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电话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实现

IP电话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实现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IP电话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任育娇[1](2020)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侦查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网络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网络犯罪在技术维度已经演进到了以数据窃取并整合处理的阶段。数据的挖掘、整合、交易变得越来越便利,以个人信息为基础的数据社会也正在逐渐形成。在个人信息的使用价值层面,其在各个层面的输出确实为用户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不可否认,随着数据数量的日益增多和产业链的日益集聚,也给整个社会环境中的数据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数据日益成为目前最主要的攻击对象之一(1)。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开始瞄准无数个分散于网络终端,且表面上看起来无明显价值的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不仅极易成为犯罪分子的侵害目标,也可能会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实践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往往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犯罪,而大多与破坏公用电信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电信诈骗罪等犯罪互为基础,这大幅提高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且基于立法的滞后性,对于部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立法尚未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因此,有必要具有前瞻性的开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侦查对策研究。第一章,主要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内涵、立法演进、犯罪特点、危害性以及犯罪手段三个方面进行概述。首先,从不同学科层面开展对个人信息的解读,了解世界各国法律法规的界定和法律规定,从而厘清个人信息的基本内涵。其次,从立法层面,阐述在刑事法律层面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演绎过程,探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研究背景,以及时代发展的迫切性需要。再次,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分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所产生的危害性。最后,主要探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手段。此处主要是以互联网时代为分析背景,分别从公民个人信息采集阶段、个人信息加工处理环节和个人信息输出环节,三个环节进行分析。第二章,探讨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侦查难点问题。首先,该类犯罪具有侦查启动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案件定性困难、侦查措施使用受限。其次,侦查取证困难,表现为作案主体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侦破难度大,且犯罪证据具有易篡改性,在该类犯罪中,犯罪分子作案时使用的多是虚假的网址或虚假IP地址,这进一步加大了发现犯罪线索的难度。再次,侦查协作不畅,一方面,表现为外部侦查协作不畅,另一方面表现为公安机关内部侦查协作不畅。最后,犯罪嫌疑人认定查获难,犯罪嫌疑人分布范围广。就实施犯罪行为的网站域名而言,其实际注册人、电话号码以及银行卡真实姓名都无法查实,且整个犯罪行为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犯罪人并未在实体环节参与犯罪,所以即使侦查人员查到了是谁在贩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但那也只是一个网络层面的虚拟身份,还是无法得知真正的犯罪人的真实身份。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侦查对策完善路径,本研究建立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研究基础之上。首先,对该类犯罪的侦查从扩大线索收集的角度,通过建立情报共享体制,提高线索收集效率,深化警务实践模式,加强犯罪线索的研判,树立情报共享理念,打破数据壁垒。其次,从调查取证的角度,建立数字化监控系统和智能化指挥调度中心,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调度,打造多元化社会治理平台,畅通群众举报的路径;建立可视化情报系统,研判犯罪规律。再次,从侦查协作的角度,强化外部侦查协作和内部侦查协作。从次,在完善侦查方法的角度,基于危险领域的假设开展侦查,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开展侦查,以及善于应用多种侦查途径灵活组合开展侦查。在证据收集层面,通过数据搜索与碰撞分析,发现涉案证据,计算机在线勘查,提取涉案证据。最后,在侦查途径层面,通过MAC、IP地址摸底排查发现重点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侦查软件,实时监控监听重点嫌疑领域;以及采用综合后分析启发法,突破侦查僵局情势。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韩凯[3](2019)在《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方案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强大,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包括在东海、南海海域开展生命救助、海洋安全监管、海上指挥管理,打击海上各种违法活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等方面。海事巡逻船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现役的千吨级海事巡逻船功不可没,但是目前普遍存在几个问题:由于吨位低,对抗恶劣海况能力有限,无法执行远海任务;系统通联手段少,近海通信方式依靠运营商的移动网络,移动基站覆盖不到的地方使用微波,但微波通信也会受到距离的制约,影响远海执行任务的能力;千吨级海事巡逻船的通信装备配置低,影响海事船编队指挥和综合指挥能力。所以为了加快推进国家相关规划布局的实施,有效提高我国海事部门应对远海海域执行任务的要求,需要建造一艘综合能力更强、能够适应全球海域内执行海事应急处置任务的新型的万吨级海事船。本文通过对某万吨海事船通信网络进行需求调研,针对需求性分析结果,确定通信网络由海事业务网、航行保障网与日常保障网组成。制定该通信网络拟采用的技术包括:IP地址分配、组播路由、服务质量(QOS)等。总体架构借鉴军事信息网络体系理论基础,采用面向服务架构技术和业务、控制、承载分离的思想,技术分层上采用“四层两面”架构。通过对系统总体架构的深入研究,三网基础部分采用统一技术体制构建承载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由IP体制统一承载。根据业务需求设计了三网基础部分的网络架构,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路由协议,VL AN划分。明确三网各分系统的功能、性能、内外接口等要求,完成各分系统的方案设计,对方案中采用的设备进行选型。通过搭建环境进行参数配置,验证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方案设计合理、可行。该通信网络方案满足不同业务子系统、不同接入方式、不同类型业务对网络承载能力提出的要求。通过运用业务分类、流量监测、队列调度、带宽控制及层次化QOS策略,按需实现精细化的流量控制、端到端的可靠传输等服务。该方案实现了预期设计目标,为后续项目的工程实施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赵雪[4](2019)在《基于软交换的地铁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语音通信的交换方式已经从最初的空分交换方式发展到了现下的分组交换方式。科技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滞不前,在下一代的语音通信系统中,基于计算机网络的IP数据包软交换方式将会逐步缩减现有其它电话交换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空间。本文对当前使用的各类语音通信交换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对国内地铁行业内应用比较成熟的数字程控交换进行了应用案例分析。重点针对软件换技术进行了相关技术及应用探讨,对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应用特点、软件交换能够提供的新功能和具体性能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根据成都地铁未来的线网规划要求,考虑未来用户规模和业务的规划,对后期地铁线路形成网络后的公务电话系统维护和扩展方面进行探讨。在分析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和软交换技术在系统建设、维护成本等方面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地铁语音电话网络设计方案。本文中的软交换设计紧密结合了成都地铁未来的建设发展趋势,以成都地铁7、10号线的环形地铁线路工程与COCC控制中心工程为实际案例背景,结合语音设备的地域分布和用户数量分布的具体情况,对基于软交换的7、10号线公务电话系统COCC专用电话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的网络架构,对如何进行电话系统组网进行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研究。通过对未来地铁内网用户规模的预估,确定了具体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开放式数据通信平台,计算机网络自诞生以来不是那么安全的。因此,针对软交换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文中结合已有的地铁软交换应用案例,对如何保障安全这一重要因素和原则做了详细的阐述。在地铁通信新技术采用以前,有必要进行相关应急灾备倒切的研究工作,为后续地铁软交换维保工作提供应急情况下的设备保障,提高维保效率。通过对基于软交换的地铁通信技术进行的详细论述和研究,充分展现了软交换技术在地铁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优势。特别是在设计未来地铁通信系统建设的新方案后,不仅给后期地铁运营期间的通信系统维护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方向,也进一步增强了地铁专业人员对软交换技术的掌握力度。

陈长杰[5](2018)在《域名法律保护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诞生至今已经将近半个世纪。一般而言,1969年9月2日被视为“互联网诞生日”。“互联网诞生日”就是为了纪念“数据交换测试”的成功,这一测试的初衷就是实现美国主要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的互通和互联。这一想法最终由美国的高级计划研究署(ARPA)研发的“阿帕网”在美国西海岸的着名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成功。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互联网同样以实际行动宣示着它的地位,其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便是域名。“川普集团购买的域名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与特朗普名字相关的负面域名,比如DonaldTrumpSucks.com;一类是特朗普为竞选提前注册的宣传域名,比如Trump2016.com;其余是川普公司名下相关的产品名称域名。”1国内的实例则是一时间占据了各大新闻头条的雄安新区。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据环球网报道,“与雄安有某种关联的域名已经面临着抢注的风险,并且有的已经开始明码标价予以销售。有的域名甚至售价不菲,比如“xiongan.com”域名的要价就高达176.4万,成功占据了与雄安有关的域名榜首的位置。,,2此外,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域名的商业化进程始终紧跟电子商务的脚步。作为互联网IP地址对应物的域名表现的本来仅仅是其“技术性”的一面。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域名的“标识性”功能得到了巨大的开发。这也造成了作为互联网地址指示器的域名与传统世界的商标、商号等商业标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此外,域名发生变化的表现不止是功能方面的,更有形式方面的。域名形式方面的变化主要是,域名从最开始的“通用顶级域名”(gTLDs),到现在拥有了“新通用顶级域名”(newgTLDs)。域名与传统商业标识之间矛盾的加剧也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域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是给传统的民商事法律制度尤其是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面临着这种冲击,我国的域名法律保护制度该何去何从是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面前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文章第一章内容是“域名本体概述:概念、分类、结构与管理”。域名是一种标识,这种标识可以用来定位网络设备和主机在互联网中的位置所在。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43号于2017年8月24日颁布并于2017年11月1日实施的《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中对域名给出了明确的的定义。根据该办法第六章第五十五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第(一)项规定,“域名,是互联网上识别和定位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式的字符标识,与该计算机的IP地址相对应。”必须要首先予以承认的是,同任何其他事物的分类一样,采用不同的标准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域名也不例外。目前,比较流行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三种,而且法律专家或者说研究域名保护的专家与域名投资人士往往采用不一样的方式。域名的层次构成是多重的,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缀、中心域名和后缀。互联网数字分配局以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机构是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域名注册和管理机构。第二章是“域名的价值再造:特征及功能扩张”。研究域名的法律保护制度,自然避不开对“域名的法律特征”和“域名价值”的深入分析。关于域名的法律属性构成之一的法律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无形性;标识性;唯一性;排他性;时间性以及可复制性等。关于域名的功能,其除了具有传统的技术性和标识性功能之外,还具有了商业价值。第三章是“域名的法律地位:不同观点及其必要性分析”。关于域名的法律性质,理论界学者的观点不一。本章拟从分析域名性质确定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域名法律属性的不同观点,进而得出域名可以成为知识产权新客体的认识。第四章是“域名与民事权益的冲突:冲突分类与案例分析”。现实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域名纠纷,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四种:“域名与商标之间的纠纷”、“域名与域名之间的纠纷”、“域名与民法所保护的民事利益之间的纠纷”以及“域名注册申请人在域名注册过程中与域名注册机构之间产生的纠纷”。第五章是“比较考察:域名法律保护经验的域外借鉴”。域名法律制度的比较法考察。域名法律保护制度是一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对域名进行制度构建,进而解决因域名产生于的与其他民事权益之间的冲突是世界上通行的做法。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保护制度各有其特点,分析其优点和缺点,可以为我国域名法律保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某种程度的借鉴。第六章是“现状与问题:我国域名法律保护制度的困境”。在目前这个阶段,我国域名法律保护制度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程度有限。主要体现在:《商标法》不适合域名;《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有限。第二,《域名司法解释》条文不够精细。第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国家顶级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等文件位阶较低。第四,域名管理和裁决机制不合理。虽然行政程序在解决域名纠纷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但是域名行政管理缺乏效率也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我国现行域名规范对于域名争端的解决程序规定操作性欠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地位不明确以及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在争端解决中责任过轻等。第五,域名纠纷诉讼裁决缺乏效力等。主要是:判决在国外法院承认与执行的局限性;诉讼对域名进行确权的局限性等。第七章是“路径选择:完善我国域名法律保护制度的对策”。域名法律保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这一制度的良好运行。因此,必须努力寻找合适出路以应对这些困境。可以考虑采取如下针对性的措施:第一,制定域名专门法律。要想对域名有更加完善的保护,就必须对“域名”进行特别的照顾,即对域名进行全方位仔细考量制定适于域名进行保护的专门立法。第二,完善域名注册的一些列程序。主要包括“构建域名注册防御体系”、“完善域名异议制度”、“设立专门纠纷处理机关”“充分发挥域名注册协议的作用”以及“采用域名注册续展制”等。第三,修订域名相关法律文件。对域名相关法律文件的修改的考量因素既有商标,当然也包括域名。具体措施是“修订《商标法》,吸收商标淡化理论”和“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增加对域名抢注的规定”。第四,规范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注册服务机构的职责。第五,完善域名司法解释,以及第六,重视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在解决域名纠纷中的重要作用。

俞灵灵[6](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认为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岳坤[7](2017)在《IP PBX应用风险与解决措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IP PBX是基于IP数据包交换的集团电话系统,还有类似IPPBX或者IP-PBX书写方式。IP PBX电话交换机系统将计算机网络与传统电话交换机的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通信行业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将信息以IP数据包通过分组交换进行数据通信,除了具有传统电话交换系统的语音通话和收发传真功能外,还有视频会议室、多方通话、语音信箱、视频通话等功能,完美将传统的电话交换网融合到和计算机网络中,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IP PBX系统内各电话终端采用IP方式进行数据通信,这种技术应用能够连接分布在全球各地办公地点和员工的统一话音和数据网络,但同时它的应用也是具有风险的。笔者分析了IP PBX所面临的应用风险,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熊飞[8](2016)在《IP融合下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建》文中指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计算机局域网发展成了所有智能化系统的信息通道,形成了IP融合智能化系统的概念。文章在分析建筑智能化系统整体构建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在IP融合下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整体构建。

张宏钧[9](2016)在《基于企业局域网环境的IP电话系统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IP电视日益受到重视,基于企业局域网的IP电话系统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省大笔的电话建设费用,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网络资源,对于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有重要意义。分析企业局域网IP电话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途径。

陈涵[10](2014)在《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语音通信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电力系统调度语音通信系统及行政管理语音通信系统对于一个电站来说都必不可少。本文主要介绍了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调度语音通信系统及行政语音通信系统的需求、方案选择、具体设计及工程实施。在本工程中,调度语音通信系统由于其再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极高,因此对语音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都非常高。所以仍然选择传统的电路交换模式搭建语音通信网络,以满足其对可靠性的要求。行政语音系统由于用于日常办公通信,其容错率较高,因此首次在抽水蓄能电站的通信设计中采用了IP语音的方式。由于计算机网络的面向非连接的特性,为了保证IP语音系统具有较高的语音质量及实时性,在承载网络的设计上采用了虚拟交换技术来提高网络带宽,增强网络设备及链路的可靠性。最终达到了不错的效果。经实际验证,清远调度语音通信系统及行政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都达到了其实际的使用要求,系统均运行良好。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IP电话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网络系统IP电话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侦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概述
    第一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内涵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涵义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特点
    第二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行为手段
        一、公民个人信息采集阶段
        二、个人信息加工处理环节
        三、个人信息输出环节
    第三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危害性
        一、极易危及公民个人信息财产安全
        二、极易危及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三、极易危及国家信息经济安全
第二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侦查难点
    第一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侦查启动难
        一、案件定性难
        二、侦查措施使用受限
    第二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取证困难
        一、证据发现难
        二、电子证据获取难
    第三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侦查协作不畅
        一、内部侦查协作不畅
        二、外部侦查协作不畅
    第四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嫌疑人认定查获难
        一、犯罪嫌疑人分布范围广
        二、作案主体专业化水平高
第三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侦查对策完善建议
    第一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之情报收集
        一、完善公安情报共享机制
        二、建立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
        三、完善大数据可视化系统
    第二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之调查取证
        一、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发现证据
        二、通过现场勘查提取证据
        三、通过侦查讯问突破证据
    第三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之侦查协作
        一、强化内部侦查协作
        二、强化外部侦查协作
    第四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之侦查途径
        一、寻找最优侦查途径
        二、摸底排查重点嫌疑人
        三、实时监控监听重点嫌疑领域
        四、启发法突破侦查僵局情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3)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海事船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
    1.3 本论文设计思路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需求分析
    2.1 需求六性分析
    2.2 业务需求分析
    2.3 网络组成分析
    2.4 拟采用技术分析
        2.4.1 组播路由
        2.4.2 IP地址规划
        2.4.3 服务质量(QoS)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总体架构
    3.2 海事业务网
        3.2.1 基础网络设计
        3.2.2 编队宽带通信分系统
        3.2.3 船机高速数据传输分系统
        3.2.4 统一通信平台分系统
        3.2.5 海事综合业务分系统
        3.2.6 视频会议分系统
    3.3 航行保障网
        3.3.1 基础网络设计
        3.3.2 维护保障信息分系统设计
        3.3.3 视频监视分系统设计
    3.4 日常保障网
        3.4.1 基础网络设计
        3.4.2 船载手机通信分系统
        3.4.3 船载IPTV分系统
    3.5 网络安全
        3.5.1 概述
        3.5.2 系统方案设计
        3.5.3 设备清单
    3.6 实现与验证
        3.6.1 基础网络方案的实现
        3.6.2 基础网络方案验证
        3.6.3 实现与验证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要指标测试
    4.1 测试环境
    4.2 限速方案的选择
        4.2.1 备选方案
        4.2.2 备选方案的比较
        4.2.3 最终的限速思路
    4.3 Hqos policy pq
        4.3.1 测试一、各优先级队列在不同限速值时限速精度
        4.3.2 测试二、各优先级队列的限速独立性
        4.3.3 测试三、各优先级队列的调度方式为pq
        4.3.4 测试四、各pq队列在不同限速值时允许的突发报文数量
    4.4 QoS gts
        4.4.1 测试一、各优先级队列在不同限速值时的限速精度
        4.4.2 测试二、各优先级队列的限速独立性
        4.4.3 测试三、各优先级队列的调度方式为pq
        4.4.4 测试四、各pq队列在不同限速值时允许的突发报文数量
    4.5 测试结论
        4.5.1 Hqos policy pq限速
        4.5.2 qos gts限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软交换的地铁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软交换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1.2.2 地铁电话通信系统发展现状介绍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地铁电话通信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2.1 成都地铁通信系统概述
    2.2 成都地铁电话系统需求分析
        2.2.1 公务电话系统现状及需求分析
        2.2.2 专用电话系统现状及需求分析
    2.3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成都地铁电话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1 设计原则
        2.3.2 常用的地铁电话通信系统交换技术
        2.3.2.1 程控交换的特点和功能
        2.3.2.2 软交换技术特点和功能
        2.3.3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成都公务地铁电话系统总体构架设计
        2.3.4 与其它系统接口方案设计
    2.4 软交换技术应用故障情况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软交换的成都地铁公务电话系统详细设计与容灾测试
    3.1 成都地铁7号线公务电话系统详细设计
        3.1.1 系统构成及方案说明
        3.1.2 业务功能
        3.1.3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3.2 成都地铁10号线公务电话系统详细设计
        3.2.1 系统结构及方案说明
        3.2.2 业务功能
        3.2.3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3.3 成都地铁公务电话系统容灾测试
        3.3.1 测试目的
        3.3.2 容灾方式
        3.3.3 容灾演练前准备
        3.3.4 演练实施方案
        3.3.5 容灾测试内容及测试结果
        3.3.6 容灾演练影响
    3.4 成都地铁7号线公务电话系统容灾方案选择
        3.4.1 1:1配置模式
        3.4.2 1:0配置模式
        3.4.3 两种容灾方式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软交换的成都地铁专用电话系统详细设计
    4.1 软交换在COCC专用电话系统中的应用
    4.2 成都地铁COCC线网专用电话系统方案设计
        4.2.1 组网规划
        4.2.2 业务功能
        4.2.3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4.2.4 互联互通接口设计
    4.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总结
    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域名法律保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由来与意义
第二节 主题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的创新点 第一章 域名本体概述:概念、分类、结构与管理
第一节 域名的渊源与概念
    一、域名的渊源与发展
    二、中国域名的渊源与发展
第二节 域名的概念、分类和结构
    一、域名的概念
    二、域名的分类
    三、域名的结构
    四、域名系统
第三节 域名管理与注册
    一、互联网数字分配局(IANA)
    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三、网络方案公司(NSI)
    四、互联网名称分配公司(ICANN)
    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域名价值再造:特征及功能扩张
第一节 域名的特征
    一、域名的标示性
    二、域名的唯一性
    三、域名的排他性
    四、域名的时间性
    五、域名的稀缺性
    六、域名的价值性
第二节 域名功能的扩张
    一、技术性与识别性:域名功能的本质
    二、商业性:域名功能的新维度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名的法律地位:不同观点及其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域名性质确定的必要性
第二节 域名法律性质不同观点述评
    一、关于域名法律性质的不同观点
    二、域名性质的不同观点评析
第三节 域名法律性质的再认识
    一、域名具有财产属性
    二、知识产权概念的开放性
    三、域名是新型知识产权客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域名与民事权益冲突:冲突分类与案例分析
第一节 域名与商业标识的冲突
    一、域名恶意抢注
    二、域名善意抢注
第二节 域名与域名之间的冲突
第三节 域名与姓名权益的冲突
    一、域名与利益之间的纠纷
    二、域名与姓名权的纠纷
第四节 域名注册中的冲突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比较考察:域名法律保护的域外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的域名法律保护制度
    一、《联邦商标反淡化法》
    二、《反网络侵占消费者保护法》
第二节 欧洲域名法律保护制度
    一、英国域名法律保护制度
    二、德国域名法律保护制度
第三节 日本的域名法律保护制度
    一、日本域名管理机构
    二、日本域名注册和纠纷解决方法
    三、日本域名争议解决机制
第四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域名法律保护制度
    一、我国台湾地区与域名争议有关的法律文件
    二、我国台湾地区域名争议处理机构
    三、域名争议司法实践
第五节 国际组织对域名的法律保护制度
    一、WIPO的《最终报告》
    二、ICANN的全球性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机制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状与问题:我国域名法律保护制度的困境
第一节 我国域名法律保护制度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一、域名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
    二、域名争议解决机制
    三、域名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的适用
第二节 我国域名法律保护制度的问题
    一、《商标法》等法律不能提供有效保护
    二、《域名司法解释》规则不精细
    三、《解决办法》等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
    四、域名争议解决机制不合理
    五、域名纠纷诉讼缺乏效率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路径选择:完善我国域名法律保护制度的对策
第一节 制定域名专门法律
第二节 完善域名注册程序
    一、构建域名注册防御体系
    二、完善域名异议制度
    三、设立专门纠纷处理机关
    四、充分发挥域名注册协议的作用
    五、采用域名注册续展制
    六、规定域名预留制度
第三节 修订域名相关法律文件
    一、吸收商标淡化理论
    二、增加对域名抢注的规定
    三、细化《域名司法解释》
第四节 规范域名注册管理和服务机构
    一、明确CNNIC的性质
    二、明确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责任
第五节 重视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
    一、司法裁判与域名争议裁决的关系
    二、域名争议仲裁是一种特殊的仲裁措施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A: 部分法律文件对照表 附录B: 机构组织名称 致谢

(6)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缘起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2.1.1 不再囿于时空
        2.1.2 集个性化数据
        2.1.3 具有聚合效应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2.2.1 表现形式迥异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3.1.2 以案由为参数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4.2.1 是否为前提
        4.2.2 标准之厘定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5.1.1 填补一般条款
        5.1.2 明晰认定标准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5.2.1 严格适用程序
        5.2.2 加强说理论证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5.3.1 提升审判级别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5.3.3 建立案例族谱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目次
作者简介

(7)IP PBX应用风险与解决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IP PBX与传统程控电话交换技术的区别
2 IP PBX应用中的风险问题
    2.1 DOS攻击风险
    2.2 账号被窃取风险
    2.3 通话窃听风险
3 IP PBX应用风险解决措施
    3.1 对内单独划分IP PBX的网段
    3.2 对外增加网络安全防护设备
    3.3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3.4 利用自身特点提高安全保护能力
4 结语

(10)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语音通信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抽水蓄能电站语音通信系统现状
        1.2.1 电力系统调度语音通信系统
        1.2.2 行政语音通信系统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语音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关键技术
    2.0 语音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2.1 语音终端设备
        2.1.1 模拟语音电话机
        2.1.2 IP 语音电话机
    2.2 语音通信的传输网络
        2.2.1 传输系统的实现方式及主要功能
        2.2.2 传统语音电话系统的传输网络
        2.2.3 IP 语音电话系统的承载传输网络
    2.3 语音交换设备
        2.3.1 现代通信网中采用的主要的交换方式
        2.3.2 程控语音交换设备
        2.3.3 软交换设备
    2.4 小结
第三章 语音通信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
    3.1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概况
    3.2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对语音通信的需求
    3.3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
        3.3.1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生产调度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
        3.3.2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行政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
    3.4 小结
第四章 工程实施
    4.1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生产调度通信系统的实施
        4.1.1 C&C08B2000 数字交换系统的组网方案
        4.1.2 C&C08B2000 数字交换系统设备配置
        4.1.3 C&C08B2000 数字程控用户交换系统的特点
    4.2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行政语音方案的工程实施
        4.2.1 SoftCo9500 IP 语音综合交换系统的组网方案
        4.2.2 SoftCo9500 IP 语音综合交换系统的设备配置
        4.2.3 SoftCo9500 IP 语音综合交换系统的特点
第五章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语言通信系统应用测试
    5.1 测试环境
    5.2 测试内容
        5.2.1 互通性测试
        5.2.2 紧急呼叫测试
    5.3 测试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计算机网络系统IP电话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侦查对策研究[D]. 任育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方案设计与实现[D]. 韩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4]基于软交换的地铁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D]. 赵雪.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域名法律保护制度研究[D]. 陈长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
  • [6]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7]IP PBX应用风险与解决措施分析[J]. 岳坤.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7(12)
  • [8]IP融合下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建[J]. 熊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33)
  • [9]基于企业局域网环境的IP电话系统实现[J]. 张宏钧. 轻工科技, 2016(04)
  • [10]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语音通信系统设计[D]. 陈涵.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IP电话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