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的系统研究与技术创新

磷脂的系统研究与技术创新

一、磷脂的系统研究与技术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赵一瑾[1](2021)在《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生产萜类化合物》文中研究说明萜类化合物在食品、药品和化学品等多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通过从自然界中天然提取和化学法合成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利用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萜类化合物则被认为是绿色且经济的途径。酿酒酵母因为具有生物安全性高、易于遗传操作和可利用廉价碳源等优势而成为合成萜类化合物的最有价值的一种宿主。目前,关于在酿酒酵母中异源合成萜类化合物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引入并过表达异源代谢途径酶;增加前体代谢物的供应;动态控制或删除竞争途径;筛选合适的发酵底物,降低合成成本。亲脂性的萜类化合物一般被认为是积累并包裹在脂滴(LD)中的,但是脂滴中各组分的代谢合成与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共用多种前体代谢物、ATP和NADPH,这使整个代谢网络变得复杂。所以,虽然在酿酒酵母中已有很多策略用于萜类化合物的异源合成,但其产量仍受到存储方式和代谢网络的复杂调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重新定向脂类代谢通量对增加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十分重要。在底物利用方面,SUC2基因编码的酿酒酵母蔗糖转化酶(Sc In V)能够水解蔗糖进入细胞参与多种生化反应,这使酿酒酵母能够利用廉价的蔗糖进行代谢发酵。为了更好的利用蔗糖发酵生产高价值的化合物,有必要对转化酶进行定点突变研究其突变体酶活性。本研究以酿酒酵母CEN.PK 113-5D菌株为宿主菌,通过引入并过表达β-胡萝卜素和α-葎草烯的异源合成途径,探究了脂类代谢通量扰动与不同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关系。通过对酿酒酵母中的蔗糖转化酶进行定点突变降低酶活性,研究了蔗糖转化酶活性对β-胡萝卜素积累和其他特性的影响,为在酿酒酵母中利用更为廉价的甘蔗糖蜜发酵生产高价值的化合物提供一定的参考。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表征酿酒酵母积累不同萜类化合物的能力,分别在酵母细胞中引入了β-胡萝卜素和α-葎草烯的异源合成途径。首先,通过采取基因组整合表达方式和强启动子实现crt YB基因、crt I基因、crt E基因和t HMG1基因的高表达,使构建的YZ03菌株可生产3.67 mg/g DCW的β-胡萝卜素。其次,通过采取强启动子并利用基因组整合方式表达ZSS1基因,并进一步过表达内源性的限速酶ERG20基因和动态调控竞争途径中的ERG9基因,使构建的ZH04菌株可生产93.94 mg/L的α-葎草烯。在酿酒酵母中成功构建了分别产生β-胡萝卜素和α-葎草烯的工程菌株。2.细胞的多种功能离不开脂类代谢网络的调控,我们表征了改造脂类代谢网络对不同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通过在YZ03菌株基因组上整合一个额外的由强启动子控制表达的ARE1和ARE2可以产生5.67 mg/g DCWβ-胡萝卜素,比YZ03的产量提高了54%;在YZ03菌株中敲除磷脂酸磷酸酶基因(PAH1、DPP1和LPP1)也使β-胡萝卜素产量增加了2倍。结合上述两种策略更是将β-胡萝卜素的产量提高了2.4倍。结果表明,脂质代谢网络的改造与调控对于酿酒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积累很重要。然而,在α-葎草烯生产菌株中过表达ARE1或删除磷脂酸磷酸酶基因导致其产量均有所下降。这表明针对不同的萜类化合物,其在酿酒酵母中的积累、存储与脂类代谢网络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不同萜类产物与脂类代谢的关系具有一定差异。虽然具体机理尚不清楚,但该工作也为研究改变脂质代谢网络与萜类化合物积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见解。3.酿酒酵母中内源的蔗糖转化酶使其利用蔗糖发酵成为可能。研究了在蔗糖条件下,降低蔗糖转化酶活性对β-胡萝卜素积累和其他特性的影响。通过设计具有不同标签并与Golden Gate克隆兼容的标准化载体,构建了几种含有不同标签的蛋白表达质粒,并在此基础上快速高效地完成蔗糖转化酶的定点诱变,加速了突变蛋白的表达。在高蔗糖条件下,SUC2Q148A和SUC2Q201V突变体具有较低的转化酶活性和增强的发酵能力,为菌株的筛选提供一定的参考。

胡希怡[2](2021)在《意大利蜜蜂10-HDA合成受油酸供应的影响及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蜂王浆是由工蜂咽下腺和上颚腺共同分泌的乳状物,是蜂王和蜜蜂幼虫早期的食物,对人体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作用。10-羟基-2-癸烯酸(10-hydroxy-2-decenoic acid,10-HDA)是蜂王浆中的主要脂肪酸,是反映和评价蜂王浆质量的重要指标,由工蜂上颚腺分泌。以往的研究表明,蜜蜂从外界采集的食物(花粉和蜂蜜)对蜂王浆的质量有重要影响,然而在蜜蜂食物中添加脂肪酸是否影响工蜂上颚腺10-HDA合成未见报道;蜂王浆及其中的10-HDA具有降血糖作用,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首先在蜜蜂饲粮中添加油酸,探讨其对工蜂上颚腺10-HDA合成的影响;并通过建立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探讨灌服10-HDA对模型小鼠降血糖的作用及分子和代谢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工蜂上颚腺组织的脂质组成及随日龄变化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工蜂上颚腺组织中的脂质组成随日龄增加的变化。试验选取5群群势相近、健康的意大利蜂群,分别采集1日龄(1 d)新蜂、3日龄(3 d)工蜂、6日龄(6 d)工蜂、9日龄(9 d)工蜂、12日龄(12 d)工蜂、15日龄(15 d)工蜂、18日龄(18 d)工蜂和21日龄(21 d)工蜂,解剖获得上颚腺组织,测定其脂质组成。结果显示,1)工蜂上颚腺组织中10-HDA的含量从1 d(15.12±0.84μg/MG)到15 d(54.39±1.96μg/MG)逐步递增,15 d~21 d 10-HDA的含量基本持平。2)与10-HDA合成相关的基因,A4、FAS、ETF-β、CYP6AS8、CPTI和ACOX1 mRNA水平随日龄的增加而升高。3)1 d、6 d和15 d工蜂上颚腺非靶脂质组学分析表明,PC和TAG是上颚腺组织的主要脂质,并且碳链的不饱和度在6 d工蜂和15 d工蜂中增加;与1 d新蜂相比,6 d和15 d工蜂中的TAG(18:0-18:0-18:1)和TAG(18:0-18:1-18:1)的丰度显着降低(P<0.05)。综上所述,工蜂上颚腺脂质组成中,PC和TAG是主要的脂质亚类。上颚腺脂质亚类TAG、PC和PE碳链不饱和度升高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在甘油三酯中,TAG(18:0-18:0-18:1)和TAG(18:0-18:1-18:1)丰度随日龄的增加显着降低。2.油酸供应对工蜂上颚腺10-HDA合成的影响研究本试验旨在探讨蜜蜂食物中添加油酸对上颚腺10-HDA合成的影响,分为离群工蜂试验和生产蜂群试验。在离群工蜂试验中,首先选取1 d新蜂1 200只,随机分为5组(4个重复/组,60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额外添加2%、4%、6%和8%油酸,饲喂至9 d时采集工蜂上颚腺;基于上述研究获得的油酸添加水平,选取1 d新蜂2 400只,随机分为2组(12个重复/组,100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额外添加8%油酸,饲喂至9 d时采集工蜂上颚腺。在生产蜂群试验中,选取10群群势相近、健康的浆蜂群,随机分为2组(5个重复/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额外添加8%油酸,试验期75 d,正式试验21 d后进行取浆和上颚腺样本采集。对组织样本进行10-HDA含量、脂质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1)在离群工蜂试验中,8%油酸试验组的工蜂上颚腺中10-HD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8%油酸试验组的工蜂上颚腺中A4、FAS、ACOX1、ACOX3、CPTI、CYP6AS8、ETF-β和KAT mRNA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在离群工蜂试验中,上颚腺脂质组学分析共检测到154种TAGs,其中丰度最高的是TAG(18:1-18:1-18:1);饲粮中添加8%油酸显着促进了10种TAGs的丰度(P<0.05),其中TAG(18:1-18:1-18:1)和TAG(18:0-18:1-18:1)占比最高。3)在离群工蜂试验中,饲粮中添加8%油酸显着提高了Gpat和GK的转录水平(P<0.05)。4)在生产蜂群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8%油酸显着提高蜂王浆中10-HDA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蜜蜂饲粮中添加8%油酸促进工蜂上颚腺10-HDA的合成,部分原因是通过提高TAG(18:1-18:1-18:1)和TAG(18:0-18:1-18:1)丰度。3.10-HDA对HFD/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10-HDA降血糖作用及分子和代谢机制。选取60只雄性C57BL/6小鼠,利用60%高脂日粮(HFD)饲喂6周,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100mg/kg BW),建立Ⅱ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按体重和血糖随机进行分组(10只/组),分为正常对照组、10-HDA干预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糖尿病小鼠10-HDA干预组,10-HDA干预组和糖尿病小鼠10-HDA干预组每天灌胃10-HDA(100 mg/kg BW),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每天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试验期4周。结果显示,1)糖尿病小鼠10-HDA干预4周后与正常小鼠的体重无显着差异(P>0.05)。2)10-HDA干预降低了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FGB)(P<0.05)、提高了胰岛素含量(P<0.05)。3)10-HDA干预增加了糖尿病小鼠胰腺胰岛的面积(P<0.05),缓解了糖尿病小鼠肝脏的脂肪沉积。4)10-HDA干预提高了糖尿病小鼠肝脏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了MDA含量(P<0.05);10-HDA干预抑制糖尿病小鼠肝脏NF-κ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降低了IL-6和TNF-α炎症因子的含量(P<0.05)。5)10-HDA干预提高了P-PI3K、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P<0.05)。6)通过小鼠肝脏的非靶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筛选出15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Hexadecanamide(棕榈酰胺)、Stearamide(硬脂酰胺)、Pentadecanoic acid(十五烷酸)和FAHFA(16:0/18:1)占有较高丰度。综上所述,灌服10-HDA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肝脏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促进肝脏糖原的合成,最终降低血糖。综上所述,通过对蜜蜂饲喂添加油酸的饲粮,可以显着促进上颚腺10-HDA的合成和分泌;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灌服10-HDA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10-HDA通过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发挥降血糖作用。

李昊楠,朱永强,张轩铭,张姗姗,王利振,王凤霞,邢澍,刘可春,李晓彬[3](2021)在《海产品加工副产物中磷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鱼、虾、贝类等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副产物,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许多海产品加工副产物中含有丰富的磷脂,海洋磷脂由于含有丰富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侧链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将这些磷脂成分进行高值化利用对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综述了海产品加工副产物来源磷脂的提取制备、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海产品进一步的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王月[4](2021)在《促进BCS-Ⅳ类药物依托泊苷口服吸收的纳米晶脂质载体的构建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晶(NCs)具有载药量高、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被认为是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手段。许多纳米晶类口服制剂已推向市场,但这些制剂大多局限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中的第II类药物。对于BCS-Ⅳ类药物而言,单纯提高溶出度并不能有效改善其因膜渗透性差、易被P-糖蛋白(P-gp)外排而导致的口服吸收困难的问题。最近,许多报道证实了纳米晶可以以晶体的形式被肠道上皮细胞整体内化。这种吸收形式改善了BCS-Ⅳ类药物分子难以透过细胞膜,易被P-gp外排等问题,为纳米晶的口服吸收提供了新的方向。为此,BCS-Ⅳ类药物纳米晶的制备策略已从增加其饱和溶解度和溶解速率转变为保持制剂的晶体形态。基于这种转变,纳米晶的表面修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聚合物包衣的纳米晶、稳定剂交联的纳米晶等。这种修饰放弃了原本纳米晶快速溶出的特点,通过维持纳米晶的晶体形态,促进其以整体的形式被肠道摄取吸收进入体内循环,从而增强BCS-Ⅳ类药物的口服吸收效能。近年来,人们发现磷脂双层不仅容易制备,而且将其作为外壳可以进一步提高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摄取和体内性能;而且磷脂双层的存在还可以隐藏外来颗粒,保持其内核不受胃肠道环境的干扰,从而缓解环境对药物的影响。综上,本课题选用BCS-Ⅳ类药物依托泊苷(ETO)作为模型药物,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制备出修饰了TPGS的磷脂双层包裹纳米晶的壳-核结构,构建了口服纳米晶脂质载体(Lipo@NCs),并研究了其在提高BCS-Ⅳ类药物的口服吸收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首先,通过反溶剂沉淀-高压均质法制备了带正电荷的依托泊苷纳米晶(Etoposide nanocrystals,ETO-NCs),以粒径和PDI为指标对制备工艺和处方进行优化和筛选。制得了均匀分散的类球状依托泊苷纳米晶(173.9 nm,34.6 m V);与依托泊苷原料药(Etoposide coarse crystals,ETO-CCs)相比,ETO-NCs在各介质中的饱和溶解度和溶出度都显着提升。随后,以薄膜水化-均质法将修饰了TPGS的磷脂双层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包裹在带有正电的纳米晶表面,制得依托泊苷的纳米晶脂质口服递送载体(ETO-Lipo@NCs)(220.3 nm,-9.95 m V)。将磷脂双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纳米晶的高载药特性相结合,从而实现更好的口服药物递送,提高BCS-Ⅳ类药物纳米晶被肠道吸收的可能性。通过PXRD,TEM、AFM、CLSM、XPS等对ETO-Lipo@NCs的表面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确认了Lipo@NCs中纳米晶表面磷脂双层的成功包裹。随后对ETO-NCs和ETO-Lipo@NCs的药物释放行为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与ETO-NCs组快的溶出速率以及高的溶出度相比,ETO-Lipo@NCs组中的药物的释放情况明显下降,总释放百分比降至ETO-NCs组的45.17%。这一结果应证了实验设计时的猜想,对于依托泊苷这类膜通透性很差的BCS-Ⅳ类药物,磷脂双层膜的存在可以减缓纳米晶中的药物释放。使得内水相形成药物的饱和或过饱和溶液,由此作为一个缓冲层,从而抑制包裹在磷脂双层膜内的纳米晶的溶出和整体的药物的释放。而后评价了ETO-Lipo@NCs的肠道吸收能力。原位单向肠灌流实验结果表明Lipo@NCs能显着提高ETO在肠内的渗透性和吸收。此外,值得注意的是ETO-Lipo@NCs的主要吸收部位与ETO溶液组(ETO-Sol)的吸收部位不同,这提示了肠道摄取机制的变化。随后对口服给药ETO-Lipo@NCs后肠道内制剂分布及转移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ETO-Lipo@NCs可以加快纳米晶被小肠摄取并吸收入血的可能性,促进药物更大程度的被吸收进入体循环。以Caco-2细胞为体外模型进行细胞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Lipo@NCs可以显着提高纳米晶的细胞摄取。在给药2 h后,ETO-Lipo@NCs组的药物细胞摄取量是ETO-NCs组的1.72倍。Lipo@NCs还改变了纳米晶的细胞摄取的机制,由摄取抑制实验证明ETO-Lipo@NCs主要是通过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和巨胞饮作用被细胞摄取的;而ETO-NCs的胞吞作用则涉及网格蛋白、非网格蛋白-非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和巨胞饮等多种途径的参与。此外,细胞器共定位及转运抑制实验的结果表明虽然ETO-NCs和ETO-Lipo@NCs的胞内转运均涉及了溶酶体途径和内质网-高尔基体途径,但磷脂双层的包裹赋予了纳米晶更快的溶酶体逃逸速度和更强的胞内转运能力。最后采取Transwell细胞小室的方式构建了Caco-2细胞单层模型,考察了各ETO制剂在跨膜转运能力上的差别。结果显示与ETO-Sol组和ETO-NCs组相比(2.51×106 cm/s和2.30×106 cm/s),ETO-Lipo@NCs组显着增加了药物的总跨膜转运量(4.59×106 cm/s)。此外,通过对Caco-2细胞单层的跨膜电阻值(Trans-epithellal electric resistance,TEER)的实时监测排除了NCs和Lipo@NCs通过细胞旁路的运输的可能性。最后对ETO-Lipo@NCs的体内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体内药动学结果显示,包裹了肠溶材料的依托泊苷纳米晶脂质口服递送载体(ETO-EU@Lipo@NCs)可以显着提高ETO的AUC0-t(1688.56±231.10μg*h/L),分别是ETO原料药组(ETO-CCs)和ETO-NCs组的10.92倍和1.96倍;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由ETO-CCs的1.38%提高至15.11%。Tmax值也较ETO-NCs组有所延长(1.08±0.50 h vs 0.31±0.13 h),这提示了ETO-EU@Lipo@NCs具有缓释的体内行为。随后,对各ETO制剂的口服体内抗肿瘤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荷Lewis肺癌细胞(Lewis lung carcinoma,LLC)移植瘤的肺癌小鼠体内,ETO-EU@Lipo@NCs表现出良好的抑制肿瘤的效果,且与其他相关制剂相比,ETO-EU@Lipo@NCs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几乎没有肠道刺激。小鼠的组织分布实验也表明口服ETO-EU@Lipo@NCs后在肿瘤组织中存在较高的药物分布,为ETO-NCs组和ETO-Sol组的2倍以上。综上,纳米晶脂质口服递送载体的构建是成功的,磷脂双层包裹纳米晶的壳-核结构可以有效地通过口服吸收将ETO运送至体循环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抗肿瘤治疗的效果。

胡婷[5](2021)在《基于化学标记液质联用技术对大鼠不同脑区游离脂肪酸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提高,脑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远超其他疾病,使得脑研究十分重要。脂质在脑内干重占比约50%,参与细胞膜的构成,信号的传递,胞吞胞吐,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炎症应答等各个方面,是重要的组成成分。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都伴随有脂质的变化。因此,对脑内脂质分子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脑内的脂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全面系统研究脂质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然而如磷脂、甘油脂等脂质大类,其结构上都有结合脂肪酸的位点,即脂肪酸的丰富程度影响了这些脂质的丰富程度。游离脂肪酸在脑中发挥重要功能,比如信号传递、调控炎症等。因此,对脂肪酸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目前针对脑内的脂肪酸的研究不少,但是总体而言,研究的还是常见的含量较高的脂肪酸比如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这些高含量的脂肪酸固然重要,但脂肪酸中低含量的脂肪酸种类占多数,脂肪酸他们也同样重要。本文采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提高低含量的脂肪酸的响应,同时降低干扰。针对脂质的研究,诞生了脂质组学。应用于脂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很多,本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脑内脂肪酸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不同脑区游离脂肪酸分布的分析研究:将大鼠的大脑分为12个脑区,加上延髓,采用等量的轻标、重标混合的方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对其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非靶向全分析。在全脑中,一共发现1008个潜在的脂肪酸,全部脑区都有的脂肪酸一共181种。其中准确定性了 56种,这56种脂肪酸中的38种存在于所有脑区。然后对嗅球、海马、枕叶和小脑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有6种能准确定性的脂肪酸的含量在这四个脑区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着性差异。这些差异,代表了各个脑区代谢存在差异,可能与各个脑区负责的功能不同有关系。二、红藻氨酸癫痫大鼠模型中脑内脂肪酸的分析:采用红藻氨酸生理盐水溶液,对青少年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在48h后取海马。同样采用DMED标记,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根据第一部分中定性的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其中发现了四种有差异的脂肪酸,其中包括花生四烯酸。采用同样的模型鼠,针对海马中存在差异的花生四烯酸进行下游代谢物分析。本节分析了海马、颞叶和小脑。采用轻标标记下游代谢脂肪酸,样品中加入重标标记的相应标准品作为内标进行校正。采用UPLC-MS/MS进行分析。发现海马中5-、9-、15-、16-、19-HETE、8,9-、11,12-、14,15-EET 和 14,15-DHET 显着降低;颞叶中14,15-DHET、11-、19-、20-HETE有改变,其中11-HETE升高,其他降低;小脑中无相应的变化。这类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物,可能和癫痫发作有关。

谢瑞涛[6](2021)在《饲料脂肪与蛋白质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及代谢的影响》文中指出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是褐点石斑鱼的卵子和清水石斑鱼的精子受精后培育的杂交后代,是近年来我国在石斑鱼大家族中培育出来新品种。其继承了父母本的优点,具有抗逆性强及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其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已在广东、福建、海南地区甚至北方地区山东、辽宁等省域也得到了推广养殖,这是一种具有市场前景的养殖品种。但是关于杂交石斑鱼的生存环境关系、基础营养需要水平以及杂交石斑鱼快速生长的分子机制还没有研究报道。为了揭示杂交石斑鱼生长需要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水平以及饲料中脂肪/蛋白质含量变化对其生长的调控,本实验围绕杂交石斑鱼对饲料中脂肪/蛋白需要量以及起变化对杂交石斑鱼生长的影响为目的展开研究。本实验研究取得的实验结果如下:1、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杂交石斑鱼的增重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其中F4组的杂交石斑鱼增重率最大,显着高于F1、F5组(P<0.05);杂交石斑鱼幼鱼的日增重(WGD)、特定增长率(SGR)、肥满度(CF)、蛋白质效率(PER)都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其饲料系数(FCR)先降低后升高,其中F4组饲料系数最低,显着低于F1、F5组(P<0.05);随着饲料脂肪升高而杂交石斑鱼的VSI、HIS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对杂交石斑鱼全鱼的粗蛋白含量影响显着;其全鱼蛋白质水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各组杂交石斑鱼全鱼水分含量均不受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杂交石斑鱼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升高,F5组杂交石斑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随着脂肪水平升高,其肌肉灰分逐渐升高的趋势。综上分析,杂交石斑鱼幼鱼生长适宜的脂肪水平在9.91%~10.28%。2、通过调整饲料脂肪水平变化使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得到良好改善,提高了杂交石斑鱼生长特性、肝脏和肠道的酶活性,利用代谢组学分析饲料蛋白质水平变化对杂交石斑鱼生长机制的调控。饲喂饲料中10%脂肪水平的杂交石斑鱼幼鱼可以促进其生长。揭示了杂交石斑鱼幼鱼适宜脂肪的饲料的机理,主要是通过调节嘧啶代谢,色胺酸代谢,十八碳烯酸代谢以及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脂肪水平造成营养不平衡,饲料脂肪水平会限制杂交石斑鱼幼鱼在生长。3、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杂交石斑鱼幼鱼增重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蛋白水平50%时,其幼鱼增重率显着高于其他实验组(P<0.01);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而其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其幼鱼饲料系数呈先降低后升高,饲料蛋白质水平50时,其饲料系数最低,显着低于蛋白质水平为35%和60%组。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逐渐增加对杂交石斑鱼全鱼的粗蛋白水平没有显着影响,对肌肉粗蛋白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杂交石斑鱼幼鱼的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降低;对其全鱼和肌肉水分没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升高,杂交石斑鱼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的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综上分析,杂交石斑鱼幼鱼生长适宜的蛋白质水平在45%~55%,最佳蛋白质水平为49.44%。4、通过调整饲料蛋白质水平变化使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得到良好改善,提高了杂交石斑鱼生长特性,结果显示,50%的蛋白质水平能够显着提高杂交石斑鱼幼鱼对环境适应性较好,对饲料消化利用率好,其幼鱼生长速度较快。同时,两组之间鉴定出640种代谢物,其中143种代谢物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这143种代谢物主要与嘧啶代谢、胰岛素抑制、β-丙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以及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途径有关。

但凡[7](2021)在《荷叶碱纳米粒子的构建与性能评价》文中指出荷叶生物碱类物质具有降脂减肥、抑菌、抗氧化、抗病毒等功效,且作为天然产物的荷叶生物碱具有其他药物所不具备的安全性,这使得荷叶生物碱类物质极具应用潜力。但荷叶生物碱也存在溶解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利用,因此探索提高荷叶生物碱类物质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以荷叶碱为研究对象,制备了脂质体和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两种纳米载体以包埋荷叶碱。结合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等技术方法对制备的纳米载体进行表征;设计贮藏稳定性实验,消化稳定性实验和体外模拟释放实验,研究包埋了荷叶碱的纳米粒的特性,并设计动物实验验证脂质体对于荷叶碱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改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荷叶碱脂质体的构建。直接构建脂质体包埋荷叶碱会有大量荷叶碱吸附镶嵌在脂质体外膜上,从而严重影响脂质体的特性。实验发现,在添加了与荷叶碱质量比为1: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AS)或者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后荷叶碱能被脂质体包埋至中心,此时纳米粒子外形类似球形,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85 nm,电位为-23.82 m V;当胆固醇浓度为1 mg/m L,荷叶碱浓度为1 mg/m L,大豆卵磷脂浓度为20 mg/m L时,荷叶碱脂质体具有最大包封率89.33%。(2)荷叶碱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传统的溶剂注入法制备的荷叶碱自组装纳米粒的包封率只有20.08%;而采用改良的溶剂注入法,磷脂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0:1,且壳聚糖水相中添加2%的水溶性维生素E时可制得具有最大包封率为51.13%的荷叶碱自组装纳米粒,显着提高了纳米载体对荷叶碱的包封率。此时纳米粒子外形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42.23 nm,电位为+24.57 m V。(3)荷叶碱、荷叶碱脂质体和荷叶碱自组装纳米粒的贮藏稳定性、消化稳定性和体外释放特性的评价。结果表明自组装纳米粒具有提高荷叶碱的贮藏稳定性的作用;胃环境是荷叶碱的主要破坏场所,而脂质体和自组装纳米粒均有提高荷叶碱在胃环境中的稳定性的作用;脂质体和自组装纳米粒均有缓释作用。(4)荷叶碱脂质体的代谢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性评价。脂质体将荷叶碱的口服生物利用提高了2.13倍,增加了荷叶碱在大鼠组织中的含量并降低了大鼠排泄物中荷叶碱的含量,表明脂质体能有效提高荷叶碱的生物利用度。本实验在制备荷叶碱脂质体时,采用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方法,解决了荷叶碱吸附镶嵌在脂质体表面的问题,相比于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成本较低,效果显着。通过在无水乙醇中添加肉豆蔻酸异丙酯,显着提升了荷叶碱脂质体的稳定性。较好地解决了在用脂质体包埋荷叶碱时的包埋率和稳定性问题。在大鼠实验中,制备的荷叶碱脂质体也将荷叶碱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提升了2.13倍,效果显着。在构建荷叶碱自组装纳米粒时,改良原始的溶剂注入法,并添加水溶性维生素E,从而大幅增加了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包封率。

童黄锦[8](2021)在《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药的同一品种因不同基原、不同入药部位,尤其是经加工炮制得到的不同饮片存在着药性与疗效异同,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 Jin Y.H.Chenet C.Ling的根茎,经趁鲜加工、蒸制及醋制得到片姜黄、生莪术及醋莪术饮片,其药性与功能主治各有倚重。片姜黄长于破血行气,生莪术破血祛瘀力强,莪术醋制后增强其化瘀止痛功效。以三种饮片为主要原料的经典方剂及成方制剂主要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原发性痛经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以经行腹痛为主,血瘀贯穿整个病变过程。气滞血瘀证是原发性痛经辨证论治的主要证候,活血化瘀法为主要治法。温郁金不同饮片均具化瘀止痛功效,广泛应用于原发性痛经等妇科血瘀证的治疗。本研究针对温郁金不同饮片功效相似,但临床应用异同的效应物质变化及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科学问题,以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变化,药效学评价不同饮片对疼痛相关因子等的调控作用,代谢组学整体角度评价不同饮片对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影响,网络预测分析筛选出核心成分、核心靶点及核心通路,体内外实验验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综合评价有效成分、靶蛋白与通路之间的关联性,阐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为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中药饮片现代研究提供示范。1.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1)采用HPLC定量分析温郁金不同饮片6种代表性成分(莪术烯醇、莪术二酮、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姜黄素)的含量,研究发现不同饮片中各成分含量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莪术二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姜黄素在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中含量依次降低,莪术二酮含量下降最显着;莪术烯醇、吉马酮蒸制后有所升高,经醋制后含量降低。(2)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分子式、精确分子量、保留时间、碎片离子等与文献及专业数据库匹配,鉴定得36个入血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莪术二酮在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依次升高;呋喃二烯、莪术烯醇在片姜黄和生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较低,在醋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较高;吉马酮、β-榄香烯在生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比较高,在片姜黄和醋莪术含药血浆中的含量较低。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发生了显着变化,主要为各成分占比发生了改变,推测可能与炮制过程和提取过程中化学成分相互转化以及炮制过程及辅料影响各成分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有关。其中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为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前后的共有成分,可能为温郁金不同饮片潜在的效应物质。2.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药效学研究 采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及盐酸肾上腺素,并结合声光刺激等综合法建立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评价温郁金不同饮片给药后各药效指标,比较三者化瘀止痛效应差异。通过扭体反应、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抗血小板聚集、疼痛相关因子及子宫组织病理形态学等药效指标评价,表明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造模成功。①扭体反应: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明显延长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显着;②血液流变学: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显着改善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的全血高黏状态,其中片姜黄高剂量组改善作用最佳;③凝血四项: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调控模型大鼠凝血四项指标,其中片姜黄高剂量组延长APTT、TT、缩短FIB更为显着;④血小板聚集:温郁金三种炮制品抗血小板作用显着,醋莪术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⑤疼痛相关因子: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调控模型大鼠各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升高PGE2、6-keto-PGF1a、NO、β-EP,降低 PGF2α、TXB2、Ca2+、IL-6、TNF-α 更为明显;⑥子宫病理形态学: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改善模型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大鼠均有治疗作用,其中莪术醋制后增强对血小板聚集、疼痛相关因子等药效指标的调控作用。温郁金炮制后吉马酮、β-榄香烯等入血成分含量降低而药效作用反而增强,说明中药加工炮制及辅料影响各成分在体内过程,从而导致药效学差异。对莪术醋制后增强化瘀止痛功效这一中药炮制特有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3.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代谢组学研究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比较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血浆、尿液、粪便样品中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的调控作用,从整体角度解释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临床功效的异同。研究表明各组血浆、尿液、粪便样品中分别鉴定得到12、22、28个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其中片姜黄组对炎症相关的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调控作用较为明显,醋莪术组对血瘀及组织缺血缺氧疼痛相关的甘油磷脂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及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上内源性差异代谢物调控作用更为显着。温郁金不同饮片通过调控色氨酸等内源性差异代谢物,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增加子宫血流量、抑制并去除氧自由基以缓解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缓解痛经,其中片姜黄对色氨酸无明显调控作用,生莪术与醋莪术均显着下调色氨酸;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对L-苯丙氨酸均有调控作用;片姜黄对谷氨酸无明显调控作用,生莪术与醋莪术均显着下调谷氨酸;片姜黄组、醋莪术组显着上调鸟氨酸、组氨酸水平而生莪术组调控作用不明显;温郁金不同饮片对L-胱硫醚、D-泛酸基-L-半胱氨酸均有显着上调作用,片姜黄和醋莪术均可显着上调L-半胱氨酸水平而生莪术调控不明显,其中醋莪术调控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作用更为显着;生莪术对甘油磷脂代谢物无明显调控作用,醋莪术下调作用更为明显。温郁金不同饮片对代谢通路中血小板聚集相关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程度均有显着差异,其中醋莪术调控作用更为显着。以上研究表明,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代谢异常及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模型大鼠治疗作用主要与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相关。片姜黄组对炎症相关的花生四烯酸等代谢通路调控作用较为明显;除了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精氨酸和脯氨酸的代谢及组氨酸代谢通路,生莪术组对其他各通路均有调控作用;醋莪术组对血瘀及组织缺血缺氧疼痛相关的甘油磷脂代谢等代谢通路调控作用更为显着。温郁金不同饮片经加工炮制后体内外莪术二酮等效应物质发生了显着变化,中药加工炮制过程及辅料对各成分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对相关代谢通路中内源性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程度均有显着差异,可能是导致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临床功效差异的原因。其中醋莪术对代谢通路中血小板聚集相关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作用更为显着。表明与药效学研究莪术醋制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保持一致。4.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预测分析 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的方法,以入血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靶点预测、“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构建、通路富集分析,预测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的分子机制。结合含测结果及文献依据,预测出5个核心入血成分(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10 个核心靶点(APP,PIK3CA,MAPK1,ADRA2A,ADRA2C,ADRA2B,MAPK3,CCR5,GCGR,STAT3)及排名前20的重要通路,其中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相关核心靶点富集的主要通路包括钙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均与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对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5个核心成分和10个核心靶点均可自发结合,提示这些成分在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温郁金不同饮片的效应物质;其中靶点CCR5及MAPK1为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关键靶点,且均为抗血小板聚集相关通路的重要靶点,表明分子对接的结果与网络药理学的筛选结果是相一致的。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可能通过莪术二酮等效应物质调控抗血小板聚集相关的钙、MAPK、cAMP、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化瘀止痛功效。与药效学及代谢组学研究结果保持一致。5.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体内外验证研究 采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验证温郁金不同饮片核心成分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及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核心通路的调控作用,验证网络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①除了莪术烯醇因溶解度问题不能准确测定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外,β-榄香烯,莪术二酮,呋喃二烯,吉马酮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5种成分(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在温郁金不同饮片含药血浆中的含量叠加,醋莪术含量最高,片姜黄含量最低,,与药效学研究莪术醋制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保持一致。②Western blotting证实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均可有效调控抗血小板聚集途径相关的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化瘀止痛功效,从而达到化瘀止痛治疗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的目的,初步阐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功效的分子机制。温郁金不同饮片之间对相关通路的调控差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上述体内外验证研究结果与网络预测的核心成分、核心靶点、核心通路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化瘀止痛药效学评价及代谢组学研究、网络预测分析、体内外验证研究,阐明温郁金经过不同加工炮制方法改变三种饮片对效应物质、靶点蛋白、内源性代谢物及相关通路等的调控作用,从而导致化瘀止痛效应的差异变化,揭示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为温郁金不同饮片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王姣[9](2021)在《磷脂酶D功能部位识别及催化合成磷脂酰丝氨酸反应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可以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以磷脂酰胆碱(Phatidylcholine,PC)为底物,生成稀有磷脂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本课题基于生物分子模拟技术,系统探究了PLD的功能部位识别机制,指导了反应体系的构建和PLD结构的设计,以达到提高磷脂酰基转移反应效率的目的。利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PLD在水-乙醚体系中的催化机制,阐明了双底物的绑定机制和副产物胆碱的抑制机理,构建了相关动力学模型,用于预测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真实反应进程,监控副产物胆碱积累量,通过控制PC初始量和反应时间,消除副产物抑制效应。此外,该模型还能预测酶溶液的最大循环次数。将γ-(2,3-环氧丙氧基)丙三甲氧基硅烷共价固定在硅胶载体表面,利用此改性载体构建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水-固体系,通过疏水作用在水溶液中吸附PC并与游离PLD发生酶促反应。副反应水解作用被有效抑制,PS最大产率达到98%。同理,PLD外表面含有大量疏水二级结构域(如α-螺旋和β-折叠等),生物分子模拟研究发现,这些结构域可以在水介质中,通过疏水作用快速吸附PC。被吸附的PC通过三种扩散方式(吸附-解吸平衡,蛋白质表面的平行运动和组合扩散)进入PLD活性中心进行反应。因此,本文制备了负载特定含量PLD的固定化酶(1.75 mg PLD/g硅胶),并利用它构建了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水-固体系。该体系中,PC负载率和PS产率分别达到94%和95%以上。利用生物分子模拟探究了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在不同双液相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机制,阐明了反应体系中溶剂选择对底物在PLD上内迁移机制的影响,分析了酶蛋白结构功能关系。构建了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的水-椰子油/橄榄油双液相反应体系。其中,副反应水解作用被有效抑制,PS产率达到95%以上。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去除水相和所有水溶性杂质,得到高纯度PS食用油溶液,并加工成微胶囊产品。PLD的活性中心对L-丝氨酸的区域选择性很差,反应需要很大的底物摩尔比。将一级序列编号为BAA75216的PLD作为目标酶蛋白,基于提高L-丝氨酸的选择性和调节活性口袋尺寸的突变策略,确定待突变位点为L205和Q418,利用同源建模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并优化虚拟突变体文库。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三类虚拟仿真连用技术,预测并判断突变正负性,设计PLD结构。

汪秀[10](2021)在《基于肠类器官的乳磷脂对小鼠肠上皮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肠干细胞是决定肠上皮结构和功能的根源。乳磷脂作为母乳中特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维护肠上皮稳态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肠干细胞体外研究技术,以往关于乳磷脂肠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均未深入到肠干细胞层面。近年来,随着三维(3D)肠类器官技术的出现,使得在体外长期维持肠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成为可能。本课题基于小鼠肠类器官的体外培养,结合传统小鼠(疾病)动物模型,系统研究了乳磷脂对正常小鼠和不同病理(肠炎和沙门氏菌感染)状态下小鼠肠上皮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乳磷脂的功能性应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小鼠肠类器官体外培养。通过筛选合适的有效分离隐窝的EDTA浓度、培养基中R-spondin l的适宜浓度和高效的传代方式等技术关键点,分别实现了小鼠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类器官和结肠类器官的成功体外3D培养,建立了小鼠肠类器官培养技术操作程序规范。所获得的小鼠小肠和结肠类器官的原代类器官平均形成率分别在70%和55%左右,二代类器官平均形成率分别为90%和70%左右,单个肠类器官平均扩增倍数分别约为10和12左右,单个小肠类器官的平均出芽数约为7~9个。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肠上皮各细胞类型标志基因(Chg A、DCLK1、Muc2、Lyz和Villin)蛋白做鉴定,证实了所获得的肠类器官具有肠上皮所有的细胞类型。同时,基于小肠3D类器官,优化实现了可增殖的、多样化细胞类型的、具有乳磷脂吸收和黏液分泌功能的肠上皮2D单层培养。2.乳磷脂对正常小鼠肠上皮稳态的影响。健康小鼠每日补充25 mg/kg的乳磷脂,连续24天,对小肠和结肠组织结构、肠上皮增殖、肠上皮细胞谱系分化都未见显着影响(p>0.05)。在结肠类器官中,乳磷脂对结肠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也未见直接的显着影响(p>0.05)。3.乳磷脂对小鼠肠炎性结肠上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乳磷脂补充(25 mg/kg/日,连续24天)可显着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表现为:小鼠体重下降平均值从17.5%降至7.2%(p<0.05),疾病活动指数平均值从2.89降至1.5(p<0.05),结肠上皮损伤平均评分从10.3降至6.5(p<0.05),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均显着下降(p<0.05)。乳磷脂通过显着降低肠黏膜下层肌成纤维细胞中Notch受体的配体Dll4的过度表达(从4.8倍降为2.3倍,p<0.05),恢复结肠上皮中过度激活的Notch信号通路水平,显着减轻了急性结肠炎引起的杯状细胞耗竭(p<0.05):单个隐窝中杯状细胞数由平均10.2个升至19.3个,杯状细胞平均直径由10.4μm增至14.5μm。同时,结肠上皮的Muc2粘蛋白分泌水平显着升高近11倍(p<0.05),Reg3β、Reg3γ和Ang4抗菌肽基因表达均显着升高3~8倍不等(p<0.05),从而增强了肠黏膜非特异性免疫,对肠炎性结肠上皮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通过结肠类器官单培养和肌成纤维细胞-结肠类器官共培养体系的研究发现:乳磷脂对结肠干细胞的增殖影响不显着(p>0.05),但显着促进了结肠干细胞的杯状细胞分化(p<0.05):单个结肠类器官平均杯状细胞数由6.8升至17.6个。并且乳磷脂的这种结肠干细胞分化调控必须要有结肠干细胞龛因子肌成纤维细胞的介导,是一种间接调控。4.乳磷脂对小鼠肠炎性回肠上皮损伤修复的影响和机制。乳磷脂(25 mg/kg/日)在肠炎性回肠上皮损伤修复期的补充,促进了回肠上皮的损伤修复,表现为:回肠上皮组织结构损伤恢复度得分由1.2升至2.8(p<0.05);紧密连接蛋白ZO-1和钙黏附蛋白(E-Cadherin)表达的显着回复(p<0.05);显着提高回肠上皮损伤修复过程中肠上皮细胞的增殖率约1.8倍(p<0.05)和迁移速度约1.5倍(p<0.05),但对细胞凋亡未见显着影响(p>0.05)。在TNF-α损伤的回肠类器官中,乳磷脂可直接作用于回肠干细胞,通过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显着上调+4储备回肠干细胞(Bmi1+)数约3.2倍(p<0.05),进而补充因损伤而减少的Lgr5+隐窝基底柱状细胞数约2.8倍(p<0.05),同时平衡回肠干细胞的分化失衡,从而促进肠炎性回肠上皮的损伤修复和稳态维持。5.乳磷脂对沙门氏菌感染下小鼠肠黏膜微生物屏障的影响和机制。小鼠适量乳磷脂补充(0.05%)可显着提高由肠道菌群介导的小鼠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定植抵抗力,主要表现为:小鼠体重下降平均值由25.7%降至12%(p<0.05),结肠和盲肠内容物减少平均值从56.3%降至26.6%(p<0.05),结肠上皮组织学损伤明显转轻(p<0.05),MPO活性和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显着下降(p<0.05),沙门氏菌粪便排出量(p<0.05)和组织定植量(p<0.05)分别显着降低约2个和1个数量级。然而,过量补充乳磷脂(0.25%),则加剧了小鼠沙门氏菌感染。基于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显示:小鼠沙门氏菌感染下,适量乳磷脂补充只显着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β-多样性,p<0.05),对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Chao1指数和Simpson指数)影响不显着(p>0.05)。LEf Se分析和随机森林建模分析得出:拟杆菌类群中的卟啉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拟普氏菌属(Allo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是预测能力等级最高的中等剂量乳磷脂补充下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特征。中等剂量乳磷脂补充使得小鼠结肠中丙酸水平显着升高约3倍(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拟杆菌(Bacteroidales spp.)和丙酸与结肠炎相关指标呈显着负相关(p<0.05)。因此,拟杆菌(Bacteroidales spp.)和丙酸相对丰度的显着增加可能是中等剂量乳磷脂补充改善小鼠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沙门氏菌感染的小鼠结肠类器官中,进一步证实了乳磷脂对沙门氏菌的结肠类器官定植没有直接的显着影响(p>0.05),而脆弱拟杆菌(Bacillus fragilis)及丙酸均显着抑制沙门氏菌的结肠类器官定植(p<0.05),丙酸还显着促进了沙门氏菌感染的结肠类器官中结肠干细胞的杯状细胞分化(p<0.05):单个结肠类器官平均杯状细胞数由7.6升至19.3个。这些结果提示:适量乳磷脂补充所调控的肠道拟杆菌及其代谢产物丙酸可直接降低沙门氏菌的结肠上皮定植,是其显着改善小鼠抗沙门氏菌感染可能的机制之一。综上所述,乳磷脂的肠上皮生物学效应强烈地取决于机体的状态,对正常小鼠和不同病理状态下小鼠肠上皮和肠干细胞有着不同的影响,且对不同肠段肠上皮的干细胞影响机制也不相同。本研究构建的体外肠类器官与供体动物的实验结果一致性极高,两者可以互为补充和深入,为食品营养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

二、磷脂的系统研究与技术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磷脂的系统研究与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生产萜类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酿酒酵母细胞工厂
        1.1.1 酿酒酵母代谢工程
        1.1.2 酿酒酵母合成生物学工具的应用
        1.1.2.1 CRISPR-Cas9 技术在细胞工厂中的应用
        1.1.2.2 单碱基编辑技术
        1.1.2.3 重组蛋白表达技术
    1.2 酿酒酵母中的脂类代谢和脂滴
        1.2.1 脂类代谢
        1.2.2 脂滴组分
    1.3 萜类化合物
        1.3.1 酿酒酵母的甲羟戊酸途径
        1.3.2 萜类化合物在酿酒酵母中的合成
        1.3.3 萜类化合物的存储和发酵培养
    1.4 酿酒酵母的发酵底物
        1.4.1 碳源的来源与应用
        1.4.2 蔗糖转化酶
    1.5 本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异源生物合成β-胡萝卜素的酵母工程菌株构建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质粒和引物
        2.2.2 生化试剂与药品
        2.2.3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2.3.2 PCR扩增基因片段
        2.3.3 同源重组整合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
        2.3.3.1 YZ01 菌株的构建
        2.3.3.2 YZ02 菌株的构建
        2.3.3.3 YZ03 菌株的构建
        2.3.4 PCR扩增构建p2CRT质粒的基因片段
        2.3.5 β-胡萝卜素的提取与定量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pMRI21-P_(TDH3)-P_(TEF1)质粒和pMRI31-P_(TDH3)-P_(TEF1)质粒的构建
        2.4.2 酿酒酵母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引入
        2.4.3 产β-胡萝卜素的酵母工程菌株构建
        2.4.4 高拷贝p2CRT质粒的构建
        2.4.5 游离型质粒对β-胡萝卜素生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脂类代谢途径改造对萜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质粒和引物
        3.2.2 生化试剂与药品
        3.2.3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3.3.2 CRISPR质粒的构建和供体的制备
        3.3.3 酿酒酵母电转化与基因型验证
        3.3.4 产α-葎草烯的异源代谢途径引入
        3.3.5 强启动子表达限速酶基因
        3.3.6 ERG1 启动子控制ERG9 基因的表达
        3.3.7 β-胡萝卜素的提取和HPLC-UV定量分析
        3.3.8 酵母细胞中β-胡萝卜素分布的显微镜观察
        3.3.9 磷脂类的提取和LC-MS定量分析
        3.3.10 α-葎草烯的定量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重新定向脂类代谢网络影响β-胡萝卜素的积累
        3.4.2 磷脂酸磷酸酶缺失增加了β-胡萝卜素的产生
        3.4.3 甾醇酰基转移酶的过表达增加β-胡萝卜素的积累
        3.4.4 组合多种策略进一步增加β-胡萝卜素的积累
        3.4.5 α-葎草烯工程菌株的成功构建
        3.4.6 工程改造α-葎草烯生产菌株的代谢网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酿酒酵母中蔗糖转化酶突变体的构建与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质粒和引物
        4.2.2 生化试剂与药品
        4.2.3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4.3.2 Golden Gate克隆反应系统和程序
        4.3.3 质粒构建
        4.3.4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4.3.5 酵母电转化与突变位点验证
        4.3.6 突变体重组蛋白的动力学分析
        4.3.7 突变体菌株的酶活力和发酵力测定
        4.3.8 突变体菌株的β-胡萝卜素提取和HPLC-UV定量检测
        4.3.9 突变体菌株中的乙醇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蔗糖底物有利于增加β-胡萝卜素产量
        4.4.2 ScInV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4.4.3 ScInV的结构分析
        4.4.4 ScInV突变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4.4.5 ScInV突变体蛋白的动力学分析
        4.4.6 酿酒酵母突变体重组菌株酶活力分析
        4.4.7 ScInV活性对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4.4.8 酿酒酵母中ScInV突变体菌株的发酵力测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2)意大利蜜蜂10-HDA合成受油酸供应的影响及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蜂王浆的来源及其功能
        1.1 蜂王浆的来源及组成
        1.2 蜂王浆中的脂肪酸
        1.3 10-HDA生理活性
        1.3.1 免疫调节活性
        1.3.2 抗肿瘤活性
        1.3.3 抗炎活性
        1.3.4 抗氧化活性
    2 工蜂上颚腺的结构及功能
        2.1 工蜂上颚腺的结构
        2.2 工蜂上颚腺分泌物及功能
    3 工蜂上颚腺中10-HDA生物合成途径及组学研究进展
        3.1 工蜂上颚腺中10-HDA生物合成途径
        3.2 工蜂上颚腺转录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4 蜜蜂食物对上颚腺10-HDA合成的影响
        4.1 花粉和蜂蜜是蜜蜂的营养来源
        4.2 蜂花粉中的脂肪酸
        4.3 蜜蜂食物对上颚腺10-HDA合成的影响
    5 10-HDA降血糖的研究进展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工蜂上颚腺组织的脂质组成及随日龄变化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主要试剂
        1.1.2 主要仪器
        1.1.3 试验动物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1.3.1 工蜂上颚腺的解剖及样本采集
        1.3.2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扫描电镜观察
        1.3.3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透射电镜观察
        1.3.4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10-HDA含量测定
        1.3.5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合成10-HDA相关基因表达
        1.3.6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非靶脂质组分析
        1.3.7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转录组分析
        1.4 数据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超微结构观察
        2.2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10-HDA含量及合成10-HDA相关基因表达
        2.3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非靶脂质组学分析
        2.3.1 工蜂上颚腺脂质数据采集及质量控制
        2.3.2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脂质组成分类
        2.3.3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脂质组成的差异分析
        2.3.4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脂质亚类TAG、PC、PE和 SM不饱和度分析
        2.3.5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膜磷脂变化
        2.3.6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差异脂质鉴定及比较分析
        2.4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转录组学分析
        2.4.1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与脂质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分析
        2.4.2 不同日龄工蜂上颚腺过氧化物酶体信号通路分析
        2.4.3 转录组测序结果的RT-qPCR验证
    3 分析与讨论
        3.1 1 d~21 d工蜂上颚腺10-HDA合成随日龄增加而增强
        3.2 工蜂上颚腺脂质GL和GP的丰度变化随日龄增加呈相反趋势
        3.3 工蜂上颚腺膜磷脂和甘油三酯碳链不饱和度随日龄增加而增加
第三章 油酸供应对工蜂上颚腺10-HDA合成的影响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主要试剂
        1.1.2 主要仪器
        1.1.3 试验动物
        1.2 试验设计
        1.2.1 油酸供应水平对离群工蜂上颚腺10-HDA合成的影响
        1.2.2 8%油酸供应水平对生产蜂群工蜂上颚腺10-HDA合成的影响
        1.3 试验方法
        1.3.1 离群工蜂饲养管理
        1.3.2 生产蜂群饲养管理
        1.3.3 离群工蜂平均采食量测定
        1.3.4 离群工蜂上颚腺10-HDA含量测定
        1.3.5 离群工蜂上颚腺透射电镜观察
        1.3.6 离群工蜂上颚腺合成10-HDA相关基因表达
        1.3.7 离群工蜂上颚腺非靶脂质组分析
        1.3.8 离群工蜂上颚腺转录组分析
        1.3.9 生产蜂群蜂群采食量测定
        1.3.10 生产蜂群群势测定
        1.3.11 生产蜂群蜂群产浆量测定
        1.3.12 生产蜂群蜂王浆中10-HDA含量测定
        1.3.13 生产蜂群工蜂上颚腺10-HDA含量测定
        1.3.14 生产蜂群工蜂上颚腺合成10-HDA相关基因表达
        1.4 数据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油酸供应水平对离群工蜂上颚腺10-HDA合成的影响
        2.1.1 油酸供应水平对离群工蜂平均采食量的影响
        2.1.2 油酸供应水平对离群工蜂上颚腺10-HDA含量及合成10-HDA基因表达的影响
        2.1.3 8%油酸供应水平对离群工蜂上颚腺脂质组成的影响
        2.1.4 8%油酸供应水平对离群工蜂上颚腺转录组的影响
        2.1.5 8%油酸供应水平对离群工蜂上颚腺超微结构的影响
        2.2 8%油酸供应水平对生产蜂群工蜂上颚腺10-HDA合成的影响
        2.2.1 8%油酸供应水平对生产蜂群采食量及群势的影响
        2.2.2 8%油酸供应水平对生产蜂群蜂王浆产量及10-HDA含量的影响
        2.2.3 8%油酸供应水平对生产蜂群工蜂上颚腺合成10-HDA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 分析与讨论
        3.1 油酸供应水平影响工蜂上颚腺10-HDA的合成
        3.2 8%油酸供应水平显着促进了生产蜂群工蜂上颚腺10-HDA的合成
第四章 10-HDA对 HFD/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主要试剂
        1.1.2 主要仪器
        1.1.3 试验动物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1.3.1 链脲佐菌素(STZ)溶液的配制
        1.3.2 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建立
        1.3.3 小鼠的饲养管理与样本采集
        1.3.4 血清葡萄糖、胰岛素的测定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
        1.3.5 血清ALT、AST活性及TCHO、TG、LDL-C水平的测定
        1.3.6 小鼠口服葡萄糖耐受试验(OGTT)
        1.3.7 肝脏组织中TNF-α和 IL-6 含量的测定
        1.3.8 肝脏组织油红O染色及TG含量的测定
        1.3.9 肝脏组织中糖原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GK、G6Pase和 PEPCK活性的测定
        1.3.10 肝脏组织中T-SOD、GSH-Px、CAT活性和MDA含量的测定
        1.3.11 肝脏与胰腺的H&E染色观察
        1.3.12 肝脏PAS染色观察
        1.3.13 肝脏NF-κB免疫荧光
        1.3.14 肝脏ROS免疫荧光
        1.3.15 胰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免疫荧光
        1.3.16 肝脏蛋白表达检测
        1.3.17 肝脏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1.4 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10-HDA对小鼠一般状态和体重的影响
        2.2 10-HDA对小鼠血清中相关指标及OGTT的影响
        2.2.1 10-HDA对小鼠血清中血糖水平和OGTT的影响
        2.2.2 10-HDA对小鼠血清中血脂水平及AST、ALT活性的影响
        2.2.3 10-HDA对小鼠血清中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
        2.3 10-HDA对小鼠肝脏、胰腺器官指数及组织形态的影响
        2.4 10-HDA对小鼠肝脏功能的影响
        2.4.1 10-HDA对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2.4.2 10-HDA对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的影响
        2.4.3 10-HDA对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2.4.4 10-HDA对小鼠肝脏糖代谢的影响
        2.5 10-HDA对小鼠肝脏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
        2.6 10-HDA对小鼠肝脏代谢产物的影响
        2.6.1 代谢组学数据质控
        2.6.2 小鼠肝脏中代谢物通路及分类注释
        2.6.3 小鼠肝脏中差异代谢物筛选
    3 分析与讨论
        3.1 10-HDA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
        3.2 10-HDA通过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发挥降血糖作用
第五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海产品加工副产物中磷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海产品加工副产物中磷脂的制备
    1.1 鱼类加工副产物
    1.2 虾类加工副产物
    1.3 贝类加工副产物
2 海产品加工副产物中磷脂成分分析
3 海洋磷脂的活性研究
4 展 望

(4)促进BCS-Ⅳ类药物依托泊苷口服吸收的纳米晶脂质载体的构建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BCS-Ⅳ类药物纳米晶在胃肠道的挑战
        1.1.1 不稳定性
        1.1.2 快速溶解
        1.1.3 复杂的肠道内命运
    1.2 表面修饰BCS-Ⅳ类药物纳米晶的研究进展
    1.3 模型药物的选择
    1.4 立题依据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ETO-NCS(载药核心)的制备和表征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2.1 ETO-NCs的制备
        2.2.2 ETO-NCs的固化处理
        2.2.3 ETO-NCs的表征
        2.2.4 水溶性分析
        2.2.5 稳定性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ETO-LIPO@NCS的制备与表征
    3.1 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ETO-Lipo@NCs的制备
        3.2.2 ETO-Lipo@NCs的表征
        3.2.3 稳定性分析
        3.2.4 释药特性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ETO-Lipo@NCs的处方优化
        3.3.2 ETO-Lipo@NCs的表征
        3.3.3 稳定性分析
        3.3.4 释药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ETO-LIPO@NCS肠道吸收能力的研究
    4.1 材料、仪器与动物
    4.2 实验方法
        4.2.1 原位单向肠灌流实验(SPIP)
        4.2.2 大鼠肠道吸收研究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原位单向肠灌流实验
        4.3.2 肠道吸收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ETO-LIPO@NCS细胞摄取及转运机制的研究
    5.1 材料、仪器与细胞
    5.2 实验方法
        5.2.1 细胞的培养
        5.2.2 细胞内依托泊苷含量的测定
        5.2.3 细胞摄取及机制的研究
        5.2.4 细胞内转运及机制研究
        5.2.5 跨膜转运的研究
        5.2.6 细胞旁路转运的评价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UPLC-MS/MS方法学验证
        5.3.2 细胞摄取及机制研究
        5.3.3 细胞内转运及机制研究
        5.3.4 跨膜转运的研究
        5.3.5 细胞旁路转运的排除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ETO-LIPO@NCS初步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
    6.1 材料与仪器
    6.2 细胞与动物
    6.3 实验方法
        6.3.1 体内药动学研究
        6.3.2 组织分布学研究
        6.3.3 药效学研究
        6.3.4 肠道刺激性研究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体内药动学研究
        6.4.2 组织分布学研究
        6.4.3 药效学研究
        6.4.4 肠道刺激性研究
    6.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化学标记液质联用技术对大鼠不同脑区游离脂肪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脂质的分类及其代表
    1.2 脂质组学
        1.2.1 脂质的提取
        1.2.2 脂质的检测
        1.2.2.1 质谱
        1.2.2.2 色谱
        1.2.2.3 光谱法
        1.2.3 脂质的分析
    1.3 脑疾病与脂质
        1.3.1 脑疾病与炎症
        1.3.2 脂质与神经炎症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不同脑区游离脂肪酸的非靶向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动物
        2.2.3 样本收集和游离脂肪酸的提取
        2.2.4 化学标记
        2.2.5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游离脂肪酸定性分析
        2.3.2 不同脑区之间游离脂肪酸的两两比较
        2.3.3 青少年大鼠嗅球、海马、枕叶、小脑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差异
    2.4 小结
第3章 急性期癫痫模型大鼠脑内脂肪酸分析
    3.1 前言
    3.2 非目标性脂肪酸分析
        3.2.1 实验部分
        3.2.1.1 试剂
        3.2.1.2 实验动物
        3.2.1.3 癫痫模型
        3.2.1.4 样本收集
        3.2.1.5 游离脂肪酸的提取与衍生
        3.2.1.6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3.2.1.7 数据处理
        3.2.2 结果与讨论
        3.2.3 小结
    3.3 花生四烯酸P450代谢物分析
        3.3.1 实验部分
        3.3.1.1 试剂
        3.3.1.2 实验动物
        3.3.1.3 癫痫模型
        3.3.1.4 样本收集
        3.3.1.5 游离脂肪酸的提取与衍生
        3.3.1.6 标准曲线配置
        3.3.1.7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3.3.1.8 数据处理
        3.3.2 结果与讨论
        3.3.2.1 P450途径类花生酸的定量结果
        3.3.2.2 癫痫造模对不同脑区中P450途径类花生酸含量的影响
        3.3.3 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饲料脂肪与蛋白质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及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饲料脂肪对鱼类生长的研究
        1.1.1 鱼类对脂肪的营养需要
        1.1.2 脂肪的消化吸收
        1.1.3 脂肪的代谢
        1.1.4 脂肪在肠道内的调控
        1.1.5 脂肪的生理功能
        1.1.6 饲料脂肪与鱼类生长的研究
    1.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类生长的研究
        1.2.1 饲料蛋白质的组成
        1.2.2 鱼类对蛋白质需求的研究
        1.2.3 鱼类对氨基酸需求的研究
        1.2.4 影响蛋白质需要的因素
        1.2.5 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方法
    1.3 我国石斑鱼养殖的市场状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4.1 目的与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理化指标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饲料
        2.1.2 实验设计与养殖管理
        2.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2.1.4 计算公式
        2.1.5 数据统计及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饲料脂肪水平与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关系
        2.2.2 饲料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全鱼及肌肉成分的影响
        2.2.3 饲料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2.2.4 饲料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肝脏酶活性的影响
        2.2.5 饲料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利用代谢组学分析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生长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配方和设计
        3.1.2 养殖管理
        3.1.3 样本提取流程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生长表现和饲料利用率
        3.2.2 饲料脂肪水平对肠道的影响
        3.2.3 代谢组学概述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理化指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饲料的制备
        4.1.2 .实验设计与养殖管理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1.4 计算公式
        4.1.5 数据统计及分析
    4.2 实验结果
        4.2.1 饲料蛋白质水平与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4.2.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体成分的影响
        4.2.3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2.4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肠道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4.2.5 饲料蛋白水平对杂交石斑鱼幼鱼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4.2.6 蛋白质水平对肌肉氨基酸的影响
        4.2.7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的生长调控机制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配方和设计
        5.1.2 养殖管理
        5.1.3 样本提取流程
        5.1.4 LC-MS/M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生长表现和饲料利用率
        5.2.2 样品质量及方法可靠性评价
        5.2.3 代谢物的鉴定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6 全文总结、创新点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荷叶碱纳米粒子的构建与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荷叶与荷叶生物碱概述
        1.1.1 荷叶概述
        1.1.2 荷叶生物碱概述
    1.2 荷叶生物碱的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1.3 纳米载体概述
        1.3.1 脂质体概述
        1.3.2 自组装纳米粒概述
        1.3.3 其他纳米载体
        1.3.4 纳米药物的质量控制与技术要求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荷叶碱脂质体的构建
    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标准曲线的建立
        2.2.2 脂质体的制备
        2.2.3 纳米载体表征
        2.2.4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可行性检验
        2.3.2 荷叶碱脂质体制备工艺分析
        2.3.3 荷叶碱脂质体的外形观察
        2.3.4 荷叶碱脂质体的热特性分析
        2.3.5 荷叶碱脂质体的红外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荷叶碱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传统溶剂注入法制备荷叶碱的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
        3.2.2 改良制备法制备荷叶碱的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
        3.2.3 包封率的测定
        3.2.4 粒径、分布及电位的测定
        3.2.5 外形观察
        3.2.6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荷叶碱的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制备工艺分析
        3.3.2 荷叶碱自组装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和电位分析
        3.3.3 荷叶碱自组装纳米粒的外形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荷叶碱纳米载体的性质研究
    4.1 材料试剂和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贮藏稳定性的评价
        4.2.2 消化稳定性的评价
        4.2.3 体外释放特性评价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贮藏稳定性评价
        4.3.2 消化稳定性分析
        4.3.3 体外释放特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荷叶碱脂质体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5.1 材料试剂和仪器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标准曲线的建立
        5.2.2 代谢动力学评价
        5.2.3 组织分布评价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荷叶碱脂质体的代谢动力学分析
        5.3.2 荷叶碱脂质体的组织分布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8)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温郁金饮片研究进展
        1.1 温郁金饮片炮制研究进展
        1.2 温郁金化学成分研究
        1.3 温郁金药理作用研究
    2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2.1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基础
        2.2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理论基础
    3 现代前沿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与发展
        3.1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3.2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4 课题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的制备及挥发油含量测定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的制备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挥发油含量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含量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3.2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模式识别
        3.3 温郁金不同饮片含量测定结果
        3.4 讨论
    第三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入血成分鉴定与分析
        3.2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药效学指标测定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3.2 大鼠扭体反应观察
        3.3 对血液流变学、凝血四项相关指标的影响
        3.4 对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3.5 对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
        3.6 各组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学观察
        3.7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代谢组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生物样品采集及供试液制备
        2.5 UPLC-Q/TOF-MS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3.2 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3.3 粪便代谢组学分析
        3.4 温郁金不同饮片代谢组学综合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预测分析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药理学分析
        1 实验材料
        1.1 数据库
        1.2 软件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收集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潜在靶点的预测
        2.3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潜在靶点的筛选
        2.4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网络关系的构建
        2.5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
        2.6 基因功能注释与通路富集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潜在靶点
        3.2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潜在靶点
        3.3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
        3.4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蛋白互作网络
        3.5 基因功能注释与通路富集分析
        3.6 讨论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分子对接研究
        1 实验材料
        1.1数据库
        1.2 软件
        2 实验方法
        2.1 分子对接对象的确定
        2.2 靶点蛋白与小分子3D结构前处理
        2.3 分子对接
        2.4 图像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体内外验证研究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外抗血小板聚集验证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ADP溶液的制备
        2.2 贫、富血小板血浆制备
        2.3 方法学考察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5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通路Western blotting验证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Western blotting验证研究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创新点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磷脂酶D功能部位识别及催化合成磷脂酰丝氨酸反应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磷脂酶D研究进展
        1.1.1 磷脂酶D来源和功能
        1.1.2 磷脂酶D的应用研究
        1.1.3 磷脂酰基转移反应体系研究进展
    1.2 磷脂酶D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1 动力学研究方法
        1.2.2 晶体结构学研究方法
        1.2.3 分子对接研究方法
        1.2.4 量子化学研究方法
        1.2.5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方法
    1.3 酶分子改造研究进展
        1.3.1 酶分子非理性定向进化策略
        1.3.2 酶分子半理性定向进化策略
        1.3.3 酶分子理性定向进化策略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第二章 磷脂酶D底物结合模式及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动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模拟方法与实验方法
        2.2.1 磷脂酶D模型构建
        2.2.2 溶剂及配体结构准备
        2.2.3 分子对接
        2.2.4 分子动力学模拟
        2.2.5 材料与设备
        2.2.6 磷脂酶D催化生成磷脂酰丝氨酸
        2.2.7 磷脂酶D的回收再利用
        2.2.8 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求解
    2.3 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分子机制的研究
        2.3.1 Streptomyces sp.PMF PL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机制的探究
        2.3.2 Streptoverticillium cinnamoneum PL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机制的探究
    2.4 磷脂酶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生成PS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2.5 磷脂酶D催化磷脂酰基转移反应生成PS动力学模型的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磷脂酶D表面疏水结合作用及水-固固定化酶磷脂酰基转移反应体系构建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与模拟方法
        3.2.1 材料与设备
        3.2.2 改性硅胶的制备
        3.2.3 PC在改性硅胶载体表面的吸附实验
        3.2.4 偶联剂修饰法水介质反应体系制备PS
        3.2.5 PC在偶联剂修饰硅胶表面吸附模型的确定
        3.2.6 偶联剂修饰法水介质反应体系PS的连续化生产
        3.2.7 共价固定化PLD的制备
        3.2.8 共价固定化PLD水介质反应体系制备PS
        3.2.9 共价固定化PLD的重复利用
        3.2.10 分子对接
        3.2.11 分子动力学模拟
        3.2.12 PS微胶囊的制备
    3.3 PC在改性硅胶上的吸附
    3.4 吸附模型的确定
    3.5 改性硅胶构建磷脂酰基反应的水介质反应体系
    3.6 偶联剂修饰法水介质反应体系PS的连续化生产
    3.7 PC在固定化PLD上的吸附
    3.8 固定化PLD构建磷脂酰基反应水介质反应体系
    3.9 固定化PLD水介质反应体系的性能评价
    3.10 固定化PLD的循环再利用
    3.11 PS微胶囊的制备
    3.1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磷脂酶D底物内迁移机制及水-食用油双液相反应体系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与模拟方法
        4.2.1 材料与设备
        4.2.2 水-食用油体系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合成PS
        4.2.3 磷脂含量的测定
        4.2.4 PS微胶囊的制备
        4.2.5 PLD食用油介质体系制备PS反应微单元模型构建
        4.2.6 分子动力学模拟
    4.3 水-食用油体系油溶剂的筛选
    4.4 磷脂酰基转移反应水-椰子油/橄榄油体系的建立
    4.5 水-椰子油/橄榄油体系合成PS
    4.6 PS微胶囊产品的制备
    4.7 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合成PS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性能比较
    4.8 底物L-丝氨酸和PC在 Sc PLD表面的扩散
    4.9 底物扩散通道和相应区域结构功能的研究
    4.10 体系溶剂对底物扩散通道的影响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磷脂酶D催化部位识别及结构设计改善磷脂酰基转移活力研究
    5.1 引言
    5.2 模型与方法
        5.2.1 ScPLD及其突变体三级结构的准备
        5.2.2 磷脂酶D虚拟突变位点的确定
        5.2.3 磷脂酶D虚拟突变体文库的筛选
    5.3 Sc PLD待突变位点的确定
    5.4 PLD虚拟突变文库的建立
    5.5 L205虚拟突变体文库的筛选
        5.5.1 分子对接初步筛选L205虚拟突变体文库
        5.5.2 结合自由能计算再次筛选突变体文库
    5.6 Q418虚拟突变体文库的筛选
        5.6.1 分子对接初步筛选Q418虚拟突变体文库
        5.6.2 结合自由能计算再次筛选突变体文库
    5.7 本章小结
附章 拓展研究--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活性区域抑制机制及抗病毒功能性食品因子的高通量筛选研究
    6.1 引言
    6.2 模型与方法
        6.2.1 新冠病毒主蛋白酶及配体结构准备
        6.2.2 分子对接
        6.2.3 分子动力学模拟
    6.3 功能性食品成分的整体分析
    6.4 β-谷甾醇及其异构体/类似物/衍生物的性能评价
    6.5 维生素及其异构体/类似物/衍生物的性能评价
    6.6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异构体/类似物/衍生物的性能评价
    6.7 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酶-抑制剂复合物的稳定性
    6.8 附章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肠类器官的乳磷脂对小鼠肠上皮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引言
    1.1 肠上皮及其稳态
    1.2 饮食营养对肠干细胞的调节作用
        1.2.1 饮食对肠干细胞的调节作用
        1.2.2 营养素对肠干细胞的调节作用
    1.3 肠上皮研究模型和肠类器官技术
        1.3.1 传统肠上皮研究模型
        1.3.2 肠类器官技术
        1.3.3 肠类器官技术的应用研究
        1.3.4 肠类器官技术的局限性
    1.4 乳磷脂的生物学效应及研究进展
        1.4.1 乳磷脂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
        1.4.2 乳磷脂对认知功能与神经发育的健康影响
        1.4.3 乳磷脂的抗炎症作用
        1.4.4 乳磷脂对结直肠癌和结肠炎的影响
        1.4.5 乳磷脂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作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小鼠肠类器官的体外培养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R-spondin1、Noggin和 Wnt3a-条件培养基的制备
        2.3.2 小鼠小肠隐窝分离
        2.3.3 小鼠结肠隐窝分离
        2.3.4 肠类器官培养、传代、冻存与复苏
        2.3.5 肠类器官的Ed U标记染色细胞增殖实验
        2.3.6 肠类器官的表型指标分析
        2.3.7 肠类器官的细胞谱系免疫荧光染色
        2.3.8 肠上皮2D单层的制备与表征
        2.3.9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肠隐窝分离技术优化
        2.4.2 培养基优化
        2.4.3 传代方法优化
        2.4.4 小鼠各肠段类器官的成功3D体外培养
        2.4.5 肠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肠上皮细胞2D单层体外培养
        2.4.6 肠上皮2D单层的自我增殖性和可传代性
        2.4.7 肠上皮2D单层的细胞类型多样化和功能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乳磷脂对肠炎性结肠上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动物实验设计
        3.3.2 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估
        3.3.3 肠组织石蜡包埋和切片
        3.3.4 石蜡切片脱蜡及水化
        3.3.5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3.3.6 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
        3.3.7 肠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
        3.3.8 组织学损伤评分
        3.3.9 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的检测
        3.3.10 肌成纤维细胞和结肠类器官的共培养
        3.3.11 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
        3.3.12 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3.3.1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乳磷脂对正常小鼠肠上皮的影响
        3.4.2 乳磷脂对生理状态下结肠干细胞的影响
        3.4.3 乳磷脂改善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
        3.4.4 乳磷脂对DSS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3.4.5 乳磷脂减轻DSS诱导肠炎引起的结肠杯状细胞耗竭
        3.4.6 乳磷脂回复DSS诱导肠炎引起的Notch信号通路过度激活
        3.4.7 乳磷脂对肠炎状态下结肠干细胞的直接影响
        3.4.8 肌成纤维细胞-结肠类器官的共培养
        3.4.9 乳磷脂通过肌成纤维细胞对杯状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乳磷脂对肠炎性回肠上皮损伤修复的影响和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动物实验设计
        4.3.2 小鼠BrdU给药
        4.3.3 回肠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脱蜡
        4.3.4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4.3.5 回肠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
        4.3.6 Lgr5-EGFP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4.3.7 荧光定量PCR(qRT-PCR)
        4.3.8 TUNEL细胞凋亡检测
        4.3.9 小鼠回肠隐窝的分离和回肠类器官的培养
        4.3.10 TNF-α损伤回肠类器官
        4.3.11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乳磷脂促进DSS诱导肠炎性回肠上皮损伤的修复
        4.4.2 乳磷脂对回肠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
        4.4.3 乳磷脂对小鼠体内两类回肠干细胞的影响
        4.4.4 TNF-α损伤的回肠类器官
        4.4.5 乳磷脂对TNF-α损伤回肠类器官的修复作用
        4.4.6 乳磷脂对TNF-α损伤的回肠类器官增殖的影响
        4.4.7 乳磷脂对TNF-α损伤的回肠类器官两类肠干细胞的影响
        4.4.8 乳磷脂对TNF-α损伤的回肠类器官细胞分化的影响
        4.4.9 乳磷脂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乳磷脂对沙门氏菌感染下肠黏膜微生物屏障的影响和机制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菌培养
        5.3.2 动物实验设计
        5.3.3 小鼠粪便和组织中的沙门氏菌检测
        5.3.4 结肠组织学分析和生化分析
        5.3.5 结肠类器官的沙门氏菌感染
        5.3.6 小鼠粪便微生物DNA分离、PCR扩增和16SrRNA基因测序
        5.3.7 生物信息学分析
        5.3.8 短链脂肪酸(SCFAs)的测定
        5.3.9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乳磷脂补充对小鼠沙门氏菌感染的影响
        5.4.2 乳磷脂补充对小鼠沙门氏菌感染期间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5.4.3 适当剂量乳磷脂补充的肠道菌群特征预测菌属分析
        5.4.4 沙门氏菌与主要共存肠道微生物的动态互作
        5.4.5 沙门氏菌-结肠炎与粪便短链脂肪酸和肠道菌改变的关联分析
        5.4.6 结肠类器官的沙门氏菌感染
        5.4.7 乳磷脂对沙门氏菌结肠类器官定植的影响
        5.4.8 脆弱拟杆菌对沙门氏菌结肠类器官定植的影响
        5.4.9 四种短链脂肪酸对沙门氏菌结肠类器官定植和沙门氏菌体外增殖的影响
        5.4.10 丙酸对沙门氏菌感染结肠类器官中杯状细胞的诱导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磷脂的系统研究与技术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生产萜类化合物[D]. 赵一瑾.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
  • [2]意大利蜜蜂10-HDA合成受油酸供应的影响及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D]. 胡希怡.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2)
  • [3]海产品加工副产物中磷脂的研究进展[J]. 李昊楠,朱永强,张轩铭,张姗姗,王利振,王凤霞,邢澍,刘可春,李晓彬. 中国油脂, 2021(09)
  • [4]促进BCS-Ⅳ类药物依托泊苷口服吸收的纳米晶脂质载体的构建及机制研究[D]. 王月.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化学标记液质联用技术对大鼠不同脑区游离脂肪酸的研究[D]. 胡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6]饲料脂肪与蛋白质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及代谢的影响[D]. 谢瑞涛. 广东海洋大学, 2021(02)
  • [7]荷叶碱纳米粒子的构建与性能评价[D]. 但凡. 浙江大学, 2021(01)
  • [8]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D]. 童黄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9]磷脂酶D功能部位识别及催化合成磷脂酰丝氨酸反应体系研究[D]. 王姣. 西北大学, 2021(12)
  • [10]基于肠类器官的乳磷脂对小鼠肠上皮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 汪秀.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标签:;  ;  ;  ;  ;  

磷脂的系统研究与技术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