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光:消费断层明显,房地产泡沫已经出现

王晓光:消费断层明显,房地产泡沫已经出现

一、王小广:消费断层明显房地产泡沫已经出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伟[1](2017)在《基于收入分配视角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文中指出“中等收入陷阱”首次被提出是在2007年,提出者为世界银行,它的基本意思为:在一国(经济体)的人均GDP成功跨过低水平之后,即面临着如何有效从低收入阶层迈向高收入阶层(标志为一万美元),但是因为该国(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源自外部力量和因素,其内在助推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因此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国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环境被污染,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等),经济发展徘徊不前(人均GDP停留在四千到五千美元附近),很难发展成为真正的具有高收入水平的国家。我国2015年GDP总额约为67.66万亿(人民币),当年的人均GDP约为5.15万元人民币,若按国际既定标准,我国已经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对于我国如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缩小贫富差距,避免环境恶化甚至社会动荡,成功步入高收入国家行的关键在于我国是否能够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的出现。基于此,本文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基于收入分配视角,以规避中等收入陷阱为题,着重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是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使用的方法等等;第二部分主要是国内外文献综述,比如国内外学者对中等收入分配陷阱的相关阐释、以及不同经济学派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的阐述,期间也提出了作者本人的相关简要述评;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中国的经济新常态进行理论阐释,包括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和特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以及当前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着那些机遇和挑战;第四部分对收入分配和中等收入陷阱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梳理;第五部分是对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使得一国最终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机理问题进行分析;第六部分将落入中等收入国家与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对比,对成功国家的经验加以分析,同时给我国如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参考;第七部分是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成因,最后是调节收入分配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合理化建议及路径。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有:丰富了对“新常态”以及新常态下“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阐释;通过建立模型以及实证分析法来探究影响中等收入陷阱的具体因素;总结分析国际上调整收入分配方案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宝贵经验;并指出了在新常态背景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效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具体对策及建议。

石永浩[2](2010)在《中国房地产泡沫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房地产业运行健康与否,不仅关系房地产业自身的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关系国家的金融安全、社会稳定。随着住房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房地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供销两旺的良好局面。但近几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的逐步加大,房地产领域贷款余额所占比重的迅速上升,特别是各大城市商品房价格普遍快速的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我国目前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泡沫等问题的强烈关注。本文在国内外房地产泡沫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概述了房地产泡沫的概念、形成机理和测度方法。然后通过指标评价法以及中外房价的水平比较,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进行分析。接着用理性预期条件下投机泡沫模型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进行测度。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提高调控水平;规范金融市场,加强房地产贷款管理;控制货币流动性;改革土地制度;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完善房地产市场结构,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积极推进物业税制度建设七点政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各方对房地产泡沫的足够重视,并对国家房地产政策的制订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王光玉[3](2008)在《中国城镇住房价格宏观波动及其微观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住房基本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城镇住房价格的快速增长与剧烈波动引起城镇居民、开发商、政府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激烈争论。由于理论依据、分析方法、采用数据存在差异,对住房价格的激烈争论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鉴于住房市场在各国经济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国内外学者对住房价格及其波动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从住房价格宏观波动这一经济现象分析入手,对我国住房价格宏观波动及其微观机制进行研究,并从住房空置角度对我国住房市场效率进行探讨。本文介绍了住房同质假定下的住房价格供需研究范式与住房异质假定下的特征价格研究范式,认为供需研究范式忽视了住房异质特征对住房价格的影响,而特征价格研究范式在推广性方面存在局限。为克服以上两种研究范式的局限,本文提出住房价格综合研究范式,并讨论了住房价格综合研究范式的应用条件以及逻辑思路。按照住房价格研究范式第一种逻辑思路,本文对我国城镇住房价格宏观波动进行计量分析。采用住房基本制度改革后我国31省级行政区1999—2006年住房市场面板数据,运用截面固定效应方法对住房价格宏观波动与收入、就业、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建筑成本等基本经济变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9—2006年我国城镇住房价格宏观波动可以由住房市场基本经济变量解释,为我国住房价格宏观波动总体判断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为更好理解我国城镇住房价格宏观波动的原因,本文对住房市场经济主体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住房价格宏观波动的微观机制。本文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对住房市场基本经济主体销售者一购买者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博弈均衡求解及基础模型拓展,提出住房最优定价条件及其影响因素,解释了开发商促销行为及政府土地出让策略对住房最优定价的影响。由于土地出让用途比例安排基本上决定住房供应结构进而影响住房价格,因而,本文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收益函数进行分析,得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用途最优比例。进一步通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博弈分析,提出土地出让用途安排中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最优监督概率及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最优概率。住房投机行为是住房市场局部过热甚至产生泡沫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税收歧视政策下二手房销售者盈利条件分析,认为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税收歧视政策,提高了投机类型销售者盈利门槛,降低了投机类型销售者预期净收益,对住房投机行为产生抑制作用。同时,本文对税收歧视政策在物业税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本文对住房价格机制检验进行分析。住房价格机制决定了住房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而住房空置是衡量住房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依据。运用动态匹配理论,本文解释了住房空置的形成,提出“自然”空置率的计算方法。将“自然”空置率作为检验住房价格机制的重要依据,探讨了降低住房空置率的主要措施。论文的创新性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住房价格综合研究范式并在住房价格宏观波动定量分析中进行初步运用。在住房价格供需理论研究范式与特征价格理论研究范式评析基础上,提出住房价格综合研究范式。采用住房基本制度改革后我国31省级行政区1999—2006年住房市场面板数据,在住房价格宏观波动定量分析中对住房价格综合研究范式按照第一种逻辑顺序进行了初步运用,为我国城镇住房价格宏观波动总体判断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2)通过住房市场经济主体相互作用分析,研究影响住房价格宏观波动的微观机制。对住房市场销售者—购买者行为进行多期博弈分析,并对基础模型进行拓展,根据销售者—购买者博弈均衡条件,提出住房最优定价条件及其影响因素(交易时间偏好系数及市场条件变化系数)。住房供应结构由土地使用权出让用途安排基本决定。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收益函数分析,得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用途最优比例,进而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博弈行为进行分析,提出在宏观政策执行中中央政府的最优监督概率与地方政府的最优执行概率。通过二手房销售者盈利条件分析,解释了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与个人所得税税收歧视政策对住房投机需求的抑制作用,并提出税收歧视政策在物业税设计中的应用思路。(3)提出住房价格机制的验证依据——“自然”空置率以“自然”空置率为依据,可以判断住房市场空置率的高低,从而衡量住房市场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检验住房价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运用动态匹配理论解释了住房空置的形成,提出“自然”空置率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徐青[4](2008)在《苏州市房地产泡沫测度及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2年8月,摩根斯坦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一篇名为《Bursting Property Bubble?(房地产泡沫会破灭吗?)》的英文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中国目前资本过剩,高收益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房地产,他担心房地产有可能出现泡沫现象。自从这篇报告问世以来,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官员、知名学者、业内人士等关于我国房地产业是否出现过热或泡沫的文章、言论,不断出现在媒体上。本文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2000-2007年的苏州市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本文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运用指标指示法、理论价格法和统计检验法对苏州市房地产泡沫进行多角度测度,借助功效系数法建立房地产泡沫的预警系统并对苏州市房地产泡沫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苏州市房地产市场处于健康发展状态,基本无泡沫。在此基础上,就苏州市房地产市场的潜在泡沫提出了一些风险的防控和相关政策建议。

毛建林[5](2007)在《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具有高度行业关联性的房地产业已成为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吸纳就业、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国外经验表明,作为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业与金融业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房地产业的融资需求主要由银行体系来提供。随着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业与银行业的联系日益紧密,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银行体系对房地产开发贷款总额从1998年的1628.7亿元增长到2006年3798.9亿元,年均增长11.17%,房地产开发贷款额占全部房地产投资额的比例由1998年的15.4%增长到2006年的19.6%,年均增长3%,房地产贷款收入已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银行体系在支持我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风险,一旦出现任何不利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因素,极有可能导致银行体系资金链条断裂,引发金融危机,甚至全国性的经济危机。然而,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研究范围尚不统一,对其形成机理、表现形式、预警等方面都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在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背景下,系统研究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形成机制,寻求防范和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对策措施,对于降低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安全,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房地产金融风险理论为指导,按照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根据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的经验,提出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分析部分,主要明确研究对象,对房地产金融、房地产金融风险进行界定,对其表现形式与特征、形成机理进行理论阐述,为下文分析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第三章),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现状及形成机制部分,通过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历史沿革的考察,明确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揭示出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第三部分(第四章、第五章),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管理部分。根据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发生机理,构建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提出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宏观调控、加快金融创新等措施来化解和转移现存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创造良好的房地产金融生态环境,促进我国房地产金融良性发展。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建立了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构造了房地产金融风险综合预警指数,为商业银行进行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的主要不足之处是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分析不够深入,同时定量预警指标的临界值的设定主观性比较强,可能会影响预警指数的使用,是否合理还有待实践检验。

王长法[6](2006)在《中国城市商品住房价格波动及其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我国城市商品住房市场现状入手,根据国内外住房价格研究的主要理论和实证结果,对我国住房价格波动产生原因及异常波动治理进行研究。 首先,本文借鉴了国内外住房价格研究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住房价格研究新的研究范式,即介于从个体行为出发和从产品差异出发两种研究范式之间的折中范式。 其次,本文在国内外住房价格研究文献梳理基础上,根据基本变量和非基本变量分类方式,系统总结出影响我国商品住房价格的主要因素。 再次,本文提出了我国商品住房价格波动实证研究的参考模型,即基本变量—非基本变量模型,总结了我国住房价格波动主要原因。 最后,在总结国内外住房价格异常波动危害及其治理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住房价格异常波动治理措施。

伊一[7](2005)在《地产枭雄任志强》文中指出任志强很专业,在业内他以“兼职经济学家”见着,参加各色研讨会,撰写观点性文章,这形形式式的文章搜罗进了他的博客里:任志强很强悍,都说商场如战场,行伍出身的任志强在这无硝烟的战场,披盔桂甲,左冲右突,他的博客就散发着浓浓的火药味……

付敏[8](2005)在《我国房地产泡沫问题讨论综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有关房地产泡沫问题的文章不断出现于报端杂志,外国专家也加入了其讨论的行列。这场房地产泡沫问题之争之所以愈演愈烈,主要是大家对房地产业中出现的房地产价格、房地产投资、商品房空置率等持续上升现象的思考和担忧。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转发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说明当前的房地产问题直接关系到了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下面笔者就有关这些问题的讨论做一综述。

潘文峰[9](2005)在《出口导向战略与我国汇率制度联动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分析了出口竞争力的三种产业优势模式即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技术创新优势的提出背景及适应性,提出技术创新优势才是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关键,汇率因素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是次要的,通过对出口阻力比率P*R/Pw进行分析得出人民币升值对劳动密集产业的出口只具有短期冲击效应的结论,即劳动密集产业由低汇率政策来保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分析日本应对“广场协议”的政策失误的基础上,指出本币升值处理得当有利于保护我国自然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尽管人民币的升值有经济效率提高的内在驱动力,但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投机性较强、房地产业也积聚了巨大风险,由人民币升值预期而流入的资本使脆弱的金融体系面临考验,防止国际资本流入引发双核心泡沫破裂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 在出口导向战略转向扩大有效内需的趋势下,我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条件成熟时改革的必要性无庸置疑,本文着重分析了汇率管理浮动的技术措施改革,分期定值、小幅波动的定值技术,将有利于人民币价值的及时调整;同时建立套汇国债市场以疏导国际流动资本的套汇压力。

袁仁标[10](2004)在《“地产泡沫”之辩》文中研究指明也许是房地产跑得太快了,于是,有太多的目光聚焦于它。 国家决定1998年下半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以来,我国房地产启动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房地产投资额、商品房竣工和销售面积的纪录不断被刷新。但是,质疑之声如影随形。尤其近几年来,有关房地产“过热”、“泡沫

二、王小广:消费断层明显房地产泡沫已经出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小广:消费断层明显房地产泡沫已经出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收入分配视角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国内外文献述评
    第一节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文献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理论述评
        一、古典经济学派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理论
        二、新古典经济学派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理论
        三、新剑桥学派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理论
        四、发展经济学派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理论
第二章 中国经济新常态理论阐释
    第一节 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一、新常态定义
        二、新常态特征
    第二节 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
        一、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二、经济指标的宏观走势
    第三节 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经济发展与中等收入陷阱
        二、面临的机遇
        三、面对的挑战
第三章 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中等收入陷阱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一、模型及样本选择
        二、实证分析
    第二节 中等收入陷阱影响的关键因素分析
        一、样本及指标选取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收入分配对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影响的定量分析
        四、收入分配对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影响的定量分析
第四章 收入分配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机理
    第一节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影响分析
        一、客观现实阐述
        二、选取与构建指标
        三、影响机理的实证
    第二节 基于消费需求视角的影响分析
        一、客观现实阐述
        二、选取与构建指标
        三、影响机理的实证
第五章 收入分配可能引致中等收入陷阱成因分析
    第一节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收入分配制度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收入分配制度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我国收入分配呈现的总体状况
        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二、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第三节 新常态下收入分配呈现的主要特征
        一、城乡间收入差距
        二、行业间收入差距
        三、地区间收入差距
    第四节 收入分配可能引致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因素
        二、市场机制因素
        三、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变化
        四、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原因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调节收入分配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成功国家经验
        一、日本
        二、韩国
    第二节 失败国家教训
        一、巴西
        二、阿根廷
    第三节 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一、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关系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四、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第七章 调节收入分配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完善初次分配
        一、强化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调控作用
        二、校正市场在收入分配方面扭曲失灵
    第二节 改革再分配制度
        一、进一步改革财政转移支付相关制度
        二、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所起的作用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四、改革现金支付限额制度
    第三节 健全和完善第三次收入分配体系
        一、第三次收入分配的基本特征
        二、第三次收入分配体系的完善建议
    第四节 改革分配制度调整分配政策
        一、统筹城乡发展
        二、夯实收入分配基础
        三、改革现行工会组织
        四、建立收入分配预警体系
第八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中国房地产泡沫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第二章 房地产泡沫概述
    2.1 历史上的房地产泡沫事件
    2.2 泡沫的界定
        2.2.1 泡沫的定性界定
        2.2.2 泡沫的定量界定
    2.3 房地产泡沫理论
        2.3.1 房地产泡沫的界定
        2.3.2 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
        2.3.3 房地产泡沫的测度方法
第三章 中国房地产泡沫指标分析
    3.1 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3.2 指标分析
        3.2.1 供给类指标
        3.2.2 需求类指标
    3.3 中外房价水平比较
        3.3.1 中国城市房价水平
        3.3.2 中美房价水平比较
        3.3.3 东京、上海房价水平比较
第四章 中国房地产泡沫程度测度
    4.1 理性预期框架下基于投机泡沫模型的泡沫测度
        4.1.1 理论基础与模型
        4.1.2 实证检验
        4.1.3 参数估计和结论
    4.2 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统计检验
        4.2.1 单位根检验
        4.2.2 设定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国城镇住房价格宏观波动及其微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城镇住房市场发展现状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住房价格决定的理论研究
        1.2.2 住房价格决定的实证研究
        1.2.3 我国住房价格宏观波动的争论
        1.2.4 住房价格微观机制研究
        1.2.5 住房市场效率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全文结构
        1.4.1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1.4.2 基本假说与研究方法
        1.4.3 本文基本思路
        1.4.4 全文结构
第2章 住房价格决定的理论基础
    2.1 住房同质假定下的住房价格理论研究
        2.1.1 存量—流量理论
        2.1.2 服务流量模型
        2.1.3 缩约模型
        2.1.4 资产定价理论
    2.2 住房异质假定下的特征价格理论
        2.2.1 特征方法
        2.2.2 重复销售方法
        2.2.3 混合方法
    2.3 住房价格综合研究范式
        2.3.1 前提假定
        2.3.2 基本模型
        2.3.3 综合研究范式应用探讨
    2.4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
        2.4.1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概念
        2.4.2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2.4.3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与方法在本文的应用
    2.5 匹配理论
        2.5.1 匹配理论在组织管理理论中的应用
        2.5.2 匹配理论在营销理论中的应用
        2.5.3 匹配理论在本文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住房价格宏观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全国城镇住房价格宏观波动特点
    3.2 住房价格宏观波动影响因素
    3.3 模型与数据检验
        3.3.1 理论模型
        3.3.2 计量模型与数据选取
        3.3.3 面板数据相关检验
    3.4 实证分析
        3.4.1 模型选择与估计
        3.4.2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住房销售者最优定价行为研究
    4.1 住房市场主要参与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4.2 销售者与购买者之间的博弈行为
    4.3 销售者最优定价的基础模型:1-1-1模型
        4.3.1 住房交易过程
        4.3.2 前提假定
        4.3.3 均衡条件与最优定价
        4.3.4 交易时间偏好系数与最优定价
        4.3.5 市场条件变化与最优定价
    4.4 销售者最优定价模型拓展(一):1-m-n模型
        4.4.1 交易过程、博弈模型及均衡条件
        4.4.2 促销对最优定价的影响
    4.5 销售者最优定价模型拓展(二):1-m-n
        4.5.1 交易过程、博弈模型及均衡条件
        4.5.2 销售者数量对住房最优定价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住房供应结构决定——保障性住房用地比例选择
    5.1 政府行为前提假定
    5.2 分税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收益划分
    5.3 地方政府总收益函数分析
        5.3.1 地方政府社会收益函数
        5.3.2 地方政府财政收益函数
        5.3.3 地方政府总收益函数与保障性住房用地比例选择
    5.4 中央政府总收益函数与保障性住房用地比例选择
    5.5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5.5.1 理论模型
        5.5.2 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5.5.3 政策含义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税收歧视政策对二手房销售者影响分析
    6.1 税收歧视政策含义
    6.2 我国住房市场税收歧视政策
    6.3 二手房销售者收益模型
        6.3.1 二手房销售者一般收益模型
        6.3.2 税收歧视政策情况下二手房销售者收益模型
    6.4 税收歧视政策对不同类型二手房销售者的影响
        6.4.1 二手房销售者类型
        6.4.2 不同类型二手房销售者收益分析
        6.4.3 加强营业税、所得税歧视政策效应的措施
    6.5 税收歧视政策在物业税税率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6.5.1 国外物业税优惠政策导向及主要形式
        6.5.2 我国物业税税收优惠政策设计思考
        6.5.3 物业税税收歧视政策对住房投机行为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住房空置的决定与住房市场效率
    7.1 住房市场效率与住房空置的含义
        7.1.1 住房市场效率
        7.1.2 住房空置
    7.2 住房空置的形成
    7.3 “自然”空置率的决定
    7.4 影响“自然”空置率变化的基本因素
        7.4.1 家庭资产状况变化对“自然”空置率的影响
        7.4.2 增量住房对“自然”空置率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论文创新
    三、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一、发表的论文
    二、科研成果

(4)苏州市房地产泡沫测度及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对房地产泡沫及其测度的研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4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5 本文的创新和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2. 房地产泡沫的理论概述
    2.1 泡沫、泡沫经济和房地产泡沫
    2.2 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
    2.3 房地产泡沫的主要表现与危害
    2.4 房地产泡沫的历史经验借鉴
        2.4.1 日本的地产泡沫――1983 至1990 年
        2.4.2 美国的房地产泡沫――1980 至1992 年
        2.4.3 海南的房地产泡沫――20 世纪90 年代
3. 苏州市房地产泡沫的初步讨论
    3.1 2007 年苏州房地产描述性分析
        3.1.1 2007 年苏州房地产市场的行情
        3.1.2 2007 年苏州房地产市场走热的原因
    3.2 2000-2006 年苏州市房地产运行特征分析
        3.2.1 投资方面
        3.2.2 资金方面
        3.2.3 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
        3.2.4 土地闲置
        3.2.5 房屋销售方面
        3.2.6 房屋售价方面
        3.2.7 小结
4.2000 -2006 年苏州市房地产泡沫的进一步判定
    4.1 房地产泡沫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
    4.2 基于指标指示法的苏州市房地产泡沫的测度
        4.2.1 房价收入比
        4.2.2 房屋价格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的比值
        4.2.3 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
        4.2.4 房屋施工面积与房屋竣工面积的比值
        4.2.5 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与全社会企业贷款增长率的比值
        4.2.6 结论
    4.3 基于理论价格法的苏州市房地产泡沫的测度
        4.3.1 模型的建立
        4.3.2 苏州市房地产泡沫系数的计算
    4.4 基于统计检验法的苏州市房地产泡沫的测度
        4.4.1 West 模型的原理
        4.4.2 数据的选取
        4.4.3 实证分析
        4.4.4 小结
    4.5 本章结论
5. 房地产泡沫的预警系统及苏州市的实证检验
    5.1 房地产泡沫预警系统概述
        5.1.1 房地产泡沫预警系统的意义
        5.1.2 房地产泡沫预警系统的功能
    5.2 功效系数法
    5.3 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建立方法与步骤
    5.4 苏州市房地产泡沫的预警实证检验
6. 苏州房地产市场潜在泡沫的风险防控和相关政策建议
    6.1 完善住宅保障制度
    6.2 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6.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住宅郊区化
    6.4 加强对土地供应市场的调节,完善土地公开招标机制
    6.5 规范住房开发贷款,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
    6.6 改革预售制度
    6.7 加强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度
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详细摘要

(5)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房地产金融
        2.1.2 房地产金融风险
        2.1.3 房地产泡沫
    2.2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分类及特征
        2.2.1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分类
        2.2.2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特征
    2.3 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机制的理论解释
        2.3.1 金融不稳定性假说与房地产金融风险
        2.3.2 货币主义的解释与房地产金融风险
        2.3.3 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论与房地产金融风险
        2.3.4 信息经济学的微观解释与房地产金融风险
3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现状及形成机制
    3.1 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3.1.1 我国房地产金融制度历史沿革
        3.1.2 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现状
    3.2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现状分析
        3.2.1 房地产新政频出,系统性风险陡增
        3.2.2 房地产市场过热,市场风险突出
        3.2.3 房产企业过度扩张,信用风险明显
        3.2.4 资产负债结构错位,流动性风险显现
    3.3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
        3.3.1 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的失控
        3.3.2 金融市场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
        3.3.3 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的缺陷和经营行为的异化
        3.3.4 房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4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对策——内部措施
    4.1 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预警指标选取的原则与确定
        4.1.2 基于AHP法的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4.1.3 房地产金融风险综合预警指数构建及使用
    4.2 加强信贷内控制度建设,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4.2.1 营造良好内部控制环境
        4.2.2 完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
        4.2.3 加强内部控制措施
        4.2.4 构建有效信息系统
        4.2.5 提高内控监督力度
    4.3 健全房地产信贷管理体系,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
        4.3.1 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风险评估机制
        4.3.2 建立健全房贷资产管理流程
        4.3.3 积极进行房贷管理手段和房贷品种创新
5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对策——外部措施
    5.1 加强房地产金融管理,构建良好市场生态
        5.1.1 加强土地管理、规范土地交易行为
        5.1.2 加强对房地产金融的监管
        5.1.3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5.2 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5.2.1 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5.2.2 积极推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
        5.2.3 大力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
    5.3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建立有效风险转移机制
        5.3.1 加快房地产金融机构创新——完善房地产金融机构体系
        5.3.2 加快房地产金融工具创新——推出房地产价格指数期货
        5.3.3 加快房地产金融体制创新——完善房地产贷款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6)中国城市商品住房价格波动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中国城市商品住房发展现状
        1.1.2 中国城市商品住房价格波动问题由来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住房价格研究现状概述
        1.2.2 国内住房价格研究现状概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基本思路和全文结构
        1.4.1 本文基本思路
        1.4.2 全文结构
第2章 商品住房价格研究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住房含义
        2.1.2 住房价格概念
        2.1.3 住房价格指标
    2.2 住房价格基础理论
        2.2.1 住房价格供求分析方法
        2.2.2 hedonic价格理论
        2.2.3 基础理论比较分析与本文研究方法选择
第3章 商品住房价格影响因素
    3.1 结构特征(STRUCTURE CHARACTERS)
    3.2 附近特征(NEIGHBORHOOD CHARACTERS)
    3.3 宜人特征(AMENITIES AND DISAMENITIES)
    3.4 人口统计特征(DEMOGRAPHIC CHARACTERS)
    3.5 住房价格实证研究中宏观经济变量分析
    3.6 影响住房价格的其他主要因素
    3.7 投机因素(SPECULATION)
第4章 我国商品住房价格波动原因
    4.1 商品住房价格波动研究实证模型
        4.1.1 住房价格决定的基本方程
        4.1.2 住房价格决定的基础模型
    4.2 商品住房价格异常波动产生机制
        4.2.1 商品住房市场预期模式选择
        4.2.2 住房市场外推式预期的产生
        4.2.3 外推式预期的实现:住房市场的资本聚集
    4.3 我国住房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
        4.3.1 建筑成本(construction cost)
        4.3.2 有效需求
        4.3.3 投机行为
        4.3.4 价格合谋和营销炒作
        4.3.5 政府行为
第5章 中国城市商品住房价格异常波动治理
    5.1 房地产价格异常波动的经验和教训
        5.1.1 日本泡沫经济
        5.1.2 东南亚金融危机
        5.1.3 海南、北海房地产泡沫
    5.2 房地产价格异常波动治理的国际经验
        5.2.1 印尼政府治理措施
        5.2.2 新加坡政府治理措施
        5.2.3 马来西亚政府治理措施
    5.3 我国房地产价格异常波动治理经验
        5.3.1 上海市政府治理措施
        5.3.2 杭州市政府治理措施
        5.3.3 央行“121号文件”
        5.3.4 国务院“18号文件”
    5.4 我国商品住房价格异常波动治理建议
        5.4.1 建立住房价格监控指标体系—对住房价格异常波动进行预警
        5.4.2 土地市场管理—防止地价暴涨暴跌
        5.4.3 正确引导消费—促进住房消费需求稳定
        5.4.4 金融管理—控制住房投机需求
第6章 结论
    6.1 本文基本结论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8)我国房地产泡沫问题讨论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什么是泡沫
二、我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及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
三、我国房地产价格增长及泡沫膨胀的原因分析
四、规范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9)出口导向战略与我国汇率制度联动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0. 前言
    0.1 问题的提出
    0.2 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
    0.3 本文的结构安排
1. 人民币汇率与出口导向战略
    1.1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简要回顾
    1.2 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的逻辑
    1.3 出口导向战略的有效性分析
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2.1 出口优势模式分析
        2.1.1 资源优势
        2.1.2 劳动力成本优势
        2.1.3 技术创新优势
    2.2 人民币升值对三种优势模式相关产业的影响
        2.2.1 资源优势相关行业
        2.2.2 劳动力成本优势相关行业
        2.2.3 技术创新优势相关行业
    2.3 三种优势模式相关产业对人民币升值的反应
        2.3.1 有利于缓解国内资源开发的压力
        2.3.2 劳动力密集产业重新布局
        2.3.3 加速引进先进技术
3. 人民币升值的总体效应
    3.1 变现国民财富,提高国民福利
    3.2 扩大内需,增强国际影响力
    3.3 加强对外投资
    3.4 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政策失误
4. 我国目前尚不能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4.1 股票市场抵抗冲击的能力脆弱
        4.1.1 中国股市的结构特点
        4.1.2 中国股市受制于市场机构主力和政府政策
        4.1.3 中国股市对资金依赖较为严重
    4.2 房地产市场积聚了巨大风险
    4.3 双核心泡沫破裂假说
5.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技术措施
    5.1 币值上升内在动力与当前的汇率制度技术措施构成了一对内在矛盾
    5.2 分期定值、小幅波动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技术措施
    5.3 规避套汇资金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5.3.1 汇率制度改革时机己经成熟
        5.3.2 资本管制不可放松,治理房地产泡沫
        5.3.3 发行特别债务疏导套汇压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王小广:消费断层明显房地产泡沫已经出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收入分配视角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研究[D]. 王建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2]中国房地产泡沫实证分析[D]. 石永浩. 湖南工业大学, 2010(03)
  • [3]中国城镇住房价格宏观波动及其微观机制研究[D]. 王光玉.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6)
  • [4]苏州市房地产泡沫测度及预警研究[D]. 徐青. 苏州大学, 2008(11)
  • [5]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D]. 毛建林. 四川大学, 2007(05)
  • [6]中国城市商品住房价格波动及其治理研究[D]. 王长法.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4)
  • [7]地产枭雄任志强[J]. 伊一. 中外房地产导报, 2005(08)
  • [8]我国房地产泡沫问题讨论综述[J]. 付敏.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06)
  • [9]出口导向战略与我国汇率制度联动改革研究[D]. 潘文峰.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2)
  • [10]“地产泡沫”之辩[N]. 袁仁标. 中国建设报, 2004

标签:;  ;  ;  ;  ;  

王晓光:消费断层明显,房地产泡沫已经出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