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围产期保健服务病例对照研究

脑瘫患儿围产期保健服务病例对照研究

一、小儿脑瘫与围产保健服务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雅妮[1](2021)在《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疗效差异;通过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血清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差异,探讨不同疗法的代谢组学效应差异,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5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组)和对照组(肉毒素组),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肉毒素治疗,以改良Ashworth量表、关节活动度(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角)、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等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分别在入组时和治疗12周后评价两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2.在入组时和治疗12周后采集脑瘫患儿的血清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UHPLC-QE-MS)检测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肉毒素治疗前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血清样本,同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差异代谢物的层次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库比对鉴定治疗前后潜在的差异性代谢物,分析其涉及的代谢通路。结果:1.组内比较:针刺组和肉毒素组治疗6周后较治疗前肌张力下降,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肌张力、足背屈角下降,内收角、腘窝角、GMFM总百分数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比较:肉毒素组较针刺组治疗6周肌张力下降得更多,针刺组较肉毒素组治疗12周肌张力下降得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针刺组较肉毒素组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角、GMFM总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病情程度分层比较,针刺组治疗后肌张力Ⅰ级、Ⅲ级比Ⅳ级下降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GMFM总百分数Ⅲ级比Ⅰ级提高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肉毒素组GMFM总百分数Ⅲ级比Ⅰ级、Ⅳ级提高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针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精氨酸、鸟嘌呤浓度升高,磷酰胆碱、烟酰胺、L-缬氨酸、丙酮酸浓度下降,参与的代谢通路有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嘌呤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柠檬酸循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糖酵解或糖异生。5.肉毒素组治疗后较治疗前D-谷氨酰胺、波维酸、2-羟基乙磺酸酯、顺乌头酸浓度下降,参与的代谢通路有D-谷氨酰胺与D-谷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柠檬酸循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结论:1.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肉毒素均能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粗大运动功能。2.肉毒素在治疗6周后对下肢肌张力的改善优于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在治疗12周后对下肢肌张力的改善优于肉毒素。3.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能是通过上调精氨酸、下调谷氨酰胺,调节体内氨基酸的水平来达到对神经的保护作用。

蒋沐禾[2](2021)在《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现状及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干预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调查脑瘫患儿家庭康复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以引导式教育理念为主、联合推拿按摩的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的自理能力、认知功能、日常活动、移动与平衡、语言与交流等方面的影响。方法现状调查:选择甘肃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儿童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的129名脑瘫患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家庭康复训练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儿童功能独立性量表(Wee FIM)、中文版儿童生活质量脑瘫量表(Peds QLTM3.0)进行调查,了解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现状及措施。干预实验:采用抽签法,将9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3组,对照组、引导式教育组和引导式教育联合家庭康复组,每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引导式教育组在医院内进行引导式教育半日流程课康复训练;引导式教育联合家庭康复组在对照组和引导式教育组的基础上,给予以引导式教育理念为主的家庭康复训练。在干预6个月后评定三组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与生活质量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现状调查:(1)本次研究共发放135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29份。调查显示,脑瘫患儿家长相关疾病知识测评合格率低、家长参与患儿康复积极性差;129例脑瘫患儿中,功能独立性为“重度依赖”57人(44.19%),“极重度依赖”54人(41.86%),“完全依赖”8人(6.20%)。患儿生存质量总分为(41.62±10.75)分,其中日常活动维度(23.23±12.05)分、学校活动维度(28.68±13.66)分、移动与平衡维度(41.82±17.36)分、饮食活动(49.19±14.18)分、语言与交流维度(15.21±9.91)分。(2)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现状结果显示:患儿家长对脑瘫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低、患儿家长参与康复的积极性差、家庭康复训练效果不理想。其中家长不懂康复训练方法、家庭康复训练不正规、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孩子不配合、不能坚持长期训练是主要影响因素。干预实验:(1)干预后,三组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导式教育组、引导式教育联合家庭康复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引导式教育联合家庭康复组得分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中语言与交流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6个月后,三组脑瘫患儿的功能独立水平与生活质量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并且在干预时间与干预方法上存在交互效应(P<0.05)。说明三组患儿的功能独立水平与生活质量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变化,引导式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患儿的功能独立水平与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结论(1)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实施率低、效果不理想。家长不懂康复训练方法、家庭康复训练不正规、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孩子不配合、不能坚持长期训练是主要影响因素。(2)以引导式教育理念为主、联合推拿按摩的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干预有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自理能力、认知功能、日常活动等方面,有利于提升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功能独立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刘辉[3](2019)在《头皮针联合健脑益智方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脑血流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头皮针联合健脑益智方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脑血流的影响。方法:根据病例对照研究原则,2015年4月—2017年8月选择我院诊断及治疗的脑瘫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用药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头皮针(每次留针15 min,每天1次,每周6次)联合健脑益智方治疗,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中文版GMFM(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量表、改良Ashworth法及大脑动脉血流速度(Cerebral artery blood flow velocity,VP)、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记录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95%,观察组有效率为94.74%,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GMFM量表分别为(43.26±12.69)分、(56.78±14.10)分,改良Ashworth量表分别为(1.64±0.42)分、(1.23±0.38)分,VP数值分别为(131.85±10.58)cm/s、(139.61±11.24)cm/s,PI数值分别为(1.04±0.26)%、(0.89±0.24)%,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因针刺出现2例皮下瘀青,热敷后消失,未对研究产生影响。结论:头皮针联合健脑益智方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确切,改善肢体运动和肌张力状态,改善脑微循环,且患儿可以耐受。

林群哲[4](2018)在《靳氏头针四项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靳氏头针四项”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靳氏头针四项”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并为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课题通过由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进行了临床试验,根据入选标准,纳入合格的治疗组受试者共84例,在课题实施观察中脱落和剔除1例,实际完成83例。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训练中心进行了对照试验,共有61名患儿入选评估,根据入选标准,纳入合格的受试者61例,在课题实施观察中未出现脱落和剔除病例,实际完成61例。治疗组采用主穴:采用“靳氏头针四项”(四神针、智三针、颞三针、脑三针)。对照组采用选择性地应用Bobath、NDT的物理治疗(PT)方法。临床上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小儿脑瘫粗大运动评价量表(GMFM)结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胡莹媛等制定的《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实验室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经颅多谱勒(TCD),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TNF-α,IL-6含量。收集并整理数据后。最后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课题纳入合格的受试者共145例,其中治疗组纳入84例,对照组纳入61例。在课题实施观察中,治疗组脱落和剔除1例,实际完成83例。对照组未出现脱落和剔除病例,实际完成61例,故最终进入统计分析的病例一共有144例。在两组可比性分析中,除中医分经中医辨证分型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以外,年龄、性别、脏腑中医辨证分型、病情程度两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GMFM量表、PD-FMFM量表和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各指标及总分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第一疗程(治疗3个月))后,所有病例(144例)均接受了GMFM量表和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有130例接受了PD-FMFM量表评定,结果显示:两组GMFM量表各指标及总分治疗3个月后比较,各项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残疾程度量表各指标及总分治疗3个月后比较,运动能力一项,P<0.05,其余各项P>0.05;两组PD-FMFM量表各指标治疗3个月后比较,各项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治疗3个月后,两组在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以及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改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降低残疾程度以及改善精细运动功能等方面的治疗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第二疗程(治疗6个月)后,共有122例接受了GMFM量表和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有109例接受了PD-FMFM量表评定,结果显示两组GMFM量表各指标及总分治疗6个月后比较,各项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残疾程度量表各指标及总分治疗6个月后比较,运动能力一项,P<0.05,其余各项P>0.05;两组PD-FMFM量表各指标治疗前比较,各项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统计学显示的结果表明主要是治疗6个月后,两组在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以及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改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降低残疾程度以及改善精细运动功能等方面的治疗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第三疗程(治疗9个月)后,共有75例接受了GMFM量表和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有67例接受了PD-FMFM量表评定,结果显示两组GMFM量表各指标及总分治疗9个月后比较,各项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残疾程度量表各指标及总分治疗9个月后比较,运动能力一项,P<0.05,其余各项P>0.05;两组PD-FMFM量表各指标治疗前比较,各项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统计学显示的结果表明治疗9个月后,两组在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以及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改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降低残疾程度以及改善精细运动功能等方面的治疗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第四疗程(治疗1年)后,共有51例接受了GMFM量表和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有46例接受了PD-FMFM量表评定,结果显示两组GMFM量表各指标及总分治疗1年后比较,各项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残疾程度量表各指标及总分治疗1年后比较,运动能力一项,P<0.05,其余各项P>0.05;两组PD-FMFM量表各指标治疗前比较,各项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统计学显示的结果表明治疗1年后,两组在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以及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改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降低残疾程度以及改善精细运动功能等方面的治疗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上述四个疗程统计学显示的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各疗程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以及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里面有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改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降低残疾程度以及改善精细运动功能等方面的治疗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上述四个疗程统计学显示的结果表明:(1)按病情程度分层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轻中度脑性瘫痪疾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相当于对重度脑性瘫痪疾病患儿的治疗效果在某些项目上能体现出明显的差异。(2)对于重度脑性瘫痪疾病患儿,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大部分集中在改善粗大运动功能方面,这种差异同样体现在改善患儿的总体运动功能上,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相当于对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以及决定残疾程度的其他能力方面,如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治疗效果那么未体现出明显的差异。综合上述分析,“靳三针疗法”结合功能康复训练对重度患儿的治治疗效果果明显优于单纯进行功能康复训练,而且以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及整体运动能力是主。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明显优于单纯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官凤婷[5](2017)在《捏脊疗法对婴儿期脑瘫高危儿粗大运动功能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根据中医经络及推拿理论,通过观察捏脊对婴儿期脑瘫高危儿粗大运动功能干预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婴儿期脑瘫高危儿提供一种有效、简便、易行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婴儿期脑瘫高危儿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捏脊治疗,每天2次。对照组予Bobath康复训练,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90天。治疗前后对患儿进行GMFM评分、Peabody发育商、肌张力、身高、体重的比较,同时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对两组治疗后疗效进行判定。通过对两组资料的收集整理,运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最终根据结果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结束后,治疗组完成研究28例,对照组完成27例。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观察指标(GMFM评分、Peabody发育商、肌张力、身高、体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28%;对照组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4.07%。两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效果相当。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评分、Peabody发育商、肌张力、身高、体重,均有显着差异(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表明捏脊组优于Bobath康复训练组。结论1捏脊疗法治疗婴儿期脑瘫高危儿有效,疗效和Bobath康复运动疗法相当。2捏脊疗法治疗婴儿期脑瘫高危儿,能有效改善粗大运动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肌张力,促进身高、体重的增长。3捏脊疗法是一种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杜娟[6](2017)在《平衡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膝反张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平衡推拿法结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膝反张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小儿脑瘫膝反张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与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瘫膝反张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平衡推拿法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予康复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后膝关节反张角度,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作出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自身膝关节反张角度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治疗后膝关节反张角度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膝关节反张角度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儿膝关节反张角度疗效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与推拿相关的骨折、出血、晕厥、感染、软组织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1.平衡推拿法结合康复和单纯康复治疗均能有效缩小膝反张角度。2.平衡推拿法结合康复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夏磊[7](2016)在《围产儿神经发育现状及小儿脑瘫ATG5和ATG7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神经系统的发育是通过受基因调控的神经发生、细胞分化及迁徙等多个复杂过程而实现的并受母孕期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关基因的功能异常或者母亲孕期高危因素的存在可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包括胎儿或者新生儿神经系统形态或者结构的异常,如脑积水、神经管畸形等,以及出生后需要进一步的生化或者功能检查才能确定是否存在功能发育异常,如智力障碍、脑瘫等,这些神经系统结构以及功能发育异常是最严重的先天性出生缺陷,目前的预防和治疗手段远未达到临床实际需求。我国每年约2000万新生儿出生,其中先天发育异常儿有60万左右。在发育异常的新生儿中,神经管缺陷是较为常见的形态和结构异常,我国每年有2亿元用于这些患儿的救治。功能异常的神经发育不良患儿数量远高于神经系统形态和结构的发育异常,由于不易早期识别,潜在危害以及经济负担更加严重。自吞噬在脑的正常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大量的新生细胞因未建立起功能连接而以自吞噬或者凋亡的方式被清除,以保持大脑的形态结构正常发育。自吞噬在损伤因素的作用下被广泛激活,以清除大量坏死细胞,减少炎症反应,但是过度的自吞噬可以导致胞浆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破坏,导致细胞死亡,因此自吞噬具有维持细胞存活和导致细胞死亡的双重作用。自噬相关基因5和自噬相关基因7(ATG5和ATG7)是参与自噬体形成的重要成员,可能进一步影响相关基因的功能表达,但是有关于atg5和atg7基因的多态性与脑性瘫痪的关系尚未见报道。脑瘫是目前导致我国儿童致残的首位原因,全国现有200万以上脑瘫患儿需要康复治疗,其中有31万例学龄前脑瘫患儿,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但是脑瘫的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遗传因素在脑瘫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临床患儿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围产儿神经发育现况的动态变化以及影响的因素,而后以导致儿童伤残首位原因的脑瘫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大样本的实验分析,探讨自噬相关基因在脑瘫患儿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围产儿神经发育异常和脑瘫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第一部分以人群为基础围产儿神经发育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第一节先天发育异常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目的通过整理收集河南省监测医院及监测点内住院分娩的所有妊娠满28周至产后7天内围生儿中的先天发育异常儿,尤其是神经管缺陷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分析常见先天发育异常的发生率、分布地区和人群分布等,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的数据包括河南省从1997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所有监测医院及监测点内先天发育异常儿的信息,均经体格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如超声、x射线、核磁共振、染色体分析或尸检等来证实诊断,确诊后填写《出生缺陷登记卡》,内容包括孕龄、性别、母亲年龄、居住地、主要诊断及新生儿转归等。所有信息输入excel2010表格,转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发生率的趋势采用逻辑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水准。结果1.先天发育异常总发生率15年间,我省检测点共收集1 815 920名新生儿,有15 660名围产儿存在先天发育异常,平均发生率为86.24/万。监测期间农村平均发生率高于城市(χ2=4.023,P=0.04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发生率呈显着下降趋势(P<0.0001),城市发生率呈增长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3)。总的平均发生率呈稳步下降状态,从1997年的109.8/万到2003年的82.3/万(χ2=49.06,P<0.001),然后保持相对稳定到2011年80.19/万(χ2=185.29,P<0.0001)。15年间农村发生率下降55.2%,城市发生率上升19.3%。导致整体发生率下降26.9%。2.亚组分析显示:(1)男孩平均发生率为86.43/万和女孩为83.54/万(χ2=4.44,P=0.035),男孩略高于女孩。所有监测的人群中,母孕期不同年龄组中,平均发生率最低的78.2/万为25到29岁间的组别,最高的为小于20岁组别,发生率为122.003(χ2=37.545,P<0.001);(2)15年间,2007年以前神经管缺陷的排名一直位居第一位,2009年以后位居第三位。其1997年发生率为39.3/万,到2011年下降到6.1/万(χ2=388.853,P<0.001),下降率达到84.5%。结论1.15年间,我省先天发育异常发生率呈稳步下降状态。农村显着下降,城市呈增长趋势。2.男性发生率略高于女性。平均发生率最低母孕期年龄为25到29岁间,最高为小于20岁组别;3.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第二节围产儿不良神经预后的分析目的采用围产期出生新生儿及住院患儿资料统计分析,并对诊断为新生儿脑损伤的患儿通过随访,研究分析其远期不良神经预后。方法选择从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由我院接诊分娩和分娩后住院围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数据分层按性别、出生体重、分娩方式、产妇年龄、孕龄,单胎或多胎,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妊高症,胎膜早破等)等进行记录。所有围产期新生儿及患儿发病率均以年为计算单位,对脑损伤患儿在其年龄≥1岁后进行随访(住院病例+电话随访+来院复诊)工作。所有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OR值及95%可信区间,均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水准。结果1.总体分析:6年间我院分娩新生儿中,早产比例从21.4%下降到20.4%(P=0.27),剖宫产发生率从65.2%下降到62.9%(P=0.029)。1695名住院新生儿被诊断为脑损伤,脑损伤发病率从17.4%增加到35.1%(P<0.001),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率2.3%上升到3.97%(P=0.443)。2.高危因素分析:(1)新生儿入住NICU高危因素:出生体重风险最大为10001499g(OR=3.185,95%CI 2.258-4.491,P<0.001),性别(OR=0.854,95%CI 0.778-0.937,P<0.001),1分钟Apgar评分风险最大为47分(OR=4.211,95%CI 3.277-5.412,P<0.001)等。(2)脑损伤高危因素:胎龄风险最大为3436+6 W(OR=1.55,95%CI1.341-1.792,P<0.001),1分钟Apgar评分风险最大的为<4分,不同分娩方式中剖宫产风险最大(OR=1.499,95%CI 1.102-2.038,P=0.01),单胎或多胎(OR=2.051,95%CI 1.821-2.312,P<0.001)等。3.住院新生儿中,呼吸系统疾病占34.6%,比例最高,顺位第二位的是黄疸,占25.9%,神经系统疾病顺位第四位占14.8%。4.不同亚组比较分析:(1)脑损伤影像学结果分正常,轻度异常,严重异常三组,发现:结局中脑瘫(χ2=13.871,P=0.001),和智力缺陷(χ2=6.332,P=0.042),统计上有差异。(2)不同胎龄段分早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三组。三组住院发病率、脑损伤发生率、脑损伤后遗症发生率比较,(χ2分别为8551.7,17.28,22.16,P均<0.001)。结论1.剖宫产发生率呈下降趋势。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生率趋于上升现象。2.新生儿入住NICU和是否发生脑损伤的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3.不同影像学结果及不同胎龄脑损伤及后遗症发生率不同。第二部分ATG5和ATG7基因多态性与小儿脑瘫的关联性研究目的采用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分析脑瘫患儿ATG5和ATG7的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探讨自噬相关基因和脑瘫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择715例脑瘫患儿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择658例体检儿童为对照组,两组年龄等基本信息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分别选择ATG5的5个SNP位点(rs573775,rs510432,rs6568431,rs2299863和rs3804338);ATG7的6个SNP位点(rs11706903,rs2606750,rs346078,rs4684787,rs1470612和rs2594972),使用Massarray分型技术对两组进行基因分型。使用SHEsis在线软件进行基因数据分析,每个SNP的多重检验均使用SNPSp D在线系统进行校正。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水准。结果1.总体结果:ATG5基因的rs6568431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在脑瘫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05和0.0015;ATG7基因的rs14706126和rs2594972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在脑瘫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有差异,P值分别为0.02、0.0004和0.044、0.0012。2.亚组分析显示:1)性别分析:ATG5基因的rs656843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男性脑瘫组与男性对照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05和0.004);ATG7基因的rs1470612和rs2594972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男性脑瘫组和男性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0.0004,0.044和0.0012);(2)新生儿期并发症分析:ATG5基因rs656843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脑瘫伴HIE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001和P=0.0005);ATG7基因rs259497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脑瘫伴PVL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16);同样rs2594972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脑瘫伴HIE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均<0.0001),伴或不伴HIE的脑瘫患儿在位点rs2594972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均<0.0001);(3)脑瘫类型分析:ATG7基因的rs1470612,rs2594972位点在痉挛型脑瘫和对照组间比较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除rs1470612基因型频率外,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另外,rs11706903、rs4684787、rs1470612和rs2594972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痉挛型双瘫组与对照组之间除rs4684787处的基因型频率外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4)母孕期并发症分析:ATG5基因脑瘫患儿母孕期是否存在胎膜早破与对照间比较,rs573775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存在差异(P=0.015和0.04);ATG7基因脑瘫患儿母孕期是否存在胎膜早破与对照组比较,rs1470612和rs259497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存在显着差异(P均<0.05);(5)脑瘫伴有合并症分析:ATG5基因的脑瘫患儿伴有智力低下组和不伴有智力低下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rs6568431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5和0.02);(6)其它亚组分组与对照组间没有差异(P>0.05)。注:以上结果中所有有统计学意义的P值均为通过SNPSp D校正后的P值。结论1.ATG5和ATG7基因多态性与脑瘫的易感性相关;2.ATG5和ATG7基因多态性与脑瘫患儿性别相关,ATG5基因与脑瘫患儿伴有PROM和智力低下相关,ATG7基因与脑瘫患儿伴HIE和痉挛型双瘫有关。第三部分脑瘫患儿ATG7启动子荧光素酶基因活性的测定目的采用克隆ATG7基因启动子的方法,插入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检测不同组别荧光素酶表达量的差异,探讨其于小儿脑瘫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细胞质粒转染和luciferase检测技术,在工具细胞293T细胞(人胚胎肾细胞)中扩增ATG7启动子,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 GL3-empty CON080,将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选取不同的SNP位点野生型和突变型,测定其启动子的转录活性(ATG7的rs1470612和rs2594972位点),并与SV40病毒转化的启动子活性进行比较。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水准。结果1.构建了ATG7基因不同位点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通过测序及质粒酶切鉴定,所构建的ATG7基因的启动子正确;2.活性测定表明,报告基因在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SV40病毒转染后及不同基因位点中显示构建ATG7基因不同启动子活性,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3.ATG7基因的rs1470612和rs2594972位点的荧光素酶检测比较,突变型luciferase相对表达量均降低,野生型和突变型间存在差异(P<0.0001和P=0.009)。结论ATG7基因突变后荧光素酶表达量下调,在rs1470612和rs2594972位点发生基因突变与脑瘫疾病存在关联性。

李宏[8](2013)在《脑性瘫痪病因及其修复机制的系列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或不伴有精神发育迟缓及癫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及人口素质。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产妇保健水平的提高,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显着增加,与其相对的是,早产儿脑性瘫痪的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2006年Kirby等对美国四个州8岁以内儿童脑性瘫痪进行调查统计,患病率为2.9-3.8%o,平均为3.3%o。1997-1998年,我国六省(区)1岁、2岁、3岁、4岁、5岁、6岁年龄组患病率分别为2.26‰、2.24‰、1.94‰、1.58‰、1.80‰、1.77‰,平均患病率为1.92‰。我国现有脑性瘫痪患儿400~500万,致残率为42%-45%,每年新增脑性瘫痪患儿3~4万,已成为新的临床、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各国对脑性瘫痪一般采取三级防治措施。一级防治是找出致病原因,避免脑性瘫痪的出现;二级防治是对脑性瘫痪患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尽量减少或减轻后遗症;三级防治是对已经形成脑瘫的患儿坚持康复训练,尽可能地改善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质量。脑性瘫痪防治的重点在于完善的一级防治及有效的二级防治手段。脑性瘫痪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病因分析、致病机制以及修复机制三个方面。但其核心仍是发病机制的探索。脑性瘫痪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一组综合征。所有可能导致胎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统称为脑瘫的高危因素。研究小儿脑性瘫痪病因及相关围产期高危因素,对降低该病的患病率、早期监测及干预、减少致残率、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脑瘫一级防治的核心和根本。目前的资料显示,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HIE、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宫内感染是最主要的围产高危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产科及NICU水平的逐年提高,围产高危因素的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目前尚缺乏长时间跨度的围产期高危因素变化的研究。本课题第一部分即对近10年来新入院脑瘫患儿的围产高危因素进行调查,试图找到近年来围产高危因素的构成及其变化,为我国脑瘫的一级防治提供临床证据。由于脑性瘫痪致病机制的不明确,由此造成脑瘫治疗方法的混乱和不确定,为脑瘫的二级防治带来了困难。目前,国内外尚无根治脑瘫的治疗方法。康复运动训练是得到公认的有效治疗和改善脑瘫症状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多数的研究限于临床观察,对于运动训练起效的机理阐述较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脑性瘫痪的主要致病机制之一,长期是脑瘫研究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运动训练治疗脑瘫的机理,本课题第二部分选用新生大鼠HIBD模型,观察早期运动训练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远期神经功能、病理改变、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感觉运动功能、超微结构的影响。试图探讨早期运动训练对HIBD新生大鼠作用的机理,为早期运动训练治疗脑瘫提供实验依据。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防治,其根本仍在于明确脑瘫确切的致病机制。近年来关于脑瘫致病机制的许多研究证实,脑瘫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在对瑞典1959-1970年脑性瘫痪患儿调查中发现足月儿偏瘫占60%、痉挛型双瘫占45%,早产儿痉挛型双瘫占32%,几乎全部单纯型共济失调都与遗传有关。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的多态性会增加脑性瘫痪的危险性。位于19号染色体19q132上的ApoE基因,此基因与神经细胞表面LDL和VLDL受体结合进入神经元细胞,对维持、修复神经细胞膜结构,维持神经递质和参与脑损伤后修复起到重要作用。携带ApoE E4基因或等位基因E2,发生脑性瘫痪的风险性较未携带者明显增加。ApoE4与认知相关,可造成海马萎缩及其连接性丧失,进而造成记忆障碍,影响逻辑能力导致智力低下;还可以导致胆碱能递质减少,进而出现精神运动视觉障碍。位于染色体2q37上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IA1)基因突变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导致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重要因素之一。UGTIA1基因通过启动子与TATA结合调节转录起始DNA序列,而它突变可造成DNA转录起始频率和精确性异常。纯合子UGTIA1基因突变可影响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结构使酶活性下降,导致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显着升高。临床观察也发现,暴露在相同高危因素下的不同胎儿或新生儿,其临床结局差别甚大。这使我们想到,脑瘫的致病机制中,遗传因素及微观的生物学通路皆有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脑瘫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复杂疾病。某些生物学通路在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生物学实验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基因芯片数据为代表的海量实验数据的产出,通过一系列算法和模型整合和分析实验数据,鉴定和模拟疾病相关的生物学通路,发现了很多重要的生物学结论,解释了遗传因素及微观的生物学通路在脑瘫致病中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第三部分选取了临床上最常见的脑瘫类型——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PVL)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儿和健康儿童血浆中microRNA基因芯片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探讨microRNA在PVL发病中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PVL的微观生物学通路发病机理,为将来PVL的宫内超早期诊断以及PVL的基因治疗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第一部分摘要目的:比较十年来脑性瘫痪患儿相关高危因素构成,探索伴随医疗水平提高等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下,脑性瘫痪高危因素的变化趋势,为脑性瘫痪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3年至2012年间入院首次诊断为脑性瘫痪的病例中患儿的病例数、性别、年龄及高危因素等构成,并对各年份脑瘫患儿高危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纳入共1040例病例,其中男性750例,女性290例,男女比例为2.59:1。患儿年龄<1岁147例,占14.1%;1-3岁440例,占42.3%;3~6岁294例,占28.3%;≥6岁159例,占15.3%;在10年脑瘫病例近40种高危因素中,早产仍是最重要的高危因素,其次是产时窒息、黄疸、胎膜早破及不良妊娠。10年间高危因素中产前、产时、产后因素构成有差异(χ2=72.234,P<0.05),宫内窘迫、产时窒息、产后窒息及不明确时间HIE的构成有差异(χ2=93.722,P<0.05)。结论:①本研究发现脑性瘫痪就诊患儿中存在明显的男女性别差异,男性多于女性;②患儿首次就诊年龄偏大,说明高危儿早期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工作依然存在较多困难,加强教育,提高对脑瘫的认识是关键;③产前因素所占比重有上升趋势,早产仍是最首位的高危因素,其次是产时窒息、黄疸、胎膜早破及不良妊娠。不同时间窒息中产前因素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仍要作为目前脑性瘫痪防治的重点。第二部分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运动训练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远期神经功能、病理改变、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感觉运动功能、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90只7d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运动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各30只。运动组和对照组制备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且运动组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1周开始每天给予抓握、旋转、行走、平衡等训练。4周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尼氏染色计数海马CA1区和皮层额部神经元数量,并检测突触素、c-fos表达水平;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感觉功能;透射电镜观察突触和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运动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大鼠左侧海马CA1区及皮层额部尼氏染色阳性神经元数目较运动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550,P<0.05;F=82.521,P<0.05)。运动组大鼠海马CA1和皮层额部突触素、c-f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突触素:F=81.747, P<0.05; F=26.865, P<0.05。c-fos:F=680.750, P<0.05; F=296.617, P<0.05)。透射电镜下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和皮层突触损伤严重,神经毡区突触减少,突触前膨大肿胀、轮廓不清晰,突触小泡溶解、空泡形成,突触后致密区变薄、薄厚不均,而运动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早期运动训练可减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和皮层额部神经元损伤,增强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远期神经功能,其中突触素和c-fos在海马和皮层额部表达增强可能是其改善的机制之一。第三部分摘要目的:比较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PVL)患儿和健康儿童血清中microRNA基因芯片的差异表达,筛选出显着差异表达谱,为PVL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提供生物学标记物。并为下一步探讨microRNA在PVL疾病中的发病机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方法:收集7例PVL患儿和5例健康儿童的全血,2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从血清中提取RNA,使用Exiqon公司的microRNA芯片筛选microRNA表达谱。以microRNA芯片表达结果为基础,采用microcosm, miranda和targetscan三个数据库及GO分析,筛选出与神经、血管、遗传发育靶基因相关的10个microRNA:hsa-miR-133b、hsa-miR-323a-3p、hsa-miR-330-3p、 hsa-miR-654-5p、hsa-miR-498、hsa-miR-574-5p、hsa-miR-638、hsa-miR-149-3p、 hsa-miR-1228-5p、hsa-miR-671-3p,对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PVL患儿中microRNA表达谱与健康患儿相比较有显着差异,在3100个microRNA中,有100个microRNA存在差异表达,34个microRNA表达上调,66个表达下调。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10个筛选出的microRNA,其中hsa-miR-323a-3p、hsa-miR-671-3p、hsa-miR-330-3p、hsa-miR-654-5p、 hsa-miR-498、hsa-miR-149-3p、hsa-miR-1228-5p共7个与microRNA芯片结果具有同样趋势。结论:部分microRNA在PVL疾病中的表达有显着差异,提示microRNA有可能与PVL的发病相关,为今后PVL的早期诊断、生物学机制探讨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全文结论1.脑性瘫痪就诊患儿中存在明显的男女性别差异;患儿就诊年龄偏大;10年间产前因素所占比重有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窒息中产前因素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提示,加强孕期保健及胎儿发育监测、提高产科技术依然是目前脑性瘫痪早期防治的重点。2.早期运动训练可减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和皮层额部神经元损伤,增强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远期神经功能,其中突触素和c-fos在海马和皮层额部表达增强可能是其改善的机制之一。3.部分microRNA在PVL疾病中的表达有显着差异,提示microRNA有可能与PVL的发病相关,为今后PVL的早期诊断、生物学机制探讨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展望1.扩大PVL病例数(100例)进一步验证microRNA芯片结果准确性,从而作为PVL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2. microRNA在PVL发病中关于神经、血管、遗传发育等生物学通路中的作用,是我们今后探讨的重点,希望能从微观角度挖掘其致病的分子机理。3.早期功能训练结合基因工程干预(上调或下调相关的microRNA,改变其生物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服务)是今后治疗脑瘫患儿的一个富有希望的方向。

王寒雪[9](2013)在《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比较该方法与西医常规治疗加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儿的综合功能、发育情况、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分析,为针刺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确定方法标准并提供临床研究依据。方法:选取小儿痉挛型脑瘫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加康复训练,针刺每日1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康复训练采用Bobath疗法及Vjota疗法,每日各训练1次,每次各30min,每周各6次,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康复训练,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NS2ml im qd,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注射液,40mg+NS100ml ivgtt qd,上述两种药物分别为10日一疗程。康复训练操作同治疗组。两组在治疗三个疗程后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综合功能、发育情况及肢体痉挛状态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发育商DQ分值:两组均有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sell发展诊断量表》:两组患儿在各项数据上均有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肢体痉挛状态: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异常脑电波改善不明显,其中治疗组仅有4例,对照组仅有2例,由异常恢复到边缘状态。结论:治疗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显示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确实。

李玲[10](2012)在《枣庄市农村1-6岁儿童脑瘫现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P),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伤残疾患。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儿童脑瘫患病率在1‰–5‰之间。国内目前缺乏对于全国性脑瘫儿童患病率的报道。2001年我国六省(自治区)1-6岁小儿进行抽样调查,平均患病率为1.92‰。脑瘫的危险因素很多,病因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140多年前Little描述脑瘫时提出异常分娩、难产、新生儿窒息等引起缺氧是导致脑瘫发病的主要病因,这一结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得到广泛认可。既往认为,产时因素占第1位,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目前认为产前因素为主要原因。目的:通过描述枣庄市农村1-6岁儿童脑瘫患病情况,分析枣庄市农村儿童脑瘫危险因素,为儿童脑瘫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促进儿童脑瘫康复工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调查地区全部满足条件的1-6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确诊的脑瘫患儿作为病例组,按1:4比例对确诊的脑瘫儿童匹配4名正常儿童构成病例对照,进行儿童脑瘫危险因素分析。应用Epidata3.1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共登记1-6岁儿童20077人,确诊脑瘫儿童36人,患病率为1.79‰。以5-6岁(不含6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为2.07‰。男性患儿24人,女性患儿12人,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2.36例患儿在发现异常后,97.2%选择在当地医院诊治,94.4%在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72.2%病例选择多种方式结合的康复方式;94.4%的当地医院无法制作矫形器及辅助工具;61.1%的脑瘫患儿进行登记,但进行随访的仅占17.1%;2.8%患儿建立监测档案;97.2%患儿的治疗费用可以得到部分报销;47.2%患儿可以得到政府给予的专项经济资助。3.36例脑瘫儿童中,痉挛型24例,占66.7%,;其次为肌张力低下型6例,占16.7%;共济失调型3例,占8.3%;不随意运动型2例,占5.6%;强直1例,占2.8%。4.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分别为父亲年龄(>30岁)(OR=3.125)、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OR=2.802)、精神疾患家族史(OR=12.000)、母亲孕期患感冒(OR=11.989)、孕妇被动吸烟次数(≥2次)(OR=8.413)、孕次(≥2次)(OR=4.206)、流产次数(≥1次)(OR=6.122)、早产史(OR=7.358)、产程延长(>24h)(OR=12.000)。36例脑瘫儿童中新生儿窒息为9例,占总病例数的25%,对照组无窒息病例。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共有4个因素进入方程,分别是母孕期感冒(OR=13.737)、孕妇被动吸烟次数(≥2次)(OR=18.308)、流产次数(≥1次)(OR=14.347)和早产史(OR=15.888)。结论:1.枣庄市农村1-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1.79‰,接近我国六省区1-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平均水平,男性患儿居多。2.枣庄市农村1-6岁脑瘫儿童在发现异常后多数选择到当地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并且大部分采取多种方式结合的康复方式;较多的患儿进行了登记但继续随访的很少;多数患儿治疗费用可以得到部分报销。3.枣庄市农村1-6岁儿童脑瘫临床类型以痉挛型为主,其它依次为肌张力低下型、共济失调型、不随意运动型、强直型。4.枣庄市农村1-6岁儿童脑瘫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窒息、流产次数(≥1次)、孕妇被动吸烟情况、母孕期感冒和早产史。

二、小儿脑瘫与围产保健服务病例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脑瘫与围产保健服务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
    1 研究对象
        1.1 伦理审批
        1.2 受试者来源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剔除标准
        1.8 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随机分组、对照
        2.3 治疗方案
        2.4 评价时间点
        2.5 疗效评价指标
        2.6 不良事件处理
        2.7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脑瘫患儿纳入、排除、脱落和病例完成情况
        3.2 有效病例的基线比较(年龄、性别、分型、分级)
        3.3 疗效评价
        3.3.1 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比较
        3.3.2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角)比较
        3.3.3 两组治疗前后GMFM总百分数比较
        3.3.4 按病情程度分层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比较
        3.3.5 按病情程度分层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角)比较
        3.3.6 按病情程度分层两组治疗前后GMFM总百分数比较
        3.4 不良事件评价
    4 小结
第二部分 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
    1 试验材料
        1.1 受试者来源
        1.2 血清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1.3 试验试剂与仪器
        1.4 代谢物提取
        1.5 UHPLC-QE-MS分析条件
        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1.7 潜在代谢筛选和鉴定
        1.8 模型质量控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成分分析(PCA)得分图
        2.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分散点图及置换检验
        2.3 差异代谢物火山图
        2.4 差异代谢物的层次聚类分析
        2.5 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2.5.1 针刺组治疗前后差异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2.5.2 肉毒素组治疗前后差异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3 小结
第三部分 全文讨论
    1 痉挛型脑瘫高患病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1.1 传统医学对痉挛型脑瘫的认识
        1.1.1 传统医学对痉挛型脑瘫病名的认识
        1.1.2 传统医学对痉挛型脑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1.1.3 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研究现状
        1.2 现代医学对痉挛型脑瘫的认识
        1.2.1 痉挛型脑瘫的病因研究进展
        1.2.2 痉挛型脑瘫的的现代康复治疗
    2 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增高的机制
        2.1 传统医学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增高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增高的认识
    3 张力平衡针法的理论渊源及在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
        3.1 张力平衡针法的理论渊源
        3.2 张力平衡理论与现代生物力学的关系
        3.3 张力平衡针法治疗痉挛瘫痪的临床应用
        3.4 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意义
    4 肉毒素是目前公认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有效方法
        4.1 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作用机制
        4.2 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应用
    5 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
        5.1 针刺和肉毒素改善脑瘫患儿肌张力各有优势
        5.2 针刺和肉毒素能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6 针刺和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代谢组学差异分析
        6.1 代谢组学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6.2 氨基酸代谢失衡是脑瘫发病的机制之一
        6.3 针刺通过上调精氨酸保护神经和增强免疫功能
        6.4 肉毒素通过下调谷氨酰胺发挥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7 不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随机数字表法
附录B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
附录C 张力平衡针法组取穴及取穴标准
附录D 病例报告表
综述 中西医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现状及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干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技术路线图
    4 脑瘫患儿康复现状
        4.1 药物治疗
        4.2 外科手术治疗
        4.3 运动疗法
        4.4 作业疗法
        4.5 物理因子治疗
        4.6 虚拟现实辅助治疗
        4.7 中医治疗
        4.8 引导式教育的相关研究
第一部分 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现状调查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的估算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工具
        2.2 调查方法
        2.3 数据录入与分析
        2.4 质量控制
        2.5 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调查
        3.2 患儿家长疾病相关知识调查
        3.3 家长参与患儿康复积极性
        3.4 患儿家庭康复训练现状调查
        3.5 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与生活质量调查
    4 讨论
        4.1 脑瘫患儿及其家长一般资料分析
        4.2 患儿家长对脑瘫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低
        4.3 患儿家长参与康复的积极性差
        4.4 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存在的问题
        4.5 患儿功能独立性与生活质量现状
    5 结论
第二部分 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干预效果评价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计算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及调查工具
        2.2 干预措施
        2.3 数据录入与分析
        2.4 质量控制
        2.5 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2 干预前后三组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的比较
        3.3 干预前后三组脑瘫患儿生活质量的比较
    4 讨论
        4.1 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4.2 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5 结论
    6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6.1 研究的创新性
        6.2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3)头皮针联合健脑益智方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脑血流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治疗方法
    1.3临床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5]
        1.3.2肢体运动状态
        1.3.3脑血流循环指标
    1.4不良反应状况
    1.5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临床疗效
    2.2肢体运动状态
    2.3脑血流循环指标
    2.4不良反应状况
3讨论

(4)靳氏头针四项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对脑性瘫痪的认识
        一、对病名的认识
        二、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第二节 脑性瘫痪的病因学研究概况
        一、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与脑瘫
        二、感染、炎症与脑瘫
        三、早产及低出生体重与脑瘫
        四、其他因素
    第三节 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进展
        一、脑性瘫痪的定义演变
        二、脑性瘫痪的临床诊断条件
        三、脑性瘫痪的流行病学
        四、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
        五、物理疗法
    第四节 针灸治疗脑瘫研究进展
        一、头针
        二、体针
        三、电针
        四、穴位注射
        五、穴位埋线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纳入及分组
        三、治疗方法
        四、观察指标
        五、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第二节 主要技术指标
    第三节 对本研究考核目标调整情况的说明
        一、未达到预定目标
        二、超过预定目标
    第四节 项目执行情况综述
        一、主要研究内容完成情况
    第五节 主要标完成情况
        一、临床疗效观测
        二、实验指标观测
    第六节 讨论
        一、不分层两组疗效分析
        二、按病情程度分层后两组治疗效果分析
        三、实验指标两组治疗效果分析
        四、“靳三针疗法”特点及其处方选穴分析
        五、创新性
        六、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捏脊疗法对婴儿期脑瘫高危儿粗大运动功能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分组方法
    3 治疗方法
        3.1 治疗组
        3.2 对照组
    4 观察指标
        4.1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
        4.2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4.3 肌张力评估
        4.4 其他评价指标
        4.5 疗效评价标准
    5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研究情况
    2 基线数据评估
        2.1 两组性别、年龄比较
        2.2 脑瘫高危因素统计
    3 观察指标比较
        3.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总分比较
        3.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各功能区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eabody发育商比较
        3.4 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比较
        3.5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身高比较
        3.6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重比较
    4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5 捏脊组患儿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理论研究
        1.1 中西医对脑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机制
    2 捏脊的机理
        2.1 捏脊的作用
        2.2 捏脊改善粗大运动功能的作用
        2.3 捏脊治疗脑瘫高危儿的优势
    3 Bobath康复训练的选择依据
    4 结果分析
        4.1 疗效分析
        4.2 粗大运动功能评价分析
        4.3 运动发育评价分析
        4.4 肌张力评价分析
        4.5 身高评价分析
        4.6 体重评价分析
    5 存在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平衡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膝反张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及处理
        1.6 中止试验标准及处理
        1.7 安全性评价
    2.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一般资料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与测量方法
        2.5 评定标准
        2.6 偏倚控制
        2.7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1.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膝反张角度组内比较
        1.2 两组患儿治疗后膝反张角度组间比较
    2.疗效比较
    3.安全性评价
讨论
    1.“舒筋解痉、通络益气”治则的拟定
        1.1 关于病名
        1.2 关于病因病机
    2.治疗手法的选取
    3.治疗穴位的选取
        3.1 关于主穴
        3.2 关于配穴
    4.治疗部位的选取
    5.平衡推拿法
    6.疗效分析
        6.1 两组治疗前后膝反张角度前后组内比较
        6.2 两组治疗后膝反张角度组间比较
        6.3 两组患儿膝反张角度疗效比较
    7.操作注意事项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小儿脑瘫膝反张临床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7)围产儿神经发育现状及小儿脑瘫ATG5和ATG7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以人群为基础围产儿神经发育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第一节 先天发育异常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围产儿不良神经预后的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ATG5和ATG7基因多态性与脑瘫的关联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脑瘫患儿ATG7启动子荧光素酶基因活性的测定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综述1 与围产儿神经发育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参考文献
综述2 自噬与神经发育疾病
    参考文献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脑性瘫痪病因及其修复机制的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十年来新入院脑性瘫痪患儿围产期高危因素变化及其意义
    1.1 材料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方法
        1.1.3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基本资料
        1.2.2 10年脑瘫病例高危因素及其变化
    1.3 讨论
        1.3.1 十年间各年男女性别构成差异显着
        1.3.2 就诊病例中患儿年龄分布特点
        1.3.3 十年间高危因素变化
        1.3.4 不同时间窒息因素的构成变化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早期运动训练改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远期预后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和材料
        2.1.2 模型制备
        2.1.3 动物分组
        2.1.4 运动训练器材及方法
        2.1.5 神经功能评分
        2.1.6 病理改变检测
        2.1.7 海马和皮层突触素及c-fos表达水平检测
        2.1.8 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测试
        2.1.9 海马及皮层突触超微结构观察
        2.1.10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2.2.2 病理改变结果
        2.2.3 海马和皮层突触素及c-fos表达水平
        2.2.4 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测试结果
        2.2.5 海马及皮层突触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2.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microRNA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实验材料
        3.1.3 方法
    3.2 结果
        3.2.1 基本资料
        3.2.2 microRNA检测结果
    3.3 讨论
    3.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脑性瘫痪病因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围产期脑损伤治疗及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三 第三部分文献综述 脑性瘫痪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统计学证明

(9)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枣庄市农村1-6岁儿童脑瘫现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脑瘫概述
    1.2 脑瘫的定义
    1.3 脑瘫的临床分型
    1.5 脑瘫的诊断
    1.7 脑瘫的病因
    1.8 脑瘫流行病学概况
    1.9 脑瘫防治现状
    1.10 立题依据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内容
        2.2.1 儿童的基本信息
        2.2.2 儿童父母基本情况
        2.2.3 产前因素
        2.2.4 产时因素
        2.2.5 产后因素
        2.2.6 儿童脑瘫防治情况
    2.3 调查工具
    2.4 调查方法
        2.4.1 调查对象登记
        2.4.2 筛查疑似病例
        2.4.3 确诊脑瘫病例
    2.5 数据收集
    2.6 数据处理方法
    2.7 质量控制
        2.7.1 人员培训
        2.7.2 控制偏倚
        2.7.3 质量监测
第3章 结果
    3.1 儿童脑瘫患病基本情况
        3.1.1 儿童脑瘫的年龄分布
        3.1.2 儿童脑瘫的性别分布
        3.1.3 不同地区儿童脑瘫的患病情况
        3.1.4 儿童脑瘫的防治现状
    3.2 儿童脑瘫的临床分型
    3.3 儿童脑瘫的危险因素分析
        3.3.1 家庭因素
        3.3.2 产前因素
        3.3.3 产时因素
        3.3.4 产后因素
        3.3.5 儿童脑瘫的多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脑瘫患病基本情况
    4.2 儿童脑瘫的临床分型
    4.3 儿童脑瘫的危险因素
        4.3.1 家庭因素
        4.3.2 产前因素
        4.3.3 产时因素
        4.3.4 产后因素
        4.3.5 儿童脑瘫的多因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小儿脑瘫与围产保健服务病例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D]. 唐雅妮.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现状及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干预效果评价[D]. 蒋沐禾.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头皮针联合健脑益智方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脑血流影响[J]. 刘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2)
  • [4]靳氏头针四项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D]. 林群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5]捏脊疗法对婴儿期脑瘫高危儿粗大运动功能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D]. 官凤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7(02)
  • [6]平衡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膝反张的临床观察[D]. 杜娟. 云南中医学院, 2017(10)
  • [7]围产儿神经发育现状及小儿脑瘫ATG5和ATG7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 夏磊. 郑州大学, 2016(08)
  • [8]脑性瘫痪病因及其修复机制的系列研究[D]. 李宏.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9]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D]. 王寒雪. 山西中医学院, 2013(12)
  • [10]枣庄市农村1-6岁儿童脑瘫现况分析[D]. 李玲. 吉林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脑瘫患儿围产期保健服务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