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民办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江西新余民办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一、江西省新余市民办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熊迪[1](2020)在《新中国初期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研究(1949-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江西饱受战乱的影响,教育发展很是落后,这种情况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逐渐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七年里,江西中等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本文对这十七年来江西中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特征,教育改革和取得的成就作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析。本文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首先简要介绍近代江西中等教育的滥觞,并对晚清和民国时期江西中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大致的阐述,可以看出近代以来,江西中等教育有所发展,但其推广与普及的力度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章,首先归纳了江西解放初期面临的社会条件,虽然说经济薄弱、社会治安较为混乱,但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而逐渐得以改变。其次详细阐述了新中国初期江西中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在国民经济恢复初期,普通中学得到恢复和一定的发展,但其教学宗旨、办学数量及教学质量发生了改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这个时期,中等师范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并对中等师范学校增多的原因,毕业生的部分去向,办学规模和服务领域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由于受大跃进等运动影响,出现了中等教育发展过快、办学数量过多的情况,但后来在党的政策的调整下逐步走向正规。第三章,是介绍中等教育的具体教学活动,从教育工作方针、课程设置、教育师资情况和学生管理四个方面来介绍中等教育的教学活动。第四章,首先对新中国初期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特征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了新中国初期江西中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其对当今中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对于今天中等教育依旧具有借鉴价值。

施欣[2](2016)在《论“两非”语境下高职院校的跨越式发展——基于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考察与思索》文中研究表明"两非"(非中心城市、非教育系统直属)的尴尬处境与制约现状,是高职高专院校职业强势发展与未来规划的一大劣势或不利因素。为了破解难题、突破瓶颈、扭转"两非"的落后位置和被动局面,进而走向又好又快、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唯有做到:正确认识"两非"高职院校的基本家底和现实处境;透辟理解"两非"的深刻涵义和内在意义;积极面对"两非"情势下带来的诸多负面因素。

彭清勇[3](2016)在《新余市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力资源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就可圈可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技能人才支撑,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新形势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本文从职业教育相关理论出发,对新余市的职业教育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分析,希望为新余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中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阐述了相关理论,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概念的界定、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发展、职业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第三部分从办学规模、生源、就业、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五个方面介绍了新余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论文第四个部分分析了新余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层次较低、政府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职业院校办学质量不高等。第五个部分,从政府、学校、用人单位三个层面提出了优化新余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及建议,包括:一是政府应加强规划指导,推动职业教育整体发展;二是职业院校应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三是用人单位应强化校企融合,实现共赢发展。第六部分,进行了结论和展望。本论文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座谈走访等实证方法。整个论文应用了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较为详细地剖析了新余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对策建议。

李清有[4](2016)在《经济新常态下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必将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成为一种新常态。新余市是地处中部内陆地区的一个中小城市,是江西省的一个地级市。新余市应该抓住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积极破解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诸多难题,推动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使电子商务成为新余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经济新常态这一新的视角切入研究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有利于新余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和完善,能够对其它城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提供借鉴。通过对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的个例分析,有利于发现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能够提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些对策措施。因此,研究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有着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通过研究江西省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的个例,探讨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存在的问题,运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从政府职能转变、市场调控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为研究经济新常态下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案例。本文在结构上共分为六章,具体章节是: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第二章是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第三章是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四章为经济新常态下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和目标;第五章为经济新常态下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存在意识认识不足、经济融合不够、配套设施落后、政策体系不全、专业人才匮乏、配套服务滞后等问题,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据此,本文从重点领域、经营主体、支撑体系、集聚发展、创新战略、人才、发展环境、发展保障等方面,对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对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对于电子商务发展有可资借鉴的现实意义,对电子商务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彭翔[5](2014)在《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衍生出来的,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业逐步涵盖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新余市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都位居全省前列。但随着新余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制约因素越来越突出,集中表现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工业化继续向前跨越的主要障碍。本文从新余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入手,通过对全市部分服务业企业、服务业中介及商务、交通、旅游、金融、教育等部门进行调研,设计、整理相关调查表,围绕制约经济社会的瓶颈问题、区域人气不旺和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从若干重点领域详细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及政府引导对策。并明确提出,实现新余市服务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政府层面应注重规划引导,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加大服务业发展资金投入,重视服务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

梁颖[6](2014)在《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政府主导职能研究 ——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例》文中提出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更对我国3.67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新时期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笔者在江西省新余市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调研等形式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了归纳,主要是理想信念缺失、公德意识较差、个人品德低下、法制观念淡薄等方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但政府没有发挥好职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发挥政府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导职能,这是能否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笔者对政府在未成年人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职能作了探讨,对政府与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职能进行合理界定。政府不是万能的,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个工作体系中,政府负是主导,学校是主体,家庭是基础,社会是环境,四者各自分工又密切合作。认为政府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具有统筹职能、执行职能、协调职能、监管职能。但政府在发挥主导职能的过程中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协调不够、督导不力、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充分发挥政府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主导职能,结合新余市的工作实践,提出了相关对策:一要真正重视,纳入中心工作来抓;二要发挥指导职能,制定中长期规划三要发挥经济职能,加大经费投入;四要发挥协调职能,形成工作合力;五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营造良好环境;六要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李燕芳[7](2013)在《民办高职教师职后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新余市民办高职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民办高职教育的快速崛起,民办高职教育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民办高职院校也逐渐注重内涵发展,其培养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由于民办高职教师在职后教育认识上存在差别,江西省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后教育开展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加强民办高职教师职后教育,提高民办高职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推动江西省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对江西省和全国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问法、统计分析法等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对职后教育的概念进行闸述,指出民办高职教师职后教育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教师角色转变的需要;从江西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后教育开展情况出发,以新余3所民办高职院校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进行调研,对获得数据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教师对职后教育认识模糊、教师职后教育的机会不多以及当前职后教育时效性低;围绕调查数据整理、分析民办高职教师职后教育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既有教师自身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也有其他的一些客观原因。结合江西民办高职院校职后教育的实际情况,针对研究过程发现和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几条对策:加强我国民办高职教育教师职后教育的制度建设,如完善高职教师任职制度,制定高职教师顶岗实训制度,建立师资培训基金制度;构建高职“实践性教学”特色培训模式;实现职后教育培训与教师自主发展的统一。

廖小春[8](2012)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例》文中认为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其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所需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其特点是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平台,要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必须进一步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当前,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比较薄弱,其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因此,加强中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新余市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为切入口,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新余市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但是,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政府主导不充分、校企合作不紧密、基地建设不规范、学校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归结到观念认识、基地投入、管理协调等方面的原因。研究表明,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一般有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等三种类型,具有德育功能、智育功能和社会化功能。为了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强化政府统筹协调功能,即通过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实训基地投入力度;依托企业平台联动合作,即树立双赢意识,强化企业责任,发挥企业功能;发挥职业学校自身作用,即开展面向社会的培训活动,建立社会参与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积极进行实训教材开发,健全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理顺学校与政府及企业管理关系,即理顺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黄宏丽[9](2012)在《从“新余现象”到“新余模式” ——新余职业教育发展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新余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背景,分析了新余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认为:随着产业经济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新余过去那种“新余现象”——以单纯的重视发展职业院校和“以生养校”的发展模式来办职业院校,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需要,更是难以满足今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因此,走出“新余现象”的困境,突破“新余现象”的“瓶颈”,找到适合新余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需要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明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对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对职业教育、新余现象,新余模式等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阐述了职业教育“新余现象”产生的背景及现状,着重分析了他的局限性。论文指出:随着新余市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新余市经济发展迅猛,为新余市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但当前新余市职业教育发展却与新余市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不能提供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未与新余市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具体表现在职业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人才供求失衡、职业教育资源匮乏、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方面。第三部分:在对“新余现象”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一个“新余模式”的主张。并具体阐释了其内涵、特点及意义。认为:“新余”模式应该以:在长远的目的上要以能不断满足新余市经济发展及对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需要为指归;在当前的现实目标上要能够破解当前就业结构性失调难题;有利于中小企业用工稳定发展;帮助就业者获得理想收益;创造新增劳动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在指导思想上立足于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在办学方针上确立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技能养成并重;在培养模式上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并举;在办学体制上实行(政府、企业、个人)多元结合;构建一个科学高效有力的发展保障机制(行政机构,学术团体,法律法规)。第四部分:提出了实现“新余模式”的三项对策:1、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2、抓好校企合作“九个对接”;3、创设保障“新余模式”实现的机制。通过以上论证,能更好地了解新余市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为新余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从而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很好地对接,为以后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蒋意春[10](2011)在《新余市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余市民办高职教育曾经被国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誉为"新余现象",尽管新余市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从总体看,新余市高民办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制约新余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文章针对新余市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期望新余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更好地发展。

二、江西省新余市民办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新余市民办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初期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时间研究范围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一、新中国成立前江西中等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一)近代江西的社会状况
    (二)晚清时期江西中等教育的起步
        1.普通中学教育
        2.中等师范教育
        3.中等职业教育
    (三)民国时期江西中等教育的前行
        1.普通中学
        2.中等师范教育
        3.中等职业教育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中等教育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初的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1.人民政权的建立加快了中等教育的发展
        2.稳定的社会秩序适宜了中等教育的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状况
        1.国民经济恢复初期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3.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中等教育的教学活动
    (一)新政权下的江西中等教育发展方向
        1.改造旧教育与确立新教育并举
        2.学习苏联先进教学经验
        3.教育为工农群众服务
        4.实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5.开展教育革命
        6.教育教学改革的调整与发展
    (二)新理念指导下的中等教育的课程设置
        1.普通中学课程
        2.中等师范课程
        3.中等职业学校课程
    (三)新思想要求下的中等教育师资配置
        1.教师队伍建设
        2.教师待遇
    (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管理
        1.学生的来源与招生
        2.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
        3.学生的奖助待遇
四、新中国成立前期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的特征与成绩
    (一)江西中等教育的特征
        1.中等教育的发展深受经济政治的影响
        2.中等教育发展中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3.中等教育发展中注重生产劳动教育
    (二)江西中等教育取得的成绩
        1.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2.提升了青年一代的文化素质
        3.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论“两非”语境下高职院校的跨越式发展——基于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考察与思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基本情况
二、“两非”概念的释义、解读与阐述
    1. 非中心城市
    2. 非教育管理部门或其他行政系统直属
三、“两非”高职院校发展的不利因素
    1. 地理位置相对偏僻
    2. 当地政策扶持相对有限
    3. 财政教育经费相对不足
    4. 非教育或行政部门直属(管理)的缺陷
四、“两非”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1. 狠抓班子建设
    2. 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
    3. 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对接与支持
    4. 充分发挥“冶院精神”
    5. 狠抓“高职教区”建设
五、结语

(3)新余市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2.1 职业教育概念的界定
    2.2 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发展
        2.2.1 国外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状况
        2.2.2 国内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状况
    2.3 职业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
        2.3.1 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益
        2.3.2 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
        2.3.3 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
3. 新余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3.1 新余职业教育发展回顾
    3.2 新余市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3.2.1 办学规模现状
        3.2.2 生源状况分析
        3.2.3 就业状况分析
        3.2.4 师资力量状况
        3.2.5 实训设备现状
4. 新余职业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
    4.1 新余市技能型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4.1.1 调研目的与对象
        4.1.2 调研的方法与内容
        4.1.3 调研情况
        4.1.4 调研结论
    4.2 新余职业教育发展存在问题
        4.2.1 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层次较低
        4.2.2 政府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4.2.3 职业院校办学质量不高
5. 优化新余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5.1 政府应强化领导,推动职业教育整体发展
        5.1.1 科学制定规划
        5.1.2 强化组织领导
        5.1.3 增强财力保障
        5.1.4 完善激励政策
        5.1.5 强化督导评估
        5.1.6 强化舆论宣传
    5.2 职业院校要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
        5.2.1 科学设置专业
        5.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2.3 推进办学多元化
        5.2.4 加强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培养
        5.2.5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5.2.6 提高学校管理科学化水平
        5.2.7 加强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
    5.3 用人单位要强化校企融合,实现共赢发展
        5.3.1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5.3.2 完善用人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 1:新余市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 2:职业院校校长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4)经济新常态下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电子商务涉及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公共物品理论
        2.1.1 电子商务
        2.1.2 公共物品
        2.1.3 电子商务与公共物品
    2.2 外部性理论
        2.2.1 外部性
        2.2.2 经济新常态
    2.3 公共政策理论
        2.3.1 公共政策
        2.3.2 政府职能
        2.3.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3章 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发展现状
        3.1.1 重点领域电子商务应用
        3.1.2 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
        3.1.3 电子商务示范体系建设
    3.2 主要做法
        3.2.1 组织领导
        3.2.2 政策支持
        3.2.3 示范建设
        3.2.4 普及应用
        3.2.5 产业招商
        3.2.6 模式创新
    3.3 主要问题
        3.3.1 意识认识不足
        3.3.2 经济融合不够
        3.3.3 配套设施落后
        3.3.4 政策体系不全
        3.3.5 专业人才匮乏
        3.3.6 配套服务滞后
第4章 经济新常态下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和目标
    4.1 发展机遇
        4.1.1 政府重视
        4.1.2 政策支持
        4.1.3 规范发展
    4.2 发展优势
        4.2.1 政策导向
        4.2.2 基础条件
        4.2.3 发展环境
    4.3 发展目标
        4.3.1 电子商务交易额规模
        4.3.2 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
        4.3.3 电子商务服务业链条
        4.3.4 电子商务普及和应用
        4.3.5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效应
        4.3.6 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
第5章 经济新常态下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重点领域电子商务
        5.1.1 制造业电子商务
        5.1.2 商贸业电子商务
        5.1.3 医药业电子商务
        5.1.4 旅游业电子商务
        5.1.5 农村电子商务
        5.1.6 跨境电子商务
        5.1.7 社区电子商务
    5.2 电子商务经营主体
        5.2.1 平台主体
        5.2.2 服务企业
        5.2.3 创业创新
        5.2.4 招商引资
    5.3 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5.3.1 基础设施
        5.3.2 信用体系
        5.3.3 物流快递
        5.3.4 金融环境
    5.4 电子商务集聚发展
        5.4.1 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
        5.4.2 金利达医药电子商务园
        5.4.3 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园区
        5.4.4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区
    5.5 电子商务创新战略
        5.5.1 模式创新
        5.5.2 服务创新
    5.6 电子商务人才
        5.6.1 人才培训
        5.6.2 人才引进
    5.7 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5.7.1 品牌建设
        5.7.2 试点示范
        5.7.3 电商协会
        5.7.4 宣传推广
    5.8 电子商务发展保障
        5.8.1 组织机制
        5.8.2 政策资金
        5.8.3 市场环境
        5.8.4 统计监测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新余市电子商务重点项目

(5)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目标及创新
第2章 服务业相关理论分析
    2.1 服务业的基本内涵及分类
        2.1.1 服务业及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2.1.2 服务业的分类
    2.2 服务业发展趋势
        2.2.1 全球服务业发展现状
        2.2.2 全球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2.3 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2.3.1 国际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2.3.2 国内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政策
第3章 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新余市基本状况
    3.2 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3.2.1 服务业成为稳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3.2.2 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3.2.3 服务业企业结构和行业结构趋于多元化
    3.3 新余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服务业发展相对工业发展滞后
        3.3.2 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生产性服务业不足以支撑工业的发展
        3.3.3 服务业功能层次多处于低端,缺乏高端服务环节
        3.3.4 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复合型高端人才匮乏
        3.3.5 服务业各行业自身存在较多问题
        3.3.6 服务业的发展受到周边两大都市服务业快速集聚带来的威胁
    3.4 新余市服务业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政府观念滞后,认识还不到位
        3.4.2 城市规模总体偏小,城市化水平不高
        3.4.3 产业规划滞后
        3.4.4 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程度低
        3.4.5 消费潜力不足
        3.4.6 国际化水平低
        3.4.7 专业人才稀缺
第4章 政府加快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和意见建议
    4.1 优势与机遇
        4.1.1 优越的自然条件、人文资源和区位条件将助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4.1.2 工业化的推进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4.1.3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4.1.4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需求增加
        4.1.5 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4.2 政府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4.2.1 着力打造服务产业集聚区,优化产业布局
        4.2.2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2.3 打造旅游业品牌,提升城市品位
        4.2.4 优化商贸和社区服务业,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4.2.5 加强服务业节能减排管理,促进服务业低碳智能化发展
第5章 政府加快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5.1 管理体系建设
        5.1.1 建立健全新余市服务业集约化管理机构
        5.1.2 加强服务行业管理,实施统一标准
    5.2 制定和实施促进新余市服务业集约化的产业政策
        5.2.1 创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的行政服务外部环境
        5.2.2 落实价格政策和土地政策
        5.2.3 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5.2.4 积极争取和制定服务业发展财税优惠政策
    5.3 创新机制
        5.3.1 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5.3.2 加强统计工作,完善现代服务业统计制度
        5.3.3 建立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5.4 监督管理
    5.5 教育宣传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政府主导职能研究 ——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特色与创新
    第五节 关键词界定
第二章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理想信念比较缺失
    第二节 公德意识比较薄弱
    第三节 品德修养比较欠缺
    第四节 法制观念比较淡薄
第三章 政府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职能定位
    第一节 政府与学校、家庭、社会之间职能的界定
        一、政府与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职能分工
        二、政府要着重于宏观管理
        三、在政府的主导下努力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合力
    第二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
        一、政府职能的内涵
        二、政府的文化职能包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三、政府教育职能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政府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具有主导职能
        一、政府具有统筹职能
        二、政府具有执行职能
        三、政府具有协调职能
        四、政府具有监管职能
第四章 政府在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导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第二节 政府投入不足
    第三节 政府没发挥好协调作用
    第四节 政府督导不力
    第五节 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工作体制机制
第五章 发挥政府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主导职能的对策
    第一节 政府要真正重视,纳入中心工作
    第二节 政府要发挥指导职能,制定中长期规划
    第三节 政府要发挥经济职能,加大经费投入
    第四节 政府要发挥协调职能,形成工作合力
    第五节 政府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营造良好环境
    第六节 政府要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新余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问卷(附结果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Ⅲ 新余市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五年规划(2012—2016年)
后记

(7)民办高职教师职后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新余市民办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动态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教师职后教育概述
    第一节 教师职后教育内涵
        一、教师职后教育内涵
        二、与继续教育的联系
    第二节 职后教育的必要性
        一、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二、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
        三、教师角色转变需要
第二章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后教育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民办高职院校职后教育现状调查
        一、民办高职教师受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民办高职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情况
        三、民办高职教师对职后教育的认识
        四、民办高职教师职后教育的评价体系
    第二节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后教育参与度低
        二、职后教育模式单一
        三、职后教育效果一般
第三章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后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第一节 民办高职教师职后教育存在问题的政策因素
        一、政策力度的缺乏
        二、执行力度的欠缺
    第二节 民办高职院校职后教育存在问题的现实条件因素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二、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
        三、培训经费投入少
        四、职后教育重视不够
    第三节 民办高职院校职后教育存在的教师主观因素
        一、教师队伍流动性大
        二、培训政策了解不深
第四章 加强我国民办高职教师职后教育的对策
    第一节 制定民办高职教师职后教育的相关制度
        一、完善高职教师任职制度
        二、制定教师顶岗实训制度
        三、建立师资培训基金制度
    第二节 构建高职“实践性教学”特色培训模式
        一、“实践性教学”的内涵
        二、“实践性教学”的模式及构建
    第三节 实现职后教育培训与教师自主发展统一
        一、完善高职教师激励机制
        二、建立教师绩效评估体制
        三、明确职后教育发展目标
        四、调整克服职业倦怠心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家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期待
        三、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存在困难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综述
        二、国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模式研究综述
        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案例法
        三、访谈法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概述
    第一节 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类型与功能
        一、实训基地的概念
        二、实训基地的类型
        三、实训基地的功能
    第二节 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阐释
        一、情境学习理论
        二、人本原理
第三章 新余市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实训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一、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二、基地建设逐步标准化
        三、应用效能逐步提高
    第二节 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政府主导不充分
        二、校企合作不紧密
        三、基地建设不规范
        四、学校管理不到位
第四章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强化政府统筹协调功能
        一、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政策
        二、优化实训基地资源配置
        三、加大实训基地投入力度
    第二节 依托企业平台联动合作
        一、树立双赢意识
        二、强化企业责任
        三、发挥企业功能
    第三节 发挥职业学校自身作用
        一、开展面向社会的培训活动
        二、建立社会参与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三、积极进行实训教材开发
        四、健全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机制
        五、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四节 协调学校与政府及企业管理关系
        一、理顺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二、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访谈提纲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从“新余现象”到“新余模式” ——新余职业教育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新余现象”及其局限性分析
    第一节 “新余现象”的背景
    第二节 “新余现象”的特点
    第三节 “新余现象”的局限性
第三章 构建“新余模式”的设想
    第一节 “新余模式”的内涵
    第二节 “新余模式”的特点
    第三节 构建“新余模式”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 实现“新余模式”的措施
    第一节 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
    第二节 抓好校企合作“九个对接”
    第三节 创设保障“新余模式”实现的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新余市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余市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二、新余市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地方经济不够,与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对接不紧密
    (二)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理念、管理水平落后,核心竞争力不强
    (三)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不明显,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随着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生源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三、新余市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策
    (一)明确办学定位,服务地方经济。我国的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缘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转变发展思路,由做大做强转向内涵发展
    (三)彰显办学特色,走校企合作办学的新路
    (四)政府要加强引导和规范管理

四、江西省新余市民办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初期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研究(1949-1966)[D]. 熊迪.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论“两非”语境下高职院校的跨越式发展——基于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考察与思索[J]. 施欣. 当代继续教育, 2016(06)
  • [3]新余市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彭清勇. 江西财经大学, 2016(04)
  • [4]经济新常态下新余市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D]. 李清有. 南昌大学, 2016(03)
  • [5]新余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彭翔. 南昌大学, 2014(05)
  • [6]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政府主导职能研究 ——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例[D]. 梁颖.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7]民办高职教师职后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新余市民办高职院校为例[D]. 李燕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6)
  • [8]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例[D]. 廖小春.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7)
  • [9]从“新余现象”到“新余模式” ——新余职业教育发展思考[D]. 黄宏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6)
  • [10]新余市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 蒋意春. 宜春学院学报, 2011(11)

标签:;  ;  ;  ;  ;  

江西新余民办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