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盐湖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青海省盐湖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青海省盐湖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凤旭[1](2021)在《*ST盐湖财务脱困案例研究》文中认为

耿鋆[2](2021)在《柴达木盆地南部大气降尘中可溶盐时空分布特征及物源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湖泊,在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作用下大片干涸湖床暴露出来成为重要的粉尘源区,其释放的含盐粉尘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和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盆内气候干旱,盐湖、盐渍化和盐漠化表土极为发育,是青藏高原沙(盐)尘暴频发的主要地区之一。同时柴达木盆地沙尘气溶胶中可溶盐含量较高,这些高含盐粉尘一方面会造成盆地表土盐渍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粉尘具有较细的粒径,很容易悬浮在大气边界层之上,同时粉尘中的吸湿粒子(钠、钾、钙和镁的氯化物和硫酸盐等)可以作为云凝结核或冰核,通过影响云滴和冰的形成间接影响本地气候;并且这些细粒粉尘在进行远距离输送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影响到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的气候及生态环境变化,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和研究。因此,有必要了解柴达木盆地南部大气降尘中可溶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来源。本研究首先对柴达木盆地表土中可溶盐空间分布特征和柴达木盆地南部大气降尘中的可溶盐组分(盐类矿物和水溶性离子)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将研究区表土和大气降尘中的水溶性离子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格尔木市、都兰县后向轨迹分布特征,对盆地大气降尘中水溶性离子来源开展进一步讨论,得到以下结论:(1)柴达木盆地表土中的可溶性矿物主要包括石盐、石膏以及少量的无水芒硝,并且表土中水溶性离子(包括Na+、Cl-、Ca2+、SO42-、Mg2+、K+、NO3-、Li+、B3+(B2O3)、Sr2+等)的平均含量为9.7564(Wt%);柴达木盆地含盐高值区集中分布在盐湖区附近,并向四周逐渐减小,同时柴达木盆地不同类型表土的含盐情况依次为:干盐滩>雅丹>盐化草原>戈壁滩>沙漠;最后结合各种类型表土的抗风蚀能力,初步得到干盐滩、雅丹分布区,是释放含盐粉尘的主要物源区;(2)柴达木盆地南部大气降尘中的可溶性矿物主要包括石盐和石膏;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包括Na+、Cl-、Ca2+、SO42-、Mg2+、K+、NO3-、Li+、B3+(B2O3)、Sr2+等)含量介于2.27(Wt%)~20.92(Wt%)之间,其中,Na+、Cl-、Ca2+、SO42-这四种离子占全部水溶性离子的含量介于74%~95%之间,并且主要以石盐和石膏的形式存在。大气降尘中的可溶盐在空间分布上主要表现为:在河西八连和巴隆乡采样点收集的降尘中含量较高,在诺木洪降尘中含量达到最低值;(3)通过对比研究区表土和降尘中的水溶性离子含量得到,柴达木盆地南部降尘中的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自然表土,Mg2+、K+、Li+、B3+(B2O3)这些离子在个别采样点明显富集,除了受到附近高含盐表土的影响外,盐湖区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贡献;而NO3-主要受到人为污染源的影响;(4)柴达木盆地主要受偏西气流的影响,并且大部分气流主要经过盆地中东部的盐湖区和盆地南缘昆仑山北麓,结合各种类型表土的可蚀性水平、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综合分析认为,分布在盆地内的沙漠和盐化草原释放的粉尘仅对局部范围造成影响,并且沙漠对粉尘中可溶盐的贡献相对微弱,而盆地中东部广泛分布的雅丹、盐滩释放的粉尘,不仅含盐量高而且影响范围广泛;(5)此外,本研究还对研究区盐尘沉积通量、钾盐沉积通量进行了粗略的评估,得到每年大气降尘至少向察尔汗盐湖区贡献可溶盐约为28108多吨、钾703多吨。因此,初步认为大气降尘可作为盐湖成盐物质的补给源之一,具有明显的资源与环境效应。

姜盼武,樊启顺,秦占杰,都永生,张湘如,李庆宽,马正明[3](2021)在《柴达木盆地水—岩硼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富集区域物源讨论》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盆地盐湖是我国重要的硼资源富集区和成矿区。针对盆地内不同盐湖硼资源富集程度的差异性,采集柴达木盆地北缘河水和泉水样品,分析其硼和锂含量、矿化度和p H值,结合柴达木盆地不同流域补给水及蚀源区岩石已有的硼锂含量,总结盆地水—岩体系硼锂含量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富硼盐湖物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祁连山流域水体和岩石硼含量均较阿尔金山和昆仑山流域高,而其锂含量均较昆仑山那棱格勒河流域低,显示柴达木盆地北缘水—岩相对富硼贫锂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对比柴达木盆地不同流域硼锂资源分布,显示出整个盆地硼锂含量的不均一性和不同步性特征。针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富硼盐湖的物源研究,主要归纳为祁连山系围岩(含电气石花岗岩)的风化淋滤、深部富硼地下水补给和含盐风成沉积溶滤输入成因,其中深部富硼地下水补给为最主要的来源。

江玲玲,钟永恒,刘佳,李晓妍,王辉,李玉婷,葛飞[4](2021)在《全球钠产业技术竞争态势及青海省钠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以1972—2020年钠产业相关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从专利的角度对钠产业重要专利权人、主要技术研发团队、关键技术导航、技术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出全球钠产业、中国钠产业和青海钠产业各个环节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提出青海省钠产业未来发展应依托"一带一路"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开拓钠产业国际市场、推进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专利布局、引进高端人才、提高专利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等发展建议。

边绍菊,刘鑫,李东东,董亚萍,李武[5](2021)在《川东北普光地区深层富钾卤水钾资源提取研究》文中认为四川盆地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尤其川东北地区地下卤水富含高品质钾资源。本项目以四川普光地区富钾卤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卤水组成,采用模拟计算并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研究了高温蒸发时,氯化钠、氯化钾、光卤石、硼酸等矿物的析出阶段及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当蒸失水率约80%时,体系中约85%的NaCl析出,同时KCl达到饱和,继续蒸发可获取钾石盐。控制总蒸失水率94%~95%时分离,体系中大于80%的钾可在这一阶段析出,且湿基中KCl品位可高达约45%;析出钾石盐后的卤水降至室温可获得NaCl、KCl、KCl·MgCl2·6H2O及H3BO3的混合物,硼的析出率可达到约80%。同时,研究表明,将蒸失水率约80%时分离石盐后的卤水直接降温可以获得湿基品位约高达70%的钾石盐矿,钾析出率约50%。综合对比分析,提出两条以钾资源开发为主的工艺路线:其一为"高温蒸发析氯化钠-高温蒸发析氯化钾-冷却析钾硼混盐",通过加工获得KCl及H3BO3产品;其二为"高温蒸发析氯化钠-冷却析钾",通过加工获得高端KCl产品。

熊增华,王兴富,王石军,童阳春,吴盛斌[6](2020)在《青海盐湖锂资源综合利用规模探讨》文中认为锂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原料",已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矿产。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新能源、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都离不开锂原料。有机构预测全球锂需求量将从2017年24万吨增加到2025年的83万吨LCE(碳酸锂当量)。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锂资源富集地,为探讨青海盐湖锂资源的合理开发规模,分析了锂盐开发的矿床特性、钾肥规模、开采方式、盐田精制浓缩工艺等影响因素,以察尔汗盐湖为例计算其开发规模,提出"先锂后钾"重点研发低含量卤水提锂技术、全流程工艺优化、构建锂资源产业集群等建议,将有利于科学规划青海盐湖锂资源开发,促进我国盐湖锂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江芸[7](2020)在《格尔木市—格尔木河—达布逊湖潜在有毒元素(PTEs)物源甄别、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格尔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察尔汗盐湖资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发源于昆仑山的格尔木河作为连接格尔木市和察尔汗盐湖之间的水文通道,一方面为格尔木市的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等提供保障,为察尔汗盐湖提供了70%的淡水补给,另一方面沿途流经区域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及农业活动等反过来也直接影响格尔木河,成为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种潜在有毒元素(PTEs,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的主要迁移通道。因此,为了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价该区域的环境现状以及甄别PTEs的迁移富集规律,本研究选取了格尔木市-格尔木河-达布逊湖为研究区,对获取的格尔木市62个表层土壤样、格尔木河9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样以及格尔木河汇入达布逊湖的河口1个沉积物柱进行了PTEs浓度空间分布、物源识别、沉积速率、磁学特征等分析,并利用富集因子(Enrichment Factor,EF)、地累积指数(Geoaccumulation Index,Igeo)、修正过的污染程度(modified Contamination Degree,m Cd)、污染负荷指数(Pollution Load Index,PL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RI)等方法进行了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主要得到如下认识。1)对比标准化方法和相对累积频率曲线法确定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通过与各背景值以及背景点取样的平均浓度进行对比,发现相对累积频率曲线法确定的基线值作为研究区域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更为适宜。2)利用多种污染评价指标对区域进行污染评价,PLIzone均指示区域污染程度为中等。格尔木城区EF指示土壤中元素Cr强烈富集,Cu、Pb、Sb、Sn显着富集,As、Cd、In、P、Zn中度富集,Co、Ni、Tl和V轻微富集;Igeo指示Cr污染严重,Sb污染重,Cu、Pb、Sn污染偏重,As、Cd、In、Zn污染中度,Co、Ni、P、Tl、V污染程度中等;m Cd及PLI分别指示低-中等、低-较高污染。格尔木河及达布逊湖EF指示河流表层沉积物Cd、Ni、P轻微富集,Pb和Sb富集程度为无-轻微,河口柱状沉积物元素富集程度均为无-轻微;Igeo指示河流表层沉积物Cd、Cr、P污染程度为无-轻度,河口柱状沉积物As和Cd的污染程度为无-轻度,其他元素没有污染;m Cd均指示污染程度为无-很低;PLI均指示污染程度为低-中等。3)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除元素As、Co、Ni、V以外,整体随着格尔木市-格尔木河-达布逊湖潜在生态风险值降低。格尔木河及达布逊湖沉积物均具有低的潜在生态风险。格尔木市土壤As、Cu和Pb为低-中等的潜在生态风险,Cd和Cr为低-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区域尺度上生态风险指标RI指示低-较高生态风险,绝大多数区域生态风险低,但仍存在三个生态风险集中区:高生态风险区位于物流园(Ⅰ区),影响元素主要为Cd、Cr、Pb、Cu,以Cd、Cr为主;中等生态风险集中区对应于格尔木火车站区域(Ⅱ区)以及工业园区域(Ⅲ区),影响元素主要为Cd。污染及生态风险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以及工业生产。4)对比格尔木河上、中、下游以及汇入格尔木河的人工湖及溪流的元素含量,除元素P外,格尔木河中游的元素浓度、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均相对较低,指示河道清淤的治理效果较好。农业种植区临近格尔木河,此区间元素P浓度的持续升高可能与施用肥料等农业活动有关。PLIzone指示区域污染程度为格尔木市>达布逊湖>格尔木河,达布逊湖沉积物柱的表层样品浓度相对深部较低,同样证实了格尔木河清淤对PTEs的治理很有成效。5)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除Co、Ni、Tl、V为自然来源外,其他元素均认为主要为人类活动输入,格尔木河及达布逊湖的人为来源元素为Cd和P。与青藏高原其他区域表层土壤中PTEs元素分布对比,应尤为注意区域的高Cd值以及交通运输所带来的PTEs富集。达布逊湖入湖口与青海湖流域河口对比,达布逊湖同样更多地需要主要考虑元素Cd的输入。6)对达布逊湖柱状沉积物利用210Pb进行测年,通过CIC模型计算出察尔汗达布逊湖百年内沉积速率为0.041cm/a。7)根据磁性大小研究区域明显为格尔木市>格尔木河>达布逊湖,磁性物质主要为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晶粒大小格尔木市主要为假单畴,格尔木河表层沉积物主要为多畴,察尔汗柱状沉积物主要为假单畴-多畴。格尔木市χ及SIRM对城市土壤污染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但不能依赖单一指标来指示污染程度;格尔木河由于河道治理清淤,来自格尔木市的PTEs的富集影响主要考虑在出格尔木市的区段,磁学参数χ、χARM、SIRM、HIRM指示元素浓度的增加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达布逊柱状沉积物磁学参数对PTEs元素变化指示性不强。

汪明泉[8](2020)在《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富锂卤水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锂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柴达木盆地中部的一里坪、西台吉乃尔、东台吉乃尔和察尔汗盐湖,构成我国最大的卤水锂矿富集区。但是富锂卤水的成矿气候条件、富集机理、富锂卤水的物质来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这都影响该区域富锂卤水后备资源的勘察。本文以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为例,以构造-物源-气候耦合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沉积学、石盐铀系定年、石盐流体包裹体测温、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LA-ICP-MS)等方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沉积特征、含盐系时代框架、成盐期古气候、成盐卤水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盐湖富锂卤水成因进行探讨,得出以下认识:一里坪盐湖上更新统到全新统的地层中沉积物主要以石盐、含砂石盐、粉砂为主,纵向上可以分为两层石盐夹一层粉砂,表现出多韵律特征,可划分出5个四级韵律和2个三级韵律;通过石盐的铀系定年,推算出HC2105孔上层石盐的沉积开始时间大约为40ka,下层石盐沉积时间约为100-120ka之间。利用通过恒温蒸发获得的石盐,开发出将石盐解理片直接置于冷热台中低温冷冻成核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实验的误差。应用该方法通过对HC2105孔样品进行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测试,在一里坪盐湖石盐析出时盐湖卤水温度介于8.8-30.1℃,平均值温度为20.4℃。不同样品石盐流体包裹体温度的最大值为21.4-30.1℃,反映出石盐析出时盐湖卤水温度是频繁波动的。结合石盐铀系定年的结果发现,100-120ka时期内、以及40ka以来,一里坪盐湖发生了两次较为明显的降温过程,并且温度降低与石盐的析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综合分析认为区域性的降温造成盐湖补给减少、石盐在卤水中的溶解度降低、触发盐聚焦效应,使得石盐的大量析出。利用LA-ICP-MS技术测试石盐中流体包裹体成分,共获得包裹体成分数据21个,流体包裹体的锂离子浓度最小值13.5mg/L、最大值248.1mg/L、平均值为134.21mg/L,并且锂离子含量的变化与沉积韵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一里坪盐湖中锂资源的物质来源是受到昆仑山温热泉水补给的洪水河、那棱格勒河。在全新世及晚更新世时,一里坪盐湖处在相对稳定封闭的构造条件下,随着青藏高原的进一步隆起,来自昆仑山系中富含锂温热泉水汇入到洪水河中,经那棱格勒河、西台吉乃尔湖进入到一里坪盐湖,成为一里坪富锂卤水的物质来源。柴达木盆地在更新世以来异常干旱,同时气温是冷暖波动的,温度相对较高的条件下,山区降水量增加盆地周边的河流补给较多注入到盐湖中,为盐湖带来更多的锂,而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盐湖补给减少、石盐在卤水中的溶解度降低,石盐在卤水中大量的析出。在此过程中盐湖卤水持续蒸发浓缩,锂离子的浓度持续增加,最终形成富锂卤水。

刘永团[9](2020)在《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地矿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受世界经济下行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我国地勘行业的发展遇到诸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矛盾,为了地勘企业在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潮流下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对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进行评价,使地勘企业自身发展在纵向准确了解其发展趋势,横向上明确其发展的短板,为地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地勘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促进作用。本论文以企业竞争能力、绿色产业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地勘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出地勘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的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而国家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地勘行业应用的实践证明,走绿色勘查开发道路成果显着,可以有效的解决此问题。在此基础上厘定了我国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对地勘行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地勘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讨论了我国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因素,借鉴国内外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了我国地勘企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涵了 7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选择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AHP-模糊评价法对内蒙古地矿集团近五年竞争能力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实证研究表明:横向上,在2014年-2018年每年的地勘企业总体竞争能力均一般,其中,企业的资源能力、冶炼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评价较好,勘查能力、开发能力、营运能力和绿色发展能力评价一般,而绿色发展能力得分最低;纵向上,2014年-2018年地矿集团总体竞争能力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不变。从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各子能力评价结果可知,资源能力、冶炼能力和开发能力有不断上升趋势,营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绿色发展能力基本不变,勘查能力趋势下降。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按其各子能力对地勘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地勘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勘企业行为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和地勘企业受传统地勘思想影响比较严重,缺乏营运和组织管理学习能力,所以,本文主要从资源能力、绿色发展能力、营运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实现地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寇修德[10](2020)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研究》文中指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是凭借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而成立的国家级试点工业园区,对青海省乃至全国工业及经济的发展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企业作为工业园区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推动园区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各类优质企业入驻是工业园区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内企业的入驻动力,以建立试验区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助力试验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本研究首先利用文献综述法初步形成了企业入驻工业园区的动力因素归纳表,继而在分析试验区企业入驻、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入驻优劣势的基础之上,结合试验区的实际特点,利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上述归纳表进行了修正,从而构建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指标体系,并以此设计、发放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调查问卷》,后续利用SPSS22.0数据分析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的企业入驻动力主要包括六大方面,分别有企业运营基础、资源市场环境、企业运营效率、产业相关程度、企业入驻成本、相关优惠政策。同时,试验区企业的入驻动力因企业的成立时间、所有制、规模、所属产业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对比四种分类的企业入驻来看,试验区资源环境市场方面的优势明显,是按成立时间和规模分类下的各类企业入驻试验区的主要入驻动力。此外,在企业所有制分类下,各企业较为看中企业的运营效率,在所属产业分类下入驻成本是企业入驻试验区的重要动力。最后,结合试验区的相关劣势及企业入驻动力的实证分析,为提高试验区的企业入驻动力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二、青海省盐湖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省盐湖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柴达木盆地南部大气降尘中可溶盐时空分布特征及物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及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计划
        1.4.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计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盆地类型与构造单元划分
        2.1.2 新生代地层与沉积特征
    2.2 自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土壤和植被类型
        2.2.3 气候特征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盐湖资源开发情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表土采集工作
    3.2 降尘收集工作
    3.3 样品测试与分析
        3.3.1 XRD分析
        3.3.2 元素分析
        3.3.3 降尘通量计算
    3.4 轨迹聚类分析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表土含盐特征
    4.1 表土盐类矿物成分分析
        4.1.1 盐类矿物组成及空间分布
        4.1.2 盐类矿物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1.3 不同类型表土的含盐情况
    4.2 不同类型表土可溶性离子组成及空间分布
    4.3 不同类型表土的抗风蚀及盐尘供应能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气团移动路径分析
    5.1 格尔木市平均后向轨迹输送路径特征
    5.2 都兰县平均后向轨迹输送路径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柴达木盆地南部大气降尘可溶盐时空分布特征及物源
    6.1 降尘(包括盐)及盐尘沉积通量变化
    6.2 研究区降尘的矿物组成
    6.3 研究区降尘的化学组成及时空分布
    6.4 研究区表土与降尘化学组成对比分析
    6.5 各采样点降尘中水溶性离子的物源探讨及影响范围
    6.6 5、6、7 月采样点降尘中可溶性离子分析及验证
    6.7 钾盐的沉积通量及可能产生的资源效应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柴达木盆地水—岩硼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富集区域物源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柴达木盆地地质背景
2 样品采集与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柴达木盆地不同流域河水和尾闾盐湖卤水硼含量分布特征
    3.2 柴达木盆地外围山系岩石硼含量分布特征
    3.3 柴达木盆地北缘富硼区域物源分析
4 结论

(4)全球钠产业技术竞争态势及青海省钠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钠产业专利分析
    1.1 全球钠产业链专利分布
    1.2 全球钠产业重要专利权人
    1.3 全球钠产业主要技术研发团队
2 中国及青海钠产业专利分析
    2.1 中国钠产业专利分析
    2.2 青海钠产业专利分析
3 钠产业关键技术导航
    3.1 盐湖提钠技术
    3.2 钠盐生产技术
4 技术构成分析
5 促进青海省钠产业发展的建议
    5.1 依托“一带一路”推动钠产业国际化
    5.2 推进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盐湖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
    5.3 促进PCT申请,加强专利布局
    5.4 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助力产业转型发展
    5.5 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快专利技术成果转化

(5)川东北普光地区深层富钾卤水钾资源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样品采集及卤水性质
2 实验方法
    2.1 ISLEC软件计算方法
    2.2 实验方法
    2.3 分析方法
    2.4 试剂及仪器设备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卤水100 ℃蒸发模拟计算及相图(110 ℃)分析
    3.2 卤水沸腾蒸发实验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提钾工艺建议

(6)青海盐湖锂资源综合利用规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青海盐湖锂资源特性及开发工艺
2 影响锂资源开发建设规模的主要因素
    1)锂盐资源特性
    2)钾肥规模
    3)开采方式
    4)提锂工艺
3 青海盐湖锂资源综合利用规模论证
    3.1 基本原则
        第一,钾、锂资源同步开发原则。
        第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三,高效利用原则。
    3.2 基本假设
    3.3 基本公式
        第一,年采出卤水含锂量
        第二,年老卤含锂量
        第三,锂产品年生产规模
    3.4 计算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发挥锂资源综合利用规模优势,加快青海千亿元锂电原料基地建设
    4.2 探索改变锂资源开发方式,设置“先锂后钾”技术攻关重大课题
    4.3 构建锂资源开发产业集群,提升锂资源战略价值

(7)格尔木市—格尔木河—达布逊湖潜在有毒元素(PTEs)物源甄别、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210)Pb_(ex)测年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环境磁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1.2.3 地球化学基线研究现状及进展
        1.2.4 PTEs研究现状及进展
        1.2.5 区域PTEs污染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取样测样方法
    2.1 区域概况
    2.2 区域气象及水文条件
    2.3 数据资料收集及野外工作
        2.3.1 样品采集
        2.3.2 样品处理与测试
第3章 研究方法及原理
    3.1 ~(210)Pb_(ex)测年
    3.2 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指标
        3.2.1 地球化学基线
        3.2.2 污染评价指标及方法
        3.2.3 生态风险评价指标及方法
    3.3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物源识别
    3.4 环境磁学
第4章 格尔木市土壤PTEs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4.1 元素空间分布
    4.2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
    4.3 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4.4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物源解析
    4.5 磁学响应
    4.6 小结
第5章 格尔木河表层沉积物PTEs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5.1 元素空间分布
    5.2 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5.3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物源解析
    5.4 磁学特征
    5.5 小结
第6章 达布逊湖柱状沉积物PTEs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6.1 沉积速率
    6.2 元素空间分布
    6.3 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6.4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物源甄别
    6.5 磁学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对比分析
    7.1 区域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7.2 青藏高原PTEs分布对比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8)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富锂卤水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富锂卤水分布
        1.2.2 富锂卤水来源
        1.2.3 一里坪富锂卤水开发现状
    1.3 一里坪盐湖锂矿研究存在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柴达木盆地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2.3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地层划分
第三章 一里坪盐湖地层及含盐系时代框架
    3.1 一里坪盐湖地层
        3.1.1 盐湖地层划分
        3.1.2 地层空间展布
    3.2 HC2105钻孔沉积特征
    3.3 含盐系时代框架
        3.3.1 铀系不平衡法的原理
        3.3.2 样品选择
        3.3.3 实验方法及流程
        3.3.4 测试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一里坪盐湖富锂卤水形成的气候条件
    4.1 石盐岩流体包裹体测温的方法简介
    4.2 恒温蒸发流体包裹体测温分析
        4.2.1 样品制备及其包裹体特征
        4.2.2 实验过程
        4.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 一里坪盐湖石盐流体包裹体测温
        4.3.1 样品及其包裹体特征
        4.3.2 实验过程及结果
        4.3.3 均一温度数据有效性
    4.4 一里坪盐湖成盐期古温度
    4.5 小结
第五章 成矿卤水及其演化
    5.1 一里坪盐湖卤水成分
    5.2 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
        5.2.1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
        5.2.2 样品及测试流程
        5.2.3 测试结果
        5.2.4 数据可靠性
    5.3 流体包裹体成分的指示意义
    5.4 小结
第六章 一里坪富锂卤水成因分析
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地矿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1.5 论文工作量
2 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基础
    2.1 企业竞争力理论回顾
        2.1.1 企业竞争力的含义
        2.1.2 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渊源
        2.1.3 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主要学派
    2.2 绿色发展理论
        2.2.1 绿色产业
        2.2.2 绿色矿业
    2.3 产业组织理论
    2.4 国内外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2.4.1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评价体系
        2.4.2 世界主要杂志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2.4.3 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2.4.4 国内学者提出的企业竟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4.5 我国各行业竟争力评价应用实践
        2.4.6 地勘及相关行业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3 地勘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地勘企业发展历程回顾
    3.2 我国地勘行业发展现状
        3.2.1 我国资源供需概述
        3.2.2 地质勘查现状
        3.2.3 矿业开发现状
    3.3 我国地勘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我国传统地质勘查在生态环境影响方面存在的问题
        3.3.2 我国矿业开发在生态环境影响方面存在的问题
        3.3.3 资源需求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4 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绿色发展现状及成果
    4.1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4.2 绿色勘查发展
        4.2.1 绿色勘查发展历程
        4.2.2 绿色勘查的重大意义
        4.2.3 绿色勘查典型案例
    4.3 绿色开发发展
        4.3.1 绿色矿山发展历程
        4.3.2 绿色矿山建设的意义
        4.3.3 绿色矿山典型案例
5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内涵
    5.1 地勘企业的定义及特点
        5.1.1 地勘企业定义
        5.1.2 地勘企业特点
    5.2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内涵
    5.3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特征
        5.3.1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外部环境分析
        5.3.2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因素
        5.3.3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影响因素框架构建与分析
6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系统构建
    6.1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及原则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6.2 指标体系构建
    6.3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方法
        6.3.1 评价方法概述
        6.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6.4 指标权重性质及定义
    6.5 指标权重确定
        6.5.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
        6.5.2 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步骤
    6.6 地勘企业竞争力评价权重计算
        6.6.1 建立评价指标结构
        6.6.2 计算准则层权重
    6.7 企业竞争能力模糊评价模型
        6.7.1 模糊评价判定法思想与原理
        6.7.2 模糊评价步骤
7 内蒙古地矿集团竞争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7.1 内蒙古地矿集团发展回顾
        7.1.1 发展概况
        7.1.2 发展现状
    7.2 确定评价级
        7.2.1 因素集的确定
        7.2.2 评价级的确定
    7.3 模糊判断矩阵判定
    7.4 模糊矩阵计算
    7.5 结果综合判定
    7.6 评价结果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8 我国地勘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8.1 资源能力
        8.1.1 资源禀赋
        8.1.2 人力资源
        8.1.3 科技创新
    8.2 绿色发展能力
        8.2.1 绿色发展理念
        8.2.2 绿色勘查、开发
        8.2.3 绿色转型——构建“大地质、大生态、大服务”的工作格局
    8.3 营运及组织管理方面——创建学习型企业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10)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有关工业园区的研究
        1.2.2 有关工业园区企业入驻的研究
        1.2.3 有关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径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管理动力理论
    2.2 工业园区企业入驻
        2.2.1 工业园区企业入驻的基本内涵
        2.2.2 工业园区企业的准入条件
    2.3 工业园区企业的入驻动力梳理
        2.3.1 资源方面的动力因素
        2.3.2 管理方面的动力因素
        2.3.3 经济方面的动力因素
        2.3.4 基础设施方面的动力因素
        2.3.5 企业入驻动力因素小结
第三章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相关概况分析
    3.1 试验区企业入驻概况
        3.1.1 试验区企业入驻数量
        3.1.2 试验区企业准入条件
        3.1.3 试验区企业入驻流程
    3.2 试验区招商引资概况
        3.2.1 试验区招商引资渠道
        3.2.2 试验区招商引资服务
    3.3 试验区吸引企业入驻的优势分析
        3.3.1 用资源禀赋,吸引各类企业瞩目
        3.3.2 发展产业链,积极拓宽市场空间
        3.3.3 立优惠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3.4 试验区吸引企业入驻的劣势分析
        3.4.1 历史遗留问题多,四园发展不平衡
        3.4.2 基础设施显滞后,招商引资后劲弱
        3.4.3 企业招工留工难,员工专业层次低
        3.4.4 企业依赖政府多,自主发展能力弱
第四章 构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指标体系
    4.1 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指标体系构建预调查
        4.1.1 企业负责人访谈结果
        4.1.2 企业问卷调查结果
    4.2 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五章 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
    5.2 实证方法及过程
        5.2.1 因子分析法介绍
        5.2.2 实证过程
    5.3 实证结果分类分析
        5.3.1 按成立时间分类的企业入驻动力
        5.3.2 按所有制分类的企业入驻动力
        5.3.3 按规模分类的企业入驻动力
        5.3.4 按所属产业分类的企业入驻动力
    5.4 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研究结论
第六章 提高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的对策建议
    6.1 分类把握企业需求,提高企业的入驻率
    6.2 发挥资源产业优势,扩宽企业生存空间
    6.3 重视人才技术引进,丰富园区功能定位
    6.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6.5 降低企业入驻成本,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第七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附录
    附录 A 管委会版..试验区企业入驻相关概况访谈提纲
    附录 B 企业版..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指标体系构建访谈提纲
    附录 C 企业版..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指标体系构建访谈内容
    附录 D 企业版..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指标体系构建调查问卷
    附录 E 企业版..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调查问卷

四、青海省盐湖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ST盐湖财务脱困案例研究[D]. 凤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2]柴达木盆地南部大气降尘中可溶盐时空分布特征及物源探讨[D]. 耿鋆.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1(01)
  • [3]柴达木盆地水—岩硼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富集区域物源讨论[J]. 姜盼武,樊启顺,秦占杰,都永生,张湘如,李庆宽,马正明. 盐湖研究, 2021(01)
  • [4]全球钠产业技术竞争态势及青海省钠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江玲玲,钟永恒,刘佳,李晓妍,王辉,李玉婷,葛飞. 无机盐工业, 2021(03)
  • [5]川东北普光地区深层富钾卤水钾资源提取研究[J]. 边绍菊,刘鑫,李东东,董亚萍,李武. 地学前缘, 2021
  • [6]青海盐湖锂资源综合利用规模探讨[J]. 熊增华,王兴富,王石军,童阳春,吴盛斌. 盐湖研究, 2020(04)
  • [7]格尔木市—格尔木河—达布逊湖潜在有毒元素(PTEs)物源甄别、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D]. 相江芸.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04)
  • [8]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富锂卤水成因研究[D]. 汪明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地矿集团为例[D]. 刘永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10]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研究[D]. 寇修德. 青海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青海省盐湖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