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革命——第四媒体的兴起

互联网革命——第四媒体的兴起

一、网络革命──第四媒体的崛起(论文文献综述)

庞雅瑄[1](2020)在《媒体融合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成为了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媒介融合”将成为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运作下的一种新模式。网络信息技术将我们带入了媒体融合时代,它不仅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它也在潜移默化地更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信息传播方式;本文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缘起及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统路径作了分析;同时,阐述了媒体融合的特征及对思想教育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媒体融合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即充分利用媒介整合的技术优势,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环境建设,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开辟媒体传播新领地,加强媒体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媒体传播的反馈机制,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沟通渠道,并不断强化保障措施。媒介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媒体也为马克思的大众化提供了先进的传播渠道,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实践性,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的实现就更迫切需要两者的有机结合。

陈泉如[2](2020)在《新媒体时代延安木刻版画的视觉传播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已经到了民族危亡之际,战争一触即发。自鲁迅先生发起“新兴木刻运动”开始,以解放区木刻美术作品为主的抗战美术就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连,全国各地的文艺青年奔赴延安发起了一场“为大众服务”的艺术探索。延安木刻版画“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是“战斗的艺术”、“大众的艺术”,作为中国革命文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也是20世纪世界美术史上光辉灿烂的艺术篇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价值标准与精神信仰不断受到物质文化的冲击,需要重塑“精神价值”,延安木刻版画作为中国的民族精神与民族信仰之所在,符合当下社会的文化发展需求,也是中国在大国崛起之路上对文化自信的积极探索。但是,延安木刻版画的传播已然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依然遵循传统的设计与传播理念,甚至过度使用造成设计同质化,导致受众“不认识”的现状,因此,有效利用新时代媒介传播延安木刻版画成为红色革命文化传播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1937年——1945年处于抗战时期的延安木刻版画为研究对象,向前辐射至1931年新木刻运动,向后延伸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期,以数字传播这一新时代学科为理论支撑,在研究方法上以传播学方法为主,搭载新媒体作为媒介,综合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考察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美术,全面剖析特定时期下延安木刻版画的民族性特征。首先将延安木刻版画置于当代语境中,探索延安木刻版画在当代的传播意义与价值;分析受众对红色文化艺术的认知,构建延安木刻版画所代表的红色文化艺术在数字化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下的视觉传播策略,最后是对延安木刻版画的新时代发展的实践性应用与思考。本论文目的在于对延安木刻版画以及红色文化艺术的新时代传播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的传播策略,为延安木刻版画的精神价值与美学内涵的相关研究抛砖引玉,通过本文的研究探讨延安木刻版画的当代民族价值内核,践行新时代下的延安精神,以科技创新诠释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胡泳,陈秋心[3](2019)在《中国新媒体25周年——从“信息高速公路”到“未来媒体”的认知跃迁》文中研究指明"新媒体"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伞形概念。在过去的25年间,它被用于概括互联网进入中国至今层出不穷的衍生技术和应用,其涵义是流动的,每个世代的人都对何为"新",甚至何为"媒体"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的多样性折射在语言表达中,即催生了"新媒体"语域中的诸多子概念,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第四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互联网、智慧媒体、未来媒体等。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子概念总在与技术发展的现实左右互搏、共同演进。通过还原每个概念背后的历史语境,社会、技术和观念的进化逻辑线索清晰可见,这个过程能够启发对人的境况的新思考和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新认识。

苏敏,喻国明[4](2019)在《以人为本的成长逻辑: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25年——基于学术视角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文中认为2019年是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25周年,文章以CNKI中25年的互联网研究成果为数据基础,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力图以一种更客观的方式来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找寻其发展规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个充满创新的不断走向人的过程。人本逻辑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向所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挑战,尊重互联网发展规律,带着我们人之为人的思考走向未来。

陶建武[5](2017)在《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文中提出相较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具有匿名性、便捷性和交互性等特征,互联网监管的媒介对象具有特殊性。互联网监管体制是中国国家权力介入和渗透互联网新型社会空间的支撑体制,是国家在互联网监管过程中涉及到的监管机构设置、关系隶属、职责权限划分、行动规则设定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总和。因此,中国的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值得关注。本文试图以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为研究对象,借助文本分析法、历史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以期对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进行系统考察。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初期的监管体制是沿着电信业监管体制的设计思路不断完善的结果,传统电信业监管机构经过重组后变为信息产业部,主要负责管理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而公安部和国家保密局则主要负责保障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互联网媒体属性和政治属性逐渐增强,互联网从附属型舆论阵地逐渐变成舆论主阵地,互联网意识形态潜能得以彰显。互联网站的发展和网民新闻信息需求的转变催生了新的管理需求,“党管媒体”原则和传媒信息内容监管的“党政体制”开始逐步向互联网虚拟空间移植和嫁接,中宣部、国新办、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版权局等部门逐渐嵌入,传媒监管手段也随之被移植、复制和改造,形成以行政许可、属地管理、宣传引导、行政指令、网络安全审查、主体责任制和自我审查为体系的互联网监管手段。传媒监管体制的嵌入和传媒监管手段的复制引发了部门介入的连锁效应,多达23个监管部门争夺互联网监管权,中国互联网监管的“九龙治水”格局和“碎片化”体制逐渐形成。为了协调不同部门间的冲突,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总体管理,但国信办从属于国新办的兼管模式不利于新设部门的职责功能发挥。201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国信办从国务院直属议事协调机构升格为中央直属议事协调机构,并通过部门间相近机构的合并、信息内容管理权的转移、CNNIC行政主管权的过渡以及新增网络执法权等形式对国信办进行机构重组与权力强化。这种行政组织内部的结构性变革模式迎合了“整体性政府”的改革理念,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协调和统筹下,一套以工信部、公安部和国信办为监管主导部门的整体性互联网监管体制正式形成。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两次历史变革遵循着独特的转换逻辑。首先,发展型政府的行为惯性以及政治合法性的巩固需要推动中国互联网建设形成了“发展至上”的主导策略,信息产业部顺势成为互联网基础性行业发展和管理的主导部门;“发展至上”的策略促进了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但忽视了网络信息的负外部性问题,纠正互联网站信息的负外部性是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发展时期监管体制变革的基本出发点。其次,随着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网络信息传播逐渐解构传统社会秩序,互联网违法信息、有害信息以及网络群体性事件缔造了一个新风险社会,以构建网络传播秩序为旨归、以国家权力介入为方向的网络社会维稳模式成为“中国式”社会维稳模式的映射和投影,“维稳”的互联网监管目标取向具体呈现为舆论引导和网络安全保障。再次,鉴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实际和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机构和政府过程中的中轴作用,中国互联网最终选择了政府主导的监管模式,互联网整体性监管体制的形成与中国独特的“党政体制”以及政党主导体制变革的基本思路相一致,呈现出明显的政党主导色彩。中国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了一条渐进的增量改革道路,但“增量改革”论具有不足之处,当体制外的增量改革到了边际效益递减的临界点,或者当“体制存量”的问题累积到爆发点,“双轨”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彰显,体制内存量掣肘体制外增量的发展时,体制改革的重点便会从增量改革转向存量改革,增量改革能否平稳有效过渡到存量改革是衡量改革有效性的标尺。而目前学术界普遍缺乏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过渡的过程分析。事实上,增量改革分为一次增量改革和二次增量改革两个阶段,一次增量改革以“双轨制”为核心特征,二次增量改革则以双轨并轨为改革方向。中国的互联网监管体制改革本质上属于二次增量改革,大体符合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过渡的理论模型。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二次增量变革为协调处理增量与存量的冲突、促进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平稳过渡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即通过在“存量体制”内部调整、优化和重组构成要素间关系进而创造出“增量”的方式来协调“体制增量”和“体制存量”的摩擦和冲突,促进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的平稳过渡。

廖祥忠[6](2008)在《何为新媒体?》文中提出随着基于数字技术的因特网的高速发展,传统媒体面临一场巨大革命。形形色色的新媒体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信息集散枢纽,它们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何为新媒体,业界与学界至今没有比较普遍认可的看法。相关研究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概念清理和范式创新。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本文在充分研究和剖析了各种新媒体学说的基础上,比较深入地考察了"新媒体"的即时交互、无限兼容等数字媒体特性,倾向于将当下的"新媒体"理解为"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彭跃辉[7](2005)在《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文中研究表明21 世纪,是信息网络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四通八达的全球网络正在转化和加速重造着人类生活的社会图景,对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对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理念以及劳动方式、工作方式、管理方式、认知方式、生活方式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毋庸置疑,网络日益成为正在走向未来的人们的注视焦点。 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风貌与其时代环境息息相关。网络不仅开启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新时代、新空间,而且开辟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新空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自己的反面。”网络社会化具有双刃剑效应,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带来了全新的契机,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审时度势的观点来关注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的社会功能,用生态的眼光思考网络的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深入研究“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课题,有利于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敏锐地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开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有利于与时俱进地创新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加快推进中国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 “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是一个“问题导向”的实践性论题。网络能否成为真正的人类福音,关键在于我们人类自身,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和使用它。“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 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塑造一个安全的、人文的数字化环境。论文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出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决议》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宏观和微观、历史和逻辑的视角,立足于网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网络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负影响,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协调原则,探讨了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新措施。论文包括导语、正文十章、结语。 导语部分概述了网络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分析了网络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效应,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阐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概述了网络发展既提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和新领域,也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赋予了精神文明建设新任务。 第二章论述了网络发展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和价值观取向的多样化,焕发了人们的精神活力,增强了人们的现代意识,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网络发展要求人们树立公共领域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感,以维护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转。 第三章论述了网络发展造成“网民”们道德意识的模糊、道德规范的失效、道

杨宁[8](2004)在《数字时代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因特网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正以指数增长方式迅猛发展,一个国家的上网人数和上网计算机数反映出这个国家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和繁荣程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2003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5800万,上网计算机数达到2300万。而2003年上半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580万和1613万,短短的四个月内分别增加了1220万和687万,分别比今年上半年增加21%和30%。现在每隔半个小时就有一个新网络与因特网相联,每过一个月就有100万新的使用者加盟。与此同时,网上信息也在高速发展,以www方式提供的信息平均每过53天就翻一番。《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等大的报纸日均页面访问量均在300万以上。因特网已渗透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 面对日益庞大的中国上网人群,网络上使用中文和内涵中华文化的网站需求日增。“由于拥有13亿庞大人口,中文终将成为网际网路上的主流语文。”中国现存的多数网站大都是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业,这一方面加快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从业人员素质、新闻业务等方面问题,给新闻网站的发展投下了阴影。 就国内新闻媒体自办或联合创办的新闻网站、以报导新闻为主业的商业网站的管理问题,本文采用了规范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网络媒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体的特点出发,分析目前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模式、赢利模式,预测新闻网站的发展方向,并对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模式,找出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和优劣,提出适合国内新闻网站发展的对策。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北青网际公司的发展状况,设计出国内新闻网站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验证得出合理的新闻网站发展模式。 训一究表明:新闻网站要真正成为有公信力的大众传媒,必须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必须改变传统媒体的经营方式;必须严格培训从业者的素质;必须按新闻规律的要求和网络传播的特性来经营,提高网络新闻产品质量。通过对北青网际的研究,在分析新闻网站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设计评价新闻网站发展绩效的指标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研究的新闻网站包括两个方面的网站,一类是新闻媒体建立的网站,即新闻单位建立或新闻单位联合创办的新闻网站(包括报纸、)’一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等媒体所创办或联合创办的网站);另一类是指非新闻媒体依法建立的综合性互联网站,即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业的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关键词:新闻网站发展模式指标体系

丁柏铨[9](2002)在《论第四媒体的崛起对新闻传播实践与理论的影响》文中提出第四媒体即因特网对新闻传播的实践与理论 ,产生了深广的影响。第四媒体在我国的迅速崛起有着多重背景。它在新闻和其他信息的传播方面呈现出一系列显着特点 ,即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时间的限制、数量的限制、媒介的限制、传受的限制 ,使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从而对传播模式、控制、效果、受众理论形成冲击和修正

刘冬云[10](2001)在《论新闻网站的模式与发展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网络媒体在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众多网站都将新闻信息作为网站的主要板块,这一方面加快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从业人员素质、新闻业务等方面问题,给新闻网站的发展投下了阴影。 新闻网站势如破竹,群雄逐鹿,鱼龙混杂。本文试图从网络媒体的特点出发,分析目前中文新闻网站存在模式、问题和对策,预测新闻网站的发展方向。 本文认为,新闻网站要真正成为一种有公信力的大众传媒,必须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必须改变传统的媒体经营方式;必须严格培训从业者的素质;必须按新闻规律的要求和网络传播的特性来经营版面,提高新闻产品质量。

二、网络革命──第四媒体的崛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革命──第四媒体的崛起(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融合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理论与概念
        1.3.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
        1.3.2 媒体融合相关理论
        1.3.3 媒体融合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之处
2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缘起及发展
    2.1 发展历程
        2.1.1 民主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1.2 改革开放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1.3 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2 基本经验
        2.2.1 从战略高度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2.2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前提
        2.2.3 加强党的领导是政治保障
        2.2.4 以人民群众为宣传对象是基础
        2.2.5 创新方式与内容是根本途径
3 媒体融合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媒体融合的特征
        3.1.1 传播内容多样化
        3.1.2 媒介资源丰富
        3.1.2.1 “容器类”媒介资源
        3.1.2.2 通讯类媒介资源
        3.1.2.3 广播类媒介资源
        3.1.2.4 网络类媒介资源
        3.1.3 受众群体扩大化
    3.2 媒体融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新机遇
        3.2.1 媒体融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快速传播
        3.2.1.1 信息主体多元化
        3.2.1.2 接收终端统一化
        3.2.1.3 组织方式一体化
        3.2.2 媒体融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贴近民众
        3.2.2.1 拓宽了传播渠道
        3.2.2.2 增强了民众的接受力
        3.2.2.3 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时效性
        3.2.3 媒体融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全面覆盖
    3.3 媒体融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挑战
        3.3.1 媒体形态相互交织,增加了思想传播的难度
        3.3.2 新媒体多元化发展,受众适应性滞后
        3.3.3 虚假信息的不断涌入,受众识别难度加大
        3.3.4 宣传工作者理论功底较弱导致话语权不足
        3.3.5 传播媒介资源的缺失和功能弱化
        3.3.6 媒体融合对内容的生产方式与内容表达的冲击
4 媒体融合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4.1 加强媒体融合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建设
        4.1.1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建设
        4.1.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
        4.1.1.2 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
        4.1.2 建立符合大众实际需求的马克思主义文本
        4.1.2.1 探寻大众的实际需求
        4.1.2.2 建立符合实际的文本
        4.1.3 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
    4.2 构建媒体融合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好环境
        4.2.1 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体传播新领地
        4.2.2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体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
        4.2.3 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媒体传播的反馈机制
    4.3 创新现代技术手段下的媒体传播方式
        4.3.1 充分利用新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
        4.3.1.1 新媒体的特点
        4.3.1.2 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4.3.1.3 现代技术的优越性
        4.3.1.4 现代技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4.3.2 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沟通渠道
        4.3.2.1 传统媒体的特征
        4.3.2.2 新媒体的特征
        4.3.2.3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联系
        4.3.2.4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
    4.4 强化媒体融合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措施
        4.4.1 建设一支适应媒体融合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队伍
        4.4.2 提供强有力的宣传、培训、财政等政策保障
        4.4.3 提供强大的现代技术保障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2)新媒体时代延安木刻版画的视觉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1.1 延安木刻版画的精神内涵符合当代文化发展需求
        1.1.2 延安木刻版画自身发展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审美意义
        1.2.2 政治意义
        1.2.3 民族意义
        1.2.4 教育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5.1 研究观点创新
        1.5.2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1.5.3 设计创新
2.延安木刻版画与视觉传播概述
    2.1 延安木刻版画概述
        2.1.1 延安木刻版画的借鉴与创新
        2.1.2 革命艺术的理想世界
        2.1.3 战时木刻的艺术特征
    2.2 新媒体视觉传播概述
        2.2.1 视觉传播的概念
        2.2.2 视觉传播的发展及其特点
        2.2.3 新媒体传播效应
    2.3 延安木刻版画的视觉传播特性
    2.4 本章小结
3.延安木刻版画的传播现状与问题
    3.1 延安木刻版画的传统传播模式
        3.1.1 具有党性原则的传播内容
        3.1.2 区域性与针对性的传播
        3.1.3 纸媒时代的传播
    3.2 延安木刻版画在传统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3.2.1 传播受众对延安木刻版画的认识不足
        3.2.2 传播渠道单一
        3.2.3 传播主体素养欠缺
    3.3 新时代对延安木刻版画进行视觉传播的必然性
        3.3.1 响应国家文化自信号召
        3.3.2 媒介转变:科技推动大众媒介发展
        3.3.3 受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3.3.4 新时代爱国教育
        3.3.5 传播主体素养提高
    3.4 相关案例分析
        3.4.1 电脑终端的视觉传播主体——网站
        3.4.2 手机终端视觉传播——自媒体平台
        3.4.3 受众阅读模式转变——动态视频
        3.4.4 文化发展趋势——文化创意产品
    3.5 本章小结
4.延安木刻版画的视觉传播方法
    4.1 受众对延安木刻版画的认知分析
    4.2 延安木刻版画的新时代传播现状分析
        4.2.1 基于5W法的传播现状分析
        4.2.2 延安木刻版画新时代传播环境分析
        4.2.3 受众对延安木刻版画的需求分析
    4.3 延安木刻版画在数字时代传播的态势分析
    4.4 新媒体时代下延安木刻版画的传播理想效果
    4.5 延安木刻版画的视觉传播总体策略
        4.5.1 提升新媒体时代下延安木刻版画的传播主体素养
        4.5.2 扩建新媒体传播渠道
        4.5.3 优化新媒体延安木刻版画传播内容
        4.5.4 培养受众接受延安木刻艺术的意识
    4.6 本章小结
5.数字技术下延安木刻版画视觉传播的应用
    5.1 延安木刻版画视觉传播方案设计原则
        5.1.1 传播红色文化精品
        5.1.2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碰撞
        5.1.3 数字技术互动实现
        5.1.4 细分受众有效传播
    5.2 关于延安木刻版画平台设计部分受众偏好分析
    5.3 延安木刻版画视觉传播设计规划
    5.4 延安木刻版画符号提取
        5.4.1 地域文化
        5.4.2 历史文化
        5.4.3 民俗文化
        5.4.4 木刻艺术文化
    5.5 多媒体下延安木刻版画设计实践
        5.5.1 网站平台搭建
        5.5.2 自媒体平台传播
        5.5.3 教程视频推广
        5.5.4 衍生文创设计
    5.6 本章小结
6.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Ⅰ 延安木刻版画视觉传播设计意象问卷
附录-Ⅱ 延安木刻版画平台建设受众需求问卷
附录-Ⅲ 关于受众对红色文化艺术的认知调查

(3)中国新媒体25周年——从“信息高速公路”到“未来媒体”的认知跃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认知的入口
二、从“第四媒体”到“网络媒体”
三、Web 2.0:与“媒体”脱钩
四、移动互联网:靠近互联网的本质
    (一)自媒体
    (二)社交媒体
五、未来媒体:智媒时代的来临
六、讨论与反思

(4)以人为本的成长逻辑: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25年——基于学术视角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透视中国互联网发展演化逻辑的学术视角
    1.本项研究的观察视角与分析素材的来源
    2.本项研究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二、从技术逻辑走向人的逻辑:中国互联网25年的迭代、深化与多元发展
    (一)第一阶段:1994—2000年,互联网作为工具,处于基础起步阶段
        1. 以借鉴美国为主导
        2. 基础建设及基础知识的认识与普及是中国互联网初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3. 互联网与媒体具有天然的相似性,第四媒体成热门话题
        4. 传统媒体尤其是报刊最早“试水”互联网应用
        5. 互联网的商业驱动是其原生性基因
    (二)第二阶段:2001—2008年,互联网的社会化、普及化阶段
    (三)第三阶段:2009—2014年,互联网融入日常生活,即时化、社交化的连接功能凸显
        1. 互联网技术迭代迅速,移动互联网全面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互联网行业生态系统形成
        2. 电子政务与互联网金融成为重要节点,以人为本的社会日渐显化
        3. 大数据时代与微时代并行不悖,互联网思维走红
        4. 媒介融合研究贯穿始终,2014年步入融合新元年
        5. 从关键词突变来看,数字鸿沟、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等互联网带来的问题依然是重点研究的问题,政府加大互联网治理力度
    (四)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互联网研究呈井喷式发展,人类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三、不断走向人本的互联网:中国互联网发展第一个25年的启示
    (一)25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充满创新、不断走向“以人为本”的过程
    (二)互联网是巨大的隐喻———体现人类与技术的多重面向
    (三)人本逻辑是互联网今后发展的趋向所在
    (四)立足未来,把握现实

(5)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意识
        (一) 文献综述
        (二) 问题意识
    三、理论基础、核心概念与主要观点
        (一) 理论基础
        (二) 核心概念
        (三) 论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观点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研究的资料来源
第一章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时期的监管体制
    第一节 信息化发展与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电信监管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初期的监管体制
第二章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发展时期的监管体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媒体的监管体制
        (一) 党管媒体原则
        (二) 传媒信息内容监管的“党政体制”
        (三) 传统媒体的监管手段
    第二节 互联网的媒体化与传媒内容监管体制的嵌入
        (一)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发展与互联网的媒体化
        (二) 传媒内容监管体制的嵌入
        (三) 传媒监管手段的复制
    第三节 传媒监管体制嵌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初期监管体制的负效应
第三章 中国互联网整体性监管体制的形成
    第一节 国信办成立与兼管模式的生成
    第二节 网信领导小组建立与中央网信办权力重组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整体性监管体制的安排与运行
        (一) 横向政府间的体制安排
        (二) 纵向政府间的体制安排
第四章 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转换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发展至上”的互联网建设主导策略
        (一) 发展型政府的惯性行为
        (二) 巩固政治合法性基础
        (三) 网络媒体发展与信息的负外部性
    第二节 “重构传播秩序”的互联网监管目标取向
        (一) 网络信息传播对传统秩序的解构
        (二) 社会维稳模式的映射
    第三节 “政党主导”的互联网监管体制变革
        (一) 国际互联网监管的两种模式
        (二) 政党主导体制变革
结语 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过渡的互联网体制转换经验
参考文献
附件 中国互联网监管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后记

(6)何为新媒体?(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媒体时代的“新媒体”
二、当今时代的“新媒体”
三、走向无限融合的新媒体

(7)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论文提纲范文)

导语 网络崛起与发展态势
    一、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二、网络的基本特征
    三、网络发展的社会效应
    四、论文概述
第一章 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课题
    一、新的载体和新的领域
    二、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任务
第二章 网络发展与思想观念的更新
    一、认知模式的演进
    二、精神状态的变化
    三、强化社会责任感
第三章 网络发展与道德规范的构建
    一、道德体系的震荡
    二、网络发展呼唤相应的道德规范
    三、网络道德规范的要求和内容
第四章 网络发展与各种文化的激荡
    一、无法回避的现实
    二、西方文化的冲击
    三、民族文化的应对
第五章 网络发展与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
    一、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增长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三、网络途径的开发和利用
第六章 网络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网络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生活方式嬗变的反思
    三、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第七章 网络发展与科学文化的普及
    一、教育手段的提高
    二、学习方式的革命
    三、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第八章 网络发展与公共舆论的引导
    一、公共舆论的网络化
    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三、宣传工作在舆论导向中的作用
第九章 网络发展与精神生产的转变
    一、精神生产的新领域
    二、网络精神产品的特征
    三、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第十章 网络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自由空间的扩大
    三、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数字时代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问题的提出
2. 目前国内网络媒体研究综述
    2.1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
    2.2 国内新闻网站绩效评价的主要观点
3. 国内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的相关性分析
    3.1 网络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3.2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3.2.1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关系
        3.2.2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补关系
        3.2.3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关系
4. 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模式及评价
    4.1 商业网站新闻的模式
    4.2 传统媒体新闻网站的模式
    4.3 多形态媒体联合的模式
5. 国内新闻网站的赢利模式分析
    5.1 赢利模式分析
        5.1.1 经营信息赢利的模式
        5.1.2 经营广告赢利的模式
        5.1.3 电子商务及物流配送赢利的模式
        5.1.4 提供宽带服务赢利的模式
        5.1.5 其他模式
    5.2 对目前国内新闻网站赢利模式的评价
6.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的瓶颈分析
    6.1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的趋势分析
        6.1.1 “独立性”将进一步突出
        6.1.2 进一步促进传统媒体的变革
        6.1.3 宣传的导向性将进一步强化
        6.1.4 向跨国经营实体转变
        6.1.5 分散-整合-细化并存
        6.1.6 网络新闻传播的规范性将会进一步加强
    6.2 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瓶颈
        6.2.1 管理方式的制约
        6.2.2 经营模式的制约
        6.2.3 业务结构的制约
        6.2.4 人力资源的制约
7.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对策
    7.1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对策
        7.1.1 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健全新闻网站的管理
        7.1.2 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媒体经营方式
        7.1.3 按照网络新闻规律的要求运营网站
        7.1.4 建立优秀的网络新闻队
        7.1.5 建立新闻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7.2 北青网际绩效评价案例分析
        7.2.1 北青网际简介
        7.2.2 北青网际绩效评价
8 结论
附表一: 北青网际发展指标调查表
附表二: 指标权重咨询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十期间发表的文章
声明
致谢

(10)论新闻网站的模式与发展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网络媒体的提出
    1.1 网络媒体的概念
    1.2 中国网络媒体产生的背景
    1.3 网络媒体的特性
    1.4 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进程
    1.5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关系
        1.5.1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是竞争关系
        1.5.2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将长期共存
        1.5.3 传统媒体亟待实行自我扬弃
        1.5.4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互相整合
2. 新闻网站的现存模式
3. 新闻网站存在的问题
    3.1 从业人员的素质
    3.2 网站业务
    3.3 经营模式
    3.4 管理方式
4. 新闻网站发展的对策
    4.1 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健全新闻网站的管理
    4.2 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媒体经营方式
    4.3 建立优秀的网络新闻队伍
    4.4 按网络新闻规律的要求来经营版面
5. 新闻网站的发展预测
    5.1 网络新闻媒体“独立性”进一步突出
    5.2 网络媒体的发展会促进传统媒体的变革
    5.3 网络新闻宣传的导向性进一步强化
    5.4 新闻网站会发展成为一个跨国经营实体
    5.5 新闻网站的发展会是分散-整合-细化的成长轨迹
    5.6 网络新闻传播的规范性进一步巩固
内文注释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网络革命──第四媒体的崛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融合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 庞雅瑄.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5)
  • [2]新媒体时代延安木刻版画的视觉传播研究[D]. 陈泉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中国新媒体25周年——从“信息高速公路”到“未来媒体”的认知跃迁[J]. 胡泳,陈秋心.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12)
  • [4]以人为本的成长逻辑: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25年——基于学术视角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 苏敏,喻国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5]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D]. 陶建武. 武汉大学, 2017(06)
  • [6]何为新媒体?[J]. 廖祥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5)
  • [7]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D]. 彭跃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8]数字时代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研究[D]. 杨宁. 四川大学, 2004(02)
  • [9]论第四媒体的崛起对新闻传播实践与理论的影响[J]. 丁柏铨. 江海学刊, 2002(06)
  • [10]论新闻网站的模式与发展预测[D]. 刘冬云. 暨南大学, 2001(01)

标签:;  ;  ;  ;  ;  

互联网革命——第四媒体的兴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