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道路设计探讨

旅游道路设计探讨

一、旅游道路的设计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魏宇[1](2021)在《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长期以来注重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转变,交通运输领域开始更多地关注安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被列为幸福产业之首,为适应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自驾游、自助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旅游游憩、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成为时代趋势,旅游交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以风景道为代表的新型道路突破了传统交通固有的建设理念,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具有景观、游憩、旅游、生态和保护等复合功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交通与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明确提出,建设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加快中国风景道体系建设。为满足这一蓬勃发展的实践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理论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风景道遴选与等级划分标准,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对传统道路评价的研究关注较多,但针对风景道等新型道路的评价关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风景道评价体系为核心科学问题;在对已有研究系统分析基础之上,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立足我国风景道发展现实,构建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建立风景道评价指标及定量化评价模型,并在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开展评价应用,进一步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按照“研究基础-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应用”几个板块展开。第一,研究基础。该板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现有风景道评价相关国内外研究分析。全面梳理国内外泛风景道评价与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回顾已有研究现状、不足,对比分析研究异同;系统梳理风景道评价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为风景道评价体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对国际视野下风景道评价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开展研究,总结其对于我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的可借鉴之处及可改进之处。第二,评价体系。该板块重点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第一,厘清风景道评价的概念、功能作用等基础性问题;明确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目的与原理,从理论基础、概念体系、评价体系、分等定级等方面构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模型;第二,分析风景道评价机构、职能划分,以及评价程序;第三,明晰风景道评价指标设计思路,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阐明风景道评价方法选取的考量,确定风景道评价方法;第五,明确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依据,并对国家级和省级风景道进行等级划定。第三,评价指标。首先对既有与风景道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梳理,从宏观层面提炼出风景道四个评价维度,从微观上,梳理出了各维度下的相关指标;其后,阐明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进行评价指标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景观、设施、服务和管理四个维度,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评价模型。在深入分析现有评价方法及其存在局限性基础上,就风景道评价的特点,引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优化改进,实现对风景道量化评价;同时,重点就评价数据采集及预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进行详细阐释。第五,评价应用。对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体系,提出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明确评价指标;其后,将风景道评价模型应用于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中,对其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评价总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划定国家一号风景道等级,分析评价结果;同时,就各评价指标对国家一号风景道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影响程度和存在问题提出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第一,系统探讨并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通过对泛风景道评价和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的深入分析,以及国家与行业规范、标准、相关政策性文件的系统梳理,理性透视当前国内外泛风景道及道路评价相关研究热点与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功能作用、评价程序及机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建立风景道定量评价模型。风景道评价选取了以模糊综合评价为评价主模型,同时,引入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权重求解和风景道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改进和优化,进而形成了风景道定量化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对于解决多维度、模糊性强、不易量化的风景道指标综合评价具有优势,同时,为分散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及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性,为实现对风景道进行客观和科学的量化评价提供了可能性。第三,实证研究检验风景道评价体系具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以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进行了评价实证分析,验证了风景道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规范我国蓬勃发展的风景道实践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可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风景道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乐馨雪[2](2021)在《青山村: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政府对乡村扶持力度的增大,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域旅游时代已然到来,具有优越地理位置的传统村落也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文化遗产,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其中,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具备更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传统文脉,如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既能保护和延续村落的独特性,又能够借助风景名胜区的地缘优势和自身的资源优势联动景区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备受关注。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崂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传统村落——青山村。通过探索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就地转型发展的新方式,提出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的策略,从而实现景-村一体化发展,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在分析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和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框架,分析和总结不同类型公共空间更新的趋势、现状、问题,剖析其乡村旅游发展停滞的原因,提出基于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的、在规划层面和空间层面上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通过对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的研究,解决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与风景名胜区之间联系和发展的问题,具有完善此类村落转型发展相关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引导此类村落景-村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1)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相关概念等,研究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的相关理论,归纳分析国内外关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和公共空间更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不足,为后文提供理论依据。(2)基于风景名胜区对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影响的分析,提出景-村联动式发展的思路,构建基于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研究的框架。(3)通过实地调研,梳理青山村公共空间现状特征和更新现状,提出不同类型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4)基于青山村上位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归纳乡村旅游发展与公共空间更新的问题,指出其不仅有崂山风景名胜区制约其发展的外部因素,也有青山村自身存在的许多内部因素,进而提出以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为基础的村落旅游发展趋势。(5)通过采用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方式,提出青山村公共空间应用在规划层面和空间层面、适合村落乡村旅游发展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建立风景名胜区与村落、乡村旅游和公共空间的联系,以期更有效地推动景-村融合发展。(6)归纳得出3条结论,第一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乡村旅游的发展应采用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方式;第二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存在四种更新趋势,并以此建立基于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框架;第三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应从规划层面和空间层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本文研究存在的局限、问题和展望。

晏帅[3](2020)在《乡村旅游风景道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以六安茶谷1号风景道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民健康休闲时代的迎来,国民旅游方式以及旅游体验模式的转变,自驾游成为国民旅游的重要方式,乡村区域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选择方向,进而促进旅游道路的大量需求;为加快乡村区域发展,旅游扶贫成为乡村振兴的新途径,而乡村旅游风景道建设是新途径的重要体现;我国对风景道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方向大多在经济发展较好区域的风景道建设,而对乡村地区风景道的系统研究较少,这已不满足我国风景道建设实践快速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六安茶谷1号风景道规划设计为例,运用文献查阅、现状调研、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构建乡村旅游风景道规划设计流程和研究方法,为我国乡村旅游风景道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文章从以下三方面展开:首先,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风景道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国内外风景道的基础理论、规划设计、运用管理、建设实践等方面的梳理总结,认识到我国在风景道研究方面的不足,并选取国内外实践案列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我国风景道建设规划中面临的问题,为乡村旅游风景道系统规划设计提供经验借鉴。其次,归纳乡村旅游风景道系统规划路径。依据乡村旅游风景道规划导向、平台、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旅游风景道资源评价体系,并对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为乡村旅游风景道沿线节点筛选、线路布局、规划内容提供合理科学依据,并提出乡村旅游风景道系统规划内容,根据乡村旅游风景道的构成要素以及地域特色,将乡村旅游风景道系统规划设计内容分为主题空间规划、支持系统规划、景观控制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最后,以六安茶谷1号风景道为例,对六安茶谷(裕安区域)的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然后通过资源评价体系分析各资源点的价值,为六安茶谷1号风景道节点筛选、线路布局、主题空间规划、支持系统规划、景观控制优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研究。期望本文的研究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关于乡村风景道的系统规划研究,为我国乡村区域风景道建设提供指导帮助。图[57]表[26]参[82]

凌珑[4](2020)在《交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公路景观体系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大众旅游时代的逐渐到来,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优势逐渐加强,交旅融合是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旅游公路,是促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旅游公路的建设既引领了交旅融合的理念创新,又是引领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在交旅融合背景下,如何提升旅游公路的景观品质、为游客打造多元化的景观游赏体验并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旅游公路,成为本文研究的突破口。论文首先分析交旅融合理念背景,提出当前背景下旅游公路的景观设计关注点,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研究现状分析,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明确研究方向。其次是对交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公路进行设计理论基础研究,分别对旅游公路的概念定义、分类、特征、功能、景观体系设计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论述,提出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的几点特征要素和复合功能。接着对旅游公路进行景观案例调研与分析,选取中国最美十大公路以及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的几个典型案例做对比分析研究,并分析归纳出旅游公路景观现存问题以及针对现存问题的几点措施。然后就是对交旅融合下旅游公路的景观设计进行具体的创新性设计方法研究探索,提出旅游公路的景观体系设计新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流程、更高层次的设计目标,以及重点对旅游公路景观体系分项设计方法,从慢行体系、服务体系、绿化体系、文旅体系、设施体系这五个体系入手分别做了具体设计方法研究论述。最后用实际的旅游公路景观设计项目做实践论证,用具体的项目实例分析旅游公路景观体系具体的设计方法,探索上述所提出的旅游公路景观体系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法等在实践设计中的应用,证明研究提出的设计方法具有可操作性。本文研究得出在新时期交旅融合的趋势背景下,旅游公路景观设计具备的更多功能要素以及更加全方位人性化的旅游公路景观体系设计方法等一系列创新理论成果,大大丰富了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的内涵和方法。研究成果对于新时代交旅融合行业热点背景下的旅游公路景观设计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盼[5](2020)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研究 ——以巩义市S235省道为例》文中提出“全域旅游”的理念自2008年被提出,也逐渐被广泛认同。“全域旅游”这一概念在2017年被政府部门纳入工作计划,全域旅游也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板块。随着国家对旅游业的大力倡导,城市快速路作为旅游经济发展最有力的连接点,其景观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进入2010年之后,国内城市快速路的迅猛建设,虽然更加方便了人们往返于城市与旅游景区之间,但同时也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使城市快速路整体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第一,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汇总整理不同专家的观点,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及相关建议,对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立了由2个准则层要素、11个子目标层要素及50个指标层要素构成的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要素体系。第二,运用SPSS26.0软件,采取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子目标层的11个主要影响要素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选取320份有效问卷调查的数据作为样本空间进行分析,得出11个子目标层要素的得分及其影响程度排序:绿化>植物>地形、地貌>水体>建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景观艺术设施>道路本身设施>照明安全设施>防护设施>虚拟景观。第三,结合影响要素体系构建及相关案例研究经验的借鉴,以及全域旅游的相关政策,从改造提升总流程及改造规划布局设计两大方面进行提升策略的构建。并从绿化种植、背景空间、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筑及景观艺术设施、道路本身、附属设施和人文七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设计,探讨出一套具体可操作的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最后,结合上述研究,选取巩义市S235省道景观改造提升为例,结合巩义市全域旅游发展政策,制定总体设计构思和总体设计目标,从景观区段、绿化种植、背景空间、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筑及景观艺术设施、道路本身及附属设施等七个方面对巩义市S235省道进行景观改造提升,将上述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设计策略体系运用到实际,促进巩义的全域旅游发展。

姜宽[6](2020)在《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对于人类聚居空间营造的重要性自古已达成共识,传统乡村水系统不仅是维系乡村生产生活的需求,同时也是乡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水系统与乡村空间关系有三:一、仅凭朴素的生态智慧即维系生活、生产中的良性水循环;二、“集、取、用、排”等水基础设施虽然有较大规模,但与院落、道路、景观、公共空间、自然环境等形成有机结合;三、各类“涉水”空间构成优良的景观空间体系,实质性地影响着村落的空间特征。然而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绝大多数村落为满足不断提升的生活、生产需求,在水系统的现代化改造过程中往往更多关注于各类水基础设施自身技术指标,忽略了水基础设施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乡村水循环平衡难以长久维系,从而使得乡村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同时现代施工技术将大多数设施入地敷设,虽节省了一定空间、确保了供水排水的安全性,但是破坏了由乡村水系统统领的宜居村落空间组织;这些思考触发了本研究的动机,即技术如何让优雅的继承传统,现代乡村水系统如何良性循环地保障乡村可持续发展,塑造村落空间风貌特色。研究以半湿润区与寒冷区交汇的山东区域乡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水系统概念、空间植入方式、空间组织结构和适变应用等方面对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范围、相关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在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方法并构建了研究的整体框架。第二章构建基于代谢循环的乡村水系统概念认知,通过对代谢平衡理论、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提出乡村水系统的概念,进而重点阐述了乡村水系统的概念与内涵、构成要素与结构、层级与特征、综合效能等方面内容,并结合上述研究对山东区域乡村水系统进行初步探讨。第三章研究了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的空间植入,首先分析了水系统空间对乡村空间的要求,进而对梳理了不同产业类型乡村水系统运行模式并从技术、经济、空间、景观、社会五个维度分析乡村“涉水”基础设施的选取,最后探讨了不同“涉水”基础设施在院落尺度、单元尺度、村域尺度的植入方式,从而为第四章乡村是系统空间组织结构的构建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第四章研究了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和适变性应用策略,通过对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空间形态的研究,建立乡村空间模型;结合“水系统空间组织”的概念,构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结构库,并进一步分析了是系统空间与乡村空间的整合设计,最后以济南朱家峪村为例探讨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在乡村规划中适变性应用策略。第五章为结论和展望,对全文研究内容进行提炼与总结,概括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针对论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余万福[7](2020)在《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国乡村振兴已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随之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偏远乡村地区发展困难重重。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是一个距离大城市四小时车程的偏远乡村地区,交通成为该地区发展的最大障碍。本论文的目的是寻找一种偏远乡村的发展之道,解决偏远地区乡村发展难题。本文将公益加入到偏远乡村旅游规划发展中,采用一种替代旅游的方式将旅游与偏远乡村产生联系,从而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让旅游资源利用最大化。更多的提倡公益旅游对乡村发展的扶贫作用,而不是单纯的旅游发展和旅游体验。考虑到云南省旅游发展困境,采用公益旅游的形式对乡村旅游地进行规划设计,首次将公益旅游和乡村旅游联系起来。内容:首先,通过对乡村规划、公益旅游发展、旅游规划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相关乡村规划,总结国内乡村规划发展问题;其次,通过梳理文献和公益旅游相关案例发现,公益旅游可以克服当前国内乡村规划建设遇到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将公益旅游加入到乡村规划建设中,站在公益的视角来分析云南地区乡村发展的可能性;最后,将乡村公益旅游的研究结论运用于云南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片区,提出公益文创研学游、公益扶贫扶智游、公益原生文化体验游、公益农事体验游四个乡村公益旅游产品,通过这四个产品设计来带动该片区重点村落的规划设计。结论:明确乡村公益旅游五个特点;对乡村公益旅游活动进行分类;将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分为六个主要类型;发展总结五个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运营模式。本文力求为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滨江片区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也为偏远地区乡村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涂誉元[8](2020)在《朝鲜族民俗与延吉-珲春风景道标识系统的融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车旅游在我国迅速兴起并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模式也在发生转变,即更加注重休闲文化和旅游体验。在这样的旅游大环境下,风景道通过将旅游者的旅游成本转化为旅游收益,满足了旅游者休闲娱乐的旅游体验,因此风景道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关注和喜爱,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目的地——线性旅游目的地。风景道作为道路系统的一员,不仅是道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更是顺应我国国家政策、人民需求和旅游大趋势而产生的旅游产品。本文探讨的风景道标识系统规划设计属于风景道微观规划的内容,是风景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综合运用点-轴开发理论、视觉符号学理论、旅游者知觉理论、人体工程学理论和动态视觉心理理论,结合文献分析、田野观察和访谈法,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探讨了延边朝鲜族民俗符号与延吉-珲春风景道标识系统的融合设计。利用符号化的朝鲜族民俗文化,使延吉-珲春风景道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最终形成个性化的风景道标识系统。本文研究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风景道标识系统的构建。笔者以美国相对成熟的风景道标识系统理论为主要参考依据,通过对国内外现有风景道标识系统的对比分析,进行我国风景道标识系统体系框架的构建。第二部分为朝鲜族民俗概况研究。基于延吉-珲春风景道所在地域的品牌形象定位,进行地域民俗特征的探究。第三部分为延吉-珲春风景道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风景道建设现状。第四部分为规划设计研究。基于上文中探究的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提取代表性民俗元素信息,设计延边朝鲜族民俗符号。进一步将民俗符号和风景道标识进行融合,设计延吉-珲春风景道的风景道标识系统。

赵楠楠[9](2020)在《休闲旅游导向下西安城郊型乡村景观空间适宜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及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城郊型乡村越来越成为吸引人们心之所向的旅游栖居地;其表层作为人类由视觉观赏延伸至身心享受的生活空间场所,实质上承担着地域经济形象展示及旅游最直观的品质感受功能。区域旅游竞合及乡村景观规划实践表明,只有适宜地域景观空间资源发展的规划设计才是全方位整合乡村所有资源,提高乡村区域经济生产总值的有效路径。城郊型乡村占据休闲旅游“短距离”的区位优势,是不同于远郊区和城区的城郊结合区域。因此,对休闲旅游背景下城郊型乡村景观空间适宜性设计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本文运用多学科交叉及数据分析处理的研究方法。结合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阎良区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实践项目,构建休闲旅游导向下西安城郊型乡村景观空间规划分类模式及乡村休闲旅游人居空间小环境景观空间的适宜性设计研究。从800余份调研问卷及项目实践中分析提取乡村规划实施中的弊端有5点:(1)过度追求经济而造成景观同质化;(2)人居环境质量缺乏地域特色及景观空间适宜性;(3)点式发展难以形成区域景观联动发展格局;(4)浪费土地破坏生态景观系统平衡;(5)盲目的发展旅游不仅没能使乡村经济得到提升,反而加速破坏了城郊型乡村原有的景观空间资源形态。其次,适宜性规划发展城郊型乡村休闲旅游景观的益处有:(1)旅游景观差异化发展,提升乡村知名度;(2)使乡村经济得到提升,休闲旅游产业吸引年轻劳动力回乡发展,缓解乡村缺乏年轻劳动力现状。(3)乡村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与开发,乡村景观空间风貌得到提升;(4)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康养旅居体系完整,人民生活幸福感得到提升;(5)缓解城市空间压力,丰富景观系统点、线、面、体型景观空间层次结构。最后,本文选取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非典型性西安市阎良区59个城郊型乡村为实证研究对象。从阎良区城郊型乡村景观空间适宜性设计出发,将其分为5大类适宜性景观发展模式,细部选取7大乡村景观空间小环境类型进行设计研究与应用。系统科学地进行问题分析与设计探讨,并提出技术性设计解决方案,拓展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引导区域景观资源竞合及差异化定位发展。以期为同类城郊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万雨欣[10](2020)在《森林公园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以四川旺苍大峡谷森林公园为例》文中认为森林公园道路建设是森林公园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其串联了森林公园的各功能部分,组织了森林公园的游览途径,还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而一套完整的森林公园道路系统,应具有合理的线路、科学的工艺以及优质的景观。研究如何设计优质的森林公园道路景观于上可以完善森林公园景观体系,提升公园的整体品质,于下可以丰富景观内容,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带动当地经济建设。本文以森林公园道路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剖析法、实地调研法及综合归纳的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分析了国内外森林公园研究现状,归纳了道路景观设计的方法与途径,再引入具有“国有林场”属性的森林公园景观设计研究案例,分析其道路景观建设方案特色,总结了可借鉴的设计要点。最后以旺苍大峡谷森林公园现状分析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提出旺苍大峡谷森林公园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本文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植物景观、硬质景观设计结合的方式,构筑警示性设计、设计生态亲和型安全设施、优化道路弯道半径等措施,提升了森林公园道路的安全性;(2)通过构建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生态停车区(透水性铺装)、生物廊道、区域性低影响穿透式步道等低影响设计,结合智慧公园的管理方法,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森林公园道路建设与开发给森林带来的生态破坏,改善了道路周边的生态环境;(3)通过各区段的观景平台功能性设计,创造了人与自然的交互空间、设计了森林资源保护性设施、营造了多种游览方式。提升了森林公园道路景观游览系统的可开发性,满足了未来森林公园开发阶段的基础条件,为未来森林公园旅游业态开发创造条件;(4)通过植物和硬质景观结合的方式,利用观赏性较高的乡土植被和部分已驯化的引入观赏植物,构建了可四季观赏的道路季相景观。并在低影响设计原则和美学原则的指导下,风貌改造了与森林背景不融洽的建筑及构筑物,提升了森林道路与森林背景的融洽度,改善了林场现有的道路周边硬质景观视觉感官,为未来森林公园建设与开发提供了帮助。本文以四川旺苍大峡谷森林公园研究对象,提出了以安全性、生态性、功能性及美学性为考量的森林公园道路景观植物配置方式和森林公园道路周边硬质景观的运用模式,为森林公园道路景观建设提供了设计思路与方向。并期望为森林公园道路景观设计及国有林场道路景观提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旅游道路的设计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道路的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基本概念与研究概况
        2.1.2 泛风景道评价研究
        2.1.3 传统道路评价相关研究
        2.1.4 国内外比较研究
        2.1.5 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风景道相关理论
        2.2.2 公路景观评价相关理论
        2.2.3 廊道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2.2.4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
        2.2.5 深度神经网络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风景道评价先行实践与经验借鉴
    3.1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概述
        3.1.1 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
        3.1.2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形成
        3.1.3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特点
    3.2 美国风景道评价指标
        3.2.1 国家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3.2.2 州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3.3 美国风景道评价方法
    3.4 美国风景道评价案例
        3.4.1 概述
        3.4.2 评价标准
        3.4.3 评价方法
    3.5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借鉴与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
    4.1 概念与功能
        4.1.1 概念界定
        4.1.2 功能作用
    4.2 构建目的与原理
        4.2.1 构建目的
        4.2.2 构建思路
        4.2.3 评价概念模型
    4.3 评价机构及程序
        4.3.1 评价机构
        4.3.2 评价程序
    4.4 评价指标
        4.4.1 指标设计思路
        4.4.2 评价指标构建
    4.5 评价方法
        4.5.1 评价方法考量
        4.5.2 评价方法应用
    4.6 评价分等定级
        4.6.1 分等定级依据
        4.6.2 评价等级划分
    4.7 本章小结
5 风景道评价指标
    5.1 既有评价指标分析
        5.1.1 评价维度分析
        5.1.2 评价指标分析
    5.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
        5.2.1 构建原则
        5.2.2 构建流程
    5.3 评价指标机理分析
    5.4 评价指标构建
        5.4.1 景观维度评价指标
        5.4.2 设施维度评价指标
        5.4.3 服务维度评价指标
        5.4.4 管理维度评价指标
    5.5 本章小结
6 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6.1 现有评价方法分析
        6.1.1 评价方法总体分析
        6.1.2 风景道相关评价方法
    6.2 评价方法选取与适用性分析
        6.2.1 评价方法选取与优化
        6.2.2 评价方法适用性
    6.3 风景道评价模型构建
        6.3.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6.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6.3.3 权重计算
        6.3.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风景道评价体系中国实践: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
    7.1 研究区概况
    7.2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
        7.2.1 构建目标
        7.2.2 构建原则
        7.2.3 评价指标构建
    7.3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7.3.1 数据及实验环境
        7.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7.3.3 权重计算
        7.3.4 评价总分计算
    7.4 国家一号风景道分等定级及评价结果
        7.4.1 评价分等定级
        7.4.2 评价结果分析
    7.5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7.6 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局限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风景道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 B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青山村: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旅游助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1.1.2 乡村旅游促进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
        1.1.3 青岛市崂山区构建全域旅游立体发展新格局
    1.2 基本概念诠释
        1.2.1 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
        1.2.2 公共空间
        1.2.3 空间更新
    1.3 研究对象简介
        1.3.1 青山村概况
        1.3.2 景-村空间关系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2.1 公共空间更新基础理论研究
        2.1.1 城市触媒理论
        2.1.2 核心-边缘理论
        2.1.3 场所精神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2.2.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的相关研究
        2.2.3 “景村融合”的相关研究
    2.3 研究进展与不足
        2.3.1 研究成果评述
        2.3.2 研究不足之处
    2.4 本章小结
3 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框架构建
    3.1 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理论研究
        3.1.1 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优势分析
        3.1.2 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要素分析
        3.1.3 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含义分析
        3.1.4 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保护与联动式发展的辩证关系
    3.2 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趋势
        3.2.1 公共空间的景点化
        3.2.2 公共空间的商业化
        3.2.3 公共空间的多功能化
        3.2.4 公共空间序列的连续性
    3.3 基于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青山村公共空间发展现状及问题梳理
    4.1 村落概况
        4.1.1 区位交通
        4.1.2 自然地理
        4.1.3 人口经济
        4.1.4 人文历史
    4.2 村落总体格局
        4.2.1 空间格局
        4.2.2 空间布局
    4.3 青山村公共空间现状特征
        4.3.1 公共空间结构
        4.3.2 生产性景观空间特征
        4.3.3 节点空间特征
        4.3.4 街巷空间特征
    4.4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现状分析
        4.4.1 更新历程
        4.4.2 生产性景观空间更新现状
        4.4.3 节点空间更新现状
        4.4.4 街巷空间更新现状
        4.4.5 现状评价
    4.5 青山村公共空间存在的若干问题
        4.5.1 生产性景观空间缺乏体验性和趣味性
        4.5.2 节点空间缺乏参与性和系统性
        4.5.3 街巷空间缺乏便利性和连续性
        4.5.4 旅游服务设施缺乏完整性
        4.5.5 空间结构缺乏与景区的联系
    4.6 本章小结
5 景村融合背景下青山村发展研究
    5.1 青山村上位规划分析
        5.1.1 崂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5.1.2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
        5.1.3 上位规划总结
    5.2 青山村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5.2.1 乡村旅游资源构成
        5.2.2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5.2.3 乡村旅游产品类型
        5.2.4 乡村旅游市场分析
        5.2.5 乡村旅游空间需求
        5.2.6 乡村旅游服务设施
        5.2.7 不同利益群体参与行为分析
    5.3 青山村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
        5.3.1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5.3.2 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6.1 优秀乡建案例经验借鉴
        6.1.1 乡村建设实例1——梅家坞
        6.1.2 乡村建设实例2——屏山村
        6.1.3 乡村建设实例3——上坪古村
    6.2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目标和原则
        6.2.1 青山村公共空间发展底线
        6.2.2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目标
        6.2.3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原则
    6.3 规划层面——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6.3.1 景村互动——重构功能,明确形象
        6.3.2 景村互补——联动资源,创新产品
        6.3.3 景村一体——改善交通,空间联动
        6.3.4 景村协作——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6.4 空间层面——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6.4.1 生产性景观空间-激活空间活力,打造创意空间
        6.4.2 街巷空间-优化线路布局,延续空间风貌
        6.4.3 节点空间-延续文化功能,营造体验氛围
        6.4.4 旅游服务设施-挖掘文化特色,重塑空间功能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结论一
        7.1.2 结论二
        7.1.3 结论三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的不足
        7.2.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青山村村民调研问卷
    附录二:青山村游客调研问卷
    附录三:青山村村领导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乡村旅游风景道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以六安茶谷1号风景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体验模式的转变
        1.1.2 风景道建设成为趋势
        1.1.3 旅游扶贫为乡村振兴新途径
        1.1.4 乡村旅游风景道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难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风景道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风景道概念
        2.1.2 乡村旅游风景道
        2.1.3 风景道相关概念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规划设计
        2.2.2 景观评价
        2.2.3 运营管理
        2.2.4 研究启示
    2.3 国外研究综述
        2.3.1 规划设计
        2.3.2 景观评价
        2.3.3 运营管理
        2.3.4 研究启示
    2.4 风景道相关理论
        2.4.1 线性空间理论
        2.4.2 慢行系统理论
        2.4.3 景观设计学理论
        2.4.4 道路生态学理论
    2.5 风景道结构及类型
        2.5.1 风景道结构组成
        2.5.2 风景道的类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旅游风景道系统规划路径
    3.1 乡村旅游风景道系统规划导向
    3.2 乡村旅游风景道系统规划平台
    3.3 乡村旅游风景道系统构建原则
    3.4 乡村旅游风景道系统构建流程
        3.4.1 现状调研
        3.4.2 基础方法
        3.4.3 资源评价体系
        3.4.4 确定指标权重
        3.4.5 资源评价标准
        3.4.6 风景道节点筛选
        3.4.7 风景道线路布局
    3.5 乡村旅游风景道系统规划内容
        3.5.1 风景道主题空间规划
        3.5.2 风景道支持系统规划
        3.5.3 风景道景观控制优化
        3.5.4 风景道生态环境保护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六安茶谷1号风景道系统规划实践研究
    4.1 项目概况
        4.1.1 区位分析
        4.1.2 交通分析
        4.1.3 旅游资源分析
        4.1.4 规划定位分析
        4.1.5 现状问题
    4.2 六安茶谷1号风景道系统规划设计
        4.2.1 资源综合评价
        4.2.2 线路布局规划
        4.2.3 主题空间规划
        4.2.4 支持系统规划
        4.2.5 景观控制优化
        4.2.6 生态环境保护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交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公路景观体系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行业发展趋势
        1.1.2 相关政策解读
        1.1.3 交通和旅游的关系
        1.1.4 交旅融合背景解读
        1.1.5 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设计关注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目前旅游公路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理论基础
    2.1 旅游公路的定义
    2.2 旅游公路的分类
        2.2.1 依交通功能划分
        2.2.2 依景观资源划分
        2.2.3 依主题定位划分
    2.3 旅游公路的特征要素
        2.3.1 基于旅游资源依托
        2.3.2 景观和文化价值高
        2.3.3 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
    2.4 旅游公路的复合功能
        2.4.1 景观观赏功能
        2.4.2 文化展现功能
        2.4.3 游憩互动功能
        2.4.4 旅游产品功能
    2.5 旅游公路的景观设计内容
        2.5.1 旅游公路的景观组成
        2.5.2 旅游公路景观体系设计内容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旅游公路景观案例调研与分析
    3.1 最美公路景观调研分析
        3.1.1 最美十大公路景观对比分析
        3.1.2 调研结果分析与评价
    3.2 旅游公路经典案例分析
        3.2.1 美国1 号公路
        3.2.2 澳大利亚大洋路
        3.2.3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
        3.2.4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
    3.3 旅游公路景观现状问题总结及措施
        3.3.1 旅游公路景观现存问题
        3.3.2 针对现存问题的措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旅融合下旅游公路景观体系设计方法研究
    4.1 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理念
        4.1.1 激活文化理念
        4.1.2 以人为本理念
        4.1.3 主题营造理念
        4.1.4 服务旅游理念
        4.1.5 绿色交通理念
        4.1.6 灵活设计理念
    4.2 旅游公路景观设计原则
        4.2.1 安全性原则
        4.2.2 生态性原则
        4.2.3 协调性原则
        4.2.4 地域性原则
        4.2.5 参与性原则
        4.2.6 功能性原则
    4.3 旅游公路景观设计流程
    4.4 旅游公路景观体系设计目标
        4.4.1 线性带状景观体验游览地
        4.4.2 文创旅游产业的聚集高地
        4.4.3 智慧创新的生态陆域廊道
    4.5 旅游公路景观体系分项设计方法
        4.5.1 慢行体系设计
        4.5.2 服务体系设计
        4.5.3 绿化体系设计
        4.5.4 文旅体系设计
        4.5.5 设施体系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交旅融合下旅游公路景观体系设计应用实践
    5.1 贵州茶海旅游公路景观设计项目
        5.1.1 项目分析
        5.1.2 设计主题思路
        5.1.3 景观体系设计应用
    5.2 道真仡佬旅游公路景观设计项目
        5.2.1 项目分析
        5.2.2 设计主题思路
        5.2.3 景观体系设计应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5)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研究 ——以巩义市S235省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全域旅游
        2.1.2 城市快速路
        2.1.3 景观
        2.1.4 城市快速路景观
    2.2 理论基础
        2.2.1 景观美学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道路生态学
        2.2.4 旅游心理学
        2.2.5 景观与旅游AVC理论
        2.2.6 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2.2.7 道路景观与交通安全性
    2.3 本章小结
3 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要素及案例分析
    3.1 改造提升要素选取
        3.1.1 要素选取原则
        3.1.2 要素选取
        3.1.3 要素选取内涵
        3.1.4 要素筛选结果分析
    3.2 改造提升要素分析
        3.2.1 实证分析
        3.2.2 实证结果分析
    3.3 相关案例研究
        3.3.1 青海扎碾公路: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建设的有机融合
        3.3.2 泰顺县311省道——百里生态景观大道
        3.3.3 江北快速路景观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策略
    4.1 改造提升原则
    4.2 改造提升策略体系
        4.2.1 改造提升总流程
        4.2.2 改造规划布局设计
    4.3 改造提升设计方法
        4.3.1 绿化种植景观改造设计
        4.3.2 背景空间景观改造设计
        4.3.3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景观改造设计
        4.3.4 建筑及景观艺术设施改造设计
        4.3.5 道路本身景观改造设计
        4.3.6 附属设施景观改造设计
        4.3.7 人文景观改造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以巩义市S235省道为例实践研究
    5.1 相关概况解读
        5.1.1 区域概况
        5.1.2 项目概况
    5.2 相关改造要素调查分析
    5.3 总体提升设计
        5.3.1 总体设计构思
        5.3.2 总体设计目标
    5.4 详细提升设计
        5.4.1 景观区段改造设计
        5.4.2 绿化种植景观改造设计
        5.4.3 背景空间景观改造设计
        5.4.4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景观改造设计
        5.4.5 建筑及景观艺术设施改造设计
        5.4.6 道路本身景观改造设计
        5.4.7 附属设施景观改造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6)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水环境格局濒临瓦解
        1.1.2 整合乡村“涉水”基础设施空间的重要性
        1.1.3 乡村水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解读
        1.4.1 基础设施空间
        1.4.2 乡村水系统基础设施空间
        1.4.3 空间组织模式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基础设施空间相关研究
        1.5.2 水代谢循环相关研究
        1.5.3 乡村水基础设施空间相关研究
        1.5.4 整合水基础设施的乡村空间相关研究
        1.5.5 研究简评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于代谢循环的乡村水系统概述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代谢平衡理论
        2.1.2 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相关理论
        2.1.3 生态基础设施理论
        2.1.4 “海绵系统”理论
    2.2 乡村水系统概念与内涵
    2.3 乡村水系统要素构成与结构特征
        2.3.1 乡村水系统要素构成
        2.3.2 乡村水系统结构特征
    2.4 乡村水系统的层级与特征
        2.4.1 乡村水系统的层级
        2.4.2 乡村水系统的特征
    2.5 乡村水系统综合效能
        2.5.1 乡村水系统的空间效能
        2.5.2 乡村水系统的景观效能
        2.5.3 乡村水系统的经济效能
        2.5.4 乡村水系统的环境效能
        2.5.5 乡村水系统的社会效能
    2.6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研究
        2.6.1 乡村水资源代谢分析
        2.6.2 乡村水系统循环模式分析
        2.6.3 乡村“涉水”基础设施归纳
        2.6.4 “涉水”基础设施空间规模量化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植入
    3.1 水系统空间植入对乡村空间的要求
        3.1.1 水系统空间对地形地势的要求
        3.1.2 水系统空间对用地规模的要求
        3.1.3 水系统空间对建设空间的需求
    3.2 不同产业类型乡村水系统运行模式分析
        3.2.1 以分散式种植/养殖为主的乡村水系统处理模式
        3.2.2 以观光农业为主的乡村水系统处理模式
        3.2.3 以节水和资源回用为主的乡村水系统处理模式
    3.3 乡村“涉水”基础设施选取影响因素
        3.3.1 技术性因素——运行特征,植入适恰
        3.3.2 经济性因素——投入节约,经济价值
        3.3.3 空间性因素——规模适宜,开放连接
        3.3.4 景观性因素——景观渗透,生态共享
        3.3.5 社会性因素——塑造文化,多元发展
    3.4 水系统设施在不同空间尺度的植入方式
        3.4.1 乡村水系统设施在院落尺度空间的植入
        3.4.2 乡村水系统设施在单元尺度的空间植入
        3.4.3 乡村水系统设施在村域尺度的植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研究及适变应用
    4.1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空间模型构建
        4.1.1 乡村空间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4.1.2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空间形态归纳
    4.2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构建
        4.2.1 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研究方法制定
        4.2.2 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结构类型库
    4.3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空间的整合设计
        4.3.1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空间结合原则
        4.3.2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空间骨架的结合
        4.3.3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结合
        4.3.4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院落空间的结合
        4.3.5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道路体系的结合
        4.3.6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公共节点的结合
    4.4 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适变应用—以济南朱家峪村为例
        4.4.1 “因水而起”的前期分析
        4.4.2 “三生一体”的概念生成
        4.4.3 “多元发展”的方案深化
        4.4.4 “生态持续”的最终成果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5.1.1 主要结论
        5.1.2 创新点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7)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选题理论意义
        1.2.3 选题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相关理论研究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2.1 国外公益旅游研究现状
        2.2.2 国内公益旅游研究现状
        2.2.3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2.2.4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2.3 公益旅游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2.3.1 重庆巫山县乡村公益旅游
        2.3.2 “游牧行”公益旅游实践研究
        2.3.3 井冈山红色公益旅游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3.1 乡村公益旅游现状调查分析
        3.1.1 设计问卷
        3.1.2 问卷发放
        3.1.3 问卷数据分析
        3.1.4 乡村公益旅游现状总结
    3.2 乡村公益旅游的特点
        3.2.1 利他性和利己性
        3.2.2 旅游性与公益性共存
        3.2.3 乡村性
        3.2.4 无害性
        3.2.5 参与性与体验性
        3.2.6 可持续性
    3.3 乡村公益旅游的分类
    3.4 乡村公益旅游资源分类
        3.4.1 乡村旅游资源的一般分类方法
        3.4.2 乡村公益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与方法。
    3.5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分类
        3.5.1 公益旅游产品的常见分类方法
        3.5.2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的分类原则与方法
    3.6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3.6.1 效益平衡原则
        3.6.2 社会效益原则
        3.6.3 环境适度开发原则
        3.6.4 旅游产品多样化原则
    3.7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3.7.1 “政府+”模式
        3.7.2 “高校+”模式
        3.7.3 “公益机构+”模式
        3.7.4 “旅行社+”模式
        3.7.5 “公益旅游者个体+”模式
    3.8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运营管理
        3.8.1 先进的管理模式
        3.8.2 树立公益品牌,加强品牌推广
        3.8.3 促进产业融合,实现共赢
    3.9 小结
第四章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前期分析
    4.1 漠沙镇基本概况
        4.1.1 自然地理条件
        4.1.2 人文地理条件
    4.2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现状
        4.2.1 基本概况
        4.2.2 旅游基础与资源分析
        4.2.3 花腰傣原生农耕智慧
        4.2.4 土地利用现状
        4.2.5 上位规划
    4.3 重点村落现状
        4.3.1 南碱村
        4.3.2 丙南村
        4.3.3 大沐浴村
    4.4 漠沙镇乡村公益旅游可行性分析
        4.4.1 漠沙镇乡村公益旅游区位分析
        4.4.2 漠沙镇乡村公益旅游资源分析
        4.4.3 漠沙乡村公益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4.4.4 SWOT分析
        4.4.5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可行性分析结论
    4.5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规划基本思路
        4.5.1 规划范围确定
        4.5.2 规划思路
        4.5.3 目标及定位
    4.6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适宜的公益旅游产品
        4.6.1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村民意愿分析
        4.6.2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产品选择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实践
    5.1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总体实施脉络
        5.1.1 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5.1.2 农业+公益旅游业
    5.2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构建
        5.2.1 政府主导
        5.2.2 高校主导
        5.2.3 社会企业主导
        5.2.4 旅行社主导
        5.2.5 公益旅游者个体主导
    5.3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产品与旅游项目
        5.3.1 公益文创研学游
        5.3.2 公益扶贫扶智游
        5.3.3 公益原生文化体验游
        5.3.4 公益农事体验游
    5.4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
        5.4.1 旅游带空间结构规划
        5.4.2 旅游带项目布点规划
        5.4.3 旅游带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4.4 旅游带道路交通规划
        5.4.5 旅游带旅游线路规划
        5.4.6 旅游带绿地及景观空间规划
        5.4.7 旅游带标识系统规划
    5.5 重点地段旅游活动策划及规划设计
        5.5.1 南碱村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策划
        5.5.2 丙南村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策划
        5.5.3 大沐浴村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策划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1.1 理论研究成果
        6.1.2 项目基地问题研究结果
        6.1.3 提出适应性策略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
    6.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项目
附录 B:调查问卷
附录 C:图片索引
附录 D: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图集(部分)

(8)朝鲜族民俗与延吉-珲春风景道标识系统的融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基础理论与概念界定
一、风景道标识系统
    (一)风景道标识系统构成
    (二)风景道标识系统功能
    (三)风景道标识组成要素
    (四)民俗符号与风景道标识的耦合
二、延边朝鲜族民俗概况
    (一)延边旅游形象定位
    (二)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
三、延吉-珲春风景道调查分析
    (一)政策推动风景道的建设
    (二)沿线环境现状
    (三)基础设施现状
四、延吉-珲春风景道标识系统设计
    (一)设计理念
    (二)设计原则
    (三)朝鲜族民俗符号提取和提炼
    (四)风景道标识设计
    (五)空间布局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休闲旅游导向下西安城郊型乡村景观空间适宜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休闲旅游
        1.2.2 乡村景观
        1.2.3 城郊型乡村
        1.2.4 城郊型乡村景观
        1.2.5 景观适宜性设计
    1.3 研究对象区域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尺度
        1.3.4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案的制定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4.5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进程
    2.1 相关理论基础及思想溯源
        2.1.1 城乡空间关系相关理论
        2.1.2 乡村休闲旅游相关理论
        2.1.3 乡村景观建设相关理论
        2.1.4 城郊型乡村发展理论
    2.2 乡村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3 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法规和规范
        2.2.4 现阶段城郊型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趋势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郊型乡村景观的形成、特征、作用及推动要素
    3.1 城郊型乡村景观的形成及特征
        3.1.1 城郊型乡村景观的形成
        3.1.2 城郊型乡村景观特征
    3.2 城郊型乡村景观的作用
        3.2.1 城郊型乡村及其景观空间在城市中的作用
        3.2.2 城郊型乡村及其景观空间在乡村中的作用
    3.3 影响城郊型乡村景观形成的推动要素
        3.3.1 阎良区乡村体现的城市景观要素
        3.3.2 阎良区乡村体现的乡村景观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安城郊型乡村休闲旅游类别及景观要素
    4.1 西安城郊型乡村旅游景观空间分类
        4.1.1 西安城郊型乡村旅游类型
        4.1.2 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造成的景观障碍
        4.1.3 城郊型乡村的旅游发展规划解决策略
    4.2 西安城郊型乡村景观空间形态类型
        4.2.1 “点”型空间
        4.2.2 “线”型空间
        4.2.3 “面”型空间
        4.2.4 “体”型空间
    4.3 西安城郊型乡村各类形态休闲景观空间小环境要素的构成类型
        4.3.1 建筑景观要素
        4.3.2 水域景观要素
        4.3.3 植物景观要素
        4.3.4 农田景观要素
        4.3.5 道路景观要素
        4.3.6 标识景观要素
        4.3.7 交往空间景观要素
    4.4 西安城郊型乡村景观空间塑造形式及内涵
        4.4.1 城郊型乡村景观形态组织
        4.4.2 城郊型乡村景观的营建意义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阎良区休闲城郊乡村景观空间适宜性设计研究
    5.1 阎良区乡村景观空间现状及类型分析
        5.1.1 研究区景观空间现状特征分析
        5.1.2 研究区数据来源及处理
        5.1.3 研究区相关法规及规范
        5.1.4 研究区乡村景观类型分析
    5.2 休闲旅游驱动下阎良区城郊型乡村适宜性景观发展模式
        5.2.1 宜居田园生活型乡村
        5.2.2 景观资源驱动型乡村
        5.2.3 农业产业经济型乡村
        5.2.4 综合旅游服务型乡村
        5.2.5 生态旅居颐养型乡村
    5.3 阎良区乡村休闲旅游景观适宜性规划设计构思
        5.3.1 阎良区旅游景观发展与乡村功能模式相结合的规划设计
        5.3.2 阎良区乡村休闲旅游景观适宜性实施细部建设构思
    5.4 阎良区乡村各类形态景观空间适宜性设计研究与应用
        5.4.1 道路景观空间适宜性设计
        5.4.2 农田景观空间适宜性设计
        5.4.3 公共景观空间适宜性设计
        5.4.4 滨水景观空间适宜性设计
        5.4.5 建筑景观空间适宜性设计
        5.4.6 遗址文化景观空间适宜性设计
        5.4.7 宅前景观空间适宜性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调研数据整理
附录2:调研问卷A类
附录3:调研问卷B类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森林公园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以四川旺苍大峡谷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研究趋势分析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森林公园研究趋势分析
        1.3.4 研究内容
        1.3.5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森林公园道路景观设计理论基础
    2.1 森林公园道路景观设计相关理念
        2.1.1 道路景观生态学
        2.1.2 可持续发展理念
        2.1.3 景观美学理念
    2.2 森林公园道路设计原则
        2.2.1 功能性原则
        2.2.2 安全性原则
        2.2.3 生态效益原则
    2.3 森林公园道路植物设计原则
        2.3.1 区域性原则
        2.3.2 可持续性原则
        2.3.3 生态性原则
        2.3.4 美学原则
    2.4 森林公园景观设施(硬质景观)设计原则
        2.4.1 低影响开发原则
        2.4.2 保护性原则
        2.4.3 近自然式设计原则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森林公园道路景观案例研究
    3.1 湖南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案例研究
        3.1.1 公园概况
        3.1.2 公园道路及景观现状
        3.1.3 启示与借鉴
    3.2 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案例研究
        3.2.1 公园概况
        3.2.2 公园道路及景观现状
        3.2.3 启示与借鉴
    3.3 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案例研究
        3.3.1 公园概况
        3.3.2 公园道路及景观现状
        3.3.3 启示与借鉴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四川旺苍大峡谷森林公园现状与分析
    4.1 公园自然资源现状
        4.1.1 土壤
        4.1.2 河流水系
        4.1.3 气候条件
        4.1.4 植物分布现状
    4.2 公园地形地貌现状
    4.3 四川旺苍大峡谷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剖析
        4.3.1 总体布局
        4.3.2 植被与森林景观规划
        4.3.3 道路交通规划
    4.4 道路及周边环境现状调查及初步设计
        4.4.1 里程K0+000~K13+000段
        4.4.2 里程K13+000~K22+300段
        4.4.3 里程Kh0+000~Kh20+060段
    4.5 旺苍大峡谷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4.5.1 森林公园道路缘线区域风景资源评价
        4.5.2 四川旺苍大峡谷道路景观设计的SWOT分析
第5章 四川旺苍大峡谷森林公园道路景观设计
    5.1 总体设计
        5.1.1 设计目标
        5.1.2 设计原则
        5.1.3 设计构思
        5.1.4 设计策略
        5.1.5 设计分段
    5.2 水韵天路区段景观设计
    5.3 长寿仙路区段景观设计
    5.4 云上霄路区段景观设计
    5.5 设计前后道路景观对比与分析
        5.5.1 设计前后道路植物景观对比
        5.5.2 设计前后道路硬质景观对比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四川省旺苍大峡谷森林公园典型观赏与绿化植物名录

四、旅游道路的设计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D]. 魏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青山村: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乐馨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乡村旅游风景道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以六安茶谷1号风景道为例[D]. 晏帅.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4]交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公路景观体系设计研究[D]. 凌珑.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研究 ——以巩义市S235省道为例[D]. 王盼.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6]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研究[D]. 姜宽.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7]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研究[D]. 余万福.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朝鲜族民俗与延吉-珲春风景道标识系统的融合设计研究[D]. 涂誉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休闲旅游导向下西安城郊型乡村景观空间适宜性设计研究[D]. 赵楠楠. 长安大学, 2020(06)
  • [10]森林公园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以四川旺苍大峡谷森林公园为例[D]. 万雨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旅游道路设计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