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委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雅安召开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委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雅安召开

一、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委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雅安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范闪[1](2020)在《皮革及其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皮革行业是我国轻工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制革及其产品企业发展迅速,一跃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制革、毛皮及其制品地区之一。这个过程也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博弈过程。90年代,我国进入了环境与经济发展并重的阶段,制革及其产品企业生存压力增大,环保压力、成本增加、发展模式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国际上欧盟委员会更新了关于《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旨在引领全球由线性经济转入循环经济、把废物变为资源、赋予消费者权利等新型经济模式的发展。基于以上国内问题、国际要求,皮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企业、行业专家关注的重点,进行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河北东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羊皮制革的三种工艺(传统铬鞣、逆转铬复鞣、无铬鞣)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其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源等输入输出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得到数据清单,利用eFootprint评价软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另外,对制鞋企业-新百丽集团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针对当今主流的冷粘皮鞋的裁断、帮面和底工工序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源输入输出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得到数据清单,运用eFootprint软件对三款皮鞋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并比较分析了三款皮鞋对环境污染产生的差异。最后,选定两种有代表性的制鞋工艺(冷粘鞋、模压鞋)进行了从“摇篮”到“大门”的全生命周期研究,为今后鞋类产品进入国际交易市场,要求的产品足迹报告打下基础。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国内与国外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相同的工艺流程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类型指标相同。但经过eFootprint软件的评估,我国的铬鞣制革在水资源消耗及人体毒性-致癌方面较国外的环境影响贡献值小。主要是因为我国对制革用水量和铬粉的用量具有严格限制,且国内的制革专家和高等院校对清洁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2)制鞋过程经过SimaPro软件的评估,结果显示底工工序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值最大,行业技术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应针对底工工序进行技术改进和提高。制鞋行业对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废气的排放方面,如何减少废气的产生、如何收集处理废气、开发无毒无害胶粘剂成为今后高校和行业研究的重点。(3)构建了制革行业企业的生命周期清单:每投入一吨盐湿皮,需要输入水30吨,化工原料400kg,电200kWh,成品革758kg,副产品470kg;产生废水29吨,CODCr50kg,氨氮12kg,硫化物8.3kg,悬浮物158kg,总铬1.85kg。CODCr的排放主要来源于软化工序,占比68%;氨氮的排放主要来源于脱灰和软化工序,占比47%;硫化物的排放主要来源于浸灰脱毛工序,占比43%;悬浮物的排放主要来源于浸灰脱毛工序,占比29%;总铬的排放主要来源于主鞣工序,占比74%。原料皮主鞣工段对于环境的影响最大,占比51%,然后是复鞣工段,占比25%,最后是准备工段,占比24%。(4)利用eFootprint软件,采用欧盟的PEF评价指标对三款冷粘鞋的环境影响评价做了定量分析:女士休闲鞋生产过程中,底工工序造成的环境负荷最大,其次是裁断工序,制帮工序最小。在PEF评价的15种环境影响类型中,女士休闲鞋在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三种类型中对环境负荷影响较大,分别为 4.18E+001MJ、1.52E+000kg、4.23E-001kg CO2 eq;女士凉鞋生产过程中,底工工序造成的环境负荷最大,其次是帮面工序,裁断工序最小。女士凉鞋在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中对环境负荷影响较大,分别为 1.97E+001MJ、5.26E+000kg、1.40E+000kg CO2 eq;女士短靴生产过程中,底工工序与帮面工序造成的环境负荷影响相近,裁断工序最小。女士短靴在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中对环境负荷影响较大,分别为 2.36E+001MJ、1.29E+000、1.67E+000kg CO2 eq。(5)通过对特定款式的冷粘鞋与模压鞋从“摇篮”到“大门”具体案例的分析,建立了两种工艺鞋的数据清单,并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显示:冷粘棉鞋耗费的主要材料包括:3000g盐湿皮、89295g工业用水、211.34g铬粉、耗费电力4.575kWh、辅料712.6g、胶粘剂共计59.4g;成品鞋重873.4g;主要产生废水、污泥、革屑、废气等,其中主要的废弃物包括:废水 54922g、CODCr137.7g、氨氮 38g、总铬 1.06g、VOC 共计 46.361g。模压棉靴耗费的主要材料包括:4680g盐湿皮、139300g工业用水、329.7g铬粉、耗费电力7.137kWh、辅料637.2g、胶粘剂共计1231.5g;成品鞋重873.4g;主要产生废水、污泥、革屑、废气等,其中主要的废弃物包括:废水85678.32g、CODCr137.7g、氨氮38g、总铬1.06g、VOC共计871.04g;两种工艺的评价结果均为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三方面评价指标结果对环境负荷最大。臭氧层消耗、人体毒性-致癌、人体毒性-非致癌三方面评价指标的环境负荷最小。(6)进行了制革及其下游行业企业(制鞋)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提出了采用主观赋权重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LCA评价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环境评价方法。避免了制革及下游行业企业(制鞋)因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缺失及误差带来的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LCA评价软件单一因素的影响,而且实现了根据不同案例进行指标权重的灵活调整,使得最终确定的指标权重更加科学合理;指标合成方法能够实现制革及下游行业企业(制鞋)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及不同层面水平的对比和原因分析。本论文构建了制革及制鞋的生命周期数据清单,引进了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对皮革行业环境污染的定性定量分析,对皮革行业的绿色产业链升级、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皮革行业的数据清单丰富了我国CLCD背景数据库;通过不同评价软件、评价方法的比较,找出eFootprint软件需要改进的环节,为完善我国生命周期评价软件提供参考。

单凤霞[2](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背后的逻辑是先生产后生活,在经历了疾驰的城市化进程后陷入了“城市病”危机,在城市转型发展中“生态、休闲、健康”是关键“要素”。《雅典宪章》中提出休闲是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世界人权宣言》中提到人人有休闲的权利。休闲体育是休闲和体育的结合,休闲是一种生活态度,体育是一种生存手段。城市休闲体育是城市居民应对“城市病”的本能需求,迎合了当下城市以优化居民生活为核心的价值诉求,顺应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趋势。研究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认识原理,选取三个案例城市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运行路径。其理论意义在于拓宽城市休闲体育的研究广度,实践意义在于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优度。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田野工作、问卷调查及个案研究等方法,探讨了以下内容:第一,城市休闲体育研究的理论部分,包括重要核心概念厘定、城市休闲变迁与城市传统休闲文化透视、城市生态文明下的休闲体育实践;第二,城市休闲体育的实践调查,包括城市居民的需求表达与行为限制、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反馈,并对其存在问题及困因进行了分析;第三,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建,包括构建原则、构建依循、构成要素和联动动力;第四,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通过比较演绎与实证调研,得出结论如下:(1)文化是是城市休闲延续的“遗传密码”,不同地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城市休闲传统,如吴越文化下的杭州休闲、荆楚文化下的江城休闲和巴蜀文化下的蓉城休闲。各具特色的地域休闲文化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因”和“滋养源”。(2)生态文明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生态文明是城市休闲体育蓬勃开展的外在推力,休闲体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手段。杭州、武汉和成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并利用地域生态环境形成了休闲体育发展特色。(3)当前城市休闲体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三生”空间协调不畅、结构制约突出、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机制不畅、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究其缘由在于发展规律不够重视、发展体制存在障碍、治理体系尚不健全、运行机制缺乏联动等。(4)城市休闲体育是城市系统下面的一个子系统工程,由三个要素子系统(供给、需求、环境)和一个动力子系统(运行)组成。供给子系统是引领与保障,需求子系统是内源与动力,环境子系统是支持与依托,运行子系统是协调与驱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5)根据城市圈层结构,科学布局城市休闲体育空间范围并合理开展城市休闲体育活动,依此构建出城市休闲体育活动圈层结构:内圈层—社区休闲体育空间—核心性休闲体育活动;中圈层—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性休闲体育活动;外圈层—城市圈休闲体育空间—平衡性休闲体育活动。(6)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没有通用模式、统一标准,类似城市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在发展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引领,强化生态文明,以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环境;重视城市规划,以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探究发展规律,以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休闲体育;推进公共服务,以破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矛盾;坚持市场主导,以增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活力;鼓励社会参与,以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王岳[3](2019)在《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均加快了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为我国未来建立统一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启动了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成立自然资源部,整合各部委的空间规划职能,从管理体制上为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创立了先决条件,开展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显迫切。从实践层面来看,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具有“直辖体制、省域架构”的双重特征。重庆的市情也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探索,既是自下而上推动国家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地方探索,也可为我国其他广大地区带来更多启示。从学术层面来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研究有利于促进城乡规划学与生态学、地理学、空间治理等学术研究在现有纵向延伸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其他空间类规划学科优势、实现学术研究横向拓展,实现“空间规划”研究的学术发展。为此,以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空间治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思考空间规划体系的价值导向、对象认知、技术构成和协调模式,结合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具体改革与实践经验,从理论构建、演变历程、实践探索和趋势研判等四个方面,开展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首先,梳理了国土空间“多尺度-多类型-多价值”的科学认知,提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逻辑、多类型构成和多价值差异等理论问题分析,诠释了传统空间类规划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分割、多类型错配和多价值缺失等基本矛盾。从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发展理念的视角,重新构建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尺度学逻辑、类型学构成和多价值约束。研究指出,在传统“多龙治水”体制下的改革路径,不能解决空间规划体系的结构性矛盾。顺应国家和地方机构改革趋势,需要逐步构建1个规划+1个部门+1个法规+1个平台等四个“1”组成的空间规划体系。其次,立足地方实际,研究重庆空间格局及规划体系发展历程,提出了构建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现实基础。以时间为脉络,从重庆城乡空间格局和空间规划两个方面,分别对解放以来至1980年代的萌芽阶段、1980年代至重庆直辖前的成长阶段、直辖后十年期间的发展阶段、2007-2013年期间的交织阶段等四个历史时期,系统研究了解放以来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阐明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在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管理机构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基础和现实约束。第三,以作者具体理论及实践工作为出发点,提炼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由编制体系、管理机构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支撑体系等四个部分构成的实践总结。系统分析了重庆自2013年以来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探索历程,并总结为:形成“五级三类+全覆盖+多规合一”工作模式,以规划全覆盖统筹多级多类编制体系;以现行管理机构的职能延伸推动协同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地方条例标准构建适应地域价值判断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划数据集成和交换机制整合跨部门的信息平台支撑体系。研究进一步指出,重庆空间规划体系2013年以来的改革实践,由于不涉及对现行管理机构和制度的调整,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效率不高、协调统筹难度大等问题。为此,基于前文国土空间科学认知等理论框架研究,研判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即建立四个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一个空间规划编制,保障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一个空间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保障空间治理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管控的一体化;颁布一个空间规划法律法规,将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机构设置建设法定化;建设一个空间规划支撑体系,强化空间规划体系的管理与运行。开展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研究,既是应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也是应对各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研究形成的相关结论,可以作为当前我国和地方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工作的参考经验;同时,也可作为学术探索,进一步推动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空间治理等理论体系的融合发展,促进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学发展。

杨志军[4](2014)在《当代中国环境抗争背景下的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抗争事件频繁发生,国家治理面临严峻的转型危机。在迈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环境抗争对政府决策的冲击和政府体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间关系作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鲜有研究将环境抗争带来政策结果及体系的改变放置于“政策变迁”的范围内考察。本文的核心工作是试图从政策变迁的角度对“为什么如此众多的环境抗争事件往往都能带来地方政策结果的改变?”作出解答。“政策变迁”意指一种既定政策的改变过程。其内涵是:不论是受到外在条件或内在因素的影响,很少有政策一直维持着当初被采纳时的形式,相反地,他们是持续不断在演化之中。因此,环境抗争所带来的政策变迁包含政策结果改变和政策体系变化两部分,前者属于典型非常规突发政策变迁范畴;后者属于缓慢的政策变迁过程。为此,论文开发出国家治理“制度—机制—行动”三维分析框架,从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角度界定了三种情形:(1)制度性分析主要聚焦于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国家治理因素,其本质在于政府与公民缺乏双向互动;(2)机制性分析主要集中于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政策结果和环保体系两方面,前者是环境抗争改变政策结果,后者是环境抗争影响环保体系;(3)行动力分析主要着眼于建构良性政策变迁和可持续性政策变迁,前者需要消解环境抗争行为的频发现状,后者需要探求国家治理的转型策略。分别对应三个递进式的问题探究,即制度呈现、抗争机理和治理提升。在国家治理的制度性分析框架中,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主要源于四个因素:国家统和主义、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凝闭型政策体制和运动式治理。其根源在于政府与公民缺乏双向互动。环境抗争行动往往以发散靶向的射线机制直接对准各级地方政府机关,作为固定设置和既存秩序的国家治理结构被动的接受巨大冲击,被动承受恶劣社会影响。在国家治理的机制性分析框架中,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事件的“被动性回应”。“被动性回应”分为地方政府改变政策结果的“决策型回应”和影响环保政策体系的“结构型回应”。前者是典型的“冲击—回应”模式,后者遵循渐进理性的制度主义路径。论文通过建立“利益—意愿—能力”三维框架,解释了环境抗争改变政策结果的机理;通过“霍夫曼模型”分析了当代中国环保政策体系的制度变迁过程。从本质上来看,“决策型回应”作为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结果属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技术官僚的治理结果,并没有带来实质上的公共决策及政策体制的改变,更没有带来政府政策风格的改变,是一种消极的政策改变行为。“结构型回应”主要体现为国家治理战略理念的转变、环保机构的行政级别及命名方式改变、环保法制化进程、环境治理政策工具使用四个方面。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环保政策体系来自于环保机构的固着化和环境治理的路径依赖,与整体的国家政策体系变迁风格相吻合。最后,在国家治理的行动力分析框架中,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国家治理行动力以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状态呈现。首先通过建构新吸纳主义来消解环境抗争以达到良性政策变迁格局;其次从权威治理转型、层级治理转型、政府公共决策和政府公共治理四个方面的国家治理转型角度来实现可持续性政策变迁。建立在机制性分析基础之上的行动力分析与制度性分析相呼应,让抗议和变迁在双向运动状态中实现新的平衡,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宋婧[5](2010)在《2010年中国环境法治大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月1月4日,环境保护部批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该标准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1月5日,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与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五次全体委员会议在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主任周生贤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家环境咨询委员

谭敏[6](2011)在《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文中提出近年《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等一批以城镇密集区为对象的发展规划在国家层面陆续出台,标志着城市密集区的发展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与生态环境对发展的约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模式的选择对于国家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立足于成渝城镇密集区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以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为目标和理论出发点,对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理论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提出了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相关对策。论文共八章重点论述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分析问题部分。在绪论的基础上,论文第二章重点论述了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区域空间发展各自为政、建设空间低效扩张、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城乡二元空间失衡四个方面,并对其形成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为理论构建部分。论文第三章在总结集约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的内涵;明确了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研究对象和需要达成的空间目标;在总结相关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方法论。研究表明:(1)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具有综合性内涵,表现为集约发展实现的多层次性和集约目标的多维性;(2)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实现,需要对包括宏观区域空间、中观城镇空间和微观建设空间在内的多层次空间对象进行综合调控;(3)可将相对抽象的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概念,落实到空间上具体分解为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城镇空间有效拓展、生态空间有效保护和区域城乡空间统筹四方面的多维性目标;(4)为达成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目标,应当采用综合协调的基本方法。综合协调方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多层次性、主客观统一性和核心矛盾协调原则,综合协调作用机理的基本环节包括协调的核心关系、协调的调控对象、受控对象的组织策略和协调的保障机制四个基本方面。第三部分为实践运用部分。论文第四、五、六、七章分别运用综合协调论的基本方法,就如何达成成渝城镇密集区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城镇空间有效拓展、生态空间有效保护和区域城乡空间统筹四大空间集约发展目标进行了研究,重点论述了达成各空间目标需要进行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调控对象、组织策略和保障机制。研究表明:(1)要实现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应当从综合协调城镇空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入手,构建系统共生的区域城镇空间关系;(2)要实现城镇空间有效拓展,应当从综合协调城镇空间的集中与分散关系入手,引导紧凑的城镇空间布局与建设模式;(3)要实现生态空间有效保护,应当从综合协调建设空间拓展与生态空间保护的关系入手,形成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多层次的生态化空间发展战略;(4)要实现区域城乡空间统筹,应当从综合协调城乡空间的分离与融合入手,促进区域城乡空间的融合发展。关于城镇密集区规划的相关研究较多,本文针对目前城镇密集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以集约发展为切入点,将集约发展的理念总结提炼后运用于城镇密集区,并尝试将相对抽象的集约发展理念提炼落实为具体的空间发展目标,为今后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了抓手。另一方面,虽然关于区域协调、紧凑发展、生态规划和城乡统筹国内外学界均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本文从协调的理念出发,以成渝城镇密集区为实证案例,运用综合协调论的基本方法从新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董赤[7](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杨黎黎[8](2010)在《赵长庚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上篇)》文中提出本文在学术界第一次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赵长庚教授的学术思想。赵长庚教授是我国近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研究的先驱,是我国西部地区城市规划学与风景园林学的首席专家,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专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地人居环境理论探讨的发起者,还是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研究的绝对权威。回顾赵长庚教授的一生,祖籍四川崇庆人,出生于1920年3月,于1939年进入燕京大学文学系就读,毕业后继续在中央大学攻读建筑学学位,1946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并获学士学位,是至今为止唯一拥有文学、建筑双学位的通才专家。1950年在成都艺专建筑科授课并任校务委员,1952年国家院系调整,西南地区7所大学的建筑类专业组建成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后,赵长庚先生即入校任教,直至1998年初春辞世。1955年被派往上海同济大学与城市建设部进修城市规划学,而后回校协办规划系。在1958-1978年20年间,正直年富力强的壮年期,却经历了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动荡,期间他几乎完全停止了专业研究和教育工作。1978以后,历经了意识形态领域风风雨雨的磨难洗礼,赵长庚教授依旧怀着满腔的热情回到教育岗位,为重庆大学建筑成规学院的专业学科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园林保护与发展的研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献着作。文中详细整理记述了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及理论思想。赵长庚属于较早涉足城市美学研究领域的一批学者,可以说他在如何构建和美化城市环境的研究中功不可没。他关于如何理解城市美学、研究审美价值、构建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的问题探讨中提出了系统的方法论;赵长庚先生围绕如何建设山水城市、如何建设城市景观,着有《建设“优美、文明、清洁”的城市》、《城市文化与园林、风景、山水文化》、《论城市景观与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城市景观漫谈》等多篇论文,将城市景观进行分类,提出规划观点,以提高城市景观的效益;城市风貌及特色的研究是赵长庚教授在城市规划研究和城市文化探索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研究是从人文与艺术的角度深刻剖析了规划在当时保护城市历史多样性、塑造城市风貌过程中的重要性。赵长庚教授的这部分研究首先解析了打造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性,接着提出了如何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如何延续城市历史风貌的方法论;赵长庚教授把传统园林纳入风景园林旅游规划研究范畴,总结营建方法,加以借鉴合理利用,探索出了一条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的新思路。以上部分是对其理论思想研究的摘要。赵长庚教授将历史文化和文学创作融入到专业理论研究及项目操作中来。他在工程设计研究中巧妙的融入了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内容,包括有:城市及地区的历史文化传说、传统文化、宗教文化、诗词古籍、诗书楹联、绘画白描等。在建筑、规划与造园中表现历史人文哲理、诗情画意。

李华明[9](2006)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法律保护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1985年11月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世界遗产事业发展很快,现已有世界遗产31项,位居世界第三。但自然遗产和双重遗产只占全部世界遗产的四分之一,这与我国日益壮大的世界遗产事业很不相称,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自然遗产属性具有趋同性;从我国现有的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及未来十年政府申报计划可看出,可申报自然遗产项目还在萎缩;《凯恩斯决议》、《苏州决定》在制度上提高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准入门槛;IUCN、ICOMOS等相关组织对世界自然遗产的评估和监测机制正在加强;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人为加剧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上述因素的存在是作者选题的主要目的和动机。通过研究,作者提出法律缺失是我国世界自然遗产诸多矛盾交织的根源,因此完善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法律保护体系实现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是本文研究的基点和归宿,这对于提高我国现有的世界自然遗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作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并在博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着力从理论层面探讨符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内在精神的、中国式的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法律对策,重点研究了市场利益导向下的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和保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法律保护体系的建设性思考,力图使中国政府能够在宏观上对现有的和潜在的世界自然遗产制定一个规范统一、切实可行的行动

傅嘉媛[10](2001)在《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委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雅安召开》文中提出

二、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委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雅安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委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雅安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皮革及其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3.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1.3.2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历程
        1.3.3 生命周期评价LCA的主要软件工具
        1.3.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的主要方法
        1.3.5 生命周期的研究机构
        1.3.6 国外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
        1.3.7 国内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
2 皮革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2.1 eFootprint软件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2.2 制革行业概述
        2.2.1 国内制革行业概述
        2.2.2 国外制革行业概述
    2.3 传统铬鞣制革数据清单及环境影响评价
        2.3.1 铬鞣制革工序
        2.3.2 国内传统铬鞣制革LCA结果及解释
        2.3.3 国外传统铬鞣制革LCA结果及解释
        2.3.4 国内外传统铬鞣制革LCA结果对比及解释
    2.4 制鞋行业概述
        2.4.1 国内制鞋行业的运行情况
        2.4.2 国内制鞋工业典型产品及生产工艺
    2.5 冷粘鞋数据清单及环境影响评价
        2.5.1 冷粘鞋的LCI清单
        2.5.2 冷粘鞋的LCIA结果
        2.5.3 冷粘鞋的LCA结果解释
    2.6 本章小结
3 制革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3.1 案例企业概况
    3.2 实验用主要药品、仪器及设备
        3.2.1 主要药品清单
        3.2.2 主要仪器清单
        3.2.3 主要设备清单
    3.3 传统铬鞣羊皮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3.3.1 水质检测方法
        3.3.2 传统铬鞣工艺流程
        3.3.3 传统铬鞣工艺LCI各工段水质检测清单
        3.3.4 传统铬鞣制革各工段I/O清单分析
        3.3.5 传统铬鞣的LCA结果及解释
    3.4 逆转工艺羊皮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3.4.1 逆转铬复鞣工艺流程
        3.4.2 逆转工艺LCI各工段水质检测清单
        3.4.3 逆转工艺羊皮制革各工段I/O清单分析
        3.4.4 逆转工艺的LCA结果及解释
    3.5 无铬鞣羊皮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3.5.1 无铬鞣工艺流程
        3.5.2 无铬鞣工艺各工段I/O清单分析
        3.5.3 无铬鞣的LCA结果及解释
    3.6 三种制革工艺的LCA结果比较
    3.7 本章小结
4 制鞋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4.1 案例企业的概况
    4.2 清单数据
        4.2.1 女士休闲鞋数据清单
        4.2.2 女士凉鞋数据清单
        4.2.3 女士短靴数据清单
    4.3 数据的缺失或误差处理
    4.4 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
        4.4.1 女士休闲鞋的影响评价
        4.4.2 女士凉鞋的影响评价
        4.4.3 女士短靴的影响评价
    4.5 三款鞋的LCA特征化结果比较
    4.6 本章小结
5 皮革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
    5.1 产品的介绍
    5.2 产品的技术代表性选择
    5.3 产品LCA的数据集开发
        5.3.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5.3.2 实景过程清单数据
        5.3.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5.3.4 生命周期结果解释
    5.4 本章小结
6 层次分析法与LCA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6.1 评价方法的选择
    6.2 研究方法
        6.2.1 生态环境分析方法
        6.2.2 Eco-indicator99和CML2001评估分析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缩写
附录B: 鞋用胶粘剂及处理剂的成分组成
附录C: 制革主要设备清单
附录D: 制鞋主要设备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战略目标
        1.1.2 我国将迎来全民休闲时代
        1.1.3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1.4 休闲体育是城市生态文明的实践手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休闲体育相关研究
        1.3.2 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相关研究
    1.4 基础理论与理论基础
        1.4.1 基础理论:核心概念的厘定
        1.4.2 理论基础:研究的逻辑起点
    1.5 研究假设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7 个案说明
    1.8 技术路线
2 城市变迁中的休闲印迹找寻
    2.1 城市:永不停息的脚步
        2.1.1 回溯:城市发展的历史回忆
        2.1.2 危机:城市发展的理性思考
        2.1.3 转变:城市发展的方向选择
    2.2 休闲: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记忆
        2.2.1 城市文化中的休闲
        2.2.2 城市生长中的休闲变迁
    2.3 透视传统文化:杭州、武汉、成都三市休闲特色呈现
        2.3.1 吴越文化特质与杭城休闲表达
        2.3.2 荆楚文化特质与江城休闲表达
        2.3.3 巴蜀文化特质与蓉城休闲表达
3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互动
    3.1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城市之基
        3.1.1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必然
        3.1.2 美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指向
    3.2 生态文明与城市休闲体育的互动发展
        3.2.1 生态文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外在推力
        3.2.2 休闲体育: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手段
    3.3 杭州、武汉、成都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3.3.1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3.3.2 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3.3.3 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下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4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与行为限制
    4.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
        4.1.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现
        4.1.2 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时空特征
        4.1.3 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需求
    4.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行为限制
        4.2.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个人限制
        4.2.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人际限制
        4.2.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结构限制
    4.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与行为的差异比较
        4.3.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差异比较
        4.3.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行为限制差异比较
5 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反馈
    5.1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内容的聚类
    5.2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服务反馈
        5.2.1 服务反馈的基本呈现
        5.2.2 服务反馈的差异分析
    5.3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环境反馈
        5.3.1 环境反馈的基本呈现
        5.3.2 环境反馈的差异分析
    5.4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场所反馈
        5.4.1 场所反馈的基本呈现
        5.4.2 场所反馈的差异分析
    5.5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设施反馈
        5.5.1 设施反馈的基本呈现
        5.5.2 设施反馈的差异分析
    5.6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问题呈现与困因分析
        5.6.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问题呈现
        5.6.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困因分析
6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建
    6.1 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
    6.2 系统构建的逻辑依循
        6.2.1 经验借鉴:美国和加拿大的休闲供递系统
        6.2.2 国家文件:休闲体育系统构建的有力支撑
        6.2.3 他山之石:旅游与休闲系统构建的借鉴
        6.2.4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生成
    6.3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成
        6.3.1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内涵
        6.3.2 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子系统:引领与保障
        6.3.3 城市休闲体育的需求子系统:内源与动力
        6.3.4 城市休闲体育的环境子系统:支持与依托
        6.3.5 城市休闲体育的运行子系统:协调与驱动
7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建言
    7.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理念
        7.1.1 新发展理念,助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7.1.2 新发展理念,实现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实践超越
    7.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建言
        7.2.1 强化生态文明,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环境
        7.2.2 重视城市规划,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
        7.2.3 探究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休闲体育
        7.2.4 推进公共服务,破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矛盾
        7.2.5 坚持市场主导,增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活力
        7.2.6 鼓励社会参与,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8 结论、建议、创新与局限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
    8.4 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专家访谈问卷
附录3 武汉市2016 年社会体育活动资助项目一览表
附录4 科研情况

(3)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演进
        1.1.2 国家和地方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探索
    1.2 研究对象
        1.2.1 空间规划体系
        1.2.2 重庆市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推动生态文明的转型发展
        1.3.2 探索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1.3.3 构建空间治理体系改革的具体路径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2 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2.1 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基础
        2.1.1 生态学理论的价值导向
        2.1.2 地理学理论的对象认知
        2.1.3 城乡规划学理论的技术构成
        2.1.4 空间治理理论的协调模式
    2.2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
        2.2.1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进展
        2.2.2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进展
    2.3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
        2.3.1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进展
        2.3.2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进展
    2.4 空间规划体系的问题认知
        2.4.1 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
        2.4.2 对当前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认知
    2.5 小结
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3.1 国土空间的科学认知
        3.1.1 国土空间的多尺度逻辑
        3.1.2 国土空间的多类型构成
        3.1.3 国土空间的多价值差异
    3.2 传统空间类规划的基本矛盾
        3.2.1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尺度分割
        3.2.2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类型错配
        3.2.3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价值缺失
    3.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判断
        3.3.1 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发展理念
        3.3.2 构建空间规划体系的尺度学逻辑
        3.3.3 梳理空间规划体系的类型学构成
        3.3.4 回应空间规划体系的多价值约束
    3.4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解决方案
        3.4.1 总体构思
        3.4.2 整体框架
4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
    4.1 解放以来至1980 年代的萌芽阶段
        4.1.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1.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1.3 小结
    4.2 1980 年代至重庆直辖前的成长阶段
        4.2.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2.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2.3 小结
    4.3 直辖后十年期间的发展阶段
        4.3.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3.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3.3 小结
    4.4 2007 —2013 年期间的交织阶段
        4.4.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4.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4.3 小结
    4.5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现实基础
        4.5.1 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4.5.2 空间规划管理机构体系
        4.5.3 空间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4.5.4 空间规划支撑体系
    4.6 本章小结
5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探索的总体实践
    5.1 面向现实基础的实践探索整体框架
    5.2 以规划全覆盖统筹多级多类编制体系
        5.2.1 “五级三类+全覆盖+多规合一”统筹路径
        5.2.2 以法定规划实现空间分级统筹
        5.2.3 以专业专项规划实现分类统筹
        5.2.4 “全覆盖+多规合一”实现空间全域全要素统筹
    5.3 以管理机构职能延伸构建协同管制机制
        5.3.1 规划委员会机构的协同管制探索
        5.3.2 分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层级协同
        5.3.3 分类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类别协同
    5.4 以地方条例标准构建适应地域价值的法规体系
        5.4.1 各项规划条例的地域适应性探索
        5.4.2 不同技术规定的价值差异化探索
    5.5 以规划数据集成交换整合跨部门信息平台
        5.5.1 部门内部信息平台的数据完整性
        5.5.2 部门之间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机制
    5.6 小结
6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趋势研判
    6.1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1.0 版”的局限性
        6.1.1 跨部门跨地域规划动态协调的有限效率
        6.1.2 行政职能有限延伸不能解决分割管理根本问题
        6.1.3 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全域全覆盖全过程管理需求
        6.1.4 分头建设规划支撑体系欠缺信息数据整合
    6.2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2.0 版”构建导向
        6.2.1 落实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
        6.2.2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尺度”属性
        6.2.3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类型”属性
        6.2.4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价值”属性
    6.3 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覆盖的编制体系
        6.3.1 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思想与资源价值观
        6.3.2 构建“五级两类两阶段”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6.3.3 重点类型空间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6.4 建立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管理机构
        6.4.1 建立对应国家生态与资源管控整合行政机构
        6.4.2 加强内部职能机构的有效延伸与设置
        6.4.3 实现远郊区县空间规划管理机构的有效设置
        6.4.4 强化全市空间规划管理机构末端的建设
    6.5 构建衔接有序顺应地域需求的法律法规体系
        6.5.1 适应重庆空间规划管理地域化需求
        6.5.2 顺应生态文明与资源的底线管控
    6.6 建立智能化系统运作的跨行跨级支撑平台
        6.6.1 建立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信息联动平台
        6.6.2 建立基础标准体系和数据共享机制
        6.6.3 实现对全域空间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管理
    6.7 小结
7 研究结论
    7.1 主要结论
        7.1.1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
        7.1.2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探索实践
        7.1.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探索
    7.2 主要创新
        7.2.1 提炼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经验
        7.2.2 构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框架
        7.2.3 提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路径
    7.3 后续研究展望
        7.3.1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具体操作方法
        7.3.2 空间规划的实施机制
        7.3.3 空间治理中的区域与部门协调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B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课题情况
    C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奖励情况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当代中国环境抗争背景下的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一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思考之一:“托克维尔困境”与“转型危机”
        1.1.2 思考之二:社会抗争与社会稳定结构
        1.1.3 思考之三:政策变迁与国家治理能力
        1.1.4 研究问题: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
    1.2 文献述评与研究发现
        1.2.1 环境抗争的多维研究范式
        1.2.2 政策变迁研究的立体透视
        1.2.3 环境抗争与政策变迁的关系
        1.2.4 研究发现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贡献
第二章 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国家治理因素
    2.1 国家与社会关系因素:国家统和主义
    2.2 中央与地方关系因素: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
    2.3 政府公共决策因素:凝闭型政策体制
    2.4 政府公共治理因素:运动式治理
    2.5 缺乏双向互动: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根源
第三章 决策型回应:环境抗争改变政策结果
    3.1 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冲击—回应”模式
    3.2 决策型回应机理:以城市邻避型环境抗争为分析对象
        3.2.1 信念塑造行为:倡议联盟框架分析
        3.2.2 问题产生行为:环境问题框架分析
        3.2.3“意愿—能力”维度的政府回应:策略性框架分析
    3.3 决策型回应本质:技术官僚治理
        3.3.1 决策型回应是环境风险的公共决策过程
        3.3.2 技术官僚主宰环境风险决策的政策过程
第四章 结构型回应:环境抗争影响政策体系
    4.1 政策体系渐进理性的制度化风格
        4.1.1 两种典型政策风格:理性主义和渐进主义
        4.1.2 环保体系变迁实质:渐进理性的制度化
        4.1.3 制度相依:渐进理性的制度化本质
    4.2 环境抗争影响环保体系:基于霍夫曼模型的分析
        4.2.1 制度场域与霍夫曼模型
        4.2.2 环境抗争如何影响环保体系:基于霍夫曼模型的分析
    4.3 环保体系变迁的历史制度论解释
        4.3.1 环保体系的固着化现象
        4.3.2 环境治理的路径依赖现象
        4.3.3 环保体系属于制度变迁范畴
第五章 建构良性政策变迁的环境抗争消解策略
    5.1 良性政策变迁的内涵与要素
    5.2 行动进入过程:中国环境保护主义嵌入性的共生结构
        5.2.1 市场力量进入政治过程:环境抗争行动的脱嵌基础
        5.2.2 环保组织进入政府过程:身份合法化的资源获取
        5.2.3 社会力量进入政策过程:共识建构的双面效果
        5.2.4 环境评价进入社会过程:评估环境治理的效果
    5.3 嵌入与吸纳并重:消解环境抗争的新吸纳主义
        5.3.1 新吸纳主义的诠释与说明
        5.3.2 新吸纳主义的目标导向:“连续统”危机治理
        5.3.3 新吸纳主义的政策集合:政策营销和公众参与
    5.4 新吸纳主义的政策过程设计:以“社区自治”为例
        5.4.1 新吸纳主义视野下的居民自治制度:总体框架与制度设计
        5.4.2 新吸纳主义的个案设计:以专业委员会为载体
第六章 实现可持续性政策变迁的国家治理转型
    6.1 权威治理转型:从抗议型威权迈向治理性互赖
    6.2 层级治理转型:从“混沌整体”体系迈向法理分权体系
    6.3 在社会中的决策:从“凝闭型”决策迈向“共识型”决策
    6.4 在社会中的执行:从“运动式”治理迈向“多中心协同”治理
第七章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6)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1 城镇密集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日益突出的地位
        1.1.2 发展模式转型: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国内外城镇密集区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城镇密集区规划相关研究
        1.2.2 我国城镇密集区研究的现状
        1.2.3 对国内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重点与框架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研究的重点
        1.3.3 研究的框架
2 困境与析因: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成渝城镇密集区的范围及区域概况
        2.1.1 成渝城镇密集区的范围界定
        2.1.2 成渝城镇密集区的区域概况
    2.2 区域空间发展各自为政:有限的竞争型区域协调
        2.2.1 行政区划下的“诸侯经济”倾向
        2.2.2 竞争型区域协调:有限的区域协调手段
        2.2.3 成渝城镇密集区各自为政的空间发展倾向
    2.3 建设空间低效扩张:空间引导与控制机制失灵
        2.3.1 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空间快速扩张的驱动力
        2.3.2 区域城镇空间集约利用的引导与控制机制失灵
        2.3.3 成渝城镇密集区建设空间低效扩张的现状
    2.4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导向下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
        2.4.1 经济导向下区域空间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漠视
        2.4.2 成渝城镇密集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2.5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体制分割下的空间失衡
        2.5.1 城乡空间失衡背后的体制析因
        2.5.2 成渝城镇密集区相对突出的城乡二元空间结构
3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理论研究
    3.1 从经济效率到综合效益: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内涵
        3.1.1 “集约”概念的由来及相关研究综述
        3.1.2 多维性与层次性: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综合内涵
        3.1.3 从密集到集约:城镇密集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由之路
    3.2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研究对象
        3.2.1 集约发展的空间要素:空间资源
        3.2.2 宏观层面:区域空间对象
        3.2.3 中观层面:城镇空间对象
        3.2.4 微观层面:建设空间对象
    3.3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目标导向
        3.3.1 综合维度:区域空间的协调发展
        3.3.2 经济维度:城镇空间的紧凑拓展
        3.3.3 生态维度:生态空间的有效保护
        3.3.4 社会维度:人居空间的人文关怀
    3.4 综合协调: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方法论
        3.4.1 综合协调论的基本内涵
        3.4.2 综合协调的相关方法论
        3.4.3 综合协调论的基本原则与作用机理
        3.4.4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的路径
    3.5 小结
4 竞争与合作:构建系统共生的区域城镇空间关系
    4.1 竞争与合作:城镇密集区城镇空间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
        4.1.1 城镇密集区城镇空间竞合关系形成的内涵
        4.1.2 成渝城镇密集区城镇空间“竞争大于合作”的不良倾向
        4.1.3 系统共生:区域城镇空间竞合关系综合协调的目标状态
    4.2 成渝区域城镇空间关系综合协调的对象分析
        4.2.1 区域城镇的职能结构
        4.2.2 区域城镇的规模结构
        4.2.3 区域城镇的空间结构
        4.2.4 区域城镇的支持系统
    4.3 成渝区域城镇空间关系综合协调的组织策略
        4.3.1 分工协作的区域城镇职能结构
        4.3.2 比例有序、体系均衡的区域城镇规模结构
        4.3.3 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空间结构
        4.3.4 与城镇空间相耦合的支持系统
    4.4 成渝区域城镇空间关系综合协调的保障机制
        4.4.1 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理念创新
        4.4.2 区域城镇空间关系综合协调的机制创新
5 集中与分散:引导紧凑的空间布局与建设模式
    5.1 集中与分散: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
        5.1.1 城镇空间集中与分散的理论释义
        5.1.2 城镇空间集中与分散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5.1.3 适度集中: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目标状态
    5.2 成渝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对象分析
        5.2.1 城镇空间的用地布局
        5.2.2 城镇空间的密度分布
        5.2.3 建设空间拓展的不良倾向
    5.3 成渝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组织策略
        5.3.1 分散的集中化:城镇空间用地的紧凑布局
        5.3.2 疏密有致:城镇空间密度的紧凑分布
        5.3.3 典型建设空间紧凑开发的组织策略
        5.3.4 成渝城镇密集区城镇空间紧凑布局的理想模式探讨
    5.4 成渝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保障机制
        5.4.1 城镇空间紧凑布局综合协调的规划保障机制
        5.4.2 建设空间紧凑利用综合协调的导控机制
6 空间拓展与生态保护:多层次生态化空间发展战略
    6.1 “人地关系”: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
        6.1.1 “人地关系”的生态学内涵
        6.1.2 协调“人地关系”的相关规划理论与实践
        6.1.3 人地和谐: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目标状态
    6.2 成渝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对象分析
        6.2.1 宏观层面:区域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的“人地关系”
        6.2.2 中观层面:城镇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的“人地关系”
        6.2.3 微观层面:建设空间的生态化建设方式
    6.3 成渝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组织策略
        6.3.1 宏观层面:规模适度、生态导向下的区域城镇空间分布
        6.3.2 中观层面:建立植根于自然环境的城镇空间结构
        6.3.3 微观层面:生态化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6.3.4 成渝城镇密集区生态区划下的区域城镇发展构想
    6.4 成渝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保障机制
        6.4.1 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规划保障机制
        6.4.2 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导控机制
7 分离与融合:城镇密集区区域城乡空间统筹
    7.1 城乡关系: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
        7.1.1 城乡空间的概念界定
        7.1.2 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理论借鉴
        7.1.3 城乡空间融合: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目标状态
    7.2 成渝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对象分析
        7.2.1 城乡产业空间
        7.2.2 城乡住区空间
    7.3 成渝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组织策略
        7.3.1 城乡产业空间统筹的组织策略
        7.3.2 城市村庄:城乡住区空间统筹的组织策略
        7.3.3 三个集中:成都市城乡空间统筹协调的发展模式
    7.4 成渝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保障机制
        7.4.1 全域规划:区域空间城乡统筹综合协调的规划保障
        7.4.2 土地有序流转: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制度保障
8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实践

(7)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概念话语
    (二) 现实记忆
    (三) 史学思考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赵长庚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上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插图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梳理赵长庚教授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及理论思想
        1.1.2 解析赵长庚教授的学术影响力及其思想的学术价值
        1.1.3 反映大建筑学科的发展轨迹
    1.2 研究现状概述
    1.3 研究内容对象
        1.3.1 生平事迹
        1.3.2 学术思想
        1.3.3 附录
    1.4 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
        1.4.1 文本研究法
        1.4.2 口述历史研究法
        1.4.3 实证与阐释相结合法
        1.4.4 比较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2 成长历程
    2.1 青少年时期
        2.1.1 出生地崇州
        2.1.2 孩童记忆
    2.2 求学经历
        2.2.1 燕京求学
        2.2.2 中大记忆
    2.3 结为伉俪
3 学成授业
    3.1 初入社会
        3.1.1 成都艺专
        3.1.2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3.2 规划研究
        3.2.1 国家需要
        3.2.2 苏联援助
        3.2.3 赴沪深造
    3.3 领导先驱
        3.3.1 学成归来,建立院系
        3.3.2 整理讲稿,编写教材
        3.3.3 桃李天下
4 经历挫折
    4.1 时代背景
    4.2 在劫难逃
    4.3 成都改造
    4.4 经历文革
5 城市美学及景观思想研究
    5.1 城市美学
        5.1.1 城市美学发展背景
        5.1.2 提出建设“优美、文明、清洁”的城市
        5.1.3 提出市容景观概念
        5.1.4 市容景观构建的具体方法
        5.1.5 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与方法的探讨
        5.1.6 关于城市美学的综合考虑和几个主要观点
    5.2 城市景观
        5.2.1 城市景观的发展背景
        5.2.2 城市景观建设的必要性
        5.2.3 城市景观的含义
        5.2.4 城市景观的分类
        5.2.5 城市景观的规划观点
        5.2.6 优良城市景观的建设方法
        5.2.7 城市景观的价值体现与效益体现
        5.2.8 以重庆为例阐述城市景观建设
    5.3 评述
6 城市风貌特色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6.1 城市风貌及特色研究
        6.1.1 探讨建筑风貌与城镇风貌的关系
        6.1.2 探讨社会制度与城市风貌的关系
        6.1.3 城市风貌协调对规划素质的具体要求
        6.1.4 社会制度对城市风貌的影响
    6.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
        6.2.1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问题初探
        6.2.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区的规划方法探讨
        6.2.3 对几座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的评述
        6.2.4 两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重庆
    6.3 评述
7 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及传统风景园林研究
    7.1 风景名胜区鉴赏、规划及旅游开发
        7.1.1 风景名胜的发展背景
        7.1.2 风景名胜的研究背景
        7.1.3 风景名胜的定义
        7.1.4 风景名胜的审美与文化
        7.1.5 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原则
        7.1.6 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方法
    7.2 传统园林
        7.2.1 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背景
        7.2.2 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背景
        7.2.3 中国传统园林的用地选址
        7.2.4 中国传统园林的规划布局
        7.2.5 中国传统园林的建筑布局
        7.2.6 中国传统园林的景观绿化
    7.3 评述
8 城市理论研究及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文化赏析
    8.1 城市及风景区历史文化传说探究
        8.1.1 关于明朝建文帝流亡在重庆遗迹的研究
        8.1.2 关于都江堰历史文化传说的研究
    8.2 对传统文化的运用
        8.2.1 天时地利、风韵人和
        8.2.2 山水文化
        8.2.3 园林文化
    8.3 对道教文化的理解——返璞归真、天人合一
    8.4 关于古籍、名人的研究
        8.4.1 关于诗词、文、联的研究
        8.4.2 关于李白的研究
    8.5 诗书楹联的深厚造诣
        8.5.1 风景园林与诗歌
        8.5.2 赵长庚教授的诗词佳作
    8.6 绘画白描的精妙技艺
        8.6.1 山
        8.6.2 水
        8.6.3 建筑街巷
    8.7 评述
9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9)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法律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困难和挑战
    五、世界自然遗产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章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概述
    第一节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基本概况
        一、中国世界自然遗产要义
        二、中国世界遗产类型及其分布
    第二节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的表征
        一、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法则
        二、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特征
    第三节 世界自然遗产的功能
        一、自然生态价值功能
        二、经济价值功能
        三、社会价值功能
    第四节 从凯恩斯决议到苏州会议: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的新动向
        一、《凯恩斯决议》的规定
        二、苏州会议的发展
        三、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的新动向
第二章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资源价值
    第一节 世界自然遗产价值评价
        一、价值评价目的
        二、价值评价方法
    第二节 对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分析
        一、从《公约》定义看自然遗产价值
        二、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类型
        三、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分析
第三章 透视世界自然遗产的非理性开发
    第一节 世界自然遗产的资源本义
        一、资源与旅游资源
        二、世界自然遗产的资源属性
    第二节 景区经营权转让
        一、我国景区经营模式
        二、蜂起的景区经营权转让潮
        三、经营权转让争执的焦点
        四、陈经营权转让需要逾越的“鸿沟”
    第三节 中国被监测、评估的几处世界遗产地
        一、监测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
        二、中国的世界遗产接受监测和评估
    第四节 碧峰峡模式三问
        一、碧峰峡模式生命力质疑
        二、政府在经营权转让后的监管职能如何发挥
        三、如何应对受让企业的经营风险
第四章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世界自然遗产资源开发
    第一节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杜绝任何短视做法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好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三、科学发展观要求确保世界自然遗产永续利用
    第二节 世界自然遗产景观资源开发三原则
        一、适度开发原则
        二、柔性开发原则
        三、梯次开发原则
第五章 代际公平: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根基
    第一节 世界自然遗产代际公平的法律思考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文化解读
        二、制约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代际传承的因素
    第二节 代际衡平原则:《公约》的法伦理基础
        一、“人与自然的异化”对法伦理的影响
        二、文化景观遗址圆明园:防渗工程影响的不仅仅只有环境
        三、坚持生态伦理是实现代际公平法伦理要求的基石
第六章 西部地区遗产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双重保护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与世界遗产资源的挖掘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一次腾飞的机会
        二、开展世界遗产生态旅游是提升西部地区资源品位的法宝
        三、西部地区可拓展世界遗产空间巨大
    第二节 中国岩画与世界遗产法律保护
        一、岩画是历史记忆
        二、中国岩画艺术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三、岩画景观的遗产保护
    第三节 红河哈尼梯田:准世界遗产的水权保护
        一、水权与梯田“四素同构”
        二、哈尼梯田:符合《公约》的文化景观遗产价值
        三、哈尼梯田的准世界遗产水权保护
    第四节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对策
        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独特优势
        二、制约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对策
    第五节 消除“记忆丧失”的首要条件
        一、文化空间和文化表现形式是非物质遗产的主要内容
        二、原生态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的温床
        三、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处理好几大关系
    第六节 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原生态保护法则
        一、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缘起
        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录”及国外保护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三、非物质遗产的原生态保护模态
第七章 探索开发与保护双赢之路
    第一节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及其启示
        一、美国国家公园制度及给我们的启示
        二、加拿大国家公园制度及给我们的启示
        三、澳大利亚国家公园制度及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节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新思维
        一、制度创新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与世界自然遗产管理
    第三节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立法构建
        一、法律是规范自然遗产开发和制止经营权转让行为的最高准则
        二、对外来资本进入自然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实行准入制
        三、勇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自然遗产旅游资源经营模式
        四、积极探讨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对策
        五、我国自然遗产保护立法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四、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委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雅安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皮革及其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 范闪.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1)
  • [2]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D]. 单凤霞.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3]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 王岳. 重庆大学, 2019(01)
  • [4]当代中国环境抗争背景下的政策变迁研究[D]. 杨志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3)
  • [5]2010年中国环境法治大事记[J]. 宋婧. 中国环境法治, 2010(00)
  • [6]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D]. 谭敏. 重庆大学, 2011(12)
  • [7]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8]赵长庚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上篇)[D]. 杨黎黎. 重庆大学, 2010(04)
  • [9]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法律保护对策研究[D]. 李华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10]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委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雅安召开[J]. 傅嘉媛. 四川环境, 2001(04)

标签:;  ;  ;  ;  ;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辐射专委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雅安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