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va3D的网络地理信息可视化

基于Java3D的网络地理信息可视化

一、基于Java3D的网络地理信息可视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天彧[1](2020)在《机场三维场景交互式多屏显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机场不利于场景的整体获取与局部观察等问题,民航相关的企业、培训机构、高校等迫切需要计算机技术为其提供方便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了快速显示丰富且真实的机场地景,更有效地模拟机场场面的各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机场视景仿真的实现方法。根据系统功能和性能的需求,本文设计了系统体系结构,搭建了基于Java3D的机场三维场景可视化系统,实现了机场地景的可视化。首先,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可行性和重难点问题的分析,确定了三维可视化场景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的技术路线。然后,对X-Plane飞行模拟器的优势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对其关键地景数据(三维模型文件、覆盖多边形文件和机场核心数据文件)进行研究,搭建地景数据库,对系统搭建机场三维场景所需的地景数据进行管理。其次,使用Java3D API进行三维可视化场景设计,对Java3D API的优势和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设计程序接口导入外部模型文件,使用Java3D中行为与交互、几何变换、视图、光照等核心技术完成应用开发过程中涉及到场景搭建的关键步骤,使交互式机场三维场景具有更好的观察效果。再次,针对系统的四个主要的功能需求:机场三维场景的快速显示、观察模式的选择、多屏显示和交互式控制模型,进行了系统功能设计。通过建立视图分支和内容分支实现机场三维场景快速显示,通过控制观察矩阵实现漫游模式和塔台模式两种观察模式,搭建多屏显示的硬件环境和系统开发,通过控制几何变换矩阵和鼠标键盘的交互实现对场景内指定模型的精确控制。最后,根据系统功能需求及性能需求对机场三维场景可视化系统进行了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快速建立地貌与实际相符的机场地景,具有视角调整、模型控制、多屏显示等功能,有利于此基础上进行基于机场场面运行仿真系统、机场起降指挥系统等服务于机场场面监视的二次开发,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为机场的视景仿真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付敬帅[2](2020)在《基于WebGL的地层三维建模与教学实验仿真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图形图像学、地质学、科学可视化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融合,三维地学模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矿山测量、水利工程、数字矿山等领域,成为地学行业的研究与应用热点。这些应用研究通常使用专业的桌面端软件实现,限制了三维地学模拟技术的应用范围与使用人群。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崛起,特别是Web3D技术的出现,地学三维虚拟仿真的网络化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地质体三维可视化作为虚拟场景实体再现复用的核心技术,在其中无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本文以钻孔数据和相关地质资料为基础,应用混合数据模型完成地层三维建模工作,结合网页可视化技术、系统开发技术、数据库与空间分析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GL的地层三维建模与教学实验仿真系统。该辅助教学的实验系统在网络上提供了一个免插件、开放、跨平台的虚拟环境,实现了三维地层模型的浏览、查询量算、空间分析等基本功能,为实验教学、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相关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三维地质体建模技术探索与地层三维建模。首先,研究了三维地质体建模技术的基本原理;其次,对建模技术的核心,即各种空间数据模型进行分析与梳理,依据建模钻孔数据,选取TIN-GTP混合数据模型完成地层的建模工作;最后,以预处理后的建模钻孔数据为基础,构建以GTP模型为基本单元的三维虚拟仿真地层。(2)地层三维模型数据组织与存储。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空间数据库,探索了三维地层模型的数据结构与组织存储方式,设计了地层模型数据信息表,利用空间数据引擎Post GIS实现了地层模型数据的管理与存储。(3)地层教学实验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学习、梳理了可视化与系统开发的基础理论及其关键技术,探讨了WebGL引擎Three.js技术在三维地质体可视化中的应用方式,同时,集成应用后台开发框架与Web系统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地层教学实验仿真系统。

张宇昕[3](2019)在《运营高速铁路监测数据评估管理与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铁路安全运行要求轨道具有高平顺性、稳定性,因此对运营期高速铁路进行长期的变形监测是一项必要工作。运营期高速铁路监测项目与建设期相比有明显的特点,例如项目规模庞大、数据复杂海量、多单位协作、实时要求高等,目前运营期高速铁路监测实际项目的集成管理效果不佳。同时测绘成果三维可视化领域正不断发展,但展示方式大多受限于软件平台,不能满足运营铁路跨平台、多用户的使用需求。本文以运营期高速铁路监测评估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基于云计算的B/S架构实时共享型数据管理平台设计、Web端高速铁路变形监测可视化分析为切入点,提出一套针对大规模运营高铁监测评估项目的数据集成管理及可视化分析方案。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运营高速铁路基础变形监测及评估项目中沉降监测、CPⅢ不定期测量、横向监测、轨道三维检测等工作的质量控制要求,从铁路局工务处、测量单位、评估单位共同协作的角度分析了核心业务流程与基本评估体系。2.研究了运营期高速铁路中横纵向变形分析、监测预警体系及信息化海量数据集成管理等变形监测核心问题,并研究多源数据协同分析方法、监测预警体系改进、大型B/S架构管理系统需求。3.基于云计算服务设计了B/S架构运营高铁监测评估管理系统原型,包括功能逻辑结构、前端页面、后端API接口、数据库表单、数据存储检索、预警分析体系、成果可视化、系统安全权限等内容,并对系统方案进行了优化。4.结合测绘可视化、Web3D技术的发展,分析WebGL标准下Cesium地图引擎对于铁路工程数据表达的优越性。基于铁路工程三维应用标准研究,首次将Cesium运用于高速铁路变形监测中,提供一套针对高速铁路变形监测Web可视化分析评估的技术方案与操作流程。5.实现了Web端的高速铁路沉降监测等比例三维实景模型漫游、监测点布设三维展示、交互式信息查询、沉降热力图可视化分析评估等功能。本文首次针对运营期高速铁路基础变形监测项目设计B/S架构集成管理系统原型方案,在实际项目中达到了多单位协作、云计算服务、监测预警、在线分析的集成管理效果。且验证了Cesium地图引擎对高速铁路变形监测Web可视化应用的适应性,可提高测绘成果三维可视化分析在运营维护阶段铁路工程领域应用的共享性。

霍卫星[4](2017)在《可视化建模仿真平台若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近年来“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分布式可视化仿真技术研究成果丰富。随着对移动性、跨平台的需求日益强烈,基于Web的可视化建模仿真平台将会成为仿真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与之对应的基础支撑技术如平台资源管理技术、基于Web的3D技术也将得到深入研究。本文提出在现有成熟的B/S架构下构建可视化建模仿真平台方案,并重点研究了基于Java3D的3D技术以及以XML(e 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为核心的平台资源管理技术。论文首先介绍了分布式的、基于Internet的、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简述了可视化仿真平台的常见架构。其次本文提出了采用三层架构实现可视化仿真平台的机制,以及可视化仿真平台的两项支撑技术:平台资源管理技术与可视化特效技术。再次本文探讨了以XML为核心的平台资源管理技术,包括基于XML的仿真资源标记设计、仿真资源的数据库存储方案,并介绍了XML文件在B/S各层次的信息流。然后本文详述了基于Web的Java3D技术的可视化场景特效的实现机制,并进一步介绍了基于该技术的粒子系统的模块设计、数据结构设计以及常见天气效果算法实现。最后本文介绍了基于可视化仿真平台的一个仿真演示平台示例,该平台集成了前面章节提到的各项技术,展示了跨平台的三维模型的演示技术。本文提出的可视化建模仿真平台的方案充分体现了跨平台、瘦客户端、功能扩展性良好的特点,即在充分利用服务端计算资源和带宽的前提下保留了三维的可视化仿真功能。随着分布式、大范围仿真需求的日益迫切,该方案将进一步体现其优势。

张健康[5](2013)在《Java 3D在数据场可视化与建模仿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仿真可视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可视化工具涌现出来。作为Java语言在该方向的扩展,Java3D受到人们的追捧。然而,当前的研究工作大多集中于讨论Java3D的场景图,即虚拟场景的整体布局和可视化流程,很少涉及具体的实现过程和细节。其次,很多研究人员主要探索以Java3D为可视化模块的仿真系统,把精力全部集中在怎样和其他技术进行融合,忽略了其本身的特性和使用时的问题。再者,Java3D目前的应用范围有待推广,很多对仿真可视化有较强依赖的领域都未涉及到,如医学成像、空间科学等。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在介绍Java3D本身特点的基础上,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深入分析了Java3D的理论特征和使用细节,并应用到空间科学数据场可视化以及地理信息领域的地形数据场建模仿真工作中。主要内容为:1.除了像众多研究工作一样介绍了Java3D的核心——场景图,还特别深入剖析了Java3D常用的几何类,包括它们的层次结构和数据结构,能生成的几何体以及相似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详细分析了这些类的使用方法、参数的注意事项甚至是局限性。为后来的研究人员提供最直接的参考资料,大大节省研究成本。2.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蓝本,提取了若干可视化过程中常见的底层实现问题,包括曲线生成、基本几何图形渲染、大规模区域数据场渲染和数据到颜色的映射。为这些问题建立了抽象的数学模型,并用Java3D实现相应算法。不但为后续的可视化和仿真应用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3.分别以近地空间物理要素数据场的可视化和地形数据场的建模仿真为例,详尽地介绍了Java3D各种模式的仿真可视化应用。对前者建立了平面数据场可视化算法,能直接响应实测数据,并以曲线、等值线、谱图、平面、球面等多种模式展现。对后者则从理论模型出发,将理论算法映射为可实现的伪代码,并选取适当的Java3D类实现。在此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更清晰更易实现的等值线描绘算法;提出并实现了基于Java3D的平面、谱图和球面等模式的可视化算法;分析了数据预处理的必要性,也设计并实现了相关方法;介绍并实现了两种三维地形生成算法——直线分形法和中点位移法,对比并探讨了两种算法的区别和特点。这为Java3D使用人员提供应用上的支持,为算法研究人员提供仿真参考,也帮助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扩展其研究的方式和方法。4.通过介绍两种人机交互方式——人工控制交互和动画,展示了Java3D的动态仿真功能,说明用Java3D能开发出更生动更高级的应用,可以用于更多领域。

杨振舰[6](2012)在《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GIS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发展,大量的空间和非空间的数据得到采集和存储。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这些数据,从中发现符合一定规律的、隐含的有用信息并服务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超前地质预报和分析,是城市地下空间数据分析和综合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为此,本论文将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以提高整个数据挖掘过程的灵活性、有效性与交互性。对于GIS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以及评测方法已有部分研究,然而应用于数据挖掘的可视化技术一般只作为数据对象的表达工具,在分析方法及过程本身中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可视化,现有的可视化数据挖掘系统其可视化与数据挖掘技术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此外,在城市超前地质预报方面,已有将GIS技术应用于地质工程、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及一些软件系统,但这些系统有些只能实现对地表地形地貌的三维模拟,在几何建模、分析功能和交互功能上并不能很好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本文系统讨论基于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的城市地下空间GIS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构建方法,改进机器学习算法、空间和非空间的聚类算法,研究结合挖掘算法的相关可视化技术,进而研制一套支持可视化数据挖掘的城市地下空间GIS原型系统。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从数据挖掘技术特点、海量数据特征以及多维、多源数据集成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可视化数据挖掘和GIS技术的集成应用。在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上,主要采用基于空间关联规则、基于支持向量机和基于聚类分析等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在空间数据挖掘的可视化技术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行坐标理论的多维多时相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能较好的处理海量空间数据可视化问题,使用Java3D技术可以实现复杂地质体的建模显示,以及空间插值结果的三维展示功能。(2)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研究。结合空间关联规则和基于案例推理(CBR)学习思想,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以GIS技术以及空间数据模型为切入点,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和缩短训练时间的两种改进方法,即CBR初选训练子集和基于空间区域划分的SVM算法。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改进算法能够缩短训练时间,在大数据量情况下提高进行空间数据挖掘的效率;其中基于空间区域划分的SVM算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训练时间。此外,对于空间数据挖掘中基于距离测度的空间分类方法做了改进,即以统计距离代替欧氏距离可以消除数据自身相关性带来的错误分类影响。(3)城市地下空间GIS分类技术分析与数据质量控制。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点、线、面数据,可以采用基于距离、数学形态、拓扑关系和空间关联规则的空间聚类分析方法来进行分类;对于文本分类,可以经过文本预处理、特征选择、特征项权重确定和具体分类等过程来实现。另外,针对空间分析过程中的抽样布点问题,采用基于三明治空间抽样模型的空间抽样方法对城市地下空间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抽样布点问题进行模拟和改进,最终达到在不损失可信度和精度的前提下降低地质数据采集成本的目的。(4)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系统的研制。在数据库设计、集成方法设计和数据流程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城市地下空间GIS系统功能详细设计,并研制了基于插件形式进行城市地下空间数据挖掘GIS原型系统,可以应用于天津市城市地下空间超前地质预报。其中,采用插件式软件架构设计模式不仅可以较好地实现软件的松散耦合性能,达到弹性系统的目标;而且显着地降低了系统开发成本,提高了开发效率。

刘爱华[7](2012)在《基于3G WebMapper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三维校园社区的构建》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构建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或数字社区已经成为国内外信息技术领域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同时,在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动下,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开发的移动客户端已经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因此将移动客户端与WebGIS、Web3D相结合,构建基于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三维服务社区也是现今三维虚拟社区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信息技术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网络三维数字景观地图制作与发布平台(3G WebMapper)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制作网络三维校园服务社区,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概述了3G WebMapper平台基本功能及其应用,详细介绍了现阶段Web3D的实现方式,并介绍基于3G WebMapper与移动客户端实现多终端三维展示的思路。2、对实现三维校园社区平台所需的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基于Openlayer的WebGIS、Web3D、利用Flex实现富互联网应用及基于Android移动客户端开发。本文分别利用Flash和WebGL技术来实现免插件Web3D,并详细介绍了WebGL的渲染管线及基于WebGL第三方图形库实现Web3D的流程。3、对系统的技术框架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数据库及功能模块,将系统共分为地图服务、网络三维场景展示、公共服务、拼车及后台数据管理五大模块,并对各模块进行设计并实现。

方文道[8](2012)在《配电网电力运行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了辅助提高系统运行人员处理和分析纷繁的电网数据的效率,可视化技术在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网信息可视化技术是把各种繁杂的数据转换成直观的图形或图像方式予以显示,帮助系统运行人员更加直观、正确的理解数据的含义。现有的电网可视化应用方案较多的是在地理接线图或者系统单线图的基础上实现的。配电网地理接线图是反映配电网设备以地理信息为底图或参考背景的接线图形,一般由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图形管理模块生成;描述配电网线路及设备实际电气连接关系的配电网系统单线图可以由电网生产管理系统(GPMS,Grid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生成,也可以由人工利用绘图工具(例如AUTOCAD等)绘制而成。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由于两幅图形来自于不同的系统,其模型和数据存在不对应的隐患,给配电管理和监控一体化带来了不便。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算法,完成从地理接线图到单线图的映射,保证两幅图形共享相同的模型和数据。研究如何从已有的地理接线图形的基础上自动生成对应的配电网系统单线图,是正确进行配电网可视化的基础。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配电网系统单线图的自动生成算法和电网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的内容。其次,简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所涉及到的一些背景知识,为后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接着,研究了一种基于地理接线图的配网单线图的自动生成算法,保证生成的单线图和地理接线图共享相同的模型和数据(图、数、模一体化),为后面的可视化技术研究提供背景图形基础。然后,研究了配电网电力运行数据的二维可视化的技术和算法,针对线路型(线路潮流)数据,运用潮流圆饼图在配电网单线图上实现了其可视化展现;针对节点型(节点电压)数据,提出了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网的等高线方法,首先利用Delaunay网格加密的方法对初始不规则三角形网模型进行加密,使其成为比较均匀分布的三角形网格,有效提高了等值线的精度,同时,在等值线的追踪过程中,提出了利用等值面切割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等值线搜索过程中的复杂度。该方法已在某地区供电局提供的地理接线图形和单线图上进行了试验,实际案例表明,其可视化显示速度快,效果良好,生成的图形格式为国内外电力系统部门推荐采用SVG格式,利于不同系统之间的图形及数据的交换和共享。针对电力系统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即三维图形的生成实时性不高和图形显示实现技术的选择问题。提出了改进的LOD(level of diversion)算法,针对传统的为不同的显示细节建立多级LOD模型的方法的不足,提出将多级显示细节放在一个LOD模型的不同条件下触发显示,减少了建立多级LOD模型所产生的冗余数据,降低了传输数据的带宽要求,增加了显示速度。对各种常见的三维显示技术进行了比较,考虑到SVG技术在三维显示方面的不足,而Java3D具有可移植性强、交互性好、网络传输速度快和实现起来比较容易的优点,选择利用Java3D技术在配电网接线图上以柱状图的方式实现了电力运行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显示,生成的三维图形具有旋转、放大和缩小显示的功能,显示效果良好。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并为能够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出一些设想和展望。

侯庆薇[9](2011)在《三维GIS场景可视化及矢量地图符号的显示》文中提出从目前情况来看,地理信息系统(GIS)还大多是二维的,但是随着人们越来越高的需求,三维GIS也是越来越多的被关注,并且日趋完善。用来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工具是地图符号,它不仅表示事物的空间位置、数量、性质和形状,而且还表示各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区域总体特征。地图符号在二维GIS中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接受。所以现在的研究方向是如何将二维矢量地图符号在三维GIS中显不。体模型、面模型和混合模型是三维GIS中数据模型的三大类。体模型数据结构还分为结构实体几何模型、三维栅格结构、八叉树结构。面模型数据结构包含TIN、Grid、参数函数法和边界表示法。混合模型数据结构包含Octree-TEN混合构模、TIN-CSG混合构模和TIN-Octree混合构模。在三维数据模型构建完成后,就需要考虑如何使三维数据可视化,它所需的常用工具包括Java 3D、DirectX、OpenGL和VRML。目前在GIS中绘制地图符号的常用方法有组合绘制、纯函数绘制、折线绘制和循环绘制。本文选择Java 3D和Java作为开发工具,用解析数字高程模型(DEM)文件实现三维数据的点阵,然后构建Grid数据结构,再通过Java 3D技术来构建三维地形,完成三维场景可视化。绘制点符号是先使用定位技术来确定三维地形中地图符号的坐标,然后用纯函数绘制法来显示点状矢量的地图符号。绘制线符号是先采用折线法,根据三维地形的起伏,把原来的线段生成折线段,然后再绘制线状矢量地图符号。绘制面符号是通过三维地形和多边形求交,确定三维地形上相交的范围,再搜索出在该范围上的点,然后构建新的三角面片,从而在三维场景中显示。通过编写程序和解析DEM数据来构建三维地形,进而实现三维地形的可视化。于三维地形之中来实现点状、线状以及面状矢量地图符号的显示,在交互过程中实现地图符号的缩放功能。

章冲[10](2010)在《网络环境下煤矿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GIS向三维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网络三维GIS成为GIS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利用雷达、遥感、钻井、矿山测量等手段获得的各种矿山地学信息,通过GIS等技术建立三维矿山空间地学模型,进行地学模拟,并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图形图像方式逼真再现三维地质实体和矿山井巷工程,进行科学分析、决策规划、指导生产,有利于改善勘探地质信息质量,深入研究和分析地学问题的内在规律,提高矿山安全生产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而基于动力学的地下水、煤矿瓦斯事故的三维模拟仿真建模方法与三维模拟仿真系统,能再现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安全教育培训提供感性认识及技术支撑。本文以煤矿地下巷道为研究对象,针对煤矿三维巷道建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满足煤矿3D GIS的功能需求角度对煤矿地下巷道的数据模型、建模方法以及模型的空间分析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详述了巷道体三维建模的关键技术。根据井下不同形状巷道的几何空间特征,确立了以空间点、线、面为基本图元建立巷道三维模型,利用巷道中心线作为三维模型构建的基础框架的技术路线。给出了直线段巷道计算和弯道巷道的特征点的三维坐标的计算方法。为实现巷道模型图形外观上的光滑,提出了适用于巷道等宽采用圆弧插值光滑和适用于巷道宽度不等Bezier曲线插值光滑的两种处理算法。(2)通过建立“结点-弧段”的数据结构来反映巷道系统是一个三维网络空间域的特性,同时,“结点-弧段”也是实现交叉网络相互贯通的判断依据。提出了独立巷道和交叉巷道的建模方法,运用图形的集合交、并运算实现巷道底面、顶部圆曲面及侧边的贯通。最后给出了三维巷道体自身的拓扑关系及与地质体间的拓扑关系,这些拓扑关系为三维模型应用及空间分析奠定基础。(3)可视化方面研究了空间变换的理论基础、基于管线渲染机制的数据流组织、三维交互拾取和基于Alpha颜色混合的透明显示等内容。通过建立索引缓冲区来组织地质巷道数据以及地质封闭体正反面剔除关键算法两种方法来提高三维场景的渲染速度。最后给出了一个可自由扩展的视点射线三角面重心求交拾取操作的计算方法。(4)WEB3D信息发布主要研究了基于纯服务器三维场景引擎和基于客户端插件(Applet)本地三维引擎这两种技术的实现。通过研究Java3D的图形系统中场景的空间数据组织结构,建立了可揭层显示的三维场景空间数据组织结构。设计了Web三维地质巷道Servlet服务引擎。系统实现了场景三维图形的生成和离屏渲染以及响应客户端三维交互(图形变换、三维拾取)等服务引擎。利用Java数据序列化的功能,为客户端提供三维图形数据和数据通讯引擎。给出了根据Session机制实现多用户并发处理的解决方法。利用WT‐ ExtAPI实现客户端的Web架构。最后给出了可交互型的富客户端的Applet程序的实现。(5)设计了C/S和B/S两种模式的系统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的划分,对论文中提出的地质巷道三维集成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实现了集成模型的构建、交互可视化、剖切、及巷道救援路线最优路径决策等功能。

二、基于Java3D的网络地理信息可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Java3D的网络地理信息可视化(论文提纲范文)

(1)机场三维场景交互式多屏显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技术路线
    2.1 系统需求分析
    2.2 可行性分析
    2.3 重难点问题分析
    2.4 系统技术路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X-Plane地景数据处理
    3.1 X-Plane软件介绍
    3.2 X-Plane地景文件
    3.3 关键地景文件
    3.4 地景数据库搭建与管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可视化场景设计
    4.1 Java3D相关概念
    4.2 外部文件导入
    4.3 视图
    4.4 光照
    4.5 几何变换
    4.6 行为与交互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功能设计
    5.1 机场三维场景的快速显示
    5.2 观察模式的选择
    5.3 多屏显示
    5.4 交互式控制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功能测试
    6.2 系统性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基于WebGL的地层三维建模与教学实验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地质体建模研究现状
        1.2.2 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开发原理与关键技术
    2.1 系统开发原理
    2.2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2.2.1 HTML5技术
        2.2.2 Java Script
        2.2.3 Ajax技术与数据交换格式JSON
        2.2.4 j Query
    2.3 三维可视化技术
        2.3.1 WebGL技术
        2.3.2 Three.js技术
    2.4 开发框架技术
        2.4.1 Spring
        2.4.2 Spring MVC
        2.4.3 My Batis
        2.4.4 Spring Boot
        2.4.5 Thymeleaf
        2.4.6 Maven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层三维建模与数据存储
    3.1 建模思路
    3.2 钻孔数据预处理
        3.2.1 钻孔数据概述
        3.2.2 钻孔数据处理
    3.3 三维地层模型构建
        3.3.1 地层表面建模
        3.3.2 地层实体建模
    3.4 地层模型数据存储
        3.4.1 数据库选取
        3.4.2 数据入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4.1 系统需求分析
        4.1.1 建设目标
        4.1.2 功能需求
    4.2 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设计原则
        4.2.2 系统总体架构
        4.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3 用户界面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功能实现
    5.1 系统环境部署
        5.1.1 开发环境
        5.1.2 运行环境
    5.2 可视化设计与实现
        5.2.1 可视化流程
        5.2.2 可视化实现过程
    5.3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3.1 视图导航模块
        5.3.2 模型展示模块
        5.3.3 查询量算模块
        5.3.4 空间分析模块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运营高速铁路监测数据评估管理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监测数据管理
        1.2.2 测绘可视化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运营高速铁路监测数据管理与评估体系
    2.1 运营高速铁路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及评估体系
        2.1.1 监测内容与技术要求
        2.1.2 评估验收技术体系
    2.2 变形分析与监测预警
        2.2.1 变形信息提取
        2.2.2 变形分析及数据预测
        2.2.3 多源变形数据协同分析
        2.2.4 运营高速铁路监测预警体系
    2.3 运营高铁海量监测数据管理
        2.3.1 海量数据管理
        2.3.2 系统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esium的运营高铁变形监测可视化研究
    3.1 铁路测绘可视化
        3.1.1 BIM技术
        3.1.2 可视化表达
    3.2 Web三维可视化
        3.2.1 Web3D
        3.2.2 Cesium地图引擎
        3.2.3 Cesium在铁路工程数据表达中的优越性
    3.3 铁路工程三维应用标准
        3.3.1 IFD1.0 分类编码标准
        3.3.2 监测点命名规则
        3.3.3 三维建模标准
    3.4 运营高铁变形监测Web可视化评估分析方案
        3.4.1 总体流程
        3.4.2 Cesium环境搭建
        3.4.3 三维建模及模型导入
        3.4.4 沉降热力图及变形评估
        3.4.5 平台链接与数据查询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B/S架构运营高铁监测评估管理系统设计
    4.1 系统框架设计
        4.1.1 原则及策略
        4.1.2 平台及开发环境
        4.1.3 逻辑结构设计
        4.1.4 总体功能设计
    4.2 系统详细设计
        4.2.1 系统前端设计
        4.2.2 后端API接口设计
        4.2.3 数据库总体结构设计
        4.2.4 数据存储及检索模式
        4.2.5 系统安全与权限设计
    4.3 功能优化设计
        4.3.1 提供云计算服务
        4.3.2 监测预警体系
        4.3.3 提高加载速度
        4.3.4 可视化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运营高铁监测评估管理系统与可视化评估应用
    5.1 评估管理系统应用情况
        5.1.1 项目概况
        5.1.2 系统运行情况
    5.2 高速铁路变形监测Web可视化评估应用情况
        5.2.1 实例概况
        5.2.2 Web可视化评估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可视化建模仿真平台若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软件平台支撑技术
        1.2.1 J2EE简介
        1.2.2 可视化仿真支撑平台的三层体系
    1.3 研究现状
        1.3.1 网络可视化建模仿真国外研究现状
        1.3.2 网络可视化建模仿真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软件平台结构
    2.1 引言
    2.2 浏览端工作机制
        2.2.1 信息查询过程
        2.2.2 浏览端网络可视化功能
    2.3 中间层工作机制
        2.3.1 中间层服务器软件Tomcat
        2.3.2 中间层运行流程
    2.4 资源层工作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XML的平台资源管理
    3.1 引言
    3.2 基于XML资源标记设计
        3.2.1 结构化数据资源XML标记设计
        3.2.2 非结构化数据资源XML标记设计
    3.3 数据库存储方案设计与实现
    3.4 XML资源传输与解析
        3.4.1 平台资源传输流程研究
        3.4.2 基于B/S架构的数据管理端设计与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视化场景特效模型
    4.1 引言
    4.2 粒子系统XML设计
    4.3 基于Java3D的Web粒子系统研究
        4.3.1 粒子系统模块设计与实现
        4.3.2 基于Java的粒子系统编辑器实现
        4.3.3 典型特效研究-火焰生成流程研究
        4.3.4 其他典型特效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真演示平台示例
    5.1 引言
    5.2 导弹演示平台功能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Java 3D在数据场可视化与建模仿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JAVA 3D 介绍及剖析
    2.1 场景图
        2.1.1 场景图介绍
        2.1.2 构造流程
        2.1.3 重要概念
    2.2 常用类与数据结构分析
        2.2.1 几何元体类
        2.2.2 几何元素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视化基本方法研究
    3.1 数据流程
    3.2 MDTC
        3.2.1 颜色模型
        3.2.2 方法分析及建模
    3.3 曲线生成算法
    3.4 曲面渲染算法
        3.4.1 基本图形绘制
        3.4.2 平面区域渲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地空间数据场可视化
    4.1 地磁场
        4.1.1 地磁场模型简介
        4.1.2 地磁数据场多模式可视化
    4.2 高能粒子场
        4.2.1 通量模型简介
        4.2.2 粒子场多模式可视化
    4.3 数据预处理
        4.3.1 数据剔除
        4.3.2 数据缩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形数据场建模与仿真
    5.1 数据场建模
        5.1.1 直线分形法
        5.1.2 中点位移法
    5.2 数据场仿真
        5.2.1 仿真算法设计
        5.2.2 结果分析
    5.3 平滑处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JAVA 3D 动态仿真
    6.1 控制交互
        6.1.1 鼠标交互
        6.1.2 键盘交互
    6.2 动画交互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及贡献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6)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GIS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GIS 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技术
        1-2-2 城市超前地质预报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全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 GIS 的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技术
    §2-1 地理信息系统
        2-1-1 空间数据模型
        2-1-2 空间关联规则
        2-1-3 空间数据库
    §2-2 空间数据挖掘
        2-2-1 空间关联规则及其挖掘方法
        2-2-2 支持向量机挖掘方法
        2-2-3 聚类方法
    §2-3 空间数据挖掘过程
    §2-4 空间数据挖掘的可视化
        2-4-1 基于 Java3D 的空间关联规则可视化
        2-4-2 基于平行坐标理论的多维多时相空间数据可视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研究
    §3-1 支持向量机算法
        3-1-1 模式的区分
        3-1-2 SVM 学习模型
        3-1-3 SVM 算法已知的问题
        3-1-4 应用 SVM 算法进行岩体分类
    §3-2 基于案例推理 CBR 方法
        3-2-1 基于案例推理方法中的测度
        3-2-2 案例库的设计原则
        3-2-3 基于 CBR 方法的改进 SVM 算法
    §3-3 基于空间区域划分的 SVM 方法
    §3-4 算法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地下空间 GIS 分类技术及分析
    §4-1 空间聚类
    §4-2 城市地下空间 GIS 空间聚类算法
        4-2-1 统计距离方法
        4-2-2 基于相似形理论的夹角余弦方法
        4-2-3 基于 K 中心点法的空间聚类
    §4-3 空间分类结果评价指标
    §4-4 文本分类
        4-4-1 预处理技术
        4-4-2 特征提取技术
        4-4-3 特征项权重计算
    §4-5 城市地下空间 GIS 的文本分类算法
    §4-6 文本分类效果评价指标
    §4-7 分类技术的难点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数据挖掘过程中的数据质量控制及改进方法
    §5-1 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5-1-1 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来源
        5-1-2 空间数据误差评价指标
    §5-2 空间数据质量评价
        5-2-1 评价的内容
        5-2-2 评价的方法
    §5-3 城市地下空间数据获取方法
        5-3-1 城市地质工程及数据特点
        5-3-2 爆破震动监测测量方法
    §5-4 三明治空间抽样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地下空间数据挖掘 GIS 原型系统构建
    §6-1 系统构建策略
    §6-2 系统功能设计
    §6-3 数据流程设计
    §6-4 插件式系统集成方法
    §6-5 系统运行效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7)基于3G WebMapper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三维校园社区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3G WebMapper 与移动客户端的多终端三维展示
2.1 3G WebMapper 平台
2.2 Web3D
    2.2.1 Web3D 相关技术简介
    2.2.2 Web3D 相关技术优势
2.3 3G WebMapper 与 Web3D 一体化
2.4 移动客户端三维地图展示
2.5 本章小结 3. 三维校园社区平台相关技术研究
3.1 WebGIS
    3.1.1 WebGIS 实现方式
    3.1.2 基于 OpenLayer 的 WebGIS 系统
3.2 免插件网络三维技术——WebGL
    3.2.1 WebGL 概述
    3.2.2 WebGL 免插件实现
    3.2.3 WebGL 渲染管线
    3.2.4 DAE 模型文件
    3.2.5 利用 WebGL 绘制的基本流程
3.3 基于 Flex 的富互联网应用程序
    3.3.1 RIA 优势
    3.3.2 Flex 技术
    3.3.3 基于 AMF 协议的数据传输技术
3.4 移动客户端开发
    3.4.1 Android 简介
    3.4.2 Android 平台架构
3.5 本章小结 4. 三维校园社区平台设计与实现
4.1 三维校园社区平台概述
4.2 三维校园社区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4.3 三维校园社区平台数据库设计
4.4 三维校园社区平台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4.4.1 地图服务实现
    4.4.2 虚拟场景展示
    4.4.3 公共服务
    4.4.4 拼车实现
    4.4.5 后台数据管理
4.5 三维校园社区平台演示
    4.5.1 地图服务
    4.5.2 虚拟场景展示
    4.5.3 公共服务
    4.5.4 拼车
    4.5.5 数据管理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研究成果

(8)配电网电力运行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配电网单线图自动生成研究现状
        1.2.2 电力系统可视化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和理论
    2.1 SVG 技术
        2.1.1 SVG 的基本要素
        2.1.2 SVG 简单实例
    2.2 XML 及其解析技术
        2.2.1 XML 技术
        2.2.2 XML 解析技术
    2.3 三维图形显示技术及 Java3D 技术
        2.3.1 Java3D 的场景图
        2.3.2 Java3D 中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2.3.3 Java3D 中的形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地理接线图的配电网系统单线图的自动生成
    3.1 分级支线配电数据模型
    3.2 基于地理接线图的单线图绘制算法
        3.2.1 基本原理
        3.2.2 网格化处理
        3.2.3 投影法自动绘制各级支线
        3.2.4 交叉消除处理
        3.2.5 变电站内部接线图的展现
    3.3 实例说明
        3.3.1 单线图 SVG 图形中的图元定义
        3.3.2 单线图 SVG 图形的文档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配电网电力运行数据二维可视化技术
    4.1 基于圆饼图的线路运行数据的可视化
        4.1.1 SVG 图元解析
        4.1.2 根据实际数据计算圆弧终点坐标
        4.1.3 解析 XML 文档获取实际潮流值
        4.1.4 线路潮流可视化的实例
    4.2 基于等高线法的节点运行数据的可视化
        4.2.1 构建 Delaunay 三角形网格
        4.2.2 Delaunay 网格加密
        4.2.3 等值面切割 TIN 模型
        4.2.4 等值线追踪
        4.2.5 等值线的光滑处理
        4.2.6 等值线的填充
        4.2.7 等值线可视化的实现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配电网电力运行数据三维可视化技术
    5.1 改进的 LOD 算法
        5.1.1 传统的 LOD 算法
        5.1.2 对传统 LOD 算法的改进
    5.2 用 Java3D 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显示
        5.2.1 Java3D 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的步骤
        5.2.2 电力运行数据三维可视化实例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9)三维GIS场景可视化及矢量地图符号的显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地图学与可视化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工作
    2.1 三维GIS建模
        2.1.1 面模型数据结构
        2.1.2 体模型数据结构
    2.2 三维数据场景可视化研究
        2.2.1 三维数据场景可视化的常用工具
        2.2.2 基本形体生成
    2.3 数字高程模型(DEM)
    2.4 三维图形应用编程接口JAVA3D
    2.5 利用JAVA3D及DEM数据构建三维场景
        2.5.1 利用Java 3D生成基本形体
        2.5.2 地形模型生成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矢量地图符号显示设计
    3.1 功能模块设计
    3.2 三维场景建模
    3.3 点状地图符号在三维地形中显示
        3.3.1 三维地形中的点
        3.3.2 点的数据结构设计
    3.4 线状地图符号在三维地形中显示
        3.4.1 三维地形中的线
        3.4.2 线状地图符号的表示
        3.4.3 线状地图符号拓扑关系
    3.5 面状地图符号在三维地形中显示
        3.5.1 三维地形中的面
        3.5.2 面状地图符号数据结构设计
    3.6 地图符号缩放
        3.6.1 点状地图符号的缩放
        3.6.2 线状符号的缩放
        3.6.3 面状地图符号缩放
        3.6.4 缩放过程中地图符号定位问题
    3.7 三维拾取相关问题
    3.8 三维场景存储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矢量地图符号显示实现
    4.1 构建三维场景
    4.2 点状矢量符号的显示实现
    4.3 线状地图符号的显示实现
    4.4 面状地图符号的显示实现
    4.5 地图符号缩放实现
        4.5.1 点状地图符号的缩放实现
        4.5.2 线状地图符号的缩放实现
        4.5.3 面状地图符号的缩放实现
        4.5.4 缩放过程中地图符号定位问题
    4.6 三维拾取的实现
    4.7 三维场景渲染
    4.8 三维场景存储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测试和结果分析
    5.1 实验环境
    5.2 三维场景构建测试
    5.3 点状矢量符号在三维地形中的显示测试
    5.4 线状矢量符号在三维地形中的显示测试
    5.5 面状矢量符号在三维地形中的显示测试
    5.6 点、线、面状矢量符号在三维地形中的联合显示测试
    5.7 地图符号缩放测试
    5.8 三维拾取测试
    5.9 测试结论
第6章 总结和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10)网络环境下煤矿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数字化矿山研究现状
        1.2.2 3DGIS 系统软件研究现状
        1.2.3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3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矿井巷道Brep 三维模型
    2.1 巷道三维形体特征描述
        2.1.1 巷道分类及几何特征
        2.1.2 巷道的数据表达
    2.2 巷道三维 Brep 模型的构建
        2.2.1 巷道特征点的计算
        2.2.2 独立巷道模型
        2.2.3 交叉连接巷道模型
        2.2.4 巷道断面相异的模型构建
    2.3 巷道模型三维拓扑
        2.3.1 巷道拓扑的分类
        2.3.2 巷道结点的生成
        2.3.3 结点—弧段拓扑
    2.4 巷道三维模型的实现
        2.4.1 实现流程
        2.4.2 数据结构
        2.4.3 功能算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巷道交互与可视化
    3.1 三维图形变换
        3.1.1 图形平移及缩放
        3.1.2 投影变换
        3.1.3 基于四元数的旋转交互
    3.2 Java3D 图形系统
        3.2.1 Java3D 虚拟场景空间数据组织
        3.2.2 视模型
        3.2.3 Java3D 几何体及属性类库
    3.3 Java3D 中巷道图形绘制的数据组织
        3.3.1 顶点及索引数组
        3.3.2 实体正反面剔除
    3.4 材质和光照处理
        3.4.1 光源设置
        3.4.2 材质设置
        3.4.3 顶点法向量计算
    3.5 纹理贴图
    3.6 三维拾取算法
        3.6.1 三维空间点与屏幕拾取点的映射关系
        3.6.2 三维视点和拾取点组成的射线矢量的计算
        3.6.3 射线三角面相交算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巷道 We63D 信息发布架构
    4.1 服务器端三维图形引擎
        4.1.1 Java Servlet 开发原理
        4.1.2 Web 三维巷道Servlet 引擎
        4.1.3 三维图形数据通讯引擎
        4.1.4 多用户并发操作处理
    4.2 客户端三维图形交互
        4.2.1 Ajax 异步通讯技术
        4.2.2 GWT–EXT 客户端Web 架构
        4.2.3 客户端对三维场景图像浏览的操作
        4.2.4 富客户端 Applet 三维图形浏览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巷道三维模型矿井事故仿真的研究
    5.1 图的搜索的实现
        5.1.1 数据驱动搜索和目标驱动搜索
        5.1.2 启发式搜索
    5.2 巷道事故救援路线的决策
        5.2.1 矿井巷道结构抽象化
        5.2.2 最优救护路线代价因素的选择
        5.2.3 估价函数的确定
    5.3 矿井事故模拟仿真
        5.3.1 粒子系统
        5.3.2 粒子系统模拟矿井事故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实现与应用
    6.1 实验系统设计
        6.1.1 系统开发环境
        6.1.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6.1.3 系统功能描述
    6.2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6.2.1 系统主界面
        6.2.2 三维巷道模型
        6.2.3 三维巷道交互可视化
        6.2.4 三维巷道漫游
        6.2.5 瓦斯突出事故仿真
        6.2.6 矿井突水事故仿真
    6.3 模型的应用功能
        6.3.1 基于GIS 双向查询
        6.3.2 巷道救援仿真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四、基于Java3D的网络地理信息可视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场三维场景交互式多屏显示技术研究[D]. 陈天彧.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2]基于WebGL的地层三维建模与教学实验仿真系统研究[D]. 付敬帅. 长安大学, 2020(06)
  • [3]运营高速铁路监测数据评估管理与可视化研究[D]. 张宇昕.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可视化建模仿真平台若干技术研究[D]. 霍卫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5]Java 3D在数据场可视化与建模仿真中的应用研究[D]. 张健康.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6]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GIS中的应用研究[D]. 杨振舰. 河北工业大学, 2012(11)
  • [7]基于3G WebMapper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三维校园社区的构建[D]. 刘爱华.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2)
  • [8]配电网电力运行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方文道.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2(10)
  • [9]三维GIS场景可视化及矢量地图符号的显示[D]. 侯庆薇. 东北大学, 2011(03)
  • [10]网络环境下煤矿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 章冲.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基于Java3D的网络地理信息可视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