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标准化,推进企业生产管理

加强企业标准化,推进企业生产管理

一、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 促进企业生产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周谧[1](2022)在《标准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是企业持续追求最佳实践,获得最佳企业效能的完整过程。就国内标准化目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标准化管理已渗透各个领域,在企业管理方面,产品质量的优化、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降本增效等都需要企业运用一套标准化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通过将企业标准化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等全过程中,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或潜在问题。文章立足于企业标准化的意义,明确企业管理标准化的运作机制,提出健全企业管理标准化的有关措施,助力企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梁子琳,李汶骏[2](2021)在《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面建立,我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国际贸易、产业发展等领域也越来越标准化。只有全面形成企业标准化管理战略,才能确保企业同步发展,顺应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发展潮流。因此,本文针对企业标准化管理的作用及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实行企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措施,以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升级。

王东洋[3](2021)在《电力企业标准化成熟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玉浩[4](2021)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技术标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升标准化治理效能已成为调动企业创新活力、谋求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标准化热潮下,众多企业纷纷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战略,试图凭借技术标准来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然而,数字化转型推动着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由此催生的环境不确定性加快了技术标准更新换代的速度,导致企业的标准化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并深刻改变着传统的标准体系和标准管理体制,驱动着组织管理的变革与创新。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演进,企业如何突破自身资源和能力限制、增强标准化发展韧性,被视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培育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如何有效参与标准化便成为标准化研究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团体标准发展的如火如荼,网络协同创新模式已成为标准化的全新支撑点。企业通过参与一个或多个技术标准联盟,以直接或间接联结的标准化合作关系与其他企业嵌入至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共同制定、实施和推广技术标准。这种标准化参与形式不仅可以吸纳和集聚联盟成员的资源和能力,推动不同企业围绕标准研发展开深度合作,也使标准化的投入成本和创新风险得以分散,有助于形成统一协调的标准体系。然而,技术标准联盟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发展成熟。在标准化实践中,即便是身处同一联盟之中,也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实现预期的联盟目标。事实上,尽管技术标准联盟可能会使参与者共享发展红利,但成员企业能否真正获益仍有赖于自身的标准化参与行为。因此,为了提升企业参与标准化联盟合作的效率和效益,有必要对其标准化活动予以规范引导。但是,与发展势头强劲的技术标准联盟相比,标准化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却较为滞后。以往研究主要围绕技术标准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尽管部分研究指出了参与标准化的积极影响,但却多探讨其对于宏观经济或中观产业的影响,而鲜有研究涉及微观企业层面,且并未明晰企业自身经由联盟参与标准化而获益的实现路径。同时,技术标准联盟作为一种特殊的战略联盟形式,学者们多围绕其他联盟形式进行研究,聚焦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作为标准化活动的主体,企业通过技术标准联盟参与标准化可获得哪些益处(What)?不同企业之间的联盟绩效为何存在差异(Why)?企业又应如何在标准化联盟合作中实现更高的绩效水平(How)?这些问题的答案还尚不可知,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以企业微观层面为切入点,聚焦于我国技术标准联盟情境下的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以联盟绩效(标准化合作结果)为导向,由网络视角来探讨参与标准化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机制,试图解释联盟内部企业之间绩效差异的缘由及其绩效增进路径,所剖析的研究问题包括:(1)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2)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3)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所发挥的作用;(4)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为依据,在系统回顾和梳理技术标准联盟、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环境不确定性及企业联盟绩效等方面的相关文献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深圳、长春、杭州和上海的4家标准联盟企业的案例分析,对核心研究构念进行界定,深入阐述了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构建得到理论研究模型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针对我国团体标准这一市场驱动下的新兴联盟标准形式,立足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趋势,以信息技术和汽车产业内的技术标准联盟企业为目标样本,收集到来自437家联盟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收据,借助SPSS 25.0和AMOS 22.0软件开展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以此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多数研究假设得到了实证数据支持,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于企业联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相较于边缘企业,中心企业能够借助网络位置优势来影响标准化合作结果,显着提升自身绩效水平。同时,与联盟合作伙伴编织紧密的关系网络,亦可帮助企业从标准化合作中实现更多收益;(2)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联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3)潜在吸收能力能够增强网络中心性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现实吸收能力能够增强网络中心性、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4)技术不确定性能够增强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不确定性能够增强现实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展开研究,针对我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技术标准联盟现象,构建了“资源—能力—绩效”这一内外联动的整合性理论分析框架,由此明晰了企业如何有效参与标准化的理论逻辑,主要创新点和理论贡献表现在以下方面:(1)由网络视角对技术标准联盟现象展开分析,丰富了标准化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战略联盟研究拓展至技术标准联盟情境,并引入网络视角来深入挖掘技术标准联盟的本质、剖析企业参与标准化的内在逻辑,不仅探究参与标准化是否会对企业自身产生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揭示了企业如何从参与标准化合作中取得更好的联盟绩效。区别于以往的标准化研究,本文将技术标准联盟网络视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渠道,按照“结构—关系”两分法来整合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关系强度两个维度,深入阐释其对于企业联盟绩效背后的影响机制,即联盟企业应借助网络位置优势和紧密联结的网络关系来增加标准化产出、促动联盟绩效提升。由此,本文突破了标准化研究多集中于影响标准内容、市场采用等领域的局限,使联盟网络的应用范围得以延伸,弥补了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的研究空白,基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揭示了企业联盟绩效的网络影响机制与规律,彰显了我国团体标准这一新兴联盟标准形式的现实价值。(2)将知识吸收能力纳入理论研究框架,由知识层面强调了企业内部动态能力的重要性。技术标准与知识紧密相关,虽然以往研究指出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于标准化具有促动作用,但这一论断尚缺乏有效的实证支持。一方面,本研究搭建了知识吸收能力与外部知识获取机制的联系,考察了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证实了前者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本研究验证了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尽管联盟网络为企业提供了外部知识来源渠道,但能否有效吸收和利用这些资源取决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高低。因此,由“资源—能力”互动角度来探讨企业的标准化参与行为,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有效解释了企业调动联盟网络获取外部知识资源、将其吸收利用进而转化为企业联盟绩效的过程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由此较为全面地勾勒出企业提升联盟绩效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动态能力研究的全新视角。(3)通过探究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展现了技术标准联盟在我国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下的新规律。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新旧动能转换使企业处于动荡不安和不确定的环境条件之中,企业愈发需要积极响应和匹配外部环境变化,依靠技术标准的稳定性来化解环境风险,增强标准化发展韧性。因此,本文以环境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为依据,由技术和市场两个层面来分析环境特征对于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的影响,证实企业联盟绩效源于外界环境和内部适应的协同互动效应。由此,本文探明了知识吸收能力影响企业联盟绩效的边界条件,且所得研究结论适用于我国情境特征的技术标准联盟,对于反映我国企业的标准化实践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为把握本土化的技术标准化问题提供全新思路。同时,弥补了以往标准化研究对于环境要素作用关注不足的缺陷,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转型期企业发展的标准化战略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赵艳娟[5](2020)在《标准化与企业创新发展浅析》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企业标准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必要途径。要明晰企业标准化的重要作用,分析企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把握企业标准化管理步骤,提出企业标准化管理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更好地促进企业标准化建设和创新发展。

曹志成,许蕾,贺萌,马赛[6](2020)在《航天企业标准化管理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企业的优化转型,标准化在企业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与此同时,企业标准化和企业标准化管理也成为新时期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和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标准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为加强经济效益、提升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生产、完善企业营销等工作而制定落实为标准的一项有效活动。

文丹青[7](2020)在《西安东仪公司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与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从手工作坊到机器大生产的飞跃中引发了对标准的需求。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进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最新科技不断涌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但标准依然发挥核心作用。而在企业内部,产品的设计、工艺、试验等工作对标准的统一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标准体系成了企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企业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企业标准体系也是西安东仪公司在型号产品研制、试制、批产到定型的过程中,实现产品“三化”的必备要素,是技术能力储备、保障科研生产的重中之重。本文以西安东仪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法,对公司的标准化管理绩效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在梳理国内外标准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与绩效评价方法;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标准化机构、企业标准体系、标准化培训、标准化实施四个维度,构建了西安东仪公司的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并计算分配了各指标的权重;再次,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计算隶属度向量与评价得分,对公司标准化管理绩效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良好;最后,针对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制定了提升现有标准化组织能力、完善现有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化培训工作、巩固标准的执行效果等若干改进对策。希望本研究能更好地改进西安东仪公司的标准化管理,促进产品质量升级,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刘冬颖,陈伟,龙玲,郝卿,曹明华,尹国亮[8](2020)在《工程项目增值税税负测算模型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伴随国家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增值税带来的降低公司税负、改善经济结构的效果越发明显。对于建筑业,即避免了公司重复征税,也规范了建筑行业的依法纳税,同时为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创造了空间。本文以中交一公局集团海威公司沈康项目、中交一公局集团七公司新疆G218项目、中交一公局集团七公司G575土建三标等建筑业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对项目前期计税方式测算选择、一般计税项目增值税税负平衡管理、利用"报价平衡点"指导采购安排以及项目增值税税负动态监控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构建工程项目全周期税负测算模型,并通过此模型实现降低公司税负、节约资金、提高利润的目标,助力公司提质增效。

夏应久[9](2020)在《浅析企业标准体系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需要从产品研发设计、供应商管理、制造过程到销售服务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以推动企业实现高效率的研发、精益的生产、低成本的管理和销售利益最大化,减少资源浪费,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实力,巩固和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从而提升产品的品牌和影响力。本文将从企业标准化管理对企业的意义、企业标准化的经济效益、企业标准化的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企业标准体系设计的构建方法,并着重从企业标准化现状、企业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和企业标准体系的运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企业标准体系的设计,以使企业通过标准化的科学管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企业步入良性的健康发展轨道奠定坚实基础。

赵奕[10](2020)在《地域文化差异下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距今已三十余年。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指在电力企业内部建立一个有章可循的标准化体系并通过其对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规范化、精确化、科学化管理的活动。作为以人为中心进行实践的标准化管理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地域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对电力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及标准化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以往涉及到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研究中,基本都集中在电力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效果上,将地域文化与标准化管理结合研究的文献非常稀少。因此研究地域文化对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产生的影响,不仅能够促进标准化管理的理论发展,还可有针对性地优化各地区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具有较出色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理清了地域文化与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地域文化分类方式;其次分析了地域文化差异对电力企业标准化体系产生的影响作用;再次构建了涵盖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和精神属性三个维度的地域文化影响评价模型,同时利用AHP法获取各级指标权重;然后对比分析了两广地区的各地域文化因素,随后完成了广西和广东地域文化对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影响综合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别提供了多个优化和完善地区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策略。通过研究得出下列结论:在广西地区,自然环境因素对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的影响较大,精神属性因素对岗位标准影响较大,原因在于广西易受灾害天气影响,并且是少数民族大省区;在广东地区,社会制度因素对技术标准影响最大,精神属性因素对管理标准影响最大,社会制度与精神属性因素均对岗位标准有较大影响,原因在于广东的政策推行力度大,经济环境出色,商业和创新意识较高。对此提出以下优化策略:广西地区的电力企业应注重防范自然灾害,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健全人才稳定机制;建立创新信息平台,鼓励技术创新;了解不同地区的客户需求;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惯,整合民族文化到企业文化中。广东地区的电力企业应关注气候灾害并提高防灾科学水平;借助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加快制订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关注电力政策动态,灵活调整电力营销方式。本文主要成果:分析了地域文化差异对电力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影响作用;构建了地域文化对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影响评价模型;提出了优化两广地区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策略。

二、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 促进企业生产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 促进企业生产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标准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企业标准化概况
2 企业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2.1 实现企业现代化
    2.2 激发企业潜能
    2.3 迎合时代发展
    2.4 提升企业质量管理
3 企业标准化的运作机制
    3.1 动力机制
    3.2 协调机制
    3.3 反馈机制
4 健全企业标准化的措施
    4.1 构建标准化运作机制
    4.2 建设标准化体系
5 结语

(2)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标准化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
    2.1 对于企业生产活动的作用
        2.1.1 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
        2.1.2 提升企业质量管理
        2.1.3 专业化生产的前提
        2.1.4 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保障
        2.1.5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保障
    2.2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
        2.2.1 提高员工素养
        2.2.2 完善企业管理秩序
        2.2.3 迎合时代发展变化
        2.2.4 开展创新的有效依据
        2.2.5 激发企业竞争力
3 企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3.2 标准化机制建设不完善
    3.3 标准管理体系工程建设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
    3.4 企业标准化工作流于形式
4 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
    4.1 在技术标准方面:积极响应并施行国家技术管理标准化
    4.2 在管理标准方面:
        4.2.1 引进高素质标准化人才,提高相关人员专业素养
        4.2.2 推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在标准化工作中的应用
        4.2.3 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灵活性
    4.3 在工作标准方面:实行标准化管理评估考核,完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
5 结论

(4)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社会网络理论
        2.1.2 知识基础理论
        2.1.3 动态能力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技术标准联盟相关研究
        2.2.2 联盟网络相关研究
        2.2.3 知识吸收能力相关研究
        2.2.4 环境不确定性相关研究
        2.2.5 联盟绩效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问题提出
        3.1.2 研究方法选择
        3.1.3 案例选择
        3.1.4 数据收集
    3.2 案例分析
        3.2.1 信度与效度
        3.2.2 数据处理与呈现
    3.3 结果分析
        3.3.1 基于理论回顾与案例分析的核心概念界定
        3.3.2 基于理论回顾与案例分析的理论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假设提出
    4.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
    4.2 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
    4.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4.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5.1 问卷设计
    5.2 样本选择与调研流程
    5.3 变量测量
        5.3.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的测量
        5.3.2 知识吸收能力的测量
        5.3.3 环境不确定性的测量
        5.3.4 企业联盟绩效的测量
        5.3.5 控制变量的选取
    5.4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6.1.1 数据收集
        6.1.2 样本特征
    6.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4 信度和效度检验
        6.4.1 信度检验
        6.4.2 效度检验
    6.5 假设检验
        6.5.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的关系检验
        6.5.2 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的关系检验
        6.5.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检验
        6.5.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6.5.5 变量间关系的总效应检验
    6.6 结果分析与讨论
        6.6.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
        6.6.2 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
        6.6.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6.6.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性
    7.3 实践启示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标准化与企业创新发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企业标准化与创新发展概述
    1.1 企业标准化的概念及作用
    1.2 企业标准化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
2 企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剖析
    2.1 管理层的企业标准化知识存在不足
    2.2 缺乏完善的企业标准化体系
    2.3 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2.4 企业标准化工作流于形式
3 企业标准化与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
    3.1 提高标准化管理意识
    3.2 建立并完善企业标准化组织管理结构
    3.3 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队伍的水平
    3.4 处理企业标准化的四个关系
    3.5 落实企业标准化步骤
4 小结

(7)西安东仪公司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与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评价方法
    2.1 标准化体系概述
        2.1.1 标准、标准化与标准体系
        2.1.2 企业标准化
    2.2 标准的级别与分类
        2.2.1 标准级别
        2.2.2 企业标准体系
    2.3 标准化原理与功能
        2.3.1 标准化原理
        2.3.2 标准化功能
    2.4 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方法
        2.4.1 层次分析法
        2.4.2 模糊评价法
第三章 西安东仪公司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3.1 公司标准化管理概述
        3.1.1 东仪公司简介
        3.1.2 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
        3.1.3 企业标准体系的实施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 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3.3.1 一级指标的确定
        3.3.2 二级指标的确定
    3.4 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3.4.1 计算一级指标权重
        3.4.2 计算二级指标权重
        3.4.3 指标权重的最终分配
第四章 西安东仪公司标准化管理绩效调查与评价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2 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4.2.1 信度检验
        4.2.2 效度检验
    4.3 标准化管理绩效综合评价
        4.3.1 建立绩效评价矩阵
        4.3.2 计算隶属度向量
        4.3.3 计算绩效评价得分
    4.4 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4.4.1 一级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4.4.2 总体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西安东仪公司标准化管理绩效改进对策
    5.1 提升标准化组织能力
    5.2 完善现有标准体系
    5.3 强化标准化培训工作
    5.4 巩固标准的执行效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安东仪公司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调研
附录2 安东仪公司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8)工程项目增值税税负测算模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项目前期计税方式选择
    (一)计税方式选择原则
    (二)计税方式选择测算过程
    (三)计税方式选择风险控制
        1. 审计风险
        2. 分包差额扣除风险
二、项目增值税税负管理及采购安排
    (一)简易计税项目增值税税负管理
    (二)一般计税项目增值税税负管理
        1. 项目增值税税负高于预交增值税比例
        2. 公司整体存在留抵进项税,且项目增值税税负小于等于预交增值税比例
        3. 公司整体进项税不足,项目增值税税负小于预交增值税比例
    (三)利用“报价平衡点”指导采购安排
三、项目过程管控
    (一)分包发票管理
    (二)材料发票管理
    (三)业主预付款管理
四、项目税负动态监控
五、结束语

(9)浅析企业标准体系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及价值
    2.1 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2.1.1 实现企业科学管理,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2.1.2 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
    2.2 企业标准化管理的价值
        2.2.1 提高产品质量
        2.2.2 提高产能
        2.2.3 突破国际市场门槛,提升市场竞争力
        2.2.4 促进产品创新,增加技术专利
        2.2.5 促进产品结构标准化
3 企业标准化的现状及分析
    3.1 企业标准化的现状
    3.2 企业标准化的问题
    3.3 企业标准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管理层标准化管理意识薄弱
        3.3.2 标准化人员能力有限
        3.3.3 标准化规划不合理
        3.3.4 标准化管理系统不完善
    3.4 企业标准化的对策
4 企业标准体系设计
    4.1 企业标准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
    4.2 企业标准体系模型图
    4.3 需求分析
    4.4 企业标准化规划
    4.5 结构设计
        4.5.1 标准体系结构图设计
        4.5.2 标准体系明细表设计
    4.6 标准的编制
5 企业标准体系的运行与评价
    5.1 企业标准体系的运行
    5.2 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与改进
6 结语

(10)地域文化差异下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域文化的研究现状
        1.2.2 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地域文化与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
    2.1 地域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2.1.1 地域文化的定义
        2.1.2 地域文化的特征
        2.1.3 地域文化的类型
    2.2 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2.2.1 电力企业的标准化体系
        2.2.2 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2.3 地域文化差异对电力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影响作用
        2.3.1 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
        2.3.2 社会制度因素的影响作用
        2.3.3 精神属性因素的影响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域文化对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影响评价
    3.1 影响评价模型的选取
        3.1.1 综合评价与回归分析的比较
        3.1.2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及用途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2.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3.2.2 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3.2.3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3.3 地域文化对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影响评价模型的构建
        3.3.1 地域文化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和解析
        3.3.2 地域文化影响评价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广地域文化对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影响综合评价及优化策略
    4.1 地域文化中各指标对比分析
        4.1.1 两广自然环境因素的对比分析
        4.1.2 两广社会制度因素的对比分析
        4.1.3 两广精神属性因素的对比分析
    4.2 两广地域文化对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影响评价
        4.2.1 地域文化影响评价指标的权重设计
        4.2.2 广西地域文化对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影响评价
        4.2.3 广东地域文化对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影响评价
    4.3 两广地区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优化策略
        4.3.1 广西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优化策略
        4.3.2 广东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优化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 促进企业生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标准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 周谧. 大众标准化, 2022(02)
  • [2]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A]. 梁子琳,李汶骏. 第十八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2021
  • [3]电力企业标准化成熟度评价研究[D]. 王东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4]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D]. 吴玉浩. 吉林大学, 2021(01)
  • [5]标准化与企业创新发展浅析[A]. 赵艳娟. 第十七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2020
  • [6]航天企业标准化管理提升对策研究[J]. 曹志成,许蕾,贺萌,马赛. 中国航天, 2020(10)
  • [7]西安东仪公司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与改进研究[D]. 文丹青.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3)
  • [8]工程项目增值税税负测算模型研究与应用[J]. 刘冬颖,陈伟,龙玲,郝卿,曹明华,尹国亮. 国企管理, 2020(18)
  • [9]浅析企业标准体系设计[J]. 夏应久. 标准科学, 2020(08)
  • [10]地域文化差异下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研究[D]. 赵奕.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标签:;  ;  ;  ;  ;  

加强企业标准化,推进企业生产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