4.2.2 基于熵权-TOPSIS-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计算思路
        4.2.3 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总体满意度的评价及结论
5 成渝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探索
    5.1 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格局分析
        5.1.1 成渝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状况
        5.1.2 成渝城市群经济空间格局演进
        5.1.3 成渝城市群多中心格局发展趋势
    5.2 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
        5.2.1 成渝城市群经济环境总体状况
        5.2.2 成渝城市群经济结构总体状况
    5.3 成渝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满意度评价及结论
        5.3.1 成渝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满意度状况
        5.3.2 成渝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满意度评价结论
    5.4 成渝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路径探索
        5.4.1 合理规划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布局
        5.4.2 优化调整城市群产业结构及比重
        5.4.3 加大双核心城市对城市群经济的推动和辐射
        5.4.4 打造快捷交通网络下的互补型经济发展模式
    5.5 脆弱生态环境下的绿色经济增长路径探索——以渝东南地区为例
        5.5.1 渝东南地区经济环境状况
        5.5.2 经济增长收敛理论综述及研究方法
        5.5.3 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及计算结果
        5.5.4 结论及建议
6 成渝城市群绿色宜居发展战略探索
    6.1 绿色宜居的概念及综述
    6.2 成渝城市群宜居发展现状
        6.2.1 成渝城市群宜居发展总体状况
        6.2.2 成渝城市群环境保护现状
        6.2.3 成渝城市群节能减排现状
        6.2.4 成渝城市群工业污染治理现状
    6.3 成渝城市群绿色宜居发展满意度评价及结论
        6.3.1 成渝城市群绿色宜居发展发展满意度状况
        6.3.2 成渝城市群绿色宜居发展满意度评价结论
    6.4 成渝城市群绿色宜居发展实施路径
        6.4.1 加快成渝城市群五大核心圈的培育,缓解核心城市的人口高密度集聚压力
        6.4.2 加大成渝城市群环保投资力度、推行多元化的环保改革路径
        6.4.3 构建“共治、共管”的成渝城市群绿色生态环境考评管理机制
        6.4.4 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宜居环境的和谐一致
    6.5 案例分析——璧山绿色宜居建设的路径
7 成渝城市群绿色民生发展战略探索
    7.1 民生建设在中国的发展
        7.1.1 理论层面的认知与发展
        7.1.2 政府层面的认知与发展
        7.1.3 实践层面的发展与探索
    7.2 成渝城市群民生发展现状
        7.2.1 成渝城市群民生发展总体状况
        7.2.2 成渝城市群教育环境现状
        7.2.3 成渝城市群医疗卫生环境现状
        7.2.4 成渝城市群城市公共配套建设现状
        7.2.5 成渝城市群社会保障环境现状
    7.3 成渝城市群绿色民生发展满意度评价及结论
        7.3.1 成渝城市群绿色民生发展发展满意度状况
        7.3.2 成渝城市群绿色民生发展满意度评价结论
    7.4 成渝城市群绿色民生发展实施路径
        7.4.1 关注以人为本的城市民生环境建设
        7.4.2 关注城市文化建设对民生建设的推动作用
        7.4.3 推动一体化的成渝城市群民生建设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完善的制度建设与政策引导是实现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基础
        8.1.2 深化城市群的内部合作是实现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的保障
        8.1.3 合理的城市发展定位是实现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核心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5)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区综合环境特征分析
        1.2.1 自然环境特征
        1.2.2 社会经济发展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论述
        2.1.1 城镇群落的界定
        2.1.2 城镇群落相关概念
        2.1.3 西北地区城镇群落的分类形式
    2.2 国外研究综述
    2.3 国内研究进展
        2.3.1 国内研究进展
        2.3.2 国内相关规划实践
        2.3.3 西北城镇密集区的研究综述
        2.3.4 对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2.4 区域城镇群落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2.4.1 区域发展传统理论
        2.4.2 区域新发展理论
第3章 西北地区城镇群的形成发展
    3.1 关中城镇群
        3.1.1 形成背景分析
        3.1.2 发展特征
    3.2 兰西城镇群
        3.2.1 形成背景分析
        3.2.2 发展特征
    3.3 银川城镇群
        3.3.1 形成背景分析
        3.3.2 发展特征
    3.4 乌鲁木齐城镇群
        3.4.1 发展背景分析
        3.4.2 发展特征
    3.5 西北地区城镇群发展比较分析
        3.5.1 城镇群发展规模判断
        3.5.2 城镇群发展比较
    3.6 城镇群发展特点
第4章 西北地区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
    4.1 经济区城镇群落形成的背景
        4.1.1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
        4.1.2 产业转移日趋强盛
        4.1.3 城镇化水平提升
        4.1.4 跨省域城镇密集区的形成发展
        4.1.5 能源地位上升
    4.2 西北地区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现状特征
        4.2.1 关天经济区城镇群落
        4.2.2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
        4.2.3 天山北坡经济区城镇群落
        4.2.4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群落
        4.2.5 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现状特征
    4.3 各经济区城镇群落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4.3.1 评价指标系统构建
        4.3.2 各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
        4.3.3 结果分析
    4.4 西北地区经济区城镇群落的特点
第5章 西北城镇群落发展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
    5.1 城镇群落发展进程
        5.1.1 城镇群落形成基础
        5.1.2 城镇群落形成前奏
        5.1.3 城镇群落的形成发展
    5.2 发展特征总结
    5.3 发展影响机制分析
        5.3.1 资源环境条件
        5.3.2 社会发展
        5.3.3 经济发展
        5.3.4 新技术支撑下的区域基础设施发展因素
        5.3.5 规划与管理
        5.3.6 城镇自身发展与联系
第6章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
    6.1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6.1.1 模型的建立
        6.1.2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6.1.3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6.2 城镇化发展条件评价
        6.2.1 构建指标体系
        6.2.2 主要城镇发展条件主成分分析评价
    6.3 城镇化水平预测与目标确定
        6.3.1 城镇化水平预测
        6.3.2 目标的确立
    6.4 兰西格城镇群落系统未来发展方案
        6.4.1 城镇空间结构优化
        6.4.2 职能结构定位与优化
        6.4.3 等级规模结构划分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论文选题背景
    0.2 相关研究综述
    0.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0.4 研究内容框架
    0.5 研究创新之处
1 网络空间体系:当代城市及区域空间组织的理想形态
    1.1 网络概念梳理
        1.1.1 基本含义辨析
        1.1.2 概念层次释义
        1.1.3 基本特征综述
    1.2 “网络时代”透视
        1.2.1 网络时代的特征
        1.2.2 网络时代的空间性
    1.3 网络思维审视
        1.3.1 网络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
        1.3.2 网络思维方式主导下的城市竞争策略
        1.3.3 网络思维方式激发空间创新价值
    1.4 空间网络界定
        1.4.1 三个层面的基本划分
        1.4.2 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1.4.3 三个角度的概念界定
    1.5 空间网络化剖析
        1.5.1 网络化过程解析
        1.5.2 网络化机制辨析
        1.5.3 网络化效应透析
    本章小结
     注释
2 基础理论综述:空间网络相关研究的多维度审视
    2.1 关于空间网络化的当代理论思潮
        2.1.1 时空性凸显的空间网络观
        2.1.2 现代到后现代的空间网络观
        2.1.3 新区域主义的空间网络观
        2.1.4 新城市主义的空间网络观
    2.2 关于空间网络化的方法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是网络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2.2 系统理论基础上的空间网络研究方法
    2.3 关于空间网络化的经典理论支撑
        2.3.1 经典城市空间模式理论中的网络化思想源流
        2.3.2 经典地域结构演进理论中的网络化思想脉络
    2.4 关于空间网络化的核心理论框架
        2.4.1 关于空间网络“流”组织的理论体系
        2.4.2 关于空间网络地域要素组织的理论体系
        2.4.3 关于空间网络内容要素组织的理论体系
    本章小结
    注释
3 空间网络模式:城镇化进程中空间组织方式转换必然趋势
    3.1 历史过程考察
        3.1.1 城市演绎——网络化基础
        3.1.2 历史图景——网络化过程
    3.2 发展趋势考察
        3.2.1 空间背景转换——网络趋势性凸显
        3.2.2 空间要素转化——网络关联性增强
        3.2.3 空间范式转型——网络模式性确立
    3.3 经典案例考察
        3.3.1 全球城市群体网络化趋势
        3.3.2 国内城市群体网络化趋势
    3.4 空间战略考察
    3.5 研究本体考察
    本章小结
     注释
4 分析框架建构:网络化理念下空间分析方法的整合与创新
    4.1 空间网络联系机能分析
        4.1.1 分析框架
        4.1.2 案例分析
    4.2 空间网络协调机能分析
        4.2.1 分析框架
        4.2.2 案例分析
    4.3 空间网络要素机能分析
        4.3.1 分析框架
        4.3.2 案例分析
    4.4 空间网络演化机能分析
        4.4.1 分析框架
        4.4.2 案例分析
    4.5 空间网络综合指标评价
    4.6 空间网络发展现状反思
    本章小结
     注释
5 内部网络组织:网络体系建构的基础环节
    5.1 以关中天水城市群体为基础
    5.2 以各类空间地域要素为依托
        5.2.1 空间网络中的点要素组织
        5.2.2 空间网络中的圈层结构组织
        5.2.3 空间网络中的轴线要素组织
        5.2.4 空间网络中的域面形态组织
    5.3 以区域发展支撑要素为抓手
    5.4 以空间网络演化过程为脉络
    本章小结
     注释
6 外部网络衔接:网络功能优化的主导方向
    6.1 全球层次网络衔接
        6.2.1 全球网络化分工总体格局及其中国响应
        6.2.2 全球分工网络化镶嵌模式及其地域组织
        6.2.3 经济区全球网络衔接及其生产要素组织
    6.2 国家层次网络衔接
        6.2.1 城镇网络体系衔接
        6.2.2 经济网络格局衔接
    6.3 区域层次网络衔接
        6.3.1 面向西部层面的空间网络衔接
        6.3.2 面向东部层面的空间网络衔接
        6.3.3 面向周边地区的空间网络衔接
    本章小结
     注释
7 城乡网络整合:空间网络调控的全面深化
    7.1 网络形成机制
    7.2 网络要素组织
        7.2.1 以地形地貌为城乡网络组织基础
        7.2.2 以河流水系为城乡网络组织脉络
        7.2.3 以交通线路为城乡网络组织骨架
        7.2.4 以产业集聚为城乡网络组织目标
    7.3 小城镇网络组织
        7.3.1 建构特色小城镇网络
        7.3.2 建构生态小城镇网络
    7.4 乡村聚落组织
    7.5 城乡网络融合
        7.5.1 内涵与目标
        7.5.2 思路与抓手
        7.5.3 经验与思考
    本章小结
     注释
8 系统网络支撑:网络系统运行的整体思维
    8.1 网络分工组织
        8.1.1 网络分工背景
        8.1.2 产业(传统)网络整合
        8.1.3 创新网络优化
        8.1.4 职能网络衔接
    8.2 网络通道组织
        8.2.1 信息网络通道组织
        8.2.2 交通网络通道组织
        8.2.3 物流网络通道组织
        8.2.4 设施网络通道组织
    8.3 生态网络组织
        8.3.1 网络整体格局控制
        8.3.2 景观生态网络组织
        8.3.3 绿色廊道网络组织
    8.4 管治网络组织
        8.4.1 管治模式建构
        8.4.2 行政区划调整
    本章小结
     注释
9 规划模式响应:基于空间网络状主体的城乡规划变革
    9.1 运行体制的空间网络化应对
        9.1.1 空间网络化趋势形成的体制改革背景
        9.1.2 基于空间网络状主体的运行机制建构
        9.1.3 基于跨行政区网络整合运作机制创新
    9.2 编制体系的空间网络化响应
        9.2.1 空间网络化背景下的规划目标机制转化
        9.2.2 空间网络化背景下的规划编制体系完善
        9.2.3 空间网络化背景下的规划编制方法完善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目
表目
致谢
附录

(7)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城市群”概念的来龙去脉
3 城市群的国外相关研究
    3.1 工业化时代的城市群研究
        3.1.1 大都市区研究
        3.1.2 大都市带研究
        3.1.3 城市场的研究
    3.2 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群研究
        3.2.1 城乡混合区研究
        3.2.2 扩展型大都市区研究
    3.3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群研究
        3.3.1 巨型城市区域研究
        3.3.2 巨型区域研究
4 中国城市群的早期研究
    4.1 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中心的作用认识
    4.2 中国城市群的初步研究
    4.3 中国城市群地域划分研究
    4.4 城市群主要特征研究
    4.5 中国城市群的系统研究
5 中国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的研究
    5.1 建设部“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5.2 世界银行咨询报告提出中国集聚经济发展模式
    5.3 周牧之的“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
    5.4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组团式城市群
    5.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国家城市体系框架”研究
    5.6 吴志强的全球区域研究
    5.7 中国现代化的引擎三大都市密集区
    5.8“十一五规划”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5.9 工程院院士研究报告《我国大城市连绵区的规划与建设问题研究》
    5.10 麦肯锡研究报告《为十亿城市大军做好准备》
    5.11 中国发展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
6 中国城市群研究展望
7 结论

(8)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1 城镇密集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日益突出的地位
        1.1.2 发展模式转型: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国内外城镇密集区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城镇密集区规划相关研究
        1.2.2 我国城镇密集区研究的现状
        1.2.3 对国内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重点与框架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研究的重点
        1.3.3 研究的框架
2 困境与析因: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成渝城镇密集区的范围及区域概况
        2.1.1 成渝城镇密集区的范围界定
        2.1.2 成渝城镇密集区的区域概况
    2.2 区域空间发展各自为政:有限的竞争型区域协调
        2.2.1 行政区划下的“诸侯经济”倾向
        2.2.2 竞争型区域协调:有限的区域协调手段
        2.2.3 成渝城镇密集区各自为政的空间发展倾向
    2.3 建设空间低效扩张:空间引导与控制机制失灵
        2.3.1 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空间快速扩张的驱动力
        2.3.2 区域城镇空间集约利用的引导与控制机制失灵
        2.3.3 成渝城镇密集区建设空间低效扩张的现状
    2.4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导向下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
        2.4.1 经济导向下区域空间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漠视
        2.4.2 成渝城镇密集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2.5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体制分割下的空间失衡
        2.5.1 城乡空间失衡背后的体制析因
        2.5.2 成渝城镇密集区相对突出的城乡二元空间结构
3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理论研究
    3.1 从经济效率到综合效益: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内涵
        3.1.1 “集约”概念的由来及相关研究综述
        3.1.2 多维性与层次性: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综合内涵
        3.1.3 从密集到集约:城镇密集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由之路
    3.2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研究对象
        3.2.1 集约发展的空间要素:空间资源
        3.2.2 宏观层面:区域空间对象
        3.2.3 中观层面:城镇空间对象
        3.2.4 微观层面:建设空间对象
    3.3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目标导向
        3.3.1 综合维度:区域空间的协调发展
        3.3.2 经济维度:城镇空间的紧凑拓展
        3.3.3 生态维度:生态空间的有效保护
        3.3.4 社会维度:人居空间的人文关怀
    3.4 综合协调: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方法论
        3.4.1 综合协调论的基本内涵
        3.4.2 综合协调的相关方法论
        3.4.3 综合协调论的基本原则与作用机理
        3.4.4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的路径
    3.5 小结
4 竞争与合作:构建系统共生的区域城镇空间关系
    4.1 竞争与合作:城镇密集区城镇空间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
        4.1.1 城镇密集区城镇空间竞合关系形成的内涵
        4.1.2 成渝城镇密集区城镇空间“竞争大于合作”的不良倾向
        4.1.3 系统共生:区域城镇空间竞合关系综合协调的目标状态
    4.2 成渝区域城镇空间关系综合协调的对象分析
        4.2.1 区域城镇的职能结构
        4.2.2 区域城镇的规模结构
        4.2.3 区域城镇的空间结构
        4.2.4 区域城镇的支持系统
    4.3 成渝区域城镇空间关系综合协调的组织策略
        4.3.1 分工协作的区域城镇职能结构
        4.3.2 比例有序、体系均衡的区域城镇规模结构
        4.3.3 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空间结构
        4.3.4 与城镇空间相耦合的支持系统
    4.4 成渝区域城镇空间关系综合协调的保障机制
        4.4.1 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理念创新
        4.4.2 区域城镇空间关系综合协调的机制创新
5 集中与分散:引导紧凑的空间布局与建设模式
    5.1 集中与分散: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
        5.1.1 城镇空间集中与分散的理论释义
        5.1.2 城镇空间集中与分散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5.1.3 适度集中: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目标状态
    5.2 成渝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对象分析
        5.2.1 城镇空间的用地布局
        5.2.2 城镇空间的密度分布
        5.2.3 建设空间拓展的不良倾向
    5.3 成渝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组织策略
        5.3.1 分散的集中化:城镇空间用地的紧凑布局
        5.3.2 疏密有致:城镇空间密度的紧凑分布
        5.3.3 典型建设空间紧凑开发的组织策略
        5.3.4 成渝城镇密集区城镇空间紧凑布局的理想模式探讨
    5.4 成渝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保障机制
        5.4.1 城镇空间紧凑布局综合协调的规划保障机制
        5.4.2 建设空间紧凑利用综合协调的导控机制
6 空间拓展与生态保护:多层次生态化空间发展战略
    6.1 “人地关系”: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
        6.1.1 “人地关系”的生态学内涵
        6.1.2 协调“人地关系”的相关规划理论与实践
        6.1.3 人地和谐: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目标状态
    6.2 成渝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对象分析
        6.2.1 宏观层面:区域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的“人地关系”
        6.2.2 中观层面:城镇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的“人地关系”
        6.2.3 微观层面:建设空间的生态化建设方式
    6.3 成渝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组织策略
        6.3.1 宏观层面:规模适度、生态导向下的区域城镇空间分布
        6.3.2 中观层面:建立植根于自然环境的城镇空间结构
        6.3.3 微观层面:生态化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6.3.4 成渝城镇密集区生态区划下的区域城镇发展构想
    6.4 成渝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保障机制
        6.4.1 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规划保障机制
        6.4.2 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导控机制
7 分离与融合:城镇密集区区域城乡空间统筹
    7.1 城乡关系: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
        7.1.1 城乡空间的概念界定
        7.1.2 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理论借鉴
        7.1.3 城乡空间融合: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目标状态
    7.2 成渝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对象分析
        7.2.1 城乡产业空间
        7.2.2 城乡住区空间
    7.3 成渝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组织策略
        7.3.1 城乡产业空间统筹的组织策略
        7.3.2 城市村庄:城乡住区空间统筹的组织策略
        7.3.3 三个集中:成都市城乡空间统筹协调的发展模式
    7.4 成渝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保障机制
        7.4.1 全域规划:区域空间城乡统筹综合协调的规划保障
        7.4.2 土地有序流转: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制度保障
8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实践

(9)巨型城市区域研究的沿革和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城市区域研究的萌芽思想
二 早期的大都市区域研究
    1.大都市区
    2.大都市连绵带
    3.核心—边缘结构
三 早期的世界城市研究
四 全球城市及其区域研究
    1.全球城市
    2.全球城市区域
五 全球区域与巨型区域的研究
    1.全球化的流空间
    2.巨型城市区域
    3.全球区域
    4.巨型区域
六 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地区研究
七 中国大城市区域研究
    1.城市—区域观
    2.城市经济区
    3.大都市区
    4.城市实体地域
    5.城市群
    6.城市连绵区

(10)城镇群落自然演化规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当前“城镇群规划”热潮中的几点“冷思考”
        1.1.1 日益兴起的“城镇群规划”热潮
        1.1.2 “城镇群规划”面临的诸多“困境”
        1.1.3 “城镇群规划”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1.4 本论文研究所针对的主要问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城镇密集地区学术思想的萌芽
        1.2.2 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密集地区研究
        1.2.3 城镇密集地区研究的中国化
        1.2.4 对国内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4 论文研究的实证对象
上篇
    2 城镇群落研究的逻辑基础
        2.1 国内外城市规划研究中的类比思想
        2.2 类比方法的科学性分析
        2.2.1 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2.2 科学研究中的类比方法
        2.2.3 类比方法的科学价值
        2.3 城镇的生物特征
        2.3.1 生物的基本特征
        2.3.2 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对“城镇”进行检验
        2.3.3 城镇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生物体
        2.4 小结
    3 城镇群落概念的提出
        3.1 “城镇群落”的概念
        3.1.1 生态学研究中的“群落”思想
        3.1.2 “城镇群落”的基本概念
        3.2 城镇群落与生物群落的共性、个性及其可类比性
        3.2.1 城镇群落与生物群落的本质共性决定了二者的可类比性
        3.2.2 城镇群落的独特个性意味着从生物群落向城镇群落的类比不可简单而论
        3.2.3 城镇群落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3 城镇群落概念与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关系
        3.3.1 对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简要梳理
        3.3.2 关于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讨论
        3.3.3 城镇群落概念与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关系
        3.4 提出城镇群落概念的必要性及其核心思想
        3.4.1 提出城镇群落概念的必要性
        3.4.2 城镇群落概念的核心思想——兼论与其它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区别
        3.5 小结
    4 城镇群落空间范围的界定
        4.1 区域边界的涵义及其划分意义
        4.1.1 区域边界的涵义
        4.1.2 边界划分的意义
        4.1.3 城镇群落的区域范围
        4.2 国内外关于城镇密集地区范围界定的相关研究
        4.2.1 戈特曼对Megalopolis的界定及国外的相关研究
        4.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4.2.3 国际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4.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思路
        4.3 城镇群落空间范围的界定
        4.3.1 国际视野的“大城市连绵区”范围界定
        4.3.2 国家视野的“城镇密集区”范围界定
        4.4 成渝城镇群落的范围界定
        4.4.1 相关研究中类似区域的范围界定
        4.4.2 本论文研究对成渝城镇群落的范围界定
        4.4.3 对几个空间范围界定结果的比较与讨论
        4.4.4 成渝城镇群落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概况
        4.5 小结
中篇
    5 城镇群落空间环境的选择
        5.1 生境条件对生物群落发展的影响
        5.2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空间环境要求
        5.2.1 一般城市的要求
        5.2.2 大城市的要求
        5.3 适宜城镇群落发展的独特空间环境
        5.3.1 平原(或盆地)的地形环境
        5.3.2 近海(或大江大河)的地理区位
        5.4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环境
        5.4.1 成渝城镇群落孕育的宏观空间环境——四川盆地
        5.4.2 成渝城镇群落的自然地形环境
        5.4.3 成渝城镇群落与长江流域的空间关系
        5.5 小结
    6 城镇群落空间要素的构成
        6.1 生物群落的结构要素
        6.2 城镇群落空间构成的两种实体空间
        6.2.1 自然生态空间
        6.2.2 城镇发展空间
        6.2.3 自然生态空间与城镇发展空间的统一性
        6.3 不同城镇发展空间的营养级别
        6.3.1 生物群落营养级别的概念
        6.3.2 城镇群落城镇发展空间的营养级别
        6.3.3 不同营养级别的城镇发展空间的性质和职能变化
        6.4 城镇发展空间构成的多个层次
        6.4.1 城市郊区
        6.4.2 传统城区
        6.4.3 城市核心
        6.5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结构
        6.5.1 不同营养级别的城镇发展空间垂直结构
        6.5.2 引领成渝城镇群落整体发展的顶位城市
        6.5.3 城镇发展空间分布的四个主要片区
        6.5.4 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发展的空心化现象
        6.6 小结
    7 城镇群落空间形态的类型
        7.1 生物群落的形态学研究
        7.2 城镇群落的空间形态
        7.3 基于城镇建设用地组合形态的类型划分
        7.3.1 带型(冰糖葫芦型)
        7.3.2 环型(马蹄型)
        7.3.3 星月型(众星捧月型)
        7.3.4 放射型(轴向型)
        7.3.5 组团型(散点型)
        7.4 基于顶位城市数量的类型划分
        7.4.1 单核型
        7.4.2 双核型
        7.4.3 多核型
        7.5 影响城镇群落空间形态的关键要素
        7.5.1 自然地形环境
        7.5.2 交通运输网络
        7.5.3 顶位城市的性质
        7.5.4 城镇间的竞合关系
        7.5.5 相似的形态背后,有各不相同的故事
        7.6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形态
        7.6.1 成渝城镇群落的组团型空间形态特征
        7.6.2 成渝城镇群落的双核型空间形态特征
        7.6.3 成渝城镇群落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制约要素
        7.7 小结
    8 城镇群落空间关系的组织
        8.1 生物群落空间关系组织的基本原理——物种共生
        8.2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共生关系
        8.2.1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共生关系
        8.2.2 城镇群落共生关系组织的主要动力
        8.2.3 城镇群落共生关系发育的载体
        8.2.4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共生质的产生
        8.3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寄生关系
        8.3.1 城镇发展空间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寄生
        8.3.2 城镇发展空间之间的寄生
        8.4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竞争关系
        8.4.1 城镇发展空间之间的竞争与协作
        8.4.2 城镇发展空间“生态位”的形成
        8.4.3 竞争对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的影响
        8.5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关系
        8.5.1 相对发达的区域共生关系
        8.5.2 个性突出的城镇发展生态位
        8.5.3 城镇群落共生关系发育的内在动力
        8.5.4 近年来无序竞争的不良趋向
        8.6 小结
    9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演替
        9.1 生物群落发展的演替
        9.2 城镇群落发展的动态演替过程
        9.2.1 典型城镇群落发展过程剖析——以美国东北海岸城镇群落为例
        9.2.2 城镇群落发展演替的主要特征
        9.2.3 城镇群落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
        9.3 城镇群落发展演替的动因
        9.3.1 城镇群落发展演替的基本动因
        9.3.2 城镇群落发展演替的根本动因
        9.4 城镇群落演替的趋向
        9.4.1 城镇群落演替的趋向——演变为人类聚居的一种“顶极群落”
        9.4.2 项极城镇群落的基本特征
        9.5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发展与演替
        9.5.1 古代巴蜀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基础
        9.5.2 近代川渝地区城镇发展的繁荣
        9.5.3 解放后大四川地区城镇统一建设与成渝城镇群落雏形的形成
        9.5.4 重庆直辖给成渝城镇群落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9.5.5 未来成渝城镇群落发展的基本趋势
        9.6 小结
下篇
    10 城镇群落空间规划的引导
        10.1 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0.1.1 城镇发展空间低密度蔓延,自然生态空间大量萎缩
        10.1.2 自然生态空间危机事件不断,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
        10.1.3 城镇空间布局过于密集,引发气候变暖及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
        10.1.4 顶位城市空间发展恶性膨胀,城镇群落空间发展两极分化严重
        10.1.5 其它问题
        10.2 群落生态学视角下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发展的理想模式探讨
        10.2.1 适度的城镇发展空间用地比例,集约、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10.2.2 自然生态空间与城镇发展空间相耦合的空间布局关系
        10.2.3 多核心、网络化的城镇发展空间组织结构
        10.2.4 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支撑体系
        10.2.5 其它方面
        10.3 城镇群落空间规划工作的应对思路
        10.3.1 明确城镇群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
        10.3.2 凝聚共赢意识,促进城乡空间发展的区域分工与协作
        10.3.3 区划控制自然生态空间,维护城镇群落生态安全格局
        10.3.4 构建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镇发展空间的群落式布局
        10.3.5 促进城镇群落边缘区空间的健康发展
        10.4 关于成渝城镇群落空间结构的规划设想
        10.4.1 从重大生态安全事件看成渝城镇群落空间结构调控的必要性
        10.4.2 从“空心”到“绿心”
        10.4.3 从“双核”到“多极”
        10.4.4 从“边缘”到“中心”
        10.4.5 从“蜀道难”到“便捷高效”
        10.4.6 从“地震极重灾区”到“生态保育区”
        10.5 小结
    11 结语
        11.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11.1.1 城镇群落的概念
        11.1.2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自然演化规律
        11.1.3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规划引导与调控
        11.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1.3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工作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关于“在汶川重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应考虑实施区域生态移民”的建议
    附录B 大城市连绵区:美国东北海岸的城市化(译文)
    附录C 格迪斯、芒福德和戈特曼:关于“megalopolis”的分歧(译文)
    附录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四、高密集连绵网络状大都市地区的新形态——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2]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3]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满意度评价及实施路径研究[D]. 李兴苏. 重庆大学, 2017(12)
  • [4]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探索与建议[J]. 吴良镛,吴唯佳.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7(03)
  • [5]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D]. 付文娟. 兰州大学, 2013(11)
  • [6]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D]. 董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12)
  • [7]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 顾朝林. 地理研究, 2011(05)
  • [8]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D]. 谭敏. 重庆大学, 2011(12)
  • [9]巨型城市区域研究的沿革和新进展[J]. 顾朝林. 城市问题, 2009(08)
  • [10]城镇群落自然演化规律初探[D]. 李浩. 重庆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高密度连续网络化都市圈新形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