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园林生态经济,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发展园林生态经济,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一、发展庭院生态经济 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闫西安[1](2021)在《后脱贫时代过疏化乡村社会联结问题研究 ——以J省T县六村为例》文中认为

陈冠宇[2](2021)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机制研究 ——以开弦弓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鉴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工业的变化,我国农村地区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革,由此带来了乡村空间的加速重构。而要理解中国乡村发展先行地区乡村空间重构的规律与经验,探究其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本研究认为乡村空间的巨大变化与同时期的社会变革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本文选用社会学方法——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简称ANT),对近代以来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历程与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尝试探索我国发展先行地区乡村空间重构与社会变革之间的作用机制。论文将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村定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国内外有关理论与实践,对其进行述评,构建起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研究框架,构建起基于ANT的乡村空间重构研究方法。其次,以开弦弓村为例,运用该研究框架,对其背景概况、空间重构历程进行梳理,分析该研究对象各阶段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开弦弓村空间重构各阶段的行动者网络,以乡村空间重构实践为必经之点,从问题界定、利益赋予征召和动员四方面构建了行动者网络的转译过程,阐释了开弦弓村空间重构过程中各行动者的权责分配、相互关系和运行路径,总结空间重构机制。最后,基于ANT视角对苏州吴江的乡村空间营建提出策略。论文结论如下:1)行动者网络理论这一社会学用来解释多要素共同作用促成事物发展的理论模型,用来研究乡村空间重构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关系,为良好的桥梁和纽带。2)苏州吴江乡村空间的重构与同期社会的变革具有异质同步的特征,其乡村空间重构过程分为传统农业时期、集体工业时期、个体工业时期、新时期乡村建设时期四个阶段。3)从影响乡村空间重构的核心行动者的内外生属性角度出发,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机制经历了“‘外生——内生——内生——外生’主导”的转变。4)村民在空间重构各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空间营建应充分调动村民这一行动者的积极性。本研究在一般性乡村空间重构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乡村发展先行地区政府、企业探索了在地的情境性经验,目标价值是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多学科交叉下平稳有序乡村空间重构模式与精细化管理路径探讨则是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议题。

曹楠楠[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孟桂敏[4](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歙县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溪头镇蓝田村为例》文中指出“十三五”规划以来,乡村振兴是城乡发展战略上重大的转变,为我国新时代美丽乡村发展指明了思路。歙县作为皖南地区的典型地域,也是安徽省内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下,乡村振兴背景下歙县美丽乡村规划是解决歙县乡村现状问题、引导美丽乡村特色建设、保护当地乡村传统文化、构建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发展山区村庄产业经济,从而实现歙县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并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本论文在研究歙县美丽乡村规划时主要为以下内容:(1)结合文献研究,对研究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歙县美丽乡村规划的内涵由原来单一的环境整治规划,逐步转变为覆盖了产业、生态、环境、文化以及治理多方面全面规划。(2)结合实地调研,分析歙县乡村现状,并结合4种不同模式的已建的美丽乡村进行分析。(3)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生态坏境、人居环境、产业经济、民俗文化和多元共治5个方面构建歙县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用以歙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评价,得出S1(生态环境)>S3(产业经济)>S2(人居环境)>S4(民俗文化)>S5(多元共治)的结论。通过评价体系构建,指出当前歙县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一是资金、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二是文化民俗缺乏保护和发扬,三是乡村空间肌理受损和功能滞后,四是建设执行存在偏差。同时总结了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难点。(4)基于此,提出歙县美丽乡村规划的思路、目标和原则,明确规划内容后,提出城乡一体化下的特色协同共生;保护自然生态,优化人居环境;以农为本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发扬特色文化及民风民俗,文化乡村化;分层次引导,实现乡村多元共治这5方面规划策略。(5)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对歙县发展美丽乡村提供的新的思路,以歙县蓝田村为例,分析内在动力,进行村庄联动整体布局、共同打造。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以及民俗文化这5个方面对蓝田村美丽乡村规划进行实践探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从而使乡村真正实现振兴。

赵峰[5](2020)在《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研究》文中认为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在如火如荼的展开,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的研究,对于建设鲁南地区美丽乡村、促进乡风文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进行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综合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概述主要从鲁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两部分介绍了鲁南地区概况。对于乡村庭院生态文化的概念,则从对庭院、乡村庭院、生态文化、庭院生态文化、乡村庭院生态文化等概念的总结概括中进行了详细阐述和界定。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的历史发展,系统梳理了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从史前文化的萌芽时期、春秋战国的形成时期、秦汉到隋唐的发展时期、宋元明清的繁荣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衰败时期、新中国和改革开放后的复兴时期,最后到“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庭院”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等历史阶段,捋清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根据不同标准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根据地势、地理位置划分的乡村庭院生态文化,包括山区庭院、平原庭院、水边庭院;根据与城市距离的远近划分的乡村庭院生态文化,包括城中村改造的乡村庭院、城郊型乡村庭院和偏远型乡村庭院;根据庭院经济的类型划分的乡村庭院生态文化,包括种植型庭院、养殖型庭院、种养混合型庭院、加工服务型庭院等;最后,根据庭院的不同功能类型划分的乡村庭院生态文化,包括自然风景型庭院、历史人文型庭院和产业经济型庭院等。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则从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物质表层、行为浅层、体制中层和观念深层,进行深刻分析。最后,从政府、社会和村民三个方面对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发展进行思考及前瞻,为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及建议。

马军虎[6](2020)在《农与菜:D村高原夏菜种植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对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继承与发展。如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成为急需破解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地处河西走廊的一个多民族村落的经济实践——特色农产品高原夏菜种植的多维考察,以期对当下经济欠发达村庄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D村位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一个汉、藏、土、回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村庄。传统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牧业为副。藏族主要从事牧业,汉族、回族、土族从事农业生产。改革开放后,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民获得了从事农业生产的自主性,生产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村庄经济结构逐步调整。禁牧休牧后,牧业逐渐退出村庄经济生活,种植业一枝独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市场对高质量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基于此,D村村民在种植小麦等农作物收入过低的现实境遇下,逐步顺应市场需求,在立足于本村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自1996年起开始试种特色农产品——高原夏菜,2007年扩展至全部3200亩耕地。由于获益高于小麦种植,故高原夏菜的种植经历了从零星试种到全面开花的过程,期间坎坷有之,喜悦更是无尽。随着耕地面积的逐步减少、市场化因素下生产要素的增高、高素质劳动力的外流,以及蔬菜种植风险的加大与农民应对能力弱等原因,高原夏菜种植遇到了发展瓶颈,面临增产潜力薄弱、自然灾害与市场波动双重风险等难题。因此,必须借助政府的扶持和专业合作社的介入,推动农民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破解发展难题:以市场为导向,确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提升高原夏菜种植的技术支撑与培训;健全高原夏菜生产的灾险防御保障机制等。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在新时代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必须以农民增收、村庄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是促进农民增收和村庄繁荣之本。

王钰[7](2020)在《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循环农业的生产实践与理论研究是中国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陕西省中部地区正全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生产实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但理论基础研究薄弱,对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资金流动特征、生态环境效益等掌握有限,缺乏与生产实践相同步的认知和综合评价。本文选取了陕西省中部地区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猪-沼-粮”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Ⅰ)、“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Ⅱ)、以丰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Ⅰ)、以宜君多层复合种养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Ⅱ)和以恒盛养殖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龙头企业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模式的跟踪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物质流分析、能流分析、资金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能值分析方法对该区域不同生产规模、不同经营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能量产投比、经济产投比、减排效益值、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特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将系统产生的部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物质和氮在模式内部的再循环、再利用,但是模式中物质和氮的主要来源仍是市场,主要包括水、饲料和化肥。在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中沼肥完全替代了化肥,有利于农业的无害化生产,但两种模式中的种植子系统均出现了氮亏损的情况。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是农村庭院模式Ⅱ的2.6倍、农业园区模式Ⅱ的25.6倍,但氮转化效率仅为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1.5%和农村庭院模式Ⅱ的65.0%。农业园区模式Ⅰ中种植子系统的氮肥投入量过大,使氮盈余量较大,全模式氮转化效率最低。(2)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以有机能投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龙头企业模式有机能/无机能达到188.9,是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3倍,能流循环指数0.99,能流密度3.47 MJ/(m2·a),显示出较强的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和稳定性。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通过饲料自给和肥料自给,表现出较高的系统内依存度,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6.0倍和4.1倍。农业园区模式Ⅰ各子系统均表现出良好的能量转化效率,全模式能量产投比最高,为0.99,分别是农村庭院模式Ⅰ、农村庭院模式Ⅱ、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能量产投比的1.4倍、2.1倍、2.4倍和2.3倍。(3)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资金流动量大幅提升,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和投资风险程度随之增长。龙头企业模式的总收入水平较高,模拟30年的累计净现值为4720万元,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3.5倍。龙头企业模式通过大型沼气工程产出的沼气和电力,年节支44.5万元。购买饲料投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现金流出项目,在龙头企业模式中模拟30年的饲料总投入占总现金流出量的90%。农业园区模式Ⅱ充分利用了种植子系统产出的废弃物作为畜禽饲料,减少了饲料成本,使模式表现出较好的成本利润率、经济产投比、年均收益率和资本金利润率。(4)同评价单元下,龙头企业模式中的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气产出量约是农村庭院模式中户用沼气工程的2倍。大型沼气工程每处理1000 t猪粪便产出的沼气、电力和沼肥,可替代煤炭66 t、热力发电15.7万k Wh、化肥22 t,减缓能源耗竭4.60E+6MJ、温室效应4.22E+5 kg CO2-eq/FU、环境酸化2281 kg SO2-eq/FU、富营养化151 kg NO3--eq/FU、光化学氧化88 kg C2H4-eq/FU、人体毒性378 kg 1,4-DCB/FU。沼气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集中在沼气燃烧阶段、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综合考虑沼气工程环境污染排放和减排,沼气工程对能源耗竭、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人体毒性环境影响类型有减缓作用,但增加了光化学氧化潜在影响。农业园区模式Ⅰ的沼肥产出量较低,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产生的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低于其他模式,使其环境效益综合值最大,为186.57,其次是龙头企业模式,为132.95。(5)农业园区模式和龙头企业模式中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较大比例,系统面临不可更新资源耗竭的风险和模式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压力高于农村庭院模式。种植子系统废弃物饲料化使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表现出较好的能值自给能力,其产出能值反馈率是龙头企业模式的4.4倍和2.4倍。综合考虑环境负载、能值产出率和市场能值交易,农村庭院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可持续性。本研究完成了对陕西省中部地区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中心的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预期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益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可以为区域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张俊瑶[8](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重庆义和镇农村产业精准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而作为精准扶贫重要措施,产业扶贫将会决定着整体脱贫的效果。基于义和镇产业扶贫情况开展探讨与分析,既有助于脱贫工作的完成,也有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让百姓脱贫,涪陵区义和镇政府成立了专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扶贫工作站,通过发展特色养殖、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扶贫措施,让部分贫困群众脱离了贫困,但是,目前当地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3户1760人,其中大部分贫困户需要通过产业扶贫来脱贫。通过镇域经济下农村产业扶贫的现状、实施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对目前产业扶贫方式的优化,为义和镇、涪陵区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有助于借助产业扶贫工程,从而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农民收入增加创新途径,并给其他地区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做出指导和示范,在乡村振兴当中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本文先对农村产业扶贫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总结,之后,从涪陵区义和镇产业扶贫现状出发,总结了义和镇产业扶贫主要做法以及义和镇产业扶贫获得的成绩。对义和镇产业扶贫相关影响因素、效果开展评价,通过产业扶贫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了义和镇产业扶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政府主导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社会化程度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发展不够,贫困群体能力不足。义和镇产业扶贫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产业扶贫力度不够,发展特色产业意识不强,社会化服务能力较弱,品牌意识欠缺,人才培养难度较大。最后,提出了提升义和镇产业扶贫效果的对策和建议,一是强化政府主导力度,建设产业基地,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优化精准扶贫机制;二是打造特色产业,精准定位农业产业,切实强化旅游产业,完善金融扶贫体系,建立新型实体农村电商;三是完善社会化服务,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普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创新农业技术服务形式。四是培育龙头企业,加大龙头企业的引进与培育,优化项目投入资金结构,采用订单帮扶模式;五是提升农民素质,提升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高乡镇农技人员待遇,提高贫困农户科技文化水平。

刘建军[9](2019)在《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截止到2018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约占农村总人口 18.7%;而辽宁省农村老年人约占户籍人口的25.58%,高出全国约7%,反映出农村老龄化课题的急迫性。本研究结合国家“坚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战略目标,对如何构建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环境进行探索。对于老龄化问题,不同的省市地区有着各自的特点。作为劳动力人口流失严重的地区,辽宁不可能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那样,依靠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人口,来抵御老龄化。作为全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辽南兼有沿海型与内陆型两种典型村落,其适老性建设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着差异化。主要表现为: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内陆型农村老年人交通出行成本较高;②沿海型村落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好于内陆型,新建农宅较多,但二者都存在村一级医疗卫生人员严重不足,医疗服务水平较低,村内闲置资源较多;③两种村落中多聚集着失能、失智老人,农宅基础生活设施都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适老化部品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进行支持。研究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对辽南农村不同年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探索“生态”、“宜居”概念下的适老性设计要素,并尝试构建相应的适老性评价模型。通过结构方程对适老性影响因素进行解析,从而全面地、系统地构建适老性设计评价体系及设计策略。研究首先对农村“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梳理。其次,重点阐述了在生态宜居视域下适老性的研究内容,发现老年人对舒适度的理解并不仅仅是依赖人体工程学所定义的无障碍尺寸,而是更关注对自身周围空间的尺度控制。因此,研究基于人际气泡理论引入了“个人领域”的概念,详细论述在这一概念下舒适度、便捷性、连续性等宜居相关概念的定义。以此为基础,对老年人在不同空间层面的适老性需求进行调研,并建立了5个理论假设。最后,研究综合适老性评价、实地测绘以及计算机模拟数据,建立生态宜居评价模型,验证相关假设。提出辽南农村适老性设计策略:①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优化策略;②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策略,进而为辽南农村养老政策的制定以及适老性环境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在生态宜居的视域下从新审视老年行为、空间尺度、无障碍、适应性节能等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问题,尝试为老年人营建一个绿色、和谐、舒适、便捷的现代乡村生活环境。

陈维彬[10](2019)在《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构建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城乡发展不均衡,乡村发展相对滞后则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表现。2017年10月,党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乡村振兴成为接下来的我国的工作重心,而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乡村发展新动力,如何借力乡村旅游振兴乡村发展是当前的问题。杭州市临安区作为“千万工程”的先行践行区,其乡村规划起步较早,已取得了较多的经验与成果,并于2017年3月提出建设村落景区工作,重点培育10个试点村落景区,摸索美丽乡村的转型升级路径。因此探索乡村振兴导向下临安村落景区规划策略是解决目前临安乡村建设瓶颈、引导村落景区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途经。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文献研读、理论剖析、实地调研与案例实证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理论推演,总结概括村落景区的概念定义、特征类型,分析当前村落景区存在的问题,解析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内涵,提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的规划策略,以期能够助力临安乡村发展,并为同类型的乡村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结合文献综合分析与相关理论推导,分析当前城乡统筹、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明确界定“村落景区”的定义、特征与类型,为读者勾勒出清晰的认知体系;(2)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临安乡村规划的发展趋势,总结目前村落景区建设的可取之处,剖析村落景区业态、游览体验、乡土特色、建设氛围、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运用德菲尔法,通过文献查阅、相关标准查阅总结归纳出影响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的指标因子,构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的权重,得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的规划侧重点,为后文构建村落景区的规划策略提供评价体系支撑(4)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辨析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的内涵,基于此构建村落景区关于产业振兴、环境振兴、文化振兴、制度振兴、社会振兴五方面的规划策略,总结提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的规划模式;(5)依据前文的研究成果,将规划策略与模式运用到笔者参与的村落景区实际项目中,验证规划策略与模式的可行性。总的来说,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这一乡村建设发展新路径的本质,就是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将村落与景区统筹建设,充分吸收政府、社会资本、村民主体的力量,破解乡村发展的瓶颈,构建利于乡村现代化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新型乡村发展模式,以达到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发展庭院生态经济 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庭院生态经济 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2)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机制研究 ——以开弦弓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我国乡村空间进入加速重构的转型期
        1.1.2 现实背景:苏州吴江乡村空间经历了转型与重构
        1.1.3 理论背景:ANT作为社会学理论提供了新方法
    1.2 研究对象及其典型性
        1.2.1 苏南地区:中国乡村发展先行地区
        1.2.2 吴江区:苏南地区重要组成部分
        1.2.3 典型乡村解读
        1.2.4 开弦弓村:苏州吴江乡村的典型代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想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数据来源
        1.4.4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乡村发展
        2.1.2 乡村重构
        2.1.3 乡村空间重构
        2.1.4 乡村空间重构与乡村空间演变
    2.2 相关理论及应用
        2.2.1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
        2.2.2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空间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乡村空间重构研究
        2.3.2 社会转型与乡村空间
        2.3.3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乡村空间
    2.4 国外研究现状
        2.4.1 乡村空间重构研究
        2.4.2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乡村重构
    2.5 相关研究述评与本文视角选择
        2.5.1 现有研究情况
        2.5.2 本文研究视角选择
    2.6 本章小结
3 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研究框架构建
    3.1 乡村空间重构背景分析
    3.2 乡村空间重构阶段划分
        3.2.1 划分依据
        3.2.2 阶段划分
    3.3 乡村空间重构历程与特征研究
        3.3.1 总体布局
        3.3.2 工业生产空间
        3.3.3 农业生产空间
        3.3.4 生活居住空间
        3.3.5 配套服务空间
    3.4 乡村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构建
        3.4.1 乡村空间重构异质行动者构成
        3.4.2 乡村空间重构异质行动者网络的利益联盟
        3.4.3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必经之点(OPP)
    3.5 行动者网络的转译——乡村空间重构动力机制
        3.5.1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问题界定
        3.5.2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利益赋予
        3.5.3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征召
        3.5.4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动员
        3.5.5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异议
    3.6 本章小结
4 开弦弓村空间重构背景分析与历程特征研究
    4.1 背景概况
        4.1.1 自然资源环境
        4.1.2 土地水文资源情况
        4.1.3 产业资源情况
        4.1.4 人口资源情况
        4.1.5 文化资源环境
        4.1.6 历史沿革
    4.2 重构历程阶段划分
        4.2.1 划分依据
        4.2.2 阶段划分
    4.3 第一阶段:1929 年-1978 年——传统农业时期
        4.3.1 经济社会特征
        4.3.2 空间形态特征
    4.4 第二阶段:1978 年-1997 年——集体工业时期
        4.4.1 经济社会特征
        4.4.2 空间形态特征
    4.5 第三阶段:1997 年-2013 年——个体工业时期
        4.5.1 经济社会特征
        4.5.2 空间形态特征
    4.6 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新时期乡村建设时期
        4.6.1 经济社会特征
        4.6.2 空间形态特征
    4.7 本章小结
5 ANT视角下开弦弓村空间重构机制
    5.1 第一阶段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
        5.1.1 行动者网络构建
        5.1.2 行动者网络转译
        5.1.3 空间重构动力机制总结
    5.2 第二阶段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
        5.2.1 行动者网络构成
        5.2.2 行动者网络转译
        5.2.3 空间重构动力机制总结
    5.3 第三阶段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
        5.3.1 行动者网络构成
        5.3.2 行动者网络转译
        5.3.3 空间重构动力机制总结
    5.4 第四阶段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
        5.4.1 行动者网络构成
        5.4.2 行动者网络转译
        5.4.3 空间重构动力机制总结
    5.5 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转变分析
        5.5.1 行动者构成的转变
        5.5.2 征召方式的转变
        5.5.3 空间结果的转变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ANT视角的苏州吴江乡村空间营建策略
    6.1 空间问题分析:从社会视角探讨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问题
        6.1.1 由社会与空间的作用机制解析空间问题
        6.1.2 对“就空间论空间”的反思
    6.2 行动者构成:成立乡村建设联盟,构建多方参与的融合机制
        6.2.1 鼓励各类异质行动者参与乡建,形成联盟
        6.2.2 选取乡建“代言人”作为核心行动者
        6.2.3 激发村民行动者参与积极性
        6.2.4 设计师行动者参与乡村建设与角色退出
        6.2.5 政府行动者协同参与指导
    6.3 空间活化:激发物质空间活力
        6.3.1 地方人文要素的活化利用
        6.3.2 盘活闲置资源,提高新空间使用率
        6.3.3 着眼长远目标,有序分期建设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结论一
        7.1.2 结论二
        7.1.3 结论三
        7.1.4 结论四
    7.2 研究的不足及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访谈记录(节选)
    附录二:1929-2020 开弦弓村大事件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贫困
        2.1.2 农村贫困家庭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2.3.1 贫困程度深重
        2.3.2 健康状况较差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2.3.4 可行能力缺失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小结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2.1 妇女解放思想
        3.2.2 共同富裕理论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小结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小结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5.1.1 母亲健康快车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5.1.3 “降消”项目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5.2.1 春蕾计划
        5.2.2 “双学双比”活动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5.3.1 母亲小额循环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5.4.1 巾帼家政服务
        5.4.2 手工编织
        5.4.3 妈妈制造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5.5.1 幸福工程
        5.5.2 母亲水窖
        5.5.3 母亲邮包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歙县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溪头镇蓝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美丽乡村规划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辨析
        2.1.1 美丽乡村内涵
        2.1.2 乡村振兴战略内涵
        2.1.3 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关系
        2.1.4 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内涵解读
    2.2 美丽乡村规划的相关理论
        2.2.1 乡村地理学
        2.2.2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2.2.3 生态学理论
        2.2.4 产业集群理论
        2.2.5 定量分析理论
        2.2.6 城乡统筹理论
        2.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歙县美丽乡村发展概况研究
    3.1 歙县基本概况
        3.1.1 地形地貌局限性
        3.1.2 生态坏境优越性
        3.1.3 旅游资源丰富性
        3.1.4 徽州文化地域性
    3.2 歙县美丽乡村已建模式研究
        3.2.1 文化传承型——许村村
        3.2.2 特色产业型——卖花渔村
        3.2.3 旅游发展型——漳潭村
        3.2.4 生态宜居型——竹岭村
    3.3 本章小结
4 乡村振兴背景下歙县美丽乡村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内容
        4.1.1 评价维度
        4.1.2 评价原则
        4.1.3 评价标准
        4.1.4 评价主体
        4.1.5 评价方法
    4.2 评价指标的确立
        4.2.1 生态环境指标
        4.2.2 人居环境指标
        4.2.3 产业经济指标
        4.2.4 民俗文化指标
        4.2.5 多元共治指标
    4.3 评价体系计算过程
        4.3.1 构造判断矩阵
        4.3.2 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4.3.3 —致性检验
        4.3.4 求判断矩阵
    4.4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
        4.4.1 标准划分
        4.4.2 结果分析
    4.5 乡村振兴背景下歙县美丽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5.1 资金、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
        4.5.2 民俗文化缺乏保护和发扬
        4.5.3 乡村空间肌理受损和功能滞后
        4.5.4 建设执行存在偏差
    4.6 乡村振兴背景下歙县美丽乡村规划难点与挑战
        4.6.1 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4.6.2 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
        4.6.3 文脉延续与乡村更新的协调
        4.6.4 发展规模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4.7 本章小结
5 乡村振兴背景下歙县美丽乡村规划策略探析
    5.1 歙县美丽乡村规划要点
        5.1.1 规划思路
        5.1.2 规划目标
        5.1.3 规划原则
    5.2 歙县美丽乡村规划内容
        5.2.1 宏观层面
        5.2.2 中观层面
        5.2.3 微观层面
        5.2.4 行动保障
    5.3 歙县美丽乡村规划发展策略
        5.3.1 城乡一体化下的特色协同共生
        5.3.2 保护自然生态,优化人居环境
        5.3.3 以农为本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
        5.3.4 发扬特色文化及民风民俗,文化乡村化
        5.3.5 分层次引导,实现乡村多元共治
    5.4 本章小结
6 乡村振兴背景下溪头镇蓝田村美丽乡村规划实践
    6.1 蓝田村基本概况
        6.1.1 区位条件
        6.1.2 现状条件
    6.2 蓝田村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6.2.1 评价结果
        6.2.2 结果分析
    6.3 蓝田村规划设计思路
        6.3.1 规划理念
        6.3.2 总体目标
        6.3.3 主题定位
    6.4 蓝田村规划内容
        6.4.1 空间布局规划
        6.4.2 产业发展规划
        6.4.3 生态环境规划
        6.4.4 人居环境规划
        6.4.5 民俗文化规划
7 结语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5)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2. 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概述
    2.1 鲁南地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历史文化
    2.2 乡村庭院生态文化概念
        2.2.1 庭院及乡村庭院
        2.2.2 乡村庭院生态文化
3. 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历史发展情况
    3.1 萌芽时期-史前文化时期
    3.2 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3.3 发展时期-秦汉到隋唐时期
    3.4 繁荣时期-宋元明清时期
    3.5 衰败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
    3.6 复兴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3.7 快速发展时期“美丽乡村”创建时期
4. 鲁南地区不同类型乡村庭院生态文化
    4.1 按地形、地势划分
        4.1.1 山区庭院
        4.1.2 平原庭院
        4.1.3 水边庭院
    4.2 按与城市距离的远近划分
        4.2.1 城中村庭院
        4.2.2 城郊型庭院
        4.2.3 偏远型庭院
    4.3 按庭院经济类型划分
        4.3.1 种植型庭院
        4.3.2 养殖型庭院
        4.3.3 种养混合型庭院
        4.3.4 加工型庭院
    4.4 按庭院的功能类型划分
        4.4.1 自然风景型庭院
        4.4.2 历史人文型庭院
        4.4.3 产业经济型庭院
5. 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5.1 物质表层
        5.1.1 庭院物质设施
        5.1.2 庭院生态环境布局
    5.2 行为浅层
        5.2.1 村民自住庭院
        5.2.2 对外经营型庭院
    5.3 体制中层
        5.3.1 乡规民约
        5.3.2 政府政策
    5.4 观念深层
        5.4.1 生态理念
        5.4.2 文化理念
6. 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发展思考及前瞻
    6.1 政府举措
    6.2 社会参与
    6.3 村民提升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农与菜:D村高原夏菜种植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田野点概况
第一章 村庄经济结构的转型:从农牧兼营到农作物的种植一枝独秀
    第一节 牧业的“消失”:从半农半牧到禁牧休牧
    第二节 农作物种植类型的更替:从小麦、油菜到高原夏菜
第二章 高原夏菜种植之路:坎坷中不乏惊喜
    第一节 种菜:从零星试种到全面开花
    第二节 卖菜:基于个体散户的层级销售链
    第三节 收获:期盼与喜悦相随
第三章 高原夏菜种植困境:问题与成因
    第一节 高原夏菜增产潜力不足:资本与市场
    第二节 双重风险:自然灾害与市场波动
第四章 高原夏菜种植困境之突围:政府、农民与市场
    第一节 确立发展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
    第二节 重科学:提升高原夏菜种植的技术支撑与培训
    第三节 灾险防御:健全高原夏菜生产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2018年度D村劳务输转月报表
附录二:主要访谈对象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1.1.2 循环农业的基本理论
    1.2 循环农业的研究现状
        1.2.1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实践
        1.2.2 国内外循环农业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2.2.2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2.2.3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2.2.4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2.2.5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分析
        2.2.6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2.3 研究模式
        2.3.1 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3.2 以农业示范园区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3.3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4 研究方法
        2.4.1 数据获取与收集
        2.4.2 具体的评价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构成特征
    3.1 中国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现状
    3.2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
        3.2.1 农村庭院模式
        3.2.2 农业园区模式
        3.2.3 龙头企业模式
第四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4.1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4.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1.3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2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4.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2.3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3 龙头企业模式物质流特征分析
        4.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3.2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5.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1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6.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6.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2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6.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6.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3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现金流量分析
        6.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7.1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的清单汇总
    7.2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特征化评价
        7.2.1 户用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7.2.2 大型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7.3 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标准化分析
    7.4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加权评估
    7.5 小结
第八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4 小结
第九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9.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及综合评价
        9.1.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
        9.1.2 农村庭院模式的综合评价
        9.1.3 农业园区模式的综合评价
        9.1.4 龙头企业模式的综合评价
    9.2 对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研究创新点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乡村振兴背景下重庆义和镇农村产业精准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本文创新点
2.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贫困
        2.1.2 产业扶贫
        2.1.3 乡村振兴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理论
        2.2.2 贫困治理理论
        2.2.3 科学发展理论
3.涪陵区义和镇产业扶贫现状
    3.1 义和镇镇情及贫困情况
    3.2 义和镇产业扶贫主要做法
        3.2.1 加强产业建设规划
        3.2.2 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3.2.3 扶持庭院经济
        3.2.4 发展乡村旅游
    3.3 义和镇产业扶贫取得的成效
        3.3.1 贫困户逐步脱贫
        3.3.2 村民年纯收入逐步提高
        3.3.3 完善城乡规划产业脱贫后劲强
4.义和镇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产业扶贫问卷调查分析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分析
    4.2 义和镇产业扶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2.1 政府主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4.2.2 扶贫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4.2.3 社会化程度水平不高
        4.2.4 扶贫龙头企业发展不够
        4.2.5 贫困群体自身能力不足
    4.3 义和镇产业扶贫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产业扶贫模式创新不足
        4.3.2 扶贫特色产业竞争力不强
        4.3.3 扶贫社会化服务不够
        4.3.4 扶贫企业品牌意识欠缺
        4.3.5 人才引入培养难度较大
5.提升义和镇产业扶贫效果的对策
    5.1 强化政府主导力度
        5.1.1 建设产业基地
        5.1.2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5.1.3 优化精准扶贫机制
        5.1.4 引领产业扶贫模式创新
        5.1.5 提高乡镇农技人员待遇
        5.1.6 加强农户利益机制建设
    5.2 打造义和特色产业
        5.2.1 精准定位农业产业
        5.2.2 切实强化旅游产业
        5.2.3 发展猕猴桃产业
        5.2.4 大力发展蜜蜂产业
        5.2.5 打造羊肚菌采摘产业
    5.3 完善社会化服务
        5.3.1 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
        5.3.2 普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5.3.3 创新农业技术服务形式
        5.3.4 完善金融扶贫体系
        5.3.5 建立新型实体农村电商
    5.4 培育龙头企业
        5.4.1 加大龙头企业的引进与培育
        5.4.2 优化项目投入资金结构
        5.4.3 采用订单帮扶模式
        5.4.4 积极进行企业扶贫创新
    5.5 提升农民素质
        5.5.1 促进扶贫对象基本能力的提升
        5.5.2 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5.5.3 提高贫困农户科技文化水平
        5.5.4 鼓励本村人才返乡创业
6.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重庆义和镇产业扶贫调查问卷
    重庆义和镇产业扶贫访谈提纲
致谢

(9)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提出问题
        1.1.1 辽南农村养老困境
        1.1.2 建筑空间与行为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政策背景:城镇化、供给侧与生态宜居
        1.2.2 社会背景:农村老龄化现状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相关理论与框架
        1.4.1 结构方程模型
        1.4.2 空间关系学
        1.4.3 研究论文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构建
    2.1 生态宜居适老性相关研究
        2.1.1 生态宜居文献综述
        2.1.2 适老性文献综述
        2.1.3 研究文献综述总结与评述
        2.1.4 生态宜居与适老性的内在联系
    2.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框架
        2.2.1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设计原则
        2.2.2 生态宜居适老性空间划分
        2.2.3 生态宜居的行为分析方法
        2.2.4 引入“个人领域”概念
    2.3 生态宜居适老性模型
        2.3.1 生态宜居适老性评价模型
        2.3.2 研究假设提出
    2.4 本章小结
2 辽南农村适老性调研与统计描述
    3.1 调研内容概述
        3.1.1 调研对象概述
        3.1.2 调研数据说明
        3.1.3 辽南地域民俗
    3.2 养老需求与行为数据统计
        3.2.1 养老需求与老年人基本属性
        3.2.2 老年人交通出行需求与行为特征
        3.2.3 老年人邻里社交需求与行为特征
        3.2.4 老年人农宅居住需求与行为特征
    3.3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
        3.3.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3.3 农宅居住环境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3.4 农宅热舒适度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4 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统计
        3.4.1 辽南农村交通设施
        3.4.2 辽南村落基本概况
        3.4.3 辽南农宅建筑信息
        3.4.4 辽南农宅院落信息
    3.5 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统计
        3.5.1 能源消耗类型调研数据
        3.5.2 生态适应性节能方式
        3.5.3 农宅属性与能耗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辽南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4.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4.1.1 交通出行空间研究概述
        4.1.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4.1.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4.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4.2.1 交通出行无障碍设计因素分析
        4.2.2 交通出行便捷性设计因素分析
        4.2.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牲分析
        4.3.1 邻里社交空间研究概述
        4.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4.3.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4.4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4.4.1 人文生态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4.4.2 宜居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4.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4.5 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5.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5.2 邻里步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5.3 邻里休闲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6 本章小结
5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5.1 居住行为的二次调研概述
        5.1.1 老年居住行为统计描述
        5.1.2 农宅居住空间演变特征
        5.1.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5.2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5.2.1 主要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5.2.2 辅助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5.2.3 院落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5.2.4 农宅适应性节能现状分析
    5.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5.3.1 空间秩序性设计因素分析
        5.3.2 空间适应性设计因素分析
        5.3.3 光热舒适与适应性节能因素分析
        5.3.4 农宅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5.4 农宅光热能耗模拟分析
        5.4.1 开间/进深对采光影响
        5.4.2 开间/进深对能耗的影响
        5.4.3 火炕对能耗的影响
    5.5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5.5.1 主要生活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5.5.2 辅助生活空间适老化设计要点
        5.5.3 光热舒适度与适应节能设计要点
    5.6 本章小结
6 生态宜居适老性结构方程
    6.1 数据信效度检验
        6.1.1 信度检验
        6.1.2 效度分析
        6.1.3 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
    6.2 结构方程
        6.2.1 结构方程模型
        6.2.2 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6.3 适老性模型的修正
        6.3.1 模型调整
        6.3.2 模型的路径分析
    6.4 适老性模型效应分析
        6.4.1 潜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6.4.2 观测变量影响效应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设计策略
    7.1 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策略
        7.1.1 辽南农村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建设策略
        7.1.2 辽南农村邻里居住环境归属感营造策略
        7.1.3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策略
    7.2 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优化策略
        7.2.1 开间进深适应性节能优化策略
        7.2.2 采暖设备更新及外墙维护策略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
    8.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辽南农村适老性满意度调研问卷
附录B 入室调查问卷(二次调研)
附录C 文中分析的农宅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附录D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结果
附录E 农宅光热物理信息统计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构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攻坚点
        1.1.2 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趋势
        1.1.3 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及遇到的问题
        1.1.4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兴未艾
        1.1.5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的基本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综述
        2.1.1 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演变过程
        2.1.2 城乡统筹的理论研究进展
    2.2 国内外乡村振兴发展进程综述
        2.2.1 国外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2.2 国内乡村振兴发展进程综述
    2.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进程综述
        2.3.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进程综述
        2.3.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进程综述
    2.4 国内外乡村旅游建设实践研究
        2.4.1 国外乡村旅游建设实践研究综述
        2.4.2 国内乡村旅游建设实践研究综述
    2.5 本章小结
3 村落景区构建的理论解析
    3.1 村落景区概念构建的逻辑解析与概念界定
        3.1.1 相关概念解读分析
        3.1.2 村落景区概念构建的逻辑解析
    3.2 村落景区的概念界定
        3.2.1 村落景区的定义
        3.2.2 村落景区的名字提出缘起与释义
    3.3 村落景区的构建动因与特征解析
        3.3.1 村落景区的构建动因
        3.3.2 内部特征
        3.3.3 外部特征
        3.3.4 村落景区的分类
    3.4 本章小结
4 乡村旅游发展与村落景区现状分析
    4.1 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发展分析
        4.1.1 国家层面的乡村旅游地分布情况
        4.1.2 浙江省乡村建设发展与乡村旅游发展
    4.2 临安乡村规划建设阶段
        4.2.1 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点
        4.2.2 美丽乡村精品线:线
        4.2.3 村落景区:面
    4.3 临安村落景区规划建设情况
        4.3.1 临安村落景区的建设基础
        4.3.2 临安村落景区的分类情况
        4.3.3 临安村落景区的资金投入情况
        4.3.4 临安村落景区的运营管理
    4.4 临安村落景区存在的问题
        4.4.1 业态创新不足
        4.4.2 游览体验不佳
        4.4.3 乡土特色不强
        4.4.4 建设氛围不浓
        4.4.5 运营动力不足
    4.5 本章小结
5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乡村振兴内涵解读
    5.2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景区内涵解读与构建目标
    5.3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评价指标的选取
    5.4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5.4.2 构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综合评价的判断矩阵
        5.4.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5.4.4 分配各评估指标的权重
    5.5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5.6 综合评价体系指向下的村落景区注意要点
    5.7 本章小结
6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6.1 村落景区规划的资源要素分析
        6.1.1 村落景区的区位资源
        6.1.2 村落景区的旅游资源
        6.1.3 村落景区的设施资源
    6.2 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规划模式的路径构建
        6.2.1 生态维育策略:优化乡村环境
        6.2.2 文化重塑策略:重现乡土风情
        6.2.3 三产发展策略:促进三产融合
        6.2.4 多方治理策略:实现有效治理
        6.2.5 社会更新策略:增强乡村活力
    6.3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流程与模式结构图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村落景区构建路径的规划实践—杭州市天目山村落景区
    7.1 天目山景区及周边村落群概况
        7.1.1 天目山景区旅游市场特征分析
        7.1.2 天目山村落景区各村落基本情况
    7.2 天目山村落景区现状特征
        7.2.1 交通区位
        7.2.2 行动计划背景
        7.2.3 生态格局解析
        7.2.4 人文资源解析
    7.3 天目山村落景区存在问题
        7.3.1 产业结构不完善
        7.3.2 景村环境不协调
        7.3.3 文化氛围不浓郁
        7.3.4 治理基础较薄弱
        7.3.5 发展活力较不足
    7.4 天目山村落景区规划策略
        7.4.1 统筹村域资源,定位景区品牌形象
        7.4.2 确立各区主题,构建村域产业体系
        7.4.3 导控村域风貌,优化村域旅游环境
        7.4.4 彰显月乡文化,丰富村域人文活动
        7.4.5 完善治理体系,打造村域和谐社会
        7.4.6 搭建致富平台,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目录
附录二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综合评价指标评估”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三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综合评价指标评估”AHP专家咨询问卷(乡村规划评价因子重要性比较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四、发展庭院生态经济 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后脱贫时代过疏化乡村社会联结问题研究 ——以J省T县六村为例[D]. 闫西安. 吉林大学, 2021
  • [2]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机制研究 ——以开弦弓村为例[D]. 陈冠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4]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歙县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溪头镇蓝田村为例[D]. 孟桂敏.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5]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研究[D]. 赵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6]农与菜:D村高原夏菜种植实践研究[D]. 马军虎. 兰州大学, 2020(01)
  • [7]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D]. 王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乡村振兴背景下重庆义和镇农村产业精准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俊瑶. 西南大学, 2020(01)
  • [9]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D]. 刘建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10]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构建路径研究[D]. 陈维彬.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发展园林生态经济,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