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兴农业科技产业

论新兴农业科技产业

一、论新兴的农业科技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陈立敏[1](2022)在《参与传播学视角下农业科技期刊融入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科技期刊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当下农业科技期刊普遍面临着深度融合困境,影响着其自身的生存发展及功能发挥。作为融合主体,农业科技期刊应该不断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可借助参与传播学理论,准确把握当下媒体环境中传播逻辑的主要变化,着力解决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从内容、产业、文化、社会四个维度展开深度融合实践,逐渐实现从信息传递到激发主体动力、从成就展示到深嵌产业环节、从单向助力到涵养科技文化、从"局外人"到协同治理主体的转变。

张正岩[2](2018)在《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的风险预判研究》文中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一种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对基因进行修饰、改造,从而定向改变生物体遗传性状的技术。借助转基因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在保护生态系统、缓解资源压力、改善产品品质、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正式批准棉花、番木瓜、杨树、番茄、矮牵牛和甜椒6种转基因农作物进行产业化生产,颁发了转基因Bt水稻和转基因植酸酶玉米的生物安全证书,加快实现了转基因作物从纤维作物----饲料作物----粮食作物的产业化进程。然而,如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一样,转基因技术在带来巨大社会经济利益的同时,争论从未间断,其中转基因作物技术商业化风险的不确定性是关于是否应该加快推进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争论之一。因此,很有必要探究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即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应用这段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由于转基因玉米技术在中国尚未商业化应用,所以本研究为事前研究。事前研究具有一定的预判性和前瞻性,对政府的决策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考虑到转基因玉米技术的商业化处于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始端,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以此拟选择技术商业化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访谈各个领域专家收集数据,以弥补数据信息的不足,同时赋予专家以不同权重来保证数据的科学性。最终通过风险矩阵方法预判出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的风险水平,提出防范风险的主要措施。本文首先对风险有关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界定与阐述,并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转基因玉米技术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为下文更全面地识别风险做铺垫;其次,根据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由实验室阶段到产品化阶段再到商业化阶段的过程以及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所依附的宏微观环境等,通过德尔菲法的技术手段识别出技术商业化涉及的技术风险、交易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投入风险、管理风险及环境风险等七类风险中具体的风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以风险矩阵与模糊理论、层析分析法相结合的风险测度流程。最后,文章应用该风险评价体系对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风险进行了度量与评价,同时对评价结果展开进一步的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结论如下: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的总体风险等级为“中等”,整体上说明中国实施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是较为乐观的;法律政策风险、市场接受容量风险、技术适用性风险、是影响技术商业化的关键性因素,紧随其后的是市场接受时间风险、配套技术可获得性风险、知识产权等风险;为防范技术商业化的风险,中国应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改革转基因技术研发体系、提高转基因玉米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意识、重视配套技术的研究与跟进、强化转基因科普工作等措施。

段瀚[3](2016)在《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乡镇企业已逐步从社区式的范围经济转化形成为国际、区域以及城市分工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从农村地区演化形成的新产业区,其内生性的柔性特质与外部性的嵌入发展共同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分工深化与网络组织。但是,受制于县域经济地区传统的“二元”结构,尤其是西部后发县域地区的发展引擎动力不足,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缓慢,亟需通过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的融合发展突破传统的路径锁定,形成基于城乡一体的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论文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目标性、可行性与地域性为逻辑主线,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演绎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据整体的组织结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论文认为分工与融合是产业演进过程中的统一体,产城融合的内在逻辑是通过产业分工的演进而不断形成的一种从分离、协同到融合的状态。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农村地域形成的产业区,伴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其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以规模报酬递增的累积效应提高交易效率与分工水平。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推动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然后,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现状分析与研判。当前,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园区的典型类型主要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类产业园区;以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为核心的涉农类产业园区;以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但由于区域工业化水平发展缓慢,综合竞争力薄弱,导致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通过运用AHP法,分析得出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基本处于成型期与成长期的发展阶段,部分初步迈入了成熟发展期。其次,论文以融合目标—发展阶段(AHP)—地域现实的逻辑,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实证测度。总体上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基本属于临近融合失调、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严重融合失调以及极度融合失调等类型,主要集中于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的区间。而不同典型类型的工业集中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工业类产业园区存在以上所述各种类型;涉农类产业园区,主要为轻度融合失调型,且产业发展水平普遍滞后于城市发展水平;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基本属于轻度融合失调与中度融合失调等类型。同时,通过结合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内涵,针对不同典型类型的县域工业集中区提出了适宜的产业路径选择,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工业类产业园区应当分别以创新发展、集聚发展为升级路径,并形成相应的城乡产业互动机制;涉农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关键路径,并形成以“农”为核的城乡产业融合机制;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生态园区为转型路径,并形成多元构成的城乡产业联动机制。最后,论文认为县域经济系统的资源禀赋是融入全球、国内以及区域价值链的重要优势。作为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将逐步形成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的城乡价值链。价值链的增值过程会不断促动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融合发展,更会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整个县域地区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单元的产城空间群落,并根据与核心单元互动频率、互动强度的不同,形成相应的关联单元、协调单元。而基于工业集中区发展过程中产城的动力转换,论文针对关中不同类型典型园区探索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空间发展模式,尝试性的从空间规划目标、空间规划路径及规划编制重点三个方面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规划框架,同时对典型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李成龙[4](2016)在《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以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等问题,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旨在高效节能的现代化新型产业的发展,其中,中国农业的发展也正处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新时期。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以农业高新技术为依托的农业科技产业园,凭借其良好的发展态势,已逐渐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农业科技产业园的概述以及相关研究背景和意义出发,综合叙述了国内外有关农业科技产业园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以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为例,概述了园区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示范园区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借鉴了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产业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应努力构建由政府引导、龙头企业运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现代生产要素为保障的创新型科学发展模式。最后,从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构建金融支持长效机制、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完善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快绿色循环理念推广应用等几个方面为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提供了优化路径。旨在以此实例为依据,为农业科技产业园的建设领域从发展模式和建设路径等方面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借鉴。

程成[5](2015)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探究》文中认为自1996年我国农业领域引入风险投资以来,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2001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的出台及2003年《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等相关条例的颁布,各类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市场主体包括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纷纷涉足风险投资领域,逐渐形成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风险投资发展模式。2003年后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参与主体由早期的政府部门单一化,转变成为包含国企、外企、民企等在内的多元化,本文以发展模式为切入点,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分为政府背景和非政府背景发展模式两条主线,政府主导、国企主导、外企主导和民企主导模式四条分支,通过案例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对其典型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两种发展模式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归纳出这两种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和现实作用,结合案例总结出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背景发展模式政府干涉过渡、出资比例高效率低、中介机构作用不突出等;非政府背景发展模式风投机构多而杂、内资分散外资集中、倾向投资项目中后期、对政策依赖性强等。这些问题说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在借力风险资本方面明显不足。为积极响应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本文提出了适合我国经济大国与农业大国基本特征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即“政府引导+政策性中介服务+风险资本+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模式。本文不仅从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新的发展模式,而且进一步分析了其所需依托的政策环境,包括制定专门针对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保护性条款、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等。因此,本研究对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对于政府部门探讨如何提高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支持效率、制定鼓励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政策措施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林岑[6](2014)在《现代农业科技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阳红泥湾高效农业科技产业园首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农业的生产方式日渐从传统化向先进规范化转变。为了能有效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提高农业生产力,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农业科技园这种新的组织方式在我国应运而生。经过十多年的飞跃式发展,现已成为面向世界展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窗口。然而,通过对国内农业园区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农业科技园的规划存在发展方向不明晰、示范项目雷同、科研水平低、综合效益低等多种问题。本文就是从这个视角出发,针对上述问题,对如何做好现代农业科技园的规划设计进行了重点探索研究。本文首先对选题的背景进行分析,提出现代农业科技园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阐述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然后在研究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农业科技园的规划设计要点。接着对一些典型的实践案例进行研究与借鉴。最后在上述的理论和实践结果的指导下,对南阳红泥湾高效农业科技产业园进行规划设计实证研究。一方面,本文通过阅读、收集大量的文献、书本资料,明晰了科技农业、现代农业园、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相关概念,阐述了国内外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动态。通过分析现代农业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相关理论,归纳总结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要点,就园区的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另一方面,本文通过网络搜索、文献查阅等方法,选取了典型的、对实证案例规划具有借鉴意义的国内外案例,包括许昌国际农业科技园区、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台湾雪霸休闲农场以及德国ZEGG生态村。介绍了案例的概况,并对这些案例的规划发展特色进行了阐述,归纳了其成功经验。对典型案例的研究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而使理论更好的应用于红泥湾高效农业科技产业园首期的规划中。本文在规划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证研究,以南阳红泥湾高效农业科技产业园首期为实例,进行项目的总体规划与专项设计,更加全面的阐明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步骤与内容,并重点对项目的科技示范作用进行了挖掘,探讨理论研究的可操作性及实践性。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给予展望。

康静静[7](2014)在《大英县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等危机正逐步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作为农业高新技术的载体,凭借其在农业新技术发展和推广过程中的示范性和高效性,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着手点。大英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经济上的新突破势必将会带动整体经济的大发展。大英县农业科技产业园从大英县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先进成熟的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理念,进行科学地统筹规划,提出一种适合大英县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生态的、环保的、一体化的模式——综合创新型发展模式。大英县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采用现代企业化运营管理机制,‘借助于农业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单位的技术支撑,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旨在新型农业结构的建立、农业从业者经济效益的提高。园区通过强化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采用现代化企业运营管理制度,实现对园区农业资源的整合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农业体系,大幅增加农业从业者经济效益,建成功能多样化、要素配置集约化、技术推广高新化、经营方式一体化、管理现代化、环境优美和农村文明现代化的园区,最终将园区打造成为g个宜农宜居的、生态的、和谐的自然社会一体系统。大英县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对推动大英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全面提升园区辐射区土地的产出率,对大英县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高志娇[8](2013)在《人本化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园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科技飞速发展、我国加入全球化的进程中,科技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及核心力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尤其是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建设。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国家发展农业的载体,是加快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型组织形式。虽然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已经初步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推动了农业与科技紧密结合,引导了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是从人本化的角度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空间环境设计进行研究。农业科技园区,是一种在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城市功能区,它与传统的空间类型有着很大差别,一般以“微型城市”的形态存在。首先,文章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包括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背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研究的一些成果进行研究分析。其次,通过三个主要概念来诠释什么是农业科技园区的空间环境,继而提出农业科技园区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再次,在人本化的视角下,提出农业科技园区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规划理念及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农业科技园区空间环境设计的功能结构、建筑空间、生态环境、景观塑造、行为活动等,并以人本化视角总结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提出农业科技园区空间环境的规划对策。最后,通过分析哈尔滨松北农业科技创新城及核心区对农业科技园的影响来规划设计农业科技园,来论证以上观点并提出与实际问题相吻合的设计对策。

耿芳[9](2011)在《基于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这为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农业观光休闲产业是农业功能的延伸与拓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实现了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使一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又延伸了农业产业链。近年来,各地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经营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很多投资者和经营者对于如何有效的利用资源,合理的开发休闲观光农业景点,开展什么旅游项目认识不清,开发过程存在盲目性。目前,针对休闲观光农业的研究也比较少,研究基础较薄弱,因此,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试图从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对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需求市场、基础条件、可开发类型、基础研究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方式研究休闲观光农业园中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和消费动态,以市场为导向,分析如何改进和提高农业园区的经营建设模式,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本文以江苏省苏州吴江市平望镇农业示范园的设计为例,对集生产、示范、休闲观光、教育、高科技展示与孵化平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园区在初期规划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丰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理论基础,以期能给其他的涉及休闲观光农业的园区建设、组织管理及运行提供切实可行的规划依据。

费友海[10](2010)在《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制度变迁和制度演化一直是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演化经济学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经济发展的方法和范式,提供了一个解释经济增长源泉的动态制度演化框架和技术变迁范式。制度构成了演化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创新、新奇、学习、选择、变异构成了演化经济学的制度演化框架的基础,而耗散结构理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演化博弈论的产生及其发展夯实了演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借助这些分析工具,演化经济学对制度动态演化、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制度与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作出了更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农业保险既具备制度的基本特征,也具备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关于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动力、路径及其机理,却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系统的研究,运用演化理论系统研究农业保险制度,至今还仍然是空白。关于农业保险的理论研究,要么仍然遵循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范式,要么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于交易成本的比较静态分析范式。关于农业保险制度的研究,更多的是关于法律制度、监管制度等单项制度安排的分析和机制构建分析,却忽略了对农业保险制度系统以及制度系统与制度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研究。由于缺乏一个动态演化的理论框架,现有的农业保险理论还难以对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提供更为系统、深入和全面的分析和阐释,现有理论体系的缺陷和研究方法论的滞后致使其难以为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和中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厚实的理论支撑。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人们已经熟悉和习惯运用经济学的传统分析工具、分析范式来研究农业保险,但这种熟知、认知惯性却局限了人们的视野,无法跳出现有理论体系的窠臼,以获得对农业保险新的认识。因此,跳出现有分析范式的局限和限制,从一个新的视角,或许能获得对农业保险及其制度全新的认识。因此,本文从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制度演化切入,将制度演化与农业保险有机结合,运用自组织理论、演化博弈论等演化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分析工具,探究和分析中国农业保险演化的轨迹、动力机制、路径和趋势,阐释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机理,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开拓性、前瞻性研究,推动农业保险理论研究的创新和发展,为农业保险试点和未来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发挥理论前瞻性的导向作用和建设作用。本文立足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二元社会经济背景,以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制度为分析单位,以制度演化为研究切入点,综合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保险学等学科理论,基于跨学科的分析视野,从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行为决策层面,探究农业保险制度变迁和演化的过程、本质和机理,以获得对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演化的系统、全面的认知和理解。本文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这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价值,农业保险制度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框架结构,论文的创新、研究难点和不足之处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相关理论。本部分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如制度演化理论、自组织理论、演化博弈论、农业保险理论等,进行了介绍和评述,从而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中外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轨迹。本部分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了中外农业保险制度形成、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轨迹。运用变迁的关键节点、演化的分叉点,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历程划分几个前后递进、相互关联的历史阶段,探讨不同历史阶段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方式的差异,以及制度分叉对中国农业保险制度非平衡的、曲折的演化轨迹的影响。并对中外农业保险制度演化轨迹进行比较,探析农业保险演化轨迹形成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均衡、非均衡及其演化。本部分运用制度均衡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从制度供给一需求的角度,对农业保险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深入探析了供求互动下的制度均衡到非均衡的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机理;阐析了农业保险制度与制度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农业保险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的互动是如何影响农业保险制度演化、变迁的,并探讨了农业保险制度路径依赖的产生原因和形成机理。第五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自组织过程。本部分运用演化经济学重要分析工具——自组织理论,从系统自组织视角,研究了农业保险制度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和自组织演化本质,对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阶段、自组织性、演化机制、动力和过程等做了详尽的分析。第六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本部分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了主体间重复博弈过程,深入研究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微观行为机制,探析了具有学习能力和适应性特征的制度主体的认知、行为决策和战略的不断调整和改变是如何影响动态重复博弈的均衡结果——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即主体间的重复博弈是如何影响农业保险制度动态演化的轨迹、路径的。第七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实践:以沪、苏、湘、川四省市的试点为例。本部分在前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江苏、湖南、四川四省(市)农业保险制度试点实践为例,管中窥豹,通过对四省市农业保险制度创新、演化的实践的分析来透视和把握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全貌。第八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路径。本部分分析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路径和演化规律,探讨了制度环境、制度创新在形成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路径中的作用。探析了创新一扩散机制作用下,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过程和演化路径的形成。第九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及其演化趋势。本部分在前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保障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沿着高绩效轨道演化的创新机制、创新路径进行了探析,并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未来的演化趋势和发展走向进行初步分析、预测和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制度演化的视角,基于跨学科的融会贯通与综合分析,尝试性地初步构建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理论体系;从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主体决策层面,运用自组织理论和演化博弈论等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前沿分析工具对农业保险制度演化过程及其本质进行了分析,将历史分析与制度分析相结合,从一个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辨证及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机理;在对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轨迹、动力、过程、路径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大胆预测了其未来的演化趋势与发展走向。第二,本文首次从农户、保险公司、政府三者的风险认知、行为选择、政策导向入手,分析了农户、保险公司、政府等制度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风险认知、行为选择、政策安排与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关系,即从内因——制度主体和外因——政策导向、制度环境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动力、路径和机理,深入地探析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微观行为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把握了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内因—外因”双因素论,深化了对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过程及其机理的认识,为后面的政策分析和制度建构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在对农户的认知特征和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后,笔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农户的行为特征不是完全理性,也不是有限理性,而是制度理性。农民行为是嵌入到制度环境中的,制度在不断地型塑着农民的心理、认知和行为,农民的行为也在不断创造和改变着制度,形成了人与制度相互影响、相互适应、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农户的风险认知、投保行为、风险决策都是基于特定制度环境下的理性决策,即农民的行为与制度是相适应的,农民具有制度理性,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农民决策都是理性的,导致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的制度环境。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业保险制度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农业保险制度主体内部、制度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制度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彼此之间的相互复杂关系决定了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呈现出自组织演化的不可预测性、稳态性与偶然性、渐进性与突变性、均衡性与非均衡性、线性性与非线性性等特征;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是多维空间上展开的复杂性活动,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方向、路径是多样的、不确定的,农业保险可能会沿着高效路径发展,即制度进化,也可能锁定于低效甚至无效的路径上,即制度锁定、制度退化;农业保险制度的内因——制度主体,即政府、农民、保险公司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行为互动是决定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过程的动力,而农业保险制度的外因——制度环境通过对农业保险制度主体的作用、影响,而构成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重要外部约束,制度主体以及制度主体与制度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影响着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轨迹、路径和方向。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整体制度安排、制度环境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制度环境的变化,制度主体权力结构、目标函数、偏好特征及其博弈地位的变化,创新周期的波动,对未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趋势和发展走向产生更复杂、更深远的影响。

二、论新兴的农业科技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新兴的农业科技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参与传播学视角下农业科技期刊融入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科技期刊融入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一)破解农业科技期刊深度融合的困境
    (二)发挥媒体有效赋能乡村振兴的功能
二、参与传播学对农业科技期刊融入乡村振兴的启示
三、参与传播学视角下农业科技期刊融入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一)内容层面:从信息传递到激发主体动力
    (二)产业层面:从广告依赖到深嵌产业环节
    (三)文化层面:从单向助力到涵养科技文化
    (四)社会层面:从“局外人”到协同治理的主体

(2)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的风险预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转基因玉米技术
        2.1.2 技术商业化
        2.1.3 风险
        2.1.4 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风险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技术创新理论
        2.2.2 创新扩散理论
        2.2.3 市场需求拉引理论
        2.2.4 风险规避理论
        2.2.5 三角模糊数理论
3 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风险的理论分析
    3.1 转基因玉米技术发展概述
        3.1.1 转基因玉米技术发展现状
        3.1.2 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2 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风险分类与识别
        3.2.1 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风险分类
        3.2.2 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风险识别
    3.3 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风险的可能成因分析
        3.3.1 基于人机系统工程理论的风险可能成因分析
        3.3.2 基于因果分析法的风险可能成因分析
4 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风险测度方法与指标选择
    4.1 常见风险测度方法
    4.2 风险矩阵方法概述与改进
        4.2.1 风险矩阵方法概述
        4.2.2 风险矩阵方法的改进
    4.3 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风险指标选择
    4.4 基于风险矩阵的风险水平测度
        4.4.1 风险发生概率确定
        4.4.2 风险影响程度确定
        4.4.3 风险等级确定
        4.4.4 评估结果还原
    4.5 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总体风险评价
        4.5.1 各风险权重确定
        4.5.2 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总体风险水平
5 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风险预判实证分析
    5.1 评估数据来源
    5.2 同级风险重要性排序
        5.2.1 确定专家组评分成员的评分权重
        5.2.2 确定风险发生概率
        5.2.3 确定风险影响程度
        5.2.4 确定风险等级
        5.2.5 确定Borad序值
    5.3 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风险权重确定
        5.3.1 计算准则层指标权重
        5.3.2 确定指标层的指标权重
    5.4 结果分析
        5.4.1 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总体风险水平
        5.4.2 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风险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6 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风险防范措施
    6.1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努力提高技术的适用性
    6.2 改革转基因技术研发体系,降低竞争力与市场时机风险
    6.3 强化转基因玉米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意识,防范知识产权风险
    6.4 重视配套技术的研究与跟进,增强应对可获得性风险能力
    6.5 强化转基因科普工作,减少市场接受度风险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框架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区域发展理论
        2.1.2 产业集群理论
        2.1.3 空间组织理论
        2.1.4 城乡发展理论
        2.1.5 城乡规划理论
    2.2 县域经济及“农三化”
        2.2.1 县域经济的概念内涵
        2.2.2 县域经济的类型与特征
        2.2.3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2.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进展
        2.3.1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理的相关研究
        2.3.2 城市与工业组织关系的相关研究
        2.3.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
        2.3.4 新型工业化的相关研究
    2.4 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2.4.1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2.4.2 相关研究对象的“多个类型”
        2.4.3 产城空间研究的“基本视角”
    2.5 本章小结
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内涵解析与实践经验
    3.1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
        3.1.1 分工的思想与逻辑
        3.1.2 分工与融合的辨析
        3.1.3 产城融合发展的时代诉求
        3.1.4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内涵
    3.2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演化机制
        3.2.1 分工细化、深化与产业集群
        3.2.2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区重构
        3.2.3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农业产业化
        3.2.4 区域多样化与地方网络效应
    3.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基本动力
        3.3.1 政策制度
        3.3.2 社会协同
        3.3.3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设施
    3.4 国内外典型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3.4.1 日本筑波科学城
        3.4.2 寿光农业科技园
        3.4.3 德国鲁尔工业区
    3.5 本章小结
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与发展审视
    4.1 研究区域本底概况
    4.2 关中地区县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4.2.1 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
        4.2.2 改革开放时期—20 世纪末
        4.2.3 进入新世纪以来
    4.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
        4.3.1 产业发展
        4.3.2 空间特征
        4.3.3 基本类型
        4.3.4 阶段判识
    4.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审视
        4.4.1 产业规模效应
        4.4.2 社会发展水平
        4.4.3 相关困境制约
    4.5 本章小结
5 产城融合视域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总体发展评价
    5.1 评价思路与评价流程
        5.1.1 评价思路
        5.1.2 评价流程
    5.2 指标体系设计与原则
        5.2.1 相关文献梳理
        5.2.2 指标设计原则
        5.2.3 指标体系构建
    5.3 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5.3.1 评价方法
        5.3.2 评价标准
    5.4 产城融合发展评价
        5.4.1 产城融合发展的总体评价
        5.4.2 工业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5.4.3 涉农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5.4.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评价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路径选择
    6.1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机遇与目标导向
        6.1.1 区域发展机遇
        6.1.2 区域产业网络
        6.1.3 产业空间结构
    6.2 工业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6.2.1 产业升级路径
        6.2.2 产业互动机制
        6.2.3 典型实践研究
    6.3 涉农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6.3.1 产业发展路径
        6.3.2 产业融合机制
        6.3.3 典型实践研究
    6.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6.4.1 产业转型路径
        6.4.2 产业联动机制
        6.4.3 典型实践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模式
    7.1 工业集中区规划实践及范式转变
        7.1.1 规划发展与实践
        7.1.2 规划认识的更新
        7.1.4 规划转型的机制
    7.2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7.2.1 空间布局与形态
        7.2.2 产城空间的组织群落
        7.2.3 典型类型的空间模式
    7.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框架
        7.3.1 空间规划目标
        7.3.2 空间规划路径
        7.3.3 典型类型探讨
    7.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7.4.1 加强协同发展
        7.4.2 统筹产业政策
        7.4.3 完善服务平台
    7.5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致谢
附件1 陕西省开发区、县域工业集中区一览表
附件2 功效函数计算数据
图表目录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4)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以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农业科技产业园概述
        1.2.1 农业科技产业园的内涵
        1.2.2 农业科技产业园的特点
        1.2.3 农业科技产业园的功能
    1.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2.3 相关研究的评述
第三章 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
    3.1 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所在区域概况
    3.2 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的发展历程
        3.2.1 孵化时期
        3.2.2 发展时期
    3.3 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建设的优势条件
    3.4 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面临问题
第四章 国内外农业科技产业园成功模式借鉴
    4.1 农业科技园发展成功模式剖析
        4.1.1 山东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
        4.1.2 陕西杨凌农业高科技示范园
        4.1.3 黄山超大高科技试验园区
        4.1.4 德国以生态农业园区为代表的示范农场
    4.2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经验借鉴
        4.2.1 政府引导
        4.2.2 龙头企业带动
        4.2.3 科技力量推动
        4.2.4 农民主体
        4.2.5 校(院)地合作
第五章 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建设模式
    5.1 园区发展模式的总体框架
    5.2 加强政府的政策和资金引导
        5.2.1 组织政策规划
        5.2.2 招商引资运作
    5.3 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支撑的运行机制
        5.3.1 推动园区的建设
        5.3.2 对农户的技术支持
    5.4 推动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的农户参与
    5.5 拓展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
    5.6 重视现代生产要素的关键作用
第六章 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建设路径
    6.1 扩大政府扶持力度
    6.2 建立金融支持长效机制
    6.3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6.4 推动产业科技创新
    6.5 完善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6.6 加快绿色循环理念推广应用
第七章 总结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及不足
2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理论基础
    2.1 技术创新理论
    2.2 公共产品理论
    2.3 风险投资理论
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3.1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3.2 投资主体市场化
    3.3 投资行业细分化
    3.4 投资阶段呈现三分状态
    3.5 投资区域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4 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
    4.1 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概况与作用
        4.1.1 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4.1.2 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作用
    4.2 政府主导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模式
        4.2.1 政府主导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现状
        4.2.2 政府主导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运作模式
        4.2.3 政府主导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特点
    4.3 国企主导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模式
        4.3.1 国企主导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现状
        4.3.2 国企主导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运作模式
        4.3.3 国企主导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特点
    4.4 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特点
        4.4.1 政策性
        4.4.2 引导性
        4.4.3 运作市场化
    4.5 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主要问题
        4.5.1 政府干涉过度
        4.5.2 政府出资比例高、效率低
        4.5.3 中介机构作用不突出
5 非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
    5.1 非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发展概况与作用
        5.1.1 非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5.1.2 非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作用
    5.2 外企主导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模式
        5.2.1 外企主导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现状
        5.2.2 外企主导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运作模式
        5.2.3 外企主导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特点
    5.3 民企主导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模式
        5.3.1 民企主导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现状
        5.3.2 民企主导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运作模式
        5.3.3 民企主导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特点
    5.4 非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特点
        5.4.1 注重品牌效应
        5.4.2 外资侧重大型项目
    5.5 非政府背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主要问题
        5.5.1 风投机构多而杂
        5.5.2 内资分散而外资集中
        5.5.3 倾向投资项目中后期
6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未来发展模式构建
    6.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目标模式
    6.2 构建目标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
        6.2.1 理论依据
        6.2.2 现实基础
    6.3 构建目标模式的政策保障
        6.3.1 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6.3.2 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
        6.3.3 加大相应税收优惠力度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现代农业科技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阳红泥湾高效农业科技产业园首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框架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现代农业科技园规划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厘定
        2.1.1 科技农业
        2.1.2 现代农业园
        2.1.3 农业科技示范园
    2.2 农业科技园相关理论研究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2.2 技术创新理论
        2.2.3 技术扩散理论
        2.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5 复合生态农业理论
    2.3 农业科技园国内外发展动态
        2.3.1 国外发展动态
        2.3.2 国内发展动态
    2.4 现代农业科技园规划设计要点
        2.4.1 规划原则
        2.4.2 规划目标
        2.4.3 规划方法
第三章 典型案例研究
    3.1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
        3.1.1 园区概况
        3.1.2 园区规划发展思路
        3.1.3 评价
    3.2 河南许昌国际农业科技园区
        3.2.1 园区概况
        3.2.2 产业发展规划
        3.2.3 关键技术体系规划
        3.2.4 评价
    3.3 台湾雪霸休闲农场
        3.3.1 园区概况
        3.3.2 产业发展规划
        3.3.3 旅游发展规划
        3.3.4 评价
    3.4 德国ZEGG生态村
        3.4.1 项目概况
        3.4.2 生态分区设计
        3.4.3 土地的生态修复
        3.4.4 有机农业种植
        3.4.6 水资源利用
        3.4.7 评价
第四章 红泥湾高效农业科技产业园首期实证研究
    4.1 区位与背景
        4.1.1 区位分析
        4.1.2 基地现状分析
        4.1.3 发展条件分析
    4.2 项目策划
        4.2.1 规划定位
        4.2.2 规划理念
    4.3 总体规划
        4.3.1 规划结构
        4.3.2 功能分区
    4.4 专项规划
        4.4.1 道路规划
        4.4.2 灌溉系统规划
        4.4.3 产业规划
        4.4.4 旅游路线规划
        4.4.5 服务设施规划
    4.5 关键技术体系规划
        4.5.1 关键技术项目的选择与创建
        4.5.2 关键技术项目的推广与扩散
    4.6 效益评价
        4.6.1 经济效益
        4.6.2 生态效益
        4.6.3 社会效益
第五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大英县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
        1.2.1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定义
        1.2.2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功能和特征
    1.3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理论研究
        1.3.1 国外园区理论研究
        1.3.2 国内园区理论研究
    1.4 国内外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
        1.4.1 国内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
        1.4.2 国外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
    1.5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论文研究方案
    2.1 研究内容
        2.1.1 国内外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2.1.2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理论
        2.1.3 科技在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中的作用
        2.1.4 大英县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的选择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与选择依据
    3.1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典型模式介绍
        3.1.1 科技主导型模式
        3.1.2 设施集约型模式
        3.1.3 生态农业模式
        3.1.4 技术示范推广型
        3.1.5 技术引进创新型
        3.1.6 自主创新主导型
        3.1.7 综合创新型
    3.2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模式选择依据
        3.2.1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的思路与原则
        3.2.2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规划与布局
4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策略
    4.1 科技对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运用
        4.1.1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对农业科技的孵化功能
        4.1.2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对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的示范功能
    4.2 农业从业者科技素质的提高
        4.2.1 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
        4.2.2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有效途径
    4.3 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
        4.3.1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源泉
        4.3.2 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
    4.4 信息技术的应用
        4.4.1 提高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
        4.4.2 加强信息网络服务能力的建设
    4.5 现代化科学运营管理
        4.5.1 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4.5.2 实现经营管理现代化
5 大英县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模式选择
    5.1 大英县及园区的基本情况
    5.2 大英县农业科技产业园区整体规划——定位及发展目标
        5.2.1 园区规划指导思想
        5.2.2 园区功能定位
        5.2.3 园区发展目标
    5.3 大英县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建设
        5.3.1 园区核心示范区
        5.3.2 园区特色产业区
        5.3.3 园区辐射带动区
    5.4 大英县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工作重点
        5.4.1 科学制定规划
        5.4.2 强化基础配套
        5.4.3 创新营运机制
        5.4.4 全力招商引资
    5.5 保障措施
        5.5.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职责
        5.5.2 深化农村改革
        5.5.3 出台优惠政策
        5.5.4 强化科技支撑
6 结束语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人本化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园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农业科技园区的基础性研究
    2.1 相关概念
    2.2 国内外理论与实践借鉴
        2.2.1 相关理论
        2.2.2 国内外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
        2.2.3 国内外实践借鉴
    2.3 农业科技园区空间环境设计分析
        2.3.1 空间环境类型
        2.3.2 空间环境设计要素
        2.3.3 空间环境设计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农业科技园区的空间环境设计与对策
    3.1 规划理念及原则
        3.1.1 规划理念
        3.1.2 设计原则
    3.2 农业科技园区空间环境设计
        3.2.1 功能结构
        3.2.2 建筑空间
        3.2.3 生态环境
        3.2.4 景观塑造
        3.2.5 行为活动
    3.3 人本化农业科技园区空间环境的规划对策
        3.3.1 合理的功能结构
        3.3.2 灵活的建筑空间
        3.3.3 经济型生态环境
        3.3.4 实用的景观塑造
        3.3.5 宜人的活动空间
    3.4 本章小结
4 以哈尔滨松北科技创新城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4.1 科技创新城现状及规划构想
        4.1.1 科技创新城现状分析
        4.1.2 发展机遇与存在问题
        4.1.3 科技创新城规划构想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影响
    4.2 松北农业科技园区空间环境规划设计
        4.2.1 规划理念与设计原则
        4.2.2 功能结构与建筑
        4.2.3 生态环境与景观
        4.2.4 行为活动与空间
    4.3 松北农业科技园区人本化设计对策
        4.3.1 合理化功能结构与自然化建筑风格
        4.3.2 生态化空间环境与特色化景观塑造
        4.3.3 人本化交往空间与多样化行为活动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基于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机遇
    1.2 探索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1.3 政策支持,政府引导与开发
    1.4 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剂
        1.4.1 技术层面
        1.4.2 农业的产业内涵层面
    1.5 满足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1.5.1 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1.5.2 回归自然的需求
    1.6 经济效益和就业压力促进了农业观光休闲产业的从业意愿
第二章 农业的多功能理论
    2.1 农业多功能特性的研究概况
    2.2 休闲观光农业的多种功能
        2.2.1 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优化产业结构
        2.2.2 有利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和调整
        2.2.3 有利于摆脱农业发展困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 促进信息交流,缩小城乡差距
        2.2.5 休闲观光农业具有生态功能,有利于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三章 休闲观光农业概述
    3.1 概念
    3.2 休闲观光农业的性质
    3.3 休闲观光农业的特点
        3.3.1 农游合一的双重属性
        3.3.2 生态性
        3.3.3 科技性
        3.3.4 社会文化性
    3.4 类型
    3.5 观光农业的经营模式
第四章 国内外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及研究进展
    4.1 国外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4.1.1 萌芽阶段
        4.1.2 观光阶段
        4.1.3 度假阶段
        4.1.4 现代科技型农业及租赁阶段
    4.2 国内
        4.2.1 发展进程概况
        4.2.2 各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4.2.3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4.2.4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特点
        4.2.5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研究休闲观光农业的基础理论
    5.1 休闲经济学理论
    5.2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5.3 城乡一体化理论
    5.4 行为科学理论和旅游心理学理论
    5.5 生态学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
    5.6 规划设计理论
    5.7 可持续发展理论
        5.7.1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5.7.2 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5.7.3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休闲观光农业市场客源调查分析
    6.1 调查方法及内容
    6.2 调查结果
        6.2.1 客源背景情况分析
        6.2.2 游客行为分析
        6.2.3 游客满意度
第七章 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设计案例—平望镇农业示范园
    7.1 总论
        7.1.1 园区建设背景
        7.1.2 设计依据
        7.1.3 示范园区范围
        7.1.4 示范园建设内容安排
    7.2 示范区概况
        7.2.1 地理位置
        7.2.2 自然资源与环境
        7.2.3 经济发展状况
        7.2.4 社会发展状况
        7.2.5 农业发展状况
    7.3 SWOT分析
        7.3.1 优势(Strengths)
        7.3.2 弱势(Weaknesses)
        7.3.3 机会(Opportunities)
        7.3.4 威胁(Threats)
    7.4 功能定位、市场定位、形象定位
        7.4.1 功能定位
        7.4.2 产品定位
        7.4.3 以中高档消费群体为主的市场定位
        7.4.4 形象定位
    7.5 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及规划设计原则
        7.5.1 发展目标
        7.5.2 指导思想
        7.5.3 设计原则
        7.5.4 主要建设模式
    7.6 整体布局
        7.6.1 一街(休闲文化街)
        7.6.2 五区
        7.6.3 八园
    7.7 专项设计
        7.7.1 农业栽培技术
        7.7.2 道路交通布局
        7.7.3 建筑布局设计
        7.7.4 绿化布局设计
        7.7.5 给、排水设计
        7.7.6 电力电讯布局
        7.7.7 消防设施布局
        7.7.8 环境保护设计
        7.7.9 弱电系统设计
        7.7.10 标识系统设计
        7.7.11 游客容量设计
    7.8 效益分析
        7.8.1 经济效益分析
        7.8.2 社会效益分析
        7.8.3 生态效益分析
    7.9 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7.9.1 园区组织管理
        7.9.2 园区运行机制
    7.10 园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7.10.1 统一认识,积极支持
        7.10.2 加强服务,健全组织
        7.10.3 立足高起点,突出高效益
        7.10.4 瞄准市场,注意宣传
        7.10.5 加强技术和人才贮备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10)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2.3 国内外农业保险理论研究评述
    0.3 基本研究思路及框架体系
    0.4 研究方法
        0.4.1 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0.4.2 制度分析与行为分析相结合
        0.4.3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0.4.4 历史分析与制度分析相结合
        0.4.5 自组织演化分析方法
        0.4.6 演化博弈分析方法
    0.5 创新与不足
        0.5.1 本文的创新
        0.5.2 本文的难点、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1. 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相关理论
    1.1 演化经济学与制度演化理论
        1.1.1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1.1.2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1.1.3 制度、制度创新、制度变迁与制度演化理论
        1.1.4 制度变迁的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
    1.2 农业保险及其制度的相关理论
        1.2.1 农业保险的基本理论
        1.2.2 农业保险制度的基本理论
    1.3 小结
2. 中外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轨迹
    2.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演化轨迹
        2.1.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逻辑起点与关键节点
        2.1.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进程
    2.2 国外(地区)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历程
        2.2.1 发达国家农业保险制度演化与变迁
        2.2.2 发展中国家(地区)农业保险制度演化与变迁
    2.3 中外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比较与启示
        2.3.1 政治制度安排与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2.3.2 利益集团博弈与农业保险制度变迁
        2.3.3 意识形态与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2.3.4 产权约束下的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2.3.5 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非正式制度约束
    2.4 小结
3.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均衡、非均衡及其演化
    3.1 中国农业保险的制度需求
        3.1.1 不确定性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3.1.2 风险转嫁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3.1.3 成本收益权衡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3.1.4 替代性制度安排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3.1.5 制度环境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3.2 中国农业保险的制度供给
        3.2.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供给主体
        3.2.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供给的约束条件
        3.2.3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供给方式
    3.3 制度环境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供求均衡
        3.3.1 农业保险制度与制度环境的耦合
        3.3.2 农业保险制度与制度环境的互斥
    3.4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均衡、非均衡及其演化模型
        3.4.1 问题的提出
        3.4.2 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模型的基本假设
        3.4.3 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模型的分析和解释
    3.5 小结
4.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自组织
    4.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自组织演化本质和特征
        4.1.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自组织本质
        4.1.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自组织特征
    4.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自组织演化机理
        4.2.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前提
        4.2.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诱因
        4.2.3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动力
        4.2.4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路径
    4.3 小结
5.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
    5.1 农业保险制度主体间的演化博弈分析
        5.1.1 政府—保险公司之间互动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
        5.1.2 政府—农户之间互动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
        5.1.3 政府、保险公司、农民之间动态博弈与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形成
    5.2 主体间动态博弈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5.2.1 主体间动态博弈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阶段性
        5.2.2 主体间动态博弈、制度替换与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5.3 小结
6.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实践:以沪、苏、湘、川四省(市)的试点为例
    6.1 上海、江苏、湖南三省(市)的农业保险试点
        6.1.1 上海农业保险试点
        6.1.2 江苏农业保险试点
        6.1.3 湖南农业保险试点
    6.2 四川农业保险试点
        6.2.1 四川农业保险试点的问卷调查分析
        6.2.2 四川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典型案例
    6.3 农业保险试点实践的评析
        6.3.1 政府政策与保险公司和农户行为决策
        6.3.2 风险意识、风险认知与农户农业保险行为决策
        6.3.3 生产结构、农业经营模式与农户农业保险行为决策
        6.3.4 收入—支出结构与农户农业保险行为决策
        6.3.5 土地制度安排与农户农业保险行为决策
        6.3.6 农户信贷—储蓄倾向与农户农业保险决策
        6.3.7 非正式风险分散机制、救济安排与农户农业保险决策
        6.3.8 意识形态与农户农业保险行为决策
    6.4 小结
7.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路径
    7.1 制度环境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协同演化
        7.1.1 政治经济制度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协同演化
        7.1.2 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及其耦合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7.1.3 非正式规则嬗变、传统农民改造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7.1.4 制度移植、制度耦合与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7.1.5 制度环境、制度理性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7.1.6 政府、市场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7.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是一个制度的创新与扩散过程
        7.2.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过程中的创新与扩散
        7.2.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创新与扩散模型
    7.3 小结
8.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及演化趋势
    8.1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创新机制构建
        8.1.1 政府与市场微观主体在农业保险制度创新中的角色界定
        8.1.2 农业保险制度的组织创新
        8.1.3 农业保险制度的经营机制创新
        8.1.4 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创新
        8.1.5 农业保险财政税收支持制度创新
        8.1.6 农业保险金融支持制度创新
        8.1.7 农业保险监督管理制度创新
        8.1.8 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机制创新
    8.2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趋势
        8.2.1 多向性是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一种趋势
        8.2.2 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影响不断强化
        8.2.3 创新周期性使农业保险制度演化呈现非平衡性和间断跃迁性
        8.2.4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将呈现出中间扩散型演化的趋势
        8.2.5 差异性、区域化:未来中国农业保险演化的一个特征
    8.3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论新兴的农业科技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参与传播学视角下农业科技期刊融入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J]. 陈立敏.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商业化的风险预判研究[D]. 张正岩.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3]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D]. 段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4]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以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为例[D]. 李成龙. 山东理工大学, 2016(02)
  • [5]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探究[D]. 程成.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2)
  • [6]现代农业科技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阳红泥湾高效农业科技产业园首期为例[D]. 林岑.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7]大英县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 康静静. 西华大学, 2014(03)
  • [8]人本化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园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 高志娇.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9]基于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应用研究[D]. 耿芳. 浙江大学, 2011(07)
  • [10]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D]. 费友海.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论新兴农业科技产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