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Z01组合电源的改进

DPZ01组合电源的改进

一、DPZ01型组合电源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东[1](2021)在《废旧手机后盖拆解装置设计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废旧手机零部件中有多种贵重金属材料,且部分元器件可以二次利用,进行无损拆解分类回收是一种必要的处理方式。手机拆解的首要工作就是拆解手机后盖,然后才能完成后续的拆解工序。为解决废旧手机后盖的拆解问题,针对背胶连接型的手机机型,结合人工拆解的工艺流程,设计了一种废旧手机后盖拆解装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利用Solidworks进行装备的整体结构设计,并完成其它工作元件的选型工作。废旧手机后盖拆解装置的主要工作过程是将手机后盖进行加热,然后通过吸盘拉拽完成拆解。对加热过程和吸盘吸附拉拽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实现了手机后盖高效拆解。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加热板和手机后盖的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加热板最高温度为90.098℃,最低温度为88.587℃,温差最大约为1.51℃。手机后盖加热温度设定为90℃,可以满足手机后盖拆解要求。利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模拟手机背胶的胶层,背胶材料模型采用基于开裂的能量释放率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拉拽实验和有限元仿真分析查看手机后盖和机身的形变量,确定吸盘最佳吸附拆解位置。设计手机后盖拉拽仿真的交互正交试验,确定真空吸盘的最佳参数条件为:吸盘直径50mm,真空压力-70KPa,吸盘吸附位置中央与窄边距离为25mm,与长边距离40mm。对手机后盖加热控制系统进行硬件电路搭建和软件设计,保证了加热过程的稳定。通过Matlab的Simulink模块对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验证,实现加热温度的精确控制,达到较好的背胶软化效果。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在机器视觉软件Halcon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形状模板匹配的手机后盖拆解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在Visual Studio 2010环境下开发了手机后盖拆解检测程序,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拆解结果进行检测。废旧手机后盖拆解装置的设计是整机拆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整机拆解流水线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安通[2](2018)在《异型微小通道流动换热特性及管束换热器空气预冷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紧凑型微小通道预冷换热器是预冷型组合循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其结构设计对换热器工作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开展了具有强化换热作用的异型微小通道流动换热特性及管束换热器空气预冷特性试验研究,为预冷换热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搭建了微小通道多相流传热试验系统。首先,研究了大截面宽高比的扭转异型微小通道单相流动与换热特性。试验表明,扭转的通道构型使单相流动压降变大,且在较低雷诺数下便发生层流-湍流的转涙。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适用于扭转异型微小通道单相流动摩擦因子和平均努赛尔数的关联式。其次,分析了异型微小通道气液两相流动的压降特性。研究发现,在较大质量流率下,扭转的通道构型使气液两相平均总压降变大。通道总压降主要出现了低频高幅和高幅低频两类振荡。研究了热流密度、质量流率、通道内径和构型对异型微小通道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定量评估了扭转的通道构型的强化换热效果,并发展了适用于扭转异型微小通道的流动沸腾换热关联式。最后,基于3D打印技术,设计并加工了大宽高比椭圆横截面异型微小通道管束换热器,开展了不同工况下空气预冷试验研究,探究了异型微小通道管束换热器的空气冷却换热特性。

张立峰[3](2017)在《基于磁流变阻尼结构的PID控制算法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s,简称MRFD)具有性能稳定、易于控制、响应速度快且出力大等优点,是一种在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拥有广阔前景的新型减震装置。PID控制算法是振动控制中常用的控制算法,但PID控制缺乏自我调节能力,这也降低了其控制效果,因此研究基于磁流变阻尼结构的PID控制算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过程,PID控制算法的优化以及阻尼器在建筑中的优化布置三个方面,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从阻尼器的材料、尺寸、磁路三个方面介绍本课题组自主研制的最大行程320mm、最大出力为20kN的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过程。对阻尼器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获得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与加载幅值、频率及电流的关系,确定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参数。(2)提出采用神经网络对PID控制进行优化改进的策略和采用模糊控制优化PID控制的策略,优化后的PID算法可根据地震加速度和结构自身的状态对其控制参数进行实时的调节,提升PID算法的振动控制效果。(3)将本文提出的神经网络优化PID控制、模糊控制优化PID控制与传统PID控制三种算法进行对比。三种控制算法用于某安装有磁流变阻尼器的九层框架结构的仿真分析中,仿真结果表明:在结构位移的控制效果上,神经网络优化PID控制和模糊控制优化PID控制均比传统PID控制算法有明显提升;在结构加速度的控制效果上,神经网络优化PID控制的提升更加明显。(4)为提高磁流变阻尼结构的经济性,改进了振型组合的性能指标的阻尼器优化布置方案,并与性能指标增量法确定的优化布置方案进行对比,仿真实验表明:对于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的控制上,改进振型组合的性能指标法优化效果均优于性能指标增量法,该性能指标切实有效。

王舫[4](2015)在《疝修复用纺织基补片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体腹壁作为一种动态系统,可以抵抗腹腔内的持续压力和突变压力,补片植入人体后,在腹壁正常活动下将持续承受一定压力,并被反复弯折。因此,作为腹壁增强材料,补片应能在动态压力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力学稳定性。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疝修复手术中的合成材料,PP补片具有丰富的纺织结构、规格和形态,其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各种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为此纺织基补片的结构与性能的内在关系值得深入分析与研究,目前,国内外尚鲜有详细报道。本研究将对9种临床常用的进口补片、1种临床用的国产补片和1种自主设计的国产补片的原料、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与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国内外PP单丝原料进行线密度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单丝性能对补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二是对11种国内外补片进行结构分析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补片的织造特征、几何特征和表面形态等三大类,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并就与补片临床愈合密切相关的孔隙率指标进行了深入探讨。三是选取3种结构相似的国内外补片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及物理性能分析测试,研究补片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特别是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口PP单丝的强度略高于国产PP,但国产PP单丝细度小,更适合编织轻质补片;不同结构和单丝直径的补片样品,其横纵向密度各有差异,相比起纺织结构间的差异,补片编织原料单丝的粗细对补片的几何特征影响更大;影响补片强力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结晶度、补片几何结构、微观结构和裁剪方向,且几个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对应的影响关系;PP补片经过反复拉伸后受到明显的疲劳损伤,要根据不同强力和伸长要求,相应变换补片裁剪和放置方向;PP补片的正反面刚度有差异,临床使用时需注意方向性。针对PP补片在临床中使用时易与内脏发生粘连的情况,在进行国内外补片性能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综合比较各类产品,选择对自主设计的补片进行进一步改进。尝试以胶原溶液为原料,采用静电纺技术,初步探索纺织基抗粘连复合补片。综上所述,课题完成了对PP补片样品较为全面的性能测试与评价,分析了补片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并对防粘连复合补片的设计和制备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对于改善国产PP产品的设计和制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建辉,姚增铜[5](2013)在《硝烟制造:发烟手榴弹与发烟罐》文中研究表明发烟装备是指装有固体或液体发烟剂,用以产生遮蔽、迷盲和干扰的烟幕,或发出警示信号的一种装备。其主要包括发烟手榴弹、发烟罐、发烟弹、发烟车等,其中发烟手榴弹和发烟罐具有体积小,质量轻,使用方便灵活,可快速形成烟幕遮蔽的特点——

张艳茹[6](2013)在《反应磁控溅射与脉冲电弧制备DLC薄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类金刚石(DLC)薄膜具有硬度高、摩擦系数低、耐磨性能好、热传导率高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更因在红外波段的较宽透明范围,使得其常被用作于红外增透保护膜。本文在选用反应磁控溅射与脉冲真空电弧离子镀技术组合制备类金刚石薄膜,通过将氢化和无氢DLC薄膜结合,镀制双层红外增透保护膜。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充入甲烷(CH4)反应气体,在硅基底上制备氢化DLC薄膜。研究了CH4气体流量对薄膜沉积速率、光学常数、红外透过率、表面形貌、纳米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氢化DLC薄膜,沉积速率随CH4气体流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相比于没有CH4气体充入的情况下,最大可提高4.2倍;光学常数、表面形貌、显微硬度随CI-14气体的增多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氢化DLC薄膜的折射率与Si基底匹配增透效果优于无氢DLC薄膜,其表面硬度较低,为了提高红外光学元件的机械性能,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和脉冲真空电弧离子镀技术组合沉积了双层类金刚石薄膜。利用TFC膜系设计软件在硅基底上设计双层DLC薄膜的增透膜系,其膜系结构为Si|DLCrDLCp|Air,该膜系在3-5μm波段具有红外增透。对反应磁控溅射与脉冲真空电弧离子镀组合技术镀制的样片进行红外透过率测量,单面镀膜后,峰值透过率为68%。对样片在氩气氛围下进行退火处理:当退火温度在250℃以上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电阻率下降;退火温度为250℃和350℃时,膜层表面有空洞、针孔等缺陷出现,到450℃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大,表明在较高温度下类金刚石膜层变得更疏松,同时膜层被石墨化;薄膜硬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250℃相对于没退火处理前变化不明显,在450℃退火后,纳米显微硬度由18.32Gpa降至2.47Gpa,进一步说明了,膜层表面有石墨化的现象。

张艳茹,杭凌侠,郭峰,宁晓阳[7](2013)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制备a-C:H薄膜及其表面粗糙度研究》文中提出为研究含氢类金刚石(a-C:H)薄膜的制备及性能,充入含—CH3原子团的CH4气体,在不同CH4/Ar流量比条件下于N型硅基底上沉积a-C:H薄膜,并借助椭偏仪、非接触式白光干涉仪及激光波面干涉仪对薄膜的沉积速率及表面粗糙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含氢碳源气体的加入提高了类金刚石薄膜的沉积速率,改善了表面平整度。

李志萍[8](2012)在《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实验全过程实验室微环境集群监测和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在实验室研究流感病毒的过程中很多操作都会产生气溶胶,除了产生一些沉降于物体表面的粒径较大的气溶胶颗粒以外,更多的操作会产生粒径在15μm的气溶胶,比如离心,混匀等操作。这种微小粒径的气溶胶可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并保持其感染性,一旦吸入进呼吸道最终将沉降在肺泡,未发病前,很难被诊断和治疗。实验人员在未知状态下吸入气溶胶引发病毒的感染,是实验室内感染的主要原因。由于病毒气溶胶收集困难,在空气中相对浓度低,检测的方法灵敏度不高,导致无法对实验室内微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价。因此本课题组采用了一种新的气溶胶收集系统,该系统是由一个控制终端和六台便携式生物气溶胶收集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可以同时、多点的收集微生物气溶胶。通过已知ELD50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滴度递减稀释,比较细胞培养吸附法、RT-PCR法、膜吸附洗脱-PCR法、RT-LAMP法几种方法的灵敏度,建立了一种针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气溶胶的高敏感度检测方法,即固相病毒吸附-增殖PCR法。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研究实验操作禽流感病毒产生气溶胶的可能性。我们分组模拟了实验室内正常操作流感病毒的过程,分别为动物解剖组、研磨组、离心组、移液组、磁力搅拌组、鸡胚接种组和实验动物感染组,以及对照组。此外,还模拟了与正常操作相关的常见事故,包括打碎装有病毒液的玻璃容器,注射器喷射病毒液和离心管破裂。在各组操作过程中利用设计的集群式空气微生物采集系统分别进行空气样本采集。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病毒吸附-增殖的检测,即利用流感病毒凝集红细胞的特点,浓缩后接种鸡胚进行病毒增殖,再用RT-PCR的方法对增殖后得病毒液进行检测。选取2种能产生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气溶胶的实验室操作,评价紫外照射消毒、过氧乙酸喷雾消毒、过氧化氢喷雾消毒和二氧化氯喷雾消毒的效果,并撰写操作标准和应急预案,为实验室安全评价和规范化处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培养吸附法和膜吸附洗脱-PCR法灵敏度最低,无法检测到10倍稀释后的病毒液;RT-PCR法仅可以检测到10倍稀释的病毒液;RT-LAMP法灵敏度略高,可以检测到100倍稀释的病毒液,以上方法均不能用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气溶胶的检测。新建立的固相病毒吸附-增殖法结合RT-PCR,可以检测到1013倍稀释的病毒液,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利用这种方法,对实验室各种正常操作及相关的失误操作进行病毒气溶胶检测,判断实验室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程序。结果显示,离心组及对照组为阴性,其他组均为阳性。选择磁力搅拌病毒液和打碎装有病毒液的玻璃容器2种模拟操作,对2种操作过程产生的病毒气溶胶进行消毒显示,紫外线照射消毒无法消杀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气溶胶,而过氧化氢喷雾、过氧乙酸喷雾和二氧化氯喷雾都有很好的消毒效果,由于二氧化氯对人体无伤害,因此在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气溶胶的应急处理中,首选二氧化氯喷雾式消毒。实验的结果证明了实验室很多种H5N1亚型禽流感的操作都会产生病毒气溶胶,只是由于病毒气溶胶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不易收集和检测,本实验利用新建立的高敏感度的方法,对各模拟实验操作产生的气溶胶进行检测,推荐了最佳的气溶胶消毒方法,以确保实验室的环境健康。实验人员应该了解实验操作过程暴露的风险,积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才能更好的防止实验室内病毒气溶胶感染以及实验室泄露风险。

杜启鑫[9](2013)在《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3DOF数控教学实验平台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先进的虚拟样机技术已经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通过物理样机来设计机械产品的方法。先进的虚拟样机设计方法就是不再需要生产出物理样机,只需通过计算机相关软件技术进行产品的虚拟实现,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实时仿真分析的方法。目前该设计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产品开发领域。现代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标志,然而在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数控专业人才的匮乏在我国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数控人才培养高校的数控教学设备陈旧且数量不足,实操性实践开展较少等。为了改善高校数控人才培养中的设备配置力不足的现状,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经济型3DOF数控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普通数控设备的理论及实操训练,还设有软、硬件二次开发接口,方便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培养出高素质数控人才。本文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对3DOF数控教学实验平台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运用SOLIDWORKS三维造型软件对平台进行了实体建模并完成了结构可行性分析;将三维模型导入ADAMS虚拟样机软件进行相关属性设置及运动学验证;对数控系统进行了模型搭建、相关部件选型和控制程序编写:通过联合使用ADAMS/CONTROL和MATLAB/SMULINK软件完成了系统的联合仿真,实现了数控教学实验平台的预定功能,完成了平台的动力学分析并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经仿真分析可知,该数控教学实验平台设计合理、可靠,能够为数控人才培养产生实际作用。

谢文强[10](2012)在《基于虚拟仪器的异步电机性能测试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工业上对电机性能和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电机测试技术的发展与电机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电机试验对于电机的研究、生产和维修是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试验可以全部或部分的反映出被测电机的相关性能,并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被测电机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以及判定其性能的优劣等。虚拟仪器以功能丰富、系统简洁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机测试中,使电机进入了高效、快速、准确测试的新阶段。因此,对虚拟仪器异步电机性能测试系统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论文对电机性能测试系统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虚拟仪器技术的工程应用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电机性能测试系统的思路。论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对测试系统的硬件整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其中主要包括交、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电气原理图的设计以及完成了控制柜的电气安装和调试;论文提出采用他励直流电机和四象限调速器作为被测电机的加载装置,经MATLAB仿真验证,方案可行;对异步电机测试系统中主要参数的采集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传感器器件的选型。第二,对测试系统上位机程序进行了设计、编写和调试,在LabVIEW8.2软件平台上完成了主测试系统的编程,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显示、处理、存储回调以及曲线拟合等;此外,在软件平台上还设计了软件抗干扰模块,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三,在电机测试平台的基础上对被测电机进行了性能试验,讨论了曲线拟合的相关算法,并结合试验数据给出了被测电机特性曲线的数学模型及曲线拟合算法,最后通过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征了被测电机的基本性能。第四,磁通作为表征电机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论文针对被测电机运行中的磁通参数无法直接精确测量的问题,利用测试平台进行的试验结果,将采集到的数据运用神经网络软测量的方法建立磁链学习模型,以解决磁链测量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能够准确地得到被测电机定子磁链波形,能够较好的评定被测电机性能。通过实际测试,体现出了测试系统的可靠性、结构简洁、测试效率高等特点,达到了预期设计标准,该测试系统在电机性能测试领域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二、DPZ01型组合电源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PZ01型组合电源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废旧手机后盖拆解装置设计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手机拆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有限元模拟胶层失效
        1.2.3 温度控制研究现状
        1.2.4 图像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论文主要内容
2 拆解装置系统设计
    2.1 手机后盖及背胶类型
    2.2 拆解工艺研究
    2.3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2.4 其它零部件
    2.5 整体装置结构
    2.6 整机拆解装置设计
    2.7 本章小结
3 手机后盖拆解关键工序分析
    3.1 加热板温度场分析
        3.1.1 热分析基本理论
        3.1.2 加热板加热有限元分析
    3.2 胶接失效
        3.2.1 手机后盖拉拽实验
        3.2.2 内聚力模型及裂纹路径扩展准则
        3.2.3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仿真分析
    3.3 吸附拉拽过程的交互正交实验
        3.3.1 正交实验设计
        3.3.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手机后盖加热控制系统设计
    4.1 AT89C51单片机
    4.2 测温模块
    4.3 开关与键盘模块
    4.4 显示模块
    4.5 温控模块
    4.6 通信模块
    4.7 模块的软件设计
    4.8 本章小结
5 手机后盖加热控制算法设计
    5.1 PID控制算法
    5.2 模糊PID控制算法
        5.2.1 模糊算法
        5.2.2 模糊自适应PID算法
    5.3 仿真分析
    5.4 控制算法软件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手机后盖拆解检测系统设计
    6.1 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6.2 图像预处理
    6.3 图像识别
        6.3.1 模板创建
        6.3.2 模板匹配
    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5 软件实现
    6.6 本章小结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异型微小通道流动换热特性及管束换热器空气预冷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规通道到微小通道的划分标准
        1.2.2 微小通道流动换热特性研究进展
        1.2.3 微小通道换热器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系统介绍
    2.1 试验系统组成
        2.1.1 试验装置
        2.1.2 试验段
    2.2 试验方法与系统可靠性验证
        2.2.1 试验流程与方法
        2.2.2 试验系统单相对流传热验证
    2.3 数据处理
        2.3.1 单相流动压降
        2.3.2 热损失计算
        2.3.3 对流换热系数
    2.4 不确定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异型微小通道单相流动换热与气液两相流压降特性
    3.1 扭转异型微小通道单相对流换热
        3.1.1 分析方法
        3.1.2 局部换热特性
        3.1.3 平均换热特性
    3.2 扭转异型微小通道单相流动压降特性
    3.3 气液两相流动压降特性
        3.3.1 平均压降特性
        3.3.2 瞬时压降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异型微小通道流动沸腾换热特性
    4.1 沸腾曲线特性
        4.1.1 不同质量流率下的沸腾曲线
        4.1.2 不同内径通道的沸腾曲线
        4.1.3 不同构型通道的沸腾曲线
    4.2 局部换热特性
        4.2.1 不同热流密度下的局部换热特性
        4.2.2 不同质量流率下的局部换热特性
        4.2.3 不同内径通道的局部换热特性
        4.2.4 不同构型通道的局部换热特性
    4.3 平均换热特性
        4.3.1 不同内径通道的平均换热系数
        4.3.2 不同构型通道的平均换热系数
    4.4 微小通道流动沸腾换热经验关联式
        4.4.1 换热关联式的选取
        4.4.2 试验数据与关联式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异型微小通道管束换热器空气预冷试验研究
    5.1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异型微小通道管束换热器设计与加工
    5.2 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
        5.2.1 试验系统组成
        5.2.2 试验方法
    5.3 试验结果分析
    5.4 问题分析与讨论
        5.4.1 扭转异型微小通道管束换热器设计与加工
        5.4.2 试验系统改进与完善
    5.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基于磁流变阻尼结构的PID控制算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磁流变阻尼器发展现状
    1.3 振动控制的发展现状
    1.4 振动控制算法的研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与测试
    2.1 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模式和恢复力模型
        2.1.1 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模式
        2.1.2 磁流变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
    2.2 磁流变阻尼器的选材与尺寸确定
        2.2.1 制作材料的选择
        2.2.2 阻尼器结构尺寸设计
    2.3 磁流变阻尼器的磁路设计
        2.3.1 磁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2.3.2 磁路的初步设计
        2.3.3 磁路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2.3.4 阻尼器的主要设计参数
    2.4 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测试
        2.4.1 测试仪器
        2.4.2 测试内容
        2.4.3 测试结果分析
        2.4.4 阻尼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3 磁流变阻尼结构控制算法的优化研究
    3.1 磁流变阻尼结构体系的运动方程
    3.2 PID控制算法
        3.2.1 PID控制的基本原理
        3.2.2 磁流变阻尼结构中的PID控制研究
    3.3 PID控制在磁流变阻尼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局限性
    3.4 模糊控制优化PID控制算法
        3.4.1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3.4.2 模糊控制优化PID控制算法的研究
    3.5 神经网络优化PID控制算法
        3.5.1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3.5.2 神经网络优化PID控制算法的研究
    3.6 算例分析
        3.6.1 算例相关数据
        3.6.2 算例仿真模型
        3.6.3 仿真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优化PID控制的磁流变阻尼结构工程算例分析
    4.1 工程算例概况
    4.2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
        4.2.1 结构位移响应分析
        4.2.2 结构加速度响应分析
    4.3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
        4.3.1 结构位移响应分析
        4.3.2 结构加速度响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磁流变阻尼器布置方案的优化
    5.1 性能指标增量法
    5.2 改进振型组合的位移性能指标法
    5.3 算例分析
        5.3.1 性能指标增量法的优化布置方案
        5.3.2 改进振型组合性能指标法的优化布置方案
        5.3.3 优化后结构振动控制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疝修复用纺织基补片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疝气病因及分类
    1.2 疝气手术类型
    1.3 疝修复补片
        1.3.1 不可吸收补片
        1.3.2 可吸收补片
        1.3.3 复合补片
    1.4 疝修复补片的研发现状
    1.5 课题意义
    1.6 课题研究内容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补片测试方法研究
    2.1 单丝性能测试
        2.1.1 单丝线密度
        2.1.2 单丝拉伸性能
    2.2 补片结构形态分析
        2.2.1 织造特征
        2.2.2 几何特征
        2.2.3 表面形态
    2.3 补片的力学性能的测试
        2.3.1 弯曲刚度
        2.3.2 拉伸断裂强度
        2.3.3 顶破强力
        2.3.4 缝合牵拉强力
        2.3.5 撕裂强力
        2.3.6 疲劳性能
    2.4 补片物理性能测试
        2.4.1 亲水性
        2.4.2 结晶度
    2.5 样本测试方案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补片原料及纺织结构表征
    3.1 聚丙烯单丝
    3.2 PP 补片外观特征
    3.3 PP 补片表面性能
        3.3.1 织造特征
        3.3.2 几何特征
        3.3.3 表面形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补片结构与性能关系探讨
    4.1 补片结构对弯曲刚度的影响
    4.2 补片结构对强度的影响
        4.2.1 拉伸断裂强度
        4.2.2 顶破强力
        4.2.3 缝合牵拉强力
        4.2.4 撕裂强力
    4.3 补片结构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4.3.1 定伸长反复拉伸
        4.3.2 定负荷反复拉伸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静电纺复合补片初探
    5.1 实验材料及仪器
    5.2 等离子体处理
    5.3 浸润性能
    5.4 静电纺复合补片
        5.4.1 胶原纺丝溶液的制备
        5.4.2 静电纺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5.4.3 静电纺微纳米纤维膜的形态表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反应磁控溅射与脉冲电弧制备DLC薄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类金刚石薄膜概述
        1.2.1 类金刚石薄膜的微结构
        1.2.2 类金刚石薄膜的性能及应用领域
    1.3 氢化类金刚石薄膜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类金刚石薄膜发展
        1.4.2 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技术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案
    2.1 课题的研究路线
    2.2 课题方案与可行性论证
3 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技术研究
    3.1 脉冲真空电弧离子镀技术
        3.1.1 脉冲真空电弧离子镀技术
        3.1.2 脉冲真空电弧离子镀制备DLC薄膜
    3.2 反应磁控溅射技术
        3.2.1 非平衡磁控溅射
        3.2.2 反应磁控溅射
    3.3 本章小结
4 反应磁控溅射制备氢化DLC薄膜
    4.1 氢化DLC薄膜的制备工艺
        4.1.1 制备工艺
        4.1.2 制备过程
    4.2 氢化DLC薄膜性能表征
        4.2.1 椭圆偏振法测量光学常数
        4.2.2 傅里叶变换法测透过率
        4.2.3 薄膜硬度的测量
        4.2.4 膜层厚度及表面形貌表征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反应气体CH_4流量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4.3.2 反应气体CH_4流量对光学常数的影响
        4.3.3 反应气体CH_4流量对样片显微硬度的影响
        4.3.4 反应气体CH_4流量对样片表面形貌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组合技术制备DLC薄膜
    5.1 薄膜设计与制备
        5.1.1 膜系设计
        5.1.2 薄膜样片制备
    5.2 薄膜性能分析与评价
        5.2.1 样片的红外透过率分析
        5.2.2 薄膜耐磨性评价
        5.2.3 薄膜的附着性评价
    5.3 样片退火处理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制备a-C:H薄膜及其表面粗糙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样片制备
    1.2 检测手段
2 结果与讨论
    2.1 CH4流量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2.2 CH4流量对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3 结论

(8)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实验全过程实验室微环境集群监测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篇 综述
    第1章 禽流感的研究进展
        1.1 病原学
        1.2 宿主范围
        1.3 哺乳动物感染禽流感
        1.4 禽流感病毒气溶胶的传播
    第2章 气溶胶的研究进展
        2.1 气溶胶的产生
        2.2 气溶胶的分类
        2.3 气溶胶感染的特点
        2.4 影响病毒气溶胶感染力的因素
        2.5 气溶胶收集
        2.6 空气中的病毒的实验室研究
        2.7 气溶胶的检测
第2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H5N1 亚型禽流感病毒气溶胶检测方法的建立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2章 实验操作 H5N1 亚型禽流感病毒所产生气溶胶的收集与检测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不同消毒方法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气溶胶消毒效果的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3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导师及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3DOF数控教学实验平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1.1.1 虚拟样机技术简介及发展现状
        1.1.2 虚拟样机技术开发产品的关键步骤
        1.1.3 数控技术简介及发展现状
        1.1.4 数控机床的发展及特点
        1.1.5 我国数控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
        1.1.6 高校数控教学实验设备现状
    1.2 选题意义
    1.3 本课题主要完成工作
第二章 数控教学实验平台机械系统设计
    2.1 机械系统整体设计要求
    2.2 机械系统总体设计
        2.2.1 机械系统总体布局分析
        2.2.2 进给运动系统选择
        2.2.3 机械系统建模
    2.3 关键零部件可靠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放式数控系统搭建
    3.1 开放式数控系统简介
        3.1.1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基本概念
        3.1.2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3.1.3 开放式数控系统类型
    3.2 基于PC机开放式数控系统总体设计
        3.2.1 开放式数控系统选型
        3.2.2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3.3 开放式数控系统主要部件选型
        3.3.1 PC机选择
        3.3.2 总线选择
        3.3.3 伺服电机选择
        3.3.4 下位机运动控制卡选型
    3.4 开放式数控系统搭建
        3.4.1 数控系统硬件总体结构设计
        3.4.2 数控系统主要接线
    3.5 数控实验教学平台软件系统开发
        3.5.1 MPC2810运动控制卡软件安装
        3.5.2 VB运动控制程序开发方法
        3.5.3 运动控制程序编写过程
        3.5.4 基于VB圆弧插补运动控制程序编写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ADAMS和MATLAB联合仿真
    4.1 引言
    4.2 PID控制原理简介
    4.3 ADAMS/CONTROL与MATLAB/SIMULINK简介
    4.4 ADAMS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4.5 基于ADAMS和MATLAB的数控平台联合仿真
    4.6 联合仿真结果与分析
        4.6.1 速度控制环仿真及分析
        4.6.2 位移控制环仿真及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控制系统圆弧插补程序
附录2 ADAMS虚拟样机约束验证程序
附录3 S函数程序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基于虚拟仪器的异步电机性能测试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1 电机测试标准
        1.2.2 电机性能测试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虚拟仪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软测量技术研究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异步电机性能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测试系统硬件结构整体设计
    2.2 异步电机测试机组
    2.3 电机测试系统负载装置的设计
        2.3.1 测试系统负载装置的研究
        2.3.2 直流负载回馈加载装置
        2.3.3 直流负载装置的仿真验证
    2.4 交流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2.4.1 变频器介绍及参数设置
        2.4.2 变频器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
    2.5 直流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2.5.1 直流调速器介绍及参数设置
        2.5.2 直流调速器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
    2.6 数据采集部分
        2.6.1 电压(电流)隔离传感器
        2.6.2 组合功率传感器
        2.6.3 USB-4711A数据采集卡
    2.7 本章小结
3 异步电机性能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
    3.1 测试系统软件开发工具概述
    3.2 测试系统软件整体设计
        3.2.1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3.2.2 系统测试流程设计
    3.3 测试系统抗干扰设计
        3.3.1 软件抗干扰技术概述
        3.3.2 软件抗干扰设计
    3.4 数据采集卡与LabVIEW通信实现
    3.5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3.5.1 登录系统程序设计
        3.5.2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3.5.3 数据管理模块程序设计
        3.5.4 数据处理模块程序设计
        3.5.5 数据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电机测试结果及数据处理分析
    4.1 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
        4.1.1 线性模型的曲线拟合
        4.1.2 非线性模型的曲线拟合
    4.2 电机特性曲线拟合数学模型
    4.3 空载试验(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
        4.3.1 空载特性试验目的及方法
        4.3.2 空载特性试验数据及分析
    4.4 负载试验(转差率及效率)
        4.4.1 负载特性试验目的及方法
        4.4.2 负载特性试验数据及分析
    4.5 堵转试验
        4.5.1 堵转特性试验目的及方法
        4.5.2 堵转特性试验数据及分析
    4.6 转矩转速试验
        4.6.1 转矩转速特性试验目的及方法
        4.6.2 转矩转速特性试验数据及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异步电机磁通性能的探讨与研究
    5.1 磁链观测模型的研究
    5.2 BP网络结构
        5.2.1 BP网络神经元结构
        5.2.2 BP网络训练和学习规则
    5.3 BP网络磁链数学关系分析
    5.4 BP网络训练方案设计
        5.4.1 设计思想
        5.4.2 磁链模型训练
    5.5 BP网络磁链学习模型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DPZ01型组合电源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废旧手机后盖拆解装置设计及研究[D]. 王瑞东.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异型微小通道流动换热特性及管束换热器空气预冷试验研究[D]. 安通.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3]基于磁流变阻尼结构的PID控制算法优化研究[D]. 张立峰.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4]疝修复用纺织基补片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王舫. 东华大学, 2015(07)
  • [5]硝烟制造:发烟手榴弹与发烟罐[J]. 杨建辉,姚增铜. 轻兵器, 2013(16)
  • [6]反应磁控溅射与脉冲电弧制备DLC薄膜技术研究[D]. 张艳茹. 西安工业大学, 2013(04)
  • [7]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制备a-C:H薄膜及其表面粗糙度研究[J]. 张艳茹,杭凌侠,郭峰,宁晓阳. 表面技术, 2013(02)
  • [8]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实验全过程实验室微环境集群监测和评价[D]. 李志萍. 吉林大学, 2012(03)
  • [9]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3DOF数控教学实验平台系统研究[D]. 杜启鑫.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3(01)
  • [10]基于虚拟仪器的异步电机性能测试系统的研制[D]. 谢文强.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2)

标签:;  ;  ;  ;  

DPZ01组合电源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