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溢出问题的类型和解决方案

液体溢出问题的类型和解决方案

一、液体溢出问题的类型与解决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超[1](2021)在《不同条件下环路热管蒸发器补偿器传热传质特性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环路热管(LHP)作为一种无运动部件的高效两相流传热设备,具有长寿命、可靠性较高、抗重力和远距离柔性传输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空间遥感探测设备的热控系统中。蒸发器补偿器一直是环路热管实验和理论研究的重点热点之一,与环路热管的温度波动、运行模式等有密切关系。结合课题背景的需求,本文主要从质量流量和蒸发器上热负载施加方式两个方面对环路热管的传热传质机理开展研究。通过引入高精度的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对不同工质、不同气体管线内径的环路热管启动和传热过程的质量流量特性、传热性能开展研究。而对不同热负载施加方式的研究则主要是通过蒸发器补偿器的可视化实验并结合环路热管稳态运行的数值模拟实现。依据不同工质的汽化潜热、常温下饱和压力和密度及气体动力粘度的不同,本文选择了丙酮、乙醇、丙烯作为常温环路热管的实验工质,重点比对分析了充装不同工质环路热管的启动及不同热负载稳定工况下的质量流量和传热特性。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温度测量,质量流量测量可以更加及时更真实地反映环路热管中工质流动的瞬态变化。质量流量波动幅度会受到气体工质的可压缩性和作用在毛细芯内部热流的共同影响,且高热负载时作用在毛细芯内部的热量占主导地位。通过频谱分析发现,环路热管的液相质量流量波动还会受到冷凝器两相区位置的影响。以乙醇为工质,进行了相同充液率下3种不同气体管线内径(2mm、3mm、4mm)环路热管LHP-1、LHP-2、LHP-3的比对实验,重点从环路热管压降和蒸发器补偿器漏热两方面研究了气体管线内径对不同热负载稳定工况下环路热管性能的影响。气体管线内径的改变,通过影响环路热管总压降改变环路热管进入固定热导区的“临界”热负载,从而影响环路热管的运行模式。当环路热管LHP-1、LHP-2、LHP-3均处于可变热导区时,随着热负载增大,气体管线压降在总压降中的占比减小,气体管线内径对环路热管热阻的影响减小。蒸发器通过毛细芯向补偿器的漏热热阻倒数1/Rev-cc,wick是一个重要的表征参数,与补偿器气液界面、环路热管质量流量及毛细芯内气液分布密切相关,可反应毛细芯与补偿器的漏热状况。为了探究不同的蒸发器热负载施加方式对环路热管工质流动及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三种典型的蒸发器热负载施加方式:热负载施加在蒸发器顶部、热负载施加在蒸发器底部、热负载施加在蒸发器上下表面。利用石英玻璃的可见透射和聚四氟乙烯/金属O型圈密封性能,研制了可视化的分别以R245fa和丙烯为工质的常温与低温环路热管样机LHP-4和LHP-5,并搭建了基于高速摄像机的常温和低温可视化实验系统。对常温LHP-4不同加热方式启动特性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过程中不同加热方式对蒸发器温度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大后趋于平缓,主要是由于蒸发器空腔液面和蒸发器出口的相对位置会影响气体工质的可压缩性。顶部加热的环路热管启动时间最长。启动过程中蒸发器空腔内的气泡生长情况,说明气体工质的压缩周期在0.01s量级,间接找到了不同工质环路热管中低热负载时质量流量无序波动的原因。上下加热方式中,随着热负载增大,蒸发器和补偿器的热阻倒数增大,并与补偿器液面高度呈线性关系,与乙醇环路热管在可变热导区时蒸发器向补偿器的漏热热阻分析一致。不同加热方式会影响蒸发器补偿器内的气液分布,改变相同热负载条件下环境与热管各部件的热损和蒸发器内毛细芯的工质蒸发效率及蒸发器向补偿器的漏热,进而改变环路热管的性能。相同热负载条件下底部加热方式的热管热阻最小,但在热负载30W时,底部加热的热管热阻与上下加热的热管热阻接近。不同加热方式下的低温LHP-5在启动过程中补偿器液面先快速升高后趋于缓慢。蒸发启动模式下补偿器液面快速升高时的速度最慢,对应的冷凝器入口气体管线处与补偿器入口液体管线处温度变化更慢,启动也最慢。与不同加热方式的常温R245fa环路热管的启动过程得到了相互验证。类似于常温丙烯环路中质量流量波动幅度变化规律,在热负载小于60W时,底部加热的LHP-5补偿器液面波动幅度也随热负载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后减小,在30W和50W时波动消失。结合常温质量流量波动分析可知,导致20W、40W时出现周期性波动的主因不同,分别是气体工质的可压缩性和作用在毛细芯内的热量。在构建环路热管稳态传热传质模型时,充分考虑蒸发器毛细芯与补偿器液相工质和气相工质的换热系数存在差异,补偿器液面高度影响两者的换热面积,进而影响蒸发器通过毛细芯向补偿器的漏热。在热管仿真模型中将蒸发器毛细芯分为饱含液体工质和气体侵入毛细芯两种情况,引入毛细芯等效气体侵入厚度,同时考虑了高热负载下蒸发器与补偿器液相换热模式的转变、蒸发器管壳同毛细芯之间的等效换热系数变化等影响。对比上下加热的低温环路热管LHP-5中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发现:蒸发器温度和补偿器液面高度的仿真值与实验值均随着热负载的增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上下加热的低温环路热管LHP-5的实验结果(蒸发器管壳温度、补偿器液面高度)与模型的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可信性。

唐立淑[2](2021)在《负载型醇胺类离子液脱硫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燃煤大国,煤炭的燃烧带来大量污染物,如SO2等污染性气体的排放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SO2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回收具有重要意义。离子液作为一种绿色的溶剂,在气体吸附方面有着显着优势,其中,醇胺类离子液作为碱性离子液,成本低、容易获得、脱硫效率高且容易解吸,在脱硫方面优势明显,但较高的粘度限制了其工业应用。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三乙醇胺和乙酸为原料,合成了三乙醇胺乙酸离子液体(简称TAIL),并将其负载到硅胶上得到负载化颗粒(简称TAIL/SiO2),以解决其高粘度的问题。通过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 TAIL/SiO2在不同因素下对SO2的吸附/解吸性能,并对其中涉及的反应动力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微波法合成的TAIL为黄色粘稠液体,呈弱碱性,分解温度为120℃,其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合成过程中三乙醇胺的N原子能够与乙酸中的H离子结合生成N-H键;通过浸渍负载法将TAIL负载到硅胶表面可得到TAIL/SiO2负载颗粒,平均负载效率为84.65%。(2)TAIL/SiO2对SO2的吸附能力主要体现在TAIL离子液上。在实验条件,载体粒径越小、反应温度越低、反应气氛中水蒸气含量越低,TAIL/SiO2对二氧化硫的吸附性能越好,硫容越大。在负载比小于0.74:1时,随着负载比的增大,穿透时间增长,硫容增大,但当负载比大于0.74:1后,穿透时间与硫容逐渐减小。通过TAIL/SiO2吸附SO2的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Bangham吸附速率模型能很好的预测SO2在TAIL/SiO2上的动态吸附过程。(3)在循环吸附/解吸过程中,由于TAIL的损耗,TAIL/SiO2对SO2的吸附性能逐渐减弱,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吸附性能下降速度减慢。TAIL的损耗包括质量损耗与解吸不完全损耗,其中,初始过程质量损耗对SO2吸附性能的影响更为明显,随着解吸次数的增加,解吸不完全损耗对SO2吸附性能的影响逐渐增强。随着解吸次数的增加,SO2的析出曲线分布趋势相同,但最大值不同,TAIL/SiO2的吸附硫容越大,解吸时SO2的浓度最大值越大。在循环6次之后,负载颗粒表面开始出现条状结晶物,且随着解吸次数的增加,结晶物逐渐增加,团聚在一起使得载体表面更加粗糙不平。研究结论为醇胺类离子液脱除SO2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对促进负载型离子液脱除SO2的应用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王雷鸣[3](2021)在《制粒矿堆持液行为及其浸出过程强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粒堆浸,是实现复杂低品位铜矿资源高效处置的有效手段。然而堆内持液行为具有表征难、预测难、复杂多变的突出特点,严重制约反应传质与矿物浸出效率。论文以制粒矿堆持液行为及其浸出过程强化为研究对象,以改善矿堆持液行为、提高矿物浸出效率为目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自主研发转速、倾角可调制粒实验装置,系统揭示了物理(矿石粒径分布、制粒机转速和倾角)、化学(固化时间、粘结剂类型和添加浓度)和生物因素(菌液添加浓度)对矿石制粒效率的影响机制,基于CCD法和响应曲面,有效探明了多因素间响应规律并获取了最优制粒条件;2)自主研发非饱和堆持液行为原位监测装置,考察稳态持液率、残余稳态持液率、不可动液可动液比等持液行为参量,探明了筑堆颗粒类型、颗粒尺寸、喷淋强度(表面流速)、喷淋模式、初始毛细水量对制粒矿堆静态持液行为的作用机制,证实了制粒矿堆内溶液渗流迟滞现象;3)探究了初始持液行为差异下矿石浸出规律,考察铜浸出率、pH/Eh值、细菌浓度变化规律,探明浸出过程制粒矿堆动态持液行为特征,基于示踪剂与电导率测试,获取溶质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探明了制粒矿堆内溶质扩散与停留特征,探讨了动态持液与反应传质间的内在关联;4)基于van Genuchten-Mualem(VGM)经验模型,结合水土特征曲线,确定了适于制粒矿堆的尺寸参量m、n;借鉴液膜流动理论,引入液膜轴心最大高度h和接触角α,对Lima不可动液-可动液模型进行修正,获取适于制粒矿堆溶液渗流表征模型;5)基于HeapSim模拟平台,实现不同堆孔隙率、喷淋强度、喷头间距、初始毛细水量等工况下制粒矿堆持液行为的模拟预测,探讨了不同矿堆深度、距喷头距离处的持液行为分布的不均匀性,揭示了不同喷淋布液条件下制粒矿堆内浸润尖端形成、发育和扩展特征;6)结合矿石制粒、静态持液、动态持液与反应传质特征机理,分析了基于持液行为调控的制粒矿堆强化浸出措施与方法,提出了制粒颗粒抛掷分级工序、制粒颗粒薄层免压分区分级筑堆、喷-滴复合式多层喷淋作业等工程化建议,为实现工业制粒矿堆强化浸出提供参考。

郭浩[4](2021)在《热管内气液相分离及传热性能实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能源、5G及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单位体积内的散热量不断增加,为使设备的运行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需不断将其废热排出,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换热设备,热管是解决散热瓶颈的理想工具。然而,目前传统热管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集成式电子器件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因此本文将利用新方法对热管中的传热过程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热管传热性能。本文采用相分离原理,在热管内构建合理的相分离结构,解决热管蒸发段内蒸气溢出与液体补充间的矛盾以及冷凝段内液膜热阻较大的问题。首先从简单的池沸腾和竖直壁面蒸气冷凝传热入手,在制备多尺度毛细芯、亲疏水条纹表面和超亲水乳突基础上,研究了相变过程中相分离的重要性。然后以多尺度毛细芯环路热管为研究对象,测试并分析了蒸发器内的相分离及相分布对环路热管传热的影响。紧接着在重力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内分别制备了毛细芯及超亲水吸液乳突,实现了蒸发段内气液的分离以及冷凝壁面上液膜的快速分离。最后通过可视化技术探究了重力热管内工质分布对运行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相分离影响传热的机理研究:热管内包含沸腾和冷凝相变过程,在沸腾和冷凝中,气液两相的分离和分布对传热的影响及其重要。为探究相分离对沸腾和冷凝传热的影响机理。本文分别对池沸腾和平板表面的蒸气冷凝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池沸腾中蒸气溢出和液体吸入之间的矛盾,提出使用多尺度毛细芯调节气液两相流通路径的冲突。发现使用多尺度毛细芯能够很好地实现气液两相的分离:多尺度毛细芯内的大孔为蒸气溢出提供通道,而液体从小孔吸入,保证沸腾表面液体供给,大大提升了沸腾表面的传热。针对冷凝传热中冷凝液难以脱离的问题,提出使用超亲水吸液乳突对冷凝液进行抽吸使其从冷凝壁面分离,显着提高了冷凝传热能力。发现在超亲水吸液乳突作用下,相比于普通光滑铜表面,当壁面过冷度为5.3 K时,超亲水吸液乳突可使冷凝传热系数提高83%。沸腾和冷凝传热系数的提高充分彰显了相分离原理对相变传热的影响和重要性。2.环路热管内相分离对传热特性的影响:以环路热管蒸发器为研究对象,在蒸发器内构建了多尺度毛细芯,研究了相分离对环路热管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所述相分离不仅包括毛细芯内气液两相流动路径的分离,还包括蒸发器和补偿腔内气液两相工质的分离。前者影响毛细芯内工质的传热,后者决定了环路热管内的气液两相循环模式。结果表明,在多尺度毛细芯内:蒸气可通过颗粒间的大孔隙溢出,液体则可由小孔径对毛细芯进行润湿,这种多尺度结构中的气液相分离提高了环路热管的传热性能,降低了运行温度。相比于单一尺度毛细芯,当θ=90°,Q=220W时,运行温度降低了 4.6℃。在蒸发器和补偿腔内:气液两相的分离会对环路热管的循环模式产生影响,当补偿腔内蒸气含量增加时,热管运行呈“双循环”模式,当补偿腔被液体所占据时,补偿腔和蒸发器内气液的相分离有利于工质正常循环的建立。实验中还搭建了红外测试装置,对工质在毛细芯中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探索,发现毛细芯内液体分布对蒸发器底面温度均匀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多尺度毛细芯蒸发器的温度更加均匀,当θ=90°和Q=160 W时,多尺度毛细芯可使蒸发器底板的温度均匀性提高近42%。3.相分离式重力热管内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重力热管内气液两相的合理分布以及冷凝段中液膜的减薄是提高传热性能的关键,因此本文使用多尺度毛细芯和超亲水乳突构建了一种相分离式重力热管,研究了重力热管内气液分离对传热特性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重力热管运行的稳定性主要受气液两相流动和气泡直径的影响,在蒸发段内增加毛细芯可使液体工质聚集在壁面附近而使蒸气集中在管中心,实现气液分离,抑制了蒸发段内不稳定流动的发生,并提高了液体工质分布的均匀性,强化了蒸发段的传热。当θ=90°,Q=420 W时,热管运行温度下降了 10.7℃,而在θ=60°和90°条件下,临界热流密度也分别提高了 110%和53.3%。在冷凝段内,超亲水乳突的存在实现了冷凝液膜与壁面的快速分离,强化了冷凝段传热,当Q=760W时冷凝传热系数提高了 48.4%。重力热管内工质不同,气液分布也有所不同,本文中还对自湿润流体在重力热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发现以水为工质时,受热区域液体分布不均匀,导致壁温均匀性较差;而以自湿润流体为工质时,受热区域内液体的含量明显增加,自湿润效果明显,有效解释了以自湿润流体为工质时,重力热管传热性能得到显着提高的原因。

王东华[5](2020)在《土遗址全长黏结锚固系统优化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遗址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土遗址数量巨大、类型全面。然而处于露天环境下的土遗址长期遭受风蚀、雨蚀、冻融、地震等多种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影响,直接由裂隙或裂缝切割而成的不稳定块体在土遗址中普遍发育,成为影响土遗址长期保存的首要危害。因此,对土遗址中不稳定块体的理想加固方法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锚固技术因其具有扰动性弱、兼容性强和变形控制优异等特点,在土遗址稳定性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对常规岩土锚固工程和土遗址锚固现状的研究,认识到目前土遗址锚固工艺和性能测试技术存在诸多不足、有关于杆材、浆液以及遗址土体性状的多种锚固参数与其组合对土遗址全长黏结锚固系统性能影响机制、锚固系统的传力机制尚不明晰,这些已成为制约土遗址锚固技术和理论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开展了土遗址全长黏结锚固系统优化和机理研究。本文在对目前通用的土遗址锚固工艺和锚固性能测试技术进行优化的基础上,研发了相关配套设备并开展了杆体类型、几何锚固参数和浆土强度比对土遗址全长黏结拉力型锚固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原位锚固、拉拔测试以及界面应变监测,获得了各锚固系统的破坏模式、极限荷载、荷载-位移特征、界面应变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各锚固系统性能的优劣,阐释全长黏结拉力型锚固系统的机理。而后对常出现的杆体-浆体界面的破坏模式,应用双线黏结-滑移模型进行了全过程行为的理论分析。最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受力机制更优异的全长黏结拉压复合锚杆,并探究了其锚固性能与工作机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土遗址全长黏结锚固系统的锚固工艺和性能测试技术进行了优化并研发了相应装备,包括可控式高效钻孔装置、钻机专用防尘装置、整套清孔装置、渗透加固锚孔壁装置、锚固注浆系统及其注浆方法、浆-土界面应变测试方法、浆-土界面应变计布设装置和拉拔测试恒力加载系统以及各设备的使用方法,这些研发成果大部分已经成功应用于本文研究。(2)对比研究木锚杆、玻璃纤维锚杆和钢筋锚杆与相同浆液组成全长黏结拉力型锚固系统性能的优劣;同时基于每种锚固系统设置了几何锚固参数对锚固系统性能影响试验,定量分析了锚杆直径、浆液厚度和黏结长度参数对杆体与浆体间的黏结强度的规律,以及定性分析了杆体与浆体间黏结应力随黏结长度的分布规律;最后从杆体类型所决定的杆体-浆体的受力机制、变形和强度特征等方面剖析了全长黏结拉力锚固系统的锚固机制,阐释了轴向锚固参数和径向锚固参数对杆体-浆体间黏结性能的影响机制,并给出了各类杆体锚固参数的优选值。(3)在杆体与锚固参数优选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成分的新型锚固浆液配合比的初选和终选测试,最终确定了以抗压强度为基准的5种浆土强度比。开展了5种浆土强度比分别与木锚杆和玻璃纤维锚杆组成的全长黏结拉力锚固系统的性能测试,得到了各锚固系统的破坏模式、极限荷载、以及荷载-位移曲线特征和双界面应变随荷载和轴向位置的分布曲线,给出了土遗址锚固系统浆土强度比的最优阈值,并探讨了浆土强度比对锚固性能的影响机制。(4)基于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双线黏结-滑移模型在土遗址全长黏结拉力锚固系统杆体-浆体界面黏结-滑移行为的适用性,并将该界面黏结-滑移全过程分成了弹性阶段、弹性-软化阶段、弹性-软化-松动阶段和软化-松动阶段等四个阶段,并推导了每个阶段所对应界面滑动量、界面剪应力分布和杆体轴向应变分布的表达式,以及获得了各阶段对应的荷载-位移关系、有效锚固长度等一系列参数的解析解;依据拉拔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标定,将试验值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理论解的适用性,并分析了锚固参数对锚固系统性能的影响。(5)在上述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受力机制更为合理的新型全长黏结木质拉压复合锚固系统,并进行其与传统拉力锚固系统的对比试验,测试了各锚固材料物理力学兼容性以及拉压复合锚杆结构的可靠性,并对比分析了拉压复合锚固系统与拉力型锚固系统的锚固性能和破坏机制,并据其简化受力模型,给出了极限荷载的两种计算方法。

吴强[6](2020)在《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自三聚氰胺事件以来,中国奶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乳品生产国。近年来,涉及乳品质量安全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乳品质量安全隐患普遍存在,乳品质量目标与产能目标冲突,乳品质量提升与奶业持续发展的矛盾突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但质量控制水平与成本不协调、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是关键。国内外理论与实践表明,实施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是改善乳品质量、协调质量与产能目标,促进奶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依据供应链管理、认知行为、协同学、外部性及信息不对称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协同度、Logit-ISM、结构方程、演化博弈、委托代理和模拟仿真等模型方法,从概念界定、现状描述、协同度测算、影响因素确定、形成机制剖析、实现机制解析和对策建议等方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由奶牛养殖场户(简称奶农,全文同)、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组成的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相关问题。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供应链环境下影响乳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有投入品来源(采购)、检疫检验、环境维护、设施配置、生产档案和员工培训等6方面。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基本问题包括:含义是奶农、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间在投入品来源(采购)等6方面配合得当、协同一致,共同维护乳品质量、提高乳品供应链竞争力;模式包括横向层面协同和纵向层面协同;目标由状态目标和结果目标两部分构成,结果目标是状态目标的外在表现,状态目标是结果目标的内在基础;标志是奶农、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间质量控制行为配合得当,乳品质量指标得到有效保障;决策参量有质量预防水平、质量检验水平、质量成本分摊、质量收益分配和质量缺陷惩罚等,各决策参量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关联,共同影响乳品质量水平和供应链整体收益。利用来自全国10省份590家奶农、224家乳品加工企业和750家超市的问卷调查数据,首先从投入品来源(采购)等6方面描述性分析了奶农、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质量协同控制的认知、行为及其协同状况,然后利用复合协同度模型测算了乳品供应链质量控制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三方对于投入品来源(采购)等6方面的重要性认知处于良好协同状态,对于投入品来源(采购)等6方面的质量控制标准的认知处于低度协同状态;三方在投入品来源(采购)、检疫检验和环境维护等3方面的质量控制行为处于良好协同状态,但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质量控制行为协同状况欠佳,在设施配置和档案管理方面的质量控制行为协同状况较差。总体来看,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有序度要高于养殖和销售环节,各环节间的协调性、配合性和同步性还较差,仍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乳品供应链质量控制处于初级协同阶段。基于590家奶农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ISM模型实证分析了奶农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递阶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原奶质量标准认知、饲料质量标准认知、饲养环境标准认知、稳定销售渠道、提升原奶价格、风险分摊、信息共享、信任程度和政府鼓励支持对奶农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有显着影响。其中,政府鼓励支持、原奶质量标准认知、饲料质量标准认知、饲养环境标准认知是表层直接因素,稳定销售渠道、提升原奶价格是中层间接因素,受访者文化程度、养殖规模、风险分摊、信息共享、信任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基于750家超市的问卷调查数据,依据“经营能力、内部动力、外部推力、合作伙伴关系—中间合力—协同意愿”的分析思路,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超市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能力、内部动力、外部推力、中间合力和合作伙伴关系对超市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有着不同程度的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经营能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外部推力,然后依次是合作伙伴关系和内部动力。结合乳品供应链的结构特征和运行规律,从动力因素、促进因素、保障因素、传导过程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剖析了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得出结论: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提升质量、规避风险、增加收益是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动力因素,通过质量信息流和行为信息流的传导作用,实现质量协同控制的目标;个体素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信息共享、相互信任是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促进因素,发挥加快质量协同控制进程的作用;政府监管、第三方检测、内部监管、市场秩序是保障因素,具有引领质量协同控制轨迹的作用。基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视角,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和模拟仿真技术分析并印证了乳品供应链中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质量协同控制的演进过程、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双方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低收益率与高溢出率均会导致市场失灵。当奶农采取高级预防策略和乳品加工企业采取高级检验策略收益率较低时,(基本预防,基本检验)将是双方质量控制博弈的稳定策略,此时,政府应给予采取高级控制策略方足够的补贴,以激励双方实施质量协同控制;当奶农采取高级预防策略或乳品加工企业采取高级检验策略收益率提高,但溢出率较高时,另一方将采取“搭便车”行为,则(高级预防,基本检验)或(基本预防,高级检验)将是双方质量控制博弈的稳定策略,此时,政府应该加大处罚力度,迫使“搭便车”行为者进行质量协同控制;政府补贴对奶农的效用更为明显,政府惩罚具有“正强化”和“负强化”双重作用。综合运用最优化原理、博弈论、委托代理模型和模拟仿真技术,分析并印证了信息对称、单边信息不对称和双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乳品供应链中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的最优质量控制策略,以及双方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质量预防水平隐匿时,乳品加工企业将采取“质量预防不足”策略;当质量检验水平隐匿时,超市将实施“质量检验过度”策略;当质量预防水平和质量检验水平均隐匿时,乳品加工企业的“质量预防不足”与超市的“质量检验过度”同时存在;合理的供应链利益分配合同设计,可促使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实施质量协同控制。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4个方面:一是提高认知水平与行为能力,改善质量控制行为;二是健全运行机制,促进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三是增强乳品加工企业的综合能力,强化内部监管与服务能力;四是营造良好协同环境条件,提升质量协同控制水平。

郑镇雨[7](2020)在《基于粒子追踪方法和液膜理论的车窗水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车辆在降雨天气下或在有水路面上保证长时间安全行驶的能力已经被列为汽车空气动力学的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现阶段针对于车身外部水管理的研究可以根据水源分为三类,分别是降雨、自身溅水和外车溅水。在降雨方面主要研究的是车辆在雨水天气下行驶时,雨滴落到车身外表面造成的视野模糊或表面污染等现象及其引发的安全性影响。自身溅水主要研究的是当车辆行进至有水区域时,由于车轮的冲击和车轮自身的旋转进而造成的车身表面的水流污染。外车溅水则是研究其他车辆溅水产生的污染水流对于本车身的影响。由于车辆前窗视野大部分可以由雨刮器驱动来解决,因此本文侧重于对相对重要的驾驶员侧面侧窗雨水问题的分析。车辆的侧窗视野对行车的安全性有很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侧窗视野的好坏决定了驾驶员是否能够清楚地观察后视镜;另一方面,车辆转向操纵时,需要有足够好的侧窗视野。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车辆在雨水中行驶时车表的水流分布以及车身周围粒子的运动状态做了一些分析,但并没有对车身外表几何造型进行一些改变来对车身外表水附着情况进行改善。本文用STAR CCM+对一款SUV进行了水管理相关的仿真研究。首先对基础模型进行了雨水状态下行驶的瞬态仿真计算。分别计算了有雨刮器驱动和无雨刮器状态下的5s内的车表雨水附着状态。得到了基础模型的侧窗上的液膜流动和分布情况。结合车身外流场结构的一些特性分析侧窗上附着液膜的来源,做出总结以供更改外部造型使用。针对于主要的水附着来源对A柱和后视镜相关位置分别进行了一些改型设计。对改型设计模型进行与基础模型计算条件相同的仿真计算。通过对比车窗液膜附着的体积量以及厚度分布来对比改型方案和基础模型在水管理性能上的差异。同时根据眼椭圆中心位置建立了驾驶员侧窗视野的评价方法。对改型方案产生的侧窗水附着状态的变化进行更细致的量化分析。

刘术军[8](2020)在《香烟及干扰物燃烧灰烬样品特征成分分析及辨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吸烟引发的火灾持续高发,火灾后如何快速、准确判定起火部位火场残留物中是否含有香烟灰成分对查明火灾原因至关重要。对吸烟火灾物证精准分析鉴定技术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也是火灾调查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香烟灰前处理方法及分析技术的研究,研制了香烟灰样品前处理装置,建立了吸烟火灾物证精准分析鉴定方法,同时对香烟灰样品中特征离子的归属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所得大量数据进行了人工智能辨识,构筑吸烟火灾物证前处理“装置研制”、“精准鉴定”、“机理分析”和“自动识别”的新技术体系,解决了多年来此类火灾物证无法分析的技术难题,为我国消防应急救援部门准确认定火灾原因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首次建立了酸化烟灰溢出气检验香烟燃烧灰烬样品的NCI/TOFMS(负离子模式飞行时间质谱)新方法。采用香烟灰固体样品直接采样法、自建香烟灰直接原位挥发气采样法、自建酸化烟灰溢出气采样法和自建碱化烟灰溢出气采样法等四种前处理方法对香烟灰样品进行处理,经优化比较分析,建立了酸化烟灰溢出气采样法提取香烟灰残留物中的特征组分,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可应用于香烟灰等固体样品的前处理;利用IR和DSC技术对香烟灰固体样品进行直接分析,结果表明IR技术可以对单一的干扰物灰与香烟灰进行有效区分,但对复杂的干扰物与香烟灰混合物却不能进行有效辨识;香烟灰中不含区别于常见干扰物的特征矿物质,DSC技术不适合用于分析香烟灰样品;采用GC-MS、PCI/TOFMS和NCI/TOFMS等技术分别对香烟灰直接原位挥发气、碱化烟灰溢出气和酸化烟灰溢出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烟灰直接原位挥发气中未检出特征的易挥发有机化合物、无机盐阳离子和无机盐阴离子,碱化烟灰溢出气中未检出易挥发无机盐阳离子,而在酸化烟灰溢出气中检出含有难挥发的特征无机盐阴离子,并经大量实验验证,证明利用NCI/TOFMS技术检验香烟灰及干扰物灰酸化溢出气效果较好。2.研制了一次性处理灰烬样品量分别为0~50 g和0~500 g的小批量和大批量酸化烟灰前处理装置各1套,满足了实际火灾物证工作的需求。设计了装置的除水系统和加热搅拌系统,并对基于酸化玻璃瓶进样的鼓泡法、基于针头穿刺器进样的顶空吹扫-加热法、基于一体式瓶塞穿刺器进样的顶空吹扫-加热法和基于一体式瓶塞穿刺器进样的顶空吹扫-加热搅拌法等四种自制酸化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基于一体式瓶塞穿刺器进样的顶空吹扫-加热搅拌法装置作为小批量香烟灰前处理装置的酸化系统;对大批量香烟灰前处理装置酸化系统的机械搅拌方式、电机搅拌方式和强磁力搅拌方式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强磁力搅拌方式处理烟灰样品效果最佳;对香烟灰前处理装置的使用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前处理的流程,分别为采用5%H3PO4为酸化烟灰的无机酸、分析10 mg样品灰时对应约1 mL 5%H3PO4利用加热样品瓶和搅拌结合的方式提高分析灵敏度、样品瓶的加热温度为40℃、电离区加热稳定至50℃,吹扫载气采用干净空气、流速为200 mL/min、反吹空气流速500 mL/min、每个样品的谱图采集时间设为5 min。3.确定了香烟灰中的特征离子,并对特征离子的归属、来源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NCI/TOFMS技术对32种不同品牌香烟灰、22种单一干扰物灰、9种混合干扰物灰和9种香烟与多种干扰物混合灰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不同品牌香烟灰中都含有m/z=42、60、75、85和88五种离子;单一干扰物灰、混合干扰物灰以及香烟与多种干扰物混合灰中未同时检出此五种离子,对分析香烟灰无影响,说明利用此五种离子可以作为区分香烟灰与其他灰的判定依据;单一干扰物泡沫板灰中检出其中的四种离子、2种香烟与多种干扰物混合灰中只检出四种离子,在实际应用时这种情况应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标准品确认;利用4种实际火灾现场残留物灰和4种香烟与实际现场残留物混合灰对进行验证,结果准确,与实际相符;对得到的数据进行PCA处理,含有香烟灰的数据和干扰物的数据处于不同的样本集合,说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香烟烟灰与干扰物灰的准确区分;利用精确质量校正法对五种特征离子进行了归属,证明m/z=42、60、75、85和88的离子归属分别为NCO-、H2O.NCO-、HNCO.O2-、HNCO.NCO-和HCOOH.NCO-;对烟纸、过滤嘴、烟丝和烟叶等进行了NCI/TOFMS分析,证明特征离子来源于烟叶燃烧灰烬样品,生长周期较长的烟叶灰烬样品特征离子强度较高;推导了特征离子的形成过程,结果证明五种特征离子都是由HNCO与O2-离子反应生成团簇离子所致。4.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火场残留物数据自动分类方法。建立了针对序列数据处理分析的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给出了循环神经网络(RNN)和(LSTM)的基本结构;对模型的性能进行了优化,考察了训练轮次、隐含层数量、训练数据数量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得出训练轮次为7、隐含层数量为3、训练数据越大对模型性能最优;运用构建的模型和方法对得到的1200余组火场残留物数据进行自动分类,得出训练准确率为87.6%,准确率较高,实现了自动将火场残留物数据分为含有香烟灰的数据和不含香烟灰的数据,大大减少了人为干扰的过程,提高了分析的速度,验证了基于LSTM的火场残留物数据分类方法的有效性,为火灾现场快速判定残留物中是否含有香烟灰成分提供了方法和依据,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陶阳[9](2020)在《船舶典型环境下火灾特征演化规律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舶上通常带有大量燃油和货物等火灾危险源,附加值高,且往往漂泊在海上,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研究船舶火灾特征演化规律对于指导船舶火灾防护、设计、灭火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船舶甲板表面和内部舱室这两类典型火灾场景的灾害特性开展了以下研究:(1)实验研究了船舶外部不同温度环境和风环境下的煤油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初温小于闪点,煤油池火的火焰蔓延速度与燃油初温成线性增长关系;超过闪点,则闪燃燃速和实际燃速会迅速升高。甲板表面及燃油初始温度低于60℃时,煤油池火的热释放速率、燃烧时间、燃烧热辐射特性不受初温影响。风环境对大尺度油池火燃烧速率产生显着影响,U<6 m/s时,两种燃料的稳定燃烧速率均随有效风速的增大而增大;U≥6 m/s时,则趋于平稳。基于全尺度实验结果,发展了一种由线性增加段和常数段组成的分段函数的风环境下大尺度油池燃烧速率计算通用模型。(2)全尺寸实验研究了船舶海洋环境风下大尺度池火温度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场受到环境风的强烈影响,火焰会倾斜,火焰倾斜但未贴地的情况下,风环境下大尺度火灾在Z=0高度上的径向温度分布仍满足高斯分布,其他高度可用偏高斯函数来描述。经典羽流模型对环境风作用下的大尺度火灾羽流中心线温度分布预测偏高,基于实验数据结果,对Mc Caffrey模型进行了修订,重新定义连续火焰区、间歇火焰区以及浮力羽流区的划分阈值,建立了可以较好预测环境风作用下羽流中心线温度的新模型。(3)理论与实验研究了单开口舱室火溢流行为与灾害参数,结果表明:挑檐条件下开口火溢流可分为“自由火焰阶段”、“火焰水平蔓延阶段”和“火焰溢出挑檐阶段”三个阶段。基于火焰扩展模型,建立了火焰高度,火焰蔓延区域和挑檐条件相关的隐式相关关系。针对不同无量纲溢出热释放速率Q(5)e*x2/5,开口中性面到挑檐的垂直高度和开口宽高比,建立了挑檐下方中心线(x轴)、外立面轴线(y轴)的三段式温度衰减模型。此外,将高斯分布函数应用于非轴线温度分布中,提出了新的特征长度p,作为高斯分布的拟合系数。随着挑檐增加,基于火焰高度模型建立不同挑檐限制条件下的热流密度分布模型,无量纲热流密度与归一化的竖向高度呈现较好的-5/3次方关系。(4)研究了机舱顶部多开口烟气溢流理论模型,根据中性面理论和机舱的区域模型,建立了顶部n个开口机舱在机械排烟和机械补风作用下的开口流动方程,得到了求解中性面高度的通用联立方程组,简化得到了机械排烟和机械补风作用下机舱多个相同开口都不发生烟气溢流的临界排烟量计算模型,并实验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在实际排烟量和临界排烟量较为接近时,开口处的内外压差非常小,极易受到外界风以及内部燃烧膨胀压的干扰,造成烟气间歇性溢出。为了形成较为可靠的开口溢流抑止效果,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在临界排烟量基础上取50%的冗余系数可以较为可靠地抑制烟气溢流,使得整个火灾燃烧过程中无烟气溢出。

梁凯[10](2020)在《碗装食品生产自动化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大国之一,其人口众多。食品消费在人们生活消费项目中不可缺少,食品消费项目在我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食品消费大幅度推动了食品行业的向前发展。食品行业与食品机械行业是相辅相成的,食品机械行业是为食品生产服务,食品工业的发展依靠的是食品机械自动化装备的发展。本课题是解决食品生产企业需求,为生产碗装固液共存食材的企业车间进行机械自动化程度提升改造。本课题改造的车间主要生产碗装食品梅菜扣肉产品,梅菜扣肉产品为碗装固液共存食材的“快餐半成品”。现将食品企业原有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发现生产碗装食品需要人工向碗内添加食材,然后进行人工捣实工艺,最后员工将产品送入封装线,封装线以13秒封装4碗的节拍封装。本课题重点是解决企业车间内人工生产时员工劳动强度大,人员多、生产效率低、合格率低等问题。针对车间生产,设计实现了碗装食品生产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由自动捣实控制模块、自动浇汁控制模块、输送机模块及机械结构设计四部分组成。该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企业生产过程中捣实工艺、浇汁工位、产品搬运及碗罩回传等问题。碗装食品生产自动化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控制核心,运用组态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界面,达到数字化控制生产碗装食品效果。机械部分方案设计采用Soldworks三维图进行实现。自动捣实控制模块运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内存储的执行程序,配合检测传感器信号及组态触摸屏的指令,使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带动直线模组往复运动,使步进电机驱动压盘转动,从而实现自动捣实工艺。自动浇汁控制模块利用光电传感器的作为启动开关,PLC控制电磁换向阀进行气路转换,从而控制气缸的往复运动。料斗的搅拌利用变频电机的方案设计。自动浇汁控制模块配合输送机的输送产品速度,实现了自动浇汁功能。输送机模块针对生产环节之间的距离进行尺寸设计,根据负载大小选型变频器及电机功率,根据使用环境及传送产品特性对皮带材料选型设计。碗罩回传模块利用地球万有引力及滚动摩擦力较小原理进行设计。自动化系统中压盘、机架、弹簧盖板及定位挡板等机械构件均采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实现。为了自动化系统能够实际生产应用,实现最佳的数字化控制生产模式,自动化系统需要进行被控参数的研究分析。分析方法采用较为实际的工程试验方法,然后配合正交试验方法进行控制参数试验分析,最终综合确定了一组被控参数应用于生产,该参数提高了生产的质量。根据研究国内外食品机械自动化装备发展情况,研发设计出碗装食品生产自动化系统。该系统采用机械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伺服技术及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针对碗装食品生产过程中各工艺环节进行模块设计,各子模块组合成为碗装食品生产自动化系统。该自动化系统为人机协同作业生产模式,解决了企业生产人工需求量大、效率低及合格率低等问题。为固液共存食材的碗装食品产品生产机械自动化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填补了碗装食品生产机械自动化装备的空白。

二、液体溢出问题的类型与解决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体溢出问题的类型与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条件下环路热管蒸发器补偿器传热传质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表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环路热管研究和发展现状
        1.2.1 环路热管的起源及工作原理
        1.2.2 环路热管的启动特性研究
        1.2.3 不同管线的环路热管实验研究
        1.2.4 环路热管的温度波动现象研究
        1.2.5 环路热管的可视化研究现状
    1.3 质量流量测量方式
    1.4 环路热管的模拟仿真
        1.4.1 环路热管的整体仿真
        1.4.2 环路热管蒸发器的仿真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蒸发器补偿器气液分布的环路热管稳态模型
    2.1 环路热管的毛细芯结构参数
        2.1.1 毛细芯的孔径
        2.1.2 毛细芯的孔隙率
        2.1.3 毛细芯的渗透率
        2.1.4 毛细芯的热导率
    2.2 环路热管中蒸发器补偿器的热量传热模式
    2.3 环路热管整体一维稳态模型
        2.3.1 基本假设
        2.3.2 各部件的换热模型
        2.3.3 各部件的压降模型
        2.3.4 数值模拟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路热管实验系统
    3.1 常温环路热管实验测试系统
        3.1.1 环路热管样机
        3.1.2 环路热管质量流量测试系统
        3.1.3 蒸发器补偿器可视化的环路热管
    3.2 低温环路热管实验测试系统
    3.3 实验流程
        3.3.1 常温环路热管测试实验流程
        3.3.2 低温环路热管补偿器可视化测试实验
    3.4 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路热管质量流量的实验研究
    4.1 不同工质的环路热管实验
        4.1.1 启动特性研究
        4.1.2 稳定特性研究
        4.1.2.1 质量流量特性研究
        4.1.2.2 传热特性研究
    4.2 不同气体管线内径的环路热管实验
        4.2.1 不同气体管线内径环路热管的实验结果
        4.2.1.1 质量流量特性研究
        4.2.1.2 传热特性研究
        4.2.2 不同气体管线内径对环路热管压降的影响
        4.2.3 不同气体管线对环路热管蒸发器补偿器漏热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加热方式对环路热管性能影响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5.1 常温蒸发器补偿器可视化实验
        5.1.1 启动特性研究
        5.1.1.1 蒸发启动模式下的环路热管
        5.1.1.2 蒸发沸腾混合启动模式下的环路热管
        5.1.1.3 沸腾启动模式下的环路热管
        5.1.1.4 不同的启动模式下蒸发器空腔可视化现象分析
        5.1.1.5 不同的启动模式下蒸发器空腔气泡生长现象
        5.1.2 稳定特性研究
    5.2 低温蒸发器补偿器可视化实验
        5.2.1 启动特性研究
        5.2.2 波动特性
        5.2.3 上下加热的环路热管实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
        5.2.4 不同加热方式下的环路热管稳定特性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负载型醇胺类离子液脱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资源化脱硫技术简介
        1.1.1 活性炭脱硫技术
        1.1.2 有机胺烟气脱硫技术
        1.1.3 离子液体脱硫技术
    1.2 离子液体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
        1.2.1 离子液体概述
        1.2.2 离子液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及问题
    1.3 负载型离子液体吸收SO_2研究
        1.3.1 离子液体的负载
        1.3.2 负载型离子液体在脱硫方面的研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负载
    2.1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性质分析
        2.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2 TAIL的合成
        2.1.3 测试分析方法
        2.1.4 结果与讨论
        2.1.4.1 TAIL的粘度分析
        2.1.4.2 TAIL的官能团分析
    2.2 离子液体的负载及性质分析
        2.2.1 仪器及原料
        2.2.2 TAIL/SiO_2的制备
        2.2.3 分析方法
        2.2.4 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负载颗粒对SO_2的吸附特性研究
    3.1 实验参数
    3.2 实验系统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硅胶粒径对吸附特性的影响
        3.4.2 温度对吸附特性的影响
        3.4.3 负载比对吸附特性的影响
        3.4.4 水分对吸附特性的影响
        3.4.5 TAIL/SiO_2与活性炭(焦)吸附性能对比分析
        3.4.6 TAIL/SiO_2吸附SO_2后官能团分析
        3.4.7 SO_2在TAIL/SiO_2上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负载颗粒对SO_2的循环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4.1 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4.2 结果及讨论
        4.2.1 解吸温度对解吸特性的影响
        4.2.2 循环次数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2.3 循环次数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4.2.4 循环过程中TAIL物性变化对吸附量的影响
        4.2.5 循环次数对TAIL/SiO_2表观形貌的影响
        4.2.6 循环次数对TAIL/SiO_2官能团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制粒矿堆持液行为及其浸出过程强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我国铜矿资源禀赋性差
        1.1.2 堆浸技术可高效处置低品位铜矿资源
        1.1.3 国内外堆浸技术应用现状
        1.1.4 制约堆浸技术发展的当前难题
    1.2 矿石制粒可有效突破当前堆浸技术瓶颈
        1.2.1 制粒起源、定义及其突出优势
        1.2.2 制粒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
        1.2.3 制粒矿堆的当前研究瓶颈
    1.3 国内外制粒堆浸理论研究现状
        1.3.1 矿石制粒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1.3.2 制粒矿堆孔裂结构及其表征方法研究
        1.3.3 持液行为定量表征与渗流可视化研究
        1.3.4 制粒矿堆持液行为对浸出过程影响研究
        1.3.5 堆浸体系持液行为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矿石制粒过程影响因素及条件优选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矿样
        2.2.1 矿物学特征
        2.2.2 粒径分布特征
    2.3 浸矿微生物
    2.4 实验粘结剂
    2.5 转速倾角可调矿石制粒实验装置
        2.5.1 装置系统构成
        2.5.2 装置技术参数
        2.5.3 主要特点与优势
    2.6 矿石制粒过程关键影响因素实验
        2.6.1 影响因素遴选
        2.6.2 关键考察指标
        2.6.3 实验方案设计
        2.6.4 矿石粒径分布对矿石制粒的影响
        2.6.5 化学粘结剂对矿石制粒的影响
        2.6.6 制粒机转速对矿石制粒的影响
        2.6.7 制粒机倾角对矿石制粒的影响
        2.6.8 固化时间对矿石制粒的影响
        2.6.9 细菌菌液对矿石制粒的影响
    2.7 基于CCD法的矿石制粒条件优选实验
        2.7.1 中央复合设计法(CCD法)
        2.7.2 优选实验方案
        2.7.3 回归模型与显着性分析
        2.7.4 多因素响应结果与分析
        2.7.5 最优制粒条件确定与预测
    2.8 本章小结
3 制粒矿堆静态持液行为表征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引言
    3.2 关键考察参数
    3.3 制粒矿堆孔裂结构提取与特征分析
        3.3.1 孔隙提取方法与装置
        3.3.2 细观孔隙对持液行为的影响分析
    3.4 非饱和矿堆持液行为原位监测装置研发
        3.4.1 实验装置组成
        3.4.2 装置结构及其特征参数
        3.4.3 主要特点与优势
    3.5 非饱和堆静态持液行为监测与表征实验
        3.5.1 颗粒类型及特征
        3.5.2 实验方案设计
        3.5.3 持液行为特征及过程分析
        3.5.4 颗粒类型对静态持液的影响
        3.5.5 颗粒尺寸对静态持液的影响
        3.5.6 喷淋强度对静态持液的影响
        3.5.7 喷淋模式对静态持液的影响
        3.5.8 初始毛细水含量对静态持液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制粒矿堆动态持液行为及其与浸出过程关联机制
    4.1 引言
    4.2 研究思路与关键参数
        4.2.1 整体研究方案
        4.2.2 矿物浸出表征参数
        4.2.3 持液行为表征参数
    4.3 不同初始持液条件下矿物浸出过程规律
        4.3.1 浸出过程铜浸出率变化规律
        4.3.2 浸出过程细菌浓度变化规律
        4.3.3 浸出过程溶液pH值/氧化还原电位特征
    4.4 不同初始持液条件对溶质运移的影响规律
        4.4.1 喷淋强度对溶质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4.4.2 颗粒类型对溶质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4.4.3 颗粒尺寸对溶质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4.5 动态持液行为对浸出过程关联机制分析
        4.5.1 浸矿作用下制粒矿堆动态持液行为特征
        4.5.2 制粒矿堆持液行为与浸出反应传质动态关联
    4.6 本章小结
5 制粒矿堆持液行为机理分析与数学表征
    5.1 引言
    5.2 制粒矿堆持液行为特征及其对浸矿影响机理
        5.2.1 多重孔隙结构特征
        5.2.2 渗流迟滞行为规律
        5.2.3 强化反应传质过程
    5.3 矿石颗粒堆溶液渗流基本规律
        5.3.1 溶液流动达西定律
        5.3.2 不可压缩粘性溶液渗流规律
    5.4 溶液对流、扩散与弥散过程
    5.5 考虑对流扩散过程的持液行为数学表征
    5.6 考虑液膜流动的可动液-不可动液模型
    5.7 本章小结
6 制粒矿堆持液行为及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6.1 引言
    6.2 HeapSim 2D模拟平台
    6.3 控制方程与基本假设
    6.4 边界条件设置
    6.5 模拟结果分析
        6.5.1 不同喷淋时间下持液行为特征
        6.5.2 不同堆孔隙率下持液行为特征
        6.5.3 不同初始毛细水量下持液行为特征
        6.5.4 不同喷头间距下持液行为特征
        6.5.5 不同喷淋强度下持液行为特征
        6.5.6 不同矿堆深度下持液行为特征
    6.6 本章小结
7 基于制粒矿堆持液行为调控的强化浸出技术研究
    7.1 引言
    7.2 矿堆持液行为调控的关键措施与方法
        7.2.1 制粒颗粒的制备方法优化
        7.2.2 喷淋模式选择与强度调控
        7.2.3 溶液喷淋管网的优化布置
        7.2.4 喷淋装置的遴选与配套
    7.3 持液行为调控方法对工业浸出的影响分析
    7.4 基于持液行为调控强化浸出的工程化建议
        7.4.1 矿山概况
        7.4.2 矿山开采方法
        7.4.3 面临的困境与难题
        7.4.4 工程建议与方法优化
        7.4.5 预期效果与成本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热管内气液相分离及传热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热管简介
        1.2.1 热管工作原理
        1.2.2 平板热管
        1.2.3 环路热管
        1.2.4 重力热管
    1.3 相变传热及相分离原理的应用
        1.3.1 工质气化过程
        1.3.2 微纳结构强化沸腾
        1.3.3 相分离技术强化沸腾传热
    1.4 相分离原理在冷凝过程中的应用
        1.4.1 冷凝过程
        1.4.2 相分离技术强化冷凝传热
    1.5 热管传热强化及相分离原理的应用
        1.5.1 微纳结构及超亲水改性强化热管传热
        1.5.2 相分离技术在热管传热强化中的应用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变传热中的相分离研究
    2.1 引言
    2.2 池沸腾实验
        2.2.1 实验系统
        2.2.2 换热表面的制备及表征
        2.2.3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2.3 冷凝实验
        2.3.1 实验系统
        2.3.2 表面制备
        2.3.3 数据处理
        2.3.4 相分离冷凝表面传热性能对比
        2.3.5 冷凝表面液膜脱离可视化分析
        2.3.6 液体分离过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路热管内相分离及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环路热管实验系统搭建
        3.2.1 系统组成
        3.2.2 蒸发器制作
    3.3 毛细芯吸液性能表征
    3.4 环路热管传热实验及数据处理
    3.5 结果讨论
        3.5.1 毛细芯内气液分离对环路热管运行温度的影响
        3.5.2 环路热管运行热阻
        3.5.3 气液分离对环路热管运行模式的影响
        3.5.4 工质分布对温度均匀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相分离式重力热管传热研究
    4.1 引言
    4.2 重力热管实验系统及数据处理
        4.2.1 系统搭建
        4.2.2 数据处理
    4.3 结果讨论
        4.3.1 传统重力热管中的流动不稳定性问题
        4.3.2 蒸发段内毛细芯实现气液分离
        4.3.3 吸液乳突实现冷凝壁面液膜的分离
        4.3.4 自湿润流体优化气液分离及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结论
        5.1.1 相分离对传热过程影响的机理研究
        5.1.2 环路热管内相分离及传热特性研究
        5.1.3 相分离式重力热管传热特性研究
    5.2 论文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5.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5)土遗址全长黏结锚固系统优化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岩土锚固研究综述
        1.2.2 土遗址锚固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锚固工艺与性能测试技术优化及设备研发
    2.1 锚固工艺优化与设备研发
        2.1.1 可控式高效钻孔整套设备及使用方法
        2.1.2 钻机专用防尘装置及使用方法
        2.1.3 整套清孔装置及使用方法
        2.1.4 渗透加固锚孔壁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2.1.5 锚固注浆系统及其注浆方法
    2.2 性能测试技术与设备的研发
        2.2.1 浆-土界面应变测试方法
        2.2.2 浆-土界面应变计的布设装置及使用方法
        2.2.3 拉拔测试恒力加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杆型与几何锚固参数对全长黏结拉力锚固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
    3.1 试验方案及过程
        3.1.1 试验设计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室内试验
        3.1.4 原位试验
    3.2 杆体类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试验过程现象与破坏模式
        3.2.2 极限荷载与荷载-位移关系特征
        3.2.3 界面测点应变沿黏结长度分布特征
        3.2.4 界面测点应变随荷载时步变化特征
    3.3 几何锚固参数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试验结果
        3.3.2 结果分析
    3.4 锚固特性与机理
        3.4.1 杆体类型
        3.4.2 径向锚固参数
        3.4.3 轴向锚固参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浆土强度特性对全长黏结拉力型锚杆锚固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模拟试验墙的建造
        4.1.1 干旱区夯土遗址建造工艺与取材特征
        4.1.2 试验墙选土的工程性质
        4.1.3 试验墙体的夯筑流程
    4.2 锚固浆液性能测试与选型
        4.2.1 方法与材料
        4.2.2 墙体试样与浆体试样物理力学指标测试
    4.3 浆土强度比对锚固性能影响试验
        4.3.1 试验方案与过程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长黏结拉力锚固系统杆体-浆体界面黏结-滑移全过程分析
    5.1 界面力学特性分析
        5.1.1 界面的黏结应力和滑移的计算式
        5.1.2 界面黏结-滑移曲线与双线模型
    5.2 理想模型与界面黏结-滑移控制方程
        5.2.1 理想模型
        5.2.2 界面黏结-滑移控制方程
    5.3 拉拔全过程行为分析和解析解的推导
        5.3.1 弹性阶段
        5.3.2 弹性-软化阶段
        5.3.3 弹性-软化-松动阶段
        5.3.4 软化-松动阶段
        5.3.5 荷载-位移曲线上的特征点
    5.4 锚固系统拉拔行为控制参数的标定
    5.5 理论解与试验结果对比与锚固参数分析
        5.5.1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5.5.2 杆体轴应力和界面剪应力分布曲线对比
        5.5.3 锚固参数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长黏结拉压复合锚杆的提出与锚固机制研究
    6.1 全长黏结拉压复合锚杆的提出
    6.2 材料与方法
        6.2.1 锚杆制作及其性能
        6.2.2 原状夯土和SH改性泥浆的制作及其性能
        6.2.3 原位试验与双界面同步监测布设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1 材料兼容性与杆体结构可靠性
        6.3.2 破坏模式
        6.3.3 极限荷载
        6.3.4 荷载-位移特征
        6.3.5 杆体-浆体界面的应变
        6.3.6 浆体-土体界面的应变
    6.4 拉压复合锚杆锚固性能与锚固机理
        6.4.1 土遗址加固中木材的兼容性与加筋原理
        6.4.2 拉压复合锚固系统的工作机制
        6.4.3 拉压复合锚固系统的承载力计算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A1.已发表学术论文
    A2.已授权专利
    A3.获奖情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关于供应链质量控制的研究
        1.2.2 关于食品(农产品)供应链质量控制的研究
        1.2.3 关于畜产品供应链质量控制的研究
        1.2.4 关于乳品供应链质量控制的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2.1 乳品与乳品供应链
        2.1.1 乳品的概念与内涵
        2.1.2 乳品的质量安全标准
        2.1.3 乳品供应链的结构与特征
    2.2 供应链环境下乳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2.3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基本问题
        2.3.1 质量协同控制的概念
        2.3.2 质量协同控制的内涵
        2.3.3 质量协同控制的目标与标志
        2.3.4 质量协同控制的模式与内容
    2.4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决策框架
        2.4.1 质量预防水平
        2.4.2 质量检验水平
        2.4.3 质量成本分摊
        2.4.4 质量收益分配
        2.4.5 质量缺陷惩罚
    2.5 本章小结
3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认知、行为与协同度分析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数据情况
        3.1.1 调查问卷设计
        3.1.2 样本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
    3.2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认知与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3.2.1 质量协同控制认知状况描述性分析
        3.2.2 质量协同控制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3.3 乳品供应链质量控制协同度的测算
        3.3.1 模型构建、序参量选取及数据整理
        3.3.2 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1 奶农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1.2 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
        4.1.3 估计结果与讨论
    4.2 超市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2 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
        4.2.3 模型估计与检验
        4.2.4 估计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机制分析
    5.1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条件与机制框架
        5.1.1 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条件
        5.1.2 质量协同控制的机制框架
    5.2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主导机制
        5.2.1 动力因素对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作用
        5.2.2 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传导过程
        5.2.3 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路径
    5.3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辅助机制
        5.3.1 促进因素对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作用
        5.3.2 保障因素对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作用
    5.4 本章小结
6 乳品供应链中养殖与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机制分析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问题描述与博弈主体策略
        6.1.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经济逻辑
        6.1.3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的基本假设
    6.2 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质量协同控制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6.2.1 演化博弈收益矩阵
        6.2.2 复制动态方程与均衡点
        6.2.3 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6.2.4 演化稳定策略形成机理分析
    6.3 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
        6.3.1 补贴机制下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
        6.3.2 惩罚机制下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
    6.4 数值模拟仿真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乳品供应链中加工与销售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机制分析
    7.1 问题描述与研究假设
    7.2 信息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7.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7.3.1 乳品加工企业的质量预防水平隐匿
        7.3.2 超市的质量检验水平隐匿
        7.3.3 质量预防水平和质量检验水平均隐匿
        7.3.4 基于内部惩罚和内外部损失分摊契约的比较分析
    7.4 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
    7.5 数值模拟仿真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促进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对策建议
    8.1 提高认知水平与行为能力,改善质量协同控制行为
    8.2 健全运行机制,促进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
    8.3 增强综合能力,强化内部监管与服务能力
    8.4 营造良好协同环境条件,提升质量协同控制水平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基于粒子追踪方法和液膜理论的车窗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国内研究历史及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粒子追踪方法和液膜理论基础
    2.1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2.1.1 流体求解的基本控制方程
        2.1.2 湍流模拟方法
    2.2 粒子追踪方法
        2.2.1 拉格朗日方法的介绍
        2.2.2 拉格朗日相与连续流场的双向耦合
        2.2.3 拉格朗日液滴模型的边界条件
    2.3 液膜理论
        2.3.1 液膜模型介绍
        2.3.2 液膜模型与连续流场及离散相的交互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车辆雨水仿真方法的建立
    3.1 网格条件和边界条件的设定
        3.1.1 网格加密策略
        3.1.2 计算域及边界条件设置
    3.2 降雨特性的评估
        3.2.1 雨滴尺寸和雨量设置
        3.2.2 雨水喷射器的设置
        3.2.3 雨水初始条件的定义
    3.3 雨刮器运动的仿真模拟
        3.3.1 重叠网格技术介绍
        3.3.2 重叠网格变形技术的应用
        3.3.3 雨刮器运动的重叠网格设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础模型车窗雨水仿真分析
    4.1 基础模型车窗液膜附着状态
        4.1.1 有雨刮器驱动下的雨水仿真分析
        4.1.2 无雨刮器驱动下的雨水仿真分析
        4.1.3 车窗液膜附着量的分析
    4.2 基于人机工程学建立关于侧窗的视野的评价方法
        4.2.1 驾驶员眼点位置的确定
        4.2.2 基于驾驶员眼点的侧窗区域划分
        4.2.3 对基础模型的雨水仿真结果的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型方案的雨水仿真分析
    5.1 后视镜位置的改型方案雨水仿真分析
        5.1.1 后视镜外侧曲率的改进
        5.1.2 后视镜支臂的改进
        5.1.3 后视镜底部饰条的设置
    5.2 A柱外轮廓曲率造型对其侧窗水管理性能的影响
        5.2.1 BASE模型与A(+y)方案的对比分析
        5.2.2 A柱的三种改型模型的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香烟及干扰物燃烧灰烬样品特征成分分析及辨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香烟种类及组成
        1.2.1 香烟种类
        1.2.2 香烟组成
    1.3 香烟燃烧产物
    1.4 香烟燃烧灰烬样品中组分分析
        1.4.1 香烟燃烧灰烬样品中金属离子检测方法
        1.4.2 香烟燃烧灰烬样品中有机化合物检测方法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香烟灰前处理方法及分析技术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香烟灰前处理方法
        2.2.3 仪器分析技术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香烟灰固体样品直接分析
        2.3.2 香烟灰直接原位挥发气分析
        2.3.3 碱化烟灰溢出气分析
        2.3.4 酸化烟灰溢出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酸化烟灰样品前处理装置的研制及使用条件的优化
    3.1 前言
    3.2 小批量酸化烟灰前处理装置的结构设计
        3.2.1 除水系统的设计
        3.2.2 电磁加热搅拌系统的研制
        3.2.3 酸化装置系统的优化设计
    3.3 大批量酸化烟灰前处理装置的结构设计
        3.3.1 除水系统的设计
        3.3.2 酸化装置系统的优化设计
        3.3.3 碱化浓缩酸化溢出气检测装置的设计
    3.4 前处理装置使用条件的优化
        3.4.1 无机酸的选择
        3.4.2 有无搅拌操作的选择
        3.4.3 样品瓶加热温度的优化
        3.4.4 电离区温度的优化
        3.4.5 进样载气流速的优化
        3.4.6 仪器内部残留去除方法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香烟灰残留物样品中特征离子的确定、归属及形成机理分析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设备和方法
        4.2.3 样品制备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种类香烟灰特征离子的测定
        4.3.2 干扰物灰样品特征离子的测定
        4.3.3 干扰物灰和香烟灰混合样品特征离子的测定
        4.3.4 火灾现场灰烬样品特征离子的测定
        4.3.5 方法评价
        4.3.6 香烟灰中特征离子的归属和鉴别
        4.3.7 香烟灰中特征离子的来源及形成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火场燃烧残留物数据分类识别技术研究
    5.1 前言
    5.2 问题描述
    5.3 基于LSTM的火场燃烧残留物数据分类方法
        5.3.1 LSTM模型
        5.3.2 火场残留物数据分类方法
    5.4 实验环境
    5.5 模型性能优化
        5.5.1 训练轮次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5.5.2 隐含层数量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5.5.3 训练数据数量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5.6 自动分类识别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船舶典型环境下火灾特征演化规律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燃油典型燃烧特性研究
        1.2.2 大尺度池火温度场分布特性研究
        1.2.3 舱室开口溢流研究
        1.2.4 机舱火灾研究
        1.2.5 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船舶典型环境下燃油火灾燃烧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不同环境温度下燃油火灾蔓延特性研究
        2.2.1 实验设计
        2.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 不同环境温度对燃油池火燃烧特性影响研究
        2.3.1 池火燃烧时的换热守恒方程
        2.3.2 实验设计
        2.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风作用下大尺度燃油池火燃烧速率研究
        2.4.1 实验设计
        2.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风环境下大尺度池火温度场分布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经典羽流模型
    3.3 实验设计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开口舱室火溢流行为与灾害参数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挑檐限制条件下开口火溢流的温度衰减特性研究
        4.2.1 实验设计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不同挑檐限制条件下开口火溢流的火焰高度及热流密度研究
        4.3.1 实验设计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舱火灾烟气溢流理论模型与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机舱开口的烟气流动控制方程与理论计算模型
    5.3 机舱开口溢流的实验研究
        5.3.1 实验设计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3 溢流抑止临界排烟量与实验结果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碗装食品生产自动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食品机械自动化系统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食品机械自动化发展趋势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碗装食品生产分析及自动化系统方案设计
    2.1 碗装食品生产工况概述
        2.1.1 生产作业模式分析
        2.1.2 生产工艺操作分析
    2.2 碗装食品生产合格指标概述
    2.3 碗装食品生产关键环节分析
    2.4 碗装食品生产自动化系统方案设计
        2.4.1 自动化系统生产节拍方案设计
        2.4.2 自动化系统结构功能方案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碗装食品生产自动化系统硬件设计
    3.1 碗装食品生产自动化系统硬件构成
    3.2 自动捣实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3.2.1 自动捣实控制模块硬件设计方案概述
        3.2.2 机械传动部分选型
        3.2.3 机械结构设计
        3.2.4 传感器选型及安装位置设计
        3.2.5 驱动电机选型
        3.2.6 电气图设计
        3.2.7 PLC与触摸屏选型及应用
    3.3 自动浇汁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3.3.1 自动浇汁控制模块硬件设计方案概述
        3.3.2 自动浇汁控制模块机械结构设计
        3.3.3 调速电机选型
        3.3.4 气动系统硬件选型
        3.3.5 气路控制系统原理图设计
    3.4 带式输送机选型设计
        3.4.1 带式输送机方案设计
        3.4.2 输送机尺寸及材料选型
        3.4.3 调速电机选型
    3.5 碗罩回传模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碗装食品生产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
    4.1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方案概述
        4.1.1 自动捣实控制模块软件方案设计
        4.1.2 自动浇汁控制模块软件方案设计
    4.2 PLC程序设计
        4.2.1 编程软件
        4.2.2 控制程序编写
    4.3 人机交互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控制参数研究与试验分析
    5.1 控制参数研究方法概述
    5.2 自动捣实控制模块试验分析
        5.2.1 压盘形状设计改进试验分析
        5.2.2 指状压盘高压区分配试验分析
        5.2.3 压盘下压深度试验分析
        5.2.4 压盘下压速度试验分析
        5.2.5 压盘下压次数试验分析
        5.2.6 压盘上升速度试验分析
        5.2.7 最优参数试验分析
    5.3 自动化系统测试与分析
        5.3.1 系统测试
        5.3.2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液体溢出问题的类型与解决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条件下环路热管蒸发器补偿器传热传质特性实验研究[D]. 刘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负载型醇胺类离子液脱硫性能研究[D]. 唐立淑. 山东大学, 2021(12)
  • [3]制粒矿堆持液行为及其浸出过程强化机制研究[D]. 王雷鸣.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4]热管内气液相分离及传热性能实验研究[D]. 郭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5]土遗址全长黏结锚固系统优化与机理研究[D]. 王东华.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6]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吴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7]基于粒子追踪方法和液膜理论的车窗水管理研究[D]. 郑镇雨. 吉林大学, 2020(08)
  • [8]香烟及干扰物燃烧灰烬样品特征成分分析及辨识技术研究[D]. 刘术军. 辽宁大学, 2020
  • [9]船舶典型环境下火灾特征演化规律实验研究[D]. 陶阳.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10]碗装食品生产自动化系统研究[D]. 梁凯. 济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液体溢出问题的类型和解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