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技术与网络演进新进展——互联网发展与分析

IP技术与网络演进新进展——互联网发展与分析

一、IP技术的新进展及网络演进——Internet的发展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庄皓[1](2013)在《本地移动IP承载网关于核心网的承载研究》文中指出在目前3G网络大力建设和发展阶段,联通IP承载网现阶段主要做移动专网承载,未来将全面承担综合业务承载,包括IMS、LTE核心网等。移动核心网的R99、R4版本都已成熟,R5版本也日趋成熟并可向LTE演进。核心网演进过程IP承载、高带宽、接入灵活性和高可靠性是网络演进的必要条件。移动核心网由电路域和分组域组成,分别面向移动终端的语音服务和移动上网服务。本文主要介绍现阶段联通针对3G WCDMA核心网R4版本向R5版本过渡IP化改造过程对于IP承载网的部署。文中对IP承载网的网络架构、使用协议、VPN应用、承载网保护技术等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移动核心网的各类网元间接口及其接口协议进行介绍和分析,同时根据核心网各接口应用需求进行IP承载网侧的相关规划和部署,并实施IP承载网侧VPN承载和承载网保护。IP承载网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承载PS域用户面移动终端的移动数据业务,同时也是为LTE时代实现全网范围内的媒体、信令IP化承载做准备。联通的IP承载网是一张全国性的大网,核心网的建设是根据大区结构进行建设,所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工作,本文对烟台本地的IP承载网CS域和PS域CE及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接口IP化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并实施工程。目前阶段,烟台本地的IP承载网网络架构都已部署完毕,同时针对核心网的相关接口IP化本地工程(Mc口、Nb口、IuPS口等)已实施完毕,相关信令网接口IP化还在后期工程中随LTE工程进行。IP承载网对于核心网的IP化工程以及日后LTE核心网的平滑演进将起到积极作用。

徐玉明[2](2012)在《IPv6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和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国际竞争和电信运营商视角》文中提出技术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目前,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和和社会进步的主旋律。作为互联网核心技术之一的IP协议,由于其关键基础性的技术地位,其发展牵涉了企业经营、产业发展、国家竞争、经济运行和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同时,IP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上述各个方面的牵制和影响。研究IP技术的发展动因、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并掌握其内在规律,定量、定性预测其发展态势,不仅对通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在战略管理、经营管理等工作中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也对国家和各地区制定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更对我国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有着深远影响。同时,IPv6漫长的发展过程(20年)和广泛的技术、经济影响(既有互联网以及新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为探索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绝佳案例。更进一步说,分析IPv6的发展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也可为我国发展其他技术、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2011年,国际互联网IPv4地址正式耗尽;同年12月23日,我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快发展我国以IPv6(1P协议第6版本)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进行研究部署。这些事件更加显示出研究IP技术发展的时代意义。本文研究的问题集中在:IPv6内在的经济性分析,即:探讨技术创新以及IP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二、IPv6外在的经济性分析,即:探讨IP技术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般影响,以及以IPv6为重要技术手段的国家竞争情况;三、从国家战略和企业的国际经济竞争层面分析我国IPv6技术发展战略。三个问题的联系如下:首先,本文从技术创新的动力着手,分析IP技术作为一项具体技术具有的内在发展动因和发展规律,同时结合创新理论、鸿沟理论等和互联网各产业环节的实际经济现象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各项因素,并定性探讨IPv6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式。继而,本文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结合经典经济周期理论和当前经济现象,分析IP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经济周期、产业融合、企业经营和社会文化、政治的普遍影响;并进一步从互联网发展史入手,分析IP技术在国家竞争战略中的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最后,由于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单元,因此,本文将基于上述分析,以国际竞争为背景,以我国电信运营商为战略载体和落手点,围绕企业经营分析我国发展IPv6技术应采用的战略规划。在结构上,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前言,介绍研究动机、研究目的、文献综述,并通过简要文字介绍其他同类研究情况。第二章围绕IPv6技术基础地位等背景和具体特点,结合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与杰弗里·摩尔的鸿沟理论阐释IP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因素,并讨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其他重要经济特性。本章最后基于对IPv6的影响因素,定性分析了IPv6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式。第三章以产业演进、信息产业发展特征等理论,论证、分析IPv6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从国际竞争角度出发,从互联网发展史和IP地址分配等情况分析IPv6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同时介绍、分析了我国的IPv6产业政策。第四章以企业为载体,将本文的经济分析和国家竞争战略落实到企业战略管理工作上。本章基于国际竞争实际情况,结合我国目前经济、技术、文化发展和政策变化,以及产业融合、全球化等各种环境变化导致的影响,阐述IPv6战略管理在当下的意义;并以美国高通为例,采用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分析电信企业战略选择和战略制定。第五章为结论。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一、IPv6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互联网产业链各环节的需求;而正是各环节需求的不均衡、不对称导致IPv6目前发展缓慢。二、IPv6作为互联网关键技术的升级版本,对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新技术、新产业乃至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都有巨大影响;IPv6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上产生的巨大影响也使其成为目前国家竞争的焦点之一。三、IPv6具有战略意义,而发展IPv6则需要在我国政府的政策统筹和战略规划下,以国际先进技术和经营模式为参照,选择合适时机,利用专利等战略工具,以互联网企业为主体,扬长避短,逐步攻占世界产业高端。由于IPv6发展方兴未艾,本文在以下内容中做了创新性的探讨:一,就IPv6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影响因素做了详细分析,并将创新理论和鸿沟理论结合,从正反两方面解释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二,将IPv6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和产业演进等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入联系;三,以IPv6为契机和支点,从现实的(不论是潜在的还是明显的)国际竞争角度,考虑我国国家技术战略和运营商的经营规划,并对产业政策对运营商战略规划做了具体建议。目前,国内关于IPv6发展及其与经济和经营管理之间关系的公开资料较少,因此本文更具现实意义。

陈兰[3](2012)在《我国三网融合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产业融合是由于新技术的出现而引起的产业交叉的现象,其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演进和创新的方式,对传统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产业融合现象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渗透与融合日渐加速,上世纪70年代开始学术界对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由于产业融合的复杂性,对其内涵仍未有统一的定论。三网融合作为信息产业内部一种典型的融合现象,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三大网络出现技术边界、业务边界的模糊化,从国外三网融合的进程来看,三大网络之间运营商已经可以相互进入竞争,融合的产品如IPTV、移动电视等用户规模也正在快速扩大。三网融合已经作为电信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我国,由于历史的沿革,电信网与广播电视网目前仍然处于分业监管的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数字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扩大,原有的传统电信业务受到挑战,三网融合作为电信行业演进的趋势,在我国已初步显现。1998年出现了“三网融合”与“三网合一”的大讨论,随后在国家“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和去年的“十二五”规划都作出了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决定,特别是2010年1月份的国务院关于三网融合专项常务会议以来,三网融合从概念层面转向实质发展的阶段。然而基于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认为,产业融合是一个包括技术、业务、市场等多维渗透和交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就我国目前三网融合的进程来看,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整体还停留在试点阶段,实质性突破比较少,众多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三网融合的发展。那么,三网融合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程度?融合的现状如何?三网融合的内在机制是什么?是哪些因素推动或阻碍着融合的发展?三网融合的演进方式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国内的学者还并未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产业融合和目前我国三网融合进程的背景,回顾了近年来对于产业融合的研究文献,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梳理了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随后,本文对我国三网整合的历程,现状进行了回顾和评析。并在之前梳理的框架基础上分析了国内三网融合的内在机理,主要包括三网融合的动力、形成和障碍因素。文章的最后从产业链视角和产业组织结构视角浅析了三网融合的效应,并分别针对运营商和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一、产业融合是一种新的产业演进方式,是技术、业务、产品等多维交叉渗透的结果。技术、市场、规制、企业自身共同作用影响着产业的融合发展。渗透、交叉、重组作为融合的演进方式,贯穿融合的全过程。二、三网融合是一种典型的产业融合实例。自我国将三网融合上升到政府规划层面后,三网融合的工作开始推动。表现为:一、三网融合试点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二、融合业务和产品开始出现并推广;三、电信企业与广电企业开始探索不同的合作方式,双向进入工作正在开展;四、IPTV、机顶盒、移动电视等融合型的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正在扩大。但从三网融合试点来看,融合进程并不十分顺利,表现在:一、基于自组织和系统论的视角,三网融合目前还处于从无到有的阶段,需要向从差到好阶段发展;二、从技术、业务的交叉渗透来看,目前互联网技术正在逐步实现对其他两大网特别是电信网的技术交叉与渗透,但电信与广电的交叉渗透还停留在企业之间不同分工上。三、从产品、业务的融合程度来看,试点城市背景的特殊性,使得融合模式还无法扩大到全国。三、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①IP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试点地区(城市)电信与广电双向进入的尝试(管制政策的放松)、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服务提供商、终端及设备制造商之间的竞合关系共同成为三网融合的推动因素;②三网融合过程的演进方式主要是互联网向电信与广电之间的技术渗透与扩散,重组目前还未出现,产业融合度还比较低;③试点地区(城市)双向进入的尝试(管制政策的放松)并未改变分业监管的监管体制,电信与广电企业运营体制、能力的差异性所导致的核心能力与创新学习能力,成为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四、三网的融合,将使得原先电信产业的产业链复杂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对于电信运营商,应采用产业链复合的竞争战略,将纵向链作为业务支撑链,将横向链作为业务扩展链;同时,对于与信息网络平台相关联的其他产业,应加强与其行业内研究机构、服务提供商等的合作,实现关联产业链的价值增值。而对于广电的企业,应采用产业融合创新战略,首先应该加强管理和运营体制的创新,加强市场化运作水平,尽快向集团化发展,成立全国统一的集团公司,整合资源与服务。其次,应该加大技术的投入力度,加快现有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并加快下一代广电网(NGB)的建设与推广。对于规制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现有的体制,适应三网整合的进程和融合后新的市场结构。第一,尽快建立统一的电信法律体系。三网整合的制度需要“项层设计”,从“立法为上”的角度讲,这个“顶层”应该是统一法律体系的建设,使得三网融合有法可依,而不是现在的各自为政,相互“讨伐”。第二,尽快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可以借鉴英国、日本的经验,将电信与广电的监管和运营部门实施合并、重组。第三,在第二的基础上,加快网络运营与内容播控的分离监管等。

黄秀清[4](2010)在《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信产业中竞争性市场的出现是网间互联问题成为行业内焦点话题的起点,吸引了各国产业经济学家以及管制机构等的热切关注。人们发现无论是主导电信运营商、具有市场势力的运营商还是管制者,谁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地控制网间互联,谁就能最大程度地影响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进而影响通信市场业务定价、消费者福利和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然而,实践中,电信产业技术、经济的复杂性,市场结构、管制体制的差异性和管制目标的多重性,导致电信网间互联问题始终是电信市场维持有效竞争、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约束下的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电信网间互联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到通信技术和网络结构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复杂问题。从面向连接的电话网、非面向连接的互联网到当前正在演进的基于IP的下一代网(NGN),电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引发了通信市场结构的变迁,也带来了不同技术领域及不同模式的网间互联问题,相应的互联安排和管制制度框架也呈现出演进的特点。从对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来看,国际组织、管制机构、咨询机构,特别是欧、美的产业经济学家一直对通信网间互联问题倍加关注。从互联经济理论模型到管制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传统电话网、基于IP的互联网的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网络融合趋势、NGN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又激发了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目前对NGN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互联结算制度等方面。从制度基础薄弱的我国来看,具体的互联制度安排固然十分重要,但构建一个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是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选择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角度,希望通过对有效的互联制度的深入研究为我国的互联管制实践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采取SSP制度分析框架,从对影响互联管制制度的技术和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分析出发,分析不同技术条件约束下网间互联市场的特点及对互联管制的需求,进而研究网间互联制度构成的一般框架。结合经济理论及欧美一些国家NGN管制实践经验,提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概念并构建相关的制度评价框架。在运用该评价框架对我国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关机制和方法。本文内容共包括九章。第一章综述部分,主要说明论文选题的相关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等。第二章对管制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进行了介绍和梳理。阐明了本文选择制度研究视角的原因。介绍了研究制度问题的相关理论和SSP分析框架。梳理了管制的理论依据、管制理论的不同观点,提出要重新认识管制边界的观点。第三章研究了通信网间互联相关技术的约束问题。介绍了NGN的概念、技术特点和可能的演进路径,比较了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电信网间互联和基于分组交换的IP网络互联的差异,分析了NGN发展对网间互联管制带来的挑战。第四章系统研究了传统电话网和基于IP的互联网的互联模式。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了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管制需求及成因。第五章在介绍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NGN互联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NGN演进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第六章结合国际组织和欧美国家互联管制制度实践,研究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分析了NGN演进进程中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介绍了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如英国和德国)针对NGN发展在互联管制方面的实践经验。重点对美国和英国的互联管制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八章对在NGN时代建立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效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一般框架和如何构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相关机制和方法。第九章结论和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借助于SSP分析范式,提出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建立是受到当期技术、市场结构和相关制度环境制约的。构造出互联管制制度状态因素、制度结构、制度评价以及与制度改善和变迁之间的关系。提出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判以促进管制制度的变革或改善。2、在阐述PSTN、Internet、NGN技术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融合,向基于IP的NGN演进可能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3、在阐述制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定义了制度改善程度如何衡量。具体地,该一般框架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制度完整性维度、制度合理性维度和制度有效性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下共提出10项指标来评价互联管制制度的有效程度。运用该框架结合我国互联管制制度实际进行了初步测评。4、在借鉴欧洲通信业管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简化互联管制目的、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机制、建立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以及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方法的建议。这些建议不仅能为我国互联管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方法论,也会对其他国家或者其他行业的管制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孙阳[5](2010)在《异构无线网络融合中的多目标优化与移动IP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异构无线网络融合领域的相关技术问题逐渐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针对当前流行的各种无线接入技术,本文详细分析了其网络特点与发展现状,指出网络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总结了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具体模式。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有效整合各网络的资源,而实现协调管理、优化配置。本文总结了异构无线资源管理的各种方式,并从用户侧的网络选择方面探讨了异构无线资源的优化问题。通过对未来移动多模终端协议架构的分析,同时考虑到下一代移动通信业务的多样化特点,设计了一种多模终端网络选择功能模块结构。该结构的作用在于实时分析用户的业务需求,并感知当前网络的具体环境,从而动态调整最佳接入网络的选择。本文给出了该结构的具体操作流程,并基于此流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异构无线网络选择算法。该算法利用模糊多目标决策理论分析网络选择的具体问题,并采用AHP算法建立模型求解。与传统的网络选择算法不同的是,本算法强调了不同的业务具有不同的网络需求,对用户的业务应用进行了细化分析,并引入到模型中。通过仿真,证明了该算法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网络选择,有利于无线资源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另外,由于动态的网络选择需要终端频繁地在网络间进行切换,因此,切换技术在下一代网络的发展中至关重要。针对未来网络全IP化的趋势,以及基于网络层的移动性管理方案,本文对移动IP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详细分析了移动IPv4、移动IPv6的实现原理与工作机制,并利用NS-2网络模拟软件仿真实现了移动节点在网络间移动的切换过程。同时,针对移动IPv4及移动IPv6技术在切换方面的不足,分析了其改进方案HMIPv6、FMIPv6以及二者的结合技术FHMIPv6的切换过程,仿真验证了其改进效果。仿真结果说明,FHMIPv6技术能够为终端实现灵活的网络切换提供一定的技术保证。

郭强[6](2009)在《浅谈NGN网络新业务的类型和典型应用》文中认为为了满足运营商的各种需求,各通信设备制造商通过不断的创新,开发出多种基于NGN宽带网络的新业务。文章对NGN一些新业务的类型和典型应用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傅继利[7](2008)在《软交换系统与IMS系统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作为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全新电信网络目前的两种主流技术,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本文从一个软交换/IMS系统终端的设计者的角度,对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对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的比较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网络架构分析、网络演进趋势、网络协议分析和业务实现分析。首先,在网络架构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两个系统的网络层次和组网架构。由于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采用了相似的技术思想,其网络层次划分是相似的,但是其组网结构却是有很大差异。软交换系统的组网方式比较灵活,可以与传统的PSTN混合组网。IMS系统的组网方式则一般单独组网,更适于新建网络。其次,在网络协议方面,本文主要对两种网络的信令协议进行了对比。软交换系统存在多种信令协议,各种信令各有特点,因网络需要而各取所需。IMS系统的信令协议使用SIP协议,并在SIP协议上扩展了多种用于支持移动网络的扩展。IMS系统与使用SIP协议的软交换系统之间由于使用相同的信令协议而存在互通的基础。但是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需要支持的扩展不相同,对具体业务的信令流也可能存在的差异,这成为互联互通的主要风险。两个系统在媒体协议和传送协议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所采用的媒体协议和传送协议主要取决于应用的网络是移动网络还是固定网络。再次,在业务实现方面,本文针对两个网络中最常见的业务实现方式进行分析。软交换系统的应用偏重于语音业务和传统的电话增值业务。而IMS系统则偏重于新兴的多媒体通信业务方面。对于相同的业务功能,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实现的主要差异是在信令扩展方面的支持性上。最后,本文在网络演进趋势方面的分析比较贯穿了全文。通过从组网方式、信令协议和业务实现方面的比较,两个系统目前都存在应用方面的局限。软交换系统需要更加明确的网络架构的规划,并增强移动网络的支持能力。IMS系统则要针对固网特性做出适当的优化和简化。针对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的上述分析,从终端实现角度,存在实现一个兼容终端,从而平滑兼容两种网络的可能性。本文在此结论基础上,基于新峤网络GPON ONT终端设备,实现了可以平滑兼容两种网络的综合接入设备(IAD)功能。文中对此终端的设计实现进行了阐述,并通过解决与多种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的互通性测试中发现的问题,验证了对软交换系统与IMS系统之间存在的差异的分析,也证明平滑兼容的终端系统的实现可行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对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的差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通过实现平滑兼容两种系统的IAD终端,对这种分析进行了验证。通过实践,文中解决了一些软交换系统与IMS系统的兼容问题,为两种技术的相互借鉴和融合,提供了一些思路。

贾宗璞[8](2008)在《移动IPV6切换优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在乒乓切换模式下移动IPv6快速切换、层次切换和快速层次移动易出现的切换时延长、丢包率高、吞吐量下降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PAR-NAR双向隧道转发机制的乒乓切换思想,并将该思想应用到FMIPv6和FHMIPv6中,分别得到FMIPv6-PP方案和FHMIPv6-PP方案。所提思想和方案通过定义新的Hop-by-Hop选项报头TM、PCoA表和双向隧道表,建立和维持MN切换前后两接入路由器之间的双向隧道,用于乒乓切换期间数据包的快速转发。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思想和方案在切换时延和丢包率方面收到很好的效果,吞吐量也有较大提高,比移动IPv6其它协议更适合乒乓切换模式,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切换方案。针对现有的MPLS和IPv6融合方案存在建立标签交换路径所需时延大、丢包率高和无错误恢复处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定义预测信息表和预测式MPLS移交切换算法,使得移动节点在移交切换前,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目的接入路由器,提前完成其与交叉路由器的LSP建设,从而实现移动节点移交切换时延的最小化;另外,所提预测式MPLS移交切换算法使得本方案具有错误恢复的能力;对LSP拓扑结构的改进和采用双播机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切换丢包率。

王勇[9](2008)在《电信网络和谐演进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信网络演进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进化过程,是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涌现”的结果。研究电信网络和谐演进机理,意在揭示影响电信网络演进主要因素之间的作用规律,探索实现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途径。本文基于二象理论建立了电信网络二象模型,提出了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概念,分析了物理网络演进轨迹特征和价值网络演进特点;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建立了电信网络和谐演进耗散结构模型,分析了形成电信网络耗散结构的条件;基于五行理论建立了电信网络和谐演进五行生克模型,基于协同学理论建立了电信网络和谐演进序参量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实证了东北地区电信网络有效话务量分布的无标度性,从而探讨了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动力机制;基于CAS理论研究了电信网络和谐演进内部机制,主要分析了电信网络Agent生成机制、聚集与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关系、同类/异类聚集路径及电信运营“大商场”模式,建立了电信网络和谐演进层次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实际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

陈如明[10](2008)在《未来信息通信网络中的数字集群与应急联动通信发展策略思考》文中认为以自主创新与市场驱动为基点,论述未来信息通信网络环境中的数字集群与应急联动通信的发展策略思考

二、IP技术的新进展及网络演进——Internet的发展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P技术的新进展及网络演进——Internet的发展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本地移动IP承载网关于核心网的承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移动核心网IP化是大势所趋
    1.2 IP技术向承载网方向演进
    1.3 IP承载网具备高可靠性的条件
    1.4 本文重点研究方向及工程实施项目
第2章 移动IP承载网建网需求及部署
    2.1 移动(WCDMA)核心网主要网元及接口概述
    2.2 针对核心网需求对IP承载网功能定位
    2.3 集团和省干移动IP承载网网络架构
    2.4 移动IP承载网网络路由
    2.5 CE路由器在移动网络的承载中地位
    2.6 CE路由器需满足的承载条件和设备选型(华为NE40E)
    2.7 网络规划和设计的几个要素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IP承载网路由协议和保护技术的分析及应用
    3.1 ISIS路由协议
        3.1.1 ISIS路由协议基本概念
        3.1.2 ISIS协议工作原理简介
        3.1.3 ISIS路由计算
        3.1.4 华为NE40E的ISIS邻居建立
    3.2 BGP路由协议及在本地承载网中的局数据应用
    3.3 BGP路由反射器
        3.3.1 反射器作用
        3.3.2 BGP反射器在移动IP承载网中的部署
    3.4 MPLS VPN技术在本地移动IP承载网中的应用
        3.4.1 MPLS VPN技术
        3.4.2 MPLS VPN在IP承载网中的应用
    3.5 移动IP承载网路由保护技术介绍和应用
        3.5.1 BFD双向转发检测技术
        3.5.2 FRR(快速重路由)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针对WCDMA核心网IP化本地IP承载网的组网及规划
    4.1 烟台本地移动IP承载网网络架构及路由规划
        4.1.1 CS域本地移动IP承载网
        4.1.2 PS域本地移动IP承载网
    4.2 本地移动承载网业务规划
        4.2.1 CS域本地移动IP承载网的接入规划
        4.2.2 PS域本地移动IP承载网接入规划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WCDMA核心网P化分析及IP承载网侧实施研究
    5.1 WCDMA核心网网元功能介绍与接口功能分析
    5.2 IP承载网侧Mc口IP化实施
    5.3 IP承载网侧IuPS接口IP化实施
    5.4 Nb口IP化实施(VOIP改造含长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成果及实施后带来的效应
    6.2 IP承载及IP技术的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2)IPv6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和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国际竞争和电信运营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起因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同类研究情况和文献综述
第二章 IPV6的发展动力、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2.1 一般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研究
    2.2 IP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2.2.1 IP协议的关键技术地位及其研究的发展
        2.2.2 IP地址的使用和发展情况
        2.2.3 与IP地址相关的国家竞争和经济利益
        2.2.4 总结
    2.3 影响IPv6发展的主要因素
        2.3.1 IPv6目前的技术研究进展和使用情况
        2.3.2 IPv6的宏观发展环境
        2.3.3 创新理论和鸿沟理论中对影响技术发展因素的描述
        2.3.4 从大众用户看各产业环节对IPv6的影响
        2.3.5 设备厂商对IPv6发展的影响
        2.3.6 电信运营商对IPv6发展的影响
        2.3.7 内容和应用服务商对IPv6发展的影响
        2.3.8 其他相关行业、产业对IPv6发展的影响
        2.3.9 总结
    2.4 IPv6的发展预测
        2.4.1 对IPv4的潜力分析
        2.4.2 业务创新推动下的IPv6发展
第三章 IPV6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1 IPv6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
        3.1.1 IPv6对长经济周期的影响
        3.1.2 IPv6对产业发展和产业融和的影响
        3.1.3 IPv6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3.1.4 IPv6对具体企业经营的影响
    3.2 IPv6对国家竞争的影响
        3.2.1 国内外IPv6网络发展情况
        3.2.2 IPv6对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的影响
        3.2.3 IPv6对企业国际竞争的影响
        3.2.4 目前的IP地址分配方式对各国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3.2.6 我国IPv6相关产业政策
    3.3 总结
第四章 基于国际竞争的运营商企业IPV6发展战略
    4.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及电信产业战略规划特点
    4.2 进行国家和企业IPv6战略规划的意义和原则
    4.3 基于国际竞争的企业IPv6战略分析
        4.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4.3.2 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
        4.3.3 竞争态势矩阵分析CPM
    4.4 对竞争战略的选择
        4.4.1 国家IPv6战略构想
        4.4.2 企业IPv6战略的选择
        4.4.3 发展IPv6战略时机的选择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基本结论
    5.2 本文创新点
    5.3 研究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三网融合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
        1.3.1 研究方法
        1.3.2 产业的概念
        1.3.3 产业的边界
        1.3.4 三网融合的涵义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产业融合理论综述
        2.1.1 产业融合的内涵
        2.1.2 产业融合特征及类型
        2.1.3 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2.1.4 产业融合的演进方式与过程
        2.1.5 产业融合的阻力
    2.2 国内三网融合的研究现状
3.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1 “三网”的特征与现状
        3.1.1 “三网”的特征
        3.1.2 “三网”的发展现状
    3.2 我国三网融合的历程与现状
        3.2.1 我国三网融合的历程
        3.2.2 我国三网融合的现状
        3.2.3 对融合进程的简单评析
4. 三网融合的内在机理——对现状的评析
    4.1 我国三网融合的动力
        4.1.1 IP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
        4.1.2 产业政策的推动
        4.1.3 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4.1.4 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
    4.2 三网融合的演进方式与过程
        4.2.1 三网融合的演进方式
        4.2.2 三网融合的过程
    4.3 我国三网融合的阻力
        4.3.1 监管政策与法律因素
        4.3.2 企业自身因素
5. 三网融合的效应及对策建议
    5.1 产业组织结构整合效应
        5.1.1 三网融合与市场结构
        5.1.2 三网融合与企业行为
        5.1.3 三网融合与市场绩效
    5.2 产业链网状化效应
        5.2.1 纵向链
        5.2.2 产业链网状化——横向链整合
    5.3 基于三网融合效应的战略对策——运营商视角
        5.3.1 对于电信运营商——产业链复合竞争战略
        5.3.2 对于广电运营商——产业融合创新战略
    5.4 基于三网融合效应的监管对策——政府视角
        5.4.1 建立统一的法律体系
        5.4.2 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5.4.3 运营与内容的分离监管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网间互联问题研究综述
        1.2.1 电话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1.2.2 互联网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1.2.3 网间互联管制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榧架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管制制度研究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
    2.1 选择制度研究视角
        2.1.1 制度和制度安排
        2.1.2 制度的功能
    2.2 相关理论及分析框架
    2.3 SSP范式
    2.4 管制的理论依据
        2.4.1 管制及其目的
        2.4.2 管制的边界
    2.5 与管制绩效相关的两类管制理论观点
        2.5.1 正面观点
        2.5.2 负面观点
        2.5.3 管制经济理论的两个扩展模型
    2.6 对管制边界和管制的重新认识
第三章 网间互联制度的技术约束
    3.1 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NGN
        3.1.1 关于NGN
        3.1.2 NGN的网络结构和演进路径
        3.1.3 NGN的关键技术
        3.1.4 NGN的演进路径
    3.2 技术约束与网间互联
        3.2.1 技术比较
        3.2.2 传统PSTN的网间互联
        3.2.3 INTERNET网间互联
        3.2.4 NGN的网间互联
    3.3 NGN对互联制度带来到的挑战
        3.3.1 市场结构和管制制度框架
        3.3.2 分组交换对收费模式的影响
        3.3.3 网业分离、分层互联
        3.3.4 业务质量保证(QoS)
        3.3.5 成本结构和成本原则
第四章 通信网间互联市场有效性及管制需求
    4.1 网间互联(Interconnection)与接入(Access)
        4.1.1 网间互连(Interconnection)和互通(Inter-working)
        4.1.2 接入(Access)
    4.2 传统电话网的网间互联模式
        4.2.1 根据地理范围划分的三种互联模式
        4.2.2 根据接入需求划分的互联模式
        4.2.3 根据互联双方关系和结算模式划分的互联模式
    4.3 传统电话网间互联管制需求分析
        4.3.1 终接垄断
        4.3.2 非合作定价和合谋定价
        4.3.3 政策含义
    4.4 互联网IP互联模式
        4.4.1 互联网互联模式发展简要回顾
        4.4.2 互联网网间互联模型
        4.4.3 Internet-电信网的互联:本地环路的接入
        4.4.4 互联网互联市场的有效性和管制需求
第五章 NGN网间互联及管制实践压力
    5.1 国际全IP网络互联的新模式
        5.1.1 GSMA的IPX互联模式
        5.1.2 i3论坛的互联模式
    5.2 国内层面的NGN互联
        5.2.1 NGN互联的关键问题
        5.2.2 当前的互联模式及发展趋势
    5.3 管制实践面临的压力
第六章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框架
    6.1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
        6.1.1 区域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6.1.2 国家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6.2 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模式选择
        6.2.1 事前管制模式
        6.2.2 事后管制模式
        6.2.3 混合管制模式
    6.3 管制机构在互联互通中的作用
        6.3.1 制定指导规则,作为互联双方谈判的基础
        6.3.2 制定默认网间互联安排
        6.3.3 对未能达成一致的谈判进行协调
        6.3.4 提供完成网间互联的激励
    6.4 电信网间互联的基本框架
    6.5 NGN时代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问题
        6.5.1 过早管制介入可能带来风险
        6.5.2 增加套利的风险
        6.5.3 是否需要继续保障任意(any-to-any)互联
        6.5.4 管制的确定性
        6.5.5 NGN互联管制制度调整政策建议
第七章 NGN互联管制经验分析
    7.1 美国的经验
        7.1.1 美国NGN的发展
        7.1.2 美国IP网间互联管制
        7.1.3 美国互联支付方式的改革
        7.1.4 美国互联管制经验的总结
    7.2 欧洲经验
    7.3 英国的经验
        7.3.1 英国的21世纪网络(21CN)
        7.3.2 英国下一代网络的互联管制措施
        7.3.3 英国的互联支付方式
        7.3.4 英国NGN互联管制的经验总结
    7.4 德国关注的NGN互联问题
    7.5 英美两国互联管制经验对比分析
第八章 NGN时代的网间互联管制
    8.1 轻手管制还是严格管制
        8.1.1 一个轻手管制模型
        8.1.2 离网成本定价(Off-net-pricing)原则
    8.2 有效的互群管制制度
        8.2.1 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
        8.2.2 对我国互联管制制度评价
    8.3 构建一个建立有效管制制度的机制
        8.3.1 简化并明确互联管制目的
        8.3.2 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的方法
        8.3.3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
        8.3.4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机制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异构无线网络融合中的多目标优化与移动IP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
    1.2 课题的来源
    1.3 本文的工作
    1.4 本文的结构
第二章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模式与资源管理
    2.1 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标准
        2.1.1 WLAN技术
        2.1.2 移动通信技术2G/3G
        2.1.3 WiMAX技术
        2.1.4 几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2.2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模式
    2.3 异构无线资源管理
        2.3.1 公共无线资源管理CRRM
        2.3.2 联合无线资源管理JRRM
        2.3.3 无线资源管理的数学方法
    2.4 端到端重配置技术
第三章 异构无线网络资源的多目标优化
    3.1 异构多模终端的接入选择功能
        3.1.1 异构多模终端的功能架构
        3.1.2 异构终端网络选择的流程
    3.2 模糊多目标决策理论
        3.2.1 多目标决策问题概述
        3.2.2 AHP算法
    3.3 基于业务类型的异构无线网络选择
        3.3.1 无线通信中的业务类型
        3.3.2 异构无线网络选择模型
        3.3.3 仿真及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动IP技术的研究与仿真
    4.1 移动IP的工作机制
        4.1.1 移动IPv4的工作机制
        4.1.2 移动IPv6的工作机制
    4.2 移动IP的切换技术
        4.2.1 基本移动IPv6的切换
        4.2.2 分层移动IPv6的切换
        4.2.3 快速移动IPv6的切换
        4.2.4 快速分层移动IPv6的切换
    4.3 移动IP切换仿真实验
        4.3.1 NS-2仿真工具简介
        4.3.2 移动IP相关模块介绍
        4.3.3 仿真场景建立
        4.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与成果
    5.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软交换系统与IMS系统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序言
    1.1 电路交换技术概述
    1.2 分组交换技术概述
    1.3 NGN 理想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软交换与 IMS 的概念
    2.1 软交换思想
    2.2 软交换技术的概念
    2.3 IMS 概念的引入
    2.4 软交换与 IMS 概念引入的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络架构
    3.1 软交换系统网络体系架构
        3.1.1 边缘接入层
        3.1.2 控制层
        3.1.3 业务应用层
        3.1.4 核心传送层
    3.2 软交换系统组网结构
        3.2.1 接入端局组网
        3.2.2 核心网络组网
        3.2.3 软交换网络组网方式的演进
    3.3 IMS 系统网络体系架构
        3.3.1 接入层
        3.3.2 承载层
        3.3.3 应用层
        3.3.4 控制层
    3.4 IMS 系统组网结构
        3.4.1 IMS 漫游方式组网
        3.4.2 IP 漫游方式组网
        3.4.3 与非 IP 网络的互连
    3.5 软交换系统与 IMS 系统网络架构的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协议
    4.1 网络协议概述
    4.2 信令协议
        4.2.1 H.323 协议
        4.2.2 H.248 协议
        4.2.3 SIP 协议
        4.2.4 软交换系统中的网间互联协议
        4.2.5 软交换机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协议
        4.2.6 IMS 应用服务器的协议
    4.3 媒体协议
        4.3.1 媒体流传送
        4.3.2 编解码协议
    4.4 传送协议
    4.5 接入安全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业务实现
    5.1 软交换系统业务需求
    5.2 IMS 系统业务需求
    5.3 传统语音业务的实现
        5.3.1 H.248 协议基本通话业务实现
        5.3.2 SIP 协议基本通话业务实现
        5.3.3 IMS 网络的基本通话业务
        5.3.4 主叫显示业务的实现
        5.3.5 彩铃业务实现
        5.3.6 智能呼叫业务实现
    5.4 传统增值业务的实现
        5.4.1 窄带数据业务实现
        5.4.2 主叫限制业务实现
        5.4.3 呼出限制业务实现
        5.4.4 呼叫前转业务实现
        5.4.5 呼叫等待业务实现
        5.4.6 呼叫保持业务实现
        5.4.7 会议电话业务实现
    5.5 新业务的引入与实现
        5.5.1 视频呼叫业务实现
        5.5.2 即时短消息业务实现
        5.5.3 消息定制业务实现
    5.6 软交换系统与 IMS 系统业务实现的差异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兼容终端的可行性
    6.1 实现平台
        6.1.1 终端设备硬件平台
        6.1.2 终端设备软件平台
        6.1.3 终端设备网络环境
    6.2 设计目标
    6.3 兼容性分析
        6.3.1 传送网络兼容性分析
        6.3.2 信令兼容性分析
        6.3.3 媒体兼容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兼容终端设计与实现
    7.1 软件系统架构
    7.2 VOIP 模块设计
        7.2.1 SIP 协议栈
        7.2.2 信令适配层
        7.2.3 DSP/SLIC 芯片驱动程序
        7.2.4 媒体适配层
        7.2.5 呼叫控制子模块
        7.2.6 配置子模块
    7.3 VOIP 功能实现
        7.3.1 系统实现要点
        7.3.2 GPON 相关实现要点
        7.3.3 SIP 事务流程实现
        7.3.4 呼叫控制功能实现
        7.3.5 媒体功能实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终端功能验证
    8.1 基本功能验证
    8.2 软交换网络互通
        8.2.1 注册有效期协商问题
        8.2.2 Keep Alive 机制问题
        8.2.3 主叫号码隐藏的实现
        8.2.4 用 SIP INFO 消息传送 DTMF 信息的实现
    8.3 IMS 网络互通
        8.3.1 P-CSCF 与 S-CSCF 地址问题
        8.3.2 认证 ID 长度问题
        8.3.3 主被叫都被要求代理认证问题
        8.3.4 预置条件协商问题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
    9.1 主要结论
        9.1.1 软交换和 IMS 系统
        9.1.2 兼容终端
    9.2 研究展望
        9.2.1 对于软交换系统和 IMS 系统的展望
        9.2.2 兼容终端研发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英文缩略语表
附录 2:符号与标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8)移动IPV6切换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移动IPV6 及乒乓切换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关于移动IPV6 及乒乓切换的研究进展
        1.2.3 MPLS 技术及其与移动 IPV6 结合的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移动 IPV6 关键技术分析
    2.1 移动 IP 与移动 IPV6
        2.1.1 移动 IP
        2.1.1.1 移动 IP 的工作原理
        2.1.1.2 移动 IP 切换过程简介
        2.1.1.3 移动 IP 技术的优势
        2.1.1.4 移动 IP 技术的不足
        2.1.2 移动 IPV6 基本协议
        2.1.2.1 IPV6 中的移动性相关特性
        2.1.2.2 移动 IPV6 工作原理
        2.1.2.3 移动 IPV6 主要操作过程
        2.1.2.4 移动 IPV6 中的切换概述
        2.1.2.5 新消息与新选项
        2.1.2.6 移动 IPV6 存在的问题
        2.1.2.7 移动 IPV6 切换优化技术概述
        2.1.2.8 MIPV6 与MIP 的比较
    2.2 移动 IPV6 快速切换方案
        2.2.1 关键概念
        2.2.2 新消息与切换过程
        2.2.3 切换性能分析
        2.2.4 存在的问题
    2.3 移动 IPV6 层次管理方案
        2.3.1 关键概念
        2.3.2 MAP 选项格式
        2.3.3 切换过程
        2.3.4 切换性能分析
    2.4 层次移动 IPV6 的快速切换
        2.4.1 关键概念
        2.4.2 切换过程
        2.4.3 切换性能分析
    2.5 几种切换方案的比较与局限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双向隧道的快速移动 IPV6
    3.1 引言
    3.2 基于PAR-NAR 双向隧道转发机制的乒乓切换思想
        3.2.1 乒乓切换
        3.2.2 基于 PAR-NAR 双向隧道转发机制的乒乓切换
    3.3 基于乒乓效应的预测式快速移动 IPV6(P-FMIPV6-PP)
        3.3.1 预测式快速移动IPV6
        3.3.2 问题定义
        3.3.3 P-FMIPV6-PP 细节
        3.3.3.1 主要思想
        3.3.3.2 TM 报头的定义
        3.3.3.3 PAR 隧道状态表
        3.3.3.4 改进的操作流程
        3.3.3.5 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
        3.3.4 与反应式的兼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双向隧道的快速移动IPV6 层次移交管理方案
    4.1 引言
    4.2 FHMIPV6 性能分析
    4.3 基于乒乓切换的快速层次移动IPV6
        4.3.1 FHMIPV6-PP 体系结构
        4.3.2 FHMIPV6-PP 细节
        4.3.3 与FHMIPV6 的兼容性
        4.3.4 FHMIPV6-PP 与FHMIPV6 的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实验与分析
    5.1 NS-2 简介
    5.2 模拟场景
    5.3 关键 TCL 脚本
    5.4 实验结果分析
        5.4.1 数据采集
        5.4.2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PLS 与移动IPV6 融合的预测式快速切换方案
    6.1 MPLS 技术概述
        6.1.1 MPLS 基本概念
        6.1.2 MPLS 工作原理
        6.1.3 MPLS 网络体系结构
        6.1.3.1 节点结构
        6.1.3.2 标签与转发等价类(FEC)
        6.1.3.3 标记交换路由器(LSR)与标记边缘交换路由器(LER)
        6.1.3.4 标签分发协议 LDP
        6.1.3.5 标记交换路径 LSP 的形成
        6.1.3.6 数据分组在 LSP 上的传输
        6.1.4 MPLS 技术特点及优势
    6.2 MPLS 与移动IPV6 的结合技术
        6.2.1 MPLS 支持移动IPV6 的网络结构
        6.2.1.1 基本移动MPLS
        6.2.1.2 分级移动MPLS
        6.2.1.3 微蜂窝移动 MPLS
        6.2.2 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
    6.3 预测式切换方案
        6.3.1 主要思想
        6.3.2 网络拓扑结构
        6.3.2.1 域内 MAP 的切换
        6.3.2.2 域间 MAP 的切换
        6.3.3 预测信息
        6.3.4 改进的 LSP 及双播
        6.3.4.1 改进的LSP
        6.3.4.2 双播
        6.3.5 预测式MPLS 移交切换算法
        6.3.6 预测式移动MPLS 切换流程
        6.3.7 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
        6.3.8 仿真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摘要
ABSTRACT
致谢

(9)电信网络和谐演进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电信网络演进研究现状
        1.2.2 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电信网络概念与演进轨迹
    2.1 电信网络概念
        2.1.1 电信网络价值的经济学特性
        2.1.2 传统的电信网络和电信业务概念
        2.1.3 电信网络二象模型
        2.1.4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概念
    2.2 物理网络演进轨迹
        2.2.1 物理网络组成的界定
        2.2.2 传送网的演进
        2.2.3 交换网的演进
        2.2.4 接入网的演进
        2.2.5 移动网的演进
        2.2.6 智能网、软交换与IMS
    2.3 价值网络演进轨迹
        2.3.1 互联网接入业务由窄带向宽带化发展
        2.3.2 话音业务需求由固定转向移动化
        2.3.3 移动数据业务替代话音业务成为电信业务收益的显着增长点
        2.3.4 融合业务将替代传统业务成为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关键引擎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耗散结构模型及条件
    3.1 耗散结构理论基础
        3.1.1 熵原理
        3.1.2 耗散结构的基本思想及应用领域
        3.1.3 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
    3.2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耗散结构模型
    3.3 电信网络演进的开放性
        3.3.1 电信网络演进的外开放性
        3.3.2 电信网络演进的内开放性
    3.4 电信网络演进的远离平衡态
        3.4.1 远离平衡态的意义
        3.4.2 电信网络远离平衡态的特征
    3.5 电信网络演进的非线性
        3.5.1 线性与非线性
        3.5.2 电信网络非线性作用
    3.6 电信网络演进的涨落
        3.6.1 涨落的涵义
        3.6.2 电信网络涨落的影响因素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动力
    4.1 协同学理论基础
        4.1.1 不稳定性原理
        4.1.2 支配原理
        4.1.3 序参量原理
        4.1.4 协同学的基本方法
    4.2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序参量
        4.2.1 五行理论概述
        4.2.2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五行生克模型
        4.2.3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序参量模型
    4.3 电信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
        4.3.1 电信网络的复杂性
        4.3.2 复杂网络理论概述
        4.3.3 有效话务量分布的无标度性
        4.3.4 关于电信网络无标度性的思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内部机制
    5.1 CAS 理论基础
        5.1.1 CAS 理论的基本概念
        5.1.2 CAS 理论的核心思想
        5.1.3 Agent 基本模型的建立步骤
    5.2 AGENT 生成机制
        5.2.1 Agent 的设计
        5.2.2 Agent 的类与继承
    5.3 聚集与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关系
    5.4 电信网络的同类聚集路径
    5.5 电信网络的异类聚集路径
        5.5.1 异类聚集路径构建的两种方式
        5.5.2 电信运营“大商场”模式
    5.6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层次模型
        5.6.1 组合网络层
        5.6.2 融合网络层
        5.6.3 协同网络层
        5.6.4 混沌网络层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东北地区“十一五”电信网络发展规划
    6.1 电信网络演进条件
        6.1.1 PHS 网络演进条件
        6.1.2 固话网络演进条件
        6.1.3 移动通信网络演进条件
        6.1.4 数据网络演进条件
    6.2 电信业务预测方法
        6.2.1 固话业务预测方法
        6.2.2 移动通信业务预测方法
        6.2.3 数据业务预测方法
    6.3 电信业务预测结果
        6.3.1 固话业务预测结果
        6.3.2 移动电话业务预测结果
        6.3.3 数据业务预测结果
    6.4 电信网络聚集路径
        6.4.1 固话网络聚集路径
        6.4.2 移动通信网络聚集路径
        6.4.3 数据网络聚集路径
        6.4.4 干线传送网络聚集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摘要
Abstract

四、IP技术的新进展及网络演进——Internet的发展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本地移动IP承载网关于核心网的承载研究[D]. 庄皓.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5)
  • [2]IPv6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和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国际竞争和电信运营商视角[D]. 徐玉明.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3]我国三网融合问题及对策研究[D]. 陈兰.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4]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D]. 黄秀清.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1)
  • [5]异构无线网络融合中的多目标优化与移动IP技术的研究[D]. 孙阳.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6]浅谈NGN网络新业务的类型和典型应用[J]. 郭强.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10)
  • [7]软交换系统与IMS系统的比较分析[D]. 傅继利. 上海交通大学, 2008(10)
  • [8]移动IPV6切换优化技术研究[D]. 贾宗璞. 吉林大学, 2008(11)
  • [9]电信网络和谐演进机理研究[D]. 王勇. 吉林大学, 2008(12)
  • [10]未来信息通信网络中的数字集群与应急联动通信发展策略思考[J]. 陈如明. 邮电设计技术, 2008(01)

标签:;  ;  ;  ;  ;  

IP技术与网络演进新进展——互联网发展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