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现代时空的“情书”——论岩井俊二的镜谈风格

穿梭于现代时空的“情书”——论岩井俊二的镜谈风格

一、在现代时空中穿梭的《情书》——论岩井俊二的镜语风格(论文文献综述)

程扬[1](2021)在《电影“作者论”视域下的岩井俊二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董泽林[2](2019)在《我们都偏爱镜子中的自己——镜像理论在电影中的运用以《情书》为例》文中提出两个一样的名字,两张相同的脸庞,通过那一封寄往天国的情书,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将三个青年男女的命运与爱情巧妙地梭织在了一起。于1995年日本公映,引发观众好评热潮的纯爱电影《情书》通过其唯美的画面,巧妙的构思,多层次而有条理的叙事脉络,纯熟且个人风格突出的拍摄手法,让受众在光影世界中沉浸于爱情的美妙不能自拔。本文旨在通过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影片人物角色深层次情感的生发与意义,通过打破电影"爱情"的外壳,探索内里"自恋"和"他恋"的内核。

林雪[3](2017)在《电影中的“双子角色”现象研究》文中提出电影是一种在表现视觉形象时具有独特优势的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将抽象的精神世界转化为直接可见的视觉符号。这一特点在讲述“双子角色”的故事时无疑使电影具有了更灵活的叙事方式和更具感染力的艺术表达,这是论文立论的基础,也是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接下来的内容构成论文的第二板块,展开对“双子角色”现象的具体论述和深入剖析。本文对双子角色的界定如下:影片出有两个外形高度相似的角色,从生理层面、科技层面和精神层面分为双胞胎、克隆人和灵魂伴侣三种类型,并分别在第二、三、四章中加以论述。电影中的双胞胎形象通常具有完全相反的个性特征,产生了和谐互补和对抗斗争两个分支。和谐互补的双胞胎形象是人们对双胞胎理想关系模式的想象,寄托了人们追求和谐圆满的心理。而在大多数影片中,双胞胎之间的关系都并非完全平等,通过探讨两者如何在一对关系中寻求最佳平衡,映射出的是个体与自我的关系和个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克隆人题材的电影中,外表的相似性是个体丧失独特性的外在表征。一个自我镜像的出现既是克隆人自我认知和获得身份的障碍,又是自然人类极度自恋和迷失自我的象征,旨在探讨克隆人技术可能导致的身份和伦理混乱,揭示人类迷恋自我复制的心理根源,将一种尚未发生的灾难具象为角色间的矛盾冲突,利用电影手段指导人们走出滥用技术的深渊。“灵魂伴侣”是电影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角色关系。不同于双胞胎和克隆人,此类人物形象不符合现实逻辑,完全是导演的艺术创造。这类形象在保持肉体唯一性的同时拥有了一个在精神上的相互呼应的对象,重在表现情感的共鸣和灵魂的契合。两个角色在找寻自己的“另一重生命”的过程中发掘着自身的个体意识,在对方身上折射出一种发现理想自我、摆脱孤独宿命的希望。然而最终总是与对方失之交臂,透露出了孤独的难以摆脱和寻找自我的永无止境。“双子角色”现象在电影中的存在和不断丰富,正是出于电影的创作者们对人类内心世界的关注。这些电影作品不仅由于人物设置的特殊性而颇有新意,而且导演通常有意将外在形态完全一致的两个人物作为极端的对立来设置,彼此通过对方重新认知和建构自身,协调个体内在的自我关系和自我与环境的关系,体现带有哲学审思的自我审视——人的主体性追寻和客体性焦虑。而这种对人类精神和灵魂世界探察的深度也同时夯实和提升着电影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在艺术大家庭中的地位,践行着艺术的本质。

黄璠[4](2016)在《论岩井俊二电影中的悲剧意识》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电影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日本新电影运动”,其中,作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旗手,岩井俊二以其清新唯美的影像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在日本乃至亚洲影坛占据一席之地。岩井俊二的电影中既有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延续,又有对西方审美意识的体悟,其电影中所表现出的悲剧意识,是岩井俊二对悲剧美学的独到认识,因此,对岩井俊二电影中的悲剧意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第一章概述悲剧意识,介绍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悲剧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阐释悲剧意识与悲剧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悲剧意识作为一种人生态度对日本民族审美意识的影响。日本民族悲剧意识的形成受地域环境、历史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对樱花的喜爱和对武士道的尊崇是悲剧意识在日本文化中的具体体现,对死亡与众不同的认识与理解更说明了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的悲剧性。悲剧意识同时也影响着日本悲剧电影的发展,以二战为分界线,在吸收西方美学后的日本悲剧电影,更放肆、直观地表现性和暴力,对岩井俊二在电影创作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二章是对岩井俊二电影中悲剧意识的艺术呈现做分析,首先,以悲剧理论为依据,讨论岩井俊二电影中悲剧意识的内涵,包括对死亡、孤独、异化三个方面结合具体影片进行阐释,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岩井俊二电影对死亡即凝固时间与美的独到认识,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扭曲异化和个体孤独感受的深切体会。其次,结合美学理论分析岩井俊二电影中悲剧的艺术手法,主要从其电影中出现的意象符号、电影色彩和对光的运用三个方面对电影影像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岩井俊二电影中对日本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巧妙结合,他的电影既有日本传统电影的唯美清新,又兼具现代感的残酷与冷静,通过斑斓的影像世界向我们传达了导演对悲剧意识的深刻理解。最后,对“物哀”和“幽玄”的运用体现了岩井俊二电影对日本传统美学的继承,表现了岩井俊二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描摹与用心感悟。第三章是对岩井俊二电影中悲剧意识的审美价值的论述,包括悲剧对现实的反映、自我认识和对自由意志的肯定三个方面,岩井俊二关注现代日本社会人们的生存现状,关注年轻人的心理状态,以影像忠实地还原现实生活,表达了对在纷繁的外界环境中确立出真实自我的积极肯定,以及对在困境中不断努力获取真正自由的美好向往。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从悲剧意识这个全新的视角中去观照岩井俊二的电影,展现其电影独有的艺术魅力。

解媛媛,范莹莹[5](2016)在《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文中提出青春电影的主旨往往围绕着"残酷"展开,在影片中大肆展露青春所独有的痛苦和对生活的无奈、对于梦想的无助以及对于爱情的追寻。在对青春片的研究中,一部分延伸到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一部分则延伸到对主创的总结。岩井俊二的电影创作受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电影运动"的影响,在影像表现上比较新颖独特,赋予其中的感情极其细腻丰富,唯美与残酷达到了极致。文章从主题、形式与风格两方面,分析岩井俊二青春片的审美特征。

刘可[6](2016)在《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岩井俊二电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日本着名导演岩井俊二电影作品之女性主义叙事的研究。岩井俊二电影中是否存在女性主义叙事?如果存在,其叙事的具体操作是怎样的?岩井俊二通过他的电影所达成的女性主义叙事对日本电影来说意味着什么?塑造了怎样的女性文化形象和审美形象?使用了怎样的电影叙事语言?使用是否成功?对女性主义的日本化和东亚化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意义?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讨论,在现有的岩井俊二电影研究中,探讨了新的问题,收获了新的成果。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本文论题的学术研究意义、价值作了论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本论题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所要达成的基本目标,确立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绪论的内容是为后面的具体研究做好准备。在后面的三章中,笔者将论题拆分成了几个小的问题来加以讨论,对本文论题的关键词如“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叙事”、“电影叙事”等作了释义,通过释义,为本文划定了一个有效的学术语境,让现象描述和文本细读都有了理论的框架,让本文对论题的讨论从现象到理论都有了较为明确的边界。第二章在概念释义的基础之上,对岩井俊二电影叙事的女性主义特征、文化属性作了讨论。认为岩井俊二电影中存在着女性主义叙事现象,其电影的女性主义叙事在文化上受到多重文化的影响,如后殖民文化、全球化话语、日本传统文化以及东亚区域文化等多种文化对他的电影的影响,但其中最重要的文化属性,乃是东方文化的东方性。这一文化品性规定了岩井俊二电影中女性主义已经不是纯粹的西方女性主义,它言说的是对东方女性处境与命运的东方女性主义关切。第三章从服装、纹身等方面,讨论岩井俊二电影对女性身体的书写,对电影中女性身体书写现象作了描述,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义价值指向,讨论了女性身体书写在电影中的文化属性和作为艺术形象书写符号的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女性形象的审美气质与风格以及电影中女性美的文化内涵和风格气质。第四章讨论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叙事,主要是对岩井俊二电影女性主义叙事的电影话语要素的讨论,主要从岩井俊二对特殊的电影叙事手法的运用,看他是如何让女性主义电影化的,另外,在这一章节中,还讨论了岩井俊二电影的叙事学问题,以看清岩井俊二是如何完成女性主义与电影叙事二者之间的结合与转换的。

赵霞[7](2015)在《岩井俊二电影赏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井俊二是日本着名的作家及电影导演,他以清新独特的影像风格和细腻丰富的情感表达被誉为日本最具潜质的新晋"映像作家",具有"日本新电影运动旗手"的美誉。他的多部作品如《情书》《人鱼传说》《燕尾蝶》《花与爱丽丝》等被誉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代表作品,风靡日本及亚洲影坛。本文从电影主题、叙事、美学风格等方面解读岩井俊二电影的整体艺术风格,以期让观众对岩井俊二电影的镜语风格与美学追求有更进一步的把握。

李红[8](2015)在《都市影像的东方神韵 ——王家卫与岩井俊二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家卫导演凭借其独具风格的电影作品在香港华语电影圈中独领风骚,而岩井俊二导演也以其电影作品中清新独特的影像、细腻委婉的表达,在日本影坛中独树一帜。王家卫与岩井俊二可谓是比较成功的亚洲电影导演,他们敏锐地抓住都市人群特有的精神气质,打造出一部部极具风格化的富有浓郁东方意蕴的影片,成功地将自己定位于名副其实的“都市感受性”的影像表述者。尽管他们所属国籍不同,但二者的影片在创作历程、主题关照、艺术风格以及美学风格等方面却不谋而合。本文分三大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部分从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着手,阐明了研究王家卫与岩井俊二的原因,并综述了目前学术、文艺界对二者的研究现状,总结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正文部分则从导演的影像文化特质分析、电影主题的差异化分析、电影风格的个性化分析以及电影美学的相似性分析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主题来看,王家卫影片讲述香港都市寓言,岩井俊二影片演绎日本青春童话,二者作品都揭示出个体的孤独与人性的荒诞这一主题;从影像风格来看,二者影片都表现出叙事的抽象化以及影像的唯美化特征,但在叙述主体的选择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从美学风格来看,二者影片都表现出意境、意象、禅宗等东方美学特质以及内敛、含蓄等特点,但在商业化及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二者尝试在不放弃传统电影美学的坚持中与时俱进,对电影进行现代化的转变。

林晓兰[9](2014)在《追忆逝水年华:《情书》小说和电影版的“回忆”叙事特征》文中提出被称为"日本王家卫"、"映像作家"的岩井俊二,继承和发展了日本电影画面的优美清新,开创了"岩井美学"的电影手法。代表作《情书》像一杯日本清茶,以其清新淡雅抒写了关于回忆的映象。小说和电影在"回忆"叙事之上各具特色,使用不同的媒介手法共同演绎着"生命"和"爱情"的唯美可贵。

张诗颖[10](2013)在《从东方式的电影构思看日本社会与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好莱坞大片以其光怪陆离的高科技效果编织着一个个银幕童话的时候,日本电影《情书》独特的唯美日式抒情及娓娓道来的清新之意,均可透露出日本大和民族的民族心理及社会文化。岩井俊二的《情书》就像一首清新的小诗悄悄唤起人们对青春、对爱情的憧憬与回忆,而且日久弥醇。

二、在现代时空中穿梭的《情书》——论岩井俊二的镜语风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现代时空中穿梭的《情书》——论岩井俊二的镜语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2)我们都偏爱镜子中的自己——镜像理论在电影中的运用以《情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雅克·拉康和镜像理论
二、影片角色间存在的镜像关系
三、“自恋”和“他恋”的融合与背离
四、结论

(3)电影中的“双子角色”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双子角色”与电影艺术表达
    第一节 “双子角色”的叙事功能
        一、设置戏剧性悬念
        二、构建喜剧性冲突
    第二节 “双子角色”的表现功能
        一、电影的符号特性与视觉优势
        二、移情作用与人性探寻
第二章 一卵双生的人性演绎——“双子角色”之双胞胎
    第一节 共生型的双胞胎形象
        一、和谐圆满:寻找另一半
        二、“二位一体”的人性束缚
    第二节 斗争型的双胞胎形象
        一、双重人格隐喻和个体意识整合
        二、选择困境中的人性表达
第三章 克隆时代的困境与焦虑——“双子角色”之克隆人
    第一节 克隆人的身份探寻
        一、“我是谁”:克隆人的身份困惑
        二、“造物主”的自恋情结
    第二节 克隆人的伦理焦虑
        一、传统家庭伦理的颠覆
        二、克隆人和宗教伦理的冲突
第四章 精神世界的理想模型——“双子角色”之灵魂伴侣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神秘的灵魂感应
结语:主体性追寻与客体性焦虑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影片列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论岩井俊二电影中的悲剧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悲剧意识在日本
    第一节 悲剧意识在日本文化中的体现
    第二节 悲剧意识对日本电影悲剧美的影响
第二章 岩井俊二电影中悲剧意识的艺术呈现
    第一节 岩井俊二电影中悲剧意识的内涵
        一、凝固美与时间的死亡之悲
        二、荒诞世界中的孤独之悲
        三、缺乏归属感的异化之悲
    第二节 岩井俊二电影中悲剧的艺术手法
        一、独特的意象
        二、悲情的色彩
        三、光的运用
    第三节 岩井俊二电影对日本美学的继承
        一、“物哀”的美学意识
        二、“幽玄”的意味
第三章 岩井俊二电影中悲剧意识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悲剧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一、悲剧直面残酷的金钱社会
        二、悲剧中挣扎的少年——自我的缺失
    第二节 在悲剧中自我认识
    第三节 悲剧对自由意志的肯定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致谢

(5)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岩井俊二青春片的主题
二、岩井俊二青春片的形式与风格
    ( 一) 错落式的时空分布
    ( 二) 哀美的影像风格

(6)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岩井俊二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题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思路
    1.4 岩井俊二的生平及主要作品介绍
2 岩井俊二电影叙事的女性主义意识
    2.1“女性主义”释义
    2.2 东亚女性及其东方性
    2.3 岩井俊二电影女性主义叙事特征
        2.3.1 女性的抗争——“他者的力量”
        2.3.2 双性同体的人
        2.3.3 男性父权的颠覆与解构
3 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3.1 什么是女性身体书写
        3.1.1 服装:女性身体的遮蔽与敞明
        3.1.2 纹身:女性身体作为书写的文本
    3.2 女性形象的审美气质与风格
        3.2.1 于物中见情之哀乐
        3.2.2 清纯阳光的少女美韵
        3.2.3 女性形象的诗意气质
4 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叙事
    4.1“电影叙事”的释义
    4.2 女性主义叙事的人称与视点
    4.3 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叙事影像
        4.3.1 移动与旋转:对女性处境与命运的表现
        4.3.2 喧闹与寂静的青春世界
        4.3.3 蒙太奇中的女性美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片目
致谢

(7)岩井俊二电影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岩井俊二电影主题的多元化追求
    (一)纯情而残酷的青春
    (二)唯美而浪漫的情怀
    (三)物哀的悲情
二、岩井俊二电影的镜语风格特征
    (一)散文化的镜像叙述风格
    (二)唯美的画面影像
三、结语

(8)都市影像的东方神韵 ——王家卫与岩井俊二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既有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特点及创新点
第二章 都市感受的影像表述者
    第一节 描摹东方文化的都市影像
    第二节 香港文化语境下的王家卫
    第三节 日本新电影中的岩井俊二
    第四节 王家卫与岩井创作历程比较
第三章 人性主题的差异化关照
    第一节 个体的孤独与人性的荒诞
    第二节 王家卫所抒写的都市寓言
    第三节 岩井俊二描绘的青春物语
    第四节 情绪化浸染与哲理性反思
第四章 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表达
    第一节 抽象的叙事与唯美的影像
    第二节 真实寓于抽象的叙事策略
    第三节 冷艳兼之清新的视觉影像
    第四节 叙事主体的一种另类选择
第五章 电影美学的东方化意蕴
    第一节 东方艺术美学相似性表现
    第二节 王家卫电影的道义与神秘
    第三节 岩井俊二作品的物哀与幽玄
    第四节 民族化审美的继承与突破
结束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追忆逝水年华:《情书》小说和电影版的“回忆”叙事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说《情书》中“回忆”的叙事方法
二、电影《情书》中“回忆”的叙事方法
三、结语

(10)从东方式的电影构思看日本社会与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细密的蒙太奇结构即日本人谨慎严密的思维逻辑
二、虚幻纯美的镜头语言
三、细腻而哀婉的日式民族情感表达
四、日本特色的人生感悟

四、在现代时空中穿梭的《情书》——论岩井俊二的镜语风格(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影“作者论”视域下的岩井俊二电影研究[D]. 程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我们都偏爱镜子中的自己——镜像理论在电影中的运用以《情书》为例[J]. 董泽林. 传播力研究, 2019(20)
  • [3]电影中的“双子角色”现象研究[D]. 林雪. 山东艺术学院, 2017(02)
  • [4]论岩井俊二电影中的悲剧意识[D]. 黄璠. 齐齐哈尔大学, 2016(03)
  • [5]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J]. 解媛媛,范莹莹. 电影文学, 2016(09)
  • [6]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岩井俊二电影[D]. 刘可.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7]岩井俊二电影赏析[J]. 赵霞. 电影文学, 2015(20)
  • [8]都市影像的东方神韵 ——王家卫与岩井俊二电影研究[D]. 李红. 曲阜师范大学, 2015(02)
  • [9]追忆逝水年华:《情书》小说和电影版的“回忆”叙事特征[J]. 林晓兰.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02)
  • [10]从东方式的电影构思看日本社会与文化[J]. 张诗颖.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2)

标签:;  ;  ;  ;  ;  

穿梭于现代时空的“情书”——论岩井俊二的镜谈风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