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83/95转换系统前端的研究与实现

Ada83/95转换系统前端的研究与实现

一、Ada83/95转换系统前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夏赛[1](2020)在《大气颗粒物浓度测量仪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多数地区呈现爆发式增长,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害着人体健康,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已然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雾霾中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为其颗粒物,包括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和PM1)。国内相关的自动颗粒物浓度监测仪器与国外相比,在适用性和测量的准确性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国外相关产品价格相对昂贵。因此需要设计一款低成本、高性能、适应于不同场所,不同类型颗粒物的连续自动颗粒物测量仪器,从而实现在各个场所下对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本课题基于目前对颗粒物测量仪器的研究意义从而利用光散射法对颗粒物浓度进行实时在线测量,该方法以Mie散射理论为检测基础,通过散射光强和光通量的推导与分析,从而建立起单个球形粒子的散射光强与颗粒物粒径间的关系,并以标准球形颗粒作为基础模型,通过球形颗粒的相关模拟演算,求得颗粒物质量浓度。基于光散散射法的颗粒物测量仪的总体方案进行了相应的设计,通过对系统中的主要子模块包括照明系统、散射光收集系统、气路系统、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系统等相关分析、设计与搭建,从而实现对颗粒物浓度的测量。利用标定系统,通过直接电压信号采集方式和系统通道数采集方式,从而实现对2.5μm和10μm颗粒的粒径电压标定和粒子通道数的划分。并且采用交集点标定法,利用亚利桑那A尘作为待测颗粒物对测量系统的相关参数α和ks值进行标定实验,从而求得α=0.865和ks=.0569×10-5的精确解。通过与AM510标准仪器对不同粒径和浓度的粉尘颗粒物进行测量对比实验,从而验证已标定仪器测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两者在不同类型粉尘颗粒物测量上相关性良好决定系数Adj.R-square的值均能达到0.95以上,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r的值均能达到0.98以上。不同浓度粉尘颗粒物测量中,两者的决定系数Adj.R-Square和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r的相对差值小于0.01。从侧面说明了粒径划分和标定参数标定的准确性。同时将测量仪器应用到不同的实际现场中,包括作为微型空气站中颗粒物测量模块对大气环境中PM2.5和PM10的测量,以及扬尘噪声在线监测系统中对扬尘颗粒物的测量。使用参比方法对测量仪器进行比对测试和多台仪器的平行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场所下,两者测量得到的数据相关系数均大于0.93和仪器间的平行性均小于10%,符合国家对悬浮颗粒物自动监测系统的要求。但相对而言,大气颗粒物测量结果两者的相关性明显优于道路扬尘中测量的结果,从而说明了颗粒物浓度较高时,群颗粒散射明显,同时外部环境中的温湿度等因素也影响测量结果,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建楼[2](2018)在《智能视觉监控中行人再识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行人再识别(Person Re-Identification,ReID)是智能视觉监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其作用是基于视觉信息实现不同摄像头下行人目标的身份一致性关联,将单摄像头视频监控扩展为多摄像头协同视频分析。本文在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ReID所面临主要挑战的分析以及我们对特定场景下ReID问题的认识,分别从小数据集上的度量学习模型泛化能力、基于手工特征设计和多特征融合的分步处理模型、基于特征序列提取和序列匹配的端到端处理模型三个方面,提出不同的高精度ReID算法或者改进算法。从小数据集上的度量学习模型泛化能力的角度,我们提出利用正则化的度量学习方法来增强小数据集上ReID模型的泛化能力。众所周知,度量学习的研究在ReID技术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受某些应用场景的限制,研究人员往往无法获取充足的标记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和学习,从而导致ReID算法的泛化能力较弱。为此,我们从限制模型复杂度的角度,提出利用正则化的度量学习算法实现ReID中的特征距离度量,从而提升小数据集上模型的泛化能力。具体来讲,我们分别从马氏距离学习、对称投影学习、以及非对称投影学习三个不同的角度理解度量函数,并构造了四种不同的正则化度量学习模型来实现ReID。在数据集VIPeR和CUHK01上的实验验证了,正则化的模型约束,往往可以带来整体算法性能的提升。从基于手工特征设计和多特征融合的分步处理模型的角度,我们提出了 一种统一的局部统计特征提取框架,并结合多核学习在度量学习阶段实现ReID中的多特征融合。在监控场景中实现跨摄像头视域的行人匹配是一项极富挑战的任务,因为不同拍摄角度、不同行人姿态、不同光照条件、以及局部遮挡等都会引起行人外观的剧烈变化,从而增大匹配难度。目前,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构造优秀的特征表示或者学习合理的特征匹配模型这两个方面。然而,由于影响行人外观的因素众多,很难构造单一特征来全面地刻画行人外观;而且,不同特征的提取过程相对独立,缺乏系统而详细地评估分析,很难启发研究人员充分发掘特征的性能或设计其他更有效的特征表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空间金字塔统计特征提取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去实现多种常用统计特征的提取以及改进;同时,我们还利用基于多核学习的费舍尔判别分析方法实现ReID中的度量学习和多特征融合。实验结果证明,在ReID任务中,此框架下提取的改进局部统计特征性能要优于原始特征,并且结合多特征融合算法后可以进一步提升再识别的准确率。从基于特征序列提取和序列匹配的端到端处理模型的角度,我们提出了一个上下文敏感的特征序列提取以及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序列匹配的深度ReID模型。传统的ReID算法在匹配行人图像或者行人跟踪序列之前,往往先将其表示成为一个单独的特征向量,然后在向量空间进行度量学习。然而在复杂的拍摄环境下,单一特征向量并不足以消除行人外观上的模糊性。为此我们提出,将每个行人表示成一系列包含细节信息的特征集合或者序列,并利用双重注意力机制进行序列匹配,从而实现高精度的行人再识别。模型中采用的双重注意力机制是整个算法的核心,其中序列内部的注意力机制用来进行特征序列的去噪精炼,而序列间的注意力机制用来实现序列对的语义对齐。借助这两种注意力机制,包含在特征序列对中的细节信息可以被自动地挖掘出来,并被合理地比较,从而得到恰当的行人距离或相似性度量。实验结果证明我们的模型在多个大规模数据集上都取得了同期最优的性能。

王子凡[3](2017)在《超宽带雷达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文中认为超宽带雷达(UWB)与窄带雷达相比,它有抗干扰能力强、距离分辨力极高以及目标识别能力良好等特点,在雷达预警成像和医学探测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UWB的大带宽特点增加了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的难度,对雷达的信号数字化处理提出了挑战。本文根据实际项目研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交错采样理论的高速数据采集方法,研究了基于FPGA结合高速ADC的多通道UWB信号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方法,主要完成的工作和取得成果如下:1)时间交错采样方法详细介绍了采样理论、高速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时间交错采样技术。主要利用N片较低速ADC交替并行采样,从而使得整个系统的采样率达到单片采样速率的N倍。本文决定采用2路时间交错采样。2)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ADC的输入为UWB模拟信号,采集部分由两片相同的ADC组成,以时间交错采样的方法采集信号;系统的主要控制芯片为FPGA,给两路ADC提供给定相位差的时序控制信号,为两路ADC提供了给定相位差的时序控制信号,同时也控制着ADC和DDR3存储电路接口的工作方式;利用FIFO进行高速缓存,再利用DDR3 SDRAM进行大容量存储,实现数据的高速采集、存储。最后根据上述的系统框架设计,详细介绍了各个部分的硬件电路设计,以及核心器件的选型。3)FPGA逻辑设计与系统模块化仿真首先明确了整个设计的需求,然后对系统进行模块化划分,再用Verilog HDL语言进行设计输入,最后对各个模块进行功能仿真,验证了整个系统的时序,时序仿真结果和设计的预期结果相吻合,从而证明了设计的有效性。

王伟勍[4](2015)在《并行数据采集模块研制》文中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并行数据处理技术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生了十分紧密的联系,已经成为计算机与测试测量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作为并行数据处理的基础技术,并行数据采集在震动、压力测试,医用、医疗仪器,电能质量测试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并朝着高分辨率和高采样速率的方向持续发展。为得到一种通用的并行数据采集实验平台,本文在研究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并行数据采集模块,全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针对并行数据采集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对系统功能进行了详尽的需求分析,制定了总体设计方案。采用中端FPGA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器,以多通道高分辨率的Delta-Sigma A/D转换器作为数据采集芯片,采用DDR II存储颗粒作为数据缓存器件,采用CY7C68013作为USB接口芯片,对各接口电路和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等辅助电路进行了设计和说明,完成了硬件平台的制作。在硬件电路研制中,采用了基于Cadence软件的设计流程,利用FSP插件对FPGA器件进行了引脚分配优化,绘制了易于修改的原理图和PCB板图,得到了光绘文件,提高了系统的可重用性,最终完成了制板和硬件调试。在硬件逻辑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基于IP核的片上系统设计方法,充分利用了Quartus软件平台的各项功能,在深入理解各器件功能和时序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自定义的数据采样和数据通信IP核,配置了DDR II存储器IP核,增大了模块功能的灵活性。随后搭建了基于Qsys和NIOS处理器软核的片上系统,并对系统的逻辑功能进行了仿真验证。在软件设计中,说明了片上系统的软件设计过程,并利用VISA函数库设计了符合VPP规范的驱动程序,给出了驱动函数树和主要函数的功能说明,之后利用Lab Windows/CVI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上位机应用程序。本文在最后针对模块搭建了测试平台,进行了功能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并行数据采集模块的功能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张亮[5](2014)在《纳米流体强化热量与动量传递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米流体是指以一定比例,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级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颗粒形成的一类新型传热冷却介质。纳米流体较传统的冷却介质具有以下优势:1)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加,不以流动阻力的增加为代价;2)纳米流体中颗粒的尺度为纳米量级,其行为接近于液体分子,不会像毫米或微米级颗粒,易产生摩擦或堵塞的不良结果;3)纳米流体的传热效果与纳米颗粒的成份、比例、形状等因素有关,可根据传热量需求,合理的设计传热过程。由此可见,纳米流体作为新型传热冷却介质,在强化传热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的物理机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显着高于基础流体;二是纳米颗粒在基础流体中的微运动,强化了基础流体的动量传递。人们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已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并证实了导热系数增加的物理机制。然而关于纳米颗粒对基础流体动量传递特性的影响则少见报道。为此,本文着重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开展了纳米流体的热量与动量传递特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纳米流体的制备。采用“两步法”配制出实验所需纳米流体,并对配制的纳米流体开展透射电镜和悬浮稳定性实验,发现纳米流体的分散性和悬浮稳定性均较好,为接下来的研究打下基础。二、纳米流体输运参数的测定。为全面掌握纳米流体的基本性质,对纳米流体输运参数(导热系数、粘度、比热)进行测量,发现体积浓度、粒径和颗粒形状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粘度和比热有较大影响。三、纳米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搭建流动与传热特性实验台,测量纳米流体的阻力和传热系数。发现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加,不以阻力的增加为代价;导热系数增大对对流换热系数贡献比例较小;纳米颗粒的体积浓度、直径和形状均对对流换热系数有较大影响;单相流传热特性关联式已不适用于纳米流体,从而建立了纳米流体对流换热准则关联式。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纳米颗粒对基础流体动量传递的强化,是增大对流换热系数的主要原因。四、纳米流体的流动可视化与动量传递特性的实验研究。搭建纳米流体流动可视化实验台。为了便于流场观测,用有机玻璃制成的波壁管作为实验段,进行了流动可视化实验,直观的考察了纳米流体与基础流体的流场差异:采用得失电子的电化学方法,测量了纳米流体的质量传递系数,以此定量的研究纳米流体动量传递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Re下,纳米流体的流场紊乱度高于基础流体,其质量传递系数也显着高于基础流体。在上述实验研究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分子动力学和CFD研究结果,对纳米颗粒强化基础流体动量传递进行了理论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动量传递的增强是强化传热的主要原因。五、纳米流体复合强化动量与热量传递特性的实验研究。由于输运参数的改变对纳米流体动量和热量传递系数提升有限,故采用继续增加扰动的方式,进一步增强纳米流体的动量传递。本研究通过改变管型(变化波壁管的波幅)、外加脉动流场(入口前添加平行于流动方向的脉动)和施加往复运动(施加垂直于流动方向往复运动)的方式,来进一步增加基础流体的紊乱度,以达到继续强化热质传递的目的。研究发现,1)波壁管波幅对纳米流体的质量传递和流动特性有重要影响。2)脉动流场下纳米流体的最优强化系数由雷诺数、振动分率和斯德鲁哈尔数共同决定。3)往复运动频率、往复运动角度和充液率对纳米流体的热量传递特性有重要影响。4)在外加扰动下,管内的流动更加紊乱。质量传递特性与可视化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外加扰动进一步增强了纳米流体的动量传递,从而更有利于热质传递。

曹阿文[6](2013)在《深圳电信末梢装维服务流程改造与信息化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的蓬勃发展,电信业务逐渐深入并影响每个人的生活,电信业务的服务水平高低切实影响到广大用户对运营商的评价与选择,如何有效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从而在充分竞争的电信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是摆在三大运营商面前最大的挑战。三大运营商不仅需要从业务产品上推陈出新,更主要的是从面向用户的服务上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对客服务,作为信息化接入的最后一百米的末梢装维的服务水平更是在整个电信服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电信在末梢装维服务上更是做了诸多的尝试。本文从电信末梢装维的服务进行着眼,结合自身的管理经验,利用现代服务科学的理论,依靠先进的GIS技术,将管理与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对原有装维流程进行按面向服务的SOA架构设计重新设计,站在面向服务的角度,对现有的末梢装维服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实现业务流程再造(BPR),搭建一个有产业化应用规模的GIS通信装维业务辅助决策管理的系统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实现了对末梢流程的有效监控;同时,通过对流程的科学优化,有效地减少了管理人员与一线人员的配比,提升管理效率;提高了一线装维人员的工作有效工作时间,提升高了人均的装维工作能力,从而在末梢装维的服务环节有效地提升了整体的服务水平。通过此模式的探讨与实现,可以有效地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托深圳电信在广东电信及全国电信的领先作用,也可供同行做参考。

朱晓[7](2008)在《新型宽带数字接收机及脉冲压缩雷达信号参数估计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脉冲压缩雷达发射大时宽-带宽积的雷达信号,在接收时采用脉冲压缩技术,将长脉冲压缩成窄脉冲,提高了雷达的距离分辨率的同时,降低了雷达信号的被截获概率。脉冲压缩雷达是一种低截获概率雷达,对现代反辐射导弹(ARM)导引头和其他被动侦察接收机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晶体视频检波接收机不再适应截获脉冲压缩雷达信号的要求,急需发展宽带数字接收机。宽带数字接收机直接将中频信号或射频信号数字化,保留了脉冲压缩雷达信号的频率、相位调制信息,便于进行信号检测、存储、分析。对付脉冲压缩雷达信号首先是检测接收,然后是识别。在信号的载频、带宽均未知且时变的条件下,如何同时对不同体制的雷达信号进行“盲接收”,是宽带数字接收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数字信道化接收机可以处理同时到达信号,均匀信道化方法可以采用高效的实现结构,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宽带数字接收机体制,但是由于信道划分是严格均匀且固定的,不适应电子战的环境,需要改进。完整接收到信号后,还需要提取脉冲压缩雷达信号的调制参数。相位编码信号、线性调频信号、非线性调频信号是脉冲压缩雷达信号普遍采用的信号类型,其中相位编码信号又分为二相编码信号和多相编码信号,四相编码信号是最常用的多相编码信号。相位编码信号的参数识别包括估计载频、码元速率、编码规律等。线性调频和非线性调频信号可以建模为多项式相位信号,前者的是二阶多项式相位信号,后者是高阶多项式相位信号。通过相位建模方法,估计出调频信号的相位多项式的系数就可以完成识别。本课题围绕宽带数字接收机平台截获和识别脉冲压缩雷达信号,对动态数字信道化方法、宽带数字接收机的动态范围、相位编码雷达信号和调频雷达信号的参数估计算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宽带信道化接收技术方面,针对接收宽带信号中存在多个非均匀分布且动态变化的信道的情况,分析了现有信道化接收机的缺陷,指出由于信道划分是严格均匀且固定的,不适应电子战的环境。提出了动态数字信道化方法,结合滤波器组理论和信号重构理论,推导出了两种高效的实现结构,基于DFT滤波器组的高效结构和基于短时快速傅立叶变换信号分析与综合的高效结构。两种结构可以对时变、非均匀信道进行划分,具有并行,实时的特点,运算效率高,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两种结构可以方便的映射到现有的FPGA器件上,文中给出了关键电路模块的实现方法。在扩展宽带数字接收机动态范围方面,采用中频数字AGC技术。研究了微波前端热噪声、放大器链路噪声因数及非线性特性、超高速ADC有限量化精度等因素对宽带数字接收机动态范围的限制。在分析数字AGC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中频数字AGC系统以扩展宽带数字接收机动态范围。结合多速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出了高效希尔伯特变换结构提取信号的数字包络,将超高速ADC数据流通过采样率转换技术进行降速,给出了适于在FPGA上实现的高效信号包络提取电路。在相位编码雷达信号的参数估计算法方面,综合运用循环相关理论和连续小波变换方法,给出了一种较好的估计流程。根据PSK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首先采用循环谱方法估计其载频和码元速率。由于噪声不具有循环平稳特性,因而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利用载频估计值将PSK信号搬移到基带,分析了Haar小波变换提取基带PSK信号相位跳变点的性能,指出当残留载频趋近于0时,小波模极大值总是出现在相位跳变点处,根据此特征可以有效的提取相位跳变点的定时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残留载频对算法性能的影响以及存在残留载频时,小波尺度的选取策略。在编码序列识别方面,提出了基于定时信息的直接相位法。采用大数判决对相位函数进行校正,有效地消除噪声引入的跳周现象,提出采用长度大于1的编码游程估计残留载频引入的累积相位,从而消除累积相位,大大降低了残留载频对算法的影响。在调频雷达信号参数估计算法方面,运用了多项式相位建模法。研究了乘积型高阶模糊度函数(PHAF)算法存在的漏检问题和误差传递效应。推导了PHAF算法漏检问题产生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AHAF算法。分析了误差传递效应的实质,提出通过Chirp-Z变换的方法提高频率分辨率,从而提高多项式相位信号的高阶相位参数的估计精度,减小误差传递效应对低阶相位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

莫登斌[8](2007)在《Blumlein型纳秒脉冲发生器的研制》文中认为脉冲功率技术不仅在国防军事和科技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工业应用、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等民用领域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台比较适合于商用的纳秒脉冲发生器,因此研制出高性能的纳秒脉冲发生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结合脉冲功率技术和火花开关技术,研制出了一套基于Blumlein传输线的纳秒脉冲发生装置。分别从波过程和等值电路的角度分析了利用Blumlein传输线产生高压脉冲的工作原理,并用电路仿真软件Pspice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同时还仿真研究了杂散参数对Blumlein型脉冲发生器输出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回路的杂散电感、负载两端间杂散电容和负载前端对地杂散电容使脉冲前沿和后沿变缓,且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近似与杂散参数成正比;放电回路电阻使脉冲后沿出现严重的拖尾现象;输出回路杂散电感使脉冲前沿和后沿产生过冲;负载后端对地杂散电容也使脉冲前沿产生过冲,但后沿下降到1/2电压处发生严重畸变。研究了场畸变火花开关的气压、间距、电场类型和电极结构,通过合理地设计绝缘结构,减小了开关尺寸;应用电场仿真软件Femlab对开关间隙的电场分布进行仿真,验证了开关电气设计的合理性,从理论上计算了开关的性能参数;还对开关的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加工。开关试验研究了击穿时延与抖动和欠压比、触发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关的触发范围和触发阈值,结果表明开关工作在气压大于2atm,欠压比大于80%,触发电压大于15kV的状态下,开关击穿时延小于100ns,抖动小于10ns,触发范围大于55%,触发阈值小于10kV,满足设计要求。对Blumlein型纳秒脉冲发生器的各部分进行了具体设计,完成了样机的装配。对元器件进行了选择和参数计算,设计出了用于测量开关触发脉冲的电阻分压器以及分压器的标定脉冲源,并对分压器进行了阶跃响应实验。对Blumlein型纳秒脉冲发生器进行了实验室总体调试和输出波形的测量,结果表明该装置满足设计要求,为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刘明忠[9](2006)在《面向随机协作的柔性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间协作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支持企业间协作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下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面向企业间协作的、柔性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提出,是针对目前信息化工具对供应链、协作网络管理不足、刚性太强、实施困难、适应性差的普遍问题的一条解决途径。 第二章将企业间集成划分为三个阶段:精益供应链集成,协同集成和随机协作集成,重点描述了随机协作集成的特征和含义。分析了随机协作环境下管理信息系统的新需求,指出获得柔性能力是其根本要求,给出了面向随机协作的柔性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认为随机协作网络信息集成架构的总体技术路线在于实现基础设施、本体和企业模型的互操作,企业模型的互操作是企业之间集成的真正内涵。提出了一个基于扩展模型驱动思想和WebServices技术的、以业务过程管理技术和随机协作网络平台为核心的、面向整个协作网络的柔性管理信息系统框架。而实现这一系统的最基础的关键技术是建立支持互操作的、可执行的、自学习的企业模型体系,并在后续几章进行了重点研究。 第三章以企业模型的互操作能力为切入点,分析了传统企业参考体系在随机协作环境下的不足与局限,以面向企业模型之间的互操作和支持业务规则与系统实现分离为主要目标,①建立了一个5维的企业参考体系,增加了方法论工程维和企业工程维,重点解决多种企业建模方法的兼容性。②提出解决企业模型之间的互操作依靠统筹全局的核心本体。③提出基于实例版本管理原则的核心元模型创立管理机制,依靠核心元模型进行模型交换,并设计了其基本类。④探讨了以过程为核心的多视图模型元素结构,以新的视角研究了与传统参考体系差异较大的组织视图与资源视图的建立方法。 第四章以企业模型的可执行能力为切入点,①将模型驱动体系结构扩展到系统运行期间,建立了基本视图和系统组件的映射关系。回顾了工作流系统和BPM系统的发展,介绍了过程柔性的评价框架,②基于RC-ERAM核心基本类,以支持过程协作为目标,建立了过程元模型,探讨了过程建模中资源分配点在实现业务柔性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认为资源角色是实现过程与活动执行者解耦的关键。③提出了一个分层授权的、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实现参考框架。 第五章以企业模型的可进化能力为切入点,①研究了知识化企业建模的路径和建模方法。②依靠基于限制模糊相似类的广义Rough集,给出了一个开放性的企业模型知识化表述方式和知识模糊匹配算法。③研究了企业模型的自学习机制,构造了管理信息系统自适应演进系统的功能模型。

马红刚[10](2006)在《C/C++程序资源泄漏的静态检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C/C++程序中资源泄漏安全漏洞的静态检查进行了研究。为了达到查找C/C++程序中的安全漏洞,提高软件安全性的目的,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静态检查资源泄漏的方法。该方法以GCC编译器完成语法分析后得到的中间表示为分析对象,通过记录资源的申请与释放,结合安全规则实现安全检查。首先,对资源泄漏的表现进行分类,并采用语法制导翻译的方法构建安全规则。其次,设计出指针节点和资源节点,记录资源的使用情况;针对分支语句,使用一种流敏感的分析方法,模拟程序的动态执行;采用自下而上分析实现了跨过程检查。最后,结合抽象语法树的具体节点给出了安全检查的算法,完成了静态检查工具的实现。本文的检查方案实现在C/C++静态检查工具XDCHECK中,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二、Ada83/95转换系统前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da83/95转换系统前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大气颗粒物浓度测量仪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气颗粒物污染及其治理现状
        1.1.1 颗粒物来源及其影响
        1.1.2 国内政策及其治理措施
    1.2 大气颗粒物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1 取样法
        1.2.2 非取样法
        1.2.3 光散射法优缺点
    1.3 国内外颗粒物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1.3.1 国外颗粒物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1.3.2 国内颗粒物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第2章 光散射基本理论概述
    2.1 光散射理论分析
        2.1.1 光散射理论模型
        2.1.2 基于光散射原理的颗粒物测量方法
        2.1.3 光散射中存在的相关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2 Mie散射理论分析
        2.2.1 Mie散射原理
        2.2.2 单粒子散射光通量的计算
        2.2.3 颗粒物质量浓度的理论计算模型
第3章 光散射颗粒物测量仪的总体方案设计
    3.1 颗粒物测量系统的基本架构
    3.2 颗粒物光电传感系统
        3.2.1 光路系统
        3.2.2 采样流量系统
    3.3 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3.3.1 检测信号峰值分析
        3.3.2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3.3.3 温湿度采集电路设计
        3.3.4 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第4章 颗粒物测量仪器的标定与校准
    4.1 标定平台的搭建
        4.1.1 总体设计方案
        4.1.2 设计思路
    4.2 粒径电压标定实验
        4.2.1 标准粒子选择
        4.2.2 零点与粒径电压的标定
        4.2.3 粒子通道数的标定
    4.3 特征参数α和k_s的标定方法
        4.3.1 交集点标定法
        4.3.2 参数标定过程
        4.3.3 参数标定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5章 颗粒物测量仪的实际应用及相关性能测试
    5.1 颗粒物监测仪测量不同类型的粉尘对比实验
        5.1.1 亚利桑那粉尘对比试验
        5.1.2 同浓度下滑石粉与粉煤灰的对比试验
    5.2 大气颗粒物在线测量对比实验与分析
        5.2.1 大气颗粒物测量实验过程
        5.2.2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5.3 扬尘测量对比实验与结果分析
        5.3.1 扬尘测量实验过程
        5.3.2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5.4 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发表的论文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致谢

(2)智能视觉监控中行人再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研究进展
        1.2.2 存在的挑战
        1.2.3 性能评估及常用数据集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行人再识别的相关算法
    2.1 特征表示方法
        2.1.1 底层视觉特征提取
        2.1.2 高层语义特征学习
        2.1.3 特征表示方法总结
    2.2 特征匹配算法
        2.2.1 度量学习
        2.2.2 投影学习
        2.2.3 局部对应关系学习
        2.2.4 特征匹配算法总结
    2.3 深度神经网络算法
        2.3.1 网络结构
        2.3.2 损失函数
        2.3.3 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正则化度量学习的行人再识别算法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我们的方法
        3.3.1 不同形式的度量函数
        3.3.2 正则化度量学习算法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1 数据集和实验设置
        3.4.2 与基准模型的性能对比
        3.4.3 与同期其他先进ReID模型的性能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空间金字塔统计特征及多核学习的行人再识别算法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我们的算法
        4.3.1 基于空间金字塔的统计特征提取框架
        4.3.2 基于多核局部费舍尔判别分析的特征融合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数据集和实验设置
        4.4.2 空间金字塔统计特征的相关细节
        4.4.3 空间金字塔统计特征的详细性能评估
        4.4.4 空间金字塔统计特征与原始特征的性能对比
        4.4.5 mkLFDA与其他多核学习算法的性能对比
        4.4.6 与同期其他先进ReID算法的性能对比
        4.4.7 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上下文敏感特征序列及双重注意力匹配的行人再识别网络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
    5.3 我们的方法
        5.3.1 上下文敏感的特征序列提取模块
        5.3.2 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的特征序列匹配模块
        5.3.3 损失函数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1 数据集和实验设置
        5.4.2 DuATM模型的性能评估
        5.4.3 DuATM与其他ReID模型的性能对比
        5.4.4 双重注意力机制的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A 缩略语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超宽带雷达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基于UWB的高速采集系统的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2 时间交错采样技术
    2.1 高速数据采集的理论分析
        2.1.1 高速采集系统的组成
        2.1.2 采样原理简介
        2.1.3 高速采集系统的技术指标
        2.1.4 采样的量化误差
    2.2 时间交错采样技术理论分析
        2.2.1 时间交错技术(Time-interleaved)简介
        2.2.2 时间交错采样技术实现的难点
    2.3 时间交错采样误差简介
        2.3.1 时间交错技术带来的误差
        2.3.2 时钟jitter对采样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高速数据采集的系统设计
    3.1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方案
    3.2 AD高速数据采集设计
        3.2.1 AD数据采集芯片的选型
        3.2.2 AD电路设计
    3.3 系统的电源设计
    3.4 FPGA主控设计
        3.4.1 FPGA简介
        3.4.2 FPGA主控芯片的选型
        3.4.3 FPGA电路设计
    3.5 DDR3数据存储设计
        3.5.1 DDR3存储芯片的选型
        3.5.2 DDR3电路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FPGA逻辑设计与系统模块化仿真
    4.1 FPGA设计概述
        4.1.1 FPGA设计流程
        4.1.2 ISE开发环境
    4.2 FPGA模块化仿真
        4.2.1 AD的时钟模块仿真
        4.2.2 AD的控制模块仿真
        4.2.3 AD的模型仿真
        4.2.4 AD采集模块的综合仿真
    4.3 存储模块的仿真
        4.3.1 FIFO缓存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4.3.2 DDR3存储模块的设计
        4.3.3 DDR3的初始化时序仿真
        4.3.4 DDR3的读写操作时序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并行数据采集模块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2章 总体方案
    2.1 需求分析
    2.2 并行数据采集模块技术指标
    2.3 并行数据采集模块总体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件电路实现
    3.1 硬件构成
    3.2 FPGA选型及最小系统设计
    3.3 A/D采样电路设计
    3.4 DDR II存储器电路设计
    3.5 数据通信电路设计
    3.6 原理图设计及布局布线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逻辑与应用程序设计
    4.1 基于Quartus的逻辑设计方案
    4.2 自定义数据采样IP核设计
    4.3 DDR II控制器IP核设计
    4.4 自定义USB数据传输IP核设计
    4.5 NIOS处理器软件设计
    4.6 上位机软件设计
        4.6.1 底层驱动描述
        4.6.2 操作界面设计
        4.6.3 软件运行流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块硬件测试与性能测试分析
    5.1 数据采集功能测试
        5.1.1 同步性测试
        5.1.2 并行性测试
    5.2 模块动态指标测试
        5.2.1 工作带宽测试
        5.2.2 SNR与SINAD测试
        5.2.3 THD和ENOB测试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纳米流体强化热量与动量传递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TABLE OF CONTENTS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的科学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纳米流体的物性参数研究进展
        1.2.2 纳米流体的热量和动量传递研究进展
        1.2.3 纳米流体复合强化热量和动量传递研究进展
    1.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纳米流体制备及输运参数的测定
    2.1 纳米流体的制备
        2.1.1 纳米流体的制备过程
        2.1.2 纳米流体中纳米颗粒的形貌
    2.2 纳米流体的导热
        2.2.1 导热系数随颗粒体积浓度的变化
        2.2.2 导热系数随粒径的变化
        2.2.3 导热系数随颗粒形状的变化
    2.3 纳米流体的粘度
        2.3.1 粘度随颗粒体积浓度的变化
        2.3.2 粘度随粒径的变化
        2.3.3 粘度随颗粒形状的变化
    2.4 纳米流体的比热
        2.4.1 比热随颗粒体积浓度的变化
        2.4.2 比热随粒径的变化
        2.4.3 比热随颗粒形状的变化
    2.5 本章小结
3 纳米流体强迫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3.2 纳米流体流动特性实验
    3.3 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特性实验
        3.3.1 纳米颗粒的浓度对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3.3.2 纳米颗粒的粒径对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3.3.3 纳米颗粒的形状对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3.4 纳米流体强化传热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纳米流体的流动可视化与动量传递特性的研究
    4.1 纳米流体可视化研究
        4.1.1 纳米流体可视化实验系统
        4.1.2 流量计的标定
        4.1.3 纳米流体可视化实验结果
    4.2 纳米流体的质量传递特性研究
        4.2.1 热质传递的类比
        4.2.2 质量传递系数测量原理
        4.2.3 质量传递系数测试系统
        4.2.4 纳米流体在波壁管中的质量传递特性
    4.3 本章小结
5 纳米流体复合强化动量与热量传递特性的实验研究
    5.1 不同几何构型下纯净水的质量传递系数和流动可视化
        5.1.1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5.1.2 不同几何构型波壁管内纯净水的质量传递系数
        5.1.3 不同几何构型波壁管内纯净水的流动可视化
    5.2 脉动流场下纳米流体质量传递系数和流动可视化
        5.2.1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5.2.2 脉动流场下不同几何构型波壁管内纯净水的质量传递系数
        5.2.3 脉动流场下不同几何构型波壁管内纯净水的流动可视化
        5.2.4 脉动流场下纳米流体在波壁管内的质量传递系数
        5.2.5 脉动流场下纳米流体在波壁管内的流动可视化
    5.3 往复运动条件下纳米流体的传热系数和流动可视化
        5.3.1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5.3.2 往复运动条件下纳米流体的传热系数
        5.3.3 往复运动条件下纳米流体的流动可视化
    5.4 质量和热量传递的多重强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摘要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深圳电信末梢装维服务流程改造与信息化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业务流程再造相关理论基础
    2.1 业务流程再造
        2.1.1 企业流程定义
        2.1.2 企业流程再造
    2.2 业务流程再造方法
        2.2.1 迈克尔·哈默的四阶段模式
        2.2.2 乔·佩帕德和菲利普·罗兰的五阶段模式
        2.2.3 两种模式的区别
    2.3 业务流程再造的各种分析工具
        2.3.1 作业成本法
        2.3.2 IDEF 方法
        2.3.3 ASME 方法
        2.3.4 标杆对标法
第三章 深圳电信末梢装维现状分析
    3.1 全业务运营下电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2 深圳电信末梢装维管理现状
        3.2.1 末梢装维的理解
        3.2.2 深圳电信末梢装维管理现状
        3.2.3 深圳电信末梢装维市场分析与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3.3 电信行业末梢装维比对分析
        3.3.1 国内末梢装维管理模式
        3.3.2 香港电信市场末梢装维
        3.3.3 标杆比对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圳电信末梢装维流程分析与再造
    4.1 打单流程分析与优化
        4.1.1 打单流程现状分析
        4.1.2 打单流程关键问题识别
        4.1.3 打单流程优化
    4.2 派单流程分析与优化
        4.2.1 派单流程现状分析
        4.2.2 派单流程关键问题识别
        4.2.3 派单流程优化
    4.3 物料领用流程分析与优化
        4.3.1 物料领用流程现状分析
        4.3.2 物料领用流程关键问题识别
        4.3.3 物料领用流程优化
    4.4 装机/故障维修流程分析与优化
        4.4.1 装机/故障维修流程现状分析
        4.4.2 装机/故障维修流程关键问题识别
        4.4.3 装机/故障维修流程优化
    4.5 紧急调度流程分析与优化
        4.5.1 紧急调度流程现状分析
        4.5.2 紧急调度流程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深圳电信基于 SOA 的装维信息化实现
    5.1 装维信息化的必要性及 SOA 架构
        5.1.1 装维信息化的必要性
        5.1.2 SOA 概述
    5.2 深圳电信装维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5.2.1 装维信息化的总体思路
        5.2.2 装维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5.3 深圳电信装维信息系统主要功能设计与实现
        5.3.1 装维系统技术框架
        5.3.2 手机终端功能设计与实现
        5.3.3 系统后台功能设计与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圳电信末梢装维流程优化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6.1 实施的范围与实施的步骤
        6.1.1 实施范围
        6.1.2 实施进度安排
    6.2 业务流程优化项目的效果评价
        6.2.1 实施效用反馈
        6.2.2 取得的主要效果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新型宽带数字接收机及脉冲压缩雷达信号参数估计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宽带数字接收机
        1.2.1 现代电磁环境对宽带数字接收机的要求
        1.2.2 宽带数字接收机体制的选择
        1.2.3 宽带数字接收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1.3 脉压雷达信号调制参数估计技术现状
    1.4 论文主要工作
第2章 高效动态数字信道化接收机
    2.1 引言
    2.2 基于DFT滤波器组的动态信道化接收机
        2.2.1 子带划分与近似精确重建条件
        2.2.2 动态非均匀信道化接收机构造方法
        2.2.3 高效结构与信道化失真分析
    2.3 基于短时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动态信道化接收机
        2.3.1 基于短时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均匀子带划分
        2.3.2 信号精确重建条件
        2.3.3 动态非均匀信道化接收机的构造方法
        2.3.4 实现非均匀动态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高效结构
    2.4 高效动态信道化接收机的FPGA实现方法
        2.4.1 数据率转换模块
        2.4.2 分析多相滤波分支
        2.4.3 可变点数并行流水FFT
    2.5 计算机仿真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宽带数字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3.1 宽带数字接收机动态范围概述
        3.1.1 接收机微波前端对动态范围的影响
        3.1.2 模数转换器对动态范围的影响
    3.2 AGC模型及环路分析
        3.2.1 AGC典型模型
        3.2.2 数字AGC环路控制算法
    3.3 数字AGC设计与仿真
        3.3.1 瞬时自动增益控制
        3.3.2 反馈式自动增益控制
        3.3.3 反馈式自动增益控制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相位编码信号的参数估计算法
    4.1 引言
    4.2 PSK信号的循环谱分析及特征参数提取
        4.2.1 循环谱的基本原理
        4.2.2 离散循环谱估计算法
        4.2.3 相位编码信号的循环谱特性分析
        4.2.4 循环谱参数估计方法及仿真结果
    4.3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相位编码信号定时信息提取
        4.3.1 一维连续小波变换
        4.3.2 基本原理分析
        4.3.3 算法步骤及残留载频影响分析
        4.3.4 计算机仿真及分析
    4.4 相位编码信号的编码序列识别
        4.4.1 编码序列识别的直接相位法
        4.4.2 消除相位卷绕的方法
        4.4.3 直接相位法识别编码序列算法步骤
        4.4.4 直接相位法仿真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分量多项式相位信号参数估计算法
    5.1 引言
    5.2 乘积型高阶模糊度函数
        5.2.1 多延迟高阶瞬时矩的定义及其性质
        5.2.2 乘积型高阶模糊度函数的定义
        5.2.3 PHAF算例
    5.3 PHAF算法的局限性
        5.3.1 ml-HAF中的漏检问题
        5.3.2 PAHAF算法的提出
        5.3.3 多分量多项式信号参数估计算法流程
    5.4 累计误差分析与提高参数估计精度的方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Blumlein型纳秒脉冲发生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脉冲功率技术简介
        1.1.1 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现状
        1.1.2 脉冲功率技术的基本原理
        1.1.3 脉冲功率技术的应用
    1.2 纳秒脉冲发生器的研究现状
        1.2.1 引言
        1.2.2 电容放电型纳秒脉冲发生器
        1.2.3 传输线型纳秒脉冲发生器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 Blumlein 型脉冲发生器的原理与仿真研究
    2.1 引言
     2.2 Blumlein 型脉冲发生器的原理
        2.2.1 波过程
        2.2.2 等值电路
    2.3 Blumlein 型脉冲发生器的仿真研究
        2.3.1 理想情况下的仿真分析
        2.3.2 杂散参数对输出波形影响的仿真分析
        2.3.3 讨论
    2.4 小结
3 场畸变火花开关的研制
    3.1 引言
    3.2 气体放电开关类型及结构的选择
        3.2.1 气体放电开关类型的选择
        3.2.2 火花开关结构的选择
     3.3 场畸变型火花开关的工作原理
    3.4 场畸变火花开关的设计
        3.4.1 气压和间距
        3.4.2 电场类型与电极结构
        3.4.3 绝缘设计
        3.4.4 机械设计
    3.5 场畸变火花开关的电场仿真
    3.6 开关相关性能参数的理论计算
    3.7 场畸变火花开关的静态试验研究
        3.7.1 试验线路
        3.7.2 试验数据
        3.7.3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3.8 场畸变火花开关的动态试验研究
        3.8.1 试验原理及仿真
        3.8.2 击穿时延和抖动与欠压比的关系
        3.8.3 击穿时延和抖动与触发电压的关系
        3.8.4 触发范围
        3.8.5 触发阈值
    3.9 小结
4 Blumlein 型纳秒脉冲发生器的设计与测量
    4.1 引言
    4.2 Blumlein 型纳秒脉冲发生器的设计
        4.2.1 实际电路
        4.2.2 传输线的参数计算
        4.2.3 充电电源的参数计算
        4.2.4 场畸变火花开关触发系统
        4.2.5 用于测量触发脉冲的分压器的研制
    4.3 Blumlein 型纳秒脉冲发生器输出波形的测量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A. 场畸变火花开关机械图及照片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9)面向随机协作的柔性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企业竞争环境及竞争焦点的转移
        1.1.2 企业集成理论及方法的发展
        1.1.3 从集成角度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沿革与发展
        1.1.4 问题的提出
        1.1.5 典型支撑课题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项目
        1.2.2 产品实践
        1.2.3 学术研究
        1.2.4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2 面向随机协作柔性信息系统的框架
    2.1 面向随机协作的柔性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1.1 随机协作集成是企业间集成的下一重要阶段
        2.1.2 面向随机协作的柔性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2.1.3 面向随机协作的柔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范围
    2.2 面向随机协作的柔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技术路线
        2.2.1 面向随机协作的柔性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2.2.2 面向随机协作的柔性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路线分析
    2.3 面向随机协作的柔性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使能技术
        2.3.1 集成化企业建模技术
        2.3.2 分布式应用体系结构与 WebServices技术
        2.3.3 中间件与应用集成平台技术
        2.3.4 基于 WebServices的过程执行与管理技术
    2.4 面向随机协作的柔性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
        2.4.1 柔性管理信息系统总体集成框架
        2.4.2 可执行系统集成建模体系
        2.4.3 随机协作网络管理平台
        2.4.4 面向随机协作的商业操作系统
    2.5 基于商业操作系统的异构系统集成策略
        2.5.1 基于商业操作系统的异构系统集成的原则
        2.5.2 基于商业操作系统的异构系统集成的一般步骤
    2.6 面向随机协作的柔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策略
    2.7 本章小结
3 面向随机协作的集成化企业建模体系
    3.1 传统企业参考体系比较
        3.1.1 几个有影响的企业参考体系结构
        3.1.2 协作网络环境下对企业建模的要求
    3.2 面向跨企业协作的企业模型体系结构
        3.2.1 面向随机协作的企业建模框架及组件结构
        3.2.2 方法论工程组件维
        3.2.3 企业工程及运作维
        3.2.4 通用性维
        3.2.5 视图维
        3.2.6 生命周期维
    3.3 面向随机协作的企业建模体系视图维结构
        3.3.1 初始版本核心元模型
        3.3.2 资源视图
        3.3.3 组织视图
        3.3.4 I/O视图和信息视图
        3.3.5 功能视图
    3.4 多视图模型的一致性维护
    3.5 本章小结
4 面向随机协作的业务过程执行与管理系统
    4.1 企业模型向信息系统组件的映射
        4.1.1 MDA概述
        4.1.2 对 MDA的再思考
        4.1.3 扩展 MDA结构及其映射关系
    4.2 业务过程执行系统的研究现状
        4.2.1 工作流系统概述及分类
        4.2.2 从工作流系统到业务过程管理系统的发展
        4.2.3 过程执行系统柔性评价框架和过程建模方法概述
    4.3 面向随机协作的过程模型
        4.3.1 面向随机协作的过程建模方法
        4.3.2 面向随机协作的过程元模型
    4.4 面向随机协作的过程执行系统实现策略
        4.4.1 实现原则
        4.4.2 系统框架
    4.5 面向随机协作的过程执行系统实例建模
        4.5.1 原型描述
        4.5.2 过程的随机性特征
        4.5.3 随机协作网络建立过程及策略
        4.5.4 随机协作过程框架
    4.6 本章小结
5 面向随机协作的企业模型映射与自适应机制
    5.1 概述
    5.2 企业模型知识化框架
        5.2.1 企业模型的自适应演进功能框架
        5.2.2 企业模型的知识化过程
    5.3 基于 Rough集理论的企业模型知识化表示及模糊匹配
        5.3.1 经典 Rough集概述
        5.3.2 基于限制模糊相似类的广义 Rough集
        5.3.3 基于广义 Rough集的知识表达
        5.3.4 知识模糊分类检索机制
    5.4 知识化模型库学习机制
        5.4.1 建立数据样本
        5.4.2 数据样本的预处理
        5.4.3 数据约简和知识规则提取
    5.5 本章小结
6 面向随机协作柔性信息系统的协作计划模式
    6.1 协作网络的运作特点
        6.1.1 随机协作网络的协调理论解释
        6.1.2 随机协作网络与传统企业计划模式的比较
    6.2 协作网络的计划模式
        6.2.1 随机协作网络计划模式的研究思路
        6.2.2 随机协作网络计划求解过程
    6.3 协作计划网络信息基础框架
    6.4 协作网络环境下混合生产模式的计划体系
        6.4.1 混合生产模式的界定及混合生产的特点
        6.4.2 适用于混合生产的计划体系框架
        6.4.3 混合生产中的MRP分解逻辑
        6.4.4 毛纺织连续生产计划建模实例
        6.4.5 混合生产计划体系对基础数据功能要求
    6.5 本章小结
7 结束语
    7.1 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
    7.2 主要的创新
    7.3 进一步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10)C/C++程序资源泄漏的静态检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资源泄漏检查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总体概述
    2.1 系统的设计思想
        2.2.1 基于 GCC中间表示的分析
        2.2.2 自下而上分析
    2.2 安全分析检查器的总体框架
第三章 资源泄漏检查的分析与设计
    3.1 资源泄漏的表现及产生原因分析
        3.1.1 资源泄漏的表现与分类
        3.1.2 资源泄漏的产生原因分析
    3.2 过程内资源泄漏检查的分析与设计
        3.2.1 过程内资源泄漏检查的关注点
        3.2.2 过程内资源泄漏检查的安全模式分析
        3.2.2.1 属性的设计
        3.2.2.2 安全漏洞的形式化描述
        3.2.3 核心数据结构的设计
        3.2.4 指针别名的处理
        3.2.5 过程内资源泄漏检查的核心算法
    3.3 跨过程资源泄漏检查的分析与设计
        3.3.1 跨过程资源泄漏检查的关注点
        3.3.2 跨过程资源泄漏检查的安全模式分析
        3.3.3 核心数据结构的设计
第四章 资源泄漏检查的实现
    4.1 控制流语句的处理
        4.1.1 控制流语句的表示
        4.1.2 分支语句的处理
        4.1.3 循环语句的处理
    4.2 结构体和多重指针的处理
    4.3 全局变量的处理
    4.4 关键节点的安全检查算法
        4.4.1 变量声明节点的处理
        4.4.2 赋值语句节点的处理
        4.4.3 函数调用语句节点的处理
        4.4.4 作用域结束时进行的检查
第五章 实例分析
    5.1 一个因控制流分支引起的资源泄漏的实例分析
    5.2 一个结构体变量资源泄漏的实例分析
    5.3 一个全局变量资源泄漏的实例分析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四、Ada83/95转换系统前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气颗粒物浓度测量仪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夏赛. 合肥学院, 2020
  • [2]智能视觉监控中行人再识别技术研究[D]. 四建楼. 北京邮电大学, 2018(09)
  • [3]超宽带雷达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与仿真[D]. 王子凡.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4]并行数据采集模块研制[D]. 王伟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5]纳米流体强化热量与动量传递的实验研究[D]. 张亮.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6]深圳电信末梢装维服务流程改造与信息化实现[D]. 曹阿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7]新型宽带数字接收机及脉冲压缩雷达信号参数估计算法研究[D]. 朱晓.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4)
  • [8]Blumlein型纳秒脉冲发生器的研制[D]. 莫登斌. 重庆大学, 2007(05)
  • [9]面向随机协作的柔性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刘明忠.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10]C/C++程序资源泄漏的静态检查研究[D]. 马红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Ada83/95转换系统前端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