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提出春晚“十不准”

观众提出春晚“十不准”

一、观众提出春节晚会“十不准”(论文文献综述)

黄艳好[1](2015)在《河街司法:中国基层政法逻辑》文中认为基于江西丰市河街司法所的实地调查,本文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司法所在实践运作中所呈现出的种种生动面貌:纠纷解决机制的运作及变迁、行政性代理的实践样态、法制宣传的真实面目以及信访博弈中各方的行动和策略。进一步,本文将视野从现在放宽到过去、从局部放眼到整体,对司法所的发展历程和窘迫现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描述和分析,继而立足于基层政法谱系乃至基层政治生态的整体,窥探其中存在的问题。透过基层司法的生动图景,本文尝试挖掘隐藏于基层司法背后的实践逻辑,力图对现有的基层司法理论有所提升。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作为引子,对研究缘起、对象、方法和样本进行交代,并对既有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二到五章是对河街司法所实践场景的具体展示。第二章立足于河街司法所,考察了司法所调解机制的变迁,认为司法所调解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式调处。中国基层调解机制经历了从自治性调解、政治性调解到行政式调处的变化。在经过多年的法制建设之后,河街司法所的调处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透过司法所调解机制的变迁,本章指出司法所调解遵循的是一种不同于法庭司法的“政法逻辑”。第三章基于一起深度个案,考察了行政性代理的发生机理及其中各方的行动策略,并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对企业合作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行政性代理在制度化、合法性、合理性和资源供给等方面存在隐忧。第四章从司法所长的工作经历出发,通过讲述河街“缠闹访”的故事,概括了缠闹者的行动策略,归纳了政府治理信访的具体类型,进而挖掘出引发“缠闹访”的制度原因,揭示基层信访治理遵循的是一种形式上“依法”治理而实质上“权宜性”治理的逻辑。第五章集中讨论普法与法治的问题。本章将普法放置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中去理解,回顾了普法运动的缘起及历次流变,并回到丰市及河街的普法实践,指出普法所面临的诸多难题,进而提出具体改进的建议,分析普法运动的未来走向。文章最后回到普法与法治这一本质问题上,指出要突破普法的现有悖论与局限,就需要深入到立法、司法和执法层面实现普法与法治的结合。六到七章打开视角,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司法所这一基层官僚机构。第六章系统梳理了司法所的历史脉络,以及它与法律服务所之间的利益纠葛。在此基础上,本章对司法所的体制与运作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指出国家权力的延伸和扩张与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充斥于司法所的日常运作当中。第七章则以司法所为中心,对基层政法谱系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试图透过司法所,观察中国基层政治生态的发展和运作问题。结语部分对中国基层政法逻辑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基层司法的运作过程,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意图与法治因素相互冲突、碰撞、融合进而形成平衡的过程。基层司法遵循的这一政法逻辑,在日益强调法治化的背景下,其政法平衡点逐渐从凸显实质主义法治的一端走向形式主义法治的另一端。

李旭林,蒋佩健,唐国平,王艳[2](2013)在《让更多教师跃上新年挂历——东安县教师队伍建设纪实》文中研究说明东安教育在湖南教育发展史上曾书写过重要篇章。时光荏苒,如今这个地处湖南西南边陲的山区县,如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样,教育发展之路也面临着如何走向更广阔天地的困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任何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让广大老师切实感受到‘人民教师’的荣誉感、幸福感、价

铁流,徐锦庚[3](2012)在《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引子苦涩的辉煌很多人还记得那个场面。1996年5月18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委员大会。这是20世纪中国民办高校的一次盛会。400多所民办高校齐聚一堂,场面宏大而热烈。翻出当年的合影,你也许能感受到这次大会的规模,并从中看到中国民办教育的希望。到了2002年,也就是这次会议后的第6个年头,短短几年的时间,当年的400多所民办高校,一路走过来,最后仅剩下40余所。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现更名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长曹勇安,就是当年这张照片中的一

靳丹[4](2012)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理论思考》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要素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进一步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党中央的决策,公安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今年1月出台了《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公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方案》,全国公安机关迎来了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春天。公安队伍作为社会的一个特定群体,正在积极地创造着行业文化,形成自身固有的政治理论、价值取向、精神内涵、行为规范和管理模式。健康的公安文化能够满足成员内在精神需求,对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增强战斗力和凝聚力,推进公安机关公共关系建设以及促进公安队伍提高战斗力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进行理论探讨。首先,笔者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入手,详细考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历史演变,将其划分为萌芽形成时期,曲折徘徊时期,恢复发展时期和创新繁荣时期四个阶段进行研究,从历史和现实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发展脉络。通过探讨,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建设是维护社会政治生活稳定所需,是保障经济建设健康发展所要,是实现警民关系和谐发展所愿,是完善公安队伍自身建设所求,并进一步从对公安文化建设的认识、理解和公安文化主体,以及形式、途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方面找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存在的理论困境。其次,笔者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界定和探讨,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特征归纳为政治性、多样性、规范性和创新性,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导向性、约束性、凝聚性、激励性、辐射性的五大功能。最后,笔者从哲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四个视角进行理论思考,努力找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理论对策与路径,即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彻“以人为本”,转变思想,打牢公安文化建设的基础;二要引入科学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公安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三要遵循经济规律,树立经济观念,切实加强公安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四要运用心理学理论,因势利导,营造良好氛围,促进社会主义公安文化建设良性发展。

王荣花[5](2011)在《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文中研究表明1937——1949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于现代中国历史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这一战争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也从此导致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变迁,这种变迁的发生,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社会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舞台,根据地成为坚持民族解放战争,刷新社会的“实验基地”,通过战争期间不断积累的社会变革而实现了社会的质变,彻底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社会格局,缔造了一个新型的社会。太行革命根据地是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挺进华北后,创建的以太行山脉为依托的革命根据地,地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不仅是晋冀鲁豫边区的发轫地和中心,也是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中共中央北方局(嗣后是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的驻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太行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对入侵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持久、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太行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放战争时期太行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然而,这一地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在根据地建立之前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之中。劳动群众沿袭着旧有的生产方式,民众生活因循守旧,老百姓世代承传着小农社会中固有的乡土文化。随着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壮大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该地区所发动的一系列革命性改造,这块落后、愚昧、封闭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迁,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鲜明亮点。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与乡村社会改造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根据地社会的两大主题。太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后,当务之急就是对根据地区域内的乡村实行新的社会整合,“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经济、政治改革的同时,又成功地控制和倡导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根据地的巩固、壮大和发展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抗日根据地建立在广大的乡村,尤其是抗战的政治领导力量与活动范围转入乡村,根据地文化宣传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充实文化建设队伍的也是农民,正因为如此,根据地农村文化运动便是根据地新文化运动的主体。战争爆发后,随着官方力量向乡村社会的渗透,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种特殊的战争环境下,文化作为战争宣传动员的阵地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以共产党抗日救亡主张为主导的,以动员民众抗日救亡为主要任务的抗日文化成为这一时期乡村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太行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新文化运动的特点,是农村的、战争动员的、统一战线的,是同敌人的奴化宣传、同封建迷信思想搏斗的,是走向新民主主义道路的。战时蓬勃发展的根据地农村文化运动,作为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相辅相成,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在根据地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太行根据地农村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对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教育的过程。文化走入乡村,真正启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培育了农民爱国主义情感,张扬了民族精神,活跃了民主空气,有力地破除了在农村广泛存在的封建迷信思想,促进了军民团结,推动了抗日战争,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通过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强化了农村基层政权,贯彻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积累了宝成经验。太行革命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文化宣传、普及和建设运动,同时也是农村社会改造运动。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冲击了农村中旧的封建统治秩序和旧的风俗习惯,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封建礼教开始被冲破了,买卖婚姻开始被废除了,广大妇女开始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旧的风俗、习惯、道德,凡是不利于人民的解放,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的,都被不断地清算和扫除着,新的事物、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品质,开始成长起来。广大农民群众在摆脱了旧习俗、旧文化的束缚的同时,逐渐认同和接受了中共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并自觉地将其行为纳入到新政权为他们规划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及文化模式中,而这一过程最终的结果表现为民众力量与国家政权的结合。通过社会文化革命,中共权威逐渐向民间渗透和并最终达到了对民间的控制。无疑,战争改变了社会,战争孕育着新生。与军事斗争和暴力革命不同,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乡村社会文化入手,将束缚在农民日常生活中旧的思想、文化体系打破,从而进行了一次乡村革命,这里的革命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政权变革,而是涉及到农村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从文化变革入手对乡村社会进行改造,是依靠乡村社会中的文化张力来完成的,是发生在乡村社会中静悄悄的革命,所以通过这一研究路径可以凸现文化变迁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太行根据地乡村社会文化变迁,是太行根据地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透视太行根据地乡村社会文化变迁,可以为人们了解与研究根据地社会变革的具体情形和普遍意义,提供具体生动的现实标本。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后太行山农村自然经济状态、土地占有状况、乡村权力结构、人文历史变迁以及对农村社会文化诸方面,如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教育、戏剧娱乐、家庭婚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并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农村实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改革政策相结合,对太行革命根据地区域社会文化演变的形式、特点与规律等展开深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在详实的史料和充分实证的基础上将中共革命中太行山农村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改革的过程予以“实相”的描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并结合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以及生态学等学科方法,从文化变迁的视野研究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在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被传统意识形态束缚着的落后的社会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控制和倡导了一种新的文化,并将这种新的文化纳入政权建设与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并且以超然的政治力量来唤醒和组织民众完成乡村社会改造的。

兰星星[6](2010)在《梅山武术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梅山武术历史久远,是中国乡土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这一流派很好地保留了古传武术功法与技击精髓,更兼具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和较强的历史文化功能。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将梅山武术这种原生态的文化遗产加以保存并发扬光大,是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本课题以新化县孟公、红星、鹅塘等村落及位于县城郊的南北、东方武术学校武术教师及武术练习者与非练习者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调查、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查阅与梅山武术相关科研文献资料200余篇,多次拜访传统武术专家、学者和梅山武术拳师,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计654份,对有效问卷采用归类、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处理。结论:(1)梅山武术练习者在年龄、性别、职业类型、学历层次等方面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2)新化县梅山武术练习者因年龄、性别、职业的差异选择不同的练习时间、次数。(3)新化县梅山武术练习者大多选择学校操场、自家院内为练习场所。(4)梅山武术练习者大多选择去武术学校学艺,传统拜师逐渐退去历史舞台。(5)健身是现代梅山武术练习者心目中的第一价值功能。大多数梅山武术练习者对梅山武术的未来充满信心。(6)新化县梅山武术馆、校为丰富当地群众娱乐健身活动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使梅山武术这一传统武术得以广泛流传,但近年来流行度有下降趋势。(7)新化县梅山武术在当地主要学校里有一定规模的传播,武术学校大部分梅山武术教师文化水平较低,非武术学校梅山武术教师偏少。(8)政府对梅山武术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及策略与规划是影响梅山武术发展的重要原因。梅山武术发展路径比较单一,人们对梅山武术的认识不够,参与热情一般,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影响梅山武术发展的因素有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条件变化;适应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思想观念变化;地方政府扶持的力度及策略与规划变化;人们对梅山武术认知的变化;梅山武术自身内涵发展速度有限;梅山武术的师资力量有限等。对策:(1)政府宏观调控,科学策略发展,加大投入力度;(2)借助文化产业,提高发展层次,拓宽社会影响;(3)发展梅山武术产业,服务地方经济;(4)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健全武术学校管理机制;(5)将梅山武术与当地教育紧密结合。

周志友[7](2008)在《德胜世界——一个人和他的重建之路》文中指出几年前,他从海外回国,创办企业,成功后捐资助学,做了许许多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好事。这位特立独行者的真正意义在于:他给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民族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一份"民间实践"的样本。

杨纯[8](2006)在《广东报纸娱乐评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娱乐评论是一种新颖的新闻评论形式。尽管在国内报刊上出现至今不过10多年时间,但是它在题材内容、表现形式、立论和说理方式等方面都对传统的新闻评论形式有所超越,显示了新闻评论这种新闻体裁的蓬勃生命力。目前,国内对于娱乐评论的相关研究不多,且多从业务操作角度进行探讨。本文以广东报纸娱乐评论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广东报纸娱乐评论的产生、发展和现状,探讨了娱乐评论率先在广东报界产生和兴起的原因,指出了广东报纸娱乐评论兴起的积极意义以及现存的问题,并将报纸娱乐评论放在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等社会文化思潮的背景下进行分析。最后,笔者对于广东报纸娱乐评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预测。通过对于广东报纸娱乐评论的研究,本文初步揭示了娱乐评论与传统新闻评论的联系和区别,指出了娱乐评论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对于传统新闻评论形式的超越。由此证明了时代和读者需要是推动报纸文体革新的根本动力。而对于广东报纸现存问题的分析则表明,娱乐评论急需树立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如此方能更好地实践其社会责任。

谭应启[9](2006)在《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浏阳市为例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随着“以德治国”方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相继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日益明确化、规范化。 《意见》颁发后这几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主流仍然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也面临众多严峻考验。这里所反映的问题以及其背后的成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本文旨在以浏阳市为对象,总结贯彻实施《意见》后这几年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和仍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引言,本部分旨在阐明本文选题的缘由、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主要是从理论背景和现实状况两个方面凸显出当前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举措及成效。 浏阳市各相关部门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主要有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牵头组织;学校教育勇于承担重责;重视家庭教育,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主要表现为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进一步提升、集体主义精神更加强烈、进取精神与民主意识进一步结合。 第二部分,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分析目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人生信仰,价值观念错位;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惟我独尊,个人至上;道德素质低下,品德缺失严重;法制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猖獗。

李文明[10](2004)在《庐山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地吸引力的渊薮。旅游文化深度开发是在对旅游目的地的已有旅游文化开发的基础上,对总体旅游文化(客体文化、主体文化、媒体文化)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根据旅游主体(旅游者)对客体文化和媒体文化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充分发掘客体文化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物化产品或动态过程加以外化,同时相应地提升媒体文化的技术和艺术品味,以整合和构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文化形象,从而将旅游资源的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服务优势和经济优势,以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最终实现旅游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增长。 旅游文化深度开发是对旅游文化开发的继承和发展,它体现了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传承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旅游文化深度开发要坚持继承与发展并重的原则、文化性与经济性并重的原则、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以及个性原则和综合原则。其中,在综合原则的运用上,又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开发,又要重点突破,即在不同的开发阶段选择不同的开发重点。具体到本研究,现阶段既要对客体文化、主体文化、媒体文化进行全面配套的深度开发,又要重点实施客体文化的开发,而现阶段客体文化的深度开发又要将重点放在专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上。 依照上述理论,本文结合庐山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特征,对庐山的旅游文化开发进行了现状分析和问题诊断,对庐山旅游文化资源的构成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对旅游文化深度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对深度开发的战略、原则和策略进行了探讨,其中在策略上又重点探讨了旅游形象的构建策略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二、观众提出春节晚会“十不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观众提出春节晚会“十不准”(论文提纲范文)

(1)河街司法:中国基层政法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我在河街司法所的日子
    1.2 研究对象及意义
        1.2.1 为什么基层司法
        1.2.2 为什么基层司法所
    1.3 文献综述:基层司法与司法所
        1.3.1 司法所:兴起过程及因由
        1.3.2 司法所:机构运作与功能发挥
        1.3.3 当代中国基层的司法图景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实证调查
        1.4.3 比较研究
    1.5 结构安排
    1.6 调查样本
        1.6.1 主要样本:江西丰市河街司法所
        1.6.2 参照样本:四川广市五个区(县、市)司法所
第2章 行政式调处:司法所调解机制的变迁及逻辑
    2.1 问题的提出
    2.2 基层纠纷调解的机制变迁
        2.2.1 自治性调解:传统社会基层调解机制
        2.2.2 政治性调解:基层调解的新创造与发展
        2.2.3 行政式调处:司法所的调解机制
    2.3 河街司法所调解的基本样态及变化
        2.3.1 纠纷调处的基本情况及趋势
        2.3.2 典型个案及简要分析
        2.3.3 司法所调解机制的新变化
    2.4 机制变化的原因探析
        2.4.1 法制现代化与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推动
        2.4.2 满足解决我国转型期基层社会纠纷解决的需要
        2.4.3 基层资源的紧缺
    2.5 司法所调解的再反思与基层政法逻辑
        2.5.1 基层调解程序的定位与评价
        2.5.2 基层调解的政法逻辑
第3章 行政性代理:基层法律服务的运作逻辑
    3.1 问题和方法
    3.2 行政性代理的河街实践
        3.2.1 纠纷解决情况
        3.2.2 深度个案:一起命案的索赔
    3.3 行政性代理的发生机理
        3.3.1 乡民:为何寻求行政性代理?
        3.3.2 村(社区)干部:为什么出面找上级?
        3.3.3 街道(乡镇)干部:为什么为民代理?
    3.4 行政性代理的行动策略
        3.4.1 民“闹”
        3.4.2 官“合”
    3.5 博弈论框架下的企业妥协
        3.5.1 企业的应对策略
        3.5.2 企业为何妥协
    3.6 基层法律服务的隐忧
第4章 缠闹访:信访治理与中国基层政法逻辑
    4.1 信访治理中基层政府和司法所
    4.2 河街缠闹访的故事
        4.2.1 大、小河的缠闹访之路
        4.2.2 垛里熊家拆迁的信访风波
        4.2.3 一次“上京拦访”的经历
    4.3“缠闹访”中的博弈策略与类型分析
        4.3.1 缠闹者的行动策略
        4.3.2 基层政府对缠闹访的治理
    4.4“缠闹访”的制度原因
        4.4.1 信访制度的结构性悖论
        4.4.2 利益纠纷解决机制失灵
    4.5 基层信访治理的政法逻辑
        4.5.1“依法”治理
        4.5.2“权宜性”治理
    4.6 余论:信访法治化改革的评述与展望
第5章 基层普法的中国困境与未来
    5.1 普法运动的缘起与流变
        5.1.1 新中国法制的兴起
        5.1.2“把法律武器交给10亿人民”
        5.1.3 普法流变:历次《五年普法规划》的回顾
    5.2 丰市及河街的普法实践
        5.2.1 官方文本的描述:1989-2005年丰市的普法情况
        5.2.2 普法的真实场景
    5.3 普法的中国困境及其改进
        5.3.1 普法的中国困境
        5.3.2 普法的改进
    5.4 普法运动的未来命运
        5.4.1 推动普法运动存续的力量
        5.4.2 推动普法运动衰减的力量
    5.5 普法与法治
        5.5.1 普法的悖论与局限
        5.5.2 普法型法治:普法与法治的结合
第6章 司法所的兴起与现状
    6.1 一个乡镇官僚机构的兴起
        6.1.1 司法所的发展历程
        6.1.2 司法所兴起的因由
    6.2 司法所与法律服务所的“纠葛”
        6.2.1 法律服务所的机构变迁
        6.2.2 司法所与法律服务所:共生、分离与暧昧
    6.3 司法所的体制与运作现状
        6.3.1 管理体制
        6.3.2 人事结构
        6.3.3 机构职责
        6.3.4 经费保障
    6.4 司法所的隐忧与法治困境
第7章 政法谱系中的司法所与中国基层政治生态
    7.1 基层社会的政法谱系
        7.1.1 谱系、谱系学与政法谱系
        7.1.2 基层社会政法谱系的对象要素
        7.1.3 基层社会政法谱系的变迁
    7.2 支配、碰撞与互惠:街道办与司法所
        7.2.1 司法所长的窘境
        7.2.2“条块”矛盾
    7.3 融汇与交错:司法所与综治办、信访办
    7.4 协作与互惠:司法所与人民法庭、派出所
        7.4.1 司法所的尴尬地位
        7.4.2 协作与互惠
    7.5 透过司法所观察中国基层政治生态
        7.5.1 司法所在基层政治生态中的地位和功能
        7.5.2 透过司法所看基层政治生态的问题
第8章 结语:基层司法的政法逻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4)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理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历史演变
        (一) 萌芽形成时期:1949年10月公安部设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5
        (二) 曲折徘徊时期: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时期
        (三) 恢复发展时期: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至2003年11月“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
        (四) 创新繁荣时期:2003年11月“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至今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建设是维护社会政治生活稳定所需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建设是保障经济建设健康发展所要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建设是实现警民关系和谐发展所愿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建设是完善公安队伍自身建设所求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存在的理论困境
        (一) 认识上存在误区,公安文化主体消极被动
        (二) 渠道建设重视不够,公安文化形式单一
        (三) 经费投入捉襟见肘,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四) 社会高速发展与转型,心理困境凸显
第二章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理论思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内涵
        (一) 文化与公安文化
        (二) 警察文化与公安文化
        (三)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与公安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内容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结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特征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政治性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多样性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规范性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创新性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功能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导向功能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约束功能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凝聚功能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激励功能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辐射功能
第三章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的理论对策与路径
    一、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贯彻“以人为本”,转变思想,打牢公安文化建设的基础
        (一) 强化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公安民警职业道德培养,端正公安民警价值观
        (二) 着力提高公安民警科学文化素质,打造执法规范、业务过硬的公安民警队伍#29
        (三) 促进公安民警礼仪养成,塑造良好公安形象
    二、引入科学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公安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
        (一) 坚持人本化管理观念,改善公安队伍的管理,加强民主集中制
        (二) 创建学习型公安民警组织,培养学习型民警,不断创新公安文化
        (三)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证公安文化建设领导有力
        (四) 重视制度建设,保证公安文化建设有序发展
    三、遵循经济规律,树立经济观念,切实加强公安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
        (一) 树立警务效益观念,实现公安文化建设和警务效益的共赢
        (二) 强化质量意识,以提升执法、服务质量促进公安文化建设
        (三) 完善公安文化建设物质基础,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四、运用心理学理论,因势利导,营造良好氛围,促进社会主义公安文化建设良性发展
        (一) 运用从众心理,推动公安文化建设
        (二) 制造心理定势,规范公安文化建设
        (三) 激活模仿心理,引导公安文化建设
        (四) 加强心理疏导,稳固公安文化建设
        (五) 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创造公安文化建设和谐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1.4.3 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文化与社会文化
        1.5.2 根据地文化
    1.6 太行根据地区划沿革
第2章 革命前太行山区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
    2.1 乡村社会
        2.1.1 自然经济状态
        2.1.2 土地的占有状况
        2.1.3 乡村权力空间
    2.2 乡村文化生活
        2.2.1 乡村娱乐
        2.2.2 乡村教育
    2.3 乡村妇女生活
    2.4 民风民俗
        2.4.1 民风民情
        2.4.2 节日风俗
        2.4.3 信仰风俗
        2.4.4 陈规陋习
第3章 中共政策与乡村社会文化变革
    3.1 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3.1.1 动员农民参加抗战
        3.1.2 动员农民积极参加土改
        3.1.3 动员农民积极参与政治
    3.2 农村文化教育
        3.2.1 文化教育方针政策
        3.2.2 农村小学教育
        3.2.3 成人教育
    3.3 农村文化娱乐
        3.3.1 农村文化组织
        3.3.2 农村文化宣传
        3.3.3 农民文化生活
    3.4 农村妇女的解放
        3.4.1 解放妇女政策
        3.4.2 妇女经济解放
        3.4.3 提高妇女政治地位
        3.4.4 保障妇女人权
    3.5 变易风俗
        3.5.1 破除迷信
        3.5.2 革除陈规陋习
        3.5.3 禁毒禁赌
        3.5.4 卫生运动
        3.5.5 新农村新风尚
第4章 崭新的娱乐形式:革命话语下的民间小戏
    4.1 太行山的秧歌:民间小戏的代表
        4.1.1 关于民间小戏
        4.1.2 秧歌与秧歌戏
        4.1.3 秧歌的乡村演出
        4.1.4 秧歌里的乡村抒写
    4.2 “民间”的重塑:革命话语下民间小戏的改造
        4.2.1 建立农村剧团
        4.2.2 戏剧活动
        4.2.3 旧剧的改造与利用
        4.2.4 左权小花戏:民间小戏改造的典范
    4.3 全新的“民间”:太行山的新秧歌
        4.3.1 崭新的民间形式:秧歌舞剧
        4.3.2 “民间”的缔造:新秧歌剧
        4.3.3 全新“民间”的展示
    4.4 民间与政治的互动:民间小戏与乡村社会
        4.4.1 乡村演出与民众动员
        4.4.2 娱乐与教化
        4.4.3 “民间”的改造与继承
第5章 婚俗新变:太行山农村社会文化透视
    5.1 择偶状态
        5.1.1 包办婚姻:抗战前夕及抗战初期主要的择偶方式
        5.1.2 婚姻自主:择偶方式的新选择
        5.1.3 政治包办:革命话语下妇女的择偶状态
    5.2 婚姻礼俗
        5.2.1 抗战前夕及抗战初期的婚仪
        5.2.2 婚姻程序的简化与新式婚礼
    5.3 离婚自由与寡妇再婚
        5.3.1 离婚风潮
        5.3.2 寡妇再嫁
        5.3.3 军属婚姻
    5.4 革除陋婚
        5.4.1 遏制早婚
        5.4.2 禁止买卖婚姻
        5.4.3 禁止童养媳
        5.4.4 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
第6章 丧俗变革:太行山农村社会风俗的变迁
    6.1 丧俗的传承与演变:抗战前及抗战初期太行山区的丧葬礼俗
        6.1.1 丧葬礼俗
        6.1.2 丧葬中的信仰风俗
        6.1.3 厚葬是丧葬的主导形式
        6.1.4 祭祀风俗
    6.2 烈士追悼仪式与丧俗的变化
        6.2.1 烈士追悼与政治动员
        6.2.2 烈士追悼与纪念
    6.3 村级追悼
        6.3.1 村级追悼仪式
        6.3.2 村级追悼与民俗使用
    6.4 民间丧俗的变迁
        6.4.1 丧俗的改革与变迁
        6.4.2 土地改革与根据地丧俗的转变
第7章 放足运动:太行山农村妇女形象的重塑
    7.1 抗战前夕及初期太行山的缠足陋俗
        7.1.1 “三寸金莲”:女性奴化的标志
        7.1.2 “缠缠放放”:女性身体解放的艰难
        7.1.3 小脚”犹在:抗战初期太行山区的缠脚遗风
    7.2 脚的解放与人的解放:太行根据地的放足运动
        7.2.1 厉行放足:太行根据地政府的放足措施
        7.2.2 “脚”的解放:放足运动的开展
        7.2.3 放足运动的成效与特点
    7.3 妇女放足与女性形象的新塑
        7.3.1 “劳动光荣”:新的劳动观念
        7.3.2 “走入社会”:崭新的女性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梅山武术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梅山武术的历史渊源
        1.1.2 现代梅山武术的发展历程
        1.1.2.1 农村群众武术恢复与发展期(20 世纪70 年代初期至20 世纪90 年代初期)
        1.1.2.2 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的梅山武术
        1.1.3 梅山武术发展概述
        1.1.3.1 梅山武术的发展(以东方武术院为例)
        1.1.3.2 梅山武术练习内容特点及其价值
        1.1.3.2.1 梅山武术练习内容
        1.1.3.2.2 梅山武术的特点
        1.1.3.2.3 练习梅山武术的作用
        1.1.3.3 梅山武术的研究现状
    1.2 对民族传统武术发展的思考
    1.3 选题依据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化县梅山武术发展现状及分析
        3.1.1 梅山武术练习者现状与分析
        3.1.1.1 梅山武术练习者人口分布现状
        3.1.1.2 梅山武术练习者练习的内容、次数及练习场地
        3.1.1.3 梅山武术练习者的动机
        3.1.1.4 梅山武术练习者对梅山武术在新化发展现状的认识
        3.1.1.5 梅山武术练习者制约梅山武术发展因素的认识
        3.1.1.6 梅山武术练习者对梅山武术发展前景的认识
        3.1.2 非梅山武术练习者对梅山武术的认知及态度
        3.1.3 新化县教师与梅山武术发展现状
        3.1.3.1 梅山武术教师分布现状
        3.1.3.2 梅山武术教师对自身地位和职业前景自我评估情况
        3.1.4 近十年新化县体育局对梅山武术的经济投入
    3.2 影响梅山武术发展的因素分析
        3.2.1 物质生产、生活条件因素的影响
        3.2.2 思想观念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和谐
        3.2.3 政府扶持的力度及策略与规划
        3.2.4 梅山武术自身内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2.5 人们对梅山武术认知的局限性
        3.2.6 梅山武术的师资力量
4 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4.2 对策
        4.2.1 政府宏观调控,科学策略发展,加大投入力度
        4.2.2 借助文化产业,提高发展层次,拓宽社会影响
        4.2.3 发展梅山武术产业,服务地方经济
        4.2.4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健全武术学校管理机制
        4.2.5 将梅山武术与当地教育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广东报纸娱乐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报纸娱乐评论概述
    一. 报纸娱乐评论的界定及其特点
    二. 报纸娱乐评论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广东报纸娱乐评论概况
    一. 广东报纸娱乐评论的发展脉络
    二. 广东主要报纸娱乐评论的概况
    三. 广东报纸娱乐评论的特点
第三章 关于广东报纸娱乐评论的深层思考
    一. 娱乐评论兴盛的原因探析
    二. 娱乐评论兴盛的社会意义
    三. 娱乐评论与报纸评论文体的创新
    四. 报纸娱乐评论应注意的问题
    五. 多维视野下解读报纸娱乐评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浏阳市为例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举措及成效
    1.1 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举措
        1.1.1 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牵头组织
        1.1.2 学校教育勇于承担重责
        1.1.3 重视家庭教育,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1.2 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
        1.2.1 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进一步提升
        1.2.2 集体主义精神更加强烈
        1.2.3 进取精神与民主意识进一步结合
第二部分 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仍存在的问题
        2.1.1 理想淡出,信仰缺席
        2.1.2 价值观念错位,功利主义浓厚
        2.1.3 道德素质低下,品德缺失严重
        2.1.4 自我中心突出,违法犯罪现象猖獗
    2.2 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仍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在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冲击下未成年人易于迷失自我
        2.2.2 应试教育下教师与学校德育自身的诸多问题
        2.2.3 家庭教育中主客观方面的种种限制和阻碍
第三部分 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 社会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3.1.1 创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3.1.2 对中国传统道德资源进行批判性利用
    3.2 学校教育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3.2.1 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
        3.2.2 把握未成年人道德心理中知情意行的发展规律,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3.2.3 因时因地制宜,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3.2.4 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3.3 家庭教育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3.3.1 矫正家庭教育狭隘的成才观,树立“大学习观”
        3.3.2 转变简单粗暴式教育为机智巧妙的鼓励式教育
        3.3.3 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庐山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文献综述
1 关于旅游开发的研究
2 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
3 关于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
正文
1 导论
    1.1 基本概念界定
    1.2 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及旅游资源概况
    2.2 旅游开发的现状及问题诊断
        2.2.1 现状
        2.2.2 问题诊断
3 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3.1 庐山旅游文化的构成
        3.1.1 综合艺术
        3.1.2 宗教文化
        3.1.3 别墅建筑文化
        3.1.4 教育文化
        3.1.5 儒家文化
        3.1.6 科学技术
        3.1.7 政治文化
        3.1.8 中外文明沟通历史
    3.2 庐山旅游资源评价
    3.3 庐山文化旅游市场价值及客源市场分析
        3.3.1 市场价值
        3.3.2 客源市场
    3.4 庐山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析
        3.4.1 有利条件
        3.4.2 不利因素
4 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理论探讨
    4.1 文化内涵的发掘
        4.1.1 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发掘
        4.1.2 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发掘
    4.2 对客源地文化的研究
    4.3 文化内涵的外化
5 庐山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战略、原则及基本策略
    5.1 深度开发战略定位
    5.2 深度开发原则
    5.3 深度开发策略
        5.3.1 经营管理策略
        5.3.2 旅游形象策略
        5.3.3 产品策略
        5.3.4 市场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附图1: 庐山旅游区景点分布图
附图2: 庐山景点介绍图
附图3: 庐山全国地理交通图
附图4: 江西旅游地图
后记

四、观众提出春节晚会“十不准”(论文参考文献)

  • [1]河街司法:中国基层政法逻辑[D]. 黄艳好.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2]让更多教师跃上新年挂历——东安县教师队伍建设纪实[J]. 李旭林,蒋佩健,唐国平,王艳. 湖南教育(下), 2013(10)
  • [3]中国民办教育调查[J]. 铁流,徐锦庚. 中国作家, 2012(22)
  • [4]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文化理论思考[D]. 靳丹. 河南大学, 2012(10)
  • [5]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 王荣花. 河北大学, 2011(12)
  • [6]梅山武术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兰星星. 湖南科技大学, 2010(04)
  • [7]德胜世界——一个人和他的重建之路[J]. 周志友. 中国作家, 2008(01)
  • [8]广东报纸娱乐评论研究[D]. 杨纯. 暨南大学, 2006(06)
  • [9]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浏阳市为例的个案分析[D]. 谭应启.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9)
  • [10]庐山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研究[D]. 李文明. 中南林学院, 2004(04)

标签:;  ;  ;  ;  ;  

观众提出春晚“十不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