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一新记录爬行动物——黄文石龙子

内蒙古一新记录爬行动物——黄文石龙子

一、内蒙古爬行纲动物一新记录种──黄纹石龙子(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璠[1](2017)在《环渤海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渤海地区包括环绕着渤海的北京、天津及河北、辽宁、山东,共三省二市,全区陆域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本地区分布着两栖动物20个种及亚种,爬行动物个50种及亚种,分别占全国两栖爬行动物物总数的5%和13%左右。本地区也是我国林蛙和蝮蛇分布最为丰富和多样性最高的区域,包含着我国所有三个林蛙种组的成分和多种蝮蛇,是林蛙和蝮蛇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也是林蛙属和亚洲蝮属的一个分化中心。开展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是进行动物资源保护的基础工作,也是维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土两栖爬行动物的地理分布现状与该地区的地质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因此进行地理分布的研究在理解他们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起源和分化趋势等也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外来入侵物种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通过适生性分析有助于判断外来物种在本地的适应程度,适生程度高的外来物种有很大几率在自然环境下形成种群,其中一些可能成为潜在的入侵种。对于已经成为入侵种的外来种,有助于锁定重点区域,集中力量扑灭。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并结合文献等资料对环渤海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编制环渤海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名录,本土两栖动物20个种及亚种,隶属于2个目、8个科、13个属;本土爬行动物50个种及亚种,隶属于2个目、8个科、13个属;并对这些物种的生存现状(濒危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此外,记录了常见的外来两栖爬行动物7种(两栖动物4种,爬行动物3种);2.应用DIVA-GIS绘制了环渤海地区非广布性陆生两栖爬行动物的县级分布图,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管理提供了基础;3.对本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补充了由于分类学变动等原因,《中国动物地理》中未记载的部分物种或亚种的分布型;4.使用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布图,采用DIVA-GIS的聚类分析方法,将本地区划分为7个地理省;5.使用Maxent模型对环渤海区域发现的7种外来蛙类和龟类进行了适生性分析,其中巴西龟和牛蛙在本区存在一定的适生区,牛蛙已经成为环渤海地区自然环境中常见的外来入侵物种,本文对其危害进行了讨论,并建议加强管理。

申姗姗[2](2014)在《河南省蜥蜴类爬行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河南省已报道的蜥蜴类爬行动物共4科6属9种,分别为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山地麻蜥(Eremias brenchleyi)、北草蜥(Takydromusseptentrionalis)、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黄纹石龙子(Eumeces capito)、铜蜓蜥(Sphenomorphus indicus)、丽纹龙蜥(Japalura splendida)、米仓山龙蜥(Japaluramicangshanensis)。本研究从形态度量分析和系统发生关系两个方面对河南蜥蜴类爬行动物进行了研究。1.形态度量分析通过形态学测量(选用8个性状)结合在高倍体视镜下观察所得的形态描述,对采自河南省的168号标本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①168号标本分属4科5属7种,分别是:无蹼壁虎、丽斑麻蜥、山地麻蜥、北草蜥、蓝尾石龙子、铜蜓蜥及米仓山龙蜥。②同一物种的不同地理种群间在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2.系统发生关系采用PCR扩增并测序了采自河南境内的共26个蜥蜴类爬行动物样本(4科5属5种)的线粒体ND2基因片段,比对后共计808bp。对ND2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131;同科异属间物种的遗传距离为:0.4010.406;不同科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4410.666。②以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为外群,构建的河南省蜥蜴类爬行动物MP、ML、BI树系统发生的主要拓扑结构基本一致,主要为A、B两支。A支包括A1(无蹼壁虎)和A2(米仓山龙蜥),自展值和后验概率较低;B支由B1和B2支组成,B1支包括北草蜥和丽斑麻蜥,以很高的自展值和后验概率形成姐妹群关系;B2支(铜蜓蜥)与B1支形成姐妹群关系。对于蜥蜴类爬行动物科级阶元上的分类问题仍未有效的解决。

龚大洁,张永宏,孙立新,令利军,闫礼[3](2012)在《贵州省爬行类新纪录——黄纹石龙子》文中提出2011年7月30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从江县秀塘乡九万大山采得石龙子1只,经鉴定为黄纹石龙子(Eumeces capito),为贵州省爬行动物新纪录。

张珑,何淑艳,何少峰[4](2012)在《河南省石龙子一新记录种——黄纹石龙子》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4月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采到石龙子标本1号,经形态学比较鉴定为黄纹石龙子(Eumeces capito).为河南省新记录.

王根旺[5](2005)在《甘肃陇东地区野生药用脊椎动物资源与保护利用研究》文中指出药用动物是指以其身体的全体或局部等可以供药用的动物,它们所产生的药物即称之为动物药,是我国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动物的药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祖国医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动物药材的活性成分具有药效作用强、使用剂量小、疗效显着而专一、毒副作用低等优点,且药源广泛,在防病治病中,特别是在防癌、抗癌和治疗免疫功能缺乏症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开展野生药用动物资源调查、综合开发和保护利用研究工作,对促进陇东地区经济增长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2002-2004年,结合每年的动物学野外实习,按照陇东地区的农业区划,从南到北,对不同的生态条件、植被类型及自然环境进行全面地调查、走访,采集标本,查看动物皮张,同时整理相关标本、文献资料,对陇东药用脊椎动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药用功效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鉴定。结果表明,陇东地区野生药用脊椎动物有151种,隶4纲28目54科110属,其中药用鱼类动物8种,隶属1目2科7属,占陇东药用动物总种数的5.3%。药用两栖动物7种,隶2目4科4属,占总种数的4.6%。药用爬行27种,隶3目7科16属,占总种数的17.9%。药用鸟纲动物81种,隶属15目27科55属,占总种数的53.6%。药用哺乳动物30种,隶7目14科28属,占总种数的19.9%。有种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濒危动物或为奇缺的珍稀动物,如金雕、白尾海雕、大鸨、苍鹰、鸳鸯、红腹锦鸡、勺鸡、穿山甲、青羊、黄羊、林麝等。 药用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根据对陇东地区药用动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开展人工驯化养殖、开发代用品资源是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药用动物资源的有效途径,是防止野生动物药资源减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提出了陇东野生药用脊椎动物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及对策,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资源的持续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建议必须重视和加强野生药用动物的科学研究,提高繁殖率,为人工引种驯养创造条件,积累素材和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对陇东地区药用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从而合理开发利用药用动物资源,充分发挥药用脊椎动物资源的经济效益,发展祖国中医药事业,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动物药材的需求,为陇东地区生物制药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拓宽农民致富的门路和发展农村养殖业提供理论基础。促进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药用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的统一。

郭砺[6](2002)在《内蒙古爬行纲动物一新记录种──黄纹石龙子》文中指出20 0 1年 5月在内蒙古包头市附近捕获一尾黄纹石龙子 ( Eumeces capito) ,系内蒙古新记录种 ,也是石龙子科在内蒙古的首次记录

李春秋,唐葆贞,王玉琴[7](1990)在《河北省陆栖脊椎动物分布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掌握某一地区动物的区系和生态分布,对于深入地阐明其生态地理分布规律,制定合理而充分地开发动物资源,以及对珍稀、濒危动物种类的保护和恢复规划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省在动物地理区划中的位置虽属于华北区,但是由于太行山系为动物地理分布的“走廊”,以及河北大平原无明显的“地理屏障”,所以,东洋界和古北界的动物在我省为一混杂地理带,故动物的区系成分和种类都比较复杂。迄今关于我省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分布的系统全面的专题研究尚未见有报导。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地考察并参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写成此文,谨供有关部门参考。

二、内蒙古爬行纲动物一新记录种──黄纹石龙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爬行纲动物一新记录种──黄纹石龙子(论文提纲范文)

(1)环渤海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环渤海地区概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内容以及创新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
    一、名录及陆生两栖爬行动物分布图
    二、陆生两栖爬行动物分布型
    三、环渤海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
    四、外来两栖爬行动物适生性预测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一、多样性和分布型的特点
    二、生物入侵及对策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附表一 行政区划
    附表二 监测点坐标
    附表三 文献来源
    附表四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数据说明
    附表五 列联表
    附图一 陆生两栖爬行动物分布图
    附图二 全球适生区
    附图三 模型评价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2)河南省蜥蜴类爬行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蜥蜴类爬行动物的分类及分布
1.2 河南省蜥蜴类爬行动物种类及分布
    1.2.1 河南省爬行动物地理分布范围的划分
    1.2.2 河南省蜥蜴类爬行动物种类及分布
1.3 存在问题
1.4 蜥蜴类爬行动物分子系统学研究
    1.4.1 线粒体 DNA 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关系研究进展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河南省蜥蜴类爬行动物的形态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数据测量结果
    2.2.2 形态描述
2.3 讨论 第三章 河南省蜥蜴类爬行动物的遗传多样性
3.1 材料
3.2 实验试剂
3.3 实验设备
3.4 方法
    3.4.1 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
    3.4.2 目标 DNA 片段的 PCR 扩增、纯化和测序
    3.4.3 DNA 检测
3.5 序列比对与分析
3.6 结果
    3.6.1 序列统计
    3.6.2 遗传距离分析
    3.6.3 系统发育树
3.7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附录Ⅰ 数据测量结果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贵州省爬行类新纪录——黄纹石龙子(论文提纲范文)

1 鉴别特征
2 形态描述
3 生态资料
4 讨论

(5)甘肃陇东地区野生药用脊椎动物资源与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目的意义
    1.2 动物药的活性成分及临床应用
        1.2.1 动物药的活性成分
        1.2.2 动物药的临床应用
    1.3 国内外药用动物研究现状
        1.3.1 国内药用动物研究现状
        1.3.2 甘肃药用动物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地区的自然概况及调查方法
    2.1 陇东地区自然概况
    2.2 调查点的选择及调查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陇东药用鱼类动物资源特征
        3.1.1 陇东药用鱼类动物资源
        3.1.2 陇东药用鱼类动物资源生态分布特征
    3.2 陇东药用两栖类动物资源特征
        3.2.1 陇东药用两栖类动物资源
        3.2.2 陇东药用两栖类动物资源生态分布特征
    3.3 陇东药用爬行类动物资源特征
        3.3.1 陇东药用爬行类动物资源
        3.3.2 陇东药用爬行类动物资源生态分布特征
    3.4 陇东药用鸟类动物资源特征
        3.4.1 陇东药用鸟类动物资源
        3.4.2 陇东药用鸟类动物资源区系特征
    3.5 陇东药用哺乳类动物资源特征
        3.5.1 陇东药用哺乳类动物资源
        3.5.2 陇东药用哺乳类动物资源区系特征
第四章 陇东药用脊椎动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利用措施
    4.1 药用动物资源的利用途径
    4.2 药用脊椎动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存在的问题
    4.3 药用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建议
第五章 结论
    5.1 陇东药用脊椎动物资源的现状与评价
    5.2 陇东药用动物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作者简介
附件2 陇东几种主要药用保护动物

四、内蒙古爬行纲动物一新记录种──黄纹石龙子(论文参考文献)

  • [1]环渤海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研究[D]. 陈晓璠. 沈阳师范大学, 2017(01)
  • [2]河南省蜥蜴类爬行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研究[D]. 申姗姗. 河南师范大学, 2014(02)
  • [3]贵州省爬行类新纪录——黄纹石龙子[J]. 龚大洁,张永宏,孙立新,令利军,闫礼. 动物学杂志, 2012(05)
  • [4]河南省石龙子一新记录种——黄纹石龙子[J]. 张珑,何淑艳,何少峰. 河南科学, 2012(01)
  • [5]甘肃陇东地区野生药用脊椎动物资源与保护利用研究[D]. 王根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6]内蒙古爬行纲动物一新记录种──黄纹石龙子[J]. 郭砺.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 [7]河北省陆栖脊椎动物分布之研究[J]. 李春秋,唐葆贞,王玉琴.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0(02)

标签:;  ;  ;  ;  ;  

内蒙古一新记录爬行动物——黄文石龙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