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丁断裂盆地未来10年地震趋势

新丁断裂盆地未来10年地震趋势

一、未来10a忻定断陷盆地地震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张哲[1](2021)在《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地貌形成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区域地貌的变形结果可以反映区域构造活动与演化历史。太行山南段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区域,处于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区域,新生带以来受到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等俯冲的双重影响,构造活动强烈,对地貌具有控制作用,区域形成大规模的断陷活动,形成多期次层状地貌,发育一系列NNE向断裂,并构成一条显着的地震活动带,历史上发生过1830年磁县71/2级地震。该地区长时间没有大震发生,缺少关注度,尤其是对第四纪以来太行山南段的隆升幅度、期次还有些争议,晋获断裂中南段的活动性研究还不充分。为了研究太行山南段构造地貌的差异,本文通过室内遥感解译以及GIS平台,利用多种地貌指数对该区域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探讨;通过宏观的地形参数(坡度及坡谱、粗糙度、切割度、起伏度)、河流地貌参数(HI指数)以及条带状剖面分析了太行山南段的宏观构造地貌;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无人机遥感数据、野外的阶地调查以及前人研究资料对太行山南段沁河、丹河、漳河、露水河、淇河、淅水河、子房河和平甸河的河流阶地的发育级数、拔河高度和年龄进行了限定,建立了太行山南段阶地形成时代框架,探讨了太行山南段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基于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飞行、DEM数据分析、野外的实地调查、钻孔信息以及前人的研究,对晋获断裂中南段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获得了以下认识:(1)太行山南段的坡度、粗糙度、切割度、起伏度在太行山南段东侧呈现高值,高值区域与太行山东麓断裂走向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断裂对地貌的的控制作用;太行山南段流域HI值指示太行山南段地貌处于幼年-壮年发展阶段,整体构造处于活跃阶段。(2)太行山南段在1.7Ma至少发生了3期6个阶段的构造隆升事件,即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6个阶段分别为1.7Ma、0.8Ma、0.1Ma、0.07Ma、0.05Ma和0.03Ma。1.7Ma以来隆升速率逐步加快,2.6Ma以来太行山南段平均抬升了166~285m,最大不超过300m,因此,第四纪并不是太行山南段主要隆升阶段。(3)晋获断裂中段走向NNE,为一条正断层,上新世以来断距约500m,活动速率为0.09mm/a,根据钻孔信息和断层剖面信息,断裂早更新世活动较强,中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减弱;晋获断裂南段走向NNE,为一条正断层,早更新世活动剧烈,中晚更新世活动较弱。

苏鹏[2](2019)在《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构造地貌学主要通过分析变形的地貌标志来认识构造活动性,其中河流阶地和夷平面分别是研究活动构造和新构造的最常用的标志。然而,关于河流阶地和夷平面的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妨碍了我们有效地利用河流阶地和夷平面来认识构造活动性。北天山的前陆盆地中发育着多排向北扩张的活动褶皱-逆冲带,发源于天山的常年性河流横切这些活动构造带,形成了一系列河流阶地。独山子背斜位于最北部的活动褶皱-逆冲带,奎屯河横切独山子背斜形成了一系列保留完好的河流阶地。奎屯河阶地忠实地记录了其形成过程中的构造作用和气候变化等信息,为探索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本文以独山子背斜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奎屯河阶地的形成过程和独山子背斜的构造活动历史,探索千年-万年尺度的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在独山子背斜区,本文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利用高精度的LiDAR DEM和航拍影像数据,对奎屯河发育的各级河流阶地进行了大比例尺地貌填图,建立了奎屯河阶地纵剖面,获得了奎屯河的演化历史。奎屯河流域发育1级更新世冲洪积扇面fp和16级河流阶地T1-T16(自高阶地往下依次标记)。在奎屯河上游发育的区域性河流阶地上还发育一系列次级阶地。本文通过野外调查认识了独山子背斜的变形方式,通过变形的河流阶地序列限定了独山子背斜全新世以来的变形量,通过解释跨独山子背斜的地震反射剖面限定了独山子背斜的深部结构,结合奎屯河阶地的年龄,获得了独山子背斜的构造活动历史。独山子背斜是在准噶尔盆地的浅部滑脱层(4.7±0.4km)上发育的断层传播褶皱,目前控制独山子背斜生长的断层已经突破地表。在T2阶地(7.5-10ka)形成以来,独山子背斜的变形方式可以简化为断错变形和褶皱变形,断错作用造成的缩短量为4.4±0.1m,褶皱作用造成的缩短量为12.6±1.1m,总的缩短量为17.0±1.1m,对应的总缩短速率为2.0±0.2mm/a。独山子背斜在4.8Ma以来的缩短速率为0.3±0.1mm/a。结合前人对天山内部和天山南北麓活动构造的研究成果,晚第四纪以来独山子背斜的缩短速率占天山总缩短速率(>11mm/a)的<18%。独山子背斜全新世以来的缩短速率是4.8Ma以来缩短速率的6倍。自T2阶地形成以来,独山子背斜前缘断层发生过3次断错地表的古地震事件,累计倾向滑动量为7.4-7.7m,平均倾向滑动速率为0.9±0.1mm/a,平均复发周期为2.8±0.3ka。通过对比奎屯河阶地的演化历史和独山子背斜的古地震历史,本文认为奎屯河阶地的形成受控于气候作用,而非构造作用。奎屯河上游的区域性河流阶是由一系列次级阶地逐级叠加而成,阶梯状次级阶地向下游逐渐变年轻,说明区域性阶地是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形成的,奎屯河阶地的这种演化方式指示其形成过程受控于气候变化。同时,在T2阶地形成以来,独山子背斜上发育了10级河流阶地,而独山子背斜前缘断层仅发生过3次古地震,而且T2阶地和T14阶地之间仅发生过1次古地震,河流阶地的级数远多于古地震的次数,说明独山子背斜区的构造事件(古地震)并未控制奎屯河阶地的形成。因此,本文认为奎屯河阶地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气候变化,推测奎屯河的区域性河流阶地对应的是较长时间尺度(千年)的气候波动,而次级阶地对应较短时间尺度(百年)的气候波动。此外,考虑到独山子背斜上的河流阶地仅发育在曲流河段的凸岸,本文认为独山子背斜上的阶地成因除受控于气候波动外,还与曲流河道的环流作用相关。山西地堑系位于鄂尔多斯块体东缘,由一系列正断层控制的构造隆起和断陷盆地构成。在山西地堑系的高原区残留了多级夷平面,同时新生代以来山西地堑系及周缘地区发生过多次构造事件,该区是探索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关系的天然试验场。因此,本文以山西地堑系及周缘地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山西高原上夷平面的演化历史与山西地堑系及邻区的构造活动历史,探索百万年尺度的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在山西地堑系及其周缘地区,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基于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并利用Google Earth在线影像数据和ALOS World 3D-30m和ALOS World 3D-5m分辨率的DEM数据,重新厘定了山西高原区的夷平面序列,获得了夷平面的演化历史。在山西高原发育两期夷平面,北台面(山顶面)和唐县面。然后,基于Whipple et al.(2017)提出的夷平面形成机制的判别方法,验证了北台面在形成之初为区域广泛发育的准平原,后期被构造抬升。其次,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和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方法限定了霍山和中条山的剥露历史。霍山的热年代数据揭露了40Ma开始的一次快速剥露事件,中条山的热年代数据揭露了50Ma和8Ma开始的两次快速剥露事件。同时,通过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埋藏测年法,限定了山西地堑系中临汾盆地的形成时间为5.8±0.6Ma。临汾盆地的形成时间与山西地堑系最新一次快速剥露的时间(8Ma)一致,指示山西地堑系的形成时间为8Ma。通过对比山西地堑系及周缘地区的夷平面演化历史和构造活动历史,本文认为山西高原发育的夷平面受控于该区新生代的构造事件。山西高原发育的北台面和唐县面被废弃的时间分别为50Ma和8Ma。在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华北地区处于构造稳定期,对应着北台期准平原的形成阶段。受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华北地区在50Ma开始拉张断陷,并形成了一系列断陷盆地,使得北台期准平原被破坏,形成北台期夷平面。该次事件后华北地区又经历了30Ma的构造稳定期,形成了唐县期山麓剥蚀面。青藏高原在中新世中晚期发生了一次广泛的构造事件,造成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和西秦岭断裂发生左旋走滑运动,使得华北地区内部的次级断块发生如同多米诺骨排式的旋转变形,导致了山西地堑系在8Ma形成。

梁宽[3](2019)在《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新生代初期(50Ma),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其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持续楔入作用,致使青藏高原块体大幅度的缩短隆升,形成了现今世界最大最高的高原。在这样的推挤和楔入作用下,青藏高原至今仍在持续不断的向外扩张,但在高原隆升造山的前陆位置,高原的扩张则受到多个相对稳定的刚性地块的阻挡,如高原北部的塔里木盆地、阿拉善块体、东北缘的鄂尔多斯块体,以及东缘的四川盆地。在高原与刚性块体的接触带上往往发育了崇山峻岭,以及密集的活动断裂带,如龙门山断裂带等。但高原的隆升和扩张的影响并不仅限于高原内部和高原边界,也可以通过其与这些刚性块体的相互作用,被传递到更远的区域而转化为多种多样的构造活动。我们将这种与高原非直接接触,却因高原扩张而产生的构造活动称之为青藏高原扩张的远程效应,例如新生代塔里木盆地北部天山的活化。本文研究区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地处青藏高原、阿拉善和鄂尔多斯三大块体相互作用的区域,距离青藏高原块体往北东方向扩展的最前缘三关口-牛首山-罗山一带,约50-450km,是研究青藏高原块体往北东方向扩展的远程效应的极佳位置。那么,青藏高原往北东向的扩展对研究区产生怎样的远程的影响?这些影响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实现的呢?研究区主要发育了河套、吉兰泰、乌海和银川四个主要的活动盆地,以及阿拉善隆起、贺兰山隆起和鄂尔多斯隆起。本论文在总结前人对于银川盆地和河套盆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乌海盆地内部主要断裂的几何展布、活动方式、滑动速率等方面进行精细的研究,得出乌海盆地的精细结构。同时,本文重新厘定了河套盆地北边界狼山-色尔腾山山前断裂的滑动速率及断层转折处构造演化模式。通过对比河套盆地、乌海盆地和银川盆地的几何结构、活动方式,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研究区现代应力场资料、GPS观测数据和断层的活动特征,获得了较为完善的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活动构造图像,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晚更新世至今的构造变形特征,探讨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制以及其与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张的关系。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深/浅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乌海盆地内黄河隐伏断裂是由两条平行的、近南北走向的正断层组成。其中东支断裂为一条向西倾的正断层,大约在深度1.21.5km左右归并到向东倾的西支断裂上;西支断裂在剖面上表现为东倾的正断层,大约在深度810km左右终止于边界断裂桌子山西缘断裂上。东、西断裂在剖面上呈“Y”字形分布,组成盆地内地堑型的沉降中心。乌兰乡钻孔揭示东支断裂上断点埋深约为26米,通达大街钻孔揭示西支断裂上断点埋深约为50.5米,二者共同揭露了黄河隐伏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四次古地震事件(E1-E4),发生时间分别为25.6±0.11 ka BP,39.5±0.45–41.7±0.57 ka BP,58.25±7.13 ka BP和111±1.21 ka BP。黄河隐伏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其活动模式符合特征地震的发震模式,周期为16.32±3.51 ka,同震位错为2.0-2.8米。断层的平均垂向滑动速率为0.12-0.17mm/a。根据分析,断层的活动模式多样,既有东支断裂或西支断裂的单独破裂,也有它们联合活动。因黄河隐伏断裂的离逝时间已经大于特征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我们认为黄河隐伏断裂(YRF)现今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作为乌海盆地的东边界断裂,桌子山西缘断裂在剖面上主要表现为西倾的正断层。在乌海盆地北部的千里山一带,盆地的控盆边界断裂仍表现为正断层,在盆地中发育北西向的逆断层和霍洛图背斜。我们在断裂的中部和南部选择四个点,根据同一湖相地层在断层两侧的垂直落差,计算出桌子山西缘断裂晚更新世中期(70ka)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5±0.2至1.0±0.2 mm/a。在断裂中部的凤凰岭一带,断层的垂直滑动速率最大,这与乌海盆地的沉降中心一致。我们根据三道坎断层剖面上发育的擦痕,估算桌子山西缘断裂的右旋滑动速率为1.1-5.8mm/a。断层上盘软弱岩层往北北东方向的运动受盆地北部山体的阻挡,形成了NW向逆断层和霍洛图褶皱。由于断层的水平滑动速率对于理解区域构造运动特征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对该断层的水平滑动速率做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同一湖相地层在断层两侧的垂直落差计算得知:北东走向的狼山山前断裂距今65 ka以来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1.8±0.2至3.2±0.2mm/a。断层中段的青山镇一带断层的垂直滑动速率达到最大,并向两侧减小。在临河凹陷的西北角,北东走向的狼山山前断裂与东西走向的色尔腾山山前断裂转折处以呈阶梯状的多个断层段相连;而在临河凹陷东北角,东西走向的色尔腾山山前断裂西段与北西走向的断层东段转折处以发育大型三角状的转换斜坡的方式过渡。根据计算,我们得出研究区鄂尔多斯西北缘以阿拉善块体北部为参照的块体相对运动的几何图像。鄂尔多斯块体相对阿拉善块体北部的运动速率为1.31±0.15mm/a,方向为SE143.7°。贺兰山块体相对于阿拉善块体北部的运动速率为0.132±0.012mm/a,块体运动方向为SE123°。巴彦浩特块体相对于阿拉善块体北部往NEE76°方向运动,速度为0.231±0.022mm/a。总体来看,在青藏高原对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往北东向的强烈的差异性挤压作用下,研究区的变形以银川-乌海-吉兰泰-河套盆地所形成的“S”型拉张区为主。同时,阿拉善块体内部次级块体间产生相对运动,但运动幅度较小。

胥鸿睿[4](2018)在《鄂尔多斯块体东缘横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块体东缘即汾渭断陷带,地处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区域,是我国东、西部大地构造的分界带和解耦带,也是鄂尔多斯、华北、华南等构造块体差异运动的调节带,又是Ⅱ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同时还是我国最大的新生代大陆裂谷。鄂尔多斯块体东缘人口密集资源丰富,不但是我国古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还是地震多发区。据历史资料记载,汾渭断陷带共发生8级地震2次、7.0-7.9级地震6次。区内的断层众多,地质结构非常复杂,且不同断陷盆地的地震成因机制和发震深度不同,尤其是大同火山区下方的震源深度明显偏浅。正因如此,许多学者利用不同地球物理方法对鄂尔多斯块体东缘的地壳上地幔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对于鄂尔多斯块体东缘的地质构造背景、地壳上地幔深部构造环境和破坏性地震的产生机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受制于台站分布、数据质量以及方法技术等因素,研究区的壳幔结构还存在模糊之处。比如说,体波层析成像在浅部的分辨率较低,难以获得精细的壳内速度结构。面波层析成像对于浅部的分辨率更高,通过反演面波相速度或群速度频散曲线可以计算横波速度结构。但是周期大于8 s的面波相、群速度对最浅层的横波速度结构尤其是沉积层的横波速度结构不敏感,同时单独反演对模型的约束不够,存在解的非唯一性。传统的线性反演方法亦不能对反演结果进行系统的定量评价。鄂尔多斯块体东缘较稀疏的台站分布也制约了高分辨率速度模型的获取。此外,该区域关于方位角各向异性的研究不多。为了获得鄂尔多斯块体东缘精细的三维横波速度结构和可靠的面波方位角各向异性,论文收集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布设的34个宽频流动地震台站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记录的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以及位于研究区域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提供的72个固定地震台站(其中包括70个宽频台站)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记录的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这里将其总称为EOBSA台阵。本文对三分量观测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不同场源不同方法的面波层析成像技术和瑞雷面波水平垂直振幅比(H/V)的测量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得到了纯路径相、群速度频散和H/V,以及不同周期的面波相速度方位角各向异性。利用贝叶斯-蒙特卡洛反演方法对观测的瑞雷面波相、群速度频散和H/V进行联合反演得到了研究区域的三维横波速度结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1)对EOBSA台阵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了仪器响应、台站经纬度和仪器水平分量检查。其中,仪器水平分量检查分别使用了基于地震事件和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两种方法。由地震事件和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测量的三分量地震仪的水平分量偏差角度高度一致。其中,利用长时间叠加的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测量的水平分量偏差角度比地震事件的测量结果更稳定。对于布设于陆地的台站,利用长周期(20-50 s)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测量的水平分量偏差角度比短周期(10-20 s)互相关函数测量的结果更稳定。仅利用1个月的背景噪声观测数据便可以准确地测量水平分量偏差角度。通过质量控制工作,发现部分台站的仪器响应文件存在问题。通过对水平分量的检查发现,EOBSA台阵内90%的台站的水平分量偏差角度小于6度。(2)背景噪声源分析。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获得了研究区域周期8-40 s的面波经验格林函数,并利用聚束分析技术分析了瑞雷面波、勒夫面波的噪声源方位角分布和体波的噪声源分布。对于EOBSA台阵的观测,第一微震频段(周期10-20 s)的部分噪声能量和第二微震频段(周期5-10 s)的主要噪声能量可能来自于大洋深处。噪声源分布随季节存在明显的变化。普遍规律为冬季噪声源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大西洋),夏季噪声源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印度洋和南太平洋)。不同周期的瑞雷面波和勒夫面波噪声源分布十分接近,推断为同源噪声。(3)瑞雷面波水平垂直振幅比(H/V)。分别利用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和地震事件数据测量了EOBSA台阵周期10-40 s和10-90 s的H/V。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测量方法不存在明显的系统误差。联合利用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和地震事件的测量结果确定EOBSA台阵内周期10-90 s的H/V。主要结论如下:短周期的H/V分布同地表地质结构、地形密切相关。鄂尔多斯块体、汾渭断陷带内的断陷盆地、渤海湾盆地和南华北盆地呈现明显的高H/V。其中,鄂尔多斯块体西部(天环凹陷)的H/V最高,与该区域巨厚的沉积层有关;吕梁山中部和南部、太行山呈现低H/V,其中太行山的H/V最低。(4)瑞雷面波相速度方位角各向异性。联合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和地震层析成像分别计算了研究区域内周期8-70 s和周期8-40 s的瑞雷面波纯路径相速度和群速度频散曲线,以及周期8-40 s的瑞雷面波相速度方位角各向异性分布。主要结论如下:周期10-30 s,大多数区域的方位角各向异性的快波方向变化不大,表明中国东部壳幔变形在整体上具有垂直连贯变形的特征;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与岩石圈的伸展方向和GPS测量的速度场方向接近,反映了物质流动的方向以东向为主,这是由于中国西部地壳增厚的同时物质向东挤出造成;周期10 s和20 s,大同火山区和五台山的面波方位角各向异性发生显着改变,结合大同火山区地壳内存在明显的低速度层,表明该区域地壳结构并不连续,可能存在解耦;周期10-30 s,鄂尔多斯块体观测的瑞雷面波快波方向以近EW向为主,与中生代晚期引张应力方向接近,推断为残留的“化石各向异性”。(5)横波速度结构及其地质意义。基于贝叶斯-蒙特卡洛方法,对获得的纯路径相、群速度频散曲线和H/V进行联合反演,得到了研究区域的地壳上地幔三维横波速度结构。联合反演明显提高了浅部结构的分辨率,获得了精细的结晶地壳和沉积层的速度结构。主要结论如下:太行山、吕梁山的沉积层厚度最小,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天环凹陷的沉积层厚度最大,该区域属于陆内前陆盆地的前缘凹陷区;自西向东,鄂尔多斯块体沉积层厚度明显减薄,一方面是因为从荷载中心到边缘隆起的沉降速率逐渐降低,另一方面是受到山西地块抬升的影响;鄂尔多斯块体西部的沉积层厚度普遍大于鄂尔多斯块体东缘的汾渭断陷盆地,这与二者不同的形成时间有关,鄂尔多斯块体的陆内前陆盆地的形成时间在晚侏罗-早白垩世,而汾渭断陷盆地则形成于新生代;汾渭断陷带内,大同盆地和太原盆地的沉积层厚度超过2km,大于临汾盆地的沉积层厚度,这是由于临汾盆地以剪切应力为主,而大同、太原盆地以拉张应力为主,拉张应力导致沉降速率更快,有助于盆地发育;研究区地壳厚度由西向东有减薄的趋势,其中,鄂尔多斯块体的地壳厚度集中在40-45 km之间。渤海湾盆地和南华北盆地西缘的地壳厚度在30 km左右,反映出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对于华北克拉通的改造由东向西逐渐减弱;汾渭断陷带北部的地壳厚度明显大于南部的地壳厚度,这与断陷带是由南向北逐渐撕裂,拉张形成有关;大同火山区的地壳内存在明显的低速度层,对应于研究区内岩石圈最薄的位置,推测低速度层的产生与岩浆等热物质上涌、侵入并滞留于地壳有关。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5](2017)在《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文中认为高震级地震是指能沿发震活动断层产生地震地表破裂且震级M≥7.0的地震。高震级地震发生地点的识别是活动断层长期滑动习性和古地震研究的科学目标之一,也是地震预测预报的关键问题。地震地质学标志研究及其应用是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推动地震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地震监测预报学科的进步,对地震灾害预防和有效减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政府、社会和科学界十分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地震科学问题。2008年汶川地震(M8.0)、2010年玉树地震(M7.1)、2013年芦山地震(M7.0)、2015年尼泊尔廓尔喀(Gorkha)地震(MW7.8)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相继发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地学专家的关注,发表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高震级地震地质标志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文中首先解剖、分析了这些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型、发震断层的地震破裂习性、地壳介质力学特性、应力-应变环境和中小地震活动性等特征,然后归纳、总结出高震级地震其发震断层或发生地点的5种共性特征,即5种不同类型的地震地质学标志,讨论了地震地质标志的可靠性问题;最后结合1:5万活动断层填图成果,参考已有区域地震层析成像和断层闭锁相关成果,对华北构造区和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未来高震级地震危险区进行了试验性识别,这些地震地质标志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完善与时间的检验。

孙振锋[6](2015)在《地裂缝发育程度与地震活动强度相关性研究 ——以汾渭盆地为例》文中提出汾渭盆地是我国着名的地裂缝和地震活动带,随着近几年地裂缝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关地裂缝的发育规律、活动特征、成因机理以及工程防治措施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成果。近年来,考虑到汾渭地堑系的构造特殊性,地裂缝发育程度与地震强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激起研究者的兴趣,但至今仍有许多疑问需要我们去解答。地震是地壳剧烈运动的表现形式,而地裂缝作为一种非发震构造面,往往受内外动力和人类活动影响显着,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研究地裂缝成因以及开展地裂缝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汾渭盆地地裂缝和地震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相关资料、文献、数据,开展地裂缝发育与地震强度相关性研究。首先,在全面收集和整理汾渭地区地裂缝资料基础上,基于截止到2014年的地裂缝调查数据,绘制了1:500000汾渭盆地地裂缝分布图,系统理清地裂缝的发育背景、分布特征以及活动性质;其次,基于汾渭地区地裂缝活动时间以及我国地震台网建设的历史背景,着重收集汾渭地堑系自1970年以来的ML2.0以上地震目录,在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基础上,研究汾渭地堑系及各断陷盆地的地震活动性;最后,基于地裂缝发育和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演化特征,结合研究区基底断裂构造性,系统探讨和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相关性。研究发现:(1)汾渭盆地内至今共发育地裂缝534条,集中出现在1991-2005年期间,地堑系中南部地区的地裂缝分布密度要显着高于北部地区,其中忻定盆地尚未发现一条,渭河盆地发育数量最多。绝大多数属构造型地裂缝,具有群发性特点,往往集中发育在断裂带附近,部分地裂缝与下伏断层相接或重合,具有继承性断层活动性质。(2)1970年至今,汾渭盆地地震活动性表现出频度高、能量低的特点,主要以弱震、小震和震群活动为主,其中震群活动是近些年区内十分突出的地震事件,5.0级以上中强震只发生过十几次。整体以运城盆地为界,运城以北地区地震强度较高,大同盆地东部地区曾发生5.0级以上的震群活动;太原盆地2.0级以上地震共发生1600余次,其中包含3次5.0级以上地震以及数次小型震群;临汾盆地发生5.0级以上地震3次,最新一次为2010年的河津地震;运城以南地区地震强度普遍较低,运城和渭河盆地至今只分别发生过一次5.0级地震。(3)区域地裂缝发育程度与地震活动强度之间主要存在如下联系:一是,中强震作用直接或间接产生(加剧)构造型地裂缝,但地裂缝的产生(扩展)与震级大小有关,5.0级以上的中强震才容易诱发地裂缝,表现为地裂缝发育程度与中强震分布之间的一致性,如大同地裂缝、泾阳地裂缝;二是,地裂缝发育与微小震活动之间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也就是表现出互补性,如交城断裂带地裂缝,罗云山山前地裂缝,说明微小地震与该区域地裂缝发育是相互独立的地质现象,是区域构造运动和能量释放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但又共同反映着统一构造应力场的作用。(4)根据地裂缝和地震分布状况,汾渭盆地大体可以分为三段:北段主要包括大同和忻定盆地,地裂缝发育数量最少,近年来的构造运动形式以中强地震活动为主;南段主要包括渭河和运城盆地,地震活动强度相对较低,而地裂缝数量超过了汾渭盆地总数的一半,构造运动形式以地裂缝发育为主;中段太原、临汾盆地内地裂缝和地震均十分发育。因此,总体而言,汾渭盆地可概括为“北震、南裂、中密集”的地裂缝和地震分布格局。

许云龙[7](2015)在《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形成与演化》文中认为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位于山西地堑系北部,是一个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并于晚新生代开始发育的断陷盆地。作者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为理论指导,通过对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周边山体古-中生代地层分布、沉积特征及构造作用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周边山体隆升过程,分析了大同断陷盆地的沉积演化特征,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1.大同断陷盆地周邻山区下古生界地层包括寒武系、奥陶系,总体上为一套稳定的陆表海碳酸盐岩建造。主要分布于盆地东侧浑源、恒山北东部三条岭、悬空寺和盆地西侧鹅毛口—神头一带及西南角宁武向斜北东扬起端牛食窑一带,在盆地东南侧恒山杂岩高山上有零星残余。上古生界包括石炭-二叠系地层,主要分布于盆地西侧怀仁县鹅毛口—楼子沟—山阴县后石门—玉井一线以西,浑源县北山及官王铺、刘官庄一带、西南角牛食窑、东北部的恒山等地有零星残存,总体为一套海陆交互环境三角洲相—大陆环境河流(湖)相沉积。盆地周边山区不同地区古生界地层可以对比,说明大同断陷盆地所在地和周边山区在古生代均接受了寒武-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沉积。盆地周边及所在地无三叠系沉积,侏罗系和白垩系仅局部分布。2.大同断陷盆地周边山区古生代处于相对的构造平稳期,中生代进入了强烈构造活动阶段。晚侏罗世在北西-南东向的挤压应力场中,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周邻山区发生大规模的逆冲推覆、北东向的逆断层、北西向正断层为主的构造作用。新生代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总体是在拉张构造环境下,以继承性断裂活动为主,以中生代燕山期断裂的复活与反向发展为特征。控盆边界断裂均转化成为呈阶梯状向盆地方向滑落的张性正断层。拉张应力控制的正断层作用导致断块陷落,形成北东-南西向展布的大同断陷盆地。盆缘主控断裂与盆内断裂一起控制形成以大同-怀仁凹陷、黄花梁陷隆和后所凹陷为主要次级单元组成的不对称箕状断陷盆地,并控制着盆地新生代沉积,形成怀仁和后所两个沉积中心,最大沉积厚度分别为1500m和3500m。3.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新生代沉积相的展布受构造运动的影响,横向上从黄土丘陵边山与盆地间呈侧向消长关系,具明显的同时异相特征。在纵向上呈有规律的阶段性变迁,自上新世以来盆地内自下而上的沉积相演化为上新世以湖泊相为主-上新世晚期的冲积扇及扇前倾斜平原相-早更新世早期的湖泊相及扇三角洲相-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的浅湖相及扇三角洲相-晚更新世及全新世时期的冲积扇相和河流相,大同断陷盆地自上新世以来经历了水退-水进-水退的湖盆发育过程。4.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受新生代构造活动的影响,其形成及演化呈现出振荡式升降过程。盆地形成前为隆起剥蚀区,受喜山运动影响,古近纪始新世-渐新世开始裂陷,中新世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雏形形成,为大同断陷盆地的初始裂陷阶段。上新世以来盆地周缘主控断裂开始发生强烈差异运动,大同断陷盆地进入裂陷发展成熟阶段,盆地内沉积主要是上新世的填平补平,第四纪的披盖式沉积。5.大同断陷盆地周边山体的隆升经历了如下3个阶段:①三叠纪时期的整体隆升阶段(250-205Ma)②侏罗纪-白垩纪陆内造山作用阶段(205-65Ma)③新生代盆地周边山体强烈隆升作用阶段(65Ma-至今)。6.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朔州断阶新生界基底地层保留了二叠系、石炭系、奥陶系、寒武系,大同-浑源一线北东地区新生界基底地层可能保留有侏罗系和下白垩系地层。在黄花梁隆起地区胡家岭地段新生界基底地层为繁峙玄武岩下伏有上白垩统地层,部分地段为太古代繁峙玄武岩,其他地段繁峙玄武岩下伏地层可能有中-古生代地层。对于盆地内断陷较深钻未钻穿新生代,其基底地层可能有中-古生代地层

姚志祥[8](2014)在《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瑞利面波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块体被认为是华北克拉通自中生代破坏后残留的稳定地块,内部矿产资源丰富,活动微弱,而周缘地区新生代受到强烈改造,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发。由于鄂尔多斯块体处于中国东西部过渡区域,受到中国东西部双重动力作用的影响,其深部动力学问题一直是地球科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地区的构造演化、地质概况、地震活动、块体运动和应力环境以及区域的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本文使用基阶瑞利面波层析成像方法进行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研究,因此在介绍使用的方法之前,对面波特征、分析方法、各向异性种类和形成进行了概述。本研究利用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地区的98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和118个宽频带固定台站,挑选出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237个远震事件的高质量面波波形数据,利用双平面波方法反演了20-143s共13个周期的一维和二维相速度及方位各向异性,又利用Saito的非线性反演方法反演了S波速度结构。根据这些结果,分析讨论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的深部结构和动力学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大部分区域岩石圈厚度在170-180km之间,呈高速特征,内部变形微弱,可能保留有克拉通性质的岩石圈根。岩石圈上部方位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呈近EW向,为残留“化石”各向异性,岩石圈下部呈近NW-SE向,可能是现今板块构造运动导致的变形形成,岩石圈的这种垂向上的变形变化约开始于80-100km深度范围。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圈垂向上的变形差异可能主要与岩石圈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有关。现今青藏高原的NE向挤压可能对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圈变形起主要作用。鄂尔多斯块体东北部存在软流圈沿岩石圈薄弱带的被动裂谷模式下的上涌,上涌中心区域位于大同盆地西侧和岱海断陷盆地东南。由于软流圈岩浆热物质沿通道快速上涌,并注入地壳底部,在热侵蚀作用下引起壳幔物质熔融,导致了该区域地壳和上地幔的大范围低速异常。软流圈上涌位置和岩浆运移的差异,可能控制了大同等附近区域火山喷发模式和新生代玄武岩的区域差异。软流圈的上涌,造成新生代大同附近岩石圈的进一步减薄。河套断陷带下地壳和岩石圈的低速异常可能与软流圈上涌热物质的侧向运移有关。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的西秦岭、东祁连附近区域地壳及岩石圈的低速异常可能主要与该区的构造运动有关,即主要是由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增生扩展作用引起的壳幔强烈剪切变形导致的地壳和岩石圈内生热和塑性流变引起,而不是软流圈热物质的大规模上涌。在六盘山断裂带附近,可能存在深部软流圈热物质的局部上涌。鄂尔多斯块体东南的山西地堑南部、豫西北区域岩石圈约厚70km,软流圈显着上升,可能是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后的反映。山西地堑中部N37--38。区域可能存在鄂尔多斯块体突出的高速岩石圈,分割了南北异常的软流圈,高速岩石圈可能正遭受到南北软流圈的热侵蚀作用。秦岭造山带中部偏东,在E108°-E109.5°之间靠近渭河盆地一侧,100-150kmm深处存在高速异常体,可能是俯冲到华北块体之下的扬子块体拆沉的岩石圈,该区域现今发生的拆沉可能主要是由扬子块体与华北块体的斜向汇聚导致。综合分析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并向东北扩展挤压,可能对现今鄂尔多斯块体运动和变形起主要作用,而鄂尔多斯块体的运动又为周缘地区的进一步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环境。

徐岳仁[9](2013)在《山西霍山山前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霍山山前断裂带是山西断陷盆地带中部重要的边界活动断裂带之一,是我国依据历史文献记载确定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1303年洪洞M=8大地震)的发震断层。围绕该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包括断裂带的几何展布特征、构造地貌、活动方式、古地震等的深入研究,不仅对系统认识山西断陷盆地带晚第四纪活动历史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还对山西省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利用野外地震地质调查、遥感综合解译和多探槽古地震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AMS14C测年、DGPS测量、GIS的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山西霍山山前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研究:(1)揭示霍山山前断裂带作为霍山山脉的主控边界断层在新生代以来的强烈活动,其南段(霍州-洪洞一带)和北段(介休-灵石一带)在新生代以来具有一致的构造活动特征;(2)5个探槽的古地震事件分析和35个AMS14C年代结果,确认断裂带南段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4次古地震事件,其中,最新一次事件对应1303年洪洞大地震,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3次事件具有约2000年的复发间隔;(3)沿断裂带连续展布的不同层次的断层三角面、跨断裂带的河流地貌定量参数揭示了霍山山前断裂带的晚第四纪以来的强烈倾向活动特征,野外调查获取的断层产状、断层面擦痕产状及构造微地貌均显示该断裂带的活动方式以倾向滑动为主;(4)结合研究区所在的黄土高原的区域气候环境特点,分析了跨断层水系沿断裂带发生水平变位的可能成因;(5)初步讨论了霍山山前断裂带的动力学模式。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结果:(1)霍山山前断裂带的几何结构特征利用高分辨率的IRS-P5和CBERS-02B卫星影像和航空照片立体像对数据,对霍山山前断裂带进行了综合遥感解译,并开展了详细的野外调查验证。该断裂带由南向北自洪洞县苏堡镇开始,经广胜寺、兴旺峪、石门峪、柏亭、兴唐寺等地,延霍州市的沙窝、观堆、李曹、三教乡、梨湾等地的山前通过,穿过仁义河后,沿霍山山脉与灵石凸起之间的断层槽谷继续往北近SN向延伸,在霍口一带逐渐转为NE向沿静升盆地东边界展布,穿过龙凤河,消失在介休市的洪山山前黄土台地一带,断裂带总长度116km,整体走向NE、NNE,倾向NW,局部产状有变化。根据断裂带的几何结构特点,将霍山山前断裂带划分为南、北2个段落,各段内又可细分为3个次级段落,分别是南段的A次级段(苏堡至广胜寺段)、B次级段(广胜寺至观堆段)、C次级段(观堆至杨家庄段)和北段的D次级段(梨湾至南车腰段)、E次级段(南车腰至霍口段)和F次级段(霍口至龙凤段),其中B、D、E次级段断层走向以NNE为主,C、F次级段走向以NE为主,A次级段受霍山主山脉高度的自北向南迅速降低和洪洞凹陷的深断陷影响,地表断层迹线并不清晰,以大量的地震形变遗迹为特征;B次级段的线性特征最为显着、也是断层构造地貌现象最为集中的段落,成为本论文探槽开挖的集中段落。(2)霍山山前断裂带的构造地貌特征①霍山山脉主山脊NNE向展布,南北两端分别止于洪洞的苏堡镇和介休龙凤镇,霍山山前断裂带发育于霍山山脉西麓,是山前松散沉积物与基岩间的分界断层,地形上该断裂带位于山前地形坡度陡变部位。②霍山山前断裂带下盘基岩山体自南向北共识别出17个一级断层三角面,和近100个次级三角面,形成时代较新的断层三角面发育在一级断层三角面中;形成时代相近的三角面形态特征也相似,其顶点高程和底边高程相近;断层三角面的形态特点显示霍山断裂带上新世以来强烈的构造抬升过程;与断层三角面相对应的断层上盘上,近断层处分布有以风成黄土为主的山前丘陵地貌,地表侵蚀活动受断层三角面流域规模限制,其水动力条件较弱,河流发育规模较小。多层次断层三角面的形态特点反映了霍山山前断裂带在新生代以来的强烈倾向活动特点。③通过跨越断裂带400余条不同规模水系的平面形态特征分析,发现南段和北段一样,在断层位置,无论是源头位于霍山主山脊的主河流还是源头在断层三角面上的次级河流均未形成系统性的的水平偏转,尽管有的河流在断层破碎带上发育横向槽谷,部分次级河流受水动力条件和山前黄土丘陵沉积的影响,表现出似左旋或似右旋的偏转,但是根据跨断层水系的偏转统计,发生右旋或左旋水平偏转的河流数量总体上不具有统计优势,不能将其作为判断断裂带发生水平走滑运动的证据。④利用30m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提取了霍山地区的48条河流纵剖面,并计算它们的定量地貌参数,包括Hack剖面、河长坡降指标SL、均一化河长坡降指标SL/K和面积高程积分值HI及积分曲线。结果显示29条横跨霍山山前断裂的河流的纵剖面在断层两侧的形态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表现出明显的受断层活动控制的特征,其它没有被霍山山前断裂断错的河流,除极少部分在上游河段存在局部陡变外,纵剖面形态表现为近似下凹的指数曲线形态,显示其处于近均衡状态;48条河流的HI值及积分曲线显示了霍山地区新生代以来处于强抬升弱侵蚀状态,即所有河流均处于幼年期或壮年期。⑤48条河流的Hack剖面呈现一致的上凸形态,但上凸形态存在明显差异:未跨越霍山山前断裂的河流Hack剖面形态呈现光滑的近圆弧状;而跨越霍山山前断层的大部分河流的Hack剖面表现为一段较平缓下降后的突然陡降。一致的上凸表明了霍山地区处于构造抬升状态,且抬升速率较快;而Hack剖面的形态差异,反映了研究区内不同区域间构造活动的显着差异,跨断层河流Hack剖面上出现形态陡降特征印证了霍山山前活动断裂带作为这一区域的主干断裂在新生代以来的强烈构造活动,圆弧状的Hack剖面反映其它河流基本没有受到断裂活动的干扰。(3)霍山山前断裂带的古地震事件及1303年洪洞地震的地表破裂带霍山断裂带南段5个探槽(Tc01-Tc05)揭露的古地震事件分析表明:①研究区的地层以基岩山地和更新世以来的黄土堆积及坡麓堆积为主。区域地层对比发现,临汾盆地与太原盆地的边缘地带以黄土堆积及坡麓堆积为主,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以来发育有古土壤层,特别是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适宜期。古土壤层无论在黄土台地还是盆地沉积中都存在,具有区域性沉积特点,全新世古土壤层是探槽揭露地层中的标志地层之一。②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至少发生4次地震事件,事件以倾向滑动为主。其中晚更新世晚期事件发生在距今1252026380a之间,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三次事件,分别发生在距今26503465a、53705808a和709a(1303年洪洞8级历史地震)。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三次强震重复间隔时间约2000a。③根据构造楔规模和倾向滑动量的对比分析,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三次古地震事件具有相近的破裂强度。④霍山山前活动断裂带以倾向滑动为主,1303年洪洞8级地震的地震形变遗迹集中发生在断裂带的南段,以砂土液化、地震滑坡、崩塌及张裂缝为主,根据野外确认的大量断层剖面及其活动时代,估计历史地震的地表破裂带的长度116m,其规模与根据历史文献得到的等震线的X度的长轴接近一致,断裂带南段的5个探槽剖面也均揭示了这次地震。沿断裂带分布的地震陡坎是断层多次活动形成的累积位移量,集中在610m,依据探槽剖面标志古土壤层位错量,平均单次事件的垂直位错量为2.0m,1303年洪洞地震的离逝时间距2012年已709年,形成的地表形变遗迹被人类活动和侵蚀过程破坏殆尽,野外难以与更早之前的古地震事件形成的变形区分,因此,探槽地震事件分析成为本论文恢复断裂带强震活动历史的主要手段。(4)霍山山前断裂带的活动方式、滑动速率及动力学特征①霍山山前断裂带全新世以来的活动方式以倾滑为主,兼有一定量的水平滑动分量。24组最新断层擦痕的侧伏角,集中在75°-85°之间,由此计算出倾滑分量是水平分量的3-10倍,与前人认为的以右旋走滑为主的不同,过去的研究是通过分析有限的跨断层水系(冲沟)的水平右偏转,得出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的认识的。实际上,跨越断裂带400余条不同规模水系的统计分析显示,发生右旋或左旋水平偏转的河流实际上不具有统计优势。②根据探槽揭示的标志古土壤层的垂直位错量,以及该古土壤层的年代数据,计算断裂带南段全新世中晚期的垂直滑动速率为0.761.49mm/a。③霍山山前断裂带的活动特征与区域活动构造图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鄂尔多斯周缘断裂系的形成和发展与下地壳以下软流圈物质的上涌关系密切,软流圈上涌是各断陷盆地发展及边界断裂的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被多种地球物理资料所证实。地震学和地球物理资料也证实临汾盆地及周边确实存在着上地幔物质上涌的现象,是造成霍山山前断裂带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

郭秋娜[10](2012)在《汾渭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提出汾渭地震带由一系列新生代晚期以来形成的断陷盆地组成,是我国盆岭构造的典型发育区和主要地震活动带。历史上,汾渭地震带内地震频繁,发生过8次7级以上的地震,其中8级以上地震2次。研究汾渭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特征,对于探讨地震的成因和规律,进行地震预测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地震目录是地震活动性研究的基础资料,其完整性是地震活动性研究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本文整理了汾渭地震带M≥4.7(434)级地震目录。通过b值曲线法、地震年平均率法和比例系数法对其完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6.0级地震自1305年起基本完整;M≥4.7(434)级地震自1473年起基本完整。结合台站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稳定b值法和拟合优度法对比分析了汾渭地震带1970年以来ML≥1.0级地震目录完整性。结果表明:台站建设阶段(19701977年),ML2.4ML2.5级开始基本完整;台站调整及遥测台站建设阶段(19781997年),ML2.2级基本完整;台站数字化阶段(1998至今)ML2.0ML2.1基本完整。最小完整震级随台站建设逐渐降低,反映了地震监测能力的逐步提高。矩释放加速度法(AMR)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和中期地震预报中具有很大潜力,被很多学者所认可。本文打破以往多采用Matlab函数拟合的思想,采用穷举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降低了拟合时间破裂函数的误差。同时,采用空间累积应变释放分布与矩释放加速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强地震前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弥补了以往AMR分析中由于受地震个数限制而在震前震中附近产生空白现象的缺陷。在完整地震目录的基础上,对汾渭地震带内1970年以来8例5.0级以上地震震前b值、矩释放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级以上地震震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b值降低现象,震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矩释放加强状况出现。对汾渭地震带内历史破坏性地震以及近代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表明:汾渭地震带内6级以上地震具有南北向迁移的特征,下一次6级左右地震可能将发生在汾渭地震带的南部临汾盆地或者渭河盆地内。1970年以来应变积累和释放大致以810年左右为周期,在未来几年里可能发生大的应变释放。延庆―大同盆地区内阳高与怀安之间,以及运城盆地西南部和渭河盆地东北部,有显着能量空区,上述区域应引起重视。

二、未来10a忻定断陷盆地地震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10a忻定断陷盆地地震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1.2.1 河流阶地在构造隆升中的研究现状
        1.2.2 太行山隆升的研究现状
        1.2.3 晋获断裂中南段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太行山第四纪隆升研究
        1.3.2 断裂活动特征
    1.4 主要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2.1.2 气候水文概况
        2.1.3 区域地貌特征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2.2.2 区域地层特征
        2.2.3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
第三章 宏观地貌与构造
    3.1 地形地貌参数
    3.2 河流面积-高程积分
    3.3 区域条带状剖面
    3.4 小结
第四章 太行山南河流阶地序列及发育特征
    4.1 太行山南段河流阶地发育特征
        4.1.1 漳河阶地发育特征
        4.1.2 丹河阶地
        4.1.3 沁河阶地
        4.1.4 露水河阶地
        4.1.5 淇河和淅水河阶地
        4.1.6 其他河流阶地
    4.2 河流阶地年龄
    4.3 河流阶地形成原因
    4.4 阶地与南太行山隆升探讨
        4.4.1 太行山南河流下切速率
        4.4.2 南太行山隆升幅度分析
        4.4.3 隆升原因的探讨
    4.5 小结
第五章 晋获断裂中、南段活动特征
    5.1 遥感数据的来源、处理及解译
    5.2 长治断裂活动特征
        5.2.1 遥感解译特征
        5.2.2 地貌地质特征
        5.2.3 活动性特征
    5.3 晋城断裂
        5.3.1 遥感影像特征
        5.3.2 地貌地质特征
        5.3.3 活动性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1.1.2 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1.2 研究现状
        1.2.1 河流阶地成因机制
        1.2.2 夷平面成因机制
    1.3 研究区地貌面研究现状
        1.3.1 独山子背斜区河流阶地研究现状
        1.3.2 山西高原区夷平面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1.5.1 技术路线
        1.5.2 工作量
第二章 独山子背斜区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活动历史
    2.1 独山子背斜区域地质背景
    2.2 数据与方法
        2.2.1 LiDAR DEM和地震反射剖面
        2.2.2 建立奎屯河阶地纵剖面
        2.2.3 限定独山子背斜的活动性
    2.3 奎屯河阶地形成过程
        2.3.1 阶地地貌
        2.3.2 阶地纵剖面
        2.3.3 阶地年龄
        2.3.4 小结
    2.4 独山子背斜全新世活动历史
        2.4.1 断错变形
        2.4.2 褶皱变形
        2.4.3 古地震
        2.4.4 小结
第三章 山西高原区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活动历史
    3.1 山西地堑系区域地质背景
        3.1.1 华北克拉通的演化历史
        3.1.2 华北地区的深部结构
        3.1.3 山西地堑系的活动构造
    3.2 山西高原区夷平面形成过程及成因
        3.2.1 数据与方法
        3.2.2 低起伏高海拔地貌面的形成模式
        3.2.3 山西高原的夷平面
        3.2.4 北台面的成因机制
        3.2.5 小结
    3.3 热年代学限定山西地堑系及邻区的构造活动历史
        3.3.1样品采集与实验
        3.3.2 热年代结果
        3.3.3 热历史模拟
        3.3.4 新生代构造历史
        3.3.5 小结
    3.4 宇宙成因核素埋藏测年限定山西地堑系的形成时间
        3.4.1 样品采集
        3.4.2 实验分析
        3.4.3 年代计算及结果
        3.4.4 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奎屯河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4.1.1 奎屯河上游区域性河流阶地成因
        4.1.2 奎屯河上游次级河流阶地成因
        4.1.3 奎屯河中游局部河流阶地成因
    4.2 山西高原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4.3 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4.4 多尺度构造变形速率
        4.4.1 独山子背斜多尺度缩短速率
        4.4.2 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多尺度断错速率
    4.5 华北地区新生代动力学过程
        4.5.1 华北地区新生代早期断陷盆地的形成机制
        4.5.2 山西地堑系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主要得到以下认识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博士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3)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银川盆地
        1.2.2 河套盆地
        1.2.3 乌海盆地
    1.3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乌海盆地内黄河隐伏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及滑动速率研究
    2.1 区域构造简介
    2.2 研究方法
        2.2.1 深地震反射剖面
        2.2.2 浅层地震勘探(SSE)
        2.2.3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2.2.4 第四纪测年
    2.3 乌兰乡钻孔联合剖面
        2.3.1 剖面布设简介
        2.3.2 运用层序地层学划分和对比地层
        2.3.3 断层几何形态和活动参数
    2.4 通达大街钻孔联合剖面
        2.4.1 剖面布设
        2.4.2 层序地层学法对比钻孔地层
        2.4.3 断层WYF活动证据和最新活动参数
    2.5 讨论
        2.5.1 结果可信度分析
        2.5.2 黄河隐伏断裂的古地震序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桌子山西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及滑动速率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无人机摄影测量
        3.1.2 钻孔资料收集
        3.1.3 海拔高程的校正
        3.1.4 垂直滑动速率的计算
        3.1.5 第四纪测年
    3.2 桌子山西缘断裂的地质地貌特征
        3.2.1 千里山段地质地貌特征
        3.2.2 凤凰岭段地质地貌特征
        3.2.3 岗德尔山段地质地貌特征
        3.2.4 二道坎段地质地貌特征
    3.3 讨论
        3.3.1 桌子山西缘断裂不同区段垂直滑动速率对比
        3.3.2 桌子山西缘断裂运动学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狼山-色尔腾山山前地貌特征与断层滑动速率研究
    4.1 区域构造背景
    4.2 狼山-色尔腾山山前地貌面发育特征及其形成年龄
    4.3 狼山山前地貌特征及其垂直滑动速率计算
        4.3.1 三贵补隆点(Site1)地貌特征
        4.3.2 狼山山前断裂垂直滑动速率估算
        4.3.3 狼山山前断裂与色尔腾山山前西段转折处构造演化特征
    4.4 色尔腾山山前地貌特征及西段与东段转折处构造演化特征
        4.4.1 团结嘎查点(Site2)地貌特征
        4.4.2 乌不浪口地质地貌特征
        4.4.3 神华北地质地貌特征
        4.4.4 德岭山地质地貌特征
        4.4.5 色尔腾山山前断裂西段与东段转折处构造演化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构造活动特征
    5.1 研究区内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5.1.1 河套盆地及其周缘断裂
        5.1.2 乌海盆地及其周缘断裂
        5.1.3 银川盆地及其周缘断层
        5.1.4 吉兰泰盆地及其周缘断裂
        5.1.5 其它断裂
    5.2 鄂尔多斯西北缘主要断层滑动速率对比
    5.3 鄂尔多斯西北缘构造变形特征
    5.4 研究区内块体的相对运动
        5.4.1 鄂尔多斯块体相对阿拉善块体的运动
        5.4.2 贺兰山块体与鄂尔多斯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5.4.3 巴彦浩特块体相对于阿拉善块体北部运动
        5.4.4 巴彦乌拉山块体与贺兰山块体相对运动
        5.4.5 贺兰山块体相对阿拉善块体北部的运动
        5.4.6 研究区各块体相对阿拉善块体北部的运动
    5.5 鄂尔多斯西北缘GPS速度场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6.1 研究的主要认识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
    6.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参加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4)鄂尔多斯块体东缘横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区域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1.2.2 相关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研究现状
        1.2.2.1 面波频散层析成像方法
        1.2.2.2 瑞雷面波H/V测量方法
        1.2.2.3 贝叶斯-蒙特卡洛反演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论文的创新点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地震观测数据分析
    2.1 三分量台站仪器响应文件检查
    2.2 三分量台站位置检查
    2.3 三分量台站水平分量校正
        2.3.1 地震事件测量台站水平分量偏差角度
        2.3.2 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测量台站水平分量偏差角度
        2.3.3 分析和讨论
    2.4 阵列台站互相关
    2.5 面波噪声源分析
        2.5.1 聚束分析的原理
        2.5.2 面波噪声源的方位角分析
    2.6 体波噪声源分析
    2.7 噪声源分析小结
第三章 方法技术与数据处理
    3.1 面波相、群速度层析成像
        3.1.1 基本原理
        3.1.1.1 传统面波层析成像
        3.1.1.2 程函方程层析成像
        3.1.2 背景噪声面波层析成像
        3.1.3 地震面波层析成像
        3.1.4 纯路径频散
        3.1.5 面波相速度方位角各向异性
    3.2 瑞雷面波H/V测量
        3.2.1 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的H/V测量
        3.2.2 地震事件的H/V测量
        3.2.3 对比分析
    3.3 贝叶斯-蒙特卡洛反演方法
        3.3.1 基本原理
        3.3.2 模型参数化和先验概率
        3.3.2.1 模型参数化
        3.3.2.2 先验概率
        3.3.3 似然函数和后验概率
        3.3.3.1 观测数据
        3.3.3.2 似然函数
        3.3.3.3 后验概率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地质意义
    4.1 地质构造背景
        4.1.1 区域地质
        4.1.2 区域构造
        4.1.3 区域地层
    4.2 瑞雷面波H/V结果
    4.3 瑞雷面波相速度方位角各向异性结果
    4.4 三维横波速度结构
        4.4.1 沉积层横波速度结构
        4.4.2 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5)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资料来源与局限性 2高震级地震震例剖析
2.1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
    2.1.1汶川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2.1.2芦山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2.1.3地震破裂填空行为与地震活动性
    2.1.4地壳介质特性
    2.1.5应力-应变环境
2.2玉树地震
    2.2.1发震构造模型
    2.2.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行为
    2.2.3地壳介质特性
    2.2.4应力-应变环境
2.3尼泊尔廓尔喀地震
    2.3.1发震构造模型
    2.3.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习性
    2.3.3地壳介质特性
    2.3.4应力-应变环境 3地震地质学标志与可靠性分析
3.1Ⅰ、Ⅱ级活动块体边界带
3.2地震破裂空段
3.3活动断层闭锁段
3.4地壳地震波高速或偏高速区段
3.5活动断层现今中小地震活动稀少段 4华北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区划分
4.1六盘山南-渭河盆地西段危险区(D1)
4.2色尔腾山危险区(D2-1)和大青山危险区(D2-2)
4.3晋冀蒙交界危险区(D3)
4.4晋南危险区(D4)
4.5静海-武邑危险区(D5-1)和邢台-新乡危险区(D5-2)
4.6昌邑-安丘危险区(D6-1)和宿迁-泗洪危险区(D6-2) 5青藏高原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性区划分
5.1帕米尔东缘-西昆仑危险区(A1)
5.2 且末危险区(A2-1)和阿克塞—肃北—石堡城危险区(A2-2)
5.3 祁连山中段危险区(A3)
5.4 西秦岭北缘中西段危险区(A4)
5.5 玛沁-玛曲危险区(A5)
5.6 龙日坝危险区(A6)
5.7 石棉-东川危险区(A7)
5.8 宁蒗-木里-冕宁危险区(A8)
5.9 川滇藏交界危险区(A9)
5.1 0 嘉黎危险区(A10-1)和察隅危险区(A10-2)
5.1 1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危险区(A11)
5.1 2 普兰东-吉隆西危险区(A12-1)和亚东-错那危险区(A12-2) 6讨论与结论

(6)地裂缝发育程度与地震活动强度相关性研究 ——以汾渭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裂缝研究现状
        1.2.2 地裂缝与地震相关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汾渭盆地构造背景
    2.1 区域力学背景
    2.2 大同盆地构造背景
        2.2.1 构造分区
        2.2.2 主要活动断裂
    2.3 太原盆地构造背景
        2.3.1 构造分区
        2.3.2 主要活动断裂
    2.4 临汾盆地构造背景
        2.4.1 构造分区
        2.4.2 主要活动断裂
    2.5 运城盆地构造背景
        2.5.1 构造分区
        2.5.2 主要活动断裂
    2.6 渭河盆地构造背景
        2.6.1 构造分区
        2.6.2 主要活动断裂
第三章 汾渭盆地地裂缝发育状况
    3.1 区域地裂缝发育概况
    3.2 大同盆地地裂缝
        3.2.1 空间分布特征
        3.2.2 时间特征
        3.2.3 地裂缝与断裂关系
    3.3 太原盆地地裂缝
        3.3.1 空间分布特征
        3.3.2 时间特征
        3.3.3 地裂缝与断裂关系
    3.4 临汾盆地地裂缝
        3.4.1 空间分布特征
        3.4.2 时间特征
        3.4.3 地裂缝与断裂关系
    3.5 运城盆地地裂缝
        3.5.1 空间分布特征
        3.5.2 时间特征
        3.5.3 地裂缝与断裂关系
    3.6 渭河盆地地裂缝
        3.6.1 空间分布特征
        3.6.2 时间特征
        3.6.3 地裂缝与断裂关系
第四章 汾渭盆地地震活动性
    4.1 引言
    4.2 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
    4.3 历史强震活动
    4.4 现今地震活动
        4.4.1 大同盆地地震活动
        4.4.2 太原盆地地震活动
        4.4.3 临汾盆地地震活动
        4.4.4 运城盆地地震活动
        4.4.5 渭河盆地地震活动
第五章 地裂缝与地震相关性分析
    5.1 引言
    5.2 大同盆地地裂缝与地震相关性
    5.3 太原盆地地裂缝与地震相关性
    5.4 临汾盆地地裂缝与地震相关性
    5.5 运城盆地地裂缝与地震相关性
    5.6 渭河盆地地裂缝与地震相关性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形成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沉积盆地研究现状
        1.1.2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形地貌特征
    2.3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周邻山区前新生界地层分布及沉积特征
        2.3.1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周邻前古生界地层分布及岩性特征
        2.3.2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周邻古生界分布及沉积特征
        2.3.3 中生界地层的分布和沉积特征
    2.4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及周邻前新生代构造演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及古地理演化
    3.1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新生代地层发育特征
        3.1.1 古近系繁峙组
        3.1.2 新近系上新统
        3.1.3 第四系
    3.2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新生代沉积相类型
        3.2.1 沉积相划分标志
        3.2.2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沉积相主要类型
    3.3 大同新生代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
    3.4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沉积相空间组合特征及古地理演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结构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4.1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基底物理场特征
        4.1.1 盆地磁场特征
        4.1.2 盆地重力场特征
    4.2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基底构造分区
        4.2.1 怀仁凹陷
        4.2.2 黄花梁陷隆
        4.2.3. 后所凹陷
        4.2.4 浑源断阶
        4.2.5 朔州断阶
        4.2.6 阳高-天镇凹陷
    4.3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断裂构造
        4.3.1 控盆周缘断裂特征
        4.3.2 盆地内部断裂
    4.4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形成及其演化
        4.4.1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雏形形成
        4.4.2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成熟发展阶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周邻山体隆升过程及基底地层分布
    5.1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周邻山体隆升特征
        5.1.1 古-中生界地层沉积特征及分布分析
        5.1.2 构造特征分析
        5.1.3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成果及年代学证据
        5.1.4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周边山体的隆升时限、阶段和过程
    5.2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基地地层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瑞利面波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域构造背景及研究现状
    §2.1 鄂尔多斯及周缘区域演化与地质构造背景
        §2.1.1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主要构造演化概况
        §2.1.2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2.1.3 鄂尔多斯地块及周缘的主要断裂及地震活动性
        §2.1.4 鄂尔多斯块体构造应力环境演变与块体运动
    §2.2 鄂尔多斯及周缘区域深部地球物理特征及研究概况
第三章 面波与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3.1 面波的特性
    §3.2 地震面波分析方法
    §3.3 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3.3.1 各向异性
        §3.3.2 各向异性的来源
第四章 研究方法、数据处理及反演
    §4.1 平面波假设与双平面波方法的发展
    §4.2 双平面波反演方法介绍
        §4.2.1 双平面波的形式表达
        §4.2.2 灵敏度核
        §4.2.3 方位各向异性
        §4.2.4 相速度和波场参数反演
    §4.3 观测资料与数据处理
        §4.3.1 研究区域台站
        §4.3.2 地震事件数据和数据处理
    §4.4 瑞利面波相速度反演过程与相关参数选择
    §4.5 S波速度反演
        §4.5.1 S波速度反演方法
        §4.5.2 S波速度反演参数和步骤
        §4.5.3 用接收函数方法确定研究区域莫霍面深度和波速比
第五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瑞利面波相速度
    §5.1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地区一维平均相速度
    §5.2 瑞利面波二维相速度特征
        §5.2.1 20-33s短周期
        §5.2.2 40-80s中长周期
        §5.2.3 100-143s长周期
第六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方位各向异性
    §6.1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地区一维平均方位各向异性
        §6.1.1 一维方位各向异性结果分析
        §6.1.2 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6.1.3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平均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6.2 瑞利面波相速度二维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6.3 方位各向异性快波方向比较
    §6.4 方位各向异性形成与动力学解释
        §6.4.1 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各向异性解释
        §6.4.2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方位各向异性解释
第七章 S波速度结构与讨论分析
    §7.1 S波速度反演结果
    §7.2 鄂尔多斯块体东北部S波速度结构特征和讨论
    §7.3 鄂尔多斯块体西南邻区S波速度结构特征和讨论
    §7.4 南缘、东南缘及邻区S波速度结构特征和讨论
    §7.5 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圈结构特征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果
    §8.2 主要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致谢

(9)山西霍山山前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位置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山前断层三角面形态的研究
    1.3.2 跨断层水系形态特征研究
    1.3.3 断裂带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研究
    1.3.4 探槽古地震的研究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演化历史
    2.1.2 山西断陷盆地带特征
    2.1.3 周边主要活动断裂带
2.2 区域第四纪地层
    2.2.1 区域地层分布
    2.2.2 第四纪地层
    2.2.3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地层
2.3 霍山山前断裂带的研究进展
    2.3.1 历史地震资料整理
    2.3.2 研究历史回顾
    2.3.3 取得的主要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断裂带的构造地貌特征
3.1 区域地形剖面
3.2 断层三角面形态特征
3.3 断裂带沿线水系平面展布特征
    3.3.1 跨断裂带水系平面展布
    3.3.2 跨断层水系的平面展布模式
    3.3.3 有关跨断层水系水平位错的核实
3.4 跨断裂带水系纵剖面特征
    3.4.1 地貌定量参数原理
    3.4.2 河流纵剖面特征
    3.4.3 地貌参数反映的构造活动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断裂带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
4.1 断裂带的几何展布特征
4.2 断层活动性野外调查
    4.2.1 断裂带南段 A 次级段(苏堡-广胜寺段)
    4.2.2 断裂带南段 B 次级段(广胜寺-观堆段)
    4.2.3 断裂带南段 C 次级段(观堆-杨家庄段)
    4.2.4 断裂带北段 D 次级段(梨湾-南车腰段)
    4.2.5 断裂带北段 E 次级段(南车腰-霍口段)
    4.2.6 断裂带北段 F 次级段(霍口-龙凤段)
4.3 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
    4.3.1 擦痕产状反映的运动学特征
    4.3.2 断层剖面形态反映的运动学特征
    4.3.3 构造微地貌形态反映的运动学特征
    4.3.4 断层三角面形态反映的运动学特征
    4.3.5 跨断层水系形态反映的运动学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探槽古地震事件分析
5.1 古地震研究内容
    5.1.1 探槽古地震研究内容
    5.1.2 探槽野外工作方法
5.2 探槽揭示的古地震事件
    5.2.1 探槽位置布设
    5.2.2 探槽 Tc01
    5.2.3 探槽 Tc02
    5.2.4 探槽 Tc03
    5.2.5 探槽 Tc04
    5.2.6 探槽 Tc05
5.3 地震复发周期及倾向滑动速率估算
    5.3.1 断裂带的强震复发周期
    5.3.2 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进展
    5.3.3 断裂带的倾向滑动速率估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相关问题讨论
6.1 1303 年洪洞 8.0 级历史地震地表变形讨论
    6.1.1 确定形变遗迹的方法
    6.1.2 已发现的地震形变遗迹
    6.1.3 历史强震的地表破裂带规模估计
6.2 断裂带的动力学模式讨论
    6.2.1 鄂尔多斯周缘的动力学模型
    6.2.2 霍山山前断裂带的动力学模式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认识和结论
7.2 主要进展
7.3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野外典型照片 附录 2:跨断裂带水系偏移量统计表

(10)汾渭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地震活动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2.1 大地构造特征
    2.2 汾渭地震带的形成与演化
    2.3 内部构造单元
        2.3.1 主要断块
        2.3.2 主要断裂体系
    2.4 历史地震活动
第三章 地震目录
    3.1 破坏性地震目录
        3.1.1 地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1.2 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
    3.2 1970 年以来地震目录
        3.2.1 地震资料的选取
        3.2.2 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典型震例震前地震活动性分析
    4.1 震例目录
    4.2 分析方法
        4.2.1 b 值
        4.2.2 累积应变释放
        4.2.3 AMR 分析
    4.3 震例分析
        4.3.1 1979 年 6 月 19 日山西介休 M5.5 级地震
        4.3.2 1981 年 8 月 13 日内蒙古丰镇东 M5.8 级地震
        4.3.3 1989 年 10 月 18 日大同阳高 M5.7 级地震
        4.3.4 1991 年 1 月 29 日山西忻州 M5.5 级地震
        4.3.5 1998 年 1 月 10 日河北张北 M6.2 级地震
        4.3.6 2002 年 9 月 3 日山西寿阳 M5.0 级地震
        4.3.7 2003 年 11 月 25 日山西洪洞 M5.2 级地震
        4.3.8 2010 年 1 月 24 日山西河津 M5.2 级地震
    4.4 小结
第五章 汾渭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分析
    5.1 历史地震分析
        5.1.1 历史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1.2 构造分区
        5.1.3 历史地震累积应变释放分析
    5.2 1970 年以来地震分析
        5.2.1 应变释放分析
        5.2.2 b 值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基本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未来10a忻定断陷盆地地震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D]. 张哲.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D]. 苏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3]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研究[D]. 梁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02)
  • [4]鄂尔多斯块体东缘横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D]. 胥鸿睿.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5]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J].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 地震地质, 2017
  • [6]地裂缝发育程度与地震活动强度相关性研究 ——以汾渭盆地为例[D]. 孙振锋. 长安大学, 2015(02)
  • [7]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形成与演化[D]. 许云龙.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8]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瑞利面波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研究[D]. 姚志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02)
  • [9]山西霍山山前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D]. 徐岳仁.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3(05)
  • [10]汾渭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研究[D]. 郭秋娜.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2(09)

标签:;  ;  ;  ;  ;  

新丁断裂盆地未来10年地震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