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遵纪守法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

全社会遵纪守法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

一、全社会遵法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珍[1](2019)在《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的形成及践行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治国理政思想、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借鉴当代世界社会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需求进行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通过深入认识、准确把握社会治理的主体任务和社会发展运行的规律,对社会治理的认识更准确、治理更精准:社会治理创新的首要任务: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厘清政府、市场与社会的职能边界;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心:切实做好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注重汲取优秀文化的滋养。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的践行,要以实现中国梦为凝聚力,以民生改善为价值导向,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出发点,以依法治理为抓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文化为着力点,推动和促进社会治理创新。

李德全,邓多文[2](2018)在《法治观培养: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路径》文中研究说明法治观是规则治理观、价值治理观和过程治理观。法治观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共同属性、共同载体和共同指向,使法治观培养有助于深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法治观培养寓于社会主义法治运行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贯穿于法治运行的始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现实路径。

谭玮[3](2017)在《法治社会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治评价被视为“可量化的正义”。自本世纪以来,为顺应国际潮流,基于“以评促建”的理念思维,我国各地开展法治评价的实践探索。2012年,习近平首次提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命题;201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法治社会建设的实施思路。法治社会评价作为全新命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围绕“为什么要评价→谁来评价→评价谁→评价什么→如何评价”的逻辑思路,构建法治社会评价体系是法治社会评价的内在要求。从评价学的角度,法治社会评价涉及法学、管理学、政治学与技术科学,以及理论、技术、实证三个层面,属于跨学科多维度的研究领域。本文研究基于学科融合的理念,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规范与量化研究方法,重点探讨法治社会评价体系构建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评价主体,二是指标体系,因为从某种意义说,评价主体决定评价的公信力,指标体系决定评价的科学性。之后将评价体系运用于广东省的实证中,取得“法治广东”年度指数,旨在评估水平,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首先,法治社会评价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以评促建”符合科学原理。近几年中国内地有关法治评价主要针对法治政府,本质上为体制内部的目标式考评;其次,基于法治的属性与价值,以第三方为评价主体,构建由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评价维度,包括15个客观指标、8个专家评议指标和13个公众满意度指标组成的法治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最后,利用上述体系,对2015年度法治广东评价结果显示,年度指数为75.23,21个地级以上市差距较为明显,说明法治广东建设已有较好的基础,但与社会期待存在明显的距离。本文的创新:一是聚焦法治社会,涉足全新领域,融合了多重研究方法;二是构建了第三方评价法治社会的指标体系,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此领域研究的空白;三是以广东省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取得2015年度法治广东指数,既检验了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也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供量化依据。当然,作为探索性研究,法治社会评价涉及复杂的理念与技术问题,如功能定位、评价主体与主客观指标的匹配关系,本文探讨并不深入,尤其是对客观指标数据的处理过于理想化,这也是未来研究改进的方向。

周建祥[4](2017)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人们对法治政府的认识日益深刻。在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中共十五大和十八大的召开对法治政府的发展与完善意义重大,由此将法治政府建设分为三个阶段。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中共十五大召开之前是法治政府建设的起步探索阶段。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法治政府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其工作重心的是完善法律体系。自中共十五大的召开到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前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渐次推进阶段。中共十五大的召开,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将法制建设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自中共十八大召开至今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深化完善阶段。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再一次强调了政府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新目标,即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在多年来的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党和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健全行政法制、实施机构改革、建立公务员制度、推动政务公开、强化执法责任以及规范行政审批。这些实践探索分别从事前、事中、事后对政府权力的行使进行了有效监督与制约,从法律与制度层面保障了行政权力的依法行使,并且对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法治政府建设促进了全面从严治党。建设法治政府与全面从严治党有相通之处,建设法治政府所形成经验和教训,在深度和广度上促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开展。其次,法治政府建设推动了政府治理现代化。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了政府治理体系、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并推进了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进而推进了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最后,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了政府公信力。法治政府建设对于保障政府的合法性、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提升政府的诚信度、强化政府的责任感都具有重要作用,而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则取决于政府合法性、透明度、诚信度和责任感的强弱。因此,法治政府建设对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意义重大。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和守法诚信。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推动法治政府早日建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优化政府职能设置,以实现职能科学;二是健全行政问责制度,以实现权责法定;三是改革行政执法体制,以实现执法严明;四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以实现公开公正;五是增强政治鉴别能力,以实现廉洁高效;六是提升行政法治观念,以实现守法诚信。

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5](2015)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新《安全生产法》宣贯实施工作力度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监总厅政法[2015]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新《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新安法)公布施行以来,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

秦修芬[6](2015)在《论如何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文中认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是安全培训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笔者的安全培训工作实践,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安全培训质量和效果谈几点看法。

张楠[7](2015)在《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必须依靠法治》文中指出刘铁民 国务院应急专家组成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在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作为《国外安全生产的制度措施和加强我国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的主讲人之一 刘铁民常年从事事故案例研究。通过分析2013年五起重特大事故发生

刘亚民[8](2014)在《新《安全生产法》论坛在京举办》文中提出2014年11月20日,由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主办,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为指导单位,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等六家为协办单位的"新《安全生产法》论坛"在京召开,主题是"坚守红线,依法治安,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栋梁出席论坛并作重要讲话,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名誉会长李毅中出席论坛并作

梁彦[9](2014)在《认真贯彻实施新《安全生产法》 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理》文中研究表明核心提示 今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新《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必将全面规范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加快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促进安全生?

孔学民,唐国策,缪冬梅,院萍[10](2011)在《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业在国家、自治区和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畜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进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为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策和部署,积极推进畜牧业"六大体系"建设,加快调整畜牧业经济结构,努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全区畜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大力支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正确领导下,兵团奶牛、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养羊业平稳增长,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蓬勃兴起,对拉动兵团畜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畜牧业生产方式及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取得了显着成效。为了全面系统地展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畜牧系统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促进自治区和兵团畜牧业发展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本刊特设了《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专题,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与舆论环境,并开辟一个全国各地相互交流的平台。

二、全社会遵法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社会遵法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的形成及践行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的历史渊源与实践基础
    (一)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的历史渊源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丰富社会治理思想为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理念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底蕴。
        2. 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为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的形成夯实了理论基础。
        3. 世界前沿社会治理理论为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理念开阔了理论视域。
    (二)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理念形成的现实诉求
二、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理念
    (一)社会治理创新的首要任务: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二)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厘清政府、市场与社会的职能边界
    (三)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 社会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2. 创新社会治理的目的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利益问题。
        3. 社会治理创新要落脚在人的全面发展。
        4. 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成效的评判者。
    (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心:切实做好城乡社区治理工作
    (五)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
    (六)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注重汲取优秀文化的滋养
三、践行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的主要路径
    (一)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凝聚社会治理创新力
    (二)以改善民生为价值导向,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1. 补齐民生短板,解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2. 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问题。
        3. 构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的能力。
    (三)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出发,创新社会治理
        1. 强化党的领导和政府的监管主导职能。
        2. 健全相关社会治理机制。
        3. 强化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四)以依法治理为抓手,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1. 要维护宪法的根本权威。
        2. 要提高公务人员的法治理念。
        3. 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社会矛盾。
        4. 社会组织要依法自治。
    (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文化促社会治理创新
        1. 重视挖掘、汲取、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治理思想精华。
        2. 注重吸纳与借鉴西方优秀的治理思想和文化成果。

(2)法治观培养: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治观的基本内容
二、法治观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关联性分析
三、在科学立法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在严格执法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在公正司法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在全民守法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法治社会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概念
        一、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与法治国家
        二、法治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
        三、评价体系
        四、评价主体与指标体系
        五、第三方评价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法治社会”与“法治社会评价”的研究
        二、关于法治社会评价方法与基本问题
        三、关于法治社会评价实践探索
        四、文献评析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第二章 价值导向:法治社会评价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三个一体建设”中的法治社会建设
        一、“三个一体建设”理论
        二、法治社会建设的内涵
        三、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 我国法治建设历程及法治社会建设推进
        一、早期探索时期:1949 年至1978年
        二、重视健全时期:1978 年至1997年
        三、成熟转折时期:1997 年至2012年
        四、全面推进时期:2012 年至今
    第三节 以法治社会评价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法治社会评价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价值导向
        二、法治社会评价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具理性:法治社会评价的方法论
    第一节 法治社会评价的工具理性
        一、法治社会评价采用学科融合的方法论
        二、法治社会评价反映依法治国方略理念
    第二节 法治评价的境内外实践经验
        一、境外法治评价经验
        二、境内的法治评价探索
        三、境内外法治评价特点
    第三节 基于中国实际的法治社会评价方法论
        一、境外法治评价方法上的局限性
        二、法治评价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三、开展中国法治社会评价的方法探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评价主体:法治社会评价的公信力
    第一节 评价主体决定法治社会评价的公信力
        一、评价主体基本理论
        二、评价主体划分及依据
        三、国内外法治评价主体
        四、评价主体对评价的影响
    第二节 作为组织管理手段的法治社会考评主体
        一、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与体制内考评的关系
        二、体制内考评主体的主要特点
        三、体制内考评主体的现实矛盾
    第三节 第三方评价法治社会的意义、功能与实践
        一、第三方评价的特点
        二、第三方评价法治社会的理论分析
        三、基于实践经验培育第三方评价的外部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指标体系:法治社会评价的科学性
    第一节 法治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总论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
        二、指标体系构建模式及技术路径
    第二节 领域层结构及内容
        一、领域层确立的理论分析
        二、领域层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终端指标遴选、权重与评分
        一、终端指标遴选
        二、指标权重分配
        三、指标评分标准
    第四节 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一、理想方案
        二、现实方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研究:2015 广东省法治社会评价结果
    第一节 评价说明
        一、区域概况
        二、数据来源
        三、评价周期
        四、标识说明
    第二节 总体评价结果
        一、基本结果
        二、主要特点
    第三节 评价结果结构分析
        一、按领域层分类结果
        二、按具体指标分类结果
        三、按评价对象区域分类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策建议:完善评价体系与提升法治社会指数思路
    第一节 影响法治社会评价指数的因素分析
        一、评价体系内部
        二、外部社会因素
    第二节 完善评价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一、现有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
        二、完善评价体系的思路
        三、完善评价体系的建议
    第三节 提升法治社会指数的思路和对策
        一、广东法治社会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二、提升广东法治社会指数的思路
        三、提升广东法治社会指数的对策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法治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专题咨询调查问卷
附录2 2016 广东公众法治社会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3 法治社会评价各地市专业人士评议本市量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概念厘定
        (一) 研究现状
        (二) 概念厘定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历史演进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起步探索阶段(1978-1997)
    二、法治政府建设的渐次推进阶段(1997-2012)
    三、法治政府建设的深化完善阶段(2012-)
第二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实践
    一、健全行政法制
    二、实施机构改革
    三、建立公务员制度
    四、推动政务公开
    五、强化执法责任
    六、规范行政审批
第三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意义
    一、法治政府建设促进了全面从严治党
        (一) 促进了从严治党的全面推进
        (二) 促进了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
    二、法治政府建设推动了政府治理现代化
        (一) 推进了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二) 推进了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一) 保障了政府的合法性
        (二) 增强了政府的透明度
        (三) 提升了政府的诚信度
        (四) 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感
第四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未来面向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
        (一) 职能科学
        (二) 权责法定
        (三) 执法严明
        (四) 公开公正
        (五) 廉洁高效
        (六) 守法诚信
    二、法治政府建设的未来面向
        (一) 优化政府职能设置
        (二) 健全行政问责制度
        (三) 改革行政执法体制
        (四)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
        (五) 增强政治鉴别能力
        (六) 提升行政法治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论如何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安全培训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安全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二、强化安全第一意识的自觉提升力度
三、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四、发挥学员积极参与思考的主动性
五、针对学员的实际心理强化学以致用

四、全社会遵法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的形成及践行路径[J]. 王雪珍.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05)
  • [2]法治观培养: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路径[J]. 李德全,邓多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8(03)
  • [3]法治社会评价体系研究[D]. 谭玮.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研究[D]. 周建祥. 扬州大学, 2017(10)
  •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新《安全生产法》宣贯实施工作力度的通知[J]. 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告, 2015(10)
  • [6]论如何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安全培训质量[J]. 秦修芬. 职业, 2015(23)
  • [7]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必须依靠法治[N]. 张楠. 中国安全生产报, 2015
  • [8]新《安全生产法》论坛在京举办[J]. 刘亚民. 现代职业安全, 2014(12)
  • [9]认真贯彻实施新《安全生产法》 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理[N]. 梁彦. 辽宁日报, 2014
  • [10]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J]. 孔学民,唐国策,缪冬梅,院萍. 中国畜牧业, 2011(15)

标签:;  ;  ;  ;  ;  

全社会遵纪守法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