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流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甘孜州旱涝的影响

环流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甘孜州旱涝的影响

一、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的环流对甘孜州旱涝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跃清[1](2021)在《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文中提出西南涡及其天气影响是高原气象学的一个主要方向,而西南涡的涡源则是其基本的科学问题。由于地形与环流的相互作用是西南涡涡源形成的重要机制,一直是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新进展,尤其是认识到:由于地形与环流的多尺度影响,西南涡的生成涡源具有多尺度分布特征,且不同涡源西南涡的结构、演变、成因和影响都具有明显差异;西南涡的不同涡源存在相互联系,九龙、小金等上游涡源对盆地等下游涡源具有显着的影响;西南涡的"上游涡源效应"、复杂地形下的大气重力波、降水引起的大气内部过程、东亚季风环流的异常影响等也是西南涡涡源的形成机制之一,大气外源强迫作用和大气内部变化过程都对西南涡涡源具有突出的作用。并且,进一步强调了西南涡涡源的研究还面临精细观测与基础数据较薄弱、涡源及演变的多尺度结构不清楚、不同涡源的形成原因认识不深入、不同涡源低涡的演变及其影响研究不系统等主要问题。最后指出,高分辨率观测试验、内部结构与异常特征、演变过程及形成机制、区域气候响应影响等是西南涡涡源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对西南涡系统及其影响的预测理论和关键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贺健[2](2021)在《藏羌彝走廊中部地区藏族民间信仰调查研究 ——以四川冕宁为中心》文中认为藏羌彝走廊自古就是我国民族交往、互鉴交流、多元交融的重要文化沉积带,生活在藏羌彝走廊腹心地带的四川冕宁藏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持续混融、民族风情独特,以民间信仰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深远社会影响,其间蕴含的地方性知识、优秀思想、人文精神、道德价值等,是冕宁藏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具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价值。本文首次以民间信仰为视阈切入四川冕宁藏族信仰调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与历史研究、田野调查与理论实证、宏观叙述和个案解读等研究方法,对该区域民间信仰内容与形态作出判断分类,对仪式与象征开展分析解读,对遗存与涵化加以对比研究,对起源与发展进行解释论证、对功能与作用展开客观总结、对正向影响与时代价值进行凝练阐释。文章通过对冕宁藏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传统丧葬礼仪、禁忌与巫术、神话传说、基本特征、起源发展等蕴含的民间信仰文化进行纵向梳理与横向观察,认为冕宁藏族民间信仰是以原始信仰遗存为主,杂糅混融多元文化的民间信仰形态。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提出“白石”是冕宁藏族图腾崇拜圣物的观点,并在神话、地理、族源、功能、区域认知等方面进行论证;首次对冕宁藏族地方传统丧葬仪式进行“深描式”民族志记述,以文化人类学“通过仪式”、“色彩象征”理论对丧葬秩序与象征、丧礼色彩象征开展实证研究。本文认为,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冕宁藏族民间信仰文化具有心理调适、社会整合、社会控制、文化自生传承等正向功能,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全球城市化、全球信息化和城市工业化背景条件下,以冕宁藏族民间信仰为代表的乡土文化生存空间正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提出,冕宁藏族民间信仰文化要在新时代发挥新价值,就必须在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根本任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冕宁藏族民间信仰文化应当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将民间信仰文化中传承千年的先民智慧继承发扬,积极发挥传承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应当努力追求高尚的价值标准,肯定和褒扬民间信仰文化中蕴含培育的个人美德与社会公德,充分发挥育德培元的内部控制价值;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繁荣发展以民间信仰为代表的乡村文化,坚定发挥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引领价值;应当厚植家国天下情怀,持续加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理念,切实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信仰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潜在力量,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信仰、评价信仰、弘扬信仰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在研究民间信仰文化时,要深入挖掘其积极影响和时代价值,弘扬民间信仰中的优秀文化,加以合理利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从而体现新时代新价值,焕发新时代新活力,实现新时代新目标。

黄安翌[3](2020)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政府政策对农牧民适应策略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气候变暖为主要表现的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构成了严重威胁。其中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且最直接的行业之一,尤其是作为农业主体的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此外,气候变暖导致的草场退化,极端天气频发都会对畜牧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作为农牧业生产的最小单元,一直以来农牧民受到的影响及其采取的适应策略都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给家庭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农牧民会依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本情况以及受到的具体影响采取各种措施。从改变土地利用、调整管理措施、改变作物和畜牧制度和调整生计策略等方面进行调整、适应。然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资金和技术的缺乏,气候变暖、降水不稳定以及灾害频发会直接给家庭生产带来沉重的打击,而不充分的适应策略无法真正缓解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从而给家庭造成巨大损失。气候变化对我国的负面影响不断凸显,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政府从中央、部门到地方相继发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适应政策,从城市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健康保障和减少贫困等领域出发,部门主流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结合专门适应政策协同作用,共同提高我国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然而,作为政策的直接受益者,相关政策是否缓解了气候变化给农牧民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气候变化和相关政府政策的背景下农牧民还会采取怎样的适应策略,这些适应策略呈现出怎样的特征,相关的研究还较少。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平均海拔4000m以上,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青藏高原气候独特且复杂多样,对气候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也因此将该地区称作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和“放大器”。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之一为温度升高,1971-2011年期间达到了0.39℃/10a,增温幅度显着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其主要增温区位于高海拔地区,且冬季增温最为明显。此外,该地区的降水量呈波动式增加,增长率为6.7mm/10a,且1986年以后降水增加更为明显。该地区的极端高温事件(例如热夜、热昼和持续暖期等)频次呈增加态势,而极端低温事件(例如冷夜、冷昼、持续冷期和冰冻日等)频次显着降低。与此同时,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来帮助当地农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以保障生产生活的稳定。然而,在对气温变化较为敏感的青藏高原,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是否真正能够缓解气候变化风险,影响农牧民的适应策略,稳定家庭生产生活,值得探究。这不仅对中国能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还对其他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以青藏高原的朋曲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和701份农牧民家庭调研问卷,描述分析当地的实际气候变化情况,相关政策实施情况,农牧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情况,受到的影响以及适应策略的采取情况,并定量分析了农牧民适应策略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相关政府政策对适应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朋曲河流域具有明显的气候变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年际间温度升高与降水减少。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当地农牧民能明显地感知到近年来气温的逐步升高与降水增加。对降水的感知与实测数据不符,可能是降水模式与温度升高造成的感知偏差。(2)气候变化给家庭种植业和畜牧业带来许多影响。对种植业而言,温度升高导致害虫增加,降雨集中与大风频发导致农作物倒伏,这都会极大地影响作物产量。对畜牧业而言,气候变化带来的牲畜疾病增加以及损失增加也会影响家庭生产稳定。(3)当地政府积极采取了相关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截至2017年,定结县、定日县和聂拉木县的总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3.90%,基本实现灌溉全覆盖。政府提供了生产、生活等多类补贴。补贴覆盖100%的家庭,户均补贴金额为17736元。此外,积极推广藏青良种,并组织技术培训,推动生产科学化。(4)在气候变化与政府帮助的双重背景下,农牧民会采取的适应策略较少。经统计,226户家庭会增加农业投入,161户会种植更多粮食作物,153户家庭会养殖更多的牲畜。并且,仅“增加农业投入”为应对气温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而“种植更多粮食作物”与“养殖更多牲畜”则是为了发展家庭生产。(5)计量结果表明,参与培训、参与合作社以及获得补贴会促进农牧民积极地采取适应策略并推动家庭农牧业发展。

申一林[4](2020)在《横断山区蒸散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遥感估算地表蒸散(Evatutransperation,ET)可以直观地获得各区域地表蒸散的分布状况,突破传统“点式”观测的局限,是揭示地表蒸散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与反馈的重要手段。ET是陆地水文循环和能量循环中的关键环节,是判定区域水资源平衡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指标,ET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MOD16A2 ET数据研究了2000-2014年横断山区ET的时空变化及趋势,利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全年、干季和雨季ET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分析横断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ET的变化,探讨了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ET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全年、干季和雨季ET均呈现下降趋势,区域存在“蒸发悖论”现象,与气温的趋势相反。近15年横断山区年际ET在561.34~619.60mm之间波动,多年平均ET约为590.04mm;其中干季ET在179.84~214.37mm之间,多年平均ET为193.97mm;雨季ET在381.5~411.32mm之间,多年平均ET为396.07mm。ET年内呈现“单峰型”变化,高峰临近7月,低谷约在12月。ET在不同坡向上的统计结果进一步说明季风对横断山区ET有着促进作用,证明了北方的高原季风对干季ET和东亚、南亚季风对雨季ET的影响。此外,ET随高程变化表现出增长-下降-增长的变化特征。(2)2000-2014年,横断山区全年、干季和雨季ET均与累积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与平均气温、累积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关系,与平均风速的整体呈不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全年、干季ET与气候因子整体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是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累积降水量、累积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雨季依次是平均相对湿度、累积降水量、累积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横断山区ET的气候因子驱动分析表明,2000-2014年横断山区全年和干季ET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是气温,雨季ET的主要驱动因子是相对湿度。(3)2001-2014年,各土地利用类型ET多年平均值表现为:裸地>林地>疏林地>耕地>草地。林地转疏林地、疏林地转草地面积广且下降程度剧烈,说明横断山区ET呈下降趋势在土地利用变化方面主要受植被退化影响。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ET的影响结果表明,横断山区ET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

张江峰[5](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指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甄英,李永飞,何静[6](2019)在《川西北高原甘孜州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及旱涝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川西北高原降水及旱涝情况,利用甘孜州11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的逐月降水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K检验、Morlet小波分析、Z指数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甘孜州降水变化特征及旱涝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57年来甘孜州年降水量5 a滑动平均以21.47 mm/10 a的速率增长;雨季为夏季,但四季降水均呈增加趋势,其中秋季降水增加最为显着,约1.64 mm/10 a;受地形、大气环流、季风等因素的影响,甘孜州降水量总体趋势呈西北干、东南湿的格局,容易造成局部气象和地质灾害。经Z指数计算得出,甘孜州洪涝发生较干旱频繁,但干旱更为严重,在降水量于1986年发生突变后,干旱强度减弱,洪涝强度加大;从季节上看,四季都有干旱发生,但冬旱较为严重,这与冬季降水量偏少有关;从空间上洪涝从西向东逐渐减小,干旱分别从西北往西南、东南向东北减少。

明智宇[7](2018)在《自然要素对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结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四川藏区作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城镇的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对全国生态格局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四川藏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该区域的城镇形成了独特的城镇空间格局。而作为四川藏区中镇区空间特征最为突出的一类城镇,高原型城镇的空间结构极具研究价值。研究自然要素对城镇的生态约束作用,探索自然要素对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是制定生态化的城镇空间优化策略,实现城镇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的基础。本研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四川藏区城镇空间结构生态优化机制研究”(批号:51578454)下的子项研究课题。全文从回溯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演进历程出发,研究此类城镇空间结构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规律和动力机制,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特征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探究自然要素对该类型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论文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四川藏区自然要素环境,利用非线性聚类方法对四川藏区城镇进行分类,确定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的具体研究对象,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方法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总结。(2)选取重点城镇并梳理其发展历程,探究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结构演进规律,并分别从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政治文化以及交通四个方面总结城镇空间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3)立足于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自然要素,在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研究城镇空间结构特征:宏观层面研究区域范围内城镇聚落的选址和空间形态特征;中观层面从以下三个角度探索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结构特征:利用空间句法对城镇街巷空间特征进行探索;利用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城镇功能空间分布特征;利用踏查实测数据以及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不同城镇空间布局模式对城镇环境要素以及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4)在前文研究基础上,从自然要素的角度追溯城镇整体发展的宏观层面的空间结构演进规律、动力机制以及中观层面城镇空间演进特征等形成的根本原因,从更深层次的视角分析和总结自然要素对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生态约束作用,探究自然要素对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梁敏豪[8](2018)在《青藏高原东部黄土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尘堆积与大气环流、源区环境状况密切相关,是揭示古大气环流演化和古环境变化机制的理想地质记录之一。青藏高原东部主要受高原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其上广泛分布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研究青藏高原古环境变化与环流系统演化的理想材料。系统的研究高原东部黄土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高原黄土沉积特征、物质来源和环境意义。因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黄土的常量、微量元素空间变化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进而探讨了末次冰期以来高原东部黄土的物源变化和化学风化过程。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进展:在空间尺度上,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典型黄土-古土壤和表土,进行了系统的常量、微量元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部黄土主要常量元素氧化物为SiO2、Al2O3、CaO和Fe2O3,黄土中SiO2和CaO含量差别较大;总体上川西地区常量元素组成与北方黄土高原黄土具有一定相似性。黄土、古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别较大,其中Rb、Sr、Ba、Zr、V占了微量元素的主要部分。与高原东部的风沙沉积、黄土高原黄土、河西走廊黄土进行对比,表明青藏高原东部黄土组分的常量元素之间的比值(SiO2/Al2O3、TiO2/Al2O3)、常量与微量元素之间的比值(Zr/Al、Zr/Ti、K/Rb、K/Ba)、微量元素之间的比值(Zr/Hf、Y/Nb)、常量元素三角图(Ca-Mg-K、Ca-Mg-Na)等与其他地区黄土有明显差异,而青藏高原东部黄土与高原表土沉积物及河流砂、风成砂样品元素特征比较接近。以上特征均指示了青藏高原东部黄土与黄土高原黄土物源的差异,其物源可能主要来自于青藏高原内部。对川西高原的甘孜XS黄土剖面、金川MC黄土剖面进行系统的常量、微量元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末次冰期以来甘孜地区的CaO、Na2O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而Al2O3、Fe2O3、MgO、K2O等趋势相反。在金川地区,自S2以来,SiO2、Na2O含量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Al2O3、Fe2O3、MgO、K2O、CaO等趋势相反,其中CaO曲线波动较大,反映了金川地区在冰期间冰期的干湿交替变化。微量元素Co、Cr、Cu、Ni、V、Zn、Rb、Sr、Ba在甘孜XS剖面随深度微量元素含量不断增大,而金川MC剖面随深度先增大后减少,示踪元素比值表明川西高原黄土自身的常量元素比值(SiO2/Al2O3、TiO2/Al2O3、SiO2/TiO2)、常量与微量元素比值(Zr/Al、Zr/Ti、Y/Al)随深度无明显变化,说明川西黄土物源无明显变化,相对稳定。甘孜黄土化学蚀变指数(CIA)为56.7368.53,处于低等风化阶段,金川黄土的CIA为61.3471.37,处于中等风化强度。甘孜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风化强度,从末次冰期以来呈现减少的趋势,说明末次冰期以来黄土风化强度不断减弱。金川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风化强度随着冰期-间冰期的交替不断波动,CIA、化学蚀变替代指标(CPA)值在冰期时明显偏低,而在间冰期时较高。甘孜黄土CaO*/MgO、Na/K以及(Ca*+Na+K)/Al随深度减小的趋势,金川黄土CaO*/MgO、Na/K以及(Ca*+Na+K)/Al随深度先减后增的趋势,共同指示了末次间冰期以来川西地区逐渐变干的趋势。本研究对于认识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理解高原黄土沉积过程、区域环境演化和古环境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邓国卫,孙俊,阮贵宾,马振锋[9](2017)在《四川省暴雨洪涝灾情特征及主汛期环流背景分析》文中认为利用1984-2010年四川地区暴雨致灾经济损失调查表以及1981-2010年6-9月四川地区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近30年的暴雨洪涝致灾特征,得出了洪涝年主汛期四川地区致灾暴雨的环流背景。结果表明,暴雨洪涝引起的四川受灾人口总体呈现增加趋势,特别是1999年以后,受灾人口上升趋势越来越明显;成都市的暴露度指数高但脆弱性指数低,甘孜/阿坝州的各项暴露度指标都排在全省最末。人口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存在明显的2年震荡周期。四川省暴雨中心的绵阳和巴中受暴雨洪涝灾害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的均是川东地区。洪涝年主汛期的环流背景特征是,南亚高压呈现"西部型",且较常年偏弱;洪涝年7月开始副热带高压有明显的准双周的震荡周期,对流层中高层东亚中高纬大气环流出现2030天的低频振荡,高原低涡具有22天的震荡周期。低纬度西南气流多次向中高纬输送。

曾蒙秀[10](2017)在《四川西部晚冰期以来植被和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若尔盖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受季风影响明显,对气候环境变化敏感。湿地内广泛分布的泥炭具有沉积连续、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等特点,是古气候研究的良好载体。目前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开展了较多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分辨率有待提高,定量化结果缺乏,各研究揭示的古气候演变序列、季风演化过程有差异,将其作为古文化发展的自然环境背景材料的研究鲜见。位于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四川地区的西部(成都平原和川西北高原)已建立了连续的古文化演化序列,但古文化演变的环境背景缺乏科学研究。偶有涉猎,却受制于取样分辨率低、年代控制点少、环境代用指标解释复杂,并不能获得当时清晰的环境状况。这对认识和理解若尔盖高原环境变化的过程和机制,及四川西部的古文化演变和人群迁移的环境驱动力造成了一定困难。基于红原泥炭的自然环境演变记录可以用于四川西部的环境考古研究。本文选取厚450 cm的红原泥炭HY2014剖面为研究对象,以高密度AMS14C测年构建年代框架,以高分辨率孢粉分析为基础,加上有机碳同位素、腐殖化度、无机成分中的地球化学元素、磁化率等,重建当时的植被和气候变化历史。结合若尔盖高原至成都平原按海拔梯度和植被带变化采取的40个地表样品和东亚表土孢粉数据库中的孢粉数据及各样点现代气候参数,建立孢粉与植被、气候的关系,通过三种方法基于剖面化石孢粉资料对当时的古气候进行定量重建。根据各定量方法的特征、优缺点、适应范围及具体的数值表现等方面,最终选用一种最为合理的定量结果。之后与区域性的环境演变记录进行综合集成研究,探讨红原泥炭记录的气候环境变迁的过程和可能的影响机制;并且结合四川西部的考古资料,探讨了气候环境变迁的效应及其对考古学文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当时古人群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得出:(1)由成都平原到若尔盖高原一线的各植被带表土孢粉组合与主要植被类型之间对应关系良好,地表孢粉的种类、组合和含量能清晰地反映出沼泽草甸、中山草原等各植被带,各植被带内都有具代表性的孢粉科属。红原泥炭中孢粉组合主要受控于近源植被类型,来源于长距离搬运的花粉较少。红原地区最近14000 cal.a BP以来的植被演化经历了三个重要过程:亚高山草甸、片状灌丛阶段(14057~11797cal.aBP),森林和各类草甸阶段(11797~4495 cal.aBP)及灌丛草甸阶段(4495 cal.a BP以来)。(2)基于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WAPLS)、多元回归分析、对应分析三种方法定量重建了晚冰期以来的年均温(T)和年降水量(P)序列。最终选用的是WAPLS模型结果。结果反映了在晚更新世时T、P最低;T、P在整个早中全新世的高值阶段(10916~6000 cal.aBP)的平均值分别为2.68℃和607.47 mm;之后重建的T、P曲线总体呈下去趋势。(3)红原地区最近14000 cal.aBP以来的气候变迁经历了六个主要阶段:在新仙女林事件及之前,西南季风较弱,季风降水较少;进入全新世以来,西南季风明显增强,但其强度是逐渐降低的。其中在早全新世前期经历了 11797~10916cal.aBP的短暂升温期后,一直到6000 cal.a BP西南季风强度最大,季风降水量最大;再之后分三个阶段逐渐减弱(6000~4495,4495~3050及3050 cal.aBP以来),气候变得越来越冷干;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百年周期(125~128年、137~139年、141~149年、158年、165~178年、183年、211~214年等),1500年的周期也很明显。西南季风的变化是驱动该地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西南季风强度的变化最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变化引起的。(4)四川西部的古文化演替、人群迁移和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气侯变迁有着很好的耦合关系。6000cal.aBP左右,气候趋于恶化,在黄河上游陕甘青地区生活的北方人群开始往南迁移,一部分到达川西北高原,形成营盘山文化。在营盘山文化二期时由于一个明显的冷干事件,在川西北高原生活的古人群开始往南向四川盆地周边小规模迁移。其中在营盘山文化三期的同时,在成都平原内部形成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一桂圆桥文化,但遗址点较少。之后,在气候明显更为冷干的环境下,成都平原上更多的淤积地被暴露,使古人群的生活面进一步拓宽,再加上平原本身的资源优势,最终在平原内繁育了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等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宝墩文化晚期、金沙—十二桥文化、晚期蜀文化时期降水更高,遗址明显处于高地;而三星堆文化时期气候最为冷干,遗址海拔的平均值最低。此外,气候变化还影响到各时期遗址的数量和规模、叠置和堆积状况,及遗址与河流水系、地貌的关系。如气候更为冷干时,遗址多分布于冲积地带;而由于气候变冷干及不稳定性增强,遗址距河距离是增加的。环境变化对中原地区和四川西部的先秦文化具有类似影响。(5)从四川西部古文化演化、人群迁移历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角度来看,水稻在宝墩文化早期驯化程度已很高,稻作农业取代旱作农业并在成都平原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之后的三星堆文化等繁荣的物质基础。此外,气候较干时还通过补给更为耐旱的野豌豆作为食物,当时的古人群食谱中还包括豇豆等,其比例动态变化。遗址的空间分布、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及当时的生活和生产工具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本文的特色和可能的价值是将古气候的定性描述发展为定量重建,完善了对红原泥炭的古气候和古生态研究,通过具体的温度和降水数值反映了在10900~6000 cal.a BP时是全新世气候适宜期;并且将气候定量重建结果与四川西部人群迁移和古文化演变结合起来,并探讨了当时的古人群是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丰富了长江上游的环境考古研究。

二、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的环流对甘孜州旱涝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的环流对甘孜州旱涝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前期研究回顾
3 主要研究进展
    3.1 涡源的多尺度特征
    3.2 涡源的相互关系
    3.3 涡源的形成机制
4 主要问题与展望
    4.1 主要问题
    4.2 展望
5 结论与讨论

(2)藏羌彝走廊中部地区藏族民间信仰调查研究 ——以四川冕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说明
第一章 观念与灵物:冕宁藏族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
    第一节 自然物力神圣化的结构与生成
        一、世界观
        二、天崇拜
        三、自然物崇拜
        四、水火崇拜
        五、动植物崇拜
    第二节 白石崇拜图腾化的涵容与独立
        一、白石崇拜图腾化的表现形式
        二、与古羌民族白石崇拜的关系
        三、白石崇拜的主要原因
        四、白石崇拜的在地化表述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中心与彼岸:冕宁藏族的祖灵观念和冥世崇拜
    第一节 祖先崇拜的内涵和外延
        一、基本形态
        二、神话中的叙述
        三、做帛之要:祖先荫庇
        四、彼岸之路:送魂经
    第二节 传统丧葬的秩序和象征
        一、丧葬的秩序
        二、葬制与坟山
        三、墓式与象征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中介与传演:冕宁藏族的禁忌巫术和口传文学
    第一节 作为宗教中介的禁忌、巫术和人
        一、禁忌
        二、巫术
        三、占卜
        四、民间宗教职业者
    第二节 口传文学中的神圣与世俗
        一、创世神话的文化人类学解读一
        二、创世神话的信仰文化解读二
        三、口传文学中的崇拜对象、观念与文化解读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必然与选择:冕宁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的演进规律和主要特征
    第一节 演进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伴生
        一、总体规律
        二、起源于灵魂观念
        三、形态和内容的流变
        四、规律的特点
    第二节 主要特征:由地理历史环境造化
        一、区域性
        二、民族性
        三、朴素性
        四、功利性
        五、民俗性
        六、多元性
        七、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调适与认同:冕宁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的正向功能和时代价值
    第一节 创造性转化的正向功能
        一、心理调适功能
        二、社会整合功能
        三、社会控制功能
        四、文化功能
    第二节 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价值
        一、传承地方性知识的价值
        二、育德培元的内部控制价值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引领价值
    第三节 藏羌彝走廊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回顾、发展和认同层次
        一、回顾:关于民族文化走廊的三个视角
        二、发展:民族文化走廊学说的拓展
        三、多元浑融的各民族民间信仰文化
        四、认同层次:自我、相互、中华民族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冕宁历史上的各民族
    附录二:清代冕宁西番土官属户辑录
    附录三: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边红宝苗族《斗府歌》
    附录四:四川省档案馆藏《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资料选编》有关“西番”资料的摘录
    附录五:国家级非遗项目:冕宁藏族民歌《赶马调》
    附录六:《凉山州藏族简史》
    附录七:《凉山州藏族简史》手稿
    附录八:《清代冕宁司法档案全编(第一辑·第1-35 卷)》有关少数民族档案摘选
致谢

(3)气候变化背景下政府政策对农牧民适应策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学问题
        1.1.2 社会需求
    1.2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农牧民的适应策略
    2.2 青藏高原农牧民的适应策略
    2.3 机构、政策对农牧民适应的影响
    2.4 评述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
    3.2 数据来源
第四章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4.1 实测气候变化情况
    4.2 农牧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
    4.3 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五章 政府的适应行为
    5.1 引入作物新品种
    5.2 开展农牧民培训
    5.3 建立专业合作社
    5.4 完善农业水利设施
    5.5 提供多样化补贴
第六章 农牧民采取的适应策略及影响因素分析
    6.1 农牧民采取的适应策略
    6.2 影响因素探究
        6.2.1 模型选择
        6.2.2 指标选取
        6.2.3 解释变量间共线性问题
    6.3 种植和不种植更多粮食作物农户的独立样本T检验
    6.4 养殖和不养殖更多牲畜农户的独立样本T检验
    6.5 增加和不增加农业投入农户的独立样本T检验
    6.6 模型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语
    7.1 结论
    7.2 讨论
    7.3 政策建议
    7.4 可能的创新点
    7.5 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与课题

(4)横断山区蒸散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ET数据源
        1.2.2 ET模型研究
        1.2.3 ET精度评估验证
        1.2.4 ET影响因素及应用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植被
        2.1.6 研究区分区
    2.2 数据源
        2.2.1 ET数据
        2.2.2 土地覆盖数据
        2.2.3 气象数据
        2.2.4 地形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
        2.3.2 空间插值法
        2.3.3 趋势分析
        2.3.4 相关性分析
        2.3.5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2.4 ET数据精度验证
        2.4.1 基于站点的ET数据验证
        2.4.2 基于流域的ET验证
第3章 横断山区ET与气候因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1 横断山区ET时间变化分析
        3.1.1 年际ET变化
        3.1.2 干雨季ET变化
        3.1.3 年内ET变化
    3.2 横断山区ET空间分布分析
        3.2.1 多年平均ET空间分布特征
        3.2.2 ET与地形因素的关系分析
    3.3 横断山区ET趋势分析
    3.4 横断山区气候背景分析
        3.4.1 气候因子年际变化特征
        3.4.2 气候因子空间分布格局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横断山区ET对气候因子响应分析
    4.1 ET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1.1 ET与平均气温
        4.1.2 ET与累积降水量
        4.1.3 ET与累积日照时数
        4.1.4 ET与平均相对湿度
        4.1.5 ET与平均风速
        4.1.6 ET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综合分析
    4.2 ET的气候因子驱动分析
        4.2.1 全年ET与气候因子的偏相关、复相关分析
        4.2.2 干季ET与气候因子的偏相关、复相关分析
        4.2.3 雨季ET与气候因子的偏相关、复相关分析
    4.3 ET的气候驱动分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ET影响分析
    5.1 横断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1.1 横断山区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
        5.1.2 横断山区2001-2014年土地利用变化
    5.2 土地利用变化对ET的影响
        5.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ET的年际波动
        5.2.2 土地利用变化对ET的影响
    5.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气候变化对ET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6)川西北高原甘孜州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及旱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
        1.2.2 小波分析
        1.2.3 Z指数
2 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2.1 年际变化
    2.2 季节变化
    2.3 突变与周期变化
3 旱涝时空变化特征
    3.1 年际变化
    3.2 四季变化
4 结 论

(7)自然要素对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结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辨析
        1.4.1 自然要素
        1.4.2 城镇空间结构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5.3 论文章节关系
第2章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2.1 城镇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城镇空间结构研究小结
    2.2 青藏高原、寒地城镇规划相关研究
        2.2.1 青藏高原城镇相关研究
        2.2.2 寒地城镇规划相关研究
        2.2.3 高原、寒地城镇规划研究小结
第3章 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结构演进研究
    3.1 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概况
    3.2 四川藏区自然要素环境分析
        3.2.1 地形地质
        3.2.2 水文
        3.2.3 气候
    3.3 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结构演进
        3.3.1 一般城镇空间结构演进
        3.3.2 旅游服务城镇空间结构演进
    3.4 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结构演进规律
        3.4.1 城镇空间结构演进阶段划分
        3.4.2 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结构演进的一般特征
    3.5 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结构演进动力机制
        3.5.1 自然资源的主导作用
        3.5.2 经济技术的支撑作用
        3.5.3 政治文化的推动作用
        3.5.4 交通的引导作用
        3.5.5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观层面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演进特征
    4.1 基于空间句法的高原型城镇街道空间研究
        4.1.1 阿坝镇街巷空间特征句法分析
        4.1.2 甘孜镇街巷空间特征句法分析
        4.1.3 金珠镇街巷空间特征句法分析
    4.2 基于POI数据的城镇主要功能空间分布研究
        4.2.1 城镇POI总体特征
        4.2.2 居民生活空间
        4.2.3 公共服务空间
        4.2.4 旅游服务空间
    4.3 基于实测环境数据和遥感数据的街区空间特征
        4.3.1 阿坝镇现场测试实验设计
        4.3.2 测试结果和分析
        4.3.3 基于遥感数据反演的城镇空间实测分析
    4.4 中观层面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演进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然要素对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结构演进影响机制
    5.1 区域层面自然要素对城镇聚落选址的影响
        5.1.1 自然要素影响耕地、牧场的分布
        5.1.2 自然要素影响寺院、土司官寨的选址
        5.1.3 自然要素影响区域贸易通道的走向
    5.2 城镇发展层面自然要素对城镇空间的影响
        5.2.1 自然要素影响城镇发展方向的选择
        5.2.2 自然要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布局
        5.2.3 自然要素对城镇新镇区的影响
结论
    主要结论
    创新与不足
    可能的创新点
    存在的不足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青藏高原东部黄土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地球化学元素研究现状和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剖面描述
    2.3 样品前处理与测试方法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物源示踪
    3.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3 青藏高原东部黄土风化强度
    3.4 青藏高原东部黄土物源示踪
第四章 川西剖面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意义及物源意义
    4.1 川西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 川西黄土沉积物源变化
    4.3 川西剖面元素化学风化过程
    4.4 川西黄土地球化学元素与古环境意义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四川省暴雨洪涝灾情特征及主汛期环流背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致灾暴雨的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标
    2.1 资料选取
    2.2 致灾暴雨的暴露度特征
        2.2.1 灾害暴露范围特征
        2.2.2 人口暴露度特征
        2.2.3 经济暴露度特征
        2.2.4 农作物暴露度特征
    2.3 暴雨洪涝灾害的脆弱性特征
        2.3.1 人口脆弱性特征
        2.3.2 经济脆弱性特征
    2.4 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标变化倾向率特征
3 暴露度和脆弱性总体特征
4 典型暴雨洪涝年大气环流背景分析
    4.1 南亚高压活动特征
    4.2 西太平洋副高的东西震荡特征
    4.3 阻塞高压的活动
        4.3.1 中高纬冷空气的活动
        4.3.2 青藏高原低值系统的活动
        4.3.3 副热带季风的活动
5 结论

(10)四川西部晚冰期以来植被和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1.2.1 红原泥炭古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基于孢粉的古气候定量重建
        1.2.3 成都平原古文化产生以来的环境演变在平原内部及邻近地区的记录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工作量统计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流程和技术路线
        1.5.3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背景
        2.1.1 地理位置和气候
        2.1.2 地质地貌
        2.1.3 河流水系
        2.1.4 植被特征
    2.2 研究区人文地理概况和区域古文化
        2.2.1 文化通道和天府之国
        2.2.2 川西北高原新石器时代文化
        2.2.3 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化
    2.3 野外考查和样品采集
        2.3.1 地表孢粉样品的采集
        2.3.2 泥炭剖面野外地层描述及取样
    2.4 实验方法
        2.4.1 AMS~(14)C测年
        2.4.2 孢粉分析鉴定、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4.3 有机碳同位素的选择及其测量
        2.4.4 腐殖化度
        2.4.5 地球化学元素
        2.4.6 质量磁化率
    2.5 现代器测数据、地表孢粉、考古资料等的搜集整理
第三章 孢粉—植被演化、特征孢粉与环境的关系
    3.1 若尔盖高原—成都平原的地表孢粉分析
        3.1.1 地表孢粉组合与植被带关系
        3.1.2 地表孢粉的多元统计分析
    3.2 HY2014剖面的年代序列
    3.3 HY2014剖面的孢粉种类、代表性及孢粉源分析
    3.4 HY2014剖面的孢粉分析
        3.4.1 HY2014剖面的孢粉组合特征
        3.4.2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3.5 HY2014有机碳同位素记录的古植被
第四章 古气候定量重建
    4.1 地表孢粉数据库及其筛选
    4.2 古气候定量重建方法一——WAPLS模型
    4.3 古气候定量重建方法二——多元回归分析
    4.4 古气候定量重建方法三——对应分析
    4.5 近14000年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定量重建结果对比
第五章 HY2014剖面所反映的季风气候变化
    5.1 HY2014剖面记录的沉积环境和沉积速率变化
    5.2 研究区植被变化过程与季风演化
    5.3 元素记录反映的季风气候变化信息
    5.4 腐殖化度记录
    5.5 磁化率与区域性气候变化
    5.6 HY2014剖面多指标记录的季风气候系统变化历史
第六章 四川西部古文化演化、人群迁移的原因及其与古环境演变关系的探讨
    6.1 红原泥炭气候变化记录用于成都平原环境考古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2 研究区古文化发展序列及古文化谱系年代的构建
    6.3 研究区人群迁移事实及过程
        6.3.1 旧石器时代的人群迁移
        6.3.2 由黄河上游到四川西北部的人群迁移(新石器时代)
        6.3.3 新石器时代成都平原的人群迁移与文化演变
        6.3.4 青铜时代成都平原的人群迁移与文化演变
    6.4 环境变化过程对人群迁徙和古文化演替的影响
        6.4.1 气候变化过程和考古学文化序列演变的关系
        6.4.2 考古遗址数量和文化规模的变化
        6.4.3 考古遗址叠置状况和堆积特征的变化
        6.4.4 考古遗址分布的地貌类型及距河远近的变化
    6.5 环境变化对中原地区和四川西部的先秦文化具有类似的影响
第七章 环境变化的过程、机理及人类活动的适应
    7.1 研究区晚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
        7.1.1 HY2014剖面记录的新仙女木事件
        7.1.2 关于全新世早期的气候变化及全新世气候适宜期
        7.1.3 关于全新世中晚期气候及其转型
    7.2 若尔盖高原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机制
    7.3 基于考古资料记录的新石器时期人类生产和生活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7.3.1 生活和生产用具与环境变化
        7.3.2 食物来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7.4 四川西部考古遗址所反映的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7.4.1 考古遗址的空间分布变化
        7.4.2 考古遗址的海拔高程变化
        7.4.3 考古遗址的坡度坡向变化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
        8.2.1 主要的创新点
        8.2.2 存在问题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的环流对甘孜州旱涝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J]. 李跃清. 高原气象, 2021
  • [2]藏羌彝走廊中部地区藏族民间信仰调查研究 ——以四川冕宁为中心[D]. 贺健.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3]气候变化背景下政府政策对农牧民适应策略的影响[D]. 黄安翌. 西南大学, 2020
  • [4]横断山区蒸散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申一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6]川西北高原甘孜州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及旱涝研究[J]. 甄英,李永飞,何静.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6)
  • [7]自然要素对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结构影响机制研究[D]. 明智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8]青藏高原东部黄土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D]. 梁敏豪. 兰州大学, 2018(11)
  • [9]四川省暴雨洪涝灾情特征及主汛期环流背景分析[J]. 邓国卫,孙俊,阮贵宾,马振锋. 高原气象, 2017(06)
  • [10]四川西部晚冰期以来植被和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 曾蒙秀. 南京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环流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甘孜州旱涝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