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理论研究综述

学校体育理论研究综述

一、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审视(论文文献综述)

于嘉,王美鑫,蒋吉[1](2021)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时代意蕴、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康中国作为新时代的国家战略部署,赋予了高校体育教学新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基于健康中国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法对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时代意蕴、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能够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然而,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现实存在着课程理念陈旧、地位边缘化、与体育实践教学相分离、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研究认为,革新体育理论教学课程理念,创新体育理论教学课程模式,完善体育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壮大体育理论教学师资力量等举措是体育理论教学的路径选择。

孙宏婧[2](2021)在《女性主义视角下大连女球迷主体意识建构研究》文中提出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数量庞大的球迷群体,随着足球运动的世界性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球迷这一行列中来,足球不再是女性的禁区,“女性足球球迷”很快成为世界关心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其兴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文明的进步。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社会大众将女球迷贴上“跟风”、“伪球迷”、“凑热闹”的标签以博人眼球,并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不断传播和固化,最终导致女球迷自我的价值认知严重滞后以及主体意识逐渐丧失。本研究立足于大连地区浓厚的足球底蕴,来挖掘大连女球迷是如何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开始融入足球这项富有男权主义色彩的运动,并逐渐建构起自己的主体意识的。本研究以大连女球迷主体意识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建构了大连女球迷主体意识成因理论模型,并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其进行了解释性分析,获得如下结论:(1)大连女球迷主体意识已经基本确立,具体表现为独立人格意识、平等权利意识、自我价值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四个方面;(2)大连女球迷的主体意识是在自我赋权、家庭启蒙、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四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建构起来的:个人发展需求是女性突破传统观念桎梏的自我赋权,家庭代际传承成为了启蒙女性球迷身份的重要导向,学校体育参与强化了女性解构性别规范的权利教育,社会文化环境给予了女性彰显文化符号的身份认同;(3)女球迷在自我与社会的双重角色期待冲突下,由一个反映女性解放的社会存在转而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困境,回应了男强女弱的社会性别预言;(4)为了破除男权意识浸润下的固化认知,本文对大连女球迷主体意识建构的社会意义进行了反思,认为女性体育参与目的源于自身兴趣爱好而并非为了讨好男性,从理性崇拜球星和亲身参与身体实践两方面消解了被异化的“女球迷”媒介形象,为改善父女代际冲突提供了新思路,为促进两性和谐发展贡献女性力量。本文从女性自身经历和经验出发,掷地有声地表达女球迷群体的自我存在与诉求,为“被弱势化”的女性群体发声。希望借此减轻女性群体面临的社会舆论压力,改善其生存境遇,强化男女平权意识,对重构女性社会形象、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王芳辉[3](2021)在《价值论视域下的体育素养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价值论的视角,多维度阐明体育素养的本质内涵与价值追求。体育素养的内容涵盖了人的情感、身体、认知与体育实践活动,强调在完整的生命旅程中培养身体活动所需要使用的各项能力,帮助我们树立合理的终生体育追求。价值论也被称为价值哲学,它指的是关于社会价值的组织构成、属性、根源和对价值进行评价的一种哲学理论,主要指的是通过考察社会主体的需求与其他客体所能够满足的主体需求以及怎样才能够满足这些主体需求的三个维度,来综合考察与评价社会现象、行为和各类事物对阶级、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与意义。体育素养的价值是一种存在的现象,产生于人类所遵循的“人的内在尺度”,实质上就是人所认同的社会主体尺度和其他客体的属性相互交融之后的整合与统一。由于体育素养的价值在社会中的特殊性存在,主体的需要是形成体育素养的价值基础的直接需要。主体与客体是构成体育素养的价值联系的两个基本关系项,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统一的过程。立足于现实生活中人的本身,考察体育素养的价值维度与价值实现路径,寻求从体育理论到现实之间建构新的参照空间。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通过对体育素养的理论知识梳理与回顾,对体育素养内涵的认知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找寻体育素养的价值存在的依据。以“人的需要”作为交织点,对体育素养的理论进行有序阐述,揭示体育素养理论存在的价值线索,为体育素养的价值考察做好有力铺垫。同时,对体育素养价值发展与价值认同的实际进行归纳与论证。第二,对体育素养的价值本性进行分析,对体育素养的价值具体属性与特征进行阐述,考察体育素养的价值生成肌理,描绘出体育素养的价值在细微世界的真实模样。第三,基于价值主体的选择对体育素养的价值进行考察。分析主体尺度在体育素养价值立场中的度量,探讨主体尺度在价值关系中的重要性;分析主客互动在体育素养价值事实中的把控,解读主体需要在价值事实中的第一性;分析主体使命在体育素养价值冲突中的生成,探究主体在价值关系中对需要的维护;分析主体追求在体育素养价值实践中的呈现,阐释了主体在价值关系中对未来的向往。第四,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对体育素养的价值内容进行考察与分析。解读体育素养关于主体的健身、教育、运动、调节身心、交往、和谐与发展价值,勾勒出体育素养的价值真实图景。第五,回归到主体的现实生活,思考体育素养价值的实现愿景与价值旨归,辩证的看待主体在体育素养价值交互关系中的成长与进步,详细的分析客体在体育素养价值交互关系中的发展与进化,继而考察在体育素养价值交互关系中价值取向的过渡与变化。本研究论文的结论主要包括:(1)体育素养的价值特征是体育素养的鲜活标签。(2)体育素养的价值产生前提、价值接受与价值实现均是基于主体的需要。(3)体育素养的价值选择是在主体需要的前提下,基于主体尺度与主体追求的有机统一。(4)体育素养的价值维度考察解决了主体的价值矛盾冲突,确立了合理的价值取向。(5)体育素养的价值关系中,价值的呈现在于主体的进化与超越,也在于客体的丰富与升华,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

樊甜[4](2020)在《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俞子箴是我国近代着名的体育家,被誉为“小学体育专家”。他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三十余年,将毕生精力投身于体育事业,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研究以俞子箴的学校体育思想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进行整理、归纳,以求梳理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阶段,勾勒出其思想体系,探析其形成因素,寻求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对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本研究通过电子资源、实地考察等渠道,运用文献资料法与实物资料法对俞子箴相关一手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以历史背景为主线,以俞子箴一手资料为依据,运用历史分析法,站在历史的角度返照俞子箴体育思想的发展阶段,透视其隐形的逻辑体系和思想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阐释俞子箴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总结其对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运用专家咨询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可信度检验,以求更加全面地反映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本研究主要对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形成的阶段、核心内容、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总结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对当代的启示。根据对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相关背景的总结,梳理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形成的阶段,主要将俞子箴体育思想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外界的环境、个体所接受的教育等都对个体对体育认识的程度产生较大影响。主要为俞子箴初涉体育、入体校学习阶段;(2)发展阶段:在教育背景的基础上,俞子箴丰富的实践经历为其带来全新的体验,再加上国家相对安定的局势,其体育思想便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3)沉淀阶段:当战争爆发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动荡不安的局势对个体的思想造成巨大的影响,体育思想由快速发展期转入缓慢沉淀期;(4)成熟阶段: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俞子箴对所在领域的各方面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其思想已经趋于完善。通过对俞子箴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提炼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核心内容:(1)秉持“体育即教育”观:通过体育训练保障健康、培育心灵、养成品性,是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的主要体现;(2)重视小学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奠基作用:认为小学体育乃体育之基本,对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3)强调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性作用:主张借助课外运动谋全校体育蓬勃向上,认为学校体育的普及单靠正式体育课程是较难达到的,须将正式课程与课外运动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4)高度重视科学化的学校体育:提出体育应“以科学为本,教育为用”;对于技术的训练、体质的增进、人格的陶冶、以及行政、管理内容方法等的选择,都应以科学为依据;(5)强调体育对学生品德的促进作用:通过参与各类体育项目,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形成健全的人格;提炼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后,挖掘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因素,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近代体育思潮和西方体育的传入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2)俞子箴丰富的体育实践为其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自身丰厚的体育理论积淀为其学校体育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结合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具体内容,分析了体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当代启示:(1)有助于推动当代社会从多个角度看待体育的教育价值;(2)有助于发挥小学体育对体育的奠基作用;(3)有助于推进“三促进”课外活动模式;(4)有助于践行“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5)有助于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体育的德育价值。

李远辉[5](2020)在《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金兆均作为我国近现代体育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金兆均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体育理论家,一生奋笔不息,编撰出版体育理论着作,在实际的教学与实践中他更是一位教育家和身体力行的实干派;在其从事体育事业生涯的60多年中,他兢兢业业对待教学工作,积极创办学校和体育理论期刊,身体力行的体育实践行为和言行举止获得了我国广大体育事业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和敬重。同时因为金兆均先生长期从事大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且有赴美留学的经历,高深的学术造诣,更是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理论着作和经验,虽时过境迁,然其思想中的精髓却意义深远、经久不衰,具有重要的体育史学价值与现代启示意义。本研究以金兆均体育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朋辈评议法、专家评价法等研究方法对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对我国当代及未来体育发展的启示、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和研究。基于资料收集与文献研究,本研究提出了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五个方面的核心观点:(1)“体育救国”论;(2)“五育并重”观;(3)“学生发展中心”论;(4)“民众体育普及”观;(5)“体卫健康结合”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贡献:(1)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发展;(2)增进了国民体质的健康意识;(3)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4)率先对我国体育管理进行了研究。根据金兆均体育思想的主要核心观点,结合当前中国体育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金兆均体育思想对当代体育发展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1)当代体育发展的启示:有助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计划;有助于构建国民体质健康教育体系。(2)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实践。

王华倬,高飞[6](2019)在《新中国70年学校体育学发展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校体育学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进步,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站在学科发展审视的角度,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通过回顾新中国70年学校体育学科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经验;立足学科的长远发展,深入分析学科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从本土、学科与实践等不同立场出发,展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学校体育学科体系之发展路径,以期为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吉志伟[7](2019)在《“石林彝族自治县《体育与健康》课程测查方案”实施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石林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实施,可量化的教学成绩成为确定交流、轮岗人员的重要依据;同年,石林县教育主管部门推出“精细化,一体化”考核政策,明确教学成绩是体育教师的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此背景之下,2017年4月,石林县出台了《石林彝族自治县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测查方案》,把初中《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作为期末考试的内容,把该成绩作为音、体、美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此项政策实施对石林县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探索本政策实施的利弊,为石林县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石林县的五所初级中学的教师(34人)和学生(678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同测查方案合理性的占69.6%;认为实行体育理论考试对中考体育有帮助的占81%;支持体育理论考试的占73.5%。测评方案实施后,68.8%的学生表示锻炼积极性有明显提高;但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的与实施前变化不大。对比而言,学生更喜欢上室外体育课(89.4%)。与学生形成鲜明对比,教师对体育理论考试的支持率仅占23.5%,持反对态度的占44.1%。仅23.5%的教师认为测查方案对《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地位有提升作用,认为没有提升作用的却占41.2%;方案实施后,体育课还会被其它学科占用(82.3%);不能彰显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64.7%)。教师对体育理论考试促进体育教学作用的认识不统一(支持47.1%,不支持35.3%);但体育教师(79.4%)普遍增加了室内理论课的比例;58.8%教师认为体育理论知识对学生体育实践有指导作用;对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程度有帮助(52.9%);教师(64.7%)和学生(77.3%)均认为学习体育理论知识有助于提升运动技能的学习。评价方面,58.4%的学生希望将体育理论考试成绩加入到期末成绩中去;但不赞成只用体育理论考试成绩来评价自己(54.1%)。55.9%的教师认为用体育理论考试成绩来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不合理;50%的教师认为理论考试的试卷内容与教科书内容匹配度不高;并且体育理论学习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55.9%)。根据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要素的理论,石林县《体育与健康》测查方案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有如下结论:(1)学生基本认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测查方案,支持体育理论教学和考试。学生普遍认为体育理论教学有助于体育目标的达成。测查方案的实施,有利于学生体育理论基础知识的习得,提高了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促进了运动技能的学习,体现出体育理论对学生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2)体育教师在体育学科测查方案过程中增加了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改善了理论课的教学能力和方法。但他们对测查方案即不了解、也不赞成,基本呈消极态度。认为测查方案对体育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的提升作用不大。(3)体育学科测查方案的实施,明确了体育理论教学的目标,客观上淡化了体育课的身体活动性特征,不利于学生体育实践类目标的实现。(4)在教学内容上,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增加,导致体育理论与实践课时构成比例不当。在教学过程方面,大量的体育理论课替代了运动技能实践课,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合理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教学环境方面,学生的室内体育课有所增加,影响了学生对室外环境的需求。(5)教学方法上,以语言文字传递信息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使用频率增高。(6)体育学科测查方案单纯使用理论考试成绩来评价师生,但未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同和预期效果。

刘旭明[8](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陈敏[9](2019)在《“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兰州市青少年体育知识获取路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健康中国2030”是目前至未来中国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应更加关注和重视。青少年作为“健康中国2030”、群众体育、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人物,从多方面做到真正将青少年的体育改革和“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传授体育知识以武装头脑;促进科学锻炼以提高运动能力;培养自我保护意识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对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路径的研究来创新和拓宽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的路径,提高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的有效性,促进体育终身化意识的形成。以甘肃省兰州市城区八所中小学为调查对象进行体育知识获取路径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兰州市城区八所中小学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发现问题所在并得出以下结论:1.在兰州市城区调查的这八所中小学中可知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喜爱程度普遍较高;对所需体育知识的目的明确;将“每天锻炼至少1小时”计划落到实处,严格按照教育部所规定的时间执行体育活动;部分小学与社区合作创办活动并每周进行一下午的时间供青少年学习与锻炼。2.兰州市城区青少年所掌握的体育知识不够全面,且获取体育知识的内容传统,不够新颖多元,造成青少年学习兴趣下降,满足不了青少年对体育知识的渴望与追求。3.兰州市城区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校内路径的多样性不足,导致青少年缺乏对体育知识的能动性,制约青少年体育能力的发展。4.兰州市城区青少年通过个人体育活动获取体育知识较少的人数主要集中在小学和高中的学生。5.兰州市城区青少年参与校外体育锻炼获取体育知识普遍较少,忽视了校外获取体育知识路径对青少年自身体育发展优势与价值。6.兰州市城区青少年获取实践性体育知识比较难。青少年缺乏与教师、家长的交流与讨论互动环节,缺乏自我反思与分析环节,导致青少年学习效果较差,获取实践性体育知识较少。根据本论文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在向青少年传授体育知识时,应尽可能全面;提高青少年对体育知识的关注度。学校、教师、政府三者形成合力共同驱动青少年发展,推动“健康中国2030”建设。2.创建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路径的多样性与多元性机制;创办面向每一个学生能参加的比赛,锤炼意志,培养良好品质,教化育人。3.个人体育活动不仅能获取体育知识更能提升对体育知识的有效利用率,还能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4.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互补与衍生,应提高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在青少年心中的作用与地位。5.注重实践性体育知识的传授,培养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

李博[10](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认为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二、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审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时代意蕴、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时代意蕴
    1.1 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1.3 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2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现实境遇
    2.1 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课程理念陈旧
    2.2 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地位边缘化
    2.3 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与体育实践教学相分离
    2.4 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3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路径选择
    3.1 革新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理念
    3.2 优化体育课程理论教学课程模式
    3.3 完善体育课程理论教学体系
    3.4 壮大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师资力量
4 结语

(2)女性主义视角下大连女球迷主体意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父权影响下的女性刻板印象
        (二)在足球领域被边缘化的女球迷
        (三)“足球城”赋予女性球迷的独特优势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的创新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一)性别刻板印象
        (二)女性主义
        (三)球迷
        (四)女性主体意识
        (五)身份认同
    二、相关理论
        (一)女性主义对体育的渗透
        (二)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文献综述述评
        (一)已取得的成果
        (二)研究不足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质的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四章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一、资料收集
        (一)研究工具
        (二)研究抽样
        (三)访谈过程
        (四)转录
    二、资料分析
        (一)分析工具
        (二)三级编码
        (三)理论饱和度检验
        (四)信效度说明
        (五)伦理道德问题说明
第五章 大连女球迷主体意识成因理论模型分析
    一、“女球迷”主体意识的表征:存在状态与主体解释
        (一)独立人格意识:经济独立,坚持主见
        (二)平等权利意识:追求公平,尊重差异
        (三)自我价值意识:关注自我,挖掘潜能
        (四)社会责任意识:履行义务,奉献社会
    二、“女球迷”主体意识的成因:主体视角切入与成长经历分析
        (一)个人发展需求:突破观念桎梏的自我赋权
        (二)家庭代际传承:启蒙球迷身份的重要导向
        (三)学校体育参与:解构性别规范的权利教育
        (四)社会文化环境:彰显文化符号的身份认同
    三、“女球迷”主体意识建构的困境:两种性别角色期待冲突下的身份认同危机
        (一)自我角色期待:主体意识发展下的多元诉求
        (二)社会角色期待:社会性别建构下的弱势地位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认知与讨论
第七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半结构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三 提取资料和贴标签分析结果表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3)价值论视域下的体育素养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的缘起与准备
    1.1 选题依据
        1.1.1 时代发展对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1.2 民众的体育素养培育与提升仍需努力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体育
        1.2.2 体育素养
        1.2.3 价值论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重点与难点
        1.7.1 研究重点
        1.7.2 研究难点
    1.8 研究创新与不足
        1.8.1 研究创新
        1.8.2 研究不足
2 体育素养的理论内涵与价值存在
    2.1 体育素养的认识维度
        2.1.1 体育素养与学生的快乐成长
        2.1.2 体育素养与教师的生命教育
        2.1.3 体育素养与课程的知识涵养
        2.1.4 体育素养与民众的完全人格
    2.2 体育素养的价值初显
        2.2.1 体育素养与生命行为的力量
        2.2.2 体育素养与人类健康的需要
        2.2.3 体育素养与时代发展的责任
    小结
3 体育素养的价值发展与价值观念
    3.1 体育素养价值发展曲折性的“实然”
    3.2 体育素养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应然”
    小结
4 体育素养的价值特征与价值本性
    4.1 体育素养价值中意识主导的主体性
    4.2 体育素养价值中对象存在的客体性
    4.3 体育素养价值中蕴含特殊的绝对性
    4.4 体育素养价值中独特地位的相对性
    4.5 体育素养价值中永恒变化的时效性
    4.6 体育素养价值中人本回归的社会性
    小结
5 体育素养的价值主体与价值选择
    5.1 主体尺度在体育素养价值立场中的度量
    5.2 主客互动在体育素养价值事实中的把控
    5.3 主体使命在体育素养价值冲突中的生成
    5.4 主体追求在体育素养价值实践中的呈现
    小结
6 体育素养的价值考察与价值维度
    6.1 体育素养关于促进身体发展的健身价值
    6.2 体育素养关于引导个体担当的教育价值
    6.3 体育素养关于提高体育技能的运动价值
    6.4 体育素养关于提升情感体验的调节价值
    6.5 体育素养关于增加互动空间的交往价值
    6.6 体育素养关于缓解社会矛盾的和谐价值
    6.7 体育素养关于坚持真理原则的发展价值
    小结
7 体育素养的价值实现与价值旨归
    7.1 体育素养价值主体的进化与超越
    7.2 体育素养价值客体的丰富与升华
    7.3 体育素养价值取向的确立与设定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俞子箴生平简介
    (三)同时期相关人物概述
    (四)有关俞子箴的研究
    (五)有关俞子箴相关着作的研究
    (六)研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2.资料分析方法
        3.可信度检验方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阶段
        1.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萌芽阶段
        2.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阶段
        3.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沉淀阶段
        4.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成熟阶段
    (二)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1.秉持“体育即教育”观
        2.重视小学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奠基作用
        3.强调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性作用
        4.高度重视科学化的学校体育
        5.强调体育对学生品德的促进作用
    (三)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因素
        1.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2.受自身体育实践的影响
        3.受自身丰厚体育理论积淀的影响
        4.小结
    (四)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1.有助于推动当代社会从多个角度看待体育的教育价值
        2.有助于发挥小学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奠基作用
        3.有助于推进“三促进”课外活动模式
        4.有助于践行“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5.有助于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体育的德育价值
    (五)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时代局限性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三)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俞子箴大事记表
附录B 俞子箴主要着作一览表
附录C 专家咨询问卷
致谢

(5)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民国时期
        2.体育家
        3.体育思想
    (二)金兆均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成果
        1.金兆均的生平经历
        2.金兆均的学术成就
    (三)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前人研究综述
    (四)金兆均体育思想前人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历史分析法
        3.文本分析法
        4.质性研究信效度检验方法
        (1)朋辈评议
        (2)专家评议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1.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教育背景
        3.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实践背景
        4.小结
    (二)金兆均体育思想的核心观点
        1.“体育救国”论
        (1)倡导体育,尚武救国
        (2)振兴体育,强民强国
        2.“五育并重”观
        (1)强调五育并重之重大意义
        (2)重视学校体育之重要地位
        3.“学生发展中心”论
        (1)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
        (2)重视青年体育的发展
        4.“民众体育普及”观
        (1)重视民众体育的普及
        (2)重视学校课余体育的普及
        5.“体卫健康结合”论
        (1)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
        (2)重视学校运动卫生和卫生防疫
    (三)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1.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发展
        2.增进了国民体质的健康意识
        3.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4.率先对我国体育管理进行了研究
    (四)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1.金兆均体育思想对未来体育的启示
        (1)有助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2)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计划
        (3)有助于构建国民体质健康教育体系
        2.金兆均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启示
        (1)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
        (2)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3)有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实践
五、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金兆均大事件年表
    附录 B:金兆均作品一览表
    附录 C:金兆均代表作《体育行政》
    附录 D: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专家评议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新中国70年学校体育学发展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回眸:我国学校体育学科发展之变迁
    1.1 学校体育学科的孕育与萌芽
        1.1.1 前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引进与借鉴
        1.1.2 体育教育理论的本土化初探
        1.1.3学校体育学科的萌生
    1.2 学校体育学科的独立与探索
    1.3 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探索
2 现实困境:学校体育学科发展之审思
    2.1 学科发展的原创性不足
    2.2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不强
    2.3 学科的分化与综合关系不明
    2.4 学科的本土特色不突出
3 未来展望:学校体育学科发展之路径
    3.1 坚持以本土立场推进学校体育学科建设
    3.2 坚持以学科立场促进学校体育学科繁荣
    3.3 坚持以实践立场提升学校体育学科指导力
4 结束语

(7)“石林彝族自治县《体育与健康》课程测查方案”实施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1.1 “石林县中小学体育学科测查方案”的政策背景及实施方案
        1.1.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要求
        1.1.3 石林县体育学科测查方案的实施效果需要进一步验证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结果
        3.1.1 对石林县初中体育学科测查方案认知的调查
        3.1.2 对学生的影响
        3.1.3 对体育教师的影响
        3.1.4 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影响
        3.1.5 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影响
        3.1.6 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影响
        3.1.7 对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
        3.1.8 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影响
        3.1.9 对体育教学评价的影响
    3.2 讨论分析
        3.2.1 教师和学生对石林县初中体育学科测查方案的认知分析
        3.2.2 对学生的影响分析
        3.2.3 对体育教师的影响分析
        3.2.4 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影响分析
        3.2.5 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影响分析
        3.2.6 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影响分析
        3.2.7 对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分析
        3.2.8 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分析
        3.2.9 对体育教学评价的影响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7 研究结论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9)“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兰州市青少年体育知识获取路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相关政策的发布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1.1.2 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
        1.1.3 青少年体育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1.1.4 体育教学改革应当落到实处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青少年的概念界定
        2.1.2 体育知识的概念界定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关于“健康中国2030”确定体育时代价值的研究
        2.2.2 关于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的研究
        2.2.3 关于知识获取路径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健康中国2030”与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的分析
        4.1.1 “健康中国2030”与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的关系分析
        4.1.2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的价值分析
    4.2 兰州市城区青少年体育知识获取路径的分析
        4.2.1 理论性体育知识获取路径
        4.2.2 实践性体育知识获取路径
    4.3 兰州市城区青少年体育知识获取路径的存在问题
        4.3.1 校内路径存在的问题
        4.3.2 校外路径存在的问题
    4.4 兰州市城区青少年体育知识获取路径的影响因素
        4.4.1 学校体育目标的定位
        4.4.2 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形成
        4.4.3 学生个人能动性
        4.4.4 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职能
5 兰州市城区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的路径选择
    5.1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以培养目标为主线的路径选择
    5.2 以教师为中心的双向驱动的路径选择
    5.3 以提升青少年运动能力为目的的路径选择
    5.4 以市场为导向的路径选择
    5.5 以政府为督导的路径选择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一)
附录 (二)

(10)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体育学科研究
        二、学科交叉研究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一、学科的起源
        二、学科的内涵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二、体育教育学
        三、运动生理学
        四、运动训练学
        五、体育心理学
        六、体育社会学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策略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身体素质训练
        二、学生体质健康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四、运动损伤
        五、老年人体育
        六、运动性疲劳
        七、肥胖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二、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五、农村学校体育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二、体育营销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四、体育旅游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体育传播
        三、体育媒介事件
        四、体育新闻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六、体育文献计量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奥林匹克文化
        二、体育史
        三、体育文化产业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六、体育与艺术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三、体育赛事管理
        四、体育法学
        五、公共体育服务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四、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审视(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时代意蕴、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J]. 于嘉,王美鑫,蒋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1(06)
  • [2]女性主义视角下大连女球迷主体意识建构研究[D]. 孙宏婧.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3]价值论视域下的体育素养考察[D]. 王芳辉.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研究[D]. 樊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5]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D]. 李远辉.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6]新中国70年学校体育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 王华倬,高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9(11)
  • [7]“石林彝族自治县《体育与健康》课程测查方案”实施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D]. 吉志伟.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8]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兰州市青少年体育知识获取路径的研究[D]. 陈敏.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学校体育理论研究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