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肝患者肝组织中HDAg与HBsAg/HBcAg与HBV DNA相关性研究

丁肝患者肝组织中HDAg与HBsAg/HBcAg与HBV DNA相关性研究

一、丁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DAg与HBsAg/HBcAg和HBV DNA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汪士豪[1](202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肝组织内HBsAg、HBcAg表达及临床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通过分析CHB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外周血肝脏生化指标、HBV-DNA、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分期以及肝组织中HBsAg、HBcAg检出率之间关系,探索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及各项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为CHB患者的中医辨证以及治疗提供依据。2.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94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的941例CHB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别为肝郁脾虚证、湿热内结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所有患者均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肝组织HBsAg、HBcAg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来检测,分析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肝脏病理以及肝组织HBsAg、HBcAg的表达的关系。3.结果本次研究纳入941例CHB患者。(1)分析CHB患者中医证型与外周血ALT、AST、TBiL及HBV-DNA病毒载量水平的关系: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五种证型之间ALT、AST、TBiL及HBV-DNA病毒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水平以湿热内结证患者最高(133.65±97.45),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ST水平以湿热内结证患者最高(68.88±50.02),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结证血清TBiL水平最高(21.94±14.94),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结证血清HBV-DNA病毒载量水平最高(7.17±0.88),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肝脏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s=0.660,P<0.001),说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呈现出加重的趋势。(3)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的关系:肝郁脾虚证与湿热内结证病例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较轻,分布以G1~G2、S0~S2为主,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瘀血阻络证炎症坏死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最重,分布以G3~G4、S3~S4为主,与其他证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HBV标志物在肝组织中检出率与中医证型关系:肝组织中的HBsAg检出率为89.9%,不同证型的HBsAg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中的HBcAg检出率为39.9%,不同证型的肝组织中HBcAg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湿热内结证检出率最高(54.7%),肝郁脾虚证检出率最低(34.6%),两种证型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HBV标志物在肝组织中检出率与肝脏病理关系:分析肝组织中HBcAg检出率与炎症活动度分级之间的关系,经卡方检验发现(χ2=7.631,P=0.006<0.05),说明HBcAg检出率与不同炎症活动度分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3-G4阳性表达率更高;肝组织中HBsAg、HBcAg检出率与CHB纤维化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4.结论CHB患者中医证型与外周血生化指标(ALT、AST、TBiL)和HBV-DNA水平、肝组织中HBcAg检出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在中医辨证时将患者相关西医检测指标与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相结合对于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帮助,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郭玲[2](2020)在《CXCR5+CD8+T细胞在慢性HBV感染中的特点与免疫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免疫介导肝脏损伤的疾病。宿主的免疫功能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控制和疾病的临床转归有重要作用。CD8+T细胞免疫反应在控制慢性HBV感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功能“耗竭”是导致HBV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断有研究表明CD8+T细胞是由表型和功能异质的亚群组成的。不同CD8+T细胞亚群可能在HBV感染中发挥不同作用。因此,深入探索CD8+T细胞的亚群可能有助于寻找慢乙肝治愈的新策略。目的本研究通过慢性HBV感染患者横向队列和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纵向队列探索CXCR5+CD8+T细胞在慢性HBV感染和抗病毒治疗中的表型和功能特点;分析肝内CXCL13表达对CXCR5+CD8+T细胞的趋化作用及与预测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系;最后通过小鼠细胞免疫过继实验阐明CXCR5+CD8+T细胞在肝内发挥抗病毒作用的免疫机制。方法在健康志愿者(HCs)、慢性HBV感染患者横向人群和临床抗病毒治疗纵向队列中,利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实验、RNA测序等方法检测CXCR5+CD8+T细胞的表型与功能特点,利用体外共培养实验检测其对HepG2.2.15细胞中HBV的抑制作用。接着利用HBV感染者的肝癌(HCC)标本分析肝内CXCR5+CD8+T细胞的特点。另外,我们还通过检测抗病毒治疗纵向队列以及停药队列患者血清CXCL13的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明确CXCL13趋化CXCR5+CD8+T细胞到肝内发挥抗病毒的分子机制。然后,我们利用高压尾静脉注射法(HDI)注射pAAV-HBV1.2质粒建立HBV感染小鼠模型,并利用IL-21受体基因敲除(IL-21RKO)小鼠和B细胞缺陷型(μMT)小鼠,检测CXCR5+CD8+T细胞在外周血、肝和脾脏中的表型与功能差异,以及探索IL-21R信号通路和B细胞对CXCR5+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最后通过CXCR5+CD8+T细胞过继免实验,明确CXCR5+CD8+T细胞的抗病毒作用。结果1.慢性HBV感染患者CXCR5+CD8+T细胞中的特点1.1 HBV感染患者与HBsAg loss(慢性HBV感染患者HBsAg清除)患者CXCR5+CD8+T细胞频数显着高于HCs,且HBsAg loss患者CXCR5+CD8+T细胞频数也高于HBV组。1.2 相比于 CXCR5-CD8+T 细胞,CXCR5+CD8+T 细胞上 PD-1、CTLA-4、TIM-3、CD38、CD69、CCR7、CD45RO、CD62L 表达更高,分泌干扰素(IFN)-γ、IL-2、IL-4、IL-17和IL-21能力更增强,但分泌granzyme B能力降低。1.3我们通过收集HBV感染的肝癌患者肝内淋巴细胞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发现肝内 CXCR5+CD8+T 细胞表达更高的 PD-1、CTLA-4、TIM-3、CD38、CD69、HLA-DR和CCR2等趋化因子受体。且肝内CXCR5+CD8+T细胞分泌IFN-γ能力比外周血CXCR5+CD8+T细胞强。通过五聚体标记HBV C18-27肽特异性CD8+T细胞时,我们发现肝内HBV特异性CXCR5+CD8+T细胞中的比例显着高于外周血。2.外周血CXCR5+CD8+T细胞与CXCL13表达预测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疗效2.1我们通过检测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队列患者PBMC中CXCR5+CD8+T细胞的动态改变,结果发现52周完全应答的患者(CR组)基线和第12周外周血CXCR5+CD8+T细胞频数升高,且该细胞亚群分泌IFN-γ能力在基线和第24周也显着升高。2.2抗病毒治疗基线和治疗第12周外周血CXCR5+CD8+T细胞频数与第52周时HBV DNA水平呈显着负相关。2.3通过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纵向队列血清检测,发现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线、第12周和第52周时间点,完全应答(CR)组患者血清CXCL13水平显着高于非完全应答(NCR)组。抗病毒治疗停药后,未复发组患者血清CXCL13水平也显着高于复发组。而我们利用HBV感染患者肝穿标本,发现肝内CXCL13 mRNA表达水平与外周血CXCL13水平呈正相关。3.CXCR5+CD8+T细胞通过分泌IFN-γ和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控制HBV感染3.1分选外周血CXCR5+CD8+T细胞和CXCR5-CD8+T细胞,体外使用anti-CD3/CD28刺激,结果发现,相比于CXCR5-CD8+T细胞培养组,CXCR5+CD8+T细胞的培养上清中IFN-γ分泌升高,而granzymeB分泌减弱。利用培养上清刺激HepG2.2.15细胞后,我们发现CXCR5+CD8+T细胞组中HBsAg和HBeAg表达量降低更显着,而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弱。3.2分选CXCR5+CD8+T细胞和CXCR5-CD8+T细胞后分别与B细胞共培养,结果发现CXCR5+CD8+T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中,分泌HBcAb的B细胞频数增加。4.HBV感染小鼠模型中CXCR5+CD8+T细胞的特点及对病毒控制的作用4.1通过注射pAAV-HBV1.2质粒建立HBV感染小鼠模型,我们发现HBV感染小鼠脾脏和肝内CXCR5+CD8+T细胞频数均高于外周血。与CXCR5-CD8+T细胞相比,CXCR5+CD8+T细胞上高表达PD-1、CCR7、CD62L和ICOS等受体。4.2分离肝、脾淋巴细胞后,通过anti-CD3/anti-CD28刺激,我们发现脾脏和肝脏的CXCR5+CD8+T细胞分泌IFN-γ和IL-21能力显着强于CXCR5-CD8+T细胞。而肝内CXCR5+CD8+T细胞分泌IFN-γ能力强于脾脏。4.3我们分选CXCR5+CD8+T细胞和CXCR5-CD8+T细胞,通过尾静脉过继免疫到HBV感染小鼠上,发现过继转移24h和48h时可以在肝脏内检测到到较高的CXCR5+CD8+T细胞频数。而且接受了 CXCR5+CD8+T细胞的小鼠血清HBsAg水平显着降低,且可以检测到相对更高水平的HBcAb。5.影响CXCR5+CD8+T细胞的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制5.1 HBV相关性HCC患者肝脏和外周血CXCR5+CD8+T细胞的IL-21R表达较CXCR5-CD8+T细胞的高,且其在肝脏内表达也显着高于外周血。5.2体外实验使用PD-1或TIM-3抑制性抗体以及IL-21刺激均可以使CXCR5+CD8+T细胞分泌IFN-y增加,而IL-21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用更强。5.3在IL-21R-KO小鼠上建立HBV感染小鼠模型,结果发现IL-21R-KO小鼠和WT小鼠肝脏、脾脏或外周血CXCR5+CD8+T细胞频数无差异,但IL-21R KO小鼠肝内和外周血CXCR5+CD8+T细胞IFN-γ的能力下降。5.4在μMT小鼠上建立HBV模型,结果发现μMT小鼠肝脏和脾脏CXCR5+CD8+T细胞频数较WT小鼠显着降低,同时肝内和外周血CXCR5+CD8+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下降。结论CXCR5+CD8+T细胞频数和其IFN-γ分泌功能与慢性HBV感染者的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应答相关。CXCR5+CD8+T细胞可以通过IFN-γ分泌以及辅助B细胞分泌抗体,发挥抗病毒作用。慢性HBV感染者肝炎活动时CXCL13表达升高,有助于趋化CXCR5+CD8+T细胞到肝内从而控制HBV。虽然CXCR5+CD8+T细胞呈现部分耗竭状态,但是体外和动物实验表明,IL-21可以显着增强其抗病毒功能。

张卫云[3](2018)在《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与细胞免疫特征分析》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发生及发展机制与乙肝病毒变异、宿主的免疫状态、宿主性别、年龄、遗传基因和肝脏内炎症活动密切相关。然而,隐匿性HBV感染(OBI)在病毒学特征、合并感染、宿主免疫应答以及表观遗传学等方面尚未阐述清楚,特别是感染宿主的分子与细胞免疫功能少有报道。本研究目的为探讨献血人群的隐匿性HBV感染状态,揭示OBI携带者HBV特异性分子细胞免疫反应特征与OBI发生的作用机制。研究对象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人群。建立的研究队列包括:OBI 组 37 例,CHB 组 53 例(含 CHB-HBeAg-组 42 例,CHB-HBeAg+组 11例),HBV感染康复组47例,HBV非感染组56例(含疫苗免疫组33例,正常对照组23例),合计193例。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研究队列血浆样品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核酸检测法(NAT)检测HBVDNA,qPCR定量检测病毒载量,巢式PCR进行病毒基因扩增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采用HBV Core和HBV Pol多肽库特异性刺激物,体外刺激研究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T细胞增殖试验(CFSE)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HBV特异性T细胞分泌IFN-γ的频数,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检测 IFN-γ、TNF-α、IL-2、IL-10、IL-17A、IL-21 和TGF-β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及细胞来源,流式微球试验(CBA)检测PBMCs分泌细胞因子的总体水平。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非正态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s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OBI献血者人群特征。研究发现HBcAb阳性的献血者人群OBI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单独HBcAb 阳性者更高;OBI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OBI毒株基因型以B型为主。2.T细胞增殖特征。采用CFSE方法,在非特异性刺激物PHA刺激下,以CD8+T淋巴细胞增殖为主,总体比较六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差异不显着(P=0.403),但OBI组和CHB组的增殖率低于正常对照组(74.0%,78.1%vs.82.1%);在特异性刺激物HBV Core和Pol多肽库刺激下,以CD4+T淋巴细胞增殖为主,总体比较六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差异显着(P<0.001),其中OBI组和CHB组的增殖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3.0%,3.3%vs.1.7%),差异显着(3.0%vs.1.7%,P=0.016;3.3%vs.1.7%,P<0.001)。3.特异性IFN-γ分泌T细胞频数测定。采用ELISPOT检测方法,在PHA刺激下,OBI组和CHB组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显着(P=0.004)。在三种重组蛋白(HBcAg,HBsAg-ayw,HBsAg-adw)和多肽库的刺激下,总体比较六组研究对象特异性T细胞应答强度,结果差异显着(P<0.05)。OBI组(160 SFC/106 PBMCs)对HBcAg重组蛋白刺激的应答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95 SFC/106 PBMCs),低于CHB-HBeAg-组(208 SFC/106 PBMCs)。在HBV Core和Pol多肽库刺激下,OBI组(25 SFC/106 PBMCs)和CHB-HBeAg-组(25 SFC/106 PBMCs)的应答强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5 SFC/106 PBMCs)。比较两种多肽刺激下的总体阳性反应率,HBV Core多肽库显着高于HBV Pol多肽库(44.6%vs.16.1%),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的T细胞ELISPOT阳性反应率以OBI组(64.0%)最高,其次是HBV感染康复组(53.2%),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21.7%)。4.胞内细胞因子T细胞频数及胞外分泌型细胞因子水平测定。ICS检测结果显示,在PMA刺激下,分泌IFN-γ、TNF-α、IL-2、IL-10和TGF-β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在OBI组和CHB组中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分泌IL-17A和IL-21的T细胞频数在OBI组均低于CHB组(P<0.05)。在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分泌IFN-γ、TNF-α、IL-17A、IL-21 和TGF-β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在HBV感染康复组中高于OBI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分泌IL-2和IL-10的T细胞频数在OBI组和CHB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HBV Pol多肽库刺激下,分泌IFN-γ、TNF-α、IL-17A和IL-21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在CHB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而分泌IL-10和TGF-β的CD4+T细胞频数在OBI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胞外分泌型细胞因子水平CBA检测结果显示,在HBV Core多肽刺激下,IFN-γ、IL-2、IL-10和IL-17A在OBI组和CHB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HBVPol多肽刺激下,IFN-γ、IL-2和IL-17A在OBI组和CHB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CS与CBA实验检测细胞内、外因子结果基本一致。5.MDSCs水平测定。根据细胞亚群计数显示,OBI携带者外周血中M-MDSCs水平显着低于CHB患者(P<0.001),而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860);G-MDSCs水平在五组人群中无差别(P=0.914)。OBI携带者和CHB患者外周血中 M-MDSCs 和 G-MDSCs 水平与 ALT、AST、TBIL、DBIL、TBA、ALB、ADA、CHE、γ-GT和TP等肝功能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OBI携带者和CHB患者均呈现显着高于HBV感染康复者及非感染者的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OBI携带者与HBV感染康复者及CHB患者均呈现显着的特异性分泌IFN-γ的T细胞频数增高,以OBI组阳性反应率最高,HBV感染康复组和CHB-HBeAg-组次之,CHB-HBeAg+组最低;HBV感染康复组特异性分泌IFN-γ、TNF-α、IL-17A和IL-21细胞因子的CD4+和CD8+效应T细胞频数显着增高,而OBI组和CHB组分泌IL-10细胞因子的抑制T细胞频数增高,CHB组效应T细胞频数较低而OBI组分泌IL-2和IL-17A的T细胞频数相对升高;CHB组分泌IL-10细胞因子水平增高,而OBI组分泌IL-17A细胞因子水平相对较高。因此,OBI携带者的HBV特异性T效应细胞反应水平居于HBV感染康复者与CHB患者之间,而CHB患者T抑制细胞反应水平较高,从而导致了三组HBV感染者的不同转归状态。创新之处1.献血者人群通常为未经抗病毒等治疗的健康人群。本论文以HBV感染不同转归状态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排除了抗病毒治疗等干扰;采用新鲜分离的PBMCs进行实验,避免了淋巴细胞由于冻存和复融发生死亡和免疫功能的改变对结果的影响。2.与以往研究选用HBV重叠多肽不同,本研究合成的HBV Core和HBV Pol多肽是经研究证实能刺HBV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HLA-Ⅰ型和HLA-Ⅱ型限制性多肽,结果更能反应HBV感染后不同转归人群对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状态。3.本研究根据HBV感染献血者不同转归状态,分析了 T细胞亚群分泌的七种特异性细胞因子的频数及分泌型细胞因子的水平,阐明了 OBI携带者、CHB患者及HBV感染康复者的三种转归状态的分子细胞免疫基础。

应盛,胡爱荣,蒋素文,金珊珊,颜华东,胡耀仁[4](2017)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994例肝组织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的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强度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94例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HBV DNA水平分为HBeAg(+)/HBV DNA(+)组、HBeAg(-)/HBV DNA(+)组及HBeAg(-)/HBV DNA(-)组;根据肝组织HBsAg和HBc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根据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水平分为<2×正常值上限(ULN)组、2~<5×ULN组及≥5×ULN组。研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A)、纤维化分期(F)及肝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强度,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组织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994例慢性HBV感染者中,肝组织HBsAg染色阳性941例(94.67%),肝组织HBcAg染色阳性553例(55.63%);≥A2者403例(40.85%),≥F2者371例(36.09%)。HBeAg(-)/HBV DNA(+)组的A和F最严重,其次为HBeAg(-)/HBV DNA(-)组,HBeAg(+)/HBV DNA(+)组最低;虽然三组间肝组织HBsAg染色强度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9,r=-0.760,P<0.05),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肝组织HBcAg染色强度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995,r=-0.645,P<0.01),以HBeAg(+)/HBV DNA(+)组最高、HBeAg(-)/HBV DNA(-)组最低。肝组织HBsAg染色阳性组HBeAg阳性的构成及HBV DNA平均水平均高于阴性组,年龄低于阴性组;肝组织HBcAg染色阳性组HBeAg阳性的构成、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小板(PLT)及HBV DNA平均水平均高于阴性组,年龄及FIB-4低于阴性组;影响肝组织HBsAg染色的因素为HBV DNA水平;影响肝组织HBcAg染色的因素为HBeAg阳性及HBV DNA水平。肝组织HBsAg不同染色强度间A和F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943和2.630,P值均>0.05);肝组织HBcAg不同染色强度间A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2,P<0.01),以阴性组的F最严重。ALT不同水平组肝组织HBsA染色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HBcAg染色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49,P<0.01),ALT<2×ULN组均低于其他组。结论慢性HBV感染者中绝大数肝组织HBsAg染色阳性,超过半数肝组织HBcAg染色阳性;肝组织HBsAg的表达强度与A和F无相关性,与HBV DNA水平正相关;肝组织HBcAg的表达强度与A无相关性,与F负相关,与HBeAg阳性、HBV DNA及ALT水平正相关。

葛军[5](2017)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Toll样受体7的表达和抗病毒功能及其与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世界函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难题。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大量研究表明,宿主的免疫系统在慢性HBV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Toll样受体(TLR)的表达抑制及其介导的天然免疫功能失衡也参与其中。TLR参与识别多种病原体,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TLR7配体(TLR7-L)用于慢性HBV感染治疗,在小鼠、土拨鼠及黑猩猩模型中均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且,我们前期实验也发现,TLR7-L刺激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PBMC,可以抑制HepG2.2.15细胞内HBV复制。提示以TLR7为靶点的天然免疫应答调控,可以作为新的慢乙肝治疗研究方向。研究目的:检测TLR7在慢乙肝感染不同阶段的表达和与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在CHB患者体内可能的抗病毒机制。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1.1横向研究:纳入3组共106例慢性HBV感染患者(34例免疫耐受[IT]、39例免疫活化[IA]及33例非活动性携带[IC])及31例健康对照(HC)。1.2纵向研究:纳入25例Peg-IFN-α-2a治疗的HBeAg+CHB患者,根据停药后24w是否仍具有HBeAg血清学转换及HBVDNA<1000 copies/mL分为持续应答组(SVR)和非持续应答组(NSVR)。2.动物建模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使用HBV1.2质粒和/或小鼠IFN-α-2a表达质粒高压尾静脉注射建模,联合/不联合尾静脉注射TLR7-L,定期监测sAg、eAg的表达,并检测肝内及脾内特异性及非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3.实验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梯度离心法进行分离。TLR7及目的基因的表达使用realtime-RT-PCR进行测定。目的细胞亚群(CD19+B细胞等)使用流式分选及磁珠分选获得。细胞因子的分泌,细胞增殖、活化及抗体分泌等分别使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斑点测定法进行检测。研究结果1.横向研究慢性HBV感染时,IT组和IC组TLR7的表达明显低于HC组,而IA组TLR7的表达显着恢复。并且与ALT水平呈正相关。2.纵向研究25例Peg-IFN-α-2a治疗患者PBMC上TLR7的表达在治疗期间稳定增加,在第24周时,两组TLR7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提示24周稳定高表达TLR7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在治疗停止后获得持续应答。3.功能研究3.1 TLR7体外抗病毒效应TLR7-L刺激可以诱导PBMC分泌大量的IFN-α,且IA患者明显高于HC。将HepG2.2.15细胞暴露于TLR7-L刺激的PBMC上清,可以明显抑制HBV相关抗原表达。同时,IFN-α刺激可以上调PBMC中TLR7的表达,提示两者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正反馈调节效应。3.2 TLR7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TLR7在B细胞中高表达,使用IFN-α刺激后,B细胞上TLR7的表达显着增加。TLR7-L和IFN-α可以显着增加B细胞增殖、活化的能力和细胞因子、抗体的表达及分泌,且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3.3 TLR7体内抗病毒效应TLR7-L可以与IFN-α协同作用,明显增高小鼠肝内及脾内CD8+T细胞的频数,并有促进脾内特异性CD8+T细胞向靶器官肝脏募集的趋势。同时,协同刺激组肝内及脾内能够产生IFN-γ及TNF-α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CD8+T细胞频数也明显增加。结论:TLR7可以通过诱导IFN-α的分泌对HBV复制发挥抑制效应,而其表达和抗病毒作用在IA患者中均上调。此外,通过Peg-IFN-α-2a治疗,TLR7表达上调,24周时TLR7高表达可能与停药后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相关。并且TLR7-L可以与IFN-α协同作用增强B细胞的功能和慢性HBV感染小鼠体内CD8+T细胞应答。提示Peg-IFN-α-2a与TLR7-L序贯治疗策略在CHB患者中可能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杨柳[6](2017)在《肝纤维化和高脂血症患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征分析》文中提出肝纤维化(hepaticfibrosis)与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影响数百万人健康,其原因尚未清楚。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与众多疾病发展相关。国际上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表面抗原阴性(HBsAg-),而血清或肝组织HBV DNA 阳性的人群定义为隐匿性 HBV 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据报道,高脂血症和乙肝、肝纤维化两两之间有关系。但是关于OBI和高脂血症及肝脏纤维化之间关系尚未见报道。目的:研究肝纤维化或高脂血症患者中OBI流行率,检测OBI患者组织病理学变化和OBI病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第一章研究对象为2010年4月-2014年6月高脂血症患者1273人;第二章选取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异常患者1814人(2015年6月-2016年4月)。均进行AST,ALT,GGT以及HBsAg,HBsAg,抗HBc,抗HBs,抗HCV和抗HIV检查。检测样本中HBV-DNA的载量。随后分别对其中确诊为OBI的36例和非OBI的8例患者进行肝穿刺,影像学检查,免疫组化和荧光原位杂交等检测分析。结果:第一章高脂血症患者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特征1.分别在9.5%的HLP组和2.4%的对照组中检测到OBI(P= 0.001),两者对比有差异。OBI-HLP患者疫苗接种率显着低于非OBI-HLP患者(2.3%vs.52.2%,P= 0.0001)。2.OBI-HLP患者病毒载量中位数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 = 0.023)。3.OBI-HLP患者血清中,IL-2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2)。4.OBI-HLP患者中,总胆固醇TC水平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5.19名患者BCP/PC片段扩增结果为阳性(79.17%)。其中9个为B型(47.37%),10 个为 C 型(52.63%)。第二章肝纤维化患者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特征1.1814例肝纤维血清四项阳性患者中有148例OBI携带者(8.15%)。肝穿刺36份样本均为OBI阳性,其中分别扩增出12份BCP/PC、13份PreS/S DNA片段。PreS/S区域氨基酸位点变异与OBI发生机制有着密切关系。2.OBI 患者肝纤维四项均值(ng/ml)分别为 HA100.3±33.5,LN38.5± 14.8,PCIII22.5± 13.5,CIV35.7± 10.7。OBI组和对照组之间LN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OBI 组血清中 HA,PCIII,CIV 水平均高于 Control 组(p<0.05)。3.肝穿刺患者肝脏硬度LSM值均值12.3 ± 3.6 Kpa;FISH光密度值均值为16.3 ± 3.6。肝穿刺组织中HBsAg,HBcAg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8%和52.8%。4.OBI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和HBVDNA载量之间、组织病理评分和HBVDNA载量之间、HBcAg组化评分和HA之间、肝脏硬度值(LSM)和HBV-DNA载量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1.高脂血症及肝纤维化人患者中OBI流行率显着高于正常献血或对照人群。2.控制患者血脂水平可能对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有效。3.肝纤维化的OBI患者中,组织病理以及肝脏影像值和HBVDNA水平正相关,及早发现OBI,控制OBI发展对控制肝纤维化尤为重要。4.一部分肝纤维化-OBI患者中,扩增出BCP/PC和PreS/S片段,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突变位点。有望阐述OBI在特定人群中的发病机制。

吴家箴,黄仁刚,杨兴祥,刘翔,江南,林健梅[7](2017)在《3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与临床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分析血清HBeAg阴性和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内的HBsAg、HBcAg表达强度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317例CHB患者肝穿刺标本分成血清HBeAg阴性组和HBeAg阳性组两组,分析两组肝组织内HBsAg、HBcAg的表达强度及其与年龄、性别、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HBV DNA载量、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结果 HBeAg阴性组患者的年龄、ALT、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大于HBeAg阳性组患者;但血清HBV DNA载量低于HBeAg阳性组患者(均P<0.05)。肝组织内HBsAg表达强度与年龄、ALT、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血清HBeAg转阴后,肝组织内HBcAg表达强度降低(t=12 349.0,P=0.00);HBcAg与血清HBV DNA载量出现正相关关系(r=0.251,P=0.007);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负向相关性消失(P>0.05)。结论血清HBeAg转阴后HBV其他抗原成分仍能与肝组织维持足够活跃的免疫状态。血清HBeAg转阴后,肝组织内HBcAg表达强度降低,与血清HBV DNA载量出现正相关关系,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负向相关性关系弱化。

侯勇,万和荷,张国梁,李艳,曹霖霖,施美,吴文泽,翁美玲[8](2016)在《3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与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与肝组织中及血清病毒标志物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322例HBsAg阳性超过6个月并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脏病理与肝组织中病毒标志物、血清HBeAg状态、血清HBV DNA水平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322例患者中,肝组织炎症分级(G)>1且纤维化分期(S)>1者314例,G≥3者44例,S≥3者40例。G与S呈明显正相关(r=0.594,P<0.05)。肝组织HBsAg、HBcAg不同表达状态患者,不同血清HBeAg状态患者,不同血清HBV DNA水平患者的肝脏炎症分级及其肝脏纤维化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清ALT水平患者的肝脏炎症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呈正相关(r=0.322,P<0.05),而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67,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与肝组织中病毒标志物、血清HBeAg状态、血清HBV DNA水平并无明显相关性,其炎症分级与血清ALT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尚晋[9](2016)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型肝炎过继免疫和抗病毒方案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中度流行区,正常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7.18%。广东省是乙肝感染的高度流行区,正常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13.55%,居全国第二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多次输血等原因更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国内报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6.6%-10%,显着高于欧美水平。乙肝病毒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肝功能损害甚至肝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容易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发生率约14%-50%,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炎,重型肝炎死亡率约40%,严重影响移植患者的疗效和预后。血液病患者是免疫功能缺陷人群,隐匿性乙肝感染患者比例较高,其乙肝血清学标志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单个或者多个抗体阳性,也可见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均阴性,这类患者肝脏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持续存在低水平的乙肝病毒复制,在化疗和移植后也可出现乙肝病毒再激活,比例约为21%-67%,如何预防隐匿性乙肝感染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目前仍缺乏统一标准。此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中有相当比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患者,可能通过移植感染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受者,资料显示如果缺乏抗乙肝病毒预防,受者的乙肝感染率达22-55.5%。部分移植前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患者在移植后可能丢失乙肝表面抗体而新发乙肝病毒感染,这些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上多个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实践指南均推荐对乙肝感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性抗乙肝病毒治疗,目的是降低乙肝病毒再激活和相关肝炎的发生率。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是首个应用于临床的核苷类药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减少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拉米夫定也最先用于预防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激活,临床研究显示可以降低约70%乙肝病毒再激活率,但亦在长期临床应用中暴露出较严重的耐药和停药后复发问题。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是新一代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在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中显示出比拉米夫定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和改善肝功能的能力,且耐药发生率低,目前临床上恩替卡韦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报道较少,更缺乏与拉米夫定的对比研究。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暴露出耐药性、依从性差、不能清除乙肝病毒、停药后易复发、长期治疗经济负担重等问题。一些研究者尝试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移植后乙肝感染,但存在无应答或者低应答,预防作用有限等缺点。有研究者使用乙肝表面抗原刺激的树突状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成功诱导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和乙肝病毒DNA转阴,提示细胞过继免疫可以治疗乙型肝炎,近年来在肾脏、心脏、胰腺、肝脏等实体器官移植中也相继报道乙肝过继免疫现象,但上述细胞过继免疫疗法和实体器官移植中的乙肝过继免疫均不能清除受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提示并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感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彻底的过继免疫重建,有可能利用供者来源的正常免疫细胞清除受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感染。Shouval等发现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小鼠接受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小鼠的骨髓移植后体内产生了保护水平的乙肝表面抗体。Ilan等回顾性研究发现12例乙肝血清标记物阴性受者接受HBsAb+/HBcAb+供者的骨髓移植后体内平均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达到了 155 土33mIU/ml,在随后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35例移植前乙肝血清标记物阴性受者接受HBsAb性供者骨髓移植后,22例受者移植后HBsAb转为阳性。以上研究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者针对乙肝的免疫力可以通过移植过继给受者,使受者在移植后获得乙肝特异性免疫。本研究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乙肝病毒DNA和肝脏生化指标在移植前后的变化,及其与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肝过继免疫的临床特点。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接受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预防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疗效,分析乙肝过继免疫与核苷类药物在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乙肝感染中的协同作用。对象和方法: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肝过继免疫的临床特点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多中心35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大于14岁,有完整的移植术前和术后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乙肝病毒DNA,肝脏生化指标随访资料,其供者有完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上述检验资料。排除供者和(或)受者合并甲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患者。分析受者移植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乙肝病毒DNA;肝脏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指标的变化,及其与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受者移植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2、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多中心23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移植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并接受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治疗,有完整的移植术前和术后的乙肝血清学,乙肝病毒DNA,肝脏生化指标随访资料。排除供者和(或)受者合并甲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既往使用过其他抗乙肝病毒药物如阿德福韦酯、干扰素、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治疗;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拉米夫定口服100 mg/d,恩替卡韦口服0.5 mg/d。至少移植治疗前一个月开始用药,至移植治疗结束并停用免疫抑制剂6个月以上,且复查乙肝病毒DNA持续阴性和患者肝功能正常后停药。分析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在移植后乙肝病毒学应答、乙肝表面抗原清除、乙肝病毒再激活、乙肝病毒再激活肝炎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乙肝病毒再激活及相关肝炎的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使用SPSS 16.0软件(SPSS,Chicago,IL,USA)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主要观察事件的累积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组间差异比较用Log-rank检验。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乙肝病毒再激活和相关肝炎的危险因素,多变量筛选采用逐步后退法,P>0.05作为剔除模型中不显着因子的标准。双尾P值<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肝过继免疫的临床特点研究:(1)患者一般资料和分组:35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09例、女142例,中位年龄28(14-61)岁,中位随访时间19(5-36)个月。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6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3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8例。移植前286例患者处于原发病完全缓解状态,65例处于未完全缓解状态。280例接受亲缘供者移植,71例接受无关供者移植。移植方式主要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73例、骨髓移植9例、外周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69例。入组患者根据供受者移植前乙肝血清学配对情况分为6组,分别为组1(供者 HBsAb-,受者 HBsAb-)16 例,组 2(供者 HBsAb-,受者 HBsAb+)31 例,组3(供者 HBsAb+,受者 HBsAb-)33 例,组 4(供者 HBsAb+,受者 HBsAb+)158例,组5(供者HBsAb+,受者HBsAg+)82例,组6(供者HBsAb-,受者HBsAg+)31例。(2)乙肝过继免疫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获得乙肝表面抗体的影响:第3组33例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20例(60.6%)患者HBsAb转阳,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2(1.5-4)个月,血清HBsAb滴度105.76±17.45 mIU/ml,其余13例(39.4%)受者移植后HBsAb仍为阴性。第1组16例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无一例发生HBsAb转阳,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可以发生过继免疫获得乙肝表面抗体。此后第3组HBsAb转阳的20例患者中4例HBsAb又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9(6-12)个月,其余患者移植后HBV免疫标记未发生变化。移植后HBsAb维持阴性的33例受者,10例(30.3%)发生HBsAg转阳和乙肝病毒DNA转阳,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4(6-23)个月。移植后获得HBsAb并维持阳性的16例患者中位随访18(12-25)个月无一例发生HBsAg转阳和乙肝病毒DNA转阳(P<0.001),表明过继免疫获得的乙肝抗体能有效预防受者移植后发生乙肝感染。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供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vs阴性)(HR=12.11,95%CI=3.23-42.37,P<0.001)是受者移植后获得乙肝表面抗体的唯一影响因素。(3)乙肝过继免疫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丢失乙肝抗体的影响:第2组31例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19例(61.3%)患者HBsAb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2(8-16)个月,其余12例(38.7%)受者移植后中位随访19(14-30)个月仍维持HBsAb为阳性,平均HBsAb滴度50.95±10.51 mIU/ml。第4组158例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29例(18.4%)受者移植后HBsAb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2(8-18)个月,其余129例(81.6%)受者移植后中位随访20(9-36)个月仍维持HBsAb为阳性,平均HBsAb滴度155.33±31.3 mIU/ml。两组乙肝表面抗体丢失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接受HBsAb+供者移植可以发生乙肝过继免疫,减少移植前HBsAb+受者在移植后发生的抗体丢失两组移植后HBsAb丢失的48例受者,5例(10.4%)发生HBsAg转阳和HBV-DNA转阳,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4(10-19)个月,提示发生乙肝病毒感染或者乙肝病毒再激活,移植后维持HBsAb性的141例受者中位随访20(9-36)个月无一例发生乙肝病毒感染(P<0.001),表明移植后维持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受者对乙肝感染具有较强的的免疫力。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供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 vs 阴性)(HR=0.02,95%CI=0.01-0.68,P<0.001)、受者移植前乙肝表面抗体滴度(高 vs 低)(HR=0.04,95%CI=0.01-0.87,P<0.001)是受者移植后丢失乙肝表面抗体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供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 vs 阴性)(HR=0.07,95%CI=0.02-1.13,P<0.001)和受者移植前乙肝表面抗体滴度(高vs低)(HR=0.11,95%CI=0.04-1.25,P<0.001)是受者移植后丢失乙肝表面抗体的主要影响因素。(4)乙肝过继免疫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发生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的影响:第5组中16(19.5%)例HBsAg+受者移植后HBsAg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2.5(1.5-3)个月,16例HBsAg转阴的受者发生轻型肝炎,ALT平均值为 115.04±17.12 IU/L,HBsAb 平均滴度为 114.39±14.35 mIU/ml。进一步分析数据显示,16例HBsAg转阴受者的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均为HBsAb+/HBcAb+,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为HBsAb+/HBcAb+的23例受者中有16例(69.6%)发生HBsAg转阴,但供者为单纯HBsAb+的59例受者中无一例在移植后发生HBsAg转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6组31例受者接受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供者移植后也无一例发生HBsAg转阴。表明接受HBsAb+/HBcAb+供者移植产生的乙肝过继免疫可以清除部分HBsAg+受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了受者的乙肝病毒感染。中位随访24(16-24)个月,发生HBsAg+清除的16例受者均维持HBsAg阴性和乙肝病毒DNA阴性,无一例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未发生HBsAg+清除的97例乙肝受者中15(15.5%)例在随访中发生了乙肝病毒再激活,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5(4-23)个月。表明乙肝过继免疫清除受者乙肝病毒感染后可以有效预防受者移植后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是否为 HBsAb+和 HBcAb+(是 vs 否)(HR=6.75,95%CI=2.57-18.35,P<0.001)是受者移植后发生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的唯一影响因素。2、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预防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疗效比较(1)患者一般资料和分组:234例接受拉米夫定或者恩替卡韦预防性抗乙肝病毒治疗的HBsAg 阳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纳入本研究,拉米夫定组119例,男71例、女48例,中位年龄27(18-58)岁。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4例,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93例、骨髓移植3例、外周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23例。恩替卡韦组115例,男70例、女45例,中位年龄28(14-62)岁。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4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2例,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90例、骨髓移植2例、外周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2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2)病毒学应答和乙肝表面抗原清除:恩替卡韦组47例基线乙肝病毒DNA拷贝数≥105copies/ml的患者从开始抗病毒治疗到完全病毒学应答(拷贝数<105copies/ml)中位时间为2(1-4)个月,拉米夫定组48例基线乙肝病毒DNA拷贝数≥105copieS/ml患者中位治疗时间为3(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拉米夫定组16例(13.4%)受者和恩替卡韦组14例(12.2%)发生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2.5(1.5-3)个月,两组HBsAg清除率和发生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发生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受者的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均为HBsAb+/HBcAb+,移植后HBsAg转阴的30例患者中位随访24(16-24)个月均维持HBsAg阴性和乙肝病毒DNA阴性,无一例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3)乙肝病毒再激活:移植后中位随访24(4-24)个月,拉米夫定组28例(23.5%)患者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恩替卡韦组2例(1.7%)患者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拉米夫定组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中位时间为17(3-23)个月,恩替卡韦组为18(18-21)个月。拉米夫定组28例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中23例(82.1%)和恩替卡韦组2例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中1例(50.0%)基线乙肝病毒DNA≥105copies/ml。拉米夫定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6、12、24个月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累积发生率为3.0%、7.0%、24.0%;恩替卡韦组为0%、0%、2.0%(P<0.001)。拉米夫定组28例和恩替卡韦组2例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均进行了乙肝病毒耐药基因突变检测,拉米夫定组25例(21.0%)患者和恩替卡韦组1例(1.0%)患者检出乙肝病毒耐药基因突变。通过检测抗乙肝病毒治疗前冷冻的血清样品,拉米夫定组5例(4.2%)患者检出原发性耐药突变。(4)乙肝病毒再激活肝炎:拉米夫定组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的28例患者中18例(64.3%)发生不同程度肝炎,包括13例(46.5%)轻中型肝炎和5例(17.9%)重型肝炎,轻中型肝炎的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19(7-23)个月,重型肝炎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5(3-9)个月(P<0.05)。恩替卡韦组2例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中1例在移植后18个月发生轻型乙肝再激活肝炎。拉米夫定组在移植后6、12、24个月乙肝病毒再激活肝炎的累积发生率为3.0%、7.0%、15.0%;恩替卡韦组为0%、0%、1%(P<0.001)。拉米夫定组在移植后6、12、24个月发生重型乙肝再激活肝炎的累积发生率为3.0%、3.0%、4.0%;恩替卡韦组为0%、0%、0%(P<0.001)。拉米夫定组5例发生重型乙肝再激活肝炎患者中4例(80%)死于重型肝炎继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0F),13例轻中型乙肝再激活肝炎患者经更换恩替卡韦lmg/d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DNA转阴。恩替卡韦组1例轻型乙肝再激活肝炎经保肝支持等治疗后恢复。(5)乙肝病毒再激活及相关肝炎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乙肝病毒再激活和相关肝炎的因素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抗乙肝病毒药物选择(HR=16.91,95%CI=8.25-52.23,P<0.001)和受者基线乙肝病毒 DNA 高低(HR=4.30,95%CI=2.23-11.58,P<0.001)是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抗乙肝病毒药物选择(HR=6.40,95%CI=3.25-14.12,P<0.001)是乙肝病毒再激活肝炎的主要影响因素。拉米夫定组和恩替卡韦组发生率大于5%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有疲劳、腹痛、腹泻、头晕,两种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3-4级药物相关的血液毒性和肾毒性。结论: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存在乙肝过继免疫现象,与实体器官移植不同,是一种彻底的乙肝过继免疫重建。乙肝过继免疫可以将供者对乙肝病毒的正常免疫力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继给受者,使移植前缺乏乙肝表面抗体的受者在移植后获得抗体,对预防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再激活有重要意义2.乙肝过继免疫还能减少移植前有乙肝表面抗体的受者在移植后丢失抗体,有效预防受者移植后发生乙肝病毒感染和再激活。3.更重要的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乙肝过继免疫能清除部分乙肝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并与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发挥协同作用,持久维持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和乙肝病毒DNA阴性,有效预防了乙肝病毒再激活并能减少乙肝相关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意味着治愈了乙肝病毒感染。4.恩替卡韦能显着降低乙肝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率和重症肝炎发生率,疗效优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还显示出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和更低的耐药发生率。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能与乙肝过继免疫发挥协同作用,持久维持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和乙肝病毒DNA阴性,但两种药物对清除乙肝表面抗原的作用并无差异,这一过程中乙肝过继免疫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5.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利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乙肝过继免疫联合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预防和治疗移植患者的乙肝病毒感染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

邢宇锋[10](2015)在《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学特征及补肾法干预后的病理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通过本研究,获得我国30岁以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脏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明确影响30岁以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理学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HBV携带者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2.通过开展中医补肾法(补肾清透方和补肾健脾方)治疗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的临床研究,评价中医补肾法对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病理结果改变的影响,并进一步明确其肝脏组织学应答与临床疗效指标的相关性,评估补肾法干预高年龄慢性HBV携带者的疗效。研究方法:1.选择全国东、西、南、北、中5个不同地域600例30岁以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作为研究对象;2.采用严格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600例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0例,分别使用补肾清透方、补肾健脾方和安慰剂治疗,疗程52周,其中459例患者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后由2个病理科医生双盲阅片评分,106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肝穿检查,观察指标包括肝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变化,血清标志物HBsAg、HBV DNA定量的变化,以及肝脏组织学应答与患者血清标志物HBsAg、HBV DNA定量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459例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学特征459例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穿刺结果显示,男性290例(占总人群63.18%),女性169例(占总人群36.82%);年龄在34.82±6.36岁;东部地区94例(占总人群20.48%),西部地区41例(占总人群8.93%),南部地区231例(占总人群50.33%),北部地区46例(占总人群10.02%)中部地区47例(占总人群10.24%);Knodell HAI≥4分共有165例,占总人群的35.95%,Knodell HAI<4分有294例,占64.05%;Ishak纤维化评分≥2分共有183例,占总人群的39.87%,Ishak纤维化评分<2分有286,占60.13%。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Knodell HAI评分按照0-3分、4-6分、7-9分、10-18分可分别划为1级、2级、3级、4级,男性在肝组织炎症活动分级中的例数(百分比)分别为190例(65.5%)、54例(18.6%)、31例(10.7%)、15例(5.2%),女性在分级中的例数(百分比)分别为104例(61.5%)、34例(20.1%)、25例(14.8%)、6例(3.6%)。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Ishak纤维化评分按照0-1分、2分、3分、4分、5分、6分可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6级,男性在纤维化分级中的例数(百分比)分别为180例(62.1%)、81例(27.9%)、12例(4.1%)、12例(4.1%)、4例(1.4%)、1例(0.3%),女性在纤维化分级中的例数(百分比)分别为96例(56.8%)、56例(33.1%)、12例(7.1%)、4例(2.4%)、1例(0.6%)、0例(0.0%),性别在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Knodell HAI评分分级、Ishak纤维化评分分级中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59例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按年龄分30-39岁、40-49岁和50岁以上3层,其中30-39岁的携带者376例,40-49岁的携带者64例,50岁以上的携带者19例。肝组织Knodell HAI评分、Ishak纤维化评分在3个年龄层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Knodell评分中,3个年龄层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Ishak纤维化评分中,30-39岁与50岁以上相比,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39岁与40-49岁相比,40-49岁与50岁相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按镜下着色细胞的数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男性在肝组织HBsAg表达的等级例数分别为13例、198例、50例、27例、2例,HBcAg表达的等级例数分别为37例、115例、100例、37例、1例;女性在HBsAg表达等级中的例数分别为3例、123例、30例、10例、3例,HBcAg表达的等级例数分别为10例、77例、56例、26例、0例,性别在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等级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的携带者在HBsAg、HBcAg表达等级中占的人数分别为39例、158例、130例、48例、1例,以及13、267、64、28、4例,40-49岁的携带者分别为7例、27例、19例、11例、0例,以及2例、43例、11例、7例、1例,50岁以上的携带者分别为1例、7例、7例、4例、0例,以及1例、11例、5例、2例、0例,年龄分层在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等级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携带者Knodell HAI评分与Ishak纤维化评分相关系数值(r)为0.599,两者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Knodell HAI评分与ALT的相关系数为0.245,P=0.000,两者之间存在较弱正相关;Knodell HAI评分与血清HBsAg、HBV DNA之间存在较弱负相关。Knodell HAI评分分级与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等级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Ishak纤维化评分与ALT的相关系数为0.181,P=0.000,两者之间存在较弱正相关;Ishak纤维化评分与血清HBsAg、HBV DNA之间存在较弱负相关;Ishak纤维化评分分级与肝组织HBsAg表达等级的相关系数为0.116,P=0.007,两者之间存在较弱正相关;Ishak纤维化评分分级HBcAg表达等级之间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106例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补肾法干预后的病理变化补肾方治疗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52周后,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和对照组患者Knodell HAI评分下降>≥2分的患者分别为21例,18例,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8);三组患者Knodell HAI评分上升>≥2分的患者分别为3例,2例,8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24),补肾清透和补肾健脾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个治疗组之间作用相似,没有统计学差异。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和对照组治疗52周后Ishak纤维化评分下降≥1分的患者分别为13例,12例,9例,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0.805)。结果表明: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对照组三组患者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改善作用均不明显。Ishak纤维化评分上升≥1分的患者分别为8例,3例,11例,补肾健脾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11),补肾清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0.114)。结果表明:补肾健脾治疗组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恶化比例明显低于于对照组,补肾清透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不明显,补肾健脾方有延缓肝纤维化进展的作用。三组治疗52周后肝组织HBsAg表达等级评分下降≥1分的患者分别为6例,6例,6例,HBcAg表达等级评分下降≥1分的患者分别为16例,11例,11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清标志物HBsAg表达的影响方面,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清标志物HBV DNA的影响方面,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与对照组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补肾法可以降低血清标志物HBsAg的表达,能够有效抑制HBV DNA的复制。三组Knodell HA评分改善的患者中,补肾健脾组患者Knodell HAI评分改善与血清HBsAg水平变化呈较强正相关(r=0.554,P=0.017),与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P>0.05)。补肾清透组与对照组与血清HBsAg、HBV DNA水平没有相关性。三组患者Ishak评分改善与血清HBsAg、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有超过30%的比例存在炎症活动和纤维化进展的风险,炎症活动分级、纤维化分期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等级与性别、年龄无关,ALT是影响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炎症活动和纤维化进展的重要因素,血清HBsAg、HBV DNA则相关性较弱。2.补肾法(补肾清透方和补肾健脾方)有改善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炎症活动和延缓纤维化进展的作用,但对慢性HBV携带者免疫组化指标疗效不明显。慢性HBV携带者病理改善与血清学指标下降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丁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DAg与HBsAg/HBcAg和HBV DNA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丁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DAg与HBsAg/HBcAg和HBV DNA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肝组织内HBsAg、HBcAg表达及临床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病例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
        2.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3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 主要试剂
        3.2 主要仪器
    4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5 肝组织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6 统计学分析
    7 结果
        7.1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7.2 CHB患者中医证型与生化指标及HBV-DNA水平的关系
        7.3 肝组织病理结果分析
        7.4 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的关系
        7.5 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肝组织中HBsAg、HBcAg检出率之间的关系
        7.6 CHB患者肝脏病理与肝组织中HBsAg、HBcAg检出率关系
第二部分 讨论
    1 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肝功能及HBV-DNA的关系
    2 CHB患者肝脏病理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3 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肝组织中HBsAg、HBcAg检出率之间的关系
    4 CHB患者肝脏病理与肝组织中HBsAg、HBcAg检出率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发表论文
    1.个人简介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CXCR5+CD8+T细胞在慢性HBV感染中的特点与免疫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慢性HBV感染患者和抗病毒治疗队列CXCR5+CD8+T细胞的特点
    1.1 引言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试剂、耗材与仪器
        1.2.3 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
        1.2.4 实验方法
    1.3 研究结果
        1.3.1 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CXCR5+CD8+T细胞频数升高
        1.3.2 慢性HBV感染患者CXCR5+CD8+T细胞呈现不同表型与转录谱
        1.3.3 肝内与外周血CXCR5+CD8+T细胞表型表达对比特点
        1.3.4 肝脏内CXCR5+CD8+T细胞IFN-γ和IL-21分泌水平更强
    1.4 讨论
第二章 外周血CXCR5+CD8+T细胞与CXCL13表达预测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疗效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主要试剂、耗材与仪器
        2.2.3 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
        2.2.4 实验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抗病毒治疗队列CXCR5~+CD8~+T细胞频数与功能动态变化特点
        2.3.2 抗病毒治疗队列CXCR5~+CD8~+T细胞频数与治疗后HBVDNA负相关
        2.3.3 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内CXCL13表达和免疫细胞频数显着高于健康人
        2.3.4 肝脏内CXCL13水平与血清CXCL13水平和ALT水平呈正相关
        2.3.5 CXCL13水平与抗病毒治疗队列治疗预后有关
    2.4 讨论
第三章 CXCR5~+CD8~+T细胞通过分泌IFN-γ和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控制HBV感染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主要试剂、耗材与仪器
        3.2.3 研究对象
    3.3 研究结果
        3.3.1 外周血CXCR5~+CD8~+T细胞通过IFN-γ发挥抗病毒功能
        3.3.2 CXCR5~+CD8~+T细胞可能通过分泌IL-21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控制病毒
    3.4 讨论
第四章 HBV感染小鼠模型肝内CXCL13升高可募集CXCR5~+CD8~+T细胞到肝脏内发挥抗病毒作用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主要试剂、耗材与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HBV感染小鼠模型外周血、肝脏和脾脏CXCR5~+CD8~+T细胞频数、表型与功能特点
        4.3.2 CXCL13趋化过继转移的CXCR5~+CD8~+T细胞在HBV感染小鼠体内呈现向肝脏募集趋势
        4.3.3 HBV感染小鼠模型CXCR5~+CD8~+T细胞可以抑制HBsAg表达
    4.4 讨论
第五章 影响CXCR5~+CD8~+T细胞抗病毒作用的分子免疫机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主要试剂、耗材与仪器
        5.2.3 人/小鼠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
        5.2.4 实验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PD-1阻断和IL-21对CXCR5~+CD8~+T细胞功能的作用
        5.3.2 CXCR5~+CD8~+T细胞的抗病毒功能受B细胞的调节
    5.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略缩词对照表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3)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与细胞免疫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鉴定和分析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3 主要试剂
        1.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1.2.5 血清肝功能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
        1.2.6 血浆HBV DNA提取
        1.2.7 乙肝病毒载量的测定
        1.2.8 BCP/PC、Whole genome、PreS/S片段的扩增
        1.2.9 HBV野毒株全基因参照序列的获取
        1.2.10 OBI样品基因分型
        1.2.11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HBsAg-/DNA+人群的基本特征
        1.3.2 HBsAg-/DNA+样品qPCR的检测
        1.3.3 HBsAg-/DNA+样品Nested-PCR的检测
        1.3.4 HBsAg-/DNA+样品的分类
    1.4 讨论
第二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3 主要试剂
        2.2.4 主要试剂配制
        2.2.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
        2.2.6 血清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和病毒核酸检测
        2.2.7 CFSE染色、细胞培养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2.2.8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研究队列基本资料
        2.3.2 PHA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3.3 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3.4 HBV Pol多肽库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4 讨论
        2.4.1 PHA刺激下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2.4.2 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4.3 HBV Pol多肽库刺激下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三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异性分子与细胞免疫反应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2.3 主要试剂
        3.2.4 主要试剂配制
        3.2.5 ELISPOT检测IFN-γ试验
        3.2.6 ICS检测胞内细胞因子试验
        3.2.7 CB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试验
    3.3 结果
        3.3.1 ELISPOT检测HBV特异性T细胞分泌IFN-γ
        3.3.2 ICS检测T细胞亚群的细胞分泌频数
        3.3.3 CBA检测PBMCs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3.4 讨论
        3.4.1 HBV特异性T细胞应答反应
        3.4.2 HBV特异性T细胞亚群分泌频数
        3.4.3 HBV特异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第四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髓源抑制性细胞的关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2.3 主要试剂
        4.2.4 血清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和病毒核酸检测
        4.2.5 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
    4.3 结果
        4.3.1 研究队列基本资料
        4.3.2 外周血M-MDSCs和G-MDSCs的频数比例
        4.3.3 M-MDSCs和G-MDSCs频数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4.3.4 M-MDSCs和G-MDSCs频数与HBV DNA及HBsAg的相关性
    4.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Toll样受体7的表达和抗病毒功能及其与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概述
        1.1.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概述
        1.1.2 HBV分子病毒学概述
        1.1.3 HBV感染肝细胞及其复制
        1.1.4 HBV感染的免疫学特点
        1.1.5 慢性HBV感染自然史
        1.1.6 HBeAg血清学转换的重要意义及相关免疫学因素
    1.2 TLR7概述
        1.2.1 TLR及其信号通路概述
        1.2.2 TLR与抗HBV免疫
        1.2.3 TLR7与慢性HBV感染
        1.2.4 抗病毒治疗与TLR7表达及功能的关系
        1.2.5 IFN-α对机体免疫应答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TLR7在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的表达及与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的关系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及标本采集
        2.2.2 试剂耗材
        2.2.3 主要仪器
        2.2.4 PBMC的分离、冻存
        2.2.5 PBMC的复苏
        2.2.6 RNA提取
        2.2.7 RNA逆转录为cDNA
        2.2.8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2.2.9 血清生化学和病毒学检测
        2.2.10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横向研究受试者基本资料
        2.3.2 不同慢性HBV感染阶段患者PBMC中TLR7-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2.3.3 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对CHB患者PBMC上TLR7表达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慢性HBV感染状态下TLR7与IFN-α介导的抗病毒效应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及标本采集
        3.2.2 试剂耗材
        3.2.3 主要仪器
        3.2.4 PBMC的准备
        3.2.5 体外TLR7-L刺激培养PBMC
        3.2.6 HepG2.2.15细胞培养及处理
        3.2.7 血清生化学指标检测
        3.2.8 TLR7-L刺激上清IFN-γ及TNF-α ELISA检测
        3.2.9 TLR7-L刺激上清IFN-α ELISA检测
        3.2.10 IFN-α及Peg-IFN-α-2a对CHB患者PBMC上TLR7表达的影响
        3.2.11 各细胞亚群TLR7表达的检测
        3.2.12 IFN-α及Peg-IFN-α-2a对目的细胞亚群上TLR7表达的影响
        3.2.13 IFN-α及TLR7-L协同刺激对B细胞特异性增殖能力的影响
        3.2.14 IFN-α及TLR7-L协同刺激对B细胞抗病毒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3.2.15 IFN-α及TLR7-L协同刺激对B细胞分化的影响
        3.2.16 IFN-α及TLR7-L协同刺激对B细胞抗体分泌的影响
        3.2.17 IFN-α及TLR7-L协同刺激对anti-HBc及anti-HBe分泌的影响
        3.2.18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TLR7-L刺激PBMC对HepG2.2.15细胞HBsAg、HBeAg分泌的影响
        3.3.2 TLR7-L刺激PBMC抗病毒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3.3.3 TLR7在PBMC细胞亚群上的表达
        3.3.4 IFN-α及Peg-IFN-α-2a刺激对PBMC及TLR7高表达的细胞亚群内TLR7表达的影响
        3.3.5 IFN-α及TLR7-L协同刺激对B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因子表达及抗体分泌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TLR7-L与IFN-α在慢性HBV感染小鼠模型中的协同抗病毒效应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高压尾静脉小鼠建模
        4.2.2 试剂耗材
        4.2.3 主要仪器
        4.2.4 质粒提取
        4.2.5 高压尾静脉注射
        4.2.6 眼眶采血及血清收集
        4.2.7 小鼠血清IFN-α检测
        4.2.8 处死小鼠及肝、脾内淋巴细胞的分离
        4.2.9 小鼠肝内及脾内淋巴细胞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刺激
        4.2.10 小鼠肝脾内淋巴细胞Dimer染色
        4.2.11 血清生化学指标检测
        4.2.12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TLR7-L及IFN-α-2a注射对小鼠体内IFN-α表达的影响
        4.3.2 TLR7-L及IFN-α-2a注射对小鼠血清HBsAg及HBeAg表达的影响
        4.3.3 TLR7-L及IFN-α-2a注射对小鼠肝内及脾内特异性或非特异性CD8+T细胞频数的影响
        4.3.4 TLR7-L及IFN-α-2a注射对小鼠肝内及脾内特异性或非特异性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主要研究结果
    5.2 研究中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肝纤维化和高脂血症患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高脂血症患者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特征
    1.1 材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主要试剂和实验耗材
        1.1.3 主要溶液配制
        1.1.4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患者招募流程
        1.2.2 样品血清学检测
        1.2.3 乙肝病毒核酸提取
        1.2.4 样品乙肝病毒载量的荧光定量PCR
        1.2.5 BCP/PC片段巢式PCR
        1.2.6 检测OBI-HLP患者血清中IL-2与IL-10的表达水平
        1.2.7 统计分析
    1.3 结果
        1.3.1 研究人群临床资料
        1.3.2 HLP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生化指标
        1.3.3 高血脂患者与隐匿性HBV感染的关联
        1.3.4 OBI-HLP患者IL-2,IL-10水平
        1.3.5 TC水平和HBV载量之间相关性分析
        1.3.6 OBI-HLP患者BCP/PC区的基因突变位点
    1.4 讨论
        1.4.1 OBI患者中白介素IL-2,IL-10水平变化
        1.4.2 OBI-HLP患者TC水平和HBV-DNA载量之间相关性
        1.4.3 OBI-HLP患者BCP/PC片段基因突变
    1.5 小结
第二章 肝纤维化患者隐匿性HBV感染特征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试剂和主要实验耗材
        2.1.3 主要溶液配制
        2.1.4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入院检查流程
        2.2.2 血清肝脏纤维四项指标检测
        2.2.3 样品生物化学与免疫学指标检测
        2.2.4 血清HBV-DNA NAT检测
        2.2.5 乙肝病毒DNA提取
        2.2.6 样品DNA荧光定量检测
        2.2.7 引物设计
        2.2.8 OBI样品BCP /PC、Pre-S/S片段的Nested-PCR扩增
        2.2.9 OBI样品BCP /PC、Pre-S/S片段的基因序列测定以及HBV野毒株全基因参照序列的获取
        2.2.10 肝组织穿刺检查
        2.2.11 肝组织标本固定和切片
        2.2.12 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
        2.2.13 Masson染色
        2.2.14 组织病理评分
        2.2.1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16 免疫组化评分
        2.2.17 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
        2.2.18 肝脏瞬时弹性硬度(Fibroscan)检查
        2.2.19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资料
        2.3.2 OBI患者血清生化指标
        2.3.3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水平比较
        2.3.4 OBI患者血清HBV-DNA载量测定
        2.3.5 OBI患者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2.3.6 HBcAg和HBsAg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
        2.3.7 肝穿组织免疫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
        2.3.8 肝穿刺患者的Fibroscan检查结果
        2.3.9 肝穿组织FISH与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2.3.10 肝穿刺患者肝纤维化四项、HBV-DNA载量与LSM值
        2.3.11 HBV-DNA与HA、LSM、IHC评分、HAI评分之间相关性
        2.3.12 OBI患者血清BCP/PC片段和PreS/S片段Nested-PCR结果
        2.3.13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样品的外膜蛋白序列特征
    2.4 讨论
        2.4.1 肝纤维化患者中OBI的发生率分析
        2.4.2 PreS/S片段Nest-PCR结果分析
        2.4.3 肝纤维化指标和OBI之间的相关性
    2.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3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与临床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肝组织病理检测
    1.3 实验室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年龄、性别、ALT、血清HBV DNA载量、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在血清HBeAg阴性与阳性组之间的差异
    2.2 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在血清HBeAg阴性与阳性组之间的差异
    2.3 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与年龄相关关系分析
    2.4 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与性别的相关关系
    2.5 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与ALT相关关系分析
    2.6 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与血清HBV DNA载量相关关系分析
    2.7 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的相关关系分析
    2.8 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相关关系分析
3 讨论

(8)3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与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肝组织学检查
    1.3 免疫组织化学法
    1.4 血清学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
    2.2 肝组织HBsAg、HBcAg不同表达状态患者肝组织病理学表现
    2.3 不同血清HBeAg状态患者肝组织病理学表现
    2.4 不同血清HBV
    2.5 不同血清ALT水平患者肝组织病理学表现
3 讨论

(9)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型肝炎过继免疫和抗病毒方案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肝过继免疫的临床特点研究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疗效对比研究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简表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学特征及补肾法干预后的病理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慢性HBV携带者的病理学概况及补肾法干预现状
    1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理情况的认识
        1.1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
        1.2 肝组织病理评分标准建立
        1.3 慢性HBV携带者病理学数据
        1.4 性别和年龄对慢性HBV携带者病理改变的影响
        1.5 ALT水平对判断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
        1.6 血清HBsAg、HBV DNA载量与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之间的相关性
    2 中医对慢性HBV携带者的认识
        2.1 慢性HBV携带者的病因病机研究
        2.2 慢性HBV携带者中医证型和体质与肝脏病理的改变的关系
        2.3 补肾法干预慢性HBV携带者的现状
第二章 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学特征研究
    1 试验设计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病例选择
        2.3 临床试验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的基本特征
        3.2 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Knodell HAI评分、Ishak纤维化评分与性别的关系
        3.3 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Knodell(HAI)评分、Ishak纤维化评分与年龄的关系
        3.4 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等级与性别的关系
        3.5 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等级与年龄的关系
        3.6 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Knodell HAI评分、评分分级以及Ishak纤维化评分、评分分级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
    4 讨论
        4.1 459例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病理学特征
        4.2 性别和年龄对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病理改变的影响
        4.3 ALT水平对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
        4.4 血清HBsAg、HBV DNA载量与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之间的关系
        4.5 肝组织HBsAg、HBcAg的表达水平与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的关系
第三章 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补肾法干预后的病理变化研究
    1 试验设计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病例选择
        2.3 临床试验方法
        2.4 观察方法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研究内容的质量控制
        2.7 法规和伦理学
        2.8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三组前后肝穿的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完成情况和基线特征
        3.2 三组患者治疗后Knodell HAI评分的变化
        3.3 三组患者治疗后Ishak纤维化评分的变化
        3.4 三组患者治疗后肝组织HBsAg表达等级评分的变化
        3.5 三组患者治疗后肝组织HBcAg表达等级评分的变化
        3.6 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标志物HBsAg、HBV DNA、ALT的变化
        3.7 三组患者Knodell(HAI)、Ishak评分改善与血清标志物HBsAg、HBV DNA的相关性分析
        3.8 补肾清透方和补肾健脾方的安全性
    4 讨论
        4.1 慢性HBV携带者中医证候分析
        4.2 补肾法干预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的病理改变和疗效分析
        4.3 补肾法干预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的病理改变与血清HBsAg、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
        4.4 课题有关问题和展望
        4.5 本研究的创新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主要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2:肝组织病理评分资料
    附录3:典型病例前后肝穿刺对照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四、丁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DAg与HBsAg/HBcAg和HBV DNA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肝组织内HBsAg、HBcAg表达及临床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D]. 汪士豪.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CXCR5+CD8+T细胞在慢性HBV感染中的特点与免疫作用研究[D]. 郭玲.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3]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与细胞免疫特征分析[D]. 张卫云. 南方医科大学, 2018
  • [4]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994例肝组织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的临床意义[J]. 应盛,胡爱荣,蒋素文,金珊珊,颜华东,胡耀仁.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7(04)
  • [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Toll样受体7的表达和抗病毒功能及其与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的关系[D]. 葛军.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1)
  • [6]肝纤维化和高脂血症患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征分析[D]. 杨柳. 南方医科大学, 2017(11)
  • [7]3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与临床的关系[J]. 吴家箴,黄仁刚,杨兴祥,刘翔,江南,林健梅. 重庆医学, 2017(04)
  • [8]3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与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 侯勇,万和荷,张国梁,李艳,曹霖霖,施美,吴文泽,翁美玲.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4)
  • [9]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型肝炎过继免疫和抗病毒方案临床研究[D]. 尚晋.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4)
  • [10]3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学特征及补肾法干预后的病理变化[D]. 邢宇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标签:;  ;  ;  ;  ;  

丁肝患者肝组织中HDAg与HBsAg/HBcAg与HBV DNA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