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普能力存在5大问题

我国科普能力存在5大问题

一、我国科普能力尚存五大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谈元媛[1](2018)在《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变化科学(Global Change Science)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源自于全球性的环境恶化和世界各国政府及科学家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问题将始终影响着未来全球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叶笃正是国际上研究全球变化问题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是我国首批全球变化研究项目的发起人。叶笃正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思想和原创性科学成果,也始终为推动着我国全球变化科学事业的长足进步和深入发展而不懈努力。考虑到目前学界全球变化科学学科跨越性大,研究复杂性高,研究课题较分散,常见于围绕地球系统科学开展的研究活动,本选题则将以叶笃正在中国全球变化科学中的所作贡献为研究中心,结合相关史实资料,侧面补充和探讨叶笃正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工作轨迹及学科发展的脉络因素,以便充分开展直观、立体的研究工作。首先,本选题主要利用了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史料方面,主要源引了叶笃正生前所在单位提供的馆藏档案、手稿、信件;叶笃正家人所提供的珍贵照片、回忆录、访谈文字资料、视频采访汇编;一些与事件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时事新闻稿件。结合原始资料,笔者结合人物年谱资料制作了相关统计图表,包括:学术成果统计、科研成果获奖统计、参与行政任职事务统计等。目的是为了更为直观地展现和凸显叶笃正在全球变化科学研究中的直接参与科研情况,学术水平和科研贡献,间接地展现出其在中国全球变化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其次,本文分析了叶笃正发展全球变化研究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因素。试图探寻该研究领域自产生建立直至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系列动因和路径。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大发展、国内良好科研基础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国际外交环境的改善、中国与国际科研合作的初步发展以及大规模国际科研项目的合作需要等构成了当时叶笃正在中国发展全球变化研究的客观条件。而其本人作为优秀的气象科学家,深厚的气象学知识功底,广阔的科研视野,杰出的气象科学成就以及丰富的科技管理经验也成为了其此后不断顺利推广全球变化研究的有利因素。叶笃正无论在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上都为全球变化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理论上,他提出“有序人类活动”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明确了全球变化适应性研究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之间的关系,实践上,他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会议、致信国家领导人、主持首个科研项目立项、主导中国完成首个大型野外陆面观测合作实验、出任机构领导、参与国际组织合作、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培养科研人才、倡导学科融合等具体举措不断深化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的科学实践。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在于: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势必也是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中国必须借助当时国际合作所涉及的先进研究手段和方式方法,进一步开展环境研究工作,新的分析技术手段的介入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可以站在较高的研究平台上把握未来研究方向;我国早期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工作虽取得了成果和学界重视,但仍未达到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高度,要达到国际公认的全球变化研究高度,需要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认可来完成研究重点的确立和组织管理的协调;中国发展全球变化研究具有自己的国家重点,有其一定的实际需要。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在中国发展的特点则主要有三点:研究过程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联系、研究活动取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与重视、研究成果收获了国际影响力。而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意义则从实际需求出发开拓了未来天气气候预测体系的科研方向;倡导学术交叉与学科融合才是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为此后国家政府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措施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文章最后将对叶笃正在全球变化领域所作贡献进行总结,并对其科学家情怀进行追忆,对未来的全球变化研究事业进行展望。总的来说,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对探究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回顾了气象学家叶笃正晚年的科学事业,突出了其对中国气象事业,全球变化科学事业所作的重要贡献,为结合更多人文因素、社会时代背景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作出了有力补充,也可为系统梳理全球变化研究作出参考。

"科技馆体系下科技馆教育活动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朱幼文,罗迪,陈明晖,张彩霞,欧亚戈,李志忠,李博,桂诗章,常娟,霍虹[2](2017)在《科技馆体系下科技馆教育活动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科技馆的"教育活动特征是什么""应该开展什么样的教育活动"等问题困扰了我国科技馆界多年,并严重影响了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实施和效果。中国特色科技馆体系的提出,使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和紧迫。本课题调研了全国科技馆教育活动的现状和问题,从分析科技馆教育活动应有的特点和模式人手,结合世界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发展趋势,将科技馆教育活动应有的基本特征归纳为"科技实践""探究式学习"和"直接经验"三大要素,其核心是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科技馆教育活动常态化、教学方法特色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近期发展目标和教学目标三维化、受众对象细分化、教育产品衍生化、活动项目协同化、教育过程全程化、传播渠道全媒体化、项目开发系统化的长远发展方向。

冷冰冰[3](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段济炜[4](2016)在《科技社团治理能力的因子研究 ——基于湖北科技社团的调查》文中提出上世纪末治理理论在西方世界兴起后,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共鸣。经过学术界对该理论的沉淀、酝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国家治理上升到政策高度,使得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逐步成为国家治理的前沿问题。关于国家治理的理论解释争论众多,但各位学者在去中心化、多中心化问题上基本不存在争议,这就表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然而中国特殊的国情造成过去一直是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方方面面,除政府外的其他主体很少有机会能够直接参与国家治理,使得除政府外的企业、社会组织、公民团体等没有形成参与国家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对这些组织参与治理能力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科技时代,科技类的社会团体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尤其重要。然而我国的科技社团由于历史原因发育并不健全,参与治理的能力缺乏系统化的建设过程,承接政府职能乏力,尚不能成为多中心治理主体中的中心之一。因而,本文尝试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科技社团参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因子进行解构,以明确科技社团在参与国家治理方面需要哪些能力、这些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各个能力因子对科技社团参与国家治理总体能力的重要性怎么样等问题。在研究逻辑上,本文基于“研究假设——实地调研——假设检验——模型校正”的逻辑,首先在对中国知网可查的2557篇科技社团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得出科技社团治理能力因子的研究假设,在假设中我们将科技社团治理能力分为“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发展能力”三个层次,以达成因子罗列的穷尽性,最终我们列举了三个1级因子、十二个2级因子、二十七个3级因子。其次,对湖北省科技社团参与国家治理的现状进行调研,对调研过程中呈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关注,调研的结果表明需要对工作团队建设、经费管理能力、社团自身定位等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再次,通过对湖北省科技社团调研中回收的531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假设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模型校正,最终得出了科技社团治理能力因子的模型。数据分析过程中,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输出的结论证明了这组27个因子的科技社团治理能力模型与科技社团参与国家治理的能力显着相关,但对各个因子的区分度不高,检验发现因子间存在较高的共线性,因此我们继续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对这27个因子提取公因子,研究发现,提取出的14个公因子能够较好地解释这27个因子且具备实际含义,因而我们据此对研究假设中提出的科技社团治理能力因子模型做出校正,得出了一个包含有三个1级因子、十一个2级因子、十四个3级因子的模型。最终,我们对这14个公因子进行了权重分析,并得出了科技社团治理能力的函数表达式。

林森[5](2012)在《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困境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才和科技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科学素质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科学素质教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科学素质教育政策在科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项科学素质教育政策自执行以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本研究以长沙市初中和小学为例,揭示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现状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建议。首先,本文阐述了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的出台背景、分析了政策执行的意义和作用,肯定了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以来取得的成效。其次,从执行困境入手,剖析了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目前存在政策执行工具单一、中央政策“地方化”不畅、科学素质教育地位不稳固、政策执行城乡差距大等政策执行困境。同时,从政策资源、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内容本身、政策执行环境等视角和维度系统解析产生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困境的原因。最后针对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明确政策执行主体,建立合理监督评估机制;增强师资力量,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增加教育投入,优化硬件设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均衡发展。

李志兵[6](2009)在《我国当代科普中的几个难点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在科学技术高歌猛进,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一个国家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是该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的发展、进步证明科普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通过科学技术普及提升全民的科技素质,进而还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本来面貌,其意义十分巨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普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确定科研、科普双轮齐驱的发展方向,影响深远。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普水平与西方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全民科普教育的需求仍不相适应,科普中的一些重大疑难问题还存在争议。因此,对科普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有助于其更好的指导科普实践。科普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科普是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近代科学所阐明的自然现象和规律,使人们能够在更多领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技术,而每一项重大科学理论的创立或者每一项重大科技发明的成功,紧接着便会是一场关于这种新理论或新技术的传播与普及。综观我国近百年科普发展历程,科普的内涵、外延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至今仍然在探索的层次上发展着。论文首先对科普的内涵和外延作出了科学的界定,主要是对科普的内涵、基本目标及科普的内容的说明;对与科普相关的一些核心概念作了说明,包括对目前我国学术界尚存争议的一些概念的梳理,为论文展开论述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为科普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从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审视科普发展规律,意义重大。本文认真细致地梳理了科普从前科普阶段到传统科普阶段,再到现代科普阶段的发展历程,接着,论文进一步指出了我国当代科普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包括:对科普的认识方面存在误区、我国科普理论研究薄弱、科普工作自身存在很多问题等。论文把科普放到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发展水平上来思考,把科普放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角度去考虑,提出在科学与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协调沟通机制,把满足公众文化层面、实用层面、民主层面等不同层次的需求,促使科技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作为科普工作的目标。特别提出了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自身应有对全社会公民进行科学技术普及宣传的义务。针对我国当代科普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从树立现代科普新观念、加强科普理论、方法的研究、创新大科普的协调机制、建立科学的科普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吴颖茜[7](2020)在《协调发展视角下国家湿地公园质量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苏州6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文中指出湿地公园具有湿地生态修复、湿地环境保护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作用,近年来在中国飞速发展。随着建设数量的不断增长,湿地公园质量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如何处理好“数量、质量”之间的关系是未来湿地公园建设将会面临的问题。国家湿地公园作为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体,其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一个高质量的国家湿地公园应是环境要素与服务功能相互协调的结果。当前湿地公园评价指标构建及评价结果主要体现湿地公园整体健康情况,缺乏对公园内部系统间的关联性研究。协调发展度模型不仅能够体现国家湿地公园两大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程度,也能反映湿地公园整体质量水平,故将其引入,以期为测度国家湿地公园质量发展水平提供新的方法或途径。苏州是典型的水网地区,湿地资源丰富。截止至2018年底已建成湿地公园21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6个,在生态保育与社会服务建设方面成绩显着。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湿地公园建设现状,构建包含水体、植被、动物、分区、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公共服务共7个要素18个指标的质量评价体系并进行国家湿地公园质量等级划分。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从环境与服务两大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出发,比较研究2018年苏州6个国家湿地公园之间的质量发展水平,分析影响国家湿地公园质量水平的主要因素及建设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苏州湿地公园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指导,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湿地公园的建设以及质量管理提供方法及案例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苏州6个国家湿地公园质量等级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2)影响湿地公园环境质量的主要要素为鸟类多样性、鸟类栖息地类型、植被覆盖率、底栖动物、湿地率、湿地保护率6个指标,服务要素为宣教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宣教课程建设质量、湿地宣教活动频率、监测频率4个指标;(3)总体而言,苏州市国家湿地公园的协调发展程度较高,属于中度协调发展类,质量等级为二级,环境与服务两大系统基本处于和谐发展状态;(4)个体而言,苏州部分国家湿地公园在社会服务方面重视不足,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差距较大导致协调发展程度较低,后期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湿地公园在科普宣教及科研监测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我国科普能力尚存五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科普能力尚存五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一、全球变化研究的提出与产生
        二、科学的全球变化概念定义
    第二节 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探索
        一、中国早期全球变化研究的成果
        二、中国未来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景
第二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过程
    第一节 倡导引入
        一、主动参与国际科研交流
        二、力荐成立国家专业研究机构
    第二节 逐步发展
        一、首创陆面过程研究与国际合作野外观测实验的成功
        二、取得“八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
        三、担任国际科研组织职务
    第三节 开拓创新
        一、中国成立国家气候委员会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CNCIGBP)
        二、中国建立首个全球变化专门研究机构
第三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
    第一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主要贡献
        一、明确了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方针
        三、倡导学术融合,拓展学科边界
        四、顺应环保热潮,开展科普事业
    第二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特点
        一、研究过程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联系
        二、研究活动取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与重视
        三、研究成果收获国际影响力
    第三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意义
第四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成因
    第一节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客观条件
        一、良好研究基础的建立
        二、恰当引入时机的出现
        三、学科发展趋势的需要
    第二节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主观因素
        一、杰出的气象科研成就
        二、丰富的科技管理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叶笃正发表学术论文统计
附录二 叶笃正1978年—1985年参与科技管理的具体事务和有关类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2.2.2 研究成果匮乏
        2.2.3 研究内容简述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2.4 小结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3.2.4 小结
    3.3 SciAm文本分析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3.3.2 标题和导语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3.3.4 小结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5.2.1 社会评论家
        5.2.2 科普教师
        5.2.3 科技倡导者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5.2.5 文学家
        5.2.6 寓趣者
        5.2.7 小结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5.3.3 小结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5.4.1 兴奋与惊讶
        5.4.2 强调和召唤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5.4.4 分析与小结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6.1“模因”的内涵
    6.2 编译目的模因
        6.2.1 寓趣
        6.2.2 求近
        6.2.3 通俗化
        6.2.4 开启对话
        6.2.5 引导评价
        6.2.6 政治守门
    6.3 编译手段模因
        6.3.1 译写
        6.3.2 改译
        6.3.3 改写
        6.3.4 减译和删译
    6.4 编译位置模因
        6.4.1 段首:预设点
        6.4.2 分散:传意焦点
        6.4.3 段末:主题意义
    6.5 积极修辞模因
        6.5.1 摹声
        6.5.2 拟人
        6.5.3 映衬
        6.5.4 譬喻
        6.5.5 辞趣
        6.5.6 仿拟
        6.5.7 呼告
        6.5.8 对偶
        6.5.9 概数
        6.5.10 设问
        6.5.11 感叹
第七章 结论
    7.1 内容总结
    7.2 局限与不足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4)科技社团治理能力的因子研究 ——基于湖北科技社团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方法
    1.4 研究主要内容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科技社团治理能力评价指标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国家治理
        2.1.2 科技社团
        2.1.3 科技社团治理能力
    2.2 科技社团治理能力的相关理论
        2.2.1 治理理论
        2.2.2 协同理论
        2.2.3 APC评估理论
    2.3 科技社团治理能力评价指标的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第3章 湖北省科技社团治理能力作用发挥的现状分析
    3.1 调查基本情况
        3.1.1 调查过程
        3.1.2 样本基本特征
    3.2 湖北省科技社团治理能力的现状分析
        3.2.1 湖北省科技社团治理能力的总体评价
        3.2.2 湖北省科技社团核心治理能力的总体评价
        3.2.3 湖北省科技社团治理能力作用发挥的现实状况
    3.3 湖北省科技社团治理能力建设的阻碍因素
        3.3.1 湖北省科技社团治理能力建设的外部阻碍因素
        3.3.2 湖北省科技社团治理能力建设的内部阻碍因素
    3.4 小结
第4章 湖北省科技社团治理能力的因子分析
    4.1 能力因子假设
        4.1.1 基础能力因子假设
        4.1.2 核心能力因子假设
        4.1.3 发展能力因子假设
    4.2 模型分析
        4.2.1 模型构建
        4.2.2 模型检验
        4.2.3 影响因子假设检验
        4.2.4 科技社团治理能力框架校正及其公因子权重系数分配
    4.3 思路与结论小结
第5章 结论、应用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可能的应用方向
    5.3 不足与展望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核心数学模型
附录二 调查问卷

(5)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困境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的出台背景及执行初步成效
    2.1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的出台背景及基本内容
        2.1.1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概念界定
        2.1.2 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的出台背景
        2.1.3 关于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的主要文本
    2.2 政策执行的内涵及意义、作用
        2.2.1 政策执行的基本含义
        2.2.2 政策执行的意义、作用
    2.3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成效
第3章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困境及原因探析
    3.1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困境现状分析
        3.1.1 政策执行工具单一
        3.1.2 中央政策“地方化”不畅
        3.1.3 科学素质教育地位还不稳固
        3.1.4 政策执行落实城乡差距明显
    3.2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困境原因探析
        3.2.1 政策资源不足
        3.2.2 政策内容本身存在缺陷
        3.2.3 政策执行者认识不足,组织间分工不明确
        3.2.4 政策执行环境中功利主义盛行,缺乏监督与反馈机制
第4章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的改进策略
    4.1 明确政策执行主体,建立监督评估机制
        4.1.1 明确政策执行的责任主体,形成“一主多辅”的格局
        4.1.2 提高执行者素质,让政策执行更科学有效
        4.1.3 建立合理监督评估机制,让政策执行有“续航力”
    4.2 增强师资力量,完善教师在职培训
        4.2.1 增加专职小学科学教师的数量
        4.2.2 提高科学教师专业素养,调动新进教师积极性
        4.2.3 完善科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机制
    4.3 增加科学素质教育投入,优化硬件设施
        4.3.1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政策完整执行
        4.3.2 建立明确的资金制度,保证资金用在实处
        4.3.3 优化硬件设施,合理编排教材
    4.4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均衡发展
        4.4.1 政策“天平”适当向郊区及乡镇倾斜
        4.4.2 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实现共赢
        4.4.3 郊区及乡镇学校要自强,变“输血”为“造血”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关于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情况的小学科学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 B 关于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情况的初中分科科学教师调查问卷

(6)我国当代科普中的几个难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问题提出的背景
    2.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内研究
        2.2 国外研究
    3.研究思路
    4.创新点
第1章 科普的界定
    1.1 相关概念的说明
    1.2 科普的内涵
    1.3 科普的基本目标
    1.4 科普的内容
    1.5 科普的历史分期
        1.5.1 前科学普及阶段
        1.5.2 传统科学普及阶段
        1.5.3 现代科学普及阶段
第2章 我国当代科普中的几个难点问题
    2.1 对科普的认识方面存在误区
        2.1.1 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忽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普及
        2.1.2 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忽视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
        2.1.3 认为科普是"小儿科",难登科技的殿堂
        2.1.4 将知识分子排除在科普对象之外
    2.2 科普理论研究薄弱
    2.3 科普工作自身存在很多问题
        2.3.1 科普机构不健全,科普队伍规模较小,素质欠佳且不够稳定
        2.3.2 科普经费投入不足,科普设施,科普读物等科普硬件条件缺乏
        2.3.3 科普运行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3.4 科普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
        2.3.5 科普教育与正规教育的脱节比较严重
第3章 对我国当代科普中的几个难点问题的理性思考
    3.1 二十世纪中国科普的两个高峰及启示
        3.1.1 二十世纪中国科普的两个高峰
        3.1.2 两个科普高峰带来的启示
    3.2 我国当代科普中存在的几个难点问题的成因分析
        3.2.1 现代科普新观念缺失
        3.2.2 专门的科普理论研究一直没有受到重视
        3.2.3 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体制与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3.2.4 学校科普教育广度和力度不够
第4章 解决我国当代科普中的几个难点问题的方案
    4.1 树立现代科普新观念
        4.1.1 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科普所创造的价值
        4.1.2 树立人文的科普理念
        4.1.3 树立科学文化的科普理念
        4.1.4 树立公益性、经营性科普产业相结合的科普理念
    4.2 加强科普理论、方法的研究
    4.3 创新大科普的协调机制
        4.3.1 大科普的基本含意
        4.3.2 对建立大科普协调机制的思考
    4.4 建立科学的科普激励机制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研究的贡献
    3.后续研究的考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协调发展视角下国家湿地公园质量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苏州6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2 苏州湿地公园质量管理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湿地公园发展历程综述
        1.3.2 湿地公园相关研究综述
        1.3.3 研究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阐述、理论基础及测度方法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湿地公园
        2.1.2 湿地公园质量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协调发展理论
        2.2.3 系统理论
    2.3 质量测度方法
        2.3.1 数据归一化方法
        2.3.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3.3 协调发展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湿地公园质量测度模型构建
    3.1 质量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质量测度指标的筛选
        3.2.1 指标选取依据
        3.2.2 指标筛选方法
    3.3 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内涵阐述
        3.3.1 构建质量测度指标体系
        3.3.2 指标内涵的阐述及说明
        3.3.2.1 环境质量指标
        3.3.2.2 服务质量指标
    3.4 协调发展度模型
        3.4.1 数据归一化处理
        3.4.2 质量测度指标权重的确定
        3.4.2.1 层次分析法
        3.4.2.2 变异系数法
        3.4.2.3 综合权重法
        3.4.3 湿地公园质量状况指数
        3.4.4 系统协调发展度
        3.4.4.1 协调度
        3.4.4.2 协调发展度
    3.5 协调发展度评价标准等级和国家湿地公园质量等级划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国家湿地公园质量测度与分析
    4.1 苏州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4.2 数据获取方法及来源
    4.3 国家湿地公园质量测度结果
        4.3.1 指标数据归一化
        4.3.2 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权重
        4.3.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3.2.2 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
        4.3.2.3 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综合权重确立
        4.3.3 质量状况指数
        4.3.4 协调发展度
    4.4 国家湿地公园质量测度分析与比较
        4.4.1 单个湿地公园质量测度值分析
        4.4.1.1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
        4.4.1.2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
        4.4.1.3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
        4.4.1.4 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4.4.1.5 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4.4.1.6 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
        4.4.2 苏州6个国家湿地公园质量测度值比较分析
        4.4.2.1 环境质量指标
        4.4.2.1 服务质量指标
        4.4.3 苏州6个国家湿地公园协调发展度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国家湿地公园质量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分析
    5.1 苏州国家湿地公园质量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5.1.1 环境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1.2 服务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1.3 环境与服务协调发展度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2 苏州国家湿地公园质量提升建议
        5.2.1 优化生态保护能力——提升国家湿地公园环境质量水平
        5.2.1.1 加强鸟类栖息地营造针对性,提升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
        5.2.1.2 适当限制水上娱乐活动,强化水生态环境稳定性
        5.2.1.3 合理规划并调整功能分区,提高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成效
        5.2.2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国家湿地公园服务质量水平
        5.2.2.1 完善湿地公园宣传教育功能,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5.2.2.2 加强湿地公园资料收集及监管能力,完善管理规范与技术标准
        5.2.3 提高环境与服务协调发展程度——实现国家湿地公园高质量健康发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2.1 构建国家湿地公园质量测度指标体系
        6.2.2 以协调发展度衡量国家湿地公园质量水平
        6.2.3 探寻影响国家湿地公园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指标选取需进一步探讨
        6.3.2 研究数据获取途径尚需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四、我国科普能力尚存五大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D]. 谈元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2]科技馆体系下科技馆教育活动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A]. "科技馆体系下科技馆教育活动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朱幼文,罗迪,陈明晖,张彩霞,欧亚戈,李志忠,李博,桂诗章,常娟,霍虹. 科技馆研究报告集(2006-2015)上册, 2017
  • [3]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4]科技社团治理能力的因子研究 ——基于湖北科技社团的调查[D]. 段济炜.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5]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困境及对策[D]. 林森. 湖南大学, 2012(05)
  • [6]我国当代科普中的几个难点问题研究[D]. 李志兵.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2)
  • [7]协调发展视角下国家湿地公园质量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苏州6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D]. 吴颖茜.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我国科普能力存在5大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