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大学产业基地的崛起——大学科技产业基地(密云)纪实

中国第一个大学产业基地的崛起——大学科技产业基地(密云)纪实

一、中国第一个高校产业基地的崛起——记高校科技产业基地(密云)(论文文献综述)

任俊宇[1](2018)在《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空间作为创新活动的载体,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内容。创新城区作为一种存量创新空间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逐渐得到各界关注。论文认为创新城区对我国大城市创新发展和空间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和创新城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构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归纳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型。在机制与模式的指导下,以北京为主体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创新生态机制分析创新城区水平评价与空间识别,基于主体特征机制研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的行为特征和空间偏好,基于空间组织机制提出北京创新城区的空间策略和制度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为“创新生态-主体特征-空间组织”。创新城区的创新生态体系包括创新源要素、创新服务要素和创新环境要素,要素间相互关联形成创新生态网络。创新源中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创新城区空间组织的核心主体,创新城区空间组织需要发展模式创新和空间利用创新。2)目前创新城区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共四种发展模式:一类是创新要素集聚类,包括创新源驱动模式、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另一类是空间载体塑造类,包括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3)构建创新城区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创新城区发展水平,基于创新水平评价可识别创新源驱动模式,基于创新服务和环境水平评价可识别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基于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城市空间基础可识别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4)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类型、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技术网络特征、生产网络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创新源临近、资本及市场临近和特定环境临近的区位选择差异。创新型人才在知识需求、社交需求和物质需求上各有差异,进一步影响其对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偏好。5)北京创新城区发展经历了教研空间、产业空间、科技空间和创新空间的演化,已进入到了政府与市场双驱动、高校与企业双驱动、园区和社区双驱动的存量创新空间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关村科学城、国贸CBD片区、望京&798片区、上地&清河片区、等区域为代表的创新城区。创新城区在中观层面采取激活大学园区、培育科创社区、开放科技园区的策略,在微观层面采取提升科技楼宇、嵌入众创空间、营造开放空间的策略。

《安家》编辑部[2](2016)在《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名盘》文中研究指明

李双贵[3](2016)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产业的提出与发展已历经了一个多世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西方英美等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不论在发展速度、发展规模,还是在发展质量方面都遥遥领先,现已进入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而作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也有目共睹。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战略高度已经成为各国和地区的共识,北京作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也呈现出快速发展。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的矛盾,集聚区空间布局与规划建设理论研究方面还有所匮乏,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将从学科交叉(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规划)的视角,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及集聚区的总体空间布局特征及个体规划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从市区及集聚区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并探索集中式布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模式,为北京及其它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一、论文概况。即绪论部分,包括论文研究的各层次背景、研究的主要目的及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要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所涉及到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的逻辑结构等。(第一章)二、研究基础,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及集聚区概述、文化创意产业理论基础、城市规划理论基础等,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提供理论指导。第三章为实践基础,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及集聚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提供实践启示。(第二章、第三章)三、调查研究与分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第四章主要研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征及集聚区空间布局特征及存在主要问题;第五章为个案研究,通过典型个案实地调研,着重分析其规划要点及存在主要问题。(第四章、第五章)四、规划策略研究。以前面几部分的研究与分析为基础,从市区与集聚区两个层面,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并探索集中式布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规划模式。(第六章)五、结论与展望。包括研究的主要结论、遗留问题与后续展望等。

刘春江[4](2014)在《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给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态势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阻碍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促使中国积极转变原有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依赖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务院制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发展7个产业领域: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协调机制,制订发展计划,设立专项资金,吸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和发展,产业创新能力有所提高,社会投资逐步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已取得一些积极成效,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受中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经济技术水平等的制约,结合中部地区地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特色,中部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采取不同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产业选择和发展方式。论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和概念进行了一定的理论辨析,对国际和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通过理论辨析,进一步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在经济理论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有分析定义的基础上,从产品与服务的角度、市场和用户的角度去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尝试提出了基于产品、服务、市场、用户角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属性特征和概念定义,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和边界。从产品和服务、市场和用户的角度去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回避新兴产业具体形态的干扰,有利于对产业的内涵特征进行更准确的理解。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和概念定义,是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机制的基础,是制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依据。论文对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借鉴的国际经验启示。论文对全球最具有代表性国家或区域,包括美国、日本、欧盟、英国、德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国家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逐一进行了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中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启示。论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详细地概括了中部地区6省、东部地区6省(市)、西部地区4省(市区)、东北地区3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进展、发展规划、主要举措、发展经验和不足之处,逐一进行了发展评价。对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板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劣势、挑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论文提出应大胆突破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范围。论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情况,探索提出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遴选原则和发展定位,并建议中部地区将4个新兴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产业、绿色安全现代化农业、现代文化产业、高技术服务业。建议在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增列这4个新兴产业,突破了国务院划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是动态的、阶段性的,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论文提出了改进和加快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路。以中部地区整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通过对欧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各区域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对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内涵、目标分析,提出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提出了改进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工作思路。

俞剑光[5](2013)在《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与创意经济迅猛发展,大都市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剧烈变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和城市空间演变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与发展的载体,产业区的形成、发展和演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形态与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直接体现,也是城市空间形象与功能重塑的重要动力来源。本研究从系统解读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城市属性入手,剖析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的文化、经济、社会、实体空间的联系及其在城市空间结构上的表现,揭示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与旧城更新、科技新区发展的互动关系与作用机理,研判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空间演变的未来趋势。论文分为八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第八章是结语,第二~七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是相关理论的综述。首先对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定义、范畴、特征进行归纳,相关理论主要面向城市空间、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和创意城市3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在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创意城市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特点和趋势作了总结分析,以此构建研究的总体框架。第三章是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园案例研究。重点研究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实践,得出相关启示,同时分析总结我国文化产业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做为文化创意产业区研究的参考和借鉴。第四章主要建构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空间演化的关系框架。文化创意产业区作为城市空间基本单元趋向多功能复合,与城市空间协同以保持双方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从文化、社会、经济和实体空间四个方面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互动关系与作用机理。第五章主要建构文化创意产业区与旧城更新的关系框架。在旧城,文化创意产业区可以作为空间催化单元,从文化经济社会和实体空间多方面推动旧城的整体更新。第六章主要建构文化创意产业区与科技新区发展的关系框架。在科技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一方面与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共构城市创新空间系统,另一方面作为城市新区文化植入的有效手段。第七章是案例解析篇,分析影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区空间布局的要素,通过梳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北京城市空间演化以及旧城、科技新区发展的关联性。

汪娟[6](2013)在《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城市作为国家或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性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沙市一直重视创新发展,近年来更是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在长沙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战略中处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那么,如何来定位长沙市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哪些方面来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如何有效运作和管理城市技术创新体系?这些问题是长沙市在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根本性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将为长沙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将充实、拓展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对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进行理论分析和现状考察的基础上,从推进动力、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三个层次,深入地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特质、构成及其运行规律,解决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由什么构成、如何去推进、怎样去运作、如何有效治理等重要问题。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技术创新相关主体、要素、条件及其运行机制的综合系统,主要由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和功能系统构成,主体系统由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构成;功能系统包括科技知识创新系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扩散系统,科技价值实现系统等。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是长沙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长沙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提升长沙城市竞争力,发挥长沙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的重要保障。构建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和可行的,长沙市已经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政策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为长沙市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长沙市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重要成绩,也存在着明显问题。如科技人员、科技经费投入冗余,科技创新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过程不连续,重大和原始科技创新稀少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沙市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依靠一定的动力机制来推进的。本文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认为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拉动力,科技发展内在需求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推动力,城市发展和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促进力,企业发展与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自动力,政府政策导向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掌控力。目前,国内外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三种基本模式,基于对三种模式特点和适应性的分析,依据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条件和环境分析,为了体现出长沙市的特点,我们认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应该选择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模式,这一推进模式可以具体应该表述为:市场主导、政府扶引、企业主体、协同推进。长沙市技术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是靠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间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来推进的,本文分别对这些主体的行为和其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博弈论分析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中的行为选择,揭示了在什么条件下政府相关部门会选择积极推进城市技术活动的策略,并从政绩考核机制、晋升激励机制、物质和精神激励以及监督约束机制和反向激励等四方面,提出了激励政府相关部门推进技术创新行为的对策建议。其次,分析了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活动的博弈策略,提出了加大企业创新投入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再次,分析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行为选择,提出了有效激励科研组织和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安排。构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文章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模式,基于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面临的任务、条件和环境的分析,提出适合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构建的组织模式是“官产学研金”合作方式,并深入阐明了五者之间的具体合作方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全面分析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不仅探讨了科技知识的投入产出机制,提出了提高长沙市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而且分析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阐明了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条件;同时也考察了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提出了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的方式和措施。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技术创新体系内部结构入手,研究了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反馈系统,并对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研究,深刻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特征和规律。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健全相应的支撑系统。文章主要从人才支撑、平台建设、市场机制、政府支持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人才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最重要的资源和支撑因素,文章在研究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等基础上,提出了健全长沙市科技人才体系的政策建议。平台作为科技创新和集群创新的基地,在现代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对长沙市现有科技园区、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文章分析了长沙市的科技市场发展状况及其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健全长沙市科技市场体系的思路和措施。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文从政府的引导机制、扶持机制、服务机制、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健全长沙市政府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对长沙市这一特定对象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对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散内容进行了综合集成,并且对研究较缺乏的领域进行了拓展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政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对先进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性、创新性应用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本文对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主要从长沙市创新系统的现实状态、推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支撑体系四个层面来进行,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如可以对城市化、产业集聚中的竞争对城市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而且本文主要是利用长沙市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没有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以后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做进一步研究。

康雅琼[7](2013)在《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核心战略;同时也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整合科技资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繁荣,推动区域发展,建设创新国家的有效形式。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产学研合作为研究对象,对航天产业基地产学研合作现状调查研究,描述了航天产业基地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其发生的特点。总体来看,航天产业基地产学研合作基础良好,科技投入总量不断增加,企业逐渐成为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政府引导产学研结合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多样。但航天产业基地军民融合的范围还比较窄,层次低,融合程度还很有限;企业对产学研的认识与动力还显不足;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较差,未形成良好的利益共生,长期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等问题。本文从动力机制、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投资融资机制、风险机制、政策支持等方面对航天产业基地产学研结合的制约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认为制约航天基地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障碍在于未形成促进长效合作机制,各参与主体间存在目标利益偏差,构建了产、学、研三方合作创新的稳定性,描述了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基本条件。最后,本文站在全局高度,探索西安航天产业基地产学研结合机制创新路径,提出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完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培育产学研合作良性循环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知识保护机制,为航天基地产学研合作创造条件,从企业层面、高校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对建立适用于航天基地长效稳定产学研合作关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何致文,陈思[8](2012)在《2011—2012年度北京各区县文化建设亮点概观》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本年度,各区县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为北京文化建设做出了各具特色的贡献,其共同特点有:一、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通过保护北京历史名城文化古迹、文物,整合文化资源,开发有利于打造优势品牌的特色项目;二、注重以文化创意产业、文化生态旅游业引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向产业链的高端环节移动和优势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三、高度重视市民的文化教育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配合着异彩纷呈的社区文化活动,承办各类具有一定知名度或正在开创中的文化艺术节。与此同时,一些区县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政府主导而民间参与不足、发展类型化、重复规划与建设的问题。

梁宇[9](2012)在《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基本特征。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知识经济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原有的区域经济运行方式,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区域异军突起、竞争力提升的决定性力量,支持区域技术创新的创新系统的构建已成为一个区域谋求崛起、实现赶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学者们不断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展开日趋深入的研究,但这种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和部分发达地区。与之相比,对诸如黑龙江省这样的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及产业基础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是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依然比较薄弱,多数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创新配套政策体系尚未完善,地方政府创新服务能力不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不高等许多问题制约着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黑龙江省必须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有效引导和激励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产业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新时期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对该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论文首先归纳总结了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接着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借鉴。第二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模型建立。首先,论文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原则方面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框架设计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功能要素并构建了功能要素的结构模型,接着分析了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素。最后,基于主体—功能观,系统的构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模型,该体系是由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技术创新产出系统以及技术创新环境支撑系统组成。其中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是由人力资源投入、资金投入和信息资源投入组成,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由技术研发系统和技术经济转化系统组成,技术创新产出系统是由科技成果、创新产品和创新产业组成,支撑系统由政策环境支撑、服务环境支撑、市场环境支撑组成。第三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学习机制、扩散机制、协调与保障机制4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构建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探讨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各个运行机制的内在关系,分析了各机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作用。第四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主体配置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环境支撑能力4个维度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多指标动态评价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差距。最后是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分别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技术创新产出系统、技术创新环境支撑系统以及创新平台五个方面提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黄斌[10](2012)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及其影响机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经济学的新增长理论、地理学的新产业区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空间生产、后现代城市主义等理论为指导的相关学科都文化创意产业空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从规模收益递增、弹性专精分工、社会网络、路径依赖、知识外溢、资本积累、解码编码、消费社会等多方面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发展机制与深刻广泛的影响。北京市自“十一五”以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迄今已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全球网络的重要节点,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北京的支柱性和引领性产业,并对城市空间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在梳理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和空间研究的基础上,整合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组织演化和空间演化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认为产业集群将决定空间集聚。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外部条件(城市利便性、相关产业基础)和内部条件(尤其是创新网络)的共同作用,形成后会进一步通过弹性专精的分工方式形成发展的路径依赖,并向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发展,最终进而增强、分化或创造性毁灭产业集群。在空间上则表现为增强集聚、蛙跳发展或分散化集中等多种空间集聚形式,空间集聚的不断自我增强最终将形成创意城市。基于这一理论框架,本文系统梳理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包括政策条件),及其在此影响下的产业发展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政策和相关支撑产业体系,并拥有创意阶层、科教水平、研发投入等众多内生优势条件,突出呈现出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发展、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众多中小企业初步形成生产者网络的发展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资源依托、圈层分布、北高南低、西密东疏的特征,其中文化艺术业主要分布于内城,设计服务业、广告会展、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电影业分布于三环—四环沿线,软件、网络和计算机产业主要在四环以外,相关辅助性产业(如印刷、文化用品制造等)则位于远郊区县,西侧偏重于高技术类文化创意产业,东侧偏重于艺术传媒类文化创意产业。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投入产出关系研究了2002、2005、2007和2010四年北京市文创意产业三主导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消耗系数和分配系数,并基于产业相关性系数矩阵,通过因子分析法识别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明确了四年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在北京市产业网络中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向专业化发展态势明显,产业自我关联,自我增长的趋势增强,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含软件、网络和计算机服务业)主要和信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综合技术服务业(含设计服务业)主要和研究与试验发展、建筑业和相关制造业形成产业集群;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含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业、文化艺术业等)与主要的服务业部门形成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集群间主要通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进行联系。在产业网络演化的驱动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也表现出自我集聚增强的特征,以在原地增加密度和小幅周边拓展为主,基于就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小幅上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空间相关性增强,并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空间分布开始分异;三产业均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相关服务业空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北京市的总就业空间、第三产业就业空间相关性有所下降,从空间上也印证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化发展的趋势。随后本文选取了13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北京市16区县为分析对象,运用2006-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结合典型文化创意产业地区的案例研究,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区位选择和演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数据分析发现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可表示知识创造、交流和外溢,以及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对于文化设施的支持水平)是影响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正向指标,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还包括除文化创意产业以外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案例研究还进一步证明了偶然性、核心人物(和产业)的社会网络(生产性网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政府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政策对于产业的空间集中和发展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文章最后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回归,认为北京案例符合产业与空间相互影响演化的理论模型,并简要建议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政策的调整方向和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对北京和国内其他城市打造创意城市、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园区提供空间发展和管治的指导。

二、中国第一个高校产业基地的崛起——记高校科技产业基地(密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第一个高校产业基地的崛起——记高校科技产业基地(密云)(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
        1.1.2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
        1.1.3 城市创新空间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
        1.1.4 城市存量空间为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1.2 研究意义
        1.2.1 构建创新城区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机制
        1.2.2 探讨存量空间创新驱动提升的发展路径
        1.2.3 提出北京等大城市实施创新职能的空间策略
    1.3 研究对象界定
        1.3.1 创新空间
        1.3.2 创新城区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与总结
        1.5.2 案例研究与归纳
        1.5.3 定性与定量结合
        1.5.4 走访与深度访谈
第2章 创新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2.1 创新的空间特征研究综述
        2.1.1 创新的空间属性
        2.1.2 创新要素的空间特征
        2.1.3 创新地理学的过渡
    2.2 创新空间的研究综述
        2.2.1 创新空间的内涵
        2.2.2 创新空间的演化
        2.2.3 创新空间的类型
    2.3 创新城区研究综述
        2.3.1 创新城区的概念提出
        2.3.2 创新城区的目前探索
    2.4 综述小结
        2.4.1 研究综述小结
        2.4.2 现有研究不足
第3章 创新城区发展机制
    3.1 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框架
        3.1.1 创新城区的理论演进
        3.1.2 创新城区的发展转变
        3.1.3 创新城区的发展框架
    3.2 机制一:创新生态机制
        3.2.1 要素:创新源-创新服务-创新环境
        3.2.2 系统:要素间关联
    3.3 机制二:主体特征机制
        3.3.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机制
        3.3.2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机制
    3.4 机制三:空间创新机制
        3.4.1 发展模式创新机制
        3.4.2 空间利用创新机制
第4章 创新城区发展模式研究
    4.1 创新城区模式分类
        4.1.1 发展模式
        4.1.2 美国创新城区实践
    4.2 创新源驱动模式
        4.2.1 剑桥肯德尔广场
        4.2.2 克利夫兰健康科技走廊
    4.3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
        4.3.1 纽约硅巷
        4.3.2 洛杉矶硅滩
    4.4 旧城更新模式
        4.4.1 西雅图联合湖南区
        4.4.2 旧金山米申湾片区
    4.5 园区转型模式
        4.5.1 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
    4.6 美国创新城区建设经验总结
第5章 创新城区发展评价与模式识别
    5.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5.1.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5.1.2 创新源空间布局
        5.1.3 城市创新能力空间评价
    5.2 城市创新服务与创新环境水平评价
        5.2.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5.2.2 创新服务空间评价
        5.2.3 创新环境空间评价
    5.3 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模式识别
        5.3.1 创新城区发展水平
        5.3.2 创新城区模式识别
        5.3.3 创新城区空间规模
    5.4 城市创新城区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5.4.1 深圳创新城区发展
        5.4.2 青岛创新城区发展
        5.4.3 三城空间结构比较
第6章 创新城区主体特征与空间偏好
    6.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研究
        6.1.1 研究对象
        6.1.2 技术网络特征
        6.1.3 生产网络特征
        6.1.4 社会网络特征
    6.2 创新型企业空间偏好研究
        6.2.1 网络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6.2.2 高新技术企业选址特征
    6.3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研究
        6.3.1 调研对象
        6.3.2 知识需求特征
        6.3.3 社交需求特征
        6.3.4 物质需求特征
    6.4 创新型人才空间偏好研究
        6.4.1 就业空间偏好
        6.4.2 居住空间偏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创新城区空间组织与政策建议
    7.1 北京创新空间发展基础
        7.1.1 北京创新空间演变历程
        7.1.2 北京创新发展基本特征
    7.2 北京创新城区发展路径
        7.2.1 创新源驱动模式:中关村科学城
        7.2.2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国贸CBD片区
        7.2.3 旧城更新模式:望京&798 片区
        7.2.4 园区转型模式:上地&清河片区
    7.3 创新城区中观空间策略
        7.3.1 激活大学园区
        7.3.2 培育科创社区
        7.3.3 开放科技园区
    7.4 创新城区微观空间策略
        7.4.1 提升科技楼宇
        7.4.2 嵌入众创空间
        7.4.3 营造开放空间
    7.5 创新城区存量土地利用
        7.5.1 北京存量空间发展现状
        7.5.2 土地类型政策创新
        7.5.3 土地供给政策创新
        7.5.4 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7.6 创新城区创新生态环境建设
        7.6.1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7.6.2 加强创新服务水平
        7.6.3 促进产学研融合
        7.6.4 实施人才战略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2.1 系统性提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
        8.2.2 总结归纳了创新城区四种模式类型
        8.2.3 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空间创新水平
        8.2.4 提供了存量空间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创新型企业网络机制与空间特征访谈提纲
附录 B 创新型人才行为特征与空间偏好访谈提纲
附录 C 调研访谈记录节选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研究动态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我国相关研究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理论基础
    2.1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2.1.1 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与分类
        2.1.2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含义
    2.2 文化创意产业理论概述
        2.2.1 法兰克福学派
        2.2.2 英国文化学派
        2.2.3 美国文化产业理论
    2.3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概述
        2.3.1 城市规划空间层次
        2.3.2 现代城市规划内容
        2.3.3 城市总体布局
        2.3.4 现代城市规划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相关实践
    3.1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相关实践
        3.1.1 美国
        3.1.2 法国
        3.1.3 英国
    3.2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相关实践
        3.2.1 上海
        3.2.2 广州
        3.2.3 杭州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特征
    4.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与分类
    4.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征
        4.2.1 产业增长特征
        4.2.2 产业结构特征
        4.2.3 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4.3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概况
        4.3.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概念
        4.3.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类型
        4.3.3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机制
    4.4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特征
        4.4.1 总体空间布局特征
        4.4.2 各功能区空间布局特征
    4.5 存在主要问题
        4.5.1 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
        4.5.2 区域发展不均衡
        4.5.3 资源利用不充分
        4.5.4 结构有待完善
        4.5.5 国际竞争力不足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个体规划特征
    5.1 调研对象选取与分析要素
    5.2 个案研究
        5.2.1 中关村软件园
        5.2.2 798艺术区
        5.2.3 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
        5.2.4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5.2.5 北京清华科技园
        5.2.6 北京欢乐谷生态文化园
    5.3 存在主要问题
        5.3.1 发展空间不足
        5.3.2 产业链不够完善
        5.3.3 道路交通问题
        5.3.4 基础设施配套问题
        5.3.5 创意环境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
    6.1 市区层面规划策略
        6.1.1 立足区域,整体规划
        6.1.2 放眼长远,注重均衡
        6.1.3 充分利用资源,集聚发展
        6.1.4 强化结构,增强联系
        6.1.5 突出重点,提高竞争力
    6.2 集聚区层面规划策略
        6.2.1 规划考虑要点
        6.2.2 规划策略
    6.3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模式探索
        6.3.1 基本单元
        6.3.2 基本单元—小型集聚区
        6.3.3 基本单元—功能组团—中型集聚区
        6.3.4 基本单元—功能组团—中型集聚区—大型集聚区
    6.4 本章小结
结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国内外背景
        二、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产业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有关产业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
        二、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进展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研究结论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第一节 产业与产业分类
        一、产业的概念
        二、产业的分类
        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
    第二节 相关产业概念辨析
        一、支柱产业
        二、主导产业
        三、先导产业
        四、基础产业
        五、战略性产业
        六、相关产业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别
第三章 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启示
    第一节 美国与日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美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日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二节 欧盟主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欧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英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德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三节 金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俄罗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印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巴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四、南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四节 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启示
        一、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定位
        二、综合运用法律政策工具和经济杠杆
        三、新能源和绿色经济为重点关键领域
        四、切合国情的产业选择
        五、三次产业均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
        六、合理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七、强化核心技术自主自有
        八、注重可持续发展
        九、重视发展科技教育
        十、加强宣传推广
        十一、积极参与和倡导国际合作
第四章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一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成效
        一、产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
        二、产业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三、企业竞争能力逐步增强
        四、产业布局规划日趋合理
    第二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发展情况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三、生物产业发展情况
        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
        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六、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第三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政府保持强势主导地位
        二、依靠社会菁英人群推动
        三、产业发展速度快
        四、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五、市场潜力巨大
    第四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不强与核心技术缺乏
        二、高端人才培育和储备不足
        三、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
        四、产业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政策与配套措施尚需进一步契合
        六、应对国际市场不正当竞争的商业和法律手段缺乏
第五章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区域比较
    第一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四、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五、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六、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二节 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四、东部其他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三节 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四节 中部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一、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第五节 中部地区六省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一、中部地区六省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同点
        二、中部地区六省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差异
第六章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和挑战
    第一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一、中部地区地理区位优势
        二、中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势
        三、中部地区自然禀赋优势
        四、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与科教文化优势
        五、中部地区的产业与技术优势
        六、中部地区市场潜力优势
        七、中部地区的重要机遇优势
    第二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劣势
        一、中部地区能源资源劣势
        二、中部地区金融资源劣势
        三、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劣势
        四、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劣势
        五、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劣势
        六、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劣势
    第三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核心技术方面的挑战
        二、产学研用方面的挑战
        三、资金方面的挑战
        四、人才方面的挑战
        五、产业同质化方面的挑战
        六、传统产业的挑战
第七章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遴选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原则
        二、适宜中部地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产业
        三、建议中部地区增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发展
        二、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分工与合作
    第三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一、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二、创新金融服务
        三、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高等院校、国家科研队伍的作用
        四、先行先试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1.1.2 城市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1.1.3 提升城市发展要素的要求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创新点与框架
        1.3.1 论文创新点
        1.3.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文献研究
    2.1 相关概念综述
        2.1.1 文化与创意
        2.1.2 文化创意产业
        2.1.3 文化创意产业区
    2.2 城市空间发展相关理论
        2.2.1 城市空间理论
        2.2.1.1 城市空间理论的研究脉络
        2.2.1.2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
        2.2.1.3 知识经济下城市空间演变趋势
        2.2.2 旧城更新理论
        2.2.2.1 工业时代的城市更新
        2.2.2.2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更新
        2.2.2.3 国外城市更新的启示
    2.3 产业空间集聚相关理论
        2.3.1 产业分布与区位选择
        2.3.2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2.3.2.1 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
        2.3.2.2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2.3.2.3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产业区
        2.3.3 文化创意空间生产
    2.4 创意城市空间相关理论
        2.4.1 创意阶层的区位选择
        2.4.2 创意城市研究综述
    2.5 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发展与启示
    3.1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述
        3.1.1 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3.1.1.1 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3.1.1.2 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3.1.2 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3.2 国外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启示
        3.2.1 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区发展特点
        3.2.1.1 纽约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发展
        3.2.1.2 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发展
        3.2.1.3 东京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发展
        3.2.2 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区的主要启示
    3.3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实证分析
        3.3.1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3.3.2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区发展概述
        3.3.2.1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区发展现状
        3.3.2.2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区发展模式
        3.3.2.3 国内典型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区
        3.3.3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区发展分析
        3.3.3.1 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3.3.3.2 发展面临的问题
    3.4 小结
第四章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4.1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文化空间结构演变
        4.1.1 城市文化空间结构的组成与特征
        4.1.2 中国城市文化空间的变化
        4.1.3 文化创意产业区影响城市文化空间演化路径
        4.1.3.1 参与维护旧城历史文化空间网络
        4.1.3.2 新城文化空间植入
    4.2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4.2.1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经济作用机理
        4.2.2 文化创意产业区影响下的城市经济空间重组
    4.3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
        4.3.1 文化创意活动的社会空间网络
        4.3.2 文化创意产业区影响下的城市社会空间重构
    4.4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物质空间结构演变
        4.4.1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资源与空间条件
        4.4.1.1 产业发展的外部资源与空间条件
        4.4.1.2 产业发展的内生资源与空间条件
        4.4.2 文化创意产业区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区位
        4.4.2.1 文化创意产业区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4.4.2.2 文化创意产业区在城市空间的区位特征
        4.4.2.3 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城市空间区位类型
        4.4.3 文化创意产业区影响城市空间演变的路径
        4.4.3.1 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城市空间演化
        4.4.3.2 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城市空间特征
        4.4.3.3 文化创意产业区影响城市空间演化路径
        4.4.3.4 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城市空间规划策略
    4.5 小结
第五章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旧城空间更新
    5.1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旧城文化空间演化
        5.1.1 文化创意产业与旧城文化发展的关系
        5.1.1.1 传承历史,保护旧城风貌
        5.1.1.2 融合现代产业与传统文化
        5.1.1.3 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品位
        5.1.2 文化创意产业区作为催化旧城文化的空间因子
        5.1.2.1 文化与城市催化再生理论
        5.1.2.2 针灸理论与巴塞罗那的城市再生
        5.1.2.3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催化再生
    5.2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旧城经济空间演化
        5.2.1 文化创意产业与旧城经济发展的关系
        5.2.2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旧城经济空间的关系
        5.2.2.1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旧城经济空间的转换
        5.2.2.2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旧城经济空间的融合
        5.2.3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旧城旅游业融合
    5.3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旧城社会发展
        5.3.1 文化创意产业与旧城社会发展的关系
        5.3.2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社区营造
        5.3.2.1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与社区融合的成功案例
        5.3.2.2 社区作为城市的微观结构体现城市文化
        5.3.2.3 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推进社区总体营造
    5.4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旧城空间发展
        5.4.1 文化创意产业与旧城空间发展的关系
        5.4.2 文化创意产业区在旧城的空间特征
        5.4.3 文化创意产业在旧城中的空间适应性
        5.4.3.1 产业建筑空间对应的创意产业类型
        5.4.3.2 民用建筑空间对应的创意产业类型
        5.4.3.3 旧街区对应的创意产业类型
        5.4.4 文化创意产业区在旧城的空间发展模式
        5.4.4.1 文化创意产业区在旧城的集聚模式
        5.4.4.2 文化创意产业区在旧城的空间策略
    5.5 小结
第六章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科技新区发展
    6.1 新时代的科技新区发展趋势研究
        6.1.1 科技新区的功能转型研究
        6.1.1.1 从传统产业园到产业新区(城)
        6.1.1.2 科技新区的功能转型
        6.1.2 科技新区的空间整合研究
        6.1.2.1 科技新区的空间整合的理念与目标
        6.1.2.2 科技新区的空间整合的内容与类型
        6.1.2.3 科技新区空间发展与区域社会改造
    6.2 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新区互动发展
        6.2.1 文化与科技新区
        6.2.1.1 文化与科技新区的产业竞争力
        6.2.1.2 文化与科技新区的服务竞争力
        6.2.2 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新区
        6.2.2.1 科技融合文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6.2.2.2 科技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与优势
    6.3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科技新区互动发展
        6.3.1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新区创新空间
        6.3.1.1 科技新区与城市创新空间系统
        6.3.1.2 文化创意产业区构建城市创新系统
        6.3.2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新区生活空间
    6.4 文化创意产业区在科技新区的空间模式
        6.4.1 文化创意产业区空间发展内因要素
        6.4.2 文化创意产业区空间发展功能要素
        6.4.3 文化创意产业区空间发展模式
        6.4.3.1 文化创意产业区在新区空间发展趋势
        6.4.3.2 文化创意产业区在科技新区集聚模式
    6.5 小结
第七章 案例解析: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北京城市空间发展
    7.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区发展特征
        7.1.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区的产业特征
        7.1.1.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规模
        7.1.1.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主要行业发展特点
        7.1.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区的表现类型
    7.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7.2.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区的空间布局
        7.2.1.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区现状空间布局分析
        7.2.1.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区与空间要素的关系
        7.2.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空间演化
    7.3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区与旧城空间更新
        7.3.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区与旧城历史空间
        7.3.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工业遗产空间
    7.4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区与科技新区发展
        7.4.1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研究
        7.4.1.1 中关村发展新阶段——从科技园区到科技创新中心
        7.4.1.2 中关村示范区与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
        7.4.1.3 中关村示范区空间规划布局
        7.4.2 中关村示范区作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7.4.2.1 依托高新技术园区建立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7.4.2.2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中关村示范基地互动发展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综述
    1.2.2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实证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与构成
    2.1.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2.1.2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
2.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2.2.1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
    2.2.2 长沙技术创新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2.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2.3.1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经济基础
    2.3.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力资源基础
    2.3.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制度环境
    2.3.4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文化环境 第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考察和分析
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的过程
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评估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数据来源说明
    3.2.4 长沙等省会城市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3.3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DEA-Tobit“两阶段法”
    3.3.2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指标设计
    3.3.3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3.3.4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3.3.5 研究结论 第4章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考察
4.1 国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4.1.1 美国——企业主体型
    4.1.2 英国——知识带动型
    4.1.3 日本——技术引进型
    4.1.4 印度——政府推动型
4.2 国内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4.2.1 北京市经验
    4.2.2 上海市经验
    4.2.3 大连市经验
    4.2.4 深圳市经验
4.3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4.3.1 国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4.3.2 国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第5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研究
5.1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
    5.1.1 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拉动力
    5.1.2 科技发展内在需求的推动力
    5.1.3 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促进力
    5.1.4 企业发展与竞争的自动力
    5.1.5 政府政策导向的掌控力
5.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选择
    5.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的基本模式
    5.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模式的选择 第6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激励机制构建
6.1 长沙市政府推进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1.1 推进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1.2 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职能的明确界定
    6.1.3 促使政府推进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
    6.1.4 政府促进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6.2 长沙市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2.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2.2 促进企业选择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构建
6.3 长沙市科研机构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3.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3.2 促进科研机构积极投入技术创新的条件
    6.3.3 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
6.4 长沙市中介机构服务和支持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4.1 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现状分析
    6.4.2 促进中介机构服务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7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模式的选择研究
7.1 技术创新基本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7.1.1 “产学研”合作模式
    7.1.2 “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7.1.3 “官产学研金”合作模式
7.2 长沙市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选择
    7.2.1 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2.2 官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2.3 金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3 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官产学研金”的具体合作方式
    7.3.1 产学研合作方式
    7.3.2 官与产学研结合方式
    7.3.3 金与产学研的结合方式 第8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
8.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 R&D 投入产出机制
    8.1.1 R&D 投入产出现状
    8.1.2 R&D 活动的投入产出机制
    8.1.3 完善 R&D 投入产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8.2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
    8.2.1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
    8.2.2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8.2.3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
    8.2.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8.3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8.3.1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的现状
    8.3.2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存在的问题
    8.3.3 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8.3.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9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及仿真分析
9.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基本模型
    9.1.1 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结构分析
    9.1.2 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因果关系分析
9.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反馈机制
9.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9.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相关变量与流图
    9.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涉及的主要公式
    9.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仿真实证研究 第10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
10.1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分析
    10.1.1 技术创新人才的界定
    10.1.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总量及结构分布
    10.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存在的问题
10.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机制的构建
    10.2.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目标及人才需求预测
    10.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人才培育机制:政府引导下的“高研 -中介 - 企业”三位一体模式
10.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引进机制的构建
    10.3.1 长沙市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原则及需求主体
    10.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体系构建
10.4 长沙市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
    10.4.1 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原则
    10.4.2 区域人才优化配置机制理论分析
    10.4.3 长沙市创新技术人才的科学配置模式探讨 第11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集群平台构建
11.1 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平台及集群机制的理论分析
    11.1.1 推进城市技术创新必须构建必要的空间平台
    11.1.2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及其主要类型
    11.1.3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的集群创新功能和作用
11.2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1.2.1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
    11.2.2 评价结果判定标准
    11.2.3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1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空间集群平台运行机制的优化
    11.3.1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科技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1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产业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11.4 长沙市科技集群平台和产业集群平台协同发展机制
    11.4.1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之间的互动关系
    11.4.2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 . 第12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机制建设
12.1 推进技术创新的技术市场建设研究
    12.1.1 我国技术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12.1.2 长沙技术市场的构建
12.2 推进技术创新的人才市场建设研究
    12.2.1 人才市场分析
    12.2.2 长沙人才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12.2.3 长沙人才市场的完善
12.3 推进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建设研究
    12.3.1 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分析
    12.3.2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12.3.3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的构建和运行 第1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支撑体制构建
13.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引导机制
    13.2.1 战略规划
    13.2.2 政策导向
    13.2.3 宣传引导
1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扶持机制
    13.3.1 财政扶持
    13.3.2 税收扶持
    13.3.3 公共投资
13.4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服务机制
    13.4.1 人才机制服务
    13.4.2 创新环境建设
13.5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管理机制
    13.5.1 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的法规体系建设
    13.5.2 知识产权保护
    13.5.3 信用管理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7)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5 本文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职能定位
3 现状分析
    3.1 合作现状
    3.2 合作特点
    3.3 存在问题
4 制约因素
    4.1 内在因素
    4,2 外在因素
5 经验借鉴
6 机制创新
    6.1 平台机制
    6.2 长效稳定机制
    6.3 良性循环机制
    6.4 知识保护机制
7 对策建议
    7.1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7.2 高校构建技术产业化对接模式
    7.3 地方政府做好产学研合作的“引联、助推、管理者”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学习阶段参与科研与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
    调查问卷
    访谈提纲 1
    访谈提纲 2

(9)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框架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1.3.2 论文的研究框架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2.1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2.1.1 区域技术创新的内涵
    2.1.2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2.1.3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特征
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现状
    2.2.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总体状况
    2.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要素分析
    2.2.3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中创新环境分析
2.3 黑龙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2.3.1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需加强
    2.3.2 技术创新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2.3.3 技术创新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2.3.4 技术创新人才匮乏与结构性矛盾突出
    2.3.5 技术创新投入亟待提高
    2.3.6 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2.4 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2.4.1 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2.4.2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2.4.3 印度提若普尔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2.4.4 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3.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原则
    3.1.1 资源整合原则
    3.1.2 重点突破原则
    3.1.3 市场与政府激励原则
    3.1.4 以企业为主的市场导向原则
3.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要素分析
    3.2.1 基于功能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要素分析
    3.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功能要素的结构模型
    3.2.3 基于主体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要素分析
3.3 基于主体—功能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3.3.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结构框架
    3.3.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子系统互动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4.1 动力机制
    4.1.1 动力模型
    4.1.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主动力分析
    4.1.3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助动力分析
4.2 学习机制
    4.2.1 学习的主体
    4.2.2 学习的模式
    4.2.3 学习的知识创新平台
4.3 扩散机制
    4.3.1 技术创新扩散要素
    4.3.2 技术创新扩散过程
    4.3.3 技术扩散影响因素
4.4 协调和保障机制
    4.4.1 协调机制
    4.4.2 保障机制
4.5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内在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5.1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5.1.1 评价指标选择概述
    5.1.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5.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5.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5.2.2 时序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步骤
    5.2.3 数据获取
5.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过程
5.4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5.4.1 中国大陆 30 个省市技术创新能力时序动态评价结果分析
    5.4.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静态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6.1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建设
    6.1.1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投入能力
    6.1.2 增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资金资源投入能力
6.2 提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建设
    6.2.1 推进黑龙江省技术研究与开发系统建设
    6.2.2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经济转化体系建设
6.3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环境支撑系统建设
    6.3.1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6.3.2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6.3.3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环境支撑
6.4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产出建设
    6.4.1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产业发展
    6.4.2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产品竞争力提升
    6.4.3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成果产出
6.5 建设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平台
    6.5.1 研究开发平台
    6.5.2 资源共享平台
    6.5.3 成果转化平台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对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还将成为我国未来重要的支柱性和引领性产业
        1.1.2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特点鲜明,并对城市空间产生重大影响
        1.1.3 北京市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研究将具有极强的引领性和代表性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的空间理论
        1.2.2 有助于拓展产业集群的研究领域
        1.2.3 有助于探讨后工业化时代大城市产业空间演变规律
        1.2.4 有助于指导创意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空间管治
    1.3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
        1.3.1 文化产业
        1.3.2 创意产业
        1.3.3 文化创意产业
        1.3.4 本文研究的文化创意产业
    1.4 研究目标与理论假设
        1.4.1 研究目标
        1.4.2 理论框架
        1.4.3 研究假设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数据来源
        1.5.4 技术路线
    1.6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
        2.1.2 产业空间集聚理论
        2.1.3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2.1.4 本文理论视角
    2.2 文化创意产业组织研究
        2.2.1 文化创意产业的分工特征
        2.2.2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Value Chain)
        2.2.3 社会网络分析
        2.2.4 产业关联分析
        2.2.5 小结与评述
    2.3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研究
        2.3.1 区域尺度的区位选择与集聚动因
        2.3.2 城市尺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2.3.3 分部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
        2.3.4 产业生命周期的空间集聚研究
        2.3.5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研究
        2.3.6 小结与评述
    2.4 创意阶层与创意城市研究
        2.4.1 创意阶层的空间区位选择
        2.4.2 创意城市的形成机制
        2.4.3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机制
        2.4.4 创意城市的政策(空间视角)研究
    2.5 现有研究的总结与评述
        2.5.1 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机制与产业组织研究结论
        2.5.2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生和集聚研究结论
        2.5.3 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3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资源与空间条件
    3.1 产业发展的外部资源与空间条件
        3.1.1 历史文化资源与空间条件
        3.1.2 文化基础设施与空间条件
        3.1.3 支撑产业发展与空间条件
    3.2 产业发展的内生资源与空间条件
        3.2.1 创意、创新与教育资源及空间条件
        3.2.2 行业协会及空间条件
        3.2.3 企业空间需求
    3.3 产业政策与空间规制
        3.3.1 国家文化产业政策背景
        3.3.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变迁[]
        3.3.3 政策空间引导
        3.3.4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特征小结
    3.4 小结
第4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征与空间分布
    4.1 产业发展特征
        4.1.1 产业增长
        4.1.2 产业结构
        4.1.3 全球节点
    4.2 产业空间分布
        4.2.1 总体分布特征
        4.2.2 高科技类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
        4.2.3 技术服务类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
        4.2.4 文艺传媒类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
        4.2.5 其他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
        4.2.6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小结
    4.3 产品消费现状与空间分布
    4.4 企业结构与生产者空间网络
        4.4.1 企业结构特征
        4.4.2 生产者产业联系
        4.4.3 生产者空间联系
    4.5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影响
        4.5.1 集聚区形成机制
        4.5.2 集聚区发展现状
        4.5.3 集聚区政策对产业空间发展影响
    4.6 小结
第5章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网络演化特征
    5.1 关联产业识别
        5.1.1 研究方法
        5.1.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关联产业识别
        5.1.3 综合技术服务业关联产业识别
        5.1.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关联产业识别
        5.1.5 北京市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的关联产业判定
    5.2 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
        5.2.1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集群归属判定
        5.2.2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在集群中的变动趋势
        5.2.3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演化
    5.3 产业网络分析与演化特征
第6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规律
    6.1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空间演化规律的定性认知
        6.1.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空间演化规律
        6.1.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空间演化规律
        6.1.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空间演化规律
    6.2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空间演化规律的定量认知
        6.2.1 研究方法
        6.2.2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空间基尼系数分析
        6.2.3 分区县空间基尼系数详探
    6.3 文化创意三主导产业在产业网络中的空间演化规律
        6.3.1 与北京市总体产业空间演化的关联
        6.3.2 与关联产业的空间相互关系演化
    6.4 集聚区对就业空间演化影响
    6.5 小结
第7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机制
    7.1 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7.1.1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7.1.2 文化创意产业三主导产业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7.1.3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7.1.4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普查业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7.1.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7.1.6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与演化影响因素小结
    7.2 旧城文化再生案例:南锣鼓巷
        7.2.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
        7.2.2 产业生成与演化机制探讨
        7.2.3 旧城空间对产业发展的反馈
    7.3 高校周边科技园区: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区
        7.3.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
        7.3.2 政府主导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机制讨论
    7.4 城市边缘废弃工厂:798 艺术区
        7.4.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
        7.4.2 产业生成与演化机制的探讨
    7.5 远郊艺术聚落:宋庄
        7.5.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
        7.5.2 产业生成与演化机制探讨
    7.6 影响机制小结和空间政策建议
        7.6.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的影响机制
        7.6.2 产业空间发展政策建议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理论回归与假设验证
        8.1.1 理论回归
        8.1.2 假设验证
    8.2 主要结论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中国第一个高校产业基地的崛起——记高校科技产业基地(密云)(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D]. 任俊宇. 清华大学, 2018(04)
  • [2]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名盘[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12)
  • [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D]. 李双贵.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3)
  • [4]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 刘春江. 武汉大学, 2014(01)
  • [5]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研究[D]. 俞剑光. 天津大学, 2013(12)
  • [6]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汪娟. 湖南大学, 2013(09)
  • [7]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研究[D]. 康雅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6)
  • [8]2011—2012年度北京各区县文化建设亮点概观[A]. 何致文,陈思.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1-2012年), 2012
  • [9]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梁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4)
  • [10]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研究[D]. 黄斌. 北京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中国第一个大学产业基地的崛起——大学科技产业基地(密云)纪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