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人才发展:入世后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

复合型人才发展:入世后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

一、复合型人才开发:入世后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论文文献综述)

关雯文[1](2018)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快速发展,嵌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高等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应当借助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睿智和深邃,对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价值观及方法论的指导和统摄,在“理念”上进行转型和澄明,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启转型发展之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论文研究得以开展的理论先导,一方面从史论论证维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演进及创新,另一方面运用这一方法论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路。其要义:一是追本溯源。首先对马克思发展观的历史生成、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贡献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主要历程,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初步探索、邓小平的开拓创新到江泽民的推进拓展、胡锦涛的深化突破直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超越与升华,为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敞开了宽广的理论视野。二是理论论证。论证了事实求是的理论基点、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反思批判的理性追求、改变世界的致思路向、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和交往实践的基本视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品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合、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协调、发展的连续性与超越性的同一、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一致、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叠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鲜明特征。从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与不同发展理论的殊异甄析、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教训、当下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论证。三是现实思考。从转型的缘起入手,指出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遵循了大学功能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顺应了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应势之举、是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之后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理性诉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外部困境,并对这一困境进行归因分析。四是理论建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制定学校战略规划;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找准自身“生态位”;以基本矛盾为动力,统筹推进学校全方位转型;遵从内外部关系规律,形成“校地互动”的良好机制;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创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应用普遍联系原理,创设有利于转型的内、外部环境;践行“以人为中心”理念,力促高级应用型人才全面自由发展。在此基础上,从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两方面探讨了转型发展中的教育价值诉求重建,并指明其理性承担。五是实践探索。以金陵科技学院作为转型发展的个案进行剖析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它有助于对我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的、正处于实践探索中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并就这一类型的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转型发展”从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科转型、师资队伍、科研导向、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路径探索。

王春芳[2](2013)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 ——基于文化传播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以标示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独特身份色彩而成为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它以一种塑形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印记里,以创造力和凝聚力托起民族的独立和振兴、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现代先进文化对新疆全面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凝聚、认同和整合的功能。而与自然农牧业经济相适应的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不适应新疆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现代化的转换,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基本性质和方向的先进现代文化转型,这是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其重要作用无可替代,尤其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其现实与历史意义重大、深刻而长远。本文主要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研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普遍联系的方法,站在世界和全国的宏观角度,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放在全球化现代文化传播的时代大背景中,从纵向和横向方面,多角度考量其现代文化转型的必然性、可能性。在新疆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对新疆少数民族如何建构自己文化的现代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路径探讨。社会文化的变迁是一个纵向和横向运动的结果。纵向运动使得社会文化产生社会历史的时代变迁,横向运动使得社会内部不断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推动纵向运动,也使自己汇入纵向运动之中,从而产生文化变迁。因而,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历史的纵向运动规律的梳理,将有力地证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本身具有随时代不断变迁的内质,因而其在近现代的现代化尝试,都为传统文化转型提供了历史前提和历史文化资源。对来自外来文化的横向运动规律的研究,旨在说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需要借力于外来先进文化,借这种横向之力推进文化的纵向发展。从全球化现代文化传播的外部横向角度看,全球化现代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两个变化,一是文化同质化增强,二是全球文化多样性传播中民族意识的加强。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外力推动下的现代化举措:借鉴、整合、开放、传承、创新。新疆社会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内部矛盾运动。新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与陈旧的上层建筑间的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等,都对新经济形式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新疆传统社会文化面临当代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迫切需要。新疆社会文化现代化转型最终必须通过人的现代化才能得以实现。在以少数民族为主、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信仰宗教的新疆,宗教作为民族文化重要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对于宗教的现代适应性的研究能很好地解析传统文化转型的内动力是如何作用于人的。而人的现代化之重要是有目共睹的,缺乏来自人对自己文化自觉自省的内动力,文化转型是没有内核的,也是靠不住的。最后,本文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政治文化传播路径,即:建设公民文化;从大众文化角度,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文化产业传播路径,提出了发展具有大众文化特性的文化产业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产业传播路径;发展大众传媒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媒介路径。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竞争,对旧有的传统文化抱残守缺敝帚自珍以不变应万变的文化态度,不是真正对传统文化的爱惜态度;而目空一切无视传统或滥用传统则是对传统的亵渎和缺乏应有的敬意。本文力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社会实践调查,勾勒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中应有的文化姿态,探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对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意义,努力构建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现代化之路。

吴立斌[3](2011)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开始重新崛起为世界性强国。但是,当代中国的崛起更多是经济等硬实力的崛起,而不是文化等软实力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严重缺失,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还相当滞后,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还相当有限,中国的对外舆论力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还极不相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塑造权还掌握在西方媒体的手中。以CNN、BBC、《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它们所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以及它们传播中国声音、形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受众关于中国舆论的视听和认知,基本上掌握了当今国际涉华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它们将中国发生的事情按照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涉华舆论传播的强势,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政外交形成冲击和干预。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向中国提出一个紧迫性课题:发展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地对外舆论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性任务。这一战略任务能否完成考验中国能否真正崛起。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崛起的大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崛起的世界性强国。70年代所谓苏联的崛起(军事崛起),以及80年代所谓日本的崛起(经济崛起),都只是硬实力的崛起,都是不全面、不可持续的崛起,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解体、一个停滞”。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两个力——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媒体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媒体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介质、多层次、全方位的传媒体系。历史看,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有了相当程度地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相比,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当欠缺。在国际传播力方面,中国媒体的传播基础实力、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与世界传媒强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传播基础实力近年来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传媒产业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两方面仍相当落后。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媒体的国际受众接触率、国际公信力、“走出去”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中国媒体目前面临的一种尴尬局面是:“传而不通”,中国媒体拥有与西方一流媒体相差不大的全球覆盖率,但却只拥有为数不多的国际受众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收听率、收读率;“通而不受”,在为数不多的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背后,更难见有实质性地中国媒体国际公信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提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所面临的这种“有覆盖率而没接触率,有接触率而没公信度”的情况,将长时期得到维持,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仍亟待提高。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众多交互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仔细梳理制约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原因,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给出一个客观辩证的问题单。第一,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中国综合实力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还不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发展国际传播力。第二,在当代国际传播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中国媒体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公信力地国际传播战略。第三,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媒体传播体制,明显落后于国际传播发展现实,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媒体的新闻生产力,制约了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空间。第四,当代中国媒体所走的发展路线主要还是一种内向型发展路线,而不是一种内向型与外向型并重的发展路线。第五,中国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缺乏敏锐的机遇意识,面对突发性地重大事件时,还不善于进行危机传播,变危机为契机。鉴于以上五方面原因,笔者认为,中国媒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需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大力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强化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推动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和全球视野,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传媒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发展现实,适应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趋势,适应当今世界信息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潮流,依托现阶段的中国媒体格局、媒体资源分布,以核心、骨干媒体为建设重点、为有效抓手,紧紧围绕骨干媒体,调动各种政治、经济力量进行传媒资源的重新配置与重新整合,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建设并重,中央媒体与非中央媒体并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坚持媒体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并重,大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基础设施水平、信息播发能力、产业经营实力、国际竞争力,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未来5-10年,构建若干个语种多、技术先进、信息量大、受众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跨国传媒集团,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实现我国重点媒体集团国际传播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第二,实施国际传播新战略,打造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地改变和创新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观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体制和政策,提高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涉华舆论和国际重要舆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加强国际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首发报道、独家报道、全面报道和权威报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独家性、权威性和全面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实现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首发有我,首发用我”,创新国际传播艺术和技巧,善用国际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貌、价值观念融汇于国际传播内容之中,大力推进传播内容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加大对对象国和本土事务的报道力度,努力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视角、亚洲元素、全球视野”传播力作,积极创新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建设,打破束缚国际传播能力发展、国际传播能量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塑造中国媒体的灵活性、应变性和机动性,完善媒体报道机制与信息发布体制,加强媒体危机传播体制机制的持久性和柔韧性建设,为中国媒体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郑代良[4](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文中认为现代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国家与国家竞争的实质是高科技竞争,其核心就是高新技术的竞争,谁抢占了高新技术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和话语权,谁就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跨越式发展。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抢占高新技术领域的制高点作为战略目标,同样中国也必须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国政府必须扮演杠杆性、建设性的角色,其中就要科学地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本质是一种政府行为,其旨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集聚和产业规模效应,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达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纵观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发展历程,它经历了恢复和探索期、启动和发展期、应用和规范期、转型与法制期、跨越与创新期等五个历史阶段,实现了战略思想由“技术引进”、“市场换技术”、“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发展;凸显高新技术产业指导方针由“全面安排、重点突出”、“面向、依靠”、“科教兴国”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迈进历程。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在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制定中的权威主体构成、政策主题及年度分布、政策文本的特别说明和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等基础上得出:政策文本制定结构具有“多权威性与强精英性”;政策文本法定效力凸显“多规章性与少法规性”;政策文本制定方式体现“试探性与渐进性”;政策文本主题内容表现“强具体性与弱基础性”;政策文本发展趋势呈现“突出自主性与弱化依赖性”。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高层次人才政策、技术政策、财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起支柱性作用。高层次人才政策需从营造知识积聚环境,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人机制;出台人才基本法律,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人才政策法律体系;实践人才强国战略,启动“培养为主、引进为辅”战略转型;创新政策评估机制,完善人才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国际接轨制度,强化以企业为主的人才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完善与创新。技术政策需立足国情和资源禀赋,集中力量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实现“寓军于民,军民结合”和高新技术跨越式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大高新技术理论前沿探索并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产、学、研、政”一体化格局和互动沟通机制;构筑国际性高技术交流平台,以加强区域、国际性科技合作和经济互动,激励和引导本地企业走国际化技术革新道路。高新技术产业财税政策应从借鉴国际经验,从立法层面保证R&D经费稳定增长和投入;遵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统筹规划并设计财税优惠政策;正视高新技术产业活动特性,全面完善鼓励风险投资的财税优惠政策体系;凸显高科技人才的决定作用,加强对高技术研发人员薪酬的财税优惠激励;实施财税优惠政策绩效管理,建立“税式支出”管理实现“政策创造”。在投融资政策方面,切实发挥政府引导和杠杆作用;健全和完善投融资法律法规支撑体系;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和改善投融资条件;营造投融资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在走自身特色道路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基本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产业集聚和产业规模效应,有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同时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具有显着的中国特色,即“上下齐心,大力协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科技举国体制”,全新的组织管理体系;“两级联动,一体促进”,自主创新战略;“有限目标,重点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两条腿走路”,科技与经济结合。走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应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发挥社会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应当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应当坚持市场经济体制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应当坚持科技自主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总之,走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是历史和未来的理性选择。

张燕[5](2009)在《中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选取中国大陆的传媒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投融资学的融资理论和投资理论为研究范式,从融资成本和投资效率两个层面分析了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和再融资现状、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并以此为基础从产业经济和媒介经济的视角,指出了传媒上市公司在融资时存在股权融资的偏好,在投资时存在的结构偏向性和投资的低效率,最后在定性和定量分析、文献分析与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的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认为,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传媒的企业化运作、上市之举以及传媒概念股的形成正是中国传媒产业制度变迁的结果。在经历了“企业化→企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后,上市为传媒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公募资金,该融资渠道缓解了传媒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但研究发现,传媒上市公司的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高抑价大大降低了融资效率,同时传媒上市公司普遍呈现出的低资产负债率,表明传媒厌恶财务杠杆经营,另外,传媒上市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内源融资能力仍然非常有限,目前股权融资仍是传媒上市公司首选的融资渠道。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内容产业应是传媒产业的基础,应成为传媒公司的千古基业,传媒公司理当努力保持基业长青。本文分析了传媒上市公司内容业务投资偏低的九大原因,认为由于传媒内容产品的准公共性和正外部性等特征,政府应给予资助和鼓励。作为中国占据最好资源的传媒上市公司更应该时不我待,加紧内容产业的运作,因为内容才是中国传媒产业的基业和制高点。从投资结构论的研究视角看,传媒上市公司不能拘泥于一己之域,传媒产业与一般产业有一个显着的区别,即传媒提供的消费是一种信息消费,信息消费的高低受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状况影响。所以传媒企业在发达地区的投资是资本追逐利益的本能表现。基于中国现有的体制,中国传媒的跨区域经营具有现实可行性,同时基于与国际传媒市场接轨的需要,中国传媒还应谨慎地试水跨国投资。论文以传媒公司的真实融资情况作为案例,分析了传媒公司的资金成本。本文认为合理设计的融资产品的发行价格能有效降低个别资本成本;在进行融资方案的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和融资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论文选取电广传媒和中视股份两家公司,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分析其投资效益。同时还进行数据挖掘,深入分析了两家公司的关联交易对其投资效率的真实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闻集团的相关多元化投资经营过程的梳理发现:并购是其进行扩展的基本投资手段,并且是紧密围绕传媒产业价值链的两大核心——内容和渠道展开,新闻集团投资新设、新建的项目极少,它总是积极寻找目标,然后买来经营,践行“开店不如买店”的投资原则。同时新闻集团还通过售卖资产减轻并购的资金压力,同时又达到投资结构调整的目的。本文认为传媒的多元化投资是对分散投资理论的践行。但一些传媒上市公司的离散投资业务由于缺乏必要的人才、经验基础,往往是惨淡经营或亏损经营,牵扯了传媒上市公司的精力和财力,不利于传媒主业的发展。本文还指出传媒上市公司的一些“类金融公司”的投资行为—金融投资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因此本文认为传媒的多元化投资应是围绕传媒主业的相关多元化经营,并提出了传媒上市公司在进行相关多元化投资时,必须遵循一些投资战略:·基于“开店不如买店”的并购投资战略·基于“1+1>2”的联盟投资战略·基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横向一体化投资战略·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纵向一体化投资战略·基于“新组合”的创新投资战略·基于“技术领先”的新技术投资战略针对我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从政府融资、企业融资、资本运营、公司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层面对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融资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认为:传媒产业还只是个幼稚产业,但同时又是国家的战略产业,应争取国家投融资对传媒上市公司的扶持;为了更高效的利用资本市场筹资,应加强传媒上市公司和投资银行的沟通与合作;鉴于传媒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传媒上市公司与其他企业合作投融资是一个可行的融资渠道;鉴于传媒上市公司是由事业单位转制而来,原来他们是执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而股份制单位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这两种会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传媒上市公司应注重对财务管理能力的培育(主要是金融关系能力的培育和财务预警能力的培养);为保证传媒上市公司的持续稳健的成长,应加强营业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控制。

黎平海[6](2008)在《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全方位地对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区域金融中心具有集群效应、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网络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创新效应、自我强化效应、扩散效应、金融知识外溢等效应,而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储蓄汇集、信息披露、便利交换、风险管理等方面。通过对历史经验的追溯与梳理,论证了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有利于提升所在地地位、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从体制、市场、环境等方面探索了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必备的先决条件。在国际实践广泛应用的官方主导和自然演进的模式当中,总结出几种建设中国特色区域金融中心的途径和类型,在对我国相关中心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的基础上,将之分别纳入不同模式来探讨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最佳途径。在定位我国金融中心的具体层次与阶段方面,明确提出我国金融中心应该形成形成以下格局:香港打造成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条件成熟后建设成全球区域性金融中心;北京可向国家级金融中心迈进;穗深两市短期内应该建成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并且积极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挺进,为若干年后晋级全球性区域金融中心作好准备;其余各市譬如南京、武汉、大连、沈阳、西安、重庆和成都,则可渐次建设成为既相互补充又各自独立的省市级的国内区域金融中心。最后,本文结合广东省金融强省建设的具体实践,针对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设计了一套比较详尽的对策方案,以利于“十一五”期间做足准备,将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齐欢[7](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何彬生[8](2007)在《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社会高等教育的初期始源于民办,随着社会的变革、教育制度的演化,世界发达国家的民办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许多国家已办成了一流的民办大学而闻名于世界。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开始恢复民办高等培训教育机构,并不断发展民办普通高等教育。本文主要从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基本原理、战略要素、投入与产出、发展路径、综合评价和实证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从全面质量效益、良性循环发展的角度开展讨论,从而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最后从实证分析体现民办高校的发展潜力。论文首先对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现状、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要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生态原理、生命周期原理、竞争力原理、生态整体效应和生态环境协同原理。利导因子促进生物发育,限制因子则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而民办高校就必须充分利用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的数量和质量科学管理,有序地发展,形成民办高校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统一体,构建相互依赖生存的整体。从而体现民办高校的社会价值,建立一个多元化高等教育与和谐稳定良性循环发展的民办高等教育体系。其次是对民办高等院校发展战略要素从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办学质量和质量效应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为基层社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立足服务社区为目标,建立人才质量、规模、就业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社会效益,加强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奉献精神与服务理念。倡导民办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节约办学成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育质量新途径、课堂教学新方法。并阐明了提高教学质量是教与学的融合,是高素质人才质量、数量和人才率的体现。在分析民办高等院校的投入与产出时首先探索国家对民办高校政策性的投入、自筹与软资源投入,建议允许民办高校按教育成本收费、引进社会富裕资金多渠道开展校企合作。并运用博弈学理论分析民办高校产出与投入的对应关系,并从师生违约伤亡率的事例进行比较,体现高效管理对产出的价值影响。第三,本论文对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良性循环路径研究进行了探讨。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现有财力应对大教育需要民间资金的发展路径以及人们群众对多元化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阐明了民办高校必须走自主创新、自我积累、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借鉴先进办学经验的发展路径。着力点是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方式、多渠道、多样化的发展战略,挖掘自身和社会的优质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新路径。在分析民办高校综合评价时对评价目的与意义以及评价对发展民办高校的重要性进行讨论,阐明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规范管理为原则,分析了综合评价的重要意义,以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优质发展的共同目的。二是构建民办高等院校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评价公式和客观评价法,在主成分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所选择的单位进行解释。建立民办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权重标准的基本评价框架。第四,对我国现阶段民办高校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李敏[9](2007)在《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及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依靠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由于信息技术的强大渗透性和高成长性,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信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然而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已经成为信息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这不仅影响信息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和民族复兴伟大战略目标的实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制逐步形成了政府部门引导,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组织协助,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体系架构雏形,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探讨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中,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往往以技术体制变革的角度理解技术创新体系的功能和内涵,更多地从政策设计角度探讨技术体制的架构,没能按照技术创新体系作用的内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和理论总结,忽略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质就是科学技术成长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制度安排这一根本问题,因此得出的结论也往往建立在技术体制自身改革的定性分析和主观判断的基础上,难以系统地指导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针对当前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围绕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必须服务于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深入研究了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主要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动态发展过程,试图揭示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内在机理;通过对信息产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关经济指标分析,建立了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信息产业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应用对技术创新体系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我国当前信息产业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结合相关的理论分析和方法研究,提出了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模式选择,努力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之路。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包括:(1)系统研究了创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国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和特点,通过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建立我国创新体系的架构和层次关系,找出制约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问题所在。(2)综合研究了国内外有关信息产业范围界定和评价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理论和方法。根据信息产业的产业特征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信息产业由信息工业(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信息开发业三部分子产业构成的观点,用新的视角来审视什么是信息产业的问题。(3)建立了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世界主要信息产业大国的信息产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和量化分析,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信息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并对信息产业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为科学合理判断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基本方法及原理,同时运用这一方法判断我国信息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4)构建了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结构框架,把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社会资本六个主要要素在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权重视为该要素在体系中的作用力和贡献率,并通过这些权重值的变化来发现这六个主要要素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变化规律,从而为科学制定政策提供了可行的分析方法和工具。(5)研究了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主要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和专家调查方法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当前各主要要素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权重值。应用模糊认识图理论对主要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进行演绎分析,找出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基本规律。(6)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设计了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灰色系统理论IDSS。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作为一种科学决策工具,通过它的应用可以提高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决策效能,辅助管理决策者对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提高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体系的运行效率。(7)运用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理的研究成果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基本判断,指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并从客观现实和理论研究的角度论证了其实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同时指出自主创新是实现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8)应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当前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提出了信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明确了信息产业发展必须生态化转向,必须增加技术投入和智力投入。分析了技术跨越的环境分析和创新模式选择,提出了完善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措施的调整构想。论文试图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理论方法探讨社会科学中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及政策措施等问题,力求使产业政策的制定建立在对技术创新体系的静态和动态发展规律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为科学构建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张永军[10](2006)在《后发园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摸索和走出一条市场经济道路的园区经济,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地政府创造就业、承载企业、技术升级、增加税收、培养人才的重要区域。但是具体到各开发区,或者由于其自然区位、资源禀赋的劣势,或者由于其人文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的劣势,或者由于其历史积淀、产业结构的劣势,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横向比较起来,马太效应日益凸现!随着2003年全国开发区第三次大整顿的深入开展,一些欠发达的园区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其命运岌岌可危。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先发展起来的开发区,由于其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环境创新,开创了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发展了包括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内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以欠发达的开发区可以通过发挥和利用“后发优势”,采用诸如技术模仿创新、制度移植变迁、加大政府推动、突出人本激励、促进产业集聚等途径和方式,达到一种时间上的压缩和幅度上的跨越,最终通过差距来缩小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由此促使笔者以《后发园区发展模式研究》为题进行分析研究,把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开发区定义为后发园区,借助后发优势理论,分析论述了后发园区具有先发园区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在通过对国内外开发区不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了后发园区技术、产业、环境三相互动的发展模式,分析论证了其实现途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上海张江开发区为例进行了验证。由于本文研究的问题涉及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所以笔者除了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一般研究方法以外,重点采用了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归纳分析法。本论文共分为八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论文框架结构;其次,简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并进行了述评;最后,说明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开发区及后发园区。在本章总结归纳了开发区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对后发园区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其面临的困境。第三章,后发园区后发优势形成机理。本章是论文的理论核心部分,在对后发园区的理论基础--后发优势理论进行梳理后构建了一个分析后发园区后发优势形成机理的理论框架:技术性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是技术创新与技术模仿创新;产业性后发优势的形

二、复合型人才开发:入世后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型人才开发:入世后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1.1.1 在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中彰显理论体系的价值指向
        1.1.2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解答时代问题的研究视角
        1.1.3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的积极尝试
        1.1.4 为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发展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科学有效的理性引航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有关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问题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有关应用型本科转型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3.3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1.4 相关概念说明
        1.4.1 发展
        1.4.2 发展观
        1.4.3 应用型本科院校
        1.4.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1.4.5 应用科技大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溯源与当代解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发展观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历史生成
        2.1.2 列宁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贡献
    2.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2.2.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初步探索
        2.2.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开拓与创新
        2.2.3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推进与拓展
        2.2.4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化与突破
        2.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超越与升华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内蕴与时代价值
    3.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品质
        3.1.1 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点
        3.1.2 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3.1.3 反思批判的理性追求
        3.1.4 改变世界的致思路向
        3.1.5 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
        3.1.6 交往实践的基本视界
    3.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鲜明特征
        3.2.1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3.2.2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合
        3.2.3 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协调
        3.2.4 发展的连续性与超越性的同一
        3.2.5 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一致
        3.2.6 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叠合
    3.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3.3.1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升华来看待其时代价值
        3.3.2 从与不同发展理论的殊异甄析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3.3.3 从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教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3.3.4 从当下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出发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第四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要求及境遇
    4.1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召唤
        4.1.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遵循了大学功能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
        4.1.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顺应了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
        4.1.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4.1.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应势之举
        4.1.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之后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理性诉求
    4.2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时代要意
        4.2.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内涵
        4.2.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向性目标——应用科技大学
    4.3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
        4.3.1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外部困境
        4.3.2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部困境
    4.4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困境的归因分析
        4.4.1 转型发展中价值诉求的迷失
        4.4.2 转型发展中教育价值诉求的解读:缺乏科学正确发展观的指导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建构
    5.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引航
        5.1.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1.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与逻辑起点:物质生产实践
        5.1.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刻动因:矛盾运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
        5.1.4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路径指向: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5.1.5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根本要旨: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物质财富增加
        5.1.6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社会发展的整体性
        5.1.7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终极关怀: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5.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运用
        5.2.1 转型目标指向: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制定学校战略规划
        5.2.2 转型实践先导: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找准自身“生态位”
        5.2.3 转型动力机制:以基本矛盾为动力统筹推进学校全方位转型
        5.2.4 转型根本之道:遵从内外部关系规律形成校地互动的良好机制
        5.2.5 转型精神引领: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创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
        5.2.6 转型实践准则:应用普遍联系原理创设有利于转型的内外部环境
        5.2.7 转型价值旨归:践行“以人为中心”理念力促高级应用型人才全面自由发展
    5.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教育价值重建
        5.3.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理念的重建
        5.3.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实践的重建
        5.3.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价值诉求的理性承担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实践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个案呈现
    6.1 办学理念的转型:扬长避短,特色发展
    6.2 发展战略的转型:顺势而为,跃迁发展
    6.3 人才培养的转型:素能本位,持续发展
    6.4 课程体系的转型:注重实践,融合发展
    6.5 教学方式的转型:协同育人,开放发展
    6.6 学科专业的转型:链接产业,定向发展
    6.7 师资队伍的转型:双师双能,借力发展
    6.8 科研导向的转型:应用转化,主动发展
    6.9 服务社会的转型:贴近地方,互动发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 ——基于文化传播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1.1 研究的学术价值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本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现状
        1.2.2 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1.2.3 主要研究目标
        1.2.4 基本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 理论基点:文化与传播
    2.1 文化
        2.1.1 文化概念及特性
        2.1.2 文化的作用
        2.1.3 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概念
        2.1.4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概念
    2.2 传播
        2.2.1 传播概念及特性
        2.2.2 传播的作用
3 现代文化传播的历史背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内在自新力
    3.1 古代史:各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传播史
        3.1.1 族群的融合催生新质文化的诞生
        3.1.2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
    3.2 近现代史:新疆少数民族现代文化传播的萌芽及历史延宕
        3.2.1 晚清至和平解放:现代文化萌芽及原因
        3.2.2 晚清至和平解放:现代文化发展延宕的原因
    3.3 当代史:和平解放至改革开放前:现代文化发展及延宕
        3.3.1 现代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3.3.2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
        3.3.3 和平解放至改革开放前:现代文化发展延宕的原因
    3.4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代冲突
        3.4.1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
        3.4.2 冲突的原因分析
4 现代文化传播的内驱力:新疆传统社会文化与现代经济文化的冲突
    4.1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4.1.1 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关系
        4.1.2 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少数民族对先进现代文化的认同
        4.1.3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促进经济发展
    4.2 文化化:新疆宗教文化的现代适应性
        4.2.1 新疆宗教概况
        4.2.2 宗教极端主义
        4.2.3 “祛魅”与“复魅”:宗教现代适应性的必然性
        4.2.4 文化化:宗教文化的现代适应性
    4.3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中的人的现代化
        4.3.1 人的现代化——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
        4.3.2 人的文化适应内在化——文化自觉
        4.3.3 人的现代化的引领——民族意见领袖
        4.3.4 人的现代化的途径——现代教育传播
5 现代文化传播的外动力:全球现代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5.1 全球化现代文化传播:冲突与借鉴
        5.1.1 全球化概念及作用
        5.1.2 全球化现代文化传播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5.1.3 全球化中的现代文化借鉴
    5.2 全球化现代文化传播:文化整合
        5.2.1 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5.2.2 全球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整合
    5.3 全球文化多样性传播:开放与传承
        5.3.1 文化多样性概念及意义
        5.3.2 开放:文化多样性传播中的选择
        5.3.3 传承:文化多样性传播中的民族个性
    5.4 全球文化多样性传播中的民族自新:创新
        5.4.1 先进的现代文化是民族文化创新的方向
        5.4.2 文化涵化是民族文化创新的途径
        5.4.3 民族意识转变是民族文化创新的根本
        5.4.4 人的现代化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础
        5.4.5 对话是民族文化创新的条件
6 现代文化传播的路径:政治文化领域——建设公民文化
    6.1 公民文化理论
        6.1.1 公民文化概念及意义
        6.1.2 公民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6.1.3 公民文化的组成
        6.1.4 公民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
        6.1.5 公民文化的作用
    6.2 几个典型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现代化实践
        6.2.1 美国多元主义文化的实践及意义
        6.2.2 加拿大多元主义文化的实践及意义
        6.2.3 借鉴的启示
        6.2.4 前苏联的经验教训
    6.3 政治文化领域: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公民文化传播路径
        6.3.1 新疆建设公民文化的必要性
        6.3.2 新疆建设公民文化的途径
7 现代文化传播的路径:大众文化领域——发展文化产业
    7.1 大众文化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
        7.1.1 大众文化概念
        7.1.2 大众文化评价的演变
        7.1.3 大众文化特征与现代性
        7.1.4 文化世俗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日常文化传播路径
        7.1.5 审美泛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大众审美传播路径
    7.2 文化产业: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产业传播路径
        7.2.1 文化产业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
        7.2.2 提升文化产业的人文精神内核
        7.2.3 发展文化产业助推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
    7.3 大众传媒: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媒介传播路径
        7.3.1 大众传媒:从精英到大众的文化传播
        7.3.2 大众传媒: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媒介助推力
        7.3.3 发展新疆大众传媒,促推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
8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3)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文献回顾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问题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
        一、时代转换:冷战结束与信息全球化
        二、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空间的变化
        三、国际舆论战:当代国际政治博弈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
        一、什么是国际话语权
        二、国际话语权的作用
        三、当代国际话语权格局
    第三节 国际话语权的实现机制
        一、国际话语权与硬实力
        二、国际话语权与软实力
        三、国际话语权与外交力
        四、国际话语权与传播力
第二章 国际话语权与国际传播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二、国际传播实现国际话语权的法则
    第二节 当代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二、国际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三、国际传播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四、国际传播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第三节 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一、当代跨国传媒集团的形成
        二、当代跨国传媒集团出现的原因
        三、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国际舆论环境发展态势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二、“中心-外围”的国际舆论态势
        三、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处境
        一、中国成为国际舆论热点
        二、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的塑造
        三、中国国内舆论环境的嬗变
    第三节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舆情分析
        一、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题及态度分析
        二、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角及态度分析
        三、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形象特点
    第四节 国际舆论安全——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战略任务
        一、什么是国际舆论安全
        二、当代中国保障国际舆论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谋划国际舆论安全需要认识与处理的四大关系
        四、中国的国际舆论战略
第四章 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媒体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简介
        一、印刷媒体
        二、国际广播媒体
        三、电视媒体
        四、通讯社
        五、互联网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国媒体与政府的机制联系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媒体外交实践
        三、当代中国媒体的对外功能及其表现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三代中央领导人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一、邓小平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二、江泽民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三、胡锦涛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第五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
    第一节 理论分析:什么是议程设置
        一、议程设置的内涵
        二、影响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三、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
        四、议程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第二节 中国新闻的议程设置
        一、选择对象、时段说明与考察问题
        二、《人民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三、《中国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四、两报中国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第三节 国际新闻的议程设置
        一、选择对象、时段选择与考察问题
        二、《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
        三、《中国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四、两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第四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和变化趋势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
        二、影响中国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三、中国媒体议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变化趋势
第六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第一节 国际传播力的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
        一、国际传播力的内涵
        二、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模型
        三、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一、从传播基础角度评估媒体的国际传播力
        二、从信息生产力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三、从传媒产业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
        二、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存在的问题
        三、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的原因
第七章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第一节 什么是媒体国际影响力
        一、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内涵
        二、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模型
        三、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一、从受众接触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二、从国际公信力角度评估媒体国际影响力
        三、从媒体开放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一、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
        二、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三、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存在问题
        四、制约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第八章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
    第一节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第二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步骤
        一、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工作原则
        三、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步骤
    第三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布局
        一、中央级媒体通过国家的力量大力扩张,形成跨国超级媒体群
        二、非中央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形成庞大传媒集团群
    第四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手段
        一、传媒体制机制改革
        二、传媒转变增长方式
        三、传媒“引进来”
        四、传媒“走出去”——如何进行海外并购
    第五节 完善政府保障服务职能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能力
        二、加强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四、实施人才工程
        五、提供技术支撑
        六、开展战略研究
第九章 跨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如何增强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第一节 形成新的国际传播理念和思想
        一、牢固树立以国际公信力取胜的国际传播理念
        二、“以我为主”的传播原则与受众“针对性”相结合
        三、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与中国视角的特殊性相结合
        四、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趋势相结合
        五、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相结合
    第二节 国际传播对象、路径的选择
        一、国际传播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二、“先国内、后周边、再国际”的国际传播路径
    第三节 创新国际传播内容
        一、新闻报道题材的创新
        二、新闻报道视角的创新
        三、新闻报道基调的创新
        四、新闻报道形态的创新
        五、新闻报道风格的创新
    第四节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
        一、首发报道、现场报道、独家报道
        二、运动式传播与常态式传播
        三、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
    第五节 整合各种国际传播渠道
        一、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相配合
        二、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三、政府媒体与市场媒体相配合
        四、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相配合
    第六节 改革传播体制机制
        一、加强媒体传播自主权
        二、完善传媒报道机制
        三、危机时期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
    1.3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及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文本统计
    3.1 问题的导入
    3.2 概念界定与文本选择
    3.3 文本统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4.1 恢复和探索期(1978~1985)
    4.2 启动和发展期(1986~1990)
    4.3 应用和规范期(1991~1999)
    4.4 转型与法制期(2000~2005)
    4.5 跨越与创新期(2006~至今)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体系构成
    5.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体系分析
    5.2 高层次人才政策
    5.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政策
    5.4 高新技术产业财税政策
    5.5 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政策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效果评析
    6.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效果评析的基本理论
    6.2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6.3 高新技术产业的具体政策效果评析
    6.4 本章小结
7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与"中国道路"
    7.1 历史回顾: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共性与中国特色
    7.2 "中国道路":制度与政策意涵
    7.3 政策方向:走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的奖励及荣誉称号

(5)中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视点及相关理论资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传媒产业
    二、传媒上市公司
    三、融资、再融资、连续融资
    四、投资
    五、投融资
第二节 投融资理论
    一、投资理论
    二、融资理论 第二章 传媒上市公司融资与再融资现状
第一节 中国传媒企业与中国证券市场
    一、传媒的企业化运作与上市之举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与传媒概念股的形成
第二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首发融资
    一、IPO的募集资金额度和募集资金投向
    二、传媒上市公司的IPO高抑价
第三节 传媒上市公司再融资途径选择
    一、传媒上市公司的权益融资:配股、增发
    二、债务融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债券
    三、混合融资:可转债
第四节 对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的现实评价
    一、IPO的首日涨幅偏高
    二、股权再融资是传媒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资途径
    三、借贷融资少,短期借贷与长期借贷倒挂
    四、传媒上市公司内源融资能力有限
    五、不同融资结构存在的理由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能力和投资结构分析
第一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能力分析——以电广传媒为例
    一、电广传媒的收入水平分析
    二、电广传媒的融资能力分析
    三、电广传媒的投资效率分析
第二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结构分析
    一、重渠道投资轻内容投资
    二、重物质资本投资轻人力资本投资
第三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空间结构变化
    一、投资空间结构的概念
    二、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空间结构变化特点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效益考量
第一节 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
    一、资本结构分析
    二、资本成本分析
第二节 传媒上市公司投资效益分析
    一、经营效率分析
    二、盈利能力分析
    三、偿债能力分析
    四、投资收益分析
    五、增长分析
第三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及其对公司投资效率的真实性的影响
    一、关联交易的概念及有关法规规定
    二、传媒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必然性和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三、传媒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传媒投融资的经验借鉴和多元化投资问题
第一节 多元化投资问题
    一、新闻集团的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启示
    二、多元化投资是对分散投资理论的践行:离散投资与相关投资
    三、相关多元化投资战略
第二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的问题
    一、传媒上市公司的实业投资与实业投资风险
    二、传媒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与金融投资风险
    三、传媒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危险的游戏
    四、处理好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关系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充分利用政府投融资的引导和助推作用
    一、传媒产业还只是个幼稚产业
    二、争取国家投融资对传媒上市公司的扶持
第二节 建立传媒上市公司和投资银行的沟通与合作
    一、认识投资银行的角色: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
    二、传媒公司应选择对口投资银行以保证有效沟通和高效服务
第三节 加强传媒上市公司与企业的联合:合作投融资
    一、股份合作成立新公司
    二、项目合作的投融资形式
    三、战略合作框架内的合作
第四节 强化传媒上市公司财务管理能力的培育
    一、金融关系能力的培育
    二、财务预警能力的培养
第五节 传媒上市公司应注重风险的分散与控制
    一、营业风险的分散和控制
    二、财务风险的分散和控制
第六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6)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重点解决的问题 1.3
    新颖之处 1.4
    研究方案设计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部分 2.2
    国内部分 2.3
    小结 3.
    核心概念界定与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3.1
    区域金融中心的内涵、功能及分类 3.2
    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演变脉络 3.3
    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4.
    形成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与条件 4.1
    主要原因 4.2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与构成要素 5
    各国(地区)重要金融中心及其运作 5.1
    纽约金融中心 5.2
    伦敦金融中心 5.3
    东京金融中心 5.4
    香港金融中心 5.5
    国际金融中心产生与发展的主要模式 5.6
    启示与借鉴 6.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分析 6.1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定位 6.2
    国内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 6.3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模式 7.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性与广东金融强省建设 7.1
    珠三角及东西两翼地区的梯度分布和产业结构分析 7.2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当中的政府与市场作用 7.3
    金融聚合效应对珠三角区域经济梯度性的影响 7.4
    珠三角金融聚集梯度性与区域经济增长 7.5
    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金融问题及对策 7.6
    广东金融强省建设 8.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 8.1
    建设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具备的基础条件 8.2
    存在的主要问题 8.3
    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8.4
    发展定位、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8.5
    强化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的综合性对策措施 9.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7)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界定
        二、研究意义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中国的研究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重点
        二、难点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第一节 国际背景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第二节 国内背景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一、经验
    二、教训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1.1.1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外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
    1.2.2 国内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2章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基本原理
2.1 民办高等院校的界定
2.2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1 发展民办高等院校的必要性
    2.2.2 发展民办高等院校的可行性
2.3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生态原理
    2.3.1 生态位原理
    2.3.2 生态整体效应原理
    2.3.3 生态环境协同原理
2.4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生命周期原理
2.5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竞争力原理
    2.5.1 民办高校应制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部署
    2.5.2 运用创新杠杆促进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5.3 发展特色是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
    2.5.4 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几种策略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战略要素
3.1 民办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
    3.1.1 专业设置
    3.1.2 办学规模
3.2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效益分析
    3.2.1 社会效益
    3.2.2 经济效益
3.3 民办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全面质量管理效应
    3.3.1 探索教学质量新途径
    3.3.2 全面质量管理效应
3.4 民办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3.4.1 民办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理论探析
    3.4.2 组建高素质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办高等院校的投入与产出
4.1 民办高校的投入
    4.1.1 民办高校的政策投入
    4.1.2 民办高校自筹与软资源投入
4.2 民办高校的产出
    4.2.1 民办高校的教学产出
    4.2.2 民办高校的高效管理对产出的影响
    4.2.3 民办高校的科研产出
4.3 民办高校产出与投入的对应关系
    4.3.1 转型时期民办高校产出与投入对应关系的三个阶段
    4.3.2 民办高等院校投入与产出的博弈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良性循环路径
5.1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路径分析
    5.1.1 在原点结构理论分析中找出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
    5.1.2 合作共建引进的发展路径
5.2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良性循环路径依据
    5.2.1 中国的国情为民办高校发展路径提供了巨大空间
    5.2.2 内涵建设路径为民办高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5.3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路径选择
    5.3.1 走合作联合借鉴发展之路是上规模上效益的有效途径
    5.3.2 不断优化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是上质量上水平的必经之路
本章小结 第6章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价分析
6.1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估依据和目的与意义
    6.1.1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现状与综合评估的重要性
    6.1.2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估依据与目的
    6.1.3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估意义
6.2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2.1 民办高校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6.2.2 民办高等院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2.3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
6.3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价程序和方法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分析
7.1 湖南福建21世纪初的民办高等院校
7.2 案例分析之一—长沙医学院
    7.2.1 明确目标定位制定战略规划
    7.2.2 树立大学理念凸显办学特色
    7.2.3 构建人才基地打造自身品牌
    7.2.4 狠抓质量工程培育核心竞争力
    7.2.5 优化管理机制凝聚管理活力
    7.2.6 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和谐发展
7.3 案例分析之二—仰恩大学
    7.3.1 树立崇高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7.3.2 创建民办高校自身特色铸造核心竞争魅力
    7.3.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民办高校核心竞争活力
    7.3.4 狠抓教学质量提升民办高校核心竞争生命力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9)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及层次划分
        1.1.1 技术创新相关概念
        1.1.2 创新体系相关层次划分
    1.2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国内外现状
        1.2.1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国外现状
        1.2.2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第二章 信息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2.1 信息产业及其发展理论
        2.1.1 信息产业内涵
        2.1.2 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评测方法研究
        2.1.3 信息产业发展规律和阶段划分理论
    2.2 信息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2.2.1 信息产业发展阶段聚类测算
        2.2.2 信息产业各发展阶段主要特征分析
    2.3 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必要性
第三章 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架构
    3.1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架构外部环境
    3.2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架构目标
    3.3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架构
    3.4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结构分析
        3.4.1 资源结构
        3.4.2 信息结构
        3.4.3 决策结构
第四章 面向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IDSS
    4.1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基本概况
        4.1.1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
        4.1.2 IDSS的系统功能和体系结构
        4.1.3 IDSS的开发环境
    4.2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IDSS
        4.2.1 灰色系统理论
        4.2.2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灰色系统模型
        4.2.3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信息技术创新体系IDSS框架
    4.3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IDSS的实证分析
        4.3.1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活力动态评定
        4.3.2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融资效益分析
第五章 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机制研究
    5.1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动态机制分析
    5.2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利益驱动机制
        5.2.1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动力分析
        5.2.2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社会激励机制
        5.2.3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营机制
        5.2.4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保障机制
    5.3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风险管理机制
        5.3.1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风险识别
        5.3.2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风险产生的内在规律
        5.3.3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第六章 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拓展研究
    6.1 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SWOT分析
        6.1.1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优势分析
        6.1.2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劣势分析
        6.1.3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机遇分析
        6.1.4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挑战分析
    6.2 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6.2.1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分类及其内涵
        6.2.2 影响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因素分析
        6.2.3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6.3 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环境分析
        6.3.1 影响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变量
        6.3.2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第七章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跨越式发展与政策措施
    7.1 信息产业科学发展观
        7.1.1 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7.1.2 跨越式发展的现实基础
        7.1.3 跨越式发展的制约瓶颈
    7.2 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7.2.1 指导思想
        7.2.2 战略目标
    7.3 政策措施调整构想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参与科研工作

(10)后发园区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开发区及后发园区
    2.1 开发区基本知识
    2.2 开发区相关理论
    2.3 后发园区及其困境分析
第三章 后发园区后发优势形成机理
    3.1 后发园区理论基础:后发优势理论
    3.2 后发园区后发优势形成机理分析
第四章 国内外开发区发展模式分析
    4.1 发展模式及开发区发展模式
    4.2 国外开发区发展状况
    4.3 国内开发区发展状况
    4.4 国内外开发区发展模式比较
第五章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技术产业环境三相互动
    5.1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设计目标与原则
    5.2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创新
    5.3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设计
第六章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实现途径
    6.1 加速体制创新
    6.2 突出人本激励
    6.3 强化技术创新
    6.4 促进产业集聚
    6.5 提升投资环境
    6.6 加大政府推动
第七章 聚焦张江:张江开发区从后发崛起
    7.1 张江概述
    7.2 张江经验
    7.3 张江启示
第八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四、复合型人才开发:入世后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 关雯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2]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 ——基于文化传播视角[D]. 王春芳. 武汉大学, 2013(01)
  • [3]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 吴立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D]. 郑代良.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
  • [5]中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问题研究[D]. 张燕. 武汉大学, 2009(09)
  • [6]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D]. 黎平海. 暨南大学, 2008(03)
  • [7]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8]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D]. 何彬生.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9]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及政策研究[D]. 李敏.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4)
  • [10]后发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 张永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标签:;  ;  ;  ;  ;  

复合型人才发展:入世后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