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BA ORBit 在 GNOME 环境中的效率研究

CORBA ORBit 在 GNOME 环境中的效率研究

一、CORBA ORBit在GNOME环境中的效率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子衡[1](2019)在《智能车载驾驶员行为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能源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向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汽车这一交通工具也正在向着智能终端的方向转变。智能座舱关注车内感知,通过感知驾驶员和乘客以及车内状况以提供驾驶员和乘客更好的驾乘体验和更安全的行车保障。驾驶员行为识别通过在车内安装摄像头并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驾驶员的行为,进而进行提醒或驾驶员反馈。然而行为识别算法有着计算复杂、部署困难等难点,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为识别算法通常拥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准确率,同时也对计算资源的要求很高。然而算法的端侧化运行又是非常有必要的,将数据传到云端进行计算再回传延迟太长,而且很容易在隧道行车等场景下遇到信号丢失的情况。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为车载场景下高效的行为识别算法设计以及行为识别算法的端侧化部署,主要对车载行为中的手势交互行为以及如吸烟等驾驶员异常行为进行识别。本文首先综合分析了各类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为识别算法,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了一种2D卷积和3D卷积融合的行为识别网络结构。针对3D卷积网络计算量大的问题,使用基于强化学习的网络结构搜索,进行3D卷积网络结构的优化,提出一种以教师网络为基础的3DNAS方法以提高结构搜索效率,同时考虑到端侧化需求,设计并实现了端侧化反馈机制。在公开的手势行为数据集上模型的最高准确率达到95.63%,是该数据集的目前最高的准确率。在自建的驾驶员行为数据集上移动端网络模型也达到了98.33%的准确率。网络结构的确定只是第一步,真正需要将神经网络算法运行在端侧平台还需要对网络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以适应端侧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对于特定的网络模型,不同的部署方案可能会产生性能上的巨大差异。本文就海思麒麟980平台下的神经网络模型部署进行开发工作,根据所设计的两段式网络结构的行为识别模型,设计了一种NPU+CPU的端侧化异构计算部署方案,对比只使用CPU计算的方案,推理速度大大提高,另外根据模型结构特点,针对在线实时视频流计算的场景下采用特征滑动窗口的方法去除冗余计算,最终达到了实时性的要求,单次推理时间仅需19.81ms。

黄川[2](2011)在《移动社交网络系统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移动社交网络(Mobile Social Network Service, Mobile SNS)也逐渐流行起来。Scene Life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这是一个全新的Mobile SNS,具有不同于传统SNS的新颖的用户界面以及驱动Mobile SNS的逻辑设计。同时,它在传统SNS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例如更加细致的好友关系划分以及更为灵活的好友关系拓展,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体验和感受。在Scene Life系统里,用户可以在他们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中拍摄照片,然后将照片导入到系统中(在Scene Life中称为场景)。用户可以在场景里标记元数据,并给它创建超链接。该链接可以指向另一个场景或是Scene Life里的其它应用,比如好友列表等。这样就可以将用户自己的数据以及好友的数据串联起来。在好友列表里,用户可以管理自己的分类好友,查看好友的个人信息,为好友设置权限,访问好友甚至好友的好友的数据。另外,Scene Life也支持在线好友之间的交流,如聊天和打招呼等。论文首先对在Scene Life系统中使用到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简述;接着从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两方面对系统进行了分析;随后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以及各功能子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办法;然后,从单元和集成两方面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验证了系统功能,证明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最后对全文做出了总结,描述了当前系统里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并简要总结了本人在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徐雷[3](2010)在《基于Linux的无人机地面站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无人机项目是一项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的研究课题,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作为无人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控制站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的重视。本文主要研究小型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负责完成控制站系统的软件编程及功能实现工作。该软件为无人机系统提供飞行数据显示、航迹规划、数据存储等功能,具备管理数据库的能力。本论文的研究课题主要涉及到的应用技术有UDP网络通信,定时器,数据库,Linux GUI界面编程等。论文首先介绍小型无人直升机的研究课题和无人机地面站的设计背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Linux GUI设计的主要开发工具及其工作原理,给出地面站的设计思路及模块化实现。接着,详细论述界面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技术:linux下的socket网络通信和多线程技术。并使用linux下的定时器功能模拟多线程的实现,从而更加清晰地阐明了地面站的工作机制。然后,论文对地面站将要用到的嵌入式数据库进行充分的论证和选择;论述使用数据库的原因,对常见的几款数据库进行仔细的比较分析,选择适合本试验需要的数据库类型,并对其特性、优缺点、内部结构体系和操作接口应用等一一进行介绍,为在实际中使用数据库完成数据存储查询比较分析等操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作为对地面站功能的重要扩展,Sqlite数据库的使用成为地面站的一大功能特色。最后,根据前期的设计架构,完成从构思设计到实现的过程,给出具体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处理代码,并得到了相应的设计结果。本地面控制平台主要由四个功能模块构成,分别实现无人机上对地面站的基本要求,能够在跟机上的飞行数据通信的同时,实现参数显示、任务规划及数据存储功能。论文详细陈述了地面站的开发过程,对其中的关键环节做出分析,为以后地面站功能进一步的扩展开发也提供了有力的借鉴作用。

李浩[4](2010)在《基于CORBA的电子银行安全的理论模型及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分布式系统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和行业。分布式对象技术作为分布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其安全问题一直是分布系统应用领域的研究重点。一方面,分布式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网络化和异构化,面临着比传统系统更大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分布式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传统分布对象系统的安全模型和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这种复杂环境下的身份认证、代理、访问控制等安全问题是具有普遍意义和实用意义的研究课题。因此,有必要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一些机制来实施多种不同的安全策略。安全原则的设计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加密,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等等。CORBA是为了解决分布式异构环境下软硬件互联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CORBA是一种标准,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了众多的服务。其中,CORBA提供的安全机制、体系和安全策略是构建安全分布应用平台强有力的保障,CORBA安全服务可以很好地解决了分布式系统的安全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所要研究课题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详细介绍CORBA技术和CORBA安全服务后,结合当前分布式系统的安全设计原则,提出一种基于CORBA的安全机制。本文主要从安全属性和访问控制策略方面来实现系统的安全性,先在CORBA安全服务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利用CORBA的安全性截取机制和安全对象调用结构,有效地描述安全机制和加密解密的算法的使用,将CORBA的访问控制策略和加密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安全性。具体来说,就是从拦截器技术和安全属性上下文两个方面来实现。文中给出了安全属性上下文的简要算法的建立和验证,并给出了基于截获器技术的安全属性服务实现框架。在详细介绍了访问控策略及其实现后,从安全属性方面和访问控制策略两个方面对电子银行在网上的交易信息进行安全性保护,实现其完整性和机密性。

赵静伟[5](2009)在《基于一对多税控处理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税控样机研制成功后的下一个目标之一就是研发一对多的网络税控器,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重点研究利用多线程等技术实现一对多的数据处理模型。本课题在对GB18240.7税控管理系统和一对多总体设计的模型架构进行概要叙述后,着重就一对多税控处理的总体算法进行研究,在对税控器端所采用的服务模型经过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税控器端采用有线局域网环境下的tcp连接与多线程服务器形式作为模型实现的框架。由于税控器设计涉及的技术较多,因此在设计模型框架时对相关理论如网络socket,多线程原理,嵌入式数据库理论等进行了适当的陈述。由于一对多中的多在实际情况下没有限定,因此在本文的后面部分对模型框架进行了优化研究,包括一对多的线程性能优化,一对多的数据库分布式处理优化等。由于本文的着眼点是模型研究,因此重点是在技术层面上的软件算法及优化等的研究。通过基本程序测试,实现一对多的数据处理的瓶颈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嵌入式数据库的并发性,再一个是税控器的处理能力。本文提出的方案是利用队列缓存数据、再利用嵌入式数据库的事务进行一次性的批处理,这样能显着提高嵌入式数据库的并发性能。解决税控器处理能力的办法之一是利用分布式的思想,利用orbit等corba工具将嵌入式数据库的数据处理转移到其它机器,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税控器的负担;对于一对多中的“多”超出了网络税控器的处理能力而引起内存不足或处理缓慢等问题,本文采用了异步通讯模式加以解决。本文的研究,可对研究可实际应用的一对多网络税控器提供较好的技术原型参考及借鉴。

李丽[6](2007)在《基于IMAGIS的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地球是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作为数字地球建设的一个层面—数字城市的建设是数字地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中,三维城市模型的建立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首要步骤和重要内容。本文以“3S”技术及其集成系统、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三维建模技术、三维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运用数字化地图配合外业纹理采集实现了基于IMAGIS的三维城市重建,并就基于3DCM的空间查询与分析进行了实验,实现直接从三维模型上选择目标进行分析和查询,如面积、周长、距离、体积和剖面等,直接在透视图空间进行各种空间查询与决策分析。拓宽了三维城市模型在城市规划、工程勘察、公共交通、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区域开发规划、灾害预测与防治和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城市建模方法和技术路线可以提高建模效率、节约劳动成本和政府重复投资、减少人工操作无法避免的误差,从而加快城市三维重建的速度。论文同时对三维可视化软件IMAGIS在三维城市重建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做了分析,并就完善其部分功能做了尝试。

李文静[7](2007)在《USB连机线在Linux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课题在Linux系统下通过为USB2.0连机线编写客户端驱动程序及基于GKT+的界面应用程序实现了两台主机间文件的互传。文中简述了AOS的基本概念、USB发展概况、USB连机线产品及论文的总体结构安排;分别对当前比较流行的几种Linux发行版本、Linux下的桌面环境GNOME和KDE及图形编程工具GTK+和Qt进行了对比,从中选出课题所需的系统、桌面环境和开发工具。简单介绍了GCC编辑器、make程序及CVS版本控制系统;概述了USB2.0协议,包括USB系统结构和数据通信模式;叙述了Linux下设备和模块的分类、模块加载及卸载方法、Linux USB子系统、USB联机线驱动程序的具体设计步骤、用于编译、装载驱动程序的Makefile文件及shell脚本的编写;阐述了基于GTK+图形界面的设计方法、在驱动程序的基础上各功能模块的实现原理及通过文件传输系统界面应用程序进行文件传输的操作步骤;与Widows下USB连机线产品自带的软件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得出了该文件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对比了几种最常见的和“自由软件”一起使用的许可证;列举了Linux软件包的几种发布形式。文中提出并设计的Linux系统下基于USB 2.0连机线的文件传输方案已在FC4(Fedora Core 4)的GNOME环境下实现了两台主机间文件的互传,其平均传输速率可达到6.17MB/s。并且该文件传输系统可传输长度较大的文件,在理论上可达到839万TB。此外,该文件传输系统具有很好的移植性,课题中已成功将其移植到FC4的KDE下,且传输性能良好。

付亚宁[8](2007)在《基于银河麒麟(Gnome GUI)的媒体播放器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的灵魂,在信息安全中的地位毋庸质疑。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研制、普及相对安全的操作系统已迫在眉睫。作者针对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向普通用户普及当中急待解决的多媒体文件播放问题,选择媒体播放器作为开发目标。开发出了一个支持除rm格式外所有音视频格式的媒体播放器,且用户只需双击即可完成安装。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分析与研究银河麒麟操作系统,提出了开发媒体播放器的总体结构,并摸索总结出了麒麟系统下应用软件开发的一般方法。(2)使用Gnome、Gtk+编程的方法,及其他Gnome库编写出了媒体播放器的前台界面。(3)针对媒体播放器开发的需要,对各种音视频文件的格式与编解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4)利用GStreamer的编程思想与编程方法,实现了媒体播放器的后台处理模块。(5)完成了麒麟系统下GStreamer开发环境的搭建,并初步总结出了一些类Unix系统下编程环境搭建的经验。(6)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银河麒麟操作系统下的媒体播放器,并且使得用户通过鼠标双击即可完成软件安装,扩展了麒麟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本文针对银河麒麟下媒体播放器开发这一主题,首先介绍了需求的提出和初步的设计原型。进而分别论述了播放器的前台界面和后台处理模块的设计方案。最后,阐述了软件的实现过程,并对软件实现中的消息控制机制、事件处理、获取文件信息、创建GStreamer播放通道、GStreamer总线消息控制、RPM安装包制作等重点环节,做了详细说明。

袁菲[9](2006)在《嵌入式环境下分布式操作系统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嵌入式系统在军事、工业生产和生活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嵌入式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嵌入式系统与非嵌入式系统交互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其中嵌入式操作系统已经成为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软件之一。嵌入式操作系统为多任务执行,降低系统软件开发难度提供了支持。嵌入式操作系统对嵌入式系统的整体功能、可维护性和交互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论文首先概述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现状,并对嵌入式操作系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划分,归纳出了当前嵌入式操作系统中的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选题依据。在对嵌入式环境下的分布式操作系统构架方法进行总结后,提出了用于本文的构造方法及其架构。 从提供分布式服务的角度,对嵌入式环境下分布式操作系统架构中高层服务的内容进行了划分,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这种划分既是基于分布式理论,又结合了嵌入式应用中的一些特殊需要。总体来说包括进程间通信、代码移动性、命名服务和设备管理四大内容。随后对这些服务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出它们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为了进一步对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对部分重要的内容还进行了实现。最后,针对一些分布式应用更高级的内容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建议。

姚延栋[10](2005)在《国际化文本竖排机制研究和实现》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由过去的人适应机器逐渐向机器适应人发展。在计算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的同时,计算机使用界面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易用。人机界面的总体趋势是朝着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方向发展。由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传统,因而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也不尽相同。例如大多数民族的文字书写方向是从左向右,阿拉伯民族的文字书写是从右向左,而蒙古族、满族的文字书写方式是从上向下,汉字和日文也有从上向下书写的传统。因而计算机需要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界面,以符合他们的使用习惯。然而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一些经济、技术较落后的地区无力开发符合其民族习惯的人机界面系统。 本文在现有LinuX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支持多语言混合文字串显示和编辑的设计思路,该设计支持四种方向(从左向右从上向下、从右向左从上向下、从上向下从左向右、从上向下从右向左)的文字显示和常用的编辑功能,并提供了相应的实现。由于该实现是基于系统库层面的,因而可以较容易的在整个系统内而不是只在一个特殊的应用程序内获得四种方向的显示效果。

二、CORBA ORBit在GNOME环境中的效率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RBA ORBit在GNOME环境中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车载驾驶员行为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背景及综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为识别算法
    2.1 引言
    2.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为识别算法
        2.2.1 基于双流的行为识别网络结构
        2.2.2 基于LSTM的行为识别网络结构
        2.2.3 基于深度编码的行为识别网络结构
        2.2.4 基于3D卷积的行为识别网络结构
    2.3 融合2D卷积与3D卷积的网络结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行为识别网络模型压缩
    3.1 引言
    3.2 手势识别的网络结构搜索
        3.2.1 网络结构搜索框架
        3.2.2 2D与3D融合的子网络
        3.2.3 子网络反馈
        3.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端侧行为识别
        3.3.1 端侧小型化网络
        3.3.2 端侧化反馈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神经网络模型的移动端部署
    4.1 引言
    4.2 驾驶员监控系统框架
        4.2.1 D-Bus进程间通信
        4.2.2 ZeroMQ主机间通信
    4.3 基于HiAI框架下的模型推理
        4.3.1 模型分割与异构推理
        4.3.2 实时视频流的计算优化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实验环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移动社交网络系统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3 主要工作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社会网络相关技术
    2.1 社会网络理论
        2.1.1 六度空间理论
        2.1.2 结构洞理论
        2.1.3 弱连接理论
    2.2 社会网络开发技术
        2.2.1 MAEMO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2.2.2 D-BUS通信机制
        2.2.3 GTK图形库
        2.2.4 CAIRO图形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功能需求分析
    3.2 非功能需求分析
    3.3 运行环境
        3.3.1 服务器端环境
        3.3.2 客户端环境
    3.4 开发环境
        3.4.1 客户端程序开发环境
        3.4.2 服务器端程序开发环境
    3.5 Maemo平台软件开发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架构介绍
        4.1.1 物理结构
        4.1.2 逻辑结构
    4.2 系统业务流程
    4.3 客户端主要模块设计
        4.3.1 通信模块
        4.3.2 场景模块
        4.3.3 好友列表模块
        4.3.4 即时通信模块
第五章 客户端主要模块的实现
    5.1 通信模块
        5.1.1 与服务器的通信
        5.1.2 模块间的通信
    5.2 场景模块
        5.2.1 场景界面实现
        5.2.2 场景后台实现
    5.3 好友列表模块
        5.3.1 好友列表界面实现
        5.3.2 好友列表后台实现
    5.4 即时通信模块
        5.4.1 即时通信界面实现
        5.4.2 即时通信具体实现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环境
    6.2 系统单元测试
        6.2.1 通信模块
        6.2.2 场景模块
        6.2.3 好友列表模块
        6.2.4 即时通信模块
    6.3 系统集成测试
    6.4 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束语
    7.1 全文总结
    7.2 不足和进一步工作
    7.3 研究生期间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Linux的无人机地面站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无人直升机的研究及现状
    1.3 无人机地面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1.4 本论文结构
    1.5 课题来源
第二章 地面站系统设计背景与软件架构
    2.1 LINUX GUI 开发工具研究
        2.1.1 Gtk 图形库及构件
        2.1.2 Gtk +编程的“信号回调”机制
        2.1.3 Gnome 的开发结构
        2.1.4 开发Linux 应用程序的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
        2.1.5 应用GUI 生成器Glade 和libglade
    2.2 软件系统的功能及设计
        2.2.1 软件功能简介
        2.2.2 地面站软件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INUX 网络编程与多线程技术
    3.1 SOCKET 网络编程和UDP 协议传输
        3.1.1 无线网络设备的使用
        3.1.2 Socket 网络编程
    3.2 LINUX 下的多线程和定时器的使用
        3.2.1 Linux 下的线程
        3.2.2 Linux 线程实现
        3.2.3 Linux 下定时器模拟多线程实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嵌入式数据库的设计与访问
    4.1 嵌入式数据库介绍
        4.1.1 使用数据库的原因
        4.1.2 嵌入式数据库特点
    4.2 嵌入式数据库的比较及选择
        4.2.1 各种数据库比较
        4.2.2 数据库选择
    4.3 SQLITE 数据库
        4.3.1 SQLite 的发展
        4.3.2 SQLite 的优缺点
        4.3.3 SQLite 的体系结构
        4.3.4 SQLite 数据库的编程接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面控制平台的实现方案
    5.1 数据通信模块
        5.1.1 控制台实时通讯性能要求
        5.1.2 通信模块的实现
    5.2 飞行数据显示模块
    5.3 任务控制模块
    5.4 飞行数据存储及后处理模块
        5.4.1 数据库和数据表
        5.4.2 访问方式、读写数据库
        5.4.3 数据库查询及后处理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CORBA的电子银行安全的理论模型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的组织
第2章 CORBA概述
    2.1 分布式系统及CORBA的产生
    2.2 CORBA的概述
    2.3 CORBA系统的体系结构
        2.3.1 ORB(对象请求代理)
        2.3.2 动态调用接口(DⅡ)
        2.3.3 客户端码根
        2.3.4 接口库(IR)
        2.3.5 对象适配器(OA)
        2.3.6 动态框架接口(DSI)
    2.4 CORBA的工作方式
        2.4.1 静态调用方式
        2.4.2 动态调用方式
    2.5 接口定义语言(IDL)
第3章 CORBA安全服务
    3.1 CORBAsecurity模型的概述
    3.2 CORBA安全策略及实现
        3.2.1 身份、授权和特权
        3.2.2 访问控制
        3.2.3 消息保护策略及实施
        3.2.4 代理策略及执行
        3.2.5 确认
        3.2.6 安全审核
第4章 电子银行安全设计与实现
    4.1 电子银行的安全所需及业务
        4.1.1 安全所需
        4.1.2 电子银行业务
    4.2 安全设计
        4.2.1 截获器技术
        4.2.2 安全属性上下文环境
    4.3 安全实现
        4.3.1 安全属性服务实现
        4.3.2 访问控制策略
    4.4 代码实现
        4.4.1 基本实现步骤
        4.4.2 IDL描述
        4.4.3 对IDL接口进行编译
        4.4.4 实现接口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基于一对多税控处理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GB18240.7 税控管理系统概述
        1.2.1 税控系统中的常用概念
        1.2.2 GB18240.7 税控管理样机系统包括的主要模块及功能
        1.2.3 GB18240.7 的税控处理流程
        1.2.4 GB18240.7 标准样机应用架构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一对多模型总体设计
    2.1 引言
        2.1.1 一对多含义及常见形式
        2.1.2 本文所要研究的模型架构
    2.2 有线一对多税控处理模型的实现算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对多模型详细设计
    3.1 有线一对多税控处理模型的网络数据传送
        3.1.1 网络原理
        3.1.2 Socket 配置使用方法
    3.2 客户端详细设计
        3.2.1 客户端算法流程图
    3.3 税控器端详细设计
        3.3.1 服务器模型
        3.3.2 Linux 线程
        3.3.3 多线程设计
        3.3.4 利用多线程实现多数据源网络税控模型
        3.3.5 税控器端线程安全考虑
        3.3.6 嵌入式数据库及sqlite
        3.3.7 税控器端数据库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对多税控处理模型的优化
    4.1 一对多的线程性能优化
        4.1.1 I/O 多路复用技术
        4.1.2 多线程+select 多路复用
        4.1.3 采用select 与不用select 的一对多模型对比
    4.2 一对多的数据库分布式处理优化
        4.2.1 分布式技术
        4.2.2 利用orbit 将税控器端的写数据库操作转移到其它机器上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对多税控处理模型的有关程序测试
    5.1 测试环境
    5.2 一对多税控处理模型的详细设计程序测试
    5.3 一对多税控处理模型的多线程+select 多路复用优化测试
    5.4 利用orbit 分布式写数据库的优化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IMAGIS的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数字城市的研究介绍
        1.2.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应用现状
        1.2.2 数字城市的发展简介
        1.2.3 数字城市的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三维GIS 的研究现状
    1.4 三维城市模型的构建方法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表达的关键技术
    2.1 “35”技术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2.2 三维GIS 技术
        2.2.1 三维GIS 的主要研究内容
        2.2.2 三维建模方法
        2.2.3 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
    2.3 三维可视化技术
        2.3.1 可视化概念的提出
        2.3.2 可视化的类别
        2.3.3 可视化的研究方向
    2.4 虚拟现实技术
    2.5 其它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城市模型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3.1 三维城市模型的数据内容
        3.1.1 三维地形数据
        3.1.2 建筑物分类
        3.1.3 其它数据
    3.2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2.1 DEM 数据获取与处理
        3.2.2 地面纹理数据获取与处理
        3.2.3 建筑物数据获取与处理
    3.3 数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3.3.1 数据的质量控制
        3.3.2 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IMAGIS 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建立
    4.1 IMAGIS 三维景观建模概述
    4.2 三维城市模型的建立
        4.2.1 数据的修改与输入
        4.2.2 建筑物模型的建立
        4.2.3 DEM 数据的叠加
        4.2.4 纹理的粘贴
        4.2.5 复杂模型的建立
        4.2.6 属性数据处理
    4.3 实验区的实现
    4.4 3DCM 的场景管理
    4.5 IMAGIS 应用功能的扩展
        4.5.1 IDL 编程基础
        4.5.2 应用功能的开发
    4.6 3DCM 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3DCM 的空间分析与网络发布
    5.1 三维空间属性查询
    5.2 断面分析
    5.3 空间距离查询和面积量算
    5.4 土石方量的计算
    5.5 DEM 通视分析
        5.5.1 两点间可视分析
        5.5.2 全视角通视分析
    5.6 三维模型的动态漫游
    5.7 数据网上发布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USB连机线在Linux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1.2 USB 发展概况及USB 连机线产品介绍
        1.2.1 USB 发展概况
        1.2.2 USB 连机线产品介绍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
    2.1 Linux 发行版本的选择
    2.2 桌面环境和开发工具的选取
        2.2.1 桌面环境
        2.2.2 开发工具
    2.3 编译器
        2.3.1 GCC 编译器
        2.3.2 make 程序和Makefile 文件
    2.4 CVS 版本控制
第三章 U582.0 协议
    3.1 U582.0 系统结构
        3.1.1 USB 主机
        3.1.2 USB 设备
        3.1.3 USB 的拓扑结构
    3.2 USB 数据通信结构
        3.2.1 事务处理
        3.2.2 数据传输类型
第四章 Linux 下U582.0 连机线驱动程序设计
    4.1 Linux 下设备驱动程序简介
        4.1.1 设备及模块的分类
        4.1.2 设备驱动程序的加载及使用
    4.2 Linux 中USB 子系统
        4.2.1 USB 子系统的结构
        4.2.2 USB 的文件系统
        4.2.3 USB 的代码文件结构
    4.3 Linux 下U582.0 连机线驱动程序的实现
        4.3.1 分配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
        4.3.2 驱动程序支持的设备
        4.3.3 向系统注册和卸载U582.0 连机线驱动程序
        4.3.4 探测和断开函数
        4.3.5 数据处理
    4.4 编译驱动程序
        4.4.1 编写Makefile 文件
        4.4.2 编写脚本程序
第五章 基于GTK+的界面应用程序设计
    5.1 GTK+开发包介绍
        5.1.1 GTK+简介
        5.1.2 GTK+的结构模型
        5.1.3 GTK+中的基本概念
        5.1.4 GTK+构件介绍
        5.1.5 基于GTK+构件的图形界面开发流程
    5.2 文件传输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5.2.1 对U582.0 连机线设备文件的操作
        5.2.2 使用U582.0 连机线实现文件传输
    5.3 U582.0 连机线界面应用程序的操作步骤
    5.4 U582.0 连机线文件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
    5.5 U582.0 连机线文件传输系统的移植性
    5.6 许可证
    5.7 软件包发布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6.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基于银河麒麟(Gnome GUI)的媒体播放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Unix的发展与现状
        1.2.2 Linux的发展与现状
        1.2.3 银河麒麟的发展与现状
        1.2.4 银河麒麟下现有的媒体播放器
    1.3 课题的难点
    1.4 章节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总体结构
    2.1 需求分析
    2.2 功能设计
    2.3 原型设计
    2.4 桌面环境的选择
        2.4.1 KDE
        2.4.2 Gnome
        2.4.3 KDE的主要缺陷
    2.5 解码库的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音视频文件解码
    3.1 主流音视频文件格式及其标准
        3.1.1 主流音频文件格式
        3.1.2 主流视频文件格式
        3.1.3 MPEG标准介绍
    3.2 MP3编解码
        3.2.1 MP3编码
        3.2.2 MP3解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件设计
    4.1 前台界面设计方案
    4.2 后台处理模块设计方案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实现
    5.1 软件开发环境
    5.2 Gnome编程
        5.2.1 Gnome的开发架构
        5.2.2 Gtk+编程
    5.3 GStreamer编程
        5.3.1 基本概念
        5.3.2 元件连接
        5.3.3 元件状态
        5.3.4 GStreamer MP3播放器
        5.3.5 GStreamer库的安装
    5.4 程序主流程图
    5.5 程序的信号处理机制
    5.6 主流程软件实现
    5.7 信号、事件处理函数
    5.8 获取媒体文件信息
    5.9 创建GStreamer播放通道
    5.10 Gstreamer总线消息控制
    5.11 实现结果
    5.12 制作RPM安装包
    5.1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9)嵌入式环境下分布式操作系统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嵌入式操作系统
        1.2.1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1.2.2 嵌入式操作系统分类
        1.2.3 嵌入式操作系统研究领域
    1.3 选题依据
第二章 嵌入式环境下分布操作系统
    2.1 概述
    2.2 嵌入式环境下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2.2.1 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操作系统的差异
        2.2.2 嵌入式环境下与非嵌入式环境下分布式应用的区别
        2.2.3 嵌入式环境下分布式操作系统构造方法
        2.2.4 嵌入式环境下分布式操作系统结构
    2.3 EDOS服务划分
第三章 EDOS中的进程间通信
    3.1 概述
    3.2 进程间通信的模型
        3.2.1 消息传递
        3.2.2 远程过程调用
    3.3 RPC的设计和实现
        3.3.1 RPC原理
        3.3.2 总体设计
        3.3.3 存根
        3.3.4 RPC守护进程及工作进程
        3.3.5 RPC测试
        3.3.6 小结
第四章 EDOS中的代码移动性
    4.1 概述
    4.2 代码移动模型
    4.3 代码移动的形式
        4.3.1 程序映像更新
        4.3.2 进程迁移
        4.3.3 移动Agent
        4.3.4 移动脚本
        4.3.5 几种代码移动的比较
    4.4 代码移动的应用
第五章 EDOS中的命名服务
    5.1 透明性概述
    5.2 EDOS命名服务的设计目标
    5.3 EDOS命名服务
        5.3.1 名字
        5.3.2 名字解析过程
        5.3.3 名字的注册与注销
        5.3.4 名字的查询
        5.3.5 名字解析的时机
第六章 EDOS中的设备管理
    6.1 概述
    6.2 EDOS设备的设计目标
    6.3 EDOS设备管理
        6.3.1 设备管理的结构
        6.3.2 设备访问协议
        6.3.3 设备管理中的进程间通信
        6.3.4 设备管理中的主要操作
    6.4 设备管理中的XML
        6.4.1 XML概述
    6.5 XML在嵌入式环境下的应用
        6.5.1 XML概述
        6.5.2 XML在嵌入式设备管理中的作用
        6.5.3 XML在嵌入式下的应用构架
        6.5.4 嵌入式的XML解析器
        6.5.5 XML调用举例
    6.6 二进制XML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
    7.2 研究工作的特点
    7.3 可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10)国际化文本竖排机制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本处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对竖排的支持概况
    1.1 对文本竖排的需求
    1.2 各种操作系统对竖排的支持现状
        1.2.1 Windows
        1.2.2 Mac OS X
        1.2.3 Java Platform
        1.2.4 Linux
    1.3 专用文本处理程序对竖排的支持
        1.3.1 办公套件
        1.3.2 其它文本处理程序
    1.4 本论文的组织
第二章 Linux上文本处理概述
    2.1 总体框架
        2.1.1 字体
        2.1.2 FreeType
        2.1.3 XRender扩展
        2.1.4 FontConfig
        2.1.5 Xft2
        2.1.6 QT/Kate/KDE
        2.1.7 Pango/Gtk+/Gnome
        2.1.8 OpenOffice/ICU
    2.2 QT和Gtk+/Pango的比较
    2.3 整体方案简介
        2.3.1 分层实现
        2.3.2 翻转矩形
第三章 QT垂直显示功能实现
    3.1 QT垂直显示框架设计
        3.1.1 文本显示的基本处理流程
        3.1.2 垂直显示框架设计
    3.2 QT垂直显示功能实现
        3.2.1 条目化
        3.2.2 字体匹配
        3.2.3 字形替换
        3.2.4 垂直信息获取
        3.2.5 坐标原点调整
        3.2.6 定位字形
        3.2.7 显示
        3.2.8 提供API
        3.2.9 缓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QT富文本竖排功能实现
    4.1 QTextEdit现有框架
    4.2 QTextEdit竖排支持总体框架设计
    4.3 QTextEdit竖排功能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KDE/Kate竖排功能实现
    5.1 KDE组件机制
    5.2 Kate竖排框架分析和设计
    5.3 Kate竖排功能实现
    5.4 Kate竖排和QT富文本竖排实现比较
第六章 结束语
    6.1 小结
    6.2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四、CORBA ORBit在GNOME环境中的效率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车载驾驶员行为识别研究[D]. 郭子衡. 东南大学, 2019(01)
  • [2]移动社交网络系统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 黄川.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9)
  • [3]基于Linux的无人机地面站设计与实现[D]. 徐雷.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4]基于CORBA的电子银行安全的理论模型及实现[D]. 李浩.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2)
  • [5]基于一对多税控处理模型的研究[D]. 赵静伟. 北京工业大学, 2009(09)
  • [6]基于IMAGIS的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D]. 李丽. 江西理工大学, 2007(05)
  • [7]USB连机线在Linux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D]. 李文静.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07(02)
  • [8]基于银河麒麟(Gnome GUI)的媒体播放器设计与实现[D]. 付亚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 [9]嵌入式环境下分布式操作系统框架研究[D]. 袁菲. 合肥工业大学, 2006(08)
  • [10]国际化文本竖排机制研究和实现[D]. 姚延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 2005(04)

标签:;  ;  ;  ;  ;  

CORBA ORBit 在 GNOME 环境中的效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