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铸企业辉煌——上海紫泉包装有限公司管理创新经验

以品牌铸企业辉煌——上海紫泉包装有限公司管理创新经验

一、以品牌铸造企业辉煌——上海紫泉包装有限公司管理创新的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闵洁[1](2019)在《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传统文化资源作用于品牌的构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与经典传统符号的分析,结合品牌理论、文化观念、审美活动以及社会、经济、时代发展状况等因素,对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品牌背景、概念、特征进行梳理与归纳。阐述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激活“品牌构建”的主要路径,并结合传统文化品牌案例来研究品牌构建的类型特征与营销应用,期望对丰富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方向有所助益。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量西方品牌充斥于市场,但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中国本土品牌明显不足。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与变革,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多元文化思潮交融与互动的局面加剧,这迫切需要深入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的价值内涵,以此来激活中国品牌的内在基因。目前,面对构建具有中国本土品牌的路径研究相对缺乏的现状,本文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过梳理传统文化的脉络与分类、运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品牌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尝试以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为本文研究的立足点,对于我国当下品牌的构建与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继而从宏观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我国商业市场环境的良性发展。其次,以传统文化品牌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品牌构建”,不断适应市场和消费趋势,形成产品与服务组合特色,并且伴随着城市商业文明互利共生加以思考。最后,立于品牌完整价值体系的立场,以系统的、深层次的视角来解析传统文化资源与品牌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传统文化创新不仅在品牌的视觉设计上,而且需要贯彻到品牌的整体塑造与管理上,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运用品牌构建路径把传统文化精神与文化符号进行重新演绎,并通过跨媒体的网络营销传播,以达到传统文化资源激活中国品牌的塑造,这对于促进我国本土品牌的建设与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章绪论对如何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发展提出了相关问题,通过阐述研究背景、依据、意义和范畴,对传统文化资源作用于品牌的观点做了初步分析。第二章分别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的资源分类,以及对中国品牌塑造的影响,阐述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资源与品牌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传统文化资源支撑品牌构建的意义。第三章概述了中国经典文化符号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集中表现,从其特征的角度分类并举例加以解析,对文化符号在品牌应用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其在中国品牌形象建设上的现代性考量。第四章主要探讨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激活品牌的构建。从其构成条件、路径步骤,到促进“品牌构建”的两大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了品牌策划者与设计者要准确表达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成不变的复制,也不能曲解与盲目改动,而是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成分的基础上,注重创新性开发。特别在品牌构建的三大步骤中,将传统文化通过文化灌注的方式融入品牌,使其与现代的、世界性语言进行转换与再创新,尝试探寻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品牌发展的新路径。第五章结合相应的案例分析,阐述了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的四大类型特征:文化思想特征、时代更新特征、传统文化识别特征、传奇功效特征,进一步规范品牌的优化与重塑的方法。第六章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叠的语境下,对品牌构建和文化再造市场营销策略进行解读,探究动态跨媒体营销策略对传统文化品牌发展带来的启示,以及品牌的管理与维护,从而达到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品牌发展。

樊晓银[2](2019)在《白银一刀钢化玻璃有限公司的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品牌建设的角度》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深加工玻璃工业发展迅速,2017年行业营收同比增速为17.61%,行业毛利率为25.93%,同比上升2.87%,市场潜力巨大。白银一刀钢化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刀公司”)是西北规模最大的玻璃深加工企业,历经二十余年,在甘肃以及西北五省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由于一刀公司始终重视产品研发而忽略了品牌建设,虽然产品性价比高,创新及产品质量管控能力强,但是要进一步扩张市场时却面临市场认可度低、销售利润下降的问题和困境。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的玻璃企业品牌竞争也逐渐增强,作为西部中小型企业,在面对南玻、福耀等强势品牌企业市场竞争时完全没有优势,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要重新审视内外部环境,强化品牌建设,改进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品牌建设的角度入手,对一刀公司当前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具体为:首先在对一刀公司所处的深加工玻璃行业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行业宏观环境良好,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大的结论;再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对一刀公司进行品牌竞争能力分析,找出围绕品牌建设的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通过建立SWOT-CLPV模型,明确企业的市场环境及战略态势,为企业制定以品牌建设为目的营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通过STP理论定位为西北地区的中高档建筑功能性玻璃市场;利用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提出针对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传播和品牌管理四个维度的营销组合策略建议,最后,再从组织保障、人力保障及系统保障和激励保障四方面保证营销策略的实施。本研究通过对一刀公司品牌建设和相应的营销策略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旨在推进企业不断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效益,促进可持续高效发展。同时,也希望为西部中小型企业面对的品牌建设困境提供有益的借鉴。

李晨光[3](2019)在《金镒康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昌镒康科技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镒康公司)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是国有金昌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铁集团)为了转型脱困,于2015年成立的一家民用铸造产品子公司,主营铸造炊具、铸造炊具的加工型企业。在充分利用本地优质铁矿资源和集团完备的生产冶炼铸造系统的基础上,投产8个月内金镒康公司就已生产销售精品炊具5000多口、铸铁工艺壶具500多套,销售收入达到500多万元,企业转型初见成效。但是,随着产能的提高和营销活动的逐步深入,金镒康品牌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诸多压力。在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激烈、后期投入资金不足、地理位置偏远的情况下,如何找准品牌的市场定位,发现适合现阶段金镒康发展的有效营销策略就十分重要了。本文以金镒康铸铁炊具产品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铸铁炊具行业的特点进行分析,把金镒康所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进行分析;其次,运用SWOT分析梳理金镒康的可行性发展方向,找到企业改善自身环境发挥资源优势的营销途径;最后用STP理论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并且运用4Vs理论向金镒康公司整体营销策略提出可行性优化建议。一是打破传统铸铁炊具的市场固有印象,以目标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引导消费者市场细分;二是增强消费者对金镒康产品健康、环保、耐用等功能性特点的认识,树立消费者品牌信心;三是结合消费者社群倾向和品牌体验与品牌忠诚度的高依赖性关系,从“差异化”、“功能弹性化”、“附加价值”和“共鸣”等四个方面对金镒康营销策略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力图提高金镒康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本文还从组织机构和制度两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加强了对营销策略体系的支撑。总结起来,文章结合行业发展的趋势,以金镒康公司的相关情况分析为依据,向金镒康公司提出了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优化方案,目的在于帮助金镒康公司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张营销网络,提升品牌价值,对企业转型发展和品牌再造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窦金启[4](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指出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安家》编辑部[5](2016)在《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文中提出

占炜[6](2016)在《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文中认为目前,学界对中国近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有一定的重视,在设计史认识和研究方法领域的探讨甚为活跃,也出现了一些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和专着。但从国内检索出该领域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专题研究的深入程度等状况可以看出,学界对以工业产品为中心的近代设计研究不足,近代设计史相关研究着作中对工业设计的论述也偏少,关于我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历史的研究还是零星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中国近代工业是在西方国家影响下发生的,其发展经历了由沿海到内陆不断深化、加剧的过程。中国近代工业并不是依靠自身技术变革或产业发展需要所进行的主动调整,而是传统的自然经济对西方先进生产方式侵入的被动回应。中国近代工业设计与近代工业是共时发展的,中国近代工业“被动”发生下的“主观性”和“跳跃性”模式对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颇深,总体上说,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呈现出一种失衡性、依附性和被动性的发展特征。根据近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特点,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发展期、繁荣期和停滞期。技术、商业和人文恰是设计本体中需要思考的三种关键要素,本文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线索界定为三条:技术进步、商业利权和人文启蒙。这也可以理解为从三个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条线索并不是平行对等的,三者间存在着依次递进的关系:技术进步在工业设计发展之初的作用显着,其关键作用贯穿于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全过程;商业利权是工业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得以广泛重视,有效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繁荣;作为一种修正力量,人文思想则是工业设计反思层面的考量,这种考量使工业设计发展逐渐迈向成熟。技术是工业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国家政策和企业行为都以实现技术的进步为目标,这期间未有完全独立的设计现象,设计师也没有成为独立的职业。在近代,作为后进国家的中国一直将技术当成工业发展的核心,要缩小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技术发展是关键。本文将技术进步界定为“主干线”,该线索的论述更多是关注工业设计实践领域的事件和问题,是以一种微观视角对工业设计现象和行为进行考察。技术是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基础,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行为以“功效”为逻辑,设计往往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的生存需求。本文技术进步线索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广泛考察了国家战略性工业和民用工业。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包括产品标准化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在中国近代,商业作为一种启蒙思想是伴随技术进步一起发展的。近代早期国家战略工业的发展,对技术引进和企业运作的商业化思考不足,这也使得相关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动力,这种现象直到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才有所改观。因近代商业对工业设计的影响程度较技术的低,笔者将商业利权线索界定为“辅助线”,但这种界定并不否认近代商业线索的重要性。商业利权下的相关论述更关注工业设计发展中的策略问题,是以中观视角对工业设计发展的考察。商业竞争是工业设计发展繁荣的刺激因素,在此逻辑下,国家以促成利权、企业以追求利益为目标。本文商业利权线索的近代工业设计考察从政府、企业和相关中间组织三个层面展开。政府举办博览会、发起国货运动旨在促进本土工业产品的发展;国家战略工业企业在商业利权思想下改革重组,在华的外国企业重视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在此压力下,民营企业开始利用民族情感进行产品品牌建设和视觉推广;行会、同业公会和商会等相关中间组织也为抵制洋货,促进本土产品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工业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近代以来,政府颁布多部法律激励产品设计创新和规范品牌商标制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工业设计发展共时演进。人文思想对工业设计实践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因工业设计物(洋货)深度介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其传播和使用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扩展了民众的视野,促进民众思想上的开明、开化,这使得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对思想启蒙有反向作用。该线索是将工业设计发展投射至人文社会中的宏观考察,因此,本文将人文启蒙线索界定为“投影线”。人文性思考是对工业设计整体发展的一种反思,其中夹带着对工业设计多层面的理想和期许,是使工业设计自我修复、迈向成熟的力量。人文思想在近代工业设计实践中有若干表征:理性思想启蒙下近代工业产品的实用主义倾向,民众审美观念变化下产品风格的变迁,文化碰撞下中西产品风格的融合;工业设计发展对近代人文启蒙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工业产品创新实践促进理性思维的形成,外来器物广泛使用促进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城市公共交通等为大众的设计促进社会的民主意识,自行车、缝纫机等设计物的传播和使用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从产品(技术)引进、仿制到融合、创新,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走出了特殊路径。近代早期产品技术引进运行效率低下和缺乏持续性,近代社会机制中缺乏“再创造”的动力,这些因素使得近代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大打折扣;随着商业利权思想的深入,设计实践开始从“重商”发展到“重调查”,设计战略从政府政策扶持走向企业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这些都映射出工业设计的某些进步。在“效益”的追求下,技术进步和商业利权两条线索在工业设计发展中走向结合是必然的;由于近代特殊的国情,民族情感对工业设计的利权行为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在商业利权思想下,当时前卫的艺术和美学思想(形式)得以在设计中广泛传播。技术、商业、人文在工业设计发展初期以一种独立线索形式加以考量是为了理清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问题根源,其对当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借鉴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工业设计被认为是融合技术、商业、人文(美学)的一种重要介质,是人类走向诗意生活的推动力,此时,技术、商业、人文线索(逻辑)或将走向统一。

《安家》编辑部[7](2016)在《2015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筱妍[8](2015)在《《瑞丽·服饰美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妇女逐渐走出家门投身社会生产,女性经济上的独立与个体意识上的觉醒促生出一种新的大众媒介——时尚杂志。自世界上第一本时尚杂志《Harper’s Bazaar》创办,迄今为止,时尚期刊经历了近150年的发展历程,其诞生和发展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1978年以来,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人民文化生活也不断丰富,时尚期刊这一“舶来品’’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其外延也得到不断地拓展。特别是以精美装帧为外观特征,以传递时尚资讯、展示服饰穿搭为主要内容,以女性群体为主要读者的女性时尚期刊更是呈现出蓬勃地发展态势。从1980年的《时装》,到目前市场上排名靠前的《瑞丽》系列期刊、《Vogue·服饰与美容》、《听薇》、《米娜》、《ELLE世界时装之苑》等等,从寂寂无名到市场日益繁荣,时尚期刊的发展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越来越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此外,Web 2.0时代的到来,图片化、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也促使传统纸媒从自身优势出发,通过与新兴科技的融合,谋求企业发展的新出路。《瑞丽·服饰美容》作为目前中国女性时尚期刊市场发行量最大、表现最具代表性的刊物,文章通过对其创刊及历史发展轨迹的探索、企业现状的陈述,针对刊物现状,就其读者群与发行量、栏目设置与内容特征、版式布局与形式风格、市场排名与广告经营、编辑特色与创新举措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进而从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交往消费三个层面,分析包含在刊物内容中积极的消费文化元素,对刊物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剖析该刊如何诠释现代女性文化;并试图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众理论视角以及期刊品牌经营视角三个角度,运用参照群体理论、分众理论以及品牌价值三个相关理论,解析《瑞丽·服饰美容》巧用名人“光环效应”、细分市场,精准定位受众以及品牌打造和延伸的成功原由。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总结出《瑞丽·服饰美容》的成功启示——提供优质内容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张扬创新精神是期刊的生存根本,建设编辑队伍是期刊的发展基础,把握读者需求是期刊成功的关键,善用优势资源是期刊的依托力量,为中国期刊特别是时尚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某种参照和启示。

孙绍君[9](2013)在《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近百年的宏观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图像案例分析,结合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观念、审美活动以及艺术设计发展状况等因素,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嬗变规律进行梳理,与此同时,也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特点和商业艺术设计的成果与问题加以论述,希望能够对丰富我国近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内容有所助益。绪论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百年历史发展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范式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概念做了进一步的解析和说明。第一章回溯了中国古代原始品牌意识的萌生以及古代至近代中国商业标记的诞生和发展,述清了中国近现代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源流关系。第二章概述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中国萌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采用了纵向的历史阶段划分和横向的设计形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民国时期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述评,突出其在中国近现代艺术设计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第三章主要从建国后在政治语境下对商业美术进行的改造入手,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国内的艺术设计转型对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影响,并着重以当时的标志设计为例进行了说明。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当代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状况,并着重对此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暴露的问题进行了肯定与反思。同时也尝试从品牌理念的更新以及国内专业品牌形象设计机构的发展等角度入手,挖掘品牌形象构建和视觉形象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从中寻找适合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路径。第五章则跳出历史发展的思路,在视觉文化发展的语境下对品牌构建和视觉形象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感悟中国百年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所带来的启示。结论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基于目前国内缺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整体、系统研究的现状,本文将研究的侧重点设置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过梳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脉络,尝试分析和把握其中的发展规律,为我国当下与未来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可藉此从一个侧面认识和了解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其次,以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的变迁为背景,从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等因素对我国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切入,对自民国至今我国各历史阶段中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得失与意义加以思考。最后,站在视觉文化发展的高点,以整体性、多维度的视角来俯瞰视觉形象设计与品牌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视觉形象设计在现代品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总结出近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嬗变对于促进我国当代艺术设计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朱冬华[10](2012)在《上海老字号衰弱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呈现出经济强但是品牌弱的形势,尤其是曾经风靡全国的老字号品牌出现日趋衰弱的态势。上世纪30年代,上海所拥有的品牌数量曾占到了全国注册品牌总数的80%。而2006以后商务部认定的1129家中华老字号中,上海有180家,仅占16%。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曾高达60%,进入90年代,上海品牌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已不及10%。当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地区乃至国家将品牌战略作为经济发展战略,上海发展品牌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老字号无疑是座金矿,改善上海老字号日趋衰弱的趋势对上海发展品牌经济意义重大。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寻找上海老字号衰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有关品牌生命周期和品牌竞争力的文献研究,制定分析工具。应用分析工具对上海老字号进行案例分析,归纳总结上海老字号衰弱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本文将上海老字号按照其品牌生命周期的形态进行分类并分析其衰弱的原因,其品牌生命周期形态分别为“在导入期出现衰弱或一直处于导入期”、“在成长期出现衰弱或一直处于成长期”和“在成熟期出现衰弱”三种。通过分析,笔者发现三种生命周期形态在内部资源、竞争环境、战略决策、战略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不同的。但是三种形式的衰弱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国有体制的束缚。对于上海老字号整体而言,本文提出通过盘活品牌资产、自下而上对上海老字号进行改革的思路,促使上海老字号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常设上海老字号管理委员,使上海老字号成为一个有进有出、充满活力的整体,进而提升上海老字号的整体竞争力。对于上海老字号个体而言,要理顺品牌竞争力形成机制,不断提高品牌竞争力,成为老字号中的常青树。本文的特色与创新点主要有:(1)将上海老字号按衰退的形式分类,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分析(2)构建基于生命周期的品牌竞争力形成机制,提出持续改进的品牌管理系统(3)提出将上海老字号剥离进行单独的改制

二、以品牌铸造企业辉煌——上海紫泉包装有限公司管理创新的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品牌铸造企业辉煌——上海紫泉包装有限公司管理创新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传统文化与品牌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资源
        一、传统文化资源的分类
        二、传统文化与品牌的关系
    第三节 传统文化资源支撑品牌构建的基础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文化根植入品牌的基因
第二章 传统文化资源的符号转换特征
    第一节 经典中国文化符号概述
        一、符号的概念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概念
    第二节 经典中国文化符号的解析
        一、中国文化符号的资源类型
        二、中国文化符号的特征分类
    第三节 传统文化符号在品牌上的应用方式
        一、传统文化符号的常见运用形式
        二、传统文化符号在品牌上的误用
        三、传统与现代在品牌战略中的考量
第三章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的路径
    第一节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条件
        一、品牌构建中的文化意识构成
        二、品牌构建中的趋向
    第二节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路径
        一、文化精神提炼
        二、文化灌注方法
        三、文化形象成形
        四、文化传播演绎
    第三节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传统文化思想的契合性
        二、传统文化品牌的精神共鸣性
第四章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的特征
    第一节 品牌构建的文化思想特征
        一、文化价值评估
        二、文化思想创造价值
    第二节 品牌构建的时代更新特征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
        二、结合时代潮流理念
        三、品牌的生命再造
    第三节 品牌构建的传统文化识别特征
        一、发掘历史遗产
        二、传统文化视觉识别
    第四节 品牌构建的传奇功效特征
        一、传奇品质保证
        二、传奇延伸价值
        三、品牌的资产组合
第五章 传统文化品牌的营销拓展与管理
    第一节 传统文化品牌的市场营销
        一、文化再造市场营销策略
        二、品牌的本土化与全球化
    第二节 文化在跨媒体传播策略中的运用
        一、跨媒体营销策略
        二、文化与技术的互动
        三、品牌的跨媒体营销策略
    第三节 传统文化品牌的管理
        一、管理与释放文化理念
        二、传统文化品牌的管理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2)白银一刀钢化玻璃有限公司的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品牌建设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工具与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品牌概念和内涵
    2.2 品牌建设相关理论
    2.3 营销策略理论
第三章 一刀公司品牌建设化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3.1 外部环境分析
    3.2 内部环境分析
    3.3 一刀公司访谈调查分析
    3.4 一刀公司品牌建设化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第四章 一刀公司SWOT-CLPV模型分析
    4.1 SWOT-CLPV模型介绍
    4.2 一刀公司SWOT-CLPV分析
    4.3 一刀公司SWOT-CLPV分析结果
第五章 一刀公司目标市场策略
    5.1 市场细分
    5.2 目标市场
    5.3 市场定位
第六章 一刀公司基于品牌建设的营销策略
    6.1 打造产品特色,续写品牌故事
    6.2 灵活定价策略,体现品牌定位
    6.3 拓宽营销渠道,传播品牌形象
    6.4 采用促销组合,扩大品牌传播
    6.5 加强品牌管理,维护品牌价值
第七章 一刀公司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7.1 组织保障
    7.2 人力保障
    7.3 系统保障
    7.4 激励保障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内容和结论
    8.2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个人简历

(3)金镒康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框架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工具与理论
    2.1 研究工具
        2.1.1 PEST分析
        2.1.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2.1.3 SWOT分析
    2.2 相关概念和理论
        2.2.1 相关概念
        2.2.2 相关理论
第三章 金镒康公司营销现状分析
    3.1 金镒康公司及产品介绍
        3.1.1 公司简介
        3.1.2 产品概况
    3.2 金镒康公司营销现状
        3.2.1 营销网络建设
        3.2.2 销售业绩
        3.2.3 促销方式
    3.3 金镒康中高层访谈调查
        3.3.1 调查内容
        3.3.2 调查结果
第四章 金镒康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4.1.1 政治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微观环境分析
        4.2.1 内部环境
        4.2.2 外部竞争环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4.2.3 市场现状(SWOT)分析
第五章 目标市场定位(STP)
    5.1 市场细分
        5.1.1 按照消费者人口来分
        5.1.2 按照心理细分
        5.1.3 按照购买用途细分
        5.1.4 按照不同的消费习惯来选择明火炊具
    5.2 目标市场
        5.2.1 消费者市场调查及分析
        5.2.2 目标市场分析
    5.3 市场定位
第六章 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6.1 差异化营销策略(Variation)
        6.1.1 产品差异化
        6.1.2 形象差异化
        6.1.3 市场差异化
    6.2 功能弹性化策略(Versatility)
        6.2.1 核心功能弹性化
        6.2.2 延伸功能的挖掘
        6.2.3 附加功能的挖掘
    6.3 提高附加价值策略(Value)
        6.3.1 附加产品价值化
        6.3.2 附加服务价值化
        6.3.3 附加文化价值化
    6.4 引起消费者的共鸣(Vibration)
        6.4.1 效益的共鸣
        6.4.2 需求的共鸣
        6.4.3 情感的共鸣
第七章 金镒康公司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7.1 组织机构保障
        7.1.1 组织机构设计
        7.1.2 营销人员保障
    7.2 制度保障
        7.2.1 调整绩效考核办法
        7.2.2 建立经销渠道中长期规划和经销商准入退出管理办法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分析性结论
        8.1.2 设计性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4)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一、美国
        二、法国
        三、俄罗斯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一、越南
        二、蒙古
        三、印度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一、匈牙利
        二、泰国
        三、埃及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题的界定和说明
        1.3.1 地域与时间的界定
        1.3.2 工业设计概念的界定
        1.3.3 本文考察的重点领域
        1.3.4 研究视角的界定
    1.4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4.1 同类研究
        1.4.2 相关研究
    1.5 本文的史料来源
        1.5.1 基本史料来源
        1.5.2 相关史料来源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1.7.1 研究的难点
        1.7.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概况及线索界定
    2.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
        2.1.1 中国近代工业发生的地域分布及演变
        2.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典型特征
        2.1.3 中国近代社会消费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2.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特点
        2.2.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失衡性发展
        2.2.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依附性发展
        2.2.3 中国近代工业和设计的被动性发展
    2.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史学地位及阶段划分
        2.3.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史在中国设计史中的地位
        2.3.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划分依据
        2.3.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四个阶段的发展特征
    2.4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线索及结构
        2.4.1 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因素
        2.4.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条线索及结构关系
        2.4.3 线索的定位及关键信息界定
第3章 主干线——技术进步线索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
    3.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技术逻辑与技术力量
        3.1.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逻辑关系
        3.1.2 影响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技术背景及技术形态
        3.1.3 促进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两股技术力量
    3.2 国家战略性工业技术进步下的产品研制和创新
        3.2.1 制造、化学等技术进步下的枪炮研制
        3.2.2 造船技术进步驱动下的现代轮船设计
        3.2.3 技术进步下近代陆空交通工具的发展
    3.3 民用工业技术进步驱动下的产品研制与创新
        3.3.1 木材加工技术进步下家具设计
        3.3.2 民营机器技术进步及产品设计
        3.3.3 技术进步下纺织、服装的设计和创新
    3.4 技术驱动下工业设计发展的关键问题
        3.4.1 产品生产制造中的标准化
        3.4.2 技术和创新人才需求的解决对策
第4章 辅助线——商业利权思想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
    4.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商业逻辑和行为层次
        4.1.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商业利权逻辑
        4.1.2 中国近代的商业观念转变与商业环境
        4.1.3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层次行为
    4.2 政府行为——从博览会到国货运动
        4.2.1 清末政府为推销国产商品举办的商业展会
        4.2.2 民国时期政府主导的国货运动
    4.3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企业行为
        4.3.1 利权思想下国家战略性工业的改革
        4.3.2 新产品的引入与本土化发展
        4.3.3 企业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
        4.3.4 中国近代民族品牌创立及其视觉化策略
    4.4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中间组织行为
        4.4.1 行会行为——中间组织的初始形态
        4.4.2 同业公会——企业与市场间的桥梁
        4.4.3 商会——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
    4.5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产业政策
        4.5.1 政府的设计创新激励机制
        4.5.2 政府的产品商标制度
第5章 投影线——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人文启蒙的交织演进
    5.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人文线索的界定及两者关系
        5.1.1 西方工业设计史中的人文思想视角
        5.1.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思想启蒙和人文环境
        5.1.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人文启蒙的相互促进
    5.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人文思想的若干表征
        5.2.1 理性思想启蒙与实用性产品设计
        5.2.2 审美观念改变下设计形式的变迁
        5.2.3 中西文化碰撞下产品风格的融合
        5.2.4 艺术自由沁入设计之中
        5.2.5 基于民族情感的传统符号再生
    5.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对近代人文启蒙的积极影响
        5.3.1 工业产品创新实践促进理性思想启蒙
        5.3.2 外来器物促进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成
        5.3.3 近代城市公共交通促进社会民主意识
        5.3.4 设计物的传播和使用促进社会公平
第6章 余论
    6.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各线索的关键问题剖析
        6.1.1 从引进、仿制到改良、创新——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路径
        6.1.2 早期技术进步下产品研制和创新的局限
        6.1.3 中国社会机制缺乏“再创造”的动力——以西方为参照
    6.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的互动
        6.2.1 技术逻辑与商业逻辑在工业设计中的结合是一种必然
        6.2.2 三条线索走向统一——亦或是一种思考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瑞丽·服饰美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时尚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兴起
    二、读者需求及其阅读取向
    三、媒介生态特别是期刊族群的新发展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从时尚期刊发展历史角度的研究
    二、从文化意义角度的研究
    三、从市场营销学角度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 文章的基本结构与创新点
    一、基本结构
    二、创新点 第二章 《瑞丽·服饰美容》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第一节 《瑞丽·服饰美容》创刊及其历史轨迹
    一、把握时机创刊
    二、确定风格,建立理念
    三、适应发展,适时调整
    四、探索融媒之路,谋求新的发展
第二节 《瑞丽·服饰美容》的发展现状
    一、读者群与发行量
    二、栏目设置与内容特征
    三、版式布局与形式风格
    四、市场排名与广告经营
    五、编辑特色与创新举措 第三章 《瑞丽·服饰美容》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瑞丽·服饰美容》的消费文化
    一、物质消费文化
    二、精神消费文化
    三、交往消费文化
第二节 《瑞丽·服饰美容》的女性文化
    一、《瑞丽·服饰美容》中的女性形象
    二、《瑞丽·服饰美容》对女性文化的诠释 第四章 《瑞丽·服饰美容》的成功原由
第一节 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分析
    一、参照群体理论
    二、巧用“名人效应”
第二节 基于分众理论视角的分析
    一、分众理论
    二、细分市场,精准定位
第三节 基于期刊品牌经营视角的分析
    一、品牌与品牌价值
    二、瑞丽品牌的形成
    三、瑞丽的品牌延伸
    四、瑞丽品牌的传播力 第五章 《瑞丽·服饰美容》的成功启示
第一节 我国女性高码洋时尚期刊市场的现状与困境
    一、我国女性高码洋时尚期刊发展现状
    二、我国时尚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瑞丽·服饰美容》的成功启示
    一、提供优质内容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二、张扬创新精神是期刊的生存根本
    三、建设编辑队伍是期刊的发展基础
    四、把握读者需求是期刊的成功关键
    五、善用优势资源是期刊发展的依托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
    二、 选题研究的意义
    三、 选题研究的现状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相关概念的厘定
    六、 对于研究资料的说明
第一章 中国古代标记设计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标记意识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古代商业标记设计与视觉传达体系
        一、 古代商业标记的设计
        三、 古代商业活动中的标记视觉传达体系
    第三节 近代西方商标与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萌生
        一、 近代西方商标与中国传统商业标记的比较
        二、 “洋货”的渗透与近代中国商标、广告的萌生
        三、 商业文化背景下的图像传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国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第一节 品牌视觉形象构建的外部环境逐渐成熟
        一、 近代商业城市的崛起和品牌传播媒介的发展
        二、 商标管理的法制化和广告行业的发展
        三、 民族工商业的勃兴与民族企业品牌意识的建立
    第二节 民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初期
        二、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繁盛期
        三、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衰败期
    第三节 民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分析
        一、 多样化的内容题材
        二、 中西融通背景下的多元设计风格
        三、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形式分析
        四、 设计机构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支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第一节 政治语境下的商业美术改造
        一、 从月份牌画到新年画的改造
        二、 宣传画的创作与流行
    第二节 倍受抑制的广告业与产品品牌的缩减
        一、 广告业的衰退
        二、 品牌数量的缩减
    第三节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产品标志设计
        一、 产品标志设计的内容题材
        二、 产品标志设计的风格形式
        三、 代表性产品标志设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第一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恢复与探索
        一、 政策方针的革新、实施与社会经济的起飞
        二、 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复兴
    第二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与成长
        一、 稳定社会环境下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浪潮
        二、 企业 CI 战略下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三、 国内品牌形象构建的要素与问题
    第三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走向成熟
        一、 数字、信息时代的设计变革
        二、 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成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思考
    第一节 视觉文化演变对审美趋向的影响
        一、 视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释读
        二、 视觉文化的发展对审美需求的满足
        三、 视觉文化的繁盛对审美趋向的影响
        四、 视觉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审美趋向转变
    第二节 品牌形象的视觉化构建
        一、 商业社会中的视觉消费与品牌形象
        二、 品牌形象视觉化构建的必然性
    第三节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反思
        一、 对中国品牌文化的思考
        二、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历程的思考
        三、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影响力的归纳与思考
        四、 对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结论
征引书目
图片来源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项目
附录
    附录一·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相关大事(1912——2012)
    附录二·民国至今中国品牌标志设计演变典型案例图汇
致谢

(10)上海老字号衰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
        1.3.1 研究框架
        1.3.2 内容安排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老字号与品牌的内涵
        2.1.1 老字号的内涵
        2.1.1.1 字号的定义
        2.1.1.2 老字号和中华老字号的定义
        2.1.1.3 老字号与商标的关系
        2.1.2 品牌的内涵
        2.1.3 品牌与老字号的关系
    2.2 品牌生命周期理论
        2.2.1 品牌生命周期理论综述
        2.2.1.1 费农与菲利普·科特勒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1.2 余明阳的品牌生命周期理论
        2.2.1.3 其他学者的品牌生命周期理论
        2.2.2 关于品牌生命周期理论的评析
        2.2.2.1 关于品牌生命周期的形态
        2.2.2.2 品牌生命周期异常的原因
        2.2.3 品牌生命周期理论的局限
    2.3 品牌竞争力理论
        2.3.1 品牌竞争力的内涵
        2.3.2 品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2.4 基于生命周期的品牌竞争力形成机制
        2.4.1 品牌竞争力形成机制
        2.4.2 品牌竞争力形成过程分析
第3章 上海老字号衰弱的原因分析
    3.1 上海老字号的现状分析
    3.2 上海老字号品牌生命周期形态分析
        3.2.1 由导入期进入衰退或一直处于导入期
        3.2.2 由成长期进入衰退或一直处于成长
        3.2.3 由成熟期进入衰退
    3.3 上海老字号品牌生命周期形态异常的原因分析
        3.3.1 上海老字号宏观环境分析
        3.3.2 由导入期进入衰退或一直处于导入期的原因分析
        3.3.2.1 1949 年上海解放的影响
        3.3.2.2 1978 年改革开放的影响
        3.3.2.3 1992 年商业企业体制改革的影响
        3.3.2.4 小结
        3.3.3 由成长期进入衰弱或一直处于成长的原因分析
        3.3.3.1 品牌竞争力投入不足
        3.3.3.2 盲目的合作战略
        3.3.4 由成熟期进入衰退的原因分析
        3.3.4.1 竞争战略失误
        3.3.4.2 监督控制系统薄弱
    3.4 上海老字号衰弱的原因总结
第4章 提升上海老字号品牌竞争力的建议
    4.1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上海老字号整体竞争力
        4.1.1 确立上海发展品牌经济的重要性
        4.1.2 促使上海老字号成为市场的主体
        4.1.3 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环境
    4.2 完善品牌竞争力形成机制,提升上海老字号个体竞争力
        4.2.1 构建持续改进的品牌管理系统
        4.2.1.1 管理职责
        4.2.1.2 资源管理
        4.2.1.3 品牌的实现
        4.2.1.4 市场监控分析及品牌战略调整
        4.2.2 提高上海老字号品牌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4.2.2.1 塑造符合市场的品牌形象
        4.2.2.2 改变落后的品牌运作观念
        4.2.2.3 加强公司治理,提升品牌基础能力
第5章 局限与展望
    5.1 结论
        5.1.1 理论研究结论
        5.1.2 案例研究结论
    5.2 局限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以品牌铸造企业辉煌——上海紫泉包装有限公司管理创新的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研究[D]. 闵洁. 上海戏剧学院, 2019(10)
  • [2]白银一刀钢化玻璃有限公司的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品牌建设的角度[D]. 樊晓银. 兰州大学, 2019(02)
  • [3]金镒康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李晨光. 兰州大学, 2019(02)
  • [4]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12)
  • [6]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D]. 占炜.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7]2015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01)
  • [8]《瑞丽·服饰美容》研究[D]. 周筱妍.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9]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 孙绍君. 苏州大学, 2013(10)
  • [10]上海老字号衰弱的研究[D]. 朱冬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以品牌铸企业辉煌——上海紫泉包装有限公司管理创新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