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与思考

昌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与思考

一、长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姜玉砚[1](2016)在《四化同步进程中的产城融合研究》文中指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取得显着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业劳动力市民化滞后的问题,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相比起人口城镇化发展速度,土地城镇化发展过快,建设用地粗放低效;现有城镇在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均不太合理,与城镇现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发展程度不匹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就业结构和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信息化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太晚及如何发挥后发优势;等一系列问题。在上述问题背景下,本文从四化同步发展的分析出发研究了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产城融合问题。论文从学科交叉的视角,结合经济学、产业组织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系统工程学等多学科,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四化同步发展的背景出发,在理论上分析产城融合的经济理论依据,并给出本文对于产城融合在四化同步进程中的概念和内涵新界定;建立了四化同步背景下的产城融合经济学理论模型;在理论模型的指导下,利用VAR模型中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及主成分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和工具,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评价模型等;总结产城融合发展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可行的建议。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宏观视角下的产城融合新定义,并由此界定了实证研究中产和城的分析范围;首次构建了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的经济学理论模型,既增强了产城融合研究的理论支撑,又能指导后续的实证分析和研究;针对产城融合中的空城和空转两个典型问题从人口、经济和空间三个视角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在产城融合新定义的指导下,在实证研究中将研究对象从目前较为集中的高新区或城市新区扩展到了区域层面。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1.认为产城融合是指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四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中,通过四化互促互进协调发展,达到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合理,城镇产业布局优化,城镇各项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真正做到各次产业和城镇互相支撑,互相依托,相互匹配,实现经济发展进程中四化同步协调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2.认为产城融合进程中四化相互之间均存在单向或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四化发展过程中均具有自我调整的机制,这一观点通过第3章的实证研究得到证实。3.从人口、经济和空间三个视角对产城融合的两个典型问题--空城和空转--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空城和空转均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和产业发展在结构以及空间配置方面不均衡所导致的,两者应该在人、经济、空间三个维度深度融合,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空城和空转的问题。4.认为历年来中国的产城融合度是逐年提升稳步增加的,同时根据产城融合度的不同发展水平可将全国各地区分为一、二、三类地区,这一观点通过第5章的实证研究得到证实。5.发现影响全国历年来产城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有3类,影响不同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有6类。在对全国1978-2014年历年来以及2014年分地区的产城融合度进行实证分析时分别提取出了3个和6个主成分因子,这些主成分因子所包含的指标都是提升产城融合度的重要影响因素。6.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协调、以产业链延伸为导向进行多元化发展、强化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等对策建议的实施,促进未来经济发展中四化同步协调发展以及产城融合度的提高。当然,论文在实证分析的工具选择、指标选取的完善程度、理论分析的静态向动态转化等方面还有待于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

邹良[2](2015)在《绵阳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为此四川省于2011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绵阳市也于2011出台了《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两化”互动发展从2011年开始已经成为绵阳市重点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本课题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内涵出发,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绵阳市经济社会建设实践发展需要和国内外“两化”互动成功经验三方面入手,分析了“两化”互动发展的必然性;从绵阳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三个层面分析了绵阳市“两化”互动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科学合理构建绵阳市“两化”互动发展的总体框架、保障措施、具体行动措施等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推进绵阳市“两化”互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实施。该课题的研究,为我国“两化”互动发展战略寻找到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其对绵阳市“两化”互动发展成功的经验和具体做法的总结,对于四川省其他地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有十分的借鉴意义。

彭学杰[3](2014)在《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是一类特殊的城市,它因资源的开采而逐渐兴起。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在历史上曾无偿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大量资源。近年来,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不合理利用,使得许多资源型城市所赖之发展的资源已经逐渐枯竭,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和资本的特征使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成为必然,科学发展观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出现实要求。新世纪伊始,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逐渐展开,尽管成果已经呈现,但生态环境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以及失业与再就业问题依然突出,人才与资金短缺、企业退出成本高等因素成为阻制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瓶颈。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发达国家对此进行的实践探索起步较早,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存在于计划经济的背景之下,它们普遍缺乏原始的资本积累。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皆面临着众多历史问题和现实矛盾,这就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依据现存条件建立和发展接续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凝聚优秀的人才力量、提供完善的制度和充足的资金保障等,方能促进其快速转型,顺利发展。

陈世栋[4](2014)在《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四川、陕西、甘肃部分地区造成了强烈的破坏。在国家力量的主导下,我国政府以举国之力推动了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限时三年的灾后重建运动,一方面迅速积聚了大量投资和建设项目改善了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设施体系,另一方面也整合了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国家主导灾后重建与发展型灾后重建成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突出特征,这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灾害应对机制,即以国家推动的发展应对灾害。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发展时代的中国灾害应对模式进行了描述与分析。首先,灾后恢复重建运动是一个多元进程。它起始于国家层面的重建规划,并在地方政府层面以项目建设的方式推进实施,而在基层政府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层面则主要呈现为征地拆迁。从内容来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并不限于片段的灾害毁损的恢复,而是关涉更宽泛的发展进程:经济增长刺激、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管理改革等等。其次,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运动导致了受灾地区乡村社会剧烈的社会变迁,这种影响甚至超过地震灾害影响本身。由于重建规划赋予的不同定位以及分类重建措施的实施,受灾地区的村庄或被消失或被改造,村庄人口在享受更多现代化便利的同时,也被更牢固地锁入生产-消费社会体系之中。维系乡村共同体的社会关系也在灾后重建运动中受到国家资源输入的瓦解,而被重新组合为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纳入国家的管控体系。再次,灾后重建运动的推进依赖于强盛国家的资源动员、突生机制运作以及消解抗争等能力。这些能力通过对灾害话语和灾害应对实践的叙事构建,将灾后重建与发展元叙事绑缚在一起,支撑了国家主导的发展型灾后重建的合法性。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运动所呈现的样态正是发展时代灾害应对的一个深刻案例。无论是将其归置于中国的发展背景还是全球灾害应对实践中进行延展审视,都可以发现,继贫困、环境之后,灾害应对已经成为发展机器的另一个边疆。在其拓殖进程中,同样形成了国家力量与商品化的力量对受灾乡村地区的双重霸权。因此,从后发展研究的视野去重新审视灾害应对实践,重建社会或许应该成为消解国家力量与商品化的力量双重霸权的矫正之路。

龙勇[5](2013)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履行状况分析 ——以绵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与普通教育不同,它是以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生产一线技术工人为目的,是与地方经济联系最密切的教育。当前,绵阳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奋力推进科技城建设,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陆续建设和完成。这些项目离不开人才特别是大批熟练技术工人的支撑,作为培养地方技能人才主要提供者的职业教育面临良好的机遇和挑战。针对职业教育这种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其发展需要政府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在绵阳的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发挥了相当重要作用,特别是为职业学校上档升格,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引导职业教育向集团规模化发展等方面作出重要成绩。从绵阳市职业教育发展整体看,政府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没有执行到位,政府需要根据上级部门制定的政策,结合地方特点制定切合实际配套政策来解决目前绵阳市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本地职业教育走向积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以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理论为指导,从发挥地方政府职能的角度,首先对绵阳市职业教育发展背景及现状,特别是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政府在履行职能方面存在的不足:一是宏观管理及综合协调功能不足:二是公共财政投入不足;三是服务支持体系不完善;四是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其次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职能发挥的成功经验作为借鉴。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政府在绵阳职业教育发展中职能的措施和建议:一是转变职业教育观念;二是政府统筹规划职能的完善,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四是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五是健全职业学校质量评价体系。本文的结构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所研究文章的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介绍绵阳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政府职能发挥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第三部分,分析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政府职能的成功经验和对我们的启示。第四部分,针对绵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政府职能的具体措施。第五部分,结论。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能为绵阳的职业教育发展,政府完善其职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促进本地职业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较好的参考作用。

曾青[6](2012)在《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四川除了超大城市成都外,还没有城市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存在,由于缺乏特大城市而导致的城市规模体系断层制约了四川城市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为了完善四川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推动四川城市经济的规模发展,四川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培育8个百万人口特大城市,而绵阳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是最有潜力率先完成特大城市建设的城市。然而,在特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绵阳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又应该从哪些方面找准特大城市建设的方向则是本文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绵阳构建特大城市的研究不仅能为绵阳特大城市的构建提供指导,也对四川其他7个拟建特大城市甚至是我国其他特大城市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论文首先从特大城市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出发,明确了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特征,从而为绵阳构建特大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提供借鉴。接着,论文分析了绵阳城市的历史演变进程和演进特点,绵阳城市发展的战略基础条件以及绵阳构建特大城市的战略必要性。然后,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明确绵阳与现有特大城市的差距。接着,论文利用SWOT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战略态势进行了分析,从而明确了绵阳在四川8个拟建特大城市中的优势、劣势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对绵阳构建特大城市的战略目标、战略思路及其战略对策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对绵阳构建特大城市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最终得出特大城市的构建并不是单纯的城市人口增长,更重要的是城市承载力,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全面提升,这就要求绵阳在构建特大城市的过程中既要扩展城市人口和空间规模,也要壮大城市产业,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基础设施,从而全方位的提升城市整体建设水平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

肖亦农[7](2012)在《寻找毛乌素——绿色乌审启示录》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引言:毛乌素沙漠的秋天好喧嚣深秋的毛乌素沙漠天高云淡,不由得让人思绪幽远。驱车行驶在黑油油的沙漠公路上,放眼望去,覆盖沙丘的无边草浪已经呈现了姜黄,

安华[8](2012)在《山西转型经济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更好地把握山西经济长期转型发展演进的路径,理解山西资源依赖型经济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将研究视角由当前的时点拓展至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从长期的历史视角对山西经济的长期转型和资源型经济的转型进行分析,总结山西经济长期发展和转型的历史规律,推动山西区域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同时对新时期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也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山西的经济社会变迁有着其独特之处。由于其自然地理条件,加之人口的不断增加与可供狩猎和采集的资源日渐稀缺之间的矛盾,导致狩猎采集劳动的边际产品下降,山西较早地实现了由原始社会时期的狩猎和采集业向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过渡,也由于其农牧兼宜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政府的政策,从虞夏到宋元时期三千余年的时间里,山西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并没能直接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而是在与畜牧业的兴衰更替中逐步确立了传统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有限的地力不足以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从事手工业或者外出经商的人逐渐增多,到了明清时期,山西商业日趋发展和繁荣,甚至形成了“业贾者十之六、七”的局面。由于商业兴盛以及由此形成的路径依赖,导致山西的近代工业出现相对滞后。也由于山西商业积累的雄厚资本,加之阎锡山统治期间一系列促进措施,山西近代工业发展后发制上,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跃成为工业强省。但是,由于在钢铁、机械、化学、电力、建材等方面投入了很大资本,而在轻工业建设方面的政府投入却相当少,导致了山西工业结构的失衡,并进而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山西经济的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资源禀赋优势、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投资倾斜政策的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山西走上资源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国家大规模投资的推动下,历经建国初期的重点项目建设,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能源基地建设,山西最终形成了资源倚重型的区域经济体系。过度的煤炭资源依赖导致山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越来越弱,资源禀赋与资源诅咒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到20世纪九十年代,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的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被逐步提上日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山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技术转型与升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也是山西省今后转型发展的努力方向。山西当前的经济转型既是山西经济跨越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产业升级要求和低碳经济制约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转型的方向则是建立一个新的多元化的主导产业体系,实现由粗放式、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技术型的现代增长转型,同时培育和营造与此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与政治环境。本文通过对技术进步与长期经济发展的历史比较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不可替代,对产业升级的进度和梯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山西经济处于相对领先位置时,技术进步往往也是相对突出的,而当技术水平和创新水平相对不足之时,山西的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于全国。注重基础教育和科研创新,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必将推动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通过山西历次经济转型的分析表明,山西经济的长期转型发展既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也具有独特性。相对于历史时期革命性经济变革,当前山西的经济转型是一种独特的地方转型模式的新探索,是一种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尝试,也是一项市场经济体系和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

李延东[9](2012)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约束研究 ——以铁矿和水资源为例》文中指出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进工业化,力争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化必然要消耗大量资源,工业经济是高碳经济,尤其是中国人口众多,工业化过程对资源的需求量更大,而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紧缺现象显着,这是中国工业化面临的突出矛盾。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受资源供给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等多方面约束,但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分析,对于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约束的研究不足。在此背景下,亟待研究中国资源供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源约束对工业化的影响等问题,寻求克服资源约束的有效途径。一般而言,资源紧缺对工业化具有制约和推进双重作用,一方面资源紧缺对工业化具有制约作用,约束了工业的发展速度、结构和规模;另一方面,资源的供不应求带来了科技不断创新的压力,推动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寻找新资源,创造新产业,这更有利于工业化的推进。本文重点研究了资源紧缺对工业化的制约作用,分析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约束现状。资源包括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从不可再生资源角度看,近十年中国对于铁矿资源需求的增长极为迅猛,在中国国产铁矿石明显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进口铁矿石谈判时又屡屡失利,铁矿资源对中国工业化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从可再生资源角度看,水资源属于与工业化联系最为紧密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因此,本文以铁矿资源和水资源分别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代表,对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约束进行实证研究,以利具体说明资源约束对工业化的影响。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有关工业化和资源约束的基本理论,采用计量经济学、经济预测、定性定量分析、案例研究和国际比较的方法,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本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界定了资源的相对约束和绝对约束,对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约束状况、克服资源约束的途径等进行系统阐述。在以铁矿资源和水资源为例对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约束的实证研究中,对于未来这两种资源的供需和缺口情况,本文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多角度预测并加以比较,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本文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引言。本章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然后阐述论文的框架结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说明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资源约束的研究情况,主要包括主流经济学派的资源观、资源约束的理论及实证和克服资源约束的理论探索,以及针对铁矿资源和水资源约束的具体研究,然后分析其中的不足和可借鉴之处,并作出评价。第三章是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约束的基本理论。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本章主要论述资源约束的界定、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约束状况、克服资源约束的基本理论等内容,以此形成本文理论基础。第四章是中国工业化现阶段的资源约束和克服途径。基于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约束的理论研究,本章对中国工业化的进程、现阶段的特征,以及现阶段的主要资源约束状况等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克服资源约束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和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性,并明确克服资源约束的途径。第五章是中国工业化现阶段铁矿资源约束。本章以铁矿资源为例,分析了中国现阶段铁矿石的供求情况,然后预测未来十年铁矿石供求变动的趋势,分析铁矿资源对中国工业化的约束,最后提出克服约束的对策建议。第六章是中国工业化现阶段水资源约束。本章以水资源为例,分析了中国现阶段水资源的供求情况,然后预测未来十年水资源供求变动的趋势,分析水资源对中国工业化的约束,最后提出克服约束的对策建议。第七章是研究结论及展望。本章对工业化过程中的基本理论、中国现阶段工业化的资源约束和克服途径、中国现阶段铁矿资源约束、中国现阶段水资源约束等四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从扩展实证研究对象、拓展研究方法、比较不同资源的约束、深入研究资源约束的国际经验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研究。综上,本文相比较于其它同类文献,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四点:第一,基于资源紧缺对工业化产生的制约和推进双重作用,系统研究资源约束与工业化的关系;第二,本文以铁矿资源和水资源分别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代表,对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约束进行实证研究;第三,采用指数平滑法、生长曲线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未来铁矿资源供需及缺口情况进行预测;第四,采用面板模型、指数平滑法和定额法,对未来水资源需求及缺口情况进行预测。

许东风[10](2012)在《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工业遗产的大规模出现和大规模被破坏使得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成为新的热门课题。本文以我国着名老工业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从文化遗产学、历史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探讨构建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及实践方法,希冀能指导重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近现代工业兴起与发展对重庆的崛起有重大意义,见证重庆工业进程的工业遗产是重庆城市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文化资源。重庆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遗产在全国具有独特性,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工业遗产在全国工业遗产类型中具有典型性,重庆工业遗产较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工业发展整个脉络,而且山地工业遗产是全国工业遗产的特殊类型。整体性保护是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指导思想。工业生产的程序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决定了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的要求。工业遗产基本保护理论框架是以技术价值为核心、以文化价值为基础,建立工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风貌建筑五层次保护体系,提出实施保护的七个步骤和程序。建立从整体到局部递进式的评价方法,即从工业城市—典型企业—建筑遗产逐层评价,反映城市工业发展的整体特征。首次提出重庆市六十处工业遗产登录保护建议名单,确定工业历史风貌区和工业历史建筑的位置和保护范围。强调了保护专项规划对整体保护工业遗产的重要作用,阐述了老工业区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通过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整体统筹的意义,强调保护要素和要求纳入城市控制详细规划是落实保护的关键。利用既要服从保护,也要与老工业区更新整体规划,采取政府主导实施、启动工业遗产利用的项目、优先改善环境、多功能混合、小规模渐进式实施等策略。工业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工业旅游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结合,使工业遗产融入城市功能系统中得到有效保护。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将整体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老工业区的复兴,增强工业城市的特色和促进工业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型。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①填补了重庆市工业遗产系统理论研究的不足。首次调查摸清工业遗存现状分布,构建从整体到局部的评价城市工业遗产的方法,提出六十处有价值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纳入名城保护制度和城市规划保护体系。②建立重庆地方工业遗产基本理论框架。目前重庆还没有完整的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体系,本研究针对性地提出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思路、理论导则、工作机制和操作程序,保护措施和方法针对本地工业遗产的实际和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可实施性。③提出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利用对工业城市振兴意义重大的观点。论述整体性保护工业遗产的理论和方法,强调工业遗产技术价值的独特性,详述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城市规划编制的方法和要点,指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必须与老工业地区的更新整体规划。

二、长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四化同步进程中的产城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四化同步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基本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及未来研究计划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未来进一步研究计划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主要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及定义
        2.1.1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
        2.1.2 四化同步
        2.1.3 产城融合
    2.2 相关理论基础介绍
        2.2.1 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相关理论
        2.2.2 城镇化发展中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城融合的历史回顾与四化同步的VAR模型分析
    3.1 产城融合发展的历史回顾
        3.1.1 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3.1.2 工业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3.1.3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3.1.4 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3.1.5 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发展的程回顾
    3.2 四化同步发展的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3.2.1 模型设定
        3.2.2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3.2.3 变量平稳性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
        3.2.4 四化同步发展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3.2.5 VAR模型的方差分解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发展的理论模型构建
    4.1 农业部门和城镇部门生产函数推导
        4.1.1 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质疑和改进
        4.1.2 农村部门生产函数及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
        4.1.3 城镇部门生产函数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
    4.2 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经济学理论模型构建
        4.2.1 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发展的三个研究视角
        4.2.2 四化同步进程中的产城融合经济学理论模型
        4.2.3 四化同步发展对产城融合的具体要求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历年来及各地区的产城融合实证分析
    5.1 主成分分析法介绍
        5.1.1 主成分分析法概述
        5.1.2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5.1.3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5.2 中国 1978—2014年产城融合度实证分析
        5.2.1 指标的选取
        6.2.2 主成分分析法的适用性
        5.2.3 指标的调整
        5.2.4 1978—2014年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度主成分分析实证检验结果
    5.3 2014年中国分地区四化同步进程中的产城融合度分析
        5.3.1 指标的选取
        5.3.2 分地区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度主成分分析实证检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城融合的主要问题分析:空城与空转
    6.1 “空城”和“空转”的具体表现
        6.1.1“空城”现象的具体表现
        6.1.2“空转”现象的具体表现
    6.2 产城融合过程中的“空城”问题分析
        6.2.1 从人口—劳动力的视角对“空城”问题的探讨
        6.2.2 从经济—就业结构视角对“空城”问题的探讨
        6.2.3 从空间—城镇化建设视角对“空城”问题的探讨
        6.2.4“空城”问题的解决建议
    6.3 产城融合过程中的“空转”问题分析
        6.3.1 从人口乡城迁移的视角对“空转”问题的探讨
        6.3.2 从经济—劳动力供需结构视角对“空转”问题的探讨
        6.3.3 从空间—城镇设施建设和产业空间布局视角对“空转”问题的探讨
        6.3.4“空转”问题的解决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四化同步进程中产城融合的对策建议
    7.1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城融合深度发展
        7.1.1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7.1.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7.1.3 大力发展服务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7.1.4 加快信息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7.2 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协调,提高产城融合度
        7.2.1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质量
        7.2.2 从制度层面着手,促进人口城乡迁移,改善就业结构
    7.3 以产业链延伸为导向进行多元化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7.3.1 产业成长阶段:以产业链延伸为导向的多元化发展
        7.3.2 产业成熟阶段:发展接续和替代性产业,平衡三大产业
        7.3.3 产业转型阶段:升级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
    7.4 强化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
        7.4.1 提升都市区的产业集聚辐射功能,加快都市圈发展
        7.4.2 强化三个城镇组群的产业布局合理化,提升龙头带动作用
    7.5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绵阳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课题研究创新之处
        (一)选题具有前瞻性
        (二)选题具有针对性
        (三)研究思路新颖
        (四)力求在理论研究成果上能有自己的特色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绵阳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内涵
        一、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二、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三、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内涵
    第二节 绵阳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必然性
        一、“两化”互动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的必然要求
        (一)是马格思、恩格思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的必然要求
        (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的必然要求
        二、“两化”互动是绵阳市经济社会建设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绵阳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二)是绵阳市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的迫切需要
        (三)是绵阳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两化”互动是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必然结果
        (一)是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必然结果
        (二)是借鉴国内其它地区成功经验的必然结果
第三章 绵阳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现状
    第一节 绵阳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总体实施情况
        一、绵阳市新型工业化总体实施情况
        二、绵阳市新型城镇化总体情况
    第二节 绵阳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特征
        一、工业总量稳步增长,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
        二、新型工业化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第三节 绵阳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新型工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二、新型城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 绵阳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
    第一节 科学合理构建绵阳市“两化”互动发展的总体框架
        一、构建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两化”互动区域
        二、打造四个“两化”互动发展带
    第二节 绵阳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优化“两化互动”发展战略实施服务环境
        三、推动创新体制机制的建立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推动绵阳市“两化”互动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科学规划、优化“两化”互动发展布局
        二、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两化”互动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三、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强力支撑“两化”互动发展
        四、构建六大支撑体系,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点
    五、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一、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与分类
        (一)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二)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
        (三)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内涵
    二、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
        (一)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规律
        (二) 资源型城市的效益逐步减少的规律
    三、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性
        (一) 转型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 转型发展是遵循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之举
        (三) 转型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四) 转型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
第三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现实状况
        (一)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践进程
        (二)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效
        (三)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 制约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因素
        (一) 现代型人才匮乏
        (二) 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三) 资源型企业退出成本高
第四章 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
    一、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 世界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二) 我国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三)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经验启示
    二、 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发展合适的接续替代产业
        (二) 营造良好的转型发展环境
        (三) 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四) 凝聚促进转型发展的人才力量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田野介绍
第二章 灾后重建的多元进程
    第一节 国家规划:灾后重建的起点
    第二节 项目建设:地方政府的接力,规划蓝图的具体化
    第三节 征地拆迁:基层政府与村民的共同体验
第三章 灾后重建的村庄叙事
    第一节 板村:伤于灾害,死于重建
    第二节 柴村:在重建中艰难重生
    第三节 树村:分类重建视野下的群像
第四章 灾后重建的推进机制
    第一节 资源动员:政治、政策与资金
    第二节 机制保障:对口支援与产业园区建设
    第三节 消解抗争:基层政府与农民的互动
第五章 讨论:灾害应对与发展
    第一节 灾害应对的背景: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 灾害应对:发展的另一个边疆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灾害应对及其归路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履行状况分析 ——以绵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职业教育
        1.4.2 政府职能
        1.4.3 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2. 绵阳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2.1 绵阳市职业教育发展背景
    2.2 绵阳市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现状
        2.2.1 绵阳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行为
        2.2.2 绵阳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绵阳市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履职存在的问题
    3.1 宏观管理及综合协调功能不足
    3.2 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不足
    3.3 服务支持体系不完善
    3.4 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
4.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职能发挥的启示
    4.1 国外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履行政府职能情况
    4.2 国外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职能分析
5. 改进绵阳市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履行职能的措施
    5.1 转变职业教育观念
        5.1.1 政策导向
        5.1.2 宣传导向
    5.2 政府的统筹规划职能
    5.3 财政投入职能
    5.4 政府的服务职能
        5.4.1 实施公共管理职能
        5.4.2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5.4.3 加强专业师资的培养
        5.4.4 建立各级各类技术人才学历提升畅通途径
        5.4.5 解决农民工能力培训提升
    5.5 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职能
        5.5.1 完善职业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5.5.2 引入社会评价或第三方评价机制
        5.5.3 落实企业用工准入制度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外有关特大城市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有关特大城市的相关研究
        1.2.3 绵阳城市建设的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特大城市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特大城市基本内涵的界定
        2.1.1 特大城市的界定
        2.1.2 特大城市的一般特征
    2.2 特大城市相关传统理论——城市规模效益理论
    2.3 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状况及其对绵阳的启示
        2.3.1 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现状
        2.3.2 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特征
        2.3.3 我国特大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2.3.4 我国特大城市发展对绵阳的启示
第3章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战略基础与必要性分析
    3.1 绵阳城市演进历程
        3.1.1 绵阳城市的历史演进
        3.1.2 绵阳城市演进的特点
    3.2 绵阳城市发展的战略基础条件
    3.3 绵阳构建特大城市的战略必要性分析
    3.4 绵阳与国内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差距
第4章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战略态势分析
    4.1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优势分析(S)
    4.2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劣势分析(W)
    4.3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机遇分析(O)
    4.4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挑战分析(T)
第5章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战略目标、思路与对策分析
    5.1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战略目标
    5.2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战略思路
    5.3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战略对策
        5.3.1 壮大绵阳城市人口规模
        5.3.2. 拓展绵阳城市空间规模
        5.3.3 推进绵阳产业集群式发展
        5.3.4 调整优化绵阳城市产业结构
        5.3.5 提升绵阳城市综合功能
        5.3.6 加强绵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寻找毛乌素——绿色乌审启示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毛乌素沙漠的秋天好喧嚣
第一章
    一、毛乌素、黄河与无定河
    二、我的毛乌素沙漠往事一
    三、我的毛乌素沙漠往事二
    四、内罗毕行动计划和乌审召
    五、沙漠上真的羊吃羊了吗?
    六、钱学森与宝日勒岱
第二章毛乌素沙漠, 一片远去的云
    一、毛乌素沙漠真的要在鄂尔多斯境内消失?
    二、我们行进在非典型化沙漠里
    三、你说, 把它恢复成原样?
    四、真的, 兀其高的沙漠咋就没了?
    五、隔壁雇日工都给到一百六了, 他还给一百四, 看娘娘明日敢给他转场不?
    六、张平说:“我看还是叫毛乌素吧, 这样, 啥都有了!”
第三章泛着青色雾霭的远方啊, 那是牧人的梦想
    一、萨拉乌苏有颗“中国牙”
    二、我不是乌审旗人是甚人?河套人?
    三、毛乌素沙漠上蒙古源流长
    四、人家看沙梁是黄的白的, 可我咋看都是红红的……
    五、高高的蓝天上汇集着云朵
第四章草原上最诱人的花香,
    一、周恩来说:她宝日勒岱就是国民党,
    二、殷玉珍:“宁肯治沙累死,
    三、给沙漠点颜色看的女人们
第五章骏马似箭掠过草浪,
    一、我哪儿也不去, 朝岱就是我的北京
    二、治沙大户们的华丽转身
    三、乌尼尔想吃风干肉
    四、你们这是开煤矿还是建公园呢?
    五、沙柳咋低碳了?熬茶火头子旺着哩!
尾篇:想起了郭小川

(8)山西转型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与研究基础
        1.2.1 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综述
        1.2.2 历史研究基础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1.3.2 创新点
    1.4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清末之前的山西经济转型与发展
    2.1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
        2.1.1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2.1.2 狩猎和采集业向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变迁
    2.2 农业主导地位的逐步确立
        2.2.1 农业的发展和兴盛
        2.2.2 畜牧业的盛衰更替
        2.2.3 农业经济的发展变迁
    2.3 山西商业的兴盛
        2.3.1 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化速度加快
        2.3.2 活动区域不断扩大,异地贩运贸易空前活跃
        2.3.3 商人地位的历史性变化
        2.3.4 金融业的深化——票号的诞生及其影响
        2.3.5 山西商业兴盛的制度分析
第三章 近代山西的工业化与工业革命
    3.1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3.1.1 工业革命
        3.1.2 工业革命与现代经济体系
    3.2 山西工业经济的发展
        3.2.1 清朝末年的山西近代工业
        3.2.2 民国以来的山西近代工业
        3.2.3 30年代的山西近代工业
        3.2.4 山西近代工业的特点
    3.3 山西工业经济结构演变
        3.3.1 山西工农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3.3.2 山西近代从业人口演变
        3.3.3 山西税收结构之演变
        3.3.4 山西工业化的水平
    3.4 山西近代工业化的制度变迁
第四章 建国后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形成
    4.1 重工业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4.2 山西资源型产业的畸形发展
        4.2.1 煤炭工业
        4.2.2 冶金工业
        4.2.3 电力工业
        4.2.4 化学工业
        4.2.5 建筑材料工业
    4.3 能源基地建设
第五章 新时期山西经济转型的提出与发展
    5.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5.1.1 山西经济结构调整的历程
        5.1.2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5.1.3 投资结构的优化与资源产业的逆势扩张
    5.2 技术转型与升级
        5.2.1 技术创新推进历程及成效
        5.2.2 科技技术创新的相对不足
第六章 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方向分析
    6.1 资源诅咒及其全球表现
        6.1.1 发达国家老工业区的衰退
        6.1.2 发展中国家丰裕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悖论
    6.2 资源诅咒及其传导机制
        6.2.1 资源型产业体系的自循环发展及对人力资本的挤出
        6.2.2 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导致经济波动以及预算支出困境
        6.2.3 贸易条件恶化,并引发反工业化现象
        6.2.4 资源收益分配不公及寻租与腐败
    6.3 山西的资源禀赋与资源诅咒
        6.3.1 山西的资源禀赋
        6.3.2 山西的“资源诅咒”
    6.4 新时期经济转型的路径和方向
        6.4.1 山西经济转型的内涵
        6.4.2 产业升级与山西经济转型
        6.4.3 低碳经济与山西经济转型
        6.4.4 山西经济的转型方向
第七章 技术进步与长期经济转型发展
    7.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7.1.1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7.1.2 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分析
        7.1.3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7.2 传统中国渐趋落后分析
        7.2.1 传统中国渐趋落后的历史对比分析
        7.2.2 传统中国渐趋落后的模型演绎
    7.3 山西的科学技术发展
    7.4 转型期山西技术创新对策
第八章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9)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约束研究 ——以铁矿和水资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框架结构与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1.2.1 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之处
        1.3.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约束的研究综述
        2.1.1 主流经济学派的资源观
        2.1.2 关于资源约束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2.1.3 关于克服资源约束途径的研究
    2.2 中国工业化中资源约束的研究综述
        2.2.1 中国工业化是否存在资源约束
        2.2.2 中国工业化与资源约束的模型研究
    2.3 中国铁矿和水资源约束的研究综述
        2.3.1 铁矿资源约束研究
        2.3.2 水资源约束研究
    2.4 对现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3 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约束的基本理论
    3.1 资源约束
        3.1.1 资源与经济发展
        3.1.2 工业化与资源约束
        3.1.3 工业化过程中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资源利用
    3.2 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约束状况分析
        3.2.1 工业化进程
        3.2.2 工业化初期的资源约束
        3.2.3 工业化中期的资源约束
        3.2.4 工业化后期的资源约束
    3.3 克服资源约束的一般途径
        3.3.1 采用集约化增长方式
        3.3.2 调整产业结构
        3.3.3 提倡资源节约
        3.3.4 推进资源全球化
        3.3.5 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调节作用
        3.3.6 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技术进步
4 中国工业化现阶段的资源约束和克服途径
    4.1 中国工业化发展现状
        4.1.1 中国工业化进程
        4.1.2 中国工业化现阶段的特征
    4.2 中国工业化现阶段的主要资源约束和资源利用情况
        4.2.1 能源资源的约束
        4.2.2 非能源类矿产资源的约束
        4.2.3 水资源的约束
        4.2.4 土地资源的约束
        4.2.5 资源利用效率低
        4.2.6 对外依赖度高
    4.3 中国克服资源约束的途径
        4.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3.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降低高资源消耗产业比重
        4.3.3 开源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
        4.3.4 国内外两种资源并举,首先立足于国内
        4.3.5 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
        4.3.6 自主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同步,重点进行自主科技创新
5 中国工业化现阶段铁矿资源约束
    5.1 2000年以来中国铁矿石的供求情况
        5.1.1 中国铁矿资源的特点
        5.1.2 2000 年以来铁矿石的需求变动及其原因
        5.1.3 铁矿石的国内供给及供求缺口
    5.2 2011至2020年中国铁矿石的供求情况预测
        5.2.1 铁矿石的国内需求预测
        5.2.2 铁矿石的国内供给预测
    5.3 铁矿资源的约束
        5.3.1 严重供不应求,开采利用效率低
        5.3.2 过于依赖进口,限制钢铁及相关产业发展
        5.3.3 难以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
    5.4 克服铁矿资源约束的途径
        5.4.1 完善产业组织,转变钢铁生产方式,提高铁矿资源利用效率
        5.4.2 调整优化钢铁业进出口结构和产品结构
        5.4.3 提倡钢铁节约型生产和消费
        5.4.4 加强铁矿资源勘探、开采和利用
        5.4.5 充分回收利用废旧钢铁
        5.4.6 适当进口和投资开发,合理利用国际铁矿资源
6 中国工业化现阶段水资源约束
    6.1 2000 年以来中国水资源的供求情况
        6.1.1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6.1.2 用水供求变动及其特征
    6.2 2011至2020年中国用水供求情况预测
        6.2.1 用水量需求预测
        6.2.2 用水量缺口预测
    6.3 水资源约束及其影响
        6.3.1 工业用水紧张
        6.3.2 限制工业布局
        6.3.3 影响产业结构
        6.3.4 居民用水压力增大
        6.3.5 威胁粮食安全
        6.3.6 生态资源恶化
    6.4 克服水资源约束的途径
        6.4.1 加强水源建设
        6.4.2 树立节水意识
        6.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6.4.4 技术改进
        6.4.5 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树立科学发展观
        6.4.6 完善水价体系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英文文献
    2.中文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1.发表论文
    2.参与项目
    3.参与编书
后记
附件

(10)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工业遗产保护是世界性新课题
        1.1.1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提升
        1.1.2 工业城市独特的文化价值
        1.1.3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要求
    1.2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概述
        1.2.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的兴起与发展
        1.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动态
        1.2.3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的萌发与起步
    1.3 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2 重庆工业发展史评
    2.1 第一阶段:近代工业初创时期(1891-1937)
        2.1.1 重庆开埠与近代工业兴起
        2.1.2 主要工业特征
        2.1.3 从农业城市向工商业城市演变
    2.2 第二阶段:陪都工业兴盛时期(1938-1949)
        2.2.1 全国工业第一次内迁
        2.2.2 战时工业性质
        2.2.3 近代工业的壮大
    2.3 第三阶段:现代工业奠基时期(1950-1963)
        2.3.1 奠基重工业城市地位
        2.3.2 重工业典型企业
        2.3.3 发挥现代重工业城市辐射作用
    2.4 第四阶段:三线建设加速时期(1964-1980)
        2.4.1 中国现代工业建设的第二次内迁
        2.4.2 三线建设主要内容
        2.4.3 三线建设对城镇体系形成的推动
    2.5 第五阶段:改革开放后重庆工业的新时期(1980 至今)
    2.6 本章小结
3 重庆工业遗产类型与特征
    3.1 工业遗产分布特点
        3.1.1 三条工业聚集带
        3.1.2 靠山、隐蔽、分散
        3.1.3 多中心组团式
    3.2 工业遗产空间环境的山地特色
        3.2.1 与环境相融合的整体性
        3.2.2 与地貌相结合的层次性
        3.2.3 与重工业相联系的标志性
    3.3 工业遗产类型特征
        3.3.1 行业性质
        3.3.2 建筑形态
        3.3.3 结构形式
    3.4 工业建筑风格特征
        3.4.1 折衷式
        3.4.2 仿苏式
        3.4.3 古典中式
        3.4.4 传统民居式
        3.4.5 重工业建筑形象
    3.5 本章小结
4 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策略
    4.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4.1.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国际宪章
        4.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研究的趋势
        4.1.3 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典型案例经验
        4.1.4 西方工业遗产保护的启示
    4.2 国内工业遗产的保护发展
        4.2.1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认识的觉醒
        4.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探索
    4.3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挑战与机遇
        4.3.1 面临的主要问题
        4.3.2 保护工业遗产对重庆城市发展的意义
        4.3.3 重庆文化建设中的时代机遇
    4.4 构建工业遗产保护理论框架
        4.4.1 坚持保护基本原则
        4.4.2 明确保护核心理念
        4.4.3 制订保护目标要求
        4.4.4 筹划保护方法程序
    4.5 重庆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策略
        4.5.1 整体性保护是遗产保护的主攻方向
        4.5.2 整体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5.3 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特点
        4.5.4 规划先行是整体保护的技术保证
    4.6 本章小结
5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制度
    5.1 工业遗产价值特征
        5.1.1 价值综合评判
        5.1.2 认定工业遗产本质特征
    5.2 重庆工业遗产的独特价值
        5.2.1 重庆工业遗产价值综述
        5.2.2 抗战工业遗产的珍稀性
        5.2.3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特殊性
        5.2.4 山地工业遗产的典型性
    5.3 价值评价方法
        5.3.1 评价方法可行性的探索
        5.3.2 建立合理有效评价方法的原则
        5.3.3 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确立
        5.3.4 重庆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实践
    5.4 工业遗产保护制度的完善
        5.4.1 建立登录制度
        5.4.2 重庆工业遗产登录对象的选择
        5.4.3 登录制度及指定制度的运作建议
    5.5 工业遗产保护法制建设
        5.5.1 强化保护法制建设
        5.5.2 建立地方工业遗产保护法规体系
        5.5.3 保护级别的划分与确定
    5.6 本章小结
6 保护规划编制及实施
    6.1 提升工业遗产在城市规划体系中战略地位
        6.1.1 强化工业遗产保护优先的规划地位
        6.1.2 在总规划中保护专项规划的确立
        6.1.3 工业遗产保护在控规中的全面落实
    6.2 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6.2.1 充分认识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的作用和意义
        6.2.2 保护规划基本原则
        6.2.3 保护规划主要内容
        6.2.4 重庆专项规划建议
    6.3 工业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
        6.3.1 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要点
        6.3.2 保护发展统筹与协调
        6.3.3 保护规划的城市设计方法
    6.4 规划实施举措
        6.4.1 政府职能到位是关键
        6.4.2 民间参与的政策引导
        6.4.3 加大社会宣传和参与力度
    6.5 案例分析:重钢工业历史风貌区保护性规划
        6.5.1 百年重钢历史见证
        6.5.2 国内外钢铁工业遗产保护实践比较研究
        6.5.3 确立保护钢铁工业技术价值特征的规划思路
        6.5.4 规划保护策略
        6.5.5 规划保护方案
        6.5.6 保护规划的实施
    6.6 本章小结
7 工业遗产利用与更新
    7.1 保护与利用的互促关系
        7.1.1 利用是保护的有效途径
        7.1.2 保护前提下的再利用
        7.1.3 再利用原则[142] [143]
    7.2 工业遗产地段与环境再利用策略
        7.2.1 整体定位与规划
        7.2.2 环境治理与改善
        7.2.3 以工业遗产主题展示为导向进行综合发展
        7.2.4 多模式的再利用
        7.2.5 小规模渐进式更新
    7.3 工业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更新方法
        7.3.1 再利用设计理念
        7.3.2 建筑更新手法
        7.3.3 再利用的技术措施
    7.4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7.4.1 新的朝阳产业
        7.4.2 工业遗产的文化优势
        7.4.3 利用工业遗产发展重庆创意文化产业
        7.4.4 工业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7.5 重庆工业遗产整体利用建议
        7.5.1 嘉陵厂、特钢厂历史风貌区创意产业集聚区构思
        7.5.2 重钢历史风貌区工业文化博览园再利用构思
        7.5.3 天府煤矿历史风貌区工业旅游休闲区再利用构思
        7.5.4 长安厂滨江历史风貌区商业休闲综合区再利用构思
        7.5.5 特殊地段工业历史建筑再利用
    7.6 本章小结
8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
    8.1 推动城市老工业区复兴
        8.1.1 城市复兴运动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8.1.2 工业遗产保护助推工业城市复兴
    8.2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8.2.1 实现低碳城市目标
        8.2.2 利用工业遗产价值构建紧凑型综合城区
    8.3 重塑工业城市鲜明特色
        8.3.1 老工业城市文脉的保护和发扬
        8.3.2 强化重庆工业城市形象
    8.4 推动走向文化城市
        8.4.1 工业遗产保护促进城市文化振兴
        8.4.2 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长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化同步进程中的产城融合研究[D]. 姜玉砚. 山西财经大学, 2016(08)
  • [2]绵阳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问题研究[D]. 邹良. 西南科技大学, 2015(03)
  • [3]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 彭学杰. 沈阳师范大学, 2014(09)
  • [4]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D]. 陈世栋.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5]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履行状况分析 ——以绵阳市为例[D]. 龙勇.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4)
  • [6]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战略研究[D]. 曾青.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1)
  • [7]寻找毛乌素——绿色乌审启示录[J]. 肖亦农. 中国作家, 2012(12)
  • [8]山西转型经济史研究[D]. 安华. 山西大学, 2012(01)
  • [9]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约束研究 ——以铁矿和水资源为例[D]. 李延东. 武汉大学, 2012(07)
  • [10]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D]. 许东风. 重庆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昌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