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灌溉对环境的影响

浅谈灌溉对环境的影响

一、浅议灌溉对环境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莫宇[1](2021)在《再生水灌溉对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短缺和农业面源污染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再生水作为水源稳定且含有作物生长必须营养物质的非常规水源,灌溉后影响作物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以小白菜和再生水灌溉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施氮量和不同含氮量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合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再生水灌溉不同来源氮素平衡分析,明确作物对不同来源氮素吸收利用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与清水灌溉相比,再生水灌溉降低土壤p H、EC和水溶性钠离子含量,增加土壤水溶性钾离子和小白菜地上部全氮含量,对土壤OM、全氮含量无显着影响。施氮量显着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土壤盐分、铵态氮和硝态氮随水分向下层土壤运移。(2)短期再生水灌溉对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着影响;与清水灌溉相比,再生水灌溉显着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增加施氮量会抑制土壤脲酶活性;随施氮量增加,土壤蔗糖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0~5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呈显着正相关,蔗糖酶活性与土壤p H值、水溶性钠离子呈显着负相关,与水溶性钾离子呈显着正相关。5~10cm土层,蔗糖酶活性与土壤p H值呈显着负相关,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硝态氮含量呈显着负相关。10~15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与蔗糖酶活性呈显着负相关,蔗糖酶与土壤p H值、水溶性钠离子呈显着负相关。(3)氮肥残留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着降低,随施氮量和再生水中总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再生水灌溉增加作物吸氮量。作物吸氮量和吸氮肥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吸收再生水氮量和再生水氮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少。随施氮量增加,再生水中氮素有效性降低。

吴哈萨[2](2021)在《矿井水对冷季型草坪草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生产伴随着大量矿井水的产生,我国不同矿区的涌水量呈每年递增的趋势不断变化。矿井水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工艺投入大、占地多、过程复杂,且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费用大,某些矿区只能作为工业用水进行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把矿井水作为煤矿地区的灌溉用水对矿山地区景观恢复和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善有重要意义。抚顺矿区矿井水的p H约6.76,主要金属元素含量中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的K、Ca、Mg、Na含量较高,分别为73.2、110.5、75.3、42.5mg/L,对植物生长具有危害性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很低,有利于继续研究其作为冷季型草坪草灌溉用水的最优混灌比例。本文以黑麦草和紫花苜蓿两种冷季型草坪草为培养对象,以清水和矿井水为浇灌用水,利用清水和矿井水的不同混灌比例(清水组、混灌比例为2:1、1:2、1:1、矿井水组),以石英砂为培养介质通过无土栽培的培养方法,探究了无土栽培方式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的生物量、生理特性、光合效应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变化趋势以及变化机理,得到了矿井水灌溉冷季型草坪草的特征和最优灌溉比例。当清水和矿井水混灌比例为2:1的时候对两种草种的生物量、生理特性和光合效应促进作用最大;仅矿井水浇灌时对两种草种的生物量、生理特性和光合效应的抑制作用最强。本文通过盆栽土培的培养方法,利用清水和矿井水的不同混灌比例(CK清水组、混灌比例2:1、混灌比例1:1、矿井水组)探究了盆栽土培培养方式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的生物量、生理特性、光合效应以及土壤环境安全效应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变化趋势。当清水和矿井水混灌比例为2:1的时候对两种植株的生物量、生理特性和光合效应促进作用最大;仅矿井水浇灌时的抑制作用最强。随着矿井水灌溉比例的增加,各土样的土壤营养成分增加、土壤p H降低,全盐量有所提高。清水对照组的K+、Na+、Ca2+、Mg2+含量为最低值,随着各组别矿井水灌溉比例的增加,含量也逐渐提高。本研究通过无土栽培和盆栽土培两种方式探究了矿井水和清水不同混灌比例下两种冷季型草坪草生长、生理和光合特性以及植物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最终得到矿井水作为灌溉用水的可行性和最优混灌比例,有利于解决矿井水处理和排放以及矿山恢复过程中景观用水的匮乏问题。从而实现矿区绿色发展和建设循环节约型生产方式。

李静[3](2021)在《河套灌区水肥措施对农田土壤酶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指出水分和养分缺乏是影响河套灌区农田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灌溉和施肥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从而增加作物产量。微生物在养分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于河套灌区农田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与农田肥力和作物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固氮菌、硝化菌等氮转化微生物在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上的作用还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曙光站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酶化学计量等方法,系统研究不同水肥处理下(低水低肥(LI+LF)、低水高肥(LI+HF)、中水低肥(MI+LF)、中水高肥(MI+HF)、高水低肥(HI+LF)、高水高肥(HI+HF对照))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互作网络的演变特征,阐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明确微生物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作用,为河套灌区农田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灌溉和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化学性质有显着影响,相较于其他处理组,中水低肥和中水高肥处理下玉米产量、有机碳含量、无机氮含量较高,同时具有较高的土壤碳氮比和碳磷比;灌溉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限制,而施肥降低了微生物的氮限制,中水低肥下碳获取酶活性较高而氮获取酶活性较低,表明中水低肥处理促进了微生物碳限制而抑制了微生物对氮的限制。微生物碳限制通过增加参与硝化作用的amo A-AOA和amo A-AOB基因的丰度增加了硝化作用的潜力。微生物氮限制通过减少参与反硝化作用的nir K,nir S,nos Z和nar G基因的丰度抑制了反硝化作用。灌溉增加了微生物碳限制,这是由于土壤含水量增加促进了碳获取酶的活性,并促进了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总的来说,中水低肥处理通过促进微生物碳代谢和抑制微生物氮限制而减少了氮的损失,并提高了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2)灌溉和施肥显着影响了细菌和真菌的Alpha多样性,但两者的交互作用无显着影响。与其他处理组相比,中水低肥和中水高肥处理显着增加了细菌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而降低了真菌Shannon和Chao1指数。优势细菌种群主要是丙型变形杆菌(Gammaprote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ia)、芽单孢菌(Gemmatimonadetes)、甲型变形杆菌(Alphaproteobacteria)、厌氧菌(Anaerolineae)。真菌种群相对丰度前5的分别为: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盘菌纲(Pezizomycet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被孢霉纲(Mortierellomycetes)、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与其他处理相比,中水低肥和中水高肥处理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更为相似,并且更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其他处理之间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明显差异。(3)灌溉和施肥对玉米生长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氮循环潜力和共生网络有重要影响。与其他处理相比,中水低肥处理下玉米产量、细菌多样性、硝化作用、氨氧化作用、固氮潜力和网络模块性更高,同时具有较高的养分水平(有机碳和无机氮)。土壤氮循环潜力、玉米产量与细菌多样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构方程模型表明,与真菌相比,细菌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贡献更大,灌溉和施肥通过改变细菌多样性及其网络模块化间接影响微生物功能,进而影响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

徐一丁[4](2020)在《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认为面对当前人居环境标准不断提升、山地生态环境胁迫严重等形式,位于城郊的山地郊野公园在调控山地生态环境、服务城市居民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对郊野公园、山地郊野公园、山体修复、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概念与当前研究进行总结;同时搜集国内外优秀案例总结借鉴策略。其次,以山地生态修复为导向,运用GIS软件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水体缓冲区土地利用类型、现状道路共7个因子,采用因子加权叠加法,构建山地郊野公园敏感性评价体系;按敏感度的高低将规划区划分为极生态敏感区、高生态敏感区、中生态敏感区、低生态敏感区和生态不敏感区5级,并提出不同分区山地保护与修复的原则,为山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支撑和依据。再次,结合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使用功能、视觉景观要求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考虑,进一步完善山地郊野公园山体、水体、植被、节点、铺装构筑、聚落规划方面策略。最后,选取华北地区典型的山地型郊野公园进行实例设计,基于山地生态修复以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为依据尝试性提出黄羊山郊野公园生态设计方案,并对其景区、节点进行细化。

刘昕[5](2020)在《公众关注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关系研究 ——基于百度大数据对京津冀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与日俱增。因此,分析与探究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对寻求生态环境治理的新思路,具有启示意义。本研究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一方面梳理并明确了京津冀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从生态系统保育、环境质量改善与资源合理利用三个方面,构建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以大数据技术为工具,从公众关注的角度,选取相关关键词数据信息、分析其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关系及影响,总结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发现问题与不足,为我国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参考性建议。在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分析中,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和对权威数据的收集、处理,得到量化结果,作为主题关系研究的一组变量;在公众关注的分析中,本文选取了2011-2017年的9组数据作为另外一组研究变量。最后将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三地在生态系统保育、环境质量改善及资源和利用三个方面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京津地区在环境质量改善与资源合理利用上明显好于河北地区。因此,在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上,可通过健全区域保护和协调机制、完善体系等方式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在公众关注层面,大数据信息表明,京津冀地区发展让公众更加关注环境建设,但这种关注并不具有持续性。因此,从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角度来看,有必要通过提高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和参与程度、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等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靳亚红[6](2020)在《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为探究节水节肥增产技术,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2年田间试验,初步集成了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试验包括2个因素,主因素秸秆还田方式(无秸秆、上膜上秸、上膜下秸)副因素施肥水平(低肥(N135 kg/hm2、P90 kg/hm2)、中肥(N225 kg/hm2、P150 kg/hm2)、高肥(N315 kg/hm2、P210 kg/hm2)),组合成共9个处理,通过对农田环境及玉米生长变化情况,与对照(不施肥)对比,进行核心技术筛选;将初步筛选的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的上膜下秸中肥、上膜上秸高肥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相结合形成集成技术;同时进行大田试验,评价其对农田环境、玉米生长指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适宜的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为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提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农田环境效应评价:上膜下秸低肥根层土壤含水率比其他处理高10.23%~53.77%,其中该处理与上膜下秸中肥土壤含水率无显着性差异;土壤含盐量随着施肥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上膜上秸低肥较其他处理低5.99%~30.77%;土壤含盐量根层积盐程度小于深层;各处理较对照碱解氮含量增加69.22%~96.20%、速效磷含量增加24.15%~39.04%、有机质含量增加1.17%~11.21%。(2)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生长效应评价:玉米株高、茎粗从抽雄期到成熟期表现为为相同秸秆还田处理下中肥>高肥>低肥、相同施肥水平下上膜下秸>上膜上秸>地膜覆盖;上膜下秸中肥产量平均达到13404 kg/hm2,上膜上秸高肥产量平均达到11944 kg/hm2,两者的水分利用效率可达2.71 kg/m3~3.10 kg/m3,各处理肥料偏生产力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3)集成技术效果评价:玉米生育期内当地技术比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技术、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上秸高肥技术土壤含水率提高3.52%和1.48%,含盐量提高9.5%和4.6%,土壤养分变化大小依次是:当地>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上秸高肥>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技术较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上秸高肥和当地投入金额减少16.53%和32.91%,产出金额增加 6.32%和 7.25%。综上,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集成技术能够较好的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效增产、增加经济收入,是适宜内蒙古河套灌区轻度盐碱地夏玉米种植条件下较优的集成技术模式。

张茜茜[7](2020)在《不同水分条件下CO2浓度和温度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所需水量占到了总用水量的60%,但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因此,适当的水分调控对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大气CO2浓度急剧上升,与之并存的温室效应将会引发全球范围的气候变暖。虽然现在对于高CO2浓度、高温或者水分亏缺下冬小麦对其的响应已有较为成熟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都是单因素的影响。但气候变化的因素多样且经常伴随出现,容易造成复杂的气候现象,像不同水分状况下温度和CO2浓度的交互作用对于冬小麦叶片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光合能力以及叶片表面气孔特征和内部解剖结构究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些典型问题的研究仍很少见。本研究利用可精准控制温度、湿度以及CO2浓度的大型人工培养箱在充分灌溉和调亏灌溉两个不同的水分基础上设置2个不同的CO2浓度(400μmol mol-1和800μmol mol-1)以及2个不同的生长温度(21℃/16℃和26℃/21℃)对冬小麦进行为期90天的培养,探讨不同水分条件下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冬小麦光合能力、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片结构的影响,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充分灌溉时,高CO2浓度和增温显着提高了冬小麦叶片的气孔密度;而水分不足时,冬小麦近轴面的气孔密度则呈降低的趋势。另外,CO2浓度和温度的共同增加均明显降低了不同水分状态下冬小麦远轴面气孔空间分布格局的规则程度,而近轴面则表现得更加规则。(2)充分灌溉时,增温使得近轴面的气孔宽度,气孔面积和气孔形状指数显着增加,而高CO2浓度却显着降低了近轴面的气孔长度、宽度、周长和面积;而在调亏灌溉时,增温使得叶片近轴面和远轴面的气孔面积分别显着降低了40.3%和26.7%,CO2浓度增加则使得气孔的形状指数显着降低,气孔的形状变得扁长。(3)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充分灌溉时叶肉细胞的开度以及厚度明显减少,水分不足时则使得叶肉细胞的面积和周长显着升高16.2%和20.1%;另外,温度升高显着降低了叶肉细胞厚度,只是水分不足时叶肉细胞的面积和周长也显着下降。(4)水分充足时,增温显着降低了叶片中的淀粉含量以及总TNC,高CO2浓度则使得可溶性糖浓度显着降低;而灌水不足时,增温和增CO2处理均造成了可溶性糖浓度的显着增加;当两者共同增加时,水分充足时TNC显着减少,水分不足时TNC显着增加。此外,当土壤水分充足时增温显着提高了叶片的碳氮比,而高CO2浓度则使得氮含量显着减少16.3%,温度和CO2浓度共同增加时,叶片的氮含量则显着增加;调亏灌溉时,增温与高CO2浓度显着增加了叶片碳含量,而且CO2浓度的增加也使得氮含量显着提高。(5)冬小麦在充分灌溉下,高温和高CO2浓度均没对净光合速率(Pn)产生显着影响;而温度和CO2浓度的共同升高使得Pn显着降低了19.5%。而在调亏灌溉时,高温使得Pn显着降低了29.6%,CO2浓度升高使得Pn得到增加,但没能显着增加,而当温度和CO2浓度两者共同作用时,Pn下降未达到显着水平;此外,不论温度和CO2浓度单独作用还是共同作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呈上升趋势。(6)冬小麦在充分灌溉下,增温也增加了冬小麦的总生物量和叶面积,但未达到显着水平,而CO2浓度增加则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的总生物量;此外,在CO2浓度与温度共同升高的条件下,冬小麦的总生物量显着减少了18.9%;而在调亏灌溉时,增温则显着降低了冬小麦总生物量;CO2浓度的增加以及CO2浓度和温度的共同增加虽没对冬小麦总生物量的增加产生显着影响,但却显着改变了叶面积的大小。

李昭阳[8](2020)在《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建设下,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与此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农村水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数据分析包括此次疫情背景下的新型污染源在内的影响农村环境的多种主要污染源,以环境公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和乡村振兴理论为基础,提出当前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水污染防治立法对农村问题回应少、法律法规粗疏、监管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以水污染防治制度较为完善的美国、日本、欧盟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家为样本,总结并借鉴其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优势和经验,最后针对以上分析提出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需要转变立法理念、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规范、健全农村水污染防治监管制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对策。

龚诗佩[9](2020)在《矿井水对荒漠生态系统土壤特性及植被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矿井水排放地庙梁子水库边的荒漠土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庙梁子水库边(A样地)、垂直水库0.5km(B样地)、1km(C样地)、1.5km处(D样地)4个距离梯度的地上植被特征、土壤特性与土壤种子库特征及相关性的变化规律,探讨干旱风沙区矿井水排放对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以期为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与矿井水库距离的增大,地上植被植物种数呈降低趋势,4个距离梯度的地上植被均表现为藜科、菊科植物种类居多。其中A样地中出现16种植物,隶属于5科15属;B样地中出现的植物有14种,隶属于6科13属;C样地共出现15种植物,隶属于7科14属;D样地共出现12种植物,隶属于4科11属。从不同生活型来看,4个样地均是一年生植物占优势,均在40%以上,但其种数随距离增大呈减少趋势,相较于A,B、C、D依次减少了 12.5%、12.5%、37.5%;B、D中多年生植物各减少了 25.0%;灌木或半灌木无明显变化。2.矿井水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区的土壤粒径分布范围在0-2000μm之间。随着与矿井水库距离的增大,土壤砂粒(50-2000μm)体积百分比呈增大趋势,且各样地内均为砂粒体积百分比最高,仅距矿井水库最近的A样地中出现黏粒(<2μm)。与A样地相比,D样地在0-10cm、10-20 cm、20-30 cm各土层砂粒体积百分比均显着增加(P<0.05)。土壤含水量在同一样地随土层深度加深而显着升高(P<0.05),在不同样地同一土层随距离增大而显着降低(P<0.05)。土壤容重有所增加但不显着(P>0.05)。土壤pH值与电导率均随土层加深呈倒“V”型变化趋势,不同土层间差异不显着(P>0.05),同一土层随距离增大呈“V”型变化趋势,且差异显着(P<0.05)。土壤各养分指标除有机碳含量随矿井水库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均在A样地中表现为最高且随距离的增大均有显着降低(P<0.05)。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距离增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其中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降低(P<0.05),而土壤磷酸酶活性显着升高(P<0.05)。3.矿井水对土壤种子库特征有显着影响。A、B、C、D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为2184±148.1粒·m-2、1667±88.2粒.m-2、1017±83.3粒·m-2、733±16.7粒.m-2;远离矿井水库后,相较于A样地,B、C、D样地中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降低了 23.7%、53.4%、66.4%,且差异显着(P<0.05)。随着与矿井水库距离的增大,土壤种子库植物种数呈减少趋势,4个样地均为一年生植物物种数所占比例较大,均在45%以上,最低47.7%,最高达到85.7%,B、C、D样地中一年生植物种数分别减少了 11.1%、22.2%、33.3%。4.矿井水对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具有显着的影响,对地上植被、土壤种子库以及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随与矿井水库距离的增大而显着降低(P<0.05)。随着与矿井水库距离的增大,地上植被、土壤种子库以及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性均呈降低趋势。地上植被间的Sorensen相似性系数整体较高,最高达到0.84,表现为极相似,最低为0.62,表现为中等相似;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水平在总体上为中等相似,最高为0.67,最低为0.42;不同距离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整体不高,A样地为0.36,为中等不相似,其余均为极不相似,其中C样地最低,仅为0.16。此外,随着距离增大,各样地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共有种数逐渐减少,其中A样地6种,B样地3种,C、D样地仅出现2种。5.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对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中,土壤含水量、全氮与过氧化氢酶对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有显着或极显着正向影响,磷酸酶与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

马盟雨[10](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二、浅议灌溉对环境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灌溉对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再生水灌溉对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再生水灌溉发展现状
        1.2.2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1.2.3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氮素运移分布的影响
        1.2.4 再生水灌溉对作物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概况
        2.1.1 试验供试土样概况
        2.1.2 试验供试水样概况
        2.1.3 试验供试作物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测定内容与方法
        2.3.1 取样布置
        2.3.2 水质指标测定
        2.3.3 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测定
        2.3.4 植物样品指标测定
        2.3.5 样品~(15)N丰度测定
    2.4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的影响
    3.1 再生水灌溉不同施氮水平对土壤PH、OM的影响
    3.2 再生水灌溉不同施氮水平对土壤可溶性盐的影响
    3.3 再生水灌溉不同施氮水平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的影响
    3.4 再生水灌溉不同施氮水平对小白菜氮素含量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再生水灌溉不同施氮水平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 再生水灌溉不同施氮水平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4.2 再生水灌溉不同施氮水平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4.3 再生水灌溉不同施氮水平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4.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相关性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再生水灌溉氮素利用效率分析
    5.1 氮素平衡计算
    5.2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氮素分布的影响
        5.2.1 土壤全氮
        5.2.2 肥料氮
    5.3 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平衡
        5.3.1 作物吸氮量
        5.3.2 肥料氮平衡
        5.3.3 再生水氮及总氮平衡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矿井水对冷季型草坪草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矿井水应用和矿业废弃地修复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矿井水灌溉对植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矿井水灌溉对土壤影响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1.4 技术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抚顺矿区矿井水在矿业废弃地景观灌溉的应用分析
    2.1 抚顺矿区概况和矿井水成分分析
    2.2 抚顺矿区的矿山地质破坏的生态环境效应
    2.3 矿井水在抚顺矿业废弃地恢复中的可行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土栽培下矿井水对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的影响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实验器材
        3.1.2 试验方法
        3.1.3 测定方法和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无土栽培方式下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的生物量
        3.2.2 无土栽培方式下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的生理特性
        3.2.3 无土栽培方式下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的光合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盆栽土培下矿井水对黑麦草、紫花苜蓿的影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实验器材
        4.1.2 实验方法
        4.1.3 测定方法和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盆栽方式下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的生物量
        4.2.2 盆栽方式下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的生理特性
        4.2.3 盆栽方式下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的光合特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盆栽土培下矿井水对黑麦草生长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实验器材
        5.1.2 试验方法
        5.1.3 测定方法和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盆栽土培方式下黑麦草生长土壤的营养成分
        5.2.2 盆栽土培方式下黑麦草生长土壤的理化性质和主要金属阳离子含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3)河套灌区水肥措施对农田土壤酶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不同水肥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2.2 不同水肥处理对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1.2.3 不同水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
        1.2.4 不同水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和网络结构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样品的采集
        2.3.2 产量
        2.3.3 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量的测定
        2.3.4 土壤DNA提取和实时定量PCR分析
        2.3.5 酶活性分析
        2.3.6 微生物代谢限制的定量
        2.3.7 土壤基因组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分析
        2.3.8 土壤微生物功能预测和共生网络的构建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不同水肥处理对玉米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1 灌溉和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 灌溉和施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1 不同水肥处理对N循环基因丰富度的影响
    4.2 不同水肥处理对EEA的影响
    4.3 微生物代谢限制,氮循环潜力与土壤特性之间的关系
    4.4 讨论
        4.4.1 不同水肥处理对微生物代谢限制的影响
        4.4.2 微生物碳氮限制对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水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
    5.1 不同水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
    5.2 不同水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水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共存及氮转化功能的影响
    6.1 微生物共生网络
    6.2 微生物功能预测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关系
    7.1 微生物多样性和网络结构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7.2 讨论
    7.3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居环境标准提升
        1.1.2 山地生态胁迫严峻
        1.1.3 生态思想迭代嬗变
        1.1.4 郊野公园涵盖山地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2.3 特色与创新点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郊野公园与山地保护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郊野公园
        2.1.1 郊野公园的概念
        2.1.2 郊野公园的国内外研究内容
    2.2 山地郊野公园
        2.2.1 山地郊野公园的概念
        2.2.2 山地郊野公园的功能
        2.2.3 山地郊野公园的特殊性
        2.2.4 山地郊野公园最新研究进展
    2.3 山地修复
        2.3.1 相关概念
        2.3.2 山地修复的研究进展
    2.4 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
        2.4.1 相关概念
        2.4.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5 本章小结
3 相关案例分析
    3.1 香港“香港仔”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3.1.1 项目概况
        3.1.2 规划分析
        3.1.3 案例借鉴—郊野公园完备规划
    3.2 美国劳伦斯.洛克菲勒自然保护区规划
        3.2.1 项目概况
        3.2.2 规划分析
        3.2.3 案例借鉴—人与自然维持平衡
    3.3 美国弗吉尼亚麦金太尔植物园设计
        3.3.1 项目概况
        3.3.2 规划分析
        3.3.3 案例借鉴—基底条件详尽考虑
    3.4 西班牙巴塞罗那瓦尔·德恩·琼垃圾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3.4.1 项目概况
        3.4.2 规划分析
        3.4.3 案例借鉴—山地修复优先实施
    3.5 美国科罗拉多山地景观恢复
        3.5.1 项目概况
        3.5.2 规划分析
        3.5.3 案例借鉴—生态系统精心重构
    3.6 案例启示
    3.7 本章小结
4 山地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搭建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处理
    4.2 评价因子选取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
        4.2.2 评价因子的确定
    4.3 单因子等级评价
        4.3.1 高程因子
        4.3.2 坡度因子
        4.3.3 坡向因子
        4.3.4 水体缓冲区因子
        4.3.5 植被覆盖度因子
        4.3.6 土地利用因子
        4.3.7 现状路网因子
    4.4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4.4.1 权重的确定
        4.4.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4.5 生态敏感区划定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山地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5.1 规划设计目标
    5.2 规划设计原则
    5.3 总体保护利用
        5.3.1 划分生态保护分区
        5.3.2 功能布局分区规划
        5.3.3 因山就势塑造空间
        5.3.4 组织山地道路系统
        5.3.5 控制生态容量
        5.3.6 保护现状植被农田
        5.3.7 吸引保护野生动物
    5.4 极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5.5 高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5.5.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5.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5.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5.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5.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5.6 聚落规划建议
    5.6 中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
        5.6.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6.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6.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6.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6.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6.6 聚落规划建议
    5.7 低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
        5.7.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7.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7.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7.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7.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7.6 聚落规划建议
    5.8 生态不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5.8.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8.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8.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8.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8.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8.6 聚落规划建议
6 规划设计实践—黄羊山郊野公园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关系
        6.1.2 上位规划
        6.1.3 参考规范
        6.1.4 规划背景条件
    6.2 场地分析
        6.2.1 场地周边环境分析
        6.2.2 场地内部环境分析
        6.2.3 综合分析总结(SWOT分析)
    6.3 黄羊山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6.3.1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6.3.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6.3.4 不同生态敏感性区域策略规划制定
    6.4 设计思路
        6.4.1 规划愿景
        6.4.2 规划目标与定位
        6.4.3 特色解读
    6.5 总体规划
        6.5.1 规划原则
        6.5.2 景观结构
        6.5.3 总体方案
        6.5.4 景观分区
    6.6 分区设计
        6.6.1 核心保育区
        6.6.2 修复缓冲区
        6.6.3 山谷科教区
        6.6.4 亲子互动区
        6.6.5 荒野体验区
        6.6.6 乡野休闲区
    6.7 专项规划
        6.7.1 交通规划
        6.7.2 游憩系统规划
        6.7.3 竖向设计
        6.7.4 植物规划设计
        6.7.5 动物栖息地规划
        6.7.6 建筑构筑与设施规划
        6.7.7 科普展示规划
        6.7.8 夜景照明规划
        6.7.9 节约园林规划
    6.8 分期实施计划
    6.9 用地平衡及经济技术指标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植物材料表
图纸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5)公众关注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关系研究 ——基于百度大数据对京津冀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关于公众的一般理论
    1.3 理论基础
        1.3.1 生态文明相关理论研究
        1.3.2 基于大数据的研究
        1.3.3 公众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2 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价
    2.1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的已有成果
    2.2 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基本思路
    2.3 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2.4 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4.1 指标选择
        2.4.2 评价体系框架与指标权重
3 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分析
    3.1 京津冀地区总体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价
    3.2 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3.3 天津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3.4 河北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4 公众关注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关系分析
    4.1 公众关注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关注情况
    4.2 公众关注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关系分析
        4.2.1 北京的数据分析
        4.2.2 天津的数据分析
        4.2.3 河北的数据分析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进一步健全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5.2.2 进一步健全京津冀地区资源保护协调机制
        5.2.3 提升全社会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5.2.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所获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技术模式对土壤生境影响
        1.2.2 不同技术模式对玉米生长指标及产量影响
        1.2.3 集成技术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气象资料
        2.1.3 试验区土壤基本状况
        2.1.4 玉米生育期划分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设计1
        2.2.2 试验设计2
    2.3 观测内容及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环境影响
    3.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含水率影响
    3.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盐分影响
        3.2.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不同土层土壤含盐量影响
        3.2.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土壤盐分盈亏分析
    3.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养分影响
        3.3.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碱解氮影响
        3.3.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速效磷影响
        3.3.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有机质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4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
    4.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生长指标影响
        4.1.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株高影响
        4.1.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茎粗影响
        4.1.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影响
    4.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影响
        4.2.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产量影响
        4.2.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
        4.2.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下水盐调控对玉米产量反馈机制
        4.2.4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4.2.5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肥料偏生产力及农学效率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5 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
    5.1 集成技术构建理论依据
    5.2 集成技术构建边界因素
    5.3 集成技术介绍
        5.3.1 集成技术概述
        5.3.2 核心技术
        5.3.3 配套技术
    5.4 集成技术操作规程
        5.4.1 集成技术(一)操作规程
        5.4.2 集成技术(二)操作规程
    5.5 小结与讨论
6 集成技术监测与筛选研究
    6.1 农田土壤环境效果评价
        6.1.1 土壤含水率
        6.1.2 土壤含盐量
        6.1.3 土壤碱解氮
        6.1.4 土壤速效磷
        6.1.5 土壤有机质
    6.2 玉米生长指标
        6.2.1 株高
        6.2.2 茎粗
        6.2.3 叶面积
    6.3 集成技术效益评价
        6.3.1 集成技术投入分析
        6.3.2 集成技术产出分析
        6.3.3 社会效益分析
        6.3.4 生态效益分析
    6.4 集成技术效果可行性分析
        6.4.1 影响推广因素
        6.4.2 明确优产新思路
        6.4.3 政府扶持与补贴
        6.4.4 搞好典型带动面上发展
        6.4.5 构建农民推广体系
    6.5 小结与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秸秆还田与肥料核心技术筛选研究
        7.1.2 集成技术监测与评价研究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不同水分条件下CO2浓度和温度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叶片气孔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响应
        1.2.2 植物叶片结构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响应
        1.2.3 植物叶片碳水化合物和营养元素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响应
        1.2.4 植物生理过程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响应
        1.2.5 植物生物量与产量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响应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
        2.3.1 气孔形态特征的确定
        2.3.2 气孔分布格局的确定
        2.3.3 组织结构的取样与测量
        2.3.4 植株碳水化合物及C、N元素的测定
        2.3.5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2.3.6 生物量及生长参数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水分条件下CO_2浓度和温度对冬小麦叶片气孔特征的影响
        3.1.1 不同水分条件下CO_2浓度和温度对气孔密度的影响
        3.1.2 不同水分条件下CO_2浓度和温度对气孔开度的影响
        3.1.3 不同水分条件下CO_2浓度和温度对气孔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3.1.4 本节小结
    3.2 不同水分条件下CO_2浓度和温度对叶片形态结构的影响
        3.2.1 不同水分条件下CO_2浓度和温度对形态结构的影响
        3.2.2 本节小结
    3.3 不同水分条件下CO_2浓度和温度对冬小麦叶片碳水化合物以及营养元素的影响
        3.3.1 不同水分条件下CO_2浓度和温度对叶片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3.3.2 不同水分条件下CO_2浓度和温度对叶片C、N元素的影响
        3.3.3 本节小结
    3.4 不同水分条件下CO_2浓度和温度对冬小麦叶片生理过程的影响
        3.4.1 不同水分条件下CO_2浓度和温度对冬小麦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4.2 不同水分条件下CO_2浓度和温度对冬小麦生物量及叶面积的影响
        3.4.3 本节小结
第4章 讨论
    4.1 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气孔特征对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4.2 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形态结构对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4.3 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碳水化合物以及营养元素对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4.4 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生理过程对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农村水污染概述
    第一节 农村水污染现状
    第二节 农村水污染源
    第三节 农村水污染防治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水污染防治立法对农村问题回应少
    第二节 法律规定粗疏
    第三节 监管制度不完善
    第四节 公众参与程度低
第四章 典型国家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借鉴
    第一节 美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第二节 日本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第三节 欧盟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第五章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完善对策
    第一节 转变立法理念
    第二节 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规范
    第三节 健全农村水污染防治监管制度
    第四节 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9)矿井水对荒漠生态系统土壤特性及植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矿井水的研究进展
    1.3 土壤特性的研究进展
    1.4 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进展
    1.5 矿井水对土壤的影响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2 技术路线图
    2.3 样品采集
    2.4 研究内容
    2.5 研究方法
    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矿井水对地上植被特征的影响
    3.1 矿井水对地上植被结构特征的影响
    3.2 矿井水对地上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3.3 矿井水对地上植被相似性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矿井水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4.1 矿井水对土壤粒径组成的影响
    4.2 矿井水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3 矿井水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 土壤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4.5 讨论
第五章 矿井水对土壤种子库特征的影响
    5.1 矿井水对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的影响
    5.2 矿井水对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的影响
    5.3 矿井水对土壤种子库相似性的影响
    5.4 矿井水对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相似性的影响
    5.5 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因子及土壤酶活性的RDA分析
    5.6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浅议灌溉对环境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再生水灌溉对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D]. 莫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矿井水对冷季型草坪草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D]. 吴哈萨. 辽宁大学, 2021(12)
  • [3]河套灌区水肥措施对农田土壤酶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李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D]. 徐一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公众关注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关系研究 ——基于百度大数据对京津冀的分析[D]. 刘昕.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D]. 靳亚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不同水分条件下CO2浓度和温度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D]. 张茜茜.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8]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研究[D]. 李昭阳. 三峡大学, 2020(06)
  • [9]矿井水对荒漠生态系统土壤特性及植被的影响[D]. 龚诗佩. 宁夏大学, 2020(03)
  • [10]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浅谈灌溉对环境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