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故事的主人——郑一梅

老故事的主人——郑一梅

一、掌故大师——郑逸梅(论文文献综述)

王忠民[1](2021)在《王一亭花鸟画研究》文中提出王一亭(1867-1938)是20世纪继吴昌硕之后海派重要的写意花鸟画家之一,与吴昌硕并称“海上双璧”。其写意花鸟画风与任伯年、吴昌硕画法风格一脉相承,并吸收了西洋画法特点,又与民间美术相融,雅俗共赏。作为主体和研究对象的王一亭,在民国的场域中是多重身份的集合体,并非是后世所建构的艺术家或商人这样较为单纯和片面的身份。因而,我们对于王一亭的解读,应把其置放在整个海派的背景下。在民国时期不仅延续了金石入画这一传统画学,而且在写意花鸟画的现代化实验领域和现代展览机制也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晚清到民国时期政坛复杂而又多变,王一亭身兼书画家、艺术活动家以及艺术赞助人为一身的综合身份以及在海上画坛的位置和影响力使其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多重身份建构的主题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形塑了王一亭的花鸟画风,而花鸟画创作,亦成为王一亭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艺术与生活,相互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了“博涉与精取”的高度。本文详细梳理和探讨王一亭绘画早期的博涉与日常生活及交游之间的形构关系,并将之置放于民国上海这一具有“世界场域”的租界城市的历史情境中进行细致考察,探讨王一亭的“博涉与精取”为其写意花鸟画带来的重大影响。其一,笔者对于王一亭花鸟画风格特征以及散见于画跋中的艺术思想进行理论透视,从中管窥王一亭的绘画观念和审美思想;其二,在此论述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王一亭日常生活、交游与画风建构的关系,并试图厘清王一亭花鸟画风格成因的背后社会因素及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形塑。最后,笔者以其花鸟画创作中福寿吉祥题材为例,着重探讨并试图厘清王一亭花鸟画创作题材、风格与心理认同的关系。微观而言,探讨作为主体的王一亭在多元的文化情境中进行的个体选择与价值认同;宏观而言无疑是民国时期历史语境下“文化转型”这一时代大潮对于类似王一亭——作为多重身份交融的个体的“投射”。总之,本文在探讨王一亭及其所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重新检视王氏在近代美术史的文化转型中的问题和现象;王一亭的博涉与精取为其花鸟画风格演变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而王一亭的绘画经历和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在探索中国美术的现代之路上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徐振华[2](2020)在《清末民初上海文化空间中的苏曼殊》文中提出苏曼殊具有编辑、教育者、翻译家、画家、文学家、佛学家等多重文化身份,在清末民初的文化界具有显赫的文化地位。清末民初上海文化空间是东方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纠缠、激荡的桥头堡,是中国文学文化由古典向现代转型、传承、反叛的中转站。上海是苏曼殊人生轨迹中最为频繁的落脚点,是苏曼殊求学成长的中心,革命逃难的港湾,工作生活的原点,交游成名的平台。苏曼殊多重文化身份的形成与上海文化空间中的多种要素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苏曼殊的文学文化活动所涉及的上海文化空间主要分为三大板块:教育、交游圈、报刊出版。在整体架构上,文章将清末民初上海文化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由整体观考查苏曼殊与清末民初上海文化空间之间的联系,力图还原、再现知识分子与文化空间、文化转型之间的互涉互构关系。章节布局如下:第一章以教育为主线,一方面,探讨上海教育背景中的多种要素对于苏曼殊由沪赴日留学以及留学归来后职业选择的影响,另一方面,探讨苏曼殊教员职业身份和革命者身份的选择,与其受教育时期对国家民族观念之文化接受的联系,同时这种选择也是其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所实现的一种价值追求的平衡;第二章以“交友”为中心,探讨上海交游圈对于苏曼殊诗文家身份的建构,对其译者身份向文化传播者身份的嬗变,以及对其以“理性遁世”生存哲学为核心的文化心态结构的形成等方面的影响;第三章以上海近代报刊为平台,探讨苏曼殊文人身份的角色定位与文人理想精神取向的转变,兼论其新文化运动的同路人身份。苏曼殊的文化接受、职业选择、文化身份、文化心态及其文化地位与清末民初上海文化空间具有密切联系。苏曼殊在接受文化空间影响的过程中,是被动的文化接受与主动的文化选择两方面的结合。苏曼殊在清末民初上海文化空间的时空场域中,面对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焦虑,个人与社会相互抵牾的价值冲突,实现了一种“理性遁世”的价值平衡生存哲学,正是这种生存哲学为知识分子在面对多维文化冲突、多重价值选择的文化焦虑时,树立了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空间的理想化原型,并引发知识分子的心灵共鸣。

郭帅帅[3](2020)在《晚清民国词人王蕴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蕴章,字莼农,号西神,为民国时期的着名文人。举凡诗歌、骈文、书法、戏曲、小说、对联等均有相当成就。在这其中,词是十分耀眼的一环。对于作为词人的王蕴章,学界尚未给予充分的关注。就词人家世而言,乡邦与家族文化熏沐着他的灵魂,指引着他人生的成长,影响着他的文学生涯。就词人生平与个性而言,西神身逢晚清民国大变局时代,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个性气质:革命性—英雄气、传统性—名士气,两种气质在其文学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就词人词学建设而言,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词学文献,却疏于整理,较少问津,相关价值亟待发掘。王氏的词学观念远祧常州,近承强村,但又非亦步亦趋:其“词史说”与“诗词曲嬗递论”均有创辟;且能对当时的“梦窗热”保持清醒,对于强村词学有扬有弃。就词人的词作而言,一方面题材宽广,在继承传统题材的基础上,趋时而进,参与了一批新题材的创作,丰富了词坛的园圃;另一方面词作艺术不失为精湛老练:善于驾驭多种风格;选调精严,持律不苟;造语俊巧,刻画物态人情丝丝入扣。就词人的词史地位及词坛影响而言:强烈的报刊传媒意识令其词名鹊起,然而由于附逆经历等诸多原因,使他身后词名不彰;不过仍然有一些文人学者以选本、评点、点将录等批评形式,给予着他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从词论、词律、词域、词风、词派等多种维度予以考量,我们可以确定王蕴章在民国词史之上足以占据一席之地。

王宇[4](2019)在《明清笺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笺纸是供书写与绘画的纸质艺术品,也是传统中国艺术文献的重要载体之一。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笺纸,不仅能够满足作为书画载体的功能,还能够充当艺术文化传播的媒介,即笺纸、笺谱中所呈现的图像,既反映了文人阶层的书写礼仪和审美情趣,又兼具了画谱、金石图谱的作用。因此,笺纸本身不但是艺术文献的载体,亦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文献形式。晚明的制笺活动,继承了千百年以来潢纸中染色、砑光等技巧,并开创性地运用了饾版套印和拱花等印刷方法,最终以金陵《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宣告了笺纸图像时代的全面开启。这两部笺谱与同时代的其它墨谱、画谱和小说戏曲的插图相比,不仅尽情地展现了多彩的图像,还包括了浅浮雕式立体的花纹。大约在乾隆时期,出现了明清制笺史中的分界点,此后各地笺肆林立,而热衷于金石考据学问的清代文儒和城市自由职业书画家,纷纷投入到制笺活动中来,用笺纸以一化千的优势,广泛对外展示和交流艺术语言。逐渐北方京津地区以北京琉璃厂为中心,南方苏松地区以上海豫园为代表,出现了数百家南纸店与笺扇庄,此时笺肆、制笺主人、书画家、刻工和印工们,常常以笺肆为中心,不断笼络聚集、联谊造势,笺肆除了刻印各种画笺、代乞时人书画,甚至还设立画会、出版刊物,成为清末南、北画坛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本文旨在从明清笺纸这一看似寻常、微观的视角,去探究同时期艺术史中尚未被整合的文献材料,或可互为补征、以答阙疑。

吕姝焱[5](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指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祝平凡[6](2019)在《书籍之为艺术—民国时期的线装书》文中指出明代中叶以后,线装书成为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制,而视书籍为艺术品的观念也在此期得到发展。至民国时期,中国书籍制度发生巨变,西式装帧逐渐占据主流。但在此时,中国知识阶层的一批有识之士从容面对,并维护中国传统中的一脉书香,出版了大量兼具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线装书。本文以其中的代表人物陶湘、鲁迅、郑振铎、周叔弢和吴湖帆等为例,讨论了这一时期线装书中的精品制作,以及书籍之为艺术的观念。

徐红玲[7](2019)在《王蕴章戏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蕴章(1885—1942)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文化名人,他拥有报人、教育家、文学家、戏曲家等多重身份,在文学、教育、报业等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本文聚焦于作为戏曲家的王蕴章,将其置于晚清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考量,从他的生平思想、戏曲活动及戏曲史地位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七章、结语及附录。绪论部分,首先明确王蕴章及戏曲创作的历史意义,其次介绍学界对王蕴章的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的写作思路。第一章探讨王蕴章生平。此章以他人生中的转折性事件或重要节点为依据,将其人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二章研究王蕴章的戏曲活动。此章主要从他与伶人的交往、观剧形式、清唱活动以及戏曲评论来展现他的戏曲活动。第三章考述王蕴章戏曲本事。他创作十一种戏曲作品,本章重点探析这十一种剧作的本事来源。第四章研究王蕴章戏曲作品的思想意蕴。这些剧作主要是想展现对女性的赞美、借古伤时的表达及文士情怀的抒发。第五章研究王蕴章戏曲作品的艺术成就。此章将王蕴章戏曲作品的艺术成就与晚清民国时期戏曲艺术的新变相联系,探讨王蕴章戏曲作品文体的变化、舞台艺术的新变及曲体格律的新变。第六章综论王蕴章戏曲贡献。此章从王蕴章的戏曲作品的影响及所创刊物对戏曲传播两方面论述他的戏曲史意义。附录一为王蕴章年谱,笔者竭力辑录其生平事迹,囿于学力,且民国报刊文献庞杂,因此未能穷尽,甚为遗憾。附录二为王蕴章作品目录,此目录为笔者目前所能搜集到的王蕴章作品。

浅野泰之[8](2019)在《民国时期中日书法交流》文中提出本论文是关于民国时期中日书法交流的专题研究,共有六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第一章,中日两国受到西方外来文化冲击的背景下,梳理分析西学东渐下近代中日书法的状态,并论及中日书法交流的历史背景和特征。第二、三章,民国时期来过中国、去过日本的中日学者们的主要交流目的,笔者拟分为:“以与中国书画家交流为目的的赴华活动”;“以古迹考察为目的的赴华活动”;“逃亡日本期间的交友及学术研究”;“特殊情况下的赴日活动”四个部分。并通过论证后指出,民国时期已经由历史上自古至今日本单方面研究学习中国书法的状态,逐步进入中日学者之间对等交流、互相借鉴学习的状态,书法交流互动频繁。第四章,近现代在中日成立的书画社团数量逐渐增多,同时出现中日两国书画家一起创立的书画社团。以当时的中日刊物报纸材料为基准,叙述民国时期中日两国协同创立书画社团的情况。通过资料面调查分析后指出,这些社团虽然受到当时社会的不良影响等诸问题,但是为了推动中日书画家友好交流关系,中日两国书画家还是不断地努力创立社团。最后,伴随战争爆发,也成为艺术界的一场灾难,社团最终都消失了。第五章,以齐白石(1864-1957)、桥本关雪(1883-1945)为例,论述他们二人的书画作品在中日两国的传播及其影响。齐白石的主要特点是,虽然没去过日本,但是书画篆刻作品在日本的传播过程中,日本友人作为齐白石的中间人帮助订印章、绘画等,功不可没。因此,齐白石对日本友人怀有强烈的感情情怀。桥本关雪的主要特点是,从《申报》可知中国方面对关雪是有所关注的,可以说关雪是民国时期日本方面与中国艺术家交流最为频繁的一位。同时,关雪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同时,也反过来对中国同时代傅抱石(1904-1965)等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产生巨大影响。第六章,通过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下的中日书法理论着作来详细比较和探讨同时期不同两国间接受西学的方式,以及日本书学对中国书学的影响。主要特点是中日书法界都受到了西方心理学的影响,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书法。同时,民国时期在中日书坛上比较着名的书法家仍然处在“闭关锁国”状态,尽管心理学研究者、美学研究者等煞费苦心地开拓出用西方“科学”方法去研究书法的新途径,但对于书法家而言几乎没有什么推进作用的。通过研究论证,详细揭示出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下中日书法交流的状态、发展、书法概念等特征。除此之外,对民国时期的相关中日书法交流材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类研究,梳理近代中日书法交流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活动等,制成《近代中日书法交流大事年表》。

胡正旗[9](2019)在《章太炎“医学第一”之我见》文中提出从章太炎自喻"医学第一"的文献来源进行分析,考证章太炎医学的历史贡献、学术特点及与其学术体系的关系等,认为章太炎的医学长于医理而弱于实践,以深厚的国学功底为基础,又体现了重视实证的科学精神,且能放眼看世界,冷静剖析中西医学各自利弊,融会贯通。章太炎对中医发展有总结、质疑、指引的历史功绩。对于"医学第一"的说法,应该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李安乐[10](2018)在《徙南道人王至甸事迹钩沉》文中提出徙南道人王至甸,清末民初甘肃静宁人。因种种原因,被历史所淹没,成为被甘肃文化史所遗忘的人物。通过钩沉,来还原徙南道人王至甸神秘而富有传奇的人生经历。王至甸二十岁弃家入道,修道三十年,期间习琴、学诗。后悠游于江河南北,交游广泛,与当时的政治人物(袁世凯的公子袁克文、袁克定、赵尔丰等)、文学家(俞樾等)、书画家("海派四杰"之一的蒲华等)过从甚密。其艺术修养极好,琴学造诣也很高。特别是他的古诗,格调不俗,在清末民初甘肃文化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掌故大师——郑逸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掌故大师——郑逸梅(论文提纲范文)

(1)王一亭花鸟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关于王一亭花鸟画研究的现状
        一 关于王一亭生平的研究
        二 关于王一亭交游的研究
        三 关于王一亭绘画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目前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视角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视角
第一章 “博涉”之“博”——王一亭绘画的取法与师承
    第一节 王一亭绘画的早期蒙养
        一 家庭书画氛围的影响
        二 晚清金石学的余绪
        三 王一亭早期花鸟画的师承
    第二节 王一亭与“海上画派”
        一 拜师任伯年与徐小沧
        二 与吴昌硕的师友情缘
        三 王一亭对海派风格的继承
        四 王一亭在海上画派中的位置
        五 王画吴题:采访中对相关问题的再认识
第二章 中西共鉴——王一亭绘画的积学与互融
    第一节 王一亭对西方绘画理念的接受
        一 对景写生观念的理解
        二 油画的新尝试
        三 王一亭花鸟画中西方绘画观念自然生成
    第二节 东方传统艺术门类的融通与互补
        一 诗、书、画、印的审美综合
        二 笔墨与程式的互衬
    第三节 中国画科的边界与交融
        一 山水、花鸟、人物的边界
        二 以线塑形的艺术主张与实践
第三章 “博涉”到“精取”之变的内外因
    第一节 王一亭花鸟画转变的形式
        一 从“小写意”到“大写意”
        二 笔法转变的契机与表现
    第二节 文化认同——艺术观念转变的内因
        一 王一亭绘画思想承变的境遇
        二 文化认同的自律性
    第三节 环境、条件与个人抉择的外因
        一 民国时期海上画坛和美术教育的赞助人
        二 绘画风格的继承与个性化推进
        三 民间审美文化的借鉴与再创造
第四章 王一亭花鸟画的新变
    第一节 题材的扩展
        一 从生活到画面
        二 绘画题材扩展的表现
        三 笔墨与题材的适应调和
    第二节 笔墨语言的创新
        一 水、色、墨破染与勾勒技巧的分期演进
        二 色彩语言的融合发展
        三 个性化的构图手法
        四 笔墨程式的突破
    第三节 中西绘画融合的拓展
        一 西洋造型手法的吸收
        二 背景渲染与光色意识
第五章 王一亭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与时代意义
    第一节 境界高远:人文精神的体现
        一、题材的范围
        二 主题的提炼
        三 寓意与象征
    第二节 画为心声:悲悯情怀的表现
        一 从生活体验到笔墨转换
        二、悲悯情怀与精神寄托
    第三节 孑然独立:王一亭绘画的意义与回响
        一 王一亭花鸟画的时代内涵
        二 时代审美观视野下王一亭花鸟画的格调
        三 王一亭花鸟画的现代性与当代意义
        四 王一亭花鸟画的价值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王一亭现存作品图录
附录二 访谈资料汇总
附录三 笔者考察王一亭故居影像资料
附录四 王一亭常用印索引
附录五 吴昌硕曾孙吴越先生提供影印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清末民初上海文化空间中的苏曼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二、苏曼殊与清末民初上海文化空间概述
第一章 上海教育背景中的苏曼殊: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
    第一节 由沪赴日:留学日本的原因及影响考辨
    第二节 作为教员的苏曼殊:文化接受与文化背景
    第三节 教员职业选择与革命价值追求
第二章 苏曼殊的上海交游圈:以“交友”为中心
    第一节 圈际的陶染与推介下诗文家身份的建构
    第二节 交友与苏曼殊译者身份的嬗变
    第三节 入世与出世间的理性遁世哲学
第三章 上海近代报刊视阀下的苏曼殊:以报刊出版为平台
    第一节 从吴中公学社到《国民日日报》社:文人身份的角色定位
    第二节 苏曼殊与《南社丛刻》:文人理想及其精神取向
    第三节 《新青年》杂志中的苏曼殊:新文化运动的同路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晚清民国词人王蕴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王蕴章的家世
    第一节 籍贯考辨
    第二节 书香世家,无锡望族——嘉乐堂王氏的光辉历史
    第三节 王蕴章之近宗与姻亲
    第四节 乡邦逸韵与青毡故物——乡、族对王蕴章的影响
第二章 王蕴章的生平
    第一节 颇具“词章色彩”的字号
    第二节 生平考述
    第三节 王蕴章之个性气质与文学表现
第三章 王蕴章的词学着作与词学观
    第一节 王蕴章词学着作考述
    第二节 王蕴章的词学渊源:远祧常州,近承强村
    第三节 词史说:常州家法基础上的创辟
    第四节 诗词曲嬗递论
    第五节 贵自然,斥雕砌:对“梦窗热”的反拨
第四章 王蕴章的词作
    第一节 创作概况
    第二节 王蕴章对于词境的开拓
    第三节 词艺特色
第五章 王蕴章的词史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 莼农词的即时传播与词名鹊起
    第二节 选本视角下莼农词的地位考察
    第三节 评点与点将录视角下莼农词的地位考察
    第四节 今世词名不彰的原因
    第五节 王蕴章词史地位的多维观照
结语
附录一 《词学》价值平议
附录二 《南社丛刻》外其它报刊所收王氏词辑录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4)明清笺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清笺纸图像的文献叙事结构
    二、明清笺纸的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三、明清笺纸的研究价值及文献综述
第一章 明清制笺史发展概略
    第一节 明代砑光笺的转变
        一、宋元砑光笺至晚明的转变
        二、传自宣德宫笺的松江谈笺
    第二节 晚明江南制笺业的繁荣
        一、苏笺与吴门张氏
        二、金陵萝轩变古与十竹斋穷工极变
    第三节 清代笺纸的适时性与多样化
        一、李渔的芥子园名笺
        二、清宗室怡亲王府制角花笺
        三、嘉兴“山静居图皆金阁造”笺纸
    第四节 清末南、北两大制笺中心的形成
        一、京津地区的南纸店
        二、苏松地区的笺扇庄
        三、其它地区的制笺业发展
第二章 明清制笺主体及笺纸的谱系
    第一节 制笺主人及其制笺室名、堂号
        一、制笺主人的创作意图
        二、笺纸的行市和价格
        三、明清制笺的室名、堂号
    第二节 笺纸的类目及其图像系统
        一、制笺的选题与分类
        二、制笺选题的图像来源
        三、屠隆《笺纸铭》与方于鲁《方氏墨谱》
    第三节 画稿、刻印技艺对笺纸图像的表达
        一、画稿优劣决定了笺纸的品第高下
        二、刻印的巧拙关系着制笺的成败
    第四节 传教士与明末丘比特之笺
        一、西方图像的传播与融入
        二、笺纸传播天主图像的契机
    第五节 文人士大夫私家制笺的流行
        一、文士私家笺纸别于笺肆
        二、闺阁、女史、侍婢制笺
第三章 明清文士用笺的审美趣味
    第一节 明清文士书仪注重用笺
        一、明代拜帖盛行副启为要
        二、明末徽州人创制的题头画
        三、文人用笺的审美要求
    第二节 金石博古笺的赏玩与考据
        一、朴学影响下的清代金石考据学
        二、名物训诂、博而好古的金石派制笺
        三、清代金石博古笺题材的多样性
        四、金石博古笺与金石学研究
    第三节 从笺纸风尚看明清文士的经世思想
        一、晚明笺纸图像中呈现的“道德经世”
        二、清代“经世致用”思想下制笺的发展
    第四节 明清名人用笺与尺牍、手札的鉴定
        一、笺纸的翻版与仿造
        二、笺纸的署年与纪年
        三、笺纸与名人尺牍、手札的鉴定
第四章 明清画笺与绘画艺术
    第一节 明清画笺与笺谱、画谱
        一、画谱出类者可以入笺
        二、辑笺成谱亦可视作画谱
    第二节 苏杭嘉地区“诗画笺”的兴起
        一、源于笺谱画诗的诗画笺
        二、诗画谱对诗画笺的影响
        三、画笺比画谱更加广为流传
    第三节 技艺相交的拱花与?画
    第四节 画笺促进文人画的传播与发展
        一、制笺主人临写的名家笔意
        二、从历代画作中寻找制笺选题
        三、嘱托当世名家为制笺画稿
第五章 制笺中心与南、北方画坛
    第一节 清末京津地区南纸店与京津画派
        一、秉承传统、兼通海西的京津南纸店
        二、北方南纸店与京津画派的发展
    第二节 清末苏松地区的笺扇庄与海上画派
        一、开埠后商业文化中的笺扇庄
        二、南方笺扇庄与海上画派的崛起
    第三节 南纸店、笺扇庄与早期美术社团
        一、以笺肆为中心的书画家群体
        二、由笺肆向现代商业画会的转变
结语
附表:明清(民国)时期制笺之室名、堂号一览表及图录刊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书籍之为艺术—民国时期的线装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民国年间的书籍世界
    一、莫里斯的书籍艺术
    二、张元济与陶子麟
    三、蒋汝藻与郭葆昌
第二章 陶湘及其刻书
    一、陶湘与藏书
    二、刻书与石印
第三章 鲁迅、郑振铎的《北平笺谱》与《十竹斋笺谱》
    一、国故与利器
    二、寻访与编刻
    三、古物与新董
第四章 周叔弢的书籍五美与刻书艺术
    一、藏书与五美
    二、刻书与新标准
第五章 吴湖帆与书籍装潢
    一、书籍的收藏
    二、书籍的装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王蕴章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王蕴章的生平
    第一节 居乡期(1885—1907)
    第二节 从业期(1907—1938)
    第三节 晚年期(1938—1942)
第二章 王蕴章的戏曲活动
    第一节 戏曲创作
    第二节 伶人交往
    第三节 观剧研究
    第四节 戏曲评论
    第五节 戏曲研究
第三章 王蕴章戏曲的本事
    第一节 取材于历代笔记或诗文
    第二节 取材于历史故事
    第三节 取材于其他
第四章 王蕴章戏曲的意蕴
    第一节 女性的赞歌
    第二节 借古伤时的表达
    第三节 抒发文士情怀
第五章 王蕴章戏曲作品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晚清民国戏曲发展的变化
    第二节 戏曲文体变化
    第三节 戏曲舞台艺术
    第四节 戏曲曲体格律变异
第六章 王蕴章的戏曲史贡献
    第一节 王蕴章戏曲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所创刊物对戏剧的传播
结语
附录一 王蕴章年谱
附录二 王蕴章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8)民国时期中日书法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与视野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中日书法交流的背景
    第一节 中日书法交流历史背景
    第二节 近代中国书法的状态
    第三节 近代日本书法的状态
第二章 赴华的日本学者
    第一节 以与中国书画家交流为目的的赴华活动
    第二节 以古迹考察为目的的赴华活动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赴日的中国学者
    第一节 逃亡日本期间的交友及学术研究
    第二节 特殊情况下的赴日活动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中日一起创立的书画社团
    第一节 中日美术协会
    第二节 西湖有美书画社
    第三节 解衣社
    第四节 东方绘画协会
    第五节 中日艺术同志会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书画作品在中日两国的传播及影响
    第一节 在日本的传播及影响—以齐白石为例—
    第二节 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以桥本关雪为例—
    第三节 与日本的展览交流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西学东渐下的中日书学观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下的日本书学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下的中国书学
    第三节 日本书学对中国学者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专业能力展示
致谢

(9)章太炎“医学第一”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医学第一”究竟语出何处?
二、章太炎医学应予客观评价
三、章太炎医学与其学术体系不可分割

(10)徙南道人王至甸事迹钩沉(论文提纲范文)

一、王至甸生平
二、王至甸的修为
三、王至甸的交游
四、王至甸的琴艺
五、王至甸的诗作

四、掌故大师——郑逸梅(论文参考文献)

  • [1]王一亭花鸟画研究[D]. 王忠民.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清末民初上海文化空间中的苏曼殊[D]. 徐振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晚清民国词人王蕴章研究[D]. 郭帅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4]明清笺纸研究[D]. 王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6]书籍之为艺术—民国时期的线装书[D]. 祝平凡.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7]王蕴章戏曲研究[D]. 徐红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8]民国时期中日书法交流[D]. 浅野泰之.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9]章太炎“医学第一”之我见[J]. 胡正旗. 中医药文化, 2019(01)
  • [10]徙南道人王至甸事迹钩沉[J]. 李安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06)

标签:;  ;  ;  ;  ;  

老故事的主人——郑一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