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研开发,水稻转化创造辉煌

推动科研开发,水稻转化创造辉煌

一、推广科研开发,稻改铸就辉煌(论文文献综述)

唐登芸[1](2018)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内涵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影响深远的重大判断,这些影响是全局性的、历史性的,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一段时期内方方面面的工作。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建设网络强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遵循矛盾运动变化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出发,系统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这一重大时代理论和网络实践课题。当前全社会正以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建设的系列部署将中国这样一个网络大国建设为网络强国。网络强国建设被纳入到国家战略之中,意味着网络建设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了崭新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回应新时代的新使命和新要求。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遇产生了巨大的“化学反应”,两者在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点上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生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人们网络化生存和发展的崭新形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较短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我国网络社会的发展步伐相适应,党中央在不同时期及时作出顶层设计,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与时俱进,同时国内学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推动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的力度不断加大,治理体系日益完善,配套政策不断健全。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审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思考自身活动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也面临着范式转向的困境,需要在宏观和微观理论的互动和交融中发现新的研究生长点,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推进“精细化”与宏观性相结合的研究取向,深入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学科化的各个基本范畴。基于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导向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新时代网民中的接受度、认同度的问题,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如何系统地科学地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实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都必须回应的课题,是一个常论常需、常思常新的话题。本研究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置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之中,纳入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阶段的时空下,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有效性所面临的种种冲击,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应当如何依托于新媒体新技术的深度发展而不断优化的创新之道。本文研究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概念辨析和内涵探究切入,以“内化何以重要”→“内化什么”→“当下内化得怎么样”→“如何优化内化”的逻辑结构展开,共分四个部分对研究主题及其相关话题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的背景、缘由和价值为逻辑起点,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和西方思想史中与内化问题联系最为紧密的内容为思想资源,搭建研究框架,界定核心概念,辨析相关范畴,奠定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铺垫和思想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五章),围绕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关系性要素和过程性要素的研究,一个从静态的视角,一个从动态的视角,对内化的结构逻辑进行了层层展开,是对网络思政内化的系统性、结构性的进一步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主要内容及其技术载体的研究,从内容本身、内容形式和内容载体三个维度,对内化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释和解读,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内在本质、发展动力的进一步探究。第三部分(第六章),围绕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进行得怎么样这一重点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内化工作形成的宝贵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网络思政内化工作这一领域的具体呈现和影响,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所处的环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集中梳理和聚焦,进一步从深度、广度和新度等视角探明影响内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回应“何以可为、何以能为”的问题。第四部分(第七章),围绕着应当怎样改进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这一根本问题展开,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引,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之上,面对网络思政内化的现实困境和难题,研究提出了“优化、细化、深化”的创新发展对策思路:一是整体优化,把握内化的核心要义,包括理念优化、机制优化和环境优化等;二是内部细化,实现内化的要素融合,推动内化的社会价值与个体建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过程性与结果性的内在统一;三是多维深化,筑牢内化的发展基石,以新时代为发展坐标、以满足网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指引、以网络强国战略为机遇,推动网络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并融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线上与线下的隔阂。

王奋飞[2](2018)在《“最后”的异托邦:中国边地新纪录影像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纪录片界的“新纪录运动”滥觞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基于“新纪录”思潮的立场——“从’人民’中发现‘人’”,宦创作者用摄像机将边地的底层个体和边缘人生拍写入历史之中。他者在景框中显影的生命过程使其获得了自身的根据,亦成为超越自身之异质表象的历史性的、超越性的和生成性的存在。新纪录影像从他者的主体性和边地的空间生产两个方向刺穿了旧边地想象的双重假面,它建构的不仅是对可见事实的简单的“看”与“被看”的关系,更是透过想象的“看”与“问”;它使“异域”与“他者”经由影像之思与自我结合,孕育出“宁芙”——原型与重复之间的“变动的生命”。在想象的再塑形中不断孕育重生的“宁芙.”,持续地刷新着边地的空间语义,建构了被影像空间化的有限过去与无限未来的辩证关系。在“面向实事本身”的现象学视野中,“异域”和“他者”作为存在者超越了其人类学知识属性,成为被思考的对象。能指的想象打开了影像裂隙的黑暗光波,“照亮存在于生生不息的事实中的戏剧性”——以“最后”为名的日常生活的神话。“现存的就是最后的”——对边地的这个现代想象造成了两个结果:一是作为修辞的“最后”,一个作为实存的“最后”。前者包容了“过去”并封堵了“未来”,成为其服膺的庸俗神话所诱致的“想象性的时代错乱”、取消了变化的低级现实;后者则在指向过去的同时开启了未来,世界不只是“被理解为此在的周遭”,更是时间一影像所照亮的“将来的东西中的当下性”,“最后”亦为“最初”。在未来意义上,它被“重新发明”的潜力使“旧有之物”以同一方式成为不同。“人与世界的关系”包含着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这一关键的旧有之物正在被“现代性”重新发明。“最后”影像记录了在地异乡和现代游牧的生成所带来的冲突、焦虑、痛苦和彷徨,它所投射的观念、精神和意义作为“具体的普遍性”构成他者和自我的共同现实,在此意义上也见证了外在同时内在于影像异托邦的自我与他者所遭遇同样的主体性危机——身体正在成为被剥削与操纵的装置。也正因为现代性效果的边际递减,异域他者尚未完全被写入社会体制、真实且具象的身体显示出更多的差异、颠倒、反抗和毁坏,它喻示着身体成为现代游牧关键的斗争场域。作为生存之镜,边地新纪录影像变成梦幻与现实、存在与非存在、象征与想象的缠斗空间,影像与身体意义上的双重异托邦,真实且虚构。

张文杰[3](2018)在《晋绥军兵源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晋绥军是一支军阀部队,最高长官是阎锡山,存在时间为1912年至1949年,与民国相始终。晋绥军源于清末山西新军。清末的山西仍然实行募兵制,而不是如阎锡山所说的征兵制,但是由于在招募和训练方面严格认真,裁汰“老兵混子”,招募本地有籍可查的“良家子弟”,使得兵源结构得到优化,山西籍的“子弟兵”从20%上升到80%,与旧军相比有了一番新气象。辛亥革命打乱了清末军事改革的步伐,在短期内造成了“冗兵”问题。阎锡山借着革命的东风迅速掌握了山西军权,在革命之后随即做了一些整军的工作,结束无政府状态,裁汰冗兵,努力使山西的军事建设回复到良好的发展轨道上去。1917年,阎锡山兼任山西省长,大权独揽,成为名副其实的“土皇帝”,这为他贯彻自己的建军理念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袁世凯去世到中原大战前夕,晋绥军经过四次扩军,逐渐成为华北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扩大军队规模的同时,山西实行了征兵制,这是晋绥军和近代山西发展上的一件大事。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晋绥军因此得以避免“兵源匪化”。由于这一制度的实施,晋绥军中山西籍士兵才重新占据主导地位;进一步分析会发现,省内的士兵并不是来自全省各地,而是主要来自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富庶的地区,而且募兵制并没有消失,由此判断,山西的征兵制仍然处于试行阶段,尚不成熟;晋绥军士兵以20-40岁的年轻人为主,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士兵更换频繁,老兵少;士兵的出身以农民为主,家庭大多贫困;士兵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不识字的很多。20年代是晋绥军发展的黄金时代,1930年中原大战是其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征兵制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士兵的素质也有所下降。日军侵入山西,晋绥军退守晋西一隅,辖区缩小、人口减少,开始出现兵源匮乏甚至军队无法维持的极端恶劣的情况。兵源匮乏,必然导致兵源结构恶化,士兵的“老龄化”即为一例。为了应对危局、渡过难关,阎锡山于1943年下令在晋西七县推行“兵农合一”制度,这一制度是具有晋西特色、适应战时状态的普遍征兵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打仗的人少”的问题。在此制度的保障下,晋绥军苦熬苦撑,终于等到了日本投降的那一天。在抗战期间,阎锡山还借中共的力量组建了一支“山西新军”,这是一支不同于晋绥旧军的新式军队,借鉴中共的建军经验,用“政治动员”的方式来招募军队,实行政委制度,充满活力。但是这支部队中中共的势力越来越强大,阎锡山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于1939年12月发动了“晋西事变”,导致新军分裂,一部归入中共麾下,一部并入晋绥旧军序列。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回到太原,此时的山西已经有很大一部分被中共占领,“山西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阎、共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阎统区不断缩小。阎锡山下令将“晋西经验”向辖区内所有县份推广,以应对当下的战争。在整个内战期间,尽管战事不利、辖区缩小,但晋绥军都没有到兵源枯竭的地步,“兵农合一”功不可没。在太原被围、孤城无援(无人力支援)的情况下,阎锡山下令对全城所有人民进行编组,保证了兵源的供给。同时,为了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阎锡山向山西投降日军提出“武力寄存”的方案,将其编入晋绥军序列,直接参加内战。这支残留日军是晋绥军系统中一支“特殊的存在”,值得深入研究。他们对延缓晋绥军的消亡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大局没有什么影响。1949年,随着太原和大同的解放,存在了 38年之久的晋绥军归于覆灭。

戴晓慧[4](2017)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自我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国家之力量,民族之希望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将以高度的理论自觉、鲜明的实践品格、深厚的群众基础、奋进的创新精神和高远的世界视野,成为堪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重任的有生力量。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的过程不仅包含由外向内的灌输过程,而且应囊括外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内化的养成过程,二者统一于青年为祖国奉献自我力量的实践中。灌输难以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跨越“培”的短效性。探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从内而外自我“养”成的过程,对于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引领社会风气、维护国家主流意识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培养了大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国家独立和社会发展积聚了人才力量。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存在问题,根源在于没有完全激发其自我教育能力,表现在当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究其原因,在于高校青年自我角色意识的弱化、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自我实践经验的欠缺以及自我评价标准的固化。因此,有必要从自我认识、自主学习、自我实践、自我评价等动态环节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螺旋上升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自我认识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前提。自我认识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了解自身马克思主义者角色的要求,自觉将自身角色要求内化于心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与分化、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分离、社会要求与自我需求的矛盾要求身处复杂关系中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能够对自身有科学的把握,因此必然要在悦纳自己、认同身份中开启自知,在交互反观、角色采抉中达到自明,在共生共存、自我确认实现自觉。自主学习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核心。自主学习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学会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因此,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在激发自我主动学习欲望的基础上,充实自主学习的内容,主动接受先进理论的指导,探索多元立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教育资源,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自我实践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根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还需主动自觉进行实践。首先,要把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起来,实现理论修养与实践水平的相互促进。其次,要善于把社会观察与亲身实践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观察社会,躬身实践。再次,注重践履角色与立足基层相结合,在基层锻炼中不断提升自身践履角色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贡献积累经验夯实基础。自我评价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节点。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循环上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开启新的自我教育的重要一环,是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方法在自我教育中的具体运用。首先,要增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评价的主体意识。其次,营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评价的优良环境,引导构建良好的个人心理环境及群际关系环境。最后,建构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包括树立科学的评价标准,采用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运用多种自我评价形式。

白佩芳[5](2014)在《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社会有两种现状:1)新农村建设千村一面,重物质轻文化;2)唯物主义思想彻底泛滥,信仰危机,为了个人利益毫无顾忌,道德缺失。面对以上这些状况,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以村落信仰文化空间为切入点,探索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的环境设计观。文化空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中的空间是指民间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活动所对应的地域,同时也涉及相应的具有周期特点的时间,还涉及人们的一些规律性的活动,也就是说文化空间的研究在关注相关民间建筑的同时,还必须关注与之相关的各类群体聚会和活动。本文所研究的信仰文化空间就是指与民间信仰有关的文化空间,包括信仰活动的时间、事件、空间等。山西为南北狭长地形,晋南是华夏文明的开创和发展的活动中心,传统农耕文化深厚,属于中原文化圈,晋北受游牧、狩猎习俗影响较大,属于北方文化圈,而晋中为两种文化冲突碰撞、交界推移地区,而且由于商业文明的发展,更增加了晋中地区信仰文化空间的多元性和融合性。论文从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实地调研晋中地区35个村落(附录1),收集整理了村落中信仰文化空间的形制、尺度等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针对其特点、演变,及其与晋中村落社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进一步展开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今后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设计提供了依据。论文具体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并对信仰文化空间的基础理论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第二部分,包括第3、4、5章,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进行了分类,并对它们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进一步研究了传统村落场所环境与信仰文化空间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影响晋中村落信仰文化空间发展演变的社会结构与制度环境的研究,为今后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提供了依据,并提出了三种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保护模式。第三部分,包括第6章,通过以上章节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研究,总结出如何形成有活力的、有故事的场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现代新农村建设中空间设计的几点启示,并归纳出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展望。论文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尝试:a)研究的视角上,选取了信仰文化空间这种特殊的村落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将信仰文化和村落空间也就是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弥补了各学科的不足;地域选定为晋中,就目前所知文献中鲜有晋中地区信仰文化空间的研究,本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b)通过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布局分析,总结出传统村落中信仰文化空间的五级层次关系;c)通过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类型、形态特征及其保护传承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二者整体性保护的高度总结出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价值参考体系,提出三种信仰文化空间保护和发展模式。d)通过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的信仰文化空间的布局分析和对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审视,提出从理性的面向对象的现代规划回归情节关联的面向关系的传统村落规划设计的理念。

李小艳[6](2013)在《梁启超经世佛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时人在评价梁启超的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时,认为“善变”是梁启超的一个重要特点。梁启超佛学思想发展阶段的变化,也证明了梁启超“善变”的个性。但是在梁启超的“变”中却有“不变者”存焉,变的只是方法或手段,不变的是目的和宗旨,是他的爱国之心,正如他自己所言:“其方法虽变,然其所以爱国者未尝变也。”这种不变的爱国心,就是由儒家内圣外王的人生目的与人生理想熔铸的忧国、忧民、忧天下兴亡之心。正是在儒家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梁启超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社会需要,他以佛学思想救世、救心、救学,因此可以说梁启超的全部佛学思想都是经世佛学。围绕上述内容,文章分成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述了梁启超经世佛学的理论基础。在近代内忧外患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深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思想影响的梁启超,将儒家内圣外王的传统观念作为他的政治理想和人格理想,他主张内圣外王并重,提倡经世致用、积极入世救世;同时佛教无常无我的认识论对现实社会与现实人生的否定,有助于鼓舞人们的革命斗志和破除对外物的执着,契合了梁启超救亡图存、新民启蒙的现实需要,二者构成了梁启超经世佛学的理论基础。第二章论述梁启超救心而救世的人生佛学。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梁启超却从中看到了佛教的巨大精神力量,梁启超结合中学、西学和日本学,冷静地分析佛教与道德、佛教与群治之间的精神性联系,将佛教作为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武器。欧游使梁启超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怀疑,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产生了信心,他建立儒佛结合的人生哲学,以无所为而为的人生目的论和趣味主义的人生价值论,来救济国人的精神饥荒。第三章论述梁启超佛学与西学的比较研究。因为佛学有着严密的逻辑论证和高度的思辨理性,能够契接西方哲学的理性思维。因此梁启超以佛学格义康德哲学,他以唯识学比附康德的先验认识论和不可知论,以佛教的真如、无明来诠释康德的真我与现象之我,说明康德哲学大尽佛学。同时佛教有着详细的心理分析,与西方心理学有相通之处。梁启超结合佛教经论,从心理活动的角度,对“五蕴皆空”、“万法唯识”、“无我我所”等展开了论证。第四章论述了梁启超的佛教历史研究。梁启超以新考证学对佛教史上存在争议的历史事件、佛教初输入年代、地点、佛典的真伪进行了仔细考辨。梁启超还以进化论研究佛教史,他认为整个佛教史就是一部佛教进化发展的历史,佛教的翻译史也是不断进化的。第五章是结论章。梁启超的经世佛学表现出了强烈的入世救世精神和经世致用的性格,其本质就是对内圣外王理想的佛学诠释。梁启超就是通过佛学救世、救心与救学,来实现其内圣外王的理想。

宋娟[7](2013)在《唐代政府对商品经济的干预研究》文中指出经济是政治统治的基础,任何国家和任何政府都或多或少地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干预和调节,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选择干预的基本途径和具体方式不同而已。本文以唐政府对商品经济的干预行为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学、文献学、社会学及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探寻国家干预商品经济的思想根源和政策渊源,分述唐政府在官营和私营两个维度中对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商品消费领域中的干预政策和措施,并对唐前期和中后期干预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的理论对唐代商品经济的干预政策进行整体阐释,揭示商品经济制度变迁的方式与实质等问题。第一章探究古代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思想根源和政策渊源。《管子·轻重》诸篇所阐述的“轻重论”是古代国家干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轻重论”主张国家通过利用商品货币流通规律,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及部分商品生产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干预和调节。“轻重论”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西汉武帝时期进一步发展,汉武帝推行的铸币官营、盐铁专营、均输平准等政策为轻重理论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经济政策,是封建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政策渊源。在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政府干预商业或商品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在重农抑商的政策导向下实行的。抑商的思想和政策则产生于战国时期,西汉武帝时期加强工商业管制的各项措施将“抑商”推向高峰,形成了后世抑商政策的传统模式。第二章论述唐政府对官营工商业的经营与管理。唐代官营手工业大部分是为满足统治阶级的内部供给,政府进行的商品性生产只是极少部分,官府手工业与市场联系较少。但唐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改变及商品经济力量的增强,官府手工业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供给中“和雇”现象和原材料供应中“和买”现象的增多。在官营商业方面,唐政府以多种方式直接参与商品经济活动,在唐安史之乱以后,官营商业带有强烈的财政获利性和强制性。唐代官府从事的商业贸易主要有国家垄断专营的直销贸易,常平制的囤积贸易,官本放贷的货币贸易以及具有强制性的和籴与宫市四种形式。第三章论述唐政府对民间商品经济活动的管理与控制。唐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民间商品经济活跃,政府对民间商品经济的干预范围涉及较广。从商品生产到商品流通,从货币到商人,政府的干预政策无不渗透其中。对商品生产的干预分布于农业生产领域和私营手工业生产领域,但政府的相关干预措施主要还是以对民间私营手工业生产的管理和控制为主。对商品流通的干预主要包括对商品流通进程的控制和对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商人是商品实现价值转换的运作者,政府有关货币和商人的政策亦构成政府干预民间商品经济的重要内容。第四章探讨唐政府对商品消费领域的政策导向与干预。市场化消费趋势增强是唐代消费经济变化的重要特点,因而唐政府对消费领域的干预政策势必影响到日益增长的商品性消费。在生活性消费方面,唐政府制定了与等级制度对应的消费规范,涉及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等日常消费内容。在生产性消费方面,以维护小农生产为目标,唐政府对土地的自由流转、奴婢和牲畜的自由买卖以及民间牲屠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和管理。在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方面,唐政府的干预随着社会消费风气的变化而调整,政策倡导由“崇俭”向“抑奢”转变。第五章主要运用以道格拉斯·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产权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制度变迁理论对唐政府的商品经济干预政策及其变化进行阐释。通过史料呈现与理论分析得出,唐前期政府对商业和商人的压制政策是在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背景下实行的,是制度在演化过程中产生“路径依赖”的反映。唐中期以后,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政策发生变化,商品经济制度发生变迁。在史论结合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是以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为主,变迁的实质是私有产权的导入及产权结构的明晰化。在商品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以意识形态为主的非正式制度也发生改变,与正式制度变迁方向一致,促进了制度变迁的进行。

杜慧[8](2012)在《儒家文化与近代山西社会》文中指出儒家文化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深入人心乃至浃髓沦肌,既然能伴随着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创造过持久的辉煌,那么在历史沦入新陈代谢急骤的近代之后,它就不甘也不会简单地成为传统社会体制覆灭的殉葬品。尽管近代以来的中国由于欧风美雨吹打与西学狂飙突进,社会变迁潮流呈现出“变变变,变亦变,不变亦变”的时代性趋势,但总有一些内具民族性特质的社会文化“万变不离其宗”。儒家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其既具有传统历史积淀的相对稳定性与传承沿袭惯性,同时也并非没有与时俱进的内在逻辑发展规律与自我完善机能。面对近代以来中国废除科举特别是清朝覆灭与君主专制体系崩溃这种天翻地覆的历史大变局,儒家文化也不得不改铸其社会存在形态,变换其化导社会模式,从退化到变异以至于艰难地走上近代化转型之路,从而汇入中华文化近代化巨流之中。仅仅把儒家文化视为腐朽的中国传统而无视其近代化转型命运的理路是不可取的。自近代戊戌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时期废科举以来,中国各界就开始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社会批判。清朝覆灭与民国肇兴特别是因为反对君主专制皇权复辟而勃起的新文化运动开展以来,中间经过“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运动,直至20世纪末改革开放以来方兴未艾的“国学热”,海内外学界对孔子、儒家及儒学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以至于成为此期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最富有特色的部分。综观此前学界对于儒家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对儒家文化近代化转型的探索,可以发现学术界的研究大多是从宏观方面着手而偏重于其在政治和伦理层面与中国传统专制主义政体之合离关系的剖析,对儒家文化在幅员辽阔中国的区域社会近代化转型之个案考察,却实在相对缺乏,这对全面、深入和系统研究中国儒家文化的近代化是很不利的。就目前笔者之囿见,还没有发现专门对儒家文化与近代区域社会转型进行全面、深入而系统研究的学术专着,只是在一些儒学通论性专着或学术论文中有所涉及。因此,对儒家文化与近代区域社会之间表现出来的种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及其对儒家文化的近代社会化转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无疑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近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与思想解放的历程,传统儒家文化尤其是以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不断受到近代新文化的冲击与批判。然而,儒家文化与新文化不仅存在着冲突、斗争和交锋,也表现为交织、互存和重合。山西省,位于中国腹地的黄河中游,距离自汉迄清以至于民国以儒家文化为“官学”的历代统治中央如西安、洛阳、开封和北京等古都均很近,深受历代儒家官学的影响,再加上其被太行山与黄河缠绕阻隔,对外地理交通与文化交流不便,传统儒家文化在这里便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在晚清历史上,山西和全国其它省域一样承受着儒家文化的传统覆盖与渗透。在民国历史上,山西省由于阎锡山推行的独特的社会统治模式而使儒家文化备受推崇。可以说,儒家文化与近现代山西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中国儒学史界、中国近现代史学界和山西地方史志界对此尚未有专题考量,应该强化研究以补阙如。晚清时期,山西儒家文化的发展表现出其独特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晚清时期的山西,曾出现过不少像祁寯藻、徐继畲、乔松年这样的着名儒学文人,他们从不同层面对晚清山西儒家文化的振兴与弘扬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而晋商对儒家文化的重视和借鉴,更将儒家文化在商界发挥的淋漓尽致。面临危机的儒家文化也曾因此而在山西开始复兴。到民国时期,尤其是阎锡山主政山西之后,通过兴办各种尊儒机构及报刊,并发表各种与弘扬儒家文化有关的言论,将其一向尊崇的儒家文化贯穿到山西社会的方方面面。由此,儒家文化真正在山西复兴。阎锡山虽是长期盘踞山西的着名大军阀,但他很崇儒,而且一向标榜是文武全才的儒将,其身上既有传统文化的遗传基因,又有近代文明的影响。他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他的统治思想被深深打上儒家文化的烙印。民国时期的山西,基本一致处于阎锡山统治之下,他为巩固其统治地位,以儒家文化为指导,明确提出治理山西的目标、规划、措施,并予以贯彻落实,一度使山西省成为全国地方自治和乡村建设的典型。阎锡山推行的“六政三事”与儒家思想息息相关,不论是发展教育、提倡道德,还是整顿村制,基本上反映了儒家政治理念和伦理道德要求。其中又以村政思想体现尤甚,他所倡扬的“公道主义”的“村本政治”、“洗心”、“伦理道德”等等,无不折射出浓郁的儒家文化情结。即使是在抗战时期,阎锡山也不忘尊儒,他巧妙地借助儒家伦理道德来与各路势力相周旋,从而进行自保。儒家文化在近代特别是民国时期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社会有着耐人寻味的独到体现,由此可以管窥传统儒家文化在近代中国社会嬗变的历史轨迹。再者,近代山西佛教、道教以及外来的基督教、天主教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儒家文化做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为儒家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客观上促进了儒家文化在山西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另外,近代山西的各种社会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给儒家文化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综观概论,儒家文化与近代山西社会演变息息相关。考量儒家文化与近代山西社会变迁之关系,不仅有益于检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近代社会所独具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地域性,而且有益于探索儒家文化在其他省域乃至在整个中国近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历史命运,同时还有益于管窥蠡测性地研究传统文化与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规律,再就是对展拓和深化近代山西地方史志研究也具有自不待言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赵九洲[9](2012)在《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地区的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与沼泽湿地三个部分,地貌的差异决定了植被分布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燃料利用形式的差异。独特气候状况使得华北民众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而近世气候的变化使得燃料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燃料蕴藏量较大,反者反是。城市中燃料蕴藏量较少,而燃料需求却极大;乡村中的情况与城市相反。这样的差异对经济、社会与生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远古以迄明清,华北地区人口起伏波动极大,但总体的趋势是不断增多,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与人口发展脉络相一致,华北区域内人们的燃料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大。于是,燃料的供应日趋紧张,至唐宋而出现了燃料危机,至明清时期越发严重。政府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宫廷的饮食起居、祭祀礼仪中的举行、官员的薪俸发放以及军队的生活作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确保燃料供应,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职官与机构,此外明代还设置了宦官组织惜薪司掌管内廷燃料采供。在明代,政府还设置易州山厂来直接进行燃料的生产与转运,山厂的兴起与衰落则与燃料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燃料危机深重的情形下,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燃料供应。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随着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华北地区民众民众生活日趋困苦化。围绕燃料,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有关的民间纠纷与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为了应对燃料危机,人们不断改造炊具、炉灶并调整饮食习惯,也极力改造取暖器具并改变取暖方式,极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以求开源节流,使生活用燃料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中古及其以前,华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颇为发达,而步入近世却呈现萧条景象,丝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制盐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一变局的出现与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密不可分,燃料供应紧张的情势下,若干高能耗手工业生产规模自然会受到挤压。近世冶铁业、制盐业等仍能有一定的发展,凭依的则是煤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近世的燃料危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过度的樵采,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作物秸秆大量用作燃料,又对役畜饲养造成了巨大冲击,饲养规模不断缩减,役畜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动。燃料危机还影响了作物结构和土壤肥力,高杆作物比重逐渐提高,而土壤肥力则呈下降趋势。华北地区用煤历史悠久,自宋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至明清而用量更为巨大。煤的开采与使用对政治与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煤炭在近世社会演变进程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随着煤炭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植被的压力,役畜饲养也得以维持,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反思当代的利用模式,展望未来人类前景,化石能源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申咏秋[10](2007)在《《黄帝内经》医学人文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相关《黄帝内经》文献和文化研究以及对其医学理论的论述已有系统研究及相关成果,而对《黄帝内经》的医学人文精神的系统研究尚甚少。这缘于从这个角度研究需要文化、文献、医学的交叉学科的知识背景,难度较大。本论文采用对比法、文献学研究法、共时研究法、归纳法,对《黄帝内经》(周秦汉代医学理论的集大成)中的医学人文背景、社会背景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研究,此研究对于考察《黄帝内经》中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共时研究、文献学研究、对比、归纳研究的方法,考察《黄帝内经》医学人文精神的形成、概念内涵、精神特征等内容。1以共时研究为主,对《内经》的成书时期进行界定,以周秦汉时期作为研究《内经》人文精神的特定时间段,对此时期内围绕《内经》医学活动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特点进行探索。2用比较研究中的等势研究方法,不拘于历史顺序以及史料考据,在研究时不论古今中外,不论前后东西,对与《黄帝内经》人文思想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3用文献学研究的方法,对《黄帝内经》中能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科学精神、仁爱精神以及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归类、分析、归纳,在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力求说明《内经》所体现的人文医学本质。结论1中医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方法实现科学精神的经验知识体系,其实现科学精神的方法主要是哲学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是生活经验和临床经验的的积累。而这些方法的核心是融汇着中国古代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文精神。2《内经》体现了鲜明的医学科学精神,如理性精神,无神论,求实精神和求索精神。3《内经》的医学人文精神是第一性的,《内经》的科学精神从属于医学人文精神。《内经》是在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和发展中形成的。4《内经》的医学人文精神主要包括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精神、医患和谐精神与仁爱思想,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特点。意义1初步探讨了《黄帝内经》所蕴涵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内容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目前医学发展中医学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建提供经验和教训。2通过系统论证《黄帝内经》中的医学人文精神,说明《黄帝内经》是一部充满细腻人文关怀的伟大的医学文化巨着。在今天中西医文化激烈碰撞的时刻,即对传统医学提出了挑战,也充满了机遇。深入研究祖国传统医学的民族特色,人性关怀,对于我们认识中西医学文化研究的意义和方向有指导意义。3在《内经》诊病原理、外观诊病方法及和谐的医患关系等临床实践分析探讨地基础上,对《内经》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剖析,对现代临床医学实践具有较大得启发意义。

二、推广科研开发,稻改铸就辉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广科研开发,稻改铸就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由与价值
        1.1.1 研究的缘由
        1.1.2 研究的价值
    1.2 学术史梳理与研究现状综述
        1.2.1 内化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1.2.2 学界研究现状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重难点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化研究的本体论
        2.1.2 马克思主义主客体转化思想:内化研究的认识论
        2.1.3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内化研究的价值论
    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研究的思想资源
        2.2.1 中国文化变迁中内化思想的演化分析
        2.2.2 西方历史流变中内化思想的多向指称
        2.2.3 网络社会视域中内化思想的核心观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3.1 内化释义
    3.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概念解析
    3.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的互动关系
    3.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特征
        3.4.1 主客体的互化性及其地位的中心性
        3.4.2 信息认知的碎片性与效力的稀释性
        3.4.3 环境的虚实融合性与超时空性
        3.4.4 过程的复杂性与效果的反复性
    3.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功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结构逻辑
    4.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静态结构
        4.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主体要素:主体与主体间性
        4.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临界阈:网民与网络社群
        4.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环境形态:场域与网域
    4.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动态逻辑
        4.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时间序列: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
        4.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认知图式:传导、选择与化内
        4.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心理机制:适应、遵从与认同
        4.2.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实践互动:独享、分享与共享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载体
    5.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主要内容及其形式
        5.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内容结构
        5.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内容的变与不变
        5.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
    5.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技术载体及其变革
        5.2.1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
        5.2.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
        5.2.3 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融合发展的前景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现实境况
    6.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实践经验
        6.1.1 探索机制建设,构建工作体系
        6.1.2 推进内容融入,丰富产品供给
        6.1.3 加强平台搭建,构筑内化阵地
        6.1.4 健全工作队伍,打造育人矩阵
        6.1.5 凝聚榜样力量,激发内生动力
    6.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教育主体: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素养有待提升
        6.2.2 内化媒介:平台自主创新能力与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6.2.3 内化内容:信息内容体现以网民为中心的状况有待丰富
        6.2.4 内化过程:内化实践互动不足与内化层次有待进阶
        6.2.5 内化机制:规律把握和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6.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6.3.1 宏观视角:缘于发展方位认识的问题
        6.3.2 中观视角:缘于矛盾运动变化把握的问题
        6.3.3 微观视角:缘于新媒体新技术运用的问题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创新发展的对策
    7.1 整体优化: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核心要义
        7.1.1 与时俱进地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理念优化
        7.1.2 注重实效地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机制优化
        7.1.3 坚持不懈地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环境优化
    7.2 内部细化: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要素融合
        7.2.1 细化问题导向,实现内化的社会价值与个体建构的统一
        7.2.2 细化方法手段,实现内化过程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
        7.2.3 细化实效评估,实现内化的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统一
    7.3 多维深化:筑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发展基石
        7.3.1 深化对主要内容的供给,推动网络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7.3.2 深化对重要媒介的运用,推动网络思政内化的空间性拓展
        7.3.3 深化对网络社会实践的开展,融通线上与线下的隔阂
    7.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最后”的异托邦:中国边地新纪录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边地“新纪录”影像的界定
        一、边地族群的概念与界定
        二、新纪录运动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影像的对象”研究
        二、不同理论视角下的研究
第一章 想象边地:从影像到宁芙
    第一节 “拍”的及物幻像
        一、影像的连续性假象
        二、影像—时间的回溯性悖论
        三、实相虚影的静止辩证法
    第二节 “写”出黑暗光波
        一、“虚构|非虚构”的划界难题
        二、“虚构”作为一种理解视角
        三、黑暗光波:影像写作的艺术之维
    第三节 在想象中“宁芙化”
        一、想象:心灵之眼
        二、在想象中“看”与“问”
        三、从影像到宁芙:在想象中超越纪实
第二章 边地—景框:真实影像的空间生产
    第一节 关键词:边地的空间变动与语境更迭
        一、1949前:“田野”与“救亡”
        二、1950-1976:“新生”与“认同”
        三、1976-1990:“启蒙”与“寻根”
        四、1990至今:“个体”与“独立”
    第二节 秘境与偏见:历史想象与现实体验的错位
        一、“香格里拉”与秘境想象
        二、“偏见”与文化误读
        三、“近处”与理解的可能
    第三节 影像的空间体验
        一、从“记忆”的空间隐喻到“过去”的影像塑形
        二、空间语义变构的影像表达
第三章 “新”边地:日常生活的神话
    第一节 “新”边地:“见”之救渡
        一、无言影像:开放的语篇
        二、从呈现到理解:“见”世之思
    第二节 新的想象“田野”
        一、影像开启的想象事件
        二、描绘“有生命”的边地
    第三节 “深描”人的内在风景
        一、从“参与生活”到“成为他们”
        二、从“主位法”到“心灵沟通”
        三、从“整体主义”到“深描心灵”
第四章 “最后”的隐喻:影像道说存在
    第一节 “最后”想象——实存或修辞
        一、作为关键幻觉的“最后”
        二、“最后”:影像塑形的历史时间
    第二节 “最后”神话:想象性的时代错乱
        一、从“神话”的想象到“最后”的神话
        二、“最后”影像的怀旧想象
    第三节 “最后”通往未来:影像道说存在
        一、“最后”:通往可能性世界的入口
        二、“最后”的双重假面
        三、“最后”的隐喻:“旧有之物”与“重新发明”
第五章 从影像到身体的双重异托邦
    第一节 空间变动中的生命剪影
        一、故乡——“不断生成的东西”
        二、在地影像:作为“他者”的“自我”
        三、神翳地带:屏障或屏幕
    第二节 通往“现代性”的异乡
        一、“异乡”的抵达
        二、“灵”之交锋与自我想象
        三、内部离散与回归假象
    第三节 复写的影像:双重异托邦
        一、取镜:敞开为主体性战场的影像
        二、影像之径:在“消失”中通往异托邦
        三、从影像到身体:作为双重异托邦的边地
第六章 结论
附录:中国边地新纪录作品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晋绥军兵源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材料和思路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建军:民国初年(1911-1916)
    第一节 清末山西新军
    第二节 革命、冗兵与整军
    小结
第二章 逐鹿:从军阀混战时期到抗战前夕(1917-1936)
    第一节 扩军
    第二节 征兵制的实行
    第三节 兵源结构分析
    小结
第三章 苦撑: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第一节 兵源困境与兵农合一
    第二节 山西新军
    小结
第四章 末路: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第一节 继续推行兵农合一
    第二节 收编残留日军
    第三节 覆灭
    小结
结语
    一、兵源数量之丰歉
    二、兵源结构之分析
    三、兵役制度之检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自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相关概述
    2.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涵义及特征
        2.1.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涵义
        2.1.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征
    2.2 自我教育的意蕴
        2.2.1 自我教育的内涵
        2.2.2 自我教育的意义
        2.2.3 自我教育与教育的关系辨析
    2.3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界定与特征
        2.3.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界定
        2.3.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特征
    2.4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动态结构
        2.4.1 前提:自我认识
        2.4.2 核心:自主学习
        2.4.3 根本:自我实践
        2.4.4 节点:自我评价
    2.5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价值旨归
        2.5.1 助力青年群体成长
        2.5.2 引领社会风气发展
        2.5.3 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第3章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学理支撑
    3.1 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3.1.1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3.1.2 主客体对立统一思想
        3.1.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
    3.2 指导: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教育思想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
    3.3 继承:中国传统自我教育思想
        3.3.1 认识自我:自知者明
        3.3.2 教化自我:反躬自省
        3.3.3 慎独修身:反求诸己
    3.4 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理论
        3.4.1 心理学借鉴: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3.4.2 社会学借鉴:自我教育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3.4.3 教育学借鉴:“教是为了不教”
第4章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理性省思
    4.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状况
        4.1.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历程
        4.1.2 当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成就
        4.1.3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困境
    4.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现状
        4.2.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成就
        4.2.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困境
    4.3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困境的根源
        4.3.1 自我认识缺乏自觉
        4.3.2 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4.3.3 自我实践经验不足
        4.3.4 自我评价标准不一
第5章 自我认识: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前提
    5.1 自我认识的概念及作用
        5.1.1 何谓自我认识
        5.1.2 自我认识的作用
    5.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认识的发生
        5.2.1 自我意识的成熟与分化
        5.2.2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5.2.3 外在要求与自我需求的矛盾
    5.3 在把握规律中促使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正确自我认识
        5.3.1 自知:悦纳自己,认同身份
        5.3.2 自明:交互反观,采抉角色
        5.3.3 自觉:共生共存,自我确认
第6章 自主学习: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核心
    6.1 自主学习的涵义及功效
        6.1.1 自主学习的涵义
        6.1.2 自主学习的功效
    6.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主学习的发生
        6.2.1 自我识别水平的提升
        6.2.2 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
        6.2.3 自主学习需要的强化
    6.3 在顺应规律中增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主学习能力
        6.3.1 刺激主动学习欲望
        6.3.2 选择自主学习策略
        6.3.3 建构多元立体的自主学习模式
第7章 自我实践: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根本
    7.1 自我实践的概念及功能
        7.1.1 自我实践的概念
        7.1.2 自我实践的作用
    7.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实践的发生
        7.2.1 自我发展与实现的需要
        7.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
        7.2.3 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需要
    7.3 在掌握规律中强化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实践能力
        7.3.1 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融合
        7.3.2 社会观察与亲身实践相结合
        7.3.3 践履角色与立足基层相结合
第8章 自我评价: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节点
    8.1 自我评价的内涵及其功能
        8.1.1 自我评价的内涵
        8.1.2 自我评价的功能
    8.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评价的发生
        8.2.1 自我角色内化认同的需要
        8.2.2 自觉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
        8.2.3 归因偏差亟需纠正的需要
    8.3 在尊重规律中提升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评价能力
        8.3.1 增强自我评价主体意识
        8.3.2 营造良好的自我评价环境
        8.3.3 建立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村落的研究现状
        1.2.2 建筑文化的研究现状
        1.2.3 信仰文化空间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及方法
        1.4.1 相关理论基础
        1.4.2 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5 研究的框架
    1.6 研究的过程
2 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概述
    2.1 几个概念
        2.1.1 传统
        2.1.2 村落
        2.1.3 信仰、迷信和宗教
        2.1.4 文化的释义:理解村落文化空间的起点
        2.1.5 空间与场所
        2.1.6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
        2.1.7 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间最直接的纽带
    2.2 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构成框架
        2.2.1 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概念
        2.2.2 基础要素:人,时间,事件,空间
        2.2.3 文化景观:魅力要素
        2.2.4 文化氛围(文化场):孵化要素
        2.2.5 文化场所:活力要素
        2.2.6 文化制度与政策:保障要素
3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类型与分析
    3.1 晋文化的构成与发展
    3.2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类别
        3.2.1 据信仰的对象分类
        3.2.2 据信仰的具体表现形式分类
        3.2.3 据信仰的目的性分类
        3.2.4 据信仰的场所分类
        3.2.5 据信仰的时间分类
    3.3 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分析
        3.3.1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符号学阐释
        3.3.2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意义分析
        3.3.3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特点分析
        3.3.4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层级分析
        3.3.5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流变分析
4 晋中传统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研究
    4.1 晋中传统村落概述
        4.1.1 晋中传统村落的人文地理环境
        4.1.2 晋中传统村落的物态环境
        4.1.3 晋中传统村落的功能类型
        4.1.4 晋中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
        4.1.5 晋中传统村落的形态特征
    4.2 晋中传统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典型案例分析
        4.2.1 山地型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研究
        4.2.2 组团型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研究
        4.2.3 带状型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研究
    4.3 信仰文化空间——晋中传统村落场所的标识
        4.3.1 地理位置上是村落和院落民居的核心
        4.3.2 人文景观环境上是村落的特质
        4.3.3 传统村落文化和精神上的主导
        4.3.4 工艺和形制上代表了村落水平的至高级
        4.3.5 聚落结构和社会(宗族)结构、村落结构的重要组成
        4.3.6 属于农村民俗文化活动领域,是村落生活方式的重要成份
5 促进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保护传承途径的探索
    5.1 提出保护的社会依据
        5.1.1 外部依据:制度的变迁
        5.1.2 内部依据:大众化的需要
    5.2 促进村落信仰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外力整合途径
        5.2.1 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制度
        5.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国策
        5.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
        5.2.4 信仰文化空间的价值参考体系
        5.2.5 文化空间的动态演变与文化功能的合理转换
        5.2.6 人和资金
    5.3 保护传承中应注意的问题
        5.3.1 过度商业化
        5.3.2 情境性
        5.3.3 文化创新
        5.3.4 客观对待
    5.4 保护传承的三种模式
        5.4.1 保护的模式
        5.4.2 发掘的模式
        5.4.3 引进的模式
6 结语
    6.1 结论
    6.2 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图片来源及出处
附录一 部分晋中地区村落的庙宇调研成果汇总

(6)梁启超经世佛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
        (一) 近代今文经学复兴
        (二) 近代经世佛学的兴起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一) 梁启超佛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 对梁启超的佛学思想进行再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目标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目标
    四、研究工作的重点难点
第一章 梁启超经世佛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内圣外王——梁启超的政治理想与人格理想
        一、道家与儒家的内圣外王
        二、梁启超的内圣外王
    第二节 无我我所——梁启超的佛教认识论
        一、佛教论无我我所
        二、梁启超论无我我所
第二章 救心而救世的人生佛学
    第一节 以佛教改造国民性
        一、以佛教增进国民道德
        二、佛教有益于群治
    第二节 儒佛结合的人生哲学
        一、西学东渐下的精神饥荒
        二、无所为而为的人生目的论
        三、趣味主义人生价值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佛学与西学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以佛学格义康德哲学
    第二节 以西方心理学诠释佛学
        一、心理学与佛学
        二、梁启超的佛教心理分析
    第三节 附录:梁启超以佛解老庄
        一、以佛解老
        二、以佛解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梁启超的佛教史研究
    第一节 以新考证学研究佛教史
        一、以新考证学研究佛教史的背景
        二、考证事件
        三、考证经典
    第二节 进化的佛教史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圣外王”的佛学诠释——梁启超经世佛学思想的特质
附录:梁启超佛学思想研究现状综述
参考文献
    一、基本文献
    二、着述和文集
    三、国外译着
    四、期刊论文
    五、硕博论文
    六、网络资料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后记

(7)唐代政府对商品经济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论文选题之缘起与意义
    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古代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思想根源与政策渊源
    第一节 “轻重论”——古代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思想根源
        一、以《管子》为代表的“轻重论”的确立
        二、《管子》“轻重论”中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政策措施
    第二节 “重农抑商”——古代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政策渊源
        一、重农抑商思想的产生与政策的形成
        二、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广与发展
第二章 唐政府对官营工商业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唐代官手工业与市场联系的加强
        一、唐代官手工业从事部分商品性生产
        二、唐代官手工业与市场联系的加强
    第二节 唐政府对官营商业的经营与管理
        一、垄断型商业——榷卖制度
        二、屯积型商业——常平仓制
        三、借贷型商业——公廨本钱制
        四、强制性贸易——和籴、宫市
第三章 唐政府对民间商品经济活动的管理与控制
    第一节 唐政府对民间商品生产领域的管理与控制
        一、唐政府对民间手工业者的管理
        二、唐政府对民间手工业产品质量的控制
    第二节 唐政府对商品流通领域的管理与控制
        一、唐政府对商品流通进程的管理
        二、唐政府对商品市场的管理
    第三节 唐政府的铸币政策
        一、唐前期保障铸币官营的政策法令
        二、唐中后期的“钱荒”及政府应对措施
    第四节 唐政府有关商人的政策
        一、唐代商人的群体境遇及其演变
        二、唐政府对行会的控制
第四章 唐政府对商品消费领域的政策导向与干预
    第一节 唐代消费行为的市场化趋势增强
    第二节 政府维护消费等级的制度规范
        一、有关服饰消费的等级规范
        二、有关饮食消费的等级规范
        三、有关住、行消费的等级规范
        四、有关婚嫁、丧葬消费的等级规范
    第三节 政府对“崇俭抑奢”消费的倡导
        一、唐代消费观念的时代变迁
        二、唐前期以“崇俭”为主的消费政策
        三、唐中后期以“抑奢”为主的消费政策
    第四节 政府维护小农生产的消费限制
        一、政府对土地自由流转的制度限制
        二、政府对奴婢、牲畜买卖的管制
        三、政府的禁屠措施
第五章 唐代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制度经济分析
    第一节 “路径依赖”与唐政府干预商品经济的制度选择
    第二节 唐代商品经济制度变迁的方式与实质
        一、唐代商品经济制度变迁的方式:以政府主导型为主
        二、唐代商品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质:产权与效益的演进
    第三节 唐代重商观念的兴起与制度变迁
        一、唐代重商观念的兴起
        二、重商观念对唐政府干预措施的渗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儒家文化与近代山西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现实作用
        (一) 理论意义
        (二) 学术价值
        (三) 现实作用
    二、学术史综述
        (一) 资料的发掘与整理
        (二) 相关学术专着
        (三) 相关学术论文
        (四) 关于阎锡山其人其事的研究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 重点
        (二) 难点
        (三) 创新点
    四、相关界定
        (一) 时间界定
        (二) 空间界定
        (三) 内容界定
第一章 儒家文化与晚清山西社会
    一、晚清儒学危机的出现
    二、晚清山西儒家文化的地域性
        (一) 山西文化系统概论
        (二) 山东、河南与山西的儒家文化
        (三) 晚清山西巡抚与儒家文化
第二章 近代山西儒家文化与佛教和道教之关系
    一、近代山西儒家文化与佛教
        (一) 清末民初各地侵夺寺产风潮对山西佛教的冲击
        (二) 山西佛教为了求得自身生存对儒家文化的借鉴
    二、近代山西儒家文化与道教
        (一) 清末山西道教在西洋宗教的冲击下逐渐走向衰落
        (二) 道教借助传统儒家文化在山西乡下传播较为广泛
    三、唯有孔教能救国救民
第三章 近代山西儒家文化与天主教和基督教之关系
    一、近代山西儒家文化与天主教
        (一) 晚清以来清廷被迫弛禁天主教与天主教在山西的广泛传播
        (二) 天主教在传播过程中与儒家文化之间的冲撞和融合
    二、近代山西儒家文化与基督教
        (一) 基督教传入山西举步维艰
        (二) 面对基督教徒的救助,山西人的抵制态度有所转变
        (三) 基督教鉴于山西人传统观念在传教方式上所做的转变
        (四) 新教传入山西过程中对儒家文化的吸收和利用
第四章 清末民初的儒商
    一、晋商精神与儒家文化
        (一) 爱国济民的无私精神
        (二) 勇于进取的冒险精神
        (三) 儒贾相通的敬业精神
        (四) 勤俭及群体精神
    二、晋商文化与儒家文化
        (一) 博大宽厚、严于修己、推己及人
        (二) 晋商恪守传统的义利观
        (三) 晋商奉行和衷为贵
    三、山西票号中的儒家文化——诚信笃实
第五章 民国时期山西的尊儒机构及刊物
    一、宗圣会与《宗圣汇志》(《宗圣学报》)
        (一) 山西宗圣总会
        (二) 各县宗圣社会
    二、孔教会
    三、讲经公会与《讲经公报》
    四、洗心社与《来复》
    五、自省堂
    六、同志会
        (一) 同志会简介
        (二) 同志会会员须遵守的儒家道德修养
        (三) 同志会会员须杜绝不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思想意识
第六章 阎锡山与儒家文化
    一、阎锡山与公道
        (一) 自幼主张公道的阎锡山
        (二) 士人应推爱与主张公道
    二、阎锡山一生所受的传统文化教育
    三、阎锡山的宇宙观人生观政治主张
        (一) 宇宙观——收获理性
        (二) 人生观——成己成物
        (三) 政治主张——爱人公道
第七章 阎锡山治晋思想中的儒家文化
    一、统晋与天下大一统
        (一) 统一权度与天下一家
        (二) 村区制与大一统
    二、弘扬伦理道德与传统儒家崇尚礼义的思想
        (一) 维护传统家教与孝道观念
        (二) 民德四要与儒家文化
        (三) 提倡勤俭公道
        (四) 推崇儒家传统礼节
    三、用民政治与儒家的民本思想
        (一) 村民自治与用民政治
        (二) 土地村公有与用民政治
        (三) 按劳分配就是大同社会
    四、立身、立国、立法思想
        (一) 立身要言中的儒家文化
        (二) 立国十要与儒家文化
        (三) 人心万能:以“心”为社会的基石
        (四) 立法思想与儒家的“为政在人”
    五、治吏思想
        (一) 用人之道
        (二) 对官员的要求
    六、教育思想
        (一)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二) 教师要有“热度”并启发学生
        (三) 以儒学思想来教育学生
        (四) 内外夹攻的教育方法
        (五) 有教无类
    七、哲学思想
        (一) 儒家中庸之道
        (二) 阎锡山中的哲学
        (三) 阎锡山的对错论
        (四) 弘扬“仁义”
    八、中西文化观
        (一) 兼采儒学与西学
        (二) 浓厚的封建意识
        (三) “仿共”以“防共”
第八章 近代山西社会运动与儒家文化
    一、洋务运动与儒家文化
    二、义和团运动与儒家文化
    三、辛亥革命与儒家文化
    四、五四运动与儒家文化
第九章 抗战时期阎锡山之尊儒活动
    一、阎锡山为守土抗战所做的动员与准备
        (一) 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为抗战积极做准备
        (二) 明辨是非,守土抗战
        (三) 抗日须先学日赶日
        (四) 阎锡山的对日思想:为其所用,服务于自身势力
    三、阎锡山与中共
        (一) 抗战初期与中共合作抗战
        (二) 阎锡山转向反共
        (三) 中共对阎锡山反共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
        (四) 中共对阎锡山尊儒的批判
第十章 儒家文化与近代山西学术界
    一、近代山西儒学文人及其地理分布特点
        (一) 祁寯藻
        (二) 徐继畲
        (三) 张穆
        (四) 乔松年
        (五) 侯外庐
        (六) 近代山西儒学文人之地理分布特点
    二、讲经公会中的诸位儒学讲演者及其主张
    三、同志经学补习会与儒家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后记

(9)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预期目标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与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第五节 史料分析
第一章 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与燃料格局
    第一节 燃料概述
        一、 燃料的定义与分类
        二、 与燃料有关之俗语、成语、诗词
        三、 燃料与社会的演进
    第二节 华北的地貌与植被特点
        一、 地貌
        二、 植被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变化
        三、 植被状况对燃料利用方式的影响
        四、 是非功过——燃料利用对森林的影响
        五、 变与不变——植被状况与燃料利用的准静态视角
    第三节 华北的气候及其对燃料的影响
        一、 气候概况
        二、 气候与燃料问题的南北差异分析
        三、 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 燃料资源的区域差异
        一、 燃料蕴藏量与人口分布的倒置结构
        二、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
第二章 华北地区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
    第一节 华北地区人口的演进与燃料消耗状况
        一、 战国以降华北人口的发展概况
        二、 生活用薪柴量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第二节 明代以前华北的燃料状况
        一、 宋以前逐步紧张的燃料资源状况
        二、 宋元时期燃料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燃料危机
        一、 明代燃料危机的深化
        二、 清代的燃料状况
第三章 燃料与华北的政治
    第一节 政府的燃料消耗分析
        一、 宫廷的燃料消耗
        二、 祭祀礼仪方面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与官员的薪俸
        四、 军队燃料供应
    第二节 与燃料有关的职官设置
        一、 普通职官
        二、 宦官组织——惜薪司
        三、 内廷女官
    第三节 政府对柴炭产区的严格控制——易州山厂
        一、 易州山厂设立的背景
        二、 易州山厂的沿革与建置
        三、 山厂的柴炭生产
        四、 易州山厂的衰落
    第四节 政府对燃料危机的其他应对措施
        一、 与燃料有关的赋税与力役
        二、 培育薪炭用树木的尝试
        三、 燃料征取范围的扩大与节省
第四章 燃料与华北的民众生活
    第一节 民众燃料消耗情况与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
        一、 家庭与个人的燃料利用情形
        二、 燃料的日趋匮乏
        三、 燃料匮乏与民众生活的困苦化
    第二节 燃料危机与资源争夺
        一、 拾薪
        二、 与燃料有关的民间纠纷
        三、 与燃料有关的刑罚与案件
    第三节 烹饪与民生变化
        一、 炊具及其演变
        二、 炉灶及其演变
        三、 燃料与饮食
    第四节 取暖器具及其演变
        一、 兼具烹饪功能的取暖用具
        二、 专用的取暖用具
        三、 关于火炕诸问题的探讨
第五章 燃料与华北手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燃料与丝织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二、 蚕桑丝织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蚕桑丝织业的没落
    第二节 燃料与陶瓷砖瓦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地区的陶瓷砖瓦发展状况
        二、 陶瓷与砖瓦烧造行业中的燃料消耗分析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陶瓷砖瓦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燃料与冶铁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冶铁业发展状况
        二、 冶铁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冶铁业的发展
    第四节 燃料与华北其他手工业的发展
        一、 燃料与华北盐业的发展
        二、 燃料与冶铜业的发展
        三、 燃料与烧灰业的发展
        四、 燃料问题与近世华北的经济状况
第六章 燃料与华北生态的演变
    第一节 燃料与植被状况
        一、 远古至明代华北地区植被的变化概况
        二、 薪柴采集对植被的影响
        三、 特定燃料的环境效应——以木炭为例
    第二节 燃料与役畜饲养
        一、 燃料与华北地区马的饲养
        二、 燃料与华北地区牛的饲养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役畜饲养状况的变化
    第三节 燃料危机对作物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一、 燃料需求与高秆作物比重的提高
        二、 燃料危机与土壤肥力的变化
第七章 燃料的更新换代
    第一节 华北地区用煤历史
        一、 早期用煤历史
        二、 宋代华北地区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应用
        三、 元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四、 明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五、 清前期煤炭的开发利用概况
    第二节 煤炭的社会效应
        一、 用煤与社会变迁
        二、 煤炭与政治
        三、 煤炭推广之阻力
    第三节 煤炭的生态效应
        一、 用煤与生态之改良
        二、 煤与生态之恶化
    第四节 化石能源忧思
        一、 化石能源与薪柴燃烧效率之比较
        二、 近现代化石能源利用模式之反思
        三、 后化石能源时代的能源忧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黄帝内经》医学人文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医学人文精神研究综述
上篇
    第一章 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
        1 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的界定
        2 对医学人文科学性质的重新发现及其意义
        3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性质
    第二章 《黄帝内经》成书的时代背景
        1 《内经》其书
        1.1 《内经》的传统文化地位
        1.2 《内经》成书时代
        2 《黄帝内经》时代的社会、文化、思想背景
        2.1 《内经》时代的社会背景
        2.2 《内经》时代的文化背景
        2.3 《内经》时代的思想特点
        3 《黄帝内经》时代的科技背景
    第三章 人文精神概述
        1 人文精神的涵义
        2 科学精神的涵义
        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4 《黄帝内经》的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
        4.1 医学人文精神至上性的特征
        4.2 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一致
下篇 《黄帝内经》医学人文精神的内容
    第一章《黄帝内经》的医学科学精神
        1 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区别
        2 《黄帝内经》的医学科学精神
        2.1 “阴阳为万物之纲纪”的理性精神
        2.2 “拘于鬼神者不可言至德”的无神论
        2.3 “无道行私,必得夭殃”的求实精神
        2.4 “审证求因”、“观于冥冥”的求索精神
    第二章《黄帝内经》人本精神
        1 天人观
        1.1 天人合一观
        1.2 天人相分说
        1.3 生命本位意识
        1.3.1 集体生命智慧的光辉
        1.3.2 自然人性的关怀
        1.3.3 生命意识
        1.3.4 生命的悲悯与呵护
        1.3.5 关爱生命的艺术
        2 形神一体观
        2.1 形神的概念
        2.2 形神一体观体现在三个层面
        2.3 神与疾病的关系
        2.3.1 神对疾病的积极作用
        2.3.2 神的异常所反映的形体疾病
        2.3.3 神所代表的生命指征
        2.4 形神一体观念的意义
        2.5 对患者躯体和心理健康的关怀是医学关怀的基点和中坚
        2.6 技术至上对形体四诊的轻视
        3 体质意识
    第三章 《黄帝内经》仁爱思想
        1 仁爱思想的背景
        2 仁爱思想的发展
        3 《黄帝内经》仁爱思想的内容
    第四章《内经》医患和谐精神
        1 《黄帝内经》的诊法原理
        1.1 诸诊合参全面诊察
        1.2 司外揣内,以表知里
        1.3 见微知着,以诊则不失
        2 外观诊法的人性化
        3 医学人文品格
        3.1 完善的知识结构
        3.2 态度严谨
        3.3 仪表端庄
        3.4 诊病的基本要求
        4 双主体合一的医患关系
        4.1 医患主体间的沟通与互动
        4.2 医患关系双主体性的社会学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推广科研开发,稻改铸就辉煌(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研究[D]. 唐登芸.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4)
  • [2]“最后”的异托邦:中国边地新纪录影像研究[D]. 王奋飞.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晋绥军兵源问题研究[D]. 张文杰. 山东大学, 2018(12)
  • [4]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自我教育研究[D]. 戴晓慧. 湖南大学, 2017(06)
  • [5]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D]. 白佩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
  • [6]梁启超经世佛学思想研究[D]. 李小艳. 武汉大学, 2013(07)
  • [7]唐代政府对商品经济的干预研究[D]. 宋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3(12)
  • [8]儒家文化与近代山西社会[D]. 杜慧.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9]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D]. 赵九洲. 南开大学, 2012(06)
  • [10]《黄帝内经》医学人文精神研究[D]. 申咏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推动科研开发,水稻转化创造辉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