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公共基础设施教育项目财务管理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公共基础设施教育项目财务管理办法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教育项目工程财务管理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谢璨夷[1](2019)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项目制治理研究 ——以M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领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展现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到乡村振兴的清晰脉络。2018年“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意见中提出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以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由此可见,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为探索政府如何保障农村基础设施有效供给,尝试提出“项目制治理”的概念,将项目制治理运用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中。在考察广西省M县多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状况后,梳理划分出项目制治理的两种运作形式,即输入型供给方式和回应型供给方式两种供给方式,并揭示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及特点。从决策机制、主体关系、供给偏好三个方面比较两种供给方式从“输入”到“回应”的转换逻辑。结合实地调研的典型案例,描述项目制治理在实践中的具体运作过程、特点,并通过村民与基层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满意度测量项目制治理的供给效率。进一步探讨项目制治理运用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原因,并从健全需求表达制度建设、完善资金保障体系、提升供给工作效率、设计阶段性供给方案四个维度,提出项目制治理有效保障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优化路径。

高丹[2](2019)在《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政公用事业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准公共产品,其公共性和市场性属性交织,产业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错综复杂,公用事业领域的深化改革问题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和难点。伴随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更广泛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如何处理好这一领域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做到引得进、干得好,即如何激励社会资本规范投资、自主运行、高效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文章梳理了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明确市场化改革进程减慢这一现实,成为本文的研究初衷;在概述激励性规制理论与实践的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其中的理论争议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文章始终以中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实例为论据,以多学科理论为支撑,坚持公共管理学研究范式,探讨激励性规制在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机制建构、工具选择及现实应用等问题,描绘出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的博弈和合作关系。文章运用信息经济学解释市政公用事业何以需要运用激励性规制;运用机制设计理论和合同治理理论阐释激励性规制的机制设计问题;借助政策工具理论展现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现有可供选择的工具,以及工具的合理配置问题。以政策评估理论为基础介绍政府规制领域常用的评估方式;最终本文选择目前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绩效评估模式,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的公共道路工程特许经营作为评估样本,通过大量调研和资料整理,对激励性规制的实践应用状况展开评估检验。文章认为激励性规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政府规制机构要重视激励性规制的制度化建设,拓宽工具选择空间,科学评估市场化改革成效,正面引导企业规范经营。科学合理的运用激励性规制,切实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高速发展和运行效率,为规制双方建构更加融洽的合作环境提供坚实的制度平台。

赵会[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村扶贫研究》文中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小康建成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志性指标,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指出,东部和中部地区总体上如期脱贫不成问题,西部地区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突出的短板。改革开放以来至2017年,广西已有3107万人脱贫,脱贫成效显着。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村扶贫的基本经验,有助于为广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小康建成,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理论参考,为西部地区农村扶贫提供经验借鉴。本文根据中国阶段性扶贫目标与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的相关性,把改革开放以来的广西农村扶贫历程划分为总体小康建设、全面小康建设和全面小康建成三个阶段。分别从各个阶段的广西农村贫困问题、扶贫政策的演变、扶贫实践的展开、取得的扶贫成就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村扶贫的基本经验:一是以中国特色减贫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扶贫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立场、开发式的扶贫方针和精准扶贫方略。二是走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分阶段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扶贫目标,出台有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政策,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开展专项扶贫。动员全社会参与,凝聚各方力量。三是坚持符合广西实际的农村减贫政策,一方面因地制宜落实中央减贫政策,另一方面有的放矢出台广西减贫政策。四是开展有广西特色的农村扶贫实践,针对区域性人地矛盾实施移民搬迁,利用广东对口帮扶组织劳务输出,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开展产业扶贫,运用大会战方式解决区域贫困。

陆晓凤[4](2018)在《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消除贫困人口是我国各级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较大的成就,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精准脱贫、脱贫攻坚的政策文件。国家规定14个连片特困地区,用区域发展带动减贫。另一方面,开始完善对贫困人口的识别机制,开展摸清贫困人口底数、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的精准扶贫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做到真实,真扶贫、扶真贫。因而,消除贫困人口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广西是全国连片特困省份较为集中的地区,广西的精准脱贫状况直接影响着2020年全国是否能够如期实现全部脱贫目标。面对贫困人口多,贫困人口基数大,面积广的艰巨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脱贫攻坚尤为重要,必须加大精准脱贫政策执行力度,优化强化政策执行的精准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本论文主要针对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过程收到的成效、出现的困境以及如何更好地优化强化政策执行力度进行研究。论文主要从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的困境及对策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的扶贫研究进行了梳理,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等理论基础进行分析,融入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和精准脱贫过程当中,阐述广西精准脱贫的现状,从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以及中央对广西精准扶贫的政策倾向和广西自己根据中央文件要求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的符合本省的精准脱贫政策。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法等,从政策本身、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目标群体以及政策执行环境几个方面对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的困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广西的贫困人口基数大、面积广,政策针对性不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贫困人口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缺乏对政策执行的认同感,政策宣传方式单一等是阻碍了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的主要原因。本论文从增强贫困人口对政策本身的认同感,并积极提升贫困人口的教育劳动技能,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广农特色产品,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激活贫困地区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沈洋[5](2018)在《辽宁省政府经管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根结在于计量体系的失准。一方面,计量观念与计量方法不合理。过分依赖交易的历史价值,而忽视资产的时空流动和公共性,致使核算标准过于偏狭,统计的口径也十分混乱;另一方面,现有的预算会计制度将自然资源、储备物资等政府经管资产挡在门外。大部分政府经管资产的价值量变动和管理、使用情况等“关键财务信息”无法由政府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显然容易造成管理疏漏,推高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也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务院、财政部于2015年起,开始在全国试点推行政府资产报告工作。其中,“政府经管资产”的系统化、专门化、规范化管理和计量成为重中之重。本研究拟以辽宁省的政府经管资产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旨在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发现其管理体制运行的瓶颈、分析这些疑难产生的原因,并在借鉴他省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优化策略与保障实施措施。当然,这些工作都需要建立在完备的“政府经管资产”的概念分析之上:预算会计制度未兼容“政府经管资产”的根源便在于传统资产观念的狭隘性;本研究将指明,“政府经管资产”是“政府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产报告的重要维度,更是政府会计核算的必要口径之一。具体来看,通过研究得知,辽宁省在政府经管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碎片化”、预算会计制度“效能脱钩”、经管资产计量困难重重、资产负债表“碎片化”和“静态化”等方面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完备管理框架的缺失、统一管理组织的缺位和政府会计核算体系的羸弱。为了探索上述问题的解决之道,本研究在综合借鉴湖南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区的政府经管资产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在恰当的理念和原则指导下开展政府经管资产管理工作。这些原则包括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原则以及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第二,设立专门的政府经管资产管理机构,建构科学、合理的政府经管资产横纵管理体制;第三,完善政府经管资产会计核算和报告的管理技术细节,如统一填报口径、实行卡片登记和动态管理、设立经管资产报告的网络平台等。

奉海春[6](2017)在《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多层次制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国家的兴衰成败与水利密切相关,水利在国家治理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我国虽然转变了传统农田小水利治理的观念、构建了多元共同参与的农田小水利治理体制和建立了多种农田小水利治理机制,但是仍然无法解决当前农田小水利工程的迅速恶化、应对极端环境的能力低下、农用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等治理问题。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可持续依赖于完善的制度体系,因此揭示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制度根源是解决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基础。农田小水利治理是在多个制度层次的约束下实现的,从多层次制度之间关系的视角来探寻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多层次制度嵌套理论和水资源治理理论,为理顺农田小水利治理与其制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现实状况和我国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具体实践,本文认为农田小水利治理是在多个治理层次上展开的,即宪政治理层次、集体选择层次和操作层次,与治理层次相对应的是宪政制度、集体选择制度和操作制度等三个制度层次。本文归纳了每个治理层次上影响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四个要素,即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农田小水利治理主体、农田小水利治理权和农用水权,并在理顺以上四个个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以农田小水利治理各制度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个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制度分析框架。首先,基于分析框架,本文借助来自广西的桂北Y村横岭渠、桂南L农民用水户协会、桂北H水库等三个农田小水利治理典型案例,分析了农田小水利治理三个制度层次及其相互关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是一个由宪政制度、集体选择制度、操作制度等三个制度层次之间相互制约而成的制度体系。其中,宪政制度规范着基层政府的农田小水利行政治理权和农用水所有权,而且基层政府的行政治理权保障着其农用水所有权;集体选择制度规范着村社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和私商等供水组织的管理权和供水权,而且供水组织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操作制度规范着用水户参与与监督农田小水利治理的权利和用水权,而且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着其用水权。二是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宪政制度、集体选择制度和操作制度之间存在着制约关系,即宪政制度制约着集体选择制度,集体选择制度制约着操作制度。宪政制度、集体选择制度和操作制度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决定了,宪政制度所规范的基层政府行政治理权和农用水所有权分别制约着集体选择制度所规范的供水组织的管理权和供水权,集体选择制度所规范的供水组织管理权和供水权分别制约着操作制度所规范的用水户的参与权与监督权和用水权。三是农田小水利治理各制度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形成了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农田小水利治理各制度层次之间在具体治权上的制约关系,形成了 一个有关农田小水利和农用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治理、保护和节约等管理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结构——“治权结构”;而农田小水利各制度层次之间在具体农用水权上的制约关系,则构成了一个反映人们在农用水资源用益中的权利义务结构——“农用水权结构”。而农田小水利治权与农用水权之间的保障关系决定了农田小水利“治权结构”与“农用水权结构”之间的保障关系,并有机形成了一个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结构——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其次,本文以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各制度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形成的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为基础,以Y村横岭渠、桂南C县X镇的L农民用水户协会、桂北Q县西北角S村H水库等三个典型案例为分析对象,揭示了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制度逻辑:一是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即对村社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和私商等供水组织管理权的界定模糊;二是村社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和私商等供水组织的管理权模糊导致农田小水利治理各制度层次之间制约关系的断裂,致使治权结构陷入不稳定的状态;三是农田小水利治权结构的不稳定,弱化了农田小水利治理主体的治权对其农用水权的保障,即政府行政治理权无法保障其农用水所有权、供水组织的管理权难以保障其供水权、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无法保障其用水权,进而导致农田小水利治理陷入困境。最后,本文针对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制度逻辑,根据研究的结论和未来农田小水利治理的需要,提出了着眼于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整体性、立足于制度之间的制约关系建设、以农田小水利的管理权为切入点的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完善思路。具体的完善策略是需要宪政制度上转变政府职能;而集体选择制度则需要进一步明确村社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和私商等供水组织的农田小水利管理权,以理顺供水组织管理权与政府行政治理权的内在制约关系;操作制度上着眼于保障用水户的用水权,需要构建旨在优化公共资源分配机制、融资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仲裁机制和制裁机制的协作机制、运作机制和参与机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7](2005)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认为 各市、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自治区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5年,"要集中力量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分别为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工程、实施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实施基层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民族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贫困地区移民搬迁安置试点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解困工程、实施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实施城乡基层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建设工程、实施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实施城镇居民安居工程。为落实这一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分别制定了为民办好十件实事的实施方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8](2002)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桂政办发[2002]38号各地区行署,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二年三月十八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桂发[2001]25号)精神,规范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9](2002)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认为桂政办发[2002]39号各地区行署,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全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项目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二○○二年三月十八日全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桂发[2001]25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

陈丹[10](2021)在《广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我国频繁发生强对流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气象灾害已成为制约经济建设、生态坏境及社会公共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广西由于受到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雷电灾害发生的概率高、造成的损失大,而农村地区的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尚未完善,一旦发生雷击灾害,将会给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对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为了减少雷电灾害给广西农村经济及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有必要开展广西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防御对策研究。本研究基于雷电监测定位资料、雷电灾害汇编资料、雷电日数等气候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查阅、数理统计以及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广西雷电灾害及累计受损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开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的实证分析和调查研究,探讨了广西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的主要成因、雷电灾害的类型和危害,论述了广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农村自然雷电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与雷电灾害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每年的4-9月,是广西农村雷电活动的高发期,也是广西农村地区雷电灾害事故高发的时段;雷电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我国雷电灾害高发的地区,其中农村雷灾数占总灾数的70%;在雷击导致人员伤亡数量上,农村远超城市,占总伤亡数的85%以上;(2)分析了广西农村地区常见的雷击事故的起因及存在的问题后,发现主要原因是农民雷电灾害防御意识不强,缺乏雷电防护方面的科学知识;雷电灾害防御风险管理不善,缺乏有效和及时的联络机制;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缺乏科学的雷电防护措施;受到诸多原因的影响或限制,很多农村住房和公共建(构)筑物没有进行科学选址。研究结果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可为广西农村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结论:广西农村地区雷灾事故多、灾害损失大、人员伤亡严重,应作为当前防雷工作的重点;广西要在农村地区加强雷电灾害防御的科学宣传、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雷长远规划、加强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等防雷措施和建议。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教育项目工程财务管理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教育项目工程财务管理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项目制治理研究 ——以M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研究
        1.3.2 关于项目制的研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局限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局限
第二章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项目制治理的理论分析
    2.1 项目制治理理论的论述
        2.1.1 项目制的概念
        2.1.2 项目制与治理的关系
        2.1.3 项目制治理理论的内涵
    2.2 项目制治理的分析框架
        2.2.1 项目制治理的理念
        2.2.2 项目制治理的方式
        2.2.3 项目制治理的评价
        2.2.4 项目制治理的优化
    2.3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与项目制治理的关系
        2.3.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影响政府供给行为的选择
        2.3.2 项目制治理是实现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有效方式
第三章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项目制治理的运作方式及其选择
    3.1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项目制治理的两种形式
    3.2 输入型供给方式
        3.2.1 输入型供给方式的生成逻辑
        3.2.2 输入型供给方式的特点
    3.3 回应型供给方式
        3.3.1 回应型供给方式的生成逻辑
        3.3.2 回应型供给方式的特点
    3.4 供给方式从“输入”向“回应”的逻辑转换
        3.4.1 决策机制: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变
        3.4.2 主体关系:从单向度输入到多边互动
        3.4.3 供给偏好:从政府偏好到以村民偏好为导向
    3.5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项目制治理方式的选择
第四章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项目制治理的实证分析
    4.1 M县基本情况介绍
        4.1.1 数据来源
        4.1.2 区域概况描述
        4.1.3 农村基础设施财政资金投入情况
    4.2 输入型供给方式
        4.2.1 输入型供给方式案例介绍
        4.2.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4.2.3 输入型供给方式的运作过程
        4.2.4 输入型供给方式的运作特点
    4.3 回应型供给方式
        4.3.1 回应型供给方式案例介绍
        4.3.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4.3.3 回应型供给方式的运作过程
        4.3.4 回应型供给方式的运作特点
    4.4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满意度分析
        4.4.1 村民对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满意度
        4.4.2 基层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满意度
第五章 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制治理存在的困境及其成因
    5.1 项目制治理存在的困境
        5.1.1 部门分管难以形成合力
        5.1.2 未能解决村民最迫切的需求
        5.1.3 项目建设金额标准低
        5.1.4 基层干部在项目建设中身心俱疲
    5.2 项目制治理面临困境的成因
        5.2.1 项目整合性运作机制的不完善
        5.2.2 政绩导向下的农村基础设施供需脱节
        5.2.3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5.2.4 基层干部工作压力繁重
第六章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中项目制治理的优化路径
    6.1 健全需求表达和组织回应的制度建设
        6.1.1 搭建公众需求表达平台
        6.1.2 完善地方政府供给决策机制
        6.1.3 确认村庄基础设施供应的优先次序
    6.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体系
        6.2.1 加大财政资金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6.2.2 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管理
        6.2.3 推动县乡特色产业的发展
    6.3 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的路径
        6.3.1 构建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
        6.3.2 明确基层干部的工作范围与职责
        6.3.3 利用社会力量协同开展公共事务治理
    6.4 根据发展阶段设计供给方案
        6.4.1 确保生存型村庄基础设施的全面供给
        6.4.2 实现发展型村庄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
        6.4.3 推进福利型农村基础设施的综合供给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社会调查访谈编号说明
附录2: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项目制治理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3: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项目制治理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评价
第二章 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的内生需求
    第一节 提高规制效率的显性需求
    第二节 规避信息不对称的隐性需求
    第三节 达到“良好的规制”发展需求
第三章 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的机制设计
    第一节 机制设计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机制设计的基本目标
    第三节 机制设计的主要原则
    第四节 机制设计的核心要点
第四章 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的工具选择
    第一节 激励性规制工具选择的类别
    第二节 激励性规制工具选择的依据
    第三节 激励性规制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的评估模式
    第一节 政策评估模式的知识基础
    第二节 规制评估模式的主要类别
    第三节 激励性规制评估模式建构
第六章 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的实践评估
    第一节 实践评估的设计背景
    第二节 实践评估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实践评估的综合评判
    第四节 规制行为主客体综合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绩效考核相关表格
    表格1: 总表
    表格2: 2014-2016年南宁市公共道路工程特许经营绩效考核指标表
    表格3: 2014-2016年南宁市公共道路工程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指标表
    表格4: 特许经营过程中部分工程项目情况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村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关于贫困标准与扶贫阶段的概述
        (一)贫困标准
        (二)扶贫阶段划分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总体小康建设阶段广西农村扶贫变迁(1978-2000 年)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广西农村贫困概况
        (一)存在普遍贫困问题
        (二)存在老少边山区域贫困问题
    二、总体小康建设阶段广西农村扶贫政策演变
        (一)救济式扶贫政策(1978-1984 年)
        (二)开发式扶贫政策(1984-1994 年)
        (三)落实“八七”扶贫政策(1994-2000 年)
    三、总体小康建设阶段广西农村扶贫实践
        (一)专项扶贫
        (二)社会扶贫
        (三)国际帮扶
    四、总体小康建设阶段广西农村扶贫成就
第三章 全面小康建设阶段广西农村扶贫开发(2001-2010 年)
    一、全面小康建设背景下广西农村贫困问题
        (一)巩固温饱的任务艰巨
        (二)贫困地区的发展滞后
        (三)扶贫面临新的挑战
    二、全面小康建设阶段广西农村扶贫政策
        (一)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
        (二)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政策
        (三)社会扶贫和参与式扶贫政策
    三、全面小康建设阶段广西农村扶贫行动
        (一)专项扶贫
        (二)社会扶贫
    四、全面小康建设阶段广西农村扶贫成果
第四章 全面小康建成阶段广西农村脱贫攻坚(2011 年至今)
    一、全面小康建成背景下广西农村贫困问题
        (一)贫困人口多群众增收困难
        (二)老少边山特困问题突出
        (三)贫困群体需求与扶贫之间存在矛盾
    二、全面小康建成阶段的广西农村脱贫政策
        (一)“十二五”期间的广西农村脱贫政策
        (二)“十三五”以来的广西农村脱贫政策
    三、全面小康建成阶段的广西农村脱贫行动
        (一)“十二五”期间的广西农村脱贫行动
        (二)“十三五”以来的广西农村脱贫行动
    四、全面小康建成阶段的广西农村脱贫成效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村扶贫的基本经验
    一、以中国特色减贫理论为指导
        (一)坚持共同富裕的扶贫目标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立场
        (三)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四)坚持精准扶贫方略
    二、走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扶贫目标
        (二)出台利于贫困地区和人口的政策
        (三)坚持普惠和特惠政策相结合
        (四)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
        (五)动员全社会参与
    三、坚持符合广西实际的农村减贫政策
        (一)因地制宜落实中央减贫政策
        (二)有的放矢出台广西减贫政策
    四、开展有广西特色的农村减贫实践
        (一)针对区域性人地矛盾实施移民搬迁
        (二)利用广东对口帮扶组织劳务输出
        (三)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开展产业扶贫
        (四)运用大会战方式解决区域贫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的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路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路径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贫困
        二、反贫困
        三、精准脱贫
        四、政策执行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政策阐述
        一、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二、福利经济学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三、精准扶贫思想提出与阐述
第三章 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的历程分析
        一、国家扶贫政策的回顾
        二、中央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主要政策
        三、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历程的回顾
    第二节 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取得的成就分析
        一、全国精准脱贫现状分析
        二、广西精准脱贫现状分析
第四章 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第一节 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本身的问题
        一、政策目标的定位不准
        二、政策执行程序不科学
    第二节 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主体的困境
        一、政策执行主体与制定者的知识素养差异较大
        二、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沟通障碍
    第三节 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目标群体的困境
        一、个体脱贫需求难以保障
        二、贫困人口主动脱贫积极性不高
    第四节 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环境的困境
        一、扶贫开发环境基础薄弱
        二、政策宣传和执行难以深入
        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第五章 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过程中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本身的分析
        一、政策目标针对性不强
        二、政策执行方式的局限性
    第二节 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主体的分析
        一、政策执行主体与制定者的认识偏差
        二、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协同性不强
    第三节 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目标群体的分析
        一、目标群体的基数较大
        二、目标群体对政策执行缺乏认同感
        三、目标群体缺乏参与政策制定机制
    第四节 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环境的分析
        一、自然环境相对恶劣
        二、人文环境较为复杂
        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第六章 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完善精准脱贫的政策
        一、制定相关的精准脱贫法律法规
        二、加强政府的上层领导和政策导向
        三、建立健全精准脱贫的监督和保障机制
    第二节 明确政策执行主体的职责
        一、设计合理的管理机构
        二、强化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
        三、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三节 提高目标群体对精准脱贫政策的认同感
        一、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二、提升目标群体对精准脱贫政策的认可度
        三、号召目标群体参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第四节 有效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一、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
        二、加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
        三、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文化
        四、加大精准脱贫政策的宣传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5)辽宁省政府经管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实证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创新点
        (一) 提出了比较完备的政府经管资产概念
        (二) 提出了辽宁省政府经管资产管理横纵管理体制的建构方案
第二章 政府经管资产概述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政府经管资产的概念
        (一) 界定“政府经管资产”的两个前提性问题
        (二) “政府经管资产”的概念
        (三) “政府经管资产”的概念辨析
    二、政府经管资产管理的内容及特殊性
        (一) 政府经管资产管理的内容
        (二) 政府经管资产管理的特殊性
    三、“政府经管资产”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公共产品理论
        (二) 外部性理论
        (三) 财政分权理论
        (四)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章 辽宁省政府经管资产管理的现存问题及其原因
    一、辽宁省政府经管资产的管理概况
        (一) 管理组织概况
        (二) 管理基础与管理环境
        (三) 管理的绩效表现
    二、辽宁省政府经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职权分散,管理“碎片化”
        (二) 预算会计制度同管理需求不匹配
        (三)资产计量困难重重
        (四) 资产负债表编制困难
    三、辽宁省政府经管资产管理问题的成因
        (一) 缺乏完备的政府经管资产管理框架
        (二) 适宜政府经管资产管理的政府会计体系尚未确立
        (三) 经管资产数量、融资发生规模大而致计量困难
        (四) 体制机制弊端推高资产负债表的原生性劣势
第四章 国内部分省政府经管资产管理的经验
    一、湖南省政府经管资产管理经验
        (一) 湖南省经管资产管理和报告的基本做法
        (二) 湖南省经管资产管理取得的成效
        (三) 湖南省经管资产管理的经验
    二、云南省政府经管资产管理经验
        (一) 云南省经管资产管理和报告的基本做法
        (二) 云南省经管资产管理取得的成效
        (三) 云南省经管资产管理的经验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经管资产管理经验
        (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管资产管理和报告的基本做法
        (二)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管资产管理取得的成效
        (三)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管资产管理的经验
第五章 优化辽宁省政府经管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辽宁省政府经管资产管理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二) 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三) 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二、设立专门的政府经管资产管理部门
    三、建构科学的辽宁省政府经管资产横纵管理体制
        (一) 构建科学的政府经管资产横向管理体制
        (二) 构建科学的政府经管资产纵向管理体制
    四、完善政府经管资产统计报告
        (一) 统一政府经管资产统计报告的口径和标准
        (二) 建立网络版政府经管资产报告平台
    五、完善政府经管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与技术
        (一)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对政府经管资产实行卡片登记和动态管理
        (二) 建构“动而全”的政府经管资产负债表
第六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多层次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A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特殊地位
        (二)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历史性变革
    二、研究的问题
        (一) 当前农田小水利的治理困境
        (二) 政府的应对措施及其结果
        (三) 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评述
    四、几个关键概念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六、案例描述与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 案例描述
        (二) 研究方法
    七、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 论文的创新点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多层次制度嵌套理论
        (一) 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多层次制度分析
        (二) 多层次制度嵌套理论在我国的具体应用
        (三) 理论启示: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层次性
    二、水资源治理理论
        (一) 水资源治理的制度、治权与水权
        (二) 水资源治理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三) 理论启示:农田小水利制度、治权与水权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制度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宪政制度
    一、宪政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 宪法关于农田小水利的规范
        (二) 法律有关农田小水利的规定
        (三) 执政党有关农田小水利的政策
    二、基层政府:宪政制度规范的主体
        (一) 政府:宪法与法律下的农田小水利治理主体
        (二) 基层政府:宪政制度所规范的农田小水利治理主体
    三、宪政制度规范着基层政府的行政治理权
        (一) 监督权
        (二) 仲裁权
        (三) 农用水费征收权
        (四) 处罚权
        (五) 转让权
    四、宪政制度规范着乡镇政府的农用水所有权
        (一) 水资源的公共属性
        (二) 水资源的国家所有制
        (三) 基层政府享有农用水所有权
    五、基层政府的行政治理权保障着其农用水所有权
        (一) 监督权保障着农用水所有权
        (二) 制裁权保障着农用水所有权
        (三) 仲裁权保障着农用水所有权
第四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集体选择制度
    一、集体选择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 行政法规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规定
        (二) 部门规章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规定
        (三) 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规定
        (四) 其他有关农田小水利治理的正式制度文本
    二、供水组织:集体选择制度规范的主体
        (一) 村社组织
        (二) 农民用水户协会
        (三) 私商
    三、集体选择制度规范着供水组织的管理权
        (一) 融资权
        (二) 监督权
        (三) 制裁权
    四、集体选择制度规范着供水组织的供水权
        (一) 村社组织的供水权
        (二)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供水权
        (三) 私商的供水权
    五、供水组织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
        (一) 村社组织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
        (二)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
        (三) 私商的管理权保障着其供水权
第五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的操作制度
    一、操作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 农用水分配机制
        (二) 融资机制
        (三) 监督机制
        (四) 仲裁机制
        (五) 制裁机制
    二、用水户:操作制度规范的主体
    三、操作制度规范着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 用水户的参与权
        (二) 用水户的监督权
    四、操作制度规范着用水户的用水权
    五、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其用水权
        (一) 用水户的参与权保障着其用水权
        (二) 用水户的监督权保障着其用水权
第六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制度层次之间的关系
    一、治权结构:各制度层次之间的治权关系
        (一) 政府的行政治理权制约着供水组织的管理权
        (二) 供水组织的管理权制约着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农用水权结构:各制度层次之间的水权关系
        (一) 政府所有权制约着供水组织的供水权
        (二) 供水组织供水权制约着用水户的用水权
    三、农田小水利治理结构:治权与农用水权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农田小水利治理困境的制度逻辑
    一、治权的模糊化规范:农田小水利制度的内在缺陷
        (一) 治理主体的具体治权内容模糊
        (二) 基层政府与供水组织之间模糊的治权关系
        (三) 供水组织与用水户之间模糊的治权关系
    二、治权结构不稳定:制度层次之间治权关系的断裂
        (一) 基层政府与供水组织之间制约关系的断裂
        (二) 供水组织与用水户之间制约关系的断裂
    三、农用水权结构断裂:各制度层次之间水权关系的断裂
        (一) 基层政府的行政治理权无法保障其农用水所有权
        (二) 供水组织的管理权无法保障其供水权
        (三) 用水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无法保障其用水权
第八章 结论与对策: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优化
    一、基本结论
    二、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优化思路
        (一) 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整体性建设
        (二) 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的制约关系建设
        (三) 以管理权为核心的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建设
    三、农田小水利治理制度优化的策略
        (一) 宪政制度的优化策略——转变基层政府职能
        (二) 集体选择制度的优化策略——明确供水组织的权利
        (三) 操作制度的优化策略——实现用水户的用水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附录

(8)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一、总则
    二、资金来源
    三、资金投向
        (一)教育方面:
        (二)卫生方面:
        (三)乡村办公用房方面:
    四、资金分配与拨付
    五、资金管理
    六、监督检查
    七、附则

(9)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全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实施目标
    三、建设项目安排原则
    四、项目建设标准及要求
    五、资金额度及项目建设计划
    六、项目实施周期
    七、项目实施和管理

(10)广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雷电灾害防御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安排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广西雷电特征及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研究现状
    2.1 雷击的概念、产生形式及危害
        2.1.1 雷击的概念
        2.1.2 雷击产生的形式及侵入途径
        2.1.3 雷击危害的种类
    2.2 广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研究现状
        2.2.1 广西雷电监测预警
        2.2.2 广西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2.2.3 广西雷电防护装置检测
        2.2.4 广西雷电知识普及
    2.3 广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2.3.1 农民对雷电灾害防御意识淡薄,缺乏科学有效的雷电防护知识
        2.3.2 建(构)筑物选址存在安全隐患
        2.3.3 房屋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建(构)筑物雷电防护措施不完善
        2.3.4 各种供电、通讯电缆布置混乱
        2.3.5 雷电防护管理未形成闭环,尚未建立完善的雷电监测预警机制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3.1 资料来源
        3.1.1 雷电定位资料
        3.1.2 雷暴日气候资料
        3.1.3 历史雷电灾害数据资料
        3.1.4 孕灾环境数据
        3.1.5 承灾体暴露度数据
        3.1.6 综合减灾资源
    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2.1 基础信息调查
        3.2.2 危险性评估
        3.2.3 风险区划
第四章 广西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4.1 广西地理气候特征
    4.2 广西雷电分布特征
    4.3 广西雷电灾害时间分布特征
        4.3.1 广西雷电灾害月际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4.3.2 广西雷电灾害年际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4.4 广西雷电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4.5 广西雷电灾害造成损失分布特征
第五章 广西农村雷电灾害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以宾阳县为例
    5.1 宾阳县雷电特征
    5.2 宾阳县雷电灾害受损情况分析
    5.3 宾阳县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5.4 宾阳县雷电灾害的成因分析
    5.5 宾阳县雷电灾害案例分析
        5.5.1 案例一
        5.5.2 案例二
    5.6 实证分析小结
第六章 广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对策研究
    6.1 加强广西农村雷电防护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的雷电防护意识
    6.2 建设符合广西农村实际的雷电灾害防御对策规划
    6.3 开展广西农村示范性雷电防护工程及惠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6.4 切实落实广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
    6.5 建立广西农村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网络系统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广西农村雷电防护安全知识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教育项目工程财务管理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项目制治理研究 ——以M县为例[D]. 谢璨夷. 广西大学, 2019(01)
  • [2]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研究[D]. 高丹. 厦门大学, 2019(07)
  • [3]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村扶贫研究[D]. 赵会.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广西精准脱贫政策执行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陆晓凤. 广西师范学院, 2018(01)
  • [5]辽宁省政府经管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沈洋. 东北大学, 2018(02)
  • [6]农田小水利治理的多层次制度分析[D]. 奉海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实施方案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05(14)
  • [8]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西政报, 2002(12)
  • [9]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西政报, 2002(12)
  • [10]广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研究[D]. 陈丹. 广西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公共基础设施教育项目财务管理办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