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信息化如何为农民工服务

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信息化如何为农民工服务

一、农民工 我的兄弟姐妹——信息化如何服务外来农村务工人员(论文文献综述)

高莉莎[1](2018)在《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 ——云南某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的民族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来自云南红河州H县L乡的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线下田野与线上田野相结合,从日常生活切入,打破既往底层研究中的“被动”基调,转向主体-实践视角关注行动者本身,考察他们如何在结构化、宰制性的空间中进行主体性的日常生活实践?生产了哪些空间?使用了什么样的策略?在智能手机这种具身化媒介嵌入日常生活后,手机的使用如何创造性地打造或改变日常生活世界?如何进行意义创造和空间生产?日常生活就是参与空间的社会生产,塑造不断演变的空间性并被其塑造。日常生活空间是个体再生产的实践空间,既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媒介,也是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农民工输出地云南H县L乡的村落空间,打工输入地昆明的城市空间,以及手机构成的线上空间共同构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空间。经过几年线下与线上田野考察,发现他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被自上而下的制度性、结构性压力,宰制力挤压得索然无味,而是通过各种生活策略,在给定的空间进行临场发挥式的即席创作与书写。在村寨,为了契合城乡流动的打工生活模式,农民工们通过对传统礼俗空间的重构,以及“拼贴”亚文化空间的生产,生成了新的意义与传统。在城市,他们具有建构全新的生活方式及生产支撑这种生活方式的社会空间的能力:城市不起眼的角落,演变为他们交流、休闲、娱乐才能展示的舞台以化解工作的“无聊”,这种“碎片空间”既是他们活动的场所亦是嵌入城市生活的具体生活情境;利用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以节庆和仪式性的“身体展演”完成一种打破日常生活秩序的“狂欢空间”建构。手机具身化嵌入日常生活后,他们成为手机大胆实践者,网络空间的主体性书写者和创新者,建构了以民族文化符号为标识的网络族群空间,对村落传统祭祀仪式进行解构与重塑,建构了跨越边界的舆论空间,也界定了“我群”与“他群”的无形边界。手机建构的网络空间同时作用于城市-乡村两个实体空间及空间里面的人,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得以不断互动和重组。这一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的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是一种“临场发挥”性质的行动,是在具体的社会场景中,与情境因素的复杂多样相契合的权宜性的日常生活实践。既非有意识的对宰制力的“抗争”,也非一味的规避,而是在控制与自由之间,在给定的舞台空间的即席书写,因而具有临时性、就地性、此在性等特点。

周沁[2](2018)在《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晋江市经济发展增速显着,不但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之列,还排名全国第5位。对晋江来说,已占人口总量半壁的流动人口是其经济快速增长并始终保持活力的重要支撑。但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也给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若缺乏有效的服务和管理手段,三十多年来的计生工作成效将付诸东流。因此,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为管理部门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以晋江市实际情况为基础,梳理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等相关概念,描述了晋江市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现状,并对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出了制度、人员、资金等层面上问题类型,总结出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管理体制机制存在不足、社会环境影响等原因。最后,对增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提出对策建议。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政策制度设计、构建信息化效率机制、推进计生服务供给侧改革、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我管理”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为今后晋江市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李伟[3](2015)在《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文中认为199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地区涌现出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从事乡土小说创作,他们对社会发展变迁中农民生存状况和西部文化有着深层的思考,取得的文学成就有目共睹。从一定意义上说,西部乡土小说已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作家的创作与西部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民俗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自然景观的融入,多元的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浓厚的宗教背景依托,呈现出与东部作家创作不同的文学形态。尽管乡土小说的研究已经成学界争议和讨论的热点,但是关于西部乡土小说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整体研究,西部乡土小说发展的形态与变化,一些西部乡土作家的创作长期处于被遮蔽与边缘化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更深入研究。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主要集中于家庭伦理、情爱伦理、正义伦理三个方面。家庭伦理书写涵盖乡村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姐妹、邻里关系等,展现出社会经济变革时期中人际关系从传统转向现代的复杂变化。西部作家立足乡村社会发展与农民生存的变化,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城市与乡村的强烈对比中,弘扬乡村社会现代伦理的积极因素,家庭人际关系的新气象与乡村朴实、善良的民风人情。与此同时,西部作家揭露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批判传统血亲伦理的滞后性,乡村宗族伦理的劣根性,以及现代年轻一代颠覆传统长幼秩序的过激行为。西部作家表达出对现代新型伦理观的向往,但不排除对传统美德的回望,通过人物行为的复杂内涵和情感态度,表现出现代人因生存困境、经济利益等因素促使家庭伦理关系的异化。西部作家深切地关注乡村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又饱含着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与人道主义关怀。西部作家分别从情欲与伦理、生存与情爱、乱性与乱伦、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等关系的书写来展现农民选择爱情方式与爱情类型由保守压抑向开放多元的转变。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寻求情爱中面临着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观念冲突的两难困境:一是保全道德压抑情欲,另一是违背伦理追求爱情。针对生命与爱情的伦理问题,现代农民追求爱情的自主意识有所增强,但不免出现以舍弃生命为代价来获得爱情的悲剧。当前农民面临着维持生存与违背伦理的道德困境,尤其以乡村女性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为维持生存而自觉地走向道德异化。人们寻求情爱的错位现象——乱性与乱伦,乱性行为的无知与乱伦行为的恶劣引发西部作家对人性悲剧与宿命的深刻剖析,背弃道德必然受到惩罚,作家以此呼吁人们应遵循乱伦禁忌的道德文明原则。现代伦理视野下呈现出相异的爱情选择观,理想化爱情的唯美与道德和谐,现实性爱情的功利与物化。在过度追逐效率与利益的社会发展中,人们评判爱情价值的标准与选择爱情的方式呈现出一定的功利化倾向。因此,如何权衡外在物质因素与内在道德精神两者间的平衡成为现代人面临的道德难题。西部乡土小说中的正义伦理书写表现为人的正义、自然正义以及人的存在与异化等伦理问题。西部农民的正义观念呈现不同的变化,传统农民更为注重中国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现代农民身受现代文明观念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传统正义行为,而追求精神层面的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等现代伦理意识。西部作家特别地书写人们坚守正义原则,结局却受到谴责和攻击的道德悖论现象。针对官的正义与功利问题,西部作家以乡村干部三种形象类型书写来表现不同的道德体系,公正廉洁的清官代表着国家意识形态下的正义;以权欺民谋私,损害农民利益的庸官,呈现为受功利因素诱导下官的道德失范;受到民众认可却违背行政规范的乡村官员,暗含着官场体制与自我道德选择的两难困境。西部作家对自然正义的关注,更多源于西方生态文学的影响与对本土生态伦理观的继承,通过对人保护与损害自然不同形态的书写,传达人类敬畏自然和善待生命的正义精神,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针对现代人的生存审美形态与人的异化现象,西部作家对前者持颂扬与肯定,而对后者持质疑与批判的伦理姿态。西部乡土作家的伦理书写姿态和创作立场,与作家自身的生活环境和民族信仰有着密切的关联。西部作家的伦理书写姿态大致呈现为以下几种形态:一是作家持苦难情怀进行伦理书写。鬼子以平民立场书写底层小人物的“阳光苦难”,敢于直视社会的阴暗面与人性的卑微;冯积岐从乡村权力视角书写农民遭受权势压抑的苦难状态,由权力欲望引发乡村人性的复杂;罗伟章以底层伦理立场书写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面临着双重的病态苦难,进城与回乡都无法逃离物质的贫乏与精神的荒芜;冉正万和王华则从乡村留守者与边缘者的立场出发,书写工业化入驻乡村致使农民痛失乡村家园的苦难窘态,两位作家创作中充满着强烈的道德责任意识。二是作家创作中以乡村浪漫情怀进行伦理书写。因西部地域生存背景的相似,雪漠、郭雪波、漠月、郭文斌四位作家以各自的文学视点支起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浪漫情调。雪漠、郭雪波、漠月对各自的生存之地大漠、戈壁、梁滩充满着敬仰之情,小说创作中融入西部地区特有的自然审美、宗教情感和民族情怀,表达出各自不视野中体悟的文学观与地域人伦品格。郭文斌则从关注乡村现实走向民间传统文化的写作立场,寻找乡村世界的温暖与诗意,建构一种诗性化的乡土伦理。三是作家以农家感恩的姿态进行乡土伦理书写。宁夏西海固作家群中的石舒清和马金莲对故土农家有着深厚的情感依恋,创作中自觉地以感恩的伦理姿态进行乡土叙事,了一容和李进祥创作中坚守为底层农家而写作,四位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把自身的民族信仰融入乡土小说创作,充满着崇高的宗教伦理情怀与强烈的民族尊严意识。四是贾平凹近年来乡土小说创作中仍然坚守平民立场写作,又以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审视与批判着受现代文明影响下的乡村,由早期小说中对现代伦理充满期待转为当前的批判,因自身伦理思考的困惑促使伦理观念表达的含混。总体来说,西部乡土作家的伦理书写具有现实性,作家的社会责任明确,敏锐地洞察社会现实问题,又以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深刻地揭示伦理问题的严重性,引导社会与人们对于农村、农民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深思。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艺术表现,既有意向主流文学靠拢,又保有着它本有的地域文学风格。首先,创作手法上表现为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多重艺术借鉴。大部分西部乡土作家创作中坚守纯正的写实风格,作品充满强烈的社会现实感、现实批判精神和以时间叙事为主的写实手法。其中以红柯、东西、鬼子等为代表的西部个别作家深受中国先锋小说的影响,积极学习与借鉴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采取“元小说”叙述手法来消解传统小说的写作,热衷于时空跳跃和重复叙述的先锋叙事技巧。贾平凹和冯积岐在保留写实的基础上借用现代派手法,形成现实与现代手法融合并用的特征。少数民族作家阿来、郭雪波、石舒清因自身民族宗教背景的影响,小说创作中融入了民族的宗教仪式、神话和传说,营造出文本叙事的魔幻与超现实色彩。其次,在文体特征上,西部作家把诗歌艺术中的意境、意象、抒情等融入乡土小说创作,形成小说的诗性意境与情境审美。西部乡土小说主题叙事的日常琐碎化与自传性色彩,语言表达的细腻和情感化,文体篇幅相对短小,而呈现出散文化的文体特征。再次,一些西部作家把富有地方色彩的民俗、民歌与方言融入于小说创作,丰富了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审美特质,也使作家能够更好地阐释西部地域化伦理书写的内涵。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文学审美批评、伦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相关理论,在对西部主要文学期刊进行大量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和挖掘有关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原始资料,西部中青年作家的小说创作,注重文本细读、感悟与伦理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把对个别作家和作品的解读放入西部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与西部乡土小说发展的整体形态中进行考量,阐释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多元内涵和发展趋向。选取伦理视角来研究西部乡土小说的创作,在一定意义上,延伸了文学的道德启蒙意识和社会现实价值。文学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研究西部乡土小说中呈现的伦理问题,有助于认识当前农村伦理的发展现状。西部乡土小说创作呈现日益繁荣,它已构成当前乡土文学发展中一种重要的文学形态,因此,试图在研究范围上拓宽了以往研究局限于西北地区的文学创作,把西南地区的乡土作家创作也融入其中,对西部十二省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性研究。以伦理视角为切入口,结合社会转型背景、地域文化和人伦风俗等因素,考察和发现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在视野上由人伦扩展为自然万物,作家姿态从批判传统到质疑现代,伦理评判标准趋向多元和开放的变化。

余婷[4](2015)在《我国都市类报纸中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 ——以《楚天都市报》和《南方都市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总数超过一亿,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与老一辈在生活观念、性格特征、未来期望等方面都表现出天壤之别,且在市民化的道路中艰难前行。自2010年中央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后,该群体立即被聚焦于各种媒体报道之下。被誉为“市民报纸”的都市报对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建构就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选取《楚天都市报》和《南方都市报》2010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5年共1094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的目标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两份报纸如何建构该群体的形象,反思都市报在塑造该群体时存在的问题,为都市报全面与客观地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提出合理建议,以期帮助该群体市民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缘起与意义、新生代农民工与媒介形象概念的界定、相关文献综述、论文研究方法和具体操作思路。第二部分为目标样本内容分析,从宏观角度对新闻报道数量、报道对象、报道议题等8个类目进行量化统计,进而对所建研究类目进行意义分析与内容指认。第三部分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分析,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报道内容进行解读研究,提炼出两报建构的三种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一是积极正面的形象,主要包括自我把控者、文化生活的常客、主动维权者、正能量传递者四种类型;二是消极负面的形象,包括心理问题的麻烦人与违法犯罪者两种类型;三是处于困境中的弱者形象,包括婚恋与子女教育的困难者、权益受害者、平等融入的迷茫者三种类型。第四部分为报纸建构新生代农民工形象所呈现的特点与原因分析。其特点为报道议题呈现多元化、报道情感倾向逐渐客观,但依然存在塑造形象不平衡(正面形象比例较少,负面形象和困境中的弱者形象比例过多)、报道叙事手法煽情化、选题呈现奇观化、新生代农民工话语权相对较弱等几大缺失。笔者从后台理论的角度指出城乡二元户籍制的束缚,都市报本身和受众媒介素养的不足三方面共同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框架的建构。第五部分根据上述报道缺失,提出都市类报纸要塑造全面与完整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弥补城乡“心理间隙”,就需要政府完善相关制度,报纸承担起社会责任,受众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韩乐[5](2015)在《新型城镇化中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对象,更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中坚力量。由于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的长期制约,农民工的相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然而在新时期新阶段,一些新的时代问题又在悄然凸显。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共同幸福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悉心整理,对我国城镇化历史脉络的仔细梳理,对我国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真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发现了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遇到的一系列思想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适合时代发展趋势、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优化途径。文章第一部分首先简要的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引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历史机遇,进而提出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理论概述,对“新生代农民工”和“新型城镇化”分别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当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第三部分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并通过SPSS19.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状况和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第四部分对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发现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的原因。第五部分从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六个方面提出改善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第六部分为对本课题的研究总结。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重点是解决好“三个一亿人”的问题,首要任务是推进一亿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关键在于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问题,目的是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城镇社会,与城镇居民一起共享现代城市文明。切实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问题,对于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意义。

王常青[6](2014)在《南宁市农民工融入城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工是我国一个特殊群体,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建设不可替代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通过研究农民工融入城市,深入南宁在促进“三农”发展中的做法,特别是促进农民工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在农民工融入城市上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同时也认识到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1、城乡二元结构根深蒂固。2、农民进城就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3、职业技能培训层次不高。4、公共服务投入与入口增长还不相适应。5、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6、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力度有待加大。7、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不到位。8、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还不够快。通过现状调查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结束南宁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1、充分认识重要意义,加强对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2、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身份障碍。3、加强就业服务和用工管理,促进农民工对城市的经济融入。4、发挥党团组织和工会、社区的作用,为农民工的政治融入创造条件。5、强化公共服务的普惠性,提高农民工公共权益融入水平。6..加强和创新对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加快农民工对城市的社会关系融入。7、建立完善农村土地处置机制,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有利条件。8、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

李峥峥[7](2011)在《南通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商品意识和谋求发展意识的不断增强,流动人口的数量逐年增多。1982年至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由657万上升至2.21亿人,流动人口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了巨大作用,但也对我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流动人口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大学生、城镇居民和下岗职工,流入城镇的比重大。由于流动人口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大多从事个体生产和经营活动,且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和住所,生育观念落后,且流动人口大多正处生育高峰期,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对象。加之流入地为其提供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不够,导致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难、管理弱的问题。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南通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问题进行分析。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南通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包括: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社区服务型”管理模式还有待完善,信息化建设有待推进,保障措施不完备等。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及具体的对策,例如:健全必要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社区服务型”管理模式、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服务管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保障等。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索创建具有南通特色的“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新模式,提升南通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水平。

储诚炜[8](2010)在《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民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特定群体,弱质性农业特点和历史传承积淀下来的身份定位,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相比较,其滞后性显现无疑,也正因为如此,对其进行教育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目标指向而言,其教育的正当性毋庸置疑,而时处“三农”问题破解和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在“人的发展才是社会根本发展”命题的逻辑框架下,其教育的迫切性又理所当然。古人云“三十年仁政乃成”,也就是说,治理国家者施行仁政,解决民生问题,三十年是一个可以显示出效果的时间区段。而中国传统的“六十花甲子”更是一个标志成熟的时间,所以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纪念之际,回顾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历史,系统整理和分析农民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总结其教训,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演进路径,从理论角度对之加以深入研究,这对如何持续发展农民教育,推进农村改革步伐,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遵循纵向梳理的历史范式,以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衍进为线索,在对史料的分解和综合之中,提取农民教育事件中的教育因素和显着特征,并努力通过对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对比,划分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总结阶段性特征,形成前后一致且自成逻辑的农民教育发展历史。试图立足于客观立场以思辨性方式评价各阶段农民教育得失,且在系统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做理性分析。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立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农民教育研究状况,说明了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并界定农民教育相关概念。开宗明义,表达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章立足于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以及农民教育概念的初步形成。中国古代农民教育体现在职业教育方面所占比例不高,而在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则更多的是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行道德教化。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影响,在中国农村大地上掀起一场以改良农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乡村建设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致力于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社会民主化的角度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第三章:农民文化扫盲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以扫盲识字运动为切入点,分析该运动中的农民教育成效;立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从“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的论断中分析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内在价值,力求探讨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社会改造、人的改造与农民教育的相互关系,并在农民利益、土地制度变迁与文化逻辑视野下去研究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第四章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在人民公社组织体制下农民教育面临着教育与被教育、理想追寻与现实困境的冲突,农民教育经历了“毛泽东思想”学习运动、“四清运动”、知识青年下乡运动等历史阶段;“农业学大寨”时期大寨精神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的理想寄托,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是其明显的特点;这一时期农民教育的制度惯性和教育困境是探索过程中的深层次考量要素。第五章涉及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为历史起点,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之下,农民教育工作在改革初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农民技能培训的各种类型入手,着重分析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对电视媒体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估和审视。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历史背景之下,分析计划经济、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诱致之间的关系,阐述市场导向下农民经营管理素质培育的历史必然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客观状况也敦促在理论上必须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的关系做出回答。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基础上上,对目前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做系统的概括。第六章论述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三农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因素,农民教育无疑是解决其现实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论证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探讨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和农民素质结构的内在要素;从社会和谐角度出发,讨论农民教育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公民社会视野中的农民教育更多的是一个在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基础上的文化问题,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第七章在前六章的基础上,系统回顾新中国的农民教育发展历程,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对比和总结中试图总结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基本特点是教育内容不断变化,教育理念循序衍进,教育手段趋向多样,教育对象范围扩大。从国民特性视角、发展路径视角和教育本质视角分别总结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规律的总结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从职业教育、全面教育到国民教育是一个目标递进的演化过程;农民教育是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命题博弈中施教主体的角色调整和定位的历史,农民教育的过程就是各种施教主体参与、赋权与退出的博弈过程;立足于利益逻辑的角度,着重探讨农民教育历史中内在诉求、外部推动和历史契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比较视野中分析后发劣势、后发优势和农民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第八章分析目前农民教育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问题,并从现实角度分析了农民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挑战,并从层次、模式、内容和方法四个维度分析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立足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历史的角度,从现代化路径、改革模式的角度来认识“三农”问题和农民教育问题,进行农民教育体制改革和综合治理,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从根本上确保农民教育改革顺利推进。

邓惠娟[9](2008)在《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以嘉定区为例》文中认为本课题采用公共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捕捉到了“政策实施过程”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研究的关键点。论文立足嘉定地区,着重从嘉定区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嘉定区实施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有益经验,同时找出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困难的原因与表现。通过研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在嘉定地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炼出公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因政策本身缺陷、生育观念的陈旧、重管理轻服务等主要原因。为下一步完善政策、提高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提供客观依据。由于流动人口问题是过去十多年里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实施上存在很多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制约性因素,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执行。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计划生育政策是国家从民族与长远利益出发,对人口过程进行调节、干预的手段和措施。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社会经济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生育政策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单靠行政制约手段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计划生育政策必须适应影响人口变动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必须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工作方法必须由行政制约为主向依法管理、优质服务和综合施政转变,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的进程,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因此,开展流动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问题的研究,就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制约因素、成因以及对策作一粗浅的分析,有利于校正政策执行中的不当行为,更好地实现原有的政策目标,有助于拓宽一些特定问题领域的研究广度。通过研究为新时期政府实现有效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找到突破口并实现更有有效的管理。

詹玲[10](2006)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20世纪80年代末还出现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农民工现象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产物,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立论依据。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九章和结束语。 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介绍、评析了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介绍了本论文的基本思路、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并说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概述了农民工的基本内涵、历史追溯以及农民工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本章主要有三点:一是论述了本文所使用的农民工概念,并分析比较了与农民工相关的几个概念,以进一步深化对农民工概念的理解;二是论述了农民流动的历史过程以及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指出“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农民工史就承载了一部中国改革开放史”;三是分析了农民工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同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历史使命的战略任务,而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章分析了农民工出现、发展、流动的原因。一是深入分析了农民工出现、发展、流动的历史必然性,着重从社会化大生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及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存在等方面进行论述;二是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流出地、不同文化程度等方面对农民工的流动原因进行微观比较。 第三章、第四章分别论述了农民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以及农民工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挑战。第三章重点论述了农民工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出农民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第四章从农民工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困境以及农民工所伴生的社会问题两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农民工问题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的不和谐因素,分析了“没有体制的体制”是产生这些不和谐因素的根源。

二、农民工 我的兄弟姐妹——信息化如何服务外来农村务工人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工 我的兄弟姐妹——信息化如何服务外来农村务工人员(论文提纲范文)

(1)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 ——云南某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从日常生活开始
    二、农民工研究:概念、研究范式及反思
    三、研究问题
    四、论文结构
第一章 理论探讨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实践”
    第二节 日常生活空间:个体再生产的实践空间
    第三节 手机:具身化媒介
    第四节 分析框架
    小结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第一节 民族志方法及研究适切性
    第二节 研究过程
        一、入场:尴尬的空间创造性的场所
        二、融入:从“老板娘”到“高老师”
        三、田野:从“线下”到“线上”
    小结
第三章 变迁中的村寨日常生活空间
    第一节 走进L乡
        一、自然地理交通及经济发展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媒介使用
    第二节 传统礼俗空间重构与新空间生产
        一、奇观式婚礼与“好日子”的建构
        二、“小年轻”的亚文化拼贴空间
    第三节 裹挟于社会转型中的村寨变迁
        一、“空心村”的日常
        二、拉开的贫富差距
        三、“退路”在何方?
    小结
第四章 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生产
    第一节 碎片空间
    第二节 身体展演与狂欢空间
    小结
第五章 手机与日常生活空间重构
    第一节 族群空间
    第二节 仪式空间
    第三节 舆论空间
        一、一个真实版的《手机》故事
        二、跨越边界的“游街示众”
    第四节 “自我”与“他者”:交往的边界
    第五节 埋葬手机:无奈的手机“实践”
    小结
结论与反思:“生活诗学”抑或戴着“枷锁”舞蹈?
    一、“生活的诗学”
    二、戴着“枷锁”舞蹈?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主要报告人基本情况
附录三 :优酷视频及点击率
附录四 :视频使用频率较高的几首伴奏歌曲的歌词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题研究需要解读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二章 晋江市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及其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状况、措施
    第一节 晋江市流动人口基本状况
    第二节 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现状
    第三节 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措施
第三章 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存在问题
    第二节 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第四章 国内先进城市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经验借鉴
    第一节 深圳市“网络集成化”服务管理模式
    第二节 无锡市“大人口”服务管理模式
    第三节 厦门市“四平台”服务管理模式
    第四节 国内先进城市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经验总结
第五章 解决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题之策
    第一节 完善政策制度设计
    第二节 构建信息化效率机制
    第三节 推进计生服务供给侧改革
    第四节 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我管理”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范围与意义
        一 论题的概念和范围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研究的现状与历史
        一 乡土小说整体研究的现状
        二 西部乡土小说研究成果及局限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中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概况
        一 伦理书写内容集中化
        二 作家伦理书写姿态与批判立场的多样
        三 艺术表现的多姿多彩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发展趋向
        一 伦理批判的转变:从传统到现代
        二 伦理视野的扩展:由人文转向自然
        三 评判标准的分化:从狭窄到多元
    第三节 西部独特文化背景下的伦理书写特征
        一 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多元伦理书写
        二 内陆封闭地理环境下传统伦理氛围的深厚
        三 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民族特质
第二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一家庭伦理
    第一节 父子关系
        一 多元的父子关系展现
        二 父子关系的复杂趋向
    第二节 夫妻关系
        一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夫妻关系
        二 夫妻关系的逆转
    第三节 兄弟姐妹关系
        一 兄弟姐妹关系的演变
        二 日趋恶化的手足情份
    第四节 邻里关系
        一 和睦与淡化的邻里关系
        二 重建现代邻里美德
    第五节 城市化进程与乡村人伦变化
        一 城市进程对乡村人际关系的影响
        二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道德变化
第三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二情爱伦理
    第一节 情欲与伦理
        一 保全道德压抑情欲
        二 违背伦理追求爱情
    第二节 生存与情爱
        一 舍弃生命追求爱情
        二 生存与伦理的两难选择
    第三节 乱性与乱伦
        一 婚姻禁忌与乱性
        二 乱伦的主要类型
        三 乱伦原因与道德惩罚
    第四节 理想与现实
        一 理想爱情的唯美与道德
        二 现实爱情的功利与物化
第四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三正义伦理
    第一节 人的正义
        一 民的正义与变迁
        二 官的正义与功利
    第二节 自然正义
        一 敬畏生命本真与回归自然正义
        二 珍视动物正义与生命审美
    第三节 人的存在与异化
        一 人的生存审美形态
        二 现代人性异化类型及原因
第五章 西部乡土作家伦理书写的姿态
    第一节 苦难伦理情怀
        一 鬼子:阳光下的苦难
        二 冯积岐:权势压制下的生存苦难
        三 罗伟章:病态苦难
        四 冉正万、王华:乡村家园苦难
    第二节 乡村浪漫情怀
        一 雪漠、郭雪波、漠月:大漠戈壁敬仰
        二 郭文斌:乡村诗意的真善美
    第三节 农家感恩情怀
        一 石舒清、马金莲:农家感恩与乡土颂歌
        二 了一容李进祥:为底层农家而写作
    第四节 乡村伦理的坚守与困惑:贾平凹
        一 平民立场与精英意识
        二 现代伦理的期望与批判
        三 伦理观念的杂糅与局限
第六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多重艺术借鉴
        一 现实主义风格的主导
        二 现代小说艺术的借鉴
        三 民族宗教色彩下的魔幻与超现实
    第二节 乡土小说的诗性与散文化表现
        一 自然人情境域下的诗性呈现
        二 日常叙事与真情流露的散文化倾向
    第三节 地方民俗、民歌与方言的运用
        一 乡土风情中的民俗礼仪
        二 地域方言和民歌的运用
第七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整体向度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局限与反思
        一 理想化伦理书写的局限
        二 艺术审美高度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4)我国都市类报纸中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 ——以《楚天都市报》和《南方都市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新生代农民工
        1.2.2 形象与媒介形象
    1.3 研究现状
        1.3.1 媒介形象研究现状
        1.3.2 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现状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设计
2 新生代农民工报道概况分析
    2.1 目标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2.1.1 报道数量与趋势变化
        2.1.2 报道对象——个体形象鲜活
    2.2 报道议题与体裁分析
        2.2.1 报道议题——议题多元化
        2.2.2 报道体裁——消息、通讯为主
    2.3 报道情感倾向与来源分析
        2.3.1 报道情感倾向——态度立场鲜明
        2.3.2 报道来源——新生代农民工话语地位较弱
    2.4 报道对象行为与配图分析
        2.4.1 报道对象行为类型——弱者、负面集中
        2.4.2 报道配图——无图略胜有图报道
3 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分析
    3.1 积极正面的形象
        3.1.1 自我的把控者
        3.1.2 文化生活的常客
        3.1.3 主动维权者
        3.1.4 正能量传递者
    3.2 消极负面的形象
        3.2.1 心理问题的麻烦人
        3.2.2 违法犯罪者
    3.3 处于困境中的弱者形象
        3.3.1 婚恋与子女教育的困难者
        3.3.2 权益受害者
        3.3.3 平等融入的迷茫者
4 新生代农民工形象构建特点与原因
    4.1 人物媒介形象建构特点
        4.1.1 形象多元,比例不协调
        4.1.2 叙事手法呈现煽情化
        4.1.3 报道选题呈现奇观化
        4.1.4 话语权增强,但相对偏弱
    4.2 后台:媒介形象框架的制约因素
        4.2.1 政策因素
        4.2.2 媒介因素
        4.2.3 受众因素
5 三者互动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
    5.1 政策引领,改变形象建构
        5.1.1 改革户籍制度
        5.1.2 完善相关机制
    5.2 媒介明确社会责任,合理形象建构
        5.2.1 科学设置报道议题
        5.2.2 树立平等与客观的报道立场
        5.2.3 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话语平台
        5.2.4 全面深入采访与报道
        5.2.5 掌握好商业化运营的“度”
    5.3 受众提升素养,辅助形象建构
        5.3.1 提升受众媒介素养
        5.3.2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新型城镇化中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定性研究
        1.4.2 定量研究
    1.5 研究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新型城镇化概述
        2.1.1 城镇化相关概念
        2.1.2 新型城镇化界定
        2.1.3 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2.2 新生代农民工概述
        2.2.1 农民工相关概念
        2.2.2 新生代农民工界定
        2.2.3 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2.3 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现状调查
    3.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现状调查设计
        3.1.1 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3.1.2 调查对象设计
        3.1.3 调查时间
        3.1.4 调查方式及实施过程
        3.1.5 样本概况
    3.2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状况调查分析
        3.2.1 生活现状
        3.2.2 工作现状
        3.2.3 思想现状
    3.3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4.1.1 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缺失、责任不明确
        4.1.2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狭隘、千篇一律
        4.1.3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单一、缺乏感召力
    4.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的原因
        4.2.1 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
        4.2.2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完善
        4.2.3 相关政策制度体系不健全
        4.2.4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局限性
5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思想工作的优化途径
    5.1 更加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5.1.1 提高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5.1.2 增加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财政投入
    5.2 进一步明确工作主体
        5.2.1 建立一支专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5.2.2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职能
        5.2.3 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5.2.4 加强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会职能
    5.3 丰富和优化工作内容
        5.3.1 注重政治理论教育
        5.3.2 注重社会公德教育
        5.3.3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5.3.4 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5.4 创新和扩展工作方法
        5.4.1 发挥媒体作用、树立榜样力量
        5.4.2 开展心理咨询、提供心理指导
        5.4.3 组织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
        5.4.4 构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载体
    5.5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
        5.5.1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责任感
        5.5.2 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继续学习意识
        5.5.3 增强新生代农民工法制观念
        5.5.4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素养
6 结论
附录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南宁市农民工融入城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2 农民工定义与国内外现状
    2.1 农民工的定义及其历史意义
    2.2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国内农民工概况
        2.2.1 国外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
        2.2.2、我国农民工的历史和现状
    2.3 国内先进城市对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要做法
        2.3.1 创新服务农民工工作机制
        2.3.2 推进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2.3.3 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
        2.3.4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2.3.5 建立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
3 南宁市农民工现状、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
    3.1 南宁市农民工基本情况
        3.1.1 从农民工来源看,在各县以本市户籍农民工为主,在市区则是市外户籍农民工占较大比重
        3.1.2 从文化程度来看,南宁市农民工以初中毕业以下占多数
        3.1.3 从年龄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占较大比重
        3.1.4 从行业贡献来看,南宁市农民工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劳动力资源
    3.2 南宁市农民工的发展趋势
        3.2.1 南宁市农民工规模将会继续扩大,但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问题仍将长期存在
        3.2.2 南宁市农民工流向仍以城市为主,但将逐渐向各县城和中心城镇扩散
        3.2.3 南宁市农民工转移仍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为主,外出就业趋于长期化
    3.3 南宁市服务农民工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3.3.1 加强服务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
        3.3.2 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3.3.3 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用工管理
        3.3.4 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3.3.5 探索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3.3.6 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3.4. 当前推进南宁市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深层次原因
        3.4.1 南宁市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4.2 南宁市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 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4.1 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总体思路
    4.2 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目标要求
    4.3 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基本原则
        4.3.1 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4.3.2 完善管理,强化服务
        4.3.3 统筹兼顾,合理引导
        4.3.4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4.4 南宁市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对策建议
        4.4.1 充分认识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
        4.4.2 推进城乡统筹的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身份障碍
        4.4.3 加强就业服务和用工管理,促进农民工对城市的经济融入
        4.4.4 发挥党团组织、工会和社区的作用,为农民工的政治融入创造条件
        4.4.5 强化公共服务的普惠性,提高农民工公共权益融入水平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南通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内涵
        一、流动人口的概念
        二、计划生育服务的概念
        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概念
    第二节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理论依据
        一、流动人口的相关理论
        二、计划生育的相关理论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三章 南通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南通市流动人口基本情况
        一、南通市流动人口总量
        二、南通市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
    第二节 南通市计划生育服务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南通市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的举措及成效
        一、健全综合治理机制
        二、健全日常工作机制
        三、健全优质服务机制
        四、健全信息收集机制
    第四节 南通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
        二、“社区服务型”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三、信息化建设有待推进
        四、保障措施不完备
第四章 国内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英国流动人口服务模式
    第二节 国内其它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经验
        一、湖南省内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新机制
        二、江苏省无锡市“大人口”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
        三、浙江省宁波市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节 国内外经验对南通的借鉴意义
第五章 完善南通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健全必要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
        一、国家层面
        二、地方层面
    第二节 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社区服务型”管理模式
        一、建立社区人口服务管理平台
        二、探索居民自治与行政管理相结合
        三、着眼需求,不断完善服务功能
    第三节 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服务管理
        一、建立有效的协调与共享机制
        二、利用好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和省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节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保障
        一、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
        二、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农民教育研究综述
        1.3.2 国内农民教育研究综述
        1.3.3 现有研究的特点和薄弱环节
        1.3.4 研究难点和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本论文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农民教育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1.5.1 教育与农民教育
        1.5.2 农民、农村与农业
        1.5.3 农民教育、农村教育与农业教育
        1.5.4 农民教育与农民职业教育
        1.5.5 农民工教育
第二章 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和思想积累
    2.1 近代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
        2.1.1 历史绵延:传统社会农民教育历史的传承
        2.1.2 西学东渐:近代西方平民教育思潮的兴起
        2.1.3 时代诉求:“教育救国”理念的现实映照
    2.2 多样性实践模式与多元化农民教育思想
        2.2.1 多样性施行模式
        2.2.2 多元化农民教育思想
    2.3 近代民主化视野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的农民教育
        2.3.1 雏形初现:综合性、“大农教”思想的初步形成
        2.3.2 身体力行:农民教育旗帜下的知识分子的启蒙与践行
        2.3.3 历史期待:农民教育基础的奠定与未尽的历史使命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文化扫盲教育与农民思想改造运动
    3.1 50 年代扫盲识字运动全面展开
        3.1.1 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制约:扫盲识字运动的发轫和开端
        3.1.2 知识普及基础上的民智开启与文化启蒙
        3.1.3 “扫盲大跃进”的泛政治化色彩与激进主义
        3.1.4 “文化翻身”视角下和革命语境中的农民扫盲识字运动
    3.2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过程中的农民思想改造
        3.2.1 思想滥觞: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3.2.2 调整逻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互动
        3.2.3 政策约束:社会改造中的人的改造
        3.2.4 土地制度变迁视阈中的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
    4.1 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政治教育的探索
        4.1.1 体制依存: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教育的发展悖论
        4.1.2 精神操练:学习毛泽东着作运动和“四清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4.1.3 政治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4.2 “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农民政治教育
        4.2.1 大寨精神的政治语境和理想寄托
        4.2.2 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
    4.3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农民教育的理性反思
        4.3.1 制度惯性
        4.3.2 教育困境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蓬勃兴起
    5.1 系统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形式多种多样
        5.1.1 绿色证书工程
        5.1.2 农科教和“三教合一”模式
        5.1.3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5.1.4 青年农民培训工程
    5.2 工具载体:依托机构和媒介工具的独特作用
        5.2.1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5.2.2 电视普及状态下的农民职业教育
    5.3 体制诱因:90 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5.3.1 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5.3.2 市场化条件下的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驱动
        5.3.3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
    5.4 体系建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5.4.1 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借镜
        5.4.2 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建构
第六章 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
    6.1 破解“三农困境”中的农民教育
        6.1.1 深层次历史积淀和综合性发展要求冲突下的“三农”困局
        6.1.2 基于非农合作和教育合力基础上的破解途径
    6.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
        6.2.1 “新旧”之辩: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要求
        6.2.2 层级递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
        6.2.3 价值趋向: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与农民素质结构要素
    6.3 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6.3.1 农村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
        6.3.2 人的和谐与农民教育
    6.4 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
        6.4.1 社会转型时期的目标博弈: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农村视角观察
        6.4.2 教化与治理:民生之计、“维稳”和农民教育
第七章 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变迁逻辑
    7.1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特点
        7.1.1 教育内容不断变化
        7.1.2 教育理念循序衍进
        7.1.3 教育手段趋向多样
        7.1.4 教育对象范围扩大
    7.2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经验
        7.2.1 国民特性视角:厘清国民性特点基础上的针对性教育
        7.2.2 发展路径视角:教育改革的特殊性和农民教育改革的渐进性
        7.2.3 教育本质视角:政府的农民教育政策与农民的自我教育
    7.3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规律
        7.3.1 职业教育、全面教育与国民教育的目标递进
        7.3.2 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施教主体的角色定位
        7.3.3 内在诉求、外部推动与历史契机的利益逻辑
        7.3.4 后发优势、后发劣势与农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第八章 农民教育发展现实困境和未来展望
    8.1 农民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8.1.1 体制性障碍
        8.1.2 结构性问题
        8.1.3 现实性挑战
    8.2 多维视角下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
        8.2.1 层次创新
        8.2.2 模式创新
        8.2.3 内容创新
        8.2.4 方法创新
    8.3 现代化路径和改革模式创新中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农民教育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9)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以嘉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导论
    1、问题的提出
    2、意义和价值
    3、文献综述
    4、本文的主要观点
    5、本文研究方法
    6、本文的研究难度
    7、本文的框架结构
第一章 分析公共政策有效性的一般框架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及一般制约因素
        1、公共政策有效性的含义
        2、公共政策有效性表现
        3、公共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制约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因素
        1、外来流动人口:歧义性的概念
        2、政策、法规的整合程度低
        3、资源相对缺乏
        4、政策工具的单一化
    第三节 外来流动人口的特点与管理的难度
        1、户籍制度与属地管理
        2、流动人口的特征
        3、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
    第四节 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
        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产生及发展过程
        2、国家和地方层面制度安排
第二章 嘉定区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第一节 嘉定区外来流动人口的状况
        1、嘉定区域人口发展背景
        2、嘉定区外来流动人口的差别特征
    第二节 嘉定区外来流动人口计生政策执行难的原因与表现
        1、计划外生育现象严重
        2、外来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转变难度大
        3、婚育证持证率低,信息掌握不全
        4、政策法规的"刚性"和"弹性"反差明显
        5、违反政策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嘉定区实施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有益经验
        1、组织与职能定位
        2、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强化社会综合治理
        3、深化宣传教育,促进流动人口婚育观念的转变
        4、深化服务,拓宽服务领域
        5、便民维权措施
        6、建立利益导向机制
        7、嘉定区在管理上的成效
第三章 嘉定区外来人口计生政策创新的限度
    第一节 制度安排的不完善性
        1、户籍地与居住地配合管理存在真空
        2、基层管理手段弱化,对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
        3、综合管理与部门协作不明显
        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规政策执行不力
        5、外来流动人口统筹管理机制不健全
        6、生育观念难以转变,出生性别比居高不下
    第二节 供给与需求矛盾
        1、编制限制与资源不足
        2、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突出——政策有效性存在问题
    第三节 体制转型与管理的变革
        1、行政控制减弱与利益导向机制的形成
        2、常态管理与流动性的矛盾
        3、流动对象多样性和计划生育管理手段单一性之间的矛盾
        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区域内、区域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
        5、考核机制的弊端
        6、流出地和流人地管理缺位矛盾
        7、观念塑造行为
第四章 对策
    第一节 管理机构体制机制的创新
        1、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
        2、落实流入地责任,强化属地化管理
        3、落实流出地责任,加强源头管理
        4、强化双向配合,建立层级协调机制
        5、推动多地合作,建立完善区域协作机制
        6、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便捷高效的工作平台
    第二节 加大公共宣传力度,转变流动人口生育观念
        1、人口与计生工作形势、任务的变化需要改革创新
        2、宣传目标、方式、内容、组织的改革创新
    第三节 完善政策体系
        1、健全必要的全国性流动人口管理法规
        2、建立综合治理协调制度
        3、加强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及其相关权益的立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件
后记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农民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大课题
    第一节 农民工的内涵
        一、农民工的概念界定
        二、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农民流动的历史回顾以及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
        一、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流动
        二、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就业人口的流动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农民工问题的关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历史使命的战略任务
        二、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章 农民工出现、发展、流动的原因
    第一节 农民工出现、发展、流动的历史必然性
        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三、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
        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第二节 不同类型农民工流动原因的徽观比较
        一、不同性别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差异
        二、不同年龄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差异
        三、不同流出地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差异
        四、不同文化程度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差异
第三章 农民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第一节 农民工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
        一、降低了工业化成本,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促进了对外开放,为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支持作用
    第二节 农民工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作用
        一、农民工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程
        二、农民工促进了我国工农联盟的巩固和发展
    第三节 农民工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
        一、农民工促进了农村落后文化的消除
        二、农民工推动了城市先进文化的传播
        三、农民工推进了先进农民工群体文化的培育
    第四节 农民工对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作用
        一、农民工在整体上促进了社会稳定
        二、农民工促进了社会公正
第四章 农民工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挑战
    第一节 农民工问题中的不和谐因素
        一、农民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困境
        二、农民工所伴生的社会问题
    第二节 没有体制的体制:不和谐因素产生的根源
        一、城乡二元结构:不和谐因素产生的基础
        二、没有体制的体制
第五章 农民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身份界定和认同问题
    第一节 身份界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中国社会阶层及其身份界定问题
        二、社会阶层和身份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节 农民工的身份界定和认同困难
        一、我国农民身份的内涵和功能
        二、农民工身份界定的困难
        三、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危机
    第三节 农民工总体上属于工人阶级的范畴
        一、工人阶级的内涵变化
        二、农民工总体上应属于工人阶级
        三、农民工作为新式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
第六章 农民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流动问题
    第一节 社会流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流动是现代化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和趋势
        二、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三、社会流动的机制分析
    第二节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问题
        一、农民工进城务工增加了垂直流动的机会
        二、农民工社会流动的不合理性
第七章 农民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组织和管理问题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组织和管理的重要功能
        一、社会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二、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和健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农民工的党团组织
        一、农民工党团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二、农民工党团组织面临的新课题
    第三节 农民工的其他社会组织
        一、农民工的工会组织
        二、农民工的妇联组织
        三、农民工的非正规组织
        四、不同程度存在的农民工非法组织
    第四节 农民工的管理问题
        一、农民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二、创新农民工管理体制的主要困境
第八章 农民工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策和法律保障问题
    第一节 农民工的政策问题
        一、党和国家有关农民工政策的演变
        二、以往农民工政策的利弊得失
    第二节 农民工的法律问题
        一、农民工法律的现状
        二、农民工法律的缺陷
第九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农民工的发展趋势和对策问题
    第一节 农民工的发展趋势
        一、农民工问题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问题
        二、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中的有利条件
        三、农民工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二节 进一步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方向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
        三、完善农民工的政策体系
        四、健全农民工的法律法规
        五、培育农民工的社会组织
        六、创新农民工的社会管理体制
        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农民工 我的兄弟姐妹——信息化如何服务外来农村务工人员(论文参考文献)

  • [1]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 ——云南某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的民族志研究[D]. 高莉莎. 云南大学, 2018(01)
  • [2]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题研究[D]. 周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D]. 李伟. 山东大学, 2015(12)
  • [4]我国都市类报纸中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 ——以《楚天都市报》和《南方都市报》为例[D]. 余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5]新型城镇化中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韩乐. 中北大学, 2015(07)
  • [6]南宁市农民工融入城市研究[D]. 王常青. 广西大学, 2014(03)
  • [7]南通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峥峥.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4)
  • [8]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D]. 储诚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9]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以嘉定区为例[D]. 邓惠娟. 复旦大学, 2008(04)
  •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D]. 詹玲.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

标签:;  ;  ;  ;  ;  

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信息化如何为农民工服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