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虎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涛[1](2021)在《融合HSM与MSPA及网络模型的森林景观连接度重要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景观连接度是森林景观生态过程和功能的测量指标,对森林生态系统中一些关键物质或能量的交换过程有重要影响。科学地评价森林景观连接度,确定起关键连接作用的森林景观组分,为景观尺度上的多功能森林经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基于生态网络模型的连接度指数是评价景观连接度的重要方法,确定森林景观网络模型中的节点和边的连接距离阈值,以及时空变化下的森林景观连接度重要性评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本文以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与后河自然保护区及其毗邻的三个县为研究区,融合生境适宜性指数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model,HSM)、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s analysis,MSPA)以及网络模型,考虑不同干扰强度以及季节变化对森林景观网络模型中节点和边的影响,对森林景观连接度进行了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森林景观空间适宜性指数模型。选取景观类型、海拔、坡度、距水源的距离、距森林边缘的距离、距人为干扰的距离六个评价因子构建了森林景观适宜性指数模型,并考虑高、中、低三种不同干扰强度以及季节变化对森林景观适宜性的影响,评估了六种情景的森林景观适宜性,确定了适宜森林景观面积与分布,并将适宜森林景观面积与土地利用数据中的林地面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适宜森林景观的面积为6044-10211km2。夏季高、中评估情景和冬季高评估情景中适宜森林景观面积大于林地,分别是林地面积的108.5%、107.5%、101.0%,夏季低评估和冬季中、低评估情景中适宜森林景观面积小于林地,分别是林地面积的72.5%、94.4%、63.4%。结果表明:考虑了植被类型和空间位置对生境适宜性影响的森林景观适宜性指数模型,比使用地类单一因子能更准确地评估森林景观适宜性。(2)确定森林景观网络模型中节点以及边的连接距离阈值。基于森林景观适宜性评估结果,结合形态空间格局分析与面积法筛选适宜森林景观斑块作为节点,并与单一采用形态空间格局法或面积法确定的节点进行对比。利用景观整体可能连接度指数(probability of connectivity,PC)与边的连接距离阈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社团分析确定了合适的森林景观连接距离阈值,并与初始连接距离阈值构建的森林景观网络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六种情景中节点分别有94-110个,比单一使用面积法少22-195个,比单一使用形态空间格局方法少85-276个。森林景观的合适连接距离为530-550,本文采用的边的连接距离阈值为550,对应的最大社团面积分别为研究区总面积的91.5-93.9%。边的连接距离阈值为550与初始连接距离阈值为2000的森林景观网络模型对比,景观整体可能连接度指数基本相同,但边的数量分别相差了 34-59条。结果表明:采用适宜性指数模型、形态空间格局分析与面积相法相结合能够从植被类型、空间位置、斑块形态和面积四个维度确定生态功能更好的节点,减少了森林景观网络中节点数量,降低了网络模型的构建难度。通过森林景观整体可能连接度指数与连接距离阈值之间的相关性关系,以及社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能够确定更加适宜的森林景观连接距离阈值,保证景观整体连接度,避免过度连接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当森林景观网络的规模较大,边的数目较多时,减少网络构建与连接度评价的复杂度。(3)多情景融合的森林景观连接度重要性评价。评价六种情景中节点(斑块)和边(廊道)的连接度重要性,划分连接度重要性等级,融合节点(斑块)和边(廊道)连接度重要性等级得到森林景观连接度的综合重要性。结果显示:六种情景中起关键连接作用的节点和边分别有2-3个和3-5条,分别是森林景观网络总规模的2.2-5.5%和2.0-5.8%;关键节点对应的斑块总面积约为317-3216km2,分别是斑块总面积的3.1-51.3%。结果表明:森林景观网络节点和边的数量相差不大,但起关键作用的节点和边的数量或位置却有显着差异;森林景观中起关键连接作用的节点和边占森林景观网络模型中的极少部分,却是森林经营中需重点管理、保护或恢复的区域。不同干扰强度和季节变化对森林景观网络中节点和边的连接度评价有重要影响,故融合多情景的森林景观连接度重要性评价方法能更准确、客观地评估森林景观的连接度重要性,确定起关键连接作用的森林景观部分(位置)。(4)融合适宜性指数模型、形态空间格局分析和网络模型的方法,能更准确地确定森林景观网络模型中的节点和边的连接距离阈值;融合多情景的森林景观连接度评价考虑了不同干扰强度以及季节变化对森林景观连接度评价的影响,能更准确地评价森林景观连接度重要性。

于桂清,杨存存,贺春容,张法明,余汪根,黄太福[2](2021)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现状及管理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指出了野外巡护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中最基本的工作,不仅是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还能对动物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持续监测。为了推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科学有效管理,分析了当前保护区野外巡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巡护队伍建设、巡护管理机制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对策,为今后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田书荣,李子杰,康祖杰,廖庆义,李迪强[3](2019)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缓和日益加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推进保护管理工作与主要保护目标的契合,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对范围和功能区进行了调整。自然保护区面积由40 847hm2增加至66 568 hm2,核心区和缓冲区人口由15 329人减少至5 809人。调整后,保护区的功能得到加强,人为活动的干扰有效减弱,更有利于优化保护区的管理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田书荣[4](2019)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特征与适应性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称壶瓶山保护区)地处湖南省石门县,与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地理位置在北纬29°50’~30°09’和东经110°29’~110°59’之间。总面积66568公顷,其中97%为集体林。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包括金钱豹(Panthera pardus)、云豹(Neofelis nebulosa)、林麝(Moschus berezovski)、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以及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由于保护区内97%的森林属于集体所有,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长期以来,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缓和矛盾,但是,保护管理成效缺乏系统评估,双赢机制的建立尚未实现。保护与发展矛盾的长期存在成为我国南方集体林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本研究针对不同类型野生动物的特点,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收集方法,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系统收集了壶瓶山保护区日常工作中的野外巡护、监测数据,分析壶瓶山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分布特征,进而对壶瓶山保护区的威胁因素、保护对策进行探讨,提出适应性管理方案,期望有益于提高保护管理水平,缓和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并为其他同类型保护地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本研究开展了野外巡护线路直接活动调查数据收集和基于120台红外线相机照片的动物的多样性调查,利用生境和分布之间关系从兽类、鸟类和两栖爬行类动物三个类别进行了分布格局分析。通过对保护区巡护监测线路采集到的野生动物数据的分析,共记录兽类动物25种,鸟类202种,两栖、爬行动物62种。核心区监测站点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核心区外监测站点,表明核心区内生境质量较高。红外线相机监测到兽类21种,鸟类3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黑熊(Ursus thi Betanus)、猕猴(Macaca mulatta)等11种。其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功能区划有一定差异。其中位于核心区外的剩头、八峰山两处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在6个样地中分别列第2、4位,说明核心区外部分区域具有高保护价值。2、按照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程度,壶瓶山保护区面临的威胁从高到低依次为森林火灾,薪柴采集,非法猎捕,道路建设,非法采伐林木,旅游,非法采集,放牧。通过分析主要威胁的空间分布格局,壶瓶山保护区受到人类活动严重干扰的面积达到28%。从自然保护区的不同功能分区来看,缓冲区耕地面积和经济林面积占比达到14.73%,在三个功能区中占比最大。相应地,缓冲区也是受威胁比例最大的区域,受威胁比例达到35.9%。3、根据野生动物的分布特征,叠加人为活动和现有功能区划,表明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划需要优化。范围和功能区优化后,核心区从相互分离的5块调整为集中连片的4块;维管束植物物种数量增加记录244种,脊椎动物物种数量增加记录13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增加了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增加了5种。优化方案大幅度降低了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人为干扰,其中核心区人口由6726人减少至3207人,对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是系统地收集本底资源信息,通过野生动物分布特征分析和适应性调整等方式应用于提升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关键物种和关键生态系统的保护。二是应用空间分析方法精细化地分析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化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申曼曼[5](2013)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文中认为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东北端,位于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的过渡地带,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区西北方向有秦岭、大巴山的屏蔽作用,该区受第四纪冰川期影响相对较小。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该区成为第三纪动植物的“避难所”。因此,该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大型真菌种类繁多。本文通过真菌标本采集与记录,形态特征观察,显微特征分类观察和化学试剂反应鉴定,系统地调查了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本文重点研究了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并进行了分类,阐明了保护区内大型真菌的生态分布特点和经济价值,列举了主要的药用大型真菌、野生食用真菌和毒菌。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该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本研究表明:壶瓶山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丰富,共有342种,分属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其中子囊菌门10科、17属、38种,担子菌门43科、110属,304种。这342种大型真菌中有51种为湖南新记录,8种为我国新记录。其中有184种具经济价值,在食用、药用、木腐等方面有巨大的利用潜力。

周素芳[6](2012)在《八大公山、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是统筹保护区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综合管理项目。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重视社区发展与管理,可以激发社区居民参与自然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促进保护区与社区的繁荣共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本论文课题以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应的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湖南省八大公山和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对保护区社区农户的广泛调查为基础,展开科学的研究与分析。八大公山与壶瓶山两个自然保护区在管理模式与管理措施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八大公山保护区主要以国有林区为主,其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资源管理权归保护区所有,并有保护区进行规划和管理,保护区与其社区采取“两块牌子、两套人马、区镇分治”的管理体制;壶瓶山保护区以集体林区为基础,保护区与其社区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统筹保护区及其社区的发展与管理。在实施保护区社区管理措施方面,从PRA调查、开展社区保护基金活动、社区共管组织领导建设、编制资源管理计划、实施社区保护教育和技能培训、对生物多样性和社区活动影响的监测到社区居民的参与情况,两个保护区都有自己管理工作中的优势与缺陷。通过对比分析两个保护区社区管理模式和管理措施,从总体上得出,壶瓶山保护区要优越于八大公山保护区。目前,八大公山与壶瓶山两个自然保护区在社区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包括投资不足、“基金”滚动效益不佳;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建设程度较低;保护区与社区之间冲突不断;保护区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保护区社区的发展,不利于保护区与社区的和谐共荣。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加强对保护区社区建设投资、完善补偿机制,扩大社区参与、积极推进社区民主共管,有效解决“冲突”、调整现行资源保护管理政策,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社区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对保护区社区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

冯娴[7](2012)在《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研制》文中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是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保障。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华南虎等濒危动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和珙桐等珍稀植物物种及群落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对保护区加强有效管理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在项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系统需求,研究了当今的主流GIS关键技术,确定了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研制的目标和总体架构、网络模式及功能结构,最终确定以WindowsXP+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5+ArcGIS Engine框架作为系统开发平台,以SQL Serv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C#.NET开发语言,设计并实现了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分析了当今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建立基于GIS的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并经过多次对保护区用户的需求调研,完成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总体目标,研究系统开发所需的关键技术,并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2、根据系统的需求和总体设计,对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归类和整理,确定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系统包括工程文件管理、数据的采集与编辑、生物多样性管理、巡护监测管理、统计与空间分析几个功能模块。3、根据自然保护区数据的特点,对保护区的数据进行分类,将保护区的数据库分为空间数据库、业务属性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并完成各个数据库设计。4、以编程的方式实现系统的功能并完成系统集成,以具体的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数据在系统中的应用,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通过关键技术的分析与开发经验的积累,为建立相关类似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典型范例。5、总结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并提出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需要扩展的功能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屈少敏[8](2011)在《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发展问题调查报告 ——以湖南省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对自然资源的重视和保护力度的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及保护区实行的严格保护管理制度,使保护区内社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而社区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构成潜在威胁,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和社区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湖南省两个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和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深入调查与分析,了解到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发展的基本现状为:(1)社区内部经济发展滞后,居民生存条件差;(2)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社区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3)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社区行政管理权责不清晰,管理模式有待优化;(4)有关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发展的政策、法律存在空白,有待健全;等。针对保护区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原理,从多角度系统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以统筹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发展为目标,从国家政策与保护区管理对策两个层面分析考究自然保护区内的社区发展管理措施,建议:(1)统筹保护区与社区发展规划及建设措施;(2)做好法制建设及宣传教育工作;(3)转变政府职能,提倡“社区共管”;(4)创建社区共管模式,促进保护区与社区共同发展;(5)建立健全各项生态补偿制度;(6)强化科技扶贫,增强保护区社区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7)适度开发保护区旅游资源;(8)深化林权与土地制度改革;(9)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保护区与社区繁荣共生,等等。

康祖杰,杨道德,陈华,田书荣,张国珍[9](2010)在《壶瓶山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因素分析及保护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组织的资助下,2003年8月2004年10月,对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和生物资源本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威胁和限制因素。为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05年1月2007年12月,又对该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物种、林火隐患、薪材需求、林木采伐、生态旅游、采矿、猎捕、放牧及道路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监测,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的主要威胁与限制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王永昌,杨仁斌,李林[10](2009)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壶瓶山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在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森林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和环境质量所占分值较大,保护区旅游资源区位较好,但其外部交通、基础服务设施等开发建设条件比较薄弱,导致知名度和游人规模不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持续发展的调控对策.

二、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融合HSM与MSPA及网络模型的森林景观连接度重要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景观生态学基础概念与理论
        1.4.1 森林景观生态学基础概念
        1.4.2 森林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
    1.5 森林景观网络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1.5.1 森林景观网络模型基本概念
        1.5.2 森林景观网络模型节点的定义
        1.5.3 森林景观网络模型边的定义
    1.6 森林景观连接度评价研究进展
        1.6.1 森林景观连接度概念
        1.6.2 森林景观连接度评价方法
    1.7 研究内容
        1.7.1 基于HSM的森林景观适宜性评价研究
        1.7.2 基于HSM与MSPA的森林景观网络构建研究
        1.7.3 融合多情景的森林景观连接度评价及应用研究
    1.8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3 基于HSM的森林景观适宜性评价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确定森林经营的目标
        3.2.2 筛选森林景观适宜性评价因子与原始数据处理
        3.2.3 森林景观适宜性评价因子分级
        3.2.4 森林景观单因子适宜性评价方法
        3.2.5 基于HSM的森林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单因子森林景观适宜性
        3.3.2 基于HSM的森林景观适宜性
    3.4 小结与讨论
        3.4.1 小结
        3.4.2 讨论
4 融合HSM与MSPA构建森林景观网络模型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方法
        4.2.1 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
        4.2.2 森林景观网络模型构建
    4.3 研究结果
        4.3.1 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与面积法确定源斑块
        4.3.2 森林景观网络模型
    4.4 小结与讨论
        4.4.1 小结
        4.4.2 讨论
5 融合多情景的森林景观连接度重要性评价
    5.1 研究思路
    5.2 研究方法
        5.2.1 单情景森林景观连接度评价及重要等级划分
        5.2.2 多情景融合的森林景观连接度重要性评价
    5.3 研究结果
        5.3.1 单情景森林景观连接度评价
        5.3.2 多情景融合的森林景观连接度重要性
    5.4 基于森林景观连接度重要性的宏观森林经营措施
    5.5 小结与讨论
        5.5.1 小结
        5.5.2 讨论
6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现状及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保护区概况
3 野外巡护现状
    3.1 改善基础条件,规范制度管理
    3.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测能力
    3.3 广泛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
    3.4 搞好信息化建设,推进科学有效管理
4 存在的问题
    4.1 巡护队伍老化,专业素质和能力不高
    4.2 巡护管理僵化,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4.3 信息化建设落后,保护管理发展受限
5 野外巡护工作建议
    5.1 推进队伍建设,提升巡护员整体素质
    5.2 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有效应对挑战
    5.3 抓好信息化建设,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

(3)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保护区概况
2 调整的必要性分析
    2.1 范围调整的必要性分析
    2.2 功能区调整的必要性分析
3 保护区调整原则与理由
    3.1 调整原则
    3.2 调整理由
4 调整方案与调整前后比较
    4.1 调整方案
        4.1.1 总体方案
        4.1.2 具体调整方案
        4.1.3 调整后自然保护区及各功能区范围
    4.2 调整前后比较
5 范围与功能区调整的影响评价
    5.1 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
    5.2 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5.3 对保护区管护工作的影响
    5.4 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5.5 综合影响评价
6 结论与讨论

(4)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特征与适应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集体林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现状
        1.2.2 保护空缺分析与系统保护规划的应用现状
        1.2.3 红外线相机在自然保护区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1.2.4 野外巡护监测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1.2.5 参与式的威胁因素分析方法应用进展
        1.2.6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1.2.7 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壶瓶山保护区基本情况
        1.3.2 社区人口统计数据
        1.3.3 管理目标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壶瓶山保护区兽类动物分布特征分析
    2.1 数据收集方法
        2.1.1 监测点与野外巡护监测路线
        2.1.2 巡护监测方案与数据采集
    2.2 数据处理方法
        2.2.1 物种相对丰富度分析
        2.2.2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2.2.3 Beta多样性指数分析
        2.2.4 监测站点间物种组成的差异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兽类动物分布特征
        2.3.2 兽类动物区系组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壶瓶山保护区鸟类分布特征分析
    3.1 数据收集方法
        3.1.1 数据收集区域
        3.1.2 样线设置
        3.1.3 数据采集
    3.2 数据处理方法
        3.2.1 鸟类种类多样性分析
        3.2.2 均匀度指数分析
        3.2.3 遇见频次
    3.3 研究结果
        3.3.1 物种组成及优势状况
        3.3.2 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季节性差异
        3.3.3 优势种分析
        3.3.4 重要物种监测结果
        3.3.5 不同季节的鸟类群落组成
        3.3.6 区系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壶瓶山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分布特征分析
    4.1 数据收集方法
        4.1.1 监测点与野外巡护监测路线
        4.1.2 巡护监测方案与数据数据采集
    4.2 数据处理方法
        4.2.1 物种相对丰富度分析
        4.2.2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4.2.3 Beta多样性指数分析
        4.2.4 监测站点间物种组成的差异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两栖爬行动物分布特征
        4.3.2 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红外线相机监测的鸟兽分布特征分析
    5.1 数据收集方法
        5.1.1 监测点的选择
        5.1.2 红外线相机的安装与维护
    5.2 数据处理方法
        5.2.1 照片整理与统计
        5.2.2 多样性指数分析
        5.2.3 相对丰富度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物种多样性
        5.3.2 相对丰富度
        5.3.3 各监测样点差异性比较
        5.3.4 野生动物日活动节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壶瓶山保护区威胁因素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威胁因素收集与排序
        6.1.2 威胁影响范围分析
        6.1.3 管理对策分析
    6.2 研究结果
        6.2.1 威胁因素清单
        6.2.2 威胁因素排序结果
        6.2.3 威胁因素的综合分析
    6.3 保护管理趋势与对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壶瓶山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优化研究
    7.1 分析方法
        7.1.1 保护优先区确定方法
        7.1.2 人为干扰程度分析
        7.1.3 功能区优化方法
    7.2 研究结果
        7.2.1 保护优先区与人为干扰区
        7.2.2 优化方案
        7.2.3 效果检验
    7.3 本章小结
        7.3.1 原有范围与功能区划的局限
        7.3.2 范围与功能区优化后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湖南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地貌特征
        1.1.3 气候特征
        1.1.4 土壤特征
        1.1.5 植被状况
        1.1.6 光能特征
        1.1.7 风能特征
        1.1.8 水文特征
        1.1.9 社会经济
    1.2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时间
    2.2 调查地点
    2.3 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2.4 鉴定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主要药用大型真菌
    3.2 主要野生食用真菌
    3.3 主要毒菌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真菌与环境
        4.2.2 食物安全
        4.2.3 药用真菌研究
        4.2.4 毒菌的利用
        4.2.5 木材腐朽菌的利用和抑制
    4.3 存在的问题
    4.4 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八大公山、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
        1.4.2 国内研究
        1.4.3 简评
    1.5 论文创新之处
2 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区域经济理论
    2.2 参与式发展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社会学相关理论
3 八大公山、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现状调查
    3.1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现状
        3.1.1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及社区简况
        3.1.2 八大公山保护区社区管理模式
        3.1.3 八大公山保护区社区管理的主要措施
        3.1.4 八大公山保护区社区管理的成效与成就
    3.2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现状
        3.2.1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及社区简况
        3.2.2 壶瓶山保护区社区管理模式
        3.2.3 壶瓶山保护区社区管理的主要措施
        3.2.4 壶瓶山保护区社区管理的成效与成就
4 八大公山、壶瓶山社区管理问题分析
    4.1 八大公山与壶瓶山社区管理模式与措施对比
        4.1.1 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成效简评
        4.1.2 管理措施的对比分析与成效简评
    4.2 八大公山、壶瓶山社区管理现存主要问题分析
        4.2.1 投资不足、“基金”滚动效益不佳
        4.2.2 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建设程度低
        4.2.3 保护区与社区之间的“冲突”及其原因分析
        4.2.4 保护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力及其原因分析
5 八大公山、壶瓶山保护区社区管理工作改进建议
    5.1 调整加强对保护区社区建设的投资,完善补偿机制
        5.1.1 扩大资金来源,确保投资机制“对口”
        5.1.2 科学评估和管理保护基金项目
    5.2 扩大社区参与,积极推进社区民主共管
        5.2.1 完善管理体制
        5.2.2 提高民主、参与意识
        5.2.3 实施开放、参与式管理,扩大社区居民参与权
        5.2.4 构建社区管理激励机制
        5.2.5 构建社区共管监督机制
    5.3 注重解决“冲突”,调整现行资源保护管理政策
        5.3.1 分区制定发展规划,适当利用保护区土地资源
        5.3.2 落实保护区补偿制度
        5.3.3 政府加大对保护区社区居民的帮扶
    5.4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社区生产生活坏境
        5.4.1 加大对保护区社区道路建设的投入和维护力度
        5.4.2 改善保护区社区水、电和通讯设施
        5.4.3 重视保护区社区教育,解决社区居民子女入学难问题
        5.4.4 改善保护区社区医疗卫生条件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分布图
附录B: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概况
        1.2.1 世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
        1.2.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
        1.2.3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
    1.3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3.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发展
        1.3.2 GIS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保护区简介
    2.2 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
    2.3 自然条件
    2.4 生物资源
    2.5 社会经济概况
    2.6 自然保护区管理概况
第3章 需求分析及关键技术
    3.1 需求分析
        3.1.1 系统目标
        3.1.2 功能需求
        3.1.3 性能需求
    3.2 关键技术
        3.2.1 面向对象技术
        3.2.2 组件式 GIS
        3.2.3 空间数据库技术
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设计目标
    4.2 系统设计原则
    4.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3.1 系统总体架构
        4.3.2 系统网络模式
        4.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3.4 系统工作流程
    4.4 用户界面设计
        4.4.1 界面设计原则
        4.4.2 用户登录界面
        4.4.3 用户主界面
    4.5 系统开发环境
        4.5.1 系统平台
        4.5.2 开发工具
第5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5.1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5.2 空间数据库设计
    5.3 属性数据库设计
    5.4 多媒体数据库设计
第6章 系统开发与实现
    6.1 用户登录
    6.2 工程文件管理
    6.3 地图浏览
    6.4 数据编辑
    6.5 生物多样性研究
    6.6 巡护监测管理
    6.7 统计与空间分析
        6.7.1 距离量算
        6.7.2 缓冲区分析
        6.7.3 专题图定制
    6.8 三维显示
    6.9 系统管理
    6.10 系统帮助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发展问题调查报告 ——以湖南省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2 样本简介——湖南省两个样本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2.1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的基本情况
    2.2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的基本情况
3 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
    3.1 调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数据来源介绍
        3.1.1 被调查农户的分布情况
        3.1.2 被调查户(被调查者)年龄分布情况
    3.2 调查获得的主要信息
        3.2.1 农户家庭收入情况
        3.2.2 农户家庭支出情况
        3.2.3 自然保护区封山禁伐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
        3.2.4 建区前后土地变动及封山育林生态补偿情况调查
        3.2.5 保护区林权制度改革情况
4 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4.1 社区经济发展落后且不平衡,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少
    4.2 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的土地利用矛盾日益突出
    4.3 生态补偿制度不健全,社区农民满意度低
        4.3.1 基本现状
        4.3.2 成因分析
    4.4 野生动物破坏庄稼缺乏合理的补偿机制
    4.5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社区群众生产生活不方便
    4.6 大量劳动力外流,"空心村""空心户"情况严重
        4.6.1 基本情况调查
        4.6.2 成因分析
        4.6.3 发展面临的问题
5 统筹保护区与社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统筹保护区与社区发展规划及建设措施
    5.2 做好法制建设及宣传教育工作
        5.2.1 建立健全保护区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
        5.2.2 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政策法规的认知程度
        5.2.3 保护区与社区之间加强联系与沟通
    5.3 转变政府职能,提倡"社区共管"
        5.3.1 提倡"社区共管"的意义
        5.3.2 社区共管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5.4 创建社区共管模式,促进保护区与社区共同发展
        5.4.1 社区共管模式介绍
        5.4.2 社区共管模式政策措施
    5.5 建立健全各项生态补偿制度
        5.5.1 需要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制度
        5.5.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应措施
    5.6 强化科技扶贫,增强保护区社区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
    5.7 适度开发保护区旅游资源
        5.7.1 开发保护区旅游资源的意义
        5.7.2 开发旅游资源的目标
        5.7.3 开发旅游资源的措施
    5.8 深化林权与土地制度改革
    5.9 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保护区与社区繁荣共生
6 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发展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壶瓶山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因素分析及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自然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时间
    2.2 调查方法
    2.3 参与式乡村评估法 (PRA)
    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
    3.1 植物物种多样性
    3.2 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
    3.3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威胁因素分析
    3.4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限制因素分析
        3.4.1 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3.4.2 科研监测能力较低
        3.4.3 保护设施设备缺乏
        3.4.4 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3.4.5 协调机制有待健全
    3.5 管理对策
        3.5.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3.5.2 完善保护管理体制
        3.5.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3.5.4 加强科研监测工作
        3.5.5 完善社区共管机制
        3.5.6 适度开展生态旅游

(1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壶瓶山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旅游资源概况
2 研究区域旅游资源评价
    2.1 评价方法与步骤
        2.1.1 构建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2.1.2 构造判断矩阵
        2.1.3 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2.1.4 保护区旅游资源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2.1.5 评价因子分值的确定
    2.2 评价结果及分析
3 壶瓶山森林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壶瓶山旅游业目标定位
    3.2 以环境保护为前提, 合理规划
    3.3 强化宣传促销, 开发特色旅游
    3.4 建立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补偿机制

四、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合HSM与MSPA及网络模型的森林景观连接度重要性评价研究[D]. 唐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现状及管理对策[J]. 于桂清,杨存存,贺春容,张法明,余汪根,黄太福. 绿色科技, 2021(06)
  • [3]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及其影响研究[J]. 田书荣,李子杰,康祖杰,廖庆义,李迪强. 林业资源管理, 2019(02)
  • [4]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特征与适应性管理研究[D]. 田书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5]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D]. 申曼曼.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6)
  • [6]八大公山、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问题研究[D]. 周素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1)
  • [7]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研制[D]. 冯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0)
  • [8]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发展问题调查报告 ——以湖南省自然保护区为例[D]. 屈少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
  • [9]壶瓶山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因素分析及保护对策[J]. 康祖杰,杨道德,陈华,田书荣,张国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03)
  • [1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壶瓶山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 王永昌,杨仁斌,李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标签:;  ;  ;  ;  ;  

虎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