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命: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嬗变助力

技术革命: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嬗变助力

一、科技革命: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嬗变助力(论文文献综述)

杨学科[1](2020)在《数字宪治主义研究》文中指出数字社会是我们正在经历且未来样态还不明确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相对传统的“土地”资源为主的农业社会、“化石”资源为支撑的工业社会,数字社会的资源基础变成了非消耗性、非实体性的数据和算法,数据和算法成为新的生产力,也成为新社会的问题之根。一般而言,算法问题主要体现在算法歧视、算法权力两方面。其中,算法歧视是指算法在编码、收集、选择或使用数据训练时,会出现直接或间接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的区别、排斥或特惠的偏见现象。算法歧视产生原因主要在于内置性编码凝视,有限、不相关或不正确的训练数据,算法黑箱建模方法的歧视或三者的不同组合。在数字社会,算法权力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形态。理解算法权力的中心不是在算法技术系统的力量,而是作为技术系统的算法映射到社会系统中的权力转化过程:决策算法化、算法法律化、权力微粒化,这对理解作为技术的算法系统如何具有社会权力(力量)更具实质性意义。对于数据问题而言,数据的内部问题主要是数据海量、数据安全、数据隐私、数据污染,外部问题主要是政治上的数据老大哥、经济上的数据殖民主义、文化上的数据达尔文主义。数字科技对宪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宪法价值和私权力崛起上。宪法价值体系的三位一体公式“人权、法治和民主”,在数字科技发展的影响下,也面临人权风险和人权新可能、法治系统的权力失衡和民主新可能的问题。在私权力崛起方面,数字平台为首的私权力,所具有的支配优势和资源、准监管角色、准国家状态,对宪法理论的公私二分法、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民族国家理论都有破坏性影响。因此,宪法的内涵面临着解体的可能。不能不说,数字社会的宪法时刻已然到来。因此,研究数字科技对宪法的影响,是一个重大宪法性问题,也会有助于此问题的宪法性规范生成并被纳入新的宪治秩序当中。对数字科技所造成的宪法时刻的回馈反应,是一个需要理论和制度设计的重大现实课题。在理论上,预测、想象未来法理状况的法理学研究是数字社会宪法时刻的理论逻辑起点,没有对未来法理的想象和预测,宪法难有见时知几之变,很难应对数字科技迅猛发展所造成未可预知的宪法挑战。数据权利纳入第四代人权框架,数字科学福利权的惠益数字科技福祉策略,算法问题治理的元规制方案,弹性宪法的构建,这些都是可供甄选的制度设计策略。在这些制度设计策略中,又分为权利保护模式和权力规制模式。一方面,保护模式充当权利的保护罩。数据权利纳入第四代人权框架,这种基于人权的数字技术发展战略可以回应数字社会的数据发展现实。数字科学福利权的惠益数字科技福祉策略,可解决第四代人权对弱势群体等普惠不足的问题。第四代人权数字人权的享有是数字科学福利的体现,数字科学福利是第四代人权数字人权的旨归,这也符合罗尔斯正义二原则:数字社会的人们应当完全平等的自由享有数字权利,但对于数字科技领域科学福利最小受惠者应用科学福利权去兼顾平等,实现符合公平的正义。另一方面,规制模式常作为约束权力的利剑。算法问题治理的元规制方案:算法自我规制治理、平台自我规制治理和政府规制,在宪法框架中存有正当性,是回应数字社会的算法治理问题的可行方案。弹性宪法的构建,有利于在数字技术风险世界中不损害宪法的核心价值的情况下,重新审视宪法的适应性,为思考宪法的挑战和危机应对并最终为应对真正危机提供一个新视角。一般而言,宪法弹性是宪法应对挑战并最终应对真正危机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宪法复原、宪法韧性和弹性红利三方面,将风险最小化,或者将风险转化为机会。综上而言,以上这些都是数字社会宪法时刻的回应策略中可供甄选的分散策略。除了上述的分散策略,数字社会还需要一个整体性的理论框架、战略“数字宪治主义”去面对当下数字社会、未来数字社会的宪治以及数字社会的宪治可持续性。宪治主义并没有停滞不前,也在创造性适应数字环境萌发新的生命力,数字宪治主义是继自由宪治主义、社会宪治主义后的宪治主义3.0阶段。数字宪治的前提是数字立宪,数字立宪事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科技,涉及个人、企业和政府三大主体,更要重点关注大数据和算法的法律影响。最适宜的数字立宪,是整体性的立法,专门的数字立宪是最合乎宪法体系融贯性考量的。一个数字宪法就好,最好不要再区隔为互联网宪法、大数据宪法、人工智能宪法,甚至区块链宪法。数字宪治在形式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治理方式,主要是依照数字宪制来进行治理。数字化是数字宪制的媒介,数字化不仅是法律行为、法律关系中的监管对象,还能作为法律本身的工具和参数行使着监管主体的职责。形式宪治相当给数字宪治确立了形式上的宪治规则,如果想让宪治公平合理的践行,必须赋予宪治实质性的理想要素:限制宪治各方的权力扩张,保障个人基本权利。除此以外,对于数字宪治的价值观广泛论辩,可能更有利于深入理解数字宪治。文明不只是品味上的进步:始终接受美好的事物,拒绝讨厌的事物。同样也是同理心文明的进步:不仅只使那些圈内人受益,而且还应使那些圈外人也受益。故而,数字文明意味着拥抱美好、有利于人类福祉的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不仅应使那些熟悉和有能力负担数字科技的人受益,而且还应使那些不熟悉或没能力负担数字科技的人受益。文明其表,制度其里,这就需要制度上的应对措施,宪治是人类文明的最高体现,自然而言,数字宪治就是新的数字文明的制度愿景。数字宪治文明的内涵集中于两方面,即数字文明时代的国家文明一方面是通过实现的数字化程度来衡量,这主要体现在以数字技术为中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另一方面是通过宪治文明水平来衡量。理论上的数字宪治主义是需要发展的东西,需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数字宪治作业才能完成,但实践中,我们不应高估数字宪治,这不是灵丹妙药。

陈宇[2](2020)在《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在场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的完成为标志,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正式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列宁主义的重要构成单元。同时,作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资本逻辑的批判精神,并立足当时的现实境况,成功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也为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宝贵的理论基石。列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批判性汲取了同时代众多理论家如霍布森、希法亭等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身的帝国主义理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系统考察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内在特性、历史地位与发展趋势等,深入论证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及其策略。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将垄断作为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将金融寡头的统治视作帝国主义的政治实质,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和最后阶段,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垂死性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具有无可替代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然而,时过境迁,二战后,曾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构的旧有的帝国主义体系已愈发难以维系。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张力作用下,当代资本主义有了全新的发展,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在场性也由此遭遇了诸多挑战。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资本主义怎样嬗变,只要全球政治经济体系仍在资本逻辑的操纵下运转,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中关于帝国主义垄断本质的揭示、关于帝国主义战争的分析、关于帝国主义历史地位的论断、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判定等核心内容就不会过时。一言以蔽之,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在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中依然在场。它不仅能够引领当时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原[3](2019)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的结构与演进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社会形态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起源时常用的表征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个概念。后来经过推广,这一概念被他应用到世界历史与东西方各个国家的具体发展道路的历史研究中,成为组成唯物史观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马克思创立的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体系是以现实的人为逻辑基点并囊括整个世界历史,以社会形态结构与演进理论为主体,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追求的一个科学体系。它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础,还可以应用到东西方各个国家具体的历史发展道路中,为其指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社会形态这一概念的生成是一个化茧成蝶的过程,从萌芽到成熟有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马克恩、恩格斯的早期着作零星地、朦胧地涉及到历史分期的思想,这可以看作是社会形态概念生成的萌芽阶段;他们合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同时在这一着作中,用分工的发展情况标识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思想可以看作是社会形态概念的初步确立,是概念生成的雏形阶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用更加规范的语言阐述了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提出了资本主义起源的四个社会形态演进的思想,标志着社会形态概念的正式形成;马克思在此后以及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他把“社会形态”这一概念推广应用到东方各国古代社会的研究中,使它成为研究整个人类历史的标尺,有效地扩展了理论的深度与广度,这标着社会形态概念的成熟。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形态这一概念的含义,我们需要与社会有机体、社会结构等概念进行相互对比。习近平同志近年来构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发展倡议,为社会形态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用武之地。在明确概念的内涵之后,我们有必要先对社会形态进行横向分析,即对组成社会形态的具体结构进行分析。我们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宏观构想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他把宏观的社会结构分为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以及意识形态结构三大宏观模块。以马克思研究西欧资本主义起源而划分的四个经济的社会形态为基本历史阶段,再加上马克思、恩格斯对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建构原则,笔者对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与意识形态结构的典型形态与历史流变分别进行了论述。从这些宏观的历史进程中,笔者总结出了三大宏观模块各自的演变规律。同时,对这三大宏观模块彼此互动的有机性、整体性与衍生性进行了理论探讨,进一步明确了各个社会结构模块之间的互动特性。在横向分析完成之后,我们继续对社会形态进行纵向分析,即对社会形态的演进机制进行研究。由于社会形态内部的结构是多元的,因此,对社会形态演进的划分也不可能只有一个标准。在社会形态演进的过程中,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就会呈现不同的内容。从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形态演进的划分情况来看,形成了以生产关系划分社会形态为主线,以其他视角或标准划分社会形态为补充的多元统一体系。它们的共同旨趣是揭示人类历史的客观的发展规律,从不同的角度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提供有力的理论论证。在社会形态演进的划分体系中,有关“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的相互关系与地位的争论最为激烈。在2005年至2006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段忠桥教授、北京大学赵家祥教授与南京大学奚兆永教授就马克思“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的相关疑难问题展开了一次精彩的并且影响深远的学术论争。本文简要地概括了三位资深学者的论战,并对这次精彩的学术辩论中涉及到的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拙见。在解决了划分问题之后,本文继续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对社会形态演进的动力系统进行探讨,并尝试分析了微观系统与宏观系统的关系。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被马克思比喻为是一个似自然史的过程,他在提出了人类历史总的发展规律之后,晚年又对东方社会不同的社会形态演进道路进行了研究。意大利学者翁贝托·梅洛蒂扞卫了马克思的基本观点,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有效地扩展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同时,本文也批驳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波普尔的“历史主义贫困论”,力争更加有力地保卫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面临的重大理论难题。这一理论问题的探索必须以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为指导。我们必须深刻地剖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认清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与发展的规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让世人刮目相看,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儿女用实际行动不断地证明世界历史不会终结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我们的使命就是要通过深化社会改革,创造出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与社会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范。我国最终会通过与世界各民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式,共同迈向共产主义的世界。

竟辉[4](2018)在《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社会思潮作为社会变迁的风向标、民众心理的显示器和价值观念的调适仪,在一定时期内对一个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繁荣产生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对内思想解放程度的跃升、自由舆论平台的拓展和对外文化交流机会的增多、融入全球市场的加速,为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深厚土壤和广阔空间。一时间,个体与国家、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兼而有之的社会思潮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擘画了一幅异彩纷呈的景象。然而,社会思潮并不是人们心理动向和思想观点的单纯再现,其鲜明的阶级立场、明确的价值取向、强烈的政治诉求、系统的制度安排决定着它必然会向国家政策乃至国家政权渗透抑或侵蚀。在犹如万花筒般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思潮就是衍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并有着强烈意识形态倾向和确定政治制度意向的社会思潮。随着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程度和思想分化裂度的不断加深,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围绕国内社会现实问题展开了激烈论战。这一激烈论战在当今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既从宏观层面反映了人们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担心忧虑和认识分歧,也从微观层面折射出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间复杂尖锐的利益矛盾和价值冲突。可以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之争,是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关键时刻发生的一次具有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思想交锋。双方在体制内外、官方民间都有着一定的号召力、影响力,也都试图通过遮蔽、解构甚至颠覆主流意识形态而为中国社会发展寻找出路。但由于二者在方案设计上脱离中国发展实际,在利益关切上疏离广大人民群众,在价值理念上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因而弥漫着浓厚的乌托邦色彩。毋庸置疑,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较量已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客观事实。通过对中西方自由主义和中国新左派思潮的学理概述,阐释了中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流变过程,同时分析了中国新左派思潮的概念内涵、理论依据和心理基础,从而展现了中国自由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中国新左派思潮与西方新左派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生成环境、发展脉络、存在形式和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现实成因、嬗变历程、表现样态,能够从中发掘和总结出某些规律性特点。诚然,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演进所凸显的只是当前中国社会思潮多样化图景的冰山一角。在这个多样化图景中,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并非孤立的个体,二者同其他社会思潮存有密切联系。我们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在基本立场、现实评价、政治主张等方面相对立,但并不排斥它们在意识形态、社会变革、现代建构和问题意识等方面有融通之处。反观20余年来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其深刻的论争背景、宏大的论争主题、丰富的论争内容和嬗变的论争过程向人们呈现出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纷争乱象。总体来看,无论是在理论的完整性方面,还是在实践的操作性方面,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都包含着太多的价值变量,它们针对的虽是同样的中国问题,却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关怀。囿于各自理论逻辑的依附性、政治逻辑的排他性和思维逻辑的教条性,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既有理论主张上的误区和偏差,也有价值认知上的分野和悬殊。这主要表现在如何看待中国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模式、社会性质、改革开放、自由平等和全球化进程上。显而易见,这种内在的价值裂变向人们揭示了中国自由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新左派思潮非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为此,我们有必要再次审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应然地位和实然境遇,从比较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思潮各自价值诉求的视角出发,整体上把握二者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离合关系,继而重点剖析和论证它们潜在的意识形态危害。然而问题在于,对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价值评价都要结合其所处的环境和所经的阶段来进行。众所周知,社会急剧转型的中国正遭受着思想分化、共识瓦解的阵痛。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论战的发生和发展,正好从某个侧面印证了这种阵痛背后所隐藏着的思想资源的短缺、匮乏。所以,面对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艰巨任务,我们不仅要善于剥离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糟粕成分,努力规避它们的话语陷阱;而且还要勇于汲取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有益资源,准确把握它们的发展动向,通过不断对其价值整合,使之更好地契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但从根本上说,要跳出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理论窠臼,突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意识形态藩篱,除了必要的价值批判和资源借鉴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实践层面予以超越。这就要求我们从原则遵循、方法探求和目标建构三个方面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在高擎改革开放旗帜、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彻底化解自由主义走“改旗易帜邪路”、新左派思潮走“封闭僵化老路”的风险。

王水兴[5](2018)在《唯物史观视阈的信息文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活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随着人们生产、生活和科学实践活动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的发展,使信息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影响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活动。信息资源已成为当今时代重要战略资源和社会财富。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塑造,信息化从一种技术形态的社会活动上升为社会整体文明的新样态,有必要以统摄性的“信息文明”概念来描摹和刻画信息时代发展的全貌。以唯物史观审度信息文明,准确辨识信息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形塑机理,建构信息文明理论体系,既是科学应对信息文明浪潮挑战的需要,又是科学推进信息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信息文明是人们通过信息化生产方式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实现的进步状态。信息文明实质是社会主体协同互利发展而形成的共享文明。其基础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核心是信息化生产方式,外在体现是人们在信息生产、传播和使用(消费)中形成的规范化和理论化的信息社会治理体系。信息文明的发展,表现出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社会全面发展的“倍增器”和人的本质的复归三大基本社会功能。信息技术对传统生产力形态塑造进而造就信息生产力是信息文明重要实践形态。信息生产力核心意涵是社会主体之间的协作力和共享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对整个社会物质生产、政治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渗透,人类社会整体上正由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建构在信息逻辑上的技术社会形态。信息社会不是甫一出场就能实现普惠发展的社会。劳动方式的信息化、智能化,只是延展了人的劳动机能,不能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条件下的雇佣劳动关系。真正没有人和物质生产资料的“无人工厂”和“自由劳动者”是不存在的。信息化、智能化生产越发展,越凸显了人的活劳动在生产中的基础地位,越凸显了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要性。先进的信息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矛盾、工业时代的上层建筑与后工业时代的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信息社会两大基本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仍然是国际行为的主体,信息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通常情况下其仅以“信息方式”表现出来。信息文明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网络空间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空间。基于信息技术建构的信息文明,不仅塑造了信息化生存的“信息人”,还引起了人类历史上蔚为壮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向网络空间迁徙现象。信息文明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实现社会变革的广泛性、参与性和真实性空前提高了,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获得了更加丰富而充实的内涵。信息文明生发机理体现在信息资源对劳动过程的全面渗透以及由此涌现的共享经济活动和信息文明思维方式中。互联网作为全球最广泛应用的信息资源聚合、生产、使用平台,实际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公共劳动资料。作为劳动工具,不能笼统确定互联网是属于私人所有还是属于社会所有。随着整个社会劳动方式的不断信息化、智能化,“造信息”比“造物品”更具有权重意义。数据将成为社会生产的核心资源。数据价值的交互性存在特性决定了数据资源成为社会公共资源的历史发展趋势。信息劳动者成为信息社会主要劳动者。基于信息技术的共享经济不断涌现,“使用而不占有”观念的不断生长趋势,蕴含了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建构在协同共享基础上新文明基因。信息文明思维方式兴起及其不断被人们贯彻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过程是信息文明不断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原因。信息思维、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是信息文明发展至今的三种思维方式。信息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实现了工业资本主义向信息资本主义的嬗变,进而在工业帝国主义基础上形成信息帝国主义。信息帝国主义是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不仅在全球范围企图垄断物质资源,还企图垄断一切人类社会的信息、知识等非物质资源。信息帝国主义的发展,一方面显露出其仍具有容纳新的生产力空间;另一方面正逐步显现出颓废的征兆。信息帝国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复兴创造了现实的基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代表着不断涌现的新的生产力。信息技术的社会主义应用契合了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需要,形成了先进社会制度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建构关系。在全球信息社会治理话语权、主导权激烈博弈现实情况下,科学辨别当前信息技术异化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社会属性,解放和发展信息生产力的同时,自觉坚持网信事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对信息资本的治理,既是信息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又是增进社会主义本质利益,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途径。总体而言,全球信息社会的发展不断为社会主义复兴提供更加充实的主客观条件。信息文明高度发展,一般性劳动被人工智能取代,使得对意义的追求成为未来人的存在方式。人的社会性和“类”本质决定了人工智能不会超越人的社会和历史主体地位。人是在“信息共享”中使自己成为人,而且也将在“信息共享”中不断增强社会存在方式的“协同共享”。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共享经济、创客、众筹等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新的社会关系正悄然形成。唯物史观视阈,信息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合规律性与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社会活动。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批判精神、科学把握科技活动与社会文明进步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实现信息文明内蕴的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向度。以协同、开放、共享为核心理念的信息文明,其主体向度和价值向度与共产主义文明高度契合。发达的信息生产力只有被全社会和广大劳动人民占有,先进的技术文明和先进的社会制度相结合,科学才能展现出文明的真正曙光。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创造的极致生产力,不断增强着资本主义存在的历史不合理性和共产主义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信息文明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有助于增强人们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大力加强信息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讲,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本质利益。

文明[6](2016)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及未来走向》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建立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从而揭示出了资本主义运动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思想,为我们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演进过程提供了重要理论武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化、苏东剧变以及资本主义的政策调整,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逐渐成为这一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进一步深化,其表现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甚至超越一国国界具有了全球性的特征。在新的时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加剧不仅体现在一国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矛盾以及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上,而且还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的加深、个别国家及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世界经济的无序状态之间矛盾的加剧、世界生产能力的扩大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容量之间矛盾的深化、区域性和全球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等诸多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化加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生产社会化超越国界向全球扩展,一国范围内的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为国际化大生产,这使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激化,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向全球扩展,劳资矛盾更具全球性质,南北矛盾进一步加剧;新自由主义勃兴后,“华盛顿共识”的出笼使新自由主义嬗变成发达国家的国家意识形态,并推动了其向全球的蔓延。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去了严重的灾难,充分暴露出其霸权本质和殖民意图,这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反新自由主义浪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发达国家倡导和输出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又埋下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伏笔;20世纪80年代后愈演愈烈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扩展、深化、加剧的外在环境因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惯用的转嫁危机的手法,不仅没有消除本国危机,反而使危机国际化,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向全球。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全球性扩展和进一步加深,再一次以鲜活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两个必然”论断的科学性。资本主义虽尚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能暂时缓和国内各种矛盾,应对经济金融危机,延长其寿命,但仍不能根本消除其基本矛盾,其固有本质依然没有发生变化,且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全球扩展,它的发展空间在不断缩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在日益减少,未来新社会的因素在资本主义肌体上不断增长扩大,资本主义被未来新社会所取代的历史命运仍未改变。

赵金子[7](2014)在《英国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国工党自20世纪初成立至今,在英国的历史舞台上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从英国工党的组织结构来看,其内部存在着诸多社会主义因素,但英国工党却从未把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很多国家的共产主义者都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变资本主义国家为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这种成功的革命方式却被英国工党以改良的方式打破。从1945年艾德礼工党政府高举“民主社会主义”旗帜赢得了英国工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执政机会,到威尔逊开启“现代社会主义”探索之门,再到金诺克对工党政策的反思和调整,这些都是英国工党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重大试验,他们都主张以温和、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一些国家先后兴起了“第三条道路”的新主张,其中以英国工党布莱尔政府提出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影响力最大,也最具有代表性。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一改传统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在实践方面也是介于资本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一种选择,反而强调社会的民主主义,完全摆脱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又回归到了对资本主义性质的维护,是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转型。文章通过对英国工党数十年来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和分析,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比较,进一步揭示了英国工党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改良性质,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更加坚定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和实践过程,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深入对比研究,揭露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本质属性,及其某些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部分,详细阐述文章选题的目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对该选题的研究情况、文章写作的基本思路,以及对本课题进行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第二章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演进。通过对民主社会主义由来、民主社会主义五个理论渊源,以及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与基本主张的详细介绍,从而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并通过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对比,分析其对马克思主义修正的改良主义特质。第三章英国工党执政后艾德礼政府和平的“社会主义”改革尝试。这是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次尝试,也是本文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此章分别论述了前艾德礼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艾德礼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渊源、艾德礼和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以及艾德礼和平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探索。第四章威尔逊和金诺克对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本章集合了威尔逊和金诺克两个时期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一方面通过对威尔逊社会主义思想的归纳总结,以及威尔逊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与创新的尝试,着重介绍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威尔逊试图将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来实现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金诺克对工党政策的反省和调整,展示了金诺克作为工党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过渡人物,对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道路重塑的历史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为布莱尔“第三条道路”的出台做了重要的铺垫。第五章冷战后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嬗变。这一章是本文的第二个重点内容,着重介绍了英国工党布莱尔政府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从第三条道路的兴起、布莱尔“新工党”的社会民主主义实践探索,以及布莱尔“新工党”的社会民主主义与英国传统民主社会主义之比较三个方面,论述了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嬗变的理论反思和实践过程。第六章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这一章属于本文的总结和归纳部分,通过第三章至第六章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论述,最终揭示出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实质,并通过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着重说明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变化和实践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到的重大借鉴意义。

李楠[8](2013)在《人类的命运与历史的指向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并非马克思哲学中的初始概念,而是从深厚的西方文化背景中走出的代表历史的声音,是从宗教解放到政治解放的“逻辑后承”。作为西方人的马克思,其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化的滋养。因此,从这一理论诞生之日,就带着产生它的背景的印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着名的‘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从而为人类开辟了对自由、解放的探索之路。当历史的车轮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之后,资产阶级思想家经过艰苦的努力,充分论证了自由、平等、人权的思想。这是人类历史上的进步,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正是在资产阶级自由、平等、人权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国家的理论——契约论。建立在契约论基础上的自由、平等、人权的民主思想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然而,当自由平等人权‘实现’之后,人们却发现,这个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推崇的理想社会仍然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没有不解放的现实,便没有人们对解放执着的追求。于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开始思考如何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形式上的平等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事实平等,即真正做到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是自由和平等,这种批判指向的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就是通过对这一关系的彻底改变而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由和平等。在探索人类应该往何处去的过程中,马克思逐步确立与坚定了共产主义这一价值理想,并建构起了他的人类解放理论。人类解放理论的提出是人类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为了解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解放理想的思想渊源。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许多哲人都曾提出过涉及人类未来社会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们摆脱枷锁,获得自由,从而实现人的解放。笔者从古希腊这一人类自由精神的启蒙时期入笔,从古希腊以道德形式呈现的自由到中世纪被“神”所遮蔽的自由,人类完成了早期对自由的启蒙。近代伊始的政治哲学,有两个最基本的理论预设:一是以社会契约论作为规范政治生活的依据;二是以市场理论作为自由主义从政治生活向经济领域的扩展的依据。西方自由主义自由观的本质是建立在天赋人权和自然法基础之上的自由,与自由相伴而行的是权利,而无论是对权利的追求还是对权利的限制,最终都将导致自由的“困境”。于是,各国的自由主义者们展开了对早期自由主义理论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重塑了自由主义理论。第二部分阐释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萌芽以及对前人理论的批判。青年马克思曾深受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思想、基督教思想以及18世纪末兴起的浪漫主义的滋养,在根本上属于欧洲政治和社会理论的主流传统。然而,当马克思将自己沉降到现实生活中,却发现了哲学信仰与现实生活的紧张。从一位黑格尔主义者到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轨迹的一个必然结果。马克思认识到了市民社会对国家的决定性作用,并且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最终认识到要想对市民社会进行彻底的批判,单纯政治批判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马克思逐渐走向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转变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逻辑必然,正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实现了哲学革命。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论证不再单单是一种理论逻辑要求,而是一条现实解放道路,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之上,人的解放变成了改变生存状况的客观的历史活动,这一过程只有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科学批判中才能够得以实现。他从现实出发,在“现实的人”这个考察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历史观。在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中,既有理性的维度,又有现实的维度。他用历史的方法审视人们的现实生活,在对现实的批判中促进社会关系的合理化,而他所做一切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真正的人的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四部分探讨了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想在当代所遭遇的审视与挑战。时代思潮风起云涌,在当今时代,西方学者开始纷纷剑指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审视或批判、重建或解构。哈耶克、罗尔斯这些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对自由式平等主义的诠释是试图为当前民主社会的巩固与发展寻求坚实的道德基础,而在马克思看来,自由、平等是批判与瓦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理论出发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政治理论作出了修正,对当代资本主义做出重新分析与评价,对革命的目标和道路做出新的设想。他们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批判,一方面扩展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同时也为我们观察资本主义21世纪的走向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资源。第五部分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当代性问题。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是人类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美好理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通往这一理想的现实道路。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这一从理想到现实的中介具体化为“实事求是”和改革开放。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既要适应世界,又要寻求自身发展。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公平正义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以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作为价值理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中国的发展、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具有超时代的意义。

陶海洋[9](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研究指明《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尹占文[10](2011)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国际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正如列宁曾经说过的:不同的社会政治形势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不得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一样,当今时代全球化这一“经济社会政治形势”使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一个方面---国际主义思想---不得不提到首要地位。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国际协调与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倡导一种兼顾本国和他国利益、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开放心态和政策取向,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需要,因而世界正进入一个必要的“国际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有自身的延展逻辑,从发生发展的自然逻辑来看,国际主义具有很强的“问题”针对性。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把在国内统治所造成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现象扩展到世界,形成世界性的阶级问题和民族问题,于是,阶级问题和民族问题就成为资产阶级时代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解决这一时代的两大“问题”,酝酿产生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思想,并在工人运动中付诸实践,但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体思路在于对资本主义“根本问题”的彻底解决,所以,“阶级问题”的思路一直处于统领地位,而“民族问题”的思路处于从属地位。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国家连续发动大规模战争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建立了世界性的殖民体系。但是“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这个规律必然导致整个资本主义的压迫链条上存在薄弱环节。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解决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处于薄弱环节中的俄国的民族问题,实现了“阶级方法”和“民族内容”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新形式,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国际主义统一于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斯大林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发扬国际主义的同时也膨胀了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在“布尔什维克化”的口号下更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推向了反面,使原本解决问题的国际主义本身成为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对中国来说,国际主义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思想轨迹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以俄为师,走自己的路”和“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前者是战争与革命年代中国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发展的主要根据,后者是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中国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发展的主要根据。在认真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中成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认真分析新时期新阶段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中国式微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高扬民族国际主义并转换实现方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从经典时期的阶级?革命?解放范式到全球化时期的国家?发展?责任范式的转换和创新,把国际主义思想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对“全球问题”作出了既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又属于时代的回答,不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识和科学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继续发展。

二、科技革命: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嬗变助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革命: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嬗变助力(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宪治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数字宪治主义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数字宪治主义相关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预期创新、难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预期创新
        1.3.2 研究预期难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数字社会与“新”数字问题
    2.1 何谓数字社会
        2.1.1 数字社会的由来
        2.1.2 信息社会、数字社会、智慧社会的概念厘正
        2.1.3 数字社会新形态
    2.2 “新”数字问题(一):算法问题
        2.2.1 算法歧视
        2.2.2 算法权力
    2.3 “新”数字问题(二):数据问题
        2.3.1 数据的内部问题
        2.3.2 数据的外部问题
第3章 宪法时刻:数字科技的宪法影响
    3.1 数字科技对宪法价值的影响
        3.1.1 人权风险和人权新发展
        3.1.2 法治系统的权力失衡
        3.1.3 数字民主新可能
    3.2 数字私权力及其宪法影响
        3.2.1 私权力的崛起
        3.2.2 数字平台私权力表征
        3.2.3 数字私权力对宪法理论的影响
第4章 数字社会宪法时刻的回应策略
    4.1 回应基点:未来法理视野中的宪法想象力
        4.1.1 未来法理登场的语境
        4.1.2 未来法理登场的路径
        4.1.3 未来法理视野中的宪法想象力
    4.2 权利维度(一):第四代人权框架中普适的数字权利
        4.2.1 三代人权谱系
        4.2.2 数字科技与权利纠葛中的第四代人权
        4.2.3 数字人权清单
        4.2.4 数字人权的风险预防:数字科技权力的规制
        4.2.5 第五代权利的可能
    4.3 权利维度(二):普惠的科学福利权
        4.3.1 科学福利权:缘起、认可和规范内涵
        4.3.2 科学福利权的权利困境
        4.3.3 科学福利权之义务
        4.3.4 科学福利权的中国考察
        4.3.5 数字时代一个拥有美好未来的权利
    4.4 权力维度:算法元规制论及宪法阐释
        4.4.1 算法问题解决方案的选择
        4.4.2 宪法视野中的算法元规制策略
        4.4.3 算法元规制:三元空间的治理新思维
    4.5 回应韧性:弹性宪法
        4.5.1 宪法复原
        4.5.2 宪法韧性
        4.5.3 弹性红利
第5章 总体战略:数字宪治主义
    5.1 宪治主义的理想演进类型
        5.1.1 宪治主义1.0:自由宪治主义
        5.1.2 宪治主义2.0:社会宪治主义
        5.1.3 宪治主义3.0:数字宪治主义
    5.2 数字立宪
    5.3 形式数字宪治主义
        5.3.1 基于数字化的宪法治理
        5.3.2 数字化宪法治理
    5.4 实质数字宪治主义
        5.4.1 数字权力制约
        5.4.2 数字人权保障
    5.5 数字宪治价值
第6章 迈向数字宪治文明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2)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在场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帝国主义”概念界定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创新性分析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性分析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生成背景
    一、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生成的时代背景
        (一)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转变
        (二)现实背景:一战的爆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迷
    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生成的理论背景
        (一)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理论
        (二)霍布森:帝国主义理论
        (三)希法亭:金融资本理论
        (四)卢森堡:资本积累理论
        (五)布哈林:世界经济理论
        (六)考茨基:超帝国主义理论
第二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的概述
        (一)生产的集中与垄断的出现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三)作为新统治方式的资本输出
        (四)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对世界的经济瓜分
        (五)资本主义大国对世界的领土瓜分
    二、关于帝国主义内在特性和历史地位的解读
        (一)帝国主义的内在特性
        (二)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三、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阐释
        (一)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批判
        (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精神和策略
第三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在场性
    一、列宁帝国主义理论面临的当代挑战
        (一)现实挑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二)理论质疑: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困境”
        (三)“困境”之源: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张力
    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并未过时
        (一)对帝国主义垄断本质的揭示并未过时
        (二)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分析并未过时
        (三)对帝国主义历史地位的论断并未过时
        (四)对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判定并未过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马克思社会形态的结构与演进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四、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章 社会形态概念阐释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念的生成过程
        一、社会形态概念的萌芽
        二、社会形态概念的初步确立
        三、社会形态概念的拓展
    第二节 社会形态概念的文本阐释
        一、经典文本中的“社会形态”
        二、“经济的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
    第三节 社会形态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社会形态与社会有机体
        二、社会形态与社会结构
        三、社会形态与世界社会形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形态结构分析
    第一节 经济结构
        一、生产
        二、分配与交换
        三、消费
    第二节 政治结构
        一、国体
        二、暴力机关与法律
        三、民主状况
    第三节 意识形态结构
        一、思想文化
        二、主流意识形态
    第四节 社会结构互动特性
        一、有机性
        二、整体性
        三、衍生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形态演进机制
    第一节 社会形态演进的划分依据
        一、社会形态演进的划分体系
        二、“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重释段忠桥、赵家祥、奚兆永教授之争
    第二节 社会形态演进的动力系统
        一、社会形态演进的微观动力系统
        二、社会形态演进的宏观动力系统
    第三节 社会形态演进的模式
        一、社会形态的演进与自然史相似
        二、驳历史主义“贫困论”
        三、驳历史“终结论”
        四、社会形态演进的“单线与多线”
        五、社会形态跨越
    第四节 社会形态的结构与演进的联系
        一、“现实的人”是社会形态的结构与演进联系的基点
        二、社会结构的变革导致社会形态的演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形态之结构与演进
    第一节 鸦片战争爆发后至新中国建立之前的社会形态分析
        一、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社会结构的总体特点
        二、影响近代社会形态嬗变的两个关键因素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
        四、“卡夫丁峡谷”的中国式跨越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形态分析
        一、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形态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形态与经验教训
    第三节 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形态与未来发展道路的展望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思考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形态
        三、新时代背景下的未来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致谢

(4)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根本内容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拟有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西语境下的自由主义与中国的新左派思潮
    2.1 西方自由主义的源流与意蕴
        2.1.1 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
        2.1.2 西方自由主义的历史演进
        2.1.3 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硬核
    2.2 中国自由主义的流变与命运
        2.2.1 中国自由主义的百年流变
        2.2.2 中国自由主义的理论实质
        2.2.3 中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命运
    2.3 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理论考察
        2.3.1 新左派思潮由来与概念
        2.3.2 新左派思潮的理论依据
        2.3.3 新左派思潮的心理基础
第三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缘起发展
    3.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缘起发展
        3.1.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生成环境
        3.1.2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
        3.1.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四重面貌
    3.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缘起发展
        3.2.1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现实成因
        3.2.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嬗变历程
        3.2.3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表现样态
    3.3 两大社会思潮呈现的规律性特点
        3.3.1 理论根基的依附性
        3.3.2 实践取向的政治性
        3.3.3 受众群体的广泛性
        3.3.4 价值理念的排他性
        3.3.5 认知方法的教条性
第四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现实定位
    4.1 当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的一般图景
        4.1.1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萌生及其特征
        4.1.2 自由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相互关系
        4.1.3 新左派思潮与其他社会思潮之关联
    4.2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融通
        4.2.1 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属性
        4.2.2 社会变革: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论域
        4.2.3 现代建构: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主旨
        4.2.4 问题意识: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心理
    4.3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
        4.3.1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背景
        4.3.2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主题
        4.3.3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内容
        4.3.4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过程
第五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价值裂变
    5.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理论误区
        5.1.1 经济领域推崇“三化政策”
        5.1.2 政治领域宣扬“宪政民主”
        5.1.3 文化领域存有“崇洋心态”
        5.1.4 意识形态领域主张多元化
        5.1.5 民生领域倡导“福利个人化”
        5.1.6 价值观领域标榜“普世价值”
    5.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理论偏差
        5.2.1 追求绝对平等
        5.2.2 拒斥市场经济
        5.2.3 钟爱全面民主
        5.2.4 鼓吹历史虚无观
        5.2.5 反对全球化进程
        5.2.6 鼓吹新改革开放观
    5.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价值分野
        5.3.1 崇拜市场与反对市场的力量博弈
        5.3.2 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的不同偏爱
        5.3.3 文明趋同论和距离论的口舌之辩
        5.3.4 自由优先或平等至上的情感纠结
        5.3.5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间的内在张力
        5.3.6 社会性质上姓社姓资的定性分歧
第六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意识形态危害
    6.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中心任务和多重困境
        6.1.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
        6.1.2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心任务
        6.1.3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困境
        6.1.4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要求
    6.2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同主流意识形态关系辨析
        6.2.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
        6.2.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
    6.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意识形态危害的主要表现
        6.3.1 抽离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经济基础
        6.3.2 恶化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环境
        6.3.3 消解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
        6.3.4 弱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6.3.5 争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网络阵地
第七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应然启示
    7.1 竭力规避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话语陷阱
        7.1.1 促进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7.1.2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7.1.3 深化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的互动
        7.1.4 健全分配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7.1.5 拓展公民合理有序政治参与渠道
        7.1.6 以打造命运共同体扞卫国家主权
    7.2 合理借鉴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理论资源
        7.2.1 以市场机制为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7.2.2 以人民民主为目标统摄政治实践
        7.2.3 以思想争鸣为遵循推动文化繁荣
        7.2.4 以共享共富为导向引领社会改革
        7.2.5 以反腐倡廉为抓手维护党的形象
        7.2.6 以问题回应为契机增进话语认同
    7.3 准确把握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发展动向
        7.3.1 场所分布的多域化
        7.3.2 表现形式的学术化
        7.3.3 政治诉求的公开化
        7.3.4 传播路径的网络化
        7.3.5 受众对象的低龄化
第八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实然超越
    8.1 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始终高擎改革旗帜
        8.1.1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8.1.2 遵循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方法
        8.1.3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目标
        8.1.4 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
        8.1.5 优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外环境
    8.2 多元社会思潮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8.2.1 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济基础
        8.2.2 创新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民主形式
        8.2.3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8.2.4 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环境
        8.2.5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8.2.6 改善和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模式
    8.3 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8.3.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8.3.2 深度发掘优秀传统文化
        8.3.3 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8.3.4 强化理论学习宣传教育
        8.3.5 培植理性平和社会心态
        8.3.6 坚决与错误思潮作斗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唯物史观视阈的信息文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信息化浪潮与信息文明兴起
        (二)历史的镜鉴需要我们高位认识信息文明
        (三)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独特历史方位和时代境遇
        (四)唯物史观视阈信息文明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形态:信息文明的基本涵义
    一、信息文明关联概念及其内涵的厘定
        (一)信息的本质
        (二)信息的基本特性
        (三)信息资源与信息活动
        (四)文明的内涵
        (五)信息文明的内涵
    二、信息文明的基本结构
        (一)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信息文明的基础
        (二)信息化生产方式是信息文明的核心
        (三)信息社会治理体系是信息文明的外在体现
    三、信息文明的基本社会功能
        (一)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
        (二)社会全面发展的“倍增器”
        (三)人的存在再实现
    第一章 小结
第二章 实践形态:信息文明的要素衍化
    一、社会生产力内涵的嬗变
        (一)工业时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内涵
        (二)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内涵
        (三)“协同共享”生产力时代来临
    二、全球迈向信息社会
        (一)信息社会是一种技术社会形态
        (二)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信息社会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
        (四)全球范围的信息社会化运动
    三、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新内涵
        (一)人民群众普遍的信息化
        (二)人类历史上的蔚为壮观的大迁徙
        (三)信息时代群众史观的新内涵
    第二章 小结
第三章 逻辑形态:信息文明的生发机理
    一、信息资源对劳动过程的全面塑造
        (一)互联网的劳动资料属性
        (二)信息资源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
        (三)信息劳动者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劳动者
    二、共享经济确证信息文明在场
        (一)共享经济的涌现
        (二)共享经济中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三)共享经济蕴含的新文明基因
    三、信息文明思维方式的演进
        (一)信息思维
        (二)互联网思维
        (三)大数据思维
    第三章 小结
第四章 制度形态:信息文明的社会趋向
    一、信息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一)信息资本化与资本信息化
        (二)信息资本主义迈向信息帝国主义
        (三)信息帝国主义的本质与基本特点
        (四)信息帝国主义的发展趋势
    二、信息技术的社会主义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一)全球信息化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复兴创造了机遇
        (二)全球信息化与社会主义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
        (三)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信息文明与共产主义文明的融通
        (一)信息文明高度发展形成共产主义文明的物质基础
        (二)信息文明高度发展形成共产主义文明的社会基础
        (三)信息文明高度发展形成共产主义文明的思想基础
    第四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6)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及未来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国外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 国内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及其表现的研究
一、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思想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的理论思想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发展
    (一)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
    (二) 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高度组织性与世界生产的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加剧
    (三) 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深化
    (四) 区域性和全球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五)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激化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原因
    (一) 生产社会化的全球性扩张
    (二) 新自由主义的勃兴
    (三)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
    (四) 发达国家的危机转嫁
四、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与未来走向
    (一) 资本主义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
    (二) 资本主义的发展空间在不断缩小
    (三) 未来新社会的因素在日益增长
    (四) “两个必然”的总趋势没有改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英国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 文章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4 文章的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演进
    2.1 民主社会主义的由来
        2.1.1 从社会民主主义到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
        2.1.2 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界定
    2.2 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
        2.2.1 对普鲁东改良主义思想的挖掘
        2.2.2 工联主义和费边社的巨大影响
        2.2.3 拉萨尔主义的“国家帮助”理念
        2.2.4 伯恩施坦主义全面系统化的渗入
        2.2.5 考茨基主义的“民主”理论
    2.3 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与基本主张
        2.3.1 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
        2.3.2 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
        2.3.3 民主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2.4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非科学社会主义性质
        2.4.1 科学社会主义的渊源
        2.4.2 民主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2.4.3 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特质
第三章 英国工党执政后的艾德礼政府的和平的“社会主义”改革尝试
    3.1 前艾德礼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3.1.1 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3.1.2 英国工党建立初期的社会主义主张
        3.1.3 民主社会主义实践的初次尝试
    3.2 艾德礼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渊源
        3.2.1 战时国家政策的启发
        3.2.2 凯恩斯主义与英国社会主义思想的结合
        3.2.3 费边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3.3 艾德礼的和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
        3.3.1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的必然性
        3.3.2 对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
        3.3.3 对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否定
        3.3.4 对社会主义前景的设想
    3.4 艾德礼和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探索
        3.4.1 国有化运动
        3.4.2 建立福利国家
        3.4.3 尝试计划经济模式
        3.4.4 有限的政治改革
    3.5 对艾德礼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评价
第四章 威尔逊和金诺克对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4.1 威尔逊开启“现代社会主义”探索之门
        4.1.1 威尔逊的社会主义思想
        4.1.2 威尔逊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与创新
        4.1.3 对威尔逊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评价
    4.2 金诺克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塑
        4.2.1 金诺克对工党经济政策的反省和调整
        4.2.2 对金诺克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评价
第五章 冷战后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嬗变
    5.1 “第三条道路”的兴起
        5.1.1 第三条道路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5.1.2 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思想来源
        5.1.3 第三条道路理论的主要观点
    5.2 布莱尔“新工党”的社会民主主义实践探索
        5.2.1 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
        5.2.2 经济政策改革的实践
        5.2.3 社会管理改革的实践
        5.2.4 国际主张改革的实践
    5.3 布莱尔“新工党”的社会民主主义与英国传统民主社会主义之比较
        5.3.1 政治立场上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5.3.2 经济政策向“右”转
        5.3.3 弱化国家作用和政府职权
        5.3.4 奉行积极的福利政策
        5.3.5 拓展传统的民主人权观
        5.3.6 务实性的国际政策取向
    5.4 对布莱尔“第三条道路”理论和实践的评价
第六章 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
    6.1 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实质
        6.1.1 将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局限于对资本主义具体制度的改良
        6.1.2 以经济民主取代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6.1.3 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改善民众的生活处境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性质
        6.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概述
        6.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
    6.3 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别
        6.3.1 意识形态的比较
        6.3.2 政治主张的比较
        6.3.3 经济政策的比较
        6.3.4 社会管理的比较
        6.3.5 对外方针的比较
    6.4 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6.4.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
        6.4.2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6.4.3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结论
参考资料(书目、文章和其他素材)及其来源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人类的命运与历史的指向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1.1 选题意义
    1.2 理论界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状况
    1.3 选题基本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几点创新
第1章 自由与平等:古典自由主义的解放理想
    1.1 自由的启蒙
        1.1.1 政治与道德:古代政治格局下的自由思想
        1.1.2 政治与宗教:中世纪的自由思想
    1.2 基于人性规定下的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预设
        1.2.1 社会契约论:从道德到权利
        1.2.2 市场论
    1.3 基于自由与平等理念下的古典自由主义理论批判与重构
        1.3.1 功利主义的自由主义对早期自由主义理论的批判
        1.3.2 黑格尔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第2章 批判与探索:青年马克思的追求
    2.1 萌芽: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渊源
        2.1.1 启蒙主义的人生理想——为人类幸福而工作
        2.1.2 德国浪漫主义与青年马克思
        2.1.3 青年黑格尔派与青年马克思
    2.2 批判: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
        2.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2.2.2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2.2.3 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第3章 跨越樊篱: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3.1 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理论前提
        3.1.1 从现实出发的逻辑建构
        3.1.2 历史唯物主义的系统阐述
        3.1.3 人的解放:逻辑与现实的科学联结
    3.2 马克思人类解放的四重维度
        3.2.1 政治解放
        3.2.2 经济解放
        3.2.3 社会解放
        3.2.4 精神解放
    3.3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最终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3.1 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
        3.3.2 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4章 挑战与审视:当代西方思想家视野中的人类解放理论
    4.1 当代自由主义关于自由和平等的新发展
        4.1.1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4.1.2 罗尔斯:以个人权利为基础
    4.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解读
        4.2.1 布洛赫“乌托邦的精神”
        4.2.2 弗洛姆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
        4.2.3 马尔库塞的解放美学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当代探索
    5.1 思想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创新理解
        5.1.1 “实事求是”的时代界说
        5.1.2 改革开放:人类解放理想的时代诠释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5.2.1 冷战终结与新自由主义兴起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应答
    5.3 通达社会现实之路:中国化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
        5.3.1 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
        5.3.2 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结语:乌托邦的辩证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10)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全文结构
    1.3 核心概念、基本命题与中心论点
    1.4 文章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概述
    2.1 国际主义思想的人类思想史探源
        2.1.1 “世界主义”的思想传统
        2.1.2 “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
    2.2 马克思主义及其国际主义概念阐释
        2.2.1 本文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
        2.2.2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
    2.3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奠基之作:《共产党宣言》
    2.4 推动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的影响因素
        2.4.1 时代发展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2.4.2 国际共运中心的转移
        2.4.3 阶级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的互动
        2.4.4 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偏重不同
    2.5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向
        2.5.1 阶级·阶级问题路向与民族·民族问题路向
        2.5.2 民族国际主义: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话题
        2.5.3 民族国际主义:概念阐释和命题论证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与历史演变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主义思想
        3.1.1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主义思想的形成
        3.1.2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1.3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
    3.2 列宁的国际主义思想
        3.2.1 列宁国际主义思想的形成
        3.2.2 列宁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2.3 列宁国际主义思想的实践意义
    3.3 斯大林的国际主义思想
        3.3.1 斯大林对列宁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
        3.3.2 斯大林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3.3 斯大林国际主义思想的历史反思
    3.4 毛泽东的国际主义思想
        3.4.1 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4.2 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4.3 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实现形式
    4.1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4.1.1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共同的哲学基础
        4.1.2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终极关怀:共产主义理想
    4.2 马克思恩格斯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基本实现形式
        4.2.1 第一国际:体现集中原则的国际主义政治组织
        4.2.2 第二国际:体现独立自主原则的国际主义组织形式
    4.3 列宁斯大林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基本实现形式
        4.3.1 共产国际:革命国际主义的政治组织
        4.3.2 情报局:国际主义逐步蜕变的政治工具
    4.4 毛泽东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统战联盟”实现形式
    4.5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实现的主要特点
        4.5.1 革命是总的关切点
        4.5.2 阶级路向统领下的民族路向实现形式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与实践创新
    5.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发展论纲
        5.1.1 国际环境的变化:从“世界历史”到全球化
        5.1.2 组织层次的回落:从超国家到国家
        5.1.3 传统价值的回归:从“打倒孔家店”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5.1.4 思维范式的转换:从阶级·革命·解放到国家·发展·责任
        5.1.5 文本解读:《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
    5.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5.2.1 核心思想:和谐发展、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主义
        5.2.2 基本原则:独立自主与国际合作
        5.2.3 实现基础:超越意识形态,实行改革开放
        5.2.4 实现途径:协调国家利益,寻求合作共赢
        5.2.5 实现目标: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5.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实践创新的典范
        5.3.1 两制关系的再认识:继承之后的取代
        5.3.2 从冲突的一球两制到和平的一国两制
        5.3.3 参与和构建“多边机制”:国际主义的新实践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总结
    6.1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
        6.1.1 贯穿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6.1.2 阐述无产阶级解放的实现条件
        6.1.3 探索全人类解放的实现途径
    6.2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的规律性总结
        6.2.1 国际主义是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巨大力量
        6.2.2 国际主义及其实现形式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僵化
        6.2.3 坚持国际主义原则,要处理好目标和手段的关系
        6.2.4 真正的国际主义要以正常的党际和国际关系为基础
        6.2.5 极端化的国际主义是危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6.2.6 生产方式而不是阶级斗争是国际主义的根本推动力
        6.2.7 国际主义要以是否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为检验标准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7.1 推进全球化时代国际交往健康发展的理论根据
    7.2 把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思想基础
    7.3 实现人类发展需求与社会主义事业联系的价值基点
    7.4 谋求民族正当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协调发展的价值追求
    7.5 推动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

四、科技革命: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嬗变助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宪治主义研究[D]. 杨学科. 吉林大学, 2020(08)
  • [2]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在场性研究[D]. 陈宇. 兰州大学, 2020(12)
  • [3]马克思社会形态的结构与演进思想研究[D]. 高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3)
  • [4]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D]. 竟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12)
  • [5]唯物史观视阈的信息文明研究[D]. 王水兴.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9)
  • [6]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及未来走向[D]. 文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7]英国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D]. 赵金子. 吉林大学, 2014(09)
  • [8]人类的命运与历史的指向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研究[D]. 李楠. 吉林大学, 2013(08)
  • [9]《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10]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研究[D]. 尹占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技术革命: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嬗变助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