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关闭青海湖养鱼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关闭青海湖养鱼的通知

一、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对青海湖封湖育鱼的通告(论文文献综述)

童成乾[1](2021)在《青海湖生态保护与农牧民生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青海湖生态保护迄今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尤其是自2016年以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实施,青海湖生态保护已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对长期生活在湖区的农牧民群众而言,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调整生产及生活方式,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绿色发展,获得生态保护与生活条件改善的双赢,既是湖区干部群众的迫切任务,也是其担当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青海省人民政府[2](2020)在《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文中提出青政[2020]8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根据《青海省行政规范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第99号令)的相关规定,省政府以2018年清理结果为基数,

雷萌桐[3](2020)在《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认为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水域资源丰富,土着鱼类种类较多,其在青藏高原生态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寄生虫作为高原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对青藏高原土着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较少,随着青海水产业的快速发展,鱼病成为影响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青海黄河水系、长江水系、青海湖等天然水系中的土着鱼类,以及水库、池塘等的养殖鱼类的蠕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在天然水系土着鱼类中感染率高的裸鲤棘吻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青海鱼类主要寄生蠕虫的种类。在26种744尾鱼体内外共检出蠕虫12种,隶属于4门6纲7目9科10属。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中有3纲,其中单殖吸虫纲(Monogenoida)1种,为副双身虫属双身虫(Paradiplozoon sp.);绦虫纲(Cestoidea)7种,分别为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东方短结绦虫(Breviscolex orientalis)、中华许氏绦虫(Khawia sinensis)、鲤蠢属未定种绦虫(Caryophyllaeus sp.),头槽绦虫裂头蚴(Bothriocephalus sp.plerocercoid),双线绦虫裂头蚴(Digramma sp.plerocercoid)、肠舌状绦虫裂头蚴(ligula intestinalis plerocercoid);线虫纲(Nematoda)1种,为对盲囊属线虫幼虫(Contracaecum spp.larva),另有线虫未定种2种;棘头虫门(Acanthocephala)有2纲,分别为始新棘头虫纲(Eoacanthocephala)的青海新棘吻虫(Neoechinorhynchus qinghaiensis)和古棘头虫纲(Palaeacanthocephala)的裸鲤棘吻虫(Echinorhynchus gymnocyprii);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udinea)的尺蠖鱼蛭(Piscicola geometra)。(2)青海天然水系鱼类蠕虫感染情况。在天然水系共采集到20种525尾野生鱼,198尾鱼感染蠕虫,蠕虫整体感染率为37.7%,感染的蠕虫包括棘头虫、绦虫、线虫、吸虫。棘头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0.9%和15.2条,绦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8.4%和12.8条,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1%和11.8条,吸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4%和10.3条。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小头高原鱼(Herzensteinia microcephalus)等5种鱼的蠕虫感染率较高,均达50%以上。检查长江水系土着鱼类7种112尾,蠕虫感染率为34.8%,共发现7种寄生虫,包括鱊头槽绦虫、东方短结绦虫、鲤蠢属绦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吻虫、副双身虫属吸虫及线虫未定种,棘头虫和绦虫感染较为普遍,其中棘头虫的平均感染率为23.21%,平均感染强度为19.4条。采集到青海省内黄河水系鱼类12种337尾,其中土着鱼类有7种291尾,黄河水系鱼类的蠕虫感染率为33.5%,感染有肠舌状绦虫裂头蚴、对盲囊线虫幼虫、线虫未定种、副双身虫属吸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头虫、尺蠖鱼蛭等7种蠕虫,其中土着鱼类的棘头虫平均感染率为32.3%,平均感染强度为10.9条。采集到天然湖泊土着鱼类2种76尾,蠕虫平均感染率为60.5%,感染有肠舌状绦虫裂头蚴、对盲囊线虫幼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头虫、副双身虫吸虫等5种蠕虫,其中棘头虫平均感染率55.26%,平均感染强度为20.7条。(3)青海养殖鱼类蠕虫感染情况。共采集到9种225尾养殖鱼类,蠕虫整体感染率为6.22%,感染强度为4.79条,感染的蠕虫均为绦虫,分别为鱊头槽绦虫、头槽绦虫裂头蚴、双线绦虫裂头蚴、中华许氏绦虫、舌状绦虫裂头蚴。(4)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青海不同宿主来源和区域的裸鲤棘吻虫的核糖体18S rRNA、rRNA-ITS及线粒体cox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获取了34条18S rRNA基因序列、34条rRNA-ITS基因序列及35条cox1基因部分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裸鲤棘吻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18S rRNA、rRNAITS、cox1基因序列,以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树形相似,证实了不同宿主及地理来源的棘头虫为裸鲤棘吻虫,亦进一步证实了裸鲤棘吻虫为有效的独立种。基于COI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裸鲤棘吻虫具有一定的水系分布特性。中性检验提示裸鲤棘吻虫核糖体基因可能存在定向选择,而线粒体cox1基因可能存在遗传漂变;种群历史动态分析提示裸鲤棘吻虫种群大小保持稳定。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青海天然水系中的土着鱼类及养殖鱼类的蠕虫区系进行调查,初步明确了青海鱼类的蠕虫感染状况,丰富了青藏高原鱼类寄生虫病资料,可为今后青藏高原鱼类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同时对裸鲤棘吻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丰富了其病原学资料,为今后对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4](2019)在《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文中研究指明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在、开辟未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纪略》突出体现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民族团结奋斗三大历史主要脉络,重?

范彩红[5](2018)在《生态文明视阈下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要求在生态文明体制上加快改革进程,为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而不懈努力。报告以全局性高度对生态文明体制的继续改革、绿色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总体性安排,要求我们的发展不能只追求速度,而要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要为人民提供充实的物质资源,同时也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自然生态。在此基础上,报告重点强调了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进行了战略部署和安排。青海素以生态阀门闻名于世,青海湖湿地作为高原地区的有机构成,兼具湿地和高原的特征,长期以来一直以自身独特的生态功能维持地区的平衡稳定。由于独特的先天位置,生态环境地位之重要已成国人共识,但是伴随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剧增、资源消耗的增长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冲突愈发加深,湿地区域功能萎缩,湿地被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生态保护问题更是迫在眉睫。本文围绕青海湖湿地展开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调查等方法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深入研究和分析了湿地目前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就生态保护状况对位于青海湖湿地的海晏县实地调查,借助面对面访谈和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了第一手数据和资料,通过制作对比图表进行信息整合,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深刻剖析湿地生态保护中草原退化、生物种类骤降、鼠虫灾害泛滥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生态制度建设、生态产业发展、增强生态意识、构建生态环湖区域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史建全,祁洪芳[6](2018)在《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技术集成及示范》文中认为本项目围绕青海湖裸鲤人工增殖放流,通过繁殖生物学、遗传多样性、淡水人工养殖等多学科的研究,深刻揭示青海湖裸鲤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在青海湖裸鲤资源的年际变化监测、年龄鉴定比较及资源增长模型研究、人工种群的建立和规模化繁育等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何巍[7](2017)在《论青海湖裸鲤的依法保护与合理利用》文中提出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是青海湖中唯一一种大型野生经济鱼类,在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地位。该物种如果消亡将对青海乃至整个青藏高寒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与无法挽回的损失。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各种原因,裸鲤的蕴藏量明显下降。为此,国家及青海省政府和民间做了大量工作保护裸鲤物种并合理利用裸鲤资源。目前,裸鲤保护成效显着,但任重道远。

夏吾东周[8](2017)在《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研究 ——以青海湖“江西沟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富饶、美丽的青海湖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神奇浩瀚的青海湖是我国内陆面积最大的咸水湖。该流域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系统典型脆弱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的特点,一直为世人所瞩目。青海湖流域自然环境奇异,地理景观多样,生态类型独特。它不仅是亚洲特有珍惜鸟禽繁殖栖息的重要地方,也是极度濒危的野生动物普氏原羚的唯一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汇集的重要场所。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青海湖流域已出现了湖泊水位逐年下降、土地沙漠化趋势加剧、草场植被破坏日益严重、渔业资源锐减、野生动物和鸟类栖息环境退化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趋势,以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环境关注者的重视,近年来青海省人民政府将青海湖流域的生态治理列为全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实行封湖育鱼、退耕还林、草场围栏、天然林资源保护、天然草地恢复与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展,但受资金投入和科学支撑等因素的限制,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除了政府以外,环保参与者的共同协助下实施生态保护行为是最重要的。政府的指挥棒作用下,当地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事业、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团、社区及民间组织、民众:当地农牧民、僧人、商贩、游客、养蜂人、转湖群众等,个个单位和部门共同合作,协作合力,利用集体优势再给政府配合一起参与环保行动具有一定的强势力。除了对环境修复措施以外,更要注重实施破坏行为的主体,本文以注重这些个体的具体意识和行为,衣食住行等生活领域与生产领域中能够自觉做出环保行为具有一定的作用。其次,采用恢复、治理、建设等进行综合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气候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水文学、生物学、农学、牧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本篇偏向文化的角度,运用生态学和生态人类学、民族生态学知识进行探讨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进行研究,对环湖区环境恶化趋势能够提出一些问题和方法。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在这部分中写这篇文章的缘由、研究现状、创新点等,以及对本文的田野点青海湖和江西沟乡地理位置、自然坏境、人文历史等。第二章:环青海湖地区传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中描写传统生态或环境历史,能够维持良好状态的原因等。第三章:环湖区生态环境环境面临的困境中提出面临的具体环境压力和破坏程度等。第四章:现代语境下的环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构建中各方面对具体环境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和提出方法。

才仁卓玛[9](2016)在《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海洋、森林、湿地)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以及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湿地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日益频繁,湿地区域正面临着众多的人为干扰因素,盲目的开发滥用湿地资源,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威胁,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生态功能弱化,有些湿地区域甚至出现退化现象。我国现有577个自然保护区,468个湿地公园,湿地资源丰富;而青海省作为全国湿地大省,其湿地面积以814.36万公顷(2014年)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5.19%。其中,湖泊湿地面积占全国的14.75%1。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青海湖湿地以其独特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青海湖湿地为中心,采用考察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现状实地调查研究,对位于青海湖湿地核心区的小泊湖湿地保护站和黑马河乡进行实地调查,运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方法,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分类整理,通过制作图表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的数据信息,着眼于了解和掌握青海湖湿地整体的生态环境状况,分析湿地面积、湿地动植物资源,包括湿地主体湖泊面积、入湖河流的干涸情况及其湖滨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情况,以及小泊湖普氏原羚、黑马河裸鲤(湟鱼)生存状况;分析各环境资源间的整体联动关系,主要是“水-鱼—鸟”的关系;环湖地带人口的分布状况,结合当地人口分布、变化情况和人们对草原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时考虑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对青海湖湿地保护的影响;另外,还讨论了藏传佛教信徒的宗教活动对青海湖环境的影响,包括祭湖活动、经幡的使用、宗教放生仪式等。旨在指出青海湖湿地的生态系统特征及保护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分析环境保护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论述主要国家对本国湿地资源的立法保护和管理制度以及我国对湿地资源法律保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我国现有湿地保护立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分析并提出以应对青海湖湿地现状和面临的威胁所应采取的法律对策,并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特点予以补充。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青海省地方有关湿地保护立法内容,2013年9月1日颁布的《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对标志着青海省的整体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步入有法可依的完善阶段;特别是《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的完善建议和《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条例》的补充意见,使地方湿地建设更为规范化。

青海省人民政府[10](2010)在《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对青海湖实行封湖育鱼的通告》文中研究指明青政[2010]110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保护好青海湖渔业资源,根据《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和《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省人民政府决定继续对青海湖实行封湖育鱼。现通告如下:一、封湖育鱼期:2011年1月1日—2020

二、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对青海湖封湖育鱼的通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对青海湖封湖育鱼的通告(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湖生态保护与农牧民生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海湖的生态与人文价值
    (一)青海湖流域生态平衡维系着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生态安全
    (二)青海湖是全球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和高原裸鲤的繁殖地
    (三)青海湖独特而丰富的自然景观、地质遗迹、湖沙风貌、生态奇观,是青海省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四)青海湖是青藏高原文化衍生和传播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二、青海湖生态保护的系列举措与成效
    (一)青海湖生态保护的历程
    (二)青海湖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
三、生态保护视域下湖区农牧民生产及生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从传统的游牧生活走向现代生活,农牧民群众生活方式受到严峻挑战
    (二)从放牧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向一专多能的生产方式转变,许多农牧民出现适应上的困难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尚未有机统一,影响了地方财政及农牧民群众个人收入,制约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才缺乏是制约农牧区发展的最大瓶颈
    (五)受灾后政府的补偿机制缺乏连续性,部分牧民的生活出现困难
    (六)基层干部群众观望和等待心理依旧凸显,缺乏主动性
四、促进湖区及周边农牧民增产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促进绿色发展的理论研究
    (二)优化顶层科学设计,提升青海湖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能力
    (三)依法管护生态环境与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结合,确保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四)建立相对稳定的制度保障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有效保护农牧民群众因自然因素和受灾造成的损失
    (五)因地制宜培育产业,设法为牧民群众增加收入
    (六)增强技术和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牧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3)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鱼类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研究进展
        1.1 我国鱼类寄生虫研究概况
        1.2 鱼寄生虫对鱼类健康的影响
        1.2.1 机械性刺激及损伤
        1.2.2 掠夺宿主的营养
        1.2.3 对鱼生理功能的影响
        1.2.4 繁殖力降低
        1.2.5 毒素作用
        1.2.6 继发感染
        1.3 鱼类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3.1 鱼源人兽共患吸虫病
        1.3.2 鱼源人兽共患绦虫病
        1.3.3 鱼源人兽共患线虫病
        1.3.4 水产养殖与鱼源性人兽共患蠕虫病
        1.3.5 鱼源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1.4 鱼类寄生虫的分类概况
        1.5 鱼类主要寄生虫病
        1.5.1 原虫病
        1.5.2 吸虫病
        1.5.3 绦虫病
        1.5.4 线虫病
        1.5.5 棘头虫病
        1.5.6 寄生甲壳动物病
        1.6 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控
        1.6.1 科学规划
        1.6.2 生物安全
        1.6.3 科学管理
        1.6.4 饲料的优化及管理
        1.6.5 生物防治
        1.6.6 废弃物处理
        1.6.7 药物控制
    第二章 鱼类棘头虫研究进展
        2.1 棘头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2.2 棘头虫的生活史
        2.3 棘头虫对鱼的影响
        2.4 棘头虫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试验研究
    第三章 青海省天然水系野生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3.1 材料
        3.1.1 调查地点
        3.1.2 样品的采集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方法
        3.2.1 肉眼检查
        3.2.2 镜检
        3.2.3 检查顺序
        3.2.4 鱼类寄生蠕虫的收集和固定
        3.2.5 寄生虫的染色方法
        3.2.6 乳酚透明法
        3.2.7 虫体鉴定方法
        3.3 结果
        3.3.1 寄生蠕虫的鉴定结果
        3.3.2 鱼类感染蠕虫总体状况
        3.3.3 天然水系中不同鱼种感染蠕虫情况
        3.3.4 不同水系中鱼的蠕虫感染情况
        3.3.5 不同水系中鱼的棘头虫感染情况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青海省养殖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4.1 调查地点及方法
        4.1.1 调查地点
        4.1.2 调查方法
        4.2 结果
        4.2.1 寄生蠕虫的鉴定结果
        4.2.2 各调查点养殖鱼类蠕虫总体感染情况
        4.2.3 不同养殖鱼种感染蠕虫情况
        4.2.4 养殖鱼种感染蠕虫种类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
        5.1 材料
        5.1.1 主要仪器设备
        5.1.2 主要试剂
        5.2 方法
        5.2.1 样品的采集
        5.2.2 DNA提取、PCR扩增、克隆与测序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PCR扩增产物
        5.3.2 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序列分析
        5.3.3 基于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5.3.4 基于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分析
        5.3.5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点
附录 A 裸鲤棘吻虫总DNA提取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5)生态文明视阈下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生态文明理论
    2.1 生态文明基本内涵
        2.1.1 生态文明
        2.1.2 生态文明建设
    2.2 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2.3 生态文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3.1 生态文明理论提出
        2.3.2 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
第3章 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的现状分析
    3.1 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现状
        3.1.1 湿地的概念与功能
        3.1.2 自然环境状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的现状调查
    3.3 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成效调查
        3.3.1 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3.2 实施林业重点工程
        3.3.3 实施草原保护工程
        3.3.4 实施封湖育鱼工程
        3.3.5 制度建设日益完备
第4章 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
        4.1.1 草地退化形势严峻,生产能力急剧下降
        4.1.2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系统退化
        4.1.3 草场沙化不断加剧,湿地面积明显减少
        4.1.4 鼠虫危害严重,水质恶化形势严峻
    4.2 影响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的因素
        4.2.1 自然环境因素
        4.2.2 社会经济因素
第5章 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建议
    5.1 增强执政能力,推进生态制度建设
        5.1.1 实施生态激励政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5.1.2 完善湿地管理体制,加强资源监测监管
        5.1.3 健全湿地法制法规,加强生态法制建设
    5.2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的生态化转型
        5.2.1 科学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5.2.2 构建环保资金投入机制,加快生态项目的产业化
    5.3 加强科技创新,建立科学技术支撑体系
        5.3.1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5.3.2 加强科技教育,培养生态环境建设人才
    5.4 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
        5.4.1 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全民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5.4.2 强化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壮大生态保护力量
    5.5 优化环湖环境,构建和谐宜居环湖生态区
        5.5.1 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加强湿地共管工作
        5.5.2 优化环湖生活环境,推进环湖生态区建设
        5.5.3 倡导生态消费模式,培养绿色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介

(6)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技术集成及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主要技术内容
    1.1 青海湖裸鲤盐碱适应生理特征及繁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1.2 青海湖裸鲤年际资源和生存环境监测
    1.3 青海湖裸鲤繁殖生物学及淡水全人工养殖技术研究
    1.4 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及年龄鉴定比较、资源增长模型研究
    1.5 青海湖裸鲤人工过鱼通道建设及应用研究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青海湖裸鲤盐碱适应生理特征及繁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3.2 青海湖裸鲤年际资源和生存环境监测
        3.2.1 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监测
        3.2.2 青海湖裸鲤早期入湖资源量监测研究
        3.2.3 青海湖浮游生物调查
    3.3 青海湖裸鲤繁殖生物学及淡水全人工养殖技术研究
        3.3.1 繁殖生物学研究
        3.3.2 青海湖裸鲤仔鱼人工开口饵料研究
        3.3.3 青海湖裸鲤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3.4 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效果评价及年龄鉴定比较、资源增长模型研究
        3.4.1 增殖放流效果评价
        3.4.2 年龄鉴定比较
        3.4.3 资源增殖模型
    3.5 青海湖沙柳河青海湖裸鲤人工过鱼通道建设及应用研究
4 创新点
5 应用情况
    5.1 青海湖裸鲤大水面淡水人工养殖试验研究在实施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和验证
    5.2 本项目的青海湖渔业生态环境和裸鲤资源监测成果为评价封湖育鱼效果提供了依据
    5.3 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工作效果显着
    5.4 青海湖沙柳河过鱼通道建设成果在解决农鱼用水矛盾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5.5 青海湖裸鲤盐碱适应机理研究为科学增殖放流提供了科学依据
6 取得的成果

(7)论青海湖裸鲤的依法保护与合理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海湖裸鲤在青海湖生态环境体系中的地位
    (一)净化青海湖水质
    (二)稳定青海湖“鱼鸟共生”系统的基础
    (三)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角色
二、青海湖裸鲤资源大幅衰减的主要原因
    (一)湖水持续减少并变咸变碱
    (二)产卵场遭到严重破坏
    (三)过度开发和偷捕滥捞
三、多措并举保护及利用青海湖裸鲤
    (一)民众的保护意识
    (二)保护规则体系
    (三)长期坚持“封湖育鱼”
    (四)科学的人工增殖放流
    (五)建立在保护之上的合理利用
四、对青海湖裸鲤保护与利用举措的评估

(8)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研究 ——以青海湖“江西沟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学术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2.1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3.1 研究方法
        3.2 创新点
    第四节 田野点概述
        4.1 青海湖区概况
        4.2 田野点江西沟乡概述
        4.3 地理与生态
        4.4 历史与人文
第二章 环青海湖地区传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第一节 藏族传统环保理念
        1.1 藏传佛教环保理念
        1.2 当地农牧民环保理念
    第二节 法律法规环保理念
        2.1 法律环保理念
        2.2 法规环保条略
第三章 环湖区生态环境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环湖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概述
        1.1 湖泊水位下降
        1.2 湿地面积缩小
        1.3 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
        1.4 天然植被遭受破坏,草场生产能力下降
        1.5 野生生物资源种类与数量下降
    第二节 环湖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概要
        2.1 环湖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分析
        2.2 环湖区面临的环境问题治理构想
        2.3 环湖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方法
第四章 现代语境下的环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建构
    第一节 文化的选择与环保观念
        1.1 提倡多元文化中的环保思想
        1.2 提高个体文化中的环保道德
    第二节 政策的支持与环保措施
        2.1 坚持绿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1.1 可持续发展意义与问题分析
        2.1.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策略
        2.1.3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2 塑造政府与公民公共治理机制
        2.2.1 公共治理的主观特征与客观条件
        2.2.2 公共治理的内在结构与对策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附图 1:青海湖流域卫星影响图
附图 2:青海湖流域行政区划图

(9)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概况
    1.1 湿地的概念与功能
        1.1.1《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
        1.1.2 国内外学界对湿地的认识
        1.1.3 湿地的功能
    1.2 我国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现状
        1.2.1 湿地资源概况
        1.2.2 湿地保护现状
第二章 国内外湿地资源保护的立法考察
    2.1 国外湿地资源保护立法考察
    2.2 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立法现状分析
        2.2.1 全国性立法保护
        2.2.2 地方性立法保护
第三章 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青海湖湿地面积变化
        3.1.1 水域面积及其变化情况
        3.1.2 沙化面积及其变化情况
    3.2 青海湖湿地动植物资源调查
        3.2.1 关键物种的生存现状
        3.2.1.1 黑马河湟鱼生存现状
        3.2.1.2 黑马河湟鱼资源保护
        3.2.1.3 保护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3.2.2 其他资源的现状考察
    3.3 人口分布及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
        3.3.1 当地牧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
        3.3.1.1 调查基本情况描述
        3.3.1.2 青海湖周边环境问题
        3.3.1.3 环保知识与行动
        3.3.1.4 环湖垃圾处理情况调查
        3.3.1.5 宗教活动与青海湖环境
        3.3.1.6 环湖地区环保设施与环保成效
        3.3.1.7 环湖地区牧民生存状况与环境保护
        3.3.2 流动人口和游客与青海湖资源保护
        3.3.2.1 调查基本情况描述
        3.3.2.2 青海湖旅游内容
        3.3.2.3 游客对青海湖环境的影响
        3.3.2.4 游客对湟鱼的食用和知晓情况
        3.3.2.5 游客在青海湖景区的经济支出
        3.3.2.6 游客对青海湖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章 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对策
    4.1 关于湿地保护的全国性立法完善
        4.1.1 关于湿地保护工作的权责
        4.1.2 关于湿地的权属
        4.1.3 关于湿地保护的公众参与
    4.2 青海湖湿地保护的地方立法
        4.2.1《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的完善建议
        4.2.1.1 现行《条例》的缺陷与不足
        4.2.1.2《条例》的完善思路与建议
        4.2.2《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补充
    4.3 青海湖少数民族习惯法与青海湖湿地保护
        4.3.1 生态优先和环境优先
        4.3.2 藏族习惯法的吸收和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青海湖生态状况及相关环境问题的调查问卷(藏汉双语)
附录二 关于青海湖生态旅游调查问卷(藏汉双语)
附录三 访谈提纲
致谢

四、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对青海湖封湖育鱼的通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湖生态保护与农牧民生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 童成乾. 青藏高原论坛, 2021(01)
  • [2]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J]. 青海省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公报(汉文版), 2020(21)
  • [3]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D]. 雷萌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4]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N].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日报, 2019
  • [5]生态文明视阈下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研究[D]. 范彩红. 青海大学, 2018(11)
  • [6]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技术集成及示范[J]. 史建全,祁洪芳. 青海科技, 2018(01)
  • [7]论青海湖裸鲤的依法保护与合理利用[J]. 何巍. 青藏高原论坛, 2017(03)
  • [8]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研究 ——以青海湖“江西沟乡”为例[D]. 夏吾东周. 青海民族大学, 2017(02)
  • [9]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研究[D]. 才仁卓玛. 兰州大学, 2016(11)
  • [10]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对青海湖实行封湖育鱼的通告[J]. 青海省人民政府. 青海政报, 2010(24)

标签:;  ;  ;  ;  ;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关闭青海湖养鱼的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