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的鱼群预示着厄尔尼诺现象

暴跌的鱼群预示着厄尔尼诺现象

一、捕鱼量骤降预示厄尔尼诺现象到来(论文文献综述)

何妤如[1](2021)在《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渔业经过数年发展,先后解决了“捕鱼难”、“养鱼难”及“吃鱼难”等问题,奠定了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关治理手段也不断完善。渔业领域主要矛盾已从基本温饱和生计问题,转向更高层次的生境、人权、产权和公平等维度。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渔业伦理研究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我国现代渔业治理体系中更强调管理和法律等“硬”手段,忽视了伦理道德的“软法”作用。当前政府和民间推行的多项渔业活动已呈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现代多目标治理场景需要引入价值判断加以权衡。如果说关涉伦理的讨论在中国过去的渔业治理中只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那么到了新时代,伦理研究就好比是万事俱备下的那股“东风”。传统渔业管理关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制度突破。政策和法律固然重要,但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病”。它可以将电鱼、毒鱼、偷渔者绳之以法,却无法强制要求渔民必须善待生态环境、关心鱼类福祉。它可以明示、预防、规范和校正渔业的行为和后果,却无法指导渔业利益相关方的道德行为选择。它可以为失海渔民提供各类政策保障,却无法弥合渔民海洋纽带被切断后的心理创伤。它可以依照科学模型和数据制定总可捕量(TAC)目标,却无法对渔家妇女在职业、情感和生活上的遭遇加以同情和关心。正如决定技术的往往是非技术因素,涉渔法律和政策不应被指望能解决所有问题。倘若文化、伦理不能发挥价值规训作用,那么政策和法律也终将失范。当前,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公正已为时代大势所趋,现代渔业治理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以便从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治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实际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会渗透到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可持续、负责任渔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明确性的规则指引,在治理中开展价值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以及不断涌现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让形而上学的价值回溯变得更为必要而迫切: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是什么?伦理判断有哪些原则和标准?何种治理才是伦理意义上具备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治理?如何破解渔业治理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中国怎样利用已有道德资源和智慧应对渔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反思当前出现渔业生态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尝试建构渔业伦理的理论体系,详述渔业伦理的由来、定义、主要原则和类别。将抽象的伦理考量运用于对治理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符合渔业价值的治理范式,从渔业治理的“元层次”,谈到相关现代治理理论,再到针对治理实践的分析评估。现代渔业治理在追求各类目标时,容易陷入价值冲突的困境。本文针对治理实践中的普遍问题,提出“应然”层面的解决方案。伦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现代渔业治理。因此,文章结合中国本土的涉渔道德资源和渔业实际状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治理路径,以渔业领域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基础为导向,为推动渔业的“天人合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思路。伦理学是哲学中关于道德的价值系统。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从根本上触及了“为什么要对鱼谈伦理?”这一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论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的“人伦”语境,让“渔业”和“伦理”的结合有了学理上的支撑。道德共同体得到拓展,将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纳入道德考量范畴。但完全以生态为中心又会减损人类福祉,人与自然应当被视作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整体。“为己利TA”的价值取向既能为己谋福,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利TA(既有属人的“他/她”,又有属自然的“它”)因素,因而是渔业伦理所追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善。渔业资源是渔业存在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波动性、竞争性、整体性、多样性等五大特性。从价值构成上看,它在使用、生态和选择等层面具有功效价值,在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伦理、文化等层面具有非功效的内在价值。对渔业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而鱼类为人类所提供的多元价值是人类养护渔业资源的基础。养护伦理强调的是如何科学人道地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鱼类是否能够成为道德主体、权利主体甚至是诉讼主体成为环境伦理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鱼的道德地位与福利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渔业的伦理维度涉及“渔业”和“伦理”的互动关系。鱼类依次满足了人类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在享受水生动物开发权利的同时,理应履行与之对等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人类自身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福祉,须建立一套指导渔业行为、受到大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渔业伦理规范。渔业伦理以渔业现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研究对象,是指导渔业行为的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涉渔法律和伦理可共同为基于价值的渔业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渔业伦理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得到普遍认可并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德原则,对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开展事前指导和事后评判。在渔业伦理中,渔业正义是最高原则;渔业福祉、渔业自由和渔业公平是三大基本原则;而以《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为代表的伦理性国际文书,以及符合国家/地区具体渔况的纲要构成了具体原则。根据渔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性和所涉问题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社会伦理、产业伦理和科技伦理四大类别,这四大类在伦理要求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都应服从上述伦理原则。将伦理原则和要求融合进现代渔业战略管理过程,可能会产生“为善者诸事顺”的良心效应,从而实现治理的最终目的——“善治”。为克服多元价值冲突带来的治理障碍,元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研究治理现象背后的治理逻辑,寻求协同发展科层、市场和网络治理组合的最优解:当参与式治理导致监管过于复杂、进入无休止协商状态时,就启动科层模式;当科层模式无法触及所有渔业问题或获得渔业利益相关方广泛接受时,就开启市场或参与式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起作出最终决策的元治理者的角色。可持续渔业治理研究中涌现出诸多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其中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管理和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管理成为研究热点,前者主要聚焦渔业生态系统方法、预防性原则等整体思维,而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策略评估,正当性理论,系统治理等理念工具。在构建起理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新生物技术的实践伦理发展出的伦理分析矩阵,以及Rapfish评估工具,促进了对伦理原则遵守情况的考察,有助于为负责任渔业实践提供“良善之策”。现代渔业治理时常陷入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困境,众渔业利益相关方不得不在多项行动方针之间艰难行使选择权。遵循特定伦理原则选择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涉及违反其他某项伦理原则。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出现在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目标的决策选择过程之中。如何平衡现代人和未来人的资源利益是最首要、最核心的议题;渔业所涉水陆空间差异和相关社会生态问题构成了空间正义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人际关系中整体、长远利益与个体、短期利益的冲突影响到资源的公平分配,渔家妇女和小型渔业等弱势参与方应当得到更多的道德注意力。导致上述困境的原因既有人与人因抢夺野生资源所导致的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又有在人与鱼道德地位孰高孰低的辩难中掉入的激进环保主义陷阱,还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执行障碍。上述困境的破解之道不仅具有制度属性,也深刻地蕴含着价值属性。从制定目标,到开展决策,再到执行、监督和评估,伦理视角可渗透至治理的全部流程。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可从制定伦理目标和开展伦理决策着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丰富道德资源的支持。生态方面,我国渔业治理史就是一部鱼类资源养护史,古今实践中折射出关怀鱼类福利、师法自然等生态感悟。社会方面,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里蕴含着包括群体意识和互助伦理、涉渔组织的参与式伦理在内的道德及礼俗规范。“三渔”问题是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伦理性挑战,其本质是渔业的过密化,渔民的过溺化,以及渔村的过疏化。为解决渔业渔民渔村的问题,新中国开展了各项改革措施。新中国绿色渔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历程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探索、改革攻坚与走向成熟三大阶段。在气候变化、疫情冲击、渔业资源衰退、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渔业治理者迎难而上,实现生计型治理→发展型治理→可持续治理的价值飞跃,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伦理的中国特色可持续渔业发展道路,培育出政府元治理者主导下,科层、市场和参与式治理协同开合的多元治理形态,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立体复合、科技导向、体系健全、应兜尽兜的发展模式。随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断提升,中国渔业发展在收获伟大果实的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负责任渔业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贵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渔业治理中,我国各渔业利益相关方应本着福祉、自由和公正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渔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宋洁[2](2020)在《《蚊子:最致命捕食者的人类史》(第一、二章)翻译报告》文中指出2020年被认为是史上最困难的一年,新冠肺炎全球蔓延、蝗虫席卷印度、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卷土重来……由于蚊媒传染病具有地方性、季节性、传播迅速的特点,蚊媒传染病的检测、预警与防治成为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的难题。美国历史学家蒂莫西·怀恩加德在《蚊子:最致命捕食者的人类史》一书中,从崭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人类的发展历史,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清晰地讲述了蚊子是如何作为终极捕食者主宰人类命运、改变世界秩序的。本翻译报告基于该书第一、二章的英译汉翻译任务而撰写,以期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人类发展历史,意识到小小蚊子及其蚊媒传染病对某些国家乃至世界的影响。该书属于典型的信息型文本,措辞严谨客观,专业术语多样,修辞手法丰富,内容涵盖科学与历史等跨学科知识,暂无出版的中文译本。译者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多种翻译理论与策略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词、难句翻译进行了系统的案例分析。针对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多义词语义模糊、文化词内涵深刻等特点,译者采用了增译法、译注法、词性转换译法、四字格来确保译文信息传达准确有效,合乎目标读者习惯;针对长难句插入语过多、句子结构复杂、参杂文化特色等特点,译者通过运用分句译法、合句译法、调整语序法、文化转换译法来让目标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近乎相似的阅读体验。通过完成本翻译报告,译者深刻认识到蚊子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也进一步领会到不断实践与反复修改是打造高质译作的必经之路。

余晓强[3](2020)在《权力、权利、责任 ——世界海洋秩序的演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秩序是基于特定海洋权力结构和观念结构基础之上形成的稳定状态。纵观地理大发现以来的世界历史,世界海洋大致经历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主导的海洋占有秩序(15世纪末至16世纪)、荷兰主导的海洋自由秩序(17世纪)、英国主导的海洋霸权秩序(17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二战后的海洋平等秩序(20世纪下半叶)、以及21世纪的全球海洋治理秩序五个阶段。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海洋秩序如何演进?主导海洋秩序演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海洋秩序的演变并不是海上权力转移的结果,权力转移只是海洋秩序变迁的一个方面。海洋秩序的变迁有两方面内容,权力结构和观念结构。权力转移和重组发生在行为主体之间,是物质格局的变化,海洋秩序只有在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观念结构发生变化时才能被视为质变。时代特征是海洋秩序演变的自变量。不同的时代特征造就了不同的时代任务和权力内涵,权力内涵是权力使用的合法性来源,在物质权力和权力内涵的相互作用下,海洋秩序得以形成。世界海洋秩序的五大阶段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分别为基督教扩张、商业自由竞争、海上权力争夺、反霸权和反殖民的民族独立运动、全球性海洋问题。在不同的时代特征下,海上权力的内涵也各不相同,宗教普世主义、天赋海洋自由、海权战略、海洋权利、海洋责任分别是不同时代权力使用的合法性来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占有、自由、霸权、平等、治理为主要海洋行为方式的海洋秩序。二战以后,在时代特征的作用下,海洋权力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物质权力使用的合法性逐渐降低,长期主导海洋秩序进程的权力因素开始让位于权利因素。进入21世纪,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了全球性海洋问题的频发,海洋治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海洋秩序开始由权利平等的分割理念开始向责任共担的整体理念转化。未来,海洋秩序将是以责任为基础的全球参与,最终实现“治”“理”共进和人海共生。

刘丽[4](2020)在《目的论指导下《环境管理与发展》(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报告介绍了目的论指导下《环境管理与发展》一书节选部分的英汉翻译情况。源文本《环境管理与发展》概述了环境危机和环境管理与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作品尤其侧重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管理在国家发展中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该作品同时提出了切实有用的环境管理技能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各种实用技术,而当下中国迫切需要更有效的环境管理技术。因此,将这样一部作品翻译为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是必要且有意义的学术行为。源文本看似通俗平实,但经过全面深入的分析后,发现文中有很有许多西方文化背景下特有的表达。简单的直译无疑无法如实地将源文本所含信息传达给中国读者,因此,汉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表达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以符合汉语读者接受习惯的方法忠实传递给目标读者,此翻译要求及目标与强调目标文本、目标读者以及译入语文化的目的论高度吻合。鉴于此,此次翻译实践在解决词、句、篇三个层面遇到的具体翻译问题时遵循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及忠实原则。本报告选取了上述三个层面的一些英汉翻译实例作为代表译例并加以详细分析,详论此次翻译实践为达到拟定的翻译目的而采取的各种翻译技巧。基于此次翻译实践,本报告进一步提出,目的论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译本的连贯性和忠实性,而社科文本的翻译重视这些翻译要点,所以该理论在翻译社科文本时能给予实用指导。

王逸凡[5](2019)在《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及其关注度 ——从《新华文摘》文献反响看生态文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新华文摘》作为以重要学术会议综述或者学科前沿动态的综述性文章作为选稿来源、运用严谨的同行评审制度的结构模式期刊,其学术力评价公信力受到学界肯定。文章以生态哲学理论为研究出发点,以《新华文摘》文献反响为文本依据,以1979-2018年文摘创刊40年为研究时段,集中反映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建构历程。文章先从生态文明的资源基础出发,对自然资源研究、能源危机与对策、人口资源的研究认知进行了相关引刊分析,得出生态危机将至,并由此研究对策;接着从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生态哲学及环境伦理学等引刊理论准备、制度保障和产业应用开始,对《新华文摘》的相关反响文献进行了生态哲学理论层面的探讨,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建构历程提供逻辑可行的思想准备;其后是对于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的研究,通过大量文献分析使得生态文明研究进展中一直影响着其它研究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政策和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等相关政策脉络得以显现;最后对于生态文明的在农业和城市建设的产业中的应用完善了现象-理论-实践的生态哲学研究思维脉络。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最终得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建构历程的特点与仍有待研究之处,对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未来构建进行合理展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吕佩[6](2019)在《现代汉语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附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不同类型语言中的现象。本文在附缀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词汇化、语法化、主观化、构式化和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采用共时平面和历时层面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相结合、现象描写和理论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现当代汉语中的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包括上下两编共十二章。上编六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后附缀“是”。我们从共时平面的角度出发,结合世界不同类型语言归纳的附缀判定的相关标准或原则,对现当代汉语中的后附缀“是”进行了判定,在此基础上,区分了后附缀“是”与判断词、副词或词缀。我们还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指出后附缀“是”存在典型与非典型之分,并试着从语音、韵律、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归纳后附缀“是”的性质特征。除了共时平面之外,我们从历时层面的角度出发,归纳了现当代汉语中后附缀“是”的不同来源,分析了“是”附缀化的相关动因和机制,以及后附缀“是”进一步发展演化的相关制约因素等。后附缀“是”除了可以单个依附之外,还可以出现叠加依附的情况,后附缀“是”的有无,对于句法和语义不会造成显着的影响,但会在语用上有所差异,属于基本功能羡余成分,随着附缀化程度的增强,后附缀“是”会发展成为完全羡余成分。下编六章分析了不同类型附缀结构“X是”的相关情况。后附缀“是”依附的宿主可以是“杂乱无章”的,从词类的角度来看,“是”可以依附于名词、动词、区别词、副词或连词等;从词语的性质来看,“是”可以依附于单词、短语或结构等。本编从构式化、语篇衔接、主观凸显、情态对比、意外范畴、肯定否定和独用陈述等不同角度出发,分别有侧重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附缀结构“X是”进行考察,既描写了附缀结构“X是”的共时表现,又追溯了部分“X是”的演化来源;不仅定性分析了附缀结构“X是”的相关功用,而且定量统计了不同时期“X是”的使用频率。通过附缀结构“X是”的考察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入把握后附缀“是”的相关表现及其功用,也能够认识到宿主“X”与后附缀“是”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和挖掘。现当代汉语中的“是”具有多样性,除了判断词、副词和词缀之外,还存在着后附缀的用例。本文充分描写了后附缀“是”的相关表现,挖掘了与之有关的众多用例,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后附缀“是”的判定标准。第二,对附缀化等理论的完善。本文通过深入考察和分析后附缀“是”,一方面对现当代汉语中的“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对包括附缀化在内的语法化、词汇化、构式化等相关理论做了一定的完善。第三,对不同范畴的融合。本文植根于现当代汉语中后附缀“是”的实际用例,择取情态范畴、意外范畴、肯定否定范畴等范畴中的合理成分,对后附缀“是”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和考察。第四,对语言使用的推动。本文的研究除了可以从理论方面有所促进之外,对于语言的使用和运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为相关词典的编纂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等。

屠酥[7](2016)在《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开发中的合作与争端(1957-2016)》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对资源的争夺,已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一部分。中国境内有15条主要的国际河流,湄公河(在上游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就是其中的一条。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经常被视为第三世界最成功的跨境水管理案例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尽管后来冷战和柬埔寨战争造成流域国家之间的分裂和敌对,但国家之间的水外交仍然通过湄公河合作机制的不断演变坚持下来。几千年来,湄公河的水文系统和流域生态保持着动态平衡。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流和支流大坝建设的累积影响,正在改变流域的基本特征,不仅对自然系统产生普遍影响,而且对社会系统和经济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虽然湄公河流域的跨境水争端不像水资源匮乏的尼罗河和约旦河等流域表现得那么激烈,而且目前争端参与者主要是公民社会,还未涉及到国家之间的冲突,但随着湄公河水资源开发规模的加大和步伐的加快,湄公河这个重要资源的完整性正受到威胁,若按照湄公河下游的干流梯级方案开发,将会有几千平方公里的森林和农田被淹没,十多万人口需要移民安置,重要鱼类的洄游将会受到限制①,从而威胁到国家的渔业安全和粮食安全,加剧流域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本论文以1957年(注:这一年下湄公河流域调查协调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湄公河管理机制的建立)至2016年(注:这一年中国倡导的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水资源合作被列为五个优先推进方向之一)为时间段,通过系统追溯湄公河开发历史,探究了湄公河水资源管理合作与争端背后的动因,分析了当前合作机制与争端协调机制的成效与不足,并着力探讨未来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水资源合作治理的路径选择。第一章至第三章详细论述了二战以后湄公河地区政治局势的演变与水资源合作机制的调整适应;第四章论述了随着新时期湄公河开发力度加大而涌现出来的争端,并剖析了争端的成因和当前的协调机制;第五章专门论述了中国开发澜沧江引发的争议,以及中方采取的合作措施及未来参与流域水资源合作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第六章论述了美国和日本长期以来对湄公河流域开发的参与及影响,指出域外大国的介入将是未来中国参与湄公河治理不可回避的挑战。在前六章论述的基础上,本论文得出以下观点:一、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开发过程中,流域国家之间的争端始终存在,特别是干流开发计划,造成了流域国家间冲突程度的升级,但流域国家之间的合作趋势不变。这是因为各流域国家有着强烈的发展需求,都把区域经贸合作和国内经济发展置于优先考虑,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暂时压住了水资源开发负面影响导致的紧张关系;二、没有中国和缅甸参与的湄公河水资源合作机制——湄委会机制,已难以适应湄公河水资源良性管理需求,从长远来看,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管理最终需要建立一个全流域的管理机制。而在中国倡议下新近成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作为首个由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共同发起的合作,为实现流域水资源综合治理创造了一个值得期待的对话合作平台;三、中国应充分发挥地区大国优势,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发展带来正能量。合作应遵循渐进的原则,先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信息共享,再在政府层面开展定期磋商,最后制定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框架,建立有效的流域治理架构,实现流域国家间公平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并使包括受影响民众在内的各利益攸关方在水电开发中得到合理的利益分配或利益补偿,并将对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降至最低。四、跨境河流开发不单纯是水的问题。中国在上游澜沧江的开发,以及中国企业参与下游湄公河的开发,连同南海争执,使下游国家对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不断增加的存在程度表示担心。一些国家认为,扩大美日印等国家在该地区的存在,有利于平衡中国的影响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湄公河次区域已成为域内外大国博弈和竞争的一个重要地区,这也进一步增加了流域水资源治理的难度。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引入“trade-off”(权衡,取舍)理论,认为中国应与下游国家在洪水防控、灌溉、航运和水电等水资源开发领域建立一揽子利益关系,用广泛深入的合作来消除下游国家的戒备,在对利益的权衡取舍中实现各自的需求。此外,本论文将“霸权稳定论”转化为“大国责任论”和“大国合作论”,认为中国应扮演一个负责任的上游邻国,其中包括利用最新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逐步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项目准入机制,从规范项目开发着手,改善中国在该地区的形象,逐步提升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各国的跨境水资源治理合作水

白艳[8](2014)在《翻译转移理论视角下信息型文本的汉译 ——以Is Global Warming A Threat?节译为例》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的到来预示着人类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尽管如此,人们仍不能忽视工业发展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其又直接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对此,人们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波热议:全球变暖到底是不是人为原因引发的?后果是否严重?针对此类问题,美国格林海文出版社(Greenhaven Press)旗下《聚焦热点》(At Issue)系列期刊于2003年出版了IsGlobal Warming a Threat?一书。该书图书编辑玛丽·威廉姆斯收录整理了13篇相关领域的文章,分别由13位不同的作者所写。这些作者的写作理念客观、理性,善于举证事实,用调查数据论证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供美国高中生阅读并锻炼其鉴别能力和辩论口才。西方的教育方式偏开放,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但这种独立判断的思维是大部分中国读者所缺失的,而原文所含的批判性思维恰巧能弥补这种缺失。所以,笔者希望此书的汉译版本,一方面,能够为那些对全球变暖感兴趣的人群提供材料,另一方面,也能给大部分的中国读者提供一种思维方式的借鉴与思考。Is Global Warming a Threat?汉译名称为《全球变暖会是个威胁吗?》,该书大致属于信息型文本,笔者选择从卡特福德翻译转移理论角度出发,审视其在信息型文本汉译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笔者主要从长难句的翻译转移和词类的转移两方面,探讨卡氏转移理论的有效性,并通过案例论述该理论的局限性。

尹仑[9](2013)在《云南省德钦县藏族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相关联的研究新兴于最近10年,是一个具备前瞻性的前沿研究,正在逐步形成研究理论、方法和研究重点。在西方,已经有一些民族生态学家、生态人类学家和应用人类学家等开始这一方向的研究。在中国,随着极端气候和气候灾害发生频率的增高和造成危害的加重,及其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和社会的影响,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的关联开始受到中国自然和社会科学界,特别是民族生态学和生态人类学的重视和关注。如何通过跨学科的理论方法来研究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成为了民族生态学和生态人类学的重要任务。本论文以云南省西北部德钦县藏民族为具体案例,突破了以往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从民族生态学的视野出发,采取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研究气候变化对与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探索建立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研究的理论,探索确立传统知识的定量分析和研究模式,探索基于传统知识适应局部地区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实践方式。本论文包括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第一,与气候和气候变化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虽然气候模型能够制作气候变化的宏观景像,并且可以估计人类未来发展的不同趋势和后果,但对于区域的气候变化却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土着民族或者少数民族有关气候和气候变化的传统知识,这些知识依据的是比仪器复杂得多的生物和环境,恰恰是区域气候变化信息的珍贵来源渠道。德钦县藏民族对气候和气候变化的传统知识丰富而多样,这些传统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理解气候变化。第二,气候变化对与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研究。除了对观察及预测天气的传统气候和物候知识产生了影响之外,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最重要的影响体现在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方面。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在于讨论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并按照薛达元教授对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相关传统知识的5个分类体系:传统利用农业生物及遗传资源的知识、传统利用药用生物资源的知识、生物资源利用的传统技术创新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习惯法、传统地理标志产品,来探讨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对德钦县藏族传统知识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第三,传统知识与适应气候变化。与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对于减缓和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的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潜在作用和价值。本论文的另外一个研究重点针对基于传统知识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及其实践,以及如何通过传统知识与国家政策的结合来更为有效地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论文从传统知识的分类体系出发,探讨基于传统知识的适应气候变化策略,以及这种策略在德钦县云岭乡藏族社区中的具体实践。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研究理论的探索是本论文的一个创新点。本论文在理论研究上有以下突破:首先,突破了以往纯自然科学领域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局限性,这类研究往往缺乏对土着或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重视和理解;其次,突破了社会科学领域对与气候变化相关传统知识研究的局限性,这类研究把这一传统知识仅仅理解为土着或少数民族预测气候和物候变化的知识和农谚。本论文按照传统知识的分类体系,在分析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现象对传统知识影响的基础上,确立了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的研究理论。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研究的理论及其框架的建立,为未来进行相关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和方向。由于传统知识主要基于相对和地方的经验,缺乏科学的基准和衡量尺度,所以长期以来如何在研究中实现对传统知识的定量分析和研究一直是一个学术问题和难点,并由此引起了科学界对传统知识可信度和价值的质疑。本论文在研究中探索实现传统知识的指标化和数据化,建立了传统知识定量分析和研究的框架。传统知识定量分析及其框架的建立,是对传统知识量化研究进行的创新和尝试,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传统知识的可信度和价值,为传统知识的指标化和数据化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本论文同时探索了与气候相关传统知识的分类:某个特定区域的人们世代对当地气候和物候现象直接和间接的观察和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现象的知识,这一知识分为气候和物候两个部分。本论文对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的研究进行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目的是吸引更多的民族生态学和生态人类学研究者关注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从而促进这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徐琼[10](2011)在《2010年中国鱼粉市场回顾及2011年展望》文中认为在经历了2009年不断上冲历史新高的强势行情之后,2010年国内鱼粉价格走出了"先扬后抑"的振荡调整行情。从2010年我国鱼粉供应情况来看,秘鲁鱼粉进口量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智利鱼粉进口量却大幅下降,同时我国鱼粉进口"虹吸效应"依然显着,而国产鱼粉产量形势同比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从2010年我国鱼粉消费市场来看,受年初高价体系影响,2010年我国鱼粉消费同比显着下降,尤其是反常天气严重制约了水产料消费,但猪料对鱼粉消费形势相对好于预期。所以,2010年国内鱼粉市场在供需心态博弈的影响下逐步下调至合理水平。不过,在2010年年底,由于秘鲁中北部持续禁捕,使得国内外鱼粉市场"由熊转牛"。步入2011年,国内鱼粉价格是否有望延续强势行情?本文将就此问题作初步讨论。

二、捕鱼量骤降预示厄尔尼诺现象到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捕鱼量骤降预示厄尔尼诺现象到来(论文提纲范文)

(1)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第二章 渔业伦理的理论建构
    2.1 渔业伦理的立论基础
        2.1.1 逻辑起点
        2.1.2 资源养护
        2.1.3 可持续利用
    2.2 渔业伦理的概念、地位和原则
        2.2.1 概念溯源及研判
        2.2.2 学科关联
        2.2.3 相关原则
    2.3 基本分类
        2.3.1 渔业生态伦理
        2.3.2 渔业社会伦理
        2.3.3 渔业产业伦理
        2.3.4 渔业科技伦理
第三章 基于伦理的渔业治理范式分析
    3.1 渔业治理的元层次
        3.1.1 合法性与正当性
        3.1.2 渔业元治理
    3.2 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
        3.2.1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理论
        3.2.2 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治理理论
    3.3 渔业伦理分析和评估
        3.3.1 伦理分析矩阵
        3.3.2 伦理评估工具
第四章 现代渔业治理的伦理进程
    4.1 可持续渔业中的维度指向
        4.1.1 时间维度
        4.1.2 空间维度
        4.1.3 人际维度
    4.2 渔业治理之伦理难题
        4.2.1 人与人的博弈
        4.2.2 人与鱼的博弈
        4.2.3 知与行的脱节
    4.3 渔业治理之伦理突围
        4.3.1 制定渔业伦理目标
        4.3.2 开展渔业伦理决策
第五章 中国渔业治理的伦理议题
    5.1 中国渔业道德基础与现代问题
        5.1.1 中国传统智慧中的渔业伦理元素
        5.1.2 中国现代渔业问题的伦理之维
    5.2 中国现代渔业治理的绿色转型
        5.2.1 发展阶段与模式进化
        5.2.2 基于伦理的转型实践
        5.2.3 未来发展的伦理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蚊子:最致命捕食者的人类史》(第一、二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1.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1.1.2 Introduction to the Excerpted Chapters
    1.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1.4 Difficulties of the Translation
    1.5 Mention-worthy Issues in the Translation Task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2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2.3 Quality Control
        2.3.1 Self-proofreading
        2.3.2 Proofreading by the Supervisor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3.1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Difficult Words
        3.1.1 Addition
        3.1.2 Annotations
        3.1.3 Class Shifts
        3.1.4 Adoption of Four-character Chinese Expressions
    3.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Complicated Sentences
        3.2.1 Division
        3.2.2 Combination
        3.2.3 Order Shifts
        3.2.4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Benefits Acquired from This Translation
    4.2 Limitations
    4.3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3)权力、权利、责任 ——世界海洋秩序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三、章节安排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海洋秩序演进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时代特征、权力内涵与海洋秩序的演进
第二章 殖民主义兴起、扩张性权力与海洋占有秩序
    第一节 殖民主义兴起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权力内涵——基督教扩张主义
    第三节 海洋占有秩序
第三章 资本主义兴起、竞争性权力与海洋自由秩序
    第一节 资本主义兴起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权力内涵——海洋自由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海洋占有到海洋自由
第四章 资本主义大发展、控制性权力与海洋霸权秩序
    第一节 资本主义大发展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权力内涵——战略控制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海洋自由到海洋霸权
第五章 反殖民主义浪潮、权利性权力与海洋平等秩序
    第一节 反殖民主义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权力内涵——海洋权利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海洋霸权到海洋平等利用
第六章 全球化时代、责任性权力与海洋治理秩序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权力内涵——海洋责任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权利分割到责任共担
结论
    一、研究发现
    二、研究启示:中国责任与海洋秩序的演进
参考文献
致谢

(4)目的论指导下《环境管理与发展》(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Task Sourc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Layout of the Report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1.1 Source Text Study Before Translation
        1.1.1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Reading of the Source Text
        1.1.2 Text Type Analysis
        1.1.3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Text
        1.1.4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Caused by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Culture
    1.2 While-Translation
CHAPTER TWO SKOPOS THEORY
    2.1 Overview of Skopos Theory
        2.1.1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2.1.2 The Rules of Skopos Theory
    2.2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2.2.1 For Translation Itself
        2.2.2 For Target Receivers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3.1 Guidance of Skopos Rule in Vocabulary Translation
        3.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and Proper Nouns
        3.1.2 Translation of Contextual Vocabularies
    3.2 Guidance of Fidelity Rule in Sentence Translation
        3.2.1 Sentences with Dashes
        3.2.2 Passive Sentences
        3.2.3 Other Difficult Sentences
    3.3 Guidance of Coherence Rule in Text Translation
        3.3.1 Logical Relation Adjustment
        3.3.2 Cohesion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APPENDIX Ⅱ

(5)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及其关注度 ——从《新华文摘》文献反响看生态文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状况概述
        1、国内研究概况
        2、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意义和目标
一、《新华文摘》及其生态文明文献反响
    (一)《新华文摘》其刊
        1、《新华文摘》创刊背景及学术地位
        2、《新华文摘》尚待完善之处及其优化建议
    (二)《新华文摘》生态文明文献反响概况
二、《新华文摘》生态文明文献反响解析
    (一)生态文明的资源基础
        1、自然资源研究进展
        2、能源危机与对策
        3、人口资源研究进展
    (二)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1、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反响
        2、生态哲学理论探索与反思
        3、生态伦理理论探索与前瞻
    (三)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
        1、相关环境政策建议与评判
        2、环境法律制度研究与进展
    (四)生态文明的产业应用
        1、生态农业必要性及其进展
        2、生态城市必要性及其创新
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关注特点及展望
    (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关注特点
        1、理论内在研究脉络走势
        2、关注重点领域相关转变
    (二)生态文明理论未来关注展望
        1、国外生态思想引起关注
        2、新增更多生态交叉学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现代汉语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预期目标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评述
        2.1 汉语附缀研究现状
        2.2 后附缀“是”研究综述
    三、研究计划及相关说明
        3.1 术语界定
        3.2 研究方法
        3.3 行文框架
        3.4 内容安排
        3.5 语料来源
        3.6 体例说明
上编:后附缀“是”研究
    第一章 后附缀“是”的判定、性质及其典型度
        一、引言
        二、判定标准
        2.1 后附缀“是”的判定
        2.2 与判断词或副词的区分
        三、后附缀“是”的典型度
        四、后附缀“是”的性质特征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后附缀“是”的演化、动因、机制及其发展
        一、引言
        二、“是”附缀化的动因与机制
        2.1 后附缀“是”的来源
        2.2 动因与机制
        三、发展趋势与制约因素
        3.1 发展趋势
        3.2 制约因素
        3.3 “是”脱落后对宿主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最是”的词汇化看后附缀与词缀的区分
        一、引言
        二、“最是”的词汇化历程
        2.1 词汇化历程及其表现特征
        2.2 后附缀“是”与词缀“是”的区分
        三、“最是4”的表达功用
        3.1 表达功用
        3.2 “最是4”不被认可为词的原因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类比语法化的角度看后附缀“是”
        一、引言
        二、类比语法化的相关判定标准
        2.1 突变性
        2.2 低频率
        2.3 可类比
        三、“X双+是”类推依附之个案分析
        3.1 “幸亏是”
        3.2 “甭说是”
        3.3 “加之是”
        3.4 “只要是”
        3.5 “虽说是”
        3.6 “就算是”
        四、附缀结构“X双+是3”的词汇化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论与后附缀“是”有关的附缀叠加式
        一、引言
        二、后附缀“是”和附缀“说”的叠加
        2.1 叠加的原因
        2.2 叠加的表达功用
        2.3 “X+说+是”与“X+是+说”的差异及其原因
        三、后附缀“是”和附缀“上”的叠加
        3.1 句法位置分布和后接成分性质
        3.2 “X+上+是”的表达功用
        3.3 “X+上+是”的进一步演化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音节连词有无后附缀“是”的功用差异
        一、引言
        二、有无后附缀“是”的表达效果差异
        2.1 句间系连与命题真实
        2.2 主观强调与传信功能
        2.3 标记功能与肯定语气
        三、后附缀“是”的羡余性
        3.1 基本功能羡余成分
        3.2 完全羡余成分
        四、本章小结
下编:附缀结构“X是”研究
    第七章 凝固型构式“N+是”的成因与发展
        一、引言
        二、“N+是”的来源及其构式化历程
        2.1 “形似”的“N+是”的出现
        2.2 “N+是”的构式化
        2.3 构件成分“是”的附缀化
        三、“N+是”的构式化程度
        3.1 “N+是”是否是构式的判定标准
        3.2 构式化程度的高低
        四、本章小结
    第八章 附缀结构“似乎是”“好像是”“仿佛是”的表达功用
        一、引言
        二、“似乎是”等的基本表达功用
        2.1 元语用法
        2.2 揣测与确信共现
        2.3 独用陈述
        三、“似乎是”等的语用否定功用
        3.1 有标式否定与无标式否定
        3.2 “似乎是”等无法删去
        四、“似乎是”等表达功用的相关阐释
        4.1 “似乎是”等本身具有的传疑评价
        4.2 特定语境激活否定义
        五、本章小结
    第九章 附缀结构“应该是”和“可能是”
        一、引言
        二、句法和语义方面的共性
        2.1 句法位置的灵活性
        2.2 共现连用的配合性
        2.3 命题层面的外围性
        2.4 词汇化的倾向性
        三、语用方面的共性
        3.1 非现实或主观性较强的语境
        3.2 回溯推理的原因小句
        3.3 篇章衔接的顺畅连贯
        四、情态用法的差异
        五、情态异同的原因
        5.1 情态类型的同中有异
        5.2 情态强度的高低不同
        六、本章小结
    第十章 附缀结构“主要是”的特征及其表达功用
        一、引言
        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2.1 表现特征
        2.2 形成机制
        三、表达功用
        3.1 语篇衔接
        3.2 主观凸显
        四、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独用的附缀结构“简直是”的功用及其成因
        一、引言
        二、句法分布与表达功用
        2.1 分布与结论
        2.2 共现与糅合
        2.3 肯定与否定
        2.4 夸张与委婉
        2.5 交互主观化
        三、“简直是”的形成过程
        四、“简直是”的形成原因
        4.1 “简直”的高谓语性
        4.2 相关的语用原则
        4.3 话语规约
        五、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意外范畴话语标记“X的是”的特征、来源与发展
        一、引言
        二、“X的是”的特征
        2.1 句法表现
        2.2 语义特征
        2.3 语用特征
        三、来源及其发展
        3.1 来源及其相关机制
        3.2 进一步发展演化
        四、本章小结
结语和余论
    一、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附录 :前附缀“是”置于关联连词宿主“因为”和“由于”
    一、引言
    二、“是因为/是由于”是否成词的相关理论阐述
        2.1 成词的可能性
        2.2 成词的不利因素
    三、语料调查与统计
        3.1 语料库统计分析
        3.2 问卷调查分析
    四、“是因为/是由于”性质与功用
        4.1 “是因为”与“是由于”的性质
        4.2 “是由于”与“是因为”的区别
        4.3 有无前附缀“是”的表达功用差异
    五、前附缀“是”与后附缀“是”的异同
    六、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成果
致谢

(7)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开发中的合作与争端(1957-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
    二、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三、相关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五、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管理机制的建立
    第一节 湄公河流域社会经济特征与水资源早期开发
        一、湄公河流域概貌及特征
        二、湄公河水资源早期开发与国际化管理
    第二节 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管理机制建立的时代背景
        一、二战后国际河流开发热潮
        二、流域国家水资源开发需求
        三、美国冷战需要
        四、全球区域主义的发展与亚远经委会的成立
    第三节 下湄公河流域调查协调委员会的建立
        一、亚远经委会主导地位的确立
        二、法律机制和组织机制的确立
    第四节 宏大的湄公河开发计划
        一、三次流域调查活动与湄公河开发框架的确定
        二、开发项目优先顺序的确定
        三、国际组织和流域外国家的捐助
        四、湄公河计划的政治色彩
    小结
第二章 越战与湄公河开发计划的兴衰
    第一节 湄公河计划进入高潮
        一、越战升级与美国“第四种解决方案”
        二、约翰逊演说将湄公河计划推向高潮
        三、湄公河流域第一个跨国项目:老挝南俄水电站
        四、干流巴蒙水电站第一阶段调研
        五、特诺河项目:克服美国退出带来的困难
    第二节 1970年流域指导计划出台
        一、湄公河计划第一阶段成果丰富
        二、1970年流域指导计划出台
        三、1975年联合声明
    第三节 越战结束与湄公河计划陷入低谷
        一、越战结束后美国的湄公河政策
        二、临时委员会成立及1987年流域指导计划修订
        三、湄公河开发从地区向国内转变
        四、湄公河精神
    小结
第三章 冷战后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新机制
    第一节 湄公河委员会机制的建立
        一、湄公河从战场转向市场
        二、关于建立湄公河新合作机制的博弈
        三、湄公河协定出台
    第二节 湄委会机制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的出现和发展
        二、湄公河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的提出
        三、湄委会机制面临的尴尬处境
    第三节 湄公河流域开发其它合作机制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
        二、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AMBDC)
        三、黄金四角经济合作(QEC)
        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LMC)
    小结
第四章 湄公河水资源开发跨境争端及调解机制
    第一节 湄公河开发中的主要争端与各方应对
        一、泰国东北部调水计划引发水量分配争端
        二、越柬关于桑河水电站影响的争端
        三、湄公河干流水电站建设引发的跨境争端
    第二节 湄委会四国争端成因分析
        一、目标差异和利益分歧
        二、文化冲突和历史纠纷
        三、国家发展与共同利益的矛盾
        四、跨国公司开发忽视社会和环境影响
    第三节 湄公河沿岸民众利益诉求
        一、湄公河国家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二、反坝运动及沿岸民众主要利益诉求
        三、反坝运动的影响效应
    小结
第五章 澜沧江开发争议及中方采取的合作措施
    第一节 中国对澜沧江的开发规划与下游国家反应
        一、澜沧江中下游二库八级开发规划
        二、关于澜沧江开发的争论焦点
        三、非政府组织成为反对澜沧江开发的“前锋”
        四、澜沧江开发的影响被夸大
    第二节 中国与下游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
        一、中国政府在外交舞台上增信释疑
        二、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三、用实际行动展现合作诚意
    第三节 中国在流域水资源治理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如何定位在流域水资源治理中的自身角色
        二、如何加强与下游公民社会的沟通理解
    小结
第六章 美日对湄公河开发的影响
    第一节 美国重新重视湄公河流域开发
        一、奥巴马政府高调“重返”湄公河
        二、美国积极参与湄公河流域开发的原因
        三、美国的湄公河政策走向分析
    第二节 日本寻求提升在湄公河地区影响力
        一、日本对湄公河流域开发的早期贡献
        二、近年来日本湄公河政策新动向
        三、日本新动向溯因及未来走向分析
    第三节 域外大国介入湄公河开发对中国的影响
        一、东南亚国家借机实施“大国平衡”战略
        二、中美日竞争在越南和缅甸尤为凸显
    小结
综论
    一、湄公河水政治与地区总体政治的关系
    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管理的困境与希望
    三、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管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管理的战略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一、英文资料
    二、中文资料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翻译转移理论视角下信息型文本的汉译 ——以Is Global Warming A Threat?节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1. 项目描述
    1.1 项目选择
    1.2 项目简介
    1.3 文本类型与语言特点
2. 准备过程
    2.1 翻译理论准备
        2.1.1 翻译转移理论早期观点
        2.1.2 卡氏转移理论
    2.2 背景知识和工具书准备
3. 案例分析
    3.1 句子的转移处理
        3.1.1 长句中的转移处理
        3.1.2 被动句的转移处理
        3.1.3 小结
    3.2 词汇的转移处理
        3.2.1 词性转移
        3.2.2 词汇与短语、句子间转移处理
        3.2.3 小结
    3.3 卡氏转移理论应用中的局限性
4. 项目总结
    4.1 翻译实践总结
    4.2 对卡氏转移理论的再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9)云南省德钦县藏族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态
        1.2.1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气候变化
        1.2.2 气候的传统知识
        1.2.3 气候变化与传统生计方式
        1.2.4 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的适应
        1.2.5 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研究的学科研究
        1.2.6 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关联研究的趋势
    1.3 研究中的核心概念
        1.3.1 气候变化
        1.3.2 传统知识
        1.3.3 生物多样性
        1.3.4 适应
    1.4 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相关传统知识的分类体系和框架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1.1 区域概况
        2.1.2 选点意义
    2.2 研究框架
        2.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2 研究内容
        2.2.3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2.2.4 研究方法
        2.2.5 问卷设计
        2.2.6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第3章 德钦县气候变化与藏族传统知识的关系
    3.1 德钦县1991-2010年气候变化特征
        3.1.1 德钦20年气温变化特征
        3.1.2 年降水量、降水日数特征变化分析
        3.1.3 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和年最小相对湿度的气候变化特征
        3.1.4 小结
    3.2 德钦县近50年来的极端气候灾害
        3.2.1 德钦县的旱灾
        3.2.2 德钦县的水灾
        3.2.3 德钦县的雪灾
        3.2.4 德钦县的次生气候灾害
        3.2.5 德钦县极端气候灾害的特点和趋势
    3.3 云岭乡藏族关于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传统知识
        3.3.1 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传统知识
        3.3.2 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其差异性
        3.3.3 对气候灾害相关的认知
        3.3.4 极端气候灾害认知的差异性
    3.4 讨论和结论
        3.4.1 关于气候和气候变化的传统知识
        3.4.2 传统知识与极端气候灾害的关系特征
第4章 气候变化对德钦县藏族传统知识的影响
    4.1 气候变化对传统利用生物遗传资源知识的影响
        4.1.1 传统利用牧草资源知识
        4.1.2 气候变化对牧草资源影响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4.1.3 气候变化对传统利用牧草资源知识和轮牧方式影响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4.2 气候变化对传统利用药用生物资源知识的影响
        4.2.1 藏医药药用生物资源知识
        4.2.2 气候变化对藏医药植物资源影响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4.3 气候变化对传统技术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4.3.1 传统畜牧业生计方式
        4.3.2 气候变化对牲畜育种知识影响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4.3.3 气候变化对牧草物候知识和转场技术影响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4.3.4 气候变经对牲畜疾病知识影响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4.4 气候变化对传统文化与习惯法的影响
        4.4.1 神山信仰中的气候变化
        4.4.2 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信仰仪式
        4.4.3 气候变化对神山信仰仪式影响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4.5 气候变化对传统地理标志产品的影响
        4.5.1 松茸产品
        4.5.2 气候变化对松茸产品影响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4.6 讨论和结论
第5章 传统知识与适应气候变化
    5.1 传统利用生物及遗传资源知识适应气候变化
        5.1.1 草地共管与传统牧草资源知识的应用
        5.1.2 适应气候变化的举措
        5.1.3 小结
    5.2 传统利用药用生物资源知识适应气候变化
        5.2.1 退牧还草与传统藏医药用生物资源知识的应用
        5.2.2 适应气候变化的举措
        5.2.3 小结
    5.3 传统技术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气候变化
        5.3.1 参与式技术发展与传统兽医技术的应用
        5.3.2 适应气候变化的举措
        5.3.3 小结
    5.4 传统文化暨习惯法适应气候变化
        5.4.1 藏族传统神山信仰与传统社区组织
        5.4.2 适应所候变化的举措
        5.4.3 小结
    5.5 传统地理标志产品与适应气候变化
        5.5.1 传统社区资源管理机制
        5.5.2 适应气候变化的举措
        5.5.3 小结
    5.6 讨论和结论
        5.6.1 传统知识在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5.6.2 传统知识适应气候变化的步骤
第6章 讨论和展望
    6.1 讨论
        6.1.1 与气候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传统知识
        6.1.2 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
        6.1.3 传统知识与适应气候变化
    6.2 研究创新
        6.2.1 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研究理论的探索
        6.2.2 传统知识定量分析和研究方法的探索
        6.2.3 与气侯相关传统知识分类的探索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与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捕鱼量骤降预示厄尔尼诺现象到来(论文参考文献)

  • [1]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D]. 何妤如.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2]《蚊子:最致命捕食者的人类史》(第一、二章)翻译报告[D]. 宋洁. 暨南大学, 2020(04)
  • [3]权力、权利、责任 ——世界海洋秩序的演进[D]. 余晓强. 外交学院, 2020(08)
  • [4]目的论指导下《环境管理与发展》(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刘丽. 兰州大学, 2020(01)
  • [5]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及其关注度 ——从《新华文摘》文献反响看生态文明研究进展[D]. 王逸凡.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6]现代汉语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研究[D]. 吕佩.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7]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开发中的合作与争端(1957-2016)[D]. 屠酥. 武汉大学, 2016(06)
  • [8]翻译转移理论视角下信息型文本的汉译 ——以Is Global Warming A Threat?节译为例[D]. 白艳.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9]云南省德钦县藏族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研究[D]. 尹仑.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10]2010年中国鱼粉市场回顾及2011年展望[J]. 徐琼. 中国畜牧杂志, 2011(04)

标签:;  ;  ;  ;  ;  

暴跌的鱼群预示着厄尔尼诺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