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推进协会工作——专访中国安保协会会长顾道贤

转变观念推进协会工作——专访中国安保协会会长顾道贤

一、转变思想观念 推进协会工作——访中国保安协会会长顾道先(论文文献综述)

高强[1](2021)在《战时中国的节庆纪念与文学镜像(1931-1949) ——民族国家视野下的记忆刻写与话语争夺》文中研究指明

孙延青[2](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研究指明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李媛媛[3](2019)在《西藏教育扶贫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教育扶贫是摆脱贫困和脱贫致富的主要举措,不仅是彻底摆脱贫困的助推器,更是消除“贫困根源”完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路径,也是改善贫困群众和贫困人口由“输血能力”转为“造血能力”的关键因素。2018年8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确实表明,为实施教育扶贫政策,切实提高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和教育水平,改进深度贫困地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稳步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大力促进教育扶就业扶贫。西藏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西藏发展的第一民生工程,把教育扶贫作为实现西藏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增强了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取得了显着成效。2018年,西藏自治区共劝返辍学生4460名,全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控辍保学,大力实施项目工程,推动了项目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基本建设资金19.06亿元用于投入到深度贫困县的学校当中。西藏自治区是中央确定的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整体性深度贫困地区,由于西藏是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步,不仅要克服“物质贫困”的堡垒,还要跨越“精神贫困”的桥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西藏自治区坚持“教育扶贫脱贫一批”举措的发展,确保贫困代际“遗传”得到遏制,教育扶贫事业蓬勃发展,为西藏精准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扶贫是其他扶贫举措当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改善贫困人口的精神面貌,最能够改善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激发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西藏目前的教育扶贫模式主要有这五种模式“教育投入扶贫模式”、“教育资助扶贫模式”、“教育援藏扶贫模式”、“教育就业扶贫模式”以及“教育结对帮扶扶贫模式”。本文以西藏教育扶贫模式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调查研究法对西藏教育扶贫模式进行宏观与微观研究。首先从宏观视角对西藏教育扶贫的概况、事实以及模式进行分析。其次从微观视角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以上五个模式分别选取对应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包括“兄弟连”、“一家亲”、“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教育+技能+就业”以及“手牵手”。最后,通过对宏观及微观的视角进行分析发现,通过教育扶贫模式发现在五种扶贫模式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育投入扶贫模式存在投入成本高,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信息化建设有待提高。第二,教育资助扶贫模式存在资金投入成本高,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受资助者资格认定有待提高。第三,教育援藏扶贫模式存在老师与藏族学生及家长的沟通交流存在一定障碍,援藏教师在藏工作时间与教育周期不相匹配。第四,教育就业扶贫模式存“双师”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专业品牌特色优势不明显,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教师教科研能力比较薄弱,信息技术专业和文化艺术类专业就业率有待提高。第五,教育结对帮扶模式存在结对帮扶学校之间的互动有待提高,应加大对互联网+使用。通过以上问题发现,据此可知改善办学条件的情况下,适合采用教育投入扶贫模式;减少因学致贫的情况下,适合采用教育资助扶贫模式;缩小与内地的教学水平的差距的情况下,适合采用教育援藏扶贫模式;减少因缺技能致贫的情况下,适合采用教育就业扶贫模式;缩小区内之间的教学水平的情况下,适合采用教育结对帮扶扶贫模式;因此,为能以上五种教育扶贫模式更好的推广下去,我们需要解决以上问题,否则不能更好的发挥减贫效应,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须进一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方筹措资金,规范贫困资格认定管理,提高农牧区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鼓励延长教师援藏时间,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特色专业、骨干专业、重点专业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类和文化艺术类就业率。以期为我国西部地区乃至整个少数民区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启发。

梅芳[4](2019)在《城市社区开放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社区开放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元素,承载着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时刻展现出城市各式各样的环境形态。人性化的社区开放空间,可以在一定区域内聚集人气,提升社区开发价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土地集约化高效发展。而布局紧凑、多功能重合的社区开放空间,能够孕育更多的社区生活,使充满邻里生活的社区开放空间提升居住者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本文广泛调研了国内外城市社区开放空间和人性化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明确了社区开放空间和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和研究尺度,对人在社区环境中的行为方式和主要活动进行分析,从而初步确立了社区开放空间的环境要素和不同使用人群对开放空间的需求。社区开放空间人性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场地选择、交往活动、空间尺度、小气候营造、休息设施、绿化配置等。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对开放空间的需求各不相同,本文还从不同年龄对开放空间的不同需求出发,依据使用人群的年龄划分,针对性的提出社区开放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建议。论文选取了上海黄金城道、淮安市翡丽湾小区、上海石泉社区和杭州良渚文化村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从社区的环境要素和居住者的使用需求两方面对案例进行了调研、分析、对比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社区开放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有效改善措施。论文对社区开放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总结:社区开放空间环境的特殊性与细节化原则、社区开放空间人群需求的细分化和差异化原则、社区开放空间建设的小型化与个性化原则。论文对社区开放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元素进行总结,并给出对策:注重可持续发展、为社区开放空间赋予场所精神、满足居民的情感需求、社区开放空间具有舒适性和吸引力、设计空间尺度符合使用者需求、社区开放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和公众参与。

汪勇,周延东[5](2018)在《情感治理:枫桥经验的传统起源与现代应用》文中提出理性主义在现代治理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但也引起了情感主义者对理性主义中存在的"过度批判质疑""可能发展为极端非理性"以及"自身不产生动力"问题的反思批判,认为理性功利主义在阐释社会失序议题时常常陷入失灵困境,建议从情感刺激或情感体验维度进行理解。无论是中国大传统社会中以血缘亲密关系、乡土地缘关系和宗教崇拜关系为支撑的情感治理文化,还是小传统社会中以戏剧表演、构建集体诉苦情境、动情入心教育改造以及真情实意"送温暖"等为代表的情感工作方式,都对枫桥情感治理经验的生成和发展奠定了传统基础。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发现现代理性制度和运行体系存在治理联结机制"卡壳"与"捆绑风险"困境、国家政府与社会个体的断裂困境以及"片段式"法规难以解开群众心结困境等。对此,建议推动"公安一元打击与社会多元预防""程序正义与效果效率""民众满意与国家安全""基本公共安全产品与选择性安全产品"等四大新关系的协调统一。从枫桥情感治理的具体经验来看,拓展快乐体验路径、搭建共述平台、重塑集体记忆、构建政府与个体情感联结以及延伸治理深度等,能有效促进情感与理性的嵌入融合。

刘小倩[6](2018)在《贵州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基于湄潭县实证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8年我国实行扶贫开发以后,贫困人口在不断减少。而贵州省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面积最广、程度最深的省份。要实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特色产业扶贫在贵州省扶贫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成效的根本。因此,如何提高特色产业扶贫的效果,对于贵州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精准扶贫的视角出发,运用AHP分析法,对贵州省湄潭县的特色产业茶产业的龙头企业型、合作社型、资产收益型这三种进行了绩效分析,并对三种模式分别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对策建议。全文共六章。第一章,导论,简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概况,介绍了贫困、精准扶贫、特色产业扶贫的定义,说明了特色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的关系,分析了特色产业扶贫的理论支撑: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然后介绍了本文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AHP的概念和运作步骤,系统的阐述了国内外关于产业扶贫和扶贫模式的研究。第三章,贵州省扶贫开发模式进行了定性分析,对贵州省贫困特征、原因、治贫措施进行了论述。然后介绍了贵州省农村扶贫开发历程和主要扶贫模式,得出现阶段最佳的扶贫模式就是产业扶贫,论述了产业扶贫的效应和意义。最后对产业扶贫的三种具体模式:龙头企业型、专业合作社型、资产收益带动型进行了优劣势分析,为第四章产业扶贫具体模式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四章,特色产业茶产业扶贫模式绩效的AHP分析,对湄潭县茶产业的选取,对湄潭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湄潭县产业扶贫的三种具体模式,以实例说明。构建产业扶贫具体模式评价的指标体系,从扶贫效果、扶贫政策、模式适用性、模式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来展现。最后对这三种模式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问题,总的来说龙头企业型模式较好,其次是资产收益带动型,最后是专业合作社型。第五章,完善特色产业扶贫模式的对策建议。对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合作社带动型、资产收益型三种模式运作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对策建议,也对这三种模式的共性问题(人力资本低)给出了对策建议。最后给出了贵州省特色产业扶贫具体模式选择的建议,从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贫制宜三方面给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选择依据。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全文的主要结论给出了概要性的阐述,同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周向力[7](2016)在《设计博物馆概念及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设计博物馆是设计发展历史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以收藏、保护、研究、展示设计为目的公共空间,而且是促使设计在新常态下成为经济增长点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设计”一词所包含内容的不断变化与诠释,以“设计”的方式来解读事物的设计博物馆从作为一切工作基础的收藏上就区别于传统的博物馆。这也促使设计博物馆在具备了博物馆一般特性的条件下产生了其他所不具有的特征与功能。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开始建立专门的设计博物馆,以提升中产阶级审美意识和产品附加值。进入新世纪之后,设计博物馆的分布更为广泛,组织活动与展览愈加频繁,其作用被更深刻和广泛的认识。反观我国的设计博物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文化事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设计博物馆将是下一个着重发展的方向。新的设计博物馆将以不同的形式建立起来。设计专业的发展对设计博物馆的建立起到催生作用,使得本文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笔者尝试通过将博物馆学作为基础,以设计学相关理论进行补充,从而对设计博物馆的概念和特性进行总结,梳理其发展过程。与此同时,希望通过对已有设计博物馆案例的分析研究,为已投入运营或正在建设的设计博物馆及类似相关项目提供有效的建议与思考。

王可园[8](2016)在《从生存政治到权利政治: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研究 ——以1949-2014年间的浙北优新村为个案》文中认为有关建国以来农民政治行为的研究重点分为两大阶段,一是考察改革开放前国家权力建构乡村过程中,以农民为主体的底层社会的应对方式。二是考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民的维权抗争行动,这方面的研究早期主要考察引发农民维权抗争的原因,近来则转向重点分析农民维权行动的事件和过程。这种研究的优点是可以对每个时段农民政治行为做出比较清析的分析,缺点则是忽略了不同时段农民政治行为逻辑的转变。用“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选择浙北嘉善县一个村庄——优新村作为田野调查点,结合历史档案、官方文件和相关报刊资料等,分析建国以来六十多年间,宏观的政治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微观领域农民不同的政治行为,并将个案村庄农民的政治行为融汇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当中,探讨其政治社会效应。作为长线段的历时性分析,本文没有对每一时段农民的细小行为进行具体分析,而是重点考察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对农民政治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民政治行为在政治社会领域的反馈性结果,如带来的公共政策变迁等。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每一个时段内农民政治行为的宏观环境发生了何种变化;二是宏观领域的变化促成了怎样的农民政治行为;三是农民政治行为又如何引致新的宏观领域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政治行为逻辑正在从“为生存而行动”向“为权利而行动”转变,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并指出这种转变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历史上,优新村农民的行为主要受到生存压力的支配。频繁的自然灾害、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和混乱的政治时局,都使得优新村农民不得不为生存而费尽心思。建国之后,随着共产革命的胜利和政权的新建,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民在农村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第一次实现了贫苦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激发了他们的劳动热情,初步缓解了农民的生存压力。但党与农民之间短暂的蜜月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农业集体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像全国其它很多地方农民一样,优新村农民也面临饥饿甚至死亡的威胁。面对日渐沉重的生存压力,优新村农民选择了现在人们熟知的“反行为”或“弱者的武器”作为应对。农民对集体化的抵制性行为所带来的制度变迁虽在五十年代即已出现,但至六十年代初基本陨落,整个毛泽东时代农村政策都未再发生新的重大变迁。真正的转变自改革开放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邓小平的主导下,包产到户获得重生,农民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获得了王地,农民与国家进入了第二次“蜜月”时期。人民公社固有的弊端导致公社的组织权威不可避免地衰落,促使它们最终解体。农业经营体制的变革和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改变,恢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农民的生存境遇逐渐改善。但是,公社体制的解体,政治权力向上收缩,在向社会释放空间的同时,也使原本由公社负责的村庄公共事务陷入困境。虽然优新村的干部在分田到户之后仍关心村庄事务,但集体经济的窘迫却令他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民不得不开始自主管理的实践,他们集资、筹劳以修桥、修路,填补了公社解体之后留下的空间。农民的自主管理实践在八十年代末得到官方的正式回应,村民自治制度应声落地,实现了赋权农民的最初尝试。村民自治所实现的政治赋权一定程度上是国家权力退出村庄后的无奈之举,没能在农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划出明确的界限,农民权利缺乏有效保障,导致出现大量的农民维权抗争行动。九十年代,农民的维权抗争主要集中于“税费”领域。乡镇政府将收税任务下派给农村干部,至于农村干部用何种方式完成任务则并不多问,这给农村干部提供了一条侵犯农民权利的绿色通道,农民反抗在所难免。这一时期,与全国其它许多地方农民主要因税费过重而发起抗争维权行动不同,优新村农民在“税与费”之间摇摆不定,他们认可国家的农业正税,但对此之外的附加收费则想方设法进行抵制。相对来说,此时的农民政治行为相对缓和。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优新村农民因在“征地拆迁”中权利受到侵害而发起了多轮上访,直到走上“进京”上访之路。全国性的农民体制外维权行动弱化了农民的政治认同,使中央进一步调整农村政策,取消了在中国实行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对农民的土地权利进行了再确认,缓解了农民与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取消农业税等农村经济政策的改变,恢复了农民的政治认同,但农民生存压力的彻底解除,促使他们有更多的诉求。只有政治上的深化赋权,才有可能更进一步促进农民的政治整合。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干部能够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农民希望有更多的民主权利以制约干部的行为。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基层民主经历了一个从参与到选举的扭曲发展历程,在优新村,农村基层民主已经从选举向监督迈进,并更进一步向参与和协商回归。赋予农民监督村庄精英权力的权利,和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机会,提高了农民对村庄公共权力的认可和信任,以及他们对村庄共同体的归属感,有效促进了农民的政治一体化,使一度“天下大乱”的优新村重新恢复秩序。对优新村建国以来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与一般人们认为生存诉求主导了农民的行动不同,农民的政治行为逻辑经历了一个从“为生存而行动”到“为权利而行动”的转变。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促成了农民生存政治的消逝,以国家权力从农村社会退出为主要特征的体制变革带来了农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农民生活空间的转换,特别是农村一些公共空间的形成,助推了农民维权行动的展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农民能够超越村庄而接触来自更广领域的信息,这些现代性因素的导入对农民的权利政治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民政治行为逻辑的转变在三个层面上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有积极影响。宏观上来看,农民的权利政治有助于促进党和国家权力政治合法性基础的现代转换,中观上则会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转型,对农民个人来讲,农民的公民能力将会在维权行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刘慧[9](2014)在《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关乎国计民生和人类生存的学科,地球科学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其显着的生存性需求和战略性地位,但是由于作为传统艰苦专业的特殊性,其日益增长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与逐步降低的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却在近些年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招生环节的人才吸引不力、培养环节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就业环节的人才选留困境等。本文在呼吁更具自主性的招生政策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同时,重点聚焦现行的招生和就业制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运用职业规划的教育理念,从职业兴趣引领、职业技能提升、职业价值观的树立等角度,对研究型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历史演进、当前现状和职业价值观进行历史性、现实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职业规划的视角探索艰苦专业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和教育体制,一方面帮助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及早和有效开展职业规划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也为学科发展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困境提供数据和信息,以期主管部门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为贴近当代大学生特征和现实,为学科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后备人才。本研究以地球科学领域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职业规划理论为研究理论框架,以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演变作为研究背景,客观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探索地球科学专业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机制。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于:1、当前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知和认可度不高的历史性根源是什么,该如何客观理解?2、当前大学生对于地球科学领域的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体现如何,职业规划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相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文献分析寻求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论基础,以历史研究阐述学科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以问卷调查分析的量化研究探索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对不同时期典型人物和当代大学生代表进行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探索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规律和价值观要素的形成机制。对于专业的历史角度的理解和现实角度的质性、量化分析,都旨在为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具有专业特色和意义的职业规划教育和指导工作。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学科发展的需要角度阐述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系统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职业规划相关理论、地球科学学科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从地质学专业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学科内涵的演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等方面,分析和阐述学科发展对于人才综合技能、全局眼光、学科交叉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需求。对应这样的需求,阐述当前我国学科发展存在的科研思维和质量、理论创新和交叉融合、高新技术与开发、人才质量、平台构建等方面的差距。学科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差距,本文就此提出职业规划教育对于优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第三章从个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促进的角度出发,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的30届校友毕业去向为数据支撑,分析建国以来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职业分布及变化规律、职业价值观呈现,发现研究型大学学生在本专业就业以及在基础科研方向就业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基于典型人物访谈阐述地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并从中获得“名人效应”对于专业兴趣引领的积极作用、应用地质学前景和地质学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启示。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地球科学专业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堪忧,职业规划进展较为滞后,职业价值观呈务实和自我倾向,大学生专业认识、择业要素、职业期待、价值体现等诸多职业规划要素与学生个人属性呈显着相关性;第五章通过深入的学生访谈,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索教育方式、成长环境、职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表明提升地球科学专业的本专业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引领工作,社会实践的缺失成为阻碍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的重要因素,揭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尚未固化,需要更具有实效的教育手段的介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念。第六章在文献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量化和质性研究的结果,针对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出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科普创作来弘扬地学文化;通过新生导学、名师引领来提升专业兴趣;探索以实践为主导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思路;完善地学领域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为蓝本,提出地球科学专业的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用于开展更符合国情和贴近时代的职业规划指导;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规划理论的本土化两个方面阐述本次研究对于大学生教育的普遍意义。

陈越洋[10](2014)在《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文中指出中阿友好合作源远流长,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建立的全方位合作关系,折射出中阿两大民族从汉武帝时期以来的两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友好交往史。这种合作从政治的层面看,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南南合作的表率,不仅惠及双方,更有利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提升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伊斯兰教为代表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友好合作的典范。文化交流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智慧交流;是增进国家间、民族间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对中阿文化交流史的梳理,对于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增加共识,加强合作,进而提升中阿文明交往的深度与广度具有现实意义;对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发展情况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构筑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强中阿间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有力践行,是对西方社会主导的文化霸权的有力回击。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与阿拉伯社会各自经历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变革与转型,中阿文化交流也经历了一个由盛(古代)转衰(近代),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开始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阿两大民族在独立战争中建立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新政府,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围绕宗教、文学、教育、艺术等文化的各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从古代的表层物质交往过渡到文化核心层面的交往和沟通。本文是一项基础性研究,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运用历史学、史料学、外交学、传播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以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以个案和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横向的研究,对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并对本论文所指的“文化”概念及论述的时间跨度做一说明;简述研究现状、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正论部分,第一章回顾二十世纪前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主要历史分期。唐宋时期是中阿文化交流的初期繁荣期;元代是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期,伊斯兰在中国普遍传播,阿拉伯文化真正在中国发生了显着的影响;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由传播进入了创造发展阶段,随着穆斯林数量的增加,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意识形态得以有机结合。第二章主要研究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期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未使中阿间的交流完全停滞,民国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关系。在宗教领域,主要论述回族地位的提高以及回教新文化运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译介情况及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教育研究领域主要论述以成达师范学校为代表的伊斯兰新式教育、民国时期派出的留学生及其对于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所做的贡献、清民时期国人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万隆会议使得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两次建交高潮。宗教领域主要论述伊斯兰教在新中国、穆斯林朝觐活动、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及伊斯兰学术活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大量阿拉伯文学作品被译介的原因、译介情况及特点、中国作家创作的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文学作品;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进入高等学府的教学情况、留学生互派工作及学术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电影、艺术团等方面的交流。第四章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中阿高层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日益丰富。宗教领域主要论述新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情况;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的译介情况、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以及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留学生互派情况、中阿教育合作、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文化周与艺术团演出、电影、展览、体育等交流情况。第五章分析了中阿文化交往中的动力,即双方在历史、现实方面存在着悠久的传统与坚实的基础,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继而分析了阻力,即西方文化霸权的干扰和误导和中阿间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与矛盾;并对加强中阿文化交流提出三点建言,即文化交流机制化、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通过以上论述,本文最终得出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三大阶段所各具的鲜明特征,即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回族群体围绕宗教展开的;二十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政治为导向进行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以文化交流价值本身为出发点的。最后,重申了中阿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即有利于双方形成对人类文化的普世情怀,有益于双方运用不同文化的智慧来合力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内涵。

二、转变思想观念 推进协会工作——访中国保安协会会长顾道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变思想观念 推进协会工作——访中国保安协会会长顾道先(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4 相关概念界定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7.5 镇压反革命
第8章 “支前征粮”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第9章 “双减反霸”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10.1 土改的必要性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12.1 建政特点
    12.2 历史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西藏教育扶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教育扶贫
    2.2 文献综述
        2.2.1 教育扶贫的模式研究
        2.2.2 教育扶贫的功能研究
        2.2.3 教育扶贫的研究方法
        2.2.4 教育扶贫中存在问题研究
        2.2.5 教育扶贫对策研究
    2.3 理论基础
        2.3.1 贫困代际传递理论
        2.3.2 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西藏教育扶贫概述
    3.1 西藏教育扶贫概况
        3.1.1 西藏教育扶贫总体概况
        3.1.2 西藏各市教育扶贫概况
    3.2 西藏教育扶贫事实分析
        3.2.1 贫困代际传递情况
        3.2.2 人力资本情况
    3.3 西藏教育扶贫模式
        3.3.1 教育投入扶贫模式
        3.3.2 教育资助扶贫模式
        3.3.3 教育援藏扶贫模式
        3.3.4 教育就业扶贫模式
        3.3.5 教育结对帮扶扶贫模式
第四章 西藏教育扶贫模式研究——案例分析
    4.1 教育投入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4.1.1 案例呈现
        4.1.2 案例分析
        4.1.3 案例启示
    4.2 教育资助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4.2.1 案例呈现
        4.2.2 案例分析
        4.2.3 案例启示
    4.3 教育援藏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4.3.1 案例呈现
        4.3.2 案例分析
        4.3.3 案例启示
    4.4 教育就业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4.4.1 案例呈现
        4.4.2 案例分析
        4.4.3 案例启示
    4.5 教育结对帮扶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4.5.1 案例呈现
        4.5.2 案例分析
        4.5.3 案例启示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拓宽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多方筹措资金
        5.2.2 规范贫困资格认定管理
        5.2.3 提高农牧区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
        5.2.4 鼓励延长教师援藏时间
        5.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2.6 加大特色专业、骨干专业、重点专业建设力度
        5.2.7 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5.2.8 大力提高结对帮扶学校之间互动
        5.2.9 提高信息类和文化艺术类就业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城市社区开放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转型的背景与生活方式的转变
        1.1.2 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二、城市社区开放空间及人性化设计概念及研究进展
    2.1 城市社区开放空间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变革
        2.1.3 城市社区开放空间的形态类型
    2.2 人性化概念及理论基础
        2.2.1 人性化基本内涵
        2.2.2 “人性化设计”理论基础
        2.2.3 人性化空间需求
    2.3 小结
三、城市社区开放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要素分析
    3.1 社区开放空间的环境要素解析
        3.1.1 场地选择
        3.1.2 交往活动的发生
        3.1.3 空间尺度和比例
        3.1.4 小气候对环境的影响
        3.1.5 休息设施
        3.1.6 植物种植
    3.2 社区开放空间的使用人群分析
        3.2.1 幼儿对社区开放空间的需求
        3.2.2 儿童对社区开放空间的需求
        3.2.3 老年人对社区开放空间的需求
        3.2.4 青年人和中年人对社区开放空间的需求
    3.3 小结
四、城市社区开放空间人性化设计案例分析
    4.1 上海黄金城道步行街调研分析
        4.1.1 案例概况
        4.1.2 环境要素分析
        4.1.3 使用人群分析
        4.1.4 使用后评价
    4.2 新旧城市社区开放空间建设比较
        4.2.1 旧城改造项目----上海石泉社区
        4.2.2 新建居住区项目----杭州良渚文化村
        4.2.3 新旧城市社区开放空间建设比较
    4.3 淮安市翡丽湾居住小区设计
        4.3.1 项目概况
        4.3.2 环境要素分析
        4.3.3 使用人群分析
        4.3.4 使用后评价
    4.4 小结
五.社区开放空间人性化设计总结以及启示
    5.1 城市社区开放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总结
        5.1.1 社区开放空间环境的特殊性与细节化原则
        5.1.2 社区开放空间人群需求的细分化和差异化原则
        5.1.3 社区开放空间建设的小型化与个性化原则
    5.2 社区开放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元素总结
        5.2.1 注重可持续发展
        5.2.2 赋予空间场所精神
        5.2.3 满足居民的情感需求
        5.2.4 舒适性和吸引力
        5.2.5 尺度符合人性化要求
        5.2.6 社区开放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和公众参与
    5.3 社区开放空间的居民使用和参与方式总结
        5.3.1 平等使用
        5.3.2 民主参与
六、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贵州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基于湄潭县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概况
    2.1 相关概念基础
        2.1.1 贫困
        2.1.2 精准扶贫
        2.1.3 特色产业扶贫
        2.1.4 特色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的关系
    2.2 理论支撑
    2.3 层次分析法含义
    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2.4.1 国外研究
        2.4.2 国内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贵州省扶贫开发模式的定性分析
    3.1 贵州省扶贫概况
        3.1.1 贫困特征
        3.1.2 贫困原因
        3.1.3 精准治贫手段
    3.2 贵州省农村扶贫开发历程
    3.3 贵州省主要扶贫模式
    3.4 精准扶贫下产业扶贫的意义和效应
        3.4.1 产业扶贫的意义
        3.4.2 产业扶贫的效应
    3.5 精准扶贫下产业扶贫具体模式及优劣势分析
        3.5.1 龙头企业带动型
        3.5.2 专业合作社带动型
        3.5.3 资产收益带动型
    3.6 本章小结
4 特色产业茶产业扶贫模式绩效的AHP分析—基于湄潭县实证调查
    4.1 选取湄潭县茶产业扶贫的原因
    4.2 湄潭县精准扶贫概况
        4.2.1 湄潭县精准扶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2 湄潭县特色产业扶贫具体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4.3 AHP模型的选取
    4.4 AHP模型评价思路
    4.5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5.1 建立评价指标的原则
        4.5.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4.6 实证结果及分析
        4.6.1 实证结果
        4.6.2 实证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完善贵州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的对策建议
    5.1 龙头企业型精准扶贫对策
    5.2 专业合作社型精准扶贫对策
    5.3 资产收益带动型精准扶贫对策
    5.4 特色产业三种具体模式共性问题的对策建议
    5.5 贵州省特色产业扶贫具体模式选择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设计博物馆概念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
2 设计博物馆的概念辨析
    2.1 设计博物馆的定义
        2.1.1“设计博物馆”中“博物馆”的定义
        2.1.2“设计博物馆”对“设计”的界定
    2.2 设计博物馆的特征
        2.2.1 设计博物馆的广博性
        2.2.2 设计博物馆的引导性
        2.2.3 设计博物馆的活跃性
    2.3 设计博物馆所属类型
3 设计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与拓展功能
    3.1 基本功能
        3.1.1 收藏功能
        3.1.2 保存功能
        3.1.3 研究功能
        3.1.4 教育功能
    3.2 拓展功能
        3.2.1 设计博物馆对经济方面的贡献
        3.2.2 设计博物馆对文化的推动
4 设计博物馆的发展
    4.1 设计博物馆发展历史
        4.1.1 早期的设计博物馆
        4.1.2 当代世界设计博物馆
    4.2 设计博物馆在中国
        4.2.1 目前已在运营的设计博物馆
        4.2.2 将要成立的设计博物馆
5 设计博物馆出现的必然性
    5.1 国家的发展与需要
    5.2 设计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求
    5.3 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要求
    5.4 收藏事业的发展要求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设计博物馆案例: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附录(二)伦敦设计博物馆、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库伯-休伊特设计博物馆1979年至2014年展览列表
致谢

(8)从生存政治到权利政治: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研究 ——以1949-2014年间的浙北优新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
        (一) 核心概念
        (二) 理论资源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
    四、分析框架与章节安排
        (一) 分析框架
        (二) 章节安排
第一章 研究综述与个案择取
    一、海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海外中国农民政治行为研究综述
        (二) 国内中国农民政治行为研究综述
        (三) 国内学术期刊相关研究综述
        (四) 文献评价与本文思路
    二、研究样本与资料来源
        (一) 研究样本
        (二) 资料来源
第二章 权利之前:生存压力及其对农民政治行为的塑造
    一、农民生存压力的自然历史根源
        (一) 频繁的自然灾害
        (二) 落后的生产条件
        (三) 不合理的土地制度
        (四) 混乱的政治时局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生存压力的缓解
        (一) 革命胜利与政权新建
        (二) 土地改革的宣传与发动
        (三) 农民“身心”的初步解放
    三、集体化、人民公社与农民生存压力之复杂变奏
        (一) 从互助组到高级社:农业集体化的启动与加速推进
        (二) 人民公社:“大跃进”引来的歧路
        (三) 集体化时期农民生存压力的复杂变奏
    四、生存压力与农民政治行为的多重面相
        (一) 生存压力下农民的政治行为
        (二) 农民的政治行为和制度变迁的兴起与陨落
第三章 接触权利:自主管理与政治赋权的最初尝试
    一、农民与国家的第二次“蜜月”
        (一) 包产到户的重生
        (二) 短暂的第二次“蜜月”
    二、农村人民公社的解体
        (一) 难以避免的弊端
        (二) 组织权威的衰落
        (三) 公社制度的终结
    三、农民的自主管理实践和初获赋权
        (一) 困境中的村级公共事务
        (二) 自主管理在行动
        (三) 赋权农民的最初尝试
第四章 徘徊与反复:权利贫困与农民的体制外维权行动
    一、贫困的农民权利及其成因
        (一) 权利贫困下的农民
        (二) 农民权利贫困的多种成因
    二、权利贫困与农民的体制外维权行动
        (一) 摇摆于“税与费”之间的农民
        (二) “征迁”引发的“上京”行动
        (三) 体制外维权与农民政治认同弱化
    三、农民的体制外维权与农村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一) “千年”农业税的取消
        (二) 农民土地权利的再确认
第五章 朝向权利:政治赋权与农民的政治一体化
    一、从参与到选举:农村基层民主的兴起与扭曲
        (一)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 民主在农村基层的兴起
        (三) 被扭曲的农村基层民主
    二、深化赋权:拓展的农村基层民主及其回归之路
        (一) 从选举到监督:拓展中的农村基层民主
        (二) 从监督到协商:重新迈向民主的本质
    三、赋权农民及其政治一体化
        (一) 农民的政治一体化
        (二) 农村政治秩序的重建
第六章 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的动力与意义
    一、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的动力
        (一) 经济发展与农民生存政治的消逝
        (二) 体制变革与农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三) 生活空间的转换与农民维权行动的展开
        (四) 现代因素的导入对农民权利政治的促进
    二、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的政治学意义
        (一) 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转换
        (二) 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转型
        (三)农民公民能力的提升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中文着作、论文;博、硕论文;网络及报刊资料
    第二部分 英文着作、论文、博士论文
    第三部分 个案相关资料(档案、史志、文件选编及其它)
附录
    一、优新村行政(村域)变迁
    二、访谈提纲
    三、访谈顺序及访谈对象概况
    四、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9)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源起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背景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二、国内职业生涯教育及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职业规划教育研究的启示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力求创新之处
第二章 地球科学学科发展背景及人才需求
    一、地质学的起源与发展背景
    二、现代地球科学学科内涵发展历程
    三、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战略地位
    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发展现状
    五、学科发展需求对于地学人才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第三章 建国后我国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演变---基于数据统计和典型生涯人物访谈的研究
    第一节 地球科学学科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地球科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分布——以南京大学为例
    第三节 建国后地球科学专业人员就业价值观的演变
        一、建国初期:一元化的传统职业价值观
        (一) 建国初期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士W院士
        二、改革开放后:务实求真的现实主义价值观
        (一) 改革开放后的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S教授
        三、新世纪以来:个体幸福最大化的后现代价值观
        (一) 后现代价值观体现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地质学家、自由职业者B先生
    第四节 数据分析和启示
        一、就业市场不断扩大和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分析
        二、典型人物职业生涯发展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一) 名人效应在专业兴趣引领中的作用
        (二) 应用地质学的职业前景
        (三) 地质学领域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
        (四) 地球科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调查的数据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工作设计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一、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可度分析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进展分析
        三、职业期待
        四、职业价值观分析
        五、农村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各要素对比分析
    第三节 小结
        一、综合性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可度堪忧
        二、职业规划进展不尽如人意
        三、职业价值观呈现自我倾向和务实趋势
        四、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素随个人属性呈现差异性
第五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访谈的质性研究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个案访谈
        一、A同学 立志科研,取法乎上
        二、B同学 心系小家,胸怀大家
        三、C同学 酷爱文学,取道地学
        四、D同学 步步紧扣,精心规划
        五、E同学 日行三省,孜孜以求
        六、F校友 勇于挑战,敢于担当
        七、X&Y校友 比翼双飞,各司其职
    第二节 个案分析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一、专业的内在吸引构成职业选择的根本动力
        二、社会实践缺乏成为职业规划滞后的广泛因素
        三、中美比较视角的启示
        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层次体现
第六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特点及教育机制探索
    第一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特点(实证总结)
    第二节 提升艰苦专业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一、弘扬地学文化
        二、专业兴趣培养
        三、行业就业政策的鼓与呼
    第三节 地球科学领域的霍兰德职业世界探索模式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角度的职业世界探索分析
        二、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在职业规划指导中的应用
    第四节 开展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一、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
        二、价值追求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职业市场均衡发展有赖于职业价值观教育
        四、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途径
    第五节 构建全方位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一、确保组织机构人力保障
        二、职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三、完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
        四、全员参与职业规划教育
        五、全程开展职业规划指导
        六、建立就业实习评估机制
        七、关注特殊人群职业辅导
    第六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普遍意义
        一、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和紧迫需求
        二、职业规划教育的中国本土化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质学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近30年校友职业分布
附录4 图表目录
致谢

(10)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本论文“文化”概念界定及阿拉伯文化特征概述
    三、学术研究现状述评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五、研究方法
    六、结构安排
第一章 历史回溯
    第一节 唐宋时期——初期繁荣
        一、唐宋时期中阿交往
        二、唐宋时期阿拉伯人及阿拉伯文化在中国
        三、唐宋时期中国关于阿拉伯的文献记载
    第二节 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一、元代中阿关系
        二、元代阿拉伯人在中国
        三、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第三节 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一、明清时期中阿关系
        二、明清国人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关注与记述
        三、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融合
    小结
第二章 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一、清朝末期中阿关系
        二、民国时期中阿关系
    第二节 宗教领域
        一、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教与穆斯林
        二、回教新文化运动
    第三节 文学领域
        一、作品译介情况
        二、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二、留学生派遣
        三、对阿拉伯文化的记述与研究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一、对阿拉伯反殖民斗争的同情与支持
        二、万隆会议与两次建交高潮
        三、开拓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
    第二节 宗教领域
        一、伊斯兰教在新中国
        二、穆斯林朝觐活动
        三、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
        四、伊斯兰学术活动
    第三节 文学领域
        一、阿拉伯文学作品走入国人视野
        二、文学作品译介情况及特点
        三、中国作家笔下支持阿拉伯人民的作品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二、留学生互派工作
        三、学术研究情况
    第五节 艺术领域
        一、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
        二、电影展、艺术团访问等交流
    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一、第三次建交高潮与高层互访
        二、文化交流日益丰富
    第二节 宗教领域
        一、新时期的中国伊斯兰教
        二、伊斯兰学术活动
    第三节 文学领域
        一、文学作品的译介
        二、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
        三、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二、留学生工作
        三、中阿教育合作
        四、学术研究活动
    第五节 艺术领域
    小结
第五章 对于进一步发展中阿文化交流的思考
    第一节 增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动力
        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二、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
    第二节 克服中阿文化交流的阻力
        一、西方文化霸权产生的干扰和误导
        二、中阿意识形态差异产生的误会与矛盾
    第三节 加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几点建言
        一、文化交流机制化
        二、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
        三、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
附录二: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政府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一览表(1949-1999)
附录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56-1966)
附录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77-1999)
附录五:1956-1965 年、1972-1978 年、1979-1991 年阿拉伯国家来华留学新生国别结构统计表
阿文摘要

四、转变思想观念 推进协会工作——访中国保安协会会长顾道先(论文参考文献)

  • [1]战时中国的节庆纪念与文学镜像(1931-1949) ——民族国家视野下的记忆刻写与话语争夺[D]. 高强. 西南大学, 2021
  • [2]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3]西藏教育扶贫模式研究[D]. 李媛媛. 西藏大学, 2019(09)
  • [4]城市社区开放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应用研究[D]. 梅芳. 浙江大学, 2019(06)
  • [5]情感治理:枫桥经验的传统起源与现代应用[J]. 汪勇,周延东. 公安学研究, 2018(03)
  • [6]贵州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基于湄潭县实证调查[D]. 刘小倩. 贵州财经大学, 2018(01)
  • [7]设计博物馆概念及发展研究[D]. 周向力. 中国美术学院, 2016(05)
  • [8]从生存政治到权利政治: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研究 ——以1949-2014年间的浙北优新村为个案[D]. 王可园.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9]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D]. 刘慧. 南京大学, 2014(05)
  • [10]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D]. 陈越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转变观念推进协会工作——专访中国安保协会会长顾道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