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师的能力要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要求

化学教师的能力要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要求

一、化学教师的能力应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邓晶艳[1](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钟飞燕[2](2021)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其主要实践载体——学校劳动教育,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也必然遇到新问题。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是各种形式化、空心化、碎片化现象,形成高投入与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学生新特点,参照“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教育活动科学化程序,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现实回应,界定其内涵和本质是前提。学校劳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劳动”为核心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知识性或通识性教育活动,学校劳动教育是国家进行国民教育的专门化教育实践。其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即传播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理论回应层面,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论建构,系统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及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构成要素。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学校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泛化为综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这些都被历史证明是违背劳动教育客观规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回归到育人本质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领悟“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理解“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其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超越“工具”取向,回归“人本”取向,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人生、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伦理等主题,并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组织起来。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使其既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又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既与传统接轨,又与未来同向。其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实效性,要挖掘其困境症结,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评价体系的创新。在现实回应层面,本文针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既从长远角度做出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规范的措施。面对复杂的形势,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等,导致其陷入形式化、片面化、工具化、空心化、碎片化的困境中。为此,学校应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此外,还应通过构建家校社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的。为了提高实效性,应以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立足时代之需,在长期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张岚[3](2021)在《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研究》文中认为

姚惠[4](2021)在《整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职前化学教师C2-TPAC1K发展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高职前教师培养质量,是增强国家未来竞争力和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这也使得职前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具有良好学科教育知识的教师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使得教师专业知识逐渐成为培养教师的重要指南,和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为职前教师的发展性培育提供方向。近年来,人们普遍接受由美国发展而来的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知识理论作为教师专业知识的理论框架,而TPACK理论由早期的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学科教学知识)知识理论发展而来,由此可见,教师专业知识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会根据时代要求和特征而不断变化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详细说明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和需求,由此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得化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有效说明化学教师当下需要的核心素养教学知识在教师专业知识中的地位和结构,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知识成分,构建C2-TPAC1K知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模型。职前教师是未来教师队伍发展的主力军,提高职前教师的培养质量是向基础教育输送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有效方式。因此,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西南地区具有师范教育办学代表性的X大学的652名职前化学教师(大一至大四全体职前化学教师,和部分教育硕士)作出调查,以了解职前化学教师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TPACK水平现状,旨在对职前化学教师教育和培养提供参考,促进基础教育中教师队伍的发展。本研究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对该研究的背景、研究综述、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阐述了该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基础。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C2-TPAC1K确定为核心概念;将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确定为研究基础,其中建构主义理论帮助建构C2-TPAC1K理论模型,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进行了说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帮助说明教师需要依据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专业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实施部分。首先在文献梳理与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建构了C2-TPAC1K理论模型,并对模型的各个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说明;其次是对量表进行编制,并通过试测确定最终量表。第四部分是关于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将实测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于C2-TPAC1K进行描述性和人口学背景分析;而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并通过Amos模型对其发展路径进行分析,以建立C2-TPAC1K的发展路径模型;最后通过访谈进一步解释研究数据。第五部分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依据第四部分中的分析结果提出职前化学教师培养的建议。本研究得到如下的结论:(1)职前化学教师的C2-TPAC1K测试(五点李克特量表)均值得分在3.37分以上,处于中等水平,其中C2-TK得分最低,C2-PK得分最高;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职前化学教师C2-TPAC1K水平与性别无关,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职前化学教师C2-TPAC1K水平与年级无关,但会在C2-TPAC1K的某一水平上存在着年级间的显着性差异。(2)职前化学教师C2-TPAC1K的三个维度(化学思维、情感与价值观念、创新意识)均值得分随着年级增加而增加,但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各个年级间的发展差异可以知道,创新意识维度发展较弱。说明学生虽然具有的较好的化学思维和化学情感,能够将其运用在技术教学中,但创新意识下的技术教学仍是薄弱的一个方面,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强调职前化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一项重点任务。(3)分析影响因素可以知道,年级越高,职前化学教师越能认识到课堂教学特征(如教师硬件软件得设施、教室布置、教师培训等等)对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同时技术培训的开展情况是造成职前化学教师在年级间存在显着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且职前化学教师对于《新课标》的学习不够深入。(4)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结合路径分析可知,想要发展学生的C2-TPAC1K水平,需要重点发展C2-TPAK(整合技术的核心素养教学法知识)和C2-PC1K(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知识,而C2-TPAK与C2-TAC1K相关性最高,C2-PC1K与C2-C1K相关性最高;同时C2-C1K、C2-TK对C2-PC1K、C2-TPAK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作用,因此重视通用信息化课程和学科教学法的培训和实操,有利于培养职前化学教师的C2-TPAC1K水平。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三条关于职前化学教师C2-TPAC1K培养建议:(1)设置有关课标解读和化学信息技术的必修课程;(2)重视信息化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实操,增强专家引领;(3)抓住性别特点,互补共进成长;(4)完善网络资源设施;(5)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胡晓霞[5](2021)在《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更为迫切。我国于2020年开始实施的“强基计划”就是服务国家重大实践战略发展的时代之需,是加强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之举。“强基计划”中特别注重对跨学科人才的培养,而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要分配10%的可是用于跨学科课程的学习,这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在诸多政策文件中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多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当前基础教育正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素养,尤其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诉求更为迫切。因此,重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挖掘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构成新要素;(2)构建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本研究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及国家颁布的教师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初步构建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然后,以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研究领域教授和基础教育教学领域教育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为调查对象,采用德尔菲法获得专家对笔者构建的教学能力结构的意见,通过对其意见进行分析整理,最终构建出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并提出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建议。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已有文献及相关政策文件分析,得出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有如下新元素:教学创新能力、育人能力、跨学科教学能力、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的能力和跨学科理解与实践能力。(2)本研究构建了包含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的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2个一级指标为一般教学能力和特定学科教学能力;6个二级指标分别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数学教学能力、科学探究教学能力和跨学科教学能力。本研究提出如下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建议:(1)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职前培养建议。从培养单位层面出发,综合类大学和师范类大学应该根据时代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加师德培养类课程,其包含教师的师德培养,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课程和育德能力的相关课程,培养方式方面,可以采用浸润式培养方式等;从职前教师层面出发,职前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2)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职后培养建议。学校层面应该创新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合作教学”培养模式和“教学视频”培养模式;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采用“针对性”培养模式;职后教师应当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整体来讲,本研究的特色在于挖掘了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构成新元素,而且构建了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对当前中学数学教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张胜男[6](2020)在《基于前沿教学理念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变迁与发展,社会对多元复合创新型人才需求迫切,个体对教育需求也更加多样。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工具纷纷走入中小学校园,对未来学校规划设计理念、学习空间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变革势在必行,未来中小学校将走向一个全新时代。首先对中小学教学概况和建筑设计概况展开讨论,了解教学发展和学校建筑发展历程,并探讨教学理念与学校建筑设计的关系。从教学理念、班级制度、教学方法、技术革新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前沿教学理念与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并将新旧教学理念的变化进行对比,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对未来中小学建筑空间提出的需求。提出学生为中心、自由开放灵活、高效复合多元、智慧可持续发展四条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指导原则。其次对我国采用前沿教学理念和技术的六所中小学校进行问卷调研并展开数据分析,了解中小学校前沿教学理念实行情况、学校空间现状及未来空间需求,深入探讨前沿教学理念对学校空间提出的要求。最后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指导原则下,结合师生对建筑空间需求、教学理念对空间要求以及国内外优秀学校建筑设计案例,建构前沿教学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建筑。宏观上探讨适应前沿教学理念的中小学校校园布局、空间结构、房间组织设计方法;微观上探讨适应前沿教学理念的中小学校教学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教学辅助空间等具体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方法。探索适应我国新时代需要的未来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给未来学校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王心明[7](2020)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学核心素养是2017版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是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基本需求。因此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化学有效作业的标准是符合学生发展以及学科要求的。针对化学有效作业研究中核心素养方面的缺失与当下教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迫切需求之间冲突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有效作业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对有效作业及有效作业标准进行了界定,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中化学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采用访谈法对化学教师进行了访谈以补充高中化学作业现状的调查。根据调查及访谈结果总结了化学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有效作业中核心素养培养程度不够;作业布置的来源单一,缺乏趣味创新性;作业布置形式单一,缺乏合作探究性;作业内容缺乏典型性科学性;作业布置缺乏层次性,且很少涉及分层作业等。根据当前化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有效作业影响因素及有效作业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化学作业有效性的策略,即:树立正确的化学作业观;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恰当的选择化学作业的内容;恰当的选择化学作业的类型;按作业内容设置分层作业。通过研究可知,核心素养在化学作业中的培养十分必要,应引起广大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有效化学作业内容的设计必须符合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有效化学作业应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

苏笑悦[8](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指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廖伟[9](2020)在《新高考“3+1+2”学生科目选择的实证研究 ——基于武汉市四所高中的数据分析》文中指出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拉开序幕。作为第三批试点改革单位,湖北省将承接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任。不同于浙江省的“7选3”方案和上海市的“6选3”方案,湖北省采取了更加平缓的改革取向,即“3+1+2”方案。这一方案将科目组合缩减至12种类型,使新高考改革在操作层面上能更有效地落实。为了更好地了解湖北省高考改革的实际情况,论文以科目选择为切入点,以武汉市四所高中为研究对象,运用混合研究方法,综合使用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手段,调查学生科目选择及搭配的实际情况,分析新高考实践成效、现实困境及改革路径。定量研究中,论文回收学生问卷654份,并借助SPSS 22.0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定性研究中,论文使用访谈调查法,访谈了学生、教师及教育专家等三类主体,共计17人。从兴趣学科、选科过程、实际选择三个层面研究学生科目选择的内在机理及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困境分析,为顺利推进湖北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提出现实依据和理论对策,实现困境突破。科目选择一方面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恩格斯无限性理论的科学诉求;另一方面也是历史变革和改革趋势的现实诉求。湖北省新高考改革使用了“3+1+2”方案。从本质上来看,这是一种学生选择考试科目制度,将选择权和自主权赋予了学生,保障了学生主体性地位。从理论层面而言,这一方案符合国家教育改革与长期规划的整体布局,对学生、高校和国家人才培养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3+1+2”方案的实施并未一帆风顺。论文借助两种研究路径分析学生选科现状,窥探学生科目选择的特点。整体而言,十二种科目组合皆有学生选择,“大文”与“大理”的传统组合更受学生青睐,男生偏向理科选择,女生偏向文科选择。并且学生选择的科学性和自主性表现较好,同时对新方案满意度较高。但实际选择过程中,学生的兴趣选择与实际选择相违背,并希望改选;各方对科目选择的支撑性不足,部分学生对新方案的公平性存在质疑。因此,论文整理汇总后将学生的科目选择困境归纳为选择落实、走班教学、选择支撑和公平性四个方面,并分别从国家政策层面、高校层面、高中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提出了有效性的对策及建议。国家政策层面上,要完善教育投入机制,优化教师培养和管理体系,同时设计新的赋分模型,保证选考制度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高校层面上,考试与招生应进一步耦合,加强再选科目与专业报考之间的关联性,破除“换汤不换药”式改革窘境。并强化同各方之间的联动,协力推进高考综合改革;高中学校层面上,学校要承担起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学校指导工作的重任,与高校合作建设先修课程,推动课程建设的中高衔接;学生层面上,学生们应强化自我认识,拓展认知视角,提高自控力,且深入了解高考新政策,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应对新高考改革。

张华[10](2020)在《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与培养策略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视角》文中认为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精神,立足地理课程改革需要与卓越教师培养诉求,论文探讨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相关要求,概括了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现状,分析了基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围绕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实施了问卷调查,提出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释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案、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二章: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概述。简要介绍了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提出背景、基本内容、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三章: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理论分析。基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相关要求,结合教师教学能力基本内涵,在理论上分析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指标体系。第四章: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现状调查。在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和实施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与结果分析,了解了一线地理教师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及教学能力构成的认知情况,探讨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第五章: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基于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论分析与现状调查,提出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培养目标;二是职前职后一体,细化阶段培养;三是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保障体系。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归纳性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二、化学教师的能力应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教师的能力应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析
    第三节 逻辑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内容框架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一、大数据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一、线性思维
        二、系统思维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一、普适教育
        二、个性化培育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一、认知培育
        二、实践养成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一、需求侧适应
        二、供给侧发力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二、守正创新原则
        三、趋利避害原则
        四、循序渐进原则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一、数据画像
        二、精准资助
        三、异常告警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历史必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培育
        1.1.2 理论应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建构
        1.1.3 实践使然: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的研究
        1.2.3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1.2.4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1.3.1 问题确立: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3.2 背景鸟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1.3.3 切入视角: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及学生新特点
        1.3.4 分析框架: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学校劳动教育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1.4.2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学校劳动教育基本概述
    2.1 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2.1.1 劳动
        2.1.2 劳动教育
        2.1.3 学校劳动教育
    2.2 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
        2.2.1 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2 社会功能:弘扬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
        2.2.3 教育功能: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2.3.1 学校“劳”育与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的比较
        2.3.2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比较
        2.3.3 学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
        2.3.4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
第3章 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资源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
        3.1.1 “劳力”与“劳心”之辩
        3.1.2 “耕读文化”
        3.1.3 “工匠精神”
    3.2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基础奠基: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3.2.1 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思想
        3.2.2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3.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3.3 西方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3.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3.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贡献:“教劳结合”思想
        3.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2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3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4 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5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第4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释
    4.1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畸变表征
        4.1.1 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
        4.1.2 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
        4.1.3 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
        4.1.4 泛化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4.2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论审视
        4.2.1 劳动教育目标的生成逻辑: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2.2 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在矛盾:“劳动”与“闲暇”
        4.2.3 劳动教育目标的意识形态指向: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4.3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时代定位
        4.3.1 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4.3.2 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
        4.3.3 践行“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
        4.3.4 感悟“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
第5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
    5.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5.1.1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取向:“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
        5.1.2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
        5.1.3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主题: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
    5.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组织
        5.2.1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2.2 在生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2.3 在服务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3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
        5.3.1 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
        5.3.2 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
        5.3.3 与传统接轨,与未来同向
第6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6.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症结
        6.1.1 形式化: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
        6.1.2 片面化: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6.1.3 空心化: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
        6.1.4 工具化: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
        6.1.5 碎片化: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
    6.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对策思考
        6.2.1 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6.2.2 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平台
        6.2.3 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学校劳动教育方法
    6.3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6.3.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6.3.2 整合劳育资源,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6.3.3 融通“大中小”,建立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6.4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6.4.1 评价理念:突出发展导向,重在劳动观养成
        6.4.2 评价内容:基于劳动素养,完善评价指标
        6.4.3 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6.4.4 评价操作:记录劳动过程,建立劳动档案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整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职前化学教师C2-TPAC1K发展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需要
        1.1.2 信息技术教学对职前教师的要求
        1.1.3 化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1.2 研究综述
        1.2.1 TPACK
        1.2.2 核心素养
        1.2.3 综述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1.2 C_2-TPAC_1K模型
    2.2 研究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认知发展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C_2-TPAC_1K模型的分析与说明
        3.1.1 C_2-TPAC_1K模型的结构分析
        3.1.2 C_2-TPAC_1K模型各个要素关系的分析
        3.1.3 C_2-TPAC_1K模型整合核心素养的分析
    3.2 量表的编制
    3.3 调查量表的试测
        3.3.1 量表信度的分析
        3.3.2 量表效度的分析
4 职前化学教师C_2-TPAC_1K发展性结果与分析
    4.1 C_2-TPAC_1K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C_2-TPAC_1K人口学背景统计分析
        4.2.1 性别
        4.2.2 年级
    4.3 C_2-TPAC_1K各成分与年级的相关分析
        4.3.1 各成分与年级的横向分析
        4.3.2 各成分与年级的纵向分析
    4.4 核心素养各维度与年级的相关分析
        4.4.1 各维度与年级的横向分析
        4.4.2 各维度与年级的纵向分析
    4.5 影响因素的分析
        4.5.1 课标解读和课堂教学特征影响因素的分析
        4.5.2 课堂教学特征影响子因素的分析
    4.6 职前化学教师C_2-TPAC_1K的发展路径分析
        4.6.1 多元回归分析与双变量相关分析
        4.6.2 Amos路径模型的构建
    4.7 职前化学教师访谈目的与结果
        4.7.1 访谈目的与内容
        4.7.2 访谈对象的选取
        4.7.3 访谈结果
5 研究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化学教师C_2-TPAC_1K培养建议
    5.3 研究创新之处
    5.4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 职前化学教师C_2-TPAC_1K发展性水平现状调查问卷(试测)
    附录Ⅱ 职前化学教师C_2-TPAC_1K发展性水平现状调查问卷(试测)
    附录Ⅲ 职前化学教师C_2-TPAC_1K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研获奖情况

(5)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人才的呼唤:创新型人才的稀缺
        1.1.2 国家对教师的要求:相关政策文件对教师素养提出新要求
        1.1.3 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诉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能力(Competency)
        2.1.2 教学能力(Teaching Competency)
        2.1.3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
    2.2 关于能力的相关研究
        2.2.1 关于能力内涵的研究
        2.2.2 关于能力结构的研究
    2.3 关于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2.3.1 关于教学能力内涵的研究
        2.3.2 关于教学能力结构的研究
    2.4 关于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2.5 文献述评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思路
    3.4 数据分析和指标筛选
        3.4.1 数据统计分析
        3.4.2 评价指标筛选
第4章 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构建
    4.1 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初步构建
        4.1.1 理论基础
        4.1.2 初步构建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
    4.2 第一轮专家咨询
        4.2.1 形成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4.2.2 选取调查对象
        4.2.3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与分析
        4.2.4 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指标修订
    4.3 第二轮专家咨询
        4.3.1 形成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4.3.2 选取调查对象
        4.3.3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与分析
        4.3.4 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指标再修订
    4.4 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构成要素解读
        4.4.1 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最终构建
        4.4.2 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教师教学能力构成要素解读
第5章 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建议
    5.1 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职前培养建议
        5.1.1 培养单位层面:增设跨学科课程,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
        5.1.2 培养单位层面:增加教师师德培养类课程,提升育人能力
        5.1.3 培养单位层面:增设人文社科类及科学类课程,丰富跨学科知识体系
        5.1.4 职前教师层面:学习跨学科知识,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
    5.2 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职后提升建议
        5.2.1 学校层面:“跨学科”培养模式,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
        5.2.2 职后教师层面: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基于前沿教学理念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时代与技术发展推进教育变革
        1.1.2 世界各国开展对未来教育的探索
        1.1.3 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的提出与实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技术路线与框架
2 中小学校建筑与教学理念综述
    2.1 中小学校教学与建筑概况
        2.1.1 中小学教学发展概况
        2.1.2 中小学建筑设计发展概况
        2.1.3 教学理念与学校建筑的关系
    2.2 前沿教学理念的概念及内涵
        2.2.1 多种教学理念的兴起
        2.2.1.1 以人为本理念
        2.2.1.2 开放式教学
        2.2.1.3 STEAM
        2.2.1.4 蒙特梭利教学法
        2.2.2 班级制度的革新
        2.2.2.1 走班制
        2.2.2.2 大小班制
        2.2.3 教学方式的革新
        2.2.3.1 项目式学习
        2.2.3.2 翻转课堂
        2.2.3.3 慕课
        2.2.3.4 混合式教学
        2.2.4 技术理念的革新
        2.2.4.1 智慧校园
        2.2.4.2 智慧教室
        2.2.4.3 智慧学校
    2.3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指导原则
        2.3.1 学生为中心
        2.3.2 自由开放灵活
        2.3.3 高效复合多元
        2.3.4 智慧可持续发展
    2.4 本章小结
3 中小学校教学调研研究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概况
        3.1.1 问卷设计
        3.1.2 调研学校基本情况
    3.2 问卷回收总体情况分析
        3.2.1 回收基本概况
        3.2.2 教学概况分析
        3.2.3 问卷对比交叉分析
        3.2.4 初步结论
    3.3 本章小结
4 前沿教学理念下的学校建筑设计
    4.1 学校校园设计分析
        4.1.1 学校现状及分析
        4.1.2 师生对学校要求
        4.1.3 教学理念对学校要求
    4.2 中小学校校园建构分析
        4.2.1 校园布局分析
        4.2.2 建筑空间结构分析
        4.2.3 房间组织形式分析
    4.3 校园总体布局
        4.3.1 更新式布局
        4.3.2 综合体式布局
        4.3.3 聚落式布局
    4.4 建筑空间结构
        4.4.1 联结式
        4.4.2 中心式
        4.4.3 单元式
        4.4.4 有机式
    4.5 房间组织形式
        4.5.1 扩大走廊式
        4.5.2 豆荚社区式
        4.5.3 学习中心式
    4.6 本章小结
5 前沿教学理念下的内部空间设计
    5.1 学校建筑空间设计分析
        5.1.1 建筑空间现状及分析
        5.1.2 师生对建筑空间要求
        5.1.3 教学理念对建筑空间要求
    5.2 学校建筑空间建构分析
        5.2.1 教学空间分析
        5.2.2 公共空间分析
        5.2.3 辅助空间分析
    5.3 新型教学空间
        5.3.1 灵活自由的学习中心
        5.3.2 交融创新的学科中心
        5.3.3 个性多样的艺术中心
    5.4 非正式学习空间
        5.4.1 整合的图书学习空间
        5.4.2 多功能的学习走廊空间
        5.4.3 流通的公共大厅空间
        5.4.4 放大的复合楼梯空间
    5.5 教学辅助空间
        5.5.1 联合办公空间
        5.5.2 复合功能的餐厅空间
        5.5.3 再利用的辅助用房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学校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基于前沿教育理念的中小学建筑调查问卷
索引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化学作业应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化学作业应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要求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现状小结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作业的界定
        (二)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界定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行为主义
        (二)认知主义
        (三)人本主义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五)化学学科对作业的要求
        (六)课程教育改革对作业的要求
第三章 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标准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有效作业标准划分依据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中蕴含的有效作业标准
        (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中蕴含的有效作业标准
        (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中蕴含的有效作业标准
        (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中蕴含的有效作业标准
        (五)“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中蕴含的有效作业标准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有效化学作业标准
        (一)辨析性
        (二)思想性
        (三)建模性
        (四)探究性
        (五)创新性
        (六)社会性
        (七)科学性
        (八)时效性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视角下化学有效作业实践调查研究
    一、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现状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实施及调查结果分析
    二、基于教师视角的有效化学作业访谈调查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内容及访谈实施
        (四)访谈结果分析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现状调查结果总结
        (一)化学作业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程度不够
        (二)化学作业来源单一,载体缺乏趣味创新性
        (三)化学作业类型单一,形式缺乏合作探究性
        (四)化学作业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五)化学作业布置缺乏层次性
第五章 高中化学作业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因素
    二、教师因素
        (一)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二)过于强化作业的知识性
        (三)重视作业结果,忽视作业过程
        (四)过度训练,忽视方法指导
        (五)忽视作业评价针对性
    三、应试教育影响下的评价方式导向
    四、家庭因素
    五、学校因素
    六、社会因素
第六章 高中化学作业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化学作业观
    二、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三、恰当的选择化学作业的内容
        (一)化学作业内容应体现辨析性、思想性
        (二)化学作业的内容应体现探究性、建模性
        (三)化学作业内容应体现创新性
        (四)化学作业内容应体现科学性、社会性与时效性
    四、恰当的选择化学作业的类型
    五、按作业内容设置分层作业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新高考“3+1+2”学生科目选择的实证研究 ——基于武汉市四所高中的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 新一轮高考改革试点的战略价值
        2. 多样化科目选择与选择受限之间的现实冲突
        3. 科目自主选择的价值达成不足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概念界定
        1. 新高考
        2. “3+1+2”科目选择方案
    (四) 研究综述
        1. 新高考改革相关研究综述
        2. 科目选择问题相关研究综述
        3. 当前研究述评
    (五)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混合研究方法
一、高考科目选择的理论基础与变革路径
    (一) 高考科目选择提出的理论基础
        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 多元智能理论
        3. 无限性理论
    (二) 高考科目设置与选择的三十年变革
        1. 20世纪80年代:高考改革大讨论
        2. 20世纪90年代:“三南”方案、“3+2”方案
        3. 20世纪90年代末:“3+X”改革方案
        4. 21世纪初:新一轮高考试点改革
    (三) 高考科目选择改革的发展趋势
        1. “套餐”式基本模式的突破
        2. 共同基础上的有个性发展
        3. 科目选择自主性的延伸
二、湖北省“3+1+2”科目选择方案的提出与实施
    (一) “3+1+2”方案提出的背景
        1. 湖北高考改革的宏观政策背景
        2. 湖北高考改革的现实背景
        3. 改革过程中的反思
    (二) “3+1+2”方案的本质与价值
        1. “3+1+2”方案的本质
        2. “3+1+2”方案的价值
    (三) “3+1+2”方案在湖北的实施
        1. 从“6选3”到“3+1+2”
        2. “3+1+2”方案在武汉的落实概况
三、学生科目选择的整体特点与具体现状
    (一) 研究设计
        1.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2. 访谈调查研究设计
    (二) 学生科目选择的整体特点
        1. 学生选择整体表现较为科学
        2. 学生科目选择的支撑性不足
        3. 选择自主性整体上表现较好
        4. 新方案满意度较高,但仍有质疑
    (三) 学生科目选择的具体现状
        1. “大文”和“大理”的传统选科组合更受学生青睐
        2. 首选科目下六类组合选择情况不同
        3. 男生更偏向于理科选择,女生更偏向于文科选择
        4. 兴趣科目与实际选择中存在出入
        5. 科目难度与班级适应性影响学生改选
    (四) 结论
四、学生科目选择的困境分析
    (一) 12种科目组合难以完全落实
        1. 部分科目组合选择人数较少
        2. 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3. 保守的改革态度
    (二) 走班教学止于表面
        1. 实施的现实困境
        2. 班级管理新难题
        3. “唯分论”教育评价标准
    (三) 选择支撑性不足
        1. 学生的不成熟选择
        2. 家长及高中学校指导满意度不高
        3. 高校的新要求尚未得到满足
    (四) 新方案的公平性问题
        1. 可选与不可选之间的公平性
        2. 不同科目之间的分数不等值问题
五、学生科目选择的困境突破
    (一) 国家政策层面
        1. 优化教师培养和管理体系
        2. 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3. 设计科学且公平的赋分模型
    (二) 高等学校层面
        1. 考试与招生进一步耦合
        2. 强化高校同各方之间的联动
    (三) 高中学校层面
        1. 完善教育管理体系建设
        2. 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3. 构建学校指导体系
    (四) 学生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致谢

(10)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与培养策略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
        (二)关于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
        (三)关于卓越教师培养策略的研究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概述
    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提出背景
    二、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简介
        (一)《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简介
        (二)《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简介
        (三)《培养计划》与《培养计划2.0》的比较分析
        (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新特点与新要求
    三、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
        (一)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情况
        (二)河南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情况
        (三)存在问题
第三章 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分析
    一、教学能力概述
    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一)卓越教师的内涵与特性
        (二)《培养计划》中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三)《培养计划2.0》中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三、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分析
        (一)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二)地理教学实施能力
        (三)地理教学管理能力
        (四)地理教学评价能力
        (五)地理教学研究能力
第四章 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现状调查
    一、问卷设计与实施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试测与实施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教师基本信息分析
        (二)了解度分析
        (三)重要性与具备度分析
    三、问题小结
        (一)教育意识形态观念薄弱
        (二)理论知识力量不足
        (三)实践操作缺乏专业指导与系统评价
第五章 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培养目标
        (一)全面开展卓越地理教师师德养成教育
        (二)明确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
    二、职前职后一体,细化阶段培养
        (一)职前侧重地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能力的培养
        (二)职后侧重地理教学管理、研究能力的培养
        (三)深化信息技术与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融合
    三、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保障体系
        (一)发挥制度建设在卓越地理教师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二)发挥高师院校在卓越地理教师培养中的骨干作用
        (三)发挥监督检查机制在卓越地理教师培养中的续航作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主要结论
        (三)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现状调查的主要结论
        (四)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的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化学教师的能力应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 钟飞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3]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研究[D]. 张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4]整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职前化学教师C2-TPAC1K发展性研究[D]. 姚惠. 西南大学, 2021(01)
  • [5]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D]. 胡晓霞. 西南大学, 2021(01)
  • [6]基于前沿教学理念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D]. 张胜男.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研究[D]. 王心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8]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9]新高考“3+1+2”学生科目选择的实证研究 ——基于武汉市四所高中的数据分析[D]. 廖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与培养策略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视角[D]. 张华.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标签:;  ;  ;  ;  ;  

化学教师的能力要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要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