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农播收机械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省农播收机械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我省耕播收机械化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准(论文文献综述)

柴青宇[1](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Vasichenko Kristina[2](2019)在《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绩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一个大国重要的粮食来源,陕西省是中国境内的农业大省之一,但是在农业的从财政支持政策上还推行得较晚,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使得省内的农业政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现在的财政政策角度上来看,陕西省对于省内的支持农业研究在他们的定量与定性上,本文以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绩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应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陕西省支持农业绩效相关数据及相关学者研究出结论进行分析,得出陕西省支持农业绩效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利用规范分析来确定陕西省支持农业绩效涉及到的理论,结合已有的实证进行结合,这种研究结果是非常具有说服能力。准确的判断陕西省目前政策的农业政策的支持程度,从而更有效的提出对陕西省农业更为针对性的对策,建立陕西省境内政府对农业行业财政支持的绩效研究体系,探讨陕西政府对农业行业财政支持起到的绩效水平,希望能起到丰富农业绩效体系的有效作用,对相关理论研究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针对陕西省支持农业绩效的研究对农业企业和农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在现阶段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陕西省对于农业的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分析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的绩效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陕西省农业工业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对于平衡农村城市协调发展的巨大意义。通过OECD评价理论,评估目前陕西省的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程度,探讨未来当中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对应政策和改变方向。第一,针对绩效和支持农业绩效概念进行界定,找出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农业的弱质性理论,OECD农业政策评价体系。结合文献资料总结出陕西省支持农业绩效现状,从陕西省农业概况,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程度,分析陕西省农业发展政策及金融支持状况,直接补贴政策,农业金融支持政策和支持农业财政预算现状。分析陕西省支持农业绩效存在的问题,政府覆盖面较窄导致很多水利设施不完善,农业金融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生产技术支持手段少和支持农业政策补贴不规范。第二,针对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绩效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陕西省农业财政支持与农业经济增长实证分析,陕西省农业财政支持与农民收入关系实证分析,基于关联分析模型的农业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最后集合现有的绩效实证结果,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选择实证分析要点进行分析。为了更好的分析陕西省绩效评价,针对陕西省支持农业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DEA模型的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绩效评价。最后,提出针对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绩效的对策,加大对支持农业绩效水平的建设,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支持农业技术发展,陕西省政府提出更多惠农政策,建立支持农业资金监管体系,提高资金落实程度和建立支持农业政策补贴规范化的机制。

付春燕[3](2019)在《县域多维贫困测度与空间格局研究 ——以甘肃省贫困县为例》文中指出贫困是由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存环境缺失的现象。贫困问题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取得巨大的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脱贫攻坚”作为新时期三大攻坚战的首要任务,向全世界庄重宣誓,2020年全国范围内的贫困地区要实现全部脱贫摘帽,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和脱贫攻坚的决心。在贫困人口逐渐减少的同时,致贫因素和贫困特征日趋复杂,多维度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贫困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多维度评价区域贫困是精准识别贫困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扶贫减贫政策的基础。区域贫困测度应该选取哪些指标?利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测度区域贫困?如何精确识别贫困地区以及贫困地区所属类型?如何制定“因地制宜”的扶贫措施?本文正是围绕以上问题一一展开并试图回答的。目前,系统研究区域多维贫困及其空间格局的文献较少,尤其缺乏定量研究县域多维贫困及其空间格局的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关于县域多维贫困测度及更进一步的分析方法有待深入的研究和完善。本文包括上、下两篇,上篇基于马世骏院士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梳理有关国内外贫困的发展、贫困的内涵以及贫困测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了县域多维贫困的内涵,构建了县域多维贫困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下篇运用了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指标评价法、改进后的A-F法和基于博弈论的AHP-EVM加权求和法对县域经济贫困、社会贫困和生态贫困状态进行了评价,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软件可视化地呈现了县域多维贫困状态及多维贫困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利用三维空间坐标系的数学思想对县域多维贫困进行了类型划分,探寻不同贫困类型县区的具体减贫措施,以期为精准扶贫工作政策制定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重新认识了县域多维贫困的内涵,构建了县域多维贫困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贫困是个体“缺失”的外在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贫困研究的深入,缺失包括的内容越来越多,贫困研究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区域贫困状态对个体贫困有着深远的影响,评价县域多维贫困状态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个体贫困的主要原因,准确把握帮个体脱贫的方向和力度。因此,本文从经济贫困、社会贫困和生态贫困三个方面测度了区域多维贫困状态。(2)运用ELES模型计算了甘肃省经济贫困线,并对甘肃省各县区的经济贫困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家贫困线相比,经济贫困线更符合甘肃的实际情况。甘肃省的经济贫困县主要集中在陇东地区、陇南地区和民族地区,与国家划定的贫困县基本重合,从空间分布上肯定了本文计算所得的经济贫困线的合理性。(3)运用指标评价法和A-F法评价和分析了甘肃省各县区的社会贫困状态,研究表明:甘肃省绝大部分县区处于轻度社会贫困状态,不存在处于重度社会贫困状态的县区,相比较而言民族地区的社会贫困程度较深。(4)运用指标评价法和基于博弈论的AHP-EVM加权求和法评价和分析了甘肃省各县区的生态贫困状态,研究表明:甘肃省的生态贫困状态不容乐观,全省大部分县区处于生态贫困状态。(5)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和分析了甘肃省各县区多维贫困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研究表明:研究区内的75个县区中,有37%的县区属于多维贫困勉强协调发展类型,国家级扶贫县的多维贫困失调现象较为严重。(6)以经济贫困、社会贫困和生态贫困的评价结果为基础,建立贫困三维空间坐标系,根据县域多维贫困状态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对县域多维贫困类型的划分有利于将差别化的扶贫工作落到实处。(7)根据县域多维贫困类型划分的结果和主导因素分析,并结合笔者的实地调研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减贫意见和建议:1)通过增加“输血”的数量和提高“造血”能力来提高农民收入;2)加大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水平,缓解区域社会贫困状态;3)加快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改善区域生态贫困状态;4)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善区域多维贫困状态。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构建了以复合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新的区域多维贫困研究方法论体系,并以甘肃省为例对方法论体系进行了实践操作,结论基本符合甘肃省县域贫困实际。(2)提出以县域资源可否“满足需求”为标准的县域多维贫困状态评价的新的研究视角。(3)借用三维空间坐标系和贫困状态坐标库的数学思想进行县域贫困类型划分,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减贫措施。

刘晓丹[4](2017)在《河北省粮食生产潜力及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省是粮食生产大省,但是由于人口众多,粮食消费的速度远超过了粮食增产的速度。截至2016年,粮食产量实现了十增,人均粮食拥有量达到了463.21公斤,已基本步入小康水平。现代化农业水平已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农业机械化水平已达到92.7%。但由于受城镇化、工业化等影响,全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33亩,与我国平均水平相差0.67亩。人口与粮食、土地三者矛盾的问题得到了普遍地关注。加之,农业资源过度开采、农药化肥农膜过度使用、滥用饲料添加剂等粗放农业发展方式造成耕地面积质量的下降等,这都严重影响着粮食增产的能力,人地矛盾问题已成为焦点话题。因此,分析研究河北省粮食生产潜力及土地人口承载力问题,对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解决人地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对河北省的现有粮食生产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农业现代化生产条件)、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耕地面积等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利用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几个阶段的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2)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机制法”估算河北省土地生产潜力。第一,运用与太阳总辐射量相关的公式估算出光合生产潜力;第二,由无霜期确定温度有效系数修正光合生产潜力,估算出光温生产潜力;第三,运用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式得出水分有效系数,修正光温生产潜力估算出气候生产潜力;第四,对不同坡度的土地加权平均得出土地有效系数,修正气候生产潜力估算出土地生产潜力。(3)研究影响粮食生产潜力的社会经济因素,利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复合方法实证分析河北省社会经济因素,得出社会有效系数。订正土地生产潜力估算出社会生产潜力,也就是粮食(最终)生产潜力。根据最终结果,得到粮食最高潜在生产量。(4)在运用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对人口规模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粮食消费量为标准对土地人口承载力现状和未来几个阶段进行研究,将所得结果分别与现实人口规模和预测人口规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未来几个阶段的承载状态。然后根据粮食最高潜在生产量得出最大理论人口承载力。(5)在分析河北省粮食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基础上,对我省未来粮食生产和人口方面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运用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复合模型、土地人口承载力模型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选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王晶[5](2016)在《冀南西豆庄农业生产变迁研究(1923-2013)》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生产,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格局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以1923到2013年冀南平乡县西豆庄村为研究对象,对此问题展开讨论。西豆庄村是20世纪20年代卜凯中国农村调查的具体调查点之一,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华北平原内陆村庄。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里,该村庄历经数次变革,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结构性的变迁,这些变迁深刻的影响了农业生产活动,由此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根本性变化。历史上的农业,是现实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研究农业生产的长时段变迁,目的在于充分认识历史上的农业,探寻农业生产变迁的脉络和动力,以便更全面的解释农业生产的现状并为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观察的角度。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将农业生产问题划分为地权、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技术条件三个子问题,并重点讨论了农业生产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和小农经营体制的优劣。笔者综合运用了文本资料(卜凯中国农村调查资料、地方档案馆档案资料、西豆庄村委会和村民个人收藏)、实地访谈记录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并注意对各种资料加以甄别,在此基础上,将实证研究与理论思考结合起来,对西豆庄的农业生产变迁历程进行了客观分析。本文认为:1923年至2013年间西豆庄的农业生产走过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轨迹,即从民国时期的低土地产出率、低劳动生产率,到集体化时期的土地产出率稳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再到转型时期的土地产出率增速由快变慢、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近百年来,地权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迁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历程,而农业技术条件的变迁则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渐次递进的历程。地权问题上,从民国时期较为分散的土地占有格局,到集体化时期公有制基础上的地权集中,到转型时期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使用权下放,再到近年来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使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使用权得以重新整合。地权的变迁历经分散与集中的反复转换,直至目前出现分散与集中共存的情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问题上,从民国时期小农的个体自主经营,到集体化时期的集体统一经营,到转型时期个体自主经营的复归,再到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农民经济合作。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迁在自主与合作之间循环联动,直至目前出现自主与合作相融的现象。农业技术条件问题上,从民国时期以人力为主,到集体化时期由人力向机械力的过渡,再到转型时期农机时代的到来,农业技术条件逐步走向了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的过剩与转移问题始终与农业技术条件的变革速度和发展方向交织在一起,相互制约并相互协调。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里,由于制度、技术和劳动力要素不同的配比情况,西豆庄不同阶段的农业生产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时代特征,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农业生产问题都尚未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实现中国农业“有增长的发展”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小农经营是一种低效率高效用的经营方式,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小农的经济行为之所以固守“安全第一”的原则,源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较为脆弱。转型时期,政府应当做的并非通过彻底改造来消除或毁灭小农经营,而是因势利导,一方面,推行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农民合作;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应当成为一种导向型、辅助型而非控制型的力量,才能够保障农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滑皓捷[6](2013)在《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现状研究及发展预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同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经济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山西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是黄河中游古老的农业区之一。在山西省15.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丘陵和山地的比例高达70%。耕地中旱地占七成,而且还大多都是中低产田。面对如此不利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了历届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下大决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从特殊的省情出发,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已成为山西农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本论文的目的就是以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现状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农机化发展态势,结合国内外农机发展的经验教训和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要素,采用多种研究分析方法,提出相关的具体措施和发展策略,为了做好山西未来5~10年的农机化工作,特别是落实好农机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提供参考,并争取产生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李航[7](2013)在《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选取湖南省为研究对象,探讨具有九州粮仓和鱼米之乡美誉的传统农业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分析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模式及其实现途径。基于此,本文首先回顾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中的对农业问题经典论述,并对国内外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并且,分析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启示。同时,仔细回顾了我国自建国以来现代农业发展实践历程,总结我国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基于技术进步农业现代化动态过程,并利用2001-201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对本文理论研究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同时,借鉴国内农业现代化评价的前沿理论与方法,构建一套理论指标体系和有关评价模型,对湖南省农业现代化所处的阶段和实现程度进行具体分析和综合评判。利用湖南省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现代农业发展案例,探讨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以及实现湖南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其主要结论有:(1)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基于湖南农业现代化所处阶段,对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生态环境水平四个方面的考察结果表明湖南农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几大矛盾:粮食安全国家责任与地方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大市场集约化的矛盾;农业科技大省地位与科技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能力不足的矛盾;农业资金严重短缺与农村资金不断流出的矛盾;农业优质人力资源短缺与劳务大省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矛盾。(2)农业技术进步是面临资源要素禀赋约束的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尤其是机械动力技术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农业投资和政府对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的增长,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作用,农业生产率提高能够促进二元经济中农业劳动力向现代产业有效流动和人力资源结构性优化。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各地区根据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已经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模式: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化引导的现代农业模式;中部地区产业化引导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西部地区生态化导向农业现代化模式。(3)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并有效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农业现代化道路走了一个多世纪,并且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基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和农业发展阶段特征。(4)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湖南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不断探索现代经营模式。湖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应当围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实施产业集群引领战略,高端品牌提升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科技跨越推进战略,体制机制创新战略,安全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实现湖南农业现代化应该打造现代优质粮食产业、现代双低油菜产业、现代绿色蔬菜产业、现代生猪产业、水产产业、生态草畜产业、家禽产业、棉麻丝产业以及现代休闲农业产业。

赵宏海[8](2013)在《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过程,是近现代以来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引擎和文明进步的综合性尺度,也是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之一。中国的全面复兴已经是可以触摸的现实,而伴随着中国全面复兴进程的,无疑将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化浪潮。目前政府的政策层面和中外学者的研究层面,已经把城市化看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本世纪中国最大的变化特征。中国城市化及与此主题有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我国的大国特征、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及其未来趋势而言,我国农业的发展始终要面对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永恒主题。如果我国的农业不能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全世界都没有办法养活我国的十几亿人口,中国发展的稳定性要受到威胁:如果我国的农民不能通过增收来改善生活质量,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必然受到影响,城乡协调、工农互促的发展局面便难以形成,中国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受到挑战。从国际上看,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正向纵深展开,不少国家和经济体正试图通过调整发展战略,探索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赢得新增长周期,重塑竞争优势。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若排除两亿多农民工,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在30%—70%区间是城镇化率快速提高阶段,在传统工业化拉动经济增长能量释放殆尽的情况下,城镇化将是我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据世界银行统计,2011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4930美元,已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一阶段重大的难题是“中等收入陷阱”困扰,迫切的任务是实现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的深度转型,必须高度重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防止像一些拉美国家,由于过度集聚化造成大城市急剧扩张,导致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调和社会危机的集中爆发,避免出现近年来像西亚、北非等国家因粮食问题而频发国内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的局面。本文主要从经济学和地理学双重视角,运用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相关基础理论和系统论等相关方法论,以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为主线,立足于现阶段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必要性的理性思考,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特性出发,界定了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协调发展机制等概念,阐述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内涵与衡量标准,尝试建立了一个由产业结构优化、空间结构演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公共产品公平配置等四个协调发展机制构成的分析框架,分别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出发,研究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机理,从空间结构聚集扩散作用出发,研究了空间结构优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机理,从市场经济下生产要素流动机制出发,研究了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合理流动效应,从公共产品的不同特性和不同供给方式出发,研究了公共产品公平配置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回顾分析安徽省自建国以来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以安徽省为例确定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描述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协调度模型来衡量、判断1949以来历年安徽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在横向上计算出2010年全省17个市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通过协调度模型来衡量和判断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情况,借鉴总结不同的资源禀赋、发展模式的美国、日本、英国、巴西这四个各具特色的国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经验,最后提出了安徽省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主要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协调为手段,以融合发展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空间结构优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提高经济发展效率,推动公共产品公平配置,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李社潮[9](2012)在《粮食产区耕种收机械化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机械化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也对工业化、城镇化起着推动和保障作用。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尤其是在长春市这样一个适于中大中型农业机械生产作业的粮食生产区,推进农业机械化对于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更加至关重要。引言1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长春市的农业机械化起步于1953年。前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是跌宕起伏、曲曲折

李玉龙[10](2012)在《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是指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近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与“三农”工作密不可分。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本身的情况已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农村劳动力的供应由绝对过剩转向相对过剩乃至结构性短缺;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很多新生代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民需要体面劳动,等等,这些新的变化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湖南省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大省,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农户数量多且生产规模小,湖南省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的转型、调整时期。近年来,湖南的农业机械化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农机化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机服务效益稳步增长。但是,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农机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机装备结构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薄弱等问题。进入“十二五”时期,湖南农业机械化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我们在认真总结“十一五”以来发展成绩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用更高、更宽的视野来审视和思考湖南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本文在调查、收集大量的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湖南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条件、主要特征;指出了我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研究了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土地、农业劳动力和农机产品是制约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概述了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对比分析了我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有利条件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农机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重点和具体措施。

二、我省耕播收机械化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耕播收机械化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准(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绩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前期工作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1.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基础概念
        2.1.1 绩效界定
        2.1.2 农业绩效界定
        2.1.3 支持农业绩效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产业结构理论
        2.2.3 农业的弱质性理论
        2.2.4 OECD农业政策评价体系
第三章 陕西省财政支持农业绩效现状
    3.1 陕西省农业概况
        3.1.1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3.1.2 农业机械化程度
    3.2 陕西省农业发展政策及财政资金支持状况
        3.2.1 陕西省支持农业直接补贴状况
        3.2.2 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现状
        3.2.3 支持农业用户扶贫政策
        3.2.4 陕西省支持农业财政预算现状
    3.3 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存在问题
        3.3.1 政策覆盖面较窄导致很多水利设施不完善
        3.3.2 农业财政资金体系不健全
        3.3.3 农业科技生产技术支持手段少
        3.3.4 财政资金支持农业政策补贴不规范
        3.3.5 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力度不大
        3.3.6 财政支持农业资金落实难度大
        3.3.7 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的方向结构差异较大
第四章 陕西农业财政支持与农业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4.1 理论依据
    4.2 数据处理
        4.2.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2.2 第一产业劳动人数
        4.2.3 农业资本存量
        4.2.4 财政支农支出
    4.3 实证研究分析
        4.3.1 平稳性检验
        4.3.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3.3 基于VAR的 Johensen协整的实验
    4.4 结果分析
        4.4.1 从总量角度分析陕西省农业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农支出的关系
        4.4.2 从结构角度分析陕西省农业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农支出的关系
第五章 陕西省农业财政资金支持与农业从业人员收入关系实证研究
    5.1 数值的选择与评定
    5.2 指标数据的来源
    5.3 实证研究分析
        5.3.1 ab要素相关性
        5.3.2 应用ADF检验
        5.3.3 格兰杰检验
    5.4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第六章 基于财政资金支持下的农业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6.1 量化分析
    6.2 建立模型
    6.3 实证结果
第七章 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绩效评价
    7.1 研究方法建立-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7.1.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简介
        7.1.2 数据包络分析C2R基础模型介绍
        7.1.3 SE模型基础模型介绍
    7.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2.1 研究样本的选择
        7.2.2 计算方式
        7.2.3 研究数据的选取
    7.3 结果分析
第八章 影响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绩效的因素分析
    8.1 基于DEA模型的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绩效评价
        8.1.1 生产者支持估计值(PSE)评价
        8.1.2 服务支持估计值(GSSE)支持不足
    8.2 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绝对规模分析
        8.2.1 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相对规模
        8.2.2 支持农业绝对规模分析
第九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对策建议
        9.2.1 加大对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绩效水平的建设
        9.2.2 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支持农业技术发展
        9.2.3 陕西省政府提出更多财政资金惠农政策
        9.2.4 建立支持农业财政资金监管体系,提高资金落实程度
        9.2.5 建立财政资金支持农业政策补贴规范化机制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县域多维贫困测度与空间格局研究 ——以甘肃省贫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1.4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关键技术
    1.3 甘肃省概况
        1.3.1 甘肃省经济贫困程度与空间分布
        1.3.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3.3 生态环境概况
    1.4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数据来源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贫困理论的相关研究进展
    2.1 贫困的概念、内涵和外延
        2.1.1 贫困理论的发展过程
        2.1.2 贫困的概念
        2.1.3 贫困的内涵
        2.1.4 贫困的类型
        2.1.5 贫困的外延
    2.2 多维贫困的测度与评价
        2.2.1 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
        2.2.2 贫困测度的方法及实证研究
    2.3 区域贫困的研究综述
        2.3.1 区域贫困状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2.3.2 区域贫困的类型划分
    2.4 扶贫政策与策略的研究综述
    2.5 研究评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多维贫困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构建
    3.1 多维贫困理论体系的相关理论基础
        3.1.1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3.1.2 恶性循环理论
        3.1.3 空间贫困理论
        3.1.4 资源贫困论
        3.1.5 人力资本论
        3.1.6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7 精准扶贫理论
    3.2 多维贫困的概念与测度方法
        3.2.1 “多维贫困”的概念
        3.2.2 “多维贫困”的测度方法
    3.3 县域多维贫困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构建
        3.3.1 县域多维贫困的概念和内涵
        3.3.2 县域多维贫困理论的研究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肃省县域多维贫困测度
    4.1 县域经济贫困测度
        4.1.1 经济贫困及其评价指标
        4.1.2 经济贫困测度方法
        4.1.3 经济贫困测度的结果分析
    4.2 县域社会贫困测度
        4.2.1 社会贫困及其评价指标
        4.2.2 社会贫困测度方法
        4.2.3 社会贫困测度结果分析
    4.3 县域生态贫困测度
        4.3.1 生态贫困及其评价指标
        4.3.2 生态贫困测度方法
        4.3.3 生态贫困测度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县域经济-社会-生态多维贫困系统耦合协调性评价
    5.1 经济-社会-生态多维贫困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涵义及作用机理
        5.1.1 经济-社会-生态多维贫困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涵义
        5.1.2 经济-社会-生态多维贫困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5.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5.2.1 经济-社会-生态多维贫困系统耦合协调性评价设计
        5.2.2 经济-社会-生态多维贫困系统耦合协调性评价方法
    5.3 经济-社会-生态多维贫困系统耦合协调性评价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5.3.1 经济-社会-生态多维贫困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分布
        5.3.2 经济-社会-生态多维贫困系统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三维空间的贫困类型划分及减贫对策建议
    6.1 基于三维空间的贫困类型划分的思路与方法
        6.1.1 基于三维空间的贫困类型划分的思路
        6.1.2 基于三维空间的贫困类型划分的方法
    6.2 县域多维贫困的类型划分
        6.2.1 县域多维贫困的类型划分及总体特征分析
        6.2.2 基于类型划分的贫困县多维贫困系统内部耦合协调性分析
    6.3 差别化减贫对策的提出
        6.3.1 “经济”贫困型县区的减贫对策建议
        6.3.2 “社会”贫困型县区的减贫对策建议
        6.3.3 “生态”贫困型县区的减贫对策建议
        6.3.4 “经济-社会”双维度贫困型县区的减贫对策建议
        6.3.5 “经济-生态”双维度贫困型县区的减贫对策建议
        6.3.6 “社会-生态”双维度贫困型县区的减贫对策建议
        6.3.7 “经济-社会-生态”综合贫困型县区的减贫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的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河北省粮食生产潜力及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粮食生产潜力研究现状
        1.2.2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2 河北省粮食产量现状及预测分析
    2.1 粮食生产条件分析
        2.1.1 自然条件
        2.1.2 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分析
    2.2 粮食生产状况分析
        2.2.1 粮食产量基本连年增长,人均粮食消费量已达小康水平
        2.2.2 播种面积与往年相比减少四分之一多,但粮食单产逐年增加
        2.2.3 近几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水平
    2.3 粮食总产量预测分析
        2.3.1 预测方法介绍
        2.3.2 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建立
        2.3.3 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河北省总产量预测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河北省粮食生产潜力预测分析
    3.1 粮食生产潜力估算及方法
        3.1.1 光合生产潜力
        3.1.2 光温生产潜力
        3.1.3 气候生产潜力
        3.1.4 土地生产潜力
        3.1.5 社会生产潜力
    3.2 粮食生产潜力综合评价
    3.3 粮食生产潜力预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河北省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
    4.1 人口规模现状及预测分析
        4.1.1 人口规模平稳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 6‰左右
        4.1.2 未来人口规模平稳增长,预计以年均增长率为 0.96%的速度增长
    4.2 土地人口承载力现状分析
    4.3 土地人口承载力预测分析
    4.4 最大理论人口承载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基本结论
        5.1.1 粮食播种面积较往年减少较多,增产幅度不明显
        5.1.2 粮食实际生产水平与潜力存在较大差距,尚有 2/3 的潜力有待开发
        5.1.3 人口规模处于临界超载状态,提高人口承载潜力势在必行
    5.2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6 对策建议
    6.1 要严格建设用地的审批制度,稳定耕地数量
    6.2 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6.3 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
    6.4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稳产
    6.5 积极推广节水农业,提高节水增产高效技术
    6.6 发展高效率农业,大力推广良种加良法
    6.7 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满足现代农业人才需要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冀南西豆庄农业生产变迁研究(192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平乡调查概述及个案村简介
    1.1 1923 年卜凯平乡调查概述
        1.1.1 平乡调查概况
        1.1.2:调查内容及突出成就
        1.1.3 调查特点及评析
    1.2 西豆庄村情简介
        1.2.1 区域位置与自然环境
        1.2.2 社会发展概况
    小结
第2章 分散与集中:制度变革下的地权变迁
    2.1 民国时期的土地占有格局
        2.1.1 分散的地权
        2.1.2 狭小而碎化的土地
    2.2 从分散到集中:集体化时期的地权剧变
        2.2.1 土地改革与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
        2.2.2 合作化与地权的逐步公有
        2.2.3 公社化与地权公有化程度的演变
    2.3 转型时期地权的再调整
        2.3.1 分田到户与地权下放
        2.3.2 土地流转与地权的再分割
    小结
第3章 个体与合作: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迁
    3.1 民国时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3.1.1 个体经营的表现形式
        3.1.2 个体经营方式的绩效
    3.2 集体化时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3.2.1 由个体到集体的过渡
        3.2.2 集体经营方式的确立
        3.2.3 集体经营方式的绩效
    3.3 从单干到合作:转型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迁
        3.3.1 个体经营的“复兴”
        3.3.2 单干与合作的多重选择
    小结
第4章 由传统到现代:农业技术条件的变迁
    4.1 民国时期农业技术条件的落后与低效
        4.1.1 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4.1.2 民国时期的农业技术条件
        4.1.3 民国时期农业技术条件的特点和局限
    4.2 集体化时期农业技术条件的根本改观
        4.2.1 劳动繁忙的假象
        4.2.2 集体化时期农业技术条件的变迁
        4.2.3 集体化时期农业技术条件的特点、作用与局限
    4.3 转型时期农业技术条件的重大发展
        4.3.1 农业劳动力的“去过密化”
        4.3.2 转型时期农业技术条件的变迁
        4.3.3 转型时期农业技术条件的作用与局限
    小结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现状研究及发展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
        1.3.1 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3.2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4 农业新型生产方式和配套机械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1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自然条件
    2.2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史
    2.3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
        2.3.1 农机保有量情况
        2.3.2 农机作业情况
        2.3.3 农机化经营情况
    2.4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利因素
第三章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评价
    3.1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过程
        3.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3.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3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评价与分类
    3.4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分析
第四章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预测
    4.1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4.2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预测
        4.2.1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装备发展预测
    4.3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
        4.3.1 农机化发展的近期目标(2015年)
        4.3.2 农机化发展的中期目标(2020年)
第五章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与建议
    5.1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原因的分析
    5.2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议
        5.3.1 加快推进机械化农业重点工程建设
        5.3.2 积极促进农机工业的发展
        5.3.3 加强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5.3.4 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
        5.3.5 加强政府对农机化工作旳组织领导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7)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目标
    3 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内容和结构
    4 创新与不足
        4.1 可能的创新点
        4.2 主要不足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评述
    1 经典理论回顾
    2 现代理论梳理
        2.1 新古典生产函数与农业发展
        2.2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的农业发展
        2.3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农业发展
    3 相关研究评述
    4 总结性评述
第三章 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
    1 基本概念界定
        1.1 农业现代化
        1.2 湖南及其农业资源
    2 湖南农业现代化的现状
        2.1 新型工业化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重要支撑
        2.2 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从总量增长向农业效益增加转变
        2.3 湖南农业产业结构正待更加优化
        2.4 现代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还需要不断提高
        2.5 农业劳动力资源需要进一步优化
        2.6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注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 湖南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粮食安全国家责任与地方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
        3.2 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大市场集约化的矛盾
        3.3 农业科技大省地位与科技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能力不足的矛盾
        3.4 农业资金严重短缺与农村资金不断流出的矛盾
        3.5 农业优质人力资源短缺与劳务大省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矛盾
第四章 湖南农业现代化阶段特征与实现程度
    1 湖南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1 改革开放后湖南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1.2 湖南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
    2 湖南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分析
        2.1 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2.2 湖南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分析
    3 湖南农业现代化主导产业选择
        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1.1 指标选取
        3.1.2 数据来源
        3.2.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湖南省现代农业主导产业选择
        3.2.1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
        3.2.2 检验分析的变量是否适合于因子分析
        3.2.3 变量共同度
        3.2.4 因子方差贡献率
        3.2.5 因子载荷矩阵
        3.2.6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3.2.7 各指标因子得分
    6 小结
第五章 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1 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发展
        1.1 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2 新的发展阶段以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
        1.3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 农业技术创新与提高农业生产率理论分析
        2.1 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
        2.2 工业化与市场化下农业资源禀赋的变化与技术变迁诱因
        2.3 工业化背景下农业诱致性技术变迁与农业生产效率
        2.4 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农业发展模型
        2.4.1 假设条件
        2.4.2 农业部门生产函数
        2.4.3 现代产业部门生产函数及农业技术进步来源
    3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影响
        3.1 描述统计与数据说明
        3.2 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率的作用:基于200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3.2.1 计量模型设定
        3.2.2 计量结果分析: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与农业劳动生产率
        3.3 技术进步对土地产出率的作用:基于200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3.3.1 计量模型设定
        3.3.2 计量结果分析: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与土地产出率
    4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模式选择
        4.1 市场化引导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东部地区的主要模式选择
        4.2 产业化引导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中部地区的主要模式选择
        4.3 生态化导向农业现代化模式:西部地区的主要模式选择
    5 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6 小结
第六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与经验
    1 发达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
    2 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
        2.1 美国模式
        2.2 西欧模式
        2.3 日本模式
        2.4 台湾模式
    3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3.1 基于区域农业资源禀赋选择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3.2 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3.3 基于市场机制提升现代农业的竞争力
        3.4 政府行为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3.5 充分重视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4 小结
第七章 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主要模式分析
    1 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案例分析
        1.1 长沙县现代都市生态农业模式
        1.2 浏阳市农民专业化合作模式
        1.3 安仁县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
        1.4 永州基于土地流转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2 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现代农业建设的动力来源
    3 小结
第八章 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路径选择
    1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面临新需求与新机遇
        1.1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面临新需求和新挑战
        1.2 农业科技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2 湖南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方向
    3 湖南现代农业建设的实现路径
    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1 本文的主要结论
    2 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特色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相关概念
        2.1.1 城市与城镇
        2.1.2 城市化与城镇化
        2.1.3 城镇化的内涵
    2.2 农业现代化相关概念
        2.2.1 现代化的内涵
        2.2.2 农业的范围界定
        2.2.3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2.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发展理论
        2.3.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3.3 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2.3.4 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理论
第三章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协调发展机制概述
        3.1.1 协调发展的内涵
        3.1.2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衡量
        3.1.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
    3.2 产业结构优化机制
        3.2.1 产业及产业结构
        3.2.2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3.2.3 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
        3.2.4 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不良的影响机理
    3.3 空间结构优化机制
        3.3.1 空间及空间结构的含义
        3.3.2 空间结构演进形式:集聚与扩散
        3.3.3 空间结构优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
    3.4 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3.4.1 生产要素及配置方式
        3.4.2 市场经济下生产要素流动机制
        3.4.3 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
    3.5 公共产品公平配置机制
        3.5.1 公共产品的含义及分类
        3.5.2 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3.5.3 公共产品公平配置机制
        3.5.4 公共产品公平配置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第四章 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进程与现状评价
    4.1 安徽省概况
    4.2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历程
        4.2.1 波动发展阶段(1949-1977年)
        4.2.2 复苏发展阶段(1978-1991年)
        4.2.3 稳步增长阶段(1992-2001年)
        4.2.4 加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4.3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4.3.1 城镇体系不断优化
        4.3.2 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4.3.3 县域城镇化活力显现
        4.3.4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4.3.5 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4.3.6 城乡二元体制有所突破
    4.4 安徽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4.4.1 起步发展阶段(1949-1977年)
        4.4.2 复苏发展阶段(1978年-1991年)
        4.4.3 稳步提高阶段(1992年-2001年)
        4.4.4 加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4.5 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4.5.1 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增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4.5.2 企业经营体制创新步伐加快,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
        4.5.3 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步伐加快
        4.5.4 水利建设成就巨大,农业基础设施明显加强
        4.5.5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强化,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4.5.6 美好乡村建设全面启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平台更加宽广
        4.5.7 农村民生工程加快实施,农民生活条件显着改善
    4.6 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非协调因素分析
        4.6.1 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层次较低
        4.6.2 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区域空间布局有待优化
        4.6.3 生产要素流动不畅,居民收入较低
        4.6.4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
    4.7 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点难点
        4.7.1 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如何保护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4.7.2 如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产业升级
        4.7.3 如何破解资金、资源和生态三大制约瓶颈
        4.7.4 如何消除区域、城乡分割,促进要素自由合理流动
        4.7.5 如何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第五章 安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测度
    5.1 指标体系选择
        5.1.1 指标体系选择原则
        5.1.2 城镇化的指标体系与内容
        5.1.3 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与内容
    5.2 研究方法
        5.2.1 因子分析法
        5.2.2 协调度模型及类型判别
    5.3 安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5.3.1 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指数计算
        5.3.2 各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指数计算
        5.3.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度时序特征
        5.3.4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度的空间分布
    5.4 结论
第六章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
    6.1 美国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
        6.1.1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
        6.1.2 美国农业现代化概况
        6.1.3 美国推进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特点
    6.2 日本的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
        6.2.1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
        6.2.2 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概况
        6.2.3 日本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主要经验
    6.3 英国的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
        6.3.1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6.3.2 英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概况
        6.3.3 英国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6.4 巴西的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
        6.4.1 巴西的城市化发展概述
        6.4.2 巴西的农业现代化概况
        6.4.3 巴西推进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深刻教训
    6.5 国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践的启示
        6.5.1 城市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6.5.2 城市化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
        6.5.3 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共同促进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6.5.4 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核心
第七章 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路径
    7.1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7.1.1 推进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工业综合竞争力
        7.1.2 推进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7.1.3 以工业产业升级为动力,促进城镇化良性发展
    7.2 推动空间结构优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
        7.2.1 形成优势互补的主体功能区
        7.2.2 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7.2.3 增强城镇辐射带动能力
    7.3 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7.3.1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就业安居
        7.3.2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7.3.3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能力
    7.4 推动公共产品公平配置,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7.4.1 公共产品公平配置需要把握的原则
        7.4.2 构建有效合理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7.4.3 目前安徽省公共产品供给的实施重点
参考文献
致谢

(9)粮食产区耕种收机械化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1 农机装备与作业水平加快提升
1.2 农机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
2.1 国外发展农业机械化模式的比较
    2.1.1路径1:以机械化为先导的模式。
    2.1.2 路径 2:快速发展模式。
    2.1.3 路径 3:特色推进模式。
2.2 国际比较的启迪
附件

(10)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论文技术路线
第2章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调查
    2.1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的现实条件
    2.2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2.3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3章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土地因素
    3.2 劳动力因素
    3.3 农机产品因素
第4章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启示
    4.1 韩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4.2 我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有利条件
    4.3 湖南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可行性分析
第5章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对策
    5.1 确立指导思想
    5.2 把握基本原则
    5.3 明确发展重点
    5.4 落实具体措施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我省耕播收机械化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准(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绩效发展研究[D]. Vasichenko Kristina.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3)
  • [3]县域多维贫困测度与空间格局研究 ——以甘肃省贫困县为例[D]. 付春燕. 兰州大学, 2019(08)
  • [4]河北省粮食生产潜力及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D]. 刘晓丹. 河北经贸大学, 2017(02)
  • [5]冀南西豆庄农业生产变迁研究(1923-2013)[D]. 王晶. 河北大学, 2016(08)
  • [6]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现状研究及发展预测[D]. 滑皓捷.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
  • [7]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与路径研究[D]. 李航.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8]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 赵宏海. 安徽大学, 2013(10)
  • [9]粮食产区耕种收机械化问题的研究[A]. 李社潮. 2012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国际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
  • [10]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 李玉龙.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我省农播收机械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