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力分析

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力分析

一、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耀福,李鹏[1](2021)在《论国有经济创新力的核心地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对国有经济"五力"目标的内涵分析,本文首先建立了创新力和其他"四力"的测度指标体系;然后利用2003—2018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测度了我国国有经济"五力"的变动趋势,并实证分析了国有经济创新力与其他"四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国有经济创新力对其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显着的正向推动作用,但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国有经济创新力是控制力和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经济的总体占比情况形成互补,共同构成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重要行业中,考虑创新因素后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有所提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有经济总体比重的降低。而且,国有经济创新力有助于提升其抗风险能力。

肖红军[2](2021)在《推进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方法论》文中研究表明现有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基本导向可以归纳为功能导向、效率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政策导向,这些方法逻辑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贡献性,但尚不能有效刻画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完整"画像"。这里对已有的五个基本导向进行了细化,将能力导向作为补充,并针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识别、行业领域决策和实现方式设计三个纵向逻辑构面,分别构建了适应性的方法逻辑耦合,形成了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整合性方法论。针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六大核心问题,即"量""质"问题、"国""民"问题、"进""退"问题、"内""外"问题、"央""地"问题、"产""融"问题,可以从整合性方法论中选择适宜的方法逻辑组合予以回答。整合性方法论在现实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树立全局思维、生态思维、动态思维、问题思维和场域思维。

刘佳宁[3](2015)在《国有经济控制力定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是自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经济控制力概念以来,再次承认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强调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备受关注,而围绕国有经济控制力并没有达成共识,对其测度的指标选取、数据查询、截面分析与动态分析等问题,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也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本文通过历史数据测度,定性和定量分析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与主导作用,使大家对其现状和发展态势有比较直观清晰的认识,希望能够对更加有效地发展国有经济、加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调控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写作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以及文献综述。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基础,简述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研究国有经济控制力理论的提出及发展现状;确认国有控制力的内涵和实现;研究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测度和定量分析。分析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最后得出结论。第五章是加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对策建议,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等建议。

周磐[4](2015)在《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评价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种特殊成分,都普遍存在,且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我国而言,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国情,决定了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有经济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营经济飞速发展,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增加。对于这种趋势,一些学者认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威胁”到了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民营经济虽有所发展,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仍在。以国有经济为主题的研究在学术界一直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对国有经济控制力问题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分析,有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来探讨我国的国有经济,有利于我们更加科学地对我国国有经济进行功能定位,进而更好的指导当前的国有经济改革,最大程度上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国有经济的地位及其作用为切入点,以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内涵为出发点,旨在从根本上研究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本质,我国当前国有经济控制力现状及原因,最后以政策建议为落脚点,依据成因分析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通过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对当前国有经济领域,国有经济控制力领域的相关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其次,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当前国有经济控制力进行分析测算。再次,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认为我国近年来国有经济战略收缩、产业布局的演变及国有企业自身的问题等是国有经济控制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要统筹规划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经济质量等政策建议,以提升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国有经济及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自己的见解。此外,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因子分析法运用于国有经济控制力评价领域,丰富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的方法论。

李钢,何然[5](2014)在《国有经济的行业分布与控制力提升:由工业数据测度》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影响能力和控制能力并未显着下降,甚至在一些行业内,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反而有所提升。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要继续积极推动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不断增加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发挥国有经济的比较优势,带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全面评估国有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制定国有经济改革路线图;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熨平经济周期的作用。

陈艳军[6](2012)在《“国进民退”现象的统计分析 ——基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查数据》文中研究指明“国进民退”是近年来学术界频频提及的话题,金融危机后频繁出现的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民营企业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发展更多的思考,中国经济近年是否存在“国进民退”,可谓是众说纷纭。本文在两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总体、行业、地区等3个层次从经济结构、经济控制力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变化,其中经济控制力的发展变化的分析展现了经济结构变化所没有的大量信息。全文一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引言,简单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数据来源和本文可能有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相关研究和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已有的关于“国进民退”研究的一些方面,包括是否存在“国进民退”、“国进民退”争议的原因等。第三章介绍了“国进民退”现象研究的几种理论、研究方法和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回顾。第四章至第六章为实证分析,该部分是本文的主体,主要从总体、行业和地区分析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控制力的变化,运用结构分解技术对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解,用数据说明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进”、“退”问题,同时,将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控制力变化进行了比较,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变化更加清晰的呈现出来,并运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对数据结果进行了检验。第七章为结论部分,该部分在已有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几点结论,也是对“国进民退”问题的一个总结。通过已有文献和本文的研究,得到了以下基本结论:第一、总体上,民营经济的经济结构和控制力都没有出现“民退”,但民营经济的经济控制力却远比不上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控制力的变化远跟不上经济结构占比的变化;第二、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变化对整个经济结构变化的贡献是不一样的,不同类别行业的发展情况差异较大,国有垄断行业的民营经济的发展相当有限,且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体现的并不明显;第三、在行业和地区层次上,没有出现明显的“国进民退”现象;第四、近年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速度的相对变化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民营企业面临的资金借贷问题的扩大化已开始体现在经济数据中,如果持续下去,“国进民退”将不可避免;第五,看待“国进民退”问题,不仅要看经济结构的变化,还要看经济控制力的变化。

谢敏[7](2010)在《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国有经济在不同历史阶段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对国有经济的定位,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现实中,围绕国有经济控制力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理论研究成果目前还极为薄弱,还存在着一些理论上的分歧、缺陷和空白。本论文从宏观视角出发,结合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对国有经济控制力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分析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本论文的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能够对相关研究起到完善和补充作用,并为实践工作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七章,前两章作为全文的铺垫,分析了研究背景,进行了文献综述,明确定义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相关概念,并对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各章分别从国有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维护国民经济稳定和应对外部冲击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各章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第六章分析国有经济过度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一章为引言。主要分析了研究背景,综述了已有研究成果,并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首先明确提出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概念和内涵,确定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进而分析了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现状,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经济类型,我国国有经济保持着相对控制力;不同行业国有经济控制力差异明显,大部分行业门类由国有经济绝对控制或相对控制;在工业领域,仅有少数行业大类由国有经济绝对控制或相对控制;不同地域国有经济控制力不同,半数以上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有经济占有绝对或相对控制力。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国有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机理和实效。首先,理论分析了国有经济通过研发投入影响技术进步,通过投资影响资本积累,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分别实证检验了中国国有经济对技术进步以及对资本积累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控制力与行业研发效率正相关,与行业研发投入负相关,且高技术产业领域国有经济发挥的作用显着小于三资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国有经济控制的经济体量比重过高不利于资本积累。本章还分析了国有经济弥补市场失效的作用,我国国有经济在提供公共产品、协调区域均衡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间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国有经济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机理和实效。首先,分析了国有经济通过配合国家财政政策放大政府支出收入乘数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结果表明1993年以来,国有单位投资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时国有单位显着加大了投资力度有利于遏制经济下滑的趋势。其次,分析了国有经济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国有银行在国家历次宏观调控中坚决执行了国家货币政策,且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战略性投资能源和资源有利于平抑输入型的价格波动。再次,分析了国有经济配合国家稳定资产价格政策的作用。以A股股票市场为例,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对于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国有经济在应对外部冲击中的作用。首先,分析了开放经济环境中应对外部冲击,特别是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的现实背景。其次,分析了经济危机下国有经济稳定金融体系的作用。结果表明私有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自身信用下降面临倒闭风险,引起金融体系动荡及连锁反应,而国有金融体系在经济危机中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小,有利于金融体系保持稳定。再次,分析了经济危机下国有经济应对信贷紧缩的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危机下由于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及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经济容易陷入信贷紧缩的困境。而在政府对银行和企业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政府有较大的动力为国有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有利于经济体系走出信贷紧缩的困境。新一轮经济危机下,美国信贷紧缩趋势的形成体现出了资产价格下跌和银行悲观预期对信贷紧缩的形成机理。而中国的国有经济在应对信贷紧缩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六章主要研究了国有经济过度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分析了政府干预国有企业,使其偏离效率目标致使产生冗员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历史上国有经济比重过高,相应地曾一度存在较为严重的冗员问题,导致人均产出水平较低。在改革过程中,国有经济比重不断下降,人均产出水平明显提升。但直至目前,国有企业资产运营水平依然较差,资产回报率较低。其次,分析了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历史上曾存在突出的软预算约束问题,财政对国有企业亏损提供高额补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财政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及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明显下降。总体而言,国有经济过度发展影响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经济比重明显降低,而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于洋[8](2010)在《中国国有经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经济古而有之,其功能也是与时俱进的。2008年9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同时也曝露出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全面私有化和极端自由化的巨大危害,以及国家经济命脉由私人垄断资本控制带来的恶果。我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再次有力地证明了国有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性。本文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客观分析了国有经济功能的理论基础、表现和决定因素,梳理了我国国有经济功能发展的历史,比较了中西方国家国有经济功能的异同,并针对我国国有经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国有经济功能诉求的角度分析了国有经济改革的动因和必要性,提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经济功能、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梁文兵[9](2010)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经济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之中,它不是哪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或社会经济制度的特有产物,而是依照各国经济发展方向或发展水平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结果,在世界范围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就我国来说,充分认识国有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以及随着国有经济的理论发展深化和实践的经验的丰富,创造性地提出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概念,使国有经济的发展方向豁然开阔,充分认识国有经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控制力,对于我们更加有效地发展国有经济,并运用国有经济增强和实施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调控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全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研究成果述评。第二部分阐述了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认识。包括国有经济控制力概念、基本内涵及其目标等。第三部分阐述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实现,是通过市场经济活动实现的。第四部分阐述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结构,将控制力的结构分为五个层次。第五部分阐述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评价标准。为衡量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质量提出了依据。第六部分论述了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当前的状况及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国有经济取得的成果和做出的贡献以及一些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第七部分论述了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提高途径。针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途径。

刘婷婷,谭劲松,阳盛益[10](2010)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促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剖析公有制主体地位内涵基础上阐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关系,分析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现状并试图探寻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应着重遵循的原则。

二、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论国有经济创新力的核心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经济“五力”目标的历史演进和逻辑
二、国有经济创新力核心地位的理论分析
    (一)国有经济创新力与竞争力关系的理论分析
    (二)国有经济创新力与控制力和影响力关系的理论分析
    (三)国有经济创新力与抗风险能力关系的理论分析
三、国有经济“五力”测度指标体系及趋势
    (一)国有经济“五力”测度指标体系
    (二)国有经济“五力”的变动趋势
四、实证分析
    (一)国有经济创新力对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二)国有经济创新力对抗风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三)国有经济创新力对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影响分析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2)推进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方法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方法逻辑透析
    (一)功能导向的布局逻辑
    (二)效率导向的布局逻辑
    (三)目标导向的布局逻辑
    (四)需求导向的布局逻辑
    (五)政策导向的布局逻辑
二、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一)“量”“质”问题
    (二)“国”“民”问题
    (三)“进”“退”问题
    (四)“内”“外”问题
    (五)“央”“地”问题
    (六)“产”“融”问题
三、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整合性方法论
    (一)方法逻辑的审视与拓展
    (二)整合性方法论的建构
    (三)整合性方法论对回答核心问题的适用性
    (四)整合性方法论应用的建议

(3)国有经济控制力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可能的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1.4 相关文献述评
        1.4.1 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定性分析
        1.4.2 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定量分析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2.2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涵义
        2.2.1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提出
        2.2.2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内涵
    2.3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实现
        2.3.1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实现方式
        2.3.2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3章 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测度
    3.1 测度指标选取
    3.2 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及工业行业整体的控制力
    3.3 国有经济在工业领域分行业的控制力
    3.4 国有经济在企业中的控制力
    3.5 国有经济控制力层次划分
第4章 国有经济控制力定量分析
    4.1 基于宏观总量层面分析国有经济控制力
        4.1.1 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现状
        4.1.2 国有控制力在工业行业整体的发展现状
        4.1.3 国有控制力在工业行业整体的变动情况
    4.2 基于中观行业层面分析国有经济控制力
        4.2.1 国有经济控制力在工业各行业的现状分析
        4.2.2 国有控制力在行业中的变动趋势
    4.3 基于微观企业层面分析国有经济控制力
    4.4 结论与启示
第5章 加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对策建议
    5.1 正确认识国有经济的作用,加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5.2 确保国有经济必要的数量,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
    5.3 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5.4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4)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评价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国有经济与国有经济控制力
    2.1 国有经济的地位及其作用
    2.2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概念及内涵
    2.3 国有经济控制力在当代的意义
第3章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评价方法与实证分析
    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3.1.1 层次分析法(AHP)
        3.1.2 数据包络分析(DEA)
        3.1.3 因子分析法
    3.2 基于因子分析的国有经济控制力评价实证分析
        3.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3.2.2 计算步骤及分析
    3.3 评价结果
第4章 国有经济控制力变动成因分析
    4.1 近年来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实质是“国退民进”
    4.2 国有经济产业布局的演变
    4.3 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3.1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效益不高
        4.3.2 国企技术水平整体偏低,改革进展缓慢
        4.3.3 国有企业目标导向单一,控制力实现形式单一
第5章 提升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政策建议
    5.1 统筹规划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
        5.1.1 国有经济实现形式的调整
        5.1.2 国有经济行业分布的调整
        5.1.3 国有经济区域分布的调整
    5.2 完善国企治理结构,提升国有经济质量
        5.2.1 坚定不移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5.2.2 集中力量做好主业
        5.2.3 注重人才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5.3 完善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手段和实现形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国有经济的行业分布与控制力提升:由工业数据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二、 对国有经济整体控制力进行测度的宏观指标
    (一)指标选择及原因
    (二)上市公司数据回归结果
三、国有经济控制力系数的行业分布
    (一)各行业国有经济控制力系数
    (二)国有经济控制力系数在不同行业上升与下降的影响因素
四、国有经济的整体控制力
五、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国有经济控制力分析
六、结论与对策建议

(6)“国进民退”现象的统计分析 ——基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实证研究的理论支持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研究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国经济近年来是否存在“国进民退”
        一、“国进民退”的概念
        二、“国进民退”存在论
        三、“国进民退”不存在论
    第二节 “国进民退”争议的原因
        一、民营经济的结构在不断提升,不存在“国进民退”
        二、国有经济主导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在占据资源太多,存在“国进民退”
第三章 几种常见的理论、研究方法和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第一节 “国进民退”分析常见的几种理论
        一、经济结构论
        二、经济控制力论
        三、发展条件论
    第二节 已有研究方法的介绍
    第三节 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回顾
第四章 总体层次上的“国进民退”现象的分析
    第一节 工业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总体层次分析的数据说明
        二、近年我国工业经济的基本指标简析
    第二节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占比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一、时间序列平稳性及其检验
        二、基本指标占比重的序列平稳性检验
    第三节 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对工业的控制力分析
        一、经济控制力简述
        二、TOP指标的计算
        三、TOP指标的比较分析
        四、入选排行企业数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分行业的“国进民退”现象分析
    第一节 分行业的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基本指标简析
        一、基本指标的统计描述
        二、基本情况分析的小结
    第二节 分行业国有经济结构变化的统计分析
        一、结构分解技术的介绍
        二、国有经济结构变化的行业分解
        三、分行业国有经济结构变化的非参数统计检验
    第三节 分行业私营经济结构变化的统计分析
        一、私营经济结构变化的行业分解
        二、分行业私营经济结构变化的非参数统计检验
    第四节 分行业的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控制力分析
        一、TOP指标的变化分析
        二、TOP指标变化的非参数统计检验
        三、入选排行企业数的比较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分地区的“国进民退”现象分析
    第一节 分地区的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基本指标简析
        一、基本指标的统计描述
    第二节 分地区国有经济结构变化的统计分析
        一、国有经济结构变化的地区分解
        二、分地区国有经济结构变化的非参数统计检验
    第三节 分地区私营经济结构变化的统计分析
        一、私营经济结构变化的地区分解
        二、分地区私营经济结构变化的非参数统计检验
    第四节 分地区的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控制力分析
        一、TOP指标的变化分析
        二、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TOP指标变化的非参数统计检验
        三、入选排行的企业数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本文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本文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本文的理论意义
        一、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研究综述
        三、本文的理论意义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概念、内涵和现状
    第一节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概念和内涵
        一、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概念
        二、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内涵
        三、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市场基础
    第二节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评价方法
        一、评价方法
        二、评价指标
        三、国有经济的统计范围
    第三节 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现状
        一、中国国有经济的整体控制力
        二、中国国有经济在不同行业的控制力
        三、工业领域国有经济在各行业大类的控制力
        四、中国国有经济在不同地域的控制力
第三章 中国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 国有经济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机制
    第二节 中国国有经济促进技术进步的实证检验
        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研发人员投入
        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研发经费投入
        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研发效果
        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研发效率
        五、研发投入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关系
        六、研发效率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关系
        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高技术产业的贡献
    第三节 中国国有经济加快资本积累的实证检验
        一、资本形成率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关系
        二、投资存货占比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关系
    第四节 中国国有经济对市场失效的作用
        一、国有经济弥补市场失效的机制
        二、中国国有经济弥补市场失效的事实
第四章 中国国有经济对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作用
    第一节 国有经济配合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作用
        一、国有经济放大财政政策效果的机理-基于收入支出模型的分析
        二、中国国有经济配合财政政策的实证检验
    第二节 国有经济配合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作用
        一、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机理-基于IS-LM模型的分析
        二、中国国有经济配合货币政策的实证检验
    第三节 国有经济配合稳定资产价格政策的作用
        一、稳定资产价格调控宏观经济的机理-基于企业成本收益模型的分析
        二、中国国有经济稳定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
第五章 中国国有经济在应对外部冲击中的作用
    第一节 开放经济环境中应对外部冲击的现实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二、中国正在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三、中国经济遭受外部冲击的风险加大
    第二节 经济危机下国有经济稳定金融体系的作用
        一、经济危机下国有经济稳定金融体系的作用
        二、美国在新一轮金融危机下救助金融企业的政策
        三、中国在新一轮金融危机下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下国有经济应对信贷紧缩的作用
        一、经济危机下私有经济中信贷紧缩的机理
        二、经济危机下国有经济应对信贷紧缩的机理
        三、美国在新一轮金融危机下信贷紧缩趋势的形成
        四、中国在新一轮金融危机下信贷表现及应对政策
第六章 国有经济过度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一节 政府干预导致国有企业偏离效率目标
        一、政府干预国有企业的理论分析
        二、中国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的变化
    第二节 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导致坏帐风险
        一、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理论分析
        二、中国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表现
        三、中国软预算约束导致的不良资产
    第三节 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对市场机制的影响
        一、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影响市场机制
        二、中国国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
        三、中国市场化程度及国企效率的变化
结论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实证检验原始数据列表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8)中国国有经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结构与框架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国有经济功能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中国国有经济功能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对国有经济功能的论述
        二、列宁对国有经济功能的阐述
        三、斯大林对国有经济功能的定位
        四、毛泽东对国有经济功能理论的发展
        五、邓小平对国有经济功能理论的延伸
        六、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有经济功能理论
    第二节 中国国有经济的功能内涵及特点
        一、国有经济的涵义
        二、国营经济与国有经济
        三、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关系
        四、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与国有资本的关系
        五、国有经济功能的内涵
        六、国有经济功能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国有经济功能表现
        一、国有经济的一般功能
        二、国有经济的特殊功能
    第四节 中国国有经济功能实现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一、国有经济功能实现的决定因素
        二、国有经济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国有经济功能的发展
    第一节 古代中国国有经济功能的发展
        一、奴隶社会国有经济功能
        二、封建社会国有经济功能研究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有经济功能的发展
        一、晚清时期国有经济功能研究(1840——1911)
        二、北洋政府时期国有经济的相对停滞(1912—1926)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垄断经济的建立及灭亡(1927—1949)
第三章 新中国国有经济功能的发展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国有经济的发展及功能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国有经济及其功能(1949—1956)
        二、计划经济下的国有经济及其功能(1957—1978)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有经济功能调整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有经济的功能调整
第四章 中国国有经济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影响国有经济功能实现的体制因素: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一、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仍缺乏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缺陷
        三、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
    第二节 影响国有经济功能实现的结构因素:国有经济布局
        一、产业布局仍然较为广泛,仍需进一步集中
        二、地区布局仍然差距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三节 影响国有经济功能实现的微观因素:国有资本运营
        一、国有资本质量
        二、国有资本运行效率
第五章 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功能特征及比较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及其功能概述
        一、国有民营的美国国有经济
        二、政府主导型的日本国有经济
        三、分级管理的德国国有经济
        四、密切监控下的法国国有经济
        五、徘徊不前英国国有经济
        六、反思中的俄罗斯国有经济
    第二节 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发展与功能的特点
        一、西方国家国有经济发展的趋势特点
        二、西方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功能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借鉴
        一、中西方国家国有经济的比较
        二、西方国家国有经济发展的经验
第六章 中国国有经济功能完善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的市场化改革
    二、深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四、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五、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与预算制度
    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9)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述评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2 国有经济与国有经济控制力
    2.1 当今世界各国国有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普遍性
    2.2 国有经济及其作用
    2.3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内涵
    2.4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目标
    2.5 国有经济控制力在当代的意义
3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实现
    3.1 国有经济控制力实现的界定
    3.2 国有经济控制力实现形式、途径
    3.3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评价原则
    3.4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评价标准
4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实现结构
    4.1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结构层次
    4.2 国有经济在竞争领域的适量存在原因
    4.3 调整国有经济控制力结构的注意点
5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当前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5.1 在改革历程中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和主导作用
    5.2 国有经济控制力面临的问题
6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提高途径
    6.1 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6.2 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质量
    6.3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6.4 协调国有企业做好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6.5 积极完善国家政策顾问体制,建立庞大而高效率的智囊团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促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确把握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科学内涵是搞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前提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要正确理解各地区、各产业的差异性
        第一, 公有制主体地位在纵向上应分层次实现。
        第二,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在各区域可以有所不同。
        第三,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在不同产业可以有所不同。
二、我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现状分析
    1.我国国有经济所占国民经济比重在战略调整中逐年下降
    2.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在战略调整中稳步增长。
    3.国有经济在战略调整中进一步增强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优势地位和控制力。
    4.就产业布局而言, 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任重道远。
三、继续做好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主要原则与工作重点
    1.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2.发挥国有经济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弥补“市场失灵”的主导作用
    3.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逐渐减少和退出
    4.深化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5.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

四、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国有经济创新力的核心地位[J]. 欧阳耀福,李鹏. 经济学家, 2021(03)
  • [2]推进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方法论[J]. 肖红军. 改革, 2021(01)
  • [3]国有经济控制力定量分析[D]. 刘佳宁. 吉林大学, 2015(08)
  • [4]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评价及分析[D]. 周磐. 吉林大学, 2015(08)
  • [5]国有经济的行业分布与控制力提升:由工业数据测度[J]. 李钢,何然. 改革, 2014(01)
  • [6]“国进民退”现象的统计分析 ——基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查数据[D]. 陈艳军. 浙江工商大学, 2012(11)
  • [7]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 谢敏. 南开大学, 2010(08)
  • [8]中国国有经济功能研究[D]. 于洋. 吉林大学, 2010(08)
  • [9]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 梁文兵. 山西财经大学, 2010(05)
  • [10]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促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J]. 刘婷婷,谭劲松,阳盛益.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0(02)

标签:;  ;  ;  ;  ;  

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力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