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铅锌冶炼厂硫酸车间设备检修报告

西北铅锌冶炼厂硫酸车间设备检修报告

一、西北铅锌冶炼厂硫酸车间设备大修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宁[1](2021)在《铜铅锌冶炼固废多情景协同利用环境影响评估》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铜铅锌冶炼工业产生固废种类多、存量大,包含大量铜铅锌银镍等有价资源和镉铬汞砷等环境毒害组分,其高效资源化利用和协同污染防控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铜铅锌冶炼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水口山地区铜铅锌综合冶炼基地的锌冶炼子系统为例,在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艺生产情况,构建了“直接堆存售卖”、“系统内部循环”、“铜铅锌协同资源化”三种固废协同利用模式。首先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划分固废协同利用的系统边界,收集生命周期评价阶段所需的资源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借助Simapro分析软件及Ecoinvent3、ELCD、RCEES2017数据库平台建立了清单分析模型,釆用Re Ci Pe 2016 Midpoint(E)方法定量评估了固废协同利用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具体类别包括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颗粒物形成、酸化、水体富营养化、人体致癌毒性、人体非致癌毒性、矿产资源消耗和化石资源消耗九种。在生命周期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核算锌冶炼子系统的资源消耗、环境风险、物质循环以及经济效益水平,对不同固废协同利用模式的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情景三铜铅锌协同冶炼固废资源化处理模式环境影响负荷最低,仅为14.25,与情景二相比,情景三环境影响负荷下降19.61%。同时,情景三生态效率最高,其生态效率综合评价指数比情景一,即固废直接处理模式高出3倍。其中,情景一到情景三,生态系统环境影响负荷呈递减趋势,情景一到情景二下降6.94%,情景三进一步下降14.99%,达到最低值。(2)从标准化环境影响类型结果来看,三种情景固废协同处理生产工艺造成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为人体致癌毒性与人体非致癌毒性,两种类型总占比在95%以上;其次是酸化、颗粒物形成、全球变暖与化石资源消耗,占比均在0.1%至0.3%之间,臭氧层破坏与矿产资源消耗的影响值最小。(3)从物质循环及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情景三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7.62%,Cu、Pb、Zn三种金属回收率分别达到97.19%、97.52%、99.55%,增加利润总额11154.8万元;但从环境风险角度来看,铜铅锌协同冶炼固废模式废气中重金属环境污染排放增加近1591.8 t,固废中重金属环境污染排放减少1470.4 t。(4)从提高总体综合生态环境效益角度来看,通过构建铜铅锌固废协同冶炼产业模式,加强锌-铜、锌-铅系统间的固废协同综合利用,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资源产出效率,但在此过程中需重点加强对固废中毒害污染物的大气污染排放控制。

范学田[2](2021)在《甘肃省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十四五”是甘肃省产业调整的关键期,也是弥补基础短板的突破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缩小发展差距的窗口期,伴随着产业调整危险废物的相关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危险废物的产生具有产生量大、种类多的特点,摸清甘肃省“十三五”时期危废的产生、利用处置、贮存等情况是提出“十四五”危废污染防治对策的依据。因此对“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危废的产生、利用处置情况进行现状调查,依据调查数据对危废产生量进行预测分析以掌握其产生趋势,从而提出相应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全面分析了“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各市(州)及兰州新区、甘肃矿区共16个区域产危废企业基本情况、各地区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主要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行业来源等。具体介绍了甘肃省持有危险废物许可证企业数量和区域分布情况、产危废企业自建危废利用处置设施情况,并将甘肃省划分为河西片区、中部片区和陇东片区,按照片区和种类分别对甘肃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进行匹配分析,结果表明:按片区进行划分,河西地区和中部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足,陇东地区危废利用处置能力满足需求;按种类划分,甘肃省铁矾渣、石膏渣、尾矿渣、沉矾渣、污泥利用处置能力设施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电解槽大修渣和铝灰虽建有一定规模的危废利用处置设施,但由于累计贮存量较大,故还需进一步加强其利用处置设施建设。还以2020年产生量超过1万吨的危险废物种类为研究对象,运用GM(1,1)模型和改进GM(1,1)模型分别对2016-2020年各类危险废物产生量数据进行拟合,通过精度检验确定各类危险废物数据拟合的最优模型,并用最优模型预测了“十四五”期间甘肃省各类危险废物产生量,结果表明:3个改进的GM(1,1)模型较原始GM(1,1)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其中对于数据变化较大的原始数列,原始序列预处理GM(1,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对于原始数据变化幅度较小的数列,背景值改进GM(1,1)模型Ⅱ适用性更好。到“十四五”末甘肃省危险废物产生量将达到211.95万吨,多数种类危险废物产生量将持续增加,也有一些危险废物种类呈现下降趋势。2025年甘肃省产生量超过5万吨的危废有7类,依次是HW48、HW11、HW46、HW29、HW08、HW21和HW18。基于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和产生量预测,本文指出了甘肃省危险废物管理存在处理处置设施能力不足、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企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设施布局、监管、制度、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包括:提高危废利用处置能力并合理布局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健全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转移体系、强化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推广刚性填埋场建设、严格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加强危废管理队伍建设、推行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危废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加大危险废物宣传力度等。通过以上防治对策,以期为“十四五”甘肃省生态环保规划危险废物部分编制提供依据,为管理部门科学管理危险废物提供参考。

王黎阳[3](2020)在《基于产生源共性分类的有色冶炼固废资源环境属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金属污染是目前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有色金属冶炼作为人为重金属排放的重要来源,其固废分类清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固废属性尚不清楚。因此,完善有色冶炼固废分类清单并明晰固废属性,对我国有色冶炼行业固废利用处置过程的分类管理和污染控制及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宗有色冶炼固废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Cu、Pb、Zn和Al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关键产废节点,厘清了产生源特征相似的固废类别,构建了表征有色冶炼固废共性特征的分类方法和清单;并在此基础上,实验探讨了各共性产生源固废的物理、化学、可视化和污染物指标,获取了表征有色冶炼固废资源属性和环境属性的区间或统计值。主要结果结论如下:(1)构建了有色冶炼固废共性产生源的分类方法和清单。其中,本方法通过厘清产生源特征相似的有色冶炼固废类别(如冶炼废渣、粉尘、废酸、废活性炭、废催化剂及污泥等)将产废节点划分成破碎配料、冶炼反应、提纯回收、收尘净化、污酸处理、制酸脱硫及中水处理等单元;分类清单基于这7大单元对115种有色冶炼固废按类归置,本清单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相比较,更细化工艺描述,缩小定义范围,分质分级明确废物种类,具有确定性、实用性和可行性。(2)判别了各共性单元有色冶炼固废的物理指标检测结果及其相应资源属性表征。其中,破碎配料、冶炼反应、提纯回收、收尘净化、污酸处理、制酸脱硫及中水处理单元废物的含水率变化区间分别为0.193%~0.234%、0.019%~25.6%、0.039%~3.96%、0.238%~2.69%、8.67%~52.9%、28.9%~31.1%及50.3%~68.4%,前四单元废物水分含量偏低,后三单元废物水分含量偏高;同时p H变化区间分别为10.98~11.14(碱性)、3.57~9.48(酸性偏中性)、5.79~13.4(中性偏碱性)、1.85~11.5(酸性或碱性)、0.59~13.5(强酸强碱性)、13.6~13.8(强碱性)及9.02~9.21(碱性),破碎配料、冶炼反应及中水处理单元废物无腐蚀性,其余单元废物有腐蚀性。(3)识别了各共性单元有色冶炼固废的化学指标检测结果及其相应资源属性表征。其中,破碎配料单元废物由絮沫状粉末组成,呈尖晶石相和刚玉相,主成分是Al2O3(68.4%~70.8%)和Mg O(9.12%~10.4%);冶炼反应单元废物由板块状颗粒组成,呈铁橄榄石相和砷铜矿相,主成分是Fe2O3(24.3%~66.0%)和As2O3(1.49%~46.1%);提纯回收单元废物由球状颗粒组成,呈刚玉相和铅黄相,主成分是Al2O3(37.1%~84.0%)和Pb O(0.158%~98.8%);收尘净化单元废物由屑沫状粉末组成,呈铅矾相和红锌矿相,主成分是Zn O(0.134%~72.4%)和Pb O(0.015%~71.3%);污酸处理单元废物由泥块状颗粒组成,呈铅矾相和白砷石相,主成分是Pb O(0.223%~94.1%)和As2O3(0.487%~68.8%);制酸脱硫单元废物由细状粉末组成,呈石膏相,主成分是Ca O(43.2%~47.5%)和Si O2(0.626%~0.652%);中水处理单元废物由块状颗粒组成,呈方解石相,主成分是Fe2O3(12.5%~46.4%)和Ca O(5.37%~27.2%)。有色冶炼固废的主要元素有Al、Fe、As、Pb、Zn、Ca、Si等,以氧化物、硅酸盐、铝酸盐和硫酸盐等形式存在,若取代新型建材的传统制备原料可有效拓宽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途径,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4)阐明了各共性单元有色冶炼固废的可视化指标检测结果及其相应环境属性表征。其中,破碎配料单元废物是无刺激性气味的灰色粉末状除尘灰;冶炼反应单元废物是无刺激性气味的黑灰或黑红色块状冶炼废渣;提纯回收单元废物是无刺激性气味的灰白或黄或黑色颗粒状回收副产物;收尘净化单元废物是无刺激性气味的白或褐或黑色粉末状收尘烟灰;污酸处理单元废物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棕红或黑色块状污酸处理残渣;制酸脱硫单元废物是无刺激性气味的灰色粉末状脱硫副产物;中水处理单元废物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暗红色块状中水处理污泥。(5)揭示了各共性单元有色冶炼固废的污染物指标检测结果及其相应环境属性表征。其中,破碎配料、冶炼反应、提纯回收、收尘净化、污酸处理、制酸脱硫及中水处理单元废物中首要重金属含量及其对应浸出浓度分别是Cu(894±14.0mg/kg和0.355mg/L)、Zn(35309±1724 mg/kg和3141mg/L)、Zn(36277±854 mg/kg和13035mg/L)、Zn(34404±135 mg/kg和1684mg/L)、As(9055±619 mg/kg和2637mg/L)、Cu(75.3±4.27 mg/kg和4.45mg/L)及As(861±4.91 mg/kg和0.476mg/L);同时破碎配料和制酸脱硫单元废物中浸出浓度均低于我国GB 5085.3-2007标准限值但超出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其余五单元废物中浸出浓度均高于GB5085.3-2007标准限值和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由于固废危害主要取决于其所释放出的污染物浓度,则Cu、Zn和As带来的环境风险应重点关注。本文构建了有色冶炼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清单,并探索了各共性产生源有色冶炼固废的物理、化学、可视化和污染物指标(四项指标)的区间或统计值,其结果显示了通过这四项指标可逐步判别不明来源有色冶炼固废种类的资源环境属性,该研究对有色冶炼固废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合理化建议,具有一定的科学及现实意义。

牛棽葳[4](2020)在《西北铅锌冶炼厂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自21世纪加入WTO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带动包括锌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不断发展。锌行业在经过了初期盲目扩张后逐渐回归理性,“十二五”以来,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安排,行业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同时也在积极有序进行兼并重组和境外资源的开发。当前,我国锌冶炼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保障程度低、缺乏产品价格话语权等情况。因此,把握住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大战略机遇,不断进行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锌冶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西北铅锌冶炼厂于1986年建厂,曾经一度成为国内锌冶炼行业的领先企业,为中国锌冶炼行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当前铅锌厂在守住安全环保底线的同时,拥有较低的单位成本,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的能力,以及传统工艺技术优势,目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人力资源存在的较大问题,综合回收短板明显,新领域存在的竞争隐患,使得铅锌厂未来的发展前途未卜。为促进铅锌厂的可持续发展,铅锌厂需要进一步提升资源能力,继续降低单位成本、保证现有的产品产能、巩固传统工艺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必须对人力资源,生产成本管理,综合回收水平,技术创新进行全面的等提升,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在查阅有关市场竞争力的文献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归纳分析法、对比法等方法,从外部明确铅锌厂所处的环境,从内部分析铅锌厂的优势竞争力,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运用竞争力相关理论制定提升策略,提升铅锌厂的竞争力,增加盈利能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希望能为同类企业提供参考。

罗舒文[5](2020)在《C银行对Z公司搬迁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发展等问题还要继续推进解决。一些工业企业仍处在城市包围之中,企业与城市发展的冲突亟需解决。对此,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推动工业企业从城区搬到城郊、城市实现“退二进三”发展。Z公司是一个地处中心城区的大型工业企业,公司从城区往城外产业园区搬迁发展,就是其中的一个案例。商业银行对Z公司搬迁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是一个可以让银行、企业、城市三方共赢的选择。在Z公司搬迁发展项目的金融支持中,商业银行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项目所在企业的偿债能力和项目的发展前景。对此,需要通过相应的评估性研究来揭示。如果项目所在企业的偿债能力和项目的发展前景达到银行要求,环境和条件适宜企业发展、项目发展和银行放贷,则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向项目提供金融支持。这也是项目信贷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与要求。为此,围绕这个核心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Z公司近5年财务数据的纵向分析,Z公司和同行业上市公司中金岭南公司、豫光金铅公司的横向比较分析,以及相关的环境和条件分析,揭示了商业银行向Z公司搬迁发展项目提供金融支持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然后提出一个信贷方案、信贷方案的实施方案及风险管控措施。其中的逻辑顺序为,一是对选题背景进行分析,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述评,揭示论文选题的必要性及价值。二是对Z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揭示公司的偿债能力,从公司的整体偿债能力角度揭示银行为项目提供金融支持的可行性及风险。三是运用PEST工具对Z公司搬迁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揭示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宜公司搬迁发展,是否适宜银行对项目提供金融支持。运用SWOT工具对Z公司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揭示公司的优势与机遇所在,指出需要应对的不足与威胁,揭示银行为项目提供金融支持的可行性及风险。四是对Z公司搬迁发展项目的合理性与前景进行分析,从项目的角度揭示银行为该项目提供金融支持的可行性及风险。五是基于前面的分析及可能性和可行性,围绕信贷的形式、额度、期限、利率、回收等,就项目的金融支持提出一个完整、系统、可操作的信贷方案。六是针对信贷方案提出一个完整、系统、针对性突出、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及相关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设计出来的信贷方案获得有效执行,有效地管控风险。七是对Z公司搬迁发展项目金融支持的结论及启示进行分析。

陈兴任[6](2019)在《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针对铅锌两套制酸系统在实际生产领域的环保节能问题,基于环保节能理论,采用设备领域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详细概述了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生产工艺和主要设备运行情况,随着两套制酸系统产能逐年递增,现有生产工艺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暴露出能耗和环保指标未能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许可要求。因此紧紧围绕铅锌两套制酸系统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工艺计算及改造方案论证,针对生产运行中存在的能耗和环保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改造,并对改造实践进行阐述。将环保减排与节能降耗理论相结合,通过几种尾气脱硫技术的对比分析,将现有钠碱法脱硫工艺改造为双氧水脱硫工艺;使用新型发热管技术用于锌转化电炉改造;采用高压变频技术用于铅锌KK&K风机节能改造;应用流体输送技术进行循环水泵改造;利用最新低温热能回收技术回收锌硫酸系统干燥和吸收过程中的反应热,产生蒸汽;通过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实施,环保方面实现铅锌尾气二氧化硫浓度排放小于50mg/Nm3,酸雾<10mg/Nm3,减排SO2排放205.7t/a,环保指标达到并远远低于国家《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节能方面每年可节约527.66万度电,增产8.4wt/a蒸汽,增产硫酸1951.25t,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51万元/年,实现铅硫酸综合能耗18kgce/t,铅硫酸吨酸电耗170k Wh/t,锌硫酸综合能耗-105kgce/t,锌硫酸吨酸耗电129 k Wh/t,达到GB29141-2012《工业硫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要求中现有硫酸企业铅冶炼制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2kgce/t),吨酸耗电≤180 k Wh/t锌冶炼制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85kgce/t),吨酸耗电≤130 k Wh/t的标准。实现该应用成果适用于铅锌冶炼烟气制酸装置,取得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同行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提升环保技术指标提供借鉴,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李辉[7](2019)在《某粗铅冶炼企业第三轮清洁生产审核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粗铅冶炼行业飞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而作为国家和地方重点节能减排企业,随着国家和地方对粗铅冶炼企业环保和清洁生产要求的逐步提高,粗铅企业生存压力日益加大。持续清洁生产审核不单是污染防治战略手段,还可以解决粗铅冶炼行业中的问题,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粗铅冶炼企业中开展持续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本论文对湖南省某粗铅冶炼企业第三轮清洁生产审核进行了实例分析与研究。首先,对该粗铅冶炼企业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调研,经过认真地分析研究,确定了底吹炉车间和侧吹炉车间确定为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的审核重点,并设置了企业4项清洁生产目标。其次,绘制了审核重点的物料平衡图及全厂水平衡图,找出了物料流失的点位,分析出废弃物产生的原因。为减少粉尘的无组织排放,提出了F2-1“通风收尘改造”的中/高费方案;为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提出了 F2-2“烟气脱硫系统改造”的中/高费方案;为了减少环保排烟收尘系统的粉尘、铅及其化合物的排放,提出了 F2-3“环保排烟收尘系统改造”的中/高费方案;为了降低整个粗铅冶炼工序的能耗,提出了F2-4“固态粗铅产品改液态粗铅产品”的中/高费方案。并对这4项方案进行了具体的可行性研究(包括技术评估、环境评估及经济评估),确定这些方案可行。再次,对企业本轮清洁生产方案实施的效果情况进行了评估。本轮清洁生产审核共产生方案17项,13个无/低费方案中11个已经实施完成,这些无/低费方案的实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还有2个计划将于2019年12月前实施完成;4个中高费方案暂未实施完成。所有方案总投资为4177.8万元,其中无/低费方案合计131.8万元,全部实施完成后能产生经济效益176.7万元;中/高费方案预计投资4046万元,全部实施完成后预计能产生经济效益544.4万元/a,并有明显的环境效益。企业本轮全部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能实现节电9万kwh/a,节标煤1600t/a,节水10800m3/a,减少粉尘排放91.6t/a,减少废气中铅排放5.16t/a,减少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310t/a,减少污酸处理产生的污酸处理渣(酸泥)500t/a。汇总中/高费方案的环境效益的相关数据以及所有无/低费方案对企业节能降耗、减排的贡献,通过本轮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达到了预设的清洁生产目标,取得了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的统一。最后,在该企业三轮清洁生产审核的基础上,结合同行业的调研分析情况,对粗铅冶炼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方法进行了探析。总结出了目前该行业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要考虑的三大方面,并且在每个方面中都给出了可参考的技术与方法,为粗铅冶炼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提供了思路与技术支持。

于磊[8](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宋淑敏[9](2019)在《云南某铅锌冶炼厂含重金属高盐废水高效处理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以铅锌为主的冶炼行业是含重金属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关注。而在处理这类废水时,企业一般使用传统化学沉淀法,如石灰中和沉淀法,使用这一方法会存在药剂消耗量大、污泥产生量大、出水无法达标等一系列的问题。而重金属螯合剂可以在传统化学沉淀法的基础上实现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深化处理,这一方法为实现工业冶炼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零排放”和再利用奠定了基础。本论文以云南省某铅锌冶炼厂冶炼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研制的两种重金属螯合剂(HDTC、XCBY)强化石灰中和沉淀法对冶炼废水中的Pb2+、Zn2+、Cd2+、Mn2+四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分别用两种重金属螯合剂处理废水时的最佳用量和pH范围:投加重金属螯合剂(HDTC)处理含重金属冶炼废水时,pH为10、HDTC用量为6 mg/L,此时废水中Pb2+、Zn2+、Cd2+、Mn2+残余浓度为0.063 mg/L、0.69 mg/L、0.097 mg/L、1.38 mg/L;投加重金属螯合剂(XCBY)处理含重金属冶炼废水时,pH为10、XCBY用量为80μL/L,此时废水中Pb2+、Zn2+、Cd2+、Mn2+残余浓度为0.069 mg/L、0.88 mg/L、0.114 mg/L、2.22 mg/L。(2)采用高效重金属鳌合沉淀剂强化石灰中和沉淀法可以在较低pH(pH=10)条件下脱除云南某铅锌冶炼厂高盐废水中的多种重金属离子,通过对比投加重金属螯合剂的实验组与只加石灰的空白实验组得出,在相同pH下加入重金属螯合剂后的实验组中Pb2+、Zn2+、Cd2+、Mn2+四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更好。(3)结合单因素实验得到的研究结果,以HDTC和XCBY单因素最佳实验结果为基础,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曲面法进行实验,通过方差分析和曲面优化,研究得到HDTC和XCBY混合使用时其处理效果明显优于这两种药剂单独使用得到的处理效果,最优条件为:pH值为10±0.2、HDTC用量为6±0.2 mg/L、XCBY用量75.5±0.2μL/L,此时冶炼废水中Zn2+、Pb2+、Cd2+、Mn2+的残余浓度分别小于0.15 mg/L、0.01 mg/L、0.05 mg/L、0.1 mg/L,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限值,为废水后续处理并实现了“零排放”创造了更好的条件。(4)连续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使用HDTC和XCBY重金属鳌合沉淀剂强化石灰中和沉淀法可以实现在较低pH(pH=10)条件下脱除云南某铅锌冶炼厂高盐废水中的多种重金属离子,处理后废水中Pb2+、Zn2+、Cd2+和Mn2+等主要金属离子浓度可分别稳定达到0.05 mg/L、0.15 mg/L、0.05 mg/L、0.1 mg/L以下,为确保后续膜分离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降低运行费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原有单一石灰中和工艺反应pH为1213,而改造后工艺反应pH为10,石灰用量减少量不低于40%,脱钙渣(碳酸钙)产生量减少量不低于40%,有利于石灰-硫酸钙渣的资源化利用和减少固废的处理成本,且在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前提下,能大幅降低废水处理运行费用。

魏甲明,杨斌,李若贵[10](2018)在《西北铅锌厂152 m2流态化焙烧炉与改良黄钾铁矾法炼锌项目的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叙述了西北铅锌冶炼厂新建的152m2流态化焙烧锌冶炼项目从项目前期立项、环评至工程设计、施工、投产的整个过程。总结了该项目的创新点,介绍了工程投产后实际运行的各项技术指标。生产运行指标表明,152m2锌冶炼焙烧生产线实现了全球最先进、新一代锌冶炼工程示范性项目的目标。

二、西北铅锌冶炼厂硫酸车间设备大修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铅锌冶炼厂硫酸车间设备大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铜铅锌冶炼固废多情景协同利用环境影响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铜铅锌冶炼固废资源化技术进展
        1.2.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3 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评估体系框架
    2.2 情景模式划分
    2.3 生命周期评价
        2.3.1 目标和范围的界定
        2.3.2 清单分析
        2.3.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2.3.4 结果解释
    2.4 生态效率评价
        2.4.1 投入产出分析法
        2.4.2 层析分析法
        2.4.3 熵值法
        2.4.4 生态效率综合指数
    2.5 本章小结
3 多情景生命周期评价
    3.1 评价目标和范围确定
        3.1.1 评价目标
        3.1.2 范围确定
    3.2 清单分析
    3.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3.3.1 分类
        3.3.2 特征化
        3.3.3 加权标准化
        3.3.4 环境影响负荷
    3.4 结果解释
    3.5 本章小结
4 多情景生态效率评价
    4.1 系统范围
    4.2 多情景评估指标设置
    4.3 投入产出分析
        4.3.1 投入产出清单
        4.3.2 资源消耗
        4.3.3 环境风险
        4.3.4 物质循环
        4.3.5 经济效益
    4.4 不同情景生态效率综合评价
        4.4.1 准则层评价指标分析
        4.4.2 生态效率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甘肃省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危险废物来源与分类
        1.1.1 危险废物定义
        1.1.2 危险废物来源
        1.1.3 危险废物分类
    1.2 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1.3 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1.3.1 国外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1.3.2 国内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1.4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1.5 课题研究区域、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区概况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甘肃省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2.1 产生危险废物企业基本情况
        2.1.1 产生危险废物企业数量
        2.1.2 产生危险废物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2.1.3 主要产危废企业
    2.2 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2.2.1 全省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2.2.2 各年份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2.2.3 各地区危险废物产存情况
    2.3 主要危险废物类别
        2.3.1 甘肃省主要危险废物类别
        2.3.2 甘肃省各类危险废物来源单位
        2.3.3 各地区主要危险废物类别
    2.4 危险废物主要行业来源
    2.5 本章小结
3 甘肃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理设施基本情况
    3.1 甘肃省持有经营许可证企业整体情况
    3.2 持有危险废物许可证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3.3 企业自行利用处置情况
    3.4 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匹配情况分析
        3.4.1 各地区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匹配情况
        3.4.2 各类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匹配情况
    3.5 本章小结
4 甘肃省“十四五”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4.1 模型简介
    4.2 GM(1,1)模型改进
        4.2.1 背景值计算改进法Ⅰ
        4.2.2 背景值计算改进法Ⅱ
        4.2.3 原始序列预处理法
    4.3 模型检验
    4.4 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4.4.1 建模过程
        4.4.2 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4.5 本章小结
5 甘肃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5.1 甘肃省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
        5.1.1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地区分布不均衡
        5.1.2 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存在缺陷
        5.1.3 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体系不健全
        5.1.4 监管能力薄弱,企业危废环境管理意识淡薄
    5.2 甘肃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
        5.2.1 提高危废利用处置能力,合理布局危废处理处置设施
        5.2.2 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完善规章制度
        5.2.3 推进先进技术应用,提升危废利用处置水平
        5.2.4 加强危废管理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危废相关知识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版)简要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基于产生源共性分类的有色冶炼固废资源环境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固废分类方法与清单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有色冶炼研究现状
        1.3.1 有色冶炼主流工艺类型
        1.3.2 有色冶炼产品与固废产量
        1.3.3 有色冶炼固废产生、泄漏及利用处置
    1.4 研究内容
        1.4.1 有色冶炼固废产生源共性分类
        1.4.2 基于产生源共性分类的资源属性
        1.4.3 基于产生源共性分类的环境属性
    1.5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总体分析方法
        2.1.1 固废全过程系统研究方法
        2.1.2 固废共性分类方法
        2.1.3 固废属性识别方法
    2.2 检测分析方法
        2.2.1 实验材料采集
        2.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3 物理指标的检测方法
        2.2.4 化学指标的检测方法
        2.2.5 可视化指标的检测方法
        2.2.6 污染物指标的检测方法
        2.2.7 实验结果质量控制与保证
第三章 有色冶炼固废产生源共性分类研究
    3.1 有色冶炼固废产生源
        3.2.1 铜冶炼产废节点
        3.2.2 铅冶炼产废节点
        3.2.3 锌冶炼产废节点
        3.2.4 铝冶炼产废节点
    3.2 有色冶炼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清单
    3.3 共性产生源分类清单的特性
        3.3.1 确定性
        3.3.2 实用性
        3.3.3 可行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产生源共性分类的资源属性研究
    4.1 物理指标
        4.1.1 含水率
        4.1.2 pH
    4.2 化学指标
        4.2.1 微观形貌
        4.2.2 矿物相
        4.2.3 物质成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产生源共性分类的环境属性研究
    5.1 可视化指标
    5.2 污染物指标
        5.2.1 重金属含量
        5.2.2 浸出毒性浓度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4)西北铅锌冶炼厂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工具
第二章 研究理论综述
    2.1 市场竞争力内涵
        2.1.1 市场竞争力含义
        2.1.2 市场竞争力理论基础
    2.2 市场竞争力评价
        2.2.1 影响因素
        2.2.2 评价结果
    2.3 市场竞争力提升
        2.3.1 资源能力提升
        2.3.2 创新能力提升
        2.3.3 人力资源及文化建设提升
第三章 西北铅锌冶炼厂外部环境分析
    3.1 外部环境现状
        3.1.1 原料供应
        3.1.2 冶炼生产
        3.1.3 下游消费
    3.2 外部环境预期
    3.3 总公司发展规划
第四章 西北铅锌冶炼厂市场竞争力分析
    4.1 经营状况
    4.2 访谈调查
    4.3 市场竞争力分析
第五章 西北铅锌冶炼厂SWOT-CLPV模型分析
    5.1 铅锌厂SWOT-CLPV分析
    5.2 铅锌厂SWOT-CLPV分析结果
第六章 西北铅锌冶炼厂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
    6.1 巩固提升资源能力
    6.2 推进综合回收及无害化处理项目
    6.3 开发新技术,探索新领域
    6.4 提升人力资源,构建新文化
    6.5 坚守底线,保障安全环保工作不断进步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5)C银行对Z公司搬迁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企业发展
        1.2.2 企业搬迁
        1.2.3 金融支持
        1.2.4 企业偿债能力
        1.2.5 风险管理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述评
        1.3.2 国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Z公司财务及偿债能力分析
    2.1 公司的基本概况
    2.2 公司的资产负债水平
        2.2.1 资产负债变化
        2.2.2 资产结构变化
        2.2.3 负债结构变化
        2.2.4 资产负债率水平
    2.3 公司的盈利能力
        2.3.1 资产的盈利水平
        2.3.2 业务的盈利水平
        2.3.3 销售的盈利水平
    2.4 公司的现金获取能力
    2.5 公司的偿债能力
        2.5.1 短期偿债能力
        2.5.2 长期偿债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Z公司搬迁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分析
    3.1 环境(PEST)分析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条件(SWOT)分析
        3.2.1 公司的优势
        3.2.2 公司的劣势
        3.2.3 面临的机遇
        3.2.4 面临的威胁
    3.3 小结
第四章 Z公司搬迁发展的合理性及前景分析
    4.1 项目立项与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4.1.1 项目立项的合理性
        4.1.2 项目建设规模与进程的合理性
    4.2 项目建成后的预估收入
    4.3 项目建成后的新优势
        4.3.1 技术工艺水平超越行业均值
        4.3.2 加工成本明显降低
        4.3.3 主要设备处于行业领先
        4.3.4 劳动生产效率处于行业领先
        4.3.5 环保达标并有前瞻性
    4.4 项目建设用地的区位条件与土地价值
    4.5 小结
第五章 Z公司搬迁发展的金融支持方案设计
    5.1 信贷形式的选择
    5.2 信贷额度的确定
    5.3 偿还期限的确定
    5.4 信贷利率的确定
    5.5 还贷方式的确定
第六章 Z公司搬迁发展金融支持方案的实施及风险管理分析
    6.1 建立项目信贷审贷分离职责制度
    6.2 项目潜在风险的预判和预警管理
    6.3 项目潜在风险的过程管控和化解
    6.4 设置与执行科学的贷款发放条件
    6.5 设置与执行科学的信贷关系存废条件
第七章 结论及启示
    7.1 关于银行资产管理的主要结论及启示
    7.2 关于政府金融管理的主要结论及启示
    7.3 关于工商企业融资的主要结论及启示
    7.4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6)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环保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节能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冶炼烟气制酸工艺分析
        1.2.1 工艺流程
        1.2.2 工艺流程设备说明
    1.3 铅锌系统烟气制酸生产现状与发展
        1.3.1 艾萨炉炼铅烟气制酸生产现状
        1.3.2 109m~2沸腾炉焙烧烟气制酸生产现状
        1.3.3 冶炼烟气制酸的主要工艺与发展阶段
        1.3.4 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的发展趋势
    1.4 我国硫酸工业现状与技术进展
    1.5 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研究的工作内容
    1.6 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1.7 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锌硫酸转化电炉环保节能技术改造
    2.1 锌硫酸转化工艺分析
    2.2 锌硫酸转化升温热量平衡计算
    2.3 锌硫酸转化电炉环保节能技术改造研究路线
        2.3.1 锌转化电炉环保节能技术研究内容
        2.3.2 工艺流程改造技术方案
        2.3.3 电炉改造管网连接技术方案
        2.3.4 转化三层新增1000KW电炉
        2.3.5 转化四层新增1500KW电炉
        2.3.6 锌转化电炉技术改造预算
        2.3.7 锌转化电炉技术改造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KK&K风机高压变频“自动一拖一”节能技术改造
    3.1 KK&K风机高压变频节能改造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2 风机起动频率理论计算
    3.3 KK&K风机3K风机起动条件逻辑图
    3.4 铅锌KK&K风机高压变频节能技术改造方案论证
        3.4.1 铅锌KK&K风机设备参数
        3.4.2 铅锌KK&K风机供电及环境情况
        3.4.3 铅锌KK&K风机高压变频技术要求
    3.5 铅锌KK&K风机高压变频节能技术改造方案
        3.5.1 铅锌KK&K风机高压变频自动一拖一方案
        3.5.2 高压变频器成套装置包含部件
        3.5.3 供货设备的主要进口元器件清单如下表
        3.5.4 变频系统技术参数
        3.5.5 变频器与现场外围控制接口
        3.5.6 变频器与其他电气设备接口
        3.5.7 变频器与现场系统通讯
        3.5.8 上位机的功能要求
        3.5.9 变频器控制接口图
        3.5.10 其它功能说明
        3.5.11 保护
    3.6 存储及安装要求
        3.6.1 存储
        3.6.2 安装环境
    3.7 柜体安装
    3.8 电气安装
    3.9 KK&K风机高压变频节能改造效果
        3.9.1 间接经济效益
第四章 循环水泵节能技术改造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的必要性、目的及意义
        4.2.1 研究的必要性
        4.2.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4.3 研究的技术基础及可行性分析
        4.3.1 技术基础
        4.3.2 可行性分析
        4.3.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4.3.4 研究技术方案
    4.4 研究的效果
第五章 锌硫酸低温余热回收系统节能技术改造
    5.1 研究概况
        5.1.1 冶炼烟气制酸低温余热回收探索
        5.1.2 低温余热回收研究概况
    5.2 研究的必要性、目的及意义
    5.3 技术可行性分析
        5.3.1 技术基础
        5.3.2 可行性分析
    5.4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5.4.1 研究内容
        5.4.2 研究项目装备
        5.4.3 研究技术方案
        5.4.4 研究装备
        5.4.5 公辅及配套设施
        5.4.6 能耗分析
        5.4.7 锌硫酸低温余热回收改造效果
第六章 冶炼烟气制酸尾气脱硫环保工艺研究与改造实践
    6.1 冶炼烟气制酸尾气脱硫项目背景
    6.2 冶炼烟气制酸尾气脱硫项目现状
        6.2.1 艾萨炉冶炼烟气制酸尾气脱硫现状
        6.2.2 沸腾炉焙烧制酸尾气脱硫现状
    6.3 冶炼烟气制酸生产工艺选择计算结果
        6.3.1 冶炼烟气制酸脱硫技术选择依据
        6.3.2 脱硫工艺的比较
        6.3.3 过氧化氢法脱硫工艺基本原理
        6.3.4 技术特点
        6.3.5 冶炼烟气制酸双氧水脱硫技术路线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

(7)某粗铅冶炼企业第三轮清洁生产审核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清洁生产
        1.1.1 清洁生产的产生
        1.1.2 清洁生产的定义
        1.1.3 清洁生产的意义
    1.2 清洁生产审核
        1.2.1 清洁生产审核的定义
        1.2.2 清洁生产审核的思路
        1.2.3 清洁生产审核的程序
        1.2.4 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意义
    1.3 国内外清洁生产进展
        1.3.1 国际清洁生产的发展
        1.3.2 我国清洁生产的发展
    1.4 研究背景、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背景
        1.4.2 粗铅冶炼行业清洁生产研究现状
        1.4.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A企业清洁生产机会研究
    2.1 A企业概况及生产工艺
        2.1.1 企业概况
        2.1.2 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2.2 A企业第一轮、第二轮清洁生产工作回顾
        2.2.1 企业第一轮清洁生产工作回顾
        2.2.2 企业第二轮清洁生产工作回顾
        2.2.3 企业开展第三轮清洁生产审核背景
    2.3 A企业生产情况及环境保护状况
        2.3.1 产品产量分析
        2.3.2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分析
        2.3.3 主要水资源消耗情况分析
        2.3.4 主要能源消耗情况分析
        2.3.5 主要设备分析
        2.3.6 企业污染物排放及利用情况分析
        2.3.7 企业环境管理现状
    2.4 A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估
        2.4.1 粗铅冶炼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指标比对及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2.4.2 产业政策分析
        2.4.3 通过对企业生产调研后清洁生产机会的分析
        2.4.4 确立审核重点
        2.4.5 企业清洁生产目标的设置
        2.4.6 提出明显易见的方案
    2.5 底吹炉车间与侧吹炉车间概况
    2.6 底吹炉车间与侧吹炉车间的平衡分析
        2.6.1 物料输入输出物流的测定
        2.6.2 底吹炉车间和侧吹炉车间物料平衡、硫平衡、能源审核分析
        2.6.3 审核阶段清洁生产方案
    2.7 小结
第三章 A企业清洁生产方案与中/高费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3.1 清洁生产方案的提出与筛选
        3.1.1 清洁生产方案的提出
        3.1.2 清洁生产方案的初步筛选
    3.2 中/高费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3.2.1 方案F2-1“通风收尘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3.2.2 方案F2-2“烟气脱硫系统改造”可行性分析
        3.2.3 方案F2-3“环保排烟收尘系统改造”可行性分析
        3.2.4 方案F2-4“固态粗铅产品改液态粗铅产品”可行性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清洁生产方案实施效果及清洁生产审核方法探析
    4.1 A企业清洁生产方案实施情况分析
    4.2 清洁生产方案实施效果与设置目标对比
    4.3 粗铅冶炼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方法探析
        4.3.1 对企业全过程的生产、消耗、排污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企业清洁生产机会
        4.3.2 以数据为基础,加强平衡分析
        4.3.3 铅锌冶炼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3.4 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企业清洁生产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1.2.1.1.1 时间的界定
        1.2.1.1.2 范畴的界定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1.2.2 研究视角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1.9 未尽事宜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2.1.1.3 小结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2.1.2.3 小结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2.2.1.3 小结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5 小结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2.3.1.3 小结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2.3.2.3 小结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3.1.1.3 小结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3.1.2.1.1 棉纺工艺
        3.1.2.1.2 棉织工艺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3.1.2.3 小结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2.2.3 小结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4.1.1.5 小结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1.2.3 小结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4.2.1.3 小结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2.2.1.1 毛纺工艺
        4.2.2.1.2 毛织工艺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2.2.3 小结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3.2.3 小结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1.2.3 小结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1.3.2.1 川沙水泥厂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2.2.3 小结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2.3.2.1 梧州硫酸厂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云南某铅锌冶炼厂含重金属高盐废水高效处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2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技术
        1.2.1 化学法
        1.2.2 物理化学法
        1.2.3 生物法
    1.3 重金属化学螯合剂的研究进展
        1.3.1 DTC类重金属螯合剂研究进展
        1.3.2 其他类重金属螯合剂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背景、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含重金属离子冶炼废水水质
    2.2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2.2.1 实验仪器设备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试剂配置
        2.3.2 螯合实验
        2.3.3 分析项目测定
第三章 重金属螯合剂处理重金属废水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HDTC处理废水的实验研究
        3.2.2 XCBY处理废水的实验研究
        3.2.3空白实验
    3.3 石灰中和用量与pH研究
    3.4 反应机理探究
    3.5 小结
第四章 响应曲面条件优化及分析
    4.1 BBD实验设计
    4.2 RSM结果分析
        4.2.1 Zn~(2+)去除的RSM优化结果
        4.2.2 Pb~(2+)去除的RSM优化结果
        4.2.3 Cd~(2+)去除的RSM优化结果
        4.2.4 Mn~(2+)去除的RSM优化结果
    4.3 废水最优去除条件确定
    4.4 小结
第五章 工程应用
    5.1 企业概况
    5.2 原有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5.3 工艺优化与设计
        5.3.1 预处理工业试验
        5.3.2 改造后预处理工艺流程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奖励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10)西北铅锌厂152 m2流态化焙烧炉与改良黄钾铁矾法炼锌项目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实施过程
2 项目技术工艺路线
3 项目创新点
    3.1 152 m2焙烧炉推广应用
        3.1.1 锌焙砂残硫率更低
        3.1.2 烟尘夹带率更低
        3.1.3 吨锌成本更低
        3.1.4 炉体使用寿命更长
    3.2 新炉型配套设备的升级
    3.3 改进黄钾铁矾工艺
4 项目投产运行情况
5 结束语

四、西北铅锌冶炼厂硫酸车间设备大修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铜铅锌冶炼固废多情景协同利用环境影响评估[D]. 刘伟宁.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甘肃省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D]. 范学田.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产生源共性分类的有色冶炼固废资源环境属性研究[D]. 王黎阳.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西北铅锌冶炼厂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D]. 牛棽葳. 兰州大学, 2020(01)
  • [5]C银行对Z公司搬迁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罗舒文.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6]铅锌冶炼烟气制酸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陈兴任.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某粗铅冶炼企业第三轮清洁生产审核实践研究[D]. 李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 [9]云南某铅锌冶炼厂含重金属高盐废水高效处理应用研究[D]. 宋淑敏.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西北铅锌厂152 m2流态化焙烧炉与改良黄钾铁矾法炼锌项目的创新[J]. 魏甲明,杨斌,李若贵. 中国有色冶金, 2018(02)

标签:;  ;  ;  ;  ;  

西北铅锌冶炼厂硫酸车间设备检修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