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树木生长情况调查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树木生长情况调查

一、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木生长状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台辉[1](2021)在《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沟壑纵横,塬面割裂,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退耕还林建设的重点区。该区域大面积种植苹果经济林,苹果经济林作为一种农林耦合特殊生态系统,不仅提供农产品,还具有维持自然环境条件与效应的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将深入研究苹果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立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功能指标体系,并对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和质量评价。具体结果如下:(1)以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苹果经济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频度分析、专家咨询法,根据苹果果园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特点,构建构了以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养分固持、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动物)、生产、文娱和负效益9项生态服务功能指标体系。(2)选取永寿县苹果经济林为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对象,采用影子工程法、代替市场法等评价方法,对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功能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永寿县2019年苹果经济林综合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15588.63万元,其中正效益生态服务价值为129433.36万元,负价值为-13844.73万元。单位面积综合生态服务价值为6.85万元·hm-2,单位面积正效益为7.67万元·hm-2,单位面积负效益损失价值为0.82万元·hm-2。苹果经济林各生态服务功能服务价值大小的排序为生产(83799.07万元)>负效益(13844.73万元)>涵养水源(11793.33万元)>生物多样性(11562.8万元)>固碳释氧(7179.17万元)>文化娱乐(6978.19万元)>净化调节(4021.84万元)>保育土壤(2921.31万元)>林木养分固持(1177.65万元)。(3)采用AHP-模糊度综合评价方法,以涵养水源、抗侵蚀性等9项指标为准则层,林冠截留率、根系土壤含水率等21个为指标层,建立果园生态服务功能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和主成分分析法客观赋权,再通过博弈论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组合权重值,对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可得:残塬沟壑区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为0.6038,综合评价等级为良。表明苹果经济林在残塬沟壑区生态服务状况良好,对当地生态具有一定的贡献作用。准则层评判结果表明,涵养水源、抗侵蚀性、保育土壤和生产功能是影响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抗侵蚀性评价等级为优;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生产评价等级为良;净化作用、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评价等级为中;面源污染、文化功能评价等级为较差。残塬沟壑区苹果经济林所处地域特殊,而受人为经营管理导致,林田施肥量过高,负离子浓度较低,不合理经营导致土壤养分值偏低,致使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质量综合评值位于中等水平。苹果经济林在残塬沟壑区生态服务价值巨大,生态服务质量处于较好水平,维系着当地生态的稳定。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功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结合有效管理方法和技术可以从提升土壤肥力、改善植被结构施等方面提升苹果经济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高飞[2](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特征与产流产沙的响应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同植被与耕作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协同发育使得地表土壤具有很强的拦蓄泥沙的能力,研究其相互的响应关系对理解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陕北绥德辛店沟小流域5种植被恢复(人工草地、荒地、灌丛地、乔木林、乔灌林)及其林下土壤性状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的7~9月期间,通过径流小区数据采集和群落样方调查试验,研究了不同坡向坡位下植被结构、土壤性状特征,及其与产流产沙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数学统计分析,建立了综合植被指数评价因子及产流产沙量多元回归模型。旨在探索陕北黄土区丘陵地区植被结构与产流产沙的关系,指导生产实践,研究结果不仅为筛选合理的植被体系,建设长期高效的植被生态群落提供依据,也为恢复治理优先区的选择等提供支持。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论:(1)小流域5种调查植被样方下共有植物种类30科54属68种,其中占比最大的为菊科、豆科和禾本科植物,分别占总科数的10%,占总属数的37.04%。陕北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草本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四项指数总体差异显着,但不同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灌丛地>荒地>乔灌混交林>乔木林>人工草地(P<0.05)。(2)而植被盖度、生物量以及叶功能性状整体呈现朝南坡向显着高于朝北坡向,下坡最有优势,中坡位次之,上坡相对最差,依次呈现逐级递减的趋势(P<0.05)。土壤养分在数值上,土壤容重南坡高于北坡,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有机碳、土壤全磷、土壤全氮北坡高于南坡,但在坡位上曲线变化趋势较为波动,线性规律并不明显(P>0.05)。(3)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的发育对土壤性状因子和产流产沙量之间存在着十分显着的协同与制约关系。典型相关分析表明,草本层、灌木层植被参数对径流含沙量的影响更明显,乔木层与径流冲刷量的关系更密切(P<0.05)。RDA排序发现,土壤容重与径流含沙量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径流冲刷量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pseudo-F=9.5,P<0.005)。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全磷含量与径流含沙量之间存在着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径流冲刷量也存在着较强负相关关系(pseudo-F=3.9,P<0.005)。(4)通过植被综合评价指数F与径流含沙量、冲刷量线性回归拟合发现二者具有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R2=0.87,R2=0.98)。并且不论南北坡拥有完整植被结构层的乔灌混交林及乔木林得分均为最低,说明其在植被建设功能性、合理性上相较于低矮的灌丛地、荒地、灌丛地具有明显不足,陕北小流域植被恢复重建过程中追求具有较高空间结构覆盖的大型乔木林的效益甚浅。

周婧[3](2021)在《晋西沟壑区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社会始终不停地向前迈进,传统村落的未来发展趋势也逐步向好。各地区在自然环境种类繁多、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化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各不相同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地域性特征鲜明的村落格局和多种多样的民居建筑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通过对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的系统分析研究,既能给乡土建筑的营造、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又对于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有极大意义。因此为了全面了解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的区域特征,通过分析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的产生、分布及总体营造的布局特点,探索传统村落从选址到街巷院落的营造再到最后单体建筑的营造这一过程及其资源利用策略,从中挖掘传统村落营造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为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受到冲击的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建筑的保护、传承、发展、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为了探索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营造策略,前期运用了文献查阅法和实地调研法,选取了该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后期运用了归纳总结法、图表分析法、系统研究法、电脑软件模拟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通过对西坡传统村落的营造策略进行详细的探讨与研究,总结出西坡传统村落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形环境下的营造策略及自然资源利用策略,揭示了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并提出对于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的保护发展策略。本文研究的技术线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基本概况的分析和总结。介绍晋西地区和柳林县西坡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概况,研究其对传统村落营造的影响。总结沟壑区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和类型特点、西坡村的现状分析。第二步是具体分析和关联性研究。在第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在沟壑地形条件下西坡传统村落的营造策略和自然资源利用策略。即首先对其整体营造策略进行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对西坡村的村落整体营造、院落格局营造、建筑单体营造进行系统分析;其次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策略进行研究,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日照、采光,风等。在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出西坡村营造策略的区域特点、表现特征、影响因素,从而探索出适合沟壑区村落在总体布局、功能组合、材料选择、建造方法和构造方式等方面的营造策略。第三步是探索当代环境下的保护发展策略。针对前述西坡村营造策略和自然资源利用策略中现存问题的解决,提出对于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的保护发展策略。最后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以期对山西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的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本课题旨在为沟壑区传统村落的营造、保护、传承、更新、发展提供新视角与新方法,并将窑洞这种传统民居类型的营造技艺做保留和传承,给其他生土建筑的建造和保护提供借鉴方向,也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使我国传统建筑朝着更生态、更科学、更蓬勃的方向发展。

袁和第[4](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侯贵荣[5](2020)在《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内林龄相近的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刺槐?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栎类(Quercus dentata Thunb.)次生林为对照,基于林地调查和固定观测的方法获取林分结构(林分密度、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幅、叶面积指数、林分角尺度、林木竞争指数、林木大小比和林层指数)、基于吉县国家生态定位站定位观测设施获取不同林分结构对应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育功能和蓄水减沙功能)等基础数据,对四种林分的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确定急需开展林分结构优化的林分类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低效林的判别、分类分级、低效成因以及林分结构优化配置研究。本文通过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的耦合关系判别出能够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可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解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并量化林分结构因子的调控范围和阈值。本研究拟解决以调控林分密度为主的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关键技术,为实现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精准调控、空间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就林分结构而言,刺槐林、油松林和刺槐×油松混交林等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次生林林分密度分布较为均匀。四种典型林分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林分水平结构呈现较强的规律性,而垂直结构规律性较弱。混交林各林分结构因子分布特征比纯林更接近于次生林,宜营造混交林。(2)关于水土保持功能,四种典型林分中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优,次生林土壤保肥功能高于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高于氨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次生林蓄水减沙功能优于人工林,混交林地水土流失量相对刺槐和油松较少。四种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急需对人工纯林开展林分结构优化,因刺槐属于速生树种,其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大于油松林,应优先开展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3)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判别及分类分级。根据刺槐林林分结构因子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SWBI,0~10)分布特征曲线,以水土保持功能为导向,本研究将刺槐林划分为正常林分(SWBI为6~10,面积占比为63.59%)和轻度低效林分(SWBI为4~6,面积占比为16.41%)、中度低效林分(SWBI为2~4,面积占比为13.33%)和重度低效林分(SWBI为0~2,面积占比为6.67%),其中,研究区三种低效林总面积占比为36.41%。(4)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三种低效林对水土保持功能有显着影响的林分结构因子类型整体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刺槐林轻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树高、冠幅、叶面积指数;造成刺槐林中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林木竞争指数、树高、角尺度;而造成刺槐林重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树高、林木竞争指数、叶面积指数。不同等级低效林的结构和功能耦合结果还表明林分密度对其余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具有显着影响作用。三种低效林主要林分结构中除了树高因子随低效等级增加呈减少趋势,其余结构因子表现为两极分化趋势,不合理的林分结构配置造成了低效刺槐林。此外,在研究区气候条件持续暖干旱化、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低的综合影响下,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也每况愈下。(5)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轻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698株·hm-2,树高=11 m,冠幅=7.52 m2,叶面积指数=2.35;中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529株·hm-2,郁闭度=0.66,树高=9.86m,林木竞争指数=2.14,角尺度=0.62;重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459株·hm-2,郁闭度=0.61,树高=9.39m,林木竞争指数=2.03,叶面积指数=2.13。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低效刺槐林优化后可比优化前其水土保持功能有望分别提高0.86倍、3倍和6倍,对不同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进行验证,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的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可接受用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值的估算(APE<10%)。实践中,林分密度是容易直接调控的因子,而树高、冠幅、郁闭度、叶面积指数、林木竞争指数和角尺度是不易直接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基于此,本研究又通过三种低效刺槐林的主要林分结构影响因子与林分密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控林分密度实现其余林分结构因子的优化,并提出了不同程度低效刺槐林优化后的林分密度建议。(6)本研究通过刺槐林地土壤水分资源和土壤养分资源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对低效林适宜林分密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晋西黄土区刺槐林适宜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400~1700株·hm-2之间。为了保证刺槐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应将刺槐林的林分密度控制在此范围内。

刘俊廷[6](2020)在《晋西黄土区恢复年限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提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具有复杂多样的地貌条件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在黄土高原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于减少该地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植被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是现今科学研究较为热点的问题,植被恢复年限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更是林学、水土保持学科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因此,探求植被恢复年限对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以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年限(10 a、15 a、20 a、25 a)的刺槐林地(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林地(Pinus tabuliformis)及侧柏林地(Platycladus orientalis)为研究对象,选择了42个调查样地,研究林地草本层的植物的丰富度指数(R、M)、多样性指数(H’、D)、均匀度指数(Jsw)、生物量及枯落物量等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变化;同时测定不同土层深度(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50~60 cm)的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pH、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等14个土壤因子,探讨土壤理化性质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变化;并运用相关数学分析方法建立林下植被——土壤耦合评价模型,确定不同林地林下植被——土壤耦合的协调度;旨在为晋西黄土区退耕还林及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为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样地的草本植物共有20种,隶属于10科16属。经过25 a左右的植被恢复后,不同林地草本植物多样性有着特殊性;根据重要值各林地优势草本植物是细裂叶莲蒿(Artemisia gmelinii)和苔草(Carex spp);随着植被恢复年限增加,油松林地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指数(R、M)、多样性指数(H’、D)以及均匀度指数(Jsw)均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刺槐林地草本多样性指数却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侧柏林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各指数的大小均表现为刺槐林地>侧柏林地>油松林地;说明刺槐林地和侧柏林地与油松林地相比更适合草本植物的生长。(2)林地草本层生物量以油松林地最小,其在不同恢复年限变化范围为5.4-7.4g·m-2,刺槐林地最大(值为24.93-57.67 g·m-2)。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侧柏和刺槐林地草本层生物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油松林地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油松林地的枯落物量最大,其在不同恢复年限变化范围为15.68-27.31 t·hm-2,侧柏林地最小(值为8.36-12.38 t·hm-2)。刺槐林地枯落物量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油松和侧柏林地呈波动性变化。(3)林地土壤容重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均有减小的趋势,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的变化趋势与容重相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容重呈增加趋势,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呈减小趋势;恢复年限为25 a时,林地0~60 cm土层容重的平均值分别为油松林地(1.16 g·cm-3)、侧柏林地(1.18 g·cm-3)和刺槐林地(1.18 g·cm-3);林地0~20cm土层的容重在恢复年限为10-15年期间变化最大,经过23年恢复后基本稳定在1.16 g·cm-3,恢复年限在5-10年期间总孔隙度变化最大,经过25年恢复后基本稳定在55.61%左右,恢复15年后毛管孔隙度稳定在54%左右。(4)不同林地0~60 cm土层的化学性质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变化趋势并不相同。土壤有机质含量、pH和速效磷均表现为侧柏林地>刺槐林地>油松林地;硝态氮、速效钾含量均为刺槐林地>侧柏林地>油松林地;铵态氮含量大小为油松林地>侧柏林地>刺槐林地;全氮含量大小为侧柏林地>油松林地>刺槐林地;全磷含量大小为刺槐林地>油松林地>侧柏林地。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具有表聚效应。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养分逐渐富集,肥力日趋改善,养分逐渐增加。(5)草本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指数在0.49-0.52之间,大小为侧柏林地(0.5111)>刺槐林地(0.5069)>油松林地(0.4932),油松林地属于濒危失调植被损益类型,而刺槐林地和侧柏林地属于勉强协调植被滞后类型。侧柏林地和刺槐林地草本植物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协调性好于油松林地。植被恢复时应该优先考虑营造刺槐和侧柏林。(6)草本植物的多样性受全磷、pH、全氮的影响较大。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M)、均匀度指数(Jsw)均与全磷(TP)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生物量(W-P)与速效磷(AP)、全氮(TN)、pH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枯落物量(W-L)与土壤容重(BD)、土壤总孔隙度(STP)和pH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辛云玲[7](2020)在《陕北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理科学的林分结构是维持林分健康和稳定性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陕北地区常见林分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可以为该地区水土保持人工林维护和营造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吴起县山杏林、榆树林、河北杨林和人工油松幼林(10a)为研究对象,开展样地调查获得其基本信息,分析其胸径树高分布规律,林木生长情况等非空间结构特征。利用其坐标信息分析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大小分化程度、垂直结构分布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开敞度、林层指数、竞争指数对林分结构进行评价。对林下草本群落组成、生物量盖度等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三种林分类型径阶范围榆树最大,河北杨次之山杏林最小,多为中小径级林木。各样地林分内胸径偏度均>0,顶峰左偏,大多数样地峰度>0表明胸径分布比较分散。在本研究中,Weibull函数不支持树高胸径的关系拟合,高斯函数拟合效果最好,R2值均大于0.8,其次是指数函数,幂函数模型对榆树林分的树高胸径关系的拟合效果的可接受性较高,R2均值达到0.85。林分密度与平均冠幅、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之间关系不显着。2)混交度情况榆树林最优,河北杨林次之,山杏林最差,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占比达半数以上,整体来讲树种单一混交程度低;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属于团状分布,周围相邻木分布不均匀及和很不均匀的林木比例过大,应选择结构单元内相邻木中一株或两株进行调整;绝大多数样地都处于弱度竞争态势,林分平均树高越高,林分整体竞争强度就越大,油松在林分中竞争指数高于其他树种;各样地林层结构简单,林木更新情况较差,竞争强度较弱,缺乏生态活力;林木生长空间十分充足,光照条件良好。各样地林分空间结构评价平均得分0.2005,林分健康状况都不理想,B3榆树林样地由于混交程度良好得分最高但也属于四级样地,其余样地均为五级样地,总体来讲都存在混交度低,分布格局不均,结构单一的问题,因此在人工林的营造中应加强混交,乔灌结合适当补植提高垂直空间利用率。(3)河北杨、榆树天然林林下草本种类与人工油松幼林差异较小,豆科菊科和禾本科占据主要地位。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顺序都为半阴坡>阴坡>阳坡>半阳坡,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顺序均为半阴坡>阴坡>半阳坡>阳坡,表明在陕北黄土区,制约植被生长的最重要的因子是水分,不同坡位之间多样性指数分布无明显规律。生物量顺序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在半阴坡和阴坡生物量都随坡位降低而减小,阳坡规律与之相反,半阳坡不同坡位生物量没有显着关系。不同坡向的干鲜比顺序为阳坡>半阴坡>阴坡>半阳坡,差异不显着,半阴坡干鲜比随坡位下降有增加趋势,其他坡向不同坡位之间干鲜比分布无明显规律。不同坡向盖度顺序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随着坡位的降低盖度出现减小的趋势,群落植被的平均高度与平均盖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杨建辉[8](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孔凌霄[9](2019)在《晋西黄土区刺槐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择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5种不同林分密度(1125,1475,1900,2675,3050株/hn2)的刺槐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林地进行气象资料收集、每木检尺、树干解析以及土壤水分状况测定,研究了不同密度刺槐林各林龄阶段(3—30a)单株和林分各生长指标(单株胸径、单株树高、单株材积、单株生物量、林分蓄积量、林分生物量、林分生产力)的生长规律、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2005—2018年)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土壤水分与林木生长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刺槐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探索了基于水分生产函数的林分密度调控,为确定研究区现有土壤水分条件下,刺槐林不同林龄阶段的适宜林分密度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土壤水分的年际和季节变化与年降水量保持一致,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分为平稳期、波动期、积累期和消退期4个时期;林分密度对0—200 cm 土层的土壤储水量的月变化和年变化均具有显着性影响(P<0.05),其中,低密度(1475株/hm2)刺槐林的土壤储水量显着高于高密度(>1900株/hm2)刺槐林:随着林龄的增长(3—30a),林分密度对刺槐单株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其中对胸径和材积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2)在1125~3050株/hm2的密度范围内,林分密度对刺槐各生长指标(单株胸径、单株树高、单株材积、单株生物量、林分蓄积量、林分生物量、林分生产力)均具有显着性影响(P<0.05)。对于单株林木而言,林分密度越大,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和单株总生物量越小,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交点出现年份越早(即快速生长期越短);对于刺槐林分而言,林分密度越大,林分总蓄积量、总生物量和生产力越大。(3)根据林龄、林分密度和年土壤储水量,分别构建刺槐单株胸径、单株材积、单株生物量、林分蓄积量、林分生物量水分生产函数,明确了年土壤储水量与林木生长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经过分析计算可知,为达到研究区供水和耗水的水量平衡,建议研究区今后的刺槐林分生长经营目标以刺槐林分蓄积量年增量不高于2.6 m3/hm2为宜。以此经营目标为例,利用水分生产函数计算得出刺槐林10-25 a林龄范围内适宜林分密度范围如下:林龄为10a的适宜林分密度为2106株/hm2;林龄为15 a的适宜林分密度范围为1350~1419株/hm2;林龄为20 a的适宜林分密度范围为985~1072株/hm2;林龄为25 a的适宜林分密度范围为771~863株/hm2。综上所述,利用以林龄、林分密度和年土壤储水量构建的水分生产函数可以有效确定刺槐林各龄阶的适宜林分密度范围,为研究区刺槐林密度调控提供理论指导。

税嘉陵[10](2019)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明长城是中华民族发展变迁的见证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科学信息,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边塞风情和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但在晋北明长城沿线,人类历史上大兴土木、肆意破坏森林资源及现代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行为,使该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周边遗产资源的保护,对生态环境平衡也有巨大威胁,曾经长城所带来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风景林的营建是改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森林群落能够为长城沿线独立的遗产资源形成连续的保护屏障,有效减缓当地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现象,并能传承区域植被景观特色,美化景观环境,协调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晋北明长城沿线自然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平衡发展。但传统的风景林建设理论与营造模式仅仅局限于视觉效果或生态敏感度某一单方面的因素,忽略了其在遗产保护、生态修复、景观营造及经济振兴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系统数据平台,以生态规划、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林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针对晋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的特殊性,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策略与方法。本研究合理统筹生态性、文化性、景观性及经济性四大目标,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的方法及风景林规划设计的细节;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林地适宜性分析、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等,并进行加权叠加,以实现研究区风景林营造范围的选择及一般区域与重点景区的划分;结合传统造林与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在空间规划与植物造景方面的方法,从晋北地区的林木生长立地条件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从植被景观风貌划定、树种选择、群落构建及基于立地类型的细班规划四方面实现创造符合生态规律与景观美学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最后以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验证该策略与方法的可实施性,探索出一套多元平衡的近自然地域性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

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木生长状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木生长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现状
        1.2.2 陆地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现
        1.2.3 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现状
        1.2.4 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与地貌
    2.3 气象水文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特征
    2.6 果业发展现状
3 研究方法
    3.1 果园面积调查方法
    3.2 指标测定
        3.2.1 标准地选取及调查
        3.2.2 林冠截留率测定
        3.2.3 苹果树生物量、含碳率、N、P、K含量测定
        3.2.4 土壤理化性质
        3.2.5 Shannon多样性指数
        3.2.6 果品产量及品质测定
    3.3 生态服务功能指标选取
        3.3.1 指标选取原则
        3.3.2 指标筛选方法
    3.4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3.4.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价方法
        3.4.2 生态服务功能质量评价方法
4 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陆地典型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体系的确定
    4.2 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功能指标体系的确定
        4.2.1 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评价指标筛选
        4.2.2 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指标内涵
5 服务功能指标分析
    5.1 果园面积分布
    5.2 标准地树体结构特征
    5.3 林冠截留率
    5.4 苹果树不同器官含碳率、N、P、K含量
    5.5 苹果年净生长量的测定
    5.6 土壤理化性质
        5.6.1 物理性质
        5.6.2 土壤养分
    5.7 Shannn多样性指数
    5.8 果品产量及品质
6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6.1 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技术体系
        6.1.1 构建苹果经济林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6.1.2 生态服务指标物质量与价值量换算过程中公共数据清单
    6.2 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6.2.1 涵养水源
        6.2.2 保育土壤
        6.2.3 固碳释氧
        6.2.4 林木养分固持
        6.2.5 净化环境
        6.2.6 生物多样性保护
        6.2.7 文娱功能
        6.2.8 负效应
        6.2.9 生产功能
    6.3 小结
7 生态服务功能服务质量综合评价
    7.1 构建残塬沟壑果园生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评价
        7.1.1 果园生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1.2 评价指标的量化分级
        7.1.3 指标权重计算
        7.1.4 构造隶属度模糊关系矩阵
        7.1.5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等级标准
        7.1.6 评价
    7.2 IPA分析
        7.2.1 准则层分析
        7.2.2 指标层分析
    7.3 小结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8.1.2 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质量评价
        8.1.3 对提高苹果经济林生态功能的几点建议
        8.1.4 存在不足
    8.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特征与产流产沙的响应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结构特征研究
        1.2.2 植被结构研究
        1.2.3 土壤性状与产流产沙研究
        1.2.4 植被结构与土壤产流产沙研究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选择及样方确定
        2.3.2 植被调查及土壤样品采集
        2.3.3 样品室内处理分析
        2.3.4 小区尺度产流产沙观测与植被结构调查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结构特征分析
    3.1 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
    3.2 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变化
    3.3 不同植被层的生物量、盖度
        3.2.1 不同坡向不同植被层的生物量、盖度
        3.2.2 不同坡位不同植被层的生物量、盖度
    3.4 不同植被层的叶功能性状
        3.4.1 不同坡向不同植被层的叶功能性状
        3.4.2 不同坡位不同植被层的叶功能性状
    3.5 小结
    3.6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植被类型产流产沙及土壤性状分析
    4.1 不同径流小区泥沙观测
        4.1.1 清水系数和浑水系数
        4.1.2 含沙量及冲刷量
    4.2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性状
        4.2.1 不同坡向上土壤性状
        4.2.2 不同坡位上土壤性状
    4.3 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
        4.3.1 植被参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4.3.2 草本层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3.3 灌木层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3.4 乔木层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4 产沙产流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4.1 产流产沙量与土壤性状的变化关系
        4.4.2 产流产沙量与土壤性状RDA排序
    4.5 小结
    4.6 讨论
第五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结构与水文产流产沙响应关系
    5.1 植被参数与水文产流产沙量的关系
        5.1.1 植被盖度、生物量与产流产沙量的变化关系
        5.1.2 植被叶功能性状与产流产沙量的变化关系
    5.2 不同结构层植被参数与产流产沙量相关性
    5.3 植被结构综合评价指数
        5.3.1 植被结构综合评价指数的建立
        5.3.2 产流产沙量与植被结构综合评价指数
    5.4 产流产沙量逐步回归模型
    5.5 小结
    5.6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与期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晋西沟壑区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来源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山西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相关概念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研究
    2.1 晋西地区概况
        2.1.1 晋西自然环境概况
        2.1.2 晋西人文环境概况
    2.2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概况
        2.2.1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的产生
        2.2.2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的分布
        2.2.3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的布局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研究
    3.1 西坡村自然环境概况
        3.1.1 区位分析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特征
        3.1.4 地方资源
    3.2 西坡村人文环境概况
        3.2.1 历史文化背景
        3.2.2 社会经济状况
    3.3 西坡村的现状分析
        3.3.1 村落周边环境
        3.3.2 村落道路交通
        3.3.3 公共服务设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沟壑地形下西坡传统村落的营造策略
    4.1 宏观视角下的村落整体营造
        4.1.1 传统村落的理想选址
        4.1.2 西坡村的选址与演变
        4.1.3 西坡村总体营造布局
        4.1.4 西坡村街巷营造分析
        4.1.5 影响村落选址的因素
    4.2 中观视角下的院落格局营造
        4.2.1 西坡村院落构成概况
        4.2.2 西坡村院落形制及组合类型
        4.2.3 院落营造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4.2.4 西坡村典型传统院落营造分析
    4.3 微观视角下的建筑单体营造
        4.3.1 窑洞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4.3.2 西坡村窑洞的构成形式
        4.3.3 西坡村窑洞的朝向分析
        4.3.4 西坡村窑洞的营造技术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坡村的自然资源利用策略
    5.1 西坡村的土地资源利用策略
        5.1.1 西坡村土地资源利用概况
        5.1.2 西坡村土地利用现存问题
    5.2 西坡村的水资源利用策略
        5.2.1 给水设施的利用
        5.2.2 排水设施的利用
    5.3 西坡村的日照采光利用策略
        5.3.1 实测样本概况
        5.3.2 实测数据分析
        5.3.3 实测所得结论
    5.4 西坡村的风环境利用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的保护发展策略
    6.1 西坡村现状问题及分析
        6.1.1 传统风貌特色破坏
        6.1.2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6.1.3 村落保护水平较低
    6.2 西坡村保护的目标和原则
        6.2.1 传统村落保护的目标
        6.2.2 传统村落保护的原则
    6.3 西坡村的保护内容
        6.3.1 传统村落的保护内容
        6.3.2 传统村落的价值特色
        6.3.3 传统村落的传承阻力
    6.4 西坡村的保护策略与保护规划
        6.4.1 西坡村的总体保护策略
        6.4.2 窑洞营造技艺保护策略
        6.4.3 西坡村的总体保护规划
    6.5 西坡村的发展规划
        6.5.1 村落发展定位
        6.5.2 村落产业规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
    7.2 研究的贡献与创新性
        7.2.1 研究方法方面
        7.2.2 研究对象方面
        7.2.3 研究内容方面
    7.3 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7.3.1 研究的评价
        7.3.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工匠访谈信息表
附录B 营建工匠访谈内容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1.4.1 径流调控理论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3 系统科学理论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1.8.1 “两山”理论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2.1 研究区的选取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3.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3.3 研究方法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3.4 数据收集说明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3.5 技术路线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6.4 本章小结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7.1 样地概况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7.7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5)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效林研究现状
        1.2.2 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1.2.3 刺槐人工林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2.研究区概况
    2.1 吉县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
        2.1.5 水文
        2.1.6 植被
        2.1.7 社会经济
    2.2 蔡家川流域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和土壤特征
        2.2.4 地貌和植被特征
        2.2.5 社会经济
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3.2.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3.2.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目标与调控措施
    3.3 研究方法
        3.3.1 标准样地设置
        3.3.2 林分结构调查
        3.3.3 水土保持功能定位监测
        3.3.4 低效林判别及分类分级
        3.3.5 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分析
        3.3.6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技术
        3.3.7 数据处理
    3.4 技术路线
4.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4.1 典型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4.1.1 不同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
        4.1.2 林分结构整体特征
    4.2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4.2.1 涵养水源功能对比分析
        4.2.2 保育土壤功能对比分析
        4.2.3 蓄水减沙功能对比分析
        4.2.4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低效刺槐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5.1 低效林界定
        5.1.1 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构建
        5.1.2 低效林判定
    5.2 低效林分级
    5.3 低效林成因
        5.3.1 林分结构配置不合理
        5.3.2 林地土壤水分、养分资源不足
    5.4 低效林特征分析
        5.4.1 林分结构特征
        5.4.2 低效林自然地理分布特征
    5.5 讨论
    5.6 小结
6.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6.1 林分结构优化目标分析
        6.1.1 轻度低效
        6.1.2 中度低效
        6.1.3 重度低效
        6.1.4 优化目标验证
    6.2 林分结构调控措施分析
        6.2.1 封山育林
        6.2.2 抚育疏伐和更替补植
        6.2.3 适宜林分密度验证
    6.3 讨论
    6.4 小结
7.结论、展望和创新点
    7.1 结论
        7.1.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
        7.1.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其林分特征分析
        7.1.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晋西黄土区恢复年限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物多样性研究
        1.2.2 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1.2.3 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1.2.4 植被-土壤关系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土壤特征
    2.5 水文特征
    2.6 植被状况
    2.7 社会经济条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调查
        3.2.2 物种多样性及重要值计算方法
        3.2.3 草本植物生物量计算
        3.2.4 枯落物量及厚度计算
        3.2.5 土壤数据采集与处理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7 植被-土壤耦合模型建立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林下草本多样性及枯落物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4.1 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4.2 草本层生物量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4.3 枯落物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5 林地土壤物理性质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5.1 林地土壤容重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5.2 林地土壤总孔隙度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5.3 林地土壤毛管孔隙度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5.4 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5.5 有林地土壤物理性质随植被恢复年限变化情况
    5.6 讨论
    5.7 小结
6 林地土壤化学性质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6.1 土壤有机质含量、pH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6.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6.3 土壤速效磷、速效钾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6.4 土壤全氮、全磷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6.5 讨论
    6.6 小结
7 林下草本植被-土壤系统耦合关系评价
    7.1 植被-土壤耦合评价
        7.1.1 评价指标及权重
        7.1.2 草本植被-土壤系统的耦合协调性判断标准
        7.1.3 草本植被-土壤理化性质耦合协调性评价
    7.2 林下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7.3 回归分析
    7.4 讨论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陕北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分非空间结构研究
        1.2.2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1.2.3 草本群落特征研究
2.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水文特征
    2.6 植被特征
    2.7 社会经济状况
3.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调查
        3.2.2 数据分析方法
        3.2.3 数据分析与图表处理
    3.3 技术路线
4.林分非空间结构研究
    4.1 胸径分布结构分析
    4.2 胸高直径拟合分析
    4.3 林分密度与林木生长状况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4.4.1 讨论
        4.4.2 小结
5.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5.1 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
        5.1.1 混交度分析
        5.1.2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分析
        5.1.3 林层指数分析
        5.1.4 林木竞争程度分析
        5.1.5 角尺度分析
        5.1.6 开敞度分析
    5.2 林分空间结构综合评价
        5.2.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6.林下草本群落特征研究
    6.1 群落组成
        6.1.1 人工幼林林下草本群落组成
        6.1.2 天然林林下草本群落组成
    6.2 多样性指数分析
    6.3 生物量分析
    6.4 群落盖度和群落高度分析
        6.4.1 不同坡度坡位盖度分析
        6.4.2 盖度和平均高度关系分析
    6.5 小结和讨论
        6.5.1 讨论
        6.5.2 小结
7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晋西黄土区刺槐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地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1.2.2 林木生长规律研究
        1.2.2.1 林木生长特性研究
        1.2.2.2 林分生长模型研究
        1.2.3 林分密度效应研究
        1.2.4 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1.2.4.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1.2.4.2 林分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1.2.4.3 水分生产函数在密度调控中的应用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3.1 研究领域存在问题
        1.3.2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吉县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类型
        2.1.6 植被特征
        2.1.7 社会经济
    2.2 蔡家川流域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和土壤特征
        2.2.4 地貌和植被特征
        2.2.5 社会经济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状况
        3.2.2 刺槐人工林林木生长特征
        3.2.3 刺槐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3.2.4 刺槐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3.3 技术路线
    3.4 研究方法
        3.4.1 样地设置
        3.4.2 样地调查
        3.4.3 树干解析
        3.4.3.1 选取标准木
        3.4.3.2 伐倒解析木
        3.4.3.3 截取圆盘
        3.4.3.4 圆盘内业处理
        3.4.4 乔木生物量测定
        3.4.5 土壤水分测定
        3.4.6 气象数据测定
        3.4.7 数据统计分析
        3.4.7.1 相对直径计算
        3.4.7.2 刺槐林蓄积量计算
        3.4.7.3 土壤储水量计算
        3.4.7.4 有序聚类法
4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状况
    4.1 研究区降水动态变化分布特征
        4.1.1 研究区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4.1.2 研究区降水季节变化特征
    4.2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时间动态变化特征
        4.2.1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年际变化
        4.2.2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季节变化
        4.2.3 土壤水分季节变化时期划分
    4.3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刺槐人工林林木生长特征
    5.1 刺槐人工林胸径生长特征
        5.1.1 刺槐人工林胸径分布结构特征
        5.1.1.1 刺槐人工林胸径静态分布特征
        5.1.1.2 刺槐人工林胸径分布特征参数
        5.1.1.3 刺槐人工林胸径结构特征
        5.1.2 刺槐人工林胸径生长过程
        5.1.2.1 刺槐人工林胸径总生长量变化规律
        5.1.2.2 刺槐人工林胸径平均和连年生长过程研究
    5.2 刺槐人工林树高生长特征
        5.2.1 刺槐人工林树高分布结构特征
        5.2.2 刺槐人工林树高生长过程
        5.2.2.1 刺槐人工林树高总生长量变化规律
        5.2.2.2 刺槐人工林树高平均和连年生长过程研究
        5.2.3 刺槐人工林胸高形数
    5.3 刺槐人工林材积生长特征
        5.3.1 刺槐人工林材积生长过程
        5.3.1.1 刺槐人工林材积总生长量变化规律
        5.3.1.2 刺槐人工林材积平均和连年生长过程研究
        5.3.2 刺槐人工林材积生长率研究
        5.3.3 刺槐人工林林分蓄积量研究
    5.4 刺槐人工林乔木生物量
        5.4.1 刺槐人工林单株和林分生物量
        5.4.2 刺槐人工林单株生物量模型
    5.5 本章小结
6 刺槐林分密度效应研究
    6.1 林分密度对单株胸径的影响
        6.1.1 密度与胸径总生长量的相关关系
        6.1.2 刺槐单株胸径生长模型
    6.2 林分密度对单株树高的影响
        6.2.1 密度与树高总生长量的相关关系
        6.2.2 刺槐单株树高生长模型
    6.3 林分密度对单株材积的影响
        6.3.1 密度与材积总生长量的相关关系
        6.3.2 刺槐单株材积生长模型
    6.4 林分密度对林分蓄积量的影响
        6.4.1 密度与林分总蓄积量的相关关系
        6.4.2 刺槐林分蓄积量年生长模型
    6.5 本章小结
7 刺槐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7.1 刺槐林土壤水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7.2 刺槐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建立
        7.2.1 水分生产函数形式探讨
        7.2.2 水分生产函数因子确定
        7.2.3 水分生产函数的建立
        7.2.4 水分生产函数的检验
    7.3 水分生产函数在密度调控中的应用
        7.3.1 水分生产函数的应用意义
        7.3.2 利用水分生产函数确定适宜林分密度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其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与现状情况
        1.1.2. 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对长城现状改善的意义
        1.1.3.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植树造林等领域的广泛利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释义及理论实践研究
    2.1. 相关概念释义
        2.1.1. 晋北明长城—研究范围
        2.1.2. 遗产廊道
        2.1.3. 风景林
        2.1.4. 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2.2. 风景林营建理论
    2.3. 国内外实践研究
        2.3.1. 遗产廊道研究概况
        2.3.2. 风景林研究概况
        2.3.3. 总结
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探讨
    3.1. 影响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基本要素
        3.1.1. 自然地理要素
        3.1.2. 人工环境要素
        3.1.3. 社会环境要素
    3.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原则
        3.2.1. 系统优化原则
        3.2.2. 植物造景原则
        3.2.3. 凸显地域特色原则
        3.2.4. 生态位原则
    3.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
        3.3.1. 风貌保护策略
        3.3.2. 生态修护策略
        3.3.3. 景观营造策略
        3.3.4. 经济振兴策略
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
    4.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目标
        4.1.1. 保证长城及沿线遗产资源保护的原真性、完整性及高效性
        4.1.2. 维护长城沿线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4.1.3. 确保文化遗产与风景林的景观视觉质量
        4.1.4. 保障长城沿线城镇经济效益的提升
    4.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意义
    4.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方法
        4.3.1. 遗产保护角度-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
        4.3.2. 生态修复角度-林地适宜性评价
        4.3.3. 景观视觉角度-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与可视域分析方法
        4.3.4. 经济发展角度-经济林范围选择
    4.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流程
        4.4.1. 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思路
        4.4.2. 控制风景林营造范围
        4.4.3. 界定风景林重点景区位置及范围
5.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研究
    5.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风貌控制
        5.1.1. 整体风貌控制
        5.1.2. 分区风貌控制
    5.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树种选择
        5.2.1. 树种选择的原则
        5.2.2. 树种选择的步骤
    5.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植物群落构建
        5.3.1. 植物群落设计的原则
        5.3.2.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选择
        5.3.3. 植物群落种植密度设计
        5.3.4. 植物群落种植点配置
        5.3.5.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表达方法
    5.4. 基于立地类型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细班规划
        5.4.1. 一般区域风景林细班规划
        5.4.2. 重点景区细班规划
        5.4.3. 公路绿廊细班规划
6. 实例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
    6.1. 研究区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区域位置
    6.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
        6.2.1.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
        6.2.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景区界定
    6.3.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
        6.3.1. 风景林风貌控制
        6.3.2. 风景林树种选择
        6.3.3. 一般区域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6.3.4. 重点景区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6.3.5. 公路绿廊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木生长状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苹果经济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D]. 台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特征与产流产沙的响应关系[D]. 高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02)
  • [3]晋西沟壑区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研究[D]. 周婧.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D]. 侯贵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6]晋西黄土区恢复年限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刘俊廷.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陕北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特征研究[D]. 辛云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晋西黄土区刺槐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及应用[D]. 孔凌霄.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10]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D]. 税嘉陵.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树木生长情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