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网络中软切换的一种优先算法

CDMA网络中软切换的一种优先算法

一、CDMA网络中软切换的一种优先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韩鹏[1](2013)在《CDMA2000中的软切换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讲述了有关CDMA2000中软切换的基础知识,包括切换中所需的导频集合、导频的搜索与测量、切换参数与消息;软切换技术及其性能;进行软切换的依据和移动台宏分集的实现;软切换的实现过程;导频集的维护等等。其中重点讨论了在静态门限及动态门限下软切换的实现过程,并且比较了二者的不同,从而得出了在动态门限下软切换的性能比在静态门限下软切换的性能要好。

朱虹[2](2011)在《TD-SCDMA系统接力切换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迅猛发展。第二代(2G)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现有带宽无法满足信息内容和数据类型日益增长的需要。这就促使了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TD-SCDMA技术方案是我国首次向国际电联提出的3G标准之一。TD-SCDMA系统在越区切换时采用了接力切换方式,每个基站都具有对移动台的定位功能,从而可以对移动台进行精确定位,减少切换时延,提高切换成功率。TD-SCDMA系统的导频信道与业务信道处于不同的时隙,并且对业务信道的信号处理采用智能天线技术,这对于接力切换的效果和切换时消除干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根据业务信道信号质量区分用户,结合导频信号强度自适应调整不同用户的切换判决门限,从而达到优化接力切换算法,提高切换成功率的目的。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对TD-SCDMA系统中的接力切换技术进行研究。通过采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是概述,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TD-SCDMA系统的特点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章介绍了TD-SCDMA系统的基本结构,阐述了切换的基本理论,对硬切换、软切换和接力切换进行了分析比较,详细介绍了接力切换的基本过程——测量,预同步、判决和执行四个阶段。第3章分析了TD-SCDMA系统干扰及上下行链路容量影响。首先分析了影响TD-SCDMA系统容量的干扰的产生和抗干扰技术以及上下行链路干扰计算方法。然后对上行链路容量进行分析,通过仿真实验得出,多用户检测因子越大,语音速率越低,系统上行容量越大。最后对下行链路容量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实验得出,正交因子越大,语音速率越低,系统下行容量越大。通过对系统采用不同类型天线时的系统容量的计算机仿真,可知系统容量随着载干噪比的增大而减小。在载干噪比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智能天线的系统能容纳的小区用户数最大。后仿真对比了采用不同类型天线时误码率和小区的容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在路径损耗指数和误码率相同的情况下,基站使用智能天线时系统所容纳的用户数最多。说明接力切换采用智能天线使系统容量得到了本质上的提高。第4章首先介绍了各种切换策略。然后研究了现有的接力切换优化算法。在研究以上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信道信号质量预留信道优先排队接力算法。根据移动台的业务信道信号质量的优劣,将移动用户分为两种,业务信号质量差的用户和业务信号质量好的用户。业务信号质量差的用户排在等待队列中前面,享有切换的优先权,业务信号质量好的用户排在等待队列中后面。这样,业务信号质量差的用户优先切换,可以有效降低用户切换呼叫的阻塞概率和掉话率,高效地利用了信道资源。第5章对接力切换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计算机仿真实验,首先建立系统仿真模型;然后确定了与切换相关的参数。本文提出的改进的新算法是在优先排队预留信道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了业务信道信号质量区分用户排队方法,对新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得出结论:预留信道的优先级策略与无优先级切换策略、预留信道策略相比,呼叫阻塞率大大降低。在呼叫强度和切换用户比例一定的情况下,区分用户优先排队预留信道接力切换算法的切换用户的阻塞率要明显低于预留信道接力切换算法。由于在预留信道优先级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根据业务信道信号质量对切换用户进行分类,大大地改变了切换效果,切换失败次数明显降低。并讨论了等候排队队列的长度变化对切换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队列太长或太短都会增加切换失败次数,长度为10时的切换效果最理想。由此可知,改进的新的算法可以降低切换失败率,提高系统性能。第6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所研究内容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本课题对接力切换算法优化的研究,表明了所提出的新的优化方法可以提高TD-SCDMA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接力切换算法优化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在TD-SCDMA系统实际应用时无线资源规划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钱威[3](2011)在《CDMA系统中软切换技术研究与改进》文中研究说明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在切换业务增长的微蜂窝网络中。软切换是CDMA系统特有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在系统无线资源控制与优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软切换使得移动台在越区切换时,可以实现与老基站和新基站同时建立连接,而不需要先中断与老基站的连接,从而实现无缝通信,提高系统性能,降低阻塞概率,改善用户感受。本论文重点研究CDMA通信系统的软切换技术。首先简要介绍了CDMA通信系统原理和关键技术。然后深入研究硬切换、软切换信令流程,并运用马尔可夫链分析四种不同机制的经典切换策略;基于跨BSC模型,发现实际网络中可能出现BSC互联引起软切换掉话问题。从硬切换和软切换流程中我们找到新的解决方案:给出在不需要修改现有切换协议的条件下实现BSC控制权转移算法。该算法实现后,新的BSC能够再次发起软切换流程。与传统算法相比,新的算法能够实现移动台在多个BSC间快速移动时平滑切换,减少掉话。接着选择六边形的小区模型,仔细研究了移动速度、呼叫到达率、小区切换区域与阻塞概率的关系。最后使用Matlab工具对软切换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有效改善移动台的信噪比,减少通话中断概率。

李华[4](2010)在《南阳电信CDMA2000-EVDO无线网络规划及实施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3G网络CDMA2000主要包含CDMA-1x、EVDO。EVDO共有Rls0、RevA两种版本,随着EVDO RevA技术的快速发展,EVDO Rls0已逐步被RevA所取代,因此本文所涉内容均指RevA版本。在CDMA2000网络建设中,基本上都是在CDMA 1X的基础上建设EVDO,单独建设EVDO的网络情况比较少见,EVDO和CDMA 1X网络在一段时间内会长期共存,因此无线网络规划及实施方案也是在这两种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通过3G与2G网络对比,以河南南阳为例进行EVDO优化方案设计,文中简要概述了CDMA 2000 1xEV-DO RevA无线网规的特点,提出了网络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的一些建议,包括覆盖规划、容量规划、工程建设要点等,并重点阐述了无线网络的优化流程及测试数据的过程分析。本次通过南阳业务区优化的BSCl、BSC2共涉及299个基站。在本地网开展CDMA网络优化试验工程,主要是通过现场评估、提交优化方案、从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优化方法。在对网络实施具体优化的基础上,又研究了EVDO无线网络的优化流程,就是根据系统的实际表现和性能,对系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系统的改造和有关设备的信令、电路、参数等进行调整,使系统性能得到改善,以达到在现有系统配置下,能提供最优的服务质量。文章的最后通过数据业务的吞吐率优化和分配算法、DT数据测试、速率匹配情况等分析研究,以说明网络优化的必要性。

朱志强[5](2010)在《基于交叉熵的病毒式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病毒式通信应用于3G及4G 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点对点通信的技术和方法。在介绍相关理论和技术前提下,围绕宽带CDMA移动通信系统,重点针对特殊环境下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基于交叉熵的病毒式移动通信链路方程的构建方法。首先,针对特殊环境的移动通信,将病毒式通信推广到3G及4G 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给出病毒式移动通信主要特性。围绕移动通信网络的链路容量方程,构建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链路容量方程,结合微小区蜂窝基站,提出微小区移动用户进行病毒式移动通信概率,分析了微小区移动用户进行病毒式移动通信概率对网络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交叉熵概念,仿真并验证了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用户间进行点对点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可能性和有效性,该分析结果为病毒式移动通信应用于3G及4G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其次,将病毒式移动通信引入到3G及4G移动通信系统中,围绕移动用户切换呼叫模型,构建了病毒式移动通信交叉熵法的切换呼叫概率链路方程,提出了无反馈和有反馈的病毒式移动通信交叉熵法链路方程的系统流程图。针对话音业务和视频业务,在时域和频域模型下,分别仿真并分析了微小区移动用户相关性能指标对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性能的影响。该分析结果验证了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用户间进行点对点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可行性。再次,针对宽带CDMA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交叉熵的病毒式软切换移动通信链路方程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定义病毒式移动通信的前反向链路方程,在考虑前反向链路平衡情况下,构建了病毒式软切换移动通信的链路方程,引入交叉熵概念,仿真并分析了微小区病毒式移动用户发射功率的归一化概率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该分析结果为病毒式软切换移动通信链路方程应用于3G及4G CDMA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方法,并验证了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用户间进行点对点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可操作性。通过对移动用户相关参数的特性进行性能分析,构建微蜂窝小区内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点对点信息传递的链路方程数学模型,力求解决在不需要移动用户上层设备参与和支持情况下,从实验研究角度出发,实现移动终端之间点对点信息的传递,进而使一定距离和范围内无数移动用户之间实现点对点的信息传输和交换。

周利[6](2009)在《WCDMA系统软切换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WCDMA系统中软切换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对软切换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基于切换预测的新位置信息辅助软切换算法。文中首先介绍了WCDMA系统中切换的基本理论,给出了小区仿真模型,并就软切换对话务性能以及系统上下行链路容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仿真实验,得出了结论:软切换能降低呼叫掉话概率,提高系统上行链路容量;但在保证通信质量,抑制QoS恶化的同时,加大了系统下行干扰,减小了系统下行链路容量。在保证软切换率为30%-40%时,切换增加门限的取值范围为3dB-5dB。然后探讨了软切换算法的优化方法,包括基于小区业务负载和移动用户位置信息两种方法。本文以基于移动用户位置信息优化方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切换预测的新位置信息辅助软切换算法,通过与UTRA软切换算法的仿真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新算法的平均激活集数(MASN)、激活集更新率(ASUR)以及呼叫中断概率(OP)都有较大降低,并且变化幅度较小,从而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最后对论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局限性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软切换研究工作。

邹志军[7](2009)在《CDMA系统中软切换算法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软切换技术是CDMA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在系统的无线资源控制与优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软切换算法的设计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容量和服务质量。本文在现有CDMA软切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改进的软切换算法,并依据复合移动通信系统需要,设计实现了相关软切换模块。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为:1.针对传统的软切换算法没有考虑小区之间业务平衡的因素,本文在cdma2000软切换算法的基础上引进一个自适应参数T,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参数的软切换算法。通过研究并仿真表明:该算法能较为有效的平衡小区之间的业务量,在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方面也有良好表现。2.针对实时业务和非实业务时集成的多业务蜂窝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预留、抢占优先和排队相结合的切换策略。计算机仿真表明:本策略在非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受到较小影响的情况下,使实时业务阻塞率、实时业务强制中断概率等系统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质量。3.为了充分保证高优先级的切换业务的通信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多业务基于模糊信道预留的切换策略,该策略给高优先级切换请求的通话业务提供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信道预留。分析结果表明:本切换策略可以提供较好的系统服务质量。4.设计实现了复合通信系统中的软切换模块,将基于模糊自适应参数的软切换算法应用在该系统中,并对软切换模块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能够满足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有效地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吴欢[8](2010)在《3G系统下多业务用户切换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通信以其特有的灵活和便捷的优点符合了现代社会人们对通信技术的要求,在3G移动通信系统中,软切换技术已经成为追求最大系统容量和提高质量的关键技术。软切换使得移动台进行切换时,在中断与旧基站的连接之前,采用先连后断策略,实现移动过程中的无缝通信,它具有降低通话中断率、获得分集增益、增加系统容量等优点。本文重点研究3G系统软切换算法的研究。在以往对软切换技术的研究中,大多数针对参数设置和资源分配问题,而对于软切换的判决准则问题则研究的非常少,而且也只是针对单业务而言。例如,在传统软切换算法中,当链路质量变差需要切换时,由于相邻小区存在同频的情况,移动台可以通过多条无线链路与网络进行通信,通过比较,选取导频信号最强的一个作为目的小区。而导频信号最强的基站也就是路径损耗最小(即路径增益最大)的基站。传统切换判决算法只是单纯考虑了路径损耗,没有考虑到现实情况中业务分布不均衡的情况。而在切换请求发生时,基站当前负载对于切换能否成功、系统资源的分配利用以及系统性能都非常重要。未来无线通信系统要求能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多种的通信业务,同时不同业务有着不同的服务质量要求。为了更好的利用无线网络特征,在充分利用无线系统有限带宽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证用户数据的传输质量,需要对无线系统各类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分配。因此在选择移动台切换的目的小区时,应该将小区的负载也考虑进去,综合考虑路径损耗和小区负载两个因素。本文在多业务的基础上,针对传统软切换算法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系统容量估算的软切换算法和基于多业务的软切换优化算法。优化算法不是简单的将满足切换条件的候选基站中导频信号强度最大的基站加入激活集,而是在考虑了业务的传播损耗与业务本身不同的优先级,兼顾小区负载平衡,达到各小区之间负载平衡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软切换优化算法显着降低了切换中断率,提高了系统性能,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

管明祥[9](2008)在《HAPS资源管理及容量估算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地面无线接力、卫星和地面蜂窝等传输技术的突破,无线通信得到了飞速发展。近二十多年来,无线和有线两种通信系统相结合,构成了几乎覆盖全球的现代通信网,形成了信息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但是,目前已有的通信系统仍各有弱点。有线通信只适用于固定用户。蜂窝移动通信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站和天线,才能有足够大的覆盖范围;同步卫星的覆盖范围虽然很大,但它离地面太远,传输损耗很大,延时长;中低轨卫星必须采用几十颗星组成星座才能持续为一个区域服务。正在发展中的高空平台站(HAPS),其高度介于地面和各种通信卫星之间。它利用良好的电波传输特性,通过平台实现地面用户之间、平台之间或平台与卫星之间的通信连接,具有布局灵活、应用广泛、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优点。由高空平台构成的信息系统将是新一代的无线通信系统,它融合了陆地和卫星通信系统的优势,又不同程度地避免了两者的缺点,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同,是现有通信方式的有效补充。积极开展高空平台与有关信息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在通信事业上与国际先进技术保持同步,为通信事业开拓一个新的领域。高空平台通过使用多波束天线对覆盖区域进行分区覆盖,实现了CDMA和SDMA混合多址接入技术,使得宽带通信网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的大幅度提高成为可能。天线技术,小区划分,覆盖方案,链路特性,干扰特性等都是高空平台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对于HAPS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对高空平台通信的小区划分,覆盖,链路特性及小区干扰等从理论给予推导和数值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高空平台准静止状态的呼叫接入控制(CAC),热点区域通信及系统容量估算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首先,本文给出了HAPS通信的基本结构,对HAPS通信覆盖和链路特性做了大量的研究。通过给出3种小区划分方法并对其性能和实现等方面给予比较。分析了功率控制对小区链路的影响,给出了有无功率控制下对系统性能的分析。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充分的铺垫。其次,由于高空平台的准静止状态导致平台接收信号的变化,要实现信号动态变化情况下的呼叫接入控制机制,并且保证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需要采取特定的措施来避免平台准静止状态对接入控制机制的影响。针对现阶段对HAPS研究基本都假设平台静止不动或调整波束指向能够补偿由于高空平台移动造成的剩余指向误差。本文重点研究高空平台通信的准静止状态,并在链路特性中反应准静止状态带来的影响。本文通过建模把平台的不稳定特性通过上行链路的非理想功率控制来体现。为解决平台不稳定等造成接收信号随机变化很大导致接入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平均Eb/N0测量值的呼叫接入控制策略,与基于瞬时Eb/N0测量值相比,准确真实的反映平台接收信号的情况,消除平台准静止状态而导致信号变化对呼叫接入控制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每种业务的新呼叫和切换呼叫设置不同的Eb/N0接入门限,该CAC机制很好的支持了多媒体业务。再次,在高空平台通信系统中,当多个高空平台为同一区域服务或覆盖区域有重叠的时候,位于覆盖区域内的用户可以和多个高空平台进行通信。利用高空平台通信结构这种独有的优势,网络能够极大的增加系统服务区内的移动用户容量,解决由于负载不均衡造成的无线信道资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为热点区域通信问题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了基于资源代理的资源分配算法,实时监测高空平台通信系统的网络性能,处理资源分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解决由于负载不均衡造成的无线资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本文对热点区域移动用户群的通信做了扩展研究,通过对移动用户群采用业务量预测与呼叫量变化预测的方法,可以为移动用户群预留合适的资源,避免了移动用户群切换时所需要大量资源而系统无法提供导致移动群通信中断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最后,在当前的无线通信体制中,系统容量主要受到来自带宽与功率这两方面物理条件的制约。HAPS作为无线通信的一个分支,系统容量主要也是受到上面两个物理指标的约束。而且在不同的系统和不同的技术体制下均需要建立相似但又不同的估算模型,涉及到大量的参量,实现复杂,工作量巨大。本文基于高空平台通信的特点,在联合带宽和功率下给出了系统在频分,时分,码分和空分等多种混合多址技术体制下的容量估算,避免了以前单一指标、单一技术体制的系统容量估算。本文给出的容量估算方法简单,系统设计者利用该容量估算方法能够很快地对系统容量进行预先估算,对系统性能作出整体评估。因此,本文给出的系统容量估算方法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潘纯[10](2008)在《广西联通CDMA网络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几年来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移动电话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通讯工具。移动电话不仅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同时其没有地域限定的工作特点也对运营商提供的网络服务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网络优化工作正成为运营商的日常性工作,各运营公司不断加大在网络优化方面的投入。中国联通作为国内唯一的CDMA网络运营商,经过近7年的高速发展,用户数已超过4000万户,无线网络容量已经高达1亿户,成为全世界最大的CDMA网络。钦州联通地处广西边陲,沿海、延边、高山、丘陵等各种地理环境相结合,地形相对特殊复杂。随着北部湾的开放开发,用户数量得到高速增长,话务量有了显着的提高。由于近几年压缩CDMA网络的投资,无线网络方面的问题只能通过优化工作来解决。本文通过对CDMA无线网络优化基础及原理进行总结,针对重点参数进行详细研究。并从钦州联通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具体的话务热点进行详细测试分析,通过参数调整、信道板扩容、搬迁基站等方法解决局部区域的覆盖和容量矛盾。提出了一套在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平衡覆盖、质量、效益等几个因素的网络优化的思路。本文还分析了CDMA网络在我国通信发展上的重要性及现状,提出了未来CDMA无线网络优化设想及展望,对今后通信市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CDMA网络中软切换的一种优先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MA网络中软切换的一种优先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1)CDMA2000中的软切换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切换概述
    1.1 切换分类
        1.1.1 硬切换 (HHO, Hard Handoff)
        1.1.2 软切换 (SHO, Soft Handoff)
    1.2 切换过程
        1.2.1 路监视和测量
        1.2.2 标小区的确定和切换触发
        1.2.3 换执行
2 切换中所需的导频集合、导频的搜索与测量、切换参数与消息
    2.1 导频集合
        2.1.1 激活集
        2.1.2 选集
        2.1.3 相邻集
        2.1.4 余集
    2.2 导频的搜索与测量
    2.3 切换参数与消息
3 进行软切换的依据和移动台宏分集的实现
4 软切换的实现过程
    4.1 静态门限的软切换过程
    4.2 动态门限的软切换过程
5 导频集的维护
6 总结与展望
附录:程序伪代码

(2)TD-SCDMA系统接力切换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TD-SCDMA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
    1.2 TD-SCDMA 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2章 TD-SCDMA 中的接力切换技术
    2.1 TD-SCDMA 系统的网络结构及其功能
    2.2 切换的概念
    2.3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式
        2.3.1 硬切换
        2.3.2 软切换
        2.3.3 接力切换
    2.4 TD-SCDMA 系统的接力切换过程
        2.4.1 接力切换的测量过程
        2.4.2 接力切换的预同步过程
        2.4.3 接力切换的判决过程
        2.4.4 接力切换的执行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TD-SCDMA 系统中的干扰及上下行链路容量分析
    3.1 TD-SCDMA 系统的干扰分析
        3.1.1 TD-SCDMA 系统的干扰和干扰消除技术
        3.1.2 上行链路干扰
        3.1.3 下行链路干扰
    3.2 上行链路容量分析
        3.2.1 单小区系统容量分析
        3.2.2 多小区系统容量分析
    3.3 下行链路容量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TD-SCDMA 切换策略及切换算法研究
    4.1 切换策略
        4.1.1 无优先级切换策略
        4.1.2 基于先进先出(FIFO)排队切换策略
        4.1.3 预留信道切换策略
        4.1.4 预留信道和FIFO 排队相结合的切换策略
    4.2 接力切换算法的优化方法
        4.2.1 基于移动台移动速度的自适应门限算法
        4.2.2 基于移动台速度的预留信道优先排队算法
    4.3 基于业务信道信号质量预留信道优先排队算法
        4.3.1 预留信道优先排队策略
        4.3.2 基于业务信道信号质量的用户分类
        4.3.3 新算法的切换判决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5.1 系统仿真设置
        5.1.1 算法模块设置
        5.1.2 算法仿真设置
    5.2 改进的切换算法仿真及结果分析
        5.2.1 三种策略的切换呼叫阻塞概率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5.2.2 切换用户比例对切换呼叫阻塞概率影响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5.2.3 三种算法的切换失败次数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5.2.4 等候队列长度对切换失败次数影响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束语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CDMA系统中软切换技术研究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
        1.2.1 移动通信标准的发展
        1.2.2 扩频通信的发展趋势
    1.3 软切换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
第二章 CDMA通信原理
    2.1 CDMA的基本原理
        2.1.1 CDMA的概念
        2.1.2 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
    2.2 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2.2.1 Rake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2.2.2 软切换技术
        2.2.3 功率控制技术
    2.3 CDMA系统的优点
    2.4 CDMA的最新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DMA硬切换和软切换
    3.1 切换的定义和发起条件
    3.2 硬切换与软切换
        3.2.1 硬切换信令流程
        3.2.2 软切换算法与流程
        3.2.3 硬切换与软切换的特点
    3.3 几种经典切换策略研究
        3.3.1 无优先级切换策略
        3.3.2 信道预留切换策略
        3.3.3 基于先进先出排队切换策略
        3.3.4 信道预留和排队相结合切换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切换算法研究与改进
    4.1 BSC非网状互联模型
        4.1.1 现有机制的问题
        4.1.2 改进方案
    4.2 改进算法的具体实现
        4.2.1 BSC非网状互联切换加
        4.2.2 BSC非网状互联切换去
    4.3 改进算法的关键点
        4.3.1 BSC控制权转移发起的条件
        4.3.2 空口LAC层ARQ问题
        4.3.3 何时断开A3媒体流
        4.3.4 媒体流切换对语音通话质量的影响
    4.4 改进算法相关分析
        4.4.1 无线信道衰落
        4.4.2 移动台干扰分析
    4.5 软切换小区模型
    4.6 切换的业务模型
        4.6.1 蜂窝驻留时间
        4.6.2 呼叫到达率
        4.6.3 信道占用时间
    4.7 改进算法仿真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回顾和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南阳电信CDMA2000-EVDO无线网络规划及实施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cdma2000EV-DORevA概述
    1.2 CDMA2000演进路线
    1.3 EV-DORevA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CDMA2000-EVDO无线网络概述
    2.1 CDMA蜂窝移动无线网络的特点
    2.2 功率控制
        2.2.1 1x中的前向快速功率控制
        2.2.2 1x中的RC1和RC2的前向功率控制
        2.2.3 反向功率控制
    2.3 软切换技术
        2.3.1 软切换概述
        2.3.2 软切换状态下的功率控制
    2.4 扩频速率和无线信道配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VDO无线网络规划
    3.1 EVDO和CDMA 1X网络规划
    3.2 EVDO无线覆盖规划
    3.3 移动网络容量规划计算
    3.4 其他规划和工程建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VDO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4.1 基本优化流程
    4.2 需求分析
    4.3 频谱扫描
    4.4 单站抽检
    4.5 校准测试
    4.6 优化前网络评估
    4.7 基站簇优化
    4.8 全网优化及优化后网络评估
    4.9 数据业务优化方法
    4.10 数据业务性能优化工具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DMA2000-EVDO优化方案实施
    5.1 BSC负荷情况
    5.2 SPCF上的忙时在线用户数和CPU利用率
    5.3 忙时PCF上的流量
    5.4 数据业务最忙小区话务分析
    5.5 PPP建立成功率情况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DMA2000-EVDO方案分析评估
    6.1 数据业务吞吐率优化方案
    6.2 DT数据测试
    6.3 CQT对比测试
    6.4 速率匹配情况分析
    6.5 南阳市SCH前向发射功率模型
    6.6 数据业务分配算法
    6.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5)基于交叉熵的病毒式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1.3 AD-HOC自组网络
    1.4 协作式通信
    1.5 病毒式通信模式可行性的理论研究
    1.6 交叉熵研究现状
    1.7 几种通信模式特点对比
    1.8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1.9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
2 病毒式CDMA移动通信
    2.1 引言
    2.2 病毒式移动通信
    2.3 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模型
    2.4 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链路容量方程
    2.5 病毒式移动通信发生概率的交叉熵
    2.6 性能仿真及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病毒式移动通信的业务链路方程构建
    3.1 引言
    3.2 基于话音业务的链路方程构建
    3.3 基于视频业务的链路方程构建
    3.4 基于频域的视频业务链路方程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病毒式软切换移动通信系统
    4.1 引言
    4.2 病毒式软切换移动通信模型
    4.3 移动通信系统的小区反向和前向链路
    4.4 病毒式移动通信系统的小区反向和前向链路
    4.5 功率归一化概率的交叉熵
    4.6 病毒式软切换移动通信交叉熵法链路方程组
    4.7 时域性能仿真与分析
    4.8 频域性能仿真与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病毒式移动通信性能
6 总结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主要贡献
    6.3 存在的不足
7 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6)WCDMA系统软切换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概述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
    1.2 WCDMA 系统概述
    1.3 切换的地位和作用
    1.4 研究意义及背景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切换理论
    2.1 切换的定义和分类
    2.2 WCDMA 系统中软切换过程
        2.2.1 软切换的测量过程
        2.2.2 软切换的判决和执行阶段
    2.3 切换的准则
    2.4 切换的控制方式
    2.5 切换的性能评估
    2.6 小结
第3章 软切换性能研究
    3.1 仿真模型
    3.2 软切换对话务性能的影响
        3.2.1 话务性能理论
        3.2.2 仿真分析
    3.3 软切换对WCDMA 系统上行链路容量的影响
    3.4 软切换对WCDMA 系统下行链路容量的影响
        3.4.1 下行链路干扰分析
        3.4.2 WCDMA 系统下行链路容量
    3.5 小结
第4章 软切换算法优化与仿真
    4.1 前言
    4.2 软切换算法介绍
        4.2.1 基于距离的软切换算法
        4.2.2 IS-95 软切换算法
        4.2.3 cdma2000 软切换算法
        4.2.4 UTRA 软切换算法
    4.3 软切换算法的优化方法
        4.3.1 基于系统业务负载的优化方法
        4.3.2 基于移动台位置信息的优化方法
    4.4 基于切换预测的新位置信息辅助软切换算法
        4.4.1 基于位置信息的切换预测
        4.4.2 新算法分析与仿真
    4.5 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ABSTRACT

(7)CDMA系统中软切换算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
        1.1.1 CDMA 三种主流技术标准及其演进
        1.1.2 CDMA 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1.1.3 CDMA 技术的优点[3]
    1.2 软切换概述
        1.2.1 软切换概况和发展现状
        1.2.2 切换算法的现状分析
        1.2.3 软切换的研究意义
    1.3 本人主要工作及文章结构框架
第二章 CDMA 系统中的软切换技术研究
    2.1 软切换算法基础
        2.1.1 软切换门限参数
        2.1.2 软切换的实施过程
    2.2 典型的切换模型分析
        2.2.1 Hong 与 Rappaport 业务模型
        2.2.2 El-Doli, Wong 和 Steele 的业务模型
        2.2.3 Steele 和 Nofal 的业务模型
        2.2.4 Xie 和 Kuek 的业务模型
    2.3 典型的切换算法研究
        2.3.1 无优先权的切换策略
        2.3.2 信道预留的切换策略
        2.3.3 信道预留和排队相结合切换策略
        2.3.4 支持话音和数据业务的切换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糊自适应参数软切换算法
    3.1 IS-95A 系统软切换的门限参数算法
    3.2 cdma2000 系统软切换的门限参数算法
    3.3 模糊自适应软切换算法
        3.3.1 模糊自适应参数T
        3.3.2 算法描述
        3.3.3 仿真系统模型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业务基于类的抢占优先及排队的复合切换算法
    4.1 引言
    4.2 复合动态优先排队切换策略模型
    4.3 模型参量分析
    4.4 性能分析
        4.4.1 双队列算法的数学分析
        4.4.2 平衡状态下系统的状态概率
        4.4.3 数值迭代算法
        4.4.4 系统性能分析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业务基于模糊信道预留的软切换算法
    5.1 引言
    5.2 信道预留的切换算法
    5.3 一种新的基于模糊信道预留的切换算法
        5.3.1 算法描述
        5.3.2 系统性能分析
        5.3.3 性能参数的求解
    5.4 仿真分析
        5.4.1 仿真假设
        5.4.2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软切换算法在CMT 系统中的应用
    6.1 复合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6.2 软切换模块的实现
    6.3 软切换的流程
    6.4 测试方案和结果
    6.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8)3G系统下多业务用户切换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的专业术语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2 CDMA系统中软切换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1.3 论文所解决的问题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切换技术
    2.1 切换技术概述
        2.1.1 硬切换
        2.1.2 软切换
        2.1.3 更软切换
    2.2 切换的判决条件
    2.3 切换控制方式
    2.4 软切换技术
        2.4.1 软切换过程
        2.4.2 CDMA2000中的软切换
        2.4.3 WCDMA中的软切换算法
    2.5 切换性能的衡量标准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DMA系统中的软切换算法
    3.1 无优先权的切换策略
    3.2 基于信道预留切换策略
        3.2.1 静态信道预留策略
        3.2.2 动态信道预留策略
    3.3 基于请求排队的切换策略
    3.4 分层小区的切换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DMA系统模型
    4.1 系统模型
    4.2 系统的传播模型
    4.3 多媒体业务模型
        4.3.1 语音业务
        4.3.2 视频流业务[32]
        4.3.3 数据业务模型
        4.3.4 HTTP业务
    4.4 蜂窝小区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种新的基于CDMA体制下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软切换算法
    5.1 多媒体业务的分类
    5.2 基于系统容量估算的软切换算法
        5.2.1 信道估计
        5.2.2 仿真模型及参数设定
        5.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5.3 基于业务优先级的软切换算法
        5.3.1 切换算法流程
        5.3.2 系统模型及参数设置
        5.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本文总结
    6.2 本文的不足
    6.3 未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9)HAPS资源管理及容量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频段划分
        1.2.2 主要业务
        1.2.3 主要实验项目和应用概述
        1.2.4 HAPS通信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结构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HAPS通信覆盖及链路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HAPS系统结构
        2.2.1 空中典型设备结构
        2.2.2 地面典型设备结构
    2.3 平台覆盖研究
    2.4 小区划分研究
    2.5 HAPS上行链路及小区干扰分析
    2.6 功率控制对HAPS系统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HAP准静止状态的呼叫接入控制研究
    3.1 引言
    3.2 呼叫接入控制概述
        3.2.1 呼叫接入控制的实现原理
        3.2.2 呼叫接入控制的基本原则
    3.3 高空平台准静止状态的呼叫接入控制主要问题研究
    3.4 高空平台的准静止状态研究
        3.4.1 平台旋转的情况
        3.4.2 平台偏离平衡点左右摆动的情况
    3.5 准静止状态呼叫接入控制研究的条件说明
        3.5.1 地面小区用户分布
        3.5.2 业务分类
        3.5.3 功率因子的定义
    3.6 高空平台准静止状态的上行链路及小区干扰分析
    3.7 主要性能指标与业务分类之间的关系
        3.7.1 性能指标定义
        3.7.2 性能指标与业务之间的关系
    3.8 基于平均Eb/N0 测量值的呼叫接入控制机制
    3.9 性能分析
        3.9.1 仿真环境
        3.9.2 仿真结果分析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HAPS通信热点区域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热点区域资源分配
        4.2.1 功率分配策略
        4.2.2 信道分配策略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3.1 仿真环境建立
        4.3.2 仿真性能分析
    4.4 基于移动用户群的热点区域通信的研究
        4.4.1 移动用户群的业务量预测
        4.4.2 移动用户群的呼叫量变化预测
        4.4.3 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HAPS系统容量估算研究
    5.1 引言
    5.2 无线通信系统容量
    5.3 基于带宽受限的HAPS系统容量研究
        5.3.1 HAPS通信FDMA系统容量研究
        5.3.2 HAPS通信TDMA系统容量研究
        5.3.3 HAPS通信CDMA系统容量研究
        5.3.4 HAPS通信多波束系统容量研究
    5.4 基于功率受限的HAPS系统容量研究
    5.5 联合功率和带宽的HAPS系统容量研究
        5.5.1 联合功率和带宽的MF-TDMA系统容量估算
        5.5.2 联合功率和带宽的MF-CDMA系统容量估算
        5.5.3 联合功率和带宽的MF-TD-CDMA系统容量估算
    5.6 现有系统验证
        5.6.1 Iridium系统容量估算验证
        5.6.2 Globalrstar系统容量估算验证
    5.7 系统容量估算可能出现的误差分析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1 经历
    2 科研工作

(10)广西联通CDMA网络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钦州联通CDMA网络现状
    1.3 钦州联通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工作安排
第二章 CDMA优化原理和技术
    2.1 CDMA网络优化的概念
    2.2 网络优化的目的
    2.3 网络优化时间点选择
    2.4 网络优化的相关参数
        2.4.1 天线参数的优化
        2.4.2 导频参数优化
        2.4.3 导频引起的掉话分析
        2.4.4 切换参数的优化
        2.4.4.1 CDMA系统中软切换技术
        2.4.4.1.1 软切换概述
        2.4.4.1.2 软切换的实现
        2.4.4.1.3 CDMA系统中软切换参数设置
        2.4.4.2 CDMA系统中硬切换技术
        2.4.4.2.1 硬切换概述
        2.4.4.2.2 CDMA系统中同频硬切换实现
        2.4.4.2.3 CDMA系统中异频硬切换实现
        2.4.4.2.4 CDMA系统中硬切换参数设置
        2.4.4.2.5 多载波CDMA系统中的硬切换技术研究
        2.4.4.2.6 多载波CDMA系统硬切换技术的实现
        2.4.4.2.7 多载波CDMA硬切换技术设计原理
        2.4.4.3 切换成功案例分析
        2.4.4.3.1 实际案例描述
        2.4.4.3.2 实际案例分析
        2.4.4.4 软切换失败案例分析
        2.4.4.4.1 实际案例描述
        2.4.4.4.2 实际案例分析
        2.4.5 搜索窗口的优化
        2.4.5.1 3种不同的搜索窗口参数
        2.4.5.2 搜索窗设置原则
        2.4.6 PN偏置
        2.4.7 功率控制的优化
        2.4.8 掉话原因分析
    2.5 网络优化中的DT路测
        2.5.1 路测概述
        2.5.2 路测设备及内容
    2.6 网络优化中的CQT测试
第三章 广西联通CDMA网络优化应用
    3.1 掉话原因分析及其优化方法
        3.1.1 接入和切换冲突引起的掉话
        3.1.2 切换失败引起的掉话
        3.1.3 长时前向干扰掉话
        3.1.4 短时前向干扰掉话
        3.1.5 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导致的掉话
        3.1.6 长时覆盖不好造成的掉话
        3.1.7 短时覆盖不好造成的掉话
        3.1.8 业务信道发射功率受限造成的掉话
    3.2 百色网络优化案例
        3.2.1 掉话优化案例
        3.2.1.1 火车站掉话
        3.2.1.2 那毕桥头掉话
        3.2.1.3 江滨路区域掉话
        3.2.2 搜索窗优化案例
        3.2.2.1 民师至澄碧湖中路
第四章 钦州网络优化案例
    4.1 钦州CDMA网络评估
        4.1.1 钦州业务区CDMA网络的总体结构
        4.1.2 LAC寻呼情况及A口话务负荷
        4.1.3 网络指标情况
    4.2 网络投诉分析情况
        4.2.1 路测分析情况
        4.2.1.1 钦州港电厂区域的导频污染
        4.2.1.2 鸡笼山基站区域反向噪声过高
        4.2.1.3 东兴呼叫建立时间较长
        1.测试结果
        2.网络质量的地理覆盖和数据分布
        4.2.1.4 东兴市区的切换失败
第五章 CDMA网络优化的回顾和展望
    5.1 建立一个完备的承前启后的无线网络信息平台
    5.2 CDMA网络必须考虑的问题-覆盖控制
        5.2.1 无线侧容量有限
        5.2.2 邻区搜索能力有限
    5.3 CDMA网络天线的选型
        5.3.1 两侧波瓣抑制
        5.3.2 上旁瓣抑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CDMA网络中软切换的一种优先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CDMA2000中的软切换技术[J]. 韩鹏. 科技视界, 2013(15)
  • [2]TD-SCDMA系统接力切换技术的研究[D]. 朱虹. 吉林大学, 2011(09)
  • [3]CDMA系统中软切换技术研究与改进[D]. 钱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8)
  • [4]南阳电信CDMA2000-EVDO无线网络规划及实施方案[D]. 李华. 郑州大学, 2010(03)
  • [5]基于交叉熵的病毒式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研究[D]. 朱志强.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7)
  • [6]WCDMA系统软切换技术的研究[D]. 周利. 吉林大学, 2009(09)
  • [7]CDMA系统中软切换算法研究与实现[D]. 邹志军.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02)
  • [8]3G系统下多业务用户切换系统的研究[D]. 吴欢.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2)
  • [9]HAPS资源管理及容量估算研究[D]. 管明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02)
  • [10]广西联通CDMA网络优化方法研究[D]. 潘纯. 北京邮电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CDMA网络中软切换的一种优先算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