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氟哌利多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的影响

吗啡氟哌利多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的影响

一、剖宫产术后应用吗啡氟哌利多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子宫收缩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赵鹏[1](2020)在《地佐辛术后镇痛对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情绪、睡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抑郁和焦虑是临床外科手术患者最常见的不良情绪体现,尤其是肿瘤患者围术期的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状况普遍存在,由负性情绪影响患者康复及预后的比例也越来越多。围术期的不良情绪会增加患者疼痛敏感性、影响机体功能恢复、睡眠质量、阿片类药物使用过多,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围术期神经认知紊乱(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增加死亡率。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上防治缓解情绪改变尤其是焦虑、抑郁已经成为目前麻醉、外科、护理单元关注患者预后的研究热点。目前抑郁和焦虑的治疗都是根据临床症状、相关量表评估,精神科医师综合判断确诊后才采取进一步干预性治疗。预防性治疗,尤其是围术期防治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研究仍较少。地佐辛是临床上常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药物,通过作用阿片受体产生良好镇痛,同时还对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具有再摄取抑制作用。既往有研究提示地佐辛可能对患者术后睡眠、不良情绪有改善作用,但仍不明确。为进一步明确地佐辛镇痛对患者术后睡眠、不良情绪的影响,我们首先以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是否可以改善此类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再采用术后镇痛药物等效剂量的方式,通过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PCIA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来探讨地佐辛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不良情绪、术后睡眠的影响。再通过建立小鼠切口疼痛模型,对地佐辛镇痛是否可以改善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进行验证。方法:1.通过检索医院手术麻醉系统以及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搜集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364例非心脏手术患者,以是否发生睡眠障碍为因变量,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手术术后当天睡眠障碍相关因素。为明确地佐辛术后镇痛对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当天睡眠障碍的影响,根据影响手术术后睡眠障碍相关因素,采用倾向性匹配排除混杂因素,分析术后镇痛药物比较地佐辛组(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n=997)和喷他佐辛组(喷他佐辛复合舒芬太尼,n=997)患者术后当天睡眠障碍的差异。2.2018年5月-2018年9月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募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20例。通过前瞻随机对照双盲研究设计,比较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静脉镇痛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地佐辛组)和舒芬太尼(对照组)两组间患者术后2天贝克抑郁量表评分。3.雄性C57小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盐水组、地佐辛组、右美托咪定组、舒芬太尼组和吗啡组。建立小鼠切口疼痛模型,观察腹腔注射给予不同等效剂量镇痛药后对小鼠不同疼痛类型(机械痛和热痛)的影响。并通过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观察各组不同镇痛药物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1.回顾性纳入4364例非心脏外科手术病例,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地佐辛术后镇痛是影响睡眠障碍相关因素之一,地佐辛组(以喷他佐辛为参考,OR=0.66,95%CI0.55~0.80,P<0.0001)。未匹配前,地佐辛组与喷他佐辛组手术当天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0.7%vs.18.2%,P<0.0001)。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共成功匹配997对病例。地佐辛组手术当天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喷他佐辛组(10.6%vs.16.1%,P<0.0001)。2.2018年5月-2018年9月期间,共纳入随访12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地佐辛组术后2天BDI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7.27±3.38 vs.9.92±3.52,P<0.001,),两组平均差为2.6,(95%CI,1.3-3.9)。地佐辛组患者手术当天睡眠质量以及术后一天睡眠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睡眠好34[56.7%],睡眠一般16[26.7%],睡眠差10[16.6%]vs.20[33.3%],26[43.3%],14[23.4%],P=0.035;睡眠好44[73.3%],睡眠一般11[18.3%],睡眠差5[8.4%]vs.23[38.3%],28[46.7%],9[15.0%],P<0.001)。术后24h、48h地佐辛组较对照组血浆5-HT含量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535±142 vs.470±139 ng/L,P=0.013;532±147 vs.473±127 ng/L,P=0.022)。术后24h、48h血浆N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199±40 vs.174±49 ng/L,P=0.002;205±46vs.183±41 ng/L,P=0.008)。3.地佐辛组较盐水对照组可明显缓解切口疼痛模型小鼠术后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5)。地佐辛组与舒芬太尼组、吗啡组镇痛效果(机械痛和热痛)相同,无统计学差异(P>0.05)。地佐辛组较盐水组、舒芬太尼组、吗啡组可明显增加切口疼痛模型小鼠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P=0.016;P=0.016;P=0.019)。结论:1.相对喷他佐辛,术后使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PCIA在缓解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的同时,还可以减轻术后当天睡眠障碍,改善睡眠质量。2.术后48h应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PCIA不仅缓解直肠癌患者疼痛,疗效确切,还可降低患者术后2天贝克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抑郁症状;并且还改善术后当天、术后1天睡眠质量。3.地佐辛术后镇痛可有效缓解切口疼痛模型小鼠的机械痛和热痛,同时可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

付艳艳[2](2020)在《舒芬太尼、纳布啡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开展前瞻性临床对照试验,观察舒芬太尼、纳布啡复合右美托咪定自控静脉镇痛对剖宫产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分析该种镇痛方式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改善效果,并探讨该种镇痛方式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睡眠质量、泌乳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12月我院行剖宫产术的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由相同麻醉医师进行麻醉,剖宫产术中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术后均行自控静脉镇痛麻醉。对照组使用舒芬太尼1 μg/kg复合纳布啡1 mg/kg,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1 μg/kg、纳布啡1 mg/kg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每组均加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10 mg。分别在手术前、术后6h、12h、24h与48h测量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记录手术后的镇痛泵按压次数;在术后1h、3h、6h、9h、12h、24h与36h评估患者镇痛效果与镇静效果;术后12h、24h与48h测量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检测其催乳素水平;另外,准确记录患者的首次泌乳时间与术后不良反应。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指标开展分析。结果:(1)两组产妇在手术前、术后6h、12h、24h与48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产妇术后的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术后1h、3h、6h、9h、12h、24h与36h时安静状态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术后1h、3h、6h、9h、12h、24h与36h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产妇在术后12h与24h的A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术后48h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术后12h与24h的催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产妇在术后48h的催乳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产妇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与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采用舒芬太尼、纳布啡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自控静脉镇痛能够进一步改善术后镇痛效果,可对产妇术后的睡眠质量与泌乳情况有改善作用,并能积极预防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巩文怡[3](2020)在《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母乳和新生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背景:母乳喂养能给婴儿提供全面的营养,使其对疾病免疫力增强,并有利于健康的生长发育,但剖宫产分娩后会出现哺乳期延迟以及哺乳时间缩短,对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并导致经济利益受损。剖宫产术后疼痛会造成产妇交感兴奋,抑制泌乳素分泌,同时伴随身体及心理的不适,从而产生泌乳延迟,严重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不同方式和药物的术后镇痛在剖宫产中日益普及,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PCIA)为其中之一,但通过母乳营养成分变化的分析来推测其对泌乳影响的研究尚未有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剖宫产术后使用地佐辛PCIA的产妇和自然分娩产妇的泌乳临床资料和生化资料来评价对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12020.1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产妇40例,20例为阴道分娩产妇(V组),20例为剖宫产分娩的产妇(C组)。胎儿娩出后C组产妇予以地佐辛0.8mg/kg+氟派利多2.5mg+生理盐水,配成100ml溶液,背景剂量2ml/h,PCA 2ml/次,锁定间隔时间20min,PCIA镇痛。记录2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时体重和婴儿出生体重,记录C组产妇术后地佐辛使用剂量,评估2组新生儿神经和适应能力(NACS)评分,记录2组产妇初次泌乳时间及术后24h、48h和72h乳汁分泌情况,测定2组产后0216h母乳中蛋白质、乳糖、脂肪以及矿物质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V组18例,C组19例最终纳入研究。2组患者年龄、孕周、体重、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地佐辛使用总量为53.20±7.73mg(42.2171.92mg);2组新生儿产后48h NA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初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h 2组产妇泌乳均不充足,产后48h、72h泌乳充足人数V组多于C组(P(27)0.01)。3.母乳营养成分分析(1)蛋白质浓度比较:产后072h 2组均呈现出下降趋势,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72144h,2组均下降,较072h低(P(27)0.01),且V组高于C组(P(27)0.01);在产后144216h,2组继续下降,较072h、72144h低(P(27)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乳糖浓度比较:产后072h 2组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且V组高于C组(P(27)0.01);在产后72144h,2组均上升,较072h高(P(27)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144216h,2组继续上升,较072h、72144h高(P(27)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脂肪浓度比较:产后072h 2组均呈现出上升趋势,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72144h,2组均上升,较072h高(P(27)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144216h,V组继续上升,较072h、72144h高((P(27)0.01,P(27)0.05),C组继续上升,较072h、72144h高(P(27)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矿物质浓度比较:产后072h 2组变化趋势不明显,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72144h,2组无变化,与072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组高于C组(P(27)0.05);在产后144216h,V组下降,较072h、72144h低(P(27)0.05),C组亦下降,较072h低(P(27)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使用地佐辛PCIA的产妇可以按时发动泌乳,成功建立哺乳,在术后69天,母乳中蛋白质、乳糖、脂肪、矿物质的水平和自然分娩产妇相当。地佐辛PCIA不影响新生儿神经适应能力评分,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第二部分 剖宫产术后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有效性评价以及对母乳喂养相对婴儿摄取量(RID)的影响背景:剖宫产术后疼痛不利于正常母乳喂养和母婴的身心健康。目前,静脉连续镇痛是最常用的术后镇痛方式之一,但常用的镇痛药物均存在一定风险和不良反应。地佐辛对产妇心肺功能抑制较轻,近年来常用于产科术后镇痛,其对泌乳素和泌乳功能的影响以及在母乳中的代谢情况尚未有研究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地佐辛静脉连续镇痛后产妇泌乳情况、血清泌乳素以及血清和母乳中地佐辛浓度,以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方式。方法:本研究选择2018.12020.1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拟行二次择期剖宫产术产妇150例。产妇入室后随机分为3组,D组:静脉自控地佐辛镇痛(PCIA)、F组:静脉自控芬太尼镇痛(PCIA)、E组:硬膜外自控芬太尼+罗哌卡因镇痛(PCEA)组,各50例。所有产妇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D组产妇予以地佐辛0.8mg/kg+氟派利多2.5mg+生理盐水,配成100ml溶液,背景速度2ml/h,PCA 2ml/次,锁定间隔时间20min,PCIA镇痛;F组产妇予以芬太尼16μg/kg+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至100ml,背景速度2ml/h,PCA 2ml/次,锁定时间间隔20min,PCIA镇痛;E组产妇予以芬太尼3μg/kg+罗哌卡因150mg+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至100ml,背景速度2ml/h,PCA 2ml/次,锁定时间间隔20min,PCEA镇痛。评估3组产妇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泌乳情况、新生儿神经适应能力(NACS)评分,测定产妇血清泌乳素(PRL)浓度、血清和乳汁地佐辛浓度,并计算相对婴儿摄取量(RID)。结果:3组产妇术后24h切口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宫缩痛少于F组和E组(P(27)0.05);D组恶心呕吐和头晕并发症发生率低于F组(P(27)0.05);3组产妇术后24h、48h和72h母乳充足人数和新生儿出生后48h NA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0min、术后24h和48h 3组产妇血清PRL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产妇术后48h地佐辛日用量为24.47±2.71mg,血清和母乳中地佐辛浓度分别为34.77±5.18ng/ml和33.85±4.30ng/ml,新生儿RID值为0.09±0.01%;术后48h母乳和血清中地佐辛浓度有显着相关性(P(27)0.01),母乳中地佐辛的浓度为血清中0.499倍,血清地佐辛浓度与地佐辛日用量有相关性(P(27)0.05),母乳地佐辛浓度与地佐辛日用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地佐辛PCIA更有利于缓解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宫缩痛,可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以及72h母乳量,有利于产后母乳喂养,且不影响新生儿神经适应能力评分,母乳喂养RID值小且不容易转移至母乳,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苏怀轩,庹鹏,王寿平[4](2019)在《纳布啡复合酮咯酸静脉镇痛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酮咯酸静脉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其对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常规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观察组术后采用静脉镇痛(纳布啡1 mg/kg、酮咯酸1 mg/kg、氟哌利多2 mg),对照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吗啡3 mg复合质量分数0.15%罗哌卡因50 mL)。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2、6、12、24 h平均动脉压、心率、伤口痛和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下肢肌力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尿管后排尿时间、24 h阴道出血量、术后催产素用量、子宫收缩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6、12、24 h宫缩痛VAS评分[(1.1±0.3)、(0.9±0.2)、(0.5±0.1)、(0.4±0.1)分]和术后瘙痒、尿潴留发生率(0、0)均低于对照组[(2.8±0.7)、(2.6±0.9)、(2.1±0.6)、(1.8±0.4)分,20%、12%](P<0.05),Ramsay评分[(2.1±0.5)、(2.2±0.6)、(2.4±0.6)、(2.4±0.7)分]高于对照组[(1.5±0.4)、(1.7±0.5)、(1.9±0.5)、(2.1±0.5)分](P<0.05),下肢肌力恢复时间[(4.7±1.5)h]、术后排气时间[(20.5±5.0)h]、下床活动时间[(22.0±2.7)h]、拔除尿管后排尿时间[(22.9±2.9)h]明显短于对照组[(6.6±2.2)、(25.9±5.1)、(24.6±2.1)、(27.1±1.8)h](P<0.05);2组术后2、6、12、24 h平均动脉压、心率和静息伤口痛VAS评分及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术后催产素用量和子宫收缩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纳布啡复合酮咯酸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减轻伤口痛和宫缩痛,有利于产妇术后快速康复。

刘俊杰[5](2019)在《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适宜剂量》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硬膜外不同剂量吗啡对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9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病人90例,年龄2035周岁,身高155175cm,体重5595kg,孕3742周,首次妊娠,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M1、M2、M3三组,每组30例(n=30),M1组为吗啡1mg组,M2组为吗啡2mg组,M3组为吗啡3mg组。均选择腰硬联合麻醉,L2/3椎间隙进行穿刺,腰麻使用0.75%盐酸罗哌卡因1.61.8ml蛛网膜下腔注射,留置硬膜外导管。手术结束前15min硬膜外腔注入不同剂量吗啡,M1组(吗啡1mg);M2组(吗啡2mg);M3组(吗啡3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ml。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mg,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观察产妇术后2h、4h、8h、24h、48h时疼痛的感受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记录术后镇痛补救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开奶时间。结果:3组产妇年龄(岁),体重指数(kg/m2),孕周(周),ASA分级构成,手术时间(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1组相比,M2组和M3组在术后2h、4h、8h、24h、48h时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2组比较,M3组在术后2h、24h时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h、8h、48h时VAS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1组产妇术后镇痛补救率为26%,M2组和M3组未发生术后镇痛补救,镇痛效果良好。M1组中度疼痛的发生率为33%,而M2组中度疼痛的发生率为3%,M3组无中度疼痛的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1组术后Ramsay评分1分的发生率为7%,Ramsay评分2分的发生率为93%,M2组和M3组均为Ramsay评分2分,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1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1组和M2组产妇无皮肤瘙痒发生,M3组产妇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为57%。与M1组和M2组相比,M3组皮肤瘙痒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术后开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用于首次妊娠剖宫产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好,镇静程度适中,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无皮肤瘙痒的发生,是剖宫产术后镇痛的较好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严红亮,陈美红,樊向燕[6](2016)在《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对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疗效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分析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对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择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90例,术中均采用负荷剂量联合PCA方式。治疗医师根据双盲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镇痛液为0.05%吗啡、0.15%罗哌卡因、0.005%氟哌利多,观察组镇痛液为0.05%地佐辛、0.15%罗哌卡因、0.005%氟哌利多,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3、5、10、16、24、48小时的平均动脉、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检测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3、5、10、16、24、48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6、12、24、48小时的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3、5、10、16、24、48小时的平均动脉、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检测指标比较,两组间无显着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在术后6、12、24小时的VAS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术后48小时的VAS评分无显着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时间段镇静评分比较中,观察组的术后2、6、48小时的镇静评分明显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小时的镇静评分无显着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麻醉后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液中罗哌卡因可阻断神经钠离子通道,阻断痛觉和交感神经传到,提高副交感神经敏感性,术后恢复较好。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子宫肌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可靠,其中以0.05%地佐辛、0.15%罗哌卡因、0.005%氟哌利多行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适合临床医师广泛应用。

秦庆华[7](2015)在《硬膜外联合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患者术后自控镇痛中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单次硬膜外注射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行镇痛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A组行硬膜外术后镇痛,B组行舒芬太尼单次硬膜外注射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Ramsay评分在各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B组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短于A组[(10.20±1.77)h比(17.70±4.46)h,P<0.01],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5%比30%,P<0.05)。结论:舒芬太尼单次硬膜外注射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安全有效,是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一种较好的替代办法。

卢美齐[8](2010)在《腰麻-硬膜外麻联合阻滞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麻联合阻滞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对30例腰麻-硬膜外麻联合阻滞剖宫产术后的产妇采用自控镇痛(PCA)镇痛(吗啡4mg+氟哌利多2mg+生理盐水95ml)与30例没有采用镇痛的剖宫产产妇在生命体征、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下肢活动阻滞程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PCA用药组镇痛效果好,且使用氟哌利多能减轻不良反应,对腱反射、运动神经、子宫收缩、触压无影响。结论:PCA对剖宫产术后镇痛作用明显,不良反应少。

王锦卓[9](2010)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新生儿的影响》文中认为通过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比较其对产妇泌乳及新生儿的影响,进一步为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用药的选择及方式提供参考。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CSEA)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60例,年龄21~35岁,体重52~83kg,孕周37~42周,足月,单胎,随机均分为三组,硬膜外镇痛组(E组)、静脉镇痛组(I组)和肌肉注射镇痛组(M组),每组20例。以VAS评分评估术后镇痛效果。记录产后初乳时间、哺乳次数,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在特定时间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泌乳素(PRL)。同时对新生儿哺乳后的神经行为评分(NBNA评分)。结果:1. VAS评分:术后M组VAS评分显着大于E组和I组(P﹤0.05),而E、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产后初乳时间、哺乳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E、I组初乳时间较M组明显提前(P﹤0.05);24h哺乳次数明显多于M组。②I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E、M两组(P﹤0.05)。3. PRL的变化:术后E、I组PRL明显高于术前及M组(P﹤0.05),而E、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新生儿NBNA评分:三组各时间点均大于35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良好的术后镇痛治疗能明显改善产妇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而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静脉镇痛作用可靠,不良反应少,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可显着改善产妇的泌乳,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杨玉梅,涂淑萍,龚小刚,鞠亚军[10](2009)在《120例持续硬膜外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采用持续硬膜外镇痛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术后24h疼痛情况,24h和48h阴道流血量,病人母乳喂养情况,术后下床活动和肛门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好,产妇初次授乳时间提前,24h内哺乳次数增多、术后下床活动和肛门排气时间提前。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技术,镇痛效果好,有利于产妇的恢复,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值得推广。

二、剖宫产术后应用吗啡氟哌利多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子宫收缩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剖宫产术后应用吗啡氟哌利多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子宫收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地佐辛术后镇痛对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情绪、睡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地佐辛术后镇痛对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睡眠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地佐辛术后镇痛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情绪及睡眠改善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不同麻醉药物对切口疼痛模型小鼠戊巴比妥钠致睡眠时间作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围术期不良情绪与术后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地佐辛在围术期镇痛应用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舒芬太尼、纳布啡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本项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脱组标准
    2.5 麻醉与镇痛方法
    2.6 评估指标
    2.7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比较
    3.2 两组产妇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3.3 两组产妇的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
    3.4 两组产妇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3.5 两组产妇的术后镇静效果比较
    3.6 两组产妇的术后睡眠质置比较
    3.7 两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与术后催乳素水平比较
    3.8 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研究现状
    4.2 舒芬太尼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4.3 纳布啡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4.4 右美托咪定的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
    4.5 舒芬太尼、纳布啡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3)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母乳和新生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
    背景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图表
    讨论
    小结
    研究创新点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剖宫产术后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有效性评价以及对母乳喂养相对婴儿摄取量(RID)的影响
    背景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图表
    讨论
    小结
    研究创新点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围产期和哺乳期镇痛药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纳布啡复合酮咯酸静脉镇痛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1.2.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MAP、心率、VA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
    2.3 2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2.4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5)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适宜剂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对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疗效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所有患者均属于Ⅰ、Ⅱ级;麻醉方法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无伴有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者;无地佐辛、罗哌卡因、氟哌利多等麻醉药物过敏者;无入院前2个月患者使用过阿片类药物者。
    1.2 麻醉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硬膜外联合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患者术后自控镇痛中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腰麻-硬膜外麻联合阻滞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镇痛液配制
    1.4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9)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新生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疼痛的定义
    2.2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机制
    2.3 剖宫产术后疼痛对产妇机体的影响
    2.4 宫产术后镇痛的方法与进展
    2.5 剖宫产术后镇痛药物及方法的选择和优缺点
    2.6 血浆泌乳素(prolactin,PRL)
    2.7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Neonatal Behaviral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病例选择
        3.1.1 实验对象
        3.1.2 剔除标准
    3.2 麻醉方法
    3.3 应用药品和仪器
        3.3.1 药品
        3.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4 标本的采集与测定
    3.5 观察项目和指标
    3.6 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三组产妇一般情况
    4.2 三组产妇术后各时点VAS 的评分
    4.3 三组产妇初乳时间、24h 哺乳次数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4.4 三组产妇血浆PRL 的变化情况
    4.5 三组新生儿术后各时点NBNA 的变化情况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师及作者简介

(10)120例持续硬膜外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方 法
    1.3 观察内容及判断标准
    1.4 数据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24h疼痛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术后24h和48h阴道流血量的比较
    2.3 两组病人术后母乳喂养情况的比较
    2.4 两组病人术后下床活动和肛门排气时间的比较
    2.5 两组不良反应的观察
3 讨 论

四、剖宫产术后应用吗啡氟哌利多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子宫收缩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地佐辛术后镇痛对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情绪、睡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赵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2]舒芬太尼、纳布啡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研究[D]. 付艳艳. 滨州医学院, 2020
  • [3]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母乳和新生儿的影响[D]. 巩文怡.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4]纳布啡复合酮咯酸静脉镇痛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J]. 苏怀轩,庹鹏,王寿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08)
  • [5]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适宜剂量[D]. 刘俊杰.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6]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对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疗效研究分析[J]. 严红亮,陈美红,樊向燕. 浙江创伤外科, 2016(01)
  • [7]硬膜外联合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患者术后自控镇痛中的效果观察[J]. 秦庆华. 感染、炎症、修复, 2015(04)
  • [8]腰麻-硬膜外麻联合阻滞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 卢美齐. 中国医药导报, 2010(17)
  • [9]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新生儿的影响[D]. 王锦卓. 吉林大学, 2010(09)
  • [10]120例持续硬膜外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J]. 杨玉梅,涂淑萍,龚小刚,鞠亚军. 中国性科学, 2009(06)

标签:;  ;  ;  ;  ;  

吗啡氟哌利多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