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海盐县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海晏县畜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赵东亮[1](2021)在《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文中认为如何降低承灾体脆弱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青藏高原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最深的地区,其对外部扰动有着极强的脆弱性,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利于自然灾害发育,灾害风险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增加。研究该地区承灾体脆弱性对于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统计数据与空间栅格数据建立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数据库,然后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模型框架,从数据库中遴选出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密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密度、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多年平均气候侵蚀力指数、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力系数等26项指标、15项因子,分别从暴露度、敏感性、应灾能力(恢复力)三个维度构建该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定量测度社会、生态脆弱性,在此基础上集成承灾体综合脆弱性。最后,运用变异系数法、变化斜率法等分析各县域2000~2017年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etis-Ord Gi*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区内承灾体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灾对策,希冀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极度与高度综合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腹地等地;极度与高度社会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等地。(2)LISA和热点探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综合脆弱区呈“多核状”,出现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四个高脆弱性热点核心区,青南高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塔里木盆地周缘三个低脆弱性冷点核心区;社会脆弱区呈“单核状”,分布在河湟谷地;生态脆弱区呈“散点状”,分布在青南高原、羌塘高原等部分地区。(3)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模式方面:羌塘高原呈“高-高”模式、拉萨地区呈“高-中高”模式,其中,河湟谷地、共和县、贵南县、曲水县等为“社会脆弱导向型县域”;治多县、嘉黎县等为“生态脆弱导向型县域”。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部分县域为社会-生态脆弱性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脆弱区,而拉萨地区当雄县、尼木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浪卡子县、洛扎县是“高度暴露-中低度敏感-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为高原上最为脆弱的区域,是今后重点防范区。(4)脆弱性子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极度与高度综合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川西高原、拉萨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云南部分等地,其中云南泸水市、福贡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为高社会-生态暴露重叠区,成为高原极度暴露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川西高原东部边缘、拉萨地区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甘南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云南部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极度与高度综合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昆仑山、羌塘高原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其中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玛多县是社会-生态敏感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敏感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至祁连山一带、川西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微度和低度综合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至喜马拉雅山北坡大片区域,其中羌塘高原和青南高原玛多县是低应灾能力-恢复力重叠区,是高原上极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微度和低度应灾能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脉腹地、喜马拉雅山等地;微度和低度恢复力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西部等地。(5)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7年,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整体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均值()由0.388降至0.289,呈利好发展态势;其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度逐年缩小,但在2012年后有所增大;西宁市、拉萨市、昌都县周边县域脆弱性迅速降低。到2017年,高原上绝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低脆弱区。德格县、玉树市、那曲县、南木林县四县属于低暴露脆弱区,是最脆弱区。未来脆弱性将增大的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西部、河湟谷地、青南高原、共和盆地,其中青南高原和羌塘高原西部将显着增加,是重点防范区。

吴恒飞[2](2021)在《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受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流域生态系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问题严重,受到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其生态健康状况对维系地区生态平衡及促进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外界压力的干扰,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凸显,气候变化、人类干扰等问题使流域生态健康质量严重退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研究对了解其生态健康状况、促进流域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RS和GIS手段,通过获取遥感数据、气象数据、景观数据和统计数据,构建包含人口密度、牲畜密度、年降水量、年均风速、SHDI、SHEI、生态弹性度、NPP、生态服务功能价值、CONTAG、破碎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水体密度和人均GDP共14项评价指标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青海湖流域2005年、2010年、2015年、2019年四期生态健康状况作出评价,得出2005-2019年流域生态健康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5年青海湖流域生态健康综合指数范围在0.317-0.656之间,平均指数为0.514,为健康等级。流域病态-很健康五种等级区域面积分别为55.04 km2、540.37 km2、5716.38 km2、16971.53 km2和1733.68 km2,其中亚健康-很健康等级区域总面积占总面积97.62%。空间上海晏县生态健康等级较低,以亚健康-不健康等级为主,其余三县生态健康等级较高,整体生态健康状况良好,功能较完善,受外界压力影响较小,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可能存在一定问题。(2)2010年流域生态健康指数在0.349-0.655,平均综合指数为0.532,处于健康等级。生态健康等级区域面积主要以亚健康-很健康为主,分别为7134.85km2、14342.25 km2和2744.36 km2,共占总面积96.82%。病态-不健康等级区域面积分别为2.5 km2和793.04 km2。空间上病态-亚健康等级区域集中分布在流域东北部海晏县;很健康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峻县东南,健康等级区域分布面积最广。2010年青海湖流域组织结构稳定,生态功能发挥正常,能够较好应对外界压力带来的影响,生态健康状况整体良好。(3)2015年流域生态健康综合指数范围在0.347-0.680之间,平均综合健康指数为0.492,为亚健康水平。其中病态-不健康等级区域面积达1906.29 km2,占比7.62%;亚健康-很健康面积为23110.7 km2,占比92.38%,整体以亚健康-很健康区域为主。地域上病态、不健康区域集中分布在流域天峻县西北处;亚健康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峻县及海晏县;健康区域主要位于刚察县和共和县;很健康区域分布在流域东南部共和县,流域东南部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优于西北部。(4)2019年流域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得分范围为0.279-0.707,平均健康指数为0.476,其中亚健康区域面积最大,为12556.03 km2,占比50.19%,流域整体处于亚健康等级。空间上病态-不健康区域分布在海晏县北部及南部和刚察县西北部地区;亚健康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刚察县和天峻县;健康等级区域位于流域天峻、共和两县东南部地区;很健康主要分布在共和县。2019年流域生态健康状况整体恶化,其中刚察县、海晏县生态健康质量较差,天峻县生态健康水平居中,共和县生态环境质量最好。(5)2005-2019年青海湖流域生态健康平均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514、0.532、0.492和0.476,整体健康水平由健康转为亚健康。其中2005-2010年流域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呈小幅上升,流域生态环境有一定改善;2010-2019年流域健康指数逐年下降,流域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一定问题。地域上刚察县、共和县生态状况变化较为稳定,但刚察县环境质量相对下降;天峻县、海晏县生态状况变化复杂,总体呈略微降低趋势。

李彩霞[3](2020)在《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却造成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人与水之间的关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人类需要加强对水的全面认识,重新衡量人与水之间的关系。社会水文学将人类社会系统和水文系统视为统一整体即人水系统,两者互相影响并发生协同演化,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是一个复杂的地理过程,并成为社会水文学研究的核心。基于此本文通过人水系统协同演化模型,揭示人类社会和水文系统之间的反馈机制和协同演化作用,模拟人水系统进化的动力学机制,观测和理解人水系统协同演化的方向,以期为流域人水关系可持续调控提供指导。本文以湟水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指标体系,以2005-2017年湟水流域行政县区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湟水流域人类社会和水文系统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建立信息熵模型、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动力模型,探讨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方向及状态,分析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过程,并提出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发展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湟水流域2005-2017年人水系统的人类社会及水文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时间的进程中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人类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比水文子系统更快,表明湟水流域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环境的发展水平相较缓慢。(2)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信息熵值大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具体来看,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和湟中区的系统熵值呈现速度较快的下降趋势;互助县、红古区、大通县、乐都区、民和县和平安区在2005-2009年间系统信息熵值缓慢下降,在2010-2017年间系统信息熵值开始呈现速率较大的下降趋势;天祝县、湟源县和门源县在研究期间系统信息熵值均呈下降趋势且较为平缓;刚察县、祁连县、天峻县和海晏县在2005-2009年间系统信息熵值缓慢增长,在2010-2017年间信息熵值缓慢下降。(3)湟水流域各县区人水系统的系统有序度在逐年提高,系统向有序稳定的状态发展,且区域间差异较为明显。其中,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和湟中区的有序度增长最快;互助县、红古区、大通县、乐都区、民和县和平安区在2005-2009年间有序度缓慢增加,在2010-2017年间有序度增高且幅度较大;天祝县、湟源县和门源县3个县区系统有序度不断增加;刚察县、祁连县、天峻县和海晏县在2005-2009年间系统有序度是负值,在2010-2017年间,有序度开始缓缓正向增高。(4)对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城中区、城北区、城西区、城东区、湟中区、互助县和红古区的有序发展水平较高,协同演化类型为协同型;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县、大通县、天祝县、湟源县和门源县的有序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地位,协同演化类型为冲突型;刚察县、祁连县、天峻县和海晏县的有序发展水平较低,协同演化类型为开发型。

索南邓登[4](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藏医药学及其产业强劲发展,有限的藏药材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越来越多的藏药材面临濒临灭绝的严峻现状。开展野生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并进行系统管理,是藏医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论文以野生濒危藏药材掌裂兰植物为典型案例,沿着―致危因素识别-濒危资源评价-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路径,采用文献梳理、理论研究、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掌裂兰植物致危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濒危藏药生态适宜平衡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影响濒危藏药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路径模型。论文主要工作包括:第一,针对藏药资源的自然致危因素和适宜性问题,对青藏高原区域内掌裂兰分布点和样地进行生境特征、植物区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等调查。研究发现,掌裂兰具有种群规模小、个体数量少、地理分布狭窄,喜潮湿环境,抗寒旱能力弱等特征。提取掌裂兰分布区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青海省内掌裂兰适宜区总面积达30 700km2,其中河南县、泽库县、久治县和班玛县为主要适宜地,面积约为12 454 km2。构建了生态适宜面积平衡模型,为中藏药产业发展和规划种植奠定了基础,对藏药资源调查和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二,针对掌裂兰致危性的人为因素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全面分析青海、西藏、甘肃等地主要医疗机构资源的需求状况,提出保护意识淡薄、过度采挖、过度放牧、草地鼠害和旅游等活动为主要的致危因素。第三,依据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从濒危性、遗传多样性、植物价值、管理利用等方面,构建了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准则层指标、18个评价指标层和14个评价因素层。最后,基于致危自然及人为因素识别、评价体系、系统管理的过程对可持续利用能力提升的研究假设,通过353份调查问卷,使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关键因素和作用路径,提出应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加强濒危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生境调查,开展适宜种植区和规范化人工种植,建立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濒危藏药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与市场监管。以政府为治理主体,对致危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是解决濒危藏药资源危机的路径。本文针对构建濒危藏药资源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治理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尤李俊[5](2020)在《高寒草原畜牧集中化养殖粪污处理与利用研究 ——以青海省刚察县为例》文中提出畜禽粪污是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固体粪便、尿液以及冲洗粪污所产生的污水。畜禽粪污对养殖场暂无经济利润性,被长期丢弃,对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不及时处理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给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刚察县位于我国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北岸,以草地畜牧业为主要产业。盖海拔高,气温低,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夏秋温凉。其畜禽养殖模式分为舍饲圈养式、半舍饲圈养式和散养式。鉴于刚察县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养殖情况,常见的4种粪污处理模式均不适宜于刚察县。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室内实验的方法,调查分析刚察县畜牧养殖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特征、污染现状等。选取常用的对于污染物消减性能较好的秸秆、沸石、石英砂、砂砾石等材料,设置不同的污染物消解净化方案。对基质进行吸附动力学分析,摸清基质净化处理机理,确定出养殖场畜牧养殖污染物处理方案,为青海省高寒牧区牲畜养殖粪污处理提供技术支撑,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为进一步完善养殖业的相关污染治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试验得出了如下结论:(1)由于没有科学有效的畜禽粪污处理措施,导致刚察县畜禽养殖区域与未养殖区域的表层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区分,养殖区域表层土壤有机物、NH3-N、TP、TN等含量均大于未养殖区域。现有粪污资源化处理模式均不适用于刚察县现有养殖模式,因此需因地制宜重新思考刚察县畜禽粪污处理模式。(2)不同方案由于基质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实际中,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主要污染物类型及浓度和基质对污染物的沉淀和吸附原理,选择适宜的基质类型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沸石对所有污染物浓度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油菜秸秆和煤渣只适用于部分污染物浓度的去除。因此,选择沸石型方案(方案1)作为本次实验的最优方案,改性沸石型方案(方案5)作为本次实验的备选方案。(3)根据室内试验选出的最优方案和备选方案,将沸石型方案(方案1)和改性沸石型方案(方案5)进行吸附动力学研究,可知沸石型方案对TP、TN和CODcr的吸附动力特性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拟合程度都在0.9以上,因此选择沸石型方案(方案1)的材料为室外养殖场废水处理净化装置填料。(4)在前期养殖场改造完成进行后,粪便污水进行干湿分离。然后通过养殖场冲水试验确定合理的养殖小区污染物产生量,根据养殖场污水资源化利用情况,确定排水沟冲洗方案为一天一次,污水流入净化池后滞留1 h可达标,达标后流入蓄水池,蓄水池中的水可排放可回用。分离出来的畜禽粪便,2周集中清理一次,清理之后转运到有机肥加工厂进行深度加工利用。

袁亚丽[6](2019)在《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学界对近代以来青海历史,多数仍侧重于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文化变迁、民族贸易等历史问题的宏观研究,对于农村经济中的许多问题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微观的实证分析。青海所处区位的特殊性,自然地理生态的多样性,人文环境的复杂性,但是已有成果基本没有注意到历史时期青海经济发展的地理、人文、空间等特殊因素,忽视了近代制度变迁及国家经济政策对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此外,研究成果多附带于其他区域或领域研究之中,对于民国青海经济研究来说显得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也正是这些不足,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间。青海农牧兼营的经济特点,使得农村经济、农业耕作技术、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农村市场等许多问题与当时全国其他省份有相一致的地方,但也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论文以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从农业经济、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及农村市场等问题入手,对青海农村经济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近代以来青海在行政区划上变动较大。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实施的背景下,为青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并进入缓慢的现代化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20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民国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政策出台,随着青海行政建制的不断完善,广大牧业区开始了有效的县治建设,为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第二,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口进入近代以来最快增长时期,这是人口增长有别于同期其他省份的一个显着特征。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带动了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同期全国其他省份。并且人口和耕地增长的速度呈正态分布,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学术界流行的“近代以来人地关系紧张”的观点并不适合当时的青海地区;第三,农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的迅速增加,为农业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基本的条件。20世纪四十年代新式农贷的出现,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农家经济和农民生活在畜牧经济的补充下也得到相应提高。与学术界观点“近代以来农业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农民生活极端贫困”的观点不相一致,表现出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第四,畜牧业经济也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开始了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在国民政府主导下开始了畜牧管理、繁殖、兽疫防疫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逐步开启了畜牧事业现代化的步伐。特别是畜牧贷款的发放,对于逐渐衰落的青海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振兴作用;第五,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是青海农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牧业区以寺院为中心建立起了农牧交易的中心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固定市集和城镇,对广大牧业区经济的交换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下,以寺院为中心形成的市集成为牧业区商品交易和民间贸易的主要场所,这也是青海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又一个显着特征;第六,以畜牧产品为主的手工业和市场交易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要特色。农牧经济的互补性特点,畜牧业对农业经济的超强依赖性和强劲的需求,成为手工业产品和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20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官营商号,对传统的物物交换的交易方式有所冲击,使得货币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的多元化成为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王利宇[7](2019)在《青海河湟地区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海河湟地区是一个多元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多元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形成了多元化的民居类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传统民居的存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而且愈演愈烈。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国家基础工程建设中缺乏保护意识,没有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合理保护计划,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民居新建和改建过程中,村民受城镇化影响对于传统民居文化的摒弃。本文主要针对民居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利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对民居进行地域适应性设计,从而达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民居文化的目的。本文从建筑学专业角度,从多角度对河湟地区民居地域适应性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民居现状情况,运用专业理论与设计方法,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索适应青海河湟地区地域环境的民居设计策略和设计手法。本文最终所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将研究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河湟地区民居更新发展的新道路。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出目前国内外关于青海河湟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地域适应性设计以及新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第2-3章,介绍了青海河湟地区民居概况和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当地的民居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分别对其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从其形成到成熟再到变迁的各个时期的地域特征,并从气候环境、自然资源、地理地形和产业结构四个角度总结了河湟地区民居的地域适应性特征。通过实地调研从空间形态和营建技术两方面研究了河湟地区民居的现状,并针对目前现状总结了民居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后文的设计研究确定方向;第三部分为第4-5章,针对民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民居平面设计、建筑营建和风貌设计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地域适应性设计策略和相关设计原则,并在此指引下从基于传统民居语汇的民居改造设计和基于新结构语言的民居新建设计两个角度,分别进行了相关探索研究,为河湟地区民居建设提供了不同的设计模式以供参考。结语部分对整个论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文中关于青海河湟地区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姜璐[8](2019)在《青藏高原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能源贫困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文中认为家庭能源活动已经逐步成为区域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域,亦是能源地理和能源转型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目前,家庭部门已成为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主要贡献方,同时,面向家庭尺度的精准能源政策亦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调控工具。既有研究表明,家庭能源消费受收入水平、建筑特性、家庭属性、气候环境以及地方文化等多因素差异,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多时空背景下家庭能源消费调查,系统揭示区域家庭用能的基本模式,探究家庭能源消费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发掘家庭节能的潜力与主要障碍,有利于提升关于家庭能源消费情景的高精度阐释,并为走向可持续能源转型决策提供依据。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区和典型的文化多样区,因此立足青藏高原开展人地关系分析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地域意义和科学及实践意义。本研究则以青海省为案例靶区,以家庭能源活动为主要对象,基于实地调研开展其家庭能源消费调查,通过开展农区、牧区、农牧区农户生活能源消费的入户调查,建立区域和家庭尺度的家庭能源消费基础数据库,开展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空间特征、多维效应及优化策略研究,认识青藏高原家庭能源活动和能源贫困情况。本研究系统回顾了家庭能源消费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构建了家庭能源消费文献综述分析框架,进而基于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深度总结出国外家庭能源消费研究主题、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揭示中外家庭能源消费的行为过程及其驱动力,充分论证了本研究的相关科学问题及创新尝试,为问卷设计、实地调研和后续深度分析提供了基础支撑和指引。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并结合青海省的环境地理及人文社会特征分析,设计完成了包含调研家庭基本情况、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和来源、家庭能源消费用途、能源效用和偏好、政策机制及效应、节能意识与行为调查等六部分86个具体问题的问卷,并对青海省8个市州、22个县区的498户家庭用能信息进行问卷调查;随后从牧区、农区、农牧交错区累计抽取50余个家庭开展实地访问,进而构建了基于青海省的青藏高原地区家庭能源消费活动基础数据库。基于上述数据库并结合统计年鉴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Tobit计量模型分析非商品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研究家庭收入与能源消费支出关系,评估能源贫困程度;分区域开展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分析,结合青海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家庭收入分组,开展家庭能源消费用途量化、能源的可得性以及认知分析,系统阐明区域家庭能源消费的时空变化规律;计算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量,研究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和健康效应;应用物质流分析可视化软件,建立典型家庭的能源流模型,准确辨识家庭能源收集-消费-排放过程的关键行为,从时空视角探索家庭能源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研究发现:1)家庭收入、人口规模、能源可得性及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家庭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而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资源禀赋则决定了家庭能源结构的基本特征,农区、牧区以及农牧交错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空间差异,如牧区、农区和农牧交错区家庭用能中非商品能源占比分别为71.6%,49.6%和52.89%;牧区以畜粪(61.25%)为主要家庭能源;农区家庭以柴薪(31.9%)、秸秆(22.3%)为主,而农牧交错区则兼具二者特征,以煤炭(21.97%)、畜粪(21.11%)和薪柴(16.7%)为主;煤炭对非商品能源消费的替代作用显着低于沼气;交通用能已经成为家庭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并呈现进一步增长趋势。2)青海的能源贫困表现为现代能源短缺而非能源可得性,由于现在能源供给不足,仍有超过50%的人口处于能源贫困,为实现家庭向现代能源转型,应提高现代能源在家庭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目前以收入贫困人群为主要对象的能源政策需要做出调整。3)相较于低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的能源消费种类更丰富,消费体量更多。在牧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转向多种能源组合,煤炭的消费比重增加,在能源用途上,平均每户家庭比农区和农牧交错区需要消费更多的能源满足取暖(2507 kgce)、炊事(2575 kgce)和交通(581 kgce)的用能需求;在农区,尽管电力是家庭认为最重要的能源,但电力使用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4%;在农牧交错区,受农业政策和牧业政策的双重影响,家庭能源消费转向以煤炭为主的多种能源组合结构。区域兼具不同文化,环境意识差异导致家庭能源消费存在差别;4)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生态效应具有复合特征。牧区、农区和农牧交错区CO2人均年排放量分别为3857 kg、2977 kg、4119 kg,其次依次是CH4和NO2,牧区的CH4排放最大,增温效应明显。SO2是农牧区家庭能源消费主要产生的污染物,人均年排放量为12.98 kg,TSP是牧区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最主要污染物,人均年排放量为20.12 kg。

束锡红,聂君,高法成[9](2019)在《汉藏民族和谐关系与社会稳定——基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分析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汉藏民族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汉藏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民族团结源远流长、经济发展有利于汉藏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汉藏民族关系是"汉-藏-蒙-回-土"多元格局中的核心、藏传佛教在汉藏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指出影响汉藏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问题:民众经济纠纷时有发生、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实施精准脱贫、稳定脱贫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依法治理保障汉藏群众根本利益,以期进一步推动海晏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进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张永兰,铁富萍,才仁卓玛,刘伟红[10](2018)在《海晏县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动物疫病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海晏县畜牧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在基层动物疫病防治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晏县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

二、海晏县畜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晏县畜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1.3.1.1 自然灾害
        1.3.1.2 承灾体
        1.3.1.3 脆弱性
        1.3.1.4 社会脆弱性
        1.3.1.5 生态脆弱性
        1.3.1.6 多灾种
        1.3.2 国外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1.3.2.1 萌芽阶段(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末)
        1.3.2.2 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20 世纪末)
        1.3.2.3 提升阶段(进入21 世纪至今)
        1.3.3 国内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1.3.3.1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尺度
        1.3.3.2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方法
        1.3.4 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1.3.4.1 脆弱性相关领域
        1.3.4.2 单灾种风险评价领域
        1.3.4.3 承灾体脆弱性领域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貌
        2.1.2 河流水文
        2.1.3 气候
        2.1.4 植被土壤
    2.2 青藏高原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
        2.2.2 社会经济
        2.2.2.1 综合经济水平及结构
        2.2.2.2 农牧业
        2.2.2.3 工矿业
        2.2.2.4 交通运输业
        2.2.2.5 邮电通讯业
    2.3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概况
        2.3.1 地震
        2.3.2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2.3.3 雪灾
        2.3.4 旱灾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构建原则
        3.2.1.1 可操作性原则
        3.2.1.2 完整性原则
        3.2.1.3 科学性原则
        3.2.2 构建过程
        3.2.3 评价指标的解释
        3.2.3.1 暴露度指标
        3.2.3.2 敏感性指标
        3.2.3.3 应灾能力(恢复力)指标
    3.3 数据预处理
        3.3.1 社会经济数据
        3.3.2 生态数据
    3.4 数据归一化处理
    3.5 确定指标权重
    3.6 脆弱性评价模型
    3.7 脆弱性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3.7.1 变异系数法
        3.7.2 变化斜率法
        3.7.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7.3.1 Moran's I
        3.7.3.2 Getis-Ord Gi*热点探测
        3.7.4 三维趋势分析
第四章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4.1 社会脆弱性分析
        4.1.1 各子系统社会脆弱性指数
        4.1.1.1 暴露度分析
        4.1.1.2 敏感性分析
        4.1.1.3 应灾能力分析
        4.1.2 社会脆弱性指数
        4.1.3 年际空间差异分析
    4.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及特征
        4.2.1 社会脆弱性子系统时空演变
        4.2.1.1 暴露度分析
        4.2.1.2 敏感性分析
        4.2.1.3 应灾能力分析
        4.2.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
    4.3 社会脆弱性趋势预测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4.3.1 趋势预测
        4.3.2 空间异质性
第五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
    5.1 脆弱性子系统分析
        5.1.1 暴露度分析
        5.1.2 敏感性分析
        5.1.3 应灾能力(恢复力)分析
    5.2 脆弱性分析
        5.2.1 社会脆弱性分析
        5.2.2 生态脆弱性分析
        5.2.3 综合脆弱性分析
    5.3 脆弱性空间异质性分析
    5.4 脆弱性三维趋势特征分析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青藏高原各县域2000~2017 年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及子系统评价结果指数

(2)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1.3.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1.3.3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特征
        2.2.4 土壤与生物
    2.3 社会经济状况
        2.3.1 行政区划
        2.3.2 经济发展
        2.3.3 人口与民族
第三章 数据信息处理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处理
        3.2.1 遥感影像数据
        3.2.2 气象数据
        3.2.3 景观数据
        3.2.4 社会统计数据
第四章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4.2.2 成对比较矩阵模型构建及检验
        4.2.3 评价指标权重最终确定
第五章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分析
    5.1 评价指标分析
        5.1.1 压力评价指标分析
        5.1.2 状态评价指标分析
        5.1.3 响应评价指标分析
    5.2 评价指标标准化
    5.3 流域生态健康等级划分
第六章 青海湖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6.1 2005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6.1.1 2005 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
        6.1.2 2005年流域生态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6.2 2010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6.2.1 2010 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
        6.2.2 2010年流域生态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6.3 2015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6.3.1 2015 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
        6.3.2 2015年流域生态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6.4 2019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6.4.1 2019 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
        6.4.2 2019年流域生态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6.5 2005-2019年流域生态健康发展变化特征
    6.6 青海湖流域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3)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人水系统的概念和界定
        1.3.2 人水系统的演化研究进展
        1.3.3 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2 数据来源
3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与处理
        3.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3.2.3 层次分析法确认指标权重
    3.3 人水系统协同演化模型
        3.3.1 AHP-PP模型
        3.3.2 人水系统演化有序度模型
        3.3.3 人水系统协同演化状态动力模型
4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分析
    4.1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子系统综合评价
    4.2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演化信息熵及有序度分析
    4.3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演化有序性区域差异分析
    4.4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类型分析
    4.5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综合分析
        4.5.1 协同型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分析
        4.5.2 冲突型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分析
        4.5.3 开发型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分析
5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发展对策
    5.1 加快流域生态经济发展
    5.2 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
    5.3 深化水污染防治,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
        2.1.2 公共自然资源理论
        2.1.3 中药资源生态学理论
        2.1.4 风险管理过程研究
        2.1.5 计划行为概念及相关理论
        2.1.6 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
    2.2 研究综述
        2.2.1 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2.2.2 濒危藏药资源灭绝风险等级
        2.2.3 濒危藏药资源管理现状
        2.2.4 濒危藏药资源立法与保护现状
第3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自然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3.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及濒危现状
        3.1.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
        3.1.2 濒危藏药掌裂兰研究现状
    3.2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3.2.1 濒危藏药植物区系分析
        3.2.2 濒危藏药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3.2.3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3.3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
        3.3.1 濒危藏药掌裂兰适宜区
        3.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4 小结
    3.4 掌裂兰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特征分析
        3.4.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分布区
        3.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4.3 结果与分析
        3.4.4 小结
    3.5 生境对掌裂兰致危因子分析
        3.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5.2 结果与分析
        3.5.3 小结
    3.6 气候、土壤与对掌裂兰适宜性分析
        3.6.1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论
        3.6.2 构建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模型
        3.6.3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模型问题分析
        3.6.4 结果与分析
        3.6.5 小结
第4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人为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4.1 开发利用对掌裂兰的致危因素分析
        4.1.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利用状况
        4.1.2 收录国家、省部级法规标准情况
        4.1.3 收录藏医药典籍情况
        4.1.4 濒危藏药掌裂兰的市场流通情况
    4.2 濒危藏药资源危机产生的人为因素分析
        4.2.1 濒危藏药资源保护行为认知分析
        4.2.2 长期过度采挖造成药用植物生境破坏
        4.2.3 长期过度放牧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生境退化
        4.2.4 草地鼠害对濒危藏药适生生境的破坏
        4.2.5 旅游活动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
    4.3 小结
第5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5.1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5.1.1 指标体系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5.1.3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4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价值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5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评价指标
        5.1.6 管理利用因素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7 评测说明
    5.2 权重分配及计算
        5.2.1 权重分配
        5.2.2 权重确定及计算
    5.3 综合评价结果
        5.3.1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系数评价结果
        5.3.2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系数评价结果
        5.3.3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系数评价结果
        5.3.4 野生濒危藏药管理利用系数评价结果
        5.3.5 各项准则层得分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路径分析
    6.1 路径假设和概念模型
        6.1.1 路径假设
        6.1.2 概念模型
    6.2 问卷设计和样本初测
        6.2.1 问卷设计
        6.2.2 样本数据预测
    6.3 正式问卷数据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信效度检验
        6.3.3 实证分析
        6.3.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6.4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优化路径
        6.4.1 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彻查濒危藏药资源量
        6.4.2 开展濒危藏药资源替代品研究
        6.4.3 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
        6.4.4 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
        6.4.5 公众参与濒危藏药资源保护
        6.4.6 加强立法,更新开发利用观念
        6.4.7 建立濒危藏药生态采集模式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高寒草原畜牧集中化养殖粪污处理与利用研究 ——以青海省刚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畜禽粪污利用研究现状
        1.3.2 基质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文特征
        2.1.4 土壤与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与经济概况
第三章 刚察县畜牧粪污特征及适用模式分析
    3.1 散养模式畜牧养殖粪污污染特征
    3.2 集中圈养式畜牧养殖场粪污污染特征
        3.2.1 刚察县畜牧粪尿中污染物含量
        3.2.2 刚察县畜牧粪尿污染物排放量
        3.2.3 刚察县养殖场现状土壤性状分析
    3.3 常见畜禽资源化利用模式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 污染物消减净化实验
    4.1 实验设计方案
        4.1.1 实验用水
        4.1.2 实验检测项目与方法
        4.1.3 实验装置
        4.1.4 实验设计与方案
        4.1.5 基质原料的制备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TP的去除效果
        4.2.2 TN的去除效果
        4.2.3 CODcr的去除效果
        4.2.4 NH3-N的去除效果
    4.3 小结
第五章 牦牛养殖场污染物处理方案
    5.1 养殖场粪污现状产生量
    5.2 养殖场改造与实验
        5.2.1 养殖场改造
        5.2.2 排水沟冲洗实验
    5.3 养殖场污水处理
        5.3.1 基质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5.3.2 污水处理方案
    5.4 养殖场粪便处理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6)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及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四、资料的运用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复杂的人文环境
    三、政区与基层社会组织的演变
    四、道路交通的新变化
第二章 耕地及农业技术
    一、农业经济的地理基础
    二、耕地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三、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四、农作物种植及单位产量的变化
    五、农田水利建设新成就
第三章 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
    一、地权分配与租佃关系
    二、赋税的种类及特点
    三、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四、河湟地区人地关系问题
    五、农家经济与农民生活
    六、农村借贷关系的新变化
第四章 畜牧业经济与牧民生活
    一、畜牧地的优势条件
    二、驻牧地及牧民分布
    三、牲畜种类及数量
    四、草场占有权及租佃关系
    五、牧业经营方式及改良技术
    六、畜产品加工及交易
    七、牧民收支与生活
第五章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
    一、藏传佛教寺院概况
    二、寺院经济及基本类型
    三、寺院经济的经营方式
    四、寺院的收入与支出
    五、寺院经济的特点
第六章 农村市场
    一、寺院与市集的形成
    二、民间贸易与市场
    二、皮毛贸易与市场
    三、庙会、花儿会与市场
    五、市场盛衰及其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青海河湟地区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民族聚居背景下形成的民居多样性
        1.1.2 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迫切性
        1.1.3 国家促进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青海河湟地区传统民居概述
    2.1 青海河湟地区地域环境概述
        2.1.1 河湟地区概况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文化环境
        2.1.4 经济技术环境
    2.2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与特点
        2.2.1 按建筑形式进行分类
        2.2.2 按平面布局形式进行分类
        2.2.3 按建筑结构进行分类
        2.2.4 按民族进行分类
        2.2.5 按年代进行分类
        2.2.6 总结
    2.3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演变
        2.3.1 形成时期
        2.3.2 成熟时期
        2.3.3 变迁时期
        2.3.4 总结
    2.4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地域适应性研究
        2.4.1 对于气候环境的适应
        2.4.2 对于自然资源的适应
        2.4.3 对于地理地形的适应
        2.4.4 对于产业结构的适应
    2.5 小结
3 青海河湟地区民居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建筑空间及使用现状
        3.1.1 建筑布局
        3.1.2 建筑风貌
        3.1.3 使用现状
    3.2 现存问题
        3.2.1 民居功能单一、空间较小
        3.2.2 能源利用单一
        3.2.3 传统风貌缺失
        3.2.4 民居性能需要优化提升
    3.3 小结
4 河湟地区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4.1 设计原则
        4.1.1 传承河湟地区民居地域文化
        4.1.2 融入新技术
        4.1.3 功能优化
        4.1.4 利用新能源,降低建筑能耗
        4.1.5 合理控制成本
    4.2 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策略
        4.2.1 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策略的提出
        4.2.2 对于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4.2.3 对于自然资源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4.2.4 对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4.3 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案例分析
        4.3.1 基于资源适应性的民居营建技术更新
        4.3.2 “新”“旧”营建技术的融合
    4.4 小结
5 河湟地区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探索
    5.1 关于河湟地区民居发展的思考
        5.1.1 河湟地区民居更新发展的背景
        5.1.2 针对民居现状的设计模式划分
        5.1.3 民居地域适应性特征的延续
    5.2 基于传统民居语汇的改造设计
        5.2.1 以产业适应为主导的功能优化设计
        5.2.2 以气候和资源适应为主导的民居立面优化设计
        5.2.3 民居改造设计案例
    5.3 基于生态复合墙结构的民居设计——本土营建材料的选择
        5.3.1 以产业适应为主导的模块化平面设计
        5.3.2 以传承民居传统风貌为主导的民居形体设计
        5.3.3 以气候适应为主导的民居保温设计
        5.3.4 造价分析
        5.3.5 民居设计案例
    5.4 基于钢框架结构的民居设计——传统木构架体系的新诠释
        5.4.1 结构材料的选取
        5.4.2 以产业适应为主导的模块化平面设计
        5.4.3 以气候适应为主导的民居节点保温设计
        5.4.4 造价分析
        5.4.5 民居设计案例
    5.5 小结
6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河湟地区民居测绘图汇总

(8)青藏高原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能源贫困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应对气候变化与区域环境治理的共同需求
        1.1.2 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需求
        1.1.3 家庭尺度是能源地理研究精细化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意义
        1.2.2 关键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理论方法
        1.3.1 框架结构
        1.3.2 理论基础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综述
    2.1 中国家庭能源研究进展及述评
        2.1.1 研究主题与热点
        2.1.2 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及其趋势
        2.1.3 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
        2.1.4 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
        2.1.5 中国家庭能源转型政策
    2.2 国际家庭能源消费研究进展与述评
        2.2.1 家庭能源消费研究热点及其主题
        2.2.2 发达国家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及其趋势
        2.2.3 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
        2.2.4 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
    2.3 国内外家庭能源消费研究对比及启示
        2.3.1 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差异
        2.3.2 家庭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差异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采集
    3.1 青藏高原区情概述
    3.2 研究靶区概况及能源地理特征
        3.2.1 自然地理特征
        3.2.2 社会经济特征
        3.2.3 自然资源概况
        3.2.4 民族文化特征
    3.3 数据采集过程及处理
        3.3.1 数据采集步骤
        3.3.2 数据标准化及预处理
第四章 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贫困评估
    4.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
        4.1.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
        4.1.2 家庭能源用途及其分布
        4.1.3 非商品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
    4.2 能源贫困内涵与方法
        4.2.1 能源贫困内涵
        4.2.2 能源贫困测量方法
    4.3 青海省能源贫困测量
        4.3.1 基于现实情景
        4.3.2 基于以电取代固体能源的情景
        4.3.3 能源贫困和收入贫困
    4.4 小结
第五章 家庭能源消费的空间分异特征
    5.1 牧区家庭能源消费活动特征
        5.1.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
        5.1.2 家庭能源用途量化
        5.1.3 家庭能源重要性认知分析
        5.1.4 家庭能源可得性分析
    5.2 农区家庭能源消费活动特征
        5.2.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5.2.2 家庭能源用途量化
        5.2.3 家庭能源重要性认知分析
        5.2.4 家庭能源可得性分析
    5.3 农牧交错区家庭能源消费活动特征
        5.3.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
        5.3.2 家庭能源用途量化分析
        5.3.3 家庭能源重要性认知分析
        5.3.4 家庭能源可得性分析
    5.4 家庭用能结构空间比较(交通用能)
        5.4.1 出行交通方式
        5.4.2 交通用能结构
        5.4.3 节能政策响应
    5.5 小结
第六章 家庭能源消费环境效应分析
    6.1 环境效应机理及排放测算
    6.2 总体分析
    6.3 空间对比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典型家庭能源消费物质流建模
    7.1 牧区典型家庭能源活动建模分析
    7.2 农区典型家庭能源活动建模分析
    7.3 农牧交错区典型家庭能源活动建模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家庭能源消费优化策略
    8.1 加强政策制定,夯实数据统计
        8.1.1 分区制定政策
        8.1.2 加强生活能源消费统计工作
        8.1.3 加强交通部门能源政策制定
    8.2 优化炉灶设备,改造住宅外墙
        8.2.1 优化炉灶设备
        8.2.2 改造住宅外墙
    8.3 推广清洁能源,缓解能源贫困
        8.3.1 扩大太阳能应用方式
        8.3.2 提高沼气利用技术
        8.3.3 倡导清洁能源消费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青海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及能源贫困评估
        9.1.2 牧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9.1.3 农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9.1.4 农牧交错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9.1.5 家庭能源消费环境效应空间特征
        9.1.6 家庭能源消费优化策略
    9.2 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问卷信息
附录2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附录3 调研实图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汉藏民族和谐关系与社会稳定——基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概况
二、海晏县汉藏民族关系现状的实证调查
    (一) 不同生活场景中的汉藏交往
        1. 学校中的汉藏关系
        2. 工作中的汉藏关系
        3. 邻里间的汉藏关系
    (二) 居住格局与汉藏关系
    (三) 族际通婚与汉藏关系
    (四) 文化交流与汉藏关系
三、海晏县汉藏民族关系发展特征与趋势
    (一) 民族团结源远流长
    (二) 经济发展有利于汉藏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
    (三) 汉藏民族关系是“汉-藏-蒙-回-土”多元格局中的核心
    (四) 藏传佛教在汉藏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五) 汉藏民族关系长期向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 经济纠纷时有发生
        2. 贫困问题依然突出
四、汉藏民族关系和谐发展路径选择
    (一) 加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二) 实施精准脱贫、稳定脱贫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三) 依法治理保障汉藏群众根本利益

(10)海晏县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动物疫病预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疫病的认识不足
    1.2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能力欠缺
    1.3 过分重视经济效益, 对生态效益不够重视
    1.4 基层防疫经费投入不足
2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体系建设和对策分析
    2.1 建立与完善动物防疫体系
    2.2 确立动物疫病防治预警机制
    2.3 充分认识加强动物疫病防疫体系队伍建设
    2.4 建立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

四、海晏县畜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D]. 赵东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2]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吴恒飞.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3]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D]. 李彩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D]. 索南邓登. 天津大学, 2020(01)
  • [5]高寒草原畜牧集中化养殖粪污处理与利用研究 ——以青海省刚察县为例[D]. 尤李俊.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1)
  • [6]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D]. 袁亚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青海河湟地区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研究[D]. 王利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8]青藏高原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能源贫困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D]. 姜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9]汉藏民族和谐关系与社会稳定——基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的实证研究[J]. 束锡红,聂君,高法成. 民族学刊, 2019(01)
  • [10]海晏县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 张永兰,铁富萍,才仁卓玛,刘伟红. 中国畜禽种业, 2018(09)

标签:;  ;  ;  ;  ;  

海盐县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